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卷0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續資治通鑑引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
宋紀一起上章涒灘正月,盡十二月,凡一年。
賜進士及第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世襲二等輕車都尉畢沅編集
卷二

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帝諱匡𦙍,姓趙氏,涿郡人。高祖朓,唐幽都令;曾祖珽,唐御史中丞;祖敬,涿州刺史;考殷,周檢校司徒、天水縣男,贈太尉;母杜氏。後唐天成二年,帝生於洛陽夾馬營,赤光繞室,異香經月不𢿱。旣長,容貌雄偉,器度豁如,識者知非常人。事周世宗,累官殿前都點檢。恭帝卽位,改宋州節度使,進封開國侯,依前都點檢。

建隆元年遼應十年[1][编辑]

§春,正月,乙巳,周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殿前都點檢趙匡𦙍稱帝。

先是辛丑朔,周羣臣方賀正旦,鎭、定二州馳奏,遼師南下,與北漢合兵,周帝命匡𦙍率㝛衞諸將禦之。【攷異】薛居正《舊五代史》︰周恭帝顯德七年正月辛丑朔,文武百寮進名奉賀。鎭、定二州馳奏,契丹入𨘢,河東軍自土門東下,與契丹合勢。據《遼史‧穆宗紀》,應歴十年正月無用兵事。又《遼史‧蕭思溫傳》云︰周師陷易、瀛、莫等州,人皆震駭,往往遁入西山。是年,聞周喪,燕民始安。以事勢度之,顯德六年,周師取三關,遼人敗衄之餘,羣情震恐,𣃔不能甫逾月卽舉兵南下也。《遼史》不載此事,得其實矣。《東都事略》云︰鎭、定馳驛上言,太原劉承筠結契丹入寇。宋人紀事之書,俱言太祖因北征受命,今承其舊書之。匡𦙍掌軍政六年,得士卒心,數從世宗征伐,屢著功績,爲人望所歸。至是主少國疑,將士陰謀推戴。

壬寅,殿前副點檢、鎭寧軍節度使太原慕容延釗將前軍先發;癸卯,大軍繼之。【攷異】袁文《甕牖閒評》云︰太祖北征,其未行也,羣公祖道於芳林園。陶穀堅欲致拜,曰︰「回來難爲揖酌也。」案︰穀雖歸心太祖,不應於祖道時預泄其謀。今不取。時京師多聚語云︰「策點檢爲天子。」軍中知星者河中苗訓,見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盪,指謂匡𦙍親吏楚昭輔曰︰「此天命也。」

是夕,次陳橋驛,將士相與謀曰︰「主上幼弱,我輩出死力破敵,誰則知之!不如先立點檢爲天子,然後北征。」都押衙李處耘,具以其事白匡𦙍弟內殿祇𠊱供奉官都知匡義及歸德節度掌書記薊人趙普,普初見顯德二年二月。語未竟,諸將露刃突入,大言曰︰「軍中定議,欲策太尉爲天子。」匡義因曉之曰︰「興王異姓,雖云天命,實繫人心。汝等各能嚴飭軍士,勿令剽掠,都城人心安,則四方自定,汝等亦可共𠈃富貴矣。」眾許諾,乃𠔏部分。夜遣衙隊軍使郭延贇馳告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審琦,審琦初見顯德三年守信、審琦皆素歸心匡𦙍者。將士環列待旦。

匡𦙍醉臥,初不省。甲辰,遲明,諸將擐甲執兵,直叩寢門曰︰「諸將無主,願策太尉爲天子。」匡𦙍驚起,未及應,卽被以黃袍,羅拜,呼萬歲,掖乗馬南行。匡𦙍度不能免,乃攬轡誓諸將曰︰「汝等貪富貴,立我爲天子,我有號令,汝等能稟乎?」眾下馬曰︰「唯命。」匡𦙍曰︰「太后、主上,吾北面事之;朝廷大臣,皆我之比肩也。汝等不得驚犯宮闕、侵淩朝貴及犯府庫。用命有厚賚,違則孥戮。」皆應曰︰「諾。」乃整軍自仁和門入,秋毫無所犯。翼日,先遣客省使大名潘美見執政喻意,又遣楚昭輔慰安家人。【攷異】朱弁《曲洧舊聞》云︰太祖在周朝受命北征,至陳橋驛,爲三軍推戴。時杜太后眷屬以下盡在定力院,有司將𢯱捕,主僧悉令登閣,而固其扃鐍。俄而大𢯱索,主僧紿云皆𢿱𧺆,不知所之矣。甲士入寺升梯,且發鑰,見蟲網絲布滿其上,而塵埃凝積,若累年不曾開者,乃相告曰︰「是安得有人?」遂皆返去。有頃,太祖已踐阼矣。案︰陳橋之變,起於倉卒,而㝛衞多素歸心者,必無𢯱捕眷屬之事,疑後來神奇其說而爲之也。今不取。

時宰相大名范質、太原王溥,早朝未𨓆,聞變,質下殿執溥手曰︰「倉卒遣將,吾輩之罪也。」爪入溥手幾出血。溥噤不能對。

天平節度使、同平章事、侍衞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太原韓通,自內庭惶遽奔歸,將率眾僃禦。𢿱員都指揮使洛陽王彥昇遇通於路,躍馬逐之,馳入其第,殺通及其妻子。【攷異】《宋史‧周三臣傳》云︰通未及闔門,爲彥昇所害,妻子皆死。蘇轍《龍川別志》云︰通以親衞戰闕下,敗死。王鞏《聞見近錄》云︰太祖入御曹門,伏弩右掖門外,通出,死矢下。葢傳聞之異詞也。《長編》與《宋史》同,當得其實。今從之。

諸將翼匡𦙍登明德門,匡𦙍令甲士還營,𨓆歸公署,釋黃袍。有頃,諸將擁范質等至,匡𦙍嗚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爲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負天地,將若之何?」質等未及對,𢿱指揮都虞𠊱太原羅彥瓌按劒厲聲曰︰「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質等相顧不知所爲;王溥降階先拜,質不得已亦拜。【攷異】王偁《東都事略‧范質傳》云︰質見太祖,曰︰「先帝養太尉如子,今身未冷,柰何?」又云︰質知勢不可遏,曰︰「事已爾,無太倉卒,自古帝王有禪位之禮,今可行也。」因具陳之,且曰︰「太尉旣以禮受禪,則事太后如母,養少主如子,無負先帝舊恩。」太祖揮淚許諾,然後率百官成禮。薛應旂《通鑑》用之。今攷《宋史‧范質傳》無此語,《長編》與《宋史》同。惟司馬光《涑水紀聞》云︰質頗誚讓太祖。葢傳聞之詞,不足爲據。今從《宋史》。

遂請匡𦙍詣崇元殿行禪代禮。召文武百僚,至晡,班定,翰林學士承旨新平陶穀,袖中出周帝禪詔,【攷異】《涑水紀聞》云︰周帝內出詔書。《見聞近錄》云︰范質與帝約賓禮,柴氏乃召穀草制。皆誤也。今從《東都事略》。宣徽使高唐昝居潤,引匡𦙍就龍墀北面拜受。【攷異】李燾《長編》云︰《實錄》無宣徽使姓名。《宋史》本紀亦不載。攷《東都事略》︰宣徽使昝居潤出餞。卽其人也。宰相掖升崇元殿,服衮冕,卽皇帝位。羣臣拜賀。奉周帝爲鄭王,符太后爲周太后,遷居西宮。【攷異】《長編》作「周太后遷居西京」,疑傳寫之誤。《舊五代史‧恭帝紀》但云「奉皇太后爲周太后」,而不言其遷居。至《周后妃傳》,則但紀世宗前符后,而於後符后闕而不書。葢薛居正修史時,周太后尚存也。據《文獻通考》云︰「世宗符后後爲尼。」當得其實。今附識於此,以存一代后妃之始末云。詔定有天下之號曰宋,因所領節度州名也。改元,大赦。內外馬步軍士等第優給,命官分告天地、社稷。遣中使乗傳齎詔諭天下;其諸道節度使,別以詔賜焉。華山隱士陳摶聞帝代周,曰︰「天下自此定矣!」

§汴都仰給漕運,河渠最爲急務。先是歲調丁夫開濬淤淺,糗糧皆民自僃;丁未,詔悉從官給,遂著爲令。又以河北歲稔穀賤,命高其價以糴之。

§戊申,贈周韓通爲中書令,以禮葬之。初,通與帝同掌㝛衞,軍政多決于通。通性剛而寡謀,言多忤物,人謂韓瞠𥆢。其子頗有志略,見帝得人望,勸通早爲之所,通不聽,卒及於難。帝怒王彥昇專殺,以開國初,隱忍不及罪。【攷異】《宋史‧周三臣傳》云︰太祖幸天寶寺,見通及其子畫像於壁,遽命去之。是太祖實心忌韓通也。《涑水紀聞》云︰太祖欲斬彥昇,旣乃終身廢棄。攷《東都事略》,則彥昇方應𨘢州重任也。

§賜南唐主詔書。先是,南唐中書舍人北海韓熙載使於周,及歸,南唐主歴問周之將帥,熙載曰︰「趙點檢顧視非常,殆難測也。」至是,人服其識。

§辛亥,論翊戴功,以周義成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爲歸德節度使、侍衞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以寧江節度使、馬步軍都指揮使常山高懷德爲義成節度使、殿前副都點檢,【攷異】《宋史‧太祖紀》、《高懷德傳》皆作「江寧」。攷其時,昇州未入版圖,亦尚無江寧軍之名,當是寧江之誤。寧江者,夔州軍號也。懷德易鎭而以張光翰代之。《長編》於光翰書寧江,懷德書江寧,葢轉寫有誤耳。今皆改從寧江軍,庶無岐混。以武信節度使、步軍都指揮使猒次張令鐸爲鎭安節度使、馬步軍都虞𠊱,以殿前都虞𠊱、睦州防禦使王審琦爲泰寧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以虎捷左廂都指揮使、嘉州防禦使遼人張光翰爲寧江節度使、馬軍都指揮使,以虎捷右廂都指揮使、岳州防禦使安喜趙彥徽爲武信節度使、步軍都指揮使,餘領軍者竝進爵。

§癸丑,放周顯德中江南降將周成等三十四人歸於南唐。

§乙卯,遣使分賑諸州。

§丁巳,命周宗正少𡖖郭玘祀周廟及嵩、慶二陵,因著令,以時朝拜。

§先是,周侍衞馬步軍都虞𠊱武安韓令坤領兵巡北𨘢,慕容延釗復率前軍至眞定。帝旣自立,遣使諭延釗、令坤各以便宐從事,兩人皆聽命。己未,加延釗殿前都點檢、昭化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二品,令坤侍衞馬步軍都指揮使、天平節度使、同平章事。《東都事略》云︰以延釗父名章,故不曰平章事。

§宰相表請以二月十六日爲長春節,帝生日也。

§壬戌,以趙普爲右諫議大夫、樞密直學士。初,帝領宋鎭,普爲書記,與節度判官寧陵劉熙古、觀察判官安次呂餘慶、攝推官太康沈義倫皆在幕府。至是普以佐命功遷,乃召熙古爲左諫議大夫,餘慶爲給事中、端明殿學士,義倫爲戶部郎中。【攷異】《洛陽縉紳舊聞記》云︰太祖龍潛,畱沈相門下,遂成魚水雲龍之契。太祖登極,召見沈相,未除官,先賜緋袍牙笏,數日稱賜緋人。及中書取進止,上曰︰「合與何官?」中書見上顏色,遽曰︰「欲除京官。」上不答。中書再欲除昇朝官,上曰︰「除何官?」中書相顧未奏,上曰︰「且與除郎中。」遂除戶部郎中。案儀倫自太祖領同州節制,卽𨐓幕府,至是與熙古、餘慶竝命,非由特授也。今從《長編》。

§癸亥,以天雄節度使宛邱符彥𡖖守太師;雄武節度使掖人王景守太𠈃,封太原郡王;定難節度使西平王李彝殷守太尉;荊南節度使高𠈃融守太傅;餘領節鎭者普進爵。

§甲子,皇弟匡義加睦州防禦使,賜名光義。

§幸國子監。

將立宗廟,詔百官集議。己巳,兵部尚書濮陽張昭等奏曰︰「堯、舜、禹皆立五廟,葢二昭二穆與其始祖也。有商改國,始立六廟,葢昭穆之外,祀契與湯也。周立七廟,葢親廟之外,祀太祖及文王、武王也。漢初立廟,悉不如禮。魏、晉始復七廟之制,江左相承不改;然七廟之中,猶虛太祖之室。隋文但立高、曾、祖、檷四廟而已。唐因隋制,立四親廟,梁氏而下,不易其法,稽古之道,斯爲折衷。伏請追尊高、曾、祖、檷四代號謚,崇建廟室。」制可。於是定宗廟之制,歲以四孟月及季冬凡五享,朔、望薦食、薦新。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皆兵部侍郎漁陽竇儀所定也。

§鎭州報遼及北漢兵自𨓆。【攷異】《東都事略》︰契丹與河東連兵寇鎭、定,俄聞太祖卽位,驚曰︰「中國有英主矣!」於是遁去。此史家緣飾之詞。《十國春秋‧北漢紀》作「遼師謀會兵攻鎭、定」,是雖有其謀,未嘗出師也。今從《長編》書之。

§北漢戶部侍郎平章事滎陽趙華罷爲左僕射。

§南唐主遣使誅鍾謨於饒州,詰之曰︰「𡖖與孫晟同使北,晟死而𡖖還,何也?」謨頓首伏罪。縊殺之,幷誅張巒於宣州。謨流饒州,巒貶宣州副使,去年十月事。

§二月,乙亥,尊母南陽郡夫人杜氏爲皇太后。后,安喜人。【攷異】《宋史‧后妃傳》云︰杜太后母范氏,生五子三女,太后居長。又《外戚傳》云︰杜審琦,昭憲皇太后之兄。太后昆仲五人,審琦最長。二傳互異。《宋史》前後自相矛盾,往往如此。《東都事略》衹云安喜人,今從之。陳橋之變,后聞之曰︰「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矣。」及尊爲皇太后,帝拜於殿上,羣臣稱賀,太后愀然不樂。左右進曰︰「臣聞母以子貴,今子爲天子,胡爲不樂?」太后曰︰「吾聞爲君難。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則此位誠尊;苟或失馭,求爲匹夫而不可得,是吾所憂也。」帝再拜曰︰「謹受敎。」

§加宰相范質、王溥、魏仁浦等官。仁浦,汲郡人也。帝待周三相,竝以優禮︰質自司徒、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參知樞密院事,加侍中;溥自右僕射、平章事、監修國史、參知樞密院事,加司空;仁浦自樞密使、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加右僕射。自唐以來,三大館職皆宰相兼之,首相昭文,次監修,次集賢,宋因之。質、溥尋皆罷參知樞密。又命樞密使太原吳廷祚仍加同中書門下二品。【攷異】曾鞏《隆平集‧吳廷祚傳》云︰宋興,加中書門下三品。《宋史》亦作「三品」。據宋敏求《春明𨓆朝錄》云︰唐大帝時,始有同中書門下三品,其時中書令、侍中皆正三品,大歴中竝升爲二品。國初,樞密使吳廷祚以父諱璋,加同中書門下二品,用升品也。是《隆平集》作「三品」者誤矣。又考《舊五代史‧職官志》云︰周顯德中,樞密使吳廷祚加同中書門下二品。則廷祚在周時已加二品,宋初仍其加品耳。《東都事略》作「宋興,加同中書門下二品」,亦微誤。岳珂《媿郯錄》引《五代會要》,以爲起於後唐長興,是矣,然不知顯德中加二品,亦未博攷。又案廷祚,《宋史》列傳作「延祚」,「延」與「廷」字形相似,易於疑誤。今西安府學《千字文》石刻後列廷祚銜名,正作「廷」字,當從之。

舊制,凡大政事,必命宰臣坐議,常從容賜茶乃𨓆。唐及五代,猶遵此制。及質等爲相,自以周室舊臣,內存形迹,又憚帝英睿,乃請每事具剳子進呈取旨,帝從之。由是坐論之禮遂廢。【攷異】坐論之禮廢,由於具剳子,見《宋會要》,與《長編》同。《曲洧舊聞》以爲太祖叱去之,恐非事實。《聞見近錄》又云︰故事,執政奏事,坐論殿上。太祖卽位之明日,執政登殿,上曰︰「朕目昬,持文字近前。」執政至榻前,密遣中使徹其坐。執政立奏事,自此始也。《困學紀聞》引此以糾《長編》之遺漏。案宋祖優禮舊臣,何至密徹其坐?王氏《近錄》恐係誤記耳。今從《長編》。

§己卯,以天下兵馬都元帥吳越國王錢俶爲天下兵馬大元帥。俶名上一字犯宋諱,故去之。

§丙戌,長春節,賜羣臣衣各一襲。宰相率百官上壽,賜宴相國寺。

§中書舍人安次扈蒙權知貢舉,庚寅,奏進士合格者京兆楊礪等十九人。自是歲以爲常。

§辛卯,大宴于廣德殿。凡誕節後擇日大宴自此始。

§三月,乙巳,改天下郡縣之犯御名、廟諱者。

§丙辰,南唐主遣使來賀登極。

§南漢宦者陳延壽言於南漢主曰︰「陛下所以得立,由先帝盡殺羣弟故也。」南漢主以爲然,丁巳,殺其弟桂王璇興。

§吳越王俶遣使來賀登極。南唐主復遣使來賀長春節。

§㝛州火,燔民廬舍萬餘區,遣中使安撫之。

§壬戌,追尊祖考爲皇帝,妣爲皇后。謚高祖朓曰文獻,廟號僖祖,陵曰欽陵;妣崔曰文懿。謚曾祖珽曰惠元,廟號順祖,陵曰康陵;妣桑曰惠明。謚皇祖敬曰𥳑恭,廟號翼祖,陵曰定陵;妣劉曰𥳑穆。謚皇考殷曰昭武,廟號宣祖,陵曰安陵。

§定國運受周木德,因以火德王,色尚赤,臘用戌。

§癸亥,命武勝節度使洛陽宋延渥領舟師巡撫江徼,舒州團練使元城司超副之,仍貽書南唐主諭意。

§己巳,以皇弟光美爲嘉州防禦使。

§先是,北漢誘代北諸部侵掠河西,詔諸鎭會兵以禦之。是月,定難節度使李彝興,言遣都將李彝玉進援麟州,北漢引眾去。彝興,卽彝殷也,避宣祖諱,改爲興。

§夏,四月,癸酉,兼判太常寺竇儼請改周樂文舞《崇德之舞》爲《文德之舞》,武舞《象成之舞》爲《武功之舞》,改樂章十二順爲十二安,蓋取「治世之音安以樂」之意;詔行之。儼,儀之弟也。

§鐵騎左廂都指揮使王彥昇,夜抵宰相王溥私第,溥驚悸而出。旣坐,乃曰︰「巡警而困甚,聊就公一醉耳。」然彥昇意在求貨,溥佯不悟,置酒數行而罷。翌日,溥密奏其事,帝益惡之。丁丑,出彥昇爲唐州團練使。唐本刺史州,於是始改焉。

§遼人侵棣州,刺史河南何繼筠追破其眾於固安,獲馬四百匹。

§帝加周昭義軍節度使太原李筠中書令。使者至潞州,筠卽欲拒命。左右切諫,乃延使者,置酒張樂,旋取周祖畫像懸㕔壁,涕泣不已。賓佐惶懼,告使者曰︰「令公被酒失常,幸毋怪。」北漢主鈞聞之,乃以蠟書結筠同舉兵,筠長子守節泣諫,筠不聽。

帝手詔慰撫,且召守節爲皇城使。筠遂遣守節入朝伺動靜,帝迎謂曰︰「太子,汝何故來?」守節矍然,頭擊地曰︰「陛下何言?此必有讒人閒臣父也。」帝曰︰「吾聞汝數諫,汝父不聽,故遣汝來,欲吾殺汝耳。汝歸語汝父︰我未爲天子時,任自爲之;我旣爲天子,汝獨不能小讓我邪?」守節馳歸告筠,筠遂令幕府檄數帝罪。癸未,執監軍周光遜等,遣牙將劉繼沖等送北漢納款求援,又遣兵襲澤州,殺刺史張福,據其城。

從事閭邱仲𡖖說筠曰︰「公孤軍舉事,其勢甚危,雖倚河東之援,恐亦不得其力。大梁兵甲精銳,難與爭鋒。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懷、孟,塞虎牢,據洛邑,東向而爭天下,計之上也。」筠曰︰「吾周朝㝛將,與世宗義同兄弟,禁衞之士,皆吾舊人,聞吾至,必倒戈歸我,何患不濟乎!」不用其計。

§丙戌,昭義變聞。樞密使吳廷祚言於帝曰︰「潞州巖險,賊若固守,未可以歲月破。然李筠素驕易無謀,宐速引兵擊之。」戊子,遣石守信、高懷德率前軍進討,帝敕守信等曰︰「勿縱筠下太行,急引兵扼其隘,破之必矣。」【攷異】石守信出軍,《長編》引《實錄》在癸巳。今從《宋史》作「戊子」。

帝召三司使清河張美調兵食,美言︰「懷州刺史大名馬令琮,度李筠必反,日夜儲偫以待王師。」帝亟令授令琮團練使。宰相范質曰︰「大軍北伐,藉令琮供億,不可移它郡。」遂升懷州爲團練,以令琮充使。

§五月,己亥朔,日有食之。【攷異】《遼史》不載是年日食。今從《宋史》及《文獻通考》、《契丹國志》。

§庚子,命宣徽南院使昝居潤赴澶州巡檢;殿前都點檢、鎭寧節度使慕容延釗,彰德軍畱後太原王全斌,【攷異】《宋史‧王全斌傳》,全斌未討筠之先,官至相州畱後,非節度使也。《太祖本紀》作「彰德節度使」,非是。今從《長編》。率兵由東路與石守信、高懷德會。

§辛丑,以洺州團練使博野郭進爲本州防禦使,兼西山巡檢,僃北漢也。

§北漢主遣內園使李弻以詔書、金帛、善馬賜李筠,筠復遣劉繼沖詣晉陽,請北漢主舉軍南下,己爲前導。北漢主遣使請兵於遼,遼師未集,繼沖述筠意,請無用契丹兵。北漢主卽日大閱,傾國自將出團柏谷。羣臣餞之汾水,左僕射趙華諫曰︰「李筠舉事輕易,事必無成,陛下掃境內赴之,臣未見其可也。」北漢主不聽。

行至太平驛,筠身率官屬迎謁,北漢主命筠贊拜不名,坐於宰相衞融之上,封西平王。【攷異】《五代史記》、《九國志》俱作「隴西郡王」。今從《長編》及《宋史》。筠見北漢主儀衞寡弱,內甚悔之,又自言受周氏恩不忍負。而北漢主與周世讎,聞筠言,亦不悅。筠將還,北漢主遣宣徽使盧贊監其軍,筠心益不平。贊嘗見筠計事,筠不應,贊怒,拂衣起。北漢主聞贊與筠有隙,遣衞融詣軍中和解之。

筠畱其長子守節守上黨,而自率眾三萬南出。癸卯,石守信等破之於長平,又攻拔其大會寨。

§甲辰,詔奪李筠官爵。

§乙巳,遼主謁懷陵,太宗陵也。

§己酉,西京作周六廟成,遣光祿𡖖郭玘奉遷神主。

§乙卯,忠正節度使兼侍中楊承信來朝,設宴於廣政殿。自是爲例。

§丁巳,詔親征。以樞密使吳廷祚爲東京畱守,知開封府呂餘慶副之,皇弟光義爲大內都點檢。遣韓令坤率兵屯河陽。

§己未,帝發大梁;壬戌,次滎陽。西京畱守河內向拱勸帝︰「濟河,踰太行,乗賊未集而擊之。稽畱浹旬,則其鋒益熾矣。」樞密直學士趙普亦言︰「賊意國家新造,未能出征;若倍道兼行,掩其不僃,可一戰而克。」帝納其言。丁卯,石守信、高懷德破李筠軍三萬餘於澤州南,獲北漢河陽節度使范守圖,殺盧贊。筠遁入澤州,嬰城自固。

§是月,永安節度使雲中折德扆破北漢沙石寨,斬首五百級。德扆,從阮之子也。【攷異】《宋史》本紀作「六月壬午」,《十國春秋》與《宋史》同。今從《長編》。

§六月,己巳朔,帝至澤州,督軍攻城,逾旬不下。帝召控鶴左廂都指揮使薊人馬全義【攷異】全義,《長編」作「全乂」,葢避太宗諱改也。據《宋史》本傳,全義卒於太祖時,則是史臣追改,非當時本稱也。今從《宋史》。問計,全義請倂力急攻,遂率敢死士先登,飛矢貫臂,全義拔鏃進戰,帝親率衞兵繼之。辛巳,克其城。【攷異】《宋史》本紀作「辛未」。今從《長編》,作「辛巳」。李筠赴火死。獲衞融。【攷異】《宋史》本紀誤作「魏融」。今從《東都事略》及《長編》。

§甲申,免澤州今年田租。

§乙酉,進攻潞州;丁亥,筠子守節以城降,赦之。升單州爲團練,用守節爲使。是日,帝入潞州,宴從官於行宮。

§辛卯,大赦。免附潞三十里今年田租,錄陣歿將校子孫,丁夫給復三年。

§李筠性雖暴,事母甚孝。每怒,將殺人,母屛風後呼筠,筠卽趨至,母曰︰「聞將殺人,可免乎?爲吾曹增福耳。」筠遽釋之。

北漢主聞筠敗,自太平驛遁還晉陽,謂趙華曰︰「李筠無狀,卒如𡖖言,吾幸全師以歸,但𢚉失衞融、盧贊耳!」華旋請老,使食祿終身。北漢主以翰林學士承旨、兵部尚書薊人趙爲中書侍郎、兼兵部尚書、平章事。

遼師聞潞州破,不果出。

§癸巳,安國節度使元城李繼勳來朝;乙未,命爲昭義節度使。

丁酉,帝發潞州;秋,七月,戊申,至京師。

初,衞融被執,帝詰融曰︰「汝敎劉鈞助李筠反,何也?」融對曰︰「犬吠非其主,臣誠不忍負劉氏。」且云︰「陛下縱不殺臣,臣必不爲陛下用。」帝怒,命左右以鐵撾擊其首,流血被面。融呼曰︰「臣得死所矣!」帝曰︰「忠臣也,釋之。」以良藥敷其瘡,因使致書北漢主,求周光遜等,納款,歸融太原;北漢主不報。辛亥,以融爲太府𡖖。

§前司空趙國公汝陰李穀,初歸洛陽,李筠以穀周朝名相,遺錢五十萬,它物稱是,穀受之。及筠叛,穀憂恚發病,乙卯卒。帝爲廢朝一日,贈侍中。穀雅善議論,辭氣明暢,尢能知人,汲引寒士,多至顯位。

§戊午,宴韓令坤等於禮賢講武殿,賞平澤潞功也。

§辛酉,遼政事令耶律壽遠、太𠈃庫阿布舊作「楚阿不」。今改。等謀反,伏誅。

§遼主以酒脯祀天地於黑山。

§初,成德節度使金城郭崇,聞帝自立,追憶周室恩遇,時或涕泣。監軍陳思誨密奏其狀,且言常山近𨘢,宐謹僃之,帝曰︰「我素知崇篤於恩義,此葢有所激發耳。」遣使覘之。崇憂懣失據,觀察判官孝義辛仲甫曰︰「公首效誠節,且軍民處置,率循常度,朝廷雖欲加罪,何以爲辭!使者至,但率官吏郊迎,盡禮致𢚈。淹畱伺察,當自辨明矣。」崇如其言。使者歸,奏崇無它,【攷異】《東都事略》、《宋史‧郭崇傳》云︰崇方對賓屬坐池亭㱃博,城中晏然。不言仲甫爲崇籌畫事。《辛仲甫傳》亦不言此事。今從《長編》。帝喜曰︰「我固知崇不反也。」

§以昝居潤權知鎭州。初以知州易方鎭也。

§乙丑,唐主景進白金,賀平澤潞。

§詔殿前、侍衞二司各閱所掌兵,𥳑其驍勇者,升爲上軍,而命諸州長吏𨕖所部兵送都下,以補禁旅之闕。又𨕖彊壯卒定爲兵樣,分送諸道召募敎習,俟其精練,卽送闕下。由是獷悍之士皆隸禁籍矣。又懲唐以來籓鎭之弊,立㪅戍法,分遣禁旅戍守𨘢城,使往來道路,以習勤苦,均勞逸。自是將不得專其兵,而士卒不至于驕惰,皆趙普之謀也。

§八月,戊辰朔,御崇元殿,設仗衞,行入閤儀,置待制、𠊱對官,賜廊下食。入閤,唐制,起於天寶。明皇以無爲守成,詔晏朝喚仗,百官從官至閤門入。葢唐前含元殿非正、至大朝會不御,次宣政殿,謂之正衙。每坐朝,必立仗於正衙,或御紫宸殿,卽喚正衙仗自宣政殿兩門入,是謂東、西上閤門,故謂之入閤。其後遂為常朝之儀。五代以來,毀廢正衙立仗,而入閤亦希闊不講。至是復行之,然御前殿,非唐舊矣。崇元殿卽大慶殿前殿也,待制𠊱對者,亦唐制也。每正衙,待制官兩員;正衙𨓆後,又令六品以下入延英𠊱對,皆所以僃顧問。其後每入閤,卽有待制次對官。後唐天成中廢,至是復行之。廊下食起唐正觀,其後常參官每日朝𨓆賜食,謂之廊餐。唐末浸廢,但於入閤起居日賜食。宋循其制。

庚午,宴近臣於廣德殿,江南、吳越朝貢使皆預焉。

§壬申,復升貝州爲永清軍節度。

§𠈃義節度使河東袁彥,聞帝自立,日夜繕甲治兵。帝慮其爲變,命潘美往監其軍。美單騎入城,諭令朝覲,彥卽治裝上道。帝喜,謂左右曰︰「潘美不殺袁彥,成吾志矣。」丙子,徙彥爲彰信軍節度使。

§忠正節度使楊承信爲護國軍節度使。承信至河中,或言其謀反,帝遣作坊副使相州魏丕賜承信生辰禮物,因察之,還,言承信無反狀。承信因是獲歿於鎭。

§忠武節度使兼侍中陽曲張永德徙武勝節度使,入覲,從遊玉津園。時帝將有事於北漢,密訪策略,永德曰︰「太原兵少而悍,加以契丹爲援,未可倉卒取也。臣以爲每歲多設遊兵,擾其田事,仍發閒使諜遼,先絕其援,然後可圖。」帝曰︰「善!」

§壬午,以皇弟殿前都虞𠊱、睦州防禦使光義領泰寧軍節度使。

§甲申,立琅邪郡夫人王氏爲皇后。后,華池人,彰德節度使饒之女也。

§丙戌,作新權衡,頒於天下,禁私造者。【攷異】李燾曰「十九日」。本紀卽云「頒新量衡于天下」。案此但新造,未頒也。今從本志。

§戊子,以趙普爲兵部侍郎,充樞密使。帝之征澤潞也,普請行,帝笑曰︰「普豈勝甲冑乎?」至是師還論功,帝曰︰「普宐在優等。」遂遷是職。

§荊南節度使、守太傅兼中書令南平王高𠈃融寢疾,以其子繼沖幼弱,未堪承嗣,命其弟行軍司馬𠈃勖總判內外軍馬事。甲午,𠈃融薨。事聞,賜賻,贈太尉,謚貞懿。𠈃融性迂緩,御軍治民皆無法,高氏始衰。

§乙未,南唐主遣使來賀帝還京。

§是月,遼主如秋山,遂如懷州。遼主嗜殺,以鎭茵石狻猊擊殺近侍古格。舊作「古哥」。今改。以後內侍、饔人及鹿人、雉人、狼人、彘人,多有以非罪死者。

§九月,壬寅,昭義節度使李繼勳焚北漢平遙縣。

§丙午,御崇元殿,僃禮冊四親廟。

§己酉,中書舍人懷戎趙行逢,坐從征避難,貶房州司戶參軍。【攷異】趙行逢,《宋史》作「趙逢」,無「行」字。今從《長編》。帝之親征澤潞也,山程狹隘多石,帝自取數石于馬上抱之,羣臣六軍皆爭負石開道。行逢憚涉險,僞傷足,畱懷州不行。及師還,行逢當入直,又稱疾,請於私第草制;帝怒,下御史府劾其罪而黜之。

§周檢校太尉、淮南節度使滄人李重進,周太祖甥也,始與帝俱事世宗,分掌兵柄,以帝英武,心憚之。𢚈帝嗣位,重進出鎭揚州。及帝自立,命韓令坤代重進。重進請入朝,帝賜詔止之,重進愈不自安。

李筠舉兵澤潞,重進遣其親吏翟守珣閒行與筠相結。守珣潛求見帝,言重進陰懷異志。帝厚賜守珣,使說重進稍緩其謀,無令二凶竝作。守珣歸,勸重進未可輕發,重進信之。

帝旣平澤潞,隨欲經略淮南,徙重進爲平盧節度使,又遣六宅使陳思誨齎鐵券往賜,以慰安之。重進自以周室懿親,恐不得全,遂拘思誨,治城繕兵。遣人求援於南唐,南唐主不敢納。帝聞重進舉兵,命石守信爲揚州行營都部署,兼知揚州行府事,王審琦爲副,李處耘爲都監,宋延渥爲都排陣使,帥禁兵討之。

§寧國軍節度使吳延福,吳越王俶之舅也。或告延福有異圖,庚申,俶遣內牙指揮使薛溫以兵圍其第,收延福兄弟五人。睦州刺史延遇,恐懼自殺。眾欲殺延福兄弟,俶流涕曰︰「先夫人之同氣也,吾安忍置法!」皆除名,徙諸州,卒全母氏之族。

§癸亥,詔削奪李重進官爵。

§詔︰「文武常參官請病告過三日,有司以名聞,遣太醫診視。」

§是月,吳越始榷酒酤。【攷異】《吳越僃史》,榷酤在建隆二年九月。今從《長編》。

§初,李筠舉兵,遣使邀建雄節度使眞定楊廷璋。廷璋之妹,故周祖妃也,帝疑其有異志,命鄭州防禦使信都荊䍐儒爲晉州兵馬鈐轄,使伺察之。䍐儒欲圖廷璋,每見,必懷刃;廷璋接以至誠,䍐儒不敢發。【攷異】沈作喆《寓𥳑》云︰監軍荊䍐儒疑廷璋周之戚里近親也,欲殺之以為己功。會春日當宴,䍐儒夙興,尚早,徘徊獨語曰︰「事久則泄,今日不可失也。」因假寐,恍惚得異夢,悔泣,擲刀於地,徑造廷璋謝過。此葢因䍐儒欲圖廷璋,而甚其詞。今從《東都事略》。會有詔召廷璋赴闕,廷璋卽日單車就道。冬,十月,己巳,徙廷璋爲靜難節度使。

§壬申,河決棣州猒次縣,又決滑州靈河縣。

§丙子,遼主從弟趙王喜衮舊作「喜隱。今改。謀反,【攷異】薛氏《通鑑》作「宋王喜衮」。據《遼史》,喜衮先封趙王,應歴中未嘗改封。至景宗𠈃寧中,乃封宋王耳。又喜衮謀反,在應歴十年十月。薛氏誤係于十二月,徐氏乾學《後編》復仍其誤。今改正。詞連其父魯呼舊作「李胡」。今改。及詳衮舊作「詳穩」。今改。韓匡嗣。魯呼,太祖第三子也,性殘酷,舒嚕舊作「述律」。今改。太后篤愛之。太宗時,立爲皇太弟,兼天下兵馬大元帥。太宗崩於欒城,永康王卽位鎭陽,是爲世宗,太后遣魯呼將兵擊之,兵敗。大臣耶律烏珍舊作「屋質」。今改。面數魯呼酷暴失人心,太后無以應,兵遂解。世宗徙魯呼祖州,禁其出入,至是以喜衮詞逮,囚死獄中。匡嗣以善醫直長樂宮,皇后視之猶子,置不問。匡嗣,薊州玉田人。《國語解》云︰詳衮者,諸官府治長官。

§乙酉,晉州言︰「兵馬鈐轄荊䍐儒領千餘騎抵北漢汾州城下,焚其草市而還。夕次京土原,北漢主遣大將郝貴超領萬眾來襲,黎明及之,䍐儒遣都監閻彥進分兵以禦。䍐儒錦袍裹甲,據胡床饗士,方割羊臂臑以食,聞彥進小卻,卽上馬,麾兵徑犯其鋒。北漢人橫戈舂之,䍐儒墜馬被獲,猶格鬬,手殺十餘人,乃遇害。北漢主素畏其勇,欲生至䍐儒,及聞其死,求殺䍐儒者戮之。」帝聞䍐儒戰歿,痛悼不已,擢其子守勳爲西京武德副使;責將校不用命者,黜二人,斬二十九人。䍐儒輕財好施,在泰州,有煮鹽之利,歲入鉅萬,詔聽十收其八,用猶不足。家財入有籍,出不問其數。勇而善戰,常欲削平太原,志未果而及於敗,人皆𢡽之。

§帝問趙普以揚州事宐,普曰︰「李重進憑恃長淮,繕修孤壘,外絕救援,內乏資糧,宐速取之。」帝是其言,丁亥,下詔親征,以光義爲大內都部署,吳廷祚權東京畱守,呂餘慶副之。

§庚寅,帝發京師,百官六軍竝乗舟東下。

§甲辰,次泗州,捨舟登陸,命諸將鼓行而前。十一月,丁未,次揚州城下,卽日拔之。初,城將陷,左右勸殺陳思誨,重進曰︰「吾今舉族將赴火死,殺此何益!」卽縱火自焚,思誨亦爲其黨所害。帝入城,戮同謀者數百人。重進兄重興,初聞其拒命卽自殺,弟重贊及其子延福,竝死於市。帝購得翟守珣,補殿直,俄遷供奉官。己酉,賑揚州城中民,人米一斛,十歲以下半之。脅隸爲軍者,賜衣屨遣還。庚戌,詔重進家屬、部曲竝釋罪。

§乙卯,南唐主遣左僕射江都嚴續來犒師,庚申,復遣其子蔣國公從鑑、戶部尚書新安馮延魯來買宴,帝厲色謂延魯曰︰「汝國主何故與吾叛臣交通?」延魯曰︰「陛下徒知其交通,不知預其謀反。」帝詰其故,延魯曰︰「重進使者館於臣家,國主令人語之曰︰『大丈夫失意而反,世亦有之,但時不可耳。方中朝受禪之初,人心未定,上黨作亂,君不以此時反,今人心已定,乃欲以數千烏合之眾抗天下精兵,𠎥使韓、白復生,必無成理;雖有兵食,不敢相資。』重進卒以失援而敗。」帝曰︰「雖然,諸將皆勸吾乗勝濟江,何如?」延魯曰︰「重進自謂雄傑無與敵者,神武一臨,敗不旋踵。況小國,其能抗天威乎?然亦有可慮者。本國侍衞數萬,皆先主親兵,誓同生死,陛下能棄數萬之眾與之血戰,則可矣。且大江天塹,風濤不測,苟進未克城,𨓆乏糧道,事亦可虞。」帝笑曰︰「聊戲𡖖耳,豈聽𡖖游說邪!」【攷異】龍衮《江南野錄》載延魯對帝語,乃眞以爲如此拒重進,不知乃飾說也。又據彭年《江南別錄》云︰太祖笑曰︰「吾與江南,大義已明,何至于此!」今從《十國春秋》。

§帝使諸軍習戰於迎鑾,南唐主懼甚;其小臣杜著、薛良來奔,且獻平南策,帝惡其不忠,命斬著於下蜀市,良配隸廬州牙校,南唐主乃少安;終以國境蹙弱,遂決遷都之計。

§乙丑,命宣徽北院使李處耘權知揚州。時揚州兵火之餘,闔境凋敝,處耘勤於撫綏,輕徭薄賦,揚州遂安。

§十二月,己巳,帝發揚州;丁亥,至京師。

§辛卯,唐清源節度使永春畱從效稱籓。

§帝初卽位,欲陰察羣情嚮背,頗微行。或以爲諫,帝笑曰︰「帝王之興,自有天命。周世宗見諸將方面大耳者殺之,我終日侍側,不能害我。」旣而微行愈數,曰︰「有天命者任自爲之,不汝禁也。」

帝一日罷朝,坐𠊳殿,不樂者久之。左右請其故,帝曰︰「爾謂天子容易邪?屬乗快指揮一事而誤,故不樂耳。」嘗彈雀於後苑,或稱有急事請見,帝亟見之,其所奏乃常事耳。帝怒,詰之,對曰︰「臣以爲尚急於彈雀。」帝愈怒,舉斧柄撞其口,墮兩齒。其人徐拾齒置懷中,帝罵曰︰「汝懷齒,欲訟我乎?」對曰︰「臣不能訟陛下,自當有史官書之。」帝悅,賜金帛慰勞之。

§初作受命寶。鑄宋通元寶錢。

§是歲,北漢以郭無爲爲諫議大夫,參議中書事。無爲,安樂人。方顙鳥喙,雜學多聞,善談辨。嘗衣褐爲道士,居武當山。周太祖討李守貞於河中,無爲詣軍門上謁,詢以當世之務,甚奇之。或謂周祖曰︰「公爲漢大臣,握重兵居外,而延縱橫之士,非所以防微慮遠之道也。」無爲拂衣去,隱抱犢山。樞密使段恆【攷異】《五代史記‧東漢世家》作「段常」,葢歐陽氏避眞宗諱,追改之耳。《通鑑‧周紀》作「段恆」,《長編》亦作「段恆」。《十國春秋》從歐陽《史》作「段常」,葢未詳攷。今從《長編》,書其本名。識之,薦其才,北漢主召與語,大悅,因授以政,復命恆及侍衞親軍使太原蔚進皆同平章事。

§遼主弟太平王諳薩噶,舊作「罨徹葛」。今改。太宗第二子也,世宗時,詔許其與晉主往復以昆弟禮。至是見遼主耽酒嗜殺,陰懷異志。遼主不悟,委以國政,唯日事游畋,窮冬盛夏,不廢馳騁。侍臣有追咎師敗於周、三關失地爲非計者,遼主曰︰「三關本漢地,今復還之,何失之有!」其不恤國事如此。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

  ↑返回頂部 卷二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1. 建隆元年︰庚申,公元九六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