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先生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七十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七十四 臨川先生文集 卷第七十五
宋 王安石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明刊本
卷第七十六

臨川先生文集卷第七十五

  書

   與王逢原書七

   與劉元忠待制書

   與沈道原舎人書二

   荅𥠖檢正書

   與丁元珍書

   上杜學士言開河書

   與馬運判書

   荅王伯虎書

   荅叚逢書

   荅姚闢書

   荅李參書

   荅史諷書

   上邵學士書

    與王逢原書

某頓首逢原足下比得足下於客食中窘窘相造謝

不能取一日之閑以與足下極所欲語者而舟即柬

矣間閱足下之詩切有疑焉不敢不以告足下詩有

歎蒼生淚垂之說夫君子之於學也固有志於天下

矣然先吾身而後吾人吾身治矣而人之治不治係

吾得志與否耳身猶屬於命天下之治其可以不屬

於命乎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又曰道之將行

也歟命也道之將廢也歟命也孔子之說如此而或

以爲君子之學汲汲以憂世者惑也惑於此而進退

之行不得於孔子者有之矣故有孔不暇暖席之說

吾獨以聖人之心未始有憂有難予者曰然則聖人

忘天下矣曰是不忘天下也否之象曰君子以儉德

避難不可榮以祿初六曰拔茅茹以其彚正吉象曰

拔茅正吉志在君也在君者不忘天下者也不可榮

以祿者知命也吾雖不忘天下而命不可必合憂之

其能合乎易曰遯世無悶樂天知命是也詩三百如

栢舟北門之𩔖有憂也然仕於其時而不得其志不

得以不憂也仕不在於天下國家與夫不仕者未始

有憂君子陽陽考槃之𩔖是也借有憂者不能奪聖

人不憂之說孟子曰伊尹視天下匹夫匹婦有不𬒳

其澤者若已推而納之溝中可謂憂天下也然湯聘

之猶囂囂然曰我處畎畝之間以樂堯舜之道豈如

彼所謂憂天下者僕僕自枉而幸售其道哉又論禹

稷顔回同道曰鄕鄰有𨷖者𬒳髮纓冠而救之則惑

也今窮於下而曰我憂天下至於慟哭者無乃近救

鄕鄰之事乎孔子所以極其說於知命不憂者欲人

知治亂有命而進不可以苟則先王之道得伸也世

有能諭知命之說而不能重進退者有矣由知及之

仁不能守之也始得足下文特愛足下之才耳旣而

見足下衣刓屨缺坐而語未甞及已之窮退而詢足

下終歲食不葷不以𢇁忽妄售於人世之自立如足

下者有幾吾以謂知及之仁又能守之故以某之所

學報足下

    二

某頓首讀所辱書辭見足下之材浩乎沛然非某之

所能及問諸邑人知足下之行學爲君子而方不已

者也惜乎某之行亟不得久留從足下以遊及求足

下所稱滿君者而見之所示藁副輒留傳玩不審定

復枉顧否不勝幸望也

    三

某頓首逢原近已附書亦得所賜教殊感慰唯逢原

見敎正得鄙心之所欲方欲請而已𬒳 㫖還都遂

得脫此亦可喜也但今兹所除復非不肖所宜居不

免又干溷朝廷此更増不知者之毀然吾自計當如

此豈能顧流俗之紛紛乎不久到眞州冀逢原一來

見就不知有暇否幸因書見報某止寓和州耳來眞

唯迎親老來視女弟旣而歸和俟命也冬寒自愛

    四

某頓首𬒳 命使江東按刑獄事明日遂行欲至楊

州宿留別乞一差遣切欲一見逢原幸枉駕見追只

於丹陽奉候切勿以事爲解也它須靣陳此不詳悉

切見過專奉遲切切

    五

某頓首自別逢原一得書遂不知行李所在伏計已

逹曁陽今此介往幸喻動止之詳以慰思渇也居江

隂果可以徙否某之𫝑恐未能自脫於此矣辠釁日

積而缺然無友朋之救此寤寐所以怵惕而不知所

爲者也逢原不知可以遊番乎番亦多士可以優游

卒歲試思之也人還一報餘自愛重

    六

某頓首得手教承尚在江州思企何可勝言某昨到

金陵怱怱遂歸番冬末須一到金陵不知逢原此行

以何時到江隂今必與吳親同舟而濟但到金陵莫

須求客舟以往否近制船難爲謀自金陵至潤只一

兩程到潤則求舫至江隂亦易矣某處此遂未有去

理如孫少述丁元珍曾子固尚以書見止不宜自求

便安數溷朝廷它人復可望其見察者乎辠釁日積

而不知所以自脫足下安以爲我謀哉配兵不習水

事甚善但計今之勢如此等事皆不可與論說不知

足下意以爲當如何施行幸試䟽示更有所聞悉望

見敎所至幸望留意訪以所不逮也至冬末到金陵

欲望逢原一至金陵見訪不知可否私心極有事欲

靣謁切試思之幸能一來爲惠大矣

    七

某頓首逢原足下方欲作書而得所賜書尤感慰唯

逢原所以敎我得鄙心所欲出者窮僻無交游所與

議者皆不岀流俗之人非逢原之教我尚安得聞此

方力求所欲但未知何時得耳及冬春之交未得脫

此冀相遇於江寧不審肯顧否承敎許如此當可如

約也但不謀潤居何也江隂豈不可留乎若在潤則

相遇尤易耳配卒事須靣叙乃悉餘更有所聞悉望

見敎今世旣無朋友相告戒之道而言亦未必可用

大抵見敎者欲使某同乎俗合乎世耳非足下教我

尚何望於他人切無所惜也冬寒自愛

    與劉元忠待制書

某啓久阻濶豈勝向往繼奉手誨勤勤懇懇尤荷眷

念承欲求宫觀方主上躬親庶政求才如不及之時

人臣雖有邪心安能有所軒輊謂宜黽勉以俟休命不須

如所喻也無縁靣晤幸深思鄙言而已炎溽爲時自愛

    與沈道原舎人書

某啓辱手筆感慰又復冬至投老觸緒多感但日有東

歸之思爾上聦明日隮然流俗險膚未有已時亦安能

久自困苦於此北山松柏聞修雅說已極𫇮長一兩日令俞

遜往北山因欲漸治垣屋矣於道原欲略布所懷

    二

某啓久不作書然思一相見極飢渇也近因歙州葉

戸曹至此論及說文因更思索鳥獸草木之名頗爲

解釋因悟孔子使人多識乃學者最後事也續當錄

𭔃道原何以淹留如此若道原有除吾甥當能一過

江相見諸欲靣晤何可勝言此時四姐亦當可以一

來相見矣未閒自愛

    答𥠖檢正書

某啓前得所示熟讀蓋自秦漢以來所謂能文者不

過如此竊以爲士之所尚者志志之所貴者道苟不

合乎聖人則皆不足以爲道唯天下之英材爲可以

與此故欲以所聞告左右而嘗爲尊叔父道之足下

聞之而遂自悔以足下如此之才而復之不逺又能

如此此何所不至如某者衰久矣徒知思而巳尚何

能有所𥙷𦔳乎辱書愧嘆以不即見爲恨饗寒自愛

    與丁元珍書

某頓首過廣曾欲作書遣人奉詗動止以有故亟歸

是以雖作書而不果遣辱敎承知屢賜問然不得也

亦嘗附狀何爲皆不至乎曹振佳士已爲發令狀如

此人雖微元珍之敎固不敢失況重以元珍之見喻

乎前書已報左右恐不到故復以聞求郡固且止甚

荷見敎然某之所請不爲無辭若執政不察直以爲

辠則某何敢解免如欲盡其辭而然後加之辠則某

事固有本末非今日苟然欲避煩勞而求佚也古者

一道德以同俗故士有揆古人之所爲以自守則人

無異論今家異道人殊德士之欲自守者又牽於末

俗之勢不得事事如古則人之異論可悉弭乎要當

擇其近於禮義而無大譴者取之耳不審足下終將

何以爲僕謀哉秋冷自愛重之望冬間復到廣州冀

或一邀從者爲境上之會不審可求檄來否耳不宣

    上杜學士言開河書

十月十日謹再拜奉書運使學士閤下某愚不更事

物之變備官節下以身得察於左右事可施設不敢

因循苟簡以孤大君子推引之意亦其職宜也鄞之

地邑跨負江海水有所去故人無水憂而深山長谷

之水四靣而出溝渠澮川十百相通長老言錢氏時

置營田吏卒歲浚治之人無旱憂恃以豐足營田之

廢六七十年吏者因循而民力不能自并向之渠川

稍稍淺塞山谷之水轉以入海而無所潴幸而雨澤

時至田猶不足於水方夏歷旬不雨則衆川之涸可

立而須故今之邑民最獨畏旱而旱輒連年是皆人

力不至而非歲之咎也某爲縣於此幸歲大穰以爲

宜乗人之有餘及其暇時大浚治川渠使有所潴可

以無不足水之患而無老壯稚少亦皆懲旱之數而

幸今之有餘力聞之翕然皆勸趨之無敢愛力夫小

人可與樂成難與慮始誠有大利猶將强之況其所

願欲哉𥨸以爲此亦執事之所欲聞也伏惟執事聦

明辨智天下之事悉已講而明之矣而又導利去害

汲汲若不足夫此最長民之吏當致意者故輒具以

聞州州旣具以聞執事矣顧其厝事之詳尚不得徹

輒復條件以聞唯執事少留聦明有所未安敎而勿

誅幸甚

    與馬運判書

運判閤下比奉書即𫎇寵荅以感以怍且承訪以所

聞何閤下逮下之周也嘗以謂方今之所以窮空不

獨費出之無節又失所以生財之道故也富其家者

資之國富其國者資之天下欲富天下則資之天地

蓋爲家者不爲其子生財有父之嚴而子富焉則何

求而不得今闔門而與其子市而門之外莫入焉雖

盡得子之財猶不富也蓋近世之言利雖善矣皆有

國者資天下之術耳直相市於門之內而已此其所

以困與在閤下之明宜巳盡知當患不得爲耳不得

爲則尚何頼於不肖者之言耶今歲東南饑饉如此

汴水又絕其經畫固勞心私竊度之京師兵食宜窘

薪蒭百榖之價亦必踴以謂宜料畿兵之駑怯者就

食諸郡可以舒漕輓之急古人論天下之兵以爲猶

人之血脉不及則枯聚則疽分使就食亦血脉流通

之𫝑也儻可上聞行之否

    荅王伯虎書

辱書問以所疑如某者何足以語然聖人君子之行

則嘗聞於先生長者矣蓋曰不辱已不害人而已不

辱已所以爲有義不害人所以爲有仁若夫操至治

之成法責備於叔世以自絶與以仁施其身以及其

親則皆聖人君子之所不爲不知足下謂當如此否

因出見過得復從容爲左右道之

    荅叚縫書

叚君足下某在京師時嘗爲足下道曽鞏善屬文未

嘗及其爲人也還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

道其行惠書以所聞詆鞏行無纎完其居家親友惴

畏焉怪某無文字規鞏見謂有黨果哉足下之言也

鞏固不然鞏文學論議在某交游中不見可敵其心

勇於適道殆不可以刑禍利禄動也父在困厄中左

右就養無虧行家事銖髮以上皆親之父亦愛之甚

甞曰吾宗敝所頼者此兒耳此某之所見也若足下

所聞非某之所見也鞏在京師避兄而舎此雖某亦

辠之也宜足下深攻之也於辠之中有足矜者顧不

可以書傳也事固有迹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

情而誅焉則誰不可誅邪鞏之迹固然邪然鞏爲人

弟於此不得無過但在京師時未深接之還江南又

旣往不可咎未嘗以此規之也鞏果於從事少許可

時時出於中道此則還江南時甞規之矣鞏聞之輒

瞿然鞏固有以敎某也其作懷友書兩通一自藏一

納某家皇皇焉求相切劘以免於悔者略見矣甞謂

友朋過差未可以絶固且規之規之從則已固且爲

文字自著見然後已邪則未甞也凡鞏之行如前之

云其旣往之過亦如前之云而已豈不得爲賢者哉

天下愚者衆而賢者希愚者固忌賢者賢者又自守

不與愚者合愚者加怨焉挾忌怨之心則無之焉而

不𧩂君子之過於聽者又傳而廣之故賢者常多𧩂

其困於下者尤甚𫝑不足以動俗名實未加於民愚

者易以𧩂𧩂易以傳也凡道鞏之云云者固忌固怨

固過於聽者也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過於聽者之

言縣斷賢者之是非甚不然也孔子曰衆好之必察

焉衆惡之必察焉孟子曰國人皆曰可殺未可也見

可殺焉然後殺之匡章通國以爲不孝孟子獨禮貌

之孔孟所以爲孔孟者爲其善自守不惑於衆人也

如惑於衆人亦衆人耳烏在其爲孔孟也足下姑自

重母輕議鞏

    荅姚闢書

姚君足下別足下三年於兹一旦犯大寒絶不測之

江親屈來門岀所爲文書與謁并入若見貴者然始

驚以疑卒觀文書詞盛氣豪於理悖焉者希閒而論

衆經有所𨳩發私獨喜故舊之不予遺而朋友之足

望也今冠衣而名進士者用萬千計𮛫道者有焉蹈

利者有焉𮛫利者則否陷道者則未免離章絶句解

名釋數遽然自以聖人之術單此者有焉夫聖人之

術修其身治天下國家在於安危治亂不在章句名

數焉而巳而曰聖人之術單此者皆守經而不苟丗

者也守經而不苟世其於道也幾其去𮛫利者則𬗟

然矣觀足下固已幾於道姑汲汲乎其可急於章句

名數乎徐徐之則古之𮛫道者將無以岀足下上足

下以爲何如

    荅李參書

李君足下留書奬引甚渥卒曰敎之育之在執事耳

某材德薄不能堪足下望之又何過也夫敎之育之

某之所以望於人也足下曽某之望乎豈欲享尫人

以壯者之食而强之負重乎然足下自言不樂雷同

不喜趨競審如是某誠愛焉誠慕焉誠欲告足下以

所聞焉曰其人誠甚貴有它長稍近於䛕則疾之若

數世之讐審如是亦過矣天下靡靡然足下之讐豈

少耶君子不爲已甚者求中焉其可也

    荅史諷書

前日𫎇訪及以易說一通且欲責某之一言以信之

天下大非某智力之所能任也某於易甞學之矣而

未之有得故雖恱足下志意之高辭說之明而不敢

斷其義之是非則何能推其義以信之天下雖然足

下屬我良重不可以無說蓋學者君子之務本而敎

者聖人之餘事故學則求之敎則應之有餘則應不

足則求蓋有餘而求之者有矣未有不足而能應者

也蓋見求而不應者矣未有不求而應之者也爲足

下計亦志於學而已學足乎已則不有知於上必有

知於下不有傳於今必有傳於後不幸而不見知於

上下而不傳於今又不傳於後古之人蓋猶不憾也

知我者其天乎此乃易所謂知命也命者非獨貴賤

死生爾萬物之廢興皆命也孟子曰君子行法以俟

命而已矣且足下求以誨人者也道無求而誨之者

求人而誨之則喪道喪道以求傳道則孰取以爲道

足下其試思之

    上邵學士書

仲詳足下數日前辱示樂安公詩石本及足下所撰

復鑑湖記啓封緩讀心目開滌詞簡而精義深而明

不𠋫按圖而盡越絶之形勝不𠋫入國而熟賢牧之

愛民非夫誠發乎文文貫乎道仁思義色表裏相濟

者其孰能至於此哉因環列書室且欣且慶非有厚

也公義之然也某甞患近世之文辭弗顧於理理弗

顧於事以襞積故實爲有學以雕繪語句爲精新譬

之擷竒花之英積而玩之雖光華馨采鮮縟可愛求

其根柢濟用則蔑如也某幸觀樂安足下之所著譬

由笙磬之音圭璋之器有節奏焉有法度焉雖庸耳

必知雅正之可貴温潤之可寳也仲尼曰有德必有

言德不孤必有鄰其斯之謂乎昔昌黎爲唐儒宗得

子壻李漢然後其文益振其道益大今樂安公懿文

茂行起越朝右復得足下以宏識清議相須光潤苟

力而不已使後之議者必曰樂安公聖宋之儒宗也

猶唐之昌黎而勲業過之又曰邵公樂安公之壻也

猶昌黎之李漢而器略過之則韓李蔣邵之名各齊

驅並驟與此金石之刻不朽矣所以且欣且慶者在

於兹焉郡庠拘率偶足下有西𥬇之謀未𫉬親交談

議𦕅因手書以道欽謝之意且賀樂安公之得人也


臨川先生文集卷第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