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艮斋先生文集 (李德弘)/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艮斋先生文集

作者:李德弘
1743年
卷一

艮斋先生文集序[编辑]

夫子尝言德不孤而有邻。自古圣贤之生固不数。而其生也。必有聪明淑哲之才。相与邻聚而辅相之。生则指受口讲。刮磨成就。而使其学明于世。没则赞德摹光。形容叙述。而使其道传于后。信乎德之必有邻也。自夫子以下。至洛建诸先生。门弟之亲炙而羽翼之者。可历指而数也。吾东方性理之学。至我老先生而大备焉。斥二氏似是之非。析理气公私之原。使晦翁不传之緖。廓然大明于世。即无论中州与海外。嫡统之传。有所归矣。当是时。士之稍有志尚者。无不斐然向风。登门请业。各随其才分之高下。而成就有大小。若其终始亲炙。笃信不怠者。必称月川,艮斋二先生。其所造之浅深。非后生肤末辈所敢容议。而盖艮斋先生之受业。粤自童丱。至老先生易箦之日。十二年之间。非有甚疾病大事故。未尝不在老先生之侧。老先生盖尝命名而期许之。叹其见得之精明。而尝命造玑衡。以观其运行之妙。其终也。以平日书籍。属之先生。其见重如此。先生之为学。盖切问近思。不得不措。故其于性情人道之分。理数肯綮之际。无不精思力寻。直穷到底。思而不得。则必资于问。问而有得。则必形于言。而于老先生平日言行动静之间。亦莫不审视而谨记之。其学之精笃如此。而山颓之后。所尊信而服行之者。一惟老先生之雅言雅行也。当汝立之欺盗于世。与遇逆旅。能以一言折其伪辩张大之气。而贻书厓翁曰。此奸人也。先见之明。灼如蓍龟。学力所到。不可诬也。先生不屑举业。养性山林。晩与寒冈诸贤同被荐。亦既登朝矣。未及显而卒。用不究于世。然龙蛇之乱。徒步勤王。忠义奋发。其上行在䟽。论御倭方略。虽当时荩臣宿将。皆虑不及此。而受县于板荡之际。抚摩字育。又无异慈母之哺饥子也。使假之以年。得行其所学。功德之及人者。又未可量也。先生没而遗书散佚殆半。重以丧祸。未及榟传于世。今其玄孙上舍长镇,五世孙庆泰等。裒稡巾衍所藏。为若干卷。间以示光庭。求校雠其讹字。且曰。愿有以序其颠末也。光庭老洫无知识。犹眩于亥豕银根之辨。何敢勘定而有所言乎。盖读先生问目,记善录等篇。不翅如摄齐从容于寒栖陇云之间。亲承其提耳面命之音旨也。读先生与同门所往复。又知先生终始以所学于老先生者。讲明于同志。而所守者。皆平日单传密付之训也。所谓生则明其学。死则传其道。殆朱门黄,蔡之流也欤。先生又尝有心经质疑。已自经筵刊行于世。而周易,四子书古文质疑家礼注释等书。藏于家。上之十九年癸亥阳月上浣。后学平原李光庭。谨叙。

艮斋先生文集重刊序[编辑]

李君常泰氏袖其先祖艮斋先生遗集若干卷。诣彦忠曰。先祖弃世今百五十有馀年。遗编残缺殆尽。而其仅存者。先祖外曾孙金公万烋所裒录。族兄庆泰,家兄骑省郞长泰所纂次印布者。而李讷隐,权清台二公。实为之序若跋。但印字不精。校雠未尽。恐无以垂诸后也。迺与洞主持宪金公㙔。谋诸士友。就校于前知县李公象靖。删其繁剩。订其讹误。将付之剞劂所。愿有以叙其颠末也。彦忠以懵陋辞。曰固以请。遂谨受而卒业焉。其问目诸说。一似夫七十子之摄齐而请益也。记善二录。一似夫乡党篇之尽出圣人德容也。与同门往复诸书。一似夫新安诸子之追述先师之言。以明先师之道也。于此见先生之笃信好学。而信乎其有德者之言也。若先生为学节次。非后生末学所敢拟议。而考诸年谱。先生年十九。受学于老先生。自是之后。未尝不在老先生之侧。至老先生易箦而后始治任焉。于天人性命格致诚正之说。讲之最熟。于动静事为容貌辞气之间。得之最深。讲之熟故其知明。得之深故其行笃。卒之升堂入室。卓然为高弟。如程门之有杨,谢也。又龙城书䟽。无愧陆宣公奉天之奏。春县政绩。庶几高子羔范蝉之谣。真所谓有体有用之学也。推其学施于邦国。功德岂少哉。而卒不究其用。用舍无与于先生。而于世道则为不幸也。虽然。先生不售于世。故得做闲中工夫。裒稡师门问答。著周易,四书,心经等质疑书。先生没八十年。我肃庙朝命进讲其书。以先生平日讲受修己治人之说。日启沃于紸纩之下。而又命刊布中外。使经生学子。家传而户述。先生身虽没。而道则行于朝廷。学则明于后世。其视一时利泽及人者。功相万也。是又岂非幸也欤。先生之世。逖乎其远矣。且经世故。遗文之不没于世。亦幸矣。而今李君又能一再釐刊之。期于无憾而后已。使先生传受旨诀。燠然复明。亦可曰有后也已。

上之四十二年丙戌三月上浣。后学东莱郑彦忠。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