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某公书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答某公书
作者:方苞 
本作品收录于《方苞集/06

自得手教,冲惕累日,以公知某之深,而犹未达愚心,不可以默而止也。比者,浮说日滋,故谓公宜怵然为戒。在某自能闻流言而不信,而公则不宜谓自反无是而忽之也。

圣人系《易》,于《干》之九三曰:“君子以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又曰:“二多誉,四多惧。”三犹惕也,四则惧矣。岂止于怵然为戒乎?戒之云何:苟非道义之交,必多方限隔,俾不得亲附是也。孟子所谓三自反者,君子处贫贱而遭横逆则然耳。若遭时行志,则不惟自反,必将使实德实事,有以大服天下之心,而诚无不动,古人轨迹,昭然可睹。其然,则尚安用戒哉?然其初则必自能戒始。往年宵人妄言,能自通于左右。某以告,公益严毖。二三同志不避怨嫌,而昌言于众,至于今,则寂然矣。此无稽之言亦宜怵然为戒之明效也。然浮言难息,较甚于影射。盖影射有迹,而浮言无迹也。息之难,则所以绝其根源而避其疑似者,宜尤力焉。

来示又云:“相信相知”如某,“而犹惑于佥邪之言”,得某书,“怃然者久之”。则未察愚心,而于事之理,亦未达也。公于某患难相拯,情好久长,而数以无稽之言渎告,过当之语相规,非相知相信之深,而能如是乎?然公位极公相,而惟恐布衣穷交不相信、不相知,即此见公之自待也厚,而视某亦不轻,此某所以于无稽之谈,自觉不以告而心不能安,义不可止也。以富郑公之贤,而苏洵忧其无成。伊川程子谓“于国家大事,知而不言,为名教罪人”。盖古之君子于夙所爱敬,则责之倍严,忠之至、厚之至也。若某所云,不过忧谗畏讥,世俗之浅意耳。然自某而外,恐亦无用此数数于左右者矣!公试思:闻知旧被谤,而置若不闻者难乎?抑崎岖而必以达,规切而一无隐者难乎?审此,则可知鄙人之心矣。

更有请者,我皇上德政日新,若因水灾延问大臣,急宜开陈者,约有数事。若尽获施行,功在社稷。即措注一二,亦泽被群生。谨条列别简,惟宿留瞽言!何日得暇?尚当就公面议之。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