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艮齋先生文集 (李德弘)/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艮齋先生文集

作者:李德弘
1743年
卷一

艮齋先生文集序[编辑]

夫子嘗言德不孤而有隣。自古聖賢之生固不數。而其生也。必有聰明淑哲之才。相與鄰聚而輔相之。生則指受口講。刮磨成就。而使其學明於世。沒則讚德摹光。形容叙述。而使其道傳於後。信乎德之必有鄰也。自夫子以下。至洛建諸先生。門弟之親炙而羽翼之者。可歷指而數也。吾東方性理之學。至我老先生而大備焉。斥二氏似是之非。析理氣公私之原。使晦翁不傳之緖。廓然大明於世。卽無論中州與海外。嫡統之傳。有所歸矣。當是時。士之稍有志尙者。無不斐然向風。登門請業。各隨其才分之高下。而成就有大小。若其終始親炙。篤信不怠者。必稱月川,艮齋二先生。其所造之淺深。非後生膚末輩所敢容議。而盖艮齋先生之受業。粤自童丱。至老先生易簀之日。十二年之間。非有甚疾病大事故。未嘗不在老先生之側。老先生盖嘗命名而期許之。歎其見得之精明。而嘗命造璣衡。以觀其運行之妙。其終也。以平日書籍。屬之先生。其見重如此。先生之爲學。盖切問近思。不得不措。故其於性情人道之分。理數肯綮之際。無不精思力尋。直窮到底。思而不得。則必資於問。問而有得。則必形於言。而於老先生平日言行動靜之間。亦莫不審視而謹記之。其學之精篤如此。而山頹之後。所尊信而服行之者。一惟老先生之雅言雅行也。當汝立之欺盜於世。與遇逆旅。能以一言折其僞辯張大之氣。而貽書厓翁曰。此姦人也。先見之明。灼如蓍龜。學力所到。不可誣也。先生不屑擧業。養性山林。晩與寒岡諸賢同被薦。亦旣登朝矣。未及顯而卒。用不究於世。然龍蛇之亂。徒步勤王。忠義奮發。其上行在䟽。論禦倭方略。雖當時藎臣宿將。皆慮不及此。而受縣於板蕩之際。撫摩字育。又無異慈母之哺飢子也。使假之以年。得行其所學。功德之及人者。又未可量也。先生沒而遺書散佚殆半。重以喪禍。未及榟傳於世。今其玄孫上舍長鎭,五世孫慶泰等。裒稡巾衍所藏。爲若干卷。間以示光庭。求校讐其訛字。且曰。願有以序其顚末也。光庭老洫無知識。猶眩於亥豕銀根之辨。何敢勘定而有所言乎。盖讀先生問目,記善錄等篇。不翅如攝齊從容於寒栖隴雲之間。親承其提耳面命之音旨也。讀先生與同門所往復。又知先生終始以所學於老先生者。講明於同志。而所守者。皆平日單傳密付之訓也。所謂生則明其學。死則傳其道。殆朱門黃,蔡之流也歟。先生又嘗有心經質疑。已自經筵刊行于世。而周易,四子書古文質疑家禮註釋等書。藏于家。上之十九年癸亥陽月上浣。後學平原李光庭。謹叙。

艮齋先生文集重刊序[编辑]

李君常泰氏袖其先祖艮齋先生遺集若干卷。詣彦忠曰。先祖棄世今百五十有餘年。遺編殘缺殆盡。而其僅存者。先祖外曾孫金公萬烋所裒錄。族兄慶泰,家兄騎省郞長泰所纂次印布者。而李訥隱,權淸臺二公。實爲之序若跋。但印字不精。校讐未盡。恐無以垂諸後也。迺與洞主持憲金公㙔。謀諸士友。就校于前知縣李公象靖。刪其繁剩。訂其訛誤。將付之剞劂所。願有以叙其顚末也。彦忠以懵陋辭。曰固以請。遂謹受而卒業焉。其問目諸說。一似夫七十子之攝齊而請益也。記善二錄。一似夫鄕黨篇之盡出聖人德容也。與同門往復諸書。一似夫新安諸子之追述先師之言。以明先師之道也。於此見先生之篤信好學。而信乎其有德者之言也。若先生爲學節次。非後生末學所敢擬議。而考諸年譜。先生年十九。受學于老先生。自是之後。未嘗不在老先生之側。至老先生易簀而後始治任焉。於天人性命格致誠正之說。講之最熟。於動靜事爲容貌辭氣之間。得之最深。講之熟故其知明。得之深故其行篤。卒之升堂入室。卓然爲高弟。如程門之有楊,謝也。又龍城書䟽。無愧陸宣公奉天之奏。春縣政績。庶幾高子羔范蟬之謠。眞所謂有體有用之學也。推其學施於邦國。功德豈少哉。而卒不究其用。用舍無與於先生。而於世道則爲不幸也。雖然。先生不售於世。故得做閒中工夫。裒稡師門問答。著周易,四書,心經等質疑書。先生沒八十年。我肅廟朝命進講其書。以先生平日講受修己治人之說。日啓沃於紸纊之下。而又命刊布中外。使經生學子。家傳而戶述。先生身雖沒。而道則行於朝廷。學則明於後世。其視一時利澤及人者。功相萬也。是又豈非幸也歟。先生之世。逖乎其遠矣。且經世故。遺文之不沒於世。亦幸矣。而今李君又能一再釐刊之。期於無憾而後已。使先生傳受旨訣。燠然復明。亦可曰有後也已。

上之四十二年丙戌三月上浣。後學東萊鄭彦忠。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