答某公書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答某公書
作者:方苞 
本作品收錄於《方苞集/06

自得手教,衝惕累日,以公知某之深,而猶未達愚心,不可以默而止也。比者,浮說日滋,故謂公宜怵然為戒。在某自能聞流言而不信,而公則不宜謂自反無是而忽之也。

聖人繫《易》,於《乾》之九三曰:「君子以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又曰:「二多譽,四多懼。」三猶惕也,四則懼矣。豈止於怵然為戒乎?戒之云何:苟非道義之交,必多方限隔,俾不得親附是也。孟子所謂三自反者,君子處貧賤而遭橫逆則然耳。若遭時行志,則不惟自反,必將使實德實事,有以大服天下之心,而誠無不動,古人軌跡,昭然可睹。其然,則尚安用戒哉?然其初則必自能戒始。往年宵人妄言,能自通於左右。某以告,公益嚴毖。二三同志不避怨嫌,而昌言於眾,至於今,則寂然矣。此無稽之言亦宜怵然為戒之明效也。然浮言難息,較甚於影射。蓋影射有跡,而浮言無跡也。息之難,則所以絕其根源而避其疑似者,宜尤力焉。

來示又云:「相信相知」如某,「而猶惑於僉邪之言」,得某書,「憮然者久之」。則未察愚心,而於事之理,亦未達也。公於某患難相拯,情好久長,而數以無稽之言瀆告,過當之語相規,非相知相信之深,而能如是乎?然公位極公相,而惟恐布衣窮交不相信、不相知,即此見公之自待也厚,而視某亦不輕,此某所以於無稽之談,自覺不以告而心不能安,義不可止也。以富鄭公之賢,而蘇洵憂其無成。伊川程子謂「於國家大事,知而不言,為名教罪人」。蓋古之君子於夙所愛敬,則責之倍嚴,忠之至、厚之至也。若某所云,不過憂讒畏譏,世俗之淺意耳。然自某而外,恐亦無用此數數於左右者矣!公試思:聞知舊被謗,而置若不聞者難乎?抑崎嶇而必以達,規切而一無隱者難乎?審此,則可知鄙人之心矣。

更有請者,我皇上德政日新,若因水災延問大臣,急宜開陳者,約有數事。若盡獲施行,功在社稷。即措注一二,亦澤被群生。謹條列別簡,惟宿留瞽言!何日得暇?尚當就公面議之。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