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論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臣子論
作者:李德裕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709

  士之有志氣而思富貴者,必能建功業;有志氣而輕爵祿者,必能立名節。二者雖其志不同,然時危世亂,皆人君之所急也。何者?非好功業,不能以戡亂;非好名節,不能以死難。此其梗概也。好功業者,當理平之世,或能思亂;唯重名節者,理亂皆可以大任。平淡和雅,世所謂君子者,居平必不能急公理煩,遭難亦不能捐軀濟危,可以羽儀朝廷,潤色名教,如宗廟瑚璉,園林鴻鵠,雖不常為人用,而自然可貴也(原注:世謂王劉之儔也)。然世亦有不拘小疵而能全大節者。如陳平背楚歸漢,漢王疑其多心,令護諸將,又疑其受金,可謂不能以名節自固矣。及功成封侯,辭曰:「非魏無知,臣安得進?」漢高曰:「若子可謂不背本矣。」 其後竟誅諸呂以安劉氏。近日宰相上官儀,詩多浮豔,時人稱為上官體,實為正人所病,及高宗之初,竟以謀廢武后,心存王室,至於宗族受禍。郭代公,倜儻不羈之士也,少不以名節自檢,當蕭岑內難保護睿宗,雖履危機,竟全臣節。則名節之間,不可以一概論也。陳平能不背魏無知,所以必不負漢王矣。今士之背本者,人君豈可保之哉?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