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眉廬叢話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續《眉廬叢話
作者:況周頤 
癸丑、甲寅間,蕙風賃廬眉壽里,所撰《叢話》,以眉廬名。乙卯四月,移居迤西青雲里。客問蕙風:「《叢話》殆將更名耶?」蕙風曰:「客亦知夫眉壽之誼乎?眉於人之一身,為至無用之物,此其所以壽也。蕙風之居可移,蕙風之無用,寧復可改。」抑更有說焉:《洪範》:「五福:一壽二富。」蕙風之旨,將使二者一焉,其如青雲非黃金何?孔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續吾《叢話》。


咸豐初年,太考翰詹,詩題《半窗殘月夢鶯啼》。萬文敏時官編修,有句云:「九重開曙色,萬戶動春聲。」拔置第一,蓋題近衰颯,而句殊興會也。

臨川李小湖侍郎著有《好雲樓集》,嘗集經句為試帖,絕工巧,《賣劍買牛》題句云:「又求其寶劍,誰謂爾無牛。」《善旌諫鼓》題句云:「見羽毛之美,毋金玉爾音。」

前話載水洗水之法,謂水之上浮者輕清,下沉者重濁。按:《水經》云:「太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維揚,遇陸處士鴻漸。李曰:『陸君善茶蓋天下,揚子江南零水又殊絕,今者二妙,千載一遇,何曠之乎?』命軍士信謹者挈瓶操舟,詣南零取水,陸挈器以俟。俄水至,陸以杓揚水,曰:『江則江矣,非南零,似臨岸者。』使曰:『某掉舟深入,見者累百人,敢紿乎?』陸不言,既而傾諸盆至半,陸遽止。又以杓揚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大駭,馳下曰:『某自南零賚至岸,舟蕩半,懼其鮮,挹岸水以增之。處士之鑒神鑒也,其敢隱欺乎?』」據此,則又以下沉者為佳,二說未知孰是,然而陸說古矣。

常州府屬縣八,唯靖江介在江北。清之初年,某親貴出守常州,聲勢烜赫,僚屬備極嚴憚。一日,以壽演劇,七邑皆來稱祝。靖江令獨後至,懼甚,囑閽者為畫策,遂重賂伶人。時方演《八仙上壽》劇,七人者先出,李鐵拐獨後,七人問曰:「來何暮也?」鐵拐曰:「大江風阻,故爾來遲。」閽人即於是時,以靖江令手版進。太守大喜延入,盡歡而罷。

常俗有搖會之說,其法數人醵錢,取決於瓊畟,色勝者得之。相傳莊殿撰存與,將計偕入都,苦乏資斧,不得已,糾合一會。屆期,戚友咸集,僕告主人有疾,不可以風,請諸客先擲,而主人於帳中擲之。蓋殿撰仿狄武襄兩面錢故智,預置一骰盆同式者,布置六赫,俟移盆帳中,故為一擲,俾眾聞聲,則亟易預置之盆,出以示客,弗疑也,咸稱賀,遂得資。洎客散,視頃間故擲之盆,則亦六色皆緋,殊自喜。是科以第一人及第。

萍鄉文道希學士,夙負盛名。壬辰廷對,誤書「閭閻」為「閭面」,經讀卷大臣簽出。而常熟翁叔平協揆言:「『閭面』二字,確有來歷。」或猶稍爭曰:「殆筆誤耳。」協揆曰:「曩吾嘗以閭面對簷牙,詎誤耶?」廷式竟以第二人及第。

寧波招寶山為浙海形勝地,中法之役,敵艦來犯,知府杜冠英、參將吳傑施巨炮擊中之,並有殲其大將孤拔之說。當是時,朝命旌二臣功,得畫像紫光閣。未幾,吳為某營統領,而提督歐陽利見,竟劾罷之。適寧紹台道薛福成奉召入都,將出使,力言吳之功,得旨送部引見,賞還遊擊,薦升總兵,終於管帶寧波炮臺之任,不竟其用,時論惜之。杜亦未聞通顯。

瓷器之有窯變,舊矣。曩北京倉場,有廒變之說,亦異聞也。南漕供各官食俸,而京倉紅朽實多。相傳御膳房所供玉食,或為某廒某倉所變,則一廒之米,悉成潔白圓勻。倉丁白坐糧廳,糧廳白倉督,取以進御。而各官於此廒中演劇稱慶,相沿為故事。蓋廒之變屢矣,非若窯變之偶然也。或曰:「直隸玉田縣所產米,較南漕所運,實更粲美,先期儲跱廒中也。」

世傳張文敏晚年右臂不能書,易以左臂,書尤遒勁。又高西園能左手書,大氐皆行草耳。唯張涇南司寇,方奉敕書《落葉倡和詩》,俄墜馬傷右臂,遂用左手作小楷,極端凝蘊藉之致。張南華學士贈以詩云:「驟馬天街一蹶中,險將折臂兆三公。翻身學士疑成瓦,擎掌仙人不是銅。漫笑莊生虛攫右,早誇杜老妙書空。斷碑半截渾難補,天遣重完賴國工。」

萬文敏官尚書時,自起宅第,高其閈閎。其對門旗人某所居殊卑隘,惑於風水之說,嫉萬宅軒峻,勢若憑陵己也,日必詈於其門。公子輩欲與校,文敏則設几門內而坐鎮焉,諭闔宅人等毋許出外與人爭。久之。詈益肆,語侵及所生。公子曰:「至是寧尚可忍乎!」文敏曰:「彼所詈者若而人,我非若而人,則彼非詈我也。何不可忍之有?」公子輩聞之釋然,所謂非義相干,可以理遣者也。

吾廣右灌陽唐氏,薇卿、文簡、禹卿當同治朝,同懷昆季,先後入翰林。其封翁猶應禮部試,屢下第,輒憤懣無已。每值考試試差,封翁則几於門而坐焉,尼公子輩毋許赴試,恐獲分校會闈,則親父須回避也。未幾,遇覃恩,膺誥命,封翁則盛怒,索大杖,杖三太史。亟走避,並浼同鄉數輩為之緩頰再三,僅乃得免。

朝邑相國閻文介,光緒初年告歸里門,屢徵不起。其謝摺中有云:「宋臣王安石,小官則受,大官則辭,況臣不及安石萬一乎?」名臣引退,在昔多有,乃以拗相公自況,絕奇。

明初,秀才襴衫,飛魚補,騎驢,青絹傘。永樂朝,教習庶士甚嚴,曾子啟等二十八人不能背誦《捕蛇者說》,令拽大木。何秀才之幸,而翰林之不幸也。按:明祝允明《猥談》云:「諺語起於今時者,永樂中取庶吉士,比二十八宿,已具。周文襄公乞附列,時稱挨宿,遂乞今名強附麗者。」曾子啟等二十八人,殆即上應列宿者非耶。乃拽大木,何前榮而後辱也。彼附列之周文襄,容亦不得免焉,不甚悔多此一乞耶。

比年滬上行院中人競效男裝。按:《路史·後紀》云:「帝履癸伐蒙山,得妹嬉焉。一笑百媚,而色厲少融,反而男行,弁服帶劍。」此女子男裝之初祖也。

洪北江《外家紀聞》:「甌香館為穎若字啟宸從舅氏宅中臨溪小築,惲南田居士貧時常賃居之,故所作書畫,多署甌香館。余幼時曾於外祖父亂書帙中,得南田居士《乞米帖》,今尚存。字仿褚河南,古秀入骨,故世傳南田三絕」云云。據此,則甌香館並非南田所自有。近人江浦陳亮甫撰《雅》,謂館名甌香,是甌香,非茶香,殆未必然也。《乞米帖》可與雅宜山人借銀券並傳,惜未得見。

王仲瞿以「煙霞萬古」名所居樓,樓無梯,飲饌皆縋而上。客至,則仲瞿躍而下,與立談;稍不入耳,聳身遽上,不復顧客,客逡巡自去。或片言契合,則臂挾與俱升,必傾談屢日夕,然後得去。去亦仲瞿挾與俱下。仲瞿之興末盡,客欲去,末由也。相傳顧梁汾詣納蘭容若登樓去梯,深談屢日,兩事皆可喜。容若款深,仲瞿豪宕。

小姐非宦女之稱,說見前話。以小姐稱宦女,不知始自何時,按:明楊循吉《蓬軒吳記》:「孟小姐,校官澄女,嘗過慧日庵訪某女冠,書其亭曰:『矮矮圍牆小小亭,竹林深處晝冥冥。紅塵不到無餘事,一炷香消兩卷經。』此詩殊雅。」云云,則明時有此稱矣。

咸豐戊午科場案,諸家記述詳略不一,茲貫穿其說如左:

戊午順天鄉試,監臨梁矩亭、提調蔣霞舫,甫入闈,即以供應事,議論不合,互相詆諆。八月初十日,頭場開門,蔣貿然出。各官奏參,蔣褫職,梁降調,識者已知其不祥。榜發,謠諑紛起,天津焦桂樵時以五品卿充軍機領班章京,為其太夫人稱壽湖廣會館,大僚太半在座。程楞香,本科副主考也,談及正主考析公有改換中卷事,載垣、端華、肅順,皆不滿於柏,思中傷之,以蜚語聞。適御史孟傳金奏,第七名舉人平齡,素係優伶,不諳文理,請推治。上愈疑,飭侍衛至禮部,立提本科中式朱墨卷,派大臣復勘,簽出詩文悖謬之卷甚多。載垣等乘間聳動,下柏相家人靳祥於獄,旋褫柏職。特派載垣、端華、全慶、陳孚恩會訊,又於案外訪出同考官浦安與新中式主事羅鴻繹交通關節。鴻繹對簿,吐供不諱,而居間者乃鴻驛鄉人兵部主事李鶴齡也,於是並逮鶴齡。時羅織頗嚴,都城內外,無敢以科場為言者。未幾,察出程楞香子炳采有收受熊元培、李旦華、王景麟、潘敦儼並潘某代謝森墀關節事,程父子亦入獄。訊程時,程面語孚恩曰:「公子即曾交關節在我手。」孚恩嗒然。翌日具摺檢舉,並請回避。得旨逮孚恩子景彥,孚恩勿庸回避全案。孚恩以兒子事甚不樂。潘某者,侍郎某之子,孚恩知潘與程往來密,遂以危詞挾侍郎自首。侍郎恐,如其教,而某亦赴獄中矣。李古廉侍郎告病在籍,程供牽連其子旦華,解京審辦,古廉憂懼病劇死。己未二月,會訊王大臣等,請先結柏與鴻繹等一案。上御勤政殿,召諸王大臣入,皆惴惴,麟公魁竟至失儀。旨下,柏與浦安、鴻繹、鶴齡同日棄西市。刑部尚書趙光偕肅順監視行刑。是日,柏相坐藍呢後檔車,服花鼠皮褂,戴空梁帽,在半截胡同口官廳坐候諭旨。浦安等皆坐席棚中,項帶大如意頭鎖,數番役夾視之。肅順自圓明園內閣直廬登輿,大聲曰:「今日殺人了!」錢揆初中翰在直廬親聆之。抵菜市下輿至官廳,與柏攜手寒暄數語,出會同趙公宣旨,意氣飛揚,趙唯俯首而已。先是,是年彗星見,長亙天,肅順等建言必殺大臣以塞天變。及獄成,文宗流涕曰:「宰執重臣,豈能遽殺耶?」肅順言:「此殺考官,非殺宰相也。」陽湖呂定子編修乃道光丙午科,柏相與趙蓉舫尚書同典江南鄉試所取士也。趙告呂曰:「皇上昨日問我,曩與柏葰同為考官,柏之操守如何?」光對:「柏葰身充軍機大臣,何事不可納賄,必於科場舞弊,身犯大辟乎。」文宗頷之,方冀柏之可邀末減也,詎談次忽接孚恩密柬,言某人駢首,朱革職,缺明日放,趙持柬慟哭,即囑定子往為料理云云。秋七月,庭桂父子案結,載垣等以刑部定擬未平允,奏稱送關節,無論已未中,均罪應斬決。孚恩先乞憐於兩王,乃先開脫送關節之陳、潘、李諸人,而以程父子擬斬決。旨下,決庭桂子炳采,發庭桂軍台效力。庭桂出獄,暫寓彰儀門外華嚴寺。孚恩飛輿來候,一見即伏地哭不起。庭桂曰:「勿庸勿庸,你還算好,肯饒這條老命。」孚恩赬顏而去。此案主考柏正法,程發遣,唯朱僅褫職,旋即以侍講學士銜,仍直書房,獸清名素著也。同考監試及收掌、彌卦、謄錄、對讀等官處分殆遍。自是,孚恩一意諂事肅順。及文宗升遐,端、肅等偽詔顧命,逆謀叵測。俄兩宮內斷,雷霆驟驚,肅順大辟,孚恩遣戍。肅之就戳也。趙尚書仍為監斬官,遣人邀柏相之子,侍郎鍾濂,載諸車中,同往菜市。俾目睹元惡授首,少紓不共戴天之恨,事之相去僅二年耳。其陳孚恩新疆遣戍之日,即程庭桂軍台賜環之日,天道好還如此。

陳孚恩之人直樞廷也,江寧何慎恪嘗汲引之。某日同儤直,何步履稍龍鍾,行時偶觸銅爐,鏘然作響。孚恩於慎恪固誼托師門,徐曰:「老師,隻有人讓火爐,火爐不能讓人也。」何知陳將排己,遂伊鬱遘疾。昔人有句云:「直到天門最高處,不能容物隻容身。」慨乎其言之已。

近人所撰新小說,有名《九尾龜》者,書中某回自述命名所由,蓋托誼罕譬。不知九尾龜,固確有是物。明吳郡陸粲《庚己編》云:「海寧百姓王屠與其子出行,遇漁父持巨龜,徑可尺餘。買歸,係著柱下,將羹之。鄰居有江右商人見之,告其邸翁,請以千錢贖焉。翁怪其厚,商曰:「此九尾龜,神物也。欲買放去,君縱臾成此,功德一半,是君領取。」因偕往驗之。商踏龜背,其尾之兩旁,露小尾各四。便持錢乞王,王不肯。遂烹作羹,父子共啖。是夕,大水自海中來,平地高三尺許,床榻盡浮,十餘刻始退。明日及午,翁怪王屠父子不起,壞戶入視之,但見衣衾在床,父子都不知去向。人咸云,害神龜,為水府攝去殺卻也。吳人仇寧客彼中,親見其事。

鳥名絕韻者,如綠毛幺鳳,桐花鳳,詞賦家向來豔稱。又桃花鵽出儀征,桃花盛開,輒來翔集。又有鳥長尾五色,如錦雞而小,每於盛夏菱葉冒水時,因叢葉之凹,伏卵出雛,人謂之菱雛。

明清末季皆禁煙,特煙之品類不同耳。明王逋《蚓庵瑣語》:「煙葉出自閩中,邊上人寒疾,非此不治。關外人至以馬一匹易煙一斤。崇禎癸未,下禁煙之令,民間私種者問徒,法輕利重,民不奉詔。尋令犯者斷,然不久因邊軍病寒無治,遂停是禁。」云云。

長洲徐俟齋《居易堂集》有《討蟣虱檄》,典贍可誦,移錄如左:

爾䯢蟲蟣虱者,身慚蚊睫,質細蟭暝。夤緣線索以為生,依附毫毛而自大。聚族而處,豈知蛾子之君臣;遷徙不常,詎有蜂王之國邑。紀昌善射,懸之而貫心;王猛雄談,捫之以揮麈。固垢穢之滋孽,實鋒鏑之餘生。將軍有血戰之功,汝依甲胄;窮士貴蠖藏之用,爾處褲襠。厥有常居,毋宜越境;苟為曼衍,必致侵漁。故設湯鑊之嚴刑,重捕獲之功令。十日大索,五丁窮追,爾無捍茲三章,人亦寬其一面。爾乃頭足方具,便爾鴟張;耳目未定,胡然作孽。慘人肌膚以為樂,吮人膏血以自肥。腹既果然,貪饕未已;形同混沌,蹣跚可憎。投隙抵纖,無微不入;呼朋引類,實煩有徒。時尋蠻觸之爭,罔睹蜉蝣之旦。以鶉衣為兔窟,高枕安眠;望毛孔為屠門,朵頤大嚼。但知口腹,不畏死亡。爾常噬臍,人猶芒背。遂使縕袍之士,手不停搔;伏枕之夫,臥難帖席。不耕而食,徒知膏吻磨牙;剝床以膚,自侈茹毛飲血。猶恨天衣之無縫,生憎荀令之薰香。嗜膚比於割鮮,矢口矜其食肉。蠕蠕蠢動,曾玷叔夜之龍章;點點殷紅,時汙麻姑之鳥爪。朗誦阿房之賦,正如蒼蠅之泄赦文;僭登宰相之須,何異妖狐之升御座。罪維滿貫,惡極滔天,誠罄竹難盡,續發莫盡者也。茲者,渠魁既獲,斧鉞將施,事急求生,乞憐恨其無尾。計窮就戮,大患以我有身。或憤燃其臍,或戲切其舌。或咀其肉以雪恨,若劉邕之嗜痂;或數其罪而甘心,若張湯之磔鼠。然而未為合律,不足蔽辜。乃選五輪以為兵,排左車以為陣,斂衽成甲,褰裳作旗,巨擘若博浪之椎,利齒同斬蛇之劍。雷訇電擊,風掃雲馳。夫以槐安國之岩城,猶然馘醜;兜離國之形勝,尚爾犁廷。況乎烏合一旅之師,群居四戰之地,裸身無蜣甲之蔽,脆弱無螗臂之搏。將視斬級功多,眾擬長楊之獻獸。血流漂杵,慘同雲夢之染輪。仗我爪牙,窮其巢穴,無易種於新邑,必殄滅之無遺。提湯趣烹,殺之無赦。

都門三閘地方,雖在軟紅塵中,饒有水鄉風趣。每值春光明媚,遊女如雲。其地有靈官廟,香火稱盛。道光時,住持女冠廣真者,姿首修雩,幽扃梵唄,徒侶綦繁。其居室則繡幕文茵,窮極侈麗。往還多達官貴人,而莊邸與容貝子過從尤密,物議頗滋。往往巨公宅眷,入廟燒香,輒留飫香積,羅列珍羞,咄嗟而辦。尤奇者,其酒易醉,醉必有夢。廟中器具,率容貝子喜舍。相傳有榻名幻仙,機括靈捷,殆出鬼工,則醉者憩焉。事秘,弗可得而詳也。廣真又交通聲氣,賄結權要,朝士熱中干進者,日奔走其門,冀係援致通顯。或師事母事之,勿恤也。有御史馮某,久困烏臺,亦竭蹶措資,囑廣真為道地。某日通謁,適廣真以事它出,其徒二尼留御史飯,意殊殷懇。酒數行,尼忽愀然曰:「以君清秩令名,而顧為是齷齪行,詎倚吾師為泰山耶。幸不可長,恐冰山弗若耳。」馮愕眙,亟請其說。尼曰: 「君為言官,寧不能擿奸發伏,以直聲邀主知,致卿相耶?」遂舉廣真奸狀,及賄賂各節,均有記錄,悉以付之,且曰:「止此已足,君幸好自為之,毋瞻顧。幸得當,毋相忘。御史果幡然變計,促駕歸,炳燭屬稿,待旦封奏。事聞,上震怒,有旨派九門提督、順天府尹拿問廣真情實,立正典刑。莊王褫爵,容貝子圈禁高牆。御史馮某以直言敢諫,不避親貴,得晉秩躋九列,亟輾轉為二尼營脫,置少房焉。

滬上藥肆,輒大書其門曰「杜煎虎鹿龜膠」,或問余「杜煎」之意,弗能答也。漚尹言,杜煎,猶杜撰,即自煎,吳語也。蘇州蹋科菜有二種,本地自種曰杜菜,自常州來曰客菜。客菜佳於杜菜,以「杜」對「客」而言,可知與「自」同意。

《臺灣志》言,其地產金沙,然金沙出則地必易主。曩邵筱村撫臺時,金沙遍地,土人淘金者赴撫署領照,每人納制錢二百文,歲可贏十餘萬云。

蜀友某言,四川省城外有隙地數十畝,附近居民專以金葉鍛紅,槌成金箔。計金一兩,可成箔闊如三畝,無論何官鹵簿經過,砰訇之聲,未嘗或輟,唯總督過,則停讓三槌以致敬。此專門工業也,亟記之。

蜀南產墨猴,大如拳,毛如漆,性嗜墨,置之案頭,硯有宿墨,則舔咂淨盡,可代洗滌。

相傳閩縣王可莊修撰會館課,賦題《輔人無苟》,押「人」字韻云:「危不持,顛不扶,焉用彼相;進以禮,退以義,我思古人。」觸閱卷者之忌,以竟體工麗,得置一等末云云。按:錢塘梁晉竹《兩般秋雨庵隨筆》「四書偶語」一則,有《拄杖銘》云:「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晉竹道光朝人,時代在可莊之前,可莊賦句,殆構思暗合耶?又某說部云,當時閱卷者,為吳縣沈文定,頗賞其寄托遙深,並無觸忌之說。可莊之一麾出守,蓋別有為。

閱四川《巴州志》,載一事絕豔異:

巴州,隋之恩陽縣也,縣治有恩陽山,山有高低三峰,其最高峰上建一閣,環閣植梅,因名曰紅梅閣。巴州刺史王,有子名鶚,讀書山下,每課餘遊覽,步至閣前,忽見閣上窗欞悉啟,有一紅衣女郎俯眺山下,蓋絕代姝也。鶚以此閣終年扃鐍,四無居人,心頗異之。潛謀移居閣中,了無所見。唯閑步山坳回時,每於窗畔,見女郎在焉,及入室則闃無其人。值梅盛開,鶚流連樹下,見梅一樹,花獨繁密,鶚因折取,插於瓶中。一日偶自外歸,見案上素紙題句云:「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樣春風有兩般。步上高樓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闌干。」下署款張笑桃,墨沈末乾,袖香猶裛。鶚諷誦再三,極意豔羨,爇香禱之。越日薄暮,鶚自外歸,躡跡登樓,果見女郎拈毫伏案,鶚突前抱持,極道愛慕。女郎亦不避匿,自道姓名為張笑桃,由是兩情歡洽,再易庚{帥蟲}。某日,鶚與笑桃攜手遊行,俯視山下,笑桃神色忽異,顧謂鶚曰:「君知黑霧彌漫者何也?」鶚謂此或雲氣使然。笑桃曰:「嘻,吾兩人情緣殆將盡矣。」鶚亟問其故,笑桃曰「此山有洞,名為巴洞,蛇精名巴潛者居之,修煉數百年矣。能幻形為人,覬覦妾貌,強委禽焉。以彼蘊毒之尤,純陰之類。實生深山大澤,習居豐草長林。妾誠蒲柳之姿,亦何至為蔦蘿之托。巴潛涎甚滋恚,必欲得妾而甘心。今知侍君巾櫛,益復妒冒,以故噴薄妖氛,冀墮君五里霧中,因而攝妾。君以血肉文弱之軀,萬不能當其狂焰,宜速下山謹避。明年大比,君必連捷成進士,外授峨嵋縣令。倘不忘故劍,抵峨嵋時,暫緩赴官,迂道峨嵋山下,見鐵冠道人趺坐蒲團,君以情哀告,當得援手。或使我兩人破鏡重圓也。」言次,霧益騰湧,蔽山谷,笑桃促鶚速行,鶚揮淚下山,數十步間,回首瞻戀,猶見笑桃凝顰佇立,淒黯如霧中花也。逾日再至,則林壑依然,人面不知何處去矣,懊喪垂絕。爰謝絕人事,閉幃攻苦,翌歲登第授官,悉如笑桃言。往訪峨嵋山下,果道人鐵冠者在焉。鶚陳意敦懇,道人曰:「巴潛何敢乃爾,吾念汝至誠,今付汝寶劍一,靈符三。汝即至恩陽山下,斬荊辟萊,覓得巴洞,以一符置洞門,又一符焚化吞之,仗劍入洞,必得與意中人相見也。」鶚如其教,入其洞,綿亙數里,豁然開朗,有屋舍華美,珠簾四垂,則笑桃在焉。相見之下,悲喜交集,問知巴潛外出,亟挈笑桃以行,之官四年,燕好綦篤。一日晨興,笑桃忽謂鶚曰:「妾近屢心悸,若有奇警,恐巴潛詗知所在,未能漠然於懷也。」屬鶚劍勿去身,戒閽人:「有巴潛者來,務拒勿納。」無何,鶚鶚在典室,有投刺者,未及置詞,而客已闖然入,厲聲語鶚曰:「吾巴潛也,王鶚何人,奪人之室而據為己有,久而不歸,直是理乎?」鶚急起索劍與鬥,而巴潛已入內室,指顧腥霾四合,隻赤不辨面目,雖傔衛畢集,舉徨惑無能為力。頃之,霧消客去,而笑桃亦杳矣。鶚竟棄官再訪峨嵋,則空山無人,曩道人鐵冠者,亦無復蹤跡。雖真真萬喚,唯有空穀應聲,泉咽雲荒,悵惋而已。

右據州志原文,潤色十之四五。竊意笑桃,其殆仙乎。其於王鶚,殆有前緣,緣到則合,緣盡則離,巴洞蛇精,峨嵋道人,舉非真有,大抵仙家幻化之妙用。所以澹鶚之感戀,而振拔之情網之中也。不然,巴潛之初攝笑桃,何必待二年之後;再攝笑桃,何必待四年之後,矧笑桃固有道者,素紙題句,不昧慧根,登第授官,更能預決。何獨對於巴潛,略無自衛之力,欲攝則竟攝之耶,是皆可尋之間也。夫笑桃知鶚之必感戀,而預示幻化以澹之,何情之一往而深也。事具志乘,未必為無稽之談,梅閣之遺址尚存乎,殊令人低徊欲絕已。

光緒中葉,吏部有二雷:一名天柱,陝西人,一名祖迪,廣西人,皆官文選司主事。陝西雷之夫人奇妒,常恐外子或有藏嬌謬舉,別營金屋,爰是外而僕御,內而婢嫗,日必屢諄飭。稍有可疑,必詗以聞。僕媼輩夙嚴憚之,微特罔敢徇隱,或猶欲因緣以為功。廣西雷早斷弦不復續,一妾隨侍京邸,寓城西羊肉胡同。都門舊習,曹司揭紅箋於門,題曰某署某寓。二雷之門,則皆曰吏部雷寓也。陝西雷之僕某,不知其主同官別有廣西雷也。偶過羊肉胡同,見門箋而疑焉。亟詢諸比鄰,則曰:「吏部雷老爺亦太太之居也。」則亟歸報夫人。夫人震怒,趣駕車往。廣西雷之如夫人,以謂女賓至也,亟整衣出迎。詎來者一見即痛摑之,重之以辱詈,絕愕眙不知所為。來者益孛攵谿叫呶,弗容辯,辯亦弗聞,沸騰久之。俄廣西雷自署歸,來者覺有異,稍鎮靜,因諮白得其情,始自知誤會,窘怍幾無所容。如夫人者徐曰:「夫人幸息怒,主人固在是,請鬯敘伉儷情。繼自今,賤妾不敢當夕。」則垂首至臆弗能仰,汗出如沈,繼之以泣。廣西雷尤局促難為情。俄陝西雷衣冠至,蓋亦甫自署歸。門者以告,遽踉蹌奔赴,欲更衣未遑也。二雷寅好故款洽,而是時相見,不無強顏,道款仄者,覺向來無此歉仄;致遜謝者,覺茲事難為遜謝。情至不平,不能怒,不怒何以堪;一堪發噱,不能笑,不笑不可忍。幸如夫人者謹而願,客至斂抑遽入,夫人者亦為傭嫗牽挽登車。陝西雷稍從旁促之行,第聲色弗敢厲也。既媾解,二雷復枝梧數言。洎客去,廣西雷仍門送如儀焉。尤足異者,陝雷妻之始肆也,粵雷妾頗順受。蓋粵雷妾,固量珠燕市者,性又近溫婉,頗疑粵雷舊有嫡室,向或匿不以告,今乃至自南中,其忍辱弗與較,蓋亦由於誤會。然而賢矣,倘並事白之後,揶揄之數言,而亦無之,詎不理厚而莊乎。唯是綠衣抱衾之儔,何能以純特之行為責備也。此事絕新奇,當時傳播殆遍,軟紅香土中,往往茶餘酒半,資為談柄云。

同治朝,吳文節直諫垣,以烏魯木齊提督成祿縱兵戕戮平民數千,具摺嚴劾,有「請斬成祿之頭,以謝無辜百姓;並斬臣頭,以謝成祿」等語。廷議以謂訐刺時政,飭回原衙門行走,而此摺為時傳誦,朝野想望風采。同時有雲南舉人謝煥章年逾六十,甫捷鄉闈,入都會試,其復試題「性相近也」二句。謝文理境深奧,閱卷者李某幾不能句讀,以為文理欠通,竟坐褫革。謝固滇中名宿,有及門八人,同上公車,咸憤不與試,群起揭控。事聞於朝,特派大臣復閱,謝得開復,作為本應罰停會試一科,而開復已後試期,應無庸再議,然謝之文名由是盛傳日下。人言李某誠疏陋,話以玉之於成焉。而菊部名伶十三旦者,亦於是時以色藝特聞。時人為之語曰:「都門有三絕:吳侍御之摺,謝煥章之文,十三旦之戲也。」

清文宗之季年,東南淪胥於太平,京津見逼於英艦。內憂外患,宵旰靡寧,駕幸熱河,以「且樂道人」自號,帝王處境一至於斯,自古罕有。

清時「宮門鈔」,有「某日推班」云云。考舊制,部院衙門當直日,堂官各將銜名書牌進呈,是日召見何人,即將其牌提出,奏事處即遵照名次宣入。直日次序:首吏部翰林院侍衛處,次戶部通政司詹事府,次禮部宗人府欽天監,次兵部太常寺太僕寺,次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次工部鴻臚寺,次內務府國子監,次理藩院鑾儀衛光祿寺。每九日一轉,若奉旨推班,則本日當直者,推下一日。翰林院直日,侍讀學士遞牌,緣掌院學士,乃兼官也。滿稱翰林院為筆帖黑衙門,稱侍讀學士為筆帖黑答,翰林院之長也。

同治初年,丁文誠撫山東,俄同監安得海由都南下,在德州登陸,儀從喧赫,並有女樂一部,載之以行。時德州知州為趙晴嵐,具稟以聞。時安已過東昌,文誠飛檄截留,並專摺糾參,有「查例載凡內監出京六十里,即斬罪。該太監如此喧赫,水陸登程,公然南下,顯違祖制。必矯詔所為,可否由臣拿獲,就地正法,抑解內府,請旨辦理」等語。時恭邸暨相國文忠枋樞要,奏入,亟請示慈宮。玉音第云:「如所奏。」殆竟欲殺之耶。則遽出擬旨,著山東巡撫及江督蘇撫一體截拿,就地正法,如有疏虞,惟該撫等是問。旨下,安已行抵泰安。知縣何毓福,詭詞誘之到省,其輜重凡大車八輛,轎車二十輛,均留泰安。安至省謁文誠,僅立談數語。文誠曰:「吾已具奏,汝第歸寓所候旨可耳。」文誠以月之初八日拜摺,十五日奉批,中間一來復,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慮或奉諭解京,則安固側媚工讒,充其造膝之陳,切膚之訴,其為禍殆不可測。時德州趙牧密晉省,夕詣節轅,為文誠謀:「安若奉諭解京,則文誠三月內必乞退,萬不可留。」文誠曰:「汝將奈何?」趙言:「新一小知州,渠未必介意,唯是除惡務盡,寧我謀人,任彼跋扈飛揚,不容越山東一步。」蓋趙已決策,不即梟者,必鴆之矣。文誠嘉其能斷,與趙約為昆季,迨就地正法之旨下,則亦以僥天之幸交相慶也。初,安之至德州也,索供張無厭,且嗬斥官吏。趙稟有云:「其在舟中,品竹傳歌,連宵達旦。尤敢陳設龍衣,招搖震炫,兩岸觀者如堵。其自泰安至省,何令躬伴送之;在逆旅中按牙譜曲,宴飲甚歡,並言回京後當令超遷不次。」又言:「渠曾求帝御書,帝書『女』 字與之。『女』乃『安』字無頭,意者非佳讖耶。」而不知即應於目前也。安正法後,文誠並令暴屍三日,途人好事者,輒褫其下裳觀之,則信蠶室之刑餘也。其輜重車輛,押至省城,文誠派委員八人,在濟南府署查點,寶器珍玩,多目所未睹。有良馬日行六百里,身純黑而四銀蹄,其尾閭別生毛一簇,以紅絲綰之,步視神駿,據稱得自內廄。及其女樂一部,小內監四名,悉解回京,保鏢者八人。當地發落。是役也,文誠豐采動宇內,同時曾、李諸賢,尤極意推重云。

諡法「襄」字最隆重。咸豐三年十月,壽陽祁相國文端面奉諭旨:「文武大臣或陣亡,或軍營積勞病故,而武功未成者,均不得擬用『襄』字。」自是無敢輕擬矣。同光重臣,如曾忠襄,岑襄勤,左、張二文襄,皆美諡也。考《諡法·臣諡》:「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勞曰襄,因事有功曰襄。」

嘉慶朝,強克捷子逢泰之妻徐氏,道光朝,方振聲之妻張氏,陳玉威之妻唐氏均蒙特旨予諡節烈。有清一代婦人得諡止此,方僅佐萃,陳尤末弁,夫婦雙烈,誠佳話也。

清制:內閣擬諡,舊隸典籍廳。咸豐初,卓相國改歸漢票簽,隻遵飾終諭旨褒嘉之語,每諡撰進八字,選用二字,唯「文正」不敢擬,悉出特旨,得者以為殊榮焉。凡圈出之二字,列第二第三者居多,亦故事也。

朝鮮國王諡號向由內閣撰擬,後因所擬之字有誤用該國王先代名諱者,改由該國自行撰擬八字進呈,恭候欽定。又凡誥敕文字,向亦閣臣所司。光緒甲午,萬壽覃恩,總稅務司赫德頻年宣力,屢晉崇階,至是依例具呈,請領誥軸。內閣以無故事可循,其制詞由典籍廳移請總理衙門撰擬,取其槃敦素嫻,篇中命意遣詞,易合客卿性質,於恩禮之中寓懷柔之旨焉。

清制:大學士及翰林授職之員,始得諡文。至庶吉士、翻譯翰林,並由部郎改官翰林者亦不諡文,蓋隆重之至。按:《諡法考》:「康熙朝,賜號巴克式領侍衛內大臣,一等公索尼,諡文忠」有清二百數十餘年,文臣諡武多有,武臣諡文,僅此一人,誠異數也。巴克式即筆帖式,為滿人進身之初階。然索尼以上公之尊,而膺此賜號,則亦鄭而重之矣。又順治朝,文館大學士達海,額爾德尼本遊擊副將世職,以精通國書,追贈巴克式,後改筆帖式,亦見《諡法考》。其筆帖式夷為末秩,大約自雍、乾後矣。

相傳純廟於歲暮偶微行至內閣,見一典籍官,獨宿閣中,寒瘦如郊島,彼不識聖顏也。問何不回寓度歲,對曰:「薄宦都門,妻子均未至,重以檔案填委,職掌乏人,懼萬一疏虞,因留宿閣中耳。」純廟頗重之,詳詢其籍貫科分,並誌其年貌,於次日召見。某趨入,天顏溫霽,知即昨與接談者,屏營之下,蒙賜一封口函。諭云:「速持至吏部大堂,但有堂官在,即傳旨面交。」某叩頭遽出,亦未喻何意。將出東華門,俄腹痛奇劇,僵仆道旁,屢搘拄弗能興,慮封函關機要,脫遲誤幹未便也。傍徨無策間,適同官某經過,呼而告之,託其將封函投交,千萬毋誤。及部堂啟視,乃朱諭:「本日如有知府缺出,即著來員補授。」於是吏部遵旨銓注。越日謝恩,乃並非其人,問之,始據實陳奏,純廟喟然曰:「《語》云,君相不能造命,其信然耶。」

右據近人筆記,潤色入《叢話》,竊意茲事未必盡然,召見面交之欽件,何能付託於同官,典籍雖末曹,亦嘗簪豪中秘,何至模棱乃爾。當雍、乾全盛時,此等事容或有之,中間情節或傳聞異詞,無庸丁確而求其必是也。

翰林院例於編檢中,奏派四人辦理院事,謂之辦事翰林,遇京察,皆保列一等,此道府之基也。每議派既定,掌院以名柬延請,使者曰:「請赴清秘堂,不以公牘。」尊而重之也。清秘堂,辦事處也。有高尚其志不屑外任者,則先事辭之。又道、咸以前,翰林傳御史,亦薄為小就,其志趣高邁者雖掌院保送,往往考試屆期,謁假弗與。晚季四五十年,絕不聞此高風。至於清秘堂,尤百計營謀不可得,亦斷無不營謀而得者。

池北偶談》載歸熙甫與門人一帖云:「東坡《書》、《易》二傳,曾求魏八不與。此君殊俗惡,乞為書求之。畏公作科道,不敢秘也。」漁洋山人以借書亦須勢力為歎,鄙意竊不直借書者,昔人有豪奪,此非豪借耶?

阮文達嘗教習庶吉士,大課詩題《天下太平》,皆不知出處。納卷後,方悟是《禮記·孔子答子張問政》:「君子力此二者,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太平也。」又某年,金臺書院開課,詩題《冰與水精比玉》,亦無知出處者。詩皆類於詠物,不知出《孟子序說》,程子曰:「且如冰與水精,非不光,比之玉,自是有溫潤含蓄氣象,無許多光耀也。」六經之文,甚非秘籍,讀者往往忽略,自不記省耳。

世俗祀神,案上正中設爐焚香,爐之兩旁設臺燃燭,不知何自仿也。宋人小說載司馬溫公在永興,一日,國忌行香,幕中客某,有事欲白公,誤解燭臺,倒在公身上,公不動,亦不問,知北宋時已然矣。

前話載北京節慎庫有大銀,自注:「即俗所謂元寶。」以元寶字俗不入文。按:《續通考》:「至元三年,楊湜上言,平淮行用白金,出入有偷盜之弊,請以五十兩鑄為錠文曰元寶。」元寶之名始此,亦已古矣。

海棠木瓜,出南京明孝陵衛,花如鐵梗海棠,實較尋常木瓜大者約十分之二。香淡永,微酢澀,以𡼡鼻煙陳乾者良。比閱《摶沙拙老日記》:「木瓜必偕鐵梗海棠對栽方茂,否則結實不繁,且易隕落,聞之曹州人說。」據此,則木瓜之於海棠,信有氣類相需之雅,乃至舊京嘉植,能兼華實於春秋,幾與化工而競巧。世謂草木無知,草木無情,殆猶格致之學,有未至耳。

康熙朝有兩于成龍,一字北溟,山西永寧人,官至兩江總督,諡清端。一字振甲,漢軍旗人,官至河道總督,加兵部尚書,諡襄勤。古今同姓名者夥矣,兩公時代官位並同,殊僅見。

清時各直省軍府,例稱綠營。緣其旗纛通用綠,唯於邊際以紅繒飾之。

同治甲子克復金陵,曾文正建議開科。於十一月中,舉行鄉試,上下江士子,北闈下第者悉赴試南旋。有人於臺兒莊旅店見題壁詩云:「萬山叢裏駕雙,斷澗危梁次第過。落日牛羊西下急,秋風鴻雁北來多。霜餘村屋留紅葉,獲後田園覆絳莎,此去果然歸故土,年華且喜未蹉跎。」十一月初五六等日,和煦如仲春,至初八日,群集龍門下,則漸聞淅瀝聲,知已雨雪,至初十日晴霽。是時貢院新修,朱闌綠曲,明蟾照映,多士角逐文壇,復睹承平景象。雖嚴寒砭骨,亦欣欣若挾纊焉,則五十年前之天時人事,固如是也。

同治癸酉,順天鄉試,都下喧傳熒惑入文昌,科場有不利。是科中式第十九名徐景春,以策內不識《公羊》為何書,竟將《公羊》二字拆開,為廣東梁伯器所磨勘。梁初簽出,禮部查則例,徐景春應罰停會試三科,主考官降二級留任,同考官革職留任。照此辦理,片谘吏部。詎吏部谘行禮部,必欲將徐景春褫革。禮部覆稱,如革徐景春,則主考皆應降調。時吳縣潘文勤署吏部右侍郎,一日,文勤到署,司官持稿回堂。潘怒,投稿於地曰:「吾知有人圖全小汀缺耳。」蓋其時全文定為協辦,而寶文靖官吏尚也。方齟齬間,文靖適至,問司官因何遺稿在地,司官以潘語質告,文靖默然。未幾,景春竟斥革,同考陸編修亦革職,主考全文定、胡總憲、童、潘侍郎皆降二級調用。適潘文勤管戶部三庫,三庫印忽失落。事覺,文勤革職留任。至是又得降調處分,遂無任可留,因而革職,旋特旨賞編修,仍在南書房行走。胡小蘧總憲降調後,又因與江西巡撫劉忠誠以田賦事互揭,部議劉革職,胡再降四級調用,終鴻臚寺少卿。

徐景春既因磨勘褫革,內簾各官降革有差,是科各直省試卷磨勘綦嚴。於是江南則革去舉人楊楫,以其《春秋》題,集經為文,語欠聯貫,謂為文理荒謬。而江西全榜中式墨卷,其第二開,首行之首,末行之末,皆各塗改一字。若人之名號拆開者然,謂是筆誤,何以每卷皆同;以文理論,則又必無誤書此二字之理,情弊顯然,無可徇隱,因請旨暫行斥革。一面行文確查,實則士子與譽錄生為識別,囑其加意精寫,唯恐目迷五色故也。然此事頗難斡旋,兼值功令森嚴,幾無復保全之策。嗣監臨撫臣覆稱:「該省試卷紙質最薄,其紅格兩面一式,而印卷官關防在卷後幅,士子入闈,匆遽之中,往往反寫,故領卷後,即各於第二開寫此二字,以別正反。歷屆相沿,亦不自本科始,實屬無關弊竇。」云云。奏入,事乃得解。是由撫署司章奏者善於措詞,否則一榜皆占澤火之象矣。

光緒朝,揚州陳六舟京兆巡撫安徽,條陳便民若干事,有「令民稱貸公家,春借秋還」一條。得旨中飭,謂直是宋臣王安石青苗法矣,以是改任浙江學政。當是時,合肥伯府族人某擅殺人,知縣宋某必欲置之法,伯府大嘩,宋竟罷斥。太邱適於是時改官,人咸謂得罪巨室使然,而不知其別有為也。施轉順天府尹,稱疾南歸,頗極林泉頤養之樂。

都門各衙署,舊有小禁忌。三十年前,落拓軟紅,猶及聞之。內閣大堂有泥硯一方,相傳為嚴分宜物,胥役人等般弄無妨,唯官僚切忌入手。新到閣者,前輩輒申誡焉。翰林院衙門,大門外有壘培,高不逾尋,環柵以衛之,置隸以守之。相傳中有土彈,形如卵,能自為增減,適符闔署史公之數,或有損壞其一,則必有一史公赴天上修文者。又有井名劉井,新到館庶常,或俯而照影,則必無留館之望。刑部衙門有「順天無縫,直隸不直」之說,順天司中門終年扃閉,司務廳每日必以紙黏之,如稍漏縫,則印稿必獲處分。直隸司向不設公座,設則必興大獄。又刑部大堂為白雲亭,亭前影壁有一方孔,每早晚司務必躬自掃除之。據云,其中或留纖芥,則不利於堂官。又刑部當月司員,監管堂司各印,印各緘幐,千萬不可啟視。如啟視,則必有監犯病斃,屢經試驗,其理殊不可解。

合肥龔芝麓尚書女公子卒,設醮慈仁寺,一士人寓居僧寮,僧倩作挽對。集梵筊二語曰:「既作女子身,而無壽者相。」公詢知作者,即並載歸,面試之。時春聯盈几,且作且書,至溷廁聯云:「吟詩自昔稱三上,作賦於中可十年。」乃大谘賞,許為進取計。按:《兩般秋雨菴隨筆》:「魏善伯徵士題范覲公中丞廁上對云:『成文自古稱三上,作賦而今遇十年。』」即僧寮士人之作,僅有數字不同耳。

無錫鄒壯節初授廣西桂林知府,薦擢巡撫,以發逆之亂罷歸,掌教東林書院。偶因細故與諸生齟齬。某日,忽見廳事題一聯云:「部院難為為掌院,桂林不守守東林。」公曰:「是不可一日居矣。」遂出而從戎。後殉難,易名壯節,並開復原官,人謂諸生一激之力也。

咸豐間,有廣東運使鍾建霞者,起家寒微,以賣油為業。時漕運方盛,日必擔油赴糧艘沽售。一日,以索值往,適司帳者方句稽款目,盤珠格格不已,鍾覗其旁久之。司帳者問何人,以索油值對,並謂君帳某某等處有誤,故不符合。司帳囑鍾代算,其數悉付,則大喜,詢其姓名裏居,留之舟中,相助為理,月酬辛金,視擔油豐且逸矣。數年後糧艘裁撤,司帳者言:「吾今亦無所事,我二人盍業賈?」遂托以三千金,往來販運,贏利倍蓰。其人欲與均分,鍾不可,但計月取辛資,固與而固辭焉。因為納粟得巡檢,選授湖北副底司。未幾,胡文忠駐兵新堤,餉糈支絀,鍾以隨辦捐輸,保升沔陽州同,旋擢知州,積官至廣東運使,養尊移體,以精明綜核見稱。其餘事尤兼工染翰,新堤州同署中有所書「無愧我心」四字,筆力遒勁,非尋常俗吏克辦,而謂出自錐刀競貿者流,鮮不目為齊東野人之語矣。

武進劉葆楨檢討,光緒戊子會元。於會試前,自更此名,同人莫之知也。及榜發首捷,報錄至青廠武陽會館,館人曰:「吾武陽無此劉可殺也。」由是人輒以「可殺」戲呼之,劉每忽忽不樂,常攬鏡自照曰:「吾名詎真成讖耶?」庚子拳匪亂作,葆楨先已出京,俄復折回,亂後蹤跡杳如,傳聞於通州遇害矣。

同邑王半塘侍御,光緒庚辰應禮部試,詩題《靜對琴書百慮清》,得「清」字,乃末聯用「離、塵」二字葉韻。卷經房薦,而堂批謂此卷擬中三日,復閱詩末出韻,擯之可惜。半塘雅擅倚聲,夙研宮律,四聲陰陽,剖析精審,乃至作試帖詩而真庚混淆,詎非咄咄怪事耶。半塘嘗曰:「進士者,器之貴重而華美者也。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李文忠於曾文正為年家子,甫通籍,即赴曾營,文正每言李志盛氣銳,思有以挫抑之,俾成大用。洎削平發逆,文正由直督調兩江,文忠竟代其任。文正之督直隸也,因法教士豐大業一案,以天津守令遣戍,頗不滿於眾望。湘籍京官聯名致書詆諆,並將湖南全省會館中所有文正科第官階扁額悉數拆卸,文正鬱鬱無如何。及調任兩江,與知交書,有「內疚神明,外慚清議」語。值六旬壽誕,方演劇稱觴,忽遞到一封口文書,亟拆閱之,僅詩一首云:「笙歌鼎沸壽筵開,丞相登壇亦快哉。誰念黑龍江畔路,漫天風雪逐人來。」文正亦不究所從來,亟納諸袖以入,自是目疾增劇,俄薨於位。文正筆記曾力辨泰西教堂中刳眼剖心之事之誣,著為論說,惜其稿失傳。當時亦以豐大業案,有為而發也。

宋雲州觀察使楊業,戲文中稱楊繼業,又稱業妻曰佘太君,不知何本。按:《遼史·聖宗紀》及《耶律斜軫傳》俱作楊繼業,鎮洋畢秋帆尚書《關中金石記·折武恭公克行神道碑跋》云:「折太君,德扆之女,楊業之妻也。墓在保德州折窩村。」折、佘殆音近傳誤。又《續文獻通考》云:「使槍之家十七,一曰楊家三十六路花槍。」《小知錄》曰:「槍法之傳,始於楊氏,謂之曰梨花槍。」小說家盛稱楊家槍法,蓋亦有本。

無錫朱氏,相傳其先世業農,偶掘地,得一人頭,乃金所鑄成,不知何代物也。朱氏因居積致富,族姓綦蕃,號為「金頭朱家」云。

回教之初入中國也,所訂教規曰諸肉不食。嗣徒黨不能遵守,乃改為豬肉不食。或駁是說,謂回語名彘,不曰與諸同音之豬。然對於中國教徒而言,固宜作中國語矣。凡由回籍服官者,薦擢至三品,即須出教。以例得蒙賞吃肉,不能辭也。

朱竹《靜志居琴趣》,《繡鞋詞》云:「假饒無意與人看,又何用描金擫繡。」語意刻深,令人無從置辯,羅泌《詠釣臺詩》云:「一著羊裘便有心。」通於斯旨矣。

九言詩,昔人間有作者。長句勁氣,於古體為宜,若作九言律體,亦如七言律之妥帖易施,則求之名人集中,殆亦僅見。明楊升庵《詠梅花》云:

元冬小春十月微陽回,綠萼梅蕊早傍南枝開。
折贈未寄陸凱隴頭去,相思忽到盧仝窗下來。
歌殘水調沈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淩空臺。
錯認高樓三弄叫雲笛,無奈二十四番花信催。

是詩余舊喜誦之。

相傳趙次山尚書開潘皖省時,訪聞有偽造關防者,以象箸合併鍥刻成文,無繭發𨂂。箸凡二十一,不用,則二十一人分藏之,亦防其敗露也。尚書偵得其鈐用之頃,掩捕之,無一脫者,皆自知罪重,涕泣莫敢仰視。尚書第令立𤈦其箸,其人則發往書局,供剞劂之役,皆巧工也。

浭陽托活絡尚書忠敏生平撰著,以考訂金石為大宗,其它有韻妃麗之文間見一二,率工整熨帖,甚似詞流藻構,不類屏臣政暇之作。《遊盤山》詩云:

十萬松聲夕吹哀,稠雲大霧一時開。方知雨後淒涼絕,悔不花時次第來。壘石成棋天景巧,結松如笠化工才。田盤仙去田疇老,空見巋然般若臺。

黃鶴樓集句楹聯云:「我輩復登臨,昔人已乘黃鶴去;大江流日夜,此心吾與白鷗盟。」

康熙十六年,內廷始設南書房,凡供奉之員,不論官職崇卑統稱南書房翰林,內廷供奉,唯南書房翰林稱之。上書房行走者,不得同此稱也。

清制:各直省儒學廩膳生員歲支廩餼。翰林院庶常館,月之所支亦曰廩餼。雍正十年,張相國文和議奏:「庶吉士廩餼銀每人每月四兩五錢。」蓋庶常未經散館,官未真除,其隸翰林院亦猶夫肄業生也。

友人廣德李曉暾奉其先德忠壯公家傳書後,囑節要入《叢話》。公諱臣典,先是,從曾忠襄吉安軍轉戰數省,每上功輒首列,屢拯忠襄於危。從攻江寧,圍合,久不下。時蘇、常俱復,忠襄恥獨後,憤欲死之,再鑿龍膊子地道,募死士先登,公與諸將誓如約。地道火發,城揭二十餘丈。公冒煙火磚石直進,傷及要害,城克而病,遂死。去城破僅十許日,曾文正上公首功。奉諭:「李臣典誓死滅賊,從倒口首先衝入,眾軍隨之,因而得手。實屬謀勇過人,著加恩封一等子爵,賞穿黃馬褂,並戴雙眼花翎。」而公已先殞,不及拜命。忠襄諮於文正,奏請優恤。有旨將戰功宣付史館,並於吉安、安慶、金陵建立專祠。一時公私記載咸無異同。雲南鶴麗鎮總兵朱公洪章者,先登九將之一也。後諸將死,落不偶,與劉公聯捷,為忠襄檄留江南防營,陰以報之。劉死,朱留營如故。甲午,張文襄權江督,令朱募十營守吳淞,以創發卒於軍。朱在江南久,鬱鬱不自得,念昔與李公誓死登城,李獨膺懋賞,身猶錄錄與偏裨伍,所奉主帥及同列諸將無一在者。思傾李為己地,昌言於人。謂「曩者之役,余實先登,李資高,適猝死,主帥與朝廷務張之,以勵將士,故李獨尸大名。李克城次日傷殞,忠襄慰己,以李列首。後謁忠襄,語稍不平,忠襄出靴刀授之曰:『奏名易次,吾兄主之,實幕客李某所為,盍刃之?』又言王氏闓運《湘軍志》乖曾氏旨,後囑王氏定安改訂,亦沿官書未改」云云。其盡屏文正原奏,及公私紀載,為此系風捕影之詞,甚可駭怪。夫攻金陵,提鎮效命者甚夥,何獨於公以死旌伐。文正手書《日記》云:「至信字營見李臣典,該鎮為克城第一首功。日內大病,甚為可憫。」又云:「聞李祥雲病故,沅弟傷感之至。蓋祥雲英勇絕倫,克復金陵,論功第一。」據此,則奏名列首固忠襄意。幕客李者,中江李鴻裔也。論功之奏,核及殿最,李安敢以私見撓之。又王氏定安修《湘軍記》時,忠壯子孫不在顯列,無所顧忌。湘潭之志,既乖曾旨,本非官書,東湖覬再起,一意媚曾,又何不可改之有。凡此皆不考情實之過也。

蕙風按:薛福成《庸庵筆記》:「曾威毅之圍金陵也,既克偽天堡城,即所謂龍膊子者,在太平門外。高踞鍾山之巔,俯瞰城中。提督李臣典與曾公密商,排巨炮三層於其上,晝夜對城轟擊,此發彼貯,無一息停,城堞皆頹。賊不能立足,始下令軍士各持柴草一束,擲之城下,高與城齊,若為恃此登城者,賊並力嚴備,不暇他顧。又隔於柴草,不能瞭望。山下舊有隧道,乃前數月所開,被賊覺察而中廢者。至是,賊不復防此道,派遣千人,接續開掘,至於城下,實火藥三萬斤於其中。築完以土,封固以石。口門留一穴,以大布若干匹,包火藥入粗竹為導線。竹長數丈,貫穿穴中。及期,各軍嚴陣以待。火始入時,但聞地中隆隆若殷雷,俄而寂然,眾以為不發矣。頃之,砰訇一聲,震撼坤軸,城垣二十餘丈,隨煙直上。大石壓下,擊人於二三里外,死者數百人。諸軍由缺口衝入。」云云。據此,則掘隧轟城,發策實由忠壯,何止奮勇先登而已。故朝廷亦有謀勇過人之諭,推為功首,孰曰非宜。

曉暾嗜歌,歌者樂得而從之遊,遂亦善歌。某夕,興之所至,竟結束而登滬張園之歌臺。余愧非知音,幸此曲之得聞焉。寧鄉程子大賦長句贈之,有云: 「有時舉酒歌莫哀,酒酣還上海邊臺。天吳象罔作儔侶,乃自驚濤落日之中來。」曉暾之歌之聲情激越,吾得而聞之,而其中之所蘊蓄,則吾子大知之矣。

閱近人某筆記,有「二百四十年前之孫文」一則,略云:「水月老人,姓孫,名文,字文若,水月其號也,會稽人,明末諸生。」蓋隱逸者流而狷介之士也。見王文簡《池北偶談》及吳穀人《祭酒詩集》。按:《明外史·俞孜傳》:「孫文,餘姚人,幼時父為族人時行棰死,長欲報之而力不敵,乃偽與和好,時行坦然不復疑。一日,值時行於田間,即以田器擊殺之,坐戍。未幾,遇赦獲釋。」此又一孫文,嘉靖間人也。見《圖書集成·氏族典》。

又《圖書集成》引《陝西通志》:「黃種,隆德人,永樂中貢士,除戶科給事中,資性鯁介不苟合,久居清要。及歸,行李蕭然。」按:今日所稱黃種,明朝人心目中,斷無此等詞意,當是讀作種植之種耳。

晚季春明巨公往往有戲癖。光緒庚寅、辛卯間,戶部有小吏曰魏耀庭,能演劇去花旦。似聞其人年近不惑,及掠削登場,演《鴻鸞禧》等劇,則嫣然十四五䦱娃也,惜齒微涅不瓠犀耳。南皮張相國文達極賞之。相國書畫至不易求,有人見其贈魏耀庭精箑,一面蠅頭小楷,一面青綠山水,並工致絕倫。

光緒初年,朝邑相國閻文介,南皮相國張文達同入軍機。閻字丹初,年六十八,張字子青,年七十二。時尚書烏拉布,孫毓汶查辦江皖贛豫事件未歸,烏字少雲,孫字萊山,有人集杜詩為聯云:「丹青不知老將至,雲山況是客中過。」絕渾成工巧。

冬月所鬻之牡丹、碧桃等,宋周公謹《癸辛雜識》謂之馬塍塘花,今都門名曰唐花。「唐」即「塘」之本字,可通也。

癸丑、甲寅間,余客滬上,始識長沙葉奐彬。素心晨夕,一見如故,窮不見疑,狂不為牾,是在氣類,弗可強為謀也。奐彬有書癖,書在長沙,其收藏如何美富,余未得見也。所著《藏書十約》,無一語不當行。又《書林清話》尤澹博精審,稿將及寸,余曾暇觀。當時尚未卒業,刻未審鍥行否矣。閱近人某筆記,載有《奐彬買書行》一首,書癡面目,刻書妙肖。余喜誦之,移錄如左:

買書如買妾,美色自怡悅。
妾衰愛漸弛,書舊香更烈。
二者相頡頏,妄念頗相接。
有時妾專房,不如書滿篋。
買收如買田,連床抵陌阡。
田荒防惡歲,書足多豐年。
二者較得失,都在子孫賢。
它日田立券,不如書易錢。
吾年已半百,終日為書役。
大而經史子,小者名家集。
二十萬卷奇,宋元相參積。
明刻又次之,嗜古久成癖。
道藏及佛經,儒者偶乞靈。
藏本多古字,佛說如座銘。
百川彙巨澥,不擇渭與涇。
迩來海舶通,日本吾元功。
時有唐卷子,模刻稱良工。
新法頗黎版,貌似神亦同。
俾我肆饕餮,四庫超乾隆。
又有敦煌室,千年藏秘密。
忽然山洞崩,光焰燭天日。
魯殿絲竹遺,汲塚科斗跡。
疆吏誠聵聾,坐令懷寶失。
西儒力搜求,傳鈔返趙壁。
此事頗稀聞,朝士言紛紜。
輊軒使者出,殘篇稍得分。
我友王柯輩,持贈殊殷勤。
列架充遠物,豈是坊帕群。
譬如豪家子,戀色拌一死。
粉黛充後庭,復重西方美。
更嬖東都姬,愛聽橐橐履。
書中如玉人,真真呼欲起。
又如多田翁,槁臥鄉井中。
一朝發奇想,乘槎海西東。
胡麻獲仙種,玉樹來青蔥。
不問誰耕種,倉廩如墉崇。
買書勝買妾,書淫過漁色。
朝夕與之俱,不聞室人謫。
買書勝買田,寢饋在一氈。
祈穀長恩神,報賽脈望仙。
吾求仙與神,日日居比鄰。
有棗必先祀,有酒長先陳。
導我琅環夢,如此終其身。
一朝隨羽化,洞犬為轉輪。
世亂人道滅,處富不如貧。
買書亦何樂,聊以酬癡人。


相傳吳淞間,有巨蜃吐珠之異。崇明與吳淞相隔百里,一水相望,海上屢見珠光,見則數日內必有風雨。其色紫赤,上燭霄漢,倏忽開闔,不可名狀。其光若此,珠之大不知凡幾,蜃之巨更不知凡幾也。海舟篙師,長得見之。見光而已,不見珠與蜃也,謂之野火。見則三二年中,其地必有漲沙,成沃壤焉,屢驗不失。考之志乘,唐武德中,海上巨蜃吐氣成紫雲,即有漲沙,名以天賜,實為崇邑所自始。天蜃樓海市,皆幼境也,乃至漲沙,因而置邑,則真而非幻矣。龍之靈可以興雲雨,蜃之氣更能拓幅員。充類至義,則夫鼇戴四維,知非謬悠之說矣。

昔人以詩得名,如崔鸚鵡、鄭鷓之類,載籍多有,唯閨秀殊僅見。長洲李紉蘭著有《生香館集》,其《秋雁》詩最佳,名李秋雁,見錢塘陳雲伯《頤道堂》詩自注,《秋雁詩》二首云:

無端燕市起悲歌,帶得商聲又渡河。
千里歸心隨月遠,一年愁思入秋多。
水邊就夢雲無影,天際驚寒夜有波。
屈宋風流零落盡,那堪重向洞庭過。

又:

誰倚高樓一笛橫,憑空吹落苦吟聲。
能鳴未必真為福,有跡多嫌累此生。
入世豈容矰繳避,就人終覺羽毛輕。
越鳧楚乙從題品,識字何曾為近名。

見完顏惲珠《閨秀正始集》。

又長洲陳琳簫《秋雁》二首云:

洞庭昨夜逗微霜,回首天涯合斷腸。
蹩眼無非黃葉渡,安身除是白雲鄉。
流年逝水催何速,病翮西風怯乍涼。
一宿荒池菱芡密,雙棲猶得傲鴛鴦。

又:

一行秋影渡銀河,又向滄江尾棹歌。
矰繳有人何太急,稻粱昔歲已無多。
忽驚葭葦花如雪,正是關山月始波。
早識天南蕭瑟甚,回峰鬥絕悔經過。

其第二首,用紉蘭第一首韻,當是紉蘭囑和之作,詩亦工力悉故。

《正始集》撰錄錢塘江允莊詩,有《秦溝粉黛磚硯歌》,序云:皖涇某氏藏古硯,澄泥也。紅白青翠,斑剝錯落若珠璣,上有建業文房印,余忠宣銘注,以為秦阿房宮溝,宮人傾粉澤脂水所成,誠異物也。紀之以詩,句云:「四園錯落珠璣細,粉暈斑斑黛痕翠。臨波想見卷衣人,玉薑豔逸文馨麗。」

曩余藏《絕妙好詞》初印本,每詞皆用脂粉相和圈斷句,自始至終,不遺一闋。蓋出閨人手筆,香豔絕倫。惜不獲與此硯並陳几案間也。汪允莊,陳雲伯子裴之室,著有《自然好學齋詩集》,曾選《明人三十家詩》。

秦淮古佳麗地,樓臺楊柳,門巷枇杷,丁明季稱極盛。李香君以碧玉華年能擇人而事,抗卻奩之義,高守樓之節,俠骨柔情,香豔千古。康熙間,曲阜孔東塘撰《桃花扇》院本以張之。唯其兼通詞翰,則向來記載,未之前聞。《正始集》有香君詩一首,亟錄如左,《題女史盧允貞寒江曉泛圖》:

瑟瑟西風淨遠天,江山如畫鏡中懸。
不知何處煙波叟,日出呼兒泛釣船。

唐王之渙《出塞》詩,可作長短句讀。彼特七絕,隨意讀作長短句,詞譜固無是調也。

《正始集》有張芬《寄懷素窗陸姊》七律一首,回文調寄《虞美人》詞,聲調巧合,尤見慧心。詩云: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靜燈殘未得留。
風冷結陰寒落葉,別離長望倚高樓。
遲遲月影移斜竹,疊疊詩餘賦旅愁。
將欲斷腸隨斷夢,雁飛連陣幾聲秋。

詞云:

秋聲幾陣連飛雁,夢斷隨腸斷。欲將愁旅賦餘詩,疊疊竹斜,移影月遲遲。

樓高倚望長離別,葉落寒陰結。冷風留得未殘燈,靜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芬字紫蘩,號月樓,江蘇吳縣人,著有《兩面樓偶存稿》。

紅閨吟詠,大都穎慧絕倫,故凡雜體之作,尤為可喜。《正始集·吳學素小傳》云:「字位貞,江蘇婁縣人,編修顧偉權室,著有《蔭綠閣詩草》。位貞詩才敏捷,相傳徐澹園尚書雅集東山,以《閨怨》命題,限溪、西、雞、齊、啼韻,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兩、丈、尺、半、雙等十八字。一時名宿均棘手,顧太史以語位貞。援筆伸紙,立就一律,藝林傳誦。詩云:

百尺樓頭花一溪,七香車斷五陵西。六橋遙望三湘水,八載空驚半夜雞。風急九秋雙燕去,雲開四面萬山齊。子規不解愁千丈,十二時中兩兩啼。

又《正始續集》載藍燕同題同體一首,自注見茅應奎絮吳羹,詩云:

六七鴛鴦戲一溪,懷人二十四橋西。半生書斷三秋雁,萬里心懸五夜雞。蠶作百千絲已盡,鳥生八九子初齊。誰憐方寸愁盈丈,刀尺拋殘雙玉啼。

又許琛《和閨詞》八音體云:

金烏乍墜到窗西,石徑清幽碧草萋。絲管誰家風細細,竹床深院月低低。匏尊燈下三更酒,土鼓聲敲半夜雞。革得塵心無一事,木棉花底聽鵑啼。

琛字德瑗,號素心,福建侯官人,著有《疏影樓稿》。又張嗣謝《擬閨情用花名》云:

躑躅閑庭思悄然,合歡無計祗高眠。夜殘子午迷蝴蝶,花謝長春怨杜鵑。流水空傳桃葉渡,歸人何處木蘭船。抽將碧玉簪頭鳳,卜當金錢問遠天。

嗣謝字詠雪,號小韞,安徽桐城人,著有《繭松閣遺稿》,見《正始續集》。

又汪紉蘭《曉起》五平五仄體云:

木落野鳥散,天高寒風鳴。
遠樹日未出,重樓山初晴。
塞外雁影亂,江邊蘆花聲。
曉起有靜趣,憑闌新詩成。

紉蘭字佩之,號畹芬,江蘇吳縣人,著有《睡香花室詩稿》,見《正始續集》。又黃卣《詠愁》一字至七字體云:

愁,
旅館,吟樓。
閑處惹,冷相句。
曲傳心孔,重壓眉頭。
鵑啼黃葉雨,蟲語碧梧秋。
蓽篥軍中按拍,琵琶江上停舟。
金釵暗卜人千里,玉杵敲殘月半鉤。

卣字香,浙江富陽人,見《正始續集》。

又無名氏《閨怨》,以霜、飄、枝、結、淚、花、落、蝶、含、愁十字仿離合體,選錄其二云:

雨滴空階落井梧,木蘭枝上咽啼烏。目中愁見清秋景,霜染楓林落葉枯。

木樨花發奈秋何,十幅鸞箋寫恨多。又向紅闌閑處立,枝頭風露濕輕羅。見《正始續集》。自注:「見女史完顏兌《花堁叢談》。」

又女史楊繼端《口占漫成》云:

十二闌干水半溪,千紅萬紫六橋西。
兩峰黛黯三春夢,一院花飛五夜雞。
鶴到九霄雙翮健,書分四體八行齊。
道人殷七歸何處,百尺高枝鶯又啼。

此詩亦限溪、西、雞、齊、啼韻,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兩、半、雙、尺等十七字,視前吳學素、藍燕兩媛之作,僅少用一丈字耳。見《雜體詩鈔》。繼端字古雪,四川遂寧人。

又范姝《閨怨詞》調寄夏初臨《集藥名和周羽步》云:

竹葉低斟,想思無限,車前細問歸期。織女牽牛,天河水界東西。比似寄生天上,勝孤身,獨活空閨。人言郎去,合歡不遠,半夏當歸。徘徊鬱金堂北,玳瑁床西。香燒龍麝,窗飾文犀。稿本拈來,緗囊故紙留題。五味慵調,懨懨病,沒藥能醫。從容待,烏頭變黑,枯柳生稊。

姝字洛仙,江蘇如皋人,著有《貫月舫集》。此詞見《眾香集》。又湯萊《春閨詞》調寄滿庭芳《集美人名》云:

曉霧非煙,朝雲初霽,枝頭開遍紅紅。莫愁春去,梨雪未飛瓊。誰控雙鉤碧玉,見小小,簷雀窺籠。傷情處,無知小妹,琴操弄焦桐。

東東,卻渾似,琵琶抱月,簫管風。奈鴛鶯語澀,燕燕飛慵。欲寫麗春無計,正桃葉。飛下花叢。紅橋畔,芳姿灼灼,清照碧潭中。

萊字萊生,江蘇丹陽人,著有《憶蕙軒詞》見《眾香集》。

芝草無根,醴泉無源,即閨秀何莫不然。吳荔娘,字絳卿,福建莆田人,本庖人女,幼敏慧,有潔癖,著有《蘭陂剩稿》,《春日偶成》云:

瞳瞳曉日映窗疏,荏苒韶光一枕餘。
深巷賣花新雨後,閑門插柳嫩寒初。
鶯兒有語遷喬木,燕子多情覓舊廬。
那用踏青郊外去,芊芊草色上階除。

見《正始集》。

又蔣氏,安徽和州人,《水曹清暇錄》,稱氏父業縫皮匠,夫業箍桶,而氏獨通文墨,殆天授也。《昭關懷古》云:

潰楚復親仇,當年氣吐不。
英雄知父子,臣道失春秋。
山自無今古,祠誰定去留。
不知經此者,又白幾人頭。

見《正始續集》。

《三峰集》:「李固言未第前,行古柳下,聞彈指聲,問之,曰:『吾柳神九烈君也,以柳汁染子衣矣,科第無疑,得藍袍,當以棗糕祀我,』固言許之,未久狀元及第。」《正始集·周瑤小傳》云:「瑤字蕖卿,浙江嘉善人,尚書姚文田室,文田嘉慶己未狀元。蕖卿未笄時,嘗夢柳汁染衣袂。於歸後,姚果大魁,與古事合,亦佳話也。」蕖卿《寄外詩》云:「香撥金猊冷,春深子夜中。一襟楊柳月,雙鬢杏花風。鴛繡此時倦,魚箋幾日通。嬌兒方睡穩,緘意托飛鴻。」殊婉麗可誦,末聯尤情景逼真。

詩題有絕絕豔新者,《正始集》錄邱卷珠詩,有題云《拾花瓣砌情字,忽被東風吹去》詩云:

為情憔悴蘭言情,聊把閑情付落英。
香雨團成絲一縷,雪泥證到夢三生。
芳菲已謝空憐惜,飄泊難禁易變更。
寄語封姨更吹聚,前生元是許飛瓊。

卷珠字荷香,福建閩縣人,著有《荷窗小草》。

張船山夫人林氏性奇妒,事見前話。據《正始集》,夫人名佩環,順天宛平人,布政使儶女,有《夫子為余寫照,戲題絕句》云:

愛君筆底有煙霞,自拔金釵付酒家。
修到人間才子婦,不辭清瘦似梅花。

曩余撰《蕙風簃二筆》,一則云:

嘗記某說部云,毛西河夫人絕獷悍,西河藏宋元版書甚夥,摩挲不忍釋手。夫人病焉,謂此老不恤米鹽生計,而般弄此花花綠綠者胡為也。一日,西河出,竟付之一炬。又云,西河五官並用,嘗右手改門生課作,左手撥算珠,耳聽門生背誦,目視小僮澆花,口旋答門生問難,旋與夫人詬誶。夫人告門生曰:「汝輩謂毛奇齡博學乎?渠作二十八字詩,輒獺祭滿幾,非出自心裁也。」又西河姬人曼殊,為夫人淩虐致死,此事尤於記載中屢見之。比閱《閨秀正始集》,乃有夫人詩一首。夫人姓陳,名何,蕭山人。《子夜歌》:「一去已十載,九夏隔千山。雙珥依然在,如何不得環。」又:「白露收荷葉,清明種藕枝,君行方歲暮,那有見蓮時。」夫人既能詩,何至為焚琴煮鶴之事。各說部所雲,殆未可盡信耶,抑西河不止一夫人,有元妃繼室之殊耶?當再詳考。

茲以張夫人事例之,大抵能詩自能詩,妒自妒,妒才非必不能詩,容或能詩乃益妒,未可以常情衡論耳。

《眾香集·顧媚小傳》云:「媚字眉生,號橫波,秦淮名校書,歸合肥龔尚書芝麓。尚書雄豪蓋代,視金玉如泥沙,得眉娘佐之,益輕財好客,憐才下士,名譽盛於往時。丁酉歲,尚書挈橫波重過金陵,寓市隱園。值夫人生辰,張燈開宴,召賓客數十輩,命老梨園郭長春等演劇。酒客丁繼之、張燕築及二王郎串《王母瑤池宴》。夫人垂珠簾,召舊日同居南曲呼姊妹行者與宴。時尚書門人楚南嚴某赴浙監司任,逗遛居尊下,褰簾長跪捧卮,稱賤子上壽,坐客皆離席伏。夫人欣然,為罄三爵,尚書意甚得也。陳其年、吳園次、鄧孝威、余曼翁並作長歌紀其事,藝林傳為佳話。按:朱遠山夫人有《千秋歲詞》,題云《別橫波龔年嫂南歸》。據此詞題,知橫波當日,儼然敵體端毅。嚴某之造膝稱觴,蓋禮亦宜之矣。遠山南昌宗媛,侍朗李元鼎室,尚書振裕母,著有《鏡閣新聲》。

在昔閨秀撰述,有但聞其名,而其書不可得見者,殊令人作滄海明珠之想。據《正始集》小傳,如皋董小宛有《奩豔》,滿洲完顏悅姑有《花堁叢談》,並裒集古今閨幃軼事。金匱楊蕊淵曾輯古今閨閣詩話,為《金箱薈說》。安嶽蔡玉生選錄古才媛百人,各係以詩,名《百玉映》。已上各書世間容有傳本,亦可遇不可求。比歲冒鶴亭刻《冒氏一家集》,亦未能得《奩豔》,付諸手民也。

曩嘉、道、咸、同間,往往湖山勝處,名流雅集,有西泠七子、明湖四客、檆湖十子等名目。《正始集·林以寧小傳》:「以寧字亞清,錢唐人,與同里顧啟姬、柴季嫻、馮又令、錢雲儀、張槎雲、毛安芳倡蕉園七子之社,執騷壇之牛耳,傳彩筆於娥眉,尤藝林佳話也。

古今閨秀以材武著稱者,間見載籍,若能詩而兼有勇,則尤罕覯。《正始集·小傳》云:「畢著,字韜文,安徽歙縣人,布衣王聖開室。韜文年二十,隨父宦薊邱。父與流賊戰死,屍為賊擄,韜文身率精銳劫賊營,手刃其渠。眾貴,輿父屍還,葬金陵之龍潭。於歸後,夫婦偕隱。」沈來遠序其詩稿,有「梨花槍萬人無敵,鐵胎弓五石能開」云云。又許氏,奉天鐵嶺人,鎮平將軍一等男諡襄毅徐治都夫人,精韜鈐,善騎射。偕襄毅出兵,每自結一隊,相為犄角,以故戰功居最。康熙十三年,吳逆犯湖南,襄毅往援彝陵,夫人駐防江口。十五年,鎮將楊來嘉叛應譚洪,夫人脫簪珥犒師,曉以大義,沿江剿殺,屢卻之。八月,猝犯鎮署,夫人中炮歿。將軍蔡毓榮等具狀以聞,特旨優恤,予雲騎尉世職,以次子永年襲。又高氏,四川華陽人,大將軍威信公諡襄勤岳鍾琪夫人,嫻弓馬,善理軍政,亦能詩。襄勤著有《薑園蛩吟》二集,多與夫人唱和之作。考《正始集》二十二卷,《續集》十二卷,著錄閨秀,最一千五百二十六家。據《小傳》所稱,兼精韜略,僅此三人。其確有事實可紀,尤畢、許二氏而已。蓋才兼文武,求之須眉猶難,況巾幗乎?畢韜文以綠鬢韶年,手刃悍賊,輿返忠骸,孝女奇才,尤不可及。其自作紀事詩云:

吾父矢報國,戰死於薊邱。
父馬為賊乘,父屍為賊收。
父仇不能報,有愧秦女休。
乘賊不及防,夜進千貔貅。
殺賊血漉漉,手握仇人頭。
賊眾自相殺,屍橫滿坑溝。
父屍輿櫬歸,薄葬荒山陬。
相期智勇士,慨然賦同仇。
蛾賊一掃盡,國家固金甌。

讀之凜凜有英氣。

徐夫人《馬上吟》云:

快馬輕刀夜斫營,健兒疾走寂無聲。
歸來金鐙齊敲響,不讓鬚眉是此行。

蜀錦征袍,桃花駿馬,亦復英姿颯爽,不可一世。

閨秀王瑤娟,漢軍人,有《斷炊日讀書歌》,悅其風味與余略同也,亟錄如左:

塵世渾渾兮俗眼茫茫,乾坤浩大兮各有行藏。
至人存誠兮不在色莊,大道昭昭兮修之吉祥。
我心自許兮坦然順適,冰霜貞潔兮堪比圭璋。
蓮葆馥鬱兮名方君子,不染汙泥兮豈並群芳。
誰能識我兮與我無與,不是知音兮於我何傷。
恕人責己兮能耕方寸,去短存長兮何用不臧。
境之不足兮惟富與貴,志不在此兮饑餓何妨。
包函宇宙兮人天莫測,樂我詩書兮發其古香。

詩境衝澹,求之閨閣中,未易多得。

閨人幼慧者,多靈秀之所鍾毓也。陽湖惲清于,年十三即作畫,花卉瓴毛,能傳南田翁家學,作已輒題小詩,風韻蒼秀。

桐廬殳墨姑,七歲通《孝經》,九歲能詩。年十五,隨父母入九峰山,製《步虛詞》,有「多緣誤折瓊枝樹,謫下瓊臺十五年」句。

興化李韞庵,九歲賦《落花詩》,有「鶯聲喚轉夢中人」句。

錢塘陸纘任,七歲《同父母兄姊送呈公錦雯司李吳郡》絕句云:自憐嬌小不知詩,執手臨行強置詞。盼煞歸鴻傳錦字,吳江楓落正愁時。

錢塘顧重楣,年十二,即能應聲詠梅花云:「小閣月初斜,東風透碧紗。枝頭應有信,春意在梅花。」

太原張羽仙,十歲為《采蓮賦》,兼工繪事。

桂林劉智圓,十歲能背誦《全唐詩》千首。婁縣王蕙田,七歲作《夜坐偶成》詩,有「月上千峰靜」句。

錢塘周吉媛,年十二,呈其戚某公歸林下者云:久辭榮祿賦歸田,瀟灑林泉志渺然。一路雲山尋勝景,小園燈火話當年。消寒最好三杯酒,掃雪剛逢二月天。窗外梅花開遍否,草堂今夕臥詩仙。

常熟蘇紉香,知州去疾女。去疾字園公,有文名。紉香幼而穎悟,九歲時,值中秋夜月,園公抱置膝上,命即景賦詩,應聲成絕句云:秋宇極高迥,月華明且清。瓊樓在何處,昨夜夢瑤京。

錢唐孫碧梧年八歲,父春岩出對云:「關關雎鳩。」即應聲曰:「雝雝鳴雁。」大奇之。

德州宋素梅,乾隆十六年,聖駕南巡。素梅年甫十二,迎鑾獻詩。召入內帳,又面試一律,賚賜甚厚。《迎鑾詩》云:

海晏河清代,堯天舜日時。不辭川路遠,肯慰士民思。紫氣欽皇輦,黃雲護聖騎。迎鑾來獻頌,萬壽浩無涯。

《應詔詩》云:

山左群情切,江南望幸頻。九重深保大,五載舉時巡。浩蕩韶光麗,蔥蘢物色新。彩雲晴有象,瑞靄靜無塵。淑氣迎仙仗,祥風繞御輪。衢歌欣擊壤,共祝萬年春。

吳縣董綺琴十歲時,塾中以「闌中蘭」屬對,即應聲曰:「簾外蓮。」頃之,又曰:「籬外梨。」

錢塘汪允莊著有《自然好學齋詩》,其卷首十六章,皆十歲已前作。七歲《賦春雪》云:

寒意遲初燕,春聲靜早鴉。
未應吟柳絮,漸欲點桃花。
微濕融鴛瓦,新泥殢鈿車。
何如謝道韞,群從詠芳華。

吳縣戈如芬,諸生載女,《詠鳳仙花九歲作》云:

鳳在丹山穴,仙尋碧海家。
如何謫塵世,偏作女兒花。

臨桂況月芬,蕙風詞隱之女兄也。年十二三,作楷仿率更,手抄《爾雅》全部,秀勁可憙。嘗秋日侍先母疾,夜半起煮茗,仰見彩雲如折疊扇,繞月不周半輪,賦詩云:

冰輪皎潔彩雲開,疑是嫦娥倚扇才。
我欲筆花分五色,瓣香低首祝瑤臺。

閨秀擅清才者夥矣,而唯具卓識者僅見。蔡琬,字季玉,漢軍人,尚書諡文良高其倬夫人,著有《蘊真軒詩草》。夫人才識過人,魚軒所至,幾半天下,文良名重一時,奏疏移檄,每與夫人商定,閨閣中具經濟之才者。《隨園詩話》載文良與某要津不合,屢為所撼,嘗詠白燕至第五句云:「有色何曾相假借」,沉思未對。夫人至,代握筆云:「不群仍恐太分明。」蓋規之也。

明徐文長撰《四聲猿》院本四折。其第三折《替父從軍》演木蘭事。據曲中關目,木蘭立功寧家,與王司訓之子成婚。王中賢良、文學兩科,官校書郎云云。按:嘉興沈向齋《濼源問答》云:

問:《木蘭詞》,說者謂唐初人記六朝事,別有事跡可徵否?答曰:少聞之吾鄉前輩諸草廬先生云:木蘭,隋煬帝時人,姓魏,本處子,亳之譙人也。時方徵募兵,木蘭痛父耄,弟妹皆稚騃,慨然代行。服甲胄,操戈躍馬而往。歷十二年,閱十有八戰,人莫之識。後凱旋,天子嘉其功,除尚書郎不受,奏懇省視。及還,釋戎服,衣女衣,同行者駭然。事聞,召赴闕,煬帝欲納之。對曰:「臣無媲君之禮。」拒迫不已,遂自盡。帝驚憫,贈孝烈將軍。土人立廟,以四月八日致祭,蓋其生辰也。

據此,則院本云云,唐突已甚矣。惜沈氏所引草廬之說,未詳何本。吳槎客《拜經樓詩話》引初白庵主云:

高郵露筋祠本名鹿筋梁。相傳有鹿至此,一夕為白鳥所嘬,至曉見筋,故名。事見《酉陽雜俎》及江德藻《聘北道記》,不知何時始訛為女郎祠也。初白詩曰:「古驛殘碑幼婦詞,飛蚊爭聚水邊祠。人間多少傳訛事,河伯年年娶拾遺。」詩見《敬業堂手稿》。

按:露筋祠有米海岳所書碑,則茲事沿訛,亦已久矣。

明時自稱香光居士者有二。一董文敏,夫人知之矣。《拜經樓詩話》云:

明明秀上人,號雪江,嗣法於海鹽天寧寺。嘗與朱西村、陳句溪諸老結社唱和。予嘗得其手跡《蘿壁山房圖詩並記》,略云:「《蘿壁山房圖》,乃香光居士為元津濟公所繪,筆法精妙。國初諸老宿皆賦詠之。若干年,為西宗意公所得,亦有紀識。復若干年,傳於大雲慶公。今歸東啟昕公,昕因號之曰蘿壁,蓋有慕於昔人者也。嗚呼,未百五十年,此卷不知幾易主,慨時異世殊,而人生猶夢幻也。然則此卷閱人,誠一傳舍耳。東啟聊亦坐香光之境,觀諸老之言,而進於清淨法性中,則斯卷之功不為少矣。嘉靖七年三月,題於嘉會堂。」記中所謂香光居士者,王叔明也。

按:元王蒙,字叔明,吳興人,號黃鶴山樵,趙松雪之外孫也。素好畫,師巨然、王維,秀潤深至,以黃鶴山樵著稱,其一號香光居士,世殆鮮有知者。

《拜經縷詩話》云:「唐詩人李蠙,本名虯,將赴舉,夢名上添一畫成「虱」字。及寤,曰:虱者,蠙也。乃更名,果登第。可補《唐詩紀事》之遺。」按:昔人命名,取用麟、鳳、龍、虎等字夥矣。即龜字,宋已前人猶多用之,不以為諱。至降而用幺眇之昆蟲,若蚔蛙,范蠡、田蚡,大都近古樸質之風,即亦不甚多見。唐則僅有高蟾、韋蟾,宋有劉蛻,「蛻」從蟲旁,非蟲名也,此外無聞焉。更名必托意於「虱」,詎非奇絕?且必更名與「虱」同訓之字,乃得登第,其理尤不可解。考今字書, 「蠙」亦無「虱」訓。《玉篇》云:「珠名。」《書·禹貢》「淮夷蠙珠暨魚」疏:「蠙是蚪之別名,字又作『蚍』。」《韻會》又作比。《廣韻》、《集韻》並同《玉篇》,無它訓。李蠙唐人,當時所據字書,容有訓「蠙」為「虱」者,今其書已佚矣。

在昔科舉之世,士子因夢兆更名,往往擢高第,記載非一,絕無理解可言。意者,適逢其會,因而故神其說,藉驚世駭俗耶。吾邑陳哲臣先生嘉慶癸酉以第一人舉於鄉,名守壡。迨庚辰春,更名繼昌,亦以夢,是科遂捷會狀。有清一代,三試皆元者,唯先生與長洲錢棨二人而已。邑故因山為城,東北曰伏波門,有山曰伏波,山下有洞瀕江曰還珠。明正德二年,雲南按察司副使包裕石刻詩云:

岩中石合狀元徵,此語分明自昔聞。
巢鳳山鍾王世則,飛鸞峰毓趙觀文。
應知奎聚開昌運,會見臚傳現慶雲。
天子聖神賢哲出,廟廊繼步策華勳。

後注云:「伏波岩有石如柱,向離石二尺許。讖云:『岩石連,出狀元。』先生大魁之歲,石果相連,蓋滴乳積漸黏屬也。」先生名與字之四字,見於包詩後四句者凡三,亦奇。又先生初應童子試,縣府院試皆第一,時謂「大小三元」云。

王昭平先生寄內書見《拜經樓詩話》,樸而雅,語淺而情深,讀之令人增伉儷之重,離合之感。書云:深秋離家,今又入夏,京中酷暑,五月如伏。每出門灰汗相並,兩鼻如煙,黏塗滿面。冷官苦守,殊可歎,殊可笑。屈指歸期,尚須半載。日望一日,月望一月,身則北地,夢則家鄉,言之則又可悲也。你第二封書久已收,第一封目下才到,寄物尚未收。每欲寄你書,動筆增淒楚,勉強數字,真不知愁腸幾回,故不多寄,非忙也,非忘也。你當家辛苦不必言,況未足支費。我一日未歸,遺你一日焦心耳。新兒安否?善視之。計我歸,已周歲,可想離別之感。老娘常接過,庶慰我念。隻簡慢不安,夜間失被,且念及新兒之母,何況於兒,不相顧奈何。我自拜客應酬,強親書籍之外,唯有對天凝思,仰屋浩歎而已。近來索書者甚多,案頭堆積,總心事不舒,皆成煩擾。幸我身如舊,不必念我。唯願你善攝平安,勝於念我。八姑好否?常隨你身伴,勿嬉笑無度,勿看無益唱本。

先生少倜儻,脫略邊幅,攻詩古文,能書,嗜詞曲,雅擅登場,舉天啟辛酉經魁。榜發,方雜梨園演《會真記》「草橋驚夢」出,去張君瑞,關目未竟,移宮換羽間,促者屢至,遂著戲衣冠,周旋賀客,時目為狂。見查東山《浙語》。

韓冬郎《香奩詩》:「蜂偷崖蜜初嘗處,鸚啄含桃欲咽時。」槎客謂即古樂府「寧斷嬌兒乳,不斷郎殷勤」意。思之思之,誠豔絕膩絕致絕,非三生閱歷,半生熨帖不能道。

向來豔體詩,無過「束皙補白華,鮮侔晨葩,莫之點辱」二語。描摹美入姿態,無過曹子建《洛神賦》「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四語。

馬雞出秦州,大倍於常雞,形如馬,遍體蒼翠,耳毛植豎,面足赤若塗朱。宋荔裳觀察在北平時,署中嘗畜之,為之賦詩。錢塘李考叔和作云:

珍禽元不產龍城,隴右攜來司五更。
種並岐陽丹鳳出,名同天廄血駒生。
耳毛削竹青驄立,距汗夭桃赤兔行。
我亦不甘終伏櫪,披星擁劍待伊鳴。

按:「馬雞」可對「麋鳥」。郭卜《翡翠讚》:「翠雀麋鳥,越在南海。」

雜劇、傳奇之屬,元人分若干折,後人作齣。明王伯良校注古本《西湘記》凡例,謂:「元人從折,今或作出,又或作齣。出既非古,齣復杜撰,字書從無此字。近詅《癡符傳》,以為『齣』蓋『齝』字之誤,良是。其言謂牛食已復出嚼曰齝,音『笞』,傳寫者誤以『台』為『句』。『齣』、『出』聲相近,至以 『出』易『齝』。」又引元喬夢符云「『牛口爭先,鬼門讓道』語,遂終傳皆以『齝』代折。不知《字書》『齝』本作『𪗪』,又作『呞』,以 『𪗪』作『齣』,筆畫誤在毫厘,相去更近,非直『台』、『句』之混已也。即用『𪗪』,元劇亦不經見。故標上方者,亦止作折」云云。蓋元明人製曲以通俗為得體,遣詞且然,何論用字。必欲一一訂正之,或詞意轉不可曉,聲調亦復失諧,大氐梨園傳讀之本,詎可與若輩談小學耶。

東鄉羅提督戰功見於魏默深《聖武記》詳矣。相傳羅公臨陣不避槍炮,所服戰袍為鉛丸火燒圓孔無數,然卒不死。嘗云:「自顧何人官爵至此,若得死於疆場,則受恩當更渥,苦我無此福分耳。」以不能死於兵為無福,誠忠勇之言也。富陽周芸皋述其逸事一則:公嘗率兵入南山搜餘賊,村人苦猴群盜食田糧,晨發火器驚之。公問故,令獲一猴來,剃其毛,畫面為大眼,備諸醜怪狀,銜其口。明晨,俟群猴來,縱之去,皆驚走。猴故其群也,急相逐,益驚,越山數十重,後竟不復至。茲事頗涉遊戲,然亦足徵智計云。

同、光朝狀元:戊辰洪鈞、辛未梁耀樞、甲戌陸潤庠、丙子曹鴻勳、丁丑王仁堪。都門有人出對云:「五科五狀元,金木水火土。」或對云:「四川四等位,公侯伯子男。」蜀人膺爵賞者,威信公嶽鍾琪、昭勇侯楊遇春、壯烈伯許世亨、子爵鮑超,男爵未考。

查伊璜識吳順恪於風雪中,迨後因史案罹禍,順恪為之昭雪,僅乃得免,茲事豔稱至今。然據伊璜所作《敬修堂同學出處偶記》,似乎並無是說。豈當日以其既貴,而故為之諱耶?記云:己亥,余客長樂,潮鎮吳葛如以厚幣邀余至其軍,為語南鄙夙昔艱難諸狀。方在席無所指顧,而境內不軌,猝縛至階下。告余曰: 「吾征發而彼遁矣。吾密行內間,不失一矢。未幾,而不軌之所恃豪,為戢它不靖幾圍,奉飛符報命。」葛如曰:「是又內間之轉行也。吾左右尚不知之。」葛如能詩,自比武侯,故以六奇為名。大率用兵以計勝,顧名知之矣。時令其長君啟晉,晉弟啟豐,偕侍余座。晉字長源,啟字文源。長源已登丁酉賢書生,而韶秀玉立,工詩,所至輒流連興懷古昔,疾行五指,篇什繁富,不勝舉也。余嘗敘其為文,有關戢安之大者,嗣余詩可之選,凡仕宦遊歷所賦無不及之。專帙東粵,遂入葛如《湞陽峽》一詩。別久之,投余遠問,則葛如病而長君晉已修文去矣。葛如隨物故,世相傳余初有一飯之德,葛如方布衣野走,懷之而思厚報,其實無是事也。

順恪字葛如為它書所未見。按:某說部云:吳興莊某作《明史》,以查伊璜列入校閱姓氏。伊璜知即檢舉,學道發查存案。次年七月,歸安知縣吳某,持書出首,累及伊璜。伊璜辯曰:「查繼佐係杭州舉人,不幸薄有微名。莊某將繼佐列入校閱,繼佐一聞,即同檢舉,事在庚子十月。吳令為莊某本縣父母,其出首在辛丑七月。若以出首早為功,繼佐之功當在吳某上;若以檢舉遲為罪,則繼佐早而吳某後,吳某之罪不應在繼佐下。今吳某以罪受賞,而繼佐以功受戮,則是非顛倒極矣。諸法台幸為參詳。」各衙門俱以查言為是。到部對理,竟得昭雪。遂與吳某同列賞格,分莊氏籍產之半。

據此,則伊璜連係,緣庭辨得脫,信無順恪為力之說矣。竊意當時文網峻密,奉行者尤操切,苟非強有力者為之斡旋,雖欲置辯,詎可得乎?矧英石峰巋然尚存,是其一證矣。

閨秀陳翠君,海鹽馬青上室,工長短句。《蝶戀花過拍》云:「郎似東風儂似絮,天涯辛苦相隨處。」為吳兔床所擊賞。曩閱清初人詞,有《減字浣溪沙換頭》云:「妾似飛花郎似絮,東風攪起卻成團。」語非不佳,惜風格落明已後,視翠君詞句渾成不逮也。

前話錄閨秀詩,有限、溪、西、雞、齊、啼韻,嵌用數目、丈、尺等字,作者極見巧思。檢《雜體詩鈔》,又有徐兆奎《閨怨》二首,亦仿此體:

萬里三州百粵溪,樓臺六七畫橋西。
八千書寄九秋雁,十二腸回五夜雞。
何日半簾雙膝半,幾時一案兩眉齊。
纖纖丈室尋刀尺,散四愁還嬌淚啼。

又:

兒童六七戲前溪,二八佳人住閣西。
尺素夢來千里鯉,半床愁絕五更雞。
九秋十稔期難定,四達三條路不齊。
百萬回腸繞丈室,一抬兩眼淚雙啼。

明餘姚朱先生,字魯璵,號舜水,諡文恭。係出玉牒,避地日本,客於水府以歿。遺命必俟清室運終,然後歸骨中土。比歲癸丑,克踐斯言,卜佳城於杭之西湖。翌歲甲寅,日人猶有來拜祠墓者。北總原善公道號念齋者,彼都績學士也,著《先哲叢談》,專錄日東耆宿嘉言懿行,先生與焉。所錄凡十三條,節錄如左:

  • 舜水家世宦於明,父正,字存之,號定寰。為總督漕運軍門。舜水生萬曆二十八年,早喪父。及漸長從朱永祐、張肯堂,吳鍾巒學,遂擢恩貢生。尋屢徵不就,以故被劾,乃避之舟山,而始來此邦。移交趾,復還舟山。是時國祚既蹙,舜水知事不可為,將之安南,而風利不便。再來此邦,不久又還舟山。其意素在得海外援兵以舉義旗,乃三來此邦,而援兵不可得。去復至安南,欲尋歸故國,以察民情。時清既混壹四方,義不食其粟,四來此邦,終不復還,時萬治二年也。
  • 又云:至安南日,館人供張甚盛,舜水從容不撓。安南王召見,欲令拜,而長揖不屈。其人或以為不解事至此,畫沙作一「拜」字以見之。舜水即加「不」字於其上。於是怒囚之,遂將殺,而守死自誓,王終感動赦死,以嘉其義烈。此事舜水自錄之,名《安南於役紀事》。
  • 又云:舜水冒難而輾轉落魄者十數年,其來居此邦,初窮困不能支,柳河安東省庵師事之,贈祿一半。久之,水戶義公聘為賓師,寵待甚厚,歲致饒裕,然儉節自奉無所費,至人或詬笑其嗇也。遂儲三千餘金,臨終盡納之水戶庫內。嘗謂曰:「中國乏黃金,若用此於彼,一以當百矣。」新井白石謂舜水縮節積餘財,非苟而然矣,其意蓋在充舉義兵以圖恢復之用也。然時不至而終,可憫哉。
  • 又云:在彼與經略直浙兵部左侍郎王翊同志,偕謀恢復,而翊與清兵戰敗而死,實八月十五日也。數年後,舜水聞之於邑,作文祭之。從是,每歲中秋,必杜門謝客,抑鬱無聊。《答田犀書》曰:「中秋為知友王侍郎完節之日,慘逾柴市,烈倍文山。僕至其時,備懷傷感,終身遂廢此令節。」
  • 又云:舜水有二男一女,長大成,字集之,次大咸,字咸一,共殉節不事清,而先舜水卒。大成亦舉二男,曰毓仁,曰毓德。延寶六年,毓仁慕舜水而來長崎,義公遣今井宏濟往通消息,然終不得與舜水相見而歸。
  • 又云:安澹泊《湖亭涉筆》曰:「文恭酷愛櫻花,庭植數十株,每花開賞之,謂覺等曰:『使中國有之,當冠百花。』」乃知或者仞為海棠,可謂櫻花之厄。義公環植櫻樹於祠堂旁側,在遺愛也。
  • 又云:舜水居東歷年所,能倭語,然及其病革也,遂復鄉語,則侍人不能了解。
  • 又「安東守約」一條云:歲在乙未,朱舜水來長崎,時人未及和其學,唯省庵往師焉。時舜水貧甚,乃割祿之半贈之,至今稱為一大高誼。其詳見舜水《與孫男毓仁書》中,曰:「日本禁留唐人,已四十年,先年南京七船,同往長崎,十九富商連名具呈懇留,累次不准。我故無意於此,乃安東省庵,苦苦懇留,轉展央人,故留駐在此,是特為我一人,開此厲禁也。既留之後,乃分半俸供給我,省庵薄俸二百石,實米八十石。去其半,止四十石矣。每年兩次到崎省我,一次費銀五十兩,二次共一百兩。苜蓿先生之俸,盡於此矣。又土宜時物,絡繹差人送來。其自奉敝衣糲飯菜羹而已,或時豐腆,則魚鰯數枚耳。家止一唐鍋,經時無物烹調,塵封鐵鏽。其宗親朋友,咸共非笑之,諫沮之,省庵夷然不顧。唯日夜讀書樂道已爾。我今來此十五年,稍稍寄物表意,前後皆不受。過於矯激,我甚不樂,然不能改。此等人中原亦自少有,汝當銘心刻骨,世世不忘也。此間法度嚴,不能出境奉候,無可如何。若能作書懇懇相謝甚好,又恐汝不能也。」
  • 武林陳元贇,字義都,號既白山人,丁明清之間,亦避地日本,客於尾藩。《叢談》云:元贇不詳其履歷,生於萬曆十五年,崇禎進士弗第。及其國亂,逃來此邦,遂應徵至尾張,乃後時時入京。又來江戶,與諸名人為文字交。初,萬治二年於名古屋城中,與僧元政始相識,契分尤厚。其平生所唱酬者,彙為《元元唱和集》行於世。
  • 又云:元贇能嫻此邦語,故常不用唐語,元政詩有「人無世事交常澹,客慣方言譚每諧」句。
  • 又云:元贇善拳法,當時世未有此技,元贇創傳之,故此邦拳法,以元贇為開祖矣。正保中,於江戶城南西久保國正寺教授生徒,盡其道者,為福野七郎左衛門,三浦與次右衛門,礒貝次郎左衛門。國正寺後徙麻布二本檟,多藏元贇筆跡,𤈦於火,無復存者。夫日本,以其所謂武士道雄環瀛,不圖其武技,有創傳自我者,出於彼都儒者之記載,是誠信而有徵矣。我則放廢所自有,歷久而並不自知,則夫積強弱之勢,匪伊朝夕之故矣。
  • 向來劬學嗜古之士,大都矻矻孜孜,唯日不足,其心力有所專營,其精神無暇旁鶩,乃至人情物曲,輒昏然若無所知,當時傳為笑談,後世引為佳話。比閱《原氏叢談》,不圖中東耆宿,乃有異地同符者。趙鼎卿《鷃林子》云:嘗聞莆田學士陳公音終日誦讀,脫略世故。一日往謁故人,不告從者所之,竟策騎而去。從者素知其性,乃周回街衢,復引入故舍。下馬升座曰:「此安得似我居?」其子因久候不入,出見之曰:「渠亦請汝來耶?」乃告以故舍,曰:「我誤耳。」又嘗考滿當造吏部,乃造戶部。見徵收錢糧,曰:「賄賂公行,仕途安得清?」司官見而揖之曰:「先生來此何為?」曰:「考滿來耳。」曰:「此戶部,非吏部也。」乃出。

《原氏叢談》云:仁齋自幼挺發異群兒,始習句讀,己欲以儒焜耀一世。稍長,堅苦自勵,而家素業賈,故親串以為迂於利,皆沮之,而其志確乎不變。嘗過花街,娼家使婢邀入,仁齋不肯。婢曰:「小憩而去,於事無害,郎君其勿辭。」直牽袂上樓。仁齋固不知為娼家,心中私揣:「是非內交於吾,又非要譽於鄉黨朋友,蓋輕財敷德,施及路人也。」啜茶吃煙,厚致謝而去。渠亦見其狀貌,殊不類冶郎,不強留也。仁齋歸,謂弟子曰:「今日偶過市,一家使小女迎余途,延上其樓。則綺窗繡簾,殆為異觀,書幅琴箏,陳設具趣。而婦女六七人,盛妝豔服,不知其內人耶,將其閨愛耶,出接余頗款洽。臨去間其庖中,亦美酒嘉肴,備辦宴席。不意今之世,有樂善好施如此者。」

  • 又云:東涯經術湛深,行誼方正,粹然古君子也。嘗謂集會弟子曰:「昨買一匣於骨董肆,置之几側,以藏鈔冊甚為便。」乃使童子取之,陳於前曰:「余欲令工新製如是器者有年,不意既有鬻者也。」弟子視之,則藏接柄三弦之匣也。於是,互相目而不答。奧田三角進曰:「先生未知耶?此物娼妓藏三弦之匣,請卻。」東涯正色曰:「小子勿妄語,三弦柄長,奈何藏此短匣?」

原氏所述兩伊藤先生逸事如此,則吾國陳先生之流亞矣。之三君者,時代不甚相遠,模棱闊疏,亦復相類。設令雲萍遇合,晤對一堂,則夫周旋酬答間,必有奇情妙論,超軼耳目恒蹊者。其在如今,此風已古,凡號為惺惺者,其瞆瞆乃滋甚,即彼都亦何莫不然。

雍、乾間,漕督施公,靖海侯施襄壯之次子也。先是,歷守揚州、江寧,子諒正直,不侮鰥寡,不畏強禦,所至民懷。將去任,士民遮道乞留,不得請,乃人投一錢,建雙亭以誌去思,名一文亭。又大興朱竹君編修督學福建,於使院西偏為小山,號笥仙山,諸生聞之,爭來,人致一石,刻名其上,凡九府二州五十八縣咸具,刻名地三百餘人,因名其山之亭,曰三百三十有三亭,而為之記。兩事相類,皆可傳也。

光緒季年,閩人某太史督學中州,卸任回京,道出保定,宴於某方伯衙齋。太史與方伯舊交也,酒間,方伯笑問:「此行宦囊幾何矣?」太史則據實以二萬金對,蓋應得之數,無庸諱者也。又問:「將何所用之?」對曰:「冷官清苦,回京後,十年樵米資取辦於此。十年之內,或冀續放差。否則比其罄也,亦去開坊不遠矣。」方伯覺怫然,搖其首者再,仍笑謂曰:「幸勿責冒昧,吾兄殆無志於大有為也。」言之,又重言之。太史瞿然請問:「如尊旨奚若?」方伯曰:「一言以蔽之,曰:『花』,且以速為貴。」太史曰:「奚為繼矣?」方伯曰:「公獨未知花之為道,與其效耳。舉二萬而花之,則四萬至;又花之,則八萬至。循是有加無已,花無盡數亦無盡。則推行盡利,左右逢源,得心應手之妙,有非可意計言詮者。第患花不勝花耳,而於為繼乎何有?」語畢,仍搖其首而笑謂曰:「吾兄殆無志大有為也。」太史生於世家,才具發皇,襟抱開展,而方伯顧不滿之若是。方伯由七品官,五年而薦陟兼圻,凡其所言,皆得自躬行實踐,而非漫為閎議也。唯是壺觴談宴間,片言而心傳若揭,雖曰微舊交之誼弗及此,要猶有直諒之風焉。曩張相國文襄督鄂日,嘗考官僚月課,策題《問理財之道開源與節流孰優》,試卷中凡注重開源,力辟節流者悉高第,是亦以花為宗旨者也。

乾隆時,海寧故相陳氏之安瀾園,圓明園中,曾仿其景而構造之。迨後圓明園被外兵焚掠,安瀾園亦蕪廢,房廊樹石,為其後人拆賣幾盡,論者謂園囿之興廢,關家國之盛衰。觀於兩國之已事,有若銅山西傾,洛鍾東應,是亦奇矣。又鄞縣范氏《天一閣書目》阮元序云:其藏書在閣之上,閣通六間為一,而以書廚間之。其下乃分六間,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乾隆間詔建七閣,參用其式。乾隆三十九年六月奉上諭:「浙江寧波范懋柱家所進之書最多。聞其家藏書處曰『天一閣』,純用磚瓷,不畏火燭,自前明相傳至今,並無損壞,其法甚精。著諭寅著親往該處,看其房間製造之法若何,是否專用磚石,不用木植,並其書架款式若何,詳細詢察,燙具準樣,開明丈尺呈覽。」云云。

當時尚方營繕,取裁於閥閱舊家,蓋建築胥關學術,丘壑別具胸襟,乃至縹緗藏棄之精,尤非悉心研究不辦。若夫名園如夢,傑閣僅存,則右文稽古之流澤孔長也。

古今人命名絕奇,無過兩宋宗室。嘗閱《宋史·宗室世係表》,其命名所用字,屬字書所無,不可識無音義者,尤觸目陸離,指不勝僂矣。即以其命意審之,亦多反常觸諱,微特無當於雅訓,抑且大拂乎世情。姑略舉如左,不具十之一二也。如希塋、希怨、希偽、希吝、希褥,伯迫,師仆、師裙、師桌、師槍、師辱、師崽,與駝、與擠、與拚、與諡,善詛、善訃、善眚、善俘、善拐、善尨、善斫、善終,孟逝,崇俘、崇㘸、崇扒、崇掠,必跛、必扯、必滾、必㘸,汝坑、汝彘、汝花、汝惛、汝臭、汝懟、汝撲,佁夫、鄙夫、否夫、鬧夫、誑夫、怒夫,溷夫、詛夫、莠夫、若溲、若逃之類,皆甚足異也。蓋當時玉牒宗親,子生,則入告宮府而賜之名,大氐幡帑字書,隨檢一字與之,而於字義奚若,未經斟酌選擇耳。

宋葉夢得,建安人,應聘赴臨安,少帝北行,遂隱於西甌,以講學為事。有《經史旨要》及文集。明董轟,字文雷,奉化人,博通經史。永樂朝為承天門待詔,有集三卷。此二名亦甚新。

《玉茗堂四夢》,明臨川湯若士撰,曰《牡丹亭》、曰《紫釵記》、曰《邯鄲記》、曰《南柯記》,蜚聲曲苑久矣。明上虞車柅齋亦有《四夢》,曰《高唐》、曰《邯鄲》、曰《南柯》、曰《蕉鹿》,特玉茗《四夢》系傳奇,而柅齋所作雜劇耳。

日本有所謂倭歌者,彼都人士能為之。《原氏叢談》中不一見,而曾經自譯者二首。「鳴鳳卿」一條云:「錦江又善倭歌,傳自冷泉公,其集名曰《密鬱訥捺密》,言三代波也。蓋歷泉家三代點定,故以名云。屋木歇獨木,肹篤訥襪躠昵襪,葛及栗遏栗,質葛剌屋速謁鬱,遏蔑貲質訥葛密。斯枯捺兒屋,㑻木兒篤吉結跋。捺匿<span style="color: red; border: 1px solid red; BACKGROUND: pink" title="<走>">篤木,葛密匿㑻臈斯兒,密穀速鴉斯結列。」移錄如右,備洽聞者參考焉。

在昔狹斜才女,銅街麗人,其香奩中物流傳至今,令人摩挲想望不置。據余所見聞,以馬湘蘭之物為最多。一阿翠像硯,高六寸七分,寬四寸四分,厚一寸五分。背面刻阿翠像,左方題「咸淳辛未阿翠」六字,分書。右側題云:「綠玉宋洮河,池殘歷劫多。佳人留硯背,疑妾舊秋波。己丑三月得此硯,墨池魚損去之,背像眉目似妾,面右頰亦有一痣,妾前身耶?阿翠疑蘇翠,果爾當祝髮空門,願來生不再入此孽海,守貞記。」「馬」字朱文橢圓小印,余藏有拓本。一薰爐,銘曰:「薰透鴛衾,香添鳳餅,一點春犀管領。」回環刻於蓋側,貴池劉蔥石藏,余有詞詠之,調《綠意》。一「聽鸝深處」印,石方徑一寸弱,高一寸七分強,白文,邊款: 「五百穀先生索篆贈湘蘭仙史,何震。」今年五月,吳遯庵購得於杭州,余有詞詠之,調《眉嫵》。一星星硯,硯背有雙眼,並王百穀小篆「星星」二字。湘蘭自銘云:「百穀之品,天生妙質。伊以惠我,長居蘭室。」錢塘項蓮生《憶雲詞乙稿》有《高陽臺》詠之。一「浮生半日閑」印,壽山石,方徑寸四五分,厚三分餘,瓦紐,白文,邊款「壬子穀日,偕藍田叔、崔羽長、董元宰、梁千秋社集西湖舟中,女史馬湘蘭索刊,雪漁。」見南昌彭介石《搏沙拙老筆記》。一牙印,佘侶梅以唐蘭陵公主碑宋拓本,就趙晉齋易馬湘蘭牙印,錢塘陳雲伯有詩賦其事,見《頤道堂集》,至湘蘭所畫蘭花,近人書畫記,著錄非一,茲不具述。

南陵徐積餘得小銅印,文曰「石家侍兒」,白文方式,以拓本見貽。報之以詞,調《四字令》:

石家侍兒,綠珠宋禕。當年畢竟阿誰,捺銀箋紫泥。

香名未知,鄉親更疑。願為宛轉紅絲,繫裙腰恁時。

宋陳無已宿齋宮驟寒,或送綿半臂,卻之不服。按:宋子京不敢著半臂事,人皆知之,此事罕有知者。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其作者1926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