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行願品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續藏經 華嚴經行願品疏  唐 澄觀述

大方廣佛華嚴經》註本
華嚴經旨歸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
華嚴經三十九品大意
華嚴經合論纂要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華嚴經合論簡要
華嚴經綱目貫攝
華嚴經文義記
華嚴經行願品疏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一(并序)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澄觀述   (總有十門。此卷有四。一第一教起因緣門。二第二教門權實門。三第三所詮義理門。四第四辯定所宗門)。   

大哉真界。萬法資始。包空有而絕相。入言象而無迹。妙有得之而不有。真空得之而不空。生滅得之而真常。緣起得之而交映。我佛得之妙践真覺。廓淨塵習。寂寥於萬化之域。動用於一虛之中。融身剎以相含。流聲光以遐烛 我皇得之靈鑒虛極。保合大和。聖文掩於百王。淳风吹於萬國。敷玄化以覺梦。垂天真以性情。是知不有大虛。曷展無涯之照。不有真界。豈淨等空之心。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即窮斯旨趣。盡其原流。故得恢廓宏遠。包納冲邃。不可得而思議矣。指其原也。情塵有經。智海無外。妄惑非取。重玄不空。四句之火莫焚。萬法之門皆入。冥二際而不一。動千變而非多。事理交彻而兩亡。以性融相而無盡。若秦鏡之互照。猶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歷歷齊現。故得圓至功於顷克。見佛境於塵毛。諸佛心内眾生。新新作佛。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一毫之善。空界盡而無窮。語其定也。冥一如之無心。即萬動之恒寂。海湛真智。光含性空。星羅法身。影落心水。圓音非扣而长演。果海離念而心传。萬行忘照而齊修。漸頓無得而双入。雖四心被廣。八難頓超。而一極唱高。二乘絕聽。当其器也。百城询友。一道栖神。明正爲南。方盡南矣。益我爲友。人皆友焉。遇三毒而三德圓。入一塵而一心淨。千化不變其慮。萬境順通于道。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賢之玄門。曾無别體。失其旨也。徒修因於曠劫。得其門也。等諸佛於一朝。杳矣妙矣。廣矣大矣。實乃聲諸佛之靈府。拔玄根之幽致。升慧日以廓妄。扇慈风以长春。包性相之洪流。掩群經之光彩。豈唯明逾朝彻。靜越坐忘而已耶。然玄籍百千。幽关半掩。 我皇御宇。德合乾坤。光宅萬方。重譯來貢。東风入律。西天輪越海之诚。南印御書。北阙献朝宗之敬。特回明詔再譯真詮。光阐大献增辉新理。(澄觀)顧多天幸。钦瞩盛明。奉詔譯場。承旨幽贊。抃跃兢惕。三復竭愚。露滴天池。喜合百川之味。塵陪華岳。無增萬仞之高。大方廣者所證法也。佛華嚴者能證人也。極虛空之可度。體無邊涯。大也。竭沧溟之可饮。法門無盡。方也。碎塵剎而可數。用無能测。廣也。離覺所覺。朗萬法之幽邃佛也。芬敷萬行。荣曜眾德。華也。圓兹行德。饰彼十身。嚴也。贯摄玄妙。以成真光之彩。經也。總斯七字。爲一部之宏纲。則無盡法門。思過半矣。

稽首歸依真法界,光明遍照諸如來。

普賢文殊海會尊,願得冥資贊玄妙。

将釋經義。略启十門。第一教起因緣。第二教門權實第三所詮義理。第四辯定所宗。第五修證淺深。第六彰教體性。第七部類品會。第八流传感通。第九釋經名題。第十隨文解釋。

今初。夫法無言象。非離言象。無言象而倒惑。執言象而迷筌。故聖人利見。垂象設教。必有由矣。非爲小事。必由大緣。非是一因。因緣無量。親能发起目之爲因。疎而助发名之爲緣。先因後緣。各開十義。

初因十義者一法爾常規。二酬昔行願。三遂通物感。四明示真門。五開物性原。六宣說勝行。七令知地位。八顯果德嚴。九示其終歸。十廣利今後。

今初。第一法爾常規者。一切諸佛。法爾皆現無盡身云。於無盡剎。常轉圓满無盡法輪。令諸眾生達本還原。窮未來際。無有休息。更無異辙。猶皇王帝道千古同規。是故經云。無量劫中修行满。菩提樹下成正覺。爲度眾生普現身。如云充满盡未來。十方菩薩偈云。汝觀無上士。廣大智圓满。不擇時非時。演法恒無盡。既不擇時說無間矣。又云法王大威力。常轉妙法輪。明知此經法爾常說。猶日月之照不因川源。如萬籁之聲非关抚击。

二酬昔行願者。何以法爾如是轉耶。宿因深故。宿因既深。起果亦大。因相云何。謂諸如來。創蹑玄踪。双运悲智。願周法界。行满剎塵。誓将無盡法門。度盡無邊生界。酬昔行願。廣辟法門。略有二種。一宿願力。二宿行力。故開敷樹華夜神言。善男子。世尊往昔爲菩薩時。見一切眾生着我我所住無明暗室。乃至云。既見是已起大悲心。爲欲利益一切眾生。起諸大願。修諸行等。又十方菩薩偈云。佛於無量劫。勤苦爲眾生。云何諸世間。能報大師恩。明因深也。

三遂通物感者。謂證解脱樂。寂然不動。機宜叩聖。感而遂通。其猶明月無心水清影現。亦有二種。一通。二别。通謂凡厥生靈。皆含佛智無不被矣。别謂雖皆普被。機有優降。益有淺深。其猶一水方圓任器。略分五種。一者正爲。謂一乘圓器故。經云。此經不入餘眾生手。唯除乘不思議乘菩薩。又云。非餘境界之所知。普賢行人方得入。又云。若有以清淨。精勤集福智。具足大功德。聞教能隨入。皆正爲也。二者兼爲。謂今雖未解。而能信向以成堅種。如食金剛終竟不销。設因餘過。堕於三涂。聞經信力速能證悟。故地獄天子。因光生天。三重頓圓十地功德。明有信心海水劫火不能爲障。三者引爲。謂權教菩薩。未堪直聞圓融之法。故十地中借其次第行布之法。而诱引之。後令入實。其猶置药乳中乳能愈病。以圓投相。相自亡權。四者權爲。謂二乘之人既不聞見。故諸菩薩權示聲聞。或示在座如聾如盲。彰其絕分。警餘欣樂。或示在道。開悟自他。知可回心。自非究竟。五者遠爲。謂謂凡夫外道阐提。雖聞生谤堕於地獄。一熏耳識功不唐捐。終令获益。乃至成佛。如狂骂药服必病除。如毒涂鼓聞者皆死。是故經云。譬如生盲不見日。日光亦爲作饶益。令知時節受饮食。永離眾患身安隱。無信眾生不見佛。而佛亦爲興義利。聞名及以觸光明。因此乃至證菩提。以斯五類。收無不盡。若約正爲。則後四類皆其所拣即餘眾生。若約遠爲。邪見尚收。况於三乘而不遍被。故慈云廣布。若天無私。不拣荣枯。遐霏法雨。

四明示真門者。頓緣遍轉欲示真乘。不識寶玉不得其用。或连城刖足。夜光案剑。或執石爲寶。掬泡謂珠。今欲還源。要須明解。是故經云。眾生無始來。生死久流轉。不了真實義。故諸佛興世。然觸事皆真。要唯有二。一事。二理。亦即二諦。此經双明。此復有二。一性相昭着。謂不唯說事令物沦相。不唯明理使物滞空。凡是一義。必性相双明。使夫学者不滞偏執。二事理交彻性相渾融。此復有二。一事理無㝵二事事無㝵。次下当說。

五開物性源者。謂上理事眾生性有。其猶要是真璞琢成寶器。良以眾生。性含智海。識洞真空。衣蔽玄珠。室埋秘藏。而妄隨境變。體逐相迁。鼓击真源浩荡無際。今令知心合體忘照性情。莹摸内之金容。剖塵中之經卷。故谈斯教。以示真原。是以經云。凡夫迷佛智。没溺生死流。菩薩無着心。普救咸令出。

六宣說勝行者。既知性有。須起勝行。若不修行。終不返源。如數他寶自無其其分。說食與人終不能饱。匪知之艰。行之艰矣。經云。不如說行。於佛菩提則爲永離。然有二種。一者遍成諸行。二者頓成諸行。言遍成者。謂次第淺深各各差别。於中又二。一者行本。二者行相。言行本者謂菩提心。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相。魔所摄持故。二千行法冠之最初。善財求友。先陳已发有菩提心。是法器故。然菩提心略有三種。一者心體。二者心相。三者心德。言心體者。廣有無量。海云比丘說有十心。要略唯三。一者直心。一向正念真如法故。即是大智無所執着。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謂发大願。即四弘等。三者大悲心。救護一切苦眾生故。則前二所作亦爲眾生。下慈氏云。菩提心燈。大悲爲油。大願爲炷。光照法界。光即大智。言心相者。謂要無齊限。若約悲願。盡度眾生。盡修諸行。故伊舍那優婆夷云。菩薩不爲調伏一眾生故发菩提心。乃至不爲調伏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諸眾生故发菩提心。次正釋云。爲度一切眾生盡無餘故。发菩提心。如是略列二十種法。結爲百萬阿僧祇方便行故。发菩提心。其一一行。皆無齊限。若約正念真如無齊限者。則下無眾生而可度者。上無菩提而爲所求。中無萬行而可修斷。亦無真如而爲所念。故淨名云。当令此諸天子舍於分别菩提之見。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即斯意也。若融上三心。則度而無度。修而無修。故經云。若於一切智。发生回向心。見心無所生。当获大名称。然大願爲主。願有無量。而多說四弘者。對於無作四諦理故。一眾生無邊誓願度者。度於苦源。二煩恼無邊誓願斷者。斷於結集。三法門無盡誓願学者。学於道諦。四佛道無上誓願成者。證於滅理。言無作者。不同小乘有生有滅。謂造境即中。無不真實。陰入皆如。無苦可舍。煩恼即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盤。無滅可證。無苦無集。即無世間。無滅無道。即無出世。不取不舍。直趣真實。若更深入。應知一苦一切苦。則一度一切度。事事無㝵故。一惑一切惑。則一斷一切斷。見惑原故。一道一切道。則一修一切修。萬行一體故。一佛一切佛則一成一切成。生佛平等故。斯等并爲菩提心相。言心德者。依上发心。一念之德。過於虛空。不可称量。十方諸佛同共称贊。多劫不盡。故彌伽翻禮初心。若敬白月之新吐海云惊。其能发美青松之萌芽。不有凌云之心。豈展垂天之翼。若無等佛之志。豈成妙道。至於佛果。有階差故。如虛室千燈。雖同遍室。不妨前後。明有微着。若無此位。徒修妙行不知此位。或叨滥上流。或得少爲足。此亦二種。一行布位。初後淺深五位差别。二圓融位。一摄一切。一一位满即說成佛。一位之中。具摄一切諸位功德。信該果海。初发心時便成正覺。上二相摄。例如行說。

八彰果德嚴者。廣說佛果萬德莊嚴。令信入故。位極必有究竟處故。然果有二種。一者依果。即佛淨土。謂無形真極自他受用華藏剎海等。二者正果。謂佛十身通智通斷有體有用。然依正二果。一經始末廣說其相。而無㝵镕融。通有六句。一依内現依。謂塵中剎海。二正内現正。謂毛孔現佛。三正内現依。四依内現正。五依内現依正六。正内現正依。其文非一。又有四句。一或唯依。佛即剎故。二或唯正。剎即佛故。三或俱不壞兩存故。四或互泯即兩亡故。謂由剎即佛故。剎則非剎。由佛即剎故。佛則非佛。故經云。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别。佛以法爲身。清淨如虛空。上之六門。舉一圓收。是此中意。

九示其終歸者。種種因果依正等法。究竟皆歸一真法界。猶萬物芸芸各歸其根。百川滔滔朝宗于海。是故經云。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由此故有入法界會。無所不收。法界之義。廣如宗中。

十廣利今後者。諸佛設教。起則有始。用乃無終。若雨滴沧溟與海俱竭。一言称性與性齊終。法界無終。斯教無盡。况大慈大願威力護持。令法眼长存。盡眾生界皆蒙勝益。此有二種。一成見聞益。但爲種子故。二成解行益。正解修行方證入故。下方菩薩偈云。廣大福德聚。出興於世間。開悟諸眾生。令集菩薩行。上方菩薩偈云。如來出興世。寂靜大慈悲。普轉妙法輪。利益諸含識。明今後常益。由上十因故演此經。

第二說經緣者。一切經初說時方人。既即是緣故。今亦有十。一依時。二依處。三依主。四依三昧。五依現相。六依說者。七依聽者。八依德本。九依請者。十依加者。

第一依時者。夫心冥至道。渾一古今。法界無性。本亡時分。故下經云。菩薩智輪。不可以生死中长短染淨如是等劫分别顯示。以離一切分别网故。况無涯之說。念劫圓融哉。今無時之時。略有二相。一不壞相。在於後時。說此一經。以逝多園林及身子等皆在後故。常恒之說不妨後故。二約圓融。初成頓說。下放光中。十方剎塵。剎塵皆見最勝道場。菩薩於中成正覺故。明是初時如來一念能頓說故。祇園身子。世九相融。未來之事居現在故。若从少至多。應具十時。義如别說

第二依處者。夫智冥真際。能所兩亡。假說依真。而非國土。况剎塵即入。染淨參融。圓教普周。難分處别。然真非事外。不壞所依故。以無時之時遍非處之處。亦略有二。一者約相。通於淨秽。逝多園林及諸城邑乃至天上。皆属娑婆。即爲染剎現淨土分。明居淨剎。二約圓融。實則不起覺樹。周遍法界。淨秽無㝵。通局交彻。各有四句。初淨秽中。一或唯染。在娑婆故。二或唯淨。淨土分故。三者或俱。法界之内園林等故。四者或泯。染淨相盡同法界故。又或唯染。以園林等覆淨相故。或唯淨。一切妙寶間错嚴故。或俱隱。顯密無㝵成故。或俱非。各相形夺二相盡故。次明通局交彻二四句者。謂或局。此一界故。或通。該十方故。或俱。即此即彼故。或泯。此彼相盡故。又或局。此界摄一切故。或通。此界入一切故。或俱。即摄即入故。或泯。形夺相盡故。以上圓融之時遍此無㝵之處。演此難思法門。

第三依主者。夫真身寥廓。與法界合其德。包羅無外。與萬化齊其用。窮原莫二。執迹多端。一身多身。經論異說。今說此經佛爲真爲應爲一爲多。若言真者。何名釋迦居娑婆界人天同見。若言應者。何言遮那處淨妙剎大菩薩見。若云一者。何以法界各見如來坐莲華座。若言異者。何故復說而不分身。然說此經佛并非前說。即是法界無盡身云。真應相融。一多無㝵。即卢遮那是釋迦故。常在此處即他處故。遠在他方恒住此故。身不分異亦非一故。同時異處一身圓满皆全現故。一切菩薩不能思故。今釋此義。略爲二門。先明十身。後彰無㝵。今初言十身者。經有數節。一第八地中。略有二種。一融三世間以爲十身。謂一眾生身。二國土身。三業報身。四聲聞身。五緣覺身。六菩薩身。七如來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虛空身。論摄此十以爲三分。初三染分。次六淨分。後一不二分非染淨故。此三無㝵。爲一緣起。并爲遮那無㝵身云。二就如來身。自有十身。一菩提身。二願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莊嚴身。六威勢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餘之九身例此有十。則有百身。二離世間品。名爲十佛。即此十身名或小異。今次第對之。一成正覺佛即菩提身。二願佛。三涅盤佛。四住持佛。五業報佛。六心佛。七隨樂佛。八三昧佛。九法界佛。十本性佛本智性故。彼品復說十種見佛。見上十佛。謂一安住世間成正覺佛無着見。願佛出生見。業報佛深信見。住持佛隨樂見。涅盤佛深入見。法界佛普至見。心佛安住見。三昧佛無量無依見。本性佛明了見。隨樂佛普受見。此之十見。如佛體見。謂無着者。即正覺相。於一切法皆無所着。便成正覺。若見無着。則見正覺。下九例然。然無着有十。以顯無盡。一於一切世間無着。二於一切眾生無着。三一切法。四所作。五善根。六生處。七願。八行。九菩薩。十如來。於此十法皆無所着。無着既十。出生深信乃至明了亦各有十。以成百門。方是十中。一如來身。餘眾生身國土身等。復各有十。便成千身。乃至無量。俱說十者。一周圓數。以表無盡。令易了故。三普遍吉祥無垢光神。說有十身。一不去身。二不來身。三不生身。四不滅身。五不實身。六不虛身。七不迁身。八不壞身。九一相身。十無相身。總就體標十。皆言不及。觀釋文。即菩提等十種之身。則名異義同。四普眼长者亦說十身。即一波羅蜜而成一身。佛十度圓故成十身。與菩提等大意亦同。五最寂靜婆羅門。說有十身。則約因門。謂十地中一地成一。皆依法身。與如來身。非一非異。佛具十地。則亦圓收。如海十德不離一海故。雖數處名字不同。不出八地兩種十身。會釋如下。所以此經要說十者。諸教隨宜。或說諸佛唯一法身。或二。或三。今圓满教故須具說。若欲會同三身等者。菩提願化力持四身。即是化身。相好福德通於報佛。威勢意生通他受用及與化身。法即法身。智通三身。具四智故。兼他受用。即通四身。然報必契法。離法無報。如金成像。離金無像。莹金发光。離像無光。依體起用。離報無化故。說爲一無障㝵身。一不爲一。爲破諸數。是以舒則彌纶法界。卷則足迹難尋。故難思議。第二辨無㝵者。即前十身。各互相作。一即具十。十即是一。多一圓融。即是無㝵。更略說十。以表無盡。一用周無㝵。謂於上念劫剎塵等處。遮那佛現法界身云。業用無邊。悉周遍故。經云。如於此處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如是等。其文非一。二相遍無㝵。謂於上差别用中。各摄一切業用盡故。三寂用無㝵。云興大用無私成故。四依起無㝵。無心頓現海印力故。五真應無㝵。應即同法一味等故。六分圓無㝵。一一身分即全身故。七因果無㝵。雖得佛道不舍因故。八依正無㝵。正中現依國土體故。九潜入無㝵。入眾生界。如如來藏。雖作眾生。不失自性故。故出現品云。佛智潜入眾生心中。又云。眾生心中念念常有佛成正覺。十圓通無㝵。謂此佛身。即理即事。即一即多。即依即正。即人即法。即此即彼。即情即非情。即深即廣。即因即果。即三身即十身。同一無㝵法界身云。以此身云。遍前時處。常說華嚴。是知或說報身在色究竟。約摄報說。或說報身在餘淨土。約引摄說。或說舍那坐千葉華。約摄二地說。或說登地方見佛身。約勝機說。或分三異。約體相用說。俱非此經真實之義。要得十身自在無㝵。方順經宗。

第四依三昧者。夫動靜唯物。聖豈然乎。示軌後徒。故須入定。明将有說。必須觀機。靜鑒前理。定起发言。言必真当。真当故受者之心自然笃矣。略有二類。一佛自入師子頻申。總明果定摄德無盡。如本會說。二者善友所入因定。或入不入。以表動寂皆法界故。如末會說。實則定散無㝵因果交彻。

第五依現相者。法性寂寥雖無諸相。無相之相無㝵繁興故。經云。如來非以相爲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成。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既隨物現。意在悟人。相與無相等無差别。現相多端。隨會分二。一者本會。於中有二。一者定用。頓淨佛剎。頓彰佛身。微細容持。表其所詮。二者放光。眉間毫相遐照十方。表其能證。令諸大眾依智證入。二末會之中。隨諸善友。現相不同。或現神通。或放光照。或逆或順。或顯或隱。如文具足。

第六依說人者。法無废興。弘之由人。故經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今經能說通三世間。開則爲五。謂一佛說。二菩薩說。三聲聞說。四眾生說。五器界說。更開爲十。六過去說。七現在說。八未來說。九毛孔說。十微塵說。以前四及器歷時有三。各開分說。以爲塵毛異全說故。然前四中用法不同。或用音聲。或用妙色。如教體辯。此中本會。無佛言說。但有現相以爲說耳。慈氏閣中。見諸佛說菩薩說處。其文甚多。聲聞說者。即末會初。身子称贊文殊勝德。眾生說者。如多知解婆羅門等。器界說者。□多羅樹皆悉演說佛聲法聲。三世說者。亦如慈氏閣内聞過去佛及三世互在等。亦如上方菩薩供具等中現說三世一切境界。微塵毛孔。如下喜目及與普賢一一塵毛現聲說等。亦如新集下方菩薩一一毛孔演說種種法海妙音聲云等。此無情等而能說者。略有四意。一者業用。佛菩薩力。二者德相。諸佛法爾能如是故。三者顯理。則常是說。四者性融。以法性力一無不具足故。一說即一切說。是以。以性从相。有說不說。會相歸性。都無所說。以性融相。一說一切說。無說無不說。若約觀心。但隨自心。有說不說。

第七依聽人者。子期云。丧伯牙絕弦。若無有聽。終無有說。即下十類除当機一。餘皆說緣。

第八依德本者。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潤。内無德本。外豈能谈。然唯約說者。前人此法略有二類。一者智慧最上首故。即蕴四智於心中。流八音於聽表。二者餘行爲資助故。謂禪戒等福增足威光。本會之中佛德全具。諸菩薩等皆具眾德。故能有說。

第九依請人者。德厚忧深。道大兼亡。菩薩大悲爲物启发。此亦有二。一者言請。二者念請。本會之中但有念請。以心传心。離言說故。末會之中通二種請。若說若嘿。無非道故。如下当辯。

第十依能加者。夫聖無常應。應于克诚。心契玄同。故佛加被。要得聖加方能說故。本會佛定則不須加。下諸善友。皆承佛力故。解脱长者文殊師利心念力故。而入三昧。則能加者。通佛菩薩。善財亦言我当承佛威神之力及善友力而能信受。則顯聽者亦得佛加。然加復有二。一者顯加。謂身手摩顶。口勸說聽。心與智力。二者冥加。但潜資定智。本會唯冥。但佛入定。眾頓證故。末會之中。義兼冥顯。文殊心念。即是冥加。十方諸佛常來爲說。即是顯加。普賢文殊摩顶贊美。即是顯加。見諸善友。皆是文殊威神力故。即是冥加。餘可思准。由上因緣故。我世尊始成正覺。頓宣圓極。

第二教門權實者。若三藏十二分教。諸經大同。權實教門。今当略說。夫教海冲深。法云彌漫。智光無際。妙辯叵窮。以無言之言。詮言絕之理。以無變。應無窮之機。極位所承。凡情難挹。今承理教之力。略启四門。一大意合離。二古今違順三分宗立教。四總相會通。

今初。且西域東夏弘阐之流。於一代聖言。或開宗分教。或直釋經文。以皆含得失故。有去有取。且不分之意。略有五焉。一則理本一味殊途同歸故不可分。二者一音普應一雨普滋故。三原本聖意爲一事故。四隨一一文眾解異故。五多種說法成枝流故。以斯五義故不可分。分之乃令情构異端是非竞作。故以不分。爲得其分。教者。亦有多意。一理雖一味詮有淺深。今約詮分。令知權實。非分至理言有兩般。二約佛。雖一音而機差教别。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今分各隨所解。非分一音。况此經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則一音中具異法也。三本意未申。隨他意語。而有異故。四言有通别。就顯說故。如言諸法無言。此語則通。謂愚人聞之。謂如哑羊方名爲道。小乘聞之。則謂離言以求無言。故身子云。解脱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而爲天女所呵。菩薩聞之。自有二解。一知理圓言偏故。令亡言得意。二知文字性離。言即無言故。終日言而未尝言也。如上所言。此言則通。若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不可同於五性之說。若云一切眾生有五種性。不可令同一性義也。今取隨宜言異分之。不以一性平等分也。五雖分權實。須善佛意。有開顯故。如分大小。須知小乘本爲大事。則順佛懷。以斯五意對前五意。更有五意。一如王密語。所爲别故。智臣須知。佛順根宜。須觀本意。二不識權實。以深爲淺。失於大利。以淺爲深。虛其功故。三莊嚴聖教令深廣故。四諸聖教中自有分故。五諸大菩薩亦分教故。以斯多義。若開教者。得多失少。若渾爲一。得少失多。且六經旨趣。夫子亦分。况佛教海不辨權實。但能虛己。無黨無偏。不可分中分亦無失。

第二古今違順者。或說一音。或分大小。或言漸頓。或立三時四教五時。有多差異。義如别說。

第三分宗立教。然西域六師。此方三教。教主既别。立意不同。方内方外施設非一。儒道之旨不異前聞。今所分判。唯論釋典。就於如來一代時教。古德从義總分爲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終教。四者頓教。五者圓教。第一小乘教者。即聲聞緣覺。謂佛說。四諦十二因緣。但明人空。未辯法空。但斷煩恼。不斷所知。但出三界成於小果。不求菩提。故法華云。爲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爲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就教行異。分成二乘。理界同故合之爲一。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立五性。定性二乘及無種性定不成佛。以其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爲初。有不成佛故名爲分。多說法相。少說法性。所說法性即法相數。然於法相。决擇分明。三終教者亦名實教。若有經說定性二乘無性阐提悉当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立爲終教。以称實理故名爲實。多說法性。少說法相。所說法相。亦融入性。然上二教并有次位。總名爲漸。四頓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爲佛。不依地位漸次而修。故名爲頓。如思益云。得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於一地。楞伽經云。初地即爲八。乃至無所有。何次不同前。二漸次修行。又不同後圓融具德。故名爲頓。頓證此理。即是頓教。故於其中。總不說相。但顯真性。亦無諸識差别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五法與三自性俱空。八識與二無我双遣。呵教勸離。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如淨名嘿住顯不二等。即其類也。今諸禪宗多依此教。五圓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覺等。依普賢法界帝网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圓教。其中多說十十法門。以顯無盡。即是斯經之所宗尚。後門之中当廣分别。

第四總相會通者。略有二門。先會諸教開合。後會化儀先後。

今初略有四重。

第一謂上之五教總合爲一。唯是如來一大善巧摄生方便。一音所演

第二或開爲二。五中初一名聲聞藏。後四總合爲菩薩藏。即同涅盤。二乘小教名爲半字。菩薩藏教名爲满字。故諸經中多分大小。若開小乘以爲二乘。即是三乘。

第三就大乘中。復分爲二。一者權教大乘。亦名三乘。謂三乘定異五性悬隔。即前第二大乘始教。二實教大乘。亦名一乘。謂會三歸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故。即後三教。合名爲實。此上二教。即今法性法相二宗。并依聖教。取意不同。有多差别。略列十条。一者一乘三乘别。二一性五性别。三唯心真妄别。四真如隨緣凝然别。五三性空有即離别。六生佛不增不减别。七二諦空有即離别。八四相一時前後别。九能所斷證即離别。十佛身無爲有爲别。

第一一乘三乘别者。權教明以三乘爲了義一乘爲不了。以眾生根性定有三故。佛說三乘。称根真實。言一乘者。但爲引摄一類不定性人令歸大乘故言唯一。非是究竟。若實教宗。則以一乘爲真實。三乘爲方便。故法華經云:如來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别說三。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謂佛知見。爲明一切眾生皆有如來知見故唯一乘。是以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又云。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方便門者即是三乘。真實相者即是一乘。先順物性。權說三乘。故爲方便。世尊法久後。要当說真實。故唯一乘。廣如法華。唯說一乘故爲妙法。

第二一性五性别者。權教明說五性爲了義一性非了義。言五性者。依大般若楞伽等經。說性有五。一聲聞性。二緣覺性。三如來性。四不定性。五無種性。前三種性名爲定性。聲聞定是聲聞。不可令爲菩薩等。其不定性遇緣不同。若遇大緣可爲菩薩。若遇小緣則爲二乘。故名不定。無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諸聖教中。說一性者。約通相說。非真了義。具明五性方爲了義。若實教宗。則以一性而爲了義。五性非了。經說五性。約方便說。且取长時不作佛故名無種性。非性全無。涅盤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以凡是有心定当作佛故。華嚴經云。無一眾生不具如來智慧。亦如大海潜流四天下地。有穿凿者。無不得水。法華經云:一相一種。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从緣起。是故說一乘。故知五性。是四十餘年。順彼根緣。方便說耳。法華涅盤窮終極唱。同說一性。以破前非。故爲真實。究竟終歸定無異辙。若言阐提無佛性者。颇有一人。初起邪見作阐提不。若言有者。未作阐提有佛性不。若言有者。先有後無佛性可斷。若言無者。先已自無。非開阐提能斷佛性。又後回心。佛性生不。若言生者。佛性滅。若不生者。何用令人莫作阐提。是知阐提無佛性者。無有行性。非無真性。故涅盤云。或有佛性阐提人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分析差别。善惡等殊。一真之性更無有二。抑彼阐提令其发心。通云無耳。故涅盤云。一阐提人。雖復斷善根。猶有佛性。廣如涅盤法華所明。既性有五一不同。故令乘有三一之異。既以一性爲實。則以一乘爲真。廣如别說第三唯心真妄别者。權宗所明。三界唯心。八識皆是生滅之法。皆爲業惑之所办生。一期報盡便歸壞滅。以其識種引起後識。依生滅識。建立生死及涅盤因。若實教中所辯。唯心八識。皆通如來藏性隨緣成立。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赖耶識。不生滅者即如來藏。生滅之者業惑所生。體不相離。故非一異。如大海水因风波動水相风相不相舍離。故楞伽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期。藏識海常住。境界风所動。七識波浪起。腾跃而轉生。根自在主善知識中。廣說此義。離水無波。離波無水。故非異也。水是湿相。波是動相。故非一也。非一非異。即是中道。故此生滅即無生滅。

第四真如隨緣凝然别者。若權宗說。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故真如者。凝然不變。不许隨緣。若隨緣者。是迁變義。同無常故。若實教宗。則许真如有其二義。一不變義。二隨緣義。由體不變故能隨緣。成一切法。雖成諸法。不失自性。故云不變。如水遇风而成波浪。雖成波浪不失湿性。故勝鬘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盤。離如來藏。一切諸法皆不成立。是故当知。真如隨緣能成諸法。

第五三性空有即離别者。若權宗說。三性之中。遍计所執。此一則空。如夜見绳謂之爲蛇。今言空者。說蛇空耳。非說绳無。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此二不空。依他緣有圓成性有。故空與有二義不同。如牛兔角不得相即。若實教宗。三性相融。依他無性即是圓成。如波相虛體即是水。故說即色便是真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爲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皆空有相即三諦一際。

第六生佛不增不减别者。若權教說。若使一切皆有佛性。生盡成佛。生界便减。佛界便增。今有一類無種性人。长不作佛故。生界不减。佛界不增。若實教說。一生齊平故說生界不增不减。設一切眾生一時成佛。亦無增减。以皆不出真法性故。若言一分不成佛者。俱是不盡。非不减義。

第七二諦空有即離别者。若權教說。俗諦之内有空不空。遍计是俗。此俗則空。依他是俗。此俗不空。圓成爲真。一向不空。空有既異。二諦體殊。真俗多種。皆不相雜。若實教說。真俗二諦。體非即離。俗諦緣生。緣生即空。便成真諦。故此空者。是不空空。言緣生者。是不有有。空有無二。二諦無乖。無二之二說言二諦。二之無二說爲一體。故涅盤云。唯一實諦。仁王經云。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

第八四相一時前後别者。若權教宗。則同時四相。滅表後無。謂生明此法先非有。滅表此法後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暂有用。既表後無。則住時非滅。若實教宗。四相同時。體性即滅。故滅與三。而得同時。淨名經云。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生滅義殊。體非前後。釋前三相。不異於彼。

第九能所斷證即離别者。若權教說。緣境斷惑。義說双觀。决定别照。二智二境各不同故。以有爲智。證無爲理。義說不異。而實不一。若實教說。緣境斷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斷。二而不二。說爲内證。照惑無本。即是智體。照體無自。即是證如。非智外如爲智所證。非如外智能證於如。三時無斷。方能斷惑。無斷之斷。斷即無斷。是故經說不斷煩恼而入涅盤。

第十佛身無爲有爲别者。若權教說。以出世智依生滅識種故。四智心品。爲相所迁。佛果報身。有爲無漏。以生法必滅一向記故。若實教說。世出世智依如來藏。始覺同本。更無有二。有爲無爲非一非異。故佛身者即是無爲。涅盤經說。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况於報體。即體之智。非相所迁。智若相迁。體不即真。體若即真。相則不迁。若言即真而相迁者。真亦應迁故。以用从體。皆無爲矣。不堕諸數。若言如來同有爲者。云何此人舌不隨落。上來略明一乘三乘權實對辯。且从相顯十義不同。若欲會之。亦皆一味。廣如别說。

第四就實教中。復有二門。一約有位無位。分之爲二。則以終教同前始教。皆名爲漸。第四名頓。二約圓融不融。分成二種。即實教頓教并皆不融。爲同教一乘。唯第五教圓融具德。名别教一乘。今經正是第五教摄。以一一圓融包摄無盡故。

第二會化儀前後者。不晓此意。或謂如來初成說小。或初說大後方漸次。或謂初時說有。次時說空。後說中道。異解不同。故今會通一代時教。總以十門。收無不盡。一本末差别門。二依本起末門。三摄末歸本門。四本末無㝵門。五隨機不定門。六顯密同時門七一時頓演門。八寂寞無言門。九該通三際門。十重重無盡門。

今初。謂本末同時。始終一類。各無異說。於此一門。自有三位。一若小乘中。則初度陳如。後度須跋。中間亦唯說小益小。如四阿含經及五部律。由有此類。如來滅後。学小之者。不信大乘。謂佛一代唯說小故。二者若約三乘。始終通說三乘。益三種器。如密迹經等。三若約一乘。則見始終唯爲圓機說於圓極。始說華嚴。其中不通小乘三乘。从前至後。更無異說。然上三類。依於此世根性定者。常聞如上一類之法。故佛所說法。各通始終。更無前後。

二依本起末門。此有五類。謂初爲菩薩。二爲緣覺。三爲聲聞。四爲善根眾生。五爲邪定。出現品云。譬如日出。先照須彌山等諸大山王。次照黑山。次照高原。然後普照一切大地。合云。如來智輪。光照菩薩摩訶薩等諸大山王。次照緣覺。次照聲聞。次照决定善根眾生。隨其心器。示廣大智。然後普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亦皆普及。爲作未來利益因緣令成熟故。及三千界。初成喻中。亦辨先大。後漸說小。約法名爲从本起末。於一佛乘。分别說三。約機各是一類之機。非爲一機先大後小。

三摄末歸本門者。依無量義經。初時說小。次說中乘。後時說大乘。法華經云:初轉四諦。後說法華經。解深密經。及妙智經。皆明先小後方說大。

四本末無㝵門者。謂初舉照山王之極說。明非本無以垂末。後顯歸大海之異流。明非末無以歸本。故本末交映。與夺相資。方爲摄生之善巧矣。是故通論總有五位。一根本一乘。如華嚴經。二密意小乘。三密意大乘。四顯了三乘。上三如解深密三時教說。五破異一乘。如法華經。上之四門。圓通無㝵。是則前後即無前後。無前後之前後耳。

五隨機不定門者。上之四門。初門明三類機始末常定。次門明五類機異時常定。第三門通明一類及三類機自淺至深。第四門明二類機。初機聞頓。後機从淺至深。更有一類不定之機。或从小乘次入三乘。後入一乘。亦有从小直入一乘。或多類機。隨聞一句異解不同。故名不定。

六顯密同時門者。若異聞互知。是顯不定。若互不相知。即是秘密。密顯同時。亦無前後。

七一時頓演門者。上來諸門。隨一剎那一時頓演。

八寂寞無言門者。楞伽第三。云从初得道乃至涅盤。不說一句。然有六義。一約遮過顯德。入楞伽第八云。如來不說堕文字法。是則有過之說。佛則非有。具德之說。佛則非無。二約真俗二諦。隨俗假名故言有說。真諦寂寥。本無言說。法華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爲五比丘說。三传古非作。其猶夫子述而不作。離古佛法無别法故。故無一法是佛自說。四悲願所成。謂廣大悲願應眾生故。非爲如來本自有說故。兩佛相見。寂無所言。五本質影像。謂佛三業皆悉平等。與物爲緣。感者自聞。非佛有說。猶如谷响隨叩應故。六約心智。正說法時。即常無說。以佛無心当此說故。由此六義故說如來不說一字。不說即是真實說也

九該通三際門者。此上諸門。盡通三際。莫尋其始。不究其終。

十重重無盡門者。上之九門。隨處隨時。重重無盡皆無前後。後之二門。正是華嚴甚深境界。融取前八。皆此大用。若離前八。無可重重故。

第三所詮義理。已知此經總属圓教。未知圓義分齊云何。然此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語其横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其猶百川不摄大海大海必摄百川。雖摄百川。同一醎味。故隨一滴逈異百川。前之四教不摄於圓。圓必摄四。雖摄於四。圓以贯之。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摄。尚非三四。况初二耶。斯則有其所通。無其所局。故此圓教。語其廣包名無量乘。語其甚深唯顯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二别教一乘。唯是圓融具德法故。以别該同。皆圓教摄。今顯别教一乘。略有四門。一所依體事。二摄歸真實。三彰其無㝵。四周遍含容。各有十門。以彰無盡。

今初。第一所依體事。略有十對。一教義。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應感。教即能詮。謂前五教乃至光香一切法等。義即所詮。即五教等一切義理。理即生空所顯。二空所顯無性真如等理。事即色心身方等事。餘可思准。至下宗中。当更顯示。

第二摄歸真實者。即上十門皆是真空。頓絕諸相。非色非空。無即不即。無相不相。無得不得。言迹頓絕。此絕亦滅。傥然靡据。故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斯人則不爲煩恼所染着。亦同下文智照無二。亦同頓教。亦有十門。義如别說。

第三彰其無㝵者。然上十對皆悉無㝵。若事理相望。成事理無㝵。若餘相望。便成事事無㝵。今且辯事理無㝵。總有二門。第一正明無㝵。第二彰其所以。

今初。亦有十門。一理遍於事門。二事遍於理門。三依理成事門。四事能顯理門。五以理夺事門。六事能隱理門。七真理即事門。八事法即理門。九真理非事門。十事法非理門。

今初。理遍於事者。謂理無分限。事有分限。今無分限理。遍分限事。以其理性不可分故。一一纖塵。理皆圓足。

二事遍於理門。謂有分之事。全同無分之理。若不全同。色不即空。故一小塵即遍法界。由上二義互該彻故。皆同一性。故出理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盤。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理遍事故。一成一切成。事遍同理。故說都無所成。經云。譬如虛空無成無壞。一性無性即是佛性。下經云。思惟眾生無作性甚深。涅盤云。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慧。又出現品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無不具有者。即一乘義。

三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别體。要因理成。如揽水成波故。於中又二。一明具分唯識變故。故根自在主云。由境界风飘靜心海。起識波浪。靜心即是如來藏性。二明真如隨緣成故。靜心即是真如。又彼文云。由識自性本性故諸識轉。本性即是真如。問明品云。法性本無性示現而有生。亦同勝鬘依如來藏有生死等。

四明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揽理成故。事虛而理實。依他無性即是圓成。如波相虛令水現故。善財云。無有性隨緣轉故。謂由隨緣而顯無性。論云。若法从緣生。是則無自性。

五以理夺事門者。謂事即全理。即事盡無遗。如水夺波波相全盡。故說生佛不增不减。出現品云。譬如虛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减。何以故。虛空無生故。諸佛菩提亦復如是。若成正覺不成正覺。常無增减。何以故。菩提無相故。乃至云。設一切眾生。於一念中悉成正覺。與不成正覺亦無有異。皆以無相理平等故。解脱长者云。有無諸法本不生故

六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而成事法。遂令事顯理不現也。如水成波動顯靜隱。故說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下經云。不能覺知生死輪中無由出離。

七真理即事門。謂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無我理故。空即色故。理即是事。方爲真理。經云。法性不違法相等。

八事法即理門。謂从緣集必無自性。舉體即真故。善財念言。離一切法見知空無生。故經云。一切法皆如。諸佛境亦然。乃至無一法如中有生滅。上之二門。正明二諦不相違義。如湿不違波波不違湿。舉體相即故。自在主言。因緣相作。不相舍離。非一非異。夜摩偈云。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别。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又由事即理故雖有不常。理即事故雖空不斷。又由事理相即故。起滅同時。故下經云。思惟眾生心流注甚深。意明即生即滅故。又上經云。一切凡夫行。莫不速歸盡。其性如虛空。故說無有盡。無有盡者即性滅義。名難思盡。亦令究竟斷證離於能所。十地品云。非初非中後。非言詞所及。

九真理非事門。即妄之真。異於妄故。如湿非動。

十事法非理門。即真之妄。異於真故。如動非湿。故惭愧林偈云。如色與非色。此二不爲一等。上七八二門。明事理非異。九十二門。明事理非一。故爲無爲。非一非異。主林神云。於一切差别境中。入無差别定。於無差别平等法中。現於自在有差别智。上經云。於有爲界。示無爲法。而不滅壞有爲之相。於無爲界。示有爲法。而不分别無爲之性。上之十門同一緣起。故云無㝵。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逆順自在。無障無㝵。同時頓起。

第二彰其所以者。由緣起之事與性空之理二互相望。有三義故。一相違義。二不相㝵義。三相作義。由此三義。成前十門。

言相違者。經云。空中無色。以空害色故。亦應云色中無空。以色違空故。若互相存必互亡故。即五六九十四門。

二不相㝵義者。謂以色是幻色必不㝵空。空是真空必不妨色。若㝵於色則是斷空。非真空故。若㝵於空則是實色。非幻色故。此即七八事理相即二門。

三相作義者。謂若此幻色舉體非空。不成幻色。是故要由色即是空。方得有色。大品經云。若諸法不空。即無道無果。中觀論文亦同此說。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真空亦爾。准上應知。此即三四依理成事事能顯理門也。其初二門。即通顯體相。亦即不相㝵義。又由上三義。諸空有法通有四義。一废己成他義。以空即色故。即色現空隱也。即是第三依理成事門。二泯他顯己義。以色即空故。即色盡空顯也。即是第八事法即理門。三自他俱存義。以隱顯無二。是真空故。謂不異空爲幻色。色存也。不異色名真空。空顯也。以互不相異二俱存也。即是第九真理非事門。四自他俱泯義。以舉體相即。全夺兩亡。絕二邊故。即是第五以理夺事門。上之四義并空望於色。若色望於空。亦有四義。一顯他自盡義。即是第四事能顯理門。二自顯隱他義。即是第七真理即事門。三俱存義。即是第十事法非理門。四俱泯義。即是第六事能隱理門。并准前思之。而有前四門必带後四門。有後四門必带前四門。合則通爲四門。是則幻有存亡無㝵真空隱顯自在。合爲一味圓通無㝵。又所以相違無㝵及相作者。以緣起法有四義故。一緣生故。有二緣生故空。三無性故有。四無性故空。由初及四二義别故有相違義。由二及三有相作義。謂緣生故空。則有作於空。無性故有。則空作於有。由上四義同一緣起。有不相㝵義。又由初二義。有有望於空而成四義。由後二義。有空望於有而成四義。謂由無性故有。有废己成他義。由無性故空。有泯他顯己義。由上二義無㝵故。有俱存義。由上二義相形故。有自他俱泯義。有望於空四義准之。又以無性緣生故有。則非常見。有見之有爲幻有也。無性緣生故空。則非斷見。無見之空爲真空也。幻有則是不有有。真空即是不空空。非空非有。是中道義。以有與非有無二。方爲幻有。空與非空無二。爲真空故。又非空與有無二。爲一幻有。空與非有無二。爲一真空。又幻有與真空無二。爲一味法界。合之則一不爲一。開之則具上十義。同時頓起。深思明了。以成事理無㝵觀也。不唯無念無起而已。

第四周遍含容觀。即事事無㝵。於中分二。第一明德用玄妙。第二明德用所因。

今初。古德於此明十玄門。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狭自在無㝵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秘密隱顯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网境界門。八托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此之十門。初總。餘别。同異成壞。同一緣起。無㝵圓融。隨一一門即具一切。今且於前所依體事十對之中。取一事法。明具十門。如下隨舉一華一葉一身一剎一毛一塵無不具足。今就事中。但取一塵。明具十門。一者此一塵中。即具教義理事等十對之法。同時相應。具足圓满。亦具廣狭。下之九門及彼門中所具教等。以是總故。華藏頌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下普救神初云。一一塵中。各見微塵數佛剎。善財将見普賢。見一一塵中一切境界。   ▲二廣狭自在無㝵門者。即此一塵遍周法界。而不壞本位。以分即無分無分即分。廣狭自在。無障無㝵。或唯廣無際。或分限歷然。或即廣即狭。或廣狭俱泯。或具前四。以是解境四門了了故。或絕前五。以是行境行起解絕故。而舉一全收。下皆准此。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者。即此一塵舒己遍入一切法中。即摄一切令入己内。舒摄同時。是故镕融。或有四句六句。思之。經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普賢章中。塵毛念念出一切境界。復入塵毛。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者。即此一塵。废己同他。舉體全即是一切法。而恒摄他全同於己。於彼一切即是己體。一多相即。渾融無㝵。解行境别。六句同前。經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普賢摩一善財顶。一切塵内一時摩顶。以一即多故。剎塵善友得法門。一毛孔中皆具足。多即一故等。

五秘密隱顯俱成門者。塵能摄彼。則一顯多隱。一切摄塵。則一隱多顯。顯顯不俱。隱隱不并。隱顯顯隱同時無㝵。如八日月。全摄俱泯存亡俱成。句數同前。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者。謂此一塵微細等剎炳然齊現。下云。一一塵中一切佛剎曠然安住。其文非一。第九回向中廣說微細。

七因陀羅网境界門者。既一一塵中。各現無邊剎海。剎海之中復有微塵。彼諸塵内復有剎海。如是塵塵不盡。剎剎無窮。非是心識思量境界。如帝釋殿珠网覆上。一明珠内萬像皆現。珠珠皆爾。此珠明彻互相現影。影復現影而無窮盡。文云。如因陀羅网世界等。亦如鏡燈重重交光。影影互入故。下普賢所現境界。一一遍周。一一塵中。皆有普賢。亦現神變。周遍法界。一一塵毛。重現亦然。

八托事顯法生解門者。見此一塵。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是托此别有所表。普賢塵毛皆是無盡勝因生故。即此亦名具足無盡門本自具足。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者。即此一塵。既遍一切處。亦該一切時。三世各三。摄爲一念。故爲十世。經云。過去無量劫。安置未來今。未來無量劫。回置過去世等。良以時無别體。依法上立。别爲此門。

十主伴圓明具德門者。此塵能現即名爲主。理無孤起。必摄眷属。餘即爲伴。如經云。普賢於此佛前入定爲主。則言一身頓現諸境。結通十方。則一一佛前。有多普賢。以是伴故。餘大菩薩。相望爲伴。一一皆然。復有果主果伴因主因伴等。然以主望主。以伴望伴。各不相見。主伴伴主則得相見。圓明具德。上辯一塵十門具足。一塵既爾。餘事亦然。事法既爾。餘體用等十對亦然。隨其一門既具十門。門門互摄。重重相望。亦至無盡。若於此十門。圓明顯了。則常入法界普賢之境。然要解前摄歸真實及事理無㝵。方入此觀。若水澄清方印萬像。不得寂照謂此爲繁。

第二明德用所因者。所以諸佛如是混融無障㝵者。因緣無量。略提十義。以彰無盡。一唯心所現故。二法無定性故。三緣起相由故。四法性融通故。五如幻梦故。六如影像故。七因無限故。八佛證窮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脱故。上十因中。隨一即能令彼諸法渾融無㝵。十中。前六通約法性爲德相因。法爾如是。後之二門。皆是業用。義通因果。七是修起。義遍德相及與業用。八約果德。唯是德相。故前十門。通於德相及與業用。言德相者。勝德之相。謂如真如具無盡德以爲其相。諸佛菩薩證窮真如。所成勝德。同彼如相。任运即入重重無盡。言業用者。由佛菩薩内自證故。對應化者。臨事施設。大小相入。延促互爲等。然相入義似唯約用。實通德用。本來亦有相入義故。如鏡相照。是相入義。不必因人故有。經云。諸佛常來入我體。我身遍入諸佛軀。斯即德相。是以約佛。用亦德相。德上用故。無時不用故。約對機緣。相亦称用。令知相故。即用之相。染淨双融。即相之用。能染能淨。

第一唯心現者。一切諸法真心所現。如大海水舉體成波。以一切法無非一心。心無㝵故。大小等相隨心回轉。即入無㝵。

第二無定性者。既唯心現。从緣而生。無有定性。性相俱離。小非定小故容太虛。以同於大之無外故。大非定大故入小塵。以同於小之無内故。是則等太虛之微塵含如塵之廣剎。有何難哉。經云。金剛围山數無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以是初发心。又上經云。毛孔悉能受諸剎。諸剎不能遍毛孔。如是一非定一故能是多。多非定多故能是一。邊非定邊故能即中。中非定中故能即邊。延促靜亂。如是等法。一一皆爾。

第三緣起相由故者。謂同大法界緣起法故。然緣起法海義門無量。約就圓宗。略舉十門。以釋前義。謂緣起法。要具十義緣方起故。阙則不成。一諸緣各異義。二互遍相資義。三俱存無㝵義。四異門相入義。五異體相即義。六體用双融義。七同體相入義。八同體相即義。九俱融無㝵義。十同異圓满義。十中。初一異體。次一同體。三即双明。此三即是緣起本法。四五六門。總就第一異體門中。明其義理。七八與九。皆於第二同體門中。明其義理。其第十門。即就第三双明門中。明其義理。已知大意。次当别釋。一明諸緣各異者。謂大緣起。諸緣相望。要須體用各别不雜。方成緣起。若雜亂者。失本緣法。緣起不成。此則諸緣各守自位。如含梁[木*豕]不相雜亂。經云。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二互遍相資者。謂此諸緣。要互相遍應方成緣起。如以一緣遍應多緣。各與彼多全爲一故。此一即具多个一也。若此一緣不具多一。即資應不遍。不成緣起。此即一一各具一切。文云。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三俱存無㝵義者。謂凡是一緣。要具前二。方成緣起。以要住自一方能遍應。遍應多緣方是一故。是故唯一多一。自在無㝵镕融。有其六句。謂或舉體全住唯是一也。或舉體遍應是多一也。或俱存。或双泯。或總合。或全離。皆思可見。文云。諸法無所依。但从和合起。四異門相入義者。謂諸門力用。递相依持互融夺故。各有全力全無力義。緣起方成。如論云。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自因生故。若各唯有力無無力者。則有多果過。一一各生故。如多種子共在一處各自生芽。若各唯無力無有力者。即有無果過。以同非緣俱不生故。猶如丝绵不生酥酪。是故緣起要互相依。具力無力。如阙一緣。一切不成。餘亦如是。是故一能持多。一是有力。能持於多。多依於一。多是無力。潜入一内。由一有力必不得與多有力俱。是故無有於一而不摄多。由多無力必不得與一無力俱。故無有多而不入一。如一持多依既爾。多持一依亦然。翻上思之。如一望多。有依有持全力無力。常含多在己中。潜入己在多中。同時無㝵。多望於一当知亦爾。俱存双泯二句無㝵。准上思之。五異體相即義者。謂諸緣相望。全體形夺。有有體無體義。緣起方成。若阙一緣。餘不成起故。緣義則壞。得此一緣。一切成起。所起成故。緣義方立。故一緣是能起能成故得有體。多緣是所起所成故無有體。由一有體不得與多有體俱。多無體不得與一無體俱。是故無有不多之一。無有不一之多。一多既爾。多一亦然。翻上思之。如一望多。有有體無體故。能摄他同己。癈己同他。同時無㝵。多望於一当知亦爾。准前思之。俱存双泯二句無㝵。亦思可見。六體用双融義者。謂諸緣法。要力用交彻。全體融合。方成緣起。是故圓通。亦有六句。一以體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即唯有相入。無相即義。二以用無不體故。舉用全體。唯有相即。無相入也。三歸體之用不㝵於用。全用之體不失於體。則無㝵双存。亦入亦即。自在俱現。四全用之體體泯。全體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緣起。無㝵俱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冥同性海。七同體相入義。謂前一緣所有多一。與彼一緣。體無别故。名爲同體。又由此一緣應多緣故。有此多一。所應多緣。既相即入。令此多一亦有即入。先明相入。謂一緣有力能持多一。多一無力依彼一緣。是故一能摄多。多便入一。一入多摄。翻上應知。餘義餘句。准前思之。八同體相即義者。謂前一緣所具多一。亦有有體無體之義。故亦相即。以多一無體由本一成。多即一也。由本一有體能作多一。令一摄多。如一有多空既爾。多有一空亦然。餘義餘句。并准前思。九俱融無㝵義者。謂亦同前體用双融即入自在。亦有六句。准前應知。十同異圓满義者。具足十門。謂以前九門。總合爲一大緣起故。令多義門同時具足。由住一遍應故。有廣狭自在門。由就用故有相入門。由就體相容。具微細門。由異體相即。具隱顯門。又就用相入爲顯。則令就體相即爲隱。即顯入隱亦然。又由異門即入爲顯。今同體即入爲隱。同顯異隱亦然。又由異體相入带同體相入。具帝网門。由大緣起即無㝵法界故。有托事顯法門。由顯時中有十世門。由相关互摄故。有主伴門。十門具矣。故文云。菩薩善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又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無所畏。下慈氏云。此是菩薩知諸法智。因緣聚集顯現之相等。皆其義也。上來緣起相由門竟。

第四法性融通門者。謂若唯約事。則互相㝵不可即入。若唯約理。則唯一味無可即入。今則理事融通。具斯無㝵。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摄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於一中現。若一中摄理不盡。則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摄理盡。多事不隨理現。則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摄理盡。多事豈不於中現。華藏品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法界即事法界矣。斯即總意。若别說者。亦具十意。一既真理與一切法而共相應。摄理無遗。即是諸法諸門同時具足。二事既如理而包。亦如理能遍。而不壞狭相。故有廣狭纯雜無㝵門。又性常平等故纯。普摄諸法故雜。三理既遍在一切多事。故令一事隨理亦遍一切事中。遍理全在一事中故。則一切事隨理亦在一事之中。故有一多相容門也。四真理既不離諸法。則隨一事即是真理。真理即是一切事故。是故此一即彼一切。一切即一翻上可知。故有相即自在門。五由真理在事各全非分故。正在此時。彼即爲隱。正在彼時。此即爲隱。故有隱顯門。六真理既普摄諸法。带彼能依之事。頓在一中。故有微細門。七此全摄理故現一切。彼全摄理同此頓現。此現彼時。彼能現所現俱現此中。彼現此時。此能現所現亦俱現彼中。如是重重無盡無盡。故有帝网門。良以真如毕竟無盡故。八即事同理故。隨舉一事即真法門。故有托事顯法門。九以真如遍在。昼夜日月年劫皆全在故。在日之時。不異在劫。故有十世隔法異成門。况時因法有。法融時不融耶。十此事即理時不㝵與餘一切相應。故有主伴門。是故一理融通。十門具矣。

第五如幻梦者。猶如幻師能幻一物以爲種種。幻種種物以爲一物。以长爲短。以短爲长等。下諸幻喻其文非一。一切諸法業幻所作。故得自在。摩耶夫人住大願智幻解脱門。能以一身而爲多身。復以多身而爲一身。非一處住非多處住。言如梦者。如梦所見。廣大境界不離枕上。歷時久遠未經斯須故。摄論云。處梦謂經年。覺乃須臾顷。故時雖無量。摄在一剎那。

第六如影像者。然一切法略有二義。一皆如明鏡含明了性。以是一心之所成故。二分别所現。如影像故。由初義故。皆爲能現。由後義故。并爲所現。故一切法互爲鏡像。如鏡互照而不壞本相故。下經云。思惟如影智不可思議等。

第七因無限者。謂諸佛菩薩。昔在因中。常修緣起無性等觀。大願回向称法界修。及餘無量殊勝因故。今如所起果具斯無㝵。

第八佛證窮者。由冥真性得如性用故。下經云。無比功德故能爾也。

第九深定用故者。謂海印定等諸三昧力故。普賢云。汝見我此三昧神通力不。

第十神通解脱故者。謂由十通及不思議解脱等故。慈氏云。汝見菩薩自在解脱威神力不。由上十因。令教義等十對之法具同時等十種玄門。以爲别教一乘義之分齊。

第四辯定所宗者。已知此經義旨宏深。未知此中宗尚何法。略爲二門。先明通宗。後顯别宗。

前中。通論佛教。宗於二諦。一味無差。如來滅後。異執分流。成二十部。各是一宗。雖則多岐乖乎一揆。如析金杖金體無殊。今以義相从。合之爲十。一我法俱有宗。謂犊子部等。计我在第五不可說藏。不可說爲有爲及無爲故。故智度論云。諸部共推不受此說。名附佛法外道。二法有我無宗。謂薩婆多等。彼立諸法不離色心皆無有我。以计有我滥外道故。由無我故異乎外道。於所立中。立正因緣。以破外道邪因無因故。西域九十五種異見。不離邪因無因。此方若计萬物自然而生。即是無因。若计陰陽等法而能生者。即是邪因。以不知三界由乎我心。从痴有爱。流轉無窮。迷正因緣。廣生異计。安知因緣性空真如妙有。今但說正因緣。諸見皆破。故知佛法之最淺已勝外道之甚深。廣破異计。亦如别說。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等。說有現在及無爲耳。其過未之法體用俱無。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就前現在之中。法在蕴爲實。在界處爲假。五俗妄真實宗。即說出世部。謂世俗是假。以虛妄故。出世爲真。以無虛妄故。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等。一切我法唯有假名無實體故。七三性空有宗。謂遍计是空。依他圓成二俱是有。八真空絕相宗。謂心境兩亡直顯體故。九空有無㝵宗。謂互融双絕而不㝵兩存。真如隨緣具恒沙德故。十圓融具德宗。謂事事無㝵主伴具足無盡自在故。然此十宗。後後深於前前。前四唯小。五六雖是小乘。義通於大。後四唯大乘。七即法相宗。八即無相宗。後二即法性宗。今此華嚴。正唯第十宗。兼通八九。餘義廣如别說。

第二明别宗者。一切諸經各自有宗。隨時。隨宜。順欲。順法。所尊所尚有差别故。楞伽經云。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者。遣物執心。亦以不宗一切方契無生。斯則無宗之宗。則宗說兼畅。故須立宗以示所重。略以二門分别。謂先總。後别。

今初。總中此經所宗。昔說非一。賢首法師。具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而爲經宗。釋第九會。以入法界而爲其宗。則通别有異。今以此經總摄諸會。故以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爲宗。則今昔無違。通别皆具入法界者總也。緣起普賢行願别也。同異成壞。准思可知。又入法界緣起即所入也。普賢行願即能入也。入通能所。又法界體也。緣起行願用也。并通因果。皆含性相。謂法含持軌。界通性分。緣起有二。一因緣緣起。通於事界。二者法性緣起。即事理無㝵法界。文云。菩薩行如幻悲智所生故。即因法界之緣起也。又云。知菩提性从緣起。是果法界之緣起也。位前普賢行即是因行。位後普賢行即是果行。位中普賢義通因果。称理之行即性行也。差别之行是相行也。并如下說。上已總明。

第二别解略爲三門。第一釋所入。第二釋能入。第三明能所契合。即釋入字。

今初。言所入者。即法界緣起。復開二門。一者開合。二者釋相。

今初。然其法界。非界非不界。非法非不法。無名相中强爲立名。是曰無障㝵法界。寂寥虛曠。冲深包博。總該萬有。即是一心。體絕有無。相非生滅。莫尋終始。豈見中邊。爲聖智境而二智不知。唯證所見而五目亡照。解之則廓爾大悟。迷之則生死無窮。諸佛出世。本欲開示令其悟入。於此無障㝵法界。開爲事理二門。色心等相謂之事也。體性空寂謂之理也。事理相融即無有障㝵。故於法界略分三種。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無障㝵法界。無㝵有二。則分四種法界。謂事理無㝵法界。事事無㝵法界。古德立五種法界。亦不出此。謂一有爲法界。即事界也。二無爲法界。即理界也。三亦有爲亦無爲法界。双具事理。四非有爲非無爲法界。即双非顯理。五無障㝵法界。即第三所摄。从一至五。并不出無障㝵法界。

第二釋相中。第一事法界者。界即分義。謂三世之法差别邊際意識所知。并名法界。纵八識名界。取其因義。亦事界摄故。不思議品云。諸佛知過去一切法界盡無有餘等。既云一切。明約事也。又第十回向云如法界無量回向等。下增长威力夜神云。我知法界無量。获得無量智光明故。我知法界無邊。見一切佛諸神變故。皆約事界。事則無量。略明其十。以顯無盡。謂教義人境因果體用及與逆順。一教。謂能詮言說。下諸善友多以此門。二義。謂所詮旨趣。雖通於理取差别義。三人。謂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諸神菩薩及佛。五十五友不出此十。四境。謂所知分齊十重舍宅等。五因。謂五位差别行修不同等。六果。謂菩提涅盤相德殊勝等。七體。謂若人若法用之所依無生禪定等。八用。謂勝通自在不思議解脱變現無方等。九順。即無違教理正行可依等。十逆。即勝热炙身甘露現虐筏苏染欲遍行處邪等。此之十類。類各有多。皆分齊難量。并事法界。故善財見聞皆得證入。第二理法界者。界者性也。謂真理寂寥爲法之性。略有二門。一性淨門。謂在凡不染。性恒清洁。遍一切法。不同一切。一味平等。如湿之性遍於動靜疑流不易。經云。譬如法界遍一切。不可見取爲一切。下經云我知法界一性。又出現品云。法性無作無變易。猶如虛空本清淨等。二離垢門。謂由對治障盡淨顯。隨位淺深。分十真如。故云陶治塵滓如炼真金。又經云。真如平等無相身。離垢光明淨法身。上句證初義。下句證後義。法身即法界故。摄論云。欲明法身具五義故轉名法界。即其義也。第三無障㝵法界。界通性分。略有三門。一相即無㝵門。二形夺無寄門。三双融俱離性相渾然門。今初。謂即一心法界。具含二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雖此二門皆各總摄一切法。而此二門。亦不相離。亦無雜亂。其猶摄水之波非靜摄波之水非動故。問明品云。法界眾生界。究竟無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覺林偈云。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主林神云。能於一切差别境中。入於平等無差别定。於無差别平等法中。現於自在有差别智等。二形夺無寄門者。謂無事非理故事非事也。經云。色即是空。無理非事故理非理也。經云。空即是色。又大品云。有爲無爲是二法不合不散。解深密云。一切法略有二種。謂有爲無爲。是中有爲非有爲非無爲。無爲非無爲非有爲等。是知不可言有爲無爲。不可言即色不即色即空不即空等。故修然靡据而事不失真。有所依托。皆不称法故。第十回向云。如法界無依相回向等。出現品云。法性不在於言論。無說離說恒寂滅等。三双融俱離性相渾然門者。曲有十門。一由離相故。事泯而即理。二由離性故。理泯而即事。三離性不泯性故。理即事而理存。以非理爲理也。四離相不壞相故。事即理而事存。以非事爲事也。由此故令事理相即無障無㝵。五由離性不異離相故。有事理双夺逈超言念。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有初事理二界俱存現前烂然可見。七由不泯不壞不異離相離性故。爲一事理無㝵法界。使超视聽之妙法無不恒通見聞。絕思議之深義未尝㝵於言念。八由以理融事令事無分齊。如理之遍。則一入一切。如理之包。則一切入一等。故令緣起之法一一各摄法界無盡。九由因果法界各全摄故。令普賢身佛佛無盡佛毛孔内普賢重重。十因果法界差别之法無不該摄。法界無遗故。隨一一法一一行一一位一一德。各摄重重故。廣剎大身轻塵毛孔皆悉無盡。由此善財遇仙人執手。時經多劫。處至無邊。普賢一毛即齊諸佛。十中。後三即事事無㝵。以此該前。更無事理别行。一多不即故。唯歸一無障㝵法界。而舉一全收。隨門說異耳。故總即法界。别即事等。同即法界無違。異事理相反。成則同辯法界。壞則各住事等。故無㝵重重無盡無盡。餘如所詮義理門中。已說所入。

第二明能入者。總明即是普賢行願無所不收。别說有二。一者身入。二者心入。身由心證故廣辯心。心入有三。一者正信。二者正解。三者正行。此三於前三重所入。一一皆具。謂如入前理法界時。先須正信。深忍樂欲令心清淨。次即正解。决了分明不可引轉。後須正行。謂心詣斯理。因解起行。行起解絕。解相雖絕而不失解。故此三事亦須圓融。若将諸行一一對前。可以意得。略如下明。

第三能所契合正顯入義。入者了達證悟之名。總有二位。一者果位。二者因位。

果位有二。一者究竟圓極之果。謂如來自證果海離言。心智不及。但依三昧。現相成益。寄言說之。即是本分。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以心传心。令諸大眾頓證法界是也。二隨能證如與佛智合。即名果海。亦不可說。故云如空中鸟迹。如空中风相。牟尼智如是。分别甚難見。亦但隨相及以修行。而說契合。名十地證智。

第二因位。即文殊普賢据可寄言即名爲因。釋此因相。略有二門。一别明智證。二身智對辯。今初復有五門。一能所歷然。二能所無二。三能所俱泯。四存亡無㝵。五舉一全收。此之五門。通事理等。證理相隱。今先說之。

第一能所歷然者。謂以無分别智。契無差别理。心與境冥。智與神會。成能證智與所證理一相平等。故上經云。入法界藏。智無差别。由法界藏。本自無差。今能證智。一同法界。無有分别。離二取相。都無所得。故云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則神。以神合道故離二取。雖無二執。非相全無。如日合空。雖在一處。難以分别。而光與空不可言一。謂日光非空。光有照用。體是色故。空非日光。無有照用。但無㝵故。無分别智證理亦爾。雖同一相平等一味。不可言一。智非所證。智有照用。是緣起故。理非能證。無有照用。但寂滅故。故雖平等。理智歷然。

第二能所無二者。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以即體之智。還照心體。舉一全收。舉理收智。智非理外。舉智收理。智體即寂。故上經云。無有智外如爲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如一明珠。珠自有光。還照珠體。非别有光來照珠也。善知識云。即體之用曰知。即用之體曰寂。體用既無有二。知寂不可兩分。非独知之一字眾妙之門。若淨若雜若佛若心。無不皆是。斯則一字法門一昧真道。

第三能所俱泯者。由智即理故智非智。以全同理無自體故。由理即智故理非理。以全同智無自立故。二互相夺理智俱寂。如波即水動相便虛水即波故靜相亦隱。既動靜兩亡。則性相齊離。經云。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又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非但無佛無眾生。亦無界無不界。無入無不入。應如是知。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故。無心於理理泯。無心於智智忘。萧焉無寄。理自玄會。是故經云。無智亦無得。有得有證。於佛法中爲增上慢。前門强說即心即佛。此門亦復非心非佛。則是無字法門。無尚不存。何况於有。

第四存泯無㝵者。以前三門說有前後體無二故。約離相離性。則能所双泯。約不壞性相。則能所歷然。正離性相。則不壞故存亡無㝵。非謂涤除萬物杜塞视聽然後契真。是則双遮永寂故云双泯。寂照心境即曰双存。即遮而照故云無㝵。是曰靜無遣照。動不離寂。双亡正入寂照双流矣。

第五舉一全收者。上列四門者。一則欲次第階道。二者欲會眾經異說。然至理既融。契道無二故。四門一揆舉一全收。若大海一滴全含海味亦具百川。虛心冲融。方見玄妙。上來略說證理法界。若約證事理無㝵及事事無㝵法界者。但如前法界。信解明了。則心行自造。豁然證入。若說其相。益復繁廣。如識真俗成真俗智。若識中道成中道智。離境說智。智不可知。故但細解自当證入。亦可以能所歷然證事法界。能所一相證理法界及事理無㝵相即之門。能所俱泯。證事理無㝵形夺無寄門。存亡無㝵。全證事理無障㝵門。則寂照無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以舉一全收。證事事無㝵門。所證法界既互融通。能證契合。亦須一揆。即一證一切證故。唯亡言者可與道合。虛壞者可與理通。冥心者可與真一。遗智者可與聖同。格義局執難與言道。

第二身智相對。亦有五重。一者身證。入樓閣而還閉是也。二者智證。鑒無邊之事理是也。三者俱證。入普賢身而遍了是也。四者俱泯。智照無二而兩亡是也。五者圓融。等普賢之自在是也。亦身智無二舉一全收。六相圓融。亡言絕慮。辯定所宗竟。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一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國大興王寺奉宣雕造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二(盡第一經五纸五行)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證觀述   (義有五門。經有二分。言五門者。一第五修證淺深門。二第六彰教體性門。三第七部類品會門。四第八流传感通門。五第九釋經題目門。經有二分者。第一序分第二請分)。   ○第五辨修證淺深者。然一經之内。上下諸門。皆明修證。恐文浩博。復撮其要。自大師法眼晦迹双林。諸聖传燈明明不絕。以聖教爲龟鏡。以心契爲冥符。故曰以心传心不在文字。苟領文系之表。復何患於文哉。不可以筌爲鱼。不可棄鏡求像。自一味汩亂南北分流。於能詮所詮。成定慧兩学。慧学者復分性相。定学者有漸頓不同。性相二学會釋如前。漸頓不同今当略說。謂說漸者。則看心修淨方便通經。或頓悟漸修。或漸修漸悟。說頓者。直指心體。或頓毁語言。或頓悟頓修。或無修無悟。雖此不同。并欲識心。俱期見理。得意則双美。殊涂同歸。失旨則兩傷。亡羊不異。今寄言以筌理。令得月於指端。然其所悟。或言心體離念本性清淨不生不滅。多約漸也。或云無住空寂真如絕相。或妄空真有。或妄有真空。或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本具佛法。多属頓門。然皆不離心之性相。并可通用。若明能悟入法。千門不離定慧。故定慧二門若天之日月易之乾坤。何者。夫心猶水火。澄之聚之。其用則全。揽之散之。其用則薄。故波摇影碎。水浊影昏。清明止澄。巨細斯鑒。無定無慧。是狂是愚。偏修一門。是漸是近。若并运双寂。方爲正門。成兩足尊。非比不可。若言不起心爲修道。定爲門也。若云看心觀心體心覺心求心融心。皆慧爲門也。若云無念無修。定爲門也。若云知心空寂知見無念朗彻照寂。慧爲門也。若云寂照或知無念。則双明定慧門也。若云扬眉瞪目皆称爲道。即此名修。此通二意。一令知其觸目爲道。即慧門也。二令心無所当。即定門也。餘可類知。不出定慧。若明悟相。不出二種。一者解悟。謂明了性相。二者證悟。謂心造玄極。若明漸頓者。乃有多門。若云頓悟漸修。此約解悟。謂豁了心性。後漸修学令其契合。則悟如月照。頓朗萬法。修如拂鏡。漸莹漸明。若云漸修頓悟。謂初摄境唯心。次视心本淨。後心境双寂。瞥起不生。前後際斷。湛猶停海。曠若虛空。此約證名悟。則修如莹鏡。悟似鏡明。若云漸修漸悟。亦是證悟。則修之與悟。并如登台。足履漸高。所鑒漸遠。若云頓悟頓修。此通三義。若先悟後修。謂廓然頓了。名之爲悟。不看不證不收不摄。曠然合道。名之爲修。此則解悟。此定爲門。亦猶不拂不莹而鏡自明。若云先修後悟。謂依前而修。忽見心性。名之爲悟。此爲證悟。則修如服药。悟如病除。若云修悟一時。謂無心忘照。任运寂知。則定慧双运。如明鏡無心頓照萬像。則悟道解證。若云本具一切佛法。名之爲頓。一念具足十度萬行。名之爲修。則修如饮大海水。悟如得百川味。亦通解證。若云非心非佛。名之爲頓。無念無修。名之爲修。此約拂迹顯理名頓。以定門修。以此爲悟。亦通解證。若云無漸無頓。名之爲頓。無悟不悟。名之爲悟。此亦拂迹約理名頓。約定門修。亦通解證。苟若得意。皆成定慧如其失旨。不成妄想。即堕無記。若云夫称頓者。明理不可分悟悟極照以頓明悟。義不容二。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此則理智兼釋。謂之頓悟。則唯證称悟。信解名修。若云立有階位名之爲漸。不立爲頓。亦通解證。是頓教中意通前頓義。若依楞伽。說四漸四頓。言四漸者。一如庵羅果漸熟非頓。二如陶家作品漸成非頓。三如大地漸生非頓。四如習艺漸就非頓。此四即約地前十信三賢。言四頓者。一如明鏡頓現一切。二如日月頓照色像。三如藏識頓知諸境。四如佛光頓能照曜。此四即約登地已上無分别智。初地八地報身法身。以分爲四。此則行修爲漸。證理名頓。若指華嚴以爲圓頓。餘皆漸者。約所詮義理。謂初心頓具名之爲頓。具德莊嚴名之爲圓。有證深觀。義如前說。若云初說華嚴名之爲頓。後說小乘乃至大乘。名之爲漸。此約化儀及與化法。初頓用一乘。後漸說三乘故。若云初說無常。後說常等。名之爲漸。一時具說。名之爲頓。唯約化儀。所說之法。漸頓不異。若云从小入大。名之爲漸。直入大乘。名之爲頓。此約以機就法有殊。所說之法不出三乘。上之三義。并非修行觀行漸頓。隨一漸頓。略此多門。豈得趣執一言欲該佛法。或師己見。或毁真筌。願諸後学。無勇於知。無執於石。無轻於聖。無滞於言。無得自欺。無竞說嘿。廣如經文。   ○第六彰教體性者。無盡教海。體性難思。本自寂寥何深何淺。言忘戏論。非一非多。今以無言之言。彰非體之體。从淺至深。略明十體。一音聲語言體。二名句文身體。三通取四法體。四通摄所詮體。五諸法顯義體。六摄境唯心體。七會緣入實體。八理事無㝵體。九事事無㝵體。十海印炳現體。十中。前五唯體。後五亦體亦性。又前四通小。後六唯大。前七通三乘。後三唯一乘。前八約同教。後二唯别教。華嚴之體。正在後二。總融前八。無有障㝵。   第一音聲語言體者。婆娑一百二十六云。如是佛教以何爲體。一云應作是說。語業爲體。語業詮表。是謂佛教。其名句文。但是作用。非教自體。   第二名句文身體者。謂彼一師云。名等爲體。名詮自性。句詮差别。文即是字。爲二所依。次第连合能詮義故。名爲教體。其聲但是名等依故。   第三通取四法體者。天親菩薩。情無執定。隨取皆通。故可通用。故彼偈云。牟尼說法蕴。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蕴摄。上約聲聞菩薩乘。内義亦大同。謂摄假从實。以聲爲體。聲是實故。以體从用。名等爲體。名句文身。有能詮表義之用故。假實合論。即通用四法。此二相假。独一不成故。   第四通摄所詮體者。瑜伽八十一云。諸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若不詮義。非聖教故。   第五諸法顯義體者。謂法顯義理。一切諸法皆爲教體。淨名第三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等。又十卷楞伽第四云。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有佛國土。直视無言名說法等。故香积世界餐香饭而三昧顯。極樂國土聽风柯而正念成。丝竹可以传心。目系以之存道。既語嘿视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說。况華嚴性海。云台寶网同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說法。華香云樹即法界之法門。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于何非教耶。故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又云。一切世間諸境界。皆悉能令轉法輪等。   第六摄境唯心體者。總收前五。并不離心。唯識等云。一切所有唯心現故。然有二門。一本影相對。二說聽全收。前中通就諸教。以成四句。一唯本無影。謂小乘教。以不了唯心故。二亦本亦影。即大乘初教。謂佛自說。若文若義。皆是如來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顯現。名本質教。故佛地論云。有義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佗善根所起。名爲佛說。若聞者識上所變文義。名爲影像。佛地論云。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强緣。名爲佛說。三唯影無本。謂大乘實教。離眾生心。佛果無有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能令所化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是故聖教唯是眾生心中影像。夜摩偈云。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心。謂說如是法。四非本非影。如頓教說。非直心外無佛色聲。眾生心内影像亦空。性本離故。亡言絕慮爲佛教耳。淨名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四句合一。圓融無㝵。以爲如來摄生方便。第二說聽全收者。唯依圓教。佛爲說者。眾生爲聽者。此二相對以成四句。一佛真心外無别眾生。以眾生真心即佛真心故。則唯說無聽。故所說教唯佛所現。則果門内摄法無遗。况所說教非佛說耶。故下經云。佛智廣大同虛空。普遍一切眾生心。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等。二眾生真心外更無别佛。以佛真心即眾生真心故。則唯聽無說。故所說教即眾生自現。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又云。思惟眾生真實際甚深則因門摄法無遗。况所聞法。非生有耶。故出現品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等。三佛真心現時不㝵眾生真心現故。說聽双存。二教齊立。生佛互在。各實非虛。因果交彻。一時齊現。隨一聖教。全在二心。故眾生心中佛。爲佛心中眾生說法。佛心中眾生。聽眾生心中佛說法。四佛即眾生故非佛。眾生即佛故非眾生。互夺双亡。說聽斯寂。隨一聖教。俱非二心。則佛心中眾生無聽。眾生心中佛無說。經云。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生佛尚無。谁爲說聽。然此四句。舉一全收故。隨一聖教。圓融無㝵。方爲甚深唯識道理。   第七會緣入實體。前來六門。同入一實。亦有二門。一以本收末。謂一切聖教从真如流。本既是如。末亦如矣。二者會相歸性。謂彼一切差别教法。从緣無性。当體即如。仁王經云。大王。法本如。祇夜如。乃至論義如等。   第八理事無㝵體。謂一切教法雖舉體即如。不㝵十二分教事相宛然。雖真如舉體爲一切法。不㝵一味湛然平等。由真如無㝵。佛之音聲亦順如無㝵。常與如智而相應故。   第九事事無㝵體。文義皆圓。文即圓音。此中亦具十種玄門。一現相品云。佛以一妙音。周聞十方國。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即同時具足相應教體。二十住品云。欲具演說一句法。阿僧祇劫無有盡。而令文義各不同。菩薩以此初发心。即廣狭無㝵教體。亦名纯雜體。一句不壞。狭也纯也。文義不同。廣也雜也。三十忍品云。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等。皆一多相容教體。出現品云。如來音聲普入一切。譬如書字等。此亦相入體也。四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是相即教體。五出現品。云道場皆聞不出眾外各各隨解。即隱顯教體。又云。如來言音唯是一味。隨諸眾生心器異故。無量差别。亦隱顯教體。亦纯雜教體。六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如善口天女。即微細教體。七阿僧祇品云。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别法門不可說。於彼一一法門中。又說諸法不可說等。一法既爾。餘法亦然。交映重重無盡無盡。即帝网教體也。八觸事皆法。即托事顯法生解教體。九一念頓演。即十世教體。十如諸會中。此方所說。餘方皆爾。即主伴教體。若隨說一法門。皆有無量修多羅而爲眷属。此雖不得爲主。亦是伴類。然上十義。且約言說。若類通諸法。即所詮義。義即普法。具十玄門。如義分齊。   第十海印炳現體。如是差别無盡教法。皆是如來海印定中同時炳現亦是師子頻申所現。設所化機。亦同緣起。炳現定中。是故。唯以三昧爲斯教體。以上十門。該羅收摄。未有一法而非教體。然後二門正是經宗。融取前八。無所遗矣。   ○第七部類品會者。既知實體冲深。未审能詮文言廣狭。於中二。先明部類。後明品會。   ●今初。性海之詮。常說遍說。言窮法界。難可限量。今自狭之宽。略爲十類。一别行經。如十住十地及今所釋。以隨器隨宜各流行故。二下本經。有十萬頌四十八品。今八十卷。是中之略。三中本經。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四上本經。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此上三經。即龙樹菩薩。龙宫所見。事如下說。五普眼經。即海云所持。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笔。書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咒能盡。但是入法界菩薩陀羅尼力之所能持。六同說經。謂如娑婆一類世界。遍於虛空毛端量處。以言聲說。無有窮盡。一一文句充满法界。七異說經。謂樹形等。世界既殊。生類各異。施設不同。不可定其言非言等。則部類難量。八主伴經。謂一一品會。一一法門。皆結通故。如於此方說十住法。結通十方無盡世界塵毛等處皆同說故。此方爲主。餘即爲伴。餘方爲主。此即爲伴。主伴重重無盡無盡故。九眷属經。謂有根器不堪聞此圓满法門。隨其根宜。差别演說。不得爲伴。皆名眷属。十圓满經。謂上謂本總合爲一無盡法門。隨一文句。皆摄無盡故。下文中名普眼圓满修多羅也。   ●第二品會差别者。又分二門。第一通明品會。第二以今會昔。   △今初。先釋九會。言九會者。第一菩提場會。說佛依報因果。第二普光法堂會。說佛正報及十信法門。第三忉利天宫會。說初賢十住。第四夜摩天宫會。說中賢十行。第五兜率天宫會。說上賢十向。第六他化自在天宫會。說聖者十地。第七重會普光法堂會。說因圓果满等妙二覺。第八三會普光法堂會。說普賢大行。第九誓多園林會。說行成證入。今束此九會。總爲四分。以其四處有廣問故。第一以第一會。爲舉果勸樂生信分。謂舉如來華藏剎海身云周遍。令物欣樂。知皆有分。而生信故。第二从第二會盡第七會。名修因契果生解分。謂修五位之圓因。契妙覺之满果。令物正解因果相故。第三以第八一會。名托法進修成行分。謂托六位所有法門。增進修習。皆令成行。解在行故。第四以第九會。名依人證入成德分。謂依佛菩薩因果之人。證入法界。摄德在身。修行必有證入果故。佛法雖眾。不出此四。謂信解行證。四分之中雖皆互有。从其增勝。各立一名。   △第二以今會昔者。今之所釋。当第九會。第四一分。而一教終極。文義富博。更開二會。具摄前文。三分八會。略爲二門。第一明會相不同。第二對明相摄。前中又二。先明二會。後彰五相。今初。一經分二。第一盡第三經。名爲本會。第二从第四終第四十。皆名末會。言本會者。正證法界諸本會故。言末會者。寄人進修。从如來會而流出故。其猶大江出於岷山。非微末也亦初名頓證法界會。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令諸菩薩頓證入故。後名漸證法界會。善財歷位漸次證故。亦初名佛會。佛爲會主故。後名菩薩會。菩薩爲會主。故。亦初名果法界。佛自入故。後名因法界。菩薩入故。然非本無以垂末。非末無以顯本。本末雖殊。不思議一也。其猶要有朗月則流影百川。百川齊見。方知月妙。月影雖殊。難思一也。非頓無以顯圓。非漸無以階進。非果無以修因。非因莫能趣果。故須本末交映漸頓該羅因果圓融顯斯證入。後彰五相者。謂末會五十五人。摄爲五相。初有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人寄一位。令物修行故。第二摩耶夫人下。有十一人。名會緣入實相。會差别緣。令同幻智。入一實故。第三彌勒菩薩。名摄德成因相。摄前二相。令成补處圓满因故。故所得解脱。名三世不忘念。則摄德無遗矣。第四後文殊菩薩。名智照無二相。真智反照。不異初心。唯一圓智。更無前後明昧等殊故。第五普賢菩薩。名顯因廣大相。始末無二。冥同法界。法界包含。令所修因皆称法性。入一毛孔。即同法界無邊際故。第二對明相摄者。本會摄前第一舉果勸樂生信分。以如來自入頻申三昧。頓彰法界身剎彌纶。是舉果相。令諸大眾頓證法界。是勸樂益。末會之中。前之四相。摄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第五相摄托法進修成行分。就前四相之中。初文殊一人寄十信位。摄第二會。第二會名能信成德會故。第二从吉祥云比丘至慈行童女十人。寄十住位。摄第三會。第三从妙見比丘至遍行外道十人。寄十行位。摄第四會。第四从青莲華长者至自性不動地神十人。寄十回向位。摄第五會。第五从春和主夜神至釋女瞿波十人。寄十地位。摄第六會。此上第一寄位修行相。摄前五會。其次三相摄第七會。以第七會因圓果满。辯等妙覺。今會緣入實相。摄德成因相。智照無二相。皆明始本無二相同彼故。第五顯因廣大相。摄第八會托法進修成行分。以彼悬河二百問缾泻二千酬。問一答十。頓彰萬行。爲顯普賢因廣大故。今善財童子。才見普賢。一一因行。皆称法界。故能摄之。摄前之相。至文当知。是以雖一會一分。義無遗矣。其猶鸟足下空不異太空大海一滴不殊多水。一句之内尚摄無邊。四十卷文。于何不具。   ○第八流传感通。於中有三。第一征原。第二传譯。第三感通。   今初。此經流通。總由前說教起因緣。别舉其要。略有二緣。一諸佛護持。二眾生機感。故上說云。順機感故。利今後故。所以大師晦迹六百年後方出五天。千二百岁。始传東夏。圓機未发。佛在猶難。况於佛滅。時臨五浊。案智度論。第一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與阿難海。於铁围山間結集。此華嚴經。才結集竟。收入龙宫。佛涅盤後。過六百年。龙樹菩薩住欢喜地。記生安養。初迹居異学。舍邪歸正。自恃聪明。诵閻浮提經典皆盡。将欲助化。推而演之。大龙菩薩。恐生邪見。摄入龙宫。令尋釋迦所演經典。九旬披览題目不周。方知佛教深廣難测。乃見三部大華嚴經。一上本經。二中本經。三下本經。如前部類中明。前之二本。非閻浮提人心力所及。龙樹菩薩。乃诵下本。爾後方传。遮拘盤國有其具本。故知法流因時因感。正法之代。解脱堅固。而於圓極未有当機。一沦清辉六百餘载。三乘聖眾不挹波澜。况於凡夫而得聞見。是知宿成堅種。三涂聞教。信器不具。凡聖同乖。勝德聲聞杜塞视聽。积行菩薩猶称假名。今之得聞。慶由宿願。   第二传譯者。自流東夏大有三譯。第一東晋沙門支法領。志樂大乘。捐軀求法。至遮拘盤國。請得華嚴梵本三萬六千偈。及請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羅。唐言覺賢。同歸翻譯。覺賢即甘露饭王之苗裔。幼懷聪敏。长而博達。得大乘三果。尝取决於慈尊。靈應颇多。备於别传。請於扬州谢司空寺。譯梵本三萬六千偈。成晋經六十卷。沙門法業等笔受。慧嚴慧觀等潤文。此爲大化之始也。義熙十四年。当如來涅盤已一千二百岁矣。第二大唐證聖元年岁次乙未。年将四百。重迎梵本。于阗三岁實叉難陀。唐言喜学。詔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补諸阙。计益九千頌。通舊總四萬五千頌。合成唐本八十卷。沙門義淨弘景禪師圓测法師神英法師法寶法師賢首法師同譯。復禮法師潤色。第三今貞元十二年岁次丙子。詔罽宾三藏般若。於京師大崇福寺。譯成四十卷。即舊經入法界品。从證聖元年至貞元十二年。總一百二年。流传此方。今当五百年之运矣。雖經數譯。或九會大本。或一品别行。或三藏持來。或遣使迎請。未有如今聖代。南天竺國王。親貢梵文。越十萬之烟波。踰千旬之险阻。纡彼御扎。献我聖君。若非德合乾坤道光三古威臨八極化洽萬方。孰能有斯光大休烈難思圓極再阐神州。然夫教流非一緣矣。要在時清道泰。正化可行。大國中華。皇城凤阙。明王聖帝崇重法門。辅佐賢良翼贊玄化。人多聪敏。道器可持。方有聖靈。潜运冥衛不惮劳苦。传譯中華。音善兩方。義兼權實。明賢高識。启发贊扬。内外悉心。潜顯兼衛。方令圓教流通未聞。缅想昔传。事多阙略。具斯勝事。莫盛当朝。   第三感通者。夫玄言至趣。含德光大。無言妙旨。要假言宣。故克念精心。罔不征應者矣。是以晋譯微言双童現瑞。唐翻至教甘露呈祥。冥衛昭彰。親纡御笔。論成西域。地震光流。志彻清凉。感通玄悟。其書写也。則楮香四達。經辉五色。冬葵发艳。瑞鸟衔華。读诵則藐然履空。焕若臨鏡。每含舍利。适會神僧。踊地現金色之身。升天止修羅之阵。大經是大人之業。非小量之能窥。其觀行則無生入證。偈贊排空。海神聽而時雨滂流。天童迎而大水彌漫。讲說則華梵通韵。人天共遵。洪水斷流。神光入宇。良以一文之妙。摄義無遗。故一偈之功。能破地獄。盥掌之水。尚極生靈。读诵思修。功齊種智。宿生何幸感遇斯文。其事迹昭彰。备諸传記。   ○第九釋經名題中。先解經題。後解品称。   ●前中總題包於别義。摄難思之法門。無名之中。强以十門分别。一通顯得名。二對辯開合。三具彰義類。四别釋得名。五展演無窮。六卷摄相盡。七展卷無㝵。八以義圓收。九摄在一心。十泯同平等。   △今初。諸經得名。有其多種。或以人爲目。或以法爲名。人有請說等殊。法有法喻等别。或體或用。或果或因。乍復乍单。其類繁廣。今經受称。亦多種不同。一从數彰名。如梁摄論云百千經者。華嚴經有十萬頌是也。二从喻受名。如涅盤經及觀佛三昧海經。詺此經爲雜華經。以萬行交雜緣起集成故。三从法爲名。如智度論釋嘱累品。詺此經。爲不思議解脱經。四从義用受名。如離世間品及出現品各有十名者是。五依總摄爲名。即今所題。梵本具云摩訶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訶修多羅。此云大方廣佛雜華嚴饰經。今略雜饰二字。前三異名義多總略。二品十因多从别名。又局当品故。今譯者具以六字爲名。則人法双題。法喻齊舉。具體具用。有果有因。理盡義圓。故標經首。   △二對辯開合者。題中七字。有十事五對。一教義一對。謂經之一字是能詮教。大等六字是所詮義。二就義中法喻一對。大方廣佛是法。華嚴是喻。三就法中人法一對。謂大方廣是所證之法。佛是能證之人。亦名境智一對。佛是智故。四就法中體用一對。大即是體。方廣是用。五就人中。借下華字。以喻其因。即因果一對。佛是果故。   △三具彰義類者。謂大等七字義皆無量。并十義釋之。以顯無盡。方廣更加合釋。佛有二十。嚴有三十。爲百一十。又若釋大。七字皆大。若釋佛等。七皆佛等。特異昔人。   初大十義者。一體大。謂若相若用等皆同真性而常遍故。即是大字。涅盤云。所言大者。名之爲常。此明體不變易。其猶混成先天地生。物莫先定。故称爲大。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此明體遍。二者相大。謂恒沙性德無不具故。互相即入微細重重。具十玄門。皆其相故。即經方字。方者法故。三者用大。謂業用周普如體遍故。即經廣字。涅盤經云。又言大者。能建大義。即是約用。良以涅盤無廣。廣與大同故。以廣釋大。方廣無大。大與廣合故。以大釋廣。今經具有故。廣大不同。四者果大。謂智斷依正并周法界故。即經佛字。五因大。謂发菩提心。起解修行。发願證入。精勤匪懈。成諸位故。即經華字。六者智大。謂大智爲主。运於萬行。遍嚴一切。無所遗故。即經嚴字。七者教大。謂一文一句。無不結通十方三際。重重無盡故。即是經字。八者義大。謂所詮法盡窮法界。乃至帝网。無所遗故。即總是大方廣佛華嚴所詮六字。九者境大。以上七字能所詮法。普以無盡諸眾生界爲化境故。十者業大。謂盡三際時。窮法界處。常将此法利益眾生。無休息故。亦通七字。摄大乘等七種大性不離於此。   二方十義者方者。法也即前。十大皆名爲法。謂體法相法及用法等。   三廣十義者。廣者多也。用多繁興。包無不盡。則十皆多。又一通一切。名之爲大。一摄一切。名之爲廣。上已離釋。若合釋。方廣亦有十義。一廣絕義。非是心識称量所能知故。即是大字。體絕眾相。不可思議。二廣超義。無有諸法能比類故。即是方字。三廣摄義。通義無邊異類法故。即是廣字。四廣知義。具足種知。破邪見障。無不知故。即是佛字。五廣破義。破一切障。無有餘故。六廣治義。具摄無邊對治之法。爲能治故。七廣生義。能生無量廣大果故。上之三義。皆是華字。華是因故。八廣德義。具足二嚴諸功德故。即是嚴字。九廣依義。言教繁廣。爲主依故。十廣說義。宣說廣大甚深法故。上之二義皆是經字。此十方廣。二五九十出於雜集。餘六出於入大乘論。相參就經大等次第七字摄盡。   四解佛十義者。即是十佛。十佛即是十身。大即法界佛。名爲法身。方即本性佛。是爲智身。廣即威勢及隨樂佛。即威勢身及意生身。佛即正覺佛。名菩提身。華即願佛及三昧佛。即是願身及福德身。三昧是爲福之勝故。嚴即業報佛。是相好莊嚴身。經即住持佛。是力持身。總不離心。七字皆是心佛。即是化身。隨心化故。十身之義。已見上文。又依佛地論。佛有十義。謂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恼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梦覺。如莲華開。故名爲佛。   五華有十義。一含實義。表於法界含性德故。對經大字。二光淨義。本智明顯故。對經方字。三微妙義。一一諸行同法界故。四适悦義。順物機故。上二對經廣字。五引果義。行爲生因起正覺故。對經佛字。六端正義。行與願俱無所缺故。七無染義。一一行門三昧俱故。上二對經華字。八巧成義。所修德業善巧成故。對經嚴字。九芬馥義。眾德住持流馨彌遠故。對於經字。十開敷義。眾行敷荣令心開故。總對七字。然華有二種。一草木華喻萬行因。然或與果俱。况圓融因。因果融故。或不與俱。况行布因。因果别故。二嚴身華。通金玉等。喻於神通及眾相等唯與果俱。前十義中。一五九十局於草木。餘通二華。   六釋嚴者。即上十華同嚴一佛。爲嚴不同。亦是十義。又上十華如次嚴前十佛。即是十義。故前釋華。已将十義。對前十佛。然總别無㝵。更有十義。一用因嚴果以成人故。是華嚴之佛。以佛妙果由因得故。二以果嚴因而顯勝。成果之後。令一一因皆無際故。是佛之華嚴。三以人嚴法而顯用。謂佛曠劫修因。方顯法身。體用本具足故。即佛華嚴之大方廣。四以法嚴人以顯圓。若不得法之體用。因果不能圓妙故。即大方廣之佛華嚴。五以體嚴用以令周。謂用不得體。不周遍故。即大之廣。六以用嚴體。而知本。若無大用。不顯本之廣大。即廣之大。七以體嚴相而知妙。謂相若無體。不得即入重重故。即大之方。八以相嚴體以明玄。無相不顯體深玄故。即方之大。九以義嚴教超言念。由所詮難思能詮言離故。即大方廣佛華嚴之經。十諸因互嚴以融摄。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等。合在華嚴二字之中。又上十嚴。皆有相資相即四句。且約理行互嚴以明。初約相資明四句者。一理由修顯故。以行華嚴理。二行从理发。則以理華嚴行。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非起行之真。不从行顯。良以體融行而因圓。行該真而果满。是故標爲佛華嚴也。四理行俱泯。二而不二。以理之行故非行。行之理故非理。是則能所兩亡。超情絕想。非嚴非不嚴。是謂華嚴相即四句。理行全收。准思可見。則法喻交映。照然有在。   七釋經十義。一曰涌泉。注而無竭故。二曰出生。展轉滋多故。三曰顯示。顯示事理故。四曰绳墨。揩定正邪故。五曰贯穿。贯穿所說故。六曰摄持。摄持所化故。七者曰常。萬古常規故。八者爲法。千葉真軌故。九者曰典。正理無邪故。十者曰径。是出生死之径路故。上來具顯義類竟。   △第四别釋得名者。大者当體受名。常遍爲義。常則豎無初際。遍則横該無外。方以就法得名。軌持爲義。双持體相。軌生物解故。廣以从用得名。包博爲義。包則廣容。博則廣遍。佛以就人得名。覺照爲義。照則朗萬法之幽邃。覺則悟大夜之重昏。華以从喻得名。感果嚴身爲義。感果則萬行圓成。嚴身則眾德备體。嚴以功用受名。資莊爲義。謂資廣大之體用。莊真應之佛身。經以能詮得名。摄持爲義。持性相之無盡。摄眾生之無邊。   △第五展演無窮者。謂初於最清淨法界。開爲理智兩門。即涅盤菩提。又理開體用。即大方廣。智分因果。即佛華嚴。總连合成詮即題中七字。又展此目以爲九會。會會皆具大等七義。如今此會三十句問。後之十海。即大方廣。雖約佛說。以通一切。如來體用是所證故。前二十句。即佛華嚴。初佛地等。即是佛義。次十往修因行。即是華嚴。又如來自入頻申三昧。與法體合。即是大也。塵毛剎海嚴淨相用。是方廣也。又令菩薩皆能頓證。亦方廣也。處處見佛。是佛果也。菩薩頓入。善財歷位。始於文殊。終至普賢。華嚴也。当得見我。当获十身。皆嚴果也。又展此九會。遍周十方乃至塵剎故。普賢偈云。一毛端處所有佛。一佛剎土極微數。悉於菩薩眾會中。皆爲宣扬普賢行等。乃至重重無盡無盡。皆亦不出大方廣佛華嚴也。   △第六卷摄相盡者。謂从後漸卷。乃至不離九會。九會不離總題。總題不出理智。又非理不智故理外無智。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則理智不二。亦摄智从理。離體無用。摄用歸體。體性自離故。體即非體。本來清淨。無本無淨。强爲立名清淨法界。是以極从無盡。乃至一字無字。皆摄華嚴性海無遗。   △第七展卷無㝵。謂正前展時即復常卷。正後卷時即復常展。展時即卷故。佛剎微塵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卷時即展故。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   △第八以義圓收者。上來法門。或以七字摄盡。或以教義摄盡。或以理智摄盡。或以人法摄盡。或解行證摄盡。或唯普賢文殊毗卢遮那三聖摄盡。或謂大方廣即普賢。普賢表所證法界故。華嚴即文殊。文殊表能證故。佛即遮那。具能所故。又大即普賢。普賢菩薩自體遍故。方廣即文殊。文殊即體之智故。華即普賢。普賢行故。嚴即文殊。文殊以解起於行故。佛即圓解行之普賢文殊。證法界體用之普賢文殊。成毗卢遮那光明遍照。   △第九摄歸一心者。上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一心即法界。心體即大。心體離念等虛空故。心之相用即是方廣。觀心起行即是華嚴。覺心性相是名爲佛。故經云。佛心豈有他正覺覺世間。覺非外來。全同所覺故。理智不殊。唯一圓覺。若形夺双亡。則遠離覺所覺。無心亡照。任运寂知。則念念常是大方廣佛華嚴甚深性海。   △第十泯同平等者。爲未了者令了唯心。若知觸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然今学者。或棄内外求。或亡緣内照。并爲偏滞。不了真原。既了心境如如。則平等無㝵。昔曾莹兩面鏡。鑒一盏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見夫心境。互照本智。双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而本覺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彻。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萬化纷纶皆一致也。唯證相應。名佛華嚴矣。   ●第二釋品名者。於中二。先總釋。後别釋。   △今初。言入不思議解脱境界普賢行願品者。此十二字分爲三節。不思議解說境界即所入也。普賢行願爲能入也。入之一字。通能通所。心智契合。悟解得證。總名爲入。心言罔及。爲不思議。作用離障。称爲解脱。智造分域。名爲境界。德周善順。称曰普賢。造修希求。目爲行願。   △第二别釋。於中三。初釋所入。次釋能入。後釋入字。   ▲今初。何法不思議。謂即解脱境界。解脱有二。一是作用解脱。謂作用自在。脱拘㝵故。如淨名所得故。彼經云。有解脱。名不思議。菩薩住是解脱者。能以須彌之高廣。内芥子中等。即下善友所得解脱故。慈氏云。汝隨順解菩薩解脱不思議不。其文甚多。二離障解脱。由智内照脱二障故。今是作用兼於離障。要内無障。外用無羁故。何者境界亦有二種。一分齊境。如國壃域各有分齊。諸佛普賢。德用分齊。無邊量故。二所知境。謂事理等皆無邊量。唯佛普賢所知境故。今文具二。三業作用能所渾融故。何故不思議。略有三義。一事法無邊。唯佛與佛乃能知故。廣不思議。二至理玄遠微妙絕相。深不思議。三者事理無㝵一多相容。亦深亦廣。爲不思議。此三無㝵。尤難思議。於何不思議。下位三慧不能思故。何用不思議。顯法超情令亡言故。上皆所入。若以普賢分齊之境。對所證理。亦名能入。   ▲第二釋能入者。謂普賢行願。何用普賢行願。如龙布蜜云必当注大雨。菩薩发大願。决定修諸行。此二相扶。如车二輪。如鸟二翼。翔空致遠罔不由之。何者是普賢行謂。總該萬行行布圓融。何名普賢行。略有二義。一以人取法。普賢菩薩之所行故。二直就法說。隨一一行。皆称法界。遍調善故。又别說普義。略有其十。以顯無盡。一所求普。謂要勤求一切如來等所證故。二所化普。一毛端處有多眾生。遍周法界無邊無盡。皆化盡故。三斷障普。一念嗔心百萬障門。如是等過八萬塵劳猶如塵沙。皆悉除斷。一斷一切無不斷故。四事行普。八萬度門無邊行海無不行故。五理行普。隨所修行。深入無際彻理原故。六無㝵行普。事理二行相交彻故。七融通行普。隨一一行摄一切故。八所超大用普。無有一用不周遍故。九所行處普。上之八門。遍帝网剎而修行故。十修行時普。窮三際時。念念圓融無竟期故。上之十普。參而不雜。涉入重重故。善財入於普賢毛孔。一毛功德即不可盡。然此普行能入上境。若約此行。先未證得。今方修證。即名所入。   ▲第三釋入者。能所契合。泯絕無寄。方爲真入。廣如宗中。一品一經不標次第。亦猶楞伽佛語心品。   ○第十隨文解釋。自彌天高判。經無大小。例開三分。序正流通。以聖人設教必有其漸。将命微言。先彰由致。故受之以序分。由致既彰。当根授法。故受之以正宗。正宗既陳。务於開濟。近笃時會。遠益将來。使千古洪規传芳不絕。故受之以流通。今經三者。初盡列眾爲其序分。二時諸菩薩大德聲聞世間諸王下。明其正宗。第三四十卷末。爾時世尊與諸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脱境界勝法門時下。辯其流通。若依問答相属者。今当第四依人證入成德分。亦名證入因果。故說因果泯絕。唯證相應不可說故。若依本末遍收。分數彌多。謂本會爲一分。文殊化六千比丘爲第二分。化福城東諸乘人等。爲第三分。善財歷五十四會。爲五十四分。足前成五十七分。若加三千善友爲一。即五十八分。若以五十四善友。爲一百一十。及三千爲一。則有一百一十四分。若加前八會。則有一百二十二分。西域此方。多言五十五人。則人位双辯。爲欲一人自分勝進以当兩人成百一十。云五十五耳。克實而言。唯五十四。文殊一人兩度出故。若約會别。德生有德。復同一會。若以法門爲數。則唯五十三。遍友一人不得法故。德生有德同一法故。約人唯五十四。自分勝進。成一百八。表百八句治百八惑。言百一十者。舉圓數耳。若三千善友。一人各是一會。會分彌多。   ◎次正釋文。第一序分中。合有二序。一證信序。二发起序。今有證信。具六成就。初會已廣。故略发起。若令具者。六成就中。初二唯證信。後四有兩兼。阿難引之。便爲證信。說時已有。便爲发起。無主谁說。正說法時。必有時處及聽眾故。故其後四義兼发起。且分爲三。第一總顯己聞。第二標主時處。第三辅翼圓满。   ●今初。即如是我聞。謂如是一部經義。我昔親从佛聞故。佛地論云。謂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此明如是指前題目。我聞即是阿難自称。顯非我說亦非传聞。令物信故。智度論中。爲六成就。此中具二。如是二字即信成就。論云。佛法大海。信爲能入。智爲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云。如是者信順之詞也。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丰約。非信不階。故云如是。真諦三藏云。真不違俗。名之爲如。俗順於真。称之爲是。真俗無二。故称如是。此約二諦。敌對外道阿優二字。深有所以。謂外道經初皆置阿優。阿之言無。優之言有。萬法雖眾不出有無。此即外道斷常邪見。今云如即真空。是即妙有。真非有外故空而非斷。俗非空外故有而非常。對破邪宗。以顯中道。三世諸佛經首皆安。故中論云。諸佛依二諦。爲眾生說法。更有多釋。義如常說。言我聞者。即聞成就。将传未聞。自明親聞。諸蕴假者故称爲我。根塵发識。是以称聞。聞雖是耳。以總統别假称我聞。从緣而聞。聞無聞矣。不聞聞者方曰真聞。若依此經。传法菩薩。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用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無障㝵法界之如是矣。   ●第二一時下。標主時處。有三成就。初一時者。時成就也。時有二種。一者總時。二者别時。此經别謂始成正覺。涅盤别時二月十五日等。或約所表。或爲顯明故須别舉。言總時者。但云一時。說法時多。不能别舉。一言略周故云一時。即法王启运嘉會之時。亦可機教相称。故曰一時。佛者主成就也。梵云勃陀。此翻覺者。斯經梵本是婆伽婆。應具六義。是以舊經譯爲世尊。言六義者。佛地論云。一自在義。永不系属諸煩恼故。二炽盛義。炎猛智火所烧炼故。三端嚴義。三十二相所莊嚴故。四名称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满無不知故。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称贊故。六尊貴義。具諸功德。常起方便。利益世間。安樂一切。無懈废故。今云佛者。但順諸經。六成就中多言佛故。具有十義。如題中說。在室羅筏至莊嚴重閣。明處成就。此有三處。一者國城。具云室羅筏悉底。此云聞者。西域記云。昔有古老仙人。住於此處。後有少仙。名爲聞者。於此禀学。老仙殁後。少仙於此建立城郭。故取其名。亦云聞物。以此城中多出賢智博達名聞之人物故。即中印度境。二逝多林给孤独園。明精舍号也。在於城南三四里間。逝多梵音。華言战勝。即太子之号。给孤独者。梵云須達多。正翻赈濟無依。義云给孤独耳。即长者之称。长者仁而聪慜。积而能散。極乏濟贫。哀孤恤老。時美其德。故立斯称。长者侧金买地。太子施樹。同成功業。二人式崇。共立伽蓝之号。三大莊嚴重閣者。别明說法處也。量周法界故云大也。及顯莊嚴。并如下說。若約所表。所證法界體無不周。故称爲大。德無不备。名曰莊嚴。依體起用。二智重成。故名樓閣。   ●第三與菩薩下。辅翼圓满。即眾成就。先辯意。後釋文。   △今初。略開五門。第一集意。第二集因。第三辯類。第四定數。第五權實。今初。來至佛所。有何意耶。有十義故。一爲影响爲主伴故。二爲辅翼常隨从故。三爲守護佛世尊故。四爲莊嚴菩提場故。五爲供養佛菩薩故。六爲发起此法門故。七爲聞法获勝益故。八爲表法顯深理故。九爲順證說不虛故。十爲翻顯法不共故。爲斯多意。來至佛所。非唯證信。證信但是传法意故。第二集因。有何因緣。得至佛所。亦有十因。一曾與如來同集善故。二蒙佛四摄曾摄受故。三往在生死聞圓法故。四曾发大心護一切故。五往昔大願願事佛故。六隨逐如來無厌足故。七樂聞正法心無倦故。八善能散滅我慢心故。九福智已淨身周遍故。十同一性海善根生故。此十因中。前四後二唯是集因。五六七八兼明集意。由願供佛。得在佛會。即是集因。乘願而來。便是集意。餘可思准。第三辯類。即上集意成十類眾。一影响眾。二常隨眾。三守護眾。四嚴會眾。五供養眾。六发起眾。七当機眾。八表法眾。九證法眾。十顯法眾。准前可知。第四定數。称法界眾。焉能數知。即文而言。此一經中。文有二會。末會之眾。隨其善友多少不同。數類無量。本會之中。總唯四眾。一菩薩眾。二聲聞眾。三世主眾。此三舊眾。四新集眾。文在正宗。然此世主。即同初會三十九眾。文不具列。語意皆含。文云。復與無量諸世主俱。明知具有。以初一會遍八會故。以皆不起菩提樹王而周遍故。故下文云。一一塵中。有大菩薩。坐莲華座。成等正覺。即見初會。明其諸眾前後相通。則數同初會。餘如别明。第五權實者。前十類眾。影响唯權。当機則實。餘通權實。并通地前及與地上。然影响眾。自有二類。一者果德。謂佛影响。則亦名爲非權非實。二位極菩薩爲影响者。即皆是權。亦可皆權。海印現故。亦可俱實。實德摄故。不動此會遍法界故。難思議也。   △第二釋文。三眾即爲三别。第一菩薩眾。第二聲聞眾。第三世主眾。   ▲今初。菩薩文分五别。一標類數。二標上首。三列别名。四結數贊勝。五叹其勝德。   今初。先辯類者。具云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菩提云覺。薩埵云眾生。亦翻勇猛。有三義故總立此名。一菩提者所求佛果。薩埵者所化眾生。即是悲智所緣之境。从境立名。故名菩薩。二菩提者所求之果。薩埵即是能求之人。能所合目。故名菩薩。三薩埵既云勇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亦能所合目。摩訶云大。略有四義。一者願大。求大菩提故。二者行大。二利成就故。三者時大。經於三大阿僧祇故。四者德大。具足一乘諸功德故。前二通地前。後二唯地上。有說地上方称大者。約具四義。五千人者。列數也。舊經五百。今云五千。比餘八會。二俱少者。解行者多。證入希故。要云五者。表於五位同證入故。五位各十。一一十度。度各摄十。故爲五千。如是修因證入果海。   第二普賢下標上首。以二大聖助化主故。爲表法故。至下当明。言普賢者。梵云三曼多普也。跋陀羅賢也。乃有多義。一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此約自體。故理趣般若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又曲濟無遗曰普。邻極亚聖曰賢。此約諸位普賢。以俱发普賢心。三賢十聖皆普賢故。又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此約当位普賢。普賢正是等覺位故。又果無不窮曰普。不舍因門曰賢。此約佛後普賢。成佛之後亦曰普賢。位中普賢悲智双运。佛後普賢智海已满。而运即智之悲。寂而常用。窮未來際。教化眾生。又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賢。此約融摄。言文殊師利者。或云曼殊室利。文殊曰妙。室利爲吉祥。古譯爲德。合爲妙德。亦云溥首。亦云濡首。亦云妙首。以室利言含多義故。以示居此土。生有十征。來自他方。體含萬德。降魔制外。通辯難思。称妙吉祥。亦称妙德。又主於般若了了見性。故称妙德。又知佛境界故。凡所施爲無非吉祥。又一切諸佛皆悉从之发菩提心。常爲一切諸佛之母。普爲一切菩薩之師。身遍十方一切剎土。久成正覺。已号龙種尊王。現證菩提。是曰摩尼寶积。当成正覺。復称普見如來。化满塵方。德周法界。故称妙德。是曰吉祥。三乘尊於定慧兩足。諸佛多有智慧神通二大弟子。一乘尊於理智融摄。故標尊於二聖。而爲上首。   第三其名曰下列别名。夫聖人無名。爲物强名。得名千差。而多依德行。德行皆具。不可备舉。而隨宜别標。皆有深義。恐繁不釋。但舉總類。以彰表法。此中有十五位。總列一百五十二人。於中分二。初五十一人。通表住等五位。後百一菩薩。别表十地。前中分五。初十勝智。以表十住。住名解故。舊經所無。二十幢表向。行德高出故。三十光表行。智光照行故。行向前却者。行願相扶無前後故。四十藏表地。生成住持故。五十一眼表等覺。親照寂故。第二天冠下十位。一百一人。如次别表十地十度。一十冠者。初地檀行冠於諸地萬行首故。位各十者。一地具足諸地德故。一度具十爲莊嚴故。二十髻者。表離垢地持戒检刺極尊高故。三十焰光。即发光地发聞持光照法忍故。四十聚者。积集道品智慧聚故。五十聲者。入俗化物。偏得聲名。經說三昧爲雷聲故。六十出生者。般若現前生諸德故。七十吉祥者。空中方便慧有中殊勝行爲吉祥故。八十自在王者。不動大願具十自在故。九十音者。善慧法師說力故。十有十一覺者。法云受职堕佛數故。智度覺法無所遗故。欲顯差别故爲此配。非可局執。   第四如是等上首下結數贊勝。贊勝者。皆上首故。前二上首。五千中上。今則五千。比餘皆上。言結數者。梵本具云五千人俱。   第五一切皆从下叹其勝德。有十一句。初總。餘别。總中普賢行願。即下十句及無盡德。略如釋題。廣如下經。然名隨别立。德無不具。云皆从生。以諸菩薩廣業崇德并周法界齊諸佛故。第二所行無㝵下别中十句。句各有二。上標下釋。合爲五對。即分爲五。一窮依近正對。遍一切剎方知無㝵。近一切佛始知身多。二離諸下現通見用對。障盖既離方能現通。如淨月輪光影方遍。現覺諸法十眼圓明。始見如來無方大用。三得無量明下。内照外演對。照佛法海方得多明。具四無㝵始能长演。四住最勝下。智淨色隨對。所行無着始彰智淨。隨心能現方顯無依。五離諸下悲深智廣對。了眾生空方離悲障。光网普照始悟智周。前空取淨。此空取廣。   ▲第二復與五百下。列聲聞眾。然聲聞一眾。八會皆無。独此有者。爲顯證法是不共故。在座不聞。方顯前八皆非其分故。故前不列。又約圓融九會皆在。初成頓彰無有前後。有聲聞者。九世相融。約法有耳。若不壞相。經有三節。初之五會。始成正覺。便頓說之。以初云始成三天皆云不離菩提。带前起故。第六七八二七日說。别行十地有二七故。七八重會時必異故。第九一會。在於後時。由此故有諸聲聞等。佛初成道未度五百。無逝多故。上之二解。一約圓融。二約次第。二俱有理。如來一會能頓演故。圓融無妨。常恒之說不㝵後故。次第何失。又無前後依何同時。若無同時何異餘教。非唯無㝵。亦乃相成。文中分二。初標數類。依聲悟道故曰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真聲聞也。二其諸聲聞下叹其勝德。有十一句。初句總明。悉覺真諦下别。然此聲聞。本是菩薩。欲顯深法。迹示聲聞。故所叹德。言含本迹。釋爲二門。一就迹門。皆聲聞德。一得現觀故。於四真諦善覺了故。二入正性離生。無方便慧故皆證實際。三所学已窮。云深入法性。故法華云。我等同入法性。即三兽渡河。理無二故。古人亦将上三。如次配於見修無学。四生分已盡。由阙大悲故自出有海。五依佛威德。但謂如空。故法華云。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爲。如是思惟。不生喜樂。六舍分段因。云離結使缚。九結十使皆悉離故。七舍分段報。云不着依處。依處即是赖耶識體。今言不着。是舍離故。唯論說阿羅汉位舍赖耶故。而梵本云那阿赖耶。那即無義。無阿赖耶即是舍義。阿赖耶識名爲執藏。即是種子所依處故。根本依故。因無我爱。果何由生。八心善解脱故寂如虛空。九慧善解脱故於佛無惑。十明非定性皆可回心。故於佛智以信得入。二約本門。就菩薩叹。故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復有無量百千亿菩薩。現聲聞形。亦來會坐。其名曰舍利弗大目揵连等。廣如彼說。明皆是權。故下身子令海覺等觀文殊德。若實聲聞。不見不聞。何以能知文殊勝德。十中。一覺真實義故。名善覺真諦。二已具方便善能入於無際際故。名證實際。三二空真性窮真源故。方爲深入。四具足大悲入有不染。是故方能永出有海。五依佛深境。量等虛空。亦如虛空無所依故。六不斷煩恼。亦不與俱。方能永離現行諸結隨眠諸使之所缚故。七八地已上同於羅汉。舍赖耶故不着依處。八處亂恒寂。了本性空。得無生忍。住如空性。無障㝵故。云其心寂淨猶如虛空。九佛不共德。設未全證。亦知定得故。於諸佛所。永斷疑惑。十者一切智海是證信入方曰深故。總句隨别。亦有本迹。具斯二解。文理方周。故前諸譯文皆兩含。羅摩伽經。乃以真諦。而爲四諦。然四諦多種。亦通大小。而言多属小故。非得意。   ▲第三復與無量下。諸世主眾。亦分爲二。先標數類。言無量者。一無量色類。二一一各有無量眷属。二已曾下叹其勝德。十句分二。前九叹自分。後一叹勝進。等佛智故。前中前八成德。後一入位。生佛家故。前中四分。初一句叹福。二四句叹悲。三二句叹智。四一句叹願。今初可知。二常勤利樂一切眾生下叹悲。此是總句餘三是别。一無緣普應故不待請。顯悲深故。二護念初心。偏救無歸。如於病者心偏重故。三不舍世間顯悲常故。入殊勝智。不滞空有。謂带有觀空。名方便智。依空涉有。名殊勝行。則度而無度。故常不舍。亦無爱見。處而無厌。三从諸佛教境界而生下二句叹智。此句總明根本之智。依如來教。从真境生。無生生故。後得之智。亦从佛教兼事境生。二智既生。則生菩薩。無有二智非菩薩故。後護持句别叹護法智。亦通二智。言所有正法者。謂教理行果。邪徒亂正。教法毁壞。立身護持。此即權智。心冥至理。理法則全。此是實智。修行趣果。是護行。果則通權實。護即守護。持謂任持。離佛世尊。更無正法。故曰護持如來正法。四起大誓願不斷佛種。此句叹願。下佛種子於眾生田。願盡生界化化不斷故。上成德竟。後从行願力生如來家者。明其得位。生如來家。有其四位。一約菩提心家。初住发心。即名爲生生解家故。二約聖教家。是第四住。名生貴住。从於聖教而得生故。三約理家。初地證如爲得生故。四約無生忍家。八地已上方爲生故。今約行願爲因。生家爲果。義通四種。正在後二。上自分竟。   二专求如來一切智智。叹勝進德。一切智者根本智也。重言智者。後得智也。無餘趣向故曰专求。上序分竟。   ◎第二時諸菩薩下明其正宗。然初一請分。取起三昧。是发起序。以皆念請未发言故。念請发起佛三昧故。今例初會現相品中。以爲正宗。又因請方定現土集眾義相关故。四處廣問皆正宗故。若例法華。三昧現相。猶属序分。彼非本經之三昧故。故得爲序。今以三昧現相爲答。須爲正宗。不可克定。大分爲二。第一本會。第二从爾時文殊師利童子从善住樓閣出下。明其末會。   [○@●]本會之中。长科十分。第一大眾念請分。第二如來三昧分。第三淨土現相分。第四遠集新眾分第五舉失顯德分。第六偈頌贊德分。第七普賢開发分。第八毫光照益分。第九文殊述德分。第十大用無涯分。   ●今初。眾集本爲聞佛法故。文中分二。初標念請之人。後彰所請之法。   △今初。前三類眾皆興念請。聲聞下說如聾如盲。此中云何念請佛德。釋有二義。一本迹對說。約本能念。約迹不知。二唯就迹說。同在園林。同仰玄趣。所現超絕。遂如聾盲。故意法師云。理處不隔故得同疑。未积大心故不厕其次。   △第二如來境界下。彰所請法。四門分别。第一請問有無。第二請問儀式。第三問人權實。第四正釋本文。   ▲今初。通九會中。四會有問。一第一會標果起因故須有問。或当會答。二第二會初尋因至果故須有問。但因有升降六會以答。果無差别第七會答。故六會中共斯大問。三第八會中因果纯熟故須有問。行修無㝵。六位頓成。故当會答。四第九會称性因果故須有問。亦当會答。謂但入法界無差别故。四處都有三百一十句問。謂初及第二各四十問。第八會中有二百問。第九三十。且約現文。中本廣本非所論也。雖隨問别三百一十。互相收摄唯四十問。以并不離因果行位依正體用故。相摄之相。至文当辯。   ▲第二請問儀式者。此復有二。一言念等殊。二通别有異。今初。請有二種。一言。二念。答亦有二。一者言答。二示相答。交络相望應成九句。今本會中。唯有念請示相而答。以心传心。唯證相應。離言道故。下末會中。則通多義。見請善友多是言請。亦以言答。解脱长者即是言請而現相答。才問法竟入三昧故。慈行童女念請言答。觀舍宅竟。一心瞻仰。便爲說故。解脱长者亦是言請通二種答。从定起已而发言故。餘可思准。二通别者。二八兩會。别問别答。此及初會。通問通答。以是總故。現相答故。亦有别答。至下当知。   ▲第三疑權實者。有云權疑。菩薩諸王皆位極故。爲物生疑。有云實疑。希佛果故。十地菩薩不测佛故。此皆有理。若約聲聞。本即是權。迹乃是實。若此經宗。若權若實并法界疑。疑爲有力。與所說證爲緣起故。此事舊爾。海印頓現。念念常疑。念念常斷。無竟期故。   ▲第四釋文。有六十句。初之十句及後二十。是所請法。中三十句。但是請儀。三十句中。以義會通。同前三分。取文顯着。多同初會。初會爲總。此會爲終。無二相故。證入但證初會法故。就文分二。前三十句念德難思。後三十句請隨機演。以初十句。明自體圓着寄顯果海超絕心言。最後十句。明化用普周令寄言顯果。由斯二義。文有影略。實三十句皆請顯示。   今初。念德難思中分三。初十句明所念果法。次十句明玄妙難思。後十句明緣會可了。   今初。十中前八句摄初會最初十句。即内行成满德。末後身智二句摄次十句。即體相顯着德。初中以神通句摄加持句。持勝摄於無能摄取。故具十矣。一境界者。廣則無量。略有二種。一所緣境。謂真俗二諦等。二分齊境。謂佛三乘及諸功德。唯属於佛。非餘有故。前則佛之境。後則佛即境。准瑜伽論。如來境界謂五界差别。一有情界。二世界。三法界。四所調伏界。五調伏加行界。此之五種。唯佛能知。唯佛能具。故爲佛境。二如來智行者。初會名所行。即所行之行。今加智者。智爲體故。廣亦無量。故深密經文殊問佛。如來所行及與境界二相何别。如來答云。如來所行。謂一切種如來共有不思議無量功德莊嚴淨土。如來境界。謂一切種五界差别。此則境界。多明所緣所行唯属佛德。要唯有二。一者智行。二者悲行。故出現云。真實行是如來行。謂智行也。無㝵行是如來行。謂悲智無㝵。譬以金翅觀海取龙。况於如來游法性空觀生死海悲摄眾生。涅盤經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盤。亦通體用。不出悲智。三如來神通者。所爲不测。名之爲神。所作無拥。目之爲通。如常說六。此經有十如十通品下經具有。略有三種。謂一法智通。二神是通。三者幻通。此神通句摄佛加持。謂勝力任持。今有所作。廣亦無量。略有三類。一如加持化身作用及舍利等。二如加持耆域入火火不能烧等。三如加持一切非情作佛事等。下文非一。但是神境一通所摄。四如來力者。廣亦無量。如下文殊告諸比丘爲欲成就一眾生故修一切剎極微塵數波羅蜜門。成就圓满如來一力。如是次第。爲一切眾生。成就如來一切智力。心無疲厌。不思議品。明於如來有無量力等。略唯有十。即處非處等十種智力。下文廣明。總要唯一實相智力。如智論說。五如來無畏者。無諸畏惧。離世間品說十無畏。或說有四。如常所知。六如來三昧者。此云等持。數過塵算。如下所列。師子頻申至不可說剎海塵數三昧門等。七如來所住者。即初會佛地佛住地故。謂地德分位。依此經宗。通收萬德。廣則無量。略有十種。如大乘同性經說。然體不出五。謂清淨法界四智菩提。以斯五法。摄大覺性。如佛地論。要唯有二。謂真理妙智。融而無㝵。是諸佛地。并有生成住持義故。略云住耳。若云常住大悲。亦是一義。八如來最勝。即舊經自在。謂所作任志。無㝵成故。即十自在等。及摄無能摄取。凡所施爲。無有能摄令不成故。由此今經特名最勝。最勝自在故無能摄。後之二句摄其初會。次十句者。彼有六根三業。開其身業。爲身光光明。故有十句。今第九如來身。即摄六根及身口業。以身爲總。有總必具别。此會不廣。所以合之。又身通十身。智导根業。所以合也。十如來智者。即是意業。依唯識論。果位智强故意名智。若依此經。佛心意識俱不可知。但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故改名智。廣亦無量。略說有十。如出現品。有十喻明。摄之成五。謂四智菩提及清淨法界智。諸法相宗。清淨法界。是所證理。而非是智。金剛顶瑜伽之中。說有五智。清淨法界即是本智。要唯有二。謂根本後得。總唯是一。謂諸法實相無障㝵智。然此十句。既無言答。但現相答。其文非一。若取善友。亦有言答及示相答。散而不次。不可具配。   二一切世間下十句。明玄妙難思凡聖莫测。於中。初二句總明解行不及。謂智慧不能通畅。心行不能證入。次有六句。明三慧莫测不成自利。謂初三句明聞慧莫测。初一妙故勝解不能印持於境。以信解即是勝解故。二廣故不能遍知。三深故不能分别。次一句玄故思慧不能思惟。次二句明修慧不及。一寂故不可觀察。二融故不可拣擇。後二句明四辨莫宣。是故不能成利他德。謂法義不能大開曲示。詞辯不能令他悟入。   三唯除下十句。明緣會可了。於中。前四佛力上加。後六自根堪受。前緣後因。具此可了。前中加被爲總。神通威力。此二現緣本願宿緣。後六自根堪受中。初一唯宿善。餘五通過現。通爲三對。初二内因外緣。次二深信大欲。後二勝願廣行。若有具此。不拣凡聖。必得佛加。十句既圓。難解能解。又此十句。亦可一一如次對前。謂佛加被力。則能通達。乃至廣大行願。則令悟入。又此十句。通有二意。一成上顯深具十方知故。二起後請說因緣已具故。   第二唯願世尊下。請隨機演。於中分二。先十請隨機宜。後二十句請所說法。   今初。前云緣會可知。今請以緣隨器。文中三。初總辯感應。次種種心量下别顯所隨。文有十一句。於中。初三内心器殊。次一外類音異。次一假名差别。上五通凡聖。後六多約菩薩。初二地位優劣。如下海幢及頻申尼。爲於十地說法各異。二依根除障。謂信等五根三無漏根。故下文云淨菩薩諸根故。三作業差異隨意所成千門善巧。四隨心緣境理事等殊。五曾依何德希求修習。後隨能聽受諸所說法。總結隨。   二顯示如來下。請所說法。文中分二。先列所請。後結請說。   前中亦二。前十句請說往因。後十句請說今果。   今初十句全同初會第四十句。名次小異。異者当出。十中。初一切智道。道即因也。總明求佛之因。即发趣海。次四全同。二所起大願。即菩提心願及回向大願。三波羅蜜。即所行之行。淨除蔽障。四地。即十地。五諸菩薩行。即四菩薩行。瑜伽論中菩薩地說。一切菩薩有四種行。一波羅蜜行。二菩提分法行。三神通行。四成熟有情行。則此句爲總。餘三爲别。文中具舉。下普賢云。如是無量相應圓满所行之行。一切劫海說其因緣。劫海可盡。此不可盡。六所乘智莊嚴道者。即是乘海。謂一乘無量乘。运諸菩薩。从因至果。雖通萬行。智爲上首。一乘體故。故法華大车以况佛智。又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離世間品說有十種智莊嚴道。七所行諸清淨道者。即助道海。謂积集一切菩提資粮無量助道。三十七品乃是其一。下諸善友皆廣說之。八出離殊勝法海者。即出離海。謂永背業惑。證契真理。不斷而離。爲勝出離。出離是用。殊勝是體。九游戏神通大莊嚴海。即神通海。以神通等爲莊嚴故。十本事相應行海。即彼智海宿住智故。亦可智海合在乘中。本事一種此中别出。以前通請一切菩薩十因海故。不言本事。今請本師往昔所行。特加本事。本事是總。餘九爲别。故九句中皆言往昔。下諸善友。多說世尊本因之事。如威德太子圓满盖王等。初會之中。十皆有海。此略無耳。   第二及遍顯示下十句。請說今果。此之十句。即初會中第三十句。義即多同。而文多異。欲顯果用深廣無邊。影略其文。有十二句。義亦唯十。後三合故。一成正覺門。即是佛海故。下文云等虛空界一切佛剎如來出世顯現無量菩提門法句。言神通智海者。不離一毛端處。於一切毛端處。成正覺故。下普賢云。一一毛孔所有剎。佛悉於中坐道場等。二成必演法。即演說海。下云。一毛端處所有佛。一切剎土極微數。悉於菩薩眾會中。皆爲宣扬普賢行等。三正必有依。即世界海。下云。一一毛孔中剎海。等一切剎極微數等。言神通者。淨剎有二。一方便淨。修萬行因得淨土果。二神通淨。謂以神通力能令法界染淨皆淨。今文是後。義必兼前。四依正既具。必化眾生。須巧方便。即名号海。故彼品云。種種名号。隨眾生根教化調伏。五教化眾生須開菩薩及涅盤城。舊經梵本。一切智下皆有法字。法即所證。是涅盤城。城即防非。是解脱海。六示生行業爲至果因。即眾生海。七遍入化處。常處生死隨物寿限。即寿量海。八欲得依正須作福田。即安立海。安立法式故。九令成因行須說功德。即波羅蜜海。檀爲行首故偏說之。下之三句。即三輪化益。是變化海。教化眾生不離此故。十即意業記心輪。十一即語業教诫輪。十二即身業神通輪。并廣難思。十皆称海。第二如是等下結請爲說。上三十問摄初會竟。對第二會辯相摄者。彼五十句。第二十句但是說意。故唯四十。今初十句摄彼四十。後二十句同初會故。已如前說。次請往因。第二十句。摄彼第二行位十句。一者趣求。即彼十住初发大心入賢位故。二即十向。回向大願而爲體故。三即十行。行願相扶故得前却。四即十地。五即十藏。諸菩薩行是所藏故。六即十願。十種大願爲莊嚴故。七即十定。定能去惑爲清淨故。八即十忍。忍是出離中最勝故。九即十通。十即十顶。本事相應爲超勝故。若以顶即十忍第八句摄。此句别出。通於前九。已如上辯。次請示果用。第三十句。摄彼第一十句。彼中十句。五依五正。而依正間。問一佛剎。二佛住。三佛剎莊嚴。四佛法性。五佛剎清淨。六佛所說法。七佛剎體性。八佛威德。九佛剎成就。十佛大菩提。望於初會及今經文。有開合者。此及初會。總相該通。彼属当會。故小異耳。若欲摄者。一即彼大菩提。二即佛所說法。三即彼依報五中前四。四即佛住。常住大悲調眾生故。五即法性。菩提涅盤功德性故。六眾生道。彼中略無。以眾生海但所化故。七亦佛住。住生死故。八爲福田。即佛剎成就安立海故。九亦法性。佛以功德爲法性故。下之三句。即彼威德。三輪變化爲威德故。上以此問。摄前二分。八十問竟。其第八會。二百句問。義不異此。文廣不會。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二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國大興王寺奉宣雕造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三(从第一經五纸至第四經四纸)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澄觀述   (有十一分。本會九分。末會二分。本會九分者。一第二如來三昧分。二第三淨土現相分。三第四遠集新眾分。四第五舉失顯德分。五第六偈頌贊德分。六第七普賢開发分。七第八毫光照益分。八第九文殊述德分。九第十無涯大用分。末會二分者。第一六千比丘分。第二諸乘人分)。   ●大文第二。爾時世尊下。三昧分。欲酬念請。現相而答。先明三昧。爲能現故。正與法界體相應故。是果法界佛自證故。唯佛能窮法界源故。果法離言證相應故。欲顯體用皆自在故。欲令一切同佛證故。文分爲三。初入定緣。二入定因。三正入定。   △今初。神以知機。領眾念請。故入至定。正顯以心传心義也。   △二大悲爲身下明入定因。以深廣悲而爲因故。文中二。先别明四悲。後結其周遍。四悲各有二義。一身二義者。一是入定所依之身。悲所熏故。二身者體義依義。欲入深定全依大悲而爲體故。二門二義者。一佛有大智大定等門。數過塵算。今欲利生。唯依悲門。令物入故。二者定爲所入。悲爲能入。佛自入故。三首二義者。一是初義。凡所益物。皆以大悲爲先导故。二者勝義。謂非不用餘智定等門。悲增勝故。四方便二義者。一悲定相导互爲方便。今以悲入定。益物之方便故。二者以是智定相即大悲。不滞爱見。故名方便。方能令物普入法界。後充满下結其周遍。四皆充遍界有二義。一廣周故。二無緣故。又周法界彰遍事故。帝网重重皆入處故。   △第三入於師子頻申三昧者。正明入定。略爲二門。先總。後别。   ▲今初。三昧總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趣一境故。然法界之體非定非亂。法性寂然强名爲定。寂而常照即名爲慧。定慧均者名爲平等。心智契合名一境性。非合非散。超情絕想。故云三昧。師子頻申即定别名。以定業用。从喻爲名。頻申晋經名爲奋迅。俱是舒展通畅之状。亦是震動纵任自在無畏之相。就法釋者。即用之體。寂而造極。則差别萬殊。無非法界。即體之用。不爲而周。故大小相參。緣起無盡。是曰頻申自在之義。   ▲第二别釋者。何名師子。爲何義故夺迅頻申。依涅盤經師子吼品。明師子王。自知身力。牙爪锋釯。乃至晨朝出穴而吼。爲十一事。廣有譬合。又離世間品云。菩薩師子王。白淨法爲身。四諦爲其足。正念以爲颈。慈眼智慧首。顶系解脱缯。勝義空谷中。吼法怖眾魔。然與涅盤。足等小異。今此文中。復以大悲爲身首等。明知但取当處義似。未必揩定。今會取諸文。先以十法。合彼師子。後依涅盤。爲十一事。今初。一以同體大悲爲身。身即體故。二以增上大悲爲首。首即上故。三以即智大慈爲眼。慈眼视故。四纯以智慧爲牙爪。明利穿彻故。五以大悲方便爲振尾。四悲居末方便震動故。六總取四悲爲足。依此立故。七法界三昧以爲其窟。所入證故。八無緣大悲以爲窟門。出入處故。九體用無㝵爲頻申。皆自在故。十以四無㝵。廣演證入法界法門。以爲哮吼。决定宣說一切眾生本與如來同一法界一證見已一切證故。如此師子是真師子。約義分異。隨一一門。皆称法界。具無盡德。如金師子一切皆金。以金融故。無二無别。舉一全收。第二爲十一事而頻申者。一爲摧破一切魔军及未證法界诈師子故。文云。勇猛精進摧諸魔眾。二示眾神力十智力等無量力故。文云。如來威力不思議故。三淨法界土佛住處故。即現淨土分。文云。如於此逝多林给孤独園見佛國土清淨莊嚴。如是十方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亦如是見。四爲令邪見諸凡夫等知歸處故。文云。無歸趣者爲作歸趣。五爲安抚生死怖群黨故。文云。了達世間皆如梦等。又云。若有菩薩心堅固。久處生死無疲厌。彼人具足普賢行。得佛功德無能壞。六爲覺悟無眠眾生故。文云。得無痴翳清淨智眼。又云。於一切法離諸暗障。七爲行惡法者舍放逸故。文云。发起十種無疲厌心。又云。摧破一切外道邪論。八令諸菩薩來歸附故。即集新眾分。十方菩薩悉皆云集。九調諸二乘諸大香象。令如聾盲舍憍慢故。即舉失顯德分。十教諸菩薩一切子息令頓證故。即通本會。大用分中廣說其相。十一莊嚴正見四類眾海。不怖一切邪小徒黨。邪小徒黨皆怖畏故。亦大用分廣說其相。略舉十一。以順彼經。廣收下經具無量意。又如野干隨逐師子百年不能作師子吼。大德聲聞雖處法會。如聾如盲。是師子子隨至三年能師子吼。圓教菩薩三生頓圓。况不能說。五十七經有十奋迅十師子吼。恐厌繁文。   ●大文第三。入三昧已下。淨土現相分。淨土是依。現相通正。酬前念請。示相答故。令其目击可現證故。云何目击。此淨土分。具答上來三十句問。且从相顯。此中答初果體十問。一所現境界法界無邊。答境界問。文云。佛於一念中。普現難思事。菩提深境界。無有能测知。二大悲方便爲眾生現。答智行問。文云。大覺威神力。顯現無數行。三現大勝用。是答神通。文云。甚深法王法。無量難思議。所現諸神通。舉世莫能测。四知佛威力令眾現證。答佛力問。文云。佛力不思議。一切皆能現。五三昧大用師子頻申。答無畏問。文云。勇猛大智幢。堅固無能動。又云。能摧諸外道種種差别見。六正入三昧及下廣列。答三昧問。文云。三昧妙神通。智慧無邊際。又云。諦觀諸佛力。三昧及神通。亿劫共思量。不能知少分。七淨法界土及列四悲。答所住問。文云。已得菩提智。於世起慈悲。八能令大小融摄自在。答最勝問。文云。一切極微剎。神通不可量。九見如來身遍於法界。答佛身問。文云。佛以相嚴身。凝光如满月。曩劫因修忍。化現於十方。十則見如來智所證入。答智慧問。文云。佛子應善学。甚深諸佛法。證入諸法中。無着智境界。上所引文。多是偈贊。偈贊正贊三昧相故。餘二十句集眾中答。集眾亦是三昧力故。是知若能若所。諸境諸心。無非教體。又二聖開顯。菩薩贊德。亦寄言答。以說所現。是故名爲現相答耳。就文分三。初結前生後。二嚴此園林。三結通法界。   今初。即入三昧已。此是結前由。入定故方能現相。精義入神以致用故。寂然不動無不通故。三昧即是法之體故。依體起用不離體故。故牒三昧。以爲用本。一切世間普皆嚴淨。即生後也。   第二于時下嚴此園林。於中有二。先正顯嚴。即器界嚴。後出嚴所因。即智正覺嚴。   △今初有三。一嚴重閣。二嚴園林。三嚴虛空。从略至廣。說有此三。表三緣起。謂閣表自體緣起。林表有爲緣起。空表無爲緣起。爲與無。既無障㝵。即是自體。寄顯差别。三不相離。   ▲初中分二。先總後别。今初。高而無上。廣而無邊。嚴饰華丽备如下說。遍周法界。語廣分量。表定契心體。不見内外。即事會真。破情顯法。自内而觀同真性故。廣博無際。自外而觀不壞相故。閣外有林。林外有空。三重宽狭莊嚴各異。斯即事理交彻。十方三際無不圓融。林空例然。證無漸次。云忽然也。二金剛爲地下。别明嚴丽。表緣起萬德無不备故。金剛爲地。心地堅故。眾寶嚴饰。性功德故。如意寶网。無心而現。交络隱映不相㝵故。無能勝幢。一切最勝超物表故。列布其中。無不周故。無數寶華。萬行因故。餘之表法。隨宜消息。   ▲第二爾時復以下。明園林嚴。   ▲第三爾時逝多林上虛空之中下。明虛空嚴。并顯可知。   △第二何以故下。出所因中。文分爲二。先征。何以世界忽爾廣嚴。後如來下釋。釋意云。如來之德不思議故。即智正覺嚴是。前爲眾示其身力。佛力上加令眾見故。文有十句。一宿善根力。二無漏智力。三眾福威力及加持力。餘之七句。神通自在力。於中。一展。正遍於依。二卷。即依正入正。三横包。即依中現依。四豎摄。即正中現正。五出光普照。六出用普周。上二皆明正遍依也。七成壞相。即是正中現依。然成處有壞。壞處有成。則是顯深。若一毛中各見成壞。有多事别。即是顯廣。略舉十句不可思議。以顯無盡。云何不能頓淨法界。   第三如於此逝多林下。結通法界。於中二。先結前標後。後所謂下顯彼嚴相。言見如來身住逝多林者。見住彼彼十方界林。非是彼界遥見此佛住此園林。是故文云。菩薩眾會各各圓满。下諸嚴事亦是說彼。又是一會遍一切處。亦非彼彼各自有佛。是故名爲難思境耳。現相分竟。   ●大文第四。爾時毗卢遮那下。遠集新眾分。此有三意。一集彼同證。令此眾會皆仰慕故。二顯三昧力。令諸菩薩來歸附故。三令彼作用。以代如來現相答故。文中分三。一總標因起。二别集十方。三總結称叹。   今初。由定力集所以標之。   二即時東方下。别集十方。即爲十段。段各有十。今初。東方分十段者。一來處遠近。集極遠者。表證深故。初會亦遠。初爲所信。此爲證入。證入於初一合相故。中間諸位淺深不同。義似金剛。亦如成环。初後合故。二有世界下。世界名别。可以義思。三佛号下本事佛号。四於彼下主菩薩名。五與不可說下伴从眷属。六悉以下廣興云供。皆云天者。自然光淨故。七既至下詣佛作禮。八修敬毕下化座本方。本方化者。參而不雜。九諸菩薩下主属同坐。十以大如意下。冠网嚴身。准於舊經。冠网第九。同坐第十。則以冠网唯属於主。今当第十。則主属俱有。下之九方。十段皆同。有異当釋。其間佛名剎号及所表法。可以虛求。然皆人法依正因果事理事事無㝵法界自在德耳。所有供具皆言云者。乃有多義。謂能含潤故。能荫物故。無心現故。無障㝵故。视之則有揽不得故。來無所从去無至故。取類於云。非結云成。以聲云等不可見故。又令寶等非真實供。不尊重故。二南方供具皆云持者。表修持故。皆云鬘者。例餘九方。所求供具。各一事故。舊經五句云带。五句雜明。梵本十句。皆云系缚。故總句有交络莊嚴。是義翻也。則應十句皆言交络。三西方皆云須彌山者。梵本但有須彌之言。即是妙高。非要山也。四北方皆云衣者。忍辱惭愧嚴法身故。五東北方云樓閣者。悲智二利相因顯故。六東南方云圓满光者。權實二智無阙行故。七西南方皆云焰者。以淨智慧烧惑薪故。上之七方。興供表法。通顯神通。下之三段。兼答前問。後二十句。八西北方十句皆答前。最後爲一切眾生。現諸影像。若約表者。爲顯緣有似非真故。(下第二經)九下方毛孔中十句供云。答十二問。初之六句。答因中八問。餘二上方答之。謂一答智莊嚴道。一切法義是智嚴故。二答趣求一切智道。修行即是趣求義故。三答大願。四答諸地。一地一度故。及答出離。言清淨故。五答諸菩薩行。及答助道。助道即行故。六答神通。餘之四句答果用四問。謂七答正覺問。八答轉法問。九答調伏眾生。十答開示一切智法城。十上方中十句供内。通答因中二問。謂本事因緣。及波羅蜜果中十句。下方供中。答其四問。西北方答影像一句。淨佛剎句淨土合答。示眾生道但是所化。入生死處但是化處。并通摄在所見境中。十問已竟。餘之五句。在此方中。於檀度中。答其福田及說布施功德二問。其三輪化益三句亦通在諸句之中。其所答問或不次者。十方齊來。諸供齊現。隨方取之。故不次耳。以門往收無不次也。又皆言本事者。表三世法體常住故。由得體用非一異智。以用隨體無不存故。德相業用皆自在故。若理事别修則不得爾。不同餘說。現在之法體用俱有。過未之法體用皆無。况於小乘三世皆有。以彼所立過未有體而無用故。   第三如是十方下。總結称叹。於中三。初總明云集。二總叹勝德。三總結集因。   △今初。雖會道場。而周法界。   △二此諸下總叹勝德。於中二。初總顯所生。後以淨智眼下。别明勝德。於中有五。一上近諸佛德。二下化眾生德。三智慧深廣德。四說法無㝵德。五大用自在德。   ▲今初。五句分四。一十眼圓明十身皆見。故云一切種種相海。謂三十二相八萬四千十莲華藏微塵數相皆悉得見。二得無㝵下。十耳圓聽一切法門。前三世豎窮。此十方横遍。一切之言。通横豎也。三已得下。具十自在。盡其邊涯。四於念念下二句。得十神通。遍近諸佛。於中。上句現大神變。容有多身。下句但云一身。則不分而遍。又上句但言近佛。下句意與眾俱。   ▲第二光明遍照下。下化眾生德。於中五句。一光网遍摄。二於一塵下塵現多剎。三於彼世下剎現多身。四隨諸下隨機調伏。未熟而化。熟而不化。皆曰失時。今感而遂通。故無失矣。上三句依中現依正。五一切毛孔下。毛孔演法。是化生教門。即正中現正。廣大境界。即所演也。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故云廣大。   ▲第三知諸眾生下。智慧深廣德。文有七句。六句喻明。末句結歸十力。一眾生緣成故云如幻。論云真性有爲空。如幻緣生故。如幻不實故空。如幻不無故有。此二不二即是中道。若約空門。了幻無幻。方爲見幻。若約有門。幻法不無。方名爲幻。故幻住自性不可思議。二諸佛隨機。故云如影。真佛如光。無形質故。如虛空故。物機如質。能映光故。能感佛故。見佛如影。隨質端邪。长短異故。隨心勝劣。報化殊故。三三界六趣因業受生。猶如梦境因思所起。四隨質妍媸。像有好丑。隨因善惡。勝劣報生。前句約四生等殊。此約苦樂等報。又前是引業。此是满業故。不重也。五世間生起皆想所持。热焰非水。渴生水想。世間無生。妄起生想。諸有通於二十五有。生起直論。所起果報。不同前梦。因業受生。若依摄論。焰遣執有。心心法轉。今明了達。依他非實。妄起想心。六國是依報。亦心想生。心變影像故依想住。心淨土淨。心染土染。今無而忽有。有已還無。故如變化。幻喻爲總。餘五爲别。同異成壞准思可知。下当廣說。後通達下一句。結歸十力。十種智力摄諸智故。六喻所喻即十方智所知之法。   ▲第四威德自在下。說法無㝵德。文中二。初說法之身威德蔽眾故。五十七云。牛王奋迅。映蔽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等諸大眾故。二得無所畏下。說法之德。初句具四無畏能决定說。次深入下具四辯才故。說称物心。初句辯無㝵。了知下義無㝵。深入下詞無㝵。了達下法無㝵。舊經倒爲其次。今經不次。   ▲第五得諸菩薩神通下。大用自在德。於中有二。初句總明所得。後威力下别明通用。於中八力。一威德力摧邪。二智力下。智慧力窮法。即法智通皆權實双行。初了三世者。智了其有。慧了其空。次知一切下。空故無诤。而不壞相。故求智地。次以無斷下。不斷煩恼故入世間。而證法界故流教海。三得神通下。神通力融摄。四得善根下。善根力受生。五得周遍下。普眼力無㝵。六以自在下。自在力上加。七普見下。普智力决斷。八於一念下。無念力疾周。上五門。别叹初句爲總。同異成壞。准思可解。叹勝德竟。   △第三具足如是下。總結集因。結其在會因由佛力。集眾分竟。   ●大文第五。于時上首諸大聲聞下。舉失顯德分。亦名舉劣顯勝。謂舉二乘之不知爲失爲劣。顯菩薩之不共勝德難量。何者。且五百弟子。聲德俱高。身厕祇園。目睹嘉會。而於大用不見不知。比夫日月丽天盲者莫睹雷霆震地聾者不聞。是知理契則邻。菩薩遠而不隔。心迷便阻。聲聞對如聾盲。問無行經說。喜根强說勝意谤生。此則凡愚许聞玄旨。法華将启。威遣五千。此不令聞。恐其生谤。如何今教異彼二經。答諸佛化儀。事非一准。喜根知谤。能爲遠因。如骂良药服亦病愈。如聞毒鼓死定無疑。不谤不聞。無由取化。如賢護等。曾谤不轻。於千劫中堕阿毗獄。其罪毕已。還遇不轻。受其教化。五千上慢。留即谤生。故且遣之。令後成益。或佛在受化。或滅後聞經。其不在會。轉爲宣說。聞父背丧服药病除。此經五百。已居極果。聞不生谤。遣無成益。故留在座。令其不聞。方顯一乘不共凡小。又法華意。漸教終極。败種将生。威力遣之。笃励在會。知住爲貞實。去是繁柯。聞法疑除。自知作佛。復奖今後。知法難聞。此經意顯頓教之初。欲彰深勝。留使不测。示阙因緣。笃諸後学。令聞慶悟。勉乎凡流。修見聞種。或人天受道。或八難超升。皆是如來方便大用。或海印炳現。或大權應爲。以顯法深。各有由矣。文中三。初舉迷失之人。二顯所迷之境。三釋迷失之由。   △今初。十人之中。三非大弟子。意該五百。故標云諸。舍利此云鹙鹭。其母目睛明利。似彼鸟故。弗者子也。从母立称。故有子言。目揵连此云采菽氏。上古仙人。山居豆食。尊者母是彼種。从外氏立名。有大神通。拣餘此姓。故復云大。摩訶迦葉此云大饮光。本族仙人身有光明。饮蔽餘光。又尊者身亦有金光。饮蔽日月。头陀第一。拣餘迦葉。故云大也。離婆多此云室星。祀之而生。或云假和合。見有二鬼争食死人。裂彼手足。悟身無我。云假和合。如智論說。須菩提此云善現。生而室空。現善相故。亦曰空生。表解空故。阿㝹樓驮此云無滅。亦云無没。一食之施。九十一返天上人間。不没惡趣故。難陀此云欢喜。性極聪敏。音聲絕伦故。劫宾那此云黄头。以是黄头仙人族故。迦栴延此云剪剃種。富樓那此云满願。彌多羅此云慈也。尼者女也。彌多羅尼即其母称。母甚慈故。亦由懷之增慈心故。具云满慈子。廣辯古今譯殊。如音義等。德行緣起。廣如智論阿含等說。   △第二在逝多林下。舉所迷之境。然初明不見。下文亦說不聞不思。心意既迷。六根皆昧。於中三。初明迷果。次辯迷因。後總結迷失。今初十句。初總。餘别。十句多同。念請果中。初之十句。謂先念勝境。佛爲現之。對而不知。豈非迷失。神變多約大小等境。互爲自在游戏。即明不壞本相。餘可准知。次亦復不見下。明其迷因。因即菩薩初句爲總。正是分齊兼所知境。次菩薩集會下别顯。言集會者。正取新集菩薩。遍入者。謂身遍剎塵。智入諸法等。親近一句。舊經有二。謂普至普詣。明十方菩薩普來至此。法界無邊。盡皆詣彼。皆爲近佛故云親近。此中諸句。正說上來菩薩作用。約事可知。准離世間品。兼表法門。一一皆十。如十遍入十觀察等。三如是種種下。總結迷失。可知。   △第三何以故下。釋迷所由。先征。後釋。征意云。親居法會。何不見聞。釋意云。彼境殊勝。宿因現緣并皆阙故。然皆废本就迹。以明欲顯一乘因果不共。文分二别。先法。後喻。   ▲前中亦二。先阙宿因。後阙現緣。   前中有五。第一總標善差。第二舉劣異勝。第三舉勝拣劣。第四結不見聞。第五征釋結成。今初。昔唯小善。曾無大因。蒲柳之芽。安有松桂之質。第二彼於過去下。舉劣異勝。釋卜不同。明無大善。有十九句。分二。前十二句釋不見佛果之因。後七句釋不見菩薩之因。前中亦二。前三不贊果故。後本於生死下九句。不修勝因故。於中三。初二句總明阙大心故。次本不能令下二句。别明阙大悲故。後本不勤修下五句。别明阙大智故。第二本不获得下。釋不見菩薩所因中七句。一阙十眼故。二阙性相無㝵不共善故。餘五可知。由本不修不聞不見。願諸後学修見聞種。第三如是種種皆是普賢下。舉勝拣劣。言如是者。指前所不見聞。普賢境者。即是舉勝。不共二乘。此名拣劣。第四以是因緣下。結不見聞。以前阙因。境勝因緣故不見聞。謂耳不聞。心不信。智不知。眼不見。聞慧不能忆念。修慧不能觀察。思慧不能筹量。思惟證智不能證入。第五何以故下。征釋結成可知。   第二復次彼諸聲聞無如是下。明阙現緣。於中三。第一舉劣異勝。第二舉勝拣劣。第三結不見聞。初中二。初明阙勝德行故。後明安住自乘故。前中二。先正明阙勝德行。文有十句。即前不見聞境。後是故下十句。結不見聞。第二何以故下。明安住自乘故。於中二。先正明住自乘故。二重征釋成。初中三。初征。次釋。後結。今初。征云。何以阙勝德行。次釋云。由無智慧安住自乘不進修故。此文正同法華四大聲聞云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盤證。但彼自釋聞而不樂。此釋樂而不聞。小有異耳。有十一句。分二。初句無智是住所以。餘十句正明住自乘。初總。餘别。别中。一道者。乘通因果。道多約因。望下八句。猶名爲總。道略有四。一加行道。四善根等亦有異故。二者見道。三即修道。四無学道。第二句即修道。重慮諦理。通漏無漏。唯斷貪等。不能數習無分别智。離能所取二障粗重。妙用難思故。三即無学道。唯得盡智及無生智。斷三界惑。以爲究竟。不得如來無漏蕴界斷二障習。四五二句别明見道。四能住智。謂觀上下諦八忍八智。不能觀如及觀正智。唯斷煩恼。不斷所知故。五即所住生空法有爲差别實際。此上二句。亦通餘道。次有四句。阙無住道。六由住涅盤。不能不住涅盤。七八由阙悲不化。不能不住涅盤。九自事有二。一約自利事。亦不能不住涅盤。二生空自事。則不能不住生死。以見生死是有是亂。别趣寂故。又十句中。初一住教。次二住行。次一住果。次二住理。後三阙利他行。住於自行。則教理行果。并異菩薩。後一句結不見聞。二何以故本於如來下。重征釋成。征云。何以住自乘。釋云。本在因中。不習大故。然因不由緣故。前阙因不以緣釋。緣必由因故。今阙緣以無因釋。第二何以故如是境界下。舉勝拣劣。征云。何以不見。釋云。境勝器劣故。第三以是因緣下。結不見聞。可知。   ▲第二譬如恒河下喻說。文有十喻。以顯無盡。一鬼對恒河喻。二覺梦相對喻。三愚對雪山喻。四伏藏難知喻。五盲不見寶喻。六淨眼無障喻。七遍處定境喻。八妙药翳形喻。九二天隨人喻。十滅定不行喻。此之十喻。自古諸德。皆将配前所迷佛果十句。唯二天喻。喻上第二如來嚴好。餘皆如次。今解有二。一總相則通。二隨勝則别。然皆通喻因果。不喻迷因。義不盡故。合文之中。亦言不見菩薩眾故。而言通者。一一喻中。皆通喻前迷諸勝德。以合多言不見如來諸神變故。二别喻者。欲顯差别。从勝說故。若不别者。何俟多喻。但通因果及能所迷。有異昔解。十中前九勝境爲喻。以恒河等。喻佛菩薩勝功德故。而具十德。後一約就劣法爲喻。滅定不行喻二乘故。就前九中。配其所迷佛菩薩德及能迷中所阙因緣。并皆如次。文中。第一第五第十。单喻聲聞不見聞等。二三四七。双喻菩薩及與聲聞見不見别。六八九三。佛對聲聞。論見不見。有三類者。文影略耳。實則諸喻通於迷悟。其能迷中。亦有通别。通則皆喻阙諸因緣。别則隨勝一一各配。前九喻阙德行。後一喻住自乘。十喻各二。先喻後合。今初。鬼對恒河喻。其恒河清流。通喻佛及菩薩潤益甚深德。别喻如來神力菩薩境界。以皆二段初總句故。其不見河喻於二乘阙宿因中。初之三句。阙現緣中無最勝善。文中二。先喻。後合。喻中二。先明有失不見。後征釋所以。今初。生分已盡故称爲鬼。無生忍衣未得名裸。法界行食不得名饥。真解脱味未得爲渴。饥渴故饿。此上諸句并無真道。即是業餘。行苦所逼爲體燋。即是苦餘。空見乌鹫。有見材狼。於有無諦。作决定解。名爲搏撮。諸惡禽兽此言太宽煩恼斷故。二經所無。若作所知。亦有理在。内含大機。有真脱分名渴求水。身居法會名住河侧。不睹神變。名不見河。設睹神變但自分境。名見枯等。謂佛用空。名爲枯涸。無常所烧。是謂流火。無我無堅如煻煨也。二何以故下。征釋所由。恒水决有。何緣不見。惡業障重隨業變故。無明翳瞙喻於業障。是煩恼餘。二諸大聲聞下。合中亦二。先合不見。後何以下合上征釋。此中無明是不染污。所知障摄。故經拣云。不樂種智無明蔽故。拣餘染污。染污無明後已斷故。上明有障。不曾已下明其無善。有障即前阙因三句。因不修習贊說神通。是故果中成種智障。無善即是阙現緣中。無有如是勝善根故。亦即合前饥饿等也。   第二覺梦相對喻。斯即大小相對。梦即菩薩。覺爲二乘。喻中天宫。通喻佛及菩薩高顯廣大德。别喻如來嚴好。文云。諸莊嚴具及天衣服。皆喻嚴好。及喻菩薩集會已下十句勝德。其不見人。即喻二乘阙因之中自不发心及不勸他发心二句。喻阙緣中無有如是見佛神通清淨智眼。合文分明。喻中分二。先明梦者自見喻菩薩能知。後其眾會中下。明餘不見喻二乘不知。二一切菩薩下。合中亦二。先合梦者自知。後一切聲聞下。合餘不知見。   第三愚對雪山喻。亦双喻菩薩二乘知不知等。雪山良药。通喻幽邃難見德。别喻如來游戏菩薩三昧觀察頻申勇猛四句。其捕猎等喻二乘阙因不能不斷佛種及不摄眾生二句。喻阙緣中無微細觀察。故下合云無有智眼。   第四伏藏難知喻。文亦双喻。寶藏通喻如來秘密難知德。别喻如來神通。以妙用難测如伏藏故。喻菩薩供養受記成熟。以此三句是福是圓是可重故。其薄福人。喻阙因中不修諸度及不勸他求智眼句。文并可知。   第五盲不見寶喻。其寶洲等。通喻因果逈絕難测德。别喻如來尊勝。寶聚寶洲可尊貴故。喻於菩薩身業清淨智身圓满。盲喻二乘。阙宿因中。不修隨順一切智善。及不覺了出世善根。喻阙緣中無不思議解脱門故。故喻中說自在而取。   第六淨眼無障喻。通喻智照難量德。别喻如來妙行。以威儀進止人不知故。喻於菩薩願身示現不睹威儀。喻阙因中本不获得菩薩能知廣大境界清淨眼句。喻阙現緣無有如是神通自在。舊經淨光。乃是眼名。新經即是涂眼药称。義滥第八。然下第八以药翳形白日不見。此中淨眼在暗能見。   第七遍處定境喻。喻中通喻周遍難思德。别喻如來威德。謂以定威德令周遍故。喻於菩薩色身普遍及相好具足。不見定境。喻阙因中不求出世究竟大善及與不求一切菩薩廣大誓願。喻阙緣中無如是廣大勢力。言遍處者。於一切處周遍觀察。無有門隙故。瑜伽智度俱舍等論。皆說有十。今有十二。前八同彼。彼中第九名空遍處。十識遍處。有此十者。先觀青等顯色普遍。次觀青等爲何所依。知由地等。次思所觀由何廣大。知由於空。次思能觀知依於識。前八皆依第四靜慮。觀欲可見色。後二依無色定。瑜伽十二云。何故遍處唯就色觸二處建立。由此二種共自他身遍有色界常相續故。眼等根色唯属自身。香味二塵不遍一切。聲聲有間。是故不說。無色界中空遍一切。識所行境亦遍一切。故立此二。今以宗别合空識二。爲天遍處。前論所拣。皆容假想称性周遍加於三事。十名種種眾生身遍處者。即前所拣眼等根色。十一語言音聲。即前聲塵。十二一切所緣。即六塵境。收前香味及法塵境。例此天遍處。定可通諸天。此亦如是下。合文可知。   第八妙药翳形喻。通喻隱顯超伦德。别喻如來加持。药力所加。得自在故。喻於菩薩常光放光變化三句。皆以隱顯得自在故。其不睹者。喻阙宿因。不从如來威力加持之所生故。及不能知諸法如幻。喻阙緣中無有威德。   第九二天隨人喻。通喻微妙難壞德。别喻如來剎海對而不見。喻於菩薩普遍方网及諸行圓满。不睹二天。喻阙因中不知如梦及與不得菩薩勇猛廣大志樂深欢喜句。喻阙緣中無有住處及無智眼所行境故。   第十滅定不行喻。上九已喻阙因緣德。今此一喻喻住自乘。先喻。後合。   喻中先正明不行。後征釋所以。初中得心自在者。謂得滅定除定障故。不入滅定。非心自在。想受皆滅者。滅心行也。此定亦名滅受想定。實則此定身語心行無不皆滅故。次句云六根作業皆悉不行。以厌想受而爲先故。偏立名耳。先義云何。瑜伽論說。謂由聖者得非想定。復欲暂時住寂靜住。从非想處。上求進心。求上進時。求上所緣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便證此定。意云。非想之地。猶有細想及舍受故。六根作業皆悉不行者。說都滅義。唯識論云。謂眼識等行相粗動。於所緣境起心劳慮。厌患彼故。暂求止息。漸次伏除。至都盡位。依此位立住滅定者。言作業者。即是依根起識等用。非如小乘說有第六。故并不行。言亦非涅盤者。此言拣滥。謂雖六根作業皆悉不行。而有第八持種之心。持寿[月*(而/而)]等。諸根不壞。故非涅盤。楞伽亦說。入禪正受。習气種子皆悉不滅。妄生滅想。又依瑜伽第十二。說六位無心。第六無心即是涅盤。今是第五滅定無心。故非涅盤。舊經失旨。云定力持故。不般涅盤。今經定力自釋不知世變所以。謂前征云。既非涅盤。世變迁流。何不知覺。釋云。滅定力持。雖非涅盤。而不知覺若云定力持故不涅盤者。無定力持。應般涅盤。便令此定爲涅盤障。昔例迦葉在鸡足山。定力持身。待彌勒下。故爲此譯。此約羅汉。合入無餘。由定力持。待於慈氏。非是通途釋滅定意。亦非此中取喻本旨。此中喻意。由滅定持。令不知覺。以况聲聞由證實際不睹神通。非爲釋於不涅盤難。   二彼大聲聞下。合中亦二。先合在定不知世變。此中略無。由住實際爲不見因。後何以故下。合上征釋。然有二意。一正合前第十喻意。其征意云。彼有根識。同居法會。何以不知佛菩薩境。釋云。如上喻說。定力持故。雖有六根。不知世變。今實際力持。雖有六根。不知佛境。二者此文居末。通結十喻。文分爲三。一征釋不見所以。二結不見聞。三重征結成。今初二意。一以十句通結十喻。謂前征云。何以廣譬明其不知。釋云。佛菩薩境甚深微細。乃至非是二乘境故。二以十句别結十喻。唯初二句。謂甚深微細。結第一喻。恒河一水隨見異故。二以秘密結覺梦喻。與梦同處而不知故。三以廣大結雪山喻。處處出生諸药草故。四以難見結伏藏喻。五以難知結寶州喻。六以難量結淨眼喻。七以難测結遍處喻。八超過一切結妙药翳形。九不可思議結二天隨逐。十無能壞者結滅定不行。非諸已下總結非境。二是故下結不見聞。因果勝境彼皆不見。三何以下。重征結成。以非大器故不堪受。上來法喻。廣顯聲聞不見聞等。問般若經明一切聲聞。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若是其忍。何以上言無菩薩德。答大乘該於小乘。則智斷皆是其忍。小智不知大智故。今不見不聞。又智論說。般若有二。一共般若。二不共般若。共般若智斷皆忍。不共般若故彼不聞。智論自指不思議經爲不共故。又約法華。若已開顯。則權爲實漸。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若權實對辯。則小如聾盲。故云假使满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知佛智。其猶黎庶以對於王。以王收人。率土之内皆王人也。以人對王。則貴贱等伦天地悬隔。以性普收。一切眾生無不具有如來智慧。况於二乘無漏因果。若辯教行。權教菩薩久修六度。尚不信聞。况於二乘而能知見。二乘上首尚如聾盲。凡夫外道居然絕分。故知聾盲於勝有力。力用交彻。成大緣起。餘如前說。   ●大文第六。爾時東方下。偈頌贊德分。既至咏德顯所證故。此中菩薩即前新集。才集即贊。正贊正集。二乘便迷。無有前後。文不累書。故编爲次。若将此偈。居迷失前。理亦可通。以二乘中言不聞故。而諸經本皆居後者。偈說二乘不能测故。與普賢偈爲一類故。若偈於前。則謂贊後方始迷故。十方菩薩即爲十段。前二别贊道場。後八通贊佛德。十段皆二。先舉人辯儀。後以偈贊德。   今初。東方舉人辯儀中。先標說人。後承佛下。辯說偈儀。承佛威力。表無我慢。法有本故。觀察十方。示無偏心。欲普被故。亦可承佛威力。示無偏心。遍承十方一切佛故。普觀十方。亦無我慢。不謂大會傍無人故。下皆仿此。二偈詞中總贊一會。十頌分二。初總。餘别。别中亦二。前四叹如來。後五叹菩薩。前中三。初二叹内德。一廣。二深。次一叹外相。而寂用無㝵。後一結成今用。後五叹菩薩中。一總顯云集。二行願深廣。三對劣顯深。四對他顯勝。五定用普周。   第二南方唯叹菩薩。十頌分二。前七正叹菩薩。後三結歸如來故叹菩薩。便爲贊佛。前中三。初二叹内德。前偈二嚴利物。後偈定智甚深。次二偈指其外相。後三寂用無㝵。於中。初一無心普周。上三句寂。下一句用。彼現不去此現不來。不依於體。不着於相。斷分别根。爲究竟離。故能普現。次一偈無相現相。寂然不動。方能遂通。微塵十方無不皆满。上經云。如來非以相爲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後一偈不分而遍。秋空一月頓落百川。即體之用。故能普詣。即用之體。故不分身。非本身一爲不分也。下摩耶云。非一處住。非多處住故結句云離有無相。有一多相。将何能令不分而遍。無一多相。復将何法。普詣十方。由離有相故能不分。由離無相故能普詣。爲自在也。後三結歸如來中。初一偈結歸佛力。二一偈結知佛境。初句所等即法性身。次句能等通其報化。皆等真法界故。世間唯假名。拂其言迹。既理智契合。性相一如。說有三身。隨俗說耳。故舊經云。一切諸佛法。法界悉平等。言說故不同。此眾咸通達。三一偈結叹佛德。此是佛德菩薩所依。   第三西方此下。八段唯叹佛德。實通諸德。隨多顯名。今此叹智用應時德。十頌分二。前三法說。後七喻明。前中。初一长時演法德。根熟爲時。不熟非時。今不擇故。說常無盡。而舊經云善達時非時。與此文反。次一摧邪現通德。後一結德深廣。應持不窮其顶。目连不究其聲。等覺不知其智。称理無邊。故非有量。丈六千尺。隨現萬殊。語其真體量周法界。根不熟者不令其聞。称法而知。佛方究盡。故非無量。下半双結。乃有二意。一者結上非量無量即是超越。二者拂上。假無量以遣量。亦非無量。假量以遣無量。亦非有量。故双拂之。量與無量皆是妄想。楞伽經云。無心之心量。我說爲心量故遣之復遣之。以至於無遣。方爲寂默超越之義。後七喻中。一喻前廣大。亦根本遣惑。二喻前圓满。亦後得益生。三喻前現通。兼演法無盡。四喻前摧見。心如虛空不㝵。異見方能摧故。五喻前隨眾生心。六喻化而無染。七喻總依佛智。此上二偈喻前超量。如风行空故非有量。不壞依持故非無量。   第四北方十偈九喻。叹三德深廣德。於中二。前三標三德。一恩。二斷。三智。後七釋成。即分爲三。初三釋智德。於中。一能生智。謂依根本智生後得智。依後得智能生菩薩二乘等智。後二偈明深廣智。依體起用難测量故。文唯一喻。次二成恩德。满願照生故。後二成斷德。契理淨根故。   第五東北方十頌。叹普益眾生德。於中分五。初一偈令物智同。二一偈普使障淨。三有一偈。明其益深。菩薩方了故。四有四偈。明其益遍。一入法遍。二成道遍。三神通遍。四示行遍。五有三偈。結勸修学。先一正勸。後二釋勸。一作用普淨故。二隨心能濟故。   第六東南方十頌。叹大用難思德。於中三。初三明難思人。次四出難思法。後三明能知人。今初。初二小乘。後一凡夫。二乘惑盡尚不能知。凡夫具缚何能思佛故。二有四偈。出難思法。一離言故。言絕之理。言生則丧。理圓言偏故不可說。淨名由默。意令亡言。次一明因深故。以法望喻。乃有三意。一相具如月满。二忍果爲端嚴。三化現如光照故。此月喻。若不在初。即應居末。今当第二。但喻相嚴。次一偈明量廣故。後一偈具深廣故。謂無邊之德。一一無邊。唯是自覺聖智境故。三有三偈。顯能知人。一具願樂故。二集福智故。三依佛智故。若有此三。不隔凡聖。尚当成佛。况不能知。   第七西南方十頌。叹智身難思德。於中分四。初一總顯難思。聖尚不知。况於凡小。以思心動亂乖佛智故。二有一偈。舉因顯果。難思業成。豈是思境。三有六偈。示難思相。一生佛智故。此偈三意。一遍。二常。三勝。勝謂開菩提門。从菩提門入涅盤性初。地經云。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盤相。出現品云。如來有無量成正覺門。遍常且勝。安能思議。二普淨障故。三普满願故。四現深廣故。隨機現色。若摩尼隨映。體非是色。如萬像依空。空不可依故。色無依住。隨現差别。廣故難思。無依之色。色即非色。又難思也。故上經云。諸佛亦如是。普現無量色。非心所行處。一切莫能睹。五六二偈念智融故。然五約横現。六約豎現。然舊經中。二偈皆智。即是佛智。故彼經云。菩提一念顷。能覺一切法。云何欲测量。如來智邊際。一念悉明達。一切三世法。故說佛智慧。無盡無能壞。梵本大意亦同舊經。四有二偈。結勸修学。於中。前偈正勸。後偈釋勸。前中。初句令善。次句令常。次句示所思法唯得思智。末句一心勝進。言善思者。無思思故。上言不思。今令思者。但言難思。非無思也。故舊經云。應如是思。真如相回向云。菩薩住是不思議。於中思議不可盡。入是不可思議處。思與非思俱寂滅。故難思議。後偈釋勸者。从難思境生於諸佛。故應仿習杜絕思議。初一句標。次二句釋。末句結能生。性離於言。亡言方契。本非心境。思何能知。無思之思。智體澄湛。生諸佛矣。   第八西北方十頌。叹佛深廣難知德。具菩薩行。方能知故。於中分二。前五别具諸行。後五具無住行。今初。即爲五行。一寂照双流行。淨者寂無妄惑故。能離亂念者。照能明記。故能離痴。此二常恒。方爲勇猛。便持真法性淨菩提。能觀智圓。合菩提性。深不見相。廣無邊涯。湛然常恒爲無盡海。大般若云。覺法自性離諸分别。同菩提故。二决定斷疑行。三志樂無斷行。四积善離相行。五长時修證行。後五成無住行。於中分二。前二正說。後三釋成。今初。初偈不住生死涅盤行。初句有大悲故。行於生死。不住涅盤。次句有大智故。不住生死。不舍涅盤。無住涅盤唯佛境界。既俱不住。何所疑哉。後一偈不住有爲無爲行。三句不住有爲。第四句不住無爲。又上三句不盡有爲。以具智慧了世空故。第四句不住有爲。諸佛功德非有爲故。後三偈釋成者。一云。由生倒惑。常處生死。處而不染。方能普救。此釋初偈。次一偈云。普現無動。方棄有爲。而能遍修。此釋第二。後一總釋不住所以。具悲智故。   第九下方十頌。叹佛難可見聞德。於中分二。初一標名難聞以况於見。餘九别顯益物之相。於中五。初一福智淨眾益。次二色身二利益。次二說法授記益。次二集善除疑益。後二起願成果益。   第十上方十一頌。叹佛大恩深重德。於中二。初一總舉佛德。餘十别明恩德。於中四。初一標舉恩德。二有一偈。出恩所由。謂因深故。三有四偈。发荷恩心。四有四偈釋荷恩意。十方菩薩。初一爲總。餘九爲别。同異成壞。准思可知(下第三經)。   ●大文第七。爾時普賢菩薩下。普賢開发分。淨土現相。顯於法界。普賢主斯故。其開顯果海離言。因門顯故。於中长行與偈。长行中三。初明開发意。二明能開方便。三正明開顯。   △今初。觀眾會者。上佛入定現相示眾令睹親證。今假言顯使尋言契實。爲欲已下一行經文。正明開意。舊經所無。   △二以等虛空下。能開方便。有十一句。今文阙二。謂眾生解及一切劫。法界爲總。以含事理具深廣故。舊經在初。今当第三者。欲與中八爲一類故。初句以字。贯下諸句。其一一句皆無分齊。謂頻申三昧業用深廣。要無分齊。以爲方便。始能開顯况十表無盡。文不列數。例此應多。於中三類虛空。正明廣無齊限。次八顯其多無分齊。光影一種。義兼深廣。映質之影隨機别故。此顯有多水月光影。非有非無。顯其深義故。上經云。一切法如光影清淨故。晋經云。法光影也。   △三告諸菩薩言下。正明開顯。文分四别。謂標征釋結。今初可知。二何等爲十。即征數也。三所謂下列名。长行標名。偈方顯義。一一法句。皆用前來十種方便。一一方便皆演十句。如第一句。是諸佛出興及剎成壞。即用十者。文云。等虛空界爲一。遍法界爲二。一切剎爲三。次第爲四。以次第不斷等三世故。出興必隨眾生心業欲解根器成熟如影現故。此復五句。則十句备矣。是知。十句一一皆用十種方便。十句所開。即前所現。亦念請中果用十句。文少開合。次少前却。義無所遗。即是寄言答前念請。一即淨佛剎海諸剎成壞。佛於中興。即是佛土。前眾同念。欲知如來淨土之相。今明一切剎塵皆有佛土。皆佛所淨。則土無邊。諸句例然。二即爲一切眾生最上福田。是故文云。贊叹如來殊勝功德。三即成正覺明。文甚照着。四即調伏眾生巧方便。安座一剎頓現諸剎爲方便故。五即爲一切眾生現眾影像。六即入一切眾生所住處。及示諸眾生道。偈云住無等行故。七即開示一切智法城故。偈中云聽聞正法具修行故。八即爲一切眾生說施功德。施爲萬行之首。實具萬行。故下偈云修種種行。九即爲一切眾生演說教诫。及記種種心行意業知故。十即自在轉法輪海。然文有影略。顯法無邊。法有所本。故略會耳。四佛子此十法句下。結文可知。   第二爾時普賢菩薩下。偈中分二。先說偈儀意。文有十句。初句總明說意。次承佛神力下二句。辯其說儀。後觀察如來下。廣明說意。意欲重說。故須重觀。然其所觀。即前念請果德難思。與前十句。文有影略。欲明悉開三十問故。會釋可知。二正偈中十偈。如次頌前十句。文亦影略。顯義無方。   ●大文第八。爾時世尊下。毫光示益分。令尋智光。以爲能證契前所證真法界故。文中有二。先明毫光普示。後明時眾得益。   今初分五。一現光意。二从眉間下。辯光出處。以表中道大白法界方发智故。三放大光下。顯主光名。名从用立。事窮邊際。理彻真原。故称普照三世時也。法界通事理也。而言門者。法界爲門。則入三世一味平等。故上經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以三世門入於法界。則因果染淨事相歷然。故互爲門。若總爲門。則入頻申三昧體用。若以門爲門。非真門也。法界三昧無二無别。能所入亡。爲真入也。四以不可說下。明摄眷属。智門無量。皆属根本。同入法界。五普照下。明光分齊。智與理冥。無不周故。   第二時逝多林下。時眾得益。於中四。第一明依光見法益。第二顯證見因緣。第三明得證益。第四荷恩興供。   △今初分二。先明此眾普見。二類通十方。前中亦二。先標見人通新舊眾。後悉見十方下。正明見法。於中亦。先見此會遍法界剎塵中剎土。後或見處在不可說下。辯彼剎中摄化之相。於中三。初總明演法。次或見處在天宫下。别明所遍之處。即是塵内剎中之處。後現種種下。明處中業用所見多同。念請中事現相答故。第二如此會中下。類通十方眾會同見。於中亦二。先舉此顯彼。後如是盡法界下。以彼類此。於中復二。一舉能見分齊。二明所見之相。前中復二。先總相說方。後重迭微細。今初。方轉變者。隨一世界。西望爲東。東望爲西。亦是東方現西南等。方法門者。隨方儀式。方相住者。東西等相隨物而住。方出生者。一剎出多剎。多剎皆有方。方分齊者。至小至大皆有十方。方解起者。梵本云方隨順行。意是方之道路所行之處。方海者。總顯深廣。後依於眾生下。重迭微細辯方。於中。初結前生後。謂若粗若細。皆想持故。始从下三句辯微細所依。初句豎通無始。次二句横摄依正。次一切毛孔下。正辯微細。毛孔約正。微塵約依。及虛空界非依非正。但取容毛即有多剎。相續不斷。結成豎长。所有道場横結前處。二以得見佛神通力故下。明所見相。然初十二字。二經皆無。乃是義加。令能見下便是見益。益在下文。此中未說。若改以得爲所謂字。則還是所見。然與前所見。文有影略。   △第二其有見此下。明證見因緣。成前見因。生後證因。謂頓爾證見。非無宿因。皆是如來摄受力故。自曾見聞发大心故。其猶草木久含和气逢春則生。履霜堅氷皆有由矣。   △第三是故皆得入於如來下。明得證益。於中二。第一略明。第二廣說。   ▲前中亦二。一明所入。二辯能入。前中後二。先列名。後結數。今初。初句爲總。言是故者。是前宿因之故。或入下别列十一門。以顯無盡。增數十故。下廣顯相。諸句皆言或有得見。二經皆無。有則局見。不該聞等。以一例餘。義亦可通。後入如是下結數。第二彼諸菩薩以種種信下。明能入。於中二。先别明能入。後總結能所。前中。舊有十門。今加其六。所謂方所國土世界神變根器開信異解。然初三門。非能入相。由見國等而能入故。亦可爲門。神變一種。通能所入。今取能入。信是心淨。解属勝解。所以義開種種解者。鑒達分明故。於境印持故。種種不同。如前經說。道謂一道二道乃至無量正道助道。門謂無常門梦境門等。入謂正證差别。教謂教門旨趣。餘并可知。二以如是等下双結能所。如是十事等有眾多。并能入於三昧神變。别明所入即法身等。   ▲第二云何菩薩種種三昧下。廣顯得法。於中二。先廣能入。後廣所入。   前中但廣三昧一門。例餘九門。皆應廣說。或來未盡。或中上本具。文中三。初征起。次别列。後結能所。初征可知。二所謂下别列百門。皆从業用受名。并以法性真如。爲三昧本。隨一一事。皆能契實。正受現前。初言普莊嚴法界者。入此三昧。能令法界普妙莊饰。斯即頻申淨土一義。餘定例然。於百門中。前九十九。别别業用。以多别定入佛之總。猶如百川皆入大海。最後一定。亦名頻申。總相同果。以總入總。如海入海。若不冥同。何以能究佛境大用。諸門别義。說者隨宜。恐繁不釋。皆云菩薩者。拣非果定故。三彼諸菩薩以如此等下。總結能所中如上之例。多剎塵數。方能入佛神變大海。三昧既爾。解等九門。例皆深廣。文略不結。   第二其諸菩薩住逝多下。廣前所入。於中三。第一總明。第二别顯。第三總結。   今初。即廣前總句。然下别句皆满總句。故於總句不全廣說。   第二已住寂靜下。别顯。有十一門。如次廣前。别中十一句義。一智位圓極德。二色身隨應德。三智身了法德。四願行久成德。五究竟彼岸德。六二利圓满德。七證入諸地德。八正覺智圓德。九三昧自在德。十智力無畏德。十一四辯益生德。   今初至無有所依。即智位圓極德。廣前法身。此即斷於智障。已淨法身。文中二。一明因位法身。二辯果位法身。今初。因位所成。即十地中。成十法身。故初句云。已住寂靜諸菩薩地。此爲總句。乍觀此句。似廣前文所證諸地。諸地下文次第别有。次二句别。明利智慧即根本智。普遍智行即後得智。十地法身依此成故。从佛智慧種性而生者。顯不離果。故十地經云。菩薩十地。依佛智故而有差别。二已證現前下。果位法身。種智已圓。顯現法身。智纯淨故。亦大圓鏡智。善巧調御下。果位後得。亦成所作智。住平等性。正證法身。亦平等性智。已能觀察下。即法身用。亦妙觀察智。四智已圓。法身已淨。此即如智契合。爲法身也。   第二普詣十方下。色身隨應德。皆即體之用故。詣而無着觀而無住等。教化成熟。是色身用。   第三恒以智身下。智身了法德。初句爲總。義兼實智。超越下别。多皆權智。定力堅固。二智所依。於諸眾生下。大悲起用。即双行智。故如幻等。非有非無。   第四善能积集下。願行久成德。故前文云。入於如來過去所修清淨行海。积集即是過去所行圓满清淨。其文甚顯。善入總持。則總摄諸行。具無畏力。即利他行。勇猛精進。總策諸行。遍修諸行。結無餘修。   第五住法界際下。究竟彼岸德。由住法界。方到彼岸。法界無界。故称爲際。此句亦即證理彼岸。修習已下諸行彼岸。得般若下。能导萬行到於彼岸。神通度生即大用彼岸。禪定自在即所依彼岸。證一切佛真實境界究竟彼岸。   第六以善巧智下。二利圓满德。故上文云。莊嚴行輪摧障圓满。故名爲輪。初利他行。常樂觀察下明自利行。見生真實。利他行满。福智堅固。自利行满。   第七增长一切智慧根下。證入諸地德。初句通明加行已具。勇猛已下總明大用。得一切法無㝵智下。顯智證如。善巧圓满諸菩薩行。後得成行。一地之中满一度故。此之一段。雖無地名。地義無缺。   第八以無二下。正覺智圓德。初句總。謂以菩提智覺法界故。次知諸眾生下。覺他已满。得圓满下。以智斷障。菩提菩提斷。俱名菩提故。普放法光下。智光普周。爲諸世下。堪爲應供。廣大願下。勝因已圓。福德超下。明果已满。   第九已得諸佛自在威力下。三昧自在德。文相可知。   第十决了佛地甚深理趣下。智力無畏德。初之一句。即證智力。知諸世間文字已下。即教智力。於一句中演一切法。故無所畏。總持多劫無有忘失。何所畏哉。   第十一一念能了三世一切諸眾生心下。四辯益生德。於中。初知根器。與諸眾生下。正明授法。令諸眾生生大智慧。是說法意。入佛境下。彰其四辯。具一切智即法無㝵智。分别法句即詞無㝵智。於法無着即義無㝵智。最勝智慧自在游戏下。樂說無㝵智。觀察一切下。說法之身。知諸剎海下。彰說法處。現成正覺下。是爲究竟說法益生。略依文次。具爲此配。似有条流。文義包含。難以曲盡。   第三其諸菩薩具足如是下。總結可知。   △第四爾時彼菩薩下。荷恩興供。於中三。初總。次所謂下别。後是諸菩薩下結。結其所因。由得前列十種德故。   ●大文第九。爾時文殊師利菩薩下。文殊述德分。文殊主智故。光後述德。放光本令證三昧用。智慧本爲顯法界德。尋智得理故。贊林中。又前普賢以行顯理。此中文殊以解顯理。解行無二。方證入故。若通相說。即以文殊權實無二之智。解普賢體用無二之理。行此二無二。方顯如來頻申三昧果德體用。文中二。先述意。後說偈詞。有十三偈。通贊一會三種世間自在之用。文分爲六。初二總叹園林。通三世間。前一普遍。後一廣容。二有一偈。别贊眾生世間。即通前諸來及向得益諸菩薩眾興供之事。三有二偈。贊其園林依正互在。前偈依中有正。後偈正中有正。四有三偈。述上林空。五有三偈。述於正覺依正無盡。六有二偈。總顯普收。   ●大文第十。爾時彼諸菩薩下。大用無涯分。開必成益。益必利生。於中二。先總顯用因。謂由佛三昧成悲門故。後以得如是下。依體起用。於中亦二。先唯明毛孔菩薩世主用。後通顯分身多類用。   前中三。初總明。次别顯。後總結。今初有五。一化所依。謂大悲門。二出化處。謂一一毛孔。三明化身。謂毛現多光光有多有。四明化境。爲一切眾生。五明化儀。隨類調伏。   第二或現不可說下。别顯有四。一化法。二化處。三化心。四化益。今初。有二十二門。分二。前六雜明欣厌等門化。舊經有八。第六門後。加分别世界門現生世界門。梵本所無。故經不出。後十六門。唯明十度化。方便有二。智度有六。餘各一門。禪中云等持者。謂離諸沈掉。平等持心。趣一境故。此通方便。散心而局在有心。言等至者。平等持心。至一境故。此唯諸位所有定體。而通有心及無心定。神通解脱。即二類定所引功德。此之三類皆禪度摄。亦可般若已後。雜明諸門。不配十度。於理無失。二以如是等下。明化處。三以平等大悲下。明化心。四彼諸眾生或有見已下。明化益。并可知。   第三隨諸眾生下。總結。   第二而此林中一切菩薩下。通顯分身多類化。於中三。初結前生後。次别明多類。後總結自在。   今初。謂前化後化。皆不離本會而普遍故。故昔人云。雖游形於法界。而未動足於祇園。斯乃即寂而動。即去而留。事理本末非即離故。   第二又此菩薩爲欲下。正明多類現身化。於中二。一能化身異。於中。初三句總。所謂下别。有十三身。此中多同善財所見。明善財見即此菩薩不離本會而周遍故。明知本末因果交彻。言沙門者。如德云等。婆羅門者。最寂靜等。異道出家。即遍行等。苦行即勝热等。充盛即不動等。医王即彌伽等。商主即無上勝等。淫女即婆須蜜等。技樂毗沙門。此二。主友似無。伴友則有。如明智居士中作諸技樂。頻申尼處。見毗沙門來聽法等。世主即大光王。夜神地神等奉事。諸天即大天等。工巧技术即自在主等。二現如是等諸變化身下。明化法異。   第三如是菩薩雖普周遍下。總結自在。文并可知。   上來十門。明本會竟。(下第四經)。   [○@●]大文第二。爾時文殊師利童子从善住樓閣下。明其末會。先启十門。一總顯會意。二定會名義。三五相分别。四圓摄始終。五法界人類。六法界義相。七法界事義。八二位統收。九會數開合。十會主多少。   ▲今初。謂从佛會流。遍周法界。演畅華嚴。令物遍悟。人皆法師。觸類皆法。萬籁之聲皆法輪聲。剎土微塵皆求法處。方能證入法界真原。故次來也。   ▲第二定會名義。言末會者。从佛本會而流出故。非微末也。是則前明不異末之本。雖卷而恒舒。此明不異本之末。雖舒而恒卷。本末無㝵。同入法界。或名漸證。義亦然矣。寄人歷位。故称爲漸。非於證中有漸頓也。是知前明不異漸之頓。故多門而眾人同契。此明不異頓之漸。故一人而歷位圓修。漸頓無㝵方真證也。由此義故。諸友散說。以本統末。普得称經。非唯文殊滥觞此會。實乃普賢朝宗覺場。以菩提場諸會本故。不離覺樹遍法界故。餘如前說。   ▲第三五相分别者。古德亦有隨文解釋。今依科判。第一寄位修行相。第二會緣入實相。第三摄德成因相。第四智照無二相。第五顯因廣大相。義見前文。此五亦名菩薩五行。一高行。二大行。三勝行。四深行。五廣行。   ▲第四圓摄始終者。然寄法顯異。而布之前後。据實一位一行即摄一切。行位無盡。言差别者。乃即一之多。一多深淺。無有障㝵。   ▲第五法界人類者。有二十類。一菩薩。二比丘。三比丘尼。四優婆塞。五優婆夷。六童男。七童女。八天男。九天女。十外道。十一婆羅門。十二长者。十三先生。十四医人。十五船師。十六國王。十七仙人。十八佛母。十九太子時妃。二十諸類神眾。此二十類。摄五十五及剎塵善友。   ▲第六法界義相者。四義不同。一約果摄化。并是如來海印所現。二約因成行。皆是菩薩隨力現形。三約義顯法。并是緣起法界人法。四約相辯異。不出菩薩五生所收。一息苦生。如良医等。二隨類生。如外道等。三者勝生。如善見比丘等。四增上生。如大光王等。五最後生。如慈氏等。通即前四各具五生。於中。菩薩三處現身。一初文殊。信位劣故唯顯一人。二中間漸進現於二人。謂大悲正性不異行。後位成满。顯於三人。謂慈氏文殊普賢菩薩。   ▲第七法界事義者。通有十門。一正報法界。二依報法界。三現相。四表義。五言說。六義理。七業用。八說往因。九結自分。十推勝進。此之十門。同一緣起。互融無㝵。   ▲第八二位統收者。此五相中。何以文殊在初。普賢居末。文殊何以二處出耶。所表異故。謂此二聖即法門主。語其所表。略有三重。一能所信相對。謂普賢表所信法界。即在缠如來藏故。理趣般若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故初會中。即入如來藏身三昧。文殊表於能信淨心。佛名經說。一切諸佛。皆因文殊而发心者。以表信故。善財始見发大心故。後文殊云。若離信根功行不具等。明表信也。要有所信。方成信心。若無能信。长流生死故。能所契合。方爲正信。二解行相對。普賢表所起萬行。餘經此教。處處皆說普賢行故。文殊表解。通解理事方起行故。下慈氏云。汝見善友。入解脱門。皆是文殊威神力故。称解起行。行如所說。目足更資。方爲真實之行解故。三理智相對。普賢即所證理。善財入身表所證故。又云我得究竟三世平等身故。普賢身相如虛空故。文殊表於能證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動智。見後文殊。即見普賢。明表智圓便證理故。若理分體用。則方有權實。若體用無㝵。則權實双行。智與理冥。心境一味。爲真證故。然體理成智。智能顯理。故雖双泯。能所歷然。所以後文具明二聖。初信信理。理隱未彰。故初文殊無普賢對。中間解行二俱不彰。欲顯諸位皆是普賢。觸境照解皆文殊故。約文殊門。因解起信。信離無明。以信成解。解非邪見。信解真正妙智則圓。三爲一心入佛智海得究竟矣。約普賢門。托理成行。行不外求。因行見理。行非理外。自始至末法界一如。無有少分非佛智體。既文殊三事融通隱隱。普賢三事涉入重重。方顯遮那頻申三昧難思之果。故諸聖教凡所施爲。皆有深旨。   ▲第九會數開合。   ▲第十會主多少。已見前文。   ○次正釋文。第一寄位修行相。四十一人。大分爲五一寄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五十地。上已略明。後当廣說。   [△@△]第一文殊一人寄十信者。信未成位。故唯一人。又表十信圓融。泯差别故。若爾何有三會。欲遍收故。文分二别。第一明能化发起。第二成彼化事。   前中三。一標主出閣。二别明伴从。三總顯出儀。今初。言爾時者。正明眾會大用之時并不離祇園而游法界。略舉文殊。以示出儀。文殊師利本是童子。前標菩薩。彰具悲智。此云童子。表創入佛法童真行故。悲智相依即是閣義。悲住生死。不住涅盤。智住涅盤。不住生死。由俱不住。方能俱住。故名善住。从此利生。故称爲出。非暂離也。二與無量同行下。明其伴从。以表般若导萬行故。初一同生。餘皆異生。并約通称。表法爲名。故梵本中。皆有諸字。隨一一類有眾多故。三文殊師利與如是下。總顯出儀。前約無住方能化生。从善住出。今約自利方能利他。云出自住處。又前依佛果法界所流。此依自證因門大用。故彰略耳。   第二爾時尊者舍利弗下。成彼化事。通有三會。一比丘會。表回小乘可入大故。二諸乘人會。通收諸權皆入實故。三善財會。纯一乘機一生办故。又前二會。表信未久尚不定故。善財信終可入證故。   △今初有二。一明助化摄機。二明化主摄益。   今初。小乘之智亦助大故。文中亦二。一明睹緣興念。二時舍利弗下摄眾同游。於中亦二。先總辯摄儀。舍小趣大。爲出自住處向文殊所。後此諸比丘下。别明所化。於中四。一辯定。二列名。三結數。四叹德。今初。一是比丘。義如常說。二是身子弟子智慧生故。三出家未久。未證實際。可回心故。信心尚微須化诱故。四自所同住者。同居權小故。同住法界故。顯此類比丘則可回心。二所謂下列名。可以意得。三與如是等六千人俱者。結數。而言六者。前之六信可不退故。本自六根性清淨故。千表無盡。該果海故。四曾於過去下叹德。十句分三。初二宿因。次七現德。一悟理甚深。二深信清淨。三志行等佛。四依教修行。五智了本原。六悲能成益。上六自分。七勝進趣求。末後一句結属勝緣。明信一乘非無因矣。本属文殊。非身子子。故所叹德。皆約大乘。不同五百言含本迹。翻顯小乘不知不共。   第二爾時尊者舍利弗下。明化主摄益。於中二。一身儀摄益。令其根熟起樂欲心。二語業摄益。正受法門令其悟入。   ▲前中有四。一示勝境。二得勝益。三詣勝人。四蒙勝摄。今初有三。一標告。二汝可觀下。正教觀察。有十勝德。一身相勝。二常光勝。三放光勝。四眾會勝。五行路勝。常依八正爲八步平坦。逆順不離故云左右。右隨順故。住正道者。則不分别是邪正故。六住處勝。舉足下足無非道場。隨心回轉。萬德嚴故。七福嚴勝。常觀空有一異等邊。心地之下有如來藏。故名爲伏。恒沙性德爲種種寶。無心忘照。任运寂知。則能顯現。爲自然出。八林樹勝。樹立萬行。則如來藏。从其行流嚴法身故。九自在勝。於我無我。得不二解。自在主中爲最尊故。十上摄勝。此有二意。一約事說。心常上摄諸佛法故。是諸佛師。諸佛将說。敬法本故。二約表法。諸佛顯扬。皆依般若。究竟至於一切智故。三爾時尊者下。結略顯廣。可知。二時諸比丘聞是下。得勝益。上既勸觀。必当修觀。上根宿善頓益。遥聞益相可知。三即白尊者下。詣勝人。遥聞勝德。已获法門。親承法音。必成大利。故欲詣也。四爾時文殊下。蒙勝摄。回觀法器是摄相故。如象王者。身首俱轉無轻[跳-兆+參]故。表全向機無遗隱故。眷属俱者。觀照眷属盡令觀故。   ▲第二時諸比丘头面禮下。語業摄益。於中二。先設敬興願。義当問法。第二爾時文殊師利下。正明語摄。義当答問。於中三。一明受法。二辨得益。三總結所作。初中亦三。一舉益標告。二别示行法。三舉益勸修。今初。回小入大。先发大心。眾生無邊。法門無盡。爱見取相。疲厌是生。退堕二乘。失諸勝德。若廣大願行而無取。佛果非遠。况我因耶。二何等爲十下。别示行法。初征。後列。十句五對。一外緣内因。二求法成行。三深定妙智。四嚴剎調生。五长時廣大。廣大亦勝進也。此與初地十種大願。大同小異。今略會釋。一即供養諸佛願。二即三業不空願。故彼願云。承不退輪。修菩薩行。身語意業悉不唐捐。今云成就善根究竟不退。義全同也。三即受持願。四即修行二利願。五即不離願。不離勝友同修行故。故彼文云。願與一切菩薩。同一志行。今唯三昧。則志願常同。六即承事願。彼約横遍承事。此約豎窮承事。爲小異耳。七即淨土願。八即成熟眾生願。九即摄法上首願。遍剎隨佛轉諸法故。十即成正覺願。以成佛力即正覺故。如來一力。已用一切剎塵因成。况無量力。爲一眾生。既修多度。眾生無量。此心無疲。真菩薩矣。三比丘当知下。舉益勸修。亦有五對。一长善離生。二超凡越小。三成性满願。四習果修因。五摧邪入證。第二時諸比丘聞是法下得益。於中二。先明定體。後彰定用。今初。無㝵三義。一能見離障故。謂不作相及無作相在三昧故。二所見無拥故。故文說見一切佛境。三一具多用故。如下用中。二得此三昧下。彰其定用。具十大用。文有三節。初四外通用。次五内德用。後一遍調身心用。今初。一天眼用。二及聞彼佛下天耳用。三亦能觀察下他心用。四亦能忆念下宿住用。神境漏盡等義在結中。二又由得此三昧故下内德用。一发多大心。定中发心。故云真實。義同證发。二多三昧。謂即一之多是難行定。三多度門。四多智照。五多神力。神力多約内身任持。三以得如是下。遍調身心。總結成益。圓教摄機。創发大心。頓得菩薩十通等用。况十表無盡。一一十千。皆以法融。初後無㝵。非是次第修習之力。菩提心品。廣說其相。第三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具足安住下。總結所作。亦勝進益。於中三。初明自住。次勸諸比丘下。彰其化法。上明发心。今勸住行。後住勝行已下展轉成益。略有八重。并上爲十。以顯無盡。上來六千比丘會竟。   △第二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下。諸乘人會文中四。一結前所作。二至所化處。三顯所說法。四明所益眾。今初可知。二漸次南行下。至所化處。其城居人。多生福德。故曰福生。城表防非。即真法界。一切眾生自此出故。東爲方首。启明之初。表順福善入道初故。又表福智入位本故。婆羅林者。此云高遠。以森耸故。当起萬行莊嚴法身。能摧障盖。故称幢也。大塔庙者。具云窣堵波。此云高顯。昔云塔波。義曰歸宗之所。庙者貌也。世尊貌故。日照三藏云。此城在南天竺。城東大塔。是古佛之塔。佛在世時已有此塔。其塔極大。東面鼓樂西面不聞。於今現在。居人多唱善財歌詞。此城内人。并有解脱分善。堪爲道器。表所依法界本覺真性諸佛同依。是故復云往昔諸佛曾所止住。三時文殊師利下。顯所說法智用宏舒。故云普照。所照深廣。即真法界。此是正說入法界經。四說此經時下。明所益眾。略有二類。先明諸龙得主教意。云求佛道。即住海水。堪受得聞。後復有無量下。摄三乘機。得眷属教。隨器益故。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三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國大興王寺奉宣雕造   貞元新譯華嚴經卷第四(从第四經六纸至第六經九纸)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澄觀述   (善財會初有六善友。第一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第二吉祥云比丘。第三海比丘。第四妙住比丘。第五彌伽长者。第六解脱长者)。   △自下第三。時福城人下。摄善財會。先启十門。一總彰大意。二修入眾殊。三示方不同。四趣求有異。五見處差别。六教遣不同。七叹不叹别。八推不推别。九結不結異。十去住不同。   ▲今初。夫如來垂迹。遇盡宿緣海會。塵沙大器。非少善財偏舉。其故何耶。釋有多意。一舉一例餘。以警未悟。佛在童子。少而老成。勉乎行人。白首自媿。彼既能爾。我安自欺。故下偈云。信樂堅進力。善財成此行。若有敬慕心。亦当如是学。又学如鱼子。成者如鱼。以励行人。有始有卒故。下經云。既发心已。又能如是。如救头然等。日月发辉。萤烛無彩。大士現迹。道掩餘乘故。經云。餘諸菩薩。於無量劫。方能淨修菩薩行願。今此童子一生皆办。化不在多。一便当終。行不在久。得意頓超。况久积淨因。何不速證。靡論凡聖。意在放修。   ▲二修入眾殊者。唯初信内三會四眾。欲令普信。意顯通收入住已去。善財一身。顯行在已。入位希故。   ▲三示方不同者。大位有三。初地前知識多在南方。地上無方。地後兼二。然云南者。古有五義。一舉一例諸。一方善友已自無量。况餘九方。此一約事。餘四約表。二者明義。表舍暗向智。南方之明。萬物相見。聖人南面。盖取於此。三者中義。表離邪僻。東西二邊。契會中正一實道故。四者生義。南主其陽。发生萬物。表於善財增长行故。北主其陰。顯是滅義。背於趣寂而滅惑故。世尊涅盤。金棺北首。正取歸滅。五隨順義。背左向右。右即爲順。西域土风。城邑園宅。皆悉東向。自東之南。順日月轉。彰於善財順教理故。地上正證。離於證相。不以南表。地後業用。有無無㝵。文殊有示而無方者。表於般若。加行有修。正證無二。普賢無方。亦無示者。表真法界德普周故。有人唯取隨順一義。非前諸釋。以正明義出此方故。宁知西域南非明等。况通方教言有多含。貴在虛求。何必執定。   ▲四趣求有異者。略有三别。最初文殊自往福城。根尚微故。未发心故。大悲深故。二德云下善財往求。根漸勝故。已发心故。彰重法故。三者普賢知識不就善財不往。法界位满無來去故。   ▲五見處差别者。三賢未證。散在諸處。地上證真。生在佛家。多居佛會。地後起用。亦散隨緣。普賢因圓。必克满果。還居佛所。   ▲六遣不遣者。初之文殊若約事說。前無友故。若約表者。表信内熏托理而起。前更無遣。見後文殊般若照極。自見普賢一真法界。故亦無遣。中間諸友。顯大緣起。萬行相資方得圓满。故皆教遣。教遣之義。下当廣明。   ▲七叹不叹者。初文殊中未发心前所以不叹。教发心已。方乃叹之。後二不叹。表位满故。離心相故。中間諸友皆應有叹。其不叹者。略有二緣。一正在定。如海幢等。二行逆化。如勝热等。叹違逆化。亦诫初心。莫取诡異爲真道故。過此二緣。餘無者略。   ▲八推不推者。諸友皆悉谦己知一。推勝知多。初一後三阙斯二事。爲顯人尊德已备故。而有遣者。令其增修無厌足故。亦表所主法門異故。不推佛者。顯於果海離修相故。又佛属本會。普賢贊德。義当推故。   ▲九結不結者。唯有普賢。結通十方。塵剎成益。彰位已满。法界理周。餘皆反此。   ▲十去不去者。末後二位無有辞去。文殊無身。彰離相故。普賢位極。周法界故。餘皆辞去。学無常師勝進故。   ○次正釋文。文分四别。第一四部云奔。第二三業調化。第三上根隨逐。第四大聖重教。   △今初分二。先總明。後有優婆塞下。别顯四眾。即爲四别。二眾中文皆有三。初標主属。次所謂下列别名。後如是等下結威儀住。今初。第一優婆塞者。此云近事男。親近比丘而承事故。二優婆夷。此云近事女。近比丘尼而承事故。此二并由受五戒故。立近事名。三童男。四童。其間别名各有本緣。可以思准。皆五百者。五位證入。通四眾故。共成二千普賢行故。   △第二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知福城下。三業調化。於中二。先身意調機。二当根授法。前中亦二。先總調大眾。後别觀善財。今初。身示威光。意流慈智。爲說方便。是故經云起說法心。二復於是時下。别觀善財。知其不群。特回聖眷。善財會名因此而立。雖有五百。非偏爲故。於中分二。一標以征起。二知此童子下。别觀因緣。於中亦二。一觀外緣。二觀内因。前中復二。先别明。後以此事下。總結。財多属依。善通依正。生而財現。是其善相。称曰善財。小聖尊空。生而空室。大士貴德。生多法財。二又知此童子下。觀其内因。据此觀因。亦非聊爾。但未入位。福智所資。亦似布衣。深蕴德行。又此称善。對上爲財。又解心順理曰善。积德無盡曰財。文有十句。初二宿因。信解已去。通其過現。舊經末句云。回向菩提無有障㝵。今經略無。第二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是觀察下。当根授法。於中三。一結前生後。法有所付。所以熙怡。令自寶持。故須安慰。二廣爲下。正授法門。初總。所謂下别。别有十句。初一因法。謂积集萬行。次八果法。後一通因通果通理通事。三爾時文殊師利爲善財下。結說勸進中。結前所說。普及無偏。指前因法。勸令修進。令发大心。求前佛果。令忆宿善。使不自轻。餘非此機。隨宜更演。   △第三爾時善財下。上根隨逐。同餐妙旨。独颕聚流。重法隨師。說偈求度。文中二。先序說因。二正陳偈頌。   今初。已发心故。此菩提心。爲当何位。善財童子。爲聖爲凡。古有多釋。一云即地上菩薩。言发心者。證发心也。一云此是地前實報凡夫。但有宿善。信根現熟。有云古不足依。自引安住地神文云。此人已生法王種中。斯文可定。自爲二解。一謂智契法性。生在佛家。名法王種。即已入地。二謂据多聞熏習勝解真性成就佛種。名生法王種中。即三賢内種性菩薩。然此師解。依於前義。不異初師。依於後義。未殊次解。何足異焉。又法王種證爲定者。慈氏經文復云何通。彼云。餘諸菩薩經無量劫。今比童子。一生之中淨菩薩行。又見普賢等於諸佛成於智度。復是何位。無執一文自相矛楯。賢首釋云。應是善趣信行中人。依圓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見聞如是普賢法故。成解脱分善根。如前叹德中辨。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此五位行法。即如善財此生所成至普賢位。是也。三證入位。即因位窮終。没同果海。善財來生是此位也。若爾定是何位。謂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歷五位。隨在即彼收。以遍一切故。如普賢位。此之一解。甚順經宗。意云。下寄五位。即是所證。更有一理。歷位而修。得見普賢。一時頓具。地獄天子。尚一生内。三重頓圓。何以善財克定初地。宁可知推。凡聖難测。二正陳偈詞。昔是五言。今是七字。舊經三十四。今成三十七。加第一偈及三十五六。大分爲三。初一偈標贊求度。次三十二偈别贊求度。後四偈結贊請說。   ▲今初。前半贊文殊德。上句自利。下句利他。後半求度。上句標有大心。下句請聽後說。   ▲第二三十二偈别贊求度中二。前四偈。傷己沉溺自勉不能。餘偈。仰德依人請垂拔濟。前中通明迷於苦集失於滅道。造因趣果。生死长沦。具業惑苦十二有支。且分爲二。先二偈明迷苦集故。煩恼爲因。而受苦果。後二偈明失滅道故。以業爲因。而受苦報。今初八句。初二句潤業煩恼。第五六句发業煩恼。即六地經云。無明所覆。受水爲潤。我慢溉灌。初地經云。無明覆翳。立骄慢高幢。入渴爱网中。又此三類。谢往過去。總名無明。十地論名根本無明。迷法義過。謂痴暗無明。常所覆者。即迷法過。法謂心體。由迷心體第一義故。而造諸業。拣餘发業。通称無明。故文特云痴暗無明。六地經云。不了第一義諦故名無明。然諸煩恼皆悉发業。故下句云。貪恚炽盛火恒烧具三毒矣。而发業位無明力增。故諸經論多說無明而能发業。其初二句。即迷義過。第二句迷内無我。染自陵他。生於骄慢。长流生死。高而難踰。故喻垣墙。六地經云。三界受生皆由着我。第一句即迷外過。妄謂我所及外境界。而生爱染。非爱不生。爱着不出。故比池堑。三四兩句。即是苦果。既发既潤。集因已成故。六趣門中。出入不息。三界城内。恋着不離。第七句起惑之緣。苦果之主。故曰魔王。第八句起惑之者。受苦之人。以上因緣。长沦苦果。豈非愚童。後二偈明失滅道。以業爲因。而受苦果。即由前無明而起行也。於中末後三句。所起苦果。前之五句以惑造業。於中。其惑亂戏。及恒行险。趣諸邪道。正明起業。餘即别說業俱煩恼。由前迷執我我所故。以我對所。而生三過。一於未得處而生谄诳。二於不可得處便生嫉忌。三於己得者便生悭吝。由嗔造業。故生忿恨。結怨於心。此思之始。其惑亂戏。即思之終。初地經云。以忿恨风。吹心識火。識然不息。炽然不息即惑亂戏。由惑起業。無定無實。名爲亂戏。故楞伽云。譬如技儿變現自在。即是所吹心識火也。貪欲所缠如羂索者。由貪造業也。爲有造業。豈有出期。疑惑所蔽。若生盲者由痴造業也。六地經云。不正思惟。起於妄行。疑惑即是不正思惟。不正思惟是無明因。亦無明摄故。若生盲迷於異熟及勝義諦。竟無所見。恒行险趣諸邪道者。正明失道造業之過。恒行险趣。就人彰過。諸邪道者。就法彰過。道即業因。謂福等三。横集曰諸。常集爲恒。不動善業惑俱亦邪。况行十惡外道邪行。故初地云。凡所作業皆颠倒相應。末後三句所起果中。初句惡果。次句通善惡。由不覺知即是無明。故有後句恒受苦過故。涅盤說。一切眾生。因無明生。亦因而死。意顯有智則無生死。由上四偈通叙眾生故。下濟我便爲兼濟。第二滅惑大悲下二十八偈。仰德依人。請垂拔濟。於中二。前十三偈贊人求法。後十五偈贊法求乘。前中各上三句贊文殊德。末後一句正求运濟。於中亦二。先有六偈。對迷苦集。希垂拔濟。可知。後有七偈。對失滅道。冀成行果。於中四。初一偈總求真道。謂三界九地六趣苦果煩恼集因。仁皆已滅。必有滅因。以爲真道。二有二偈。求涅盤道。前偈滅十惡行。求對治道。後偈滅四倒因。求智照道。三有二偈。求菩提道。前偈求根本智。以見法原。後偈求後得智。成諸功德。四有二偈。求見道緣。對上魔緣。願依諸佛。第二大悲爲毂下。叹法求乘。带喻說法。謂前失正道。常行邪道。猶如步骤。今修萬行。常行正道。同彼安车。此十五偈。總說一车體用莊嚴。而偈偈有結。顯隨一行皆是一乘。或事或理。或因或果。總合爲一不思議乘。一运便能一切皆运。文且分三。初四偈求萬行利他普濟乘。二有三偈。求十度自利圓满乘。三有八偈。求二利滅障廣大乘。若依行布。此之三段。初一。地前。次一地上。後一地後。而諸位互融。合爲一乘。圓修無㝵。如離輪毂辐辋等外更無别车。離萬行外無别乘體。因果交彻。事理該融。不同餘宗體嚴各異。今初利他中四偈。有十三事。初偈有五。一一切佛法皆依大悲。如以眾辐凑於一毂。二行願相扶运至菩提。如有兩輪方能致遠。三深信入法。如辖贯定。四堅忍不動。如轴居心輪等依轉。五淨德居前。如辕爲引。依斯五義。可證菩提。是故。結云菩提乘也。下結例然。皆取釋中本意立名。次偈三義。一總持摄法。如箱摄物。二慈荫清凉。如张幰盖。三四辯演畅。如鸣銮铃。具此三行。乃爲最勝。次偈三義。一淨戒嚴洁。如淨茵蓐。二三昧适神。如侍婇女。三法音警物。如击鼓聲。具此三法。称爲大乘。後偈二義。一四摄蕴德。如藏含寶。四摄悦物。如璎周垂。二牛有羁鞅。可以引车。人有惭愧。方能导行。惭者自不作惡。愧者不令他作。故云自他惭愧。又依唯識。依顧自法。崇重賢善。即名爲漸。依顧世間。轻拒暴惡。即名爲愧。故云他。具上惭愧。以用莊嚴。爲無上乘。略舉十三。以爲體式。類顯萬行皆能利他。二有三偈。十度自利圓满乘者。十行十地皆此成故。初偈三度。一车既寶成故有光等。三施圓满悦物如光。二掩破戒垢。令法身洁。如涂香也。三内忍貪瞋。則外違順不能傷害。爲滅疮疣。此於车上。是不破義。是無损義。故梵本云。疮疣已滅如金剛。此之三度。成大財體及多眷属。增上生道。故爲最勝。次偈四度。一三業摧障圓满名輪。不退爲勒。如车速進。二善守根門。六處常寂。如箱持物。然前段中。總持爲箱。今何重出。此依舊經。若梵本云。堪用禪中勝三昧。意取禪能空心。如车中虛有车之用。三四般若方便二度合明。謂上辕爲功德。今轭在辕端。明智慧方便爲眾德首。方便成事。般若成度。事理相望。如轭二头。權實交彻。如唯一轭。牛能引此。何行不前。然進伏煩恼。定熟有情。慧成佛法。此三已名决定勝道。况慧有權實。故爲妙法。後偈三度。一牛若有御隨心能到。行若有願無事不成。能向眾生菩提實際。二车能有载。寔由堅持。法若不散。在總持力。三御者有智。能隨水曲。願行有智。回轉普周。具此後三。正覺疾满。三交络普賢下八偈。二利滅障。廣大乘中。斯即地後。義兼果乘。初偈三義。一普賢行即是總句。普賢位故。以网交络遍於一车。以普賢行笼一乘體。二悲故廣运無緣名徐。三不疾而速故行無畏。不畏眾生難可化故。舊經梵本。并無安庠。梵云寂靜行中勇猛修。舊經云所向皆無性。明是無緣能速進義。第二偈三義。一以無垢智如车堅淨。二幻智隨意如车巧成。梵云幻智妙作妙成就。三已斷二障如车無㝵。舊云一切無障㝵。言含法喻。具上三義。故爲速疾。第三偈。經文阙喻。唯有法合。初句取淨義。二取安樂。三取廣博如空。梵云法界廣博能普照。結句合云無上乘。第四偈。亦唯有法。一取免塵。二取代步。三取輪摧。餘之四偈亦唯有法。或略不說喻。或不喻车。顯车事少法門多故。据上法喻。無德不备。依此而修。必能速运。故願令赐。冀得親乘。   ▲第三四偈。結贊請說可知。   △第四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象王下。大聖重教。文中四别。一略贊略教。二廣問廣答。三指示後友。四念恩辞去。   初中先贊後教。今初。一贊发菩提心。在於偈前。二復欲親近下。贊其近友問行。即前偈内。後善男子親近供養下教也。謂教往近友。起無厌心。云何近友。是種智初因。初有二義。一勝上義。故涅盤二十云。無上菩提近因緣者。莫先善友。二爲本義。法無人說雖慧莫知。故說近友爲全梵行。下德生中廣顯其相。然靡不有初。鲜克有終。歷事多時。故宜勿懈。   第二善財白言下。廣問廣答。先問後答。今初。有十三句。望前偈中。文有二勢。一前别此總。謂前明悲智度等别故。今於悲等總修学故。二前横此豎。前悲智等位位同修。此修学等从始至終。有前後故。文中初二爲總。餘句爲别。總謂学解学行始修終修。皆名修学。唯因圓無学果满無修。又学摄於解。修摄於行。二句已收。解行盡故。下諸友中。多但此二。餘句别中。一始起趣向。二即事造修。三令心遍满。故梵本云。云何菩薩行中普遍满。舊無此句。四治障離過。五轉劣向勝。舊亦阙此。六證達分明。七出生未得。八觀察性相。九增廣令多。十具足获得。十一究竟圓满。若豎配者。十住发起。二十行正行。三者十向廣大遍满。四五六句并是初地。初淨二障。次轉成出世。後證入真如。七謂二三四地世出世行皆出生故。八謂五六二地。世與出世。四諦緣起。般若現前。皆觀察故。九謂七地功用行满。得增廣故。十謂八九十地。無功用行任运成故。十一十地勝進等覺位中普賢大行皆圓满故。横豎無㝵。是此問意。二爾時文殊下。答中分二。先以偈頌教其求行。後以长行教其近友。二處皆贊发菩提心。今初十偈分五。初有二偈。贊其发心。二有一偈。略教無厌。三有一偈。贊发心德。四有五偈。具答廣教。五有一偈。結其成益。今初。初二句總贊善來。餘六句出贊所以。以发心故。初句大悲下化。次句大智上求。次二句釋初大悲。後二句大願爲主。又此亦是四弘誓願。二有一偈。略教無厌者。謂了性無取。即寂起悲。則眾魔爲侍。不溺實際故。魔小莫壞。三一偈贊发心德者。爲物发心。德不可量。故偏贊福。有智之福。映蔽餘福爲福威光。遍法性空如列星宿。能生諸福深廣如海。四有五偈。具答廣教。含答上問。且約通說。一近佛聽法。二立願淨障。三入方便海。四遍一切剎。五經一切時。此五無疲。則普賢行满。得如來地大聖。此中總教諸法。顯十信中總相信故。下諸善友各别示行。顯入位後别修證故。五一偈結益可知。第二长行。教其近友中二。先贊。後善男子汝今下教。謂但能求友離過。則前問皆圓。於中二。先案定。後诫勸。今初。上令求友不得不决。言善知識者。未知善法能令人知。未識惡法能令人識。或二并通。識約明解。知約决了。瑜伽四十四。成就八支爲善友相。一戒。二聞。三證。四悲愍。五無畏。六堪忍。七無倦。八善語具。今云真者爲拣似故。具上八義。可得名真。又諸知識。總有五種。一知識世間善惡因果而令修斷。二厌世樂而求涅盤。三有悲心而相心修度。四以無相慧令物修行。五無障㝵修满普賢行。此五前前望於後後。皆非是真。真唯第五。人能行此。是人善友。究竟善友。唯是如來。直就五法。名法善友。統而遍收。教理行果皆善友也。淨名道品爲善知識行善友也。離世間品。有十善友。恐繁不引。後善男子求善知識下。诫勸。隨順是勸。餘悉是诫。設有實過。尚忘非取法。至聖尧舜其猶病諸。自除如來孰能無過。以人废道。翻是自欺。况權實多端生熟難测。   第三善男子於此南方下。指示後友。於中二。先舉友依正。後勸往教問。今初勝樂國者。次下知識寄当初住。勝過前位。信所樂故。山名妙峰者。山有二義。一寂靜不動。二高出周览。以况初住。解心創立。依定发慧。寂然不動。智鑒無遗。彻見果原。下觀萬類。山以表之登此心顶。便成正覺。故曰妙峰。友名吉祥云。云有四義。一普遍義。二潤泽義。三荫覆義。四澍雨義。故次四德。謂定福悲智。具此四義。称曰吉祥。又創入住位。爲吉祥故。創出外凡。故托比丘教問。云乃至者。譯人从简。非当時略。梵本具牒前段問詞。   第四時善財下。念恩辞去。慶問後友故。欢喜踊跃。怅辞德音故悲泣流泪。下諸善友。皆准此知。然後二段。義雖属後。文在此會。此會說故。問大聖有智能演。善財有機堪受。何不頓示。而指他人。歷事諸友。下諸善友例此爲疑。答有十意。一總相而明。爲於後学作軌范故。謂善財求法不懈。善友說法無吝。二顯行緣勝故。謂真善友是全梵行。如阇王之遇耆域淨藏之化妙嚴等。三破愚執故令不師愚心。虛己遍求。四破見慢故。謂令不觀種。姓不耻下問。須遍敬事。五破偏空執故。謂不唯無求。無求之中吾故求之。六令即事即行故。宁可少聞便能證入。不在多聞不行不證。七破說法者摄属心故。我徒我資。彼此見滅。八爲顯寄位漸修入故。若不推後。位位中住無有勝進。九爲顯佛法甚深廣故。遍事諸友。不窮其原。真實善友尚皆推勝。凡夫劣智安能遍知。十顯善財與諸善友成緣起。善財有力引发友教。善友有力令善財證。互相交彻。能所莫二。無善友之外善財。則一即一切。明善財歷位。無善財之外善友。則一切即一。多位成就皆是善財。由是卷舒自在無㝵。上之十義。初一通於師資。次五多約資說。第七約師。後三約教。   [△@△]大文第二。爾時善財童子漸次南行下。有十善友。寄十住位。謂始入空界。慧住空性。得位不退。故名爲住。住義多種。寄圓說十。以菩提心。而爲其體。直心偏增名入空界。語其相也。與於法界虛空界等。十住不同。即爲十段。然下諸友。古德判文。从一至十。今略叙一二。辯公分三。初聞名求觅。是加行位。二受其所說。是正證位。後仰推勝進。是後得位。有開五分。一舉法勸修。二依教趣入。三見已請敬。四正示法界。五仰推勝進。然上二義并約位說。於義甚善。在文不便。以後友名義雖属後。前會說故。今依意公及五台論。約會科之。分爲六分。而名小異。一依教趣求。二見敬谘問。三称贊授法。四谦己推勝。五指示後友。六恋德禮辞。而諸文多具。故總科之。小有增减。至文当辯。更有多分。但六中别義。又多不具。故不顯之。   ●今此吉祥云比丘。寄发心住。謂緣佛十力。而发志求。起大悲心。下化含識。悲智相导種智相應。名发心住。文具六段。   今初。依教趣求中。准後諸友。多分爲二。一念前友教。二趣求後友。今略無初義。或前未入位故不說耳。唯說趣求。皆言漸次南行者。總顯加行。見心陟位故曰登山。智鑒位行爲遍觀察。情懷得旨名爲尋求。七覺助道云經七曰。法無所得爲竟不見。要須忘懷爲絕諸想。寂不失照爲正觀察。希離轻毛。心安不動。然先德釋經。通有四例。一隨相消文。二以教拣别。三本迹融會。四觀心虛求。一文一義罔不皆爾。今通用之。隨便取舍宽文用。初義義含用。第二意滥用。第三本意用。第四第四一義。似滥師心。得此一門。非數他寶。托事顯法。經文甚多。轻此一門。解脱逾遠。故下釋友依正等法。多用此門。若約事相。相多易了。   第二過七日已下。見敬谘問。即分爲三。初見。次敬。後谘問。下多例此。今初。離七覺相爲過七日。忘所住位方爲得旨。故見。在别山見。即定慧双流。爲經行徐步。徐即是止。不住亂想。行即是觀。不住靜心。若約事相。即正修習般舟三昧。二即前往詣下。明設敬儀。重人法故。三白言聖者下。谘問法要。是本意故。於中三。初自陳发心。明有法器。次而未知下。正陳所問。顯爲法來。問中略者。翻譯略耳。若善財略。友云何知。下友不應遍牒前問。後我聞聖者下。叹德請說。希垂拔濟。謂有智善能有慈無吝。故應爲說。诱謂诱喻。即是教授。以成前解。诲謂诲示。即是教诫。以成前行。下皆准知。前雖廣問。但至因圓。此中結請。期於果满。双結发心。問行意故。   第三時吉祥云下。称贊授法。即正入法界。於中。先贊美法器。後正示法界。   △今初。所以贊者。令自寶固欣聞勝法。文中二。先標二難。後所謂下。别牒前問。是釋後難。文有十句。小有開合。案次牒前。初一牒前總中二句。若学若修皆菩薩道。餘九牒别。一勤求菩薩境界者。即是前文起菩薩行发起趣向菩薩境故。二勤求菩薩廣博淨行者。摄前三句。謂行摄前行菩薩行。廣博摄前遍满菩薩行。淨即摄前淨菩薩行。舊經具三。一是出離道。即是前行。行即出故。二清淨道。即是前淨。三清淨廣大心。即前遍满。唯此句合。餘皆一句。以牒一問。三即前轉。菩薩行亦轉變故。四即深入。深入廣大解脱門故。五即出生。種種作業方能生故。六即觀察。觀察眾生心行異故。七即增廣。行無住道方增廣故。舊經云。求生死涅盤門。謂不住涅盤即生死門。不住生死即涅盤門。二俱不住即是出義。由俱不住方能俱住。即是入義。不住而住。故名示現。八即成就。於爲無爲心無所着。何行不成。故世尊說。盡無盡法。不盡有爲。不住無爲。於有爲界示無爲法。於無爲界示有爲法。何所着哉。九即圓满。能除眾生微細過失。方圓满故。   △第二善男子我得下。正示法界。即念佛三昧。推勝之内方舉其名。今正示中唯彰體用。文中二。先明體相。後辨勝用。今初。文有五句。具含名義。下結名云。我唯得此忆念諸佛平等境界無㝵智慧普見法門故。文中。初句爲總。謂自在决定解力。自在有二義。一觀境自在。欲觀不觀。若一若多。皆自在故。二作用自在。欲去欲住。隨心成故。决定亦二義。一智决斷故。二信無惑故。解即勝解。亦有二義。一爲信因。於境忍可故。二爲作用因。於境印持。遠處爲近。若大若小。隨心變故。信智相資。他境不動。故名爲力。即三昧義。餘四句别釋上總句。一信眼清淨。釋上信决定義。謂欲修念佛三昧。先当正信。信與解俱。故名爲眼。則了見分明。由有信智。於實德能。深忍樂欲令心等淨。故名清淨。二智光照曜。釋上智决斷義。文殊般若意云。欲入一行三昧。先聞般若。如說修学。然後能入。言一行者。一法界行亦無一故。故彼經云。法界一相。系緣法界。即是此中决定解義。又顯諸佛等無二故。若約表位。此中正是发心住體。以本解性聞熏之力令開发故。名决定解。三普眼明彻者。釋觀境自在義。無境不觀。故云普眼。以如爲佛。無法不如。則無非佛矣。以覺爲佛。無心非覺。心皆佛矣。以虛心之覺。契唯如之境。則不動法界。窮乎寂照之原。則心境皆佛。能所俱泯。豈非普哉。如此真眼。方爲明彻。四具清淨行。釋前力義。非唯淨信。若沉若舉。諸盖諸取。諸三昧障。皆悉不生。故云清淨。心造真境。故名爲行。即一行也。第二慧眼遍觀下。辯其勝用。前明即用之體。一行三昧。今明即體之用。用無不窮。略有二用。一者内用。二者外用。今初二句而有三用。慧眼遍觀一切境界。是普眼用。善巧方便。是智光照曜用。離一切障。是清淨行用。二以清淨身下。明其外用。勝解印持。隨心去住。於中三。初明不動而往。二以信解力下。不念而持。三以智慧眼下。不往而見。於中三。初標。次所謂下。别顯數多。後隨其所見一一方中下。明所見事别。并顯可知。   第四善男子我唯得下。谦己推勝。於中二。先谦己知一。即結自分。後推勝知多。即增勝進。   △今初。即結示其名。一切諸佛平等境界者。即是所觀。横該十方。豎窮三際。義贯十身。故云一切。即上普觀一行三昧。觀其法身。十方諸佛。亦通餘身。真應無㝵。十身圓融。皆是所念。平等有二。一約事等。一切諸佛利樂意樂受用變化。一切作業悉皆同故。二者理等。十方如來同一法身。三際諸佛無二體故。故般若云。若一佛出世。一切皆出。一佛涅盤。一切涅盤。何以故。諸佛法性無二相故。不如是知。非真念佛。故上經云。若生如是想。此佛此最勝。颠倒非實義。不能見正覺。無㝵智慧者。結其能觀。即上智光照曜。見佛取相。滞於方便。知佛空寂。真慧所沉。念無念者不㝵事而恒真。無念念者不動真而恒用。動寂無㝵。方念真佛。普見法門者。即總收前二。以結其名。即前普眼明彻也。即此後句可爲總名。問法門無量。何以初友便教念佛。答略有十義。一念佛三昧眾行先故。智度論云。菩薩。以般若波羅蜜爲母。般舟三昧爲父故。二依佛方能成勝行故。三功高易就以奖物故。四觀通深淺能遍摄故。五消滅重障爲勝緣故。六双兼人法易加護故。七十地菩薩皆念佛故。八三寶吉祥經初說故。初此念佛。海云說法。妙住依僧。爲次第故。九即心即佛易一境故。十爲表初住緣佛发心樂供養故。   △二如諸菩薩下。推勝知多。於中三。初總標。次别顯。後總結。   ▲今初。凡諸推勝。總有二意。一者通指諸菩薩行。謂菩薩勝行無量無邊。我唯知一。即標中云。而諸菩薩無量智慧具足圓满等。二者就一行中唯知少分。如一念佛即有多門。我但知一。餘不能知。如下别中二十一門。皆約念佛。下諸推勝。例此可知。而言門者。隨其二入佛境故。隨一一境智游履故。   ▲二所謂下。别有二十一門。各先標名。後釋相用。并从業用以受其名。准晋經中。一一皆有三昧之言。今略無耳。古德分二。前十念佛勝德圓备。後十念佛妙用自在。今釋有異。略爲三門。一明所念差别。二者會釋經文。三以能念收束。   今初。謂十身三身爲觀不同。略爲十種。前八三身。後二束上以成十身。謂念三身佛。則爲三觀。各分依正。便爲六門。就報化中。分於内外。以成其八。九謂性相無㝵。十謂融摄重重。言十種者。一若作是觀。佛以法爲身。清淨如虛空。無念念者。則念真如。是念法身。二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别。依真而住。不依國土。是念性土。三十莲華藏微塵數相。此等皆是念報身相。四有無盡德。一一難思。念報内德。故上經云。一切威儀中。常念佛功德。昼夜無暂斷。如是業應作。五觀華藏剎無量寶嚴量周法界。是念報土。六或觀佛相具三十二。若總若别。若逆若順。丈六千尺。此等皆是念化身相。七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此等皆是念化身德。八餘方淨土水鸟樹林。此等皆是念化身依。九前二是性。後六是相。相外無性。性外無相。性相交彻。真佛真土。是念第九性相無㝵。十以性融相。相隨性融。令前九門合爲一揆。故德德無盡。相相無窮。塵塵剎满猶如帝网。是第十念重重融摄。得後二門。前皆真實。經隨别說。義必該融。   第二會釋經文者。今念十身。是後二門。故二十一門。前二十門。各以二門。念於一佛。以成十身。爲十見佛。後一總融成第十門。謂初二門即是願佛。亦名願身。論釋願身願生兜率。初門宫殿。即天宫等。後門意樂。正是願體。故梵本中名上升門。理實如來願周法界。隨樂令見。是出生義。故十見佛名出生見。三四二門即本性佛。名爲智身。佛以智慧爲本性故。前門十力智。後門無㝵智。智則明了爲見。五六二門是法界佛。名爲法身。前門一切界中無有差别。後門入不可見微細難知。并法身相。爲普至見。七八二門是住持佛。名力持身。前門多劫。後門多時。并自力持。常令物見。爲隨順見。九十二門即隨樂佛。名意生身。隨眾生樂。如意生故。前門遍一切剎顯生身多。後門遍一切世釋隨心樂。隨心皆見。爲普受見。十一十二即涅盤佛。名爲化身。前門化身。後門涅盤。化即有滅。故說涅盤。須知性寂爲深入見。十三十四即三昧佛。名威勢身。前門从住處出。是三昧用。後門加趺遍坐。是三昧相。一日之中見一切佛。是無量義。从此往化。是無依義。故云三昧佛。無量無依見。既加趺坐。身满法界。豈非威勢。十五十六即正覺佛。名菩提身。前門一毛頓現。是處微細。後門住剎那際。顯時甚深。如斯成佛。不着一切。爲無着見。十七十八即是心佛。名福德身。前門心所住法。後門標自在心。故經心佛令安住見。隨心轉法。爲福德身。十九二十即業報佛。名相好莊嚴身。前門應現業報。後門爲真業報。坐華藏剎。即相海莊嚴。若真若應皆令物信。爲深信見。末後一門。總該十身。故曰身云等虛空界。則十佛十身皆等虛空。并合法性。爲莊嚴法界虛空界也。是則隨門說異。舉一圓收。如是方爲華嚴念佛。上來略辯。隨所念異。成此多門。若别對十觀。恐繁不叙。   第三能念收束。略有五種。一緣境正觀念佛門。若真若應。若依若正。皆是境故。称名属口。非真念故。略而不言。二摄境唯心念佛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况心佛眾生三無差别。三心境俱泯念佛門。心即是佛。心則非心。佛即是心。佛亦非佛。非心非佛遠離一切。故無所念。方爲真念。四心境無㝵念佛門。双照事理存亡無㝵。等真門之寂寂何佛何心。鑒事理之明明常心常佛。双亡正入。寂照双流。五重重無盡念佛門。理既無盡。以理融事。事亦無盡。故隨一門摄一切門。融斯五門。以爲一致。即是此中能念之心與前所念十佛境合。非合非散。涉入重重。難思境也。此初善友推勝之中。全具諸門。下諸善友或有别用。解脱长者用唯心門。普德淨光觀德相等。皆是此中諸門别義。将此五門。對會經文。可以意得。念佛一門諸教欣贊。理致深遠。世多共行。故復略叙。無厌繁說。   ▲三如是等下。總結可知。   第五善男子南力有國下。指示後友。於中二。先正示善友。後叹友成益。今初。即治地住善友。海門國者。彼國正当南海口故。表觀心海爲治心地深廣門故。比丘海云者。海爲法門。普眼法云深廣覆潤諸眾生故。表治地中觀察眾生起於十種深廣悲故。後海云比丘善能分别下。叹友成益。文有十句。初總。餘别。句各一義。即悬指後友所成益事。一即見竟得益。二即聞華宿因。三即叹发大心。四即聞受持法。五六及七皆普眼所詮。八聞依正莊嚴。九即发心之相。至文当知。   第六時善財下。恋德禮辞。如前已辯(下第五經)。   ●第二海云比丘。寄治地住。謂常隨空心。淨治八萬四千法門。清淨洁白。练治心地。故名治地。文具六段。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依教正觀。此明温故。後趣求後友。意欲知新。又前学而能思。後即思而能学。然思前猶属前會。謂上來親近善友。次聽聞正法。今正念思惟。及如說修行。即是涅盤二十五中。四近因緣。今以前義属後進趣。後義属於前友指來。互爲钩锁。主伴交參。故从會判属於後耳。下皆准此。今初念前中。有十一句。初句爲總。謂聞善友教。一心正念。後隨順思惟下十句爲别。舊經十句。皆云正念觀察。謂不沉不舉。寂照双流。今乃含在總句之中。其别句内隨順則通其思惟等。隨当句中。所宜各異。謂智光明。宜言思惟。其解脱門。須通達等。言隨順者。隨順事理皆無違故。一即思前觀境自在等。二即達前作用解脱。三即持前一行三昧。亦推勝中諸三昧門。四即敬前聞佛說法。五即觀前所見諸佛。六即樂前十方住處。七即了前寿命神通等。八即見前佛成正覺。九即入前所詮法界。謂一行三昧。所觀之佛同法界故。十通住前諸佛境界。後漸次下。趣求後友。可知。   第二詣海云下。見敬谘問。文中二。先見敬。後白言下谘問。於中二。先自陳发心。後而未知下。正問法要。其中言生死輪者。如汲井輪循环無已故。大願輪者。盡眾生界窮無際故。眾生界盡。大願方終。故對生死。以立輪称。餘所問義在相可知。雖含義理。經文浩博。不可繁說。   第三時海云下。称贊授法。文中分二。先贊法器。後授法要。   △前中三。初友本問。以发心者難可得故。若不发心。非法器故。次善財下答非虛妄。後海云告言下。正贊发心。於中二。先標贊。後善男子若諸眾生下。釋贊。於中亦二。一因緣難具故。发者爲希。二发心相勝故。发者難得。今初亦二。先反說。後是故菩薩要得下。順說。有十一句。近友爲緣。餘皆是因。初句爲總。即宿植普賢無㝵法門成種性故。二要得真實下别。初得真如三昧智光。了心實性。不住了相。名巧方便知。心含藏一切功德。故称爲藏。是爲直心。故云正道。得此光明。能真发心。餘可思准。二发菩提心者所謂下。发心相勝故。即正顯示菩提心相。亦当教其发菩提心。於中二。先别。後結。今初有十一句。亦是三心。亦四弘心。初五誓度眾生。次一誓斷煩恼。謂舍執着故。次二誓学法門。後三誓成佛道。一成色身。二寂諸障。三成種智。此中諸句皆順梵本。若順此方。合云发大悲心拔濟苦恼諸眾生故。十句例然。又此十心。多同治地。恐繁不會。後发如是下總結。   △第二善男子我初止住下。正授法要。謂觀法海。睹佛聞法。次前念佛明聽法者法爲良药勸物弘传故。有偈云。假使顶戴經塵劫。身爲床座满三千。若不传法利眾生。毕竟無能申報者。又表此位勝進之中诵習多聞等是所尚故。於中二。一正明修觀。二觀成利益。   前中三。一總標時分。二順顯觀修。三反以結叹。今初。言十二年者。一纪已周。過十千劫已。入第二治地住故。二所謂下别顯觀修。然海有法海智海悲海生死海等種種不同。准十地經。大海十義。即佛智海。十表十地。各有所以。今次不同。復有開合。及有無異故。依当文大悲海釋。即彼住中发十種心。一利益心。利益宽廣故。二大悲心。大悲甚深無能测故。三安樂心。梵本舊經俱是漸次深廣。始於世樂。種種與故。今云同一醎味。譯人之意。四安住心。謂惡行眾生令住善行。善行即是眾寶莊嚴。五怜愍心。悉包納故。六摄受心。種種外道摄令正信。如多色水同在海中。七守護心。已发心者皆守護故。是爲無量眾生所依。八同己心。謂摄菩提大願眾生。取如己身。有菩提願。爲大身故。九即師心。謂於大乘道集進趣者。推之如師。師必谘受。如受大雨。十导師心。謂具功德者敬之如佛故。湛無增减。以此十心。對斯十喻。有如符契不應妄故。三善男子我復下。反以結叹世無過故。前托事顯詮。今亡詮求旨。離海更求故。梵本舊經皆唯四句。云颇有廣博過此海不。颇有無量過此海不。颇有甚深過此海不。颇有殊特過此海不。一廣。二多。三深。四勝。初二是前第一開出。三即第二。四即第六。故梵本云。颇有種種色者過此海不。以餘六句不出深廣。又餘處容有故更不牒。撮成四義。結以称叹。   第二善男子我作如是思惟之時下。觀成利益。由前忘詮。今此得旨。便睹華開真佛顯現。文中二。先見佛。後聞法。前中亦二。先見依。後見正。前中有三。初標體相。以上深觀心海悲海。則心華行華自然敷荣。無漏性德一時顯現。二百萬欲天下。外相爲嚴。三此大莲華所有莊嚴下。舉因顯勝。第二善男子我時於此下。見正報。謂心行既敷。本覺如來忽然出現。第二善男子時彼如來下。聞法。所以海中說者。大悲性海所流演故。於中三。初演說。二受持。三轉授。今初有二。先總標。後别釋。今初。言普眼者。略有五義。一詮普法故。二普詮諸法故。三得此法者。一法之中見一切故。四唯是十眼之所見故。五非唯十眼圓明方見。能所不異。方能見故。是義云何。謂諸緣发見。緣各爲根。因没果中。緣皆号眼。故全色爲眼。恒見色而非緣。全眼爲色。恒称見而非我。非我離於情識。非緣遠於尋求。收萬像於目前。全十方於眼際。是以緣義無盡。隨見見而不窮。物性叵思。應法法而難准。故法普即眼普。義通乃見通。體之而寂寂。照之乃重重。斯眼所見。爲普眼法門也。後顯发一切下。别釋普眼之用。謂無行不開。無境不照。無德不具。無用不周。故爲普耳。二我从彼佛下明受持。於中二。先顯所持法多。以是一多互相即入無盡法故。後善男子我於彼下。别顯持多之相。於中二。先標长時。千二百岁同十二年。後於日日下。别彰能所持相。有十種持。於中二。先標。後所謂下列。初一聞持。餘皆義持。二契本寂智方能入故。三旋轉無量方能普入。云何旋轉。謂如字輪旋轉布列。一字之中轉出多義。展轉递出。名之爲旋。智者禪師云。从空入假。从假出中。互觀出入。皆旋轉義。又旋是旋澓。顯是深義。四地地義殊。一時普照。方能分别相用得果。五普摄在懷。方有威用。若約所詮而明摄者。即以威力摄諸眾生。同九地中威德總持。六如華引果。開发於教。引行果故。又華開見實。菡萏芬敷以爲莊嚴。開发言教。旨趣昭着。文義相隨。故名引发。七音聲總持。八如空包含。名虛空藏。見性空理諸相歷然。九以多智光积而高顯方能增廣。如聚光明。以成山岳。十如海無心含容萬類。亦能印現。故名爲藏。法合可知。依此而持。豈離言詮别求解脱。此十即是彼位勝進诵習多聞虛闲寂靜十句之相。但有開合及廣略耳。第三善男子是時十方下。轉授可知。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先谦已結前。後如諸下。推勝進後。略舉十海以顯無盡。我唯一海。豈得同年。   第五善男子从此南行下。指示後友。六十由旬者。修六度行淨六根故。聚落名海岸者。楞伽道次。南海北岸故。楞伽梵音。此云難往。居南海中。四面無門。非得通者。莫能往故。表於真心本離四句得宗通者方可會故。然有無等。得意成門入佛法故。失意成谤增益等故。以門爲門。則爲言說。故曰無門。即門無門是宗通矣。故曰難往。非不往也。今居此者。表修行住。是入智海。真心絕相之正道故。比丘妙住者。身住虛空。無住相故。表此住中觀一切法如虛空等無有處所。離分别故。亦比丘者。入道未久。宜依僧故。前法此僧。義次第故。   第六時善財下。恋德禮辞。   ●第三妙住比丘。寄修行住。謂巧觀空有。增修正行故。餘如前說。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友教。文中十句。初二句總。後专念如來下别。别中初三句。思前觀成利益。初句見佛。次句聞法。後句受持。次二句思前觀海。後三句通明證理治障摄法觀修。後如是作意下。趣求後位。   第二見彼比丘下。見敬谘問。於中三。初見。次善財童子見此下設敬。後合掌白言下。谘問法要。於中二。先自陳发心。後而未知下。正陳請問。於中三。初總問。於法起行故云佛法。通於教理行果等法。梵本舊經。佛法二字皆居其末。二我聞下結前生後。三菩薩云何恒見下。别問起行勝用。有十一句。所行各别。初三不離三寶行。次三不舍二利行。次二摄佛依正行。次一悲智無住行。後二摄法證入行。皆以上恒字贯下。不離無暂舍也。   第三爾時妙住下。称贊授法。於中二。先贊。後授。今初。先贊发心勝。後贊問法勝。二經皆有總句云佛法。佛法通於教理行果。一切智法。别明果法及自覺法。通理行果。自覺聖智。通此三故。後善男子汝能下授法。於中二。先贊問诫聽。後善男子我得下。正授法要。於中三。一總標名體。二修習得法。三辨法功用。今初。此名是下。谦己中名从用以立。梵本此云我得無着解脱門。舊云無㝵。今此總名後得法中。二常於此門下。修習得法。由四威儀。順法思修。故能获得。言無㝵者。略有二義。一者智慧於境無㝵。由證無㝵真法界故。故云智慧光明。二者神通作用無㝵。由内證故。不㝵於境。供佛化生。不空所作。如前名中。三由得如是下。彰法功用。於中具十通用。文分爲三。初總明通智之用。次總相征釋。後别明通變之用。今初。有十二句。具十通智。小有開合。初一他心通智。二三皆宿住通智。前句本生。後句本事。四即未來際劫通智。五天眼通智。經說天眼見現在故。六具二通智。一天耳通。約聞一切音聲。二分别一切眾生言音通智。約聞言詞。今經之中。言当言詞。音当音聲。故梵本云種種秘密語言音聲。以同一天耳。開之成二。故今合之。七八及九并一切法通智。一斷疑智。二知根智。三知時智。此三并是化生之智。十及十一并一切法滅盡通智。前句知剎那盡。後句长時流轉盡。十二即無體性神通。及無量色身莊嚴通智。此二俱是神境開出。下復廣說。故此合耳。十通文顯。唯時分智。今当略說時分總名。該於长短。時之極促名曰剎那百二十剎那名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爲一腊缚。三十腊缚爲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爲一昼夜。餘時可知。然仁王經。一剎那中九百生滅。今不說者。一以剎那之中更有生滅。唯佛智知。故略不說。二顯於剎那剎那生滅即無生滅。是性寂滅。称滅盡智。得此性滅。不㝵起用。異乎二乘盡滅之滅。若約表者。此位菩薩。觀察地水火风等界故。成智慧作用自在。二何以故下。總相征釋。然有二意。一征釋前十所以。前十得無㝵者。皆由無住等。通力故。以無住故。無所不住。以無作故作用無邊。以無行故用而常寂。若約表義。即修行菩薩。觀一切法空無我等。得此自在。二者别相征釋。最後一句。所以得身遍十方者。無體性通。無作無行力所成故。故此一段。是結前生後。然其十通。但開於六。以成圓數。謂一以天眼約見現未。分成二相。天眼見現。加未來劫。二天耳約聞音聲言詞。分爲二相。今文合之。三以神足約於業用及現色身。分成二相。今文亦合。四以漏盡約盡定慧二種障故。分爲二相。定即滅盡智通。慧即一切法智通。上四各二故。成八種。他心宿住此二不分故。有十耳。十智皆通。故判爲智。第三善男子我以得此下。别明通變之用。初句牒前。即牒最後。於虛空下。正顯用相。謂十八變。文具有之。一於虛空中至種種威儀。即所作自在。二隱。三顯。舊經梵本云。或隱或顯。知二相别。今云隱顯自在。乃合二變以爲一句。四或以一身分爲多身是舒。五或以多身合爲一身即卷。六或以其身往來下。明往來。七遍身下炽然。八或時震動一切大地。即是震動。九或時以手下。制他神通。以超自在過梵王故。十或以神力轉變自在者轉變。十一或現寶焰云下流布。十二或現變化云下。同類往趣。十三或現光网云下。放大光明。十四或現其身於一念顷下。示現。十五於一一身普雨一切諸佛剎海下。眾像入身。文雖言出。必能入故。故最後云。以一切身持諸供具。十六一一如來所轉法輪下。施他辯才。以能忆持佛所說故。十七善男子如是一切下。施他安樂。謂見身聞名。令無散亂。身心轻安。乃至菩提覺法樂故。十八彼諸世界一切眾生下。施他忆念。忆念善友。此法門故。餘如瑜伽三十七說。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先谦已知一。一念遍往。故云速疾。現形益物。爲不空等。後如諸菩薩下。推勝知多。而皆明戒者。彰知所得無㝵解脱。由持如來别解脱戒。爲依地故。前吉祥云法門是定。海云是慧。此中明戒具足。三学如天三光。如鼎三足。阙一不可入菩薩道。先此三故。非戒不能修心行。故有二十戒。即第十回向二十梵行。但彼約於自能清淨方能淨他。故先護重。首明不破不缺等行。此彰菩薩本爲利他。故先大悲。後顯無垢。名或小異。今当略會。一大悲戒。即彼二十無恚梵行。恚是悲障。有悲故無。二波羅蜜戒。是第十一三世諸佛所行梵行佛之道故。三住大乘戒。即第十七無比梵行。餘乘無對故。四不離菩薩道戒。即十八無動梵行。不動二利故。五不着一切法戒。即十三無着梵行。由見真如成聖道故。六不舍菩提心戒。即十六安住梵行。心詣理故。七不堕二乘地戒。即十五無滅梵行。順理而行。則常不滅。不同二乘起心持戒有滅盡故。八常以佛法爲所緣戒。即十四無诤梵行。事理具足。無非佛法。何所诤哉。則常緣矣。九心常忆念一切智戒。即第七諸佛所贊梵行。称理持戒。動契聖心。是緣佛智。佛何不贊。十所发志樂等虛空戒。即第九無所得梵行。不得能所。自在持故。十一一切世間無所依戒。即第八無所依梵行。不依現世名聞利養。不求当世人天果故。十二不缺漏戒。即第二不缺梵行。不犯十三等無残缺故。十三不浊亂戒。即十九無亂梵行。定共相應故。十四無遗失戒。即第五無失梵行。定心持戒。吉羅不犯故。十五不雜染戒。即第三不雜梵行。不念破戒種種因緣。聞环钏聲。亦不染故。十六不追悔戒。即十二無㝵梵行。犯罪追悔是障㝵故。十七無厌怠戒。即第六無能蔽梵行。当持無厌緣不能蔽。鹅珠草系。持不壞故。十八清淨戒。即第十增益菩薩清淨梵行。不同小乘唯事淨故。十九離塵戒。即第四無点梵行。不犯堕罪無塵点故。二十無垢戒。即第一不破梵行。若犯四重十重。猶如破器。無所復用。最垢重故。略爲此釋。似有凭据。亦順智論十種戒文。恐繁不會。   第五善男子从此下。指示後友。即生貴住善友。國名達逻比咤者。唐言持富饶。从聖教等之所生故。爲貴。爲富。城名金剛层者。积集三世佛金剛句。重重高故。大士名彌伽者。新云宜(上聲)伽。(上聲)俱譯爲云。演輪字門。含潤雨法故。修学三世佛法教云雨一切故。   第六時善財下。禮辞可知。   ●第四彌伽长者。寄生貴住。生佛法家。種姓尊貴故。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友教。有十五句。初總。餘别。後如是觀察下。趣求後位。   第二乃見下。見敬谘問。於中三。初見。次善財下敬。後白言下谘問。於中二。先自陳发心。後而未下問法。有十三句。初二句總。次十句别。後一句結請。别中釋通横豎。横釋可知。豎約十地。一證发心故常不忘失。二不悞犯故堅求佛法。三忍度增故清淨谦下。四進度增故不惮劬劳。五入俗化物故總持普門。六般若現前故智光離翳。七方便增上故。得妙辯才。權實双行。决擇深義。八無功無生。爲正念力。一念所作。超前多倍故。忆持佛法。九居法師位。演一切法。十智度满故。名普遍智。此十地相。文亦顯然。唯願下結請。   第三爾時彌伽下。称贊授法。於中二。一贊法器。二授法門。前中三。   △初审問。次善財下奉答。後彌伽遽即下敬贊。於中二。一敬。二贊。今初。師禮資者。以菩提心是佛因故。能廣出生諸功德故。发心功德品云。发心功德不可量。眾智共說無能盡故。如下慈氏廣贊勝德。法界無差别論云。禮菩提心者。如人禮白分初月不禮满月。以希現故。满月由此故。故涅盤三十八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发心。况未說法。未定師資。後授己法。方升本座。不違重法。前三皆僧。敬俗非儀。故不爾也。二然後合掌下贊。於中二。先總。後善男子下别。於中三。一贊发心勝德。二贊发人難遇。三結贊成益。初中三。初明因果深廣德。斯德終成。功歸初发。而汝能发。决定当成。况初後圓融。此心頓具。故上經云。一切功德皆在最初菩提心中住也。次則爲十方一切如來下。十王敬護德。以内有勝德故。後則令一切眾生界下。外益眾生德。并顯可知。二善男子如是菩薩下。贊发人難遇。人能具德故難逢遇。於中二。先總贊。後何以故下征釋。先征意云。何以難遇。釋云。发心菩薩能與眾生成勝益故。以喻對法。文并可知。三爾時彌伽廣爲下。結贊成益。益時會故。此段舊經所無。   △第二是時彌伽還升本座下。授己法門。於中二。先現通益物。令其目睹。後正授法要。令其聽聞。今初升座。二經并在。現通之後授己法。初面門即口。顯教道流通。亦表總持須口密故。輪字句品莊嚴法門者。古德引日照三藏三解。一約字相。楞伽經中云。字輪圓满猶如象迹。二約所詮。盡理圓备如輪满足。三約勝用。謂妙音陀羅尼。有轉授義及滅惑義。如法輪等。即輪字教法詮示莊嚴。此釋已具。今更依毗卢遮那經。以廣其相。彼經第五。有字輪品。經云。是遍一切處法門。謂菩薩若住此字輪法門。始从初发妙菩提心。乃至成佛。於其中間。所有一切自利利他種種事業。皆得成就。如初阿(上聲)字。是菩提心。若觀此字。而與相應。即同毗卢遮那法身之體。謂此阿(上聲)字輪如孔雀尾。輪相光明围绕行者。而住其中。即是住於佛位。如有偈云。八葉白莲一時開。炳現阿字素光色。又阿(长呼)婆嚩三字。總摄三部。阿(长呼)字如來部。婆字莲華部。嚩字金剛部。隨一部中。皆有五字。所謂字輪者。从此輪轉而生諸字。輪是生義。如从阿(上聲)菩提字即生四字。謂一阿(长呼)字是修行輪。既已发心。必修諸行。二暗字是成菩提輪。既修行已必證菩提。三惡字是大寂涅盤輪。即菩提所至。四惡(长呼)字是方便輪。謂涅盤大用。而阿(上聲)字当中四字绕之。从下次第。右旋如輪。舉一爲例。餘字准之。若修行者。如是了達。則能入於陀羅尼門。旋轉無㝵名字輪品種種布列员位之相。故名莊嚴。又阿(上聲)等五字。前之四字。如次即是法華經中開示悟入。第五一字。法華經無。含在入中。餘如字輪品說。其字下深義。至眾艺處当廣分别。所以次前而辨斯者。入俗化物。須存有無。以字表義故。毗卢遮那經云。甚深相無相。劣慧所不堪。爲化彼等故。兼存有無說。如初阿字。是無生義。以顯性空。布列字相不失於有。故云兼存。又爲總持令不失故。既爲医人。亦以字輪。销伏障故。聖教中生宜持字故。第二所應作已下。正授法要。令其聽聞。於中二。先標名體。後辯業用。今初。言妙音陀羅尼光明法門者。即前字輪法門。然字即字相。謂四十二字。音即音聲。即十四音。謂[衣-〦+可]阿等。以音入字。出字無盡。一一字下出多意義。若善妙音。窮於聲明。解萬類語言故。音字互舉。意欲相成。智慧爲體。故云光明。二於一念中下。辯其業用。此廣舊經。非唯知言。亦了心念秘密法等。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先谦己知一。後如諸下。推勝知多。有十五句。皆妙音持差别勝相。於中二。先有四句。隨俗言音。一即言因以想取像。起尋伺行。而爲因故。同時心所。名爲眷属。二隨方施設。所用不同。三名字。四言音。後普能隨入一切諸下十一句。說諸佛法句。从所詮别。一詮於理智。即事而真。爲深爲密。猶如三德秘密之藏。又密意三密亦名秘密。二詮菩提涅盤下。皆即一之多。總顯甚深。於中。三廣。四勝。五無上。六差别。七調伏界。八咒持。九别明妙音。十輪字圓满。十一輪字出生。上皆深廣。故并云海。後三約窮事理。故并云際。   第五善男子下。指示後友。聚落名住林者。方便具足住。德行建立故。年耆德艾。故称长者。於其身内。現多佛境。定用自在故。名解脱。表此住位所修善根皆爲度脱一切眾生乃至令證大涅盤故。   第六時善則下。恋德禮辞。(下第六經)。   ●第五解脱长者。寄具足方便住。带真隨俗。習無量善巧化無住故。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一修證前法。二趣求後友。前中亦二。先明思修。後彰修益。今初有十一句。初總。餘别。總中微妙辯才。即前妙音陀羅尼。二本皆有陀羅尼言。莊嚴法門即輪字法門。於此二門。隨順義理。心無異緣。故云一心。餘句别中。以總該别。皆着一心专念之言。二經并無。而十句中。各有修相。謂一深入語言。二忆念方便。三觀察解脱。四成就善根。五淨治善巧。六明利摄智。七堅彼大力。八不退志樂。九廣彼功德。其最後無㝵。義加總結。後如是思惟下。彰修之益。益堅誓等諸法門故。   二漸次下趣求後友。十二年者。大同海云。昔人表法云。自分勝進。各修六度。故云十二。今更一解。六根對境十二入中内外無着。方解脱故。故淨名云。諸佛解脱。当於眾生心行中求。賢首品云。於眼根中入正定。於色塵中三昧起。由此便成眼陀羅尼自在佛等故。十二年方見解脱。   第二既得見已下。見敬谘問。於中二。先見敬。自叙欣慶者希望多年故。後聖者我已下谘問中二。先自陳发心。後谘問法要。前中三。初總。次别。後結請。今初可知。二爲欲下别陳发心之相。總有三相。初欲上窮佛境。次爲欲聽聞下。欲罄盡法原。後爲欲與一切菩薩下。欲齊菩薩行。三聖者我今下結請。謂結前发心之相。便爲請問之端。故云以如是心至聖者所。   第二我聞聖者下。谘問法要。於中二。先贊能诱诲。亦爲問端。如云能開佛境界。則爲請開。餘例此知。後唯願慈哀下。請說所疑。   第三時解脱长者下。正示法界。於中二。先入定嘿示。後出定言答。   △前中所以定中示者。依六度說。此位定增。即定起用。方便始具。此位增修。方得後位心定不動。文中三。初彰入定因緣。宿善爲因。表自修故。後三爲緣。一主佛威力。表本覺故。二文殊念力。具信智故。已彰善財因文殊故。三諸菩薩主伴力故。二即入下。舉定名體。謂普摄諸剎。在於身中。由唯心智。称性總持。令如體用旋轉無㝵。故以爲名。三入三昧已下。明定業用。於中三。初總明普摄。二别彰多相。三令機見聞。初中分二。先明所現分量差别。後如是一切下。結能所現自在之相。分明顯現者。身如明鏡現色像故。無有障㝵者。此是總句。略有四義。一身中所現。若依若正互不相㝵。故云一一差别不相雜亂。二身與彼剎無有障㝵。以含剎之身。入身中之剎。無不充遍。是爲内外一多無㝵。故云身與佛剎互相涉入不相障㝵。即此便有重重之義。謂含剎之身。入身中之剎。身中剎内之身亦能容剎。所容之剎亦有能容之身。身身無窮剎剎不盡。如鏡铜爲像。對於明鏡。鏡入像中。如剎居身内。像入明鏡。如身遍剎中。則互現重重歷然可睹。三本末無㝵。若促大剎。入於一身。或张身令大。以容諸剎。非不思議。互入重重。本相如故。爲不思議。故云種種色像而無來往。華藏品云。以一剎種入一切。一切入一亦無餘。體相如本無差别。無等無量悉周遍。四长者智持明了無㝵如下。廣說得不思議解脱用故。故名解脱。二所謂種種佛剎下。别示多相。三彼諸如來所說法下。令機見聞。   △第二爾時解脱下。出定言告。於中四。一明起定。所作事办故。說法時至故。二告善財下。示定名體。無㝵如前。莊嚴有二。一所現依正皆悉莊嚴。二顯現自在以爲莊嚴。三善男子我住下。說定業用。即普摄義。四善男子我見如是下。彰定體相。即無來去。唯心觀故。所以次前明此定者。上已總彰三学。今明定慧之要。唯有二觀。一唯心觀。二真如觀。今此正辯唯心。即心無心。便入真如。故次明也。亦顯此位。知眾生界無量無邊皆心所現。知眾生空無作無性。即入如實。於中二。先結前所現體無往來。二善男子我若欲見安樂下。廣顯隨心見佛體相。於中四。一明隨心念佛諸佛現前。二正顯唯心念佛觀體。三以唯心觀遍該萬法。四結勸修学令證唯心。   [○@△]今初。既了唯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無非佛矣。何難見哉。况志一不挠。精研造微。佛應克诚。于何不見。文中二。先横辨十方隨心現前。後善男子我若欲見盡過去下。豎窮三際隨心現前。并結無來去。無來去相。次下当釋。   [○@△]第二善男子我能了知下。正顯唯心觀體。於中二。先總明相無往來則體性寂然。後所以者何下。征釋所由。先征意云。何以普見復無來往。後釋意云。了彼相虛唯心現故。以我即寂之唯心。叩彼即體之妙用。能念所念。何動寂之相干。於中二。先别以喻顯。後結成唯心。今初。文有四喻。意含通别。通顯唯心。喻無往來。别喻兼明不入出等。一如梦喻。文自有二。初總喻。但取不實無來去義。則心佛皆梦。後如梦所見从分别生下别喻。則佛喻梦境。能念之心喻其梦因故。上二句喻。下二句合。覺時起想。睡後梦生。觀想分别。定中見佛。既从想現。明是唯心。故觀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既从想生。緣生非實。故所見佛。空無往來。般舟三昧經云。如梦見七寶親属欢喜。覺已追念。不知在何處。如是念佛。又梦雖虛。異乎不梦。唯心見佛佛亦非無。故般舟云。覺已念之。彼不來我不往。而其事宛然。当如是念佛。會上二文。非空非有。是爲中道。唯心念佛觀也。二水影喻。唯有别喻。器喻淨身。水喻自心。影喻見佛。但是水月皆可爲喻。若月满秋空。隨水而現。澄波皎淨。則月影圓明。水浊波腾。則光昏影散。有水月現。曾何入來。無水影空。未曾出去。雖水中見月。谁能執持。雖不可持。非謂無月。心有定散。染淨不同。見佛一多勝劣等别。佛既如影。故無一多勝劣去來入出等相。非空非有。中道觀成。若水喻心性。則佛之月影。皆是眾生真心中物。心佛交彻。真唯心也。三如幻喻。亦唯别喻。有能幻法。方有幻事。無能念心。無所念佛。从心如幻。佛無所依。幻相不無。即唯心觀力。有無双離。中道顯然。四如响喻。則有通别。通則但取緣成無性。則心佛菩薩。并喻响空。後譬如谷响下别喻。則聲喻心念。谷喻法身。响喻見佛及與聞法。聲击空谷。响似本聲。念叩法身。隨心聞見。故聲與响非合非散。空有中道准前可思。上之四喻皆具四觀。一正是唯心。二唯心故空。三唯心故假。四唯心故中。融而無㝵。即華嚴意。若皆具四。何用四喻。一欲廣唯心無性等故。二从增勝說。四義不同。謂梦喻不來不去。影喻不出不入。幻喻非有非無。响喻非合非散。又梦喻散心。意言分别故。水喻定心。同靜水故。幻喻起用心。如幻术故。响喻勝劣心。隨念見故。又前三喻見身。後一兼喻聞法。三中梦喻法身。但有想見竟無見故。影喻報身。相明靜故。幻喻化身。隨意成故。又影喻是心是佛。幻喻是心作佛。梦喻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响喻隨心勝劣見佛有異。具上諸意。四喻不同。後我如是下。結成唯心。明是心是佛。般舟經云。自念佛从何所來。我亦無所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是如來。心是我心見佛。此上摄境歸心。下又拂云。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爲痴。無想即泥洹。是法無可示者。皆念所爲。設有念。亦了無所有空耳。此即彼經之玄也。若此中意。三觀齊驱。以性融相。則入重重念佛之境。已見德云。   [○@△]第三善男子当知菩薩下。心該萬法。謂非但念佛由於自心。菩薩萬行諸佛體用凡聖等境。并不離心。如有偈云。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無垢名清淨。五道鲜洁不受色。有解此者成大道。佛尚心現。况復凡夫。夜摩偈云。心如工画師。能画諸世間。五蕴悉从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等。即斯義也。文中三。初明佛法唯心。次通辨染淨由心。後結成佛法唯心。   ▲今初。即淨分依他。故上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晋經云。心造諸如來。   ▲第二善男子諸業虛妄积集名心下。通辨染淨由心。此段十五行。舊經所無。文分四别。一總舉八識。爲迷悟依。二彰由迷悟成十法界。三結成迷執過患因緣。四双明迷悟二相差别。   [△@、]今初。八識皆具。文有四節。一諸業虛妄积集名心者。此是總句。若通相說。明八識心皆是积集。末那已下。總中分别彰餘七相。故楞伽云。心能积集業。意能廣积集。而總含别義。即当第八。故云若集起以解心。第八独名心。集諸種子。起現行故。故今雖總。即当第八。諸業虛妄。是心之因。唯識論說。諸業習气與二取俱。熏識成種。前滅後現。皆由不了真實義諦。執我我所。方習成種。故云虛妄。若楞伽意。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識因。故云諸業虛妄。由有虛妄覆彼真識。成末那等七識波浪。二末那思量。是第七識。末那標名。此方云意思量。即是第七性相恒审思量。第八赖耶。爲内我故。依第八轉。還緣第八。故次明之。三意識分别。即第六識。末那名意。意即是識。今此第六。是意之識。依第七故。然了别以解識八識俱名識。今取能了種種差别。名爲分别。四眼等五識了境不同者。隨所依根。用差别故。楞伽經云。心能积集業。意能廣积集。了别故名識。對現境說五。即上四節也。依唯識論。束上四節。爲三能變。後二爲一。依楞伽經。收上四節。爲三種識。謂真識現識分别事識。古人亦将此之三識。配三能變。觀彼經文。意有不同。謂真識即是如來藏性。體無生滅。與生滅俱。非一非異。名阿赖耶。以爲現識故。此一識含在總句下。佛菩薩覺於此相。便同本覺故。十卷七卷入楞伽經。皆云略則唯二。謂現識分别事識。以其真識含在現識。故不應言七識爲現。此中意云。由此諸識互相熏習。生死流轉。若能了達則不流轉。故說八識爲迷悟因。非如常說。独依真如有迷悟也。故問明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迷悟之相。次下当說。   [△@、]第二愚痴凡夫不能覺知下。彰由迷悟成十法界。十法界中。二人爲悟。謂佛菩薩。八人皆迷。謂六道二乘。文中分二。先明迷人。後彰悟人。今即初也。初二句即是六道。不知識體即是苦果。不知熏習以爲集因。故常流轉。怖老病死求入涅盤。即是二乘。上迷勝義。爲不覺知。今悟四諦故。求滅苦集。生死涅盤二俱不識下結成上過。此句總標。六道凡夫不識苦集。安知涅盤。二乘不了生空本是涅盤妙有。故求永滅。凡小俱迷生死涅盤其性平等。爲俱不識於一切境。妄起分别下。别明不識之相。此句通明但妄分别。謂生死可滅。涅盤可證。入楞伽云。不知世間涅盤無差别故。分别一切法與非法。又由未來諸根五塵境界斷滅凡夫愚人以爲涅盤者。此别明不識涅盤之相。以小乘滅爲涅盤故。謂未來根塵粗相斷滅。凡夫及與愚法二乘。并謂涅盤。以爲真實。而不能知但離虛妄未實滅度。耽三昧酒。妄謂涅盤。不取塵境。謂爲有餘。根塵都滅。謂爲無餘。宁知微紬業相未滅。况復能知本來清淨。二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赖耶得本覺智者。彰其悟人。菩薩是因。諸佛是果。自證悟時。義通因果。轉阿赖耶得本覺智。即菩薩地盡。成佛之時。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纯淨故。名轉阿赖耶得本覺智。然本覺本有名顯法身。即合言證。始覺菩提。今日始成。可称爲得。今云得者。得始覺智契於本覺。始本無二。名究竟覺。故名爲得。斯即了達生死涅盤二俱平等。   [△@、]第三善男子一切凡愚下。結成迷執過患因緣。於中。初二句辨執。不知如來隨機說法。對二乘故說有三乘。破於二乘復說於一。故彼經偈云。三乘與一乘非乘我所說。則非三乘亦非一矣。然迷佛方便義則有之。梵本但云不悟此理執有三乘。斯則牒上。謂不悟上來生死涅盤平等之理。見上迷悟。謂有三乘。言不了三界由心所起者。此句辨迷。六地經云。三界所有皆一心作。七卷經云。彼愚痴人。執有三乘。不說唯心無有境界。不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現量者。釋上不了三界所以。以不能知唯心教故。七卷經云。彼人不知去來現在諸佛所說自心境界。言自心現量者。不同三量。真現量也。謂不了萬境皆自心現。如心分量故。楞伽云。自心現見應当除滅。見外五塵執爲實有。下示不了知心現量義。不知心現。謂有實故。同於翳眼取外空華。若知唯心。三一俱遣。下彰過患。由不覺知。生死循环。轉無窮已。   [△@、]第四善男子佛說諸法無生無滅亦無三世下。双明迷悟二相差别。於中二。先明悟相。後顯迷相。今初。謂悟真實唯識性故。於中亦二。先二句總標。佛說諸法無生無滅者。横說心性。亦無三世者豎說心性。後何以故下征釋。先征。意云。現見諸法有生滅等。佛教亦說何得言無。釋云。由心現故。以心爲因。而現生等。既从緣生。即無生等。故梵本云。因如是故。知一切法本性無生。問明品云。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此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有無諸法本不生者。从無之有曰生。自有還無称滅。無本自無。何能生耶。有若已有。復云何生。有法从緣。自他共中求生叵得。無法無因。何得名生。無法若生。龟毛兔角悉應名生。有不生無。無不生有。無若生有。空華應生乳酪等法。有若生無。龟兔應常生毛生角。是知有無本自不生。猶如驼驴兔马等類决定無角。故忉利偈云。一切法無來。是故無有生。以生無有故。滅亦不可得。心法迁流。假說三世。色心之體無生性空。三世之名依何而立。如兔無角。豈問此角爲昔爲今。聖者自悟境界如是者。結示也。上約教道。佛說無生。今約證道。唯佛菩薩自證無生。非無因矣。斯即名爲自覺聖智。自覺聖智者。楞伽經云。一切法無所系着。得如幻三昧。由如是知故。得上來成本覺智。二善男子愚痴凡夫下。顯其迷相。對上二義。說二種迷。一對有無本不生。故云無中執有有中執無。此有多意。一境从心現。空而謂有。三界唯心。有而說無。二生死本空執爲我法。涅盤不空執爲滅無。三世無常等執有常等。出世常等執無常等。四諸法性空。翻執爲有。無性真理。却執爲無。若楞伽中。有四種。無有有建立。并無中執有。一無相建立相。即蕴界入本空無相。執有法相。二無有見建立見。謂於蕴界處起我人見。三無有因建立因。謂最初識緣生無性。而计有因。四非有性建立性。即三無爲離有無性。而執定實。此上四義。既無而執有。則顯二空有而執無。故諸聖者。離有無見。便了識性。成種種身。教化眾生。二取阿赖耶種種行相者。對上覺自心現。今明不覺故有執取。言種種行相者。謂執受根身。頓變器界。生滅迁流。不生不滅。如是等相。堕於生滅二種見中者。謂識恒轉。前滅後生。因亡果現。又見七識生。不知即是如來藏性隨緣所生。執爲定生。即是生見。見轉識滅。不知但是業相滅故。謂赖耶滅。不異外道斷滅戏論。若准梵本。堕生住滅二種見中。與楞伽同。謂生住爲有。滅即是無。亦即是上有無二見。不了自心而起分别者。就人結過。謂不了自心性無生滅。起心分别是有是無故。楞伽云。云何外道惡見。謂不知境界自心分别現。於自性第一義。見有見無。而起言說。即其義也。問明偈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别有。若能依上悟人境界。即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法眼不思議。此見非颠倒。爲可依也。   ▲第三善男子当知自心下。結成佛法一切唯心。以上諸義。則知心爲佛法根本。略舉二句。梵本具牒前文十句。   [○@△]第四是故善男子應以下。結勸修学。令證唯心。現知萬法不離自心。但修自心。萬行斯备。其猶欲得淨土当淨其心。亦遣妄解。謂有计云。萬法皆心。即心即佛。驱驰萬行。豈不唐劳。故今廣明。心雖即佛。久翳塵劳故。萬行增修。令其莹彻。又佛但說萬行由心。不說不修萬行爲是。又萬行即心。修何㝵心。文有十句。一如彼病人非杖不起。煩恼病重假善相資。二若無法雨。法芽不生。三對境忘心。斯爲妙法。則六塵不染故。梵本云。於一切法。当念舍離。四離身心相。心則堅固。五忍辱谦光。自然卑下。六寂照内澄。皎然無瑕。七鑒達不遗。觸境穿彻。八恒沙佛德。蕴在我心。望齊至尊。故須发起。九與佛同性。法界普周。十以十力無畏。自他明鑒。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無涅盤際。至下当釋。餘文相顯。   第五善男子从此下。指示後友。閻浮提畔者。此洲南際。表将邻不退。亦得般若六度後邊入智海故。住處名遍無垢者。心定不動。何有垢哉。又了無相。無所分别。尤無垢也。比丘海幢者。定智業用深廣如海。高出名幢。正心不動如海湛然。眾毒雜惡不能挠亂。摧不正說。所以名幢。   禮辞可知。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四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國大興王寺奉宣雕造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五(从第六經九纸末行盡第十經)

    敕太原府太崇福寺沙門澄觀述   (有九善知識。第一海幢比丘。第二伊舍那優婆夷。第三大威猛仙人。第四勝热婆羅門。第五慈行童女。第六妙見比丘。第七根自在童子。第八辯具足優婆夷。第九具足智长者)。   ●第六海幢比丘。寄正心住。成就般若。了法性空。無住無依。無邪無正。故聞贊毁。能正其心。念不動故。文但有五。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見敬問答。第三谦己推勝。第四指示後友。第五恋德禮辞。   今初有二。先念前。後如是觀下趣後。   第二乃見處在下。見敬問答。於中二。先見定證入。後起定問答。   △前中小異上來。謂見定體用同示法故。文中四。一見入定相。二睹定勝用。三瞻敬證入。四所經時分。   今初。此通二定。一滅受想定。謂無别思覺。種種心行皆已滅故。唯第八識持身不壞。定前加行誓願力故。令於定中起諸業用。若依此教。法界融摄自在無㝵。業用無方。未曾起念。今此六住。同於六地。能入滅定而起通用。即淨名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二即第四禪。以諸起用多依彼故。第四禪中。無出入息。亦無覺觀。内淨喜樂諸思覺故。通表此位。聞贊聞毁。心定不動。然經行地侧是動之所。而滅思覺。表即動而寂即用無心。則乾坤倒覆。無謂不靜。洪流滔天。無謂其動。而言侧者。不住行故。觀法無相無體無修。故不住行。若住於行。非真行故。   第二以三昧力下。睹定業用。文分四别。第一總明現身所爲。第二别顯支分現身。第三通明毛光業用。第四總結令善財睹。   ▲今初。八行半經。舊經所無。於中分二。先明現身支分毛孔。即是總標。第二三段同自身相一句義生。後爲普供養下。明現身意。   ▲第二从兩足下。别顯支分。現身業用。有十四處。作用不同。从足至顶。漸漸增勝。各表不同。   一足下出长者居士及婆羅門者。足有三義。一最初義。长者行之长故。二者住義。居士安處故。三者行義。以婆羅門名淨行故。又施爲行首故。住四摄故。多利行故。文中二。先現身相。後悉以下。辨其所作。文有三摄。初布施。次安慰下爱語。後成熟一切善根下利行。如是下結文。并可知。   二膝出剎帝利婆羅門。以其帝主屈申自在故。行由膝故。文中亦二。先現身相。後恒以下。明其所作。文中亦二。先正明。二結益。今初。可意語言。是爱語摄。謂慰喻慶悦勝益之言。言同事者。利衰等事皆同受故。勸导诱進即是利行。謂說義利之行故。然布施是摄緣。與彼資持故。爱語是摄體。正示损益故。利行是摄處。安置善處故。同事是釋疑。令彼决定故。二如是一切下結益。於中二。先近益。後復以下究竟益。亦重說利行。謂授以正法。即說義利之行。離惡集善。即二世樂。出生死泥。住真實義。即現法後法利行。   三斋輪出仙人者。此爲气海。是吐故納新。出仙之所。其所說法。多說利行。順彼仙行。以弘佛法。   四胁出諸龙。是傍生故。   五於胸德相出修羅者。憍慢凶险幻术所故。而於德相者。翻彰離前憍慢等故。故能降魔。   六背出二乘者。背於大乘。失佛意故。杜塞諸根。不見法故。所說法中。文有十句。前八順二乘法。後二反二乘法。九二乘趣寂令起大願。十二乘自利令普饶益。前九對治。後一生善。令其見現。   七肩出夜叉。肩是勇力可畏所故。多現神力。又能荷负。故爲守護。   八腹出紧那羅及乾闼婆者。鼓腹弦歌樂者所故。故多贊咏諸佛法輪。   九面門出輪王。布十善令向佛法故。文中二。先現身。後放大舍下所作。於中三。一總標。二别顯。三總結。今初。先以財施。後以法施。二所謂下。别顯之中。即廣前法施。斷十種惡成十善故。即爲十段。文皆有二。先舉所斷。即是十惡。後明能斷。即是十善。能斷之中。文皆有二。一對治離。二果行離。身三之中。兼有因離。今初離杀。先舉所離。後令起慈悲下能治之善。此句即是辨對治離。不斷生命。即果行離。揽因成業名爲果行。今不成業即名爲離。若因貪行杀。由前施財而不行煞。即是因離。二贫乏下。即不盗善。貪乏苦恼。此是盗因。是所離惡。由前大舍令彼不盗。即是因離。令其永舍不與取行。即果行離。常行惠施。即對治離。三能舍無量下。離邪行善。先舉輪王舍女之行。令邪行者得成因離。以無妻妾爲邪行因。與之便離。前盗戒中。舉其贫窮以爲盗因。此舉施婇女。以爲離因。文影略耳。令諸眾生永斷邪淫。即果行離。修持梵行。即對治離。四虛诳下。是離妄語。此句所離。令其究竟常真實語。即對治離。不作虛诳無益谈說。即果行離。五令摄他語下。不離間善。此句即是對治離也。但欲摄他。豈有離間。不行離間。即果行離。常樂和合。亦對治離。無有乖诤。亦果行離。新舊并出。所以有重。六令柔软語下。不惡口善。此對治離。無有粗惡雜秽語者。即果行離。七令常演說下。不绮語善。初對治離。永斷已下即果行離。令諸眾生深入法句。復是對治。亦是成益。八多貪欲下。無貪善也。此句所治。意三離中但有對治。以貪瞋等業有之本。更無所依。故非果行。不同前七揽貪等因成煞等業故。既非果離。不可對之更立異因。故無因離。不同煞等。嗔煞具等皆爲因故。令其少欲下。即能對治。九多怒害下。即不嗔善。十堕見网下。即不邪見。後如是下結用周遍。   十目出日輪。等日照故。故其所作。放事光法光。(下第七經)。   十一眉間出帝釋者。地居天中最高勝故。中道般若。是曰眉間。令離五欲。故称白毫。文中二。先現身。後震動下。明所作。皆是對治天過患法。   十二额出梵王者。梵王超欲。次於眉上。又是稽颡請法所故。   十三头出菩薩。最上首故。文中二。先總明現身作用。後所謂下别明支節毛光演法。即十度行。皆以普遍十方一切世界。而爲段初。一一度中。文皆有二。先總。後别。今初。檀度二者。先至相應行海總標。若事若理皆深廣故。下九例然。後示导下别顯。於中三。初明成益。謂除蔽成行故。二顯示下。示度果相。謂依正果。故普眼长者云。爲欲令其具佛相好莊嚴色身。称扬贊叹檀波羅蜜。据此十度皆有身果。文或阙略。依果可知。三及示依正下。結度成因。二戒度中亦二。先總。後令諸眾生下别。文亦分三。初辨成益。即成三聚益。初成律儀。具於止作。次念菩薩戒下。成摄眾生。後称贊解脱下。成摄善法。二普令眾生下。示戒之果。准普眼處。即是清淨無垢法身。既令生住。亦是益相。三說一切有下。示戒之因。有智慧人。了欲無味。方能持故。亦摄慧善。三忍度中。先總明。令諸眾生下别顯。於中亦三。初成忍行。二称扬下顯忍因果。三止煞害下。治不忍因。四精進。五禪定。六般若。七方便。文并可知。八願度中。云四願輪者。即四輪乘。謂一住好國土。二依止善人。三发大誓願。四集勝福德。以能摧障。故名爲輪。前二是果。後二約因。就二因中。福是福因。願是智因。故爲主导。此四各具五種因緣。一住好國土五因緣者。一者易求。謂四事易故。二者善護。王如法故。三者善地。處調和故。四者善伴。同戒見故。五者善寂。無喧聲故。二依止善人有五緣者。一多聞。二見諦。三巧說。四怜愍。不貪利故。五不退。無疲倦故。三发大誓願五因緣者。一善緣。妙法爲緣故。二善聚。具福智故。三善修。止觀諸行相應修故。四善說。無求剎故。五善出。所有上法恭順修故。四集勝福德輪五因緣者。一可樂。由住勝世以爲因故。二無難。由值善人以爲因故。三無病。四三昧。五智慧。此三以大願輪而爲因故。以此四輪。游正覺路。至涅盤城。以願爲主。故称願輪。願度中說。九力度。十智度。文并可知。   十四顶出諸佛者。最極無上故。文中二。一明現身。二爲諸世間下。彰所說法。於中三。初總標。次别顯。後結周遍。今初可知。二所謂下别顯。總有三十二法雨。大分爲二。前十二爲菩薩。餘爲雜類。前中三。初一爲等覺。次十爲十住。後一爲十信。今初。法門名平等現前智者。略有三等。一始覺同本覺。無復始本之異。即理智平等。二等同諸佛。證無差别故。三等同眾生。無異性故。得此三等。便證佛智。故云現前。二爲灌顶下。有十法雨。即是十住。从於等覺便至住者。圓教位中。十住位满。便成佛故。此前更無地等諸位。此約以位摄位。以得初住。即得初行第一回向及初地故。十住满時。行向與地一時皆满。如五味香五味齊烧五味齊盡。然此十法。皆是当位勝進十法。已住自分。勸修進故。普門法界者。此位自分已成十智。而未得普。是故令学如來十智。謂三世法界乃至無邊故。名普門法界。乃是十中二義。謂法界無㝵智。法界無邊智故。二入諸菩薩普莊嚴門者。学法王處。善巧等法爲莊嚴故。門字義來。三堅固山者。令学知剎乃至供佛皆無能壞。最高出故。其法智云。乃是梵本十雨總名。四海藏者。令学勝進。說一即多。說多即一。文隨義等。十種廣大甚深法故。梵本脱此海藏。舊有。餘皆義生。五以金剛智等者。照一切法無相無體。乃至一切無分别等。是金剛智。六自性莊嚴門者。知眾生無邊。乃至知眾生無自性。皆是自性門。以自性門。總該餘九。既称方便故。普摄眾生。七圓满隨順世間者。了知圓满三世佛法皆是順世。八悲愍世間者。觀察眾生界等爲悲愍故。梵本阙修行住菩薩法門及治地位名。其演法本際。即治地法門。今合在此。九积集法藏者。全依舊經。謂诵習多聞。虛闲寂靜。近善知識等。皆爲积集包藏行法。故称爲藏。十普摄眾生者。令其勤供養佛主导世間爲普摄故。若作十地釋者。十地祈佛種智故。故云普門。九地当法師位。知根器等。名爲莊嚴。八地不動故称爲堅。高出分段故名爲山。七地權實双行深廣名海。功用已满故称爲藏。六地般若現前爲金剛智。五地即真入俗爲自性嚴。四地初寄出世不壞菩薩道爲隨順世間。三地廣求多聞本爲悲故。二地普摄五重十善名爲积集。初地創成二利慈悲觀增。三爲廣大信解下一門。爲十信菩薩令发大願普緣如來及於普賢無盡境界而生信心。信含眾德。故称爲藏。若前是十地。此即三賢。地前亦名爲信地故。二爲無色界下。二十法雨。普爲人天一切雜類。於中分四。初一無色天。次一色天。三有六法欲天。四有十二法爲八部六道。今初。普門智無盡藏者。初之二天雖作空識無邊行相。或内或外。亦非普門。三欲亡識。四欲亡想。意欲求盡。今乃令其内外普觀。不盡心想。而見真性無邊無盡。二爲梵世者。四禪之内皆有梵王。通称梵世。故舊經云。爲諸梵天法門名爲無量教聲等者。初禪言聲不及眾外。二禪已上無有言聲。故令無量。舍外住内。令得普門。然是定地。令其智藏。三爲他化下六法爲欲界天中。初一他化能生法力資具無盡藏者。雖令他化。猶尚有盡。爲佛法力則無盡矣。二就他化中分出魔天。魔好摧他。自高爲主。令求種智。高出爲幢。則摧邪慢種種心幢。三化作樂具。但污自心。令住善轭。則淨念圓智。四雖世樂知足。須生出世諸智願意圓明高出。五隨時受樂以自慶快。令順如來淨念法喜。六忉利諸天耽着爱欲。令速見佛樂法莊嚴。四爲諸龙王下。十二法雨爲八部六道。然忉利天後。合有四王。欲爲八部。故不出之。含在前三。从所統爲名龙。即西方夜叉是。北乾闼婆是。東欠。於南方鸠盤茶王。大同夜叉。故合爲一。今初。龙王法門名出生菩薩等者。諸龙變現雖得自在。不及菩薩威力難思。今出生此。便摧龙苦。二夜叉暴害故令欢喜。此類捷疾。令得如來普遍神變。三彼善奏樂。令集法音。四金剛智輪摧彼我慢。大法境界過彼大身。五彼淨眼觀海。意欲吞龙。今慈眼慧光。觀方便海。救人天龙。六彼雖善歌。無益於世。今咏勝智。饶益世間。七蟒多毒害。令其爱樂。宛轉腹行。令疾增长。八人王智明。統御萬國。令以勝智普摄眾生。九地獄眾生。多聞毒害号叹之聲。令得寂靜。身受多苦。心念彌惡。故令正念三寶。以爲莊嚴。眾苦自息。十畜生痴故惡業致故。十一閻羅鬼卒。貴欲治人。令回此心不舍一切。回彼訶责。爲彼岸音。十二處於厄難。不聞惡聲。唯聞安慰。自離忧苦。舍惡聚會。賢聖爲俦。三如是所作下總結周遍。   ▲第三海幢比丘各於其身一切毛孔下。通顯毛光業用。於中二。先總明。後爾時善財下。則見光中本事。此下一段四十七行。舊經所無。是新梵本。大同喜目毛孔所流文中十度。各以往昔所修一切菩薩。而爲段初。皆先標。後釋。釋中含因果等。宽狭不同。一檀波羅蜜。總說横具。二者戒度。豎明微細。此二文略。三忍中有二。先因後果。今初内中具足三忍。初耐怨害忍。次悉能安受無有動亂。即安受苦忍。仍前而起。欲明一忍具三忍故。後恒思下。諦察法忍。二以是因緣下。得忍之果。四進度中。初明摄善。後令諸眾生下。利樂精進。略無被甲。五禪度中。通相而說。六般若中。依唯識論十度明義。般若唯有無分别智。今經宗中。般若亦具有分别智。但有兼正。故此度中多說加行。七方便中但有拔濟。八願度中。先略標三願。初後求菩提中。一利樂他。後如是下顯示願果。九力度中。正說修習。含於思擇。十智度中。通說二智。謂以受用法樂智成熟眾生。上來第三毛光業用竟。   ▲第四海幢比丘下。總結令睹。   第三爾時善財一心下。瞻敬證入。於中二。初總明。後别顯。今初。亦是思人證人法界。次忆念彼不思議三昧下。别有十句。并是思法證法法界。文有二意。一約能證思入等殊。二約所證善巧等别。十種所證。一一皆用十句能證。文影略耳。初二句總。故有三昧之言。解脱是體。自在是用。於此體用。忆念明記。隨順修行。别中。三思惟利生善巧。四證入無作妙用。五爱樂勝解清淨。六觀察能嚴之智。七安住外得佛加。八出生自力無㝵。九堅固所起大願。十增廣諸行所成。   第四如是住立下。所經時分。六月六日者。第六住中满六度故。法味資神。心境都寂。豈有身相時節短长。纵六十小劫。亦應忘倦。但取起時。故言六月。彰所表耳。   △第二過此已後下。起定問答。於中三。一睹起定。二善財爾時下申敬贊。於中。初申敬。次贊言下標贊。後所以者何下征釋。三聖者此三昧門名爲何等下。正明問答。於中有二問答。先問答名。後問答用。前中先問。後答。今初。上雖修入。容未知名。如得王膳。何必能識。後海幢下答。先答主名。後摄眷属。今初。而有三名者。初一唯从智立。次一双就境智。後一双融境智。初言普眼舍得者。般若之智。照一切法。故名普眼。皆無所得。故云舍得。若有所得。不能即寂而起大用。以無所得。即無所不得。菩薩無得。心無挂㝵。諸佛無得。則得菩提。昔云障無不寂曰舍。理無不證曰得。非無此理。而未造玄。二亦名般若波羅蜜境界清淨光明者。般若清淨故境界清淨。清淨之境皆般若境。故云光明。三亦名平等清淨普莊嚴者。般若了境。無境非般若。何所不嚴。故智論云。說智及智處。俱名爲般若。是則若般若清淨。若境界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别無斷故。故一莊嚴一切莊嚴名普莊嚴。亦一般若已具諸度爲莊嚴故。二善男子下。明摄眷属可知。所以次前明此門者。般若导行。一摄於餘莫先此故。二善財白言下。問答大用。先問。後答。問中云。唯如是者。上所目睹。颇已修入。视聽之外。更希異聞。後海幢下答中。皆示上來之所不及。於中三。初明於器世間無㝵。次見一切佛下。於智正覺世間無㝵。後大悲摄受下。於眾生世間無㝵。   第三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四善男子从此下。指示後友。海潮處者。謂潮所至處。方便就機不過限故。臨生死海以濟物故。能知三世佛法海故。城名圓满光者。般若已圓。便能涉有。爲圓满光。故聞有佛及無佛等。心不退轉。有王名妙圓光者。圓照萬法。王有夫人。即是般若。依此圓照。成於不退。園名普莊嚴者。相有眾嚴。以表生死而爲園苑。萬行嚴故。又文隨義。義隨文等。莊嚴總持無漏法故。友名伊舍那者。舊云休舍。或云呼舍。此方并翻爲普希望。亦云满願。謂隨物希望得圓满故。亦能圓满性相法故。前般若了真故寄比丘。今慈心入俗故寄於女。   禮辞可知。   ●第七伊舍那優婆夷。寄不退住。入於無生毕竟空理。心心常行空無相願。止觀双运。緣不能壞。湛猶渟海。故名不退。文中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於中分二。一念前友教。二趣求後友。前中亦二。先經家叙述。後作是念下。正陳所念。二如是思念下。趣求後友。   第二見普莊嚴下。見敬谘問。於中二。一睹見。二敬問。前中亦二。一見依報。二見正報。前中謂宿因既着現德内充。故依報精嚴感物从化。文中初别明嚴事。次雨散雜嚴。後凡聖欣敬。初中十事莊嚴。一寶墙围绕。無我理周故。二一切寶樹下。林樹行列。萬行建立故。三園中具有下。堂閣崇丽。悲智相依故。四百萬浴池下。浴沼清華。八解嚴淨故。五其中復有百萬陂池下。映带池流。福願长注故。六園中復有廣大宫殿下。精嚴寶殿。居大寂滅故。七其宫殿中下。敷陳寶座。安處法空故。八空中復有百萬寶帐下。建以寶帐。大慈所覆故。九復有百萬諸大寶网下。羅以妙网。事理交映故。十復有百萬大寶光明下。曜以光明。智慧遠照故。故一一事皆即法門。二常雨下。雨散雜嚴。上皆纯門。此辨雜門。三百萬欲界天子下。凡聖欣敬。二時伊舍那下。見正報端嚴。於中四。一正報殊伦。二百千亿下。十方云仰。三其有見此下。業用難测。四爾時善財下。正睹身儀。第二往詣其所下。敬問可知。   第三時伊舍那告下。称贊授法。略無称贊。但有授法。於中分四。一舉法體用。二窮因淺深。三顯果久如。四彰法名字。   ▲今初分二。先總舉所得。名在後文。至下当釋。二若有眾生下。别彰勝用。即以所作不空。爲其體用。文中三。一益物不空。二被益不空。三引證不空。初中三。初順明。次善男子若有眾生不種下反顯。後善男子其有下順結。二善男子東方下。諸佛被益不空。以與三寶常同住故。與我住者皆悉不空。三善男子我此會下。引證不空。現與同住皆不退故。亦表不退。方便入俗。八萬塵劳。皆悉轉成波羅蜜故。所以次前明此門者。大悲利物菩薩本故。   ▲第二善財白言聖者下。窮因淺深。先問。後答。答中二。先約因緣答。後約心量答。今初。明近佛既多功行已着。况云過此。明佛能知。而要三十六者。此有二義。一者約表過前六位。於位位中。具修六度。六六三十六。皆恒沙性德故。二約事說。即密示次位。涅盤第六。四依菩薩近佛多少。舉其八人。第一人云。善男子若有能於一恒河沙等諸佛世尊发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谤是法。爱樂是典。不能爲人分别廣說。乃至第八。若有於八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谤是經。受持读诵書写經卷。亦勸他人令得書写等。以其一劫。各加一恒。第二人二恒。加前成三。第三三恒。加前成六。如是至八。成三十六。後善男子應知下。約心量答。意顯发心称法界故。亦等眾生。眾生無始从痴有爱。菩薩发心痴爱無初。心亦無始。(下第八經)。   ▲第三爾時善財童子下。顯果久如。先問。後答。答意云。心無齊限。不應復作久近之問。文中三。一反釋。二順釋。三總結。今初分二。先别明八事。後如是略說下總顯。二何以故下順釋。先征前起後。何以不爲。後釋意云。前皆有限。菩提之心無齊限故。此中多同发菩提心品。文中亦二。先别明。後善男子取要下總顯。三善男子菩薩行普入下。總結無盡。此同初地十無盡句。文中四。一總彰所作無邊。略舉二種。謂證一切法。淨一切剎。則依正等無不皆具二是。故善男子嚴淨下。假設舉盡。反顯無盡。三善男子如是乃至下。總結多門顯修無懈。四善男子應知下。順明分量。顯其無盡。是故要無齊限。既生等無盡。成佛無期。若歷萬行。一一無限。總而收之。略有十種。一時無限。要窮三際。念劫重重無盡時故。二處無限。要該十方帝网剎故。三行無限。無盡行海皆修行故。四心無限。念念常行而不足故。五智無限。了達一一称法界故。六善巧無限。一法一行即摄無盡故。七所化無限。要化無盡眾生界故。八所斷無限。要斷無盡自他感故。九果無限。要盡證入無盡如來無盡德故。十平等無限。心佛眾生悉皆平等。成與不成。修與不修。曠若虛空。無取舍故。得此十意。菩提之心自然增廣。無有譬喻而能称量。若爾此善知識都無成耶。因此略辨成不成義。勒爲四句。一以向因緣厚薄。對今無盡。則有始無成。此約悲門。二以称法界发心。不見初相。方爲真成。則無始有終。此約智說。三悲智合明不壞相故。不妨始終。前後諸文。其例非一。四称性之谈。則無終始。故天女云。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大願精進主夜神云。不可以生死中长短劫數分别顯示菩薩智輪。兜率偈云。眾生妄分别。某日佛成道。諸佛得菩提。實不计於日等。融斯四句。無有障㝵。欲成即成。念念常成。欲不成即不成。窮未來際。故念念成佛亦無成相。亦不住於有学之地。無障無㝵難思境也。   ▲第四善財童子下。彰法名字。先問。後答。名離忧安隱幢者。此有二義。一以大悲高顯。所以称幢。其有見者。離業惑苦。不退菩提。是離忧安隱。二者即智之悲涉苦安隱。即悲之智多劫無忧。双摧生死涅盤。特出凡小之外。故名幢也。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海潮之處者。但約大悲。摄物無失。受童真名。故同前處。國名那羅素者。此云不懒墯。動剎持剎觀剎詣剎無休息故。仙人大威猛聲者。亦云無恐怖聲。出廣大遍满音。威伏諸惡。安慰眾生除恐怖故。童真清洁。無生無漏。仙人表之。   禮辞可知。   ●第八大威猛聲仙人。寄童真住。心不生倒。不起邪魔破菩提心。故名童真。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於中亦二。先念前友教。有十三句。前二句總順解行。後十一句增進勝心。後如是思惟下。趣求後友。   第二見一大林下。見敬谘問。於中三。初見。次敬。後谘問。初中分二。先見依。後見正。今初。波咤羅樹者。同此方楸樹。尼拘律者。如此方柳樹。子似枇杷。餘可知。後時善財童子入此下。明見正報。領徒十千。表萬行故。第二善財見已下。設敬称贊。於中三。初總明三業敬贊。次復作是念下。意業殷重。後作是語已下。身業虔恭。第三白言聖者下。谘問法要。   第三時彼仙人下。称贊授法。於中分二。第一称贊法器。第二正授法要。   ▲前中三。初主贊。示其徒者令敬学故。次時諸仙眾下。眷属贊。由上指示故。後時大威猛下。述贊。   ▲第二說是語已下。正授法要。於中二。先示法名體。童真淨智。變化自在。故名無勝。高出功用。相惑不動。所以名幢。後善財白言下。問答境界。先問後答。答中二。一加令證見。即示相答。二摄用言示。即言說答。   前中亦二。先加持摩顶。即是加持之相。執手。表乃爲授與之義。亦相摄有力入法界故。後即時善財下得益。於中二。先明目都身經。後爾時善財童子爲菩薩無勝下。内心證入。文有十句五對。謂得善友五法所照。自得五種三昧光明。其五能照。初總。餘别。皆無勝幢差别妙用。一無勝幢光明照得毗卢遮那藏三昧光明者。此是總句。無勝幢者。真智起用。由爲此照故。得即寂智慧光明。遍照事理。見佛聞法。皆此用故。别有四用。一境無不照。二照無不圓。三横無不具。四豎無不摄。由此四義。成後四益。謂二既境無不照。称無盡智。爲此所照故。得總摄諸方總持。成前其身到十方剎。三由照無不圓。爲金剛輪。爲此所照。則萬法本淨。爲智慧聚。大般若云。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故。一切清淨。成前受持佛法無亂。四由能照横無不具。爲普門際。普門即境。總具諸度。以爲莊嚴故。復名藏。爲此所照故。得如空包含佛德無㝵圓满。成前得佛諸願諸力。五由能照豎無不摄故。云一切佛戒定慧三学圓满。名之爲輪。由得此照。豎窮三世圓满智輪。成前見佛色身光网及無㝵智輪。此上三事。即三輪也。陀羅尼約總持。三昧約寂定。唯第二所得。阙三昧言。或恐脱略。   二時彼仙人放下。摄用言示。於中二。先放舍加持。二問答承領。今初。所作讫故還在本處者。上來加持。不移本處而遍十方。故摄神力本無來往。處既在本。時亦不长。斯即念劫圓融遠近無㝵。此皆善友法門之力。是以善財。於一生中。办多劫事。豈以三劫而爲定遠。二仙人告下。問答承領。可知第四仙人告言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聚落名伊沙那者。此云长直。謂长者。盡知三際。直者。善知勝義。住處名阿野怛那者。此方云热住處。婆羅門名勝热者。五热灸身。勝彼热故。具足梵音云惹(平聲)耶。唐言勝。邬涩摩唐言火热。表體煩恼热成勝德故。不染煩恼成淨行故。云婆羅門。   禮辞可知。   ●第九勝热善友。寄王子住。从法王教。生於正解。当紹佛位故。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中亦二。一證前。二趣後。前中亦二。先明證因因前解脱。後得住下。正明得益。於中復二。先得自分益。後勇猛精進下。得勝進益。二念善知識下趣後。   第二見勝热下。見敬谘問。於中二。先睹見。後敬問。今初。見修苦行。四面火聚。头上赫日。即五热炙身。今明四句般若皆烧惑薪故。梵本舊經但云四面。中有刀山者。無分别智。最居中道。無不剖故。高而無上。峻不可登。照無始末。故云無極。故智論云。般若波羅蜜。猶如大火聚。四邊不可取。遠離於四句。四句即四邊。取則烧人。離則成智。謂若以有爲有。則有缚等故。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爲被缚。若不見般若。是亦爲被缚。登彼刀山投身入火者。从無分别智遍入四句皆無滞也。故論云。若得般若意。入阿毗昙門不滞有。入成實門不滞空等。又云。若人見般若。是亦得解脱。若不見般若。是亦得解脱故。謂失意爲谤。謂增益等加被火烧。得意爲門。四皆入理。如觸不热。又火有四儀。一烧煩恼薪。二破無明暗。三成熟善品。四照現證理。又釋刀是斷德。無不割故。火是智德。無不照故。投身下者。障盡證理故。斯皆以刀山爲能證。火聚爲所證。故此火等即是法門。不須别表現所用故。称性事故。此爲甚深難解難入不可轻爾。二時善財下。敬問。可知第三婆羅門言下。正示法界。行於非道。略無称贊。於中有六。一示法勸修。二疑惮不受。三勝緣勸引。四疑盡悔𠍴。五诫勸見容。六依教修證。   ▲今初。然刀山不可執。火聚不可取。若能不住。無分别智。遍入四句。則遠四谤。不滞空有。何行不成。所以要令入者。破見心故。令解菩薩深密法故。順相易知逆難知故。法在修入不在言故。然此中示痴。甘露火王示嗔。天友示貪。顯三毒相普有正法。即是道故。然有五義。一当相即空。空故爲道。非此三事即是佛法。諸部般若其文非一。故說三毒四倒諸惑即深般若體性清淨。二約用摄生故名爲道。亦非即是。故淨名云。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先以欲钩牵。後令入佛智等。三在惑用心故名爲道。如俗流辈。未能絕事。雖目睹练色口納滋味受用五境。而内策觀心。知空知過。漸得微薄。亦非即是。四留惑潤生。长菩薩道。故名爲道。亦非即是。如淨名云。不入生死大海。則不能生一切智寶等。五当相即道。不同前四。不思議故。不可定言惑與不惑空與不空。無行經云。淫欲即是道。恚痴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大意同此。大士云。無量痴心本是道。三毒四倒不思議。即斯意耳。   ▲二時善財童子作如是念下。疑惮不受。非惜身。念恐失道緣。示智未深故。生此念。於中二。先明道緣難具。後正疑魔壞。今初。有十三難。初三爲總。後十爲别。總中。初得人身難者。人是福田受道器故。次二句。就人身中。須離八難。謂世智办聪及生聾盲。此二属身。故名爲得。無此二者。名得無難。餘之六難。但約時處。故但云離。後十别中。初二句。惡止善行。是離難因。餘八正離。一遇佛出世。則非前後。二具諸根者。顯非聾盲。三得門正法。非长寿天。四得遇善人。非三惡趣。五逢真善友。必離北洲。六受如理教。明非世智。上已離八難。七復離四邪五邪。八復隨法修行。道果可就。顧爲道器。安得自轻。後此将非魔下。正疑魔壞。初句疑善友是魔。次句疑友被魔使。後句疑是魔属。三類皆能壞人善根。   ▲三作是念時下。勝緣勸引。有十四眾。各述曾爲勝热化益。故勸勿疑。略分爲四。初一色天。次六欲天。三有六眾。即八部。四有一眾。即地獄天子。今色天中多是初禪。以自說言爲能作故。文中三。初總勸勿疑。二彰其本意。三自述蒙益。今初。由下二段。故勸勿疑。二今此聖者下。彰其本意。於中二。先總示所得。謂智慧堅利猶如金剛。即前刀義。烧諸惑薪。发諸智焰。即前火義。烧而常寂。爲三昧光。後发大精進下。别示業用。文有九句。初總。餘别。别中。一即火能乾竭。二刀能斩截。三火能焚烧。四刀能越险。五刀能斷割。六火能破暗。義兼於风。风发火故。故紧那羅中火内起风。七火能照导。八火能放光故。并不離刀山火聚。以此會前将對法門。非爲臆說。三善男子我諸下。自叙蒙益。於中二。先自述邪見。以劫初時。世界既成。梵王先降。念處空曠。光音下生。不了業因。妄謂已作。故爲邪見。後此婆羅門下。述得勝益。文顯可知。此下十二眾。皆以復有十千。而爲段首。次六欲天中。即分爲六。一即魔天。他化開出欲界主故。二即他化自在。今轉世自在。得十自在。此即八地十種自在。一心自在者。無量三昧皆入出故。二煩恼自在。当彼如意。如意所成。由惑不拘故。三生自在。一切世界中生故。四命自在。不可說劫住持故。五業自在。如現生後能示現故。六三昧自在。当解自在。解即勝解。謂於境印持。轉變自在。由三昧故。七莊嚴自在。即財自在。一切世界無量莊嚴故。八菩提心自在。即願自在。菩提心以願爲主故。願則隨心之所欲故。九即法智二種自在。法謂無邊法門示現。智謂如來力無畏等。能觀所觀一切佛法無不摄盡。所以合者。或未如八地故。或遗脱故。三化樂。四知足。五時分。六忉利。文并可知。三有六段。八部中唯阙摩睺羅伽。前阙四王。八部中摄六中。一即龙王即当西天。二夜叉王即当北天。(下第九經)三乾闼婆眾即当東天。南天摄在夜叉之中。能統是天。今从所統。義如前說。四阿修羅。五迦樓羅。上五并顯。六紧那羅。略分爲四。一總顯因风聞聲。二云某方下别示所聞。三善男子假使下。校量聲多。四善男子我等下。聞聲成益。四地獄天子。然此一類。从地獄出。義通六天。此同隨好品中兜率天子。文中二。先明現身。後作如是下。正明說益。於中三。初遇光生天。即曾於乘急以戒缓故。隨於地獄。道根時熟。遇光生信。若不爾者。五热常照。地獄應空。二以惭愧下。知恩報德。故隨好中天鼓勸云。汝等應当知恩報恩。不知恩者。多遭横死。生於地獄。蒙光生天即是恩相。恭敬增善即是報恩。言舍欲樂者。彼中勸云。汝等当往詣彼供養。勿復貪着五欲樂具。着五欲樂。障㝵生天。諸天子。譬如劫火烧須彌山悉令除盡無餘可得。貪欲缠心亦復如是。終不能生念佛之意。今此多同。三時婆羅門下。聞法得益。天鼓說法。令得十地。顯是佛光。今此略明发心之益。   ▲第四爾時善財童子得聞下。疑盡悔𠍴。   ▲第五時婆羅門下。诫勸見容。謂偈中顯勸密诫勿疑。是许悔過。然上疑者爲栋真伪。此中勸者顯其實德。魔亦能勸。何不疑勸。以此善友前友指來。勸中正說非魔能作。善財亦得超魔眼故。若爾何以生疑。爲顯法故。如八地中佛之七勸。纵佛不勸。豈容趣寂。爲彰法深。故須勸耳。又爲物軌令审察故。   ▲第六爾時善財童子聞此下。依教修證。於中二。先正證。後自陳。今初。登山投火即是修行。得二法門斯爲證入。言未至得善住三昧者。上不依山。下不依火。中不住空。即顯般若離於能所有無二邊。無所依故。名爲善住惑境。不壞爲堅牢等。觸火得寂靜樂神通三昧者。親證般若。體即性淨。心無分别。故云寂靜。現法樂住。可以怡神。寂而常用。故云神通。即此通悟。故云門也。觸即證義。故淨名云。受諸觸如智證。二善財白言下。即自陳所證顯後得起說。   第四時婆羅下。谦己推勝。先谦己知一。云普圓满無盡輪者。然有二義。一智輪摧惑。照其本原。無可盡故。二反常智用。用周法界。無有窮盡。圓轉不已。所以名輪。用既無窮。故称圓满。推勝可知。   第五善男子南方下。指示後友。城名師子頻申者。灌顶住中。震動照曜持世界等。皆悉自在。無所畏故。王名無畏星宿幢者。無畏即前師子頻申城名。城因王故。星宿幢者。於法性空。羅十種智。如列宿故。智照無畏。高顯摧伏。所以名幢。女名慈行者。知眾生根。令其調伏。慈爲行故。智中之悲。處世無染。是謂童女。   禮辞可知。   ●第十慈行童女。寄灌顶住。从前觀空。得無生心。最爲上首。諸佛法水以灌心顶。故从喻名。文中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修入前教。後趣求後友。前中亦二。先思念。後無障㝵智下。明念成益。略有三益。一内證真際。二以最勝智下。寂諸妄取。三了知眾生下。外了境空。後如是思惟正念觀察下。趣求後友。然此兩句。結前生後。五百女者。一期位满。總摄五位十十法門故。   第二善財門已下。見敬谘問。於中二。先睹見。後敬問。見中亦二。先明遠見。但得其門未親證故。後遂入王宫下。下近睹依正。如親證入。二善財見已下敬問。   第三童女告言下。正示法界。略無称贊。於中二。先指境令觀。表示法令證。并依中見正。大小念劫。皆無㝵等。十住位終。果将满故。依報顯法。後爾時善財下。以言顯发。於中亦二。先顯法名。後彰法用。前中又二。先善財念請。後時彼童女告下。善友言答。初示名。後顯因。名般若波羅蜜普莊嚴者。略有二義。一由般若照一切依。依中有正。一中有多。故所得依無所不現。大品經云。了色即般若。一切法趣色。即其義矣。二由能證般若。已具諸度爲莊嚴故。所證所成。莊嚴無盡。即下因云。彼諸如來。各以異門。令我入此。總摄别義。三十六恒歸於一門。故称爲普。則令一嚴具一切嚴。名普莊嚴。我於三十六恒下顯因。住位既满。六度之中一一具六。爲三十六。皆恒沙性德。本覺中來。故云佛所求得此法。若約事說。如伊舍中。二善財白言下。顯法勝用。先問。後答。答中先總。後别。總中先明修習。後即時获得下。顯其得證。普遍出生陀羅尼門者。舊云普門陀羅尼。一陀羅尼頓摄一切。名爲普門故。次文云。百萬阿僧祇門皆悉現前。以一陀羅尼智爲體故。入般若門。得陀羅尼。由此總句。出生别門。法界十住。同十地得。然彼總得多種法門。此廣一持。餘三昧等或略不說。二所謂下。别顯中有一百五十門。略分十位。初九總知依正事理總持。二福德下十門。行願總持。三業持下十門。諸業總持。四三昧下六門。明正受體用。五心海下八門。知自他心。六知眾生煩恼下十三門。唯知所化。七普見一切法下。二十門。明知能化。八世界成下二十八門。知剎海自在。九見諸佛下二十九門。知佛海自在。十菩提心下十三門。大心性相。末後自心清淨。即性淨涅盤。總摄諸門。不出於此。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國名三目者。施爲行首。復開导自他。如目明照以导餘根故。問明品中目首菩薩。問於福田。財施無着。以成慧眼。無畏之施。以成慈眼。法施還得成於法眼故。復云三用。上三眼見無不妙故。友名妙見。又施行内成勝報。外現見無不妙。出住之行出家表之。故下文云出家未久。又行本令物出離故。   禮辞可知。上寄十住位竟。   [△@△]大文第三。妙見比丘已下。有十善友。寄十行位。位各一人。然其十行。即是十度。故所釋名多依度釋。   ●第一妙見比丘。寄欢喜行。施悦自他。故名欢喜。文中具六。下若具六并不總科。   第一依教趣求亦二。先念前友教。後趣求後友。今初有十四句。初總。餘别。别中分三。初一約菩薩論深。即淨分依他。證智離言故。次九句。約眾生論深。即染分依他。事理無㝵。一報類難知故。二妄想爲因。即無性故。故楞伽云。先聖所传妄想無性。上二句二經并無菩薩二字。今加二字。属菩薩智。三眾生作業。細唯佛知。作即無作故。舊經中明所作業。四八識之心。并皆流注。非唯第八恒轉如流。故楞伽云。宴坐山林。上中下修。能知自心妄想流注生住滅也。而言深者。剎那不住。細而叵知。尋其起盡。無生滅等。唯離念智。能照其境。五即十二因緣。依無明行。起於苦果。復起惑業。招生死苦。但是緣性無有我人。前滅後生即無生滅。既無生滅。亦無無生。是緣起際。緣起多種。故名爲諸。又皆同無㝵法性緣起。故名爲際。六眾生即以真諦寂滅爲實際故。故上經云。觀身如實相。一切皆寂滅。七所變影像緣成無性故。又曰光映質影有多端。本智隨境心識亂起。八依象立名。名不得物。而亦不失所名之物。九言說别施行。真實離文字。而言說文字皆解脱性。後三合辨染淨二分。一染淨二分。皆嚴法界而無嚴故。菩薩以一莊嚴。嚴一切故。二染淨二分。各各嚴饰。皆不相知。故爲秘密。三上之二分。種種業果。皆依智性而成就故。故梵本云。種種業光明際。後之三句。眾生之言二經皆無。而諸句中。皆云際者。窮事之邊。極理之畔。上皆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故。思修觀察。二漸次下。趣求後友。處處求者。隨緣造修無不在故。   第二忽然睹見下。見敬谘問。先睹見。後敬問。見中分五。初總見修行。二見身相。三見心相。四双結殊勝。五見領眷属。今初。萬行建立森耸名林。即事造修循环無間爲經行。往復居行之首。偏得此名。二头骨如盖下。見身相。同佛相者。如說修行。順佛果故。舊經阙略。今經多具。下瞿波中文更委悉。多同瑜伽。下当廣釋。三於諸境界下。見心相。心不可見。約知名見。即止觀双运。初句止。次句觀。止過則沉。智過則舉。不沉不舉正受現前。不智不愚双契中道。起念止觀皆成動轉。双非再遣未離戏論雖止觀双运。而無心寂照。則一切皆息。即佛所行平等境界。前皆即用之體。後入於緣起下。方辨即體之用。寂用無㝵是其心相。四爲欲受持下。双結殊勝。初三句結心相。不迟下結身相。内有沉舉。則外行迟速。迟則易沉。速則易掉。如是下双結。心既詣理。故所爲审諦。後寂靜下。兩對法喻。顯殊勝相。五無數天龙下。見眷属。檀爲行首。导萬行故。二善財童子前詣下。敬問可知。   第三妙見答言下。正示法界。於中二。先示依緣得法。後顯法業用。前中三。初總序。次時分。後所作。今初。初入行位。故云年少。創離十住。入菩提心家。名出家近。依理起用。而修行故。言我此生中者。略有二義。一念劫圓融故。能一生供養多佛。如大威猛仙人處說。二者顯示入解行生非見聞生。言三十八者。過前位故。次或有佛所下。所修時分。後親近供養下。所作成益。二又善男子我常下。顯法業用。於中有十三句。各先辨業用。後出所因。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初谦己。云隨順無盡燈者。無念之智。順法順機。無不委照。所照法界。體無有盡。故得一念一切現前。後如諸菩薩下。推勝之中有十七句。初總。故舊云如金剛燈。上但云燈。今推勝中。證如常照。故比金剛。次生如來家下别顯。有十六句。爲五種勝。前四各一。餘合爲一。一生家勝。生真如家。則常照矣。無生忍家。無念照矣。二成就常命。即報命勝。同理常故。即金剛義。三内智勝。如於所證。無盡滅故。即是燈義。四報體勝。法性成身。相不迁故。亦金剛義。五普能示現下。明業用勝。對上隨順。以是即體之妙用故。無壞無比。   第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次文当說。   禮辞可知。(下第十經)。   ●第二根自在主童子。寄饶益行。三聚淨戒能益自他故。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後天龙下趣後。於中二。先天龙顯衛。後漸次下正趣勝友。向圓满多聞國者。三聚無缺。称爲圓满。善達開遮。故曰多聞。入妙門城者。戒能防非。故称爲城。入法千門。斯爲最妙。周遍推求根自在主者。六自在王。性本清淨。眾生境牵不得自在。善守根門。塵境不染。不妄视聽。尝觸知覺。寂無所取。了見分明。爲根自在。唯戒爲主。淨戒無染。故云童子。後時虛空下。天龙指授。偏此有者。不犯尸羅。天龙顯衛。况復冥扶。於河渚中者。渚謂洲渚。若持淨戒。生死爱河不漂溺故。又無量福河常流注故。聚砂爲戏者。恒沙功德由戒集故。微細之過亦不轻故。   第二爾時善財下。見敬谘問。初見十千童子绕者。萬行之中。戒爲首故。敬問可知。   第三自在主言下。正授法界。於中二。先明因修得法。後明法門業用。今初。依文殊修者。顯若有智能護戒故。修学算數等者。梵本云。書數算印教法。此并聲明。而言等者。等餘四明。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門者。法名體也。妙用難测。五皆神通。以智爲其體。云智門矣。約所表者。書者能詮。止作持犯分明故。數者四重十重乃至持犯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故。算者一一之因。若持若犯。得果多少故。印者持犯善惡感果决定故。相者即是教相。若制若聽皆無差故。得工巧者。善巧護持故。神通者。無所拥故。   二善男子我因此下。辨業用。文中二。先總標。五明等者。等取工巧。梵本具五。後文字下别顯五明。於中亦二。第一略明。第二廣說。   △略具有五。一聲。二因。三医方。四工巧。五内明。今初。云文字算數者。即是聲明。文字即聲明中法施設建立。建立名句文身故。算數契印。即數施設建立。通治取與中生疑障故。二種種智論。即是因明。略舉論體。謂言論等。三亦知一切药下。医方明。通治四大不調。瑜伽有四。今文具之。初明病因。因药等故。二和合消解。即是斷滅。三风痫痟瘦。即是病相。鬼魅所者亦是病相。復是病因。四能善疗治。即滅已不生。以善疗故。故大經云。世医所疗治。雖差還復生。如來所治者。毕竟不復发。如是下總結。四亦能建立城邑下。即工巧明。瑜伽十五。有十二工業。今此有八。而次不同。一即营造工業。二亦善驾御下。生成工業。三亦善調炼下。和合工業。四幻术變化。即咒术工業。五亦善营理田农。即营农工業。六商贾即商贾工業。其種種諸業。文阙於四。此即当之。謂音樂書算成熟防那。七亦善禮儀下。事王工業。故梵本云。奉望貴勝承事儀式。八亦知眾生身相下。占相工業。五亦知眾生具足一切善不善下。内明。然瑜伽中。内明有四施設建立。一事。二想。三摄聖教。四聖教所應知。今略具之。文分爲二。先明想施設建立。後總摄餘三。今初略分爲五。初知六趣因果。二亦善了知一切賢聖下。知三乘因果。三如是乃至下。結略顯廣。乃至二諦摄盡佛法。四亦知一切諸寂靜下。知世軌儀。即俗諦摄。五亦知自他過去下。通知三世。後亦知過現一切諸佛下。總摄餘三。謂通知佛教。即摄聖教及聖教所應知并事建立。事建立者。是三藏故。皆佛法門。能令堅固下。顯内明益。初二句總明。身心清淨下法喻釋相。在生死中。有涅盤性。如在矿金。到涅盤岸。則身心清淨。如出矿金。出矿之金略有二能。一光明普照。如得身智教證二光。二堪成器物。如自成三德建立大義。云廣大成就。上已略顯五明之相。   △第二善男子我復善知十八工巧下。廣顯五明。据舊經梵本。但廣聲明一數。今此下十六行餘十字經。舊經所無。梵本在推勝中。顯医方明治内煩恼。謂推勝中。仍前知算。便推勝云。如諸菩薩。能知一切名數。即是聲明數建立義。次略標工巧内明。後說医方治内煩恼。以工巧内明自分廣故。推勝中略。前医方明但治身病。故此治心。譯人意移。極難通會。今案現文。且分三段。第一標舉三明。第二廣医方明。第三廣說聲明。   ▲今初。言我復善知者。梵本云。菩薩具足一切智慧能知十八等。斯則推菩薩知非我知也。言十八工巧者。未見經論。瑜伽但有十二工巧。已如上引。六十二眷属明伦者。義当六十二論。謂四遍常等。亦属工巧。若十二摄者。即防那摄。及内明等者。等取因明。良以因明多属内故。不廣其相。   ▲第二一切方法下。廣医方明。然其四明。皆以内統。故将内法以顯医方。若治身病。自分已說。文分爲三。第一總標。有能所治。第二何等下征起。唯征所治。第三有四因緣下廣釋。此中一段全同楞伽。文中三。第一别明煩恼因起。即双明病相病因。第二顯其本末。即病起原本。第三結叹難测。顯唯佛能治令永不生。   初中分二。一明眼識生起。二例餘識起。初中亦二。先明能起。後辨所起。今初。初句標。此阙一句。合云有四因緣眼識生起。三本楞伽及新梵本。皆有此句。然瑜伽等論。眼識生起具於九緣。今何独四。此有深旨。空明根境與小乘共。况有不通。謂明唯局眼。耳識已除。鼻舌身三復除。空矣。欲例餘識。所以不存。根境易知故。上標云有四因緣。眼緣色境。其染淨依及分别依。至第六識。復并除之。以染淨第七是所依根分别第六是所起識。故今合之。以爲初緣。二即種子。三根本依。四即作意。若爲此釋。非但順於諸本楞伽。亦乃不乖唯識等論。一謂眼根摄受色境下别列。此第一緣。枉被改削。眼根兩字。殊妨文旨。此是識故。十卷經云。一者不覺自内身取境界故。七卷云。不覺自心現而執取故。四卷云。自心現摄受不覺。此三本經。言異意同。梵本中云。不知始終。恒懷執着。即九緣中。染淨分别。合爲此緣。謂不覺自心頓現萬境。不知能現。執爲内我。即第七識。是染淨依。故彼經云。不覺自内身也。不知所現取爲色境。即第六識。是分别依。則十卷經文。最爲圓备。若順梵本。應云不覺自心妄現境界而生執取。文理方圓。若了唯心。不生妄識。二由無始取着習气。即眼識種子。由無始來眼識取境熏習气分。而成種故。入楞伽云。無始世來。虛妄分别色境界熏習執着戏論故。今此經略。准梵本中。應云無始虛妄色習气。不着色字。不局眼故也。三由彼識自性本性者。即根本依。謂第八識。若離第八。餘不轉故。自性即是第八識體。謂集起赖耶。重言本性者。即是真識如來藏性。以楞伽起信真妄和合成第八故。入楞伽云。三者識自性體如是故。體性双明。四卷亦云。識性自性。四於色境界作意希望者。即作意緣。若不作意。對而不了。入楞伽云。樂見種種色相故。上明能起緣竟。二由此四種因緣力故下。明所起識。此句結前生後。藏識轉變下。正辨所起。法喻合辯。本末双彰。藏識即是所依瀑流。唯識亦云。恒轉如瀑流。眼識轉生。如彼波浪故。入楞伽云。以此四緣。阿赖耶識。如瀑流水。生轉識浪。此文應云依藏識生轉識波浪。其相續不斷。諸文并無。於義又滥。滥眼等識續不斷故。此中未說藏不斷故。   二善男子如眼識起下。例餘識起。文中。先法。後喻。今初。一切根者。餘四色根。微塵毛孔别更說身。以其微細遍生覺觸。此難知故。然五色根。類例相似。或俱。不俱故。唯例此。是以下云不了自性五色身轉。又六七識藉緣更少。七不緣外。所以不例。例亦無失。取少分故。則一切根摄。其俱時出生。以近下鏡喻。故偏牒之。若具應云俱時隨次亦復如是。後譬如下喻中。文有二喻。一鏡喻頓生。二海喻漸生。唯識偈云。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而但一喻。今文具二。今初。鏡喻云。譬如明鏡頓現眾像者。若少若多妍媸萬品。一時頓照。鏡喻本識。本質喻境。像喻轉識。入楞伽云。一切諸根毛孔一時轉生。如鏡中像多少一時。明知取像喻所生識。二善男子譬如猛风下。此喻漸生。藏識如海故合云靜心。轉識如浪故合云起識波浪。謂一风至一波起。一境對一識生。前风後风。雨波不并。前境後境。二識不俱。對境既多。故相續不絕。又不斷絕。義該六七。一起妄識流注無窮。彼經偈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风所動。種種諸識浪。腾跃而轉生。海既以浪喻所生識。鏡豈以像喻於境耶。此中喻意。但爲漸頓分成兩喻。非鏡喻識海喻於境。亦不爲顯具緣多少。而因境來有漸有頓故。但以境合风合質。又諸緣中。境緣稍强。若起信中。亦以無明以合风喻。即第一緣不覺知也。上來第一别顯煩恼因起相竟。   第二因緣相作下。顯其本末。即病起本原。於中二。前明本末和合。後明各不相知。前中亦二。先正明和合。二辨迷真起妄。今初。此有兩重本末。一以赖耶爲因爲本。七識爲緣爲末。因第八識方有七轉。因作緣也。因七轉識熏成第八。緣作因也。故楞伽云。大慧現識與分别事識。此二壞不壞相展轉因。又赖耶所熏。必與能熏七識共俱。由上二義。并得名爲不相舍離。本末不同。不可言一。離八無七。離七無八。不可言異。斯則第八如水。七轉如波。故彼偈云。日月與光明。非異非不異。海水起波浪。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二者因即如來藏。緣即七轉識。依如來藏方有七轉。由七轉識。令如來藏以爲第八。故云相作不相舍離。起信論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赖耶識。此則以如來藏舉體隨緣。以成生滅。名爲和合。非更别有生滅來合。上經既云藏識海常住。此則以水喻如來藏。波喻七轉。合爲大海。以喻赖耶。故不相離。不一不異者。勝鬘經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本不異末也。七識不生滅。眾生即如。十二因緣即是佛性。末不異本也。又云。如來藏不在阿赖耶中故。七識有生滅。如來藏不生滅。此不一也。又云。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惡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識。此不異也。又如來藏舉體隨緣。不可言異。隨流性常。不可言一。然此不一。乃是不異之不一。不異乃是不一之不異故。雖二義不同。體無前後。合則中道。離則二邊。如離水無波離波無水。不可言異。水湿波動。不可言一。無有不湿之波。不可言異。风停波息。而水不滅。不可言一。斯爲甚深。二由業生相下。明迷真起妄。准十卷經。業即生相。故彼但云業體相耳。四卷有業生二字。而大云釋業即七轉。生謂生死之相。今依起信。解異昔人。初句即三細中第一業相故。彼論云。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今明迷真之始唯此業相。又是赖耶自體相故。所以偏言業即是生。即四相中当生相也。深起系缚者。即六粗第三。論云。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着故。不能了知色等自性者。即第四计名字相。謂依於妄執分别假名言相故。若了自性本來空寂。不執假名。又深起系缚。含於六七。七系内我。六系境故。上就相顯。三細唯一。六粗有二。通則餘五皆系缚摄。言五識身轉者。由於上來意識不了五識體轉。了則不取。便成於智。五則不轉。故楞伽經云。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轉即生義。身者體義。上來已明本末和合。   二彼阿赖耶下。明各不相知義。欲顯性空。赖耶因七識緣成。無性故不能知七轉。七轉因赖耶。七轉亦無性。安能知赖耶。故問明品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楞伽亦云。若說真實者。彼心無真實。但由自心執取境相分别而生者。此有二意。一云既不相知。何以能生。釋云。上約無性故不相知。今辨因緣。由妄分别。則諸識現。無别我人。故上經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楞伽偈云。非遮諸緣會。如是滅復生。但止於凡愚。妄情之所着。二者釋成上來不相知義。謂由互相因。所以無性。不能相知。若不相因。則有定性。便可相知。斯則緣生故空。又由前不相知。方能熏習。相因而有。若有定性能相知者。則不相因。斯則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是以無性緣生故。有爲幻有也。故執取生識緣生無性故空。爲真空也。故無性相知。幻有是不有有。真空是不空空。非空非有。是中道義故。七識生滅。即如來藏。如來藏不生滅。即七轉識。無障無㝵故。結云難知。上來第二總顯本末竟。   第三如是甚深下。結叹難测。則唯佛能治令永不生。言甚深者。略有二義。一者約相。故達磨經偈云。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别執爲我。二以真妄和合非一非異等。廣如上說。即爲甚深。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住地菩薩。已證真如。许其分知。菩薩地盡。覺心初起。破和合識。顯現法身。方爲此識究竟邊際。愚法聲聞下。舉不知人。反顯深義。即前偈中。我於凡愚不開演也。楞伽經云。如修行者入禪三昧。微細習气轉而不覺知。而作是念。識滅然後入禪正受。實不識滅而入正受。以習气種子不滅故。不滅皆顯二乘不知義也。住地能知。凡愚不了。明文有据。地前菩薩爲知不知。望於地上。此不能知。未證如故。望於凡愚。此則能知。多聞熏習。具勝三慧。善能决斷阿赖耶識性相因果故。七卷楞伽云。唯有修行如實行者。以智慧力。了諸地相。善達句義。無邊佛所廣集善根。不妄分别自心所見。能知之耳。斯即地前。以處知不知之間。故略無耳。此一段經。廣明自心真妄本末。若見此心生滅流注。速得三昧。得佛灌顶。越生死海。故委釋之。廣引彼經。以成今說。無厌繁文。   ▲第三善男子我又善知一切聲論下。廣說聲明。於中二。先總叹勝德。以帝釋善於聲明。所以對之顯勝。然此一段。是推勝中。连於前文。後善男子彼復教我菩薩算法者。即聲論中數建立也。文中二。先舉能數之數。後顯所數之法。今初文有一百四十四數加前。从一至十。及與百千。則有一百五十六數。此方算法。但有二十三數。始於一二。終至正载。载數天地所不能受。然有三等。下等十十變。中等百百變。上等倍倍變。今初兩數是中等數。餘皆上等。二善男子我復以此菩薩所知下。明所數之法。多是聲論中事。上來正示法界竟。   第四善男子我唯知此下。谦己推勝中。先谦己知一。後如諸菩薩下。推勝知多。於中二。先舉後所知。二彰己不了。前中現文唯對聲論數建立。准諸推勝。例皆對所得。自分所得既有五明。推勝居然。合推於五。故梵本中。初對聲明。二略舉三明。後别舉医方。治内煩恼。義如前說。後而我何能說其功德下。彰己不知。其中。言豈能盡知一切諸佛者。据前後例。曾無推佛。唯至普賢。方叹佛德。梵本意云。佛力加我。贊諸菩薩。亦不能盡。况我自力。   餘并可知。   ●第三辯具足優婆夷。寄無違逆行。忍順物理。故無違逆行。城名海别住者。具云大海差别住事。則近海而各住故。表則忍猶大海無不包含。三忍九忍别别安住。友名辯具足者。一器之中無物不具。隨求皆得。爲說法故。忍器遍容一切功德。由忍惡言故辯具足。忍辱柔和。女之象也。   第一依教趣求可知。   第二善財聞已下。見敬谘問。初見。次敬。後問。初中有四。一見外依報。二善財入已下。見友正報。端正可喜者。忍之報故。素服等者。忍華饰故。三於其宅中下。見内依報。四復有十千下。明見眷属。前之三度。成增上生。忍辱正能招眷属故。於中二。先叹其體德。後身出妙香下。彰其妙用。令諸眾生皆成忍辱柔順之心。與第三地調柔果中十心。多分相似。二敬。三問。文并可知。   第三彼即告言下。正授法界。於中二。先舉名體。器中出物。興福無盡。法忍称性之所招故。後能於如是下。辨其業用。於中三。初正顯業用。次令見同益。後使其目验。初中二。先總。後别。今初。謂此一是即多之一。此小是即大之小。融同法界。無盡緣起。故用無不應。應無不益。而其法界。體無增减。又忍必自卑。故名爲小。法忍同如。一味無二。内空外假。爲器利用。忍包無外。隨出無盡。二種種甘美下别顯。於中三。初益眾生。二益二乘。三益菩薩。初中二。先顯饮食。後如出饮食下。舉一例餘。二善男子假使東方下。明益二乘。二乘雖則不立忍名。亦忍人空。同入法性。盡無生故。三又善男子如東方下。益菩薩。約事。如受乳麋食已便證無上菩提。能令施者成檀波羅蜜。約法。謂餐上品寂滅之忍。得菩提故。淨名香饭。與此大同。然今文中但舉其極。云最後身食得菩提。据實。應具入地無生忍等。二善男子汝見我此下。令見同益。於入二。先指示贊德。後善男子是十千童女下。辨其業用。二牧牛女即此之流。三善子且待須臾下。令其目验。意在見證。非在言說。   第四時優婆夷作此下。三段并顯。   ●第四具足智长者。寄無屈挠行。勤無怠退。故無屈挠。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依前修治。後漸次下趣求後友。城名大有者。起大精進。有成益故。友名具足智者。精進能令諸度具足。乃至終成最後智故。   第二爾時善財見彼居士下。見敬谘問。於中二。先見於市四衢者。處暄不挠。對境無妄。則精進無涯。無不通矣。後爾時善財見是事下。敬問可知。   第三居士告言下。称贊授法。然今古所譯。皆长者居士二言相參。文中二。先称贊。後善男子汝見我此下。授法。於中二。先指同益。後正授法。今初。生如來家者。前同四住。从聖教生。後同四地。初寄出世。於如來家。轉有勢力。故云增长白法等。後善男子我得隨意下。正授法界。於中二。先舉名體。無盡財法。蕴在空中。名福德藏。隨意给施。故云出生。亦顯見空無所不备。離身心相。精進成故。後一切眾生下。顯其業用。於中二。先略說業用。後善男子且待下。令其目验。於中三。一许示。二說是語時下集眾。三爾時居士下行施。於中四。一財。二法。三結。四歸。今初。定心詣理。爲仰视空。信手能承。故入掌内。兼親手施。故云授與。二然後爲說下。别明法施。於中二。先總。後所謂下别。别約五事。一食。二饮。三味。四舟车。五衣服。今初。以一施食。而成十行。十中初二。初約施行。餘約食明。前七别明。後一總結。别中初二是命。一即甘露不死命根。二即慧命。三明相好即是常色。四即威力故能降魔。梵有力字。五現法樂住法喜怡神。皆安樂義。六七皆辯。一辯無能屈。非約力義。二内具辯智。無不了達。後一總結者。結成五常。世之施食成五事果。勝而非常。今證法界。歸大涅盤。則命齊法界长寿無限。妙色凝湛劫數不迁。力以毛端遍持剎海。究竟常樂圓寂涅盤。辯以一言演法無量。一一詞理窮盡未來。斯乃方名常命色力安無㝵辯。一食具十。以表無盡。餘四各二。今可例知。二饮有二者。一止渴爱。二得深法。三味有二者。一得法味。二得上味。如來四牙有甘露泉。凡所食者皆成上味。故云如來味中上味。四舟车二者。一明所越度。二以乘能度。五衣服二者。一惭愧蔽丑。二妙色爲嚴。皆應具多。如回向說。三如是一切下。總結財法。類例可知。四既聞法已下。事讫還歸。   後三段文顯。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五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國大興王寺奉宣雕造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六(从第十一經至第十六經三纸)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澄觀述   (有十二善知識。第一尊法寶髻长者。第二普眼长者。第三甘露火王。第四大光王。第五不動優婆夷。第六遍行外道。第七具足優钵羅華长者。第八婆施羅船師。第九最勝长者。第十師子頻申比丘尼。第十一筏苏密多女。第十二鞞瑟底羅居士)。   ●第五尊法寶髻长者。寄無痴亂行。以慧資定。靜無遗照。動不離寂。云無痴亂。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修治前法。後漸次下。趣求後友。城名師子宫者。禪定無亂。如彼深宫。處之所作决定無畏。故名師子。友名法寶髻者。绾摄諸亂。居在心顶。故名爲髻。而言寶者。乃有多義。一淨無惑亂。二明無痴翳。三圓無缺减。四威勢起用。五可貴爲尊。法喻双明爲法寶髻。   第二見在市中下。見敬谘問。於市見者。處闹忘懷。在亂常定故。   第三爾時长者下。授己法界。於中四。一執手将引。二示其所住。三善財觀察。四問答因緣。   △今初。即授法方便。顯加行智向正證故。   △第二告善財言下。示其所住。即正授法界。法界即是栖神所故。   △第三爾時善財下。善財觀察。顯正證入。於中二。先總觀舍宅。後别睹樓閣。   ▲今初。四面即是四句般若。二門即是存泯不同。如一有門。見心妙有而入法界。即是有門。若取有相。即拂於有。名非有門。知法空寂。即是空門。以空爲空。說空空門。若謂妄惑本空真知不空。即亦有亦空門。妄因真立。妄無妄原。真對妄宣。真非真體。則双存之門。自然泯矣。若言欲言其有。無相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故。非空非有。是第四門。此俱非門。爲俱是遮。爲有所表。若但是遮。便同戏論。若有所表。未免於有。故此但非。亦不可說。則非有非非有。非無非非無。故云八門。然得意爲門。失意皆谤。唯忘言會之。   ▲後於其宅内下。别睹樓閣。舊經但云其宅十层八門。今經文中閣與宅别。宅則通明一切法界。樓閣别明無障碍故。於中三。一總。二别。三結使明見。今初。義如八角塔形。若例前宅。不妨四角。面各二門。然有五義。一通約所修。以八正道爲能入門。八正通入一切一切位故。二約所依。即以八識而爲其門。於眼根中入正定故。悟一一識即法界門。於眼覺悟。即眼陀羅尼自在佛也。八識皆然。三約教能顯理。理教各具有等四門。故成八門。尋教得解即教四門。於理得解即理四門。無二體也。四教理行果各通二諦。便是八門。五四句般若各有二門。例如宅說。   二見最下层下。别明十层。即爲十别。然有三義。一表十地。二即十行。三總不表。且依十地以釋經文。一初地檀增。而食一種復爲施首。故回向中六十門。施食居第一。二二地持戒。惭愧衣服。摄善法戒。以爲財物。三三地忍增。以爲嚴具。四四地道品。爲内眷属。進策萬行。爲上珍寶。五五地文顯。欲映前後成十地故。从真入俗故。說法利樂。真俗無違。爲最勝論。得於義持陀羅尼門。禪定偏增云諸三昧。善達五明云世明智。真俗决定名爲印行。六六地由得般若現前。成就智慧。文中三。初總明。次别顯。後總結。總中皆是六地之德。次所謂下别顯。有十六門。一照體即寂而無不包。二即寂之照無機不鑒。三外緣不轉。四内照無求。五惑境不摧。六遍摧諸惑。七順教普摄。八含德甚深。九見法無依。十契理行行。十一巧化無盡。十二證隨俗門。十三窮四辯才。十四照物心行。十五寂照双运。十六廣布法云。後如是等下總結。七七地有殊勝智知諸教法。云如响忍。功行已满求入八地。爲出離門。菩提分法無不皆具。爲持教法。第八层中。含於二位。初即八地。得念不退無功用道。三種世間皆得自在。後現一切佛下。即是九地。法師位故。一音頓演。第九层中。亦有二位。十地等覺。俱爲一生。第十层中。即如來位。二表十行者。以其十行即十度故。前七文顯。八大願所成神通等故。九一生所系。爲最上力。善法行故。十唯至如來。智度始圓。爲真實故。此即当位自摄諸位。十行才满即作佛故。上摄十地。即摄後位。摄前義劣。略而不明。前十住中。第六位摄。此寄第五。前正報摄。此依報摄。欲彰不废後過前故。三者總不表位。但此菩薩以行就機。現居勝報。漸次增勝。十顯無盡。初四施物。後後難前。次二施法。前淺後深。次二得法。前狭後廣。後二現德。先因後果。總上三義。因果行位無盡法門。爲閣爲宅。以彰法界。   三如是一切下。結使明見。   △第四爾時善財見如是等下。問答因緣。先問後答。答中四。一舉昔佛興。二睹佛興供。三发興善願。四結果酬因。今初。如來十号今当略釋。一言如來者。萬法雖異。一如是同。聖體之來。來化群生。故曰如來。二應供者。至道良田。能生妙果。相累兼亡。應爲一切恭敬供養。三正遍知者。如其勝義。覺一切法。知無不周。鑒無邪僻故。四明行足者。身口意業。隨智慧行。即以明行。而爲具足。又明即三明。足謂定慧。如脚足故。又足者备足。與慧俱行皆圓足故。五善逝者。上升最極永不退還。迹盡双樹。爲物而逝。皆称爲善。六世間解者。世界有情一切品類。無不達解。亦解結缚故。七無上士者。人高道絕。莫之與等。八調御丈夫者。身口諸惡。[怡-台+龙]悷難制。佛能伏之。又以調物。可謂丈夫。若瑜伽論。七八二德合之爲一。云無上丈夫調御士。釋云。一切世間。唯一丈夫善知最勝調心方便故。九天人師者。瑜伽云。爲實眼故。爲實智故。爲實法故。與顯了義爲開导故。乃至能正教诫。教授天人。令其出離一切苦故。十佛者。於能引摄義利法聚及非義利種種法中。能正開覺。故名爲佛。委具十義。已如題中。具上十德。爲世所尊。故名世尊。若依瑜伽。既合七八。開佛世尊。爲九。爲十。謂能破諸魔大力军眾。具多功德。名薄伽梵。即具六義。亦如前說。瑜伽名爲十種名号隨念功德。諸論異釋。可略言之。餘文可知。   二時彼國王下。明睹佛興供。謂奏樂焚香。   三我時以此供養下。发興善願。   四由是因緣下。結果酬因。由初一願。招下四层所有勝報。由後二願。招上六层所有勝報。一九微因願力報勝。又表萬行渾融無㝵。发起向佛。則隨一行。無不具足。何果不成。   第四善男子我唯知下。谦己推勝。初谦己知一。謂勝德普遍蕴在十层。爲福德藏。因由行願。即願莊嚴。願與理俱。爲無障碍。故得成果。一能現多。   後如諸菩薩下。推勝知多。對前功德。勝故難思。   後二文顯。   ●第六普眼长者。寄善現行。慧能顯发三諦之理。般若現前。名善現行。般若遍照。一中見多。名爲普眼。以一法中具一切故。國名藤根者。夫藤根者。深入於地。上发華苗。般若證深。能生後得。後得隨物轉而不悭。取類藤矣。城名普遍門者。實相般若。防非爲城。無所不通。何法不入。眼入實相。眼即爲門。色入實相。色即爲門。自色已上。種智已還。該通一切無非門矣。又以門爲門。非真門矣。無門無入。爲真入門。若一門一切門。尤深門也。故上經云。於眼根中入正定。於色塵中从定出。於一法中入正定。一切法中从定起。方爲自在無碍普門。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思修前法。後趣求後位。前中亦二。先結前所聞。後深入諸佛下。思修證入。初句入果。餘皆入因果。云深入諸佛無量知見者。無量有二義。一廣多無量。即權智境。二深無分量。即實智境。境無量故智亦無量。知見二義。一别。二通。别謂知即是慧。謂根本智。見即是智。謂後得智。以此二智。知前二境。通謂俱是如來能證。如實知彼義故。即無障㝵智。若爾時以重言。爲拣比知。所以言見。爲拣眼見。所以云知。此如世親般若論釋。入謂證達。若依禪宗。知心空寂名知。見心空寂名見。知約了知。見約證見。然見亦見知知即心體忘緣寂照真知見也。餘句可知。後隨順作意下。趣求後友。   第二然後乃到普遍門城下。見敬谘問。於中二。先見依正。後設敬谘問。今初。百千聚落周匝围绕者。眷属般若。又隨舉其一收一切故。新經云。十千表萬行也。其城廣大等者。實相般若。周遍包容。已具餘度爲多莊嚴。般若雉堞。高峻無上。是佛大道。荡然無涯。宽無不容。平無邪曲。餘并可知。後聞已往詣下。設敬谘問第三长者告言下。称贊授法。先贊。後善男子我昔下。授己法界。於中二。先明修学得法。後明法之業用。今初。般若生德。如学於文殊。得法有二。一医方斷惑。二和香顯德。後因此了知下。顯其業用。即分爲二。先明医方用。後顯知香用。   △今初。瑜伽医方略有四種。一知病相。二知病因。三知除斷。四知斷已不生。今文具之。於中四。一總明勸学。二釋治病由。三令先治王。四廣明治相。今初。风黄痰热。内四大病。亦是病相。鬼魅蛊毒下。是外四大。亦是病因。此句有情。若草毒水火即是非情。并爲病緣。如是一切下。結多品類。我悉下顯能除斷。第二善財復言下。顯治病由。先問後答。由障菩提。故須治斷。第三菩薩復觀下。令先治王。王是眾生安樂本故。第四善男子菩薩若欲治諸病下。廣明治相。於中三。第一總標许說。第二廣說因相。第三明除斷相。   ▲今初。諸病内起。即是病因。品類增损。此明病相。無量無邊下。双結许說。   ▲第二善男子一切眾生因四大下。廣說因相。於中二。第一横說。第二堅說。前中亦二。先法說。後喻况。前中三。初說四大。二說塵毛。三明五大。今初分四。一明大爲病因。二說所起病相。三結成過患。四結病所依。今初。明身爲病本。是病是身。若使無身。当有何病。四大違反。因此病生。若了大空。病無依矣。今爲不了故爲病因。二所謂下。明所起病相。略有四病。初標名。次言身病下釋相。四種病中各有多相。身之四病。後文当釋。然其心病即是煩恼。故梵本云。謂貪嗔痴若痴狂心亂。是病之因。亦通病相。言客病者。自外而來故。十地中明。内四大病即是身病。外四大病即是客病。言俱有病者。亦因外緣。亦因内大。故名爲俱。非身心俱。謂因遇寒热及内四大復有乖違。即是俱病。然梵本中。無有忧喜。忧喜亦是病之因故。亦是第二心病摄故。三其餘品類下。結成過患。上言爲主。略標上首。類更有餘。皆前四摄。言展轉相因者。或因身病而動心病。如因黄热起貪嗔痴等。或因心病而起身病。因貪劳损。因嗔黄热。因热投水。因风坠崖。貪嗔在懷外遇傷损。如是等類。其徒寔繁。能令眾生受身心苦。即結遇也。四善男子如是眾病贫贱人少下。結病所依。經文自釋。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皆劳役故。第二善男子一切眾生皆以無量極微下。辨微細塵毛皆爲病本。全是虫依故。婆沙論。人全虫成。正法念說。八萬户虫。則户有多口。三亿之數。亦非多矣。第三善男子又觀此身下。明五大病因。謂四大围空顯假合故。或說六種加。識處其中。而數論諸師。亦說五大。故諸經論多說四耳。文中三。初標征。次所謂下牒釋。後然彼下。結成五大。彰其微細。故十地經。八地能知。楞伽經中。责所不問。   第二善男子如是五大和合成身下。喻况。略有三喻。倒喻前三。文分爲二。先别喻。後結勸。前中三喻。即分爲三。一仓篅喻。二画瓶喻。三四蛇喻。今初喻前五大。篅謂编其苇竹。外假中空。外如四大。内如空大。終歸散滅。顯是無常。由業所持。顯从緣無性現緣說。五原由業生非自在天下。顯空無我。此拣外道。略舉其四。等取於餘。一拣涂灰外道。计一切法自在天生。自在天喜眾生安樂。自在天瞋眾生受苦。故求其喜而供養之。二拣數論。从自性生。自性即是冥諦。謂从於冥諦生於覺諦。从於覺諦次生我心。次从我心生五微塵。从五微塵復生五大。从於五大生十一根。神爲主等。三拣時散外道。謂一切法从時而生。時至則生。如春芽等。四拣執方外道。謂一切物从十方生。等者。等於六句無因。乃至九十五種横计不同。皆說有我。今明諸大和合而生。則無我矣。故淨名云。四大合故假名爲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斯即病因。故当遠離。二譬如陶師下。即盡瓶喻。正喻前文微細虫聚。埏者和也。埴者土也。和土成器即是壞瓶。壞即不堅。顯無常觀。内盛臭秽。彰其不淨。故涅盤三十二云。善男子。是身者不如摩羅耶山生於栴檀。亦不能生優钵羅華分陀利華瞻婆羅華摩利迦華婆師迦華。九孔常流脓血不淨。生處臭秽。丑陋可惡。常與諸虫共在一處。前仓篅喻顯空無我。後四蛇喻明是苦源。五觀足矣。三又如四蛇下。即四蛇喻。喻初四大。涅盤三十二云。譬如有王。畜四毒蛇。置之一箧。以付一人。仰令瞻養。是四蛇中。設一生瞋。則能害人。是人恐怖。常求饮食隨時守護。一切眾生四大毒蛇亦復如是。若一大瞋。則能壞人。與此同也。然四大中。风轻地重。水冷火热。性自相違。如四毒蛇。性相違害。置之身箧。違則害人。故次合云。一大不調。百一病起。梵本云。一百病起。二是故智者下。結勸觀察。略結二喻。粗陳過患。令知病因。如實應觀。四大等空。空亦復空。病無依矣。   第二善男子汝復應知下。豎說病原。文中二。先總標。後别說。今初。豎說五時必依四大。故復牒之。後云何外器下别說。文中分三。初明外五時。次辨内五時。後顯因時病起之相。初中。即外器界。文分四别。一總明。二别顯。三例餘。四總結。今初。十方五時。皆由内感。謂当生此界。一類有情。妄心所習。共業同感。二劫初成時下。别顯五時。即爲五别。第一時中。言人寿無量者。俱舍論云。此洲寿不定。後十初叵量。總相說耳。亦有文說。八萬四千而爲最上。既皆化生。無有父母男女我所。猶如色天。二次食段食貪等現行者。即第二時。謂既喜樂长寿。漸生地味。次生地饼。次生林[竺-二+腾]。後生香稻。皆由貪故。細隱粗現。香稻粗故残秽在身。爲欲蠲除便生二道。因斯乃有男女相生。宿習因緣互相瞻現。欲貪鬼魅。惑亂身心。因兹初有貪等現行。皆第二時。三次由我所。共立田主。以爲統御者。第三時也。謂由懒堕故。积贮香稻。生我所心。多收無厌。故隨收處。無復再生。遂共分田。慮防遠盡。便有貪吝。侵盗過生。遂共铨量有德爲主。六分之一奉令守田。因斯便立剎帝利王。眾共钦承受其統御。皆第三時也。四次寿漸减。乃至十年。由惡業故起小三灾者。第四時也。謂始八萬四千。百年减一。至年十岁。爲减之極。言小三灾者。拣火水风。即俱舍云。業道增寿减至十三灾起。刀疾饥如次。七日月年止。業道增者。即今經惡業。略由二法。一貪美食。二性懒堕。有三善業則能對治。謂持一不煞。則離刀兵。施一訶梨怛鸡。則離疾疫。施一团食。則離饥馑。刀兵七日便止。疾疫七月七日止。饥馑七年七月七日方止。五至第五時下。正取劫壞。爲第五時。初壞有情。後壞器界。并先空地獄。終盡初禪。故云梵世皆空。三水灾风灾相續亦爾者。例餘灾也。謂七火後一水。七水火後风。俱舍論云。三灾火水风。上三定爲顶。如次内灾等四無不動故。四善男子是名下。總結。結外五時。   第二云何内身下。明内五時。次第對上。文易可知。   第三善財白言聖者下。别明因時起病之相。於中二。先善財問起欲顯時空。後普眼告言下。长者爲答。空有双辨。文分六别。一總顯時空。二指事辨相。三略分時分。四顯病隨時。五總出病因。六勸令审察。今初。言時無自體者。標時空也。分别所成者。顯空所以。由分别有。明即是空。菩薩智輪。本無時分。以妄分别。則三際輪回。始末難窮。若尋环無際。二如人睡覺下。指事辨相。謂睡初覺名覺初時。設若未覺。便名睡時。是知此時。因物方有。剎那漸积。昼夜等殊。尋末歸本。但一剎那。即此剎那。依覺無體。入剎那際。故多差别。强分别生。時亦不言我是剎那及腊缚等。故中論云。因物知有時。離物何有時。物尚無所有。何况当有時。辨時之相。如妙見章。三或約一岁。分爲六時。下略分時分。即無時之時。隨俗假說。此方四時。西域之中。或分三際。謂寒热雨。或分四時。同於此方春夏秋冬。但以黑半爲初。正月十六日而爲岁首。餘大同也。或分六時。即如今說。亦以正月十六日爲初。則正月十六至三月十五。而爲春時。三月十六至五月十五。而爲热時。餘四例知。時有多種。故致或言。四是故智者下。顯病隨時。謂總六時。合爲三節。以配三病。總集一病。遍於諸時。然三藏意。增长发生。二義不同。增长是微。如陽气积集。发生是着。如芽茎已生。痰癊之病。雪時增长。春時发生。风病热時增长。雨時发生。黄热秋時增长。寒時发生。此與金光明春時痰癊動夏内风疾增秋時黄热興冬則三俱起。大同少異耳。五善男子我今爲汝下。總顯病因。初結前生後。後如是身病下。正顯病因。因雖無量。無先宿食。故西域法。一切病患。斷食爲先。六若諸眾生下。勸令审察故。量力而進。不少不多。美味长貪。應知止足。饱死饿死。二死不殊故。有偈云。多食增疾病。少食气力衰。處中而食者。如秤無高下。文中。略舉十事五對。皆病之因。廣如别說。是故觸類皆須得中。若調琴弦。非缓非急。   ▲第三善男子我此住處下。明治斷相。於中二。先治身病。後治心病。二段之中各有成益。今初可知。第二然後各爲如應說法下。辨治心病。於中三。謂標釋結。今初可知。二所謂下釋中二。先明治病。義如常說。後爲欲令其发菩提心下。辨其成益。有十六句。就文分三。初有五句。通顯行願。次有十句。成就十身。後有一句。總離諸惡。今初可知。二爲欲令其具佛相好下。文有十句。以十度因。成十身果。即菩提等十種身也。一施满他心故。相好悦物。二戒遍止惡故。法身無垢。即應化法身。三忍能含納故。福德難思。四進策萬行故。威勢無勝。五禪定寂照故。得無等等清淨菩提。六般若照理故。智身究竟。即智慧法身。七方便涉有故。色身隨化。八願窮來際故。願身住劫。九力有干能任持色身及諸淨剎。十智無不决故。隨意現称根。此約纯門。一度成一。若約雜門。十度互成。清淨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等。亦纯門也。世尊往昔爲眾生。修治法海無邊行。即雜門也。無量劫中修行满。菩提樹下成正覺等。即纯雜無㝵門也。總上三門。因果交彻。爲華嚴中佛因果也。三有一句。總離諸惡。即總淨十身一切功德。三如是種種廣以財法下結。即類結多門。上辨医方用竟。   △第二善男子我又善知和合下。辨知香用。於中二。先總標。後所謂下别顯。於中三。一知香體。略辨十香。大同舊譯。如音義釋。二如是等香下。總知體用及和合之法。至青莲華长者当廣分别。三善男子我持此香下。别明用香。於中二。先供佛興願。後善男子我欲供養下。顯供成益。成大供故。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谦己中云。令一切眾生普見諸佛供養欢喜法門者。身心病除。成二世樂。故皆欢喜。以香普供。得佛十身。則何佛不見。   餘二可知。   ●第七甘露火王。寄無着行。方便涉有。不迷於空。事理無滞。不舍不受。故名無着。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教成益。後趣求後友。前中三。初牒前修習。次作是思惟下。念友勝能。後如是专念生淨信心下。顯修成益。於中有二十心。一信樂所聞。二欣慶所得。三法樂怡神。四諸根柔软。五勇求進趣。六不取不生。七悲智双流。八以德嚴饰。九不着萬境。十不㝵起修。十一萬累不拘。十二不被心使。十三了無了相。十四萬行修成。十五不疑未聞。十六遍剎禮事。十七以因嚴果。十八智合十身。十九上求菩提。二十念念入理。   二漸次前行下。趣求後友。於中三。初周遍尋求。二伴友引导。三辞詣王所。   △今初可知。   △二于時遇有多聞下。伴友引导。此第二段。直至詣王。向一卷經。舊經所無。於中四别。一遇友谘询。二時彼多智下。問答來意。三婆羅門言彼藤根國下。贊美安抚。四我王恒居下。爲說法門。於中亦四。一標舉盛德。二善財復言何故大王下。問答王名。三我王復以下。重舉德能。四善財復言云何名爲下。征釋王德。於中二。先問。後答。答中二。第一廣明勝德。第二結贊勸歸。   ▲前中亦二。先长行。後偈頌。   [○@△]长行復二。第一酬具足七支。第二酬中道正化。前中亦二。先舉所持七支。謂以國之依正。文武經邦。皆人七支。在文易了。後復有二法下。明能持支法。謂谋以智慮。勇以果决。故但二德可持七支。   第二仁復当知我國大王下。酬前中道正化。於中三。第一總彰九德能轉王輪。第二廣說二德包含正化。第三例說眾德以顯難思。   [△@、]初中三。一標舉。二何等下征釋。三我國大王具此九法下結贊。   [△@、]第二仁者当知我國大王奉事多佛下。廣說二德包含正化。於中二。第一舉因標德。第二問答廣釋。前中亦二。先舉因深德遠顯是菩薩。後是故我王下。標舉二德。许其宣陳。   第二善財白言云何内德下。問答廣釋。於中亦二。第一釋内德。第二釋外德。   [△@⊙]前中又二。先問。後答。答中三。第一總明勝德包弘。第二歷時别說。第三結歸内德。初中分二。先明異熟超伦。後明動合規矩。今初。具八異熟。初即種族圓满。二入胎下寿命圓满。既言天護。則寿命無夭。此中文略。三乃至受位下自在圓满。四博聞强記下勇力圓满。五身無眾患。摄二圓满。一色相。二丈夫相。六含垢忍辱下大勢圓满。七发言诚諦下信言圓满。七段之中。具八異熟。二行幸城邑下。動合規矩。可知。   第二仁者当知居俗白夜下。歷時别說。於中二。先分析時分。後我王精勤下。辨時中所爲。於中亦二。先辨夜分四時所有德用。後自昼初時下。辨昼四時所有德用。於中四時。即分四别。就日初時復分爲二。先明初二分時。後明後二分時。前中分四。一總辨所爲。二征問所以。三廣釋其相。四結贊属時。初二可知。三答言仁者下。廣釋其相。於中三。初總明用十所由。次又此十事下。標十勝德。後初嚼扬枝下。别明十事。即爲十段。各十勝德。前八可知。九嚴衛文二。先列十德。後如是莊嚴下。總顯儀式。(下十二經)十修祭祀中。雖不列十。文具多德。於中四。一明祭祀所爲。二或出游下。明祠祭之時。三祀祭之時下。明祀祭之儀。四國内辅臣下。即傍及有德。四我王如是日日下。結贊属時。二日初出時下。明後二分時。謂昼初時後二分中所爲德用。初明占候。次坐臨朝。後結時分。以此二分并前二分。爲日初時。四分事讫。次第二時及第三時。二段文顯。第四盡第四時下。明第四時所有德用。於中二。先正明所作。即問道谈玄。二由斯王德漸盛漸圓下。彰其成益。於中三。初略明益相。二喻顯益相。三廣說益相。今初可知。二譬如白月下。喻說益相。略有四喻。分二。前二順喻王德增益。後二翻喻無王之失。今初。一白月喻。喻王暗盡德圓流化漸遠。二海潮喻。喻王德漸大化不失時。後若無國王下。有二翻喻者。一舟船無主喻。喻若無王萬姓沉溺。二釋天降雨喻。喻若無王萬姓喪亂。冗陽仰雨。天泽應時。萬姓仰王。雨露咸赖。天不降雨。饥而猶存。國若無王。萬姓咸毙。三復次我王由聞下。廣說成益。盛德内着。威勢外彰。不廣朝儀。豈知主貴。文中三。初陳列世儀。次爾時我王下。偈贊玄理。後王說偈已下。事讫退朝。   第三仁者当知下。總結内德。可知。   [△@⊙]第二善財白言云何復名下。明外化德。於中。先問。後答。答中二。第一總明王化。第二開章别釋。前中有七。一總明王力。二立王原由。三立王所以。四四人依王。五幽冥同贊。六諸佛護持。七結歸王德。今初。謂眾生依正共由二力。一自力。二王力。自業有二。一不共業感於正報。二者共業感外依報。二王力者。一人有慶。萬國咸宁。第二劫初成時下。立王原由。謂無爲之代。人各自理。人文既着尊卑有叙。卑高己陳則貴贱位矣。劫初立王。已見普眼。第三有欲之人下。立王所以。劫初無欲無過無王。貪味欲生。陵夺斯起。惩惡禁暴。理在於王。第四仁者当知人有四姓下。明四人依王。西域四姓。大同此方。二商仕农依王一也。文中二。一明四姓。二顯依王。前中亦二。先横說四姓爲業不同。後然此四姓下。即豎論四姓。所謂同異。文中亦二。先總明。後言艺業下别說。謂别歷四時齊驱四姓四時。文分爲三。一明初時爲業定異。二言营財下。明二三時所爲皆同。三言解脱者下。明第四時有同有異。二如是種種下。明其依王。於中四。一法說。二故諸学者下喻明。三又彼所修下王人相依。亦猶萬邦咸宁德歸元首。百姓有過在餘一人。四是故我王下。結贊歸主。第五時婆羅門復告善財下。幽冥贊美。第六復次我王下。諸佛護持。流心佛教。特異餘主。第七以是正心下。結歸王德。德在正心。故诗三百一言以蔽。然法喻双顯。文有三喻。一如執钩策。通警萬人。二如牛領群。明能导善。三如钩制象。語治惡人。後同歸解脱總該諸類。   第二復次我王建國下。開章别釋外化之相。於中二。第一標章顯要。第二善財白言下。依章解釋。釋上三章。即爲三别。第一釋念除五怖。第二釋慎擇三臣。第三釋精修御膳。今初分二。先問。後答。答中二。先别離五怖。顯王有德。後餘國五怖下。對餘顯勝。二善財白言下。釋慎擇三臣。先問。後答。答中四。一標。二列。三釋。四叹。今初。法喻双標。二何等下列。三言辅臣下次第别釋。皆以總中日喻并說。初釋辅臣如曜群分。以爲天子耳目。助天之明故。二二将師者下。釋上将師如日除暗。文中有四。一總明具德。二初自七月下。顯其功用。三仁復應知我國五城下。廣其攻守。此有五城。可以善守。餘國無此。可以能攻。四故我大王下。結歸主德。三三使臣下釋前使臣。文中分四。初總明如日流光。二所以者下。釋須使所以。三是故我王下。正明慎擇。四具兹十德下。顯其成功。四由此三臣下。結叹由得三臣能成正化。於中四。一總顯勝德超伦。二别明離惡成善。三感天龙護國。四得忠正满朝。今初。法喻双辨。變惡者。将臣如日除暗。顯善者。辅臣如日照物。威被萬方者。使臣如日流光故。我已下顯其成益。二或所游止下。别明離惡成善。此文二勢。一属王身。王具三臣故無下過。二属萬姓。由王具德。能令率土惩惡進善。三以是天龙下。感天龙護國人王金鼓。大集等經皆廣其事。正法治國。諸佛菩薩天龙善神。護持國界。灾害不生。不以正法。善神遠離天龙恚怒。降諸衰损故。皇天無親。唯德是辅。黍稷非馨。明德唯馨。即斯義也。四王之左右下。忠正满朝。风清露洁。君聖臣良。周武十亂。汉高三杰。功歸主也。第三善財復言下。釋精修御膳。先問。後答。文顯可知。上外德竟。   [△@、]第三婆羅門言下。例說眾德。以顯難思。文中五。一標征。二别顯。三結贊。四纵舍。五結德無盡。今初觸類成德。德則無窮。二仁者当知師子兽王下别顯。即增數以明。文有六段。并顯可知。三以是思惟下結贊。有一於身。猶降怨敌。况能全具。孰不仰风。四仁復應知下纵舍。所以重明此者。日月猶蚀。尧舜病諸。非菩薩王安能總具。猶兵食信。不获已者先去兵等。於中二。先以三德統摄。後設無此三下。一德統摄。有法喻合。五廣說我王下。結德無盡。   [○@△]第二時婆羅門爲善財下偈頌。於中二。先辨意。二偈詞。雖是祗夜。亦有伽他。然偈之次第。多順梵文。长行之中。小有回轉。故不依次。五十一偈长分爲七。初有五偈。總顯立王所以。文在外化之初。義該九德之始。二有偈。明王化益。頌前舉因標德。三我王生盛族下十五偈。頌前内德。四古先無道主下十六偈。頌前外化。初一反明。餘皆順顯。於中三。初九偈。頌慎擇三臣。二有二偈。頌念除五怖。三有四偈。頌四人依王。五住如幻解脱下八偈。總顯勝德。勸成本心。六是故我國人下二偈。却頌前七支。七末後三偈。頌前廣說眾德。顯不思議。   ▲第二時婆羅門偈贊王已下。結贊勸歸。   △第三爾時善財聞婆羅門下。辞詣王所。文并可知。   第二遥見彼王下。見敬谘問。於中二。第一睹見。第二敬問。前中四。一見勝依正。二十萬猛卒下。睹其逆化。三善財見已下。不了生疑。四作是念時下。空天晓喻。於中二。先晓喻。後勸往。前中亦二。先令忆前教真實。使不生疑。後善男子菩薩巧行下。辨後行深玄。令其信入。然善財雖常忆念。而生疑者。逆行難知故。貪益現世。不疑筏苏。瞋痴現损。勝热此王并生疑怪。又此二調炼後便熟故。言深玄者。通達非道爲佛道故。梁摄論。戒学中。明菩薩逆行煞等生無量福得無上菩提。要大菩薩方堪此事。然有二種。一是實行。二者變化。若實行者。了知前人必定作於無間罪業。無别方便令離此惡。唯可斷命使其不作。又知前人若舍命已必生善道。又菩薩自念。我行煞已。必堕地獄。爲彼受苦。彼雖現受微苦。必得樂果。瑜伽菩薩地戒品之中。亦同此說。言變化者。即当今經下王自說。二爾時善財聞天語已下。設敬谘問。例前勝热。合有悔過。略不言耳。   第三時甘露火王下。授己法界。於中二。先授法方便。執手同坐。示無間儀。摄彼加行令趣真故。後而告之言下。正示法界。令證相應。於中四。一舉果令入。二善財如語下。依教修證。三王時告言下。以實顯權。四善男子我得菩薩下。示其所得。於中二。先辨名。謂了生及法。緣生無性如幻化故。後善男子今我國土下。辨其業用。以幻化幻。於中四。一正辨業用。二善男子以是当知下。結上所属。但是化耳。問此教所設一切皆實。何以言化。答自力摄生一切皆實。逆行苦事須云權化。得此中意。化亦是實。實體遍故。實亦化故。三善男子我以如是下。結其成益。四善男子我身語意下。彰其實德。謂慈念之深。然諸位至七皆方便故。多顯悲增故。伊舍那及觀自在開敷樹華。此三亦皆慈悲深厚。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推勝云得無生忍者。後位当此。得如幻忍證無生故。   示友禮辞。文并可知(已下第十三經)。   ●第八大光王。寄難得行。謂無障㝵願乃能得故。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思修前法。後趣求後位。今初十句。初總。餘别。别中。一如幻作用。二緣生性空。爲幻法性。若約真性。从緣顯故。幻所依故。大般若說。乃至一法過涅盤者。亦如幻故。三無願願故。四法通一切。五業即是因修萬行等。六偏語利他。七能幻之智。八幻所經時。九如幻之用。於此九法。隨順事理。思惟修習。云何修習。若依空門。見幻無幻。方爲見幻。故上經云。菩薩了如幻時。不見眾生乃至菩提涅盤。若約非真。不㝵幻相。故經云。雖達三世平等。而不違分别三世。由此故能性相無㝵。以性融相。一法之中見一切法。故上經云。菩薩知一切法皆悉如幻从因緣起。於一法中解一切法。於多法中解了一法。至德生處。更当廣說。後如是思念下。趣求後友。於中二。先推求得知。城名妙光者。無住妙慧运眾生故。王名大光者。慈定之智無不該故。廣大願中皆彻照故。後時善財童子子欢喜下。自慶当益。   第二作是念已下。見敬谘問。於中二。先睹見。後敬問。今初分三。初見依報。二見正報。三見摄生。初中二。先所見殊勝。言一十由旬者。欲明圓满顯無盡故。既有十亿街道。道各無量眾生。豈十由旬所能容受。故知此中一切境物皆應圓融。托事顯法耳。後爾時善財童子於彼大城下。明能見無染。二漸漸前行下。明見正報。四衢道者。住四無量。安四諦理。以四摄法摄眾生故。三於王座前下。見摄眾生。於中三。初列所施。通情非情。六十四能。義如别說。次一一道傍下。明能施人。即是助伴。後爲欲摄受諸眾生故下施意。二時善財下敬門。   第三時王告言下。授己法界。於中三。一總示法門。謂大慈首出。故名爲幢。能摧慈障。名爲清淨。具法無緣。故云圓满。下谦己中。加順世者。本爲物故。二善男子我於無量下。明得法因緣。隨順是聞慧。思惟是思慧。觀察是修慧。清淨是除障。悟入是證理。修習合在清淨之上。具智斷證即是莊嚴。三善男子我以此法下。明其業用。於中五。一以法摄化。二善男子我國土中下。以無畏摄。三善男子若有一切贫乏下。以財寶摄。四善男子此妙光城下。隨機遍摄。五善男子此國土中一切眾生五浊世時下。以三昧摄。於中二。先以言告。後時大光王下。正以定示。令其親睹定之業用。定力能令情與非情咸成勝益者。同體大慈。物我無二故。如世君主德合乾坤。則麟凤來儀。寶壁呈瑞。况於出世慈善根力。不能令草木皆屈膝耶。   第四時大光王从三昧起下。谦己等三。文并可知。   ●第九不動優婆夷。寄善法行。說法授人。動成物軌。思擇修習一切法故。言不動者。自发心來。於一切法無不得定。煩恼二乘所不能動。亦令眾生心不動故。安住王都者。智契實法。不爲緣壞。名爲安住。即不動依。以智修慈。故示女像。   第一依教趣求。於中二。先依前友教。後趣求後友。前中五。一思修前法。二生欢喜心下。因修得益。三如是思惟悲泣流泪下。推功歸友。四復作是下。廣叹友能。五善財童子如是思惟涕泪盈目下。勝緣印勸。於中二。先印。後勸。今初。天字兩用。故晋本云。如來使天。隨菩薩天。則初至隨形。是己業行之天。如來使天。復是佛力摄生之天。但修行功着。二天皆隨。後善男子汝可下。勸詣後友。二爾時善財童子从彼三昧起下。趣求後友。   第二入其宅内下。見敬谘問。初見。次敬。後谘問。初中二。先見依報获益。後即前往詣下。見正報超伦。二爾時善財童子曲躬下。設敬三業虔恭。於中二。先身心瞻敬。後以偈下。以言贊美。美其四因。戒招正報。忍故端嚴。進定堅牢。皆成不動。末句結果。三爾時善財童子說此偈已下谘問。   第三時不動優婆夷下。称贊授法。於中二。先贊。後善男子我得下授法。於中二。先示法名體。後征釋業用。今初。不同前例。而舉五者。亦同九地。当法師位。須廣知故。五中初二所持内德。一智慧無羁。偏名解脱。有智則煩恼無能伏。而能摧煩恼。邪執無能勝。而能破邪執。此智包含。故名爲藏。二受持行願。堅不可壞。謂深入法門。無有退怯。拔生死苦。心不動故。三即能持。謂經生不失。見佛不忘。證如平等。如地普持。四即外化。发住持心。恒轉妙法。发流通心。施法寶故。五即上求。一心求法。故云三昧。謂受法無厌。正心普照。故曰莊嚴。准下发心及得果中。第五一門。合当第四。先受後化。義甚次第。又上五中。亦初總。餘别。總以智慧爲其主故。   二善財童子白言下。征釋業用。於中四。一征問。二答言下顯深。三善財白言唯願下重請。(已下第十四經)。   四爾時不動下廣答。於中二。先明得法久遠。釋上顯深。後辨業用自在。以酬本問。   ▲前中分四。一舉本事父母。二我於夜分下。見佛瞻敬。爲发心緣。三善男子我於爾時下。思佛功德。爲发心因。念福智等。即前所得五法之因。神通自在。是堅固行願。四善男子時彼如來下。明发心得法。於中亦四。一佛勸发心。二发心堅固。二經久無違。即不違因。四发心成益。即是得法。今初。令发十心。成前因中所念五法。故得果中获五法門。謂初二成智慧難摧。次二成行願堅固。次二成平等總持。次二成受法三昧。後二成辯才利物。是故上疏取斯十句。釋其所得五種法門。二善男子我於彼佛正等覺所下。正明发心堅固。此中十法。亦即是前所得五法。一即求三昧。求種智故。二即智慧。十力智故。三即辯才。四即總持。以慧爲體。故曰光明。餘皆堅固受持行願。发是心已。總結堅固。三善男子我忆初发是心已來下。經久無違。不動之名因此而得。有十三句。即不違前所发十心。唯三與四。当九與十。餘皆如次。初之二門。即不違智慧摧伏煩恼。略舉貪瞋。其痴一惑含在邪執。二有一門。不違上來破諸邪執忘我所故。三有一門。受生不迷。文甚昭着。四有一門。常見諸佛。覺梦無替。五有一門。受法無厌。一文不失。六有二門。正思法光。前門真俗并思。後門思而得定。七有一門。住持轉法。文中。先住持法輪。後唯除爲生。即是轉法。八有二門。流通法寶。前門十願能通。後門所通妙行。九有一門。拔生死苦。令发大心。令出二死。十有一門。深入法門。文中。初事智决斷故不生疑。後理智照寂。故亡二想。諸想都寂。故爲深入。四善男子我从是來所見諸佛常得親近下。明发心成益。得十四益。即前五果。而爲次不同。初六門求法無厌。前三門近友。後三門持法。二常聞菩薩地下二門。明平等地總持門。前門即平等地。後即總持門。三常聞菩薩普入下二門。明堅固行願。前門遍諸剎。後門盡生界。四有二門。即難摧伏智慧藏。前門斷惑。後門生善。五有二門。光照辯才。前門用辯之身。後門辯才正說。   ▲第二善男子。我得菩薩難摧伏下。顯其業用。於中四。一者许現即牒前五法。二善財言下申請。三爾時不動優婆夷不起下。正現先入定。若准舊經。唯入一求法三昧。即具一萬。顯餘四門。例亦多矣。今經先牒五門。後例十亿。文中唯四。初二可知。三具二門。堅固受持。平等總持。并是不空圓满義故。四辯才演法。即是十力智輪。非唯盡入。上列五法。例有十亿。無不染入。作用可知。四時不動優婆夷从三昧起下。出定印述。   第四優婆夷言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乌洒婆鸟。舊經即金翅鸟。   餘二段可知。   ●第十遍行外道。寄真實行。智度已圓。称於二諦。言行不虛。故名真實。   第一依教趣求中。至都薩羅城者。此云喜出生。謂此城中。出生無量欢喜之事。表智度满無不生故。友名遍行者。巧智隨機。無不行故。示外道者。行於非道。達佛道故。非道不染。前曰出家。   第二其城東北下。見敬谘問。中夜見者。智入生死故。前云日没入者。善財将欲入此位故。山顶見者。十行满故。大光明者。以智慧光。破於生死二邊暗故。   第三遍行答言下。称贊授法。於中二。先称贊。後善男子我已下授法。於中亦二。先彰名體。後顯業用。今初。别列四名。結智圓满。四義雖别。而得相成。一化境普周。遍行之名因此而得。二入定觀機。三由無作神通故。能遍至前處。四由普門般若故。能在定普觀。然無作無依。用而無住。普門般若。無法不窮。如是下結能所觀。若智若用皆属智慧。隨所修行皆得圓满。二善男子我能普於下。顯於業用。文中分二。先辨一方。後結周遍。前中明四業用。即分四别。一明至一切處用。二或住諸見或信二乘下。普觀世間用。三善男子我又於此都薩羅下。無作無依用。不知从何而來至故。四善男子閻浮提内下。普門般若用。九十六種皆通達故。上來四節。隨勝别配。實則義通。言九十六眾者。别有九十五種外道邪論經。則九十六中一是佛道。今此經文。但總相言九十六眾。亦不定言全是邪道。若回向中。則九十六皆称外道。則自有二義。一依薩婆多律說。外道六師。各有十六所学法。一法自学。餘十五種。各教十五弟子。師徒合論有九十六。二者外道有二。一外外道。佛法外故。二内外道。此復有三。一附佛法外道。如犊子方廣。自以聪明读佛經書。而生一見。或立有我。或謂諸法空幻爲宗。附佛法起。二学佛法而成外道。執佛教門。不入理故。三以大斥小。則以小乘名爲外道。大乘外故。故楞伽中。明於二乘。未了唯心。未見法無我理。與外道同。然斥其滞權。非夺方便。今文并通。上來諸意。無論邪正。皆入隨化。後如閻浮下。總結周遍。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三段并顯。   [△@△]大文第四。自青莲華长者下。有十善友。寄十回向。以大願智回向菩提。回向眾生及實際故。即爲十别。   ●今初。具足優钵羅華长者。寄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向。大悲增上救護眾生。大智不着離眾生相。悲智無住。以立此名。救護眾生。如處淤泥。離眾生相。如泥不染。即莲華義。優钵羅華水生中上。救護是入生死中尊。故特云青。言鬻香者。香質雖小。发气彌布。善根雖微。回向普周。又若卖若买二俱得香。自他善根俱可回向。居廣博國者。創入回向故。回向三處。皆廣博義。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依前興願。以是回向大願首故。後漸次下趣求後位。   第二見已前詣下。見敬谘問。   第三长者告言下。称贊授法。於中分二。先称贊。後善男子我善别知下授法。於中亦二。先標所得。後顯業用。   △今初。言善别一切諸香者。謂知世香。以表法香。何等是香。謂三学四等十度萬行。總名爲香。皆能熏修生善習气。亦能變滅惡習气故。   △二所謂下。顯業用中文亦分二。先總相而知。後指事别顯。   ▲前中五。一知香體。二知出處。三知類别。四知力用。五窮本末。今初。一切香者。此是總句。次三句别。即差别行。後亦知調合。是圓融行。謂以金剛杵。碎萬行香。以實相般若波羅蜜和合。纯雜無㝵。悲智圓融。故成回向。如百和香才烧。如麻百味齊发。圓融之行。一念頓摄無盡法門。利智之人。百味殊齅。圓器菩薩。融不㝵差。二又知如是一切香王所出之處。者明知出處。即眾生菩提及與實際。是出回向行之所也。三又善了知天香下。明知類别。六道八部習气各殊。四又善了知治諸病下。知力用異。如兰麝等。多增煩恼。沉檀之類。能斷煩恼。世香可知。出世萬行治諸病香。對治行也。斷諸惡者。即戒香也。經文之中。世出世香。相參而說。影略類取。五如是等下。委窮本末。此有十事。下文具顯。其隨處隨人。是梵本中。安隱之義。種類差别。二句全长。非但經無。前已說故。   ▲二善男子人間有香下。指事别顯。有十種香。略分爲二。初一具明。後九略辨。今初龙藏一香。具前本末十事差别。一但語香名必有形相。又如麻子。即是相也。二因龙斗生。是爲生起。三興大香云等。即是出現。四於七日中雨細香雨。即是成就。五若着身者身即金色等。是爲清淨。六眾生齅下。是爲安隱。以喜樂故。七或热清凉下。以爲方便。八慈心相向。是爲境界。九志意清淨。是爲威德。其業用一種。義通前七。十我知是已下。即是根本。根本但爲菩提心故。若就菩提心。顯十義者。菩提心香以爲根本。一似如來藏而爲體相。二因善惡相攻而生。故經云。善惡互相攻。猶如二象斗等。三若一发心。必興慈云。四注法雨。五心所及者令歸真淨。六得法喜樂。七離惑業病。滅除八苦。八展轉興慈。入同體境。九志願纯淨。威德尊高。業用一種。亦通前七。對前事釋。可以意得。餘之九香。略不具此。或二或三。令反三隅也。二摩羅耶山下。略列九香。摩羅耶山。即楞伽城山。故涅盤云。此身不如摩羅耶山出栴檀香。就用約表。即是忍香。瞋火不烧故。三即進香。魔军退散故。次五隨行可以意得。九称法界香。言信度嚩啰。即是河名。或譯云河水。十即亡能所香。   餘谦己等。三段可知。   ●第二婆施羅船師。寄不壞回向。得不壞信。十種善根。而回向故。婆施羅。昔云自在。謂於佛法海已善通達。於生死海能善运度。於一切法深信不退。故名自在。新譯云瞂毗羅。此云含恨。如海包含荒秽等故。在樓閣城者。由此回向。令菩提心轉更增长。悲智相依而高出故。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一念前。二趣後。今初。即依前觀道。於回向道得不壞故。即彼經中。平等觀察。隨順修学。文有十句五對。佛道爲高。餘皆是卑。正道爲夷平。邪道爲险阻。無障爲淨。有障爲秽。涅盤爲安。生死爲危。二乘爲曲。菩薩爲直。云何觀耶。略有三義。一不壞相。則五是可依。五不可依。二不壞性。則不見高卑。無夷無险等。是故經云。不見一法是佛法者。不見一法非佛法者。住正道者。則不分别是邪是正。不見業惑以爲所斷。不見智慧以爲能斷。非有煩恼。非離煩恼。不見生死而爲雜亂。不見涅盤以爲寂靜。無小無大。三乘及一乘。非乘我所說。三性之及相。双俱不壞。雖無高下不壞高卑。無高無卑爲真高等。一一皆以無所得心。而爲方便。微細觀察。二漸次下。趣求後友。起殊勝念。言道因者。以菩薩道因人得故。即於菩薩法師得不壞信。   第二到彼城已下。見敬谘問。見在海岸者。若佛法海。即以生死而爲此岸。不舍生死令物入故。佛功德海。亦同上說。又菩提心而爲此岸。住菩提心方能得故。若生死海。以大慈悲而爲此岸。由住慈悲能入生死。亦令眾生離生死因越苦海故。准下推勝。義含多海。類釋可知。   第三船師告言下。称贊授法。於中二。一称贊。二授法。   △今初。贊其发心。又能問法。即領前心。念十種勝因。與前文中義有影略。顯問多端。文中舊經九句。五六爲一。七八合故。今經全開。故有十一。若合五六。具足十句。摄爲五對。初一生智斷苦對。次二往果趣因對。次三合爲遠小修大對。以五六合故。故舊經云。遠離二乘怖畏生死住諸寂靜三昧旋因。謂二乘人。耽三昧酒。沉空漩澓。故應遠離。次二起願修行對。後二横觀諸法豎入佛位對。   △第二善男子我在海岸下授法。於中二。先標名體。謂大悲超出。爲物歸故。後善男子我普觀察下。辨其業用。於中亦二。先明於陆行化令知有海。後善男子我知海中一切寶洲下。於海化生。使其度海。於中復二。一明善知。二明化益。   ▲前中。其寶洲等。生死佛法諸海皆有。今且唯約生死海釋。文中略舉知五種事。一知寶。二知難。三知水。四知時。五知船。今初。寶即智寶。故淨名云。不入生死大海。則不能生一切智寶。有十二句。一生死海中湛寂不動。謂之寶洲。即性淨涅盤。是智體性。二身心萬境。皆爲寶處。三無性爲寶性。四無住爲寶根。五佛性爲寶種。約無改。種約類以。故佛種言亦通佛性。六恒沙性德爲寶類。上皆本有之寶。次四爲修成寶。一以头陀持戒修禪寂慮爲淨寶。二緣起智慧爲贯穿。三顯了本有名爲出。四聽聞修起名爲作。後四爲寶用。一成三乘根有菩提心十爲寶器。二照理斷惑爲寶用。三一諦三諦爲寶境。四破愚发明爲寶光。名有種種。故云一切。二我又能知一切龙下。知難。即生死中一切惑業。龙即瞋毒。夜叉羅剎性多於貪。部多即痴。部多此云自生。以是夜叉之流。不从父母。故曰自生。而性多痴。如是一切下。例餘煩恼。違境忘心是瞋住處等。三亦知大海施澓淺深下知水。即知心識相種習等殊。輪轉生死。深而無底。将易可化即名爲淺。七識波浪。染習遠近。習之近者則易開晓。水色好惡者。隨善惡緣。成黑白報。在事可知。四亦善别知日月下。明知時。謂機之生熟。法之运數。如是時中宜修寂靜。如是時中宜修布施。乃至般若。善惡故變。苦樂灾祥。涅盤昼時。生死夜時。愚生死长。智生死促。三祇百劫三生一生。悟則剎那。迷便曠遠。故云延促。乃至微細念劫圓融。無不明审。世船失時祸患交至。剎那乖法多劫沉沦。五亦知其船下知船。即知萬行不同。有方便爲堅。無方便爲脆。曾修爲滑。不曾爲涩。生死有邊爲小。生死無邊爲大。世之八风。四逆四順。又逆行非道。順取菩提。是方便风。順涅盤爲右旋。逆涅盤爲左轉。順理爲安。乖理爲危。善則可行。惡則可止。此二總摄一切佛法。   ▲二我以如是下化益。於中四。一結前生後。二善男子我以好船下。示其益相。三善男子我将大船下。彰其無损。四若有眾生得見我下。結益究竟。既列十海。則知前海准此而釋。非臆說也。前四自利。後六利他。   後三段文顯(已下第十五經)。   ●第三最勝长者。寄等一切佛回向。謂等同三世一切如來能回向道所回善故。言最勝者。以得勝通無能過故。等於諸佛。更無勝故。城名樂璎珞者。由等諸佛。不見美惡。皆得清淨觀喜悦樂。爲莊嚴故。   第一依教趣求。可知。   第二見在城東下。見敬谘問。於中二。先睹見。後敬問。今初。城東見者。启明佛日故。處無忧林者。同佛回向。無爱憎故。無量商人等者。佛爲商主。菩薩商人。法財外益。功歸己故。後爾時善財下敬問。自称名者。聲名久着。表重法器。冀有聞故。   第三時彼长者下。称贊授法。先称贊。後善男子我已下授法。於中二。先標名體。後釋業用。今初。至一切處淨菩薩行。明其用遍。無體已下彰其體勝。由無體故。無所不能。用不依體。加行無作。智無所住。故無不遍。二善男子云何下。明其業用。於中分二。先自征。後善男子我於下廣釋。釋中。明至一切處廣說法故。文中二。先舉三千。後例十方。前中二。先說法。後令舍非法下。明說意。後如於此三千下。例十方中文亦分二。先法說。六趣之中皆三句者。初句總辨。次句明果。後句因故。後善男子我說如是下。說意。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谦己中。加莊嚴言。遍至淨行即莊嚴故。   後二可知。   ●第四師子頻申比丘尼。寄至一切處回向。謂以大願力。令其善根所成供等遍一切故。師子頻申者。舒展自在無不至故。比丘尼者。纯淨之慈令善遍故。國名無邊際河者。遍至一切善流注故。羯陵迦者。昔云以義翻。爲相斗战時。謂因斗勝而立城故。表此回向願以信解廣大威力無障㝵智。令所修善無所不至。義同战時。   第一依教趣求。言勝光王舍施日光園者。尼之头陀。多在王園。藉外護故。表因實際发勝光明。令善遍於法界。園苑并皆即智。故有光名。   第二善財聞已下。見敬谘問。於中三。初見。次敬。後谘問。   △初中二。先見依。後見正。前中六。一無漏林樹。無漏行法而建立故。各有所表。可意消息。二園中復有種種陂池下。八解泉流。八功德水者。轻冷软美淨而不臭調适無患。三種種天寶妙莊嚴樹下。敷法空座。而隨法異爲嚴不同。文中有三。一標。二列。三結。并顯可知。四此大園中下。萬行雜嚴。嚴事非一故。五爾時善財童子見此下。出其所因。由因勝故。嚴事難思。六三千大千下。明果用自在。不壞本相而廣容故。   第二爾時善財見比丘尼下。見正報。於中四。一總明遍坐勝德顯彰。二别明所遍演法各異。三總結多類聞法发心。四通顯所因釋成自在。   ▲今初。有十四喻。喻其勝德。皆先法。後喻。婆樓那天者。即是水天。此天能满眾生願故。餘可准思。   ▲二或見處坐下。别明所遍演法各異。有三十處。大分爲三。初十六處爲天龙八部。次二爲二乘。後十二處爲諸菩薩。初中分二。前七爲天。餘爲雜類。前中又二。初二色天。餘五欲天。今初。初爲淨居天。說無盡法相解脱者。治彼那含求盡身智故。二爲梵王說普門差别清淨言音輪者。梵王普應。但及己眾。廣及三千。爲說普門。則無所不應。初禪梵王。梵音清妙。但是世間。二禪已上。以光代音。并非淨輪。今爲說勝流法界言音。方爲淨妙。無不圓满。二有五天。明欲界天。一爲他化令得出世淨心超世自在。二爲化樂妙法莊嚴。過化樂具。爲莊嚴故。三見如來藏。旋轉具足。過世喜足。四遍嚴法界不局時分。五釋天耽欲。故偏厌離。後九明雜類。其四天王含在初三。意存八部故阙南方。一龙能通變。興云曜电雨莊嚴故。二夜叉。性好飞空害眾生故。三乾闼婆。能奏音樂生喜樂故。四阿修羅。善能幻术爲莊嚴故。五迦樓羅。鼓扬大海怖諸龙故。六紧那羅。常與帝釋奏法樂故。七摩睺羅伽。此多瞋毒生苦恼故。八人雖善器。多行不善。設行仁義。亦非勝故。九羅剎。多残害故。羅剎在人後者。欲合後二爲人非人故。然其後三。多約對治。餘多爲人令其生善。隨世便宜。令出世故。出世見理。皆第一義。   二有二法。爲二乘。一聲聞智劣威力弱故。二緣覺修福止满百劫。緣起智光未亡緣故。   三有十二法門。爲菩薩。文分爲三。初一地前。次十地上。後一等覺。今初。對前即是三乘。對後通於地前。通令寂照普順学故。若約信樂。属於十信。此下十地摄前三賢。以後摄前。不同海幢以前摄後。若以信樂爲信行地。則通地前。故三賢位名勝解行。亦名信地。未證如故。二爲十地。即分十别。一初地菩薩。发十大願。校量勝故。十願爲首。满足百萬阿僧祇願。故名爲聚。二地離於悞犯垢故。三地寄世間修。修八定故。四地初寄出世。得無行無生行慧光故。五地十種平等。爲七淨心。淨於心華。故晋經云淨心華藏。藏者真俗互違。難合能合。包世出世諸諦智故。六地般若現前。光明遍照緣生等故。七地具定中方便慧有中殊勝行權實双行一切菩提分法。爲莊嚴故。八地得無生忍。於三世間皆得自在。如月普應。能令十身互相作故。九地以無所得而爲方便。力度偏增。具無㝵智。善能說法。爲莊嚴故。十地已斷十障。已圓十度。已满三祇。皆輪義故。後有一法。爲等覺者。無等覺名。有等覺義。一当十地後。二得金剛智。謂說金剛喻定。壞散塵習。获金剛身。爲莊嚴故。既爲等覺。明此善友。非下位矣。故所得法云一切智。言回向者。約寄位耳。上下善友。仿此可知。   ▲第三爾時善財童子見如是等下。總結多類聞法发心。可知。   ▲第四何以故此比丘尼下。總顯所因。釋成自在。於中二。一由能化具般若故。略列十門。以顯無盡。各隨力用。隨别受名。皆以無得無住統之。并称般若波羅蜜。其普眼舍得等。即是般若之門。二此日光園下。由彼所化根已熟故。   △二時善財童子見師子頻申下設敬。於中。初睹勝发心。次放光摄受。後正申敬儀。   △三白言下問法。   第三比丘尼言下。授己法界。於中二。先辨名體。後彰業用。前中三。初標名。以心分别一切法邪。故般若體在無分别。若去分别取無分别。名微細分别。此心亦寂。故名除滅。亦是覺心初起。心無初相。遠離微細念故。次善財言聖者下征。後比丘尼言下釋。一念智性普照三世。無所遗故。由智性照。故無分别。無分别智頓照一切。非全無知。故無分别智。離於五相。一離無作意故。二離有尋伺地故。三離想受滅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離於真義異计度故。由離二五。故無分别。離初三四。照一切法。故以普照釋無分别。其顯示二字。梵本所無。其本性智光。是能照耳。故舊經中。所得法門名一切智。下推勝中亦存此名。由深細故。能令等覺親承法音。二善財白言聖者此智光明境界云何下。辨業用。於中二。先問。後比丘尼言下答。於中二。一明通用。二明智用。前中亦二。先辨用所依。後正顯業用。今初。謂由上智光入王三昧故。王三昧者。智論第八云。一切三昧皆入此中。故名爲王。體即如如。如體本寂。真智契此。故名昧。由前法門知一切法。而顯本智。即權實無㝵。今以即權之實智。契即事之理故。一切三昧皆入其中。若涅盤經十四。二十五三昧。名三昧王。由此故能上來說法。廣破諸有。後以得如是王三昧故下。正辨業用。可知。二善男子我見一切眾生不分别眾生相下。明其智用。故上名中。離細分别。亦即前通用。使無分别。爲無障㝵。智用自在。皆先標。後釋。明觸境了達而無分别。   第四谦推等。并可知。   ●第五筏苏蜜多女。寄無盡功德藏回向。由回向力。能成無盡功德藏故。筏苏蜜多。此云天友。或云世友。亦名寶友。隨世人天方便化故。世寶重故。國名险難者。逆行非道。下位凡小不能行故。上指後中。云聚落者。是依梵本。國順舊經。城名寶莊嚴者。逆行順世。能生無盡功德藏故。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依教成益。先總後别。别成二種益。初句見實法益。由前聞實智故。餘皆得權智益。由前三世差别智故。後漸漸下。趣求後位。於中四。一专心求見。二淺識致疑。三深智贊教。四依教往詣。今初可知。二城中有人不知下。淺識致疑。逆行難知故。而知善財心者。但睹外相故。亦彰求法位尚淺故。三其中有人先知此女下。深智贊教。先贊。後教。市廛北者。市者喧雜。北主於滅。滅喧雜故。自宅中住者。即毕竟空寂。謂在欲行禪。有大悲故。處染利他。有大智故。寂爲自宅。約庇他舍。即用慈悲。四時善財下。依教往詣。   第二見其住宅下。見敬谘問。於中二。一睹見。二敬問。前中亦二。先見依報。毕竟空中無德不具。廣顯其嚴。後爾時善財見此女人下。見正報。於中。具有主伴德用。二爾時善財前詣下。敬問。   第三彼即告言下。授己法界。於中四。一標名。二業用。三明法門殊勝。四辨得法因緣。今初。離貪欲際者。凡夫染欲。處而無厌。二乘見欲。方便求離。菩薩了欲。性無可離。即是真道。故不斷貪欲。亦不與俱。而得解脱。染而不染。名離欲際。無離離故。餘見勝热。   第二我能隨順下。顯業用。於中二。先身同類現。後善男子若有眾生欲意所缠下。以法益生。有十三昧。皆隨受欲所有便宜。得斯甚深難思三昧。   第三爾時善財童子白筏苏下。明法門殊勝。此一段經十二行半。舊經未有。文中分二。先問。後時女告言下答。前問意云。隨世染欲汩亂清真。云何經言入一切智得最勝地。今釋意云。欲爲惡本。生死根原。猶障生天。况於大覺。故隨好品云。譬如劫火。烧須彌山令盡無餘。貪欲缠心。終不能生念佛之意。今将欲斷之。必固纵之。先牵以欲钩。後煞欲狂象。以毒爲药。豈不勝哉。文中四。一明欲能障道。二引事證成。三欲爲過本。四結離之益。今初。从着至微。且障三乘。此約細欲。若粗重欲。障諸勝事。故上經云。障㝵生天。下經言。爲大過本。二五通仙人下。引事證成。略舉三事。一五通仙人。即世尊本因。有骑项之辱。若郁头蓝弗。亦退五通。不言荷负。二天阿修羅常興战伐者。修羅貪欲甘露。帝釋貪其女色。爲战伐原。事如常說。三十头羅剎焚烧南海楞伽大城者。未見經論。三藏云。是外典。梵本云。若爲女色焚烧滨洲之所。十头羅剎楞伽大城。三或有諸王下。明欲爲過本。赫宗周褒妙滅之。明明盛殷妲己絕之。亡國破家十有八九。非爱不生。故生死輪轉。四是故菩薩下。結離之益。   第四善財童子白言聖者下。辨得法因緣。先問。後答。一寶钱施者。略有三意。一寶而能舍。故得離貪。二一钱至微。由菩提心。成斯自在。三由施佛是最勝田。故成勝報。即由主財田三輪俱勝。况勝而空寂。何果不招。   餘三段可知(已下第十六經)。   ●第六鞞瑟底羅居士。寄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事理無違。皆入等理故。鞞瑟底羅。昔云缠裹。新云紧合。并義当包摄。謂塔中包摄一切佛故。摄諸善根。入等理故。晋經名首婆波羅。此云妙善。供養佛塔善最妙故。城名淨達彼岸者。無一善根不淨障㝵。到究竟故。常供養佛塔者。善根中最故。未详何緣偏供此塔。人云塔中空有栴檀之座。爲欲普供無盡佛故。亦有是理。然下經云。我開栴檀座如來塔時。則知定是依佛得名。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友教。後趣求後友。今初。昔阙此段十二行經。文中初句總。後觀彼菩薩下别。别有十三昧。即前友所說。如次当之。一即來詣我所三昧。二暂見三昧。三與語三昧。四執手三昧。五升座三昧。六暂觀三昧。七見頻申三昧。八見目瞬三昧。九抱持三昧。十唼吻三昧。念一切智。属前總結。後漸次下趣後可知。   第二詣居士宅下。見敬谘問。   第三居士告言下。授己法界。於中四。一標名。二顯體。三釋疑。四業用。今初不般涅盤際者。般者入也。窮諸如來不入涅盤之實際故。故出現品云。如實際涅盤如來涅盤亦如是。楞伽云。一切無涅盤。無有涅盤佛。無有佛涅盤。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一切悉皆離。亦其義矣。二善男子我不生心言下。顯體。若有心於涅盤。則有覺所覺。安契涅盤之際。無心於出入。故心契實際。知佛永常。三唯除下釋疑。疑云。三世如來皆入涅盤。何得言無。釋云。調伏眾生而示現耳。今云不涅盤者。略有三意。一示滅妙存故。出現經云。譬如火大於一切世間。能作火事。或時一處其火息滅。豈一切處火皆滅耶。如來涅盤亦爾。於一切世界。施作佛事。或於一世界。能事已毕。示入涅盤。豈一切世界皆悉滅度。二真身常湛故。故出現品云。如來不爲諸菩薩說諸如來究竟涅盤。亦不爲彼示現其事。何以故。欲令一切菩薩見一切如來常住其前皆如現在故。以大涅盤具圓三德摩訶般若解脱法身。故說身常則涅盤常矣。三深契般若。無想着故。故此經云。我不生心。出現品云。亦不起二不二想。何以故。菩薩永離一切諸想着故。斯則遠離覺所覺。一亡二想不二亦亡。玄之又玄矣。四善男子我開彼栴檀座下。顯業用。於中二。先總明體用。後問答境界。今初。體即三昧名佛種無盡者。種即種姓。以無性爲性故。法華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从緣起。是故說一乘。法性之種。隨緣成佛。法性無盡。佛豈有窮。故應若击水成文。隨击隨生。文終不盡。况於水體耶。若萬法依空。雖乾坤倒覆。而虛空湛然。故即化身。便是常身法身。十身圓融。安可盡矣。後善財白言下。問答境界。先問。後答。答中二。先明過去。後如是未來下。例現未。并可知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推勝中。长者雖知三世不滅。未能一念而知及能所平等。   第五善男子於此南方下。詣示後友。文中二。先长行。後偈頌。大悲尊重故。加此贊美。海上有山者。即南印度之南。表大悲隨順。入生死海。住涅盤山。亦處大悲海。不爲爱見之所溺故。   第六時善財下。禮辞。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六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國大興王寺奉宣雕造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七(从第十六經二纸半盡第二十四經一半)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澄觀述   (有十一善知識。一觀自在菩薩。二正性無異行菩薩。三大天神。四自性不動地神。五春和主夜神。六普遍吉祥主夜神。七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八普救眾生威德主夜神。九寂靜音海主夜神。十守護一切城增长威德主夜神。十一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   ●第七大悲觀自在菩薩。寄等隨順一切眾生回向。謂以善根等心順益諸眾生故。言觀自在者。三業歸依。十通隨應。鑒無遗照。益無不周。由此故能等心隨順。在补怛落迦山者。此云小白華樹。山多此樹。香气遠聞。聞見必欣。是隨順義。然觀自在。或云觀世音。梵云婆卢枳底。此云觀世。護公悞作毗卢。譯爲光也。湿伐羅。此云自在。若云摄伐多。此云音也。梵本有二故。令譯者二名不同。而法華觀音品云。觀其音聲皆得解脱。即觀世音也。然彼經中。初語業称名滅除七灾。二身業禮拜能满二願。三意業存念淨除三毒。即自在義。而今多念觀世音者。語業用多感易成故。今取義圓。云觀自在。然觀即能觀。通一切觀。故云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世是所觀。通一切世。謂若山若海。若佛若生。無不觀故。若云音者。亦是所觀。即是所救一切機也。若但云自在。乃属能化之用。具足應云觀世自在。通能所也。能必有所。故略無之。能所兩亡。不㝵觀察。互相融摄。爲真自在。   第一依教趣求中。先念前有十五句。初總思修。後入彼菩薩下。别明所修。一深信解藏。即彼三昧。謂不生心言如是如來已般涅盤等。藏即包摄。餘并可知。後漸次下趣後。   第二見其西面下。見敬谘問。於中二。先睹見。後敬問。前中三。初見勝依正。二彰見成益。三友垂贊摄。今初。見在西面者。本所事佛令物歸故。智日将没令觀察故。入生死夜。悲救苦故。餘文可知。二善財見已下。彰見之益。以友大悲熏修身心。故今見身便得勝念。善知識者即是如來者。略有四意。一引至究竟同於佛故。二體如而來無來相故。三此是等覺即是佛故。四从久遠來成正覺故。三爾時觀自在菩薩遥見下。友垂贊摄。大悲深厚隨順摄故。二爾時善財下。敬門可知。   第三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放閻浮下。称贊授法。於中二。先长行。後偈頌。   △前中亦二。先贊。後授。今初。先摩顶摄受。尊位顯着故。摄相異前經。又不說放光之處。准梵本意。金色寶焰等。皆手之光。同初會中十方諸佛摩普賢顶。   第二善男子我已成就下。授己法界。於中二。一標舉名相。二廣釋業用。   ▲今初亦二。先標其名。後顯體相。今初。謂悲非爱見。同如來悲。故称爲大。一念遍應。称爲速疾。即以悲應而爲行門。後善男子我以此下。略顯體相。亦是釋名。平等教化。即是大悲。同體無緣。故云平等。摄受調伏。即是行門。相續不斷。是速疾義。疾則頓應。續則常然。又門即普門。普門示現故。曲濟無遗称之曰普。从悟通神謂之門矣。   ▲二善男子我恒住此下。廣顯業用。於中二。先約普門以顯業用。後約大悲以顯業用。前中亦二。先略。後廣。今初。以上同如來妙覺真心故。常在一切諸如來所。下與眾生同大悲體故。普現一切眾生之前。普現即是普門示現。准千眼經。大悲菩薩。久成正覺。号正法明如來。示爲菩薩。義言等佛。然悲門摄廣。此土緣深。未有倾心不蒙慈濟。願常称念。思其法門。後或以布施下。别明。即普現之義。有十一句。初四即四摄摄。次六即三業摄。後一即萬類摄。然此十一。方法華經三十五應。乍觀似少。義取乃多。謂三十五應。乃是此中或現色身及說法耳。又三十五者。略舉大纲。萬類殊形。豈当局定。   二善男子我修習下。約大悲行以顯業用。救諸怖畏故。然普門大悲二義互通。从多顯耳。於中三。初令離怖。二顯離因。三令究竟。今初具五怖畏。舊經十八。今二十二。加於王官及病懈怠求不得故。舊經梵本。不活等五连在一處。今大眾惡道二怖居末。准地經及論。但唯五怖。餘打缚等皆五摄故。言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惡名畏。三者死畏。四惡道畏。五大眾威德畏。此五相者。惧無資財不存朝夕。名不活畏。若得惡名。無人敬養。上二通三業。死惧因盡正舍報時。大怖之極無過死故。惡道畏者。憎於惡道。惧生彼故。是故死畏。畏失此身。惡道畏者。惧得彼身故。二皆身業。大眾威德亦通三業。五怖總以二法爲因。一邪智妄取想見爱着故。即前三因。二者善根微少故。即後二因。邪智即是分别身見。由此妄取我我所故。爱着於故。故有死畏。見有我身。惧舍命故。爱着我所。有初二畏。但着財利。有不活畏。着利兼名。有惡名畏。後二因者。功德微少畏堕惡道。智慧微少畏於大眾。云何能離。離我我所則離前三。增长福智即無後二。故下經云正念現前。云何此五。摄餘畏耶。然五怖畏。多約果說。今此二十。有通因果。险道有二。若世险阻。即不活畏及死畏摄。若惡道因。即是邪智。热恼有三。失財热恼。不活畏摄。處眾热恼。即是惡名。三毒热恼。即是畏因。迷惑有二。迷惑方隅等。即不活摄。若心迷惑大眾畏因。系缚亦是不活畏摄。煞害死摄。王宦贫病皆不活摄。黑暗迁移。乃有二意。現暗迁移。亦不活摄。惡趣黑暗。三涂迁流。皆惡道摄。懈怠何畏。若畏懈怠。乃是智人故。梵本舊經。皆無此怖。爱别離怖。正唯死畏。兼於不活。怨憎會怖。正唯惡道。亦兼不活。逼迫身怖。死及不活。逼迫心怖。即眾威德及惡名摄。忧悲愁叹。即死不活二怖之相。亦通餘三。求不得怖。亦不活摄。餘之委細類可思准。二復作是願下。顯離之因。三業歸依。我之三業。能令解脱。令任正念。即無我我所及邪智也。三善男子我以如是種種下。令其究竟。若发大心。得證不退。諸怖永除。   △第二爾時觀自在下偈頌。此偈及下善財領解說偈。舊經皆無。此文分二。先說意。後偈詞。雖是祇夜。亦有伽他。三十九偈半。文分爲五。第一三偈。贊彼自述。第二一偈半。贊其敬問。第三三十二偈。頌称贊授法。第四一偈明谦己推勝。第五二偈。示後勸修。   ▲今初。似頌前文見友依正。乃是結集。取此經意。连缀經文。   ▲第二一偈半。贊其敬問。亦是伽他。不應菩薩頌善財語。若頌称贊。與前影略。可爲祇夜。   ▲第三我是勇猛下三十二偈。頌称贊授法。於中二。初二偈結集。述前摩顶摄受故。梵本云。清淨薩埵大慈悲。扪摩善財童子顶。亦猶法華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下慈氏中贊善財處。亦有結集。连爲偈詞。若改我是爲是時字。理則真矣。餘三十偈。正頌前文授己法界。於中二。初二頌前標舉名相。餘頌廣辨業用。合頌前來普門大悲。以門隨類爲拔苦故。文中三。初一總明。次二十四偈别顯。後三偈結益。總明及結皆頌離因。今初。三業歸向即離怖因。而得解脱即離怖果。二别顯中。頌二十怖。即爲二十。但不次耳。前十五怖各唯一偈。初一頌離系缚怖。二頌離煞害怖。三離王官怖。四離爱别離怖。五離黑暗怖。謂深林邃谷蔽陽曜故。六離险道。悬崖险峻即险道故。七離怨憎會。八離逼迫身。九離惡名。十離迷惑。十一離逼迫心。十二離病怖。故梵本意云。或有聾盲及喑痖。諸根残缺病相缠。願得人天相好身。念我名者皆如意。十三離不活。十四離贫窮怖。贫贱骨肉疎故。十五離惡道怖。上皆一偈。梵本。此後有一行。結云。如是之人念我名。一切所願皆圓满。十六有二偈。頌離大眾威德怖。爲大菩薩常聞法故。十七有二偈。頌離迁移怖。贬谪異乡斯爲危厄。故常昼夜思無徙居。令淨土生。豈有迁改。十八一偈頌離求不得怖。常爲應供。何求不得。十九二偈頌離热恼怖。五浊交煎。業惑炽盛。斯爲热恼。二十有二偈頌離死怖。其忧悲通爲怖相。故不别頌。若欲摄者。死怖中摄。懈怠非怖。故不頌之。以科對偈。文義昭彰。似難已釋。想無惑矣。三有三偈。總結成益。頌前離因。於中。初偈乘行願而成就。後二偈辨三業之益物。长行明能感三業。今頌明能應三輪。水清月現。感至應來。兩義相成。二文影略。又能感三業敬請。偈中至心称名。即口意故。   ▲第四我得大悲下一偈。即谦己推勝。前半谦己。後半推勝。   ▲第五二偈。示後勸修。雖未的指。已令遍求。故後二段非頌前也。   第四爾時觀自在下。谦己推勝。久成正覺。尚不失谦。於中二。先正谦推。後善財領解。此段亦合授法。前開爲順六段。故於此辨。於中。先叙說儀。後正說偈。有三十偈。大分爲三。初一標贊。二有二十六偈别贊。三有三偈結贊。今初。以菩薩德深故。眾贊不盡。二别贊中分四。初一贊所得法門。謂以亡機智导無緣慈。二有一偈。贊神通。以普門示現皆妙用無拥故。三有三偈。自申贊意。謂聖德廣深。劣智難测。因聞生辯。敬贊德音。如因日光還見於日。四有二十一偈。廣贊勝德。於中二。先十偈。贊身相莊嚴。雖一兩句明其心願。意成身耳。後十一偈。贊業用深廣。於中三。初二偈總贊悲濟周遍平等。二有三偈。贊依正妙嚴满眾生願。三有六偈。悲隨萬類。拔苦慰安。第三三偈。結贊。初偈三德已满。次偈二利俱圓。後偈自他覺满。三句自覺覺他。後句願生同證。   第五爾時有一菩薩下。指示後友。於中二。先後友入會。後大聖指示。今初。友名正性無異行。行字二義。一約游剎。平聲呼之。約供佛利生。則去聲呼之。謂能遍行而無行性。故云正性。舊名正趣。趣即行義。遍行諸剎。教化眾生。無來去相。即同真如。遍一切處。而無形相。爲如相回向。从東方來者。東爲群方之首。如爲萬法之初。虛空來者。真如相故。至輪围山顶者。周圓無上故。足動地者。真如如地。非定慧足不顯发故。同前會者。隨順眾生得如相故。後時觀自在下。大聖指示第六爾時善財下。恋德禮辞。准梵本中。此初兩行。合在辞退而行之後。今回於前。使往正趣。無有思前。亦無初首。   ●第八正性無異行菩薩。寄真如相回向。謂善根合如成回向故。義如前說。   第一依教趣求。   第二顶禮其足下。見敬谘問。   第三菩薩告言下。授己法門。於中二。先標名體。後顯業用。今初一念超多。故云速疾。而無來去。故云不動。十方齊往。称曰普門。後善財言下。顯其業用。於中四。一申問端。雖有三問。意在速疾。二菩薩告言下。顯其甚深。三善財白言下。承力請說。四菩薩告言下。正答前問。於中五。初答得法之處。謂真如即是如來藏性。具恒沙德。具足吉祥。依此威德。無不生矣。名普出生。故能不動無所不至。二从彼发來下。答時久近。三一一念中下。答處近遠。謂念念之中。舉多大步。復經多劫。是遠是速。四一一世界下。顯其成益。五如从東方下類顯十方。言亦復如是者。此有二義。一从東方來。亦从南西等九方來。二此處从東具足吉祥藏世界而來。餘之九方。从東亦爾。如上文殊。从金色界。遍於法界。皆从金色。一界即是一切界故。身等亦然。故推勝云。善布其身。悉遍法界。   餘谦推等。三段可知。(已下第十七經)。   ●第九大天。寄無缚無着解脱回向。謂不爲相缚。不爲見着作用自在。故名解脱。言大天者。現大身故。無缚無着淨智自在。故名爲天。称理普應。故名爲大。妙用難测。故名爲神。在門主城者。当法師位。與妙法門而爲主故。亦云具足門。多門回向皆具足故。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後趣後。前中亦二。先思念前法廣大行者。即前法門。非智不知。非通不作。是勝功德。後被菩薩堅進甲下。即因修成德。後漸次下趣後。   第二善財間已下。見敬谘問。   第三爾時大天下。授己法界。於中二。先授法方便。後正授所得。   △今初。現相贊友。令其欣入。长舒四臂等者。約事則发心者希。淨目而觀。散華而供。若約表者。謂展四無㝵。取其所詮。勝流真如相應法門。先当自淨以洗身心。後因利他。故云散華。亦表四摄。遠摄四眾。令淨身心無不見故。   △二善男子我已成就下。正授法界。於中二。先名體。後業用。今初。謂六度大悲。如云覆潤。如网羅摄。後善財白言下。問答業用。先問。後答。答以四摄摄生故。於中二。先現寶令施。教以檀摄。後善男子如我爲汝下。例教於餘。於中三。初成前檀度。即是檀摄。二廣說尸羅。即利行摄。三例說餘度及於餘摄。   ▲今初。言令其息滅不欲行施障勝行者。瑜伽菩薩地。施障有四。一先未串習。二施物鲜阙。三耽着上妙悦意財物。四觀見当來具足財果而深欣樂。今令其熏習。除第一障。爲現施物。除第二障。尊重勝因。更無耽着。发菩提心。不求当果。   ▲二復次善男子若有下。廣說尸羅。即利行摄。此一段长行偈頌。舊經所無。瑜伽四十三。一切利行略有三種。一於現法利行。謂以德業招守財位。二於後法利行。謂令舍財位。三於現法後法利行。謂令離欲。前二益淺。此略不明。廣說離欲。若約尸羅。即是初戒人之喜犯。故偏說之。文中二。先长行。後偈长。頌行中三。初標。次征。後釋。釋中二。先舉所化境。後彰能化行。前中亦二。先别明。後總結。今初。總有十喻。婴孩爲總。故梵本中。句句皆有愚痴婴孩。餘九爲别。又准梵本。别中自有十喻。加甘酒喻。前四喻耽染不舍。後六喻欲爲道患。就初四喻。意有通别。通喻耽染。别喻喻耽五欲不同。一甘酒喻。喻其耽味。故梵本云。如甘酒者。醉於種種諸色味酒。二素衣受染。以喻着色。三粪中之虫。喻耽於香。四弊猪嚴身。以喻着觸。唯阙聲喻。含在婴孩之中。後六喻欲過中。一欲能系缚。二劫諸功德。三身命慧命并皆夭促。四当坠溺三涂。五生死海。六永害戒香。梵本無夭慧命。後以要言之下。總結過患。二善男子我爲此等下。彰能化行。於中亦二。先辨巧化。後因斯发起下。彰化之益。二爾時大天下偈頌。二十一偈。长分爲十。初二偈喻顯戒德眾善所依。二有五偈。明外道無戒無利勤苦。此中外道宗计。廣如别說。三有一偈。諸天妙樂。持戒所成。四有三偈。不拣尊卑。持益犯损。五有五偈。若堅持戒。二世利安。六有一偈。重以喻明美戒成益。七有一偈。人無貴贱。持戒爲尊。八有一偈。明持毁畏安勸物持護。九有一偈。重以喻顯彰戒功高。十有一偈。推功如來。勸物堅淨。   ▲三善男子如我以此下。例說餘度及於餘摄。於中四。初結前生後。二若有眾生嗔恚下。明以忍辱破嗔恚蔽。三若有眾生惛沉懒堕下。復以精進策其懈怠。四以如是等下。總結成益。具諸度門。淨諸蔽障。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後三段可知。   ●第十自性不動地神。寄入法界無量回向。以法界善根。回向法界故。法性如地。安不動故。非修不動。故云自性。言菩提場者。所入法界。是得菩提之處所故。既将入地。不云南矣。   第一依教趣求。云往東北者。自東之南。右旋而轉。今已一周。故云東北。示表一僧祇满。資粮加行皆已周故。   第二十千地神下。見敬谘問。於中五。一友見称贊。既云友見。已含見友。二爾時自性不動神下。嚴處摄生。以顯勝德。三時彼地神告善財言下。许示昔善。引其問端。四爾時善財禮地神足下。設敬陳請。五時彼地神下。正示昔因。   第三善男子我得下。示己法界。於中四。一標名體用。名云難摧伏智慧藏者。舊云不可壞智慧藏。名異義同。皆顯一念之智镕乎法界不可推壞。包含眾德。無所不生。故名爲藏。賢位已满。總會三賢。爲入地因故。顯善財勝福。常隨地神。法界智不可壞。昔因不失。能證入矣。常以此下。略明其用。二善男子我忆下。别顯業用。由智不壞故常忆等。三善男子乃往古世下。顯得法時處。四善男子我从是來下。總結纯熟。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後三段可知。   [△@△]大文第五。春和神下。有十善友。当十地位。修十勝行。斷十種障。證十真如。成於十地。即爲十段。   ●今初。第一春和夜神。明欢喜地。亦名極喜。謂初获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初获聖性者。由斷異生性障故。具證二空者。即是所證遍行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遍故。言春和者。盛德如春。和畅发生。初證真如。無德不发。即成就自利利他行故。在迦毗羅城者。此云黄色。昔黄头仙。依此處故。黄是中色。已證真如契中道故。是生佛城。表於初地生佛家故。地上多明見夜神者。證智玄妙。離相破暗故。下九天神。准梵本中。皆是女神。瞿波亦女。地上證如。得同體慈。女之德故。梵本。諸神皆名爲天。恐滥上界。故云神耳。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依前修證。後如是思惟下。趣求後友。於中亦二。先至時處。从東門入者。開明之初。顯證之始故。遇日没者。是夜神故。分别見日皆已亡故。後復作是念下。念友勝益。   第二作是念時下。見敬谘問。先睹見。後敬問。今初。於空等者。朱衣表教。顯着分明處空爲證。如日不住。宗說兼畅德冠物先。云首戴梵冠。法門星象不離一如。云炳然在體。化生業用歸乎解脱。云毛孔普現。後善財童子見聞下敬問。   第三時彼夜神告善財言下。称贊授法。先称贊。後善男子我得下授法。於中二。一正授法門。二得法久近。   △前中。先长行。後偈頌。   ▲长行中二。先名體。後業用。今初。以法光明。破自他暗。即是教化調伏眾生。第二善男子我於下。業用中二。先興救物之心。後辨救物之行。今初十心。前四四等。次二止善。次二解行精勤。後二舍凡棄小。此上十心。通救三求眾生。二善男子我於夜暗下。辨救物之行。於中二。先救欲求眾生。後救邪梵行求眾生。其有求眾生。遍在二段。令究竟益。即離有求。救欲求中。分文分爲二。先總明。後别顯。今初。若准現文。文有四節。一所救時。二若入於海下。明救處。三或遭盗贼下時處中難。四種種方便。辨其能救。若准下文。若時若處若所救事。皆名爲難。若准梵本。具標十門。二爲海難者下别顯。總有十門。門皆有二。先救世苦令得世樂。後大願回向。令其究竟離苦得樂。唯三四二門。略無大願。義必合有。从简太過耳。十中。第一救海難眾生。即標中第一。二爲在陆地下。救處陆眾生。即標中第二。三一切眾生有惜寿命下。救求不得眾生。即前或乏資粮等。四爲行山险下。救山险眾生。即標中第三。上二阙大願。五爲行曠野下。救曠野险難眾生。即標中第四。言阇努啰兽者。其兽八足。四足在背。抱持所得。力能搏噬犀象猛兽。驰走疲乏。翻背足行。逐人無逃。人逐莫及。六救斗争眾生。七救樂着國土眾生。八救着聚落眾生。上三阙標。梵本有在異國遭遇惡贼。九救暗夜眾生。即標中時也。上四皆有善男子。以爲其初。就救夜中分二。先救世暗。後作是念言下。大願回向。於中二。先總明。後是諸眾生下别顯。於中亦二。先明所救。後顯能救。前是三障。即分爲三。初煩恼障。次煞害眾生下業障。後不久当堕三惡道中。即是報障。三障即黑暗。後願我速以大智光明下。辨能救。十善男子一切眾生或病所缠下。救老病等苦。皆前危厄中摄。文中二。先救世苦令得世樂。後復作是念下。大願回向。令其究竟。二善男子一切眾生入見稠林下别顯。救邪梵行求眾生亦二。先救邪見令得世樂。後復作是念下。大願回向。   ▲第二爾時下偈頌。二十一偈。分四。初一頌法門名體。二有四偈。舉因勸修。謂四無量。即是前文救物之心。三有十偈。顯果令入。謂六處殊勝。通頌前文能救之行。明前所救十處不同不出六根。爲能應故。謂十眼遍見。十耳普聞。十鼻遍覺。十舌廣說。十身普應。十意遍知。故能所作無不周遍。四有六偈。明德業廣大。初一神通。餘皆福智。故能遍應。   △第二爾時善財童子白春和主夜神下。得法久近。於中二。先興二問。後還兩答。答中二。先答发心時節。後答得法久近。今初有六。初總顯本事因緣。二時彼城東下。明初佛興世。三莲華城内下。善友勸发。四令王夫人下。正发大心。五善男子時王夫人下。結會古今。六我於彼佛下。发心成益。二過此劫已下。答得法久近。於中二。先總顯得法因緣。後我才見佛下。正明得法。於中三。初得方便三昧。能上見諸佛下化眾生。次以聞法故下。得此解脱。後得此解脱故下。廣顯業用。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此閻浮提下。指示後友。恒河南者。順世摄善故。菩提場中者。得無悞犯。由契理故。普遍吉祥無垢光者。最勝真如。德無不具。云普遍吉祥無垢。即是第二地名必與智俱。故云光也。本从发心者。即前淨月。   第六爾時善財下。恋德禮辞。於中二。先偈贊。後禮辞。今初。恋德之深。形於言咏。十偈分四。初四贊身心超勝。次三大用無涯。次二益物不空。後一結德無盡。二爾時善財童子下。禮辞(已下第十八經)。   ●第二普遍吉祥無垢光夜神。明離垢地善友。具淨尸羅。離於能起微細毁犯煩恼垢故。微細毁犯即邪行障。障於二地淨尸羅故。斷此便得最勝真如。具無邊德最爲勝故。名等如前。文雖具六。且分爲四。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見敬谘問。第三称贊授法。第四恋德禮辞。今初可知。   第二顶禮其足下。見敬谘問。   第三夜神答言下。称贊授法。先贊。後授。授中二。先长行。後偈頌。   长行中三。第一正授法門。第二谦己推勝。第三指示後友。   △初中二。第一總答所問。第二别示己法。   [△@、]今初。即念佛三昧。文中有四。謂標征釋結。釋有十句。略有二解。一作總别解。初總。餘别。别中。一觀外相。二念内德。三知所證。四放光。五常光。六變化。七圓音。八名号。九調生。二約十身解。一菩提身。二相好身。三智身。四法身。五願身。如賢首品。毛孔光明皆宿願故。六福德身。七化身。八力持身。圓音持法盡未來故。九意生身。隨立名故。十威勢身。結云威力故。十身并彰内外皆具。若专念此。何行不成。   第二善男子我得下。别示己法。謂得禪定。然二地出心。即修諸禪。满入三地。故非前却。於中二。先名體。後業用。今初。契理無着。故云寂靜。止觀双运。名爲禪定。現法樂住。故称爲樂。大用無涯。爲普游步。然勇猛即是梵本同舊經中普游步義。二普見三世下。廣顯業用。於中二。先明攀緣如來爲諸定本。第二正明三禪。别彰業用。   [○@△]前中三。謂標征釋。今初。見佛無着。即寂靜義。又見佛法界。即攀緣如義。無取無入。即同如來清淨禪義。二何以故。征云。既了差别。何以無着。三釋意云。窮了如來之體性故。文有十句。各有標釋。標多約體。釋多就用。理實双明。故摄十句爲五對體用。一不去不來對。即體用自體。二不生不滅對。即體用之相。三非實非虛對。即體用之力。四非迁非壞對。即體用之性。五一相無相對。即體用之德。初對中。理無不證。故曰非去。謂非舍世而得出世。是故。釋云世趣永滅。若有可舍非真滅故。即體之自體也。即體之用。故曰非來。釋云體性無生者。生則有來故。此即用之自體也。第二對。體有何相。本來不生。釋云法身平等者。三際自他。體皆平等。爲其相故。用有何相。常用不滅。爲其相故。釋云無有生相者。以即體之用。體既無生。用何有滅。第三對。體有何力。能令即相而非實故。釋云如幻。用有何力。廣能利益。釋云非虛。第四對。體性云何湛然不迁。云過生死。用性云何隨流性常。故不變壞。第五對。體有何德。本自超言。能令言離。用有何德。善觀性相。而本自空。此十亦名十身無㝵。然五重之體但是一體。五重之用但是一用。體外無用。用即是體。用外無體。體即是用。體即法性。用即智應。二既不二。理智圓融。唯一無㝵法界之身。隨相顯十。以表無盡。如是觀察。何着何取。是謂攀緣如實自覺智境不思議事。豈非如來清淨禪耶。若以五對。展轉相釋。亦名體用。但以後後。釋於前前。前四是遮。後一是表。謂第一即用之體證滅非云。即體之用應而無來。二云若爾便是生滅以世趣佛身生故。應用無來便谢滅故。故次釋云。法身之性。成與不成等無差别。何得有生。即體之用。本無有生。将何可滅。三云若爾是實是虛。何者法身平等實也。應用非真虛也。故釋云。幻智所顯何以爲實。不失利益何得言虛。四云若爾有迁有壞。幻智所顯。从染之淨。豈非是迁。應物隨機。體便可壞。故復釋云。已過生死。何有迁移。即是常身。何能破壞。五云若爾既絕百非。何以悟入。故表示云。佛體無二。一實相法之所印持。則言思斯絕。爲遣諸數。故云一相。一不爲一。相亦非相。非但能無事相之相。體相實相。此相亦無。故云性相本空故。故十地經云。佛住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而於第一實義中。示現種種所行事。所作利益眾生事。皆依法性而得有。相與無相無差别。入於究竟皆無相。即其事也。若并就體說。大同中論八不之義。然皆即相即性。依彼論釋。各以四句釋之。謂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十句皆然。斯則即事同真。若約三性。彼就依他無性即不生等。今就法性本不生等。既即用即體。便性相無㝵。更有異門。義如别說。   [○@△]二善男子我如是知一切如來時下。正明三禪。别顯業用。於中三。初明現法樂住禪。即寂靜禪定樂業用。二引生功德禪。三饶益眾生禪。上二即普游步業用。   ▲今初。亦是前明即止之觀。今明即觀之止。於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思惟觀察下。正顯四禪。斯則如來禪导於四禪。不同凡小。四禪即爲四别。雖大小乘異。四禪支林。義則大同。謂初禪具五支。尋伺喜樂定。第二具四支。内淨喜樂定。第三具五支。舍念慧樂定。第四具四支。舍念中受定。若立名者。初名有尋有伺靜慮。二無尋無伺靜慮。三離喜靜慮。四離樂靜慮。故俱舍云。初具伺喜樂。後漸離前支。即其義也。依十地論。四禪支林。并勒爲四。一所離障。二對治支。三利益支。四彼二依止三昧。四中。後三是支。初一非支。雖後後所離是前前支。望於当地皆非是支。   今初。初禪中一思惟觀察至種種境界。即是尋伺。当對治支。思惟即尋。觀察是伺。堅固莊嚴即尋伺相。普遍照明種種境界。辨尋伺境。非唯觀察五欲過失。故云種種。二圓满下。即是喜樂。爲利益支。圓满廣大甚深隨順故。法喜充遍位平等際故。轻安悦樂故。瑜伽云。喜樂者。謂已获得所希義故。得大轻安身心調畅有堪能故。三不起一切妄想分别者。即所離障。凡小之禪。但離欲惡不善法等。今一乘深妙。離一切妄。方爲自覺聖智境界。同如來禪。次大悲救護一切眾生。拣異凡小。凡小離忧。得前喜樂。今自無忧。忧眾生忧。不妨拔濟。四一心不動。即彼二依止三昧。名所依支。謂於所緣。审正觀察。心一境性。爲彼對治及利益支之所依止。依止定力。尋等轉故。其所離障。以無行體。非是支故。不爲彼依。但云彼二。修習初禪者。總結初禪。亦属依止。四禪所依。大旨無别。   二息諸意業下。明第二禪。此句即滅覺觀。是所離障。覺觀粗動。发生三識。亂於二禪。如淨水波動則無所見故。初禪能治。爲此所治。則病盡药亡。二摄諸眾生智力勇猛。此是内淨。即修行對治支。小乘内淨。但是信心。能淨心相。定等内流。大乘内淨。總揽三禪三支以成。謂舍念正知。以此三法。尚爲喜覆。力用未勝。但能離外尋與伺故。合爲内淨。今摄諸眾生。即是於念念眾生故。智力勇猛。即同正知。舍相未顯。含在二中。故合爲一支。三喜心悦怿。即喜樂支。是修行利益。四修第二禪。即彼二依止三昧。唯初禪有一心不動。餘三皆無。即修二禪。当一心支。   三思惟一切眾生自性下。明第三禪。此句即舍念正知三支。是修行對治。唯思眾生即是念支。思生兼性故是正知。但思自性。即是舍支。二禪合一不言自性。然舍是行舍。非是舍受。謂行心調停。舍喜過故。二厌離生死。是所離障。二禪之喜。爲三禪障。猶如贫人得寶便喜失則深忧。莫若不得無忧無喜。喜爲生死。故今云厌。三住涅盤樂。即是樂支。是修行利益。瑜伽云。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於爾時。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轻安樂。是故諸處名身受樂。故說三禪樂最深妙。今更超之。安住涅盤寂靜常樂。然初禪之樂。如土石山顶有水。二禪之樂。如纯土山顶而有池水。三禪之樂。如纯土山在大池内。樂遍身外。身在樂中。四修第三禪。即从二依止三昧。   四悉能下明第四禪。文但有二。而含於四。謂一切眾生眾苦恼热。是所離障。然苦樂忧喜皆四禪障。若得四禪。四受俱亡。唯有舍受。是利益支。舍念清淨而爲對治。三禪舍念與樂受俱。未名清淨。今無樂受。故云清淨。今所滅热恼即所離障。其能息滅即是舍念。爲對治支。遠離二邊一切動亂。與自覺俱。然其舍受。世爲利益。出世望之舍受亦苦。於下苦中。横生樂想。故今皆舍。含在一切热恼之中故。此一句含三段說。二修第四禪。即彼二依止三昧。依傍經論。以釋經文。不依此釋。四禪之相。何以取别。   ▲二增长圓满下。引生功德禪。有三功德。一能引智願。不同凡夫爱味於禪。不同小乘入於無願。是故能引一切智願。二一三昧中出多三昧解脱境界。三成就變化無所不生。此三即是難行之相。皆普游步。   ▲三善男子我修習下。明饶益有情禪。種種方便無不饶益。亦普游步義。文中分三。初令離欲入於非家。有十四想。與智度論二十六中十想大同。次若有眾生住於空闲下。作助道緣。後善男子我修如是下。令斷惡進善。即修四正斷。   △第二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三善男子去此不遠下。指示後友。後是发光。寄同世間。故云不遠。依理发光。云菩提場。所爲順理。故云右也。喜目觀察者。法眼忍理。慈眼觀物。皆有喜義。又勝定聞持。皆善觀察。   三偈頌中。有十三偈。分爲三段。初有十偈。頌前授法。次二頌谦己推勝。後一頌詣示後友。今初。唯頌總答所問十法。小有不次。初四如次。頌前四法。五超頌第七。六頌第六。七却頌第五。八頌第十。九頌第八。十頌第九。谦己示後。文并可知。   第四時善財下禮辞。   ●第三喜目觀察一切眾生夜神。发光地善友。謂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发無邊妙慧光故。以名對義。已如前說。文雖其六。義小異前。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成益。後作是念已下。趣求後友。於中四。一欲趣後友。二時喜目神下。善友加持。有十一句。初總。餘别。三時善財童子遽发是念下。所加成益。謂前加令知近友之益。今能起念即是加益。此有十句。如次對前别中十句。四爾時善財下。正明趣後。   第二見彼夜神下。見敬谘問。於中三。第一睹用證入。第二申偈敬贊。第三谘問法要。   △初中四。一見依正。二睹入法門。三見大用。四明證入。後三同前授己法界。   [○@△]今初可知。   [○@△]第二入大速疾普喜幢無垢解脱門者。睹入法也。一念摄伏爲大速疾。舊云大勢力。顯用之能。遍称群機。名爲普喜。摧伏高顯。所以名幢。   [○@△]第三於其身上下。明見大用。於中三。初於毛孔總出化身。說一切法。二於毛孔現昔本事。三於毛孔現隨類身。說其本行。   ▲初中亦三。初總相明。二别顯十度。三例說餘行。今初可知。二所謂下。别顯十度。即爲十段。各有又从。以爲拣别。段段之中有總别結。文處可知。今初。檀中物無不舍。田無不施。心無不等。三輪平等。故成檀度。二戒度中。初令修因。次於諸世間下。不求近果。後令諸眾生下。說戒之益。三忍度中。初令修三忍因。次說菩提心下。令其回向。次說諸眾生下。示不忍果。後贊諸如來下。示忍辱果。四進度中。總辨三勤。通策諸行。五禪定中。初令離欲。後住法園苑下。令物修禪。於中。初令得現法樂住禪。次又爲演說下。引生功德禪。後令諸眾生下。饶益有情禪。六般若中。初明加行智。後又爲下。双辨根本後得智。雖是十度。从兼正說。六亦具三。七方便中。初即巧會有無方便。觀空涉有故。次或爲演說不住生死下。不舍不受方便。後或爲演說住於天宫下。進趣向果方便。八大願中。文有十願。初二總明。次五上求願。次二神通願。後一結二利通下化願。九力度中。集助道法。即思擇力。餘修習力。十智度中。初明成熟有情智。後說念念神通自在下。受用法樂智。三如說菩薩諸波羅蜜下。例說餘行。即神通度生菩提分等。   ▲第二又於一一毛孔現彼夜神下。即於毛孔現昔本事。前後二段。即一毛中出生無盡。此之一段。即一毛中包含無盡。於中亦現昔十度相。文分爲三。初總。次别。後結。今初可知。二行檀波羅蜜下别。别中皆以行字爲初。初二可知。三忍度中。初安受苦忍。次亦能忍受一切眾生於己身心惡作惡說。即耐怨害忍。惡作属身。惡說属口。後忍一切業下。諦察法忍。四精進中。三句即三精進。初句被甲。次句摄善。後句利樂。五禪定中八句。一資緣。二方便。三造修。四获得。五治障。六圓满。七起用。八相摄。前六即現法樂住。後二即引生功德。下之五度。句雖多少。類例皆然。六般若中。依兼正說。通於三智。初資具是加行。清淨謂治障。日約破暗。即根本智。云約慈覆。流潤演法。即後得智。藏約包含。海約深廣。行約造修。門約入理。上四皆通根本後得。七方便中。独此加於復示修三字。在文不例。言體性者。下四度體皆後得智。言理趣者。即是意趣。八願度中。相應事者。謂若求菩提若摄生等。九力度中。言因緣者。内修爲因。外友爲緣。相應事者。思修何法。十智度中分二。先就能知辨相。後約所知以辨。今初。一資具。謂聽聞等。二體性者。唯識論中。唯後得智。依璎珞等。約兼正說。亦通根本。故有三種。一無相智。二一切種智。三變化智。三即造修。四即获得。五从於一智轉生多智。亦能出生其餘諸行。六即治障。七若内若外。若定若慧。爲得智處。八增长者。如白分月。九證無證相。名之深入。十顯照事法。十一顯示理性。十二即四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十三即眷属般若同時心所等。十四拣擇邪正。十五無行爲行無相爲相等。十六萬類之法隨一相應。亦教理行果隨一相應。十七一度之中隨摄諸度等。後所知法下。約所知辨相。初五句通一切法。次二句佛法。餘皆菩薩法。如是等下總結。三从彼夜神下。總結十度。十度廣義。經文散具。束之成章。義如别說。   ▲三爾時善財童子見喜目觀察一切眾生夜神復於一一諸毛孔下。明於毛孔出隨類身說其本行。於中四。一出能說之身。二於彼一切諸眾生前下。出演法之聲。三以如是等種種音聲下。顯所說之法。然皆相續不斷。次第無亂。四如是說時下。彰說之益。(已下第十九經)。   [○@△]第四爾時善財童子見聞下證入。睹勝用故。於中二。先證入。後出因。今初。先舉所修。即所睹事。次念念至修行。是修相。次深入安住平等成就。是證相。次承佛威力及解脱力。是證勝緣。後得菩薩下。所證法體。後何以故下。征釋證因。道機宿着。内外冥資。于何不證。   △第二爾時善財下。設敬称贊。十偈分四。初一現說之因。次一現說之意。次七現說體相。皆即寂之用。後一結其無盡。   △第三爾時善財童子下問法。前已睹相證入故。此直問得法因緣。此有二問。一問发心久近。二問得法時節。   第三爾時夜天下。授己法界。前已現相冥授故。此但言答因緣。於中二。先以偈答。後結會古今。   △前中八十七偈分二。前七十五偈。答发心久近。後十二偈答得法時節。   ▲前中。總有十劫。即爲十段。第一寂靜大音聲劫。有三十一偈半。文分爲六。初一偈半總標。二有八偈。顯其本生。三有十偈。明发心本事。四有一偈。正顯发心。五有六偈。发心後德。六有五偈。轉值餘佛。結言未得慧眼者。未得十解正慧眼故。二天吉祥劫四偈。結云。尚於我爱阿赖耶。不知無依。计爲有者。未了心性即一切法無性之性。而猶计有一切諸法依心而生。阿赖耶者標名。此翻爲藏。即第八識。我爱等者。釋義有三藏義。謂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爲緣故。名能所藏。以能持染種種名所藏。識是能藏。是雜染法所熏。所依染法名能藏。此識爲所藏。有情執爲自内我故。名爲執藏。今此上句我爱二字。即執藏義。爲第七識執爲内我。故云我爱。第七雖與四惑相應。正取貪所執我。深生耽着。偏舉我爱。下句即摄餘二藏。謂種依第八。八依種有。即是依義。今言無者。爲能藏時即是因相。爲所藏時即是果相。揽因與果。爲識自相故。識自相已無實體。况因果互依。相待無性。何有能依所依之相。故問明品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别有。故云無依计爲有也。上二劫明已得十信未入十住。前未得自分。後未得勝進。三梵光明劫五偈。結云未能明了深法性者。未得十行真實行故。四月吉祥劫五偈。結云未获深妙智等者。未得回向無㝵妙智入實際故。五寂靜智劫六偈。未得地上二空真如清淨法故。六妙出生劫五偈。未淨修道之障㝵故。七集堅固劫五偈。未得六地十種平等深順忍故。八安樂莊嚴劫四偈半。独此一劫。後無結束。似欠一行。合云。然於殊勝双行道。未得善巧而通達。以是未得第七地故。九千吉祥劫亦四偈半。未得八地淨無生忍。十無着遍莊嚴劫四偈半。但言供養者。以於此劫得法門故。上云未得。未得於後。必已得前。如未得十行前已得十住等。又上十劫。亦可初劫已得初地未得第二。乃至第九未得十地。第十劫中。方得圓满。故其劫名亦順地義。如文思之。   ▲第二最後有佛出興世下。答得法時節。即第十劫。最後佛所得此法門。於中二。前四偈得無功用後之三地。初偈見佛興供。次一得八地無依大願。次偈九地法眼總持。後偈十地成如來力。後八偈結成普賢行位。於中三。初四偈半。牒舉大心之始。次二偈半。明成德之終。後一偈總結圓满因果圓融。初後該彻入普賢道。   △二善男子於汝意下。結會古今。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同居證位云此會中。起精進行爲普救護。智焰滅惑爲威德吉祥。   第六時善財下。禮辞。   ●第四普救護一切眾生威德吉祥夜神。焰慧地善友。謂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烧煩恼薪。慧焰增故。文亦具六。勢同前友。   第一依教趣求。可知。   第二時彼夜神下。見敬谘問。文爲三。一見聞法界。二申敬偈贊。三谘問法要。   △初中義同諸友。正授法界。示相說故。且爲見聞。於中分二。先現光加持。後蒙光获益。今初。即当嘿授。入調伏眾生解脱者。即光所依。是己所得法門名體。此中文略。至下引昔結會古今中云。得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脱門。在義可知。眉間光者。初寄出世證中道故。二善財即時下。蒙光获益。即当證入。於中二。先得三昧。後見大用。今初。即用所依三業六根皆離障㝵。云極清淨。德無不圓故云圓满。後得三昧已下。明見大用。即定之能。於中分二。先見用所依處。謂二神中間一切塵中。後一一塵中下。明所見事。於中三。一所化處。二化成益。三化本意。初中二。先總明。後善財又見一切世界下别明。然有二意。一即塵中之剎。二即塵外遍法界剎。以云一切無拣言故。下偈頌明遍法界故。於中。先總。所謂下别。别有三類。初六句三對。是剎體性。初一對。明纯淨纯秽。次一對。明轉變剎。淨變爲染云趣雜秽。如今减劫佛已涅盤。染變爲淨爲趣清淨。如增劫中彌勒当出。第三對。明雜染。染多淨少。先言雜秽。淨多染少。先言清淨。二或有世界其形平正。即剎形相。三或有世界隨心下。明剎依住。二如是世界一切趣類下。明化成益。先總明。後令地獄下别顯。於中二。先化五道。後善財又見下。化九類。略有二種差别。初明四生。即依止差别。報之所托故。餘三可依。化生依何。依業染生。餘之五類。即粗細差别。此明報相。下二界。有色爲粗。無色界爲細。於有色中。有想爲粗。無想天爲細。於無色中。非無想爲粗。謂下三天。非有想爲細。謂第四天。若合非有想非無想。爲第四天。則無色界。唯舉其細。對餘爲粗。上明六趣。是苦樂差别。本意不同。非重言失。况復四生摄於六趣。宽狭不同。餘如别說。三爲成就菩薩大願力下。明化本意。然其所爲。通能所化。   △第二爾時善財童子見普救下。申敬偈贊。於中三。初身心敬重。二時彼夜神下。顯友自在。謂上來變形具相而現大用。今雖舍相復其神形。作用變化宛然周遍。三爾時下口業偈贊。有二十偈。文分爲二。初一總彰贊意。餘偈正贊。於中二。前九總明光用無涯。後十别述蒙光获益。前中。长行所無。影顯深妙。於中三。初一見身。次六見光。非唯眉間。六根毛孔皆放光故。後二作用。後我承下十偈。述蒙光获益中五。初半偈。推功歸本。二一偈半。叙前放光。三有一偈。述得三昧。四有四偈。述見塵中大用。五有三偈。述見遍周佛境。此一段文。长行亦無。明經叙述。萬不存一。   △第三爾時善財下。谘問法要。此有二問。一問得法久近。尋其原故。二問修行淨治。求入路故。   第三夜神告言下。授己法界。然法門體用前已嘿授。故此直答向來二問。於中二。一叹深難說。二承力爲說。今初。深相云何。若約得時。時久遠故。非久近故。若約修因。因行廣故。若通上二。契理深故。有標征釋。文并可知。   第二我当承佛下。承力爲說。於中二。先长行。後偈頌。   △长行中二。先標许。後善男子下正釋。於中二。先答得法久近。後答修行淨治。   [△@⊙]前中三。一正答得法久近。二明发心之始。三結會古今。   [○@△]就初有二。第一總叙本事因緣。第二正明見佛得法。前中有六。一總舉剎劫佛興已。略酬其久近。二其佛世界下。通顯剎相。三善男子彼界東際下。别顯生處。四有轉輪王下。明本生父母。五其妃有女下。明本生身。六彼時眾生下。時人起惡。爲佛現因。劫减佛興。以悲救故。(已下第二十經)。   第二爾時寶華燈城北下。見佛得法。於中三。第一總顯道場。第二須彌山下。總彰佛數。第三其第一下。别明初佛。於中四。第一佛興益物。第二善友引导。第三王女修因。第四聞經得益。   ▲初中分四。一總顯道成。二明得道前相。三正顯成相。四轉正法輪。今初可知。二其彼如來下。成道前相。於中三。初總標。次所謂下别顯。有十二節。梵本。初節双明莲華及菩提樹放大光明。餘皆樹放。後善男子如是下總結。三满七日下。正顯成相。於中四。一動剎集眾。二爾時彼世界中下。現相顯德。三善男子此普現下。成道依止。四善男子彼普智寶焰下。始成正覺。一成一切成。亦同初會始成之時。其身充满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其身遍坐一切道場。示十身相。四隨眾生心下。轉正法輪。於中三。初總標法輪。二顯其成益。三結無間斷。今初可知。二於一一下。顯其成益。有二十門。於中分三。初二益凡夫。次一益二乘。餘益菩薩。於中二。先十門成行。後发菩提心下。七門成位。於中。前三句有二意。一菩提心是住位。住菩薩道是行位。清淨波羅蜜是回向位。以大願海。淨治前度故。二者此三句。通於諸位。以三種发心通諸位故。資粮加行見道修道教道證道無住道等。皆名道故。三賢十聖皆悉淨治波羅蜜故。次二句是十地。後二句等覺。三善男子彼普智下。結無間斷。上來四段。明佛興益物竟。   ▲第二時普賢菩薩下。善友引导。於中六。一知機起惡。二爲欲調伏下。現身超勝。三時諸眾生下。物機惊怪。四爾時普賢下。告語佛興。五時輪王女下。女发大心。亦是入法之因。六善男子時毗卢遮那下。父王詣佛。於中四。一身處虛空。二欲令下。以偈贊引。於中十偈。初一總勸。次五釋勸。後四結勸勝故應往。三爾時下。廣興云供。四到已下。至彼修敬。   ▲第三時輪王女下。王女修因。於中三。初嚴具奉佛。表修因向果。次時莊嚴具於虛空下。佛爲現變。表因小果大。後既見是已下。睹變获益。   ▲第四時彼如來爲此女人下。聞經得益。此段正答得法久近。於中三。初佛爲說經。二正明聞益。三顯发昔因。今初。即从總相立名。然法輪音。若依權小。如來常言非法輪音。要宣諦理。轉入他心。方得名爲法輪音耳。若依此經。自狭之宽。略有三重。一則如來一切語言皆法輪音。一切言說皆佛事故。二者萬類之音。皆法輪音故。賢首經云。能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三者非唯於聲。六塵萬法。無有一法非如來音。出現品云。譬如書字。普入一切事一切語一切算數一切世間出世間處。而無所住。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普入一切處一切眾生一切法。乃至云。何以故言音實相即法輪故。既以實相爲法輪聲。未有一法非法輪體。由此故能摄多眷属。一轉一切一時轉也。二時彼女人下。正明聞益。今此得益。即調伏眾生解脱。經但說相。不顯其名。下結會中。方云見普智寶焰如來。得調伏眾生解脱。於中二。先得等持。後得等引。前體。後用。前中亦二。先總明體相。後所謂下别顯。有十三三昧。皆从業用受名。後得如是等下。明得等引。即前三昧所引生故。於中二。先結前生後。後謂不動心下。正辨所引。於中亦二。先得大心。有三十一心。即是悲智二利寂用之心。後一心思惟下。引发大願。三時彼如來復爲下。顯发昔因。   [○@△]第二善男子復於此前下。明发心之始。即得法劫前十大劫也。顯前得法非無因矣。然有二意。一明一爲善友不斷良緣。二明修因雖微。大心所导。成功深廣。亦顯修故過造新矣。奈何後辈。故壞經像。视之蔑如。貴欲創新不仍舊贯。   [○@△]第三善男子於意云何下。結會古今。於中三。初結會得法之身。次我於昔時下。結发心之始。後次復引导下。正結得法。上來答得法久近竟。   [△@⊙]第二从是得見須彌山下。答修行淨治。於中三。一舉得法劫中。二别舉大光一劫。三總顯諸劫。今初。謂前列須彌塵數如來方說初佛故。今辨餘皆修治此位。二善男子過彼毗卢遮那下。别舉大光。於中三。初總明。次其最初佛下别顯。其中經名說者当演。後善男子如是下。顯其最勝。三善男子此世界中有如是等下。總顯諸劫。於中三。初總明。次彼如來下。聞法修行。後於彼一一諸如來所下。得法成行。   △第二爾時普救下偈頌。四十一偈半分三。初二舉法诫聽。次三十八偈半。頌前正說。後一偈舉因勸修。今初即頌前標许。二頌正說中长行有二。初明得法久近。後顯修行淨治。今偈文中。廣頌淨治。略明得法。影略明故。於中二。先三十六偈半。頌前最初劫中修行淨治。標有須彌塵數。略舉一百一十四佛。十十數之。其最初寶焰吉祥光。即是得法之佛。第十十中。舊經唯十。梵本独有十四。似非體例。若約節節各得法門。則十四無爽。故初十竟云。於此十佛世尊所。令我開悟最初門。然此語猶倒。若就此方。合云。最初悟法門。明知十十是得法處。則十十表於十地。第十地中。以深妙故加於四佛。第百一十。以表等覺。理或應然。後如是須彌下二偈頌。總顯諸劫。其别明大光。含在此中。三一偈舉因勸修可知。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去此下。指示後友。亦以同證在菩提場。依進发禪。云去不遠。禪功德满。故云寂靜。入俗化物演法深廣。故云海音。然其此神。即普救母。表真精進从定生故。不見身心。真精進故。   第六時善財下。禮辞可知。(已下二十一經)。   ●第五具足功德寂靜音海夜神。難勝地善友。謂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以名就義。已如前辨。   第一依教趣求中。初念前友教。言得一切如來現前三昧等。十千三昧者。舊經所無。善財前來亦無此益。乃是引昔爲王女時見普智寶焰如來所得三昧。彼初名現見一切佛三昧。結有十千。與此大同。則知引昔所得。善財聞之。皆能證入。   第二顶禮其足下。見敬谘問。   第三時彼夜神告善財言下。称贊授法。先称贊。後善男子我得菩薩下授法。於中二。先略標名體。後廣顯相用。今初。言念念出生廣大欢喜莊嚴解脱門者。准下業用。略有二意。一化生遂志。故生欢喜。即福德莊嚴。二觀佛菩薩勝用難思。故生欢喜。即智慧莊嚴。觀化既無間斷。喜亦念念出生。   後善財言大聖下。廣顯相用。於中三。第一顯解脱業用。第二明解脱所因。第三明发心久近。各有問答。   △初中先問。後答。今初。此有四問。一問所起業用。二問所行之境。三問能起方便。成上所起。四問能觀之觀。成上所行。   後夜神言下答中。即分爲四。初答第三起何方便。以起悲智双运等心。而爲能起之方便故。二答第一爲何事業。正以化生爲事業故。三答第四作何觀察。謂常觀察佛菩薩故。四答第二行何境界。以我解脱無邊無量甚深廣大爲境界故。問中欲顯能所不同。先問所起所觀。後問能起能觀。答中欲顯能所相成故。隔句相属。又問中以果尋因故。先問所。答中由因成果故。先答能。又觀察中。雖有所觀。意在能觀。所行境中。雖是所行。義兼能所。反照能觀。亦是境故。故晋經中。行何境界。名境界云何。此則兼通分齊之境。非但所觀。是以四答。别答四問。不見此意。謂經該漫。   ▲今初答能起方便。有二十心分二。前有九心。大智上求。雖有普現眾生之前。意取求佛應用身耳。後十一心。大心下化。   ▲第二发是心已復爲說法下。答第一所作事業。既起勝心。而爲方便故。爲說法令脱苦上求。有標釋結。初標可知。二所謂若見下。别釋有四十二門。分之爲三。初十七門。双依爲人對治悉檀化。謂隨其便宜。以十度化。令其得見第一義故。於中。前七門。双明舍戒。以舍諸着。則戒淨故。後十門明餘八度。般若及願各開二門。二若見眾生色相不具下。有十五門。世界悉檀化。謂見無有功德眾生。令其得佛因果功德。見勝義故。三貪行多者下十門。唯以對治悉檀化。破其惑障。令其得見第第一義故。佛之說法。不離四隨。其第一義最爲本意。故遍三中。三善男子我以如是下。總結化意。見物成益。故大欢喜。即名中初意。   ▲第三復次善男子我常觀察下。答上第四作何觀察。於中二。一觀菩薩境界。先别明。後善男子我觀察此道場下。結喜。二善男子我觀毗卢遮那下。觀佛勝用。於中亦二。先别明十門。後我見是已於念念中下。結喜。於中復二。先標喜。後何以下征釋。征意云。何以此喜等理等佛。釋云。能觀智用称法界故。   ▲第四善男子我入此下。答第二行何境界。謂以所得大喜解脱爲境界故。故通二境。如言入法界門。即所觀境。发智性心。即分齊境。於中三。一總標。二别釋。三結勸。今初可知。二又善男子下。别顯深廣。有三十二門。各有標釋。略分爲二。初十門法說。餘皆喻明。今初。此與次友十種觀察法界大同。欲明此中称法界故。然新阙無壞。舊阙無量。并出故十一。後此解脱者猶如影像下。二十二門。喻明。以深廣相難可知故。以近况遠。三善男子我今爲汝下。總結勸修。   △第二爾時善財下。明得解脱所因。先問。後答。答即十度。有標釋結。結中获得解脱。此是總句。餘十爲别。一離障故。二皆增勝故。三總集眾多。四由积具足。五一能出多。六契理不壞。七體相廣大。八大用成就。九智慧安住。十事理無缺。并顯可知。   △第三善財白言聖者下。明发心久近。欲明因深。故令果勝。於中。先問。後答。答中二。先长行。後偈頌。   [○@△]长行中三。初於餘剎海中发心修行。二於娑婆修行得法。三結酬其問。   ▲初中分二。先於第一普光幢劫中修行。後結於剎塵劫中修行。前中分四。一總明发心時處。二有佛名不退下。彰於初佛发心得定此即正酬发心之問。自此已去。皆顯修行及得法門。是知問中亦含問其得法久近。三彼道場中次有下。略舉次後九佛。四如是善男子彼無垢金光下。結略顯廣。一劫多佛。悉皆供事。二从此命終下。第二結於剎塵劫中修行。界不異前。故云還即。劫時有異。言歷剎塵。前既轉身則數數命終。今語前劫末後命終。是知前來普光幢劫。即是大劫。其中已有剎塵小劫。此中但明塵數小劫。無大劫名。二文影略。故下結云。於二佛剎微塵數劫修菩薩行。是則前段。一如來興。義当一劫。若以普光明劫。爲剎塵之一。此命終下。結成剎塵之劫。則阙二字。故晋經云。於彼世界。經二佛剎微塵數劫。方順下文二劫之言。一劫已有剎塵之佛。則佛彌多矣。   ▲第二然後寿終生此華藏下。於娑婆世界。修行得法。於中二。先舉此前三佛。後次值毗卢遮那下。顯遇本師得今解脱。則前所得。望此皆因。於中分二。先名體。後得此解脱已下業用。此中業用。非独事業。良以前之四問皆業用故。故此通包。於中二。先標所入海數。後見彼一切下。明海中所見展轉深細。略有三重。一剎海中塵。二一一塵下塵中之剎。三一一國下剎中之佛。文分爲二。先明睹佛神變身往聽受。後復次善男子下。見於如來毛孔變化。於中亦二。先通力演法。後我得速疾下。夜神悟入。於中又二。先總明能所悟入。後一一法門下。明重重深細。於中復二。一總顯十重。二别顯智光之用。今初十重以顯無盡。前五所悟。後五能悟。就所悟中。一一法門中悟解一切修多羅者。如一般若門有六百卷。故有多契經。二隨一契經。復詮於多深廣之法。謂諸度等。三隨一一度有多品類。謂事理等。四隨一一事等有多差别。一一含旨如云覆闰。五隨一一根本法中。出多支派。流潤一切。後五能悟者。一起深樂欲。欲爲諸法之根本故。二由爱樂出生十地。三十地之中各摄多定。如第十地云。得百萬阿僧祇三昧。謂離垢三昧入法界差别三昧等。四隨一三昧。見多百佛多千佛等。五一一佛所。摄受無量法明法照。非是譬喻所能知等。二一一智光海下。顯智光之用。但廣第十功用無邊。類顯前九展轉無盡。於中三。初總標。次别顯。後總結。今初一句。該總横豎。二知無量如來過去下。别顯所知。無量顯横。過去顯豎。於中二。一知因即知過去。二知果即知現在。因中三。初知因地之行。次知無量如來過去種種超菩薩地下。知因地之位。後知無量如來過去爲菩薩時常見下。知因地作用。二知無量如來放大光明下智果。三彼諸如來从初下總結。義該三世。乃至法滅属未來故。   ▲第三善男子汝問我言下。結酬其問。於中三。初結此前。次及此劫中下。類顯未來及其餘界。後善男子下。結勸修学。   [○@△]第二爾時下偈頌。十偈分二。初一诫聽勸修。後九正明昔行。於中三。初四智行上供。次四悲心下救。後一結行分齊。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此菩提場下。指示後友。般若以爲得佛之所。云菩提場。般若現前。則善守心城一切智城。萬行由生。爲增长威德。   第六爾時善財下。恋德禮辞。於中三。一身心瞻敬。二口以偈贊。於中四。初一偈因友得見。次二奇對顯勝。次六当相顯勝。後一總結圓融。三禮足辞去。(下第二十二經)。   ●第六守護一切城增长威德夜神。現前地善友。謂住緣起智。引無分别最勝般若。令現前故。以名對義。如前已辨。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一思修前法。二趣求後友。前中亦二。先總。後於無量下别。别中。先舉所念。具念前文。四重問答。依問之次。一無量深心。即作何事業。以爲說法。皆令契理。爲深心故。二無量法性。即行何境界。以其解脱無邊無際同法性故。三一切方便。即起何方便。四神通智慧。即作何觀察。以通智觀佛菩薩故。後忆念已下。辨其修相。二漸行下趣後。   第二見彼夜神下。見敬谘問。   第三時彼夜神下。称贊授法。先称贊。後善男子我得下授法。於中三。初標名體。二顯業用。三辨法根原。   今初。即事契理故曰甚深。權實無㝵。蕴摄妙辯。称爲自在。依此演法。是謂妙音。普称群機。名爲可爱。   二爲大法師下。顯其業用。即以法施而爲業用。於中三。一總明。二别顯。三結益。初中二。先有十句。彰法施德。後善男子我以此等法施下。顯法施意。第二善男子我以如是淨法光明下。别顯業用。於中三。一深觀妙法。二蕴摄文義。三当機演法。初即甚深。由有初故。令其後二皆得自在。由前二故。後爲妙音。初中三。一總標。二征釋。三結益。今初可知。二征釋中。法界無二。就其德行。分爲十種。以行必称理理由行顯故。然此法界。通事通理及與無㝵。十法界中各有標釋。標多約理。釋多約事。意欲以理而融於事令無盡故。十中。一如虛空無有分量。故得日光廣大無量。二横無邊際。故見諸佛神變無邊。三豎無初後故。無土不入。四傍無涯畔故。窮諸剎海。五無間斷故。圓智常恒。六性無異味。心無不了。七本性清淨。故能遍調。八本體即是普賢自體。故能成就普賢妙行。九無嚴嚴者。則令一嚴一切皆嚴。故回向云。以一莊嚴嚴一切。亦不於此生分别。十體非緣造。故令所修善不可壞。三善男子我作此十種下結益。由此故能深入佛境。是故名爲甚深解脱。二又善男子我以如是下。蕴摄文義。若不總持。将何演說。有標征釋結。各就所持。以爲其名。總結之中。兼摄眷属。三善男子我或爲眾生下。爲機演法。隨類頓演。是謂妙音。於中二。先别明。後總結。前中二十三句分二。初三約三慧。說能入法。後二十句。有十五對。說所入法。初對云一有一切有者。略有三義。一理唯一味。爲一有。事法萬差。爲一切有。二三有二十五有同一有爲。名爲一有。即上二十五等。爲一切有。三者三界唯心名爲一有。三世皆有。爲一切有。如薩婆多宗。一名号者今专一故。德無二故。一切名者。令多結緣德無盡故。餘可思准。後善男子我以此等下總結。第三善男子我入如是等下結益。   第三時善財童子下。辨法根原。先問。後答。答中二。先辨初劫修行。後類顯多劫成益。前中二。一總標剎劫。二别彰遇佛。今初。言世界轉者。謂世界爲塵。一塵一剎。復末爲塵故。亦由無量無量爲一無量轉等。若言回轉形世界塵者。何以偏取此形。此形大小復有何定。二善男子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種種下。别彰遇佛。於中四。初總舉佛數興處。二别明初佛得法。三辨中間百佛。四結略顯廣。今初可知。二其最初佛下。别明於初佛得法。於中分六。一總標佛現。二彼佛出時下。父王出家。三法欲滅時下。惡世過興。四時王比丘下。滅過弘阐。五時彼眾中有比丘尼下。王女发心。即正答得法久近。六善男子於汝意云何下。結會古今。三善男子次彼如來有佛出興下。辨供中間百佛。四善男子如是等須彌山下。結略顯廣。其供養修行。該前百佛及須彌塵數。第二从是已來下。類顯多劫成益。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於中二。先谦己知一。後如諸下推勝知多。離雜秽者。無有绮語及惡口也。不作二語者。無有妄言及兩舌也。捡策語業者。總防四過。行正直道者。時語實語。即淨修語業。安住勝義者。言必契理。成就圓满者。具足圓音。求不系属一切語言者。義語非文。即言亡言故。開悟一切語言自性者。言語性空本無言故。深入一切諸言音海者。無言之言能深廣故。了知眾生諸秘密海者。同聽異聞。互不知故。明見一切諸法門海者。是所說故。餘可思准。并是妙音相應勝義故。此推之。   第五善子此菩提場下。指示後友。於中三。初指後友。次頌前法。後善財得益。今初。開敷一切樹華者。敷在於香樹樓閣内故。七地正是方便涉有敷萬行故。二爾時下。却頌前法。臨去殷懃令修学故。雖通頌前。且就文便。十一偈半。文分爲二。初二頌前法門體用。餘偈頌前顯法根原。於中分三。初三通頌初後。次四别顯於初佛得法。後二偈半。頌類供多佛。三爾時下。善財得益。雖通由前。近由向偈。於中分二。先长行叙益。後偈頌慶贊。十偈分四。初一贊福智超絕。次四叹悲智甚深。念念普緣一切境者。不㝵事故。心心寂靜無分别者。常契理故。又上句約觀。下句約止。前即性相双流。後即止觀双运。觀察眾生性本無。成上二句。由此能緣而無分别。大悲常入眾生海者。對第三句。成無緣悲。通對三句。悲智無㝵。次四總顯德圓。後一行成入位。   第六時善財下。恋德禮辞。(下第二十三經)。   ●第七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遠行地善友。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   初之二段。文顯可知。   第三夜神告言下。授己法界。於中四。一顯法行。二立法名。三明法業。四辨法原。   △今初。亦是法門所作業用。對前問行。總示其行未舉名耳。於中分二。先明安樂眾生行。後善男子若有眾生盛年下。利益眾生行。令總斷惡修善等故。於中二。先總。後爲悭吝下。别顯十度。以治蔽障。   △第二善男子我得菩薩出生下。立法名。此有二意。一者望前称己益物悲智之心故生大喜。二者望後照佛摄生廣大悲智故生大喜。皆與智俱。故曰光明。   △第三善財白言下。明法業用。於中。先問。後答。答中三。初總標。謂知如來摄生巧智。爲我解脱業用分齊。二云何普摄下。略顯摄相。謂眾生得樂。皆由佛得。故知普摄。三云何知然下。征以廣釋。先征意云。眾生得樂。何以得知是佛摄耶。後釋意云。我見如來。从因至果。悲巧摄故。於中分二。先總明。後善男子世尊往昔下别顯。於中亦二。一发普摄之心。二起普摄之行。前中亦二。先見发心境沈苦集故。後我見是已下。正发救心。令得滅道。於中又二。先普起慈悲。後起觀察真實下。双运悲智。二起如是心已下。起普摄之行。於中亦二。先明身業神通摄生行。後明語業說法摄生行。前起悲心。即是意業。三輪备矣。神通文三。初舉摄生行體。次以是方便下。摄生本意。後菩薩如是於念念中下。辨摄生周遍。即廣大義。二善男子毗卢遮那下。口業說法摄生行。於中二。先明觀機。苦集無涯。顯行爲物。故復重觀。後起大悲下。正明摄化。   △第四爾時善財童子白言下。辨法根原。先問。後答。答中二。先叹深许說。後承力正說。   [○@△]前中亦二。先长行。後偈頌。长行亦二。先叹深。後许說。前中分四。一標難知。謂時久遠故。所得深故。非久近故。文中。非聞慧境。故難知難信。悲思慧境。故云難解。非修慧境。故難證入。上皆難爲自行。後三難於利他。夫說法者無說無示。故難示難說。二一切世間下。示不知人。三唯除下。拣能知人。即善財之類。四何以故下征釋。三然我下许說。并顯可知。後偈頌中。二十一偈。文分爲五。初一頌標難說。次三頌不知人。次一超頌前釋。四有十四偈。却頌前文拣去能知。次第頌前佛力護等。恐繁不配。五有二偈。頌前许說。   [○@△]第二善男子乃往下。承力爲說。先长行。後偈頌。   [△@○]长行中二。先正說。後結會。   [△@、]前中三。初總明发心時處佛興。二善男子彼毗卢下。别明本生之處。三閻浮提人寿萬岁下。明遇緣发心。於中分二。第一明发心勝緣。第二辨发心本事。   [△@○]前中四。一明大王治化。即铁輪王。故云閻浮。二時彼世界下。五浊爲因。感三灾起。一寿命短促。即是命浊。二資財下是眾生浊。三不修下即煩恼浊。四深入邪网下。明其見浊。五者劫浊則通前四。故上文云。劫欲盡時。劫初清虛。猶彼清水。劫末多惡。同彼滓秽。故称爲浊。三咸來共绕下。悲境現前。四爾時大王下。正明起行。於中二。第一深起大悲。第二廣行大施。   [△@⊙]前中三。初標征。次列釋。後總結。   ▲今初可知。   ▲次所謂下。列釋十中。各先明所治。後辨能治。此十大悲。多同二地集果十悲。於中分二。初一總明。餘九别顯。今初總明。謂三求眾生皆堕無底生死深坑。難勉出故。餘九别中。又分爲二。初一解邪。餘八行邪。今初解邪。理外推求。總名爲邪。故涅盤云。一切煩恼邪見摄盡猶解邪故。横计世間常樂我淨。起貪瞋等一切煩恼。行諸惡行。爲生死因。故其治中。令住善業。謂得正見已是善業。又由正見。諸惑不生。無諸横计。自然順理。修諸善業。   後八行邪。於中。别悲三求眾生。即分爲三。初五悲於欲求眾生。次二悲於有求眾生。後一悲於邪梵行求眾生。初中二。前三悲現得五欲受用生過。後二悲未得五欲追求生過。初中即爲三别。初一悲受不共財眾生。次一悲受無厌財眾生。後一悲受贮积財眾生。今初。謂隨己所有。資益身命。但爲生等。諸苦逼迫。有而不安。故令不着。不爲財缚。則身心安矣。二哀哉眾生常爲世間種種恐怖等者。即悲受無厌財眾生。謂内心難满。外求無厌。常怖惡名。恐失財利。恐求不得不能存活。多求多怖。故令無求。免諸厄難。专求如來一切智道。三哀哉眾生無有智眼下。此悲贮积財眾生。不了此財属於五家多財多祸。不能解財如云如梦。爲無智眼。謂有我身。事須資養。疑於当果积而不散。故决其疑見。即爲方便。上三即悲起煩恼眾生。後哀哉眾生常爲痴暗之所迷惑下二門。悲未得五欲追求生過。即悲造業眾生。前門悲追求後報造有漏善業。後門悲求現報造諸惡行。今初。謂迷勝義愚。亦造善業。求於当欲。如處暗行迷惑道路。若遇城邑則可栖托。故治中云。爲作慧炬。引至智城。後門悲求現報造諸惡行眾生者。謂悭己所有。嫉他勝己。谄诳求財。諸惑所亂。後於臨終。見諸惡相。或悔先作。或起惡見。復能浊亂。若絕諸惡。則法身清淨。二哀哉眾生长時漂溺一切世界生死大海下。八九二門。悲有求眾生。初門即道差别。後門即界差别。今初。謂五趣因果循环無畔。名海漂溺。藏識海浪。果漂溺也。境风四流。因漂溺也。故十地經云。生死洄澓。爱河漂轉。然瑜伽七十云。有五法相似生死。得大海名。一處無邊相似故。二甚深。三難渡。四不可饮。五大寶所依。由前四故。生死過患。由後一義。菩薩入之。第九十卷復云。由三相故。水海與生死海不同。一自性不同分。謂唯色一分故。二沦没不同分。唯没人畜及唯身故。三超渡不同分。謂未離欲人亦能渡故。生死大海。反上可思。已知海相。云何漂溺。瑜伽八十六云。由五種相。当知順流而被漂溺。一於此漂溺。即善惡趣。如海二岸。即今總意。二由此漂溺。所謂爱即是河。当此中因。即是海義。三依此漂溺。即色等五蕴。是此眾生。四如此漂溺。謂於流轉相。不如實知。經雖無文。即是總五。意漂溺時。謂雖爱身命欲使长久。由自性滅。不能令住。即长時摄。治中。乃以萬行爲船。运其令度。有二意。一望生死海爲過患。即至寶洲。及到彼岸。二以海對海。越生死海而入智海。了生死性則成智海。後門界差别。謂眼妄取色。耳妄聽聲等。爲諸根剛强難可調御。亦信等根不清淨故。雖生上界。由三還來。三界之中往返無已。既遠諸佛。安有出期。故治中。如來威神。方能永出。三哀哉眾生猶如盲瞽等。即第十門。悲邪梵行求眾生。不見正道。迷無我理。以執我故。隨逐邪径。九十五種邪入邪法。是謂生盲。故能治中。開其智眼。引入智門。云何入耶。略有二義。一知無我。二了蕴等本性空寂。即於三界。見涅盤城。   ▲後時彼大王下總結。此中但悲處三界苦。略無所悲同法小乘。   [△@○]二作是語已下。廣行大施。於中有八。一施令彌布。二爾時妙寶娑羅下。施會大敷。三時一切法圓满寶盖下。施主超伦。四爾時於此閻浮提内下。施田云集。五時王見彼諸來集會下。施心殷重。六善男子其王爾時因善知識下。施願廣深。七已能深入一切智流下。施惠玄微。八不拣方處下。正施均普。(下第二十四經)。   [△@⊙]第二時此會中有长者女下。正顯发心本事。於中三。一发心身德。二去王不遠下。正发大心。三爾時大王知此童女下。大王摄受。於中四。一王发摄言。二女贊王德。三大王述贊。四施行摄持。今初可知。二時寶光明下。女贊王德。於中三。初標心淨。二发口言。三展身禮。今初可知。二即以下。发言贊德。於中。四十九偈分二。前二十三偈。總顯王德。後二十六偈。彰王本生。前中三。初六偈未興時损。次二偈王興之益。後十五偈。翻损成德。即翻十惡以成十善。文分爲四。初一偈翻煞。次三偈翻盗。三有二偈。翻邪行。四有九偈。總翻餘七。於中二。先一偈總舉七惡。後八偈總翻成善。今初。初句總標。次句舉口三過。其绮語一過。没在第四句雜秽之中。故梵本云。虛诳粗惡離間語。谄雜秽語不自在。此四種語皆舍離。正法今行邪見滅。則上半是過。下半已翻。第三句恒起邪思滅正法。即意三惡中邪見。其第四句中。谄曲隨人意。即是貪惡。略無於瞋。亦雜秽摄。後八偈。總翻成善中二。初一偈正約眾生翻於惡口。後七偈約王有德。令物無過。然准舊經。此七偈前。别有二偈。翻於邪見。云昔日諸眾生。種種行邪法。合掌恭敬禮。牛羊犬豚類。今聞王正法。悟解除邪見。了知苦樂報。悉从因緣起。此文顯着。即梵本云。正法今行邪見滅。理亦盡矣。就七偈中分二。初一偈。明王無口過。而有語德。人聞皆悦。後六偈。王有慈覆。人無瞋心。故叹王盖。故回向品云。執持一盖。溥荫萬方。大光王云。爲高盖慈心。普覆諸眾生故。明知叹盖即是顯慈。二王父号曰下二十六偈。顯王本生。於中分四。初四偈。光王世末。二有七偈。王興先相。三有七偈。正顯诞生。四有八偈。生後之益。三爾時寶光下。身禮可知。三時彼大王下。大王述贊。四王贊女已下。施行摄持。   [△@、]第二爾時夜神告善財言下。結會古今。   [△@○]第二爾時能開敷下偈頌。但是總相。顯己能知。於中二。先十偈明能知。後一偈結勸。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後三段可知。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七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國大興王寺奉宣雕造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八(从第二十四經半盡第三十一經)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澄觀述   (有七善知識。第一守護一切眾生大願精進力光明主夜神。第二妙德圓满主林神。第三釋迦女瞿波。第四摩耶夫人。第五天主光天女。第六遍友长者。第七善知眾艺童子)。   ●第八守護一切眾生大願精進力光明夜神。不動地善友。謂無分别智。任运相續。相用煩恼。不能□□。□度偏增。是大願力無功用风。任运吹進。名精進力。無生正智常現在前。故曰光明。能以一身。而爲多身。遍應一切。方能守護一切眾生。   第一依教趣求中。略無念前。亦表得無功用無念慮故。   第二見彼夜神下。見敬谘問。然亦含二意。一約所見。即密示法界。善財发起同善友心。已爲得益。雖有此意。今爲順文。且当第二。文分爲三。初見勝用。二設敬證入。三谘問法要。   △今初分二。先總見所依。後現一切日月星宿下。别顯身相。有二十五身。古德云。此中分三。初十應機摄化身。次現一切佛所下六身。是應法成行身。餘是離障契理身。然多隨内德。顯身差别。見身了心。   △二時善財童子見彼下。設敬證入。於中四。一設敬陳禮。二发增勝心。三深證悬同。四以偈慶贊。今初可知。二於善□□下。发增勝心。有標征釋。可知。三发是心已下。深證悬同。於中三。初標。次釋。後結。今初。由前起同己等心。故得善友念等同行。通相而論。同有五義。一所行無二。與善友同。二自他無二。與一切菩薩同。三人法無二。與一切法界同。四因果無二。與一切諸佛同。五染淨無二。與一切眾生同。顯文是初然由得三故。中同初二。上同諸佛。下同眾生。良以八地證無生理。自他相作皆無㝵故。偏此明同。故下列中。有同無生忍。二所謂下列釋。有八十八同。各有標釋。文相自顯。三時善財童子普遍觀察下總結。第四得是行已心轉清淨下。以偈慶贊。先偈意。後偈詞。十一偈分二。先十偈。頌发增勝心。次第頌前十句。後一偈頌前深證。□□前半正頌。後半荷恩深重。舊經阙第七偈。今文具足。   △第三爾時善財說偈贊已下。谘問法要。於中。先牒前所睹。後願爲我下。正陳所問。然其所睹。仰解脱境。故不問言境界云何。文有三問。一問名。二問发心久近。三問成佛遠近。梵本有四。謂三問修行。四問成佛。故下牒問及下答中。皆有修行。   第三夜神告言下。授己法界。前即嘿授。今方言授。於中二。先答名問。後答发心及修行問。不答第四成菩提者。有二義故。一顯悲深如伊舍說。二顯久遠已成正覺示居因位。故下所救。即賢劫千佛。尚已久成。况能救耶。   [○@△]前中二。先標名。後顯用。今初。謂現身廣化。令生諸善。究竟得佛。故名爲根。後我以得此下。顯其業用。前雖問名。名必召實。故說其用以酬其名。又善財謂言。齊己所見。今答所現。皆称理用。用而無涯。動寂無二。於中三。初明内契事理。二明大用無涯。三明總結深廣。又初知無色。以色即空故。二明現色。以空即色故。後明無色現色。所爲不㝵悲故。   ▲今初。由了法界無定實色。舉體即空。而非斷空。空中無色不㝵色故。存亡隱顯皆自在故。方能隨樂。現種種色。故先明之。於中。先明證實離相。後双了性相。今初。悟一切法自性平等者。此句總明。云何平等。次云入於諸法真實之性故。謂實性之中。無差别相。無種種相。無無量相。萬法一如。何有不等。此真實性。依何而立。是故次明證無依法。謂不依於色。不依於空。若萬法依空。空無所依。今萬法依真。真無所依。即無依印法門故。舍離世間種種差别等。斯則性尚不立。何有於相。亦不依空立色。不依色立空。亦無異無不異。無即無不即。斯見亦絕。强名内證。   後悉知諸法色相差别下。双了性相。初明了相。空即色故。後亦能了達青黄赤白性皆不實無有差别者。此明了性。色即空故。又上句色中無空。下句空中無色。上句色能害空。下句空能害色。又上句空能顯色。下句色能顯空。無障無㝵。   ▲二而恒下。大用無涯。於中三。初牒前起後。次别顯。後總結。今初。由上空不㝵色故能現色。又若以色爲色。不能現色。今即色非色。故無不現。又即空之色。方爲妙色。故蹑上明色空不二。成上真空不二而二。現斯妙色。色空融即。爲真法界。緣起無盡。即一現多。次所謂下。别顯不同。略顯百身以表無盡。諸經論中。皆說八地当色自在。十身相作。能以一身。爲無量身。修菩薩行。故此廣辨。其間義旨。可意消息。經文浩博不可繁舉。後念念中下總結。   ▲三令諸眾生或見色身下。總結深廣。於中五。一結所作業用。二善男子当知此由下。結能現所因。三善男子我入此解脱下。結寂用無㝵。四於一一身下。結成深廣。五隨諸眾生下。結成本意。爲眾生故。(下第二十五經)。   [○@△]第二爾時夜神告善財言下。答发心久近。於中四。初牒問许說。二叹法甚深。三许承力說。四正答所問。   [△@○]今初。既牒修行故知前問。   [△@○]二善男子菩薩智輪下。叹法甚深。於中二。先法說。後喻明。前中亦二。先正明。後征釋。今初。初二句標體離過。謂無障㝵智。圓满無缺。故称爲輪。體離分别。無分别智所知境故。後不可以下。遮過顯德。以妄相心知真智境。其猶方凿。豈有圓枘。無长無短。正明劫時。時必依剎。故有染淨及與廣狭。言多少者。辨劫之數。   後何以下。征釋。征云。何以不可顯示。釋云。體用甚深故。三句約體。本性約理。是故前云圓满寂靜。離分别者。約智顯深。是故前云離一切分别地界。言分别网者。起心分别。一切法邪交络而生。网羅真性。不得顯現。故上經云。永斷分别根。是故說名佛。起一切障㝵山者。約斷顯深。離二障故。事理無㝵故。隨所應下一句。約用顯深。用隨物宜。廣可可說。欲长則长。顯法根深。欲短便短。明法超勝。故长短相。不可爲實。况即體之用。深廣難思故。問時久近。答以智輪。若久若近。皆是智輪。即體用故。二善男子譬如下喻顯。總有五喻。各有法合。一皎日隨時喻。謂日體恒明。映山出没。智無三世。機映有殊。故淨名云。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兜率偈云。眾生妄分别。某日佛成道。諸佛得菩提。實不计於日。二日輪現影喻。謂白日無來。隨時隱顯。智輪常寂。機見短长。先喻。後合。合中。先正合。後征釋。前中。與喻影略。出諸有海。前喻所無。前喻合云出於大海。住佛實法下合住閻浮空。但爲化度下合其影悉現至莫不自見。實不生死下合而彼日輪不來至此。亦無染下前喻所無。義含有耳。後何以下征釋。征云。既隨機化度。則了達眾生。何以前言無有分别。釋意云。内無颠倒。善了性空。乘願化生。化即無化故。言離心想見等者。即是三倒。亦含四倒。瑜伽第八。想倒者。謂於無常等。起常等妄想分别。見倒者。謂即於彼妄想所分别中。忍可欲樂。建立執着。心倒者。謂即於彼所執着中。貪等煩恼。翻背正信。立以倒名。菩薩寂照。名究竟離。諸宗異說。可略言之。三虛舟运物喻。喻菩薩無住摄生。先喻。後合。合中。以波羅蜜合船。以生死合此岸。以涅盤合彼岸。而中流亦云生死者。发心之後。得佛之前。十聖三賢并居二死。故以生死。用合中流。有云煩恼爲中流者。約因未斷。有以聖賢爲中流者。約未度人。今云生死。約就果說。然有大智故不住生死。有大悲故不住涅盤。由俱不住。方能运载。若隨住一。無以度人。然俱不住。方能俱住。此中正取不住之義。以合不住二岸中流。方能运物。經云不厌。乃是住義。又與下句不取涅盤。爲一義耳。改厌爲住。義方顯耳。四太虛無㝵喻。喻菩薩無功益物。五幻無真實喻。喻即用而寂。以斯法喻。映照前後。諸友引昔。例此皆深。   [△@○]第三善男子菩薩智慧雖後下。結承力說。兼彰說意。   [△@○]第四善男子乃往古世下。正答所問。先长行。後偈頌。   [△@⊙]前中分二。先答发心久近。後答修行淨治。   [○@、]前中。雖答发心。兼明得法。於中亦二。先總標剎劫佛數。後其最初佛下。明遇初佛发心得法。於中又二。第一正明本事。第二結會古今。   [△@、]前中三。初古佛興世。二是時國王下。先王治化。囹圄即周之獄名。三王有太子下。夜神修因。於中有十。一悲救罪人。即正答发心之始。榜者捶击也。膑謂刖足之流。二時王即集下。臣議非理。三時彼太子聞是語已下。請代囚命。四時諸大臣聞是語已下。臣執令诛。祚者位也。易云聖人之大寶曰位。五王後聞之下。王後哀祈。六王即回意下。王夺子志。七爾時太子爲欲下。太子确救。八爾時王後下。母請修因。九時都城北下。正設施場。十經半月下。如來親救。於中四。一就戮時臨。二時法輪大聲下。如來降德。三爾時太子下。敬申禮請。初遥觀。後正請。四以佛神力下。如來受請。於中四。一受請就座。二太子贊德。三佛爲說經。四当機获益。   ▲初文可知。   ▲二爾時能勝性下。太子贊德。此段舊經所無。於中二。先贊儀意。二正說偈贊。有二十偈。大分爲三。初一偈標贊。次十三偈正贊。三有六偈結贊。今初。据此当時更有多贊。略不引耳。二正贊中二。先二偈当相顯德。前偈外德。後偈内德。餘十一偈。對他顯勝。於中。前九偈。各前三句舉劣。後句顯勝。就三句中。皆上二句顯彼之德。後之一句彰彼之過。其第十十一兩偈。前偈并舉四類之過。謂邪天爱欲等。次一行彰佛之德。後一行明諸眾生不知佛德沉没苦海。其中外道。與今佛世名等多同。不妨昔時亦有此類。邪正對起。萬古攸同。其間師宗。廣如别說。三有六偈結贊中三。初四偈彰其贊意。意云。非有爱恚。具德應贊耳。次一偈結贊無盡。百川歸海。未益海深。人天共贊。未增佛德。後一偈回向立願。   ▲三爾時法輪大聲下。佛爲說經。普照圓满因者。此有二意。一近隨現事。善惡各自有因。罪人惡因所招。太子善因当满。二者總取大意。普照者能證智也。圓满者所證理果也。因者能證行也。圓萬行因。成菩提智。證深法界。舉一全收。即華嚴之類也。   ▲四時彼會中下。当機获益。於中二。先通益眾會。後能勝性下。别益太子。此中所得。即向自陳所得法門。明知上來雖問发心。義兼得法。   [△@、]第二善男子爾時太子下。結會古今。於中二。先結會人。後結得法。前中分五。一結自身正酬发心之問。二善男子於意云何下。結大臣。三善男子彼諸罪人下。結獄囚。既以千佛。爲願所救。非唯顯於夜神道深悲濟益廣。亦顯一切無有極惡不可成佛。若能发心。則阐提人非阐提也。奖諸後学。知法玄妙。若遇菩薩。必不空矣。四爾時百萬下。結当時會眾。五時勝光王下。結其王属。薩遮有也。尼乾不系也。裸形自饿。不系衣食故。二善男子我於爾時下。明結會得法。皆言百亿者。義当彼時已得四地。   [○@、]第二善男子我於爾時命終之後下。答修行淨治。於中四。初即於妙光劫中修行。二於日光劫中修行。三於妙莲華劫中修行。四總結時處周遍。今初。先略列八佛。後結一萬。二次復有劫下。明日光劫中修行值十萬佛。三善男子此世界中下。明妙莲華劫中修行值六十亿佛。此段舊經所無。四如於此妙莲華下。總結時處修行得法。以前三劫皆是寶光一剎中故。今明處遍一切時經剎海塵數劫中皆悉修行。故下結云如是一切諸如來所皆悉修習此解脱門。明知是答修行問也。   [△@⊙]第二爾時守護下偈頌。三十四偈分二。初一頌承力许說。餘頌正說。於中二。先十四偈。頌前发心。後十九偈。頌修行淨治。前中分三。初二偈頌古佛興世。次一偈半。頌先王治化。餘十偈半。頌夜神修因。二頌修行淨治中四。初三明修行。二有一偈明得法。三有二偈多劫修治。四有十三偈功成妙用。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此閻浮提下。指示後友。岚毗尼者。此云樂勝圓光。昔有天女。下生此處。因以爲名。表九地總持光明普照故。友名妙威德圓满爱敬者。善慧無缺。無不制故。称物機故。然此園。在迦毗羅城東二十里。是摩耶夫人生佛之所。又从九地当得受职。是故令問生如來家。   第六時善財下。禮辞。(下第二十六經)。   ●第九妙德圓满爱敬主林神。善慧地善友。謂成就微妙四無㝵辯。能遍十方。善說法故。義如前說。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思修前法。後趣求後友。前中亦二。先念前體用。後善財如是下。修治證入。後漸次下趣後。   第二見在下。見敬谘問。   第三時彼林神下。授己法界。於中三。一顯法義理明从法生。二彰法名用。辨其現生。三辨法根原。成斯二生。   △初中二。先别明。後總結。   [○@、]前中。先长行。後偈頌。   [○@△]长行中四。一標數叹勝。二征數列名。三依名釋義。四結叹勝益。   [△@○]今初。先標數。若諸下叹勝。於中。生如來家。是總正酬其問。念念下别。别中。初句增善。不休不懈下離過。一切智體下成德。成德中。先成因行。後疾入一切下。得果體用。   [△@○]第二何等爲十下。征數列名。釋此十名。有横有豎。豎通六位。一当十信。二即十住。三通行向。四是初地。五从二地至於七地。以是功用最後邊故。六七皆八地。六即自分。七即勝進。得勸之後。八即九地。九当十地。十即等覺。入如來地。然依行布。豎配定然。二依圓融横通諸位。故上文云。成就此法。生如來家。下結云。修行此法。成就眾德。即横意也。若定具十。方得生家。何以文中第二第六皆有生家。第一即云初发心時。第十復言於三世佛已受灌顶。淺深初後。其義歷然。故知須豎。約證分異。不爲豎釋。實枉經文。上言横者。約修觀解。横豎無㝵。是此法門。   [△@○]第三善男子云何名下。征名釋義。文各有三。謂征釋結。文處可知。   今初供養佛藏中。言初发心時者。即十信发心。故賢首品云。常欲利樂諸眾生。莊嚴國土供養佛。受持正法修諸智。證菩提故而发心。以供養爲總故立爲名。嚴土受授。皆正行供養故。今文云积集功德。   第二发菩提心藏者。即十住发心。釋有十心。皆菩提心相。具有大悲大智願等。結有佛剎極微塵數菩提功德。即是心相。廣如德生慈氏處說。其生如來家。是生十住菩提心家。   第三觀諸法門藏者。謂既已发心。当修勝觀。釋中十句。初二句標。上句標行。下句標向。行相資故合爲一。後於諸威儀下。别明皆通行向。十行行此。十向回此以向三處。   第四淨心藏中。契理斷障。名深淨心。即淨心地。釋中有十四句。初總。餘别。别中。一得佛菩提光明遍照者。明心菩提。故云光明。二證理無着。爲入方便海。三得證不退。名如金剛。四大悲爲首。能摄眾生。五舍異生性。爲超有趣。六分身百剎等爲成就神變。七成十大願起信慈悲十種行法。八由證信等五根明利。九後得勝進爲长善心。十是證不退。名爲不動。願善决定爲大願力。十一同佛證如。故得佛護。十二煩恼所知分别頓盡。爲壞障山。十三具上諸德。堪與眾生爲所依怙。   第五平等光明藏者。二地已上。證如起行。爲平等光。釋中。初總明。後一切所有下别顯。初有六度。即从二地至第六地。唯第二地。具初二度。故地經云。遠離悭嫉破戒垢故。以未持戒檀未淨故。其住佛境界。即上摄佛善具足安忍。下四度度各一地。从得一切法差别光明下。皆第七地。文有七句。初句爲總。方便增故。爲差别光明。餘六句别。一双明事理爲無障㝵眼。二方便涉事偏觀佛相。故彼經云。八如來種種名色身。三得無生忍光明。爲甚深法。四入多方便故能化生。五三業善功故見聞必喜。六具菩提分。爲勤修差别。能證實際。爲如實法門。   第六生如來家藏者。以無生忍。契同法性。爲生佛家。無性摄論云。謂佛法界名如來家。於此證會。故名爲生。此即通意。亦属初地。細論生家。乃有多種。一者初住生菩提心家。二第四住生如來教家。三者初地生真如來。四第八地生無生忍家。五者佛地爲究竟生佛家也。今即八地。釋中有十一句。初句爲總。亦即淨忍分。後成满下别。十句皆得勝行分中明深行勝。於中。初句又總。謂總下九句皆殊勝行門。以行位玄奥。故云殊勝。餘九唯别。謂二願度增故。具諸佛願。三同無功用故善根纯一。四得法身故與佛同體。五同無漏故名白淨法。上三即彼經不可知無差别。以同無漏。如麦在麦聚。不可知異。故同菩薩。亦同如來。皆是境分殊絕德耳。六安住普賢廣大功德。即正行廣大。故彼經云。無量無邊。七入一切佛甚深三昧。即離障寂滅。故彼經云。離諸喧诤。寂滅現前。喻於比丘入滅盡定。後三句即三輪化益。通明無漏行體甚深。   第七佛力光明藏者。即八地勝進发起。勝後所有功行。由佛勸起。頓起眾行。名佛力光明。釋中十句。初總。餘别。光明遍照。属上總句。以佛七勸。爲佛智光之所照故。心不退轉下别。一念不退轉。二游剎無動。三供佛無疲。此二皆起行速疾。然疾由二因。一者一身爲無量身等故。二者無功用故。此二相資。故能不動遍游普事無厌。如船入海無功而速。四如實了下。皆淨土分中事。謂於三世間。得自在故。初二器世間自在行。次二智正覺世間自在行。後三眾生世間自在行第八普遍智門藏者。第九地中具法師德。於三性等皆遍知故。釋中十五句。初總。餘别。總謂从第八地入於第九。故云住童真位得菩薩儀。種種威儀。即具法師德。後一切功德具足圓满下别。此一句即法師方便成就。已具無量智慧觀察。復習如來智慧等故。二即智成就。知化法故。及入行成就。知所化生心行等故。此二皆是微細觀察一切智門。三於一一門下。皆說成就。於中。初句口業成就。具無㝵辯。於一一門說無邊故。餘皆法師自在成就。四三昧自在。隨心頓演。五波羅蜜自在。隨門能說。六受持自在。念念普至諸來來所。意在受持。七八皆於法自在故。事理交彻。七即事入理故。於差别境。入無差别定。八即理了事故。於無差境。入差别智。然理本寂寥。義順於定。事隨相别。義順於智。故經互說。理實俱通。又前則事能顯理。後句依理成事。前則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後則不動真際建立諸法。前則動不離寂。後則靜無遗照。九於無量無邊下。皆起說自在。謂九横遍諸境能說自在。十豎於有無而得自在。故彼經云。有形無形皆令說法。十一十二大小自在。故彼經云。於一一毛端。有廣大眾會。皆能頓說。亦答難自在。知諸世間下三句。即自在之由。由假設故。何以假設。因緣生故。何謂因緣。皆心變故。   第九法界變化藏者。以佛莊嚴而莊嚴故。名種種莊嚴。舊名普現莊嚴受生藏。釋中十句。初句嚴依。普隨已下皆是嚴正并秘密智。初三句身秘密。成就種種方便下五句。皆意秘密。其第五句。兼乘非乘秘密。具足開演成菩提行口秘密。从行無障㝵下三句。得菩薩行秘密。初二句因行。後一句同果。後隨所應下二句。時非時秘密。謂善知化時。方能饶益。   第十践如來地受生藏者。約其自分即是菩薩。約其勝進即名爲佛。故云速疾践如來地。釋中十句。初總。餘别。總謂已受职位。故得灌顶。同佛體性。正是等覺。所謂下别中多同十定十遍中事。恐繁不配。   [△@○]第四善男子如是菩薩下。結叹勝益。文中二。先總示功能。以酬前問。後若諸菩薩下。别明修德。於中二。先明修行。後則能下成德。有十一句。初句總。後於一莊嚴下别。於中。一者嚴剎。以無嚴嚴故。又總摄三世所有莊嚴。嚴於一剎。一切佛剎皆如是故。二示現下調生不息。三諸佛法海下。現覺佛境。四現不思議下。示佛自在。五於諸眾生下。轉法益生。六普於十方下。常近諸佛。七無量法云下。圓音演法。八住一切處下。遍修諸行。九以一切下。嚴菩提場。十隨諸眾生心下。顯扬佛境。   [○@△]第二重頌十偈。如次頌前十法。其第四句。皆結贊行名。名雖不同。影略皆具。   [○@、]第二善男子若諸菩薩下。總結可知。   △第二善男子我得下。立法名用。辨其現生。於中二。第一正明現生業用。第二辨現生之意。   [○@△]前中二。先立名。後業用。今初。即指前立名。機感便現。無所拥㝵。故名自在。受生解脱無量劫下。略明境界。義兼自現。二善財白言下。明其業用。於中。先問。後答。答中二。先明乘願受生即是自現。言受生海者。以深廣故。横周法界處盡塵毛廣也。生即不生無生現生等深也。後經一百年下。如昔願睹。即是證見。名爲業用。於中三。初標睹現生。二别顯生相。三結睹周遍。今初可知。第二善男子爾時下。别顯生相。於中二。先睹光瑞。後正睹诞生。前中三。初睹将生之瑞。次善男子時菩薩母下。睹佛母光明。後善男子時摩耶夫人下。睹将生神變。於中三。初結前生後。二征釋其相。三總結成益。今初。毕洛叉者。亦曰毕钵羅。此云高顯。二何等下征釋。先征。後釋。釋中十者。一集眾息苦。二卷舒無㝵。三毛現佛因。四現佛本事。五現行所依身。六偏現舍行。萬行首故。七現古佛園林。昔同今故。八現今佛宫殿。今同昔故。九出菩薩同類。大道同故。十地現莲華。将承至聖故。後善男子我見下。結益。增爱敬故。二摩耶夫人下。正睹诞生。於中二。一明生相。二顯生意。今初。右胁生者。順理機故。文有四喻。以顯其相。釋通事理。約事釋者。一逈曜照彻故。二高顯邕容故。三威光赫弈故。四分明可觀故。約理釋者。一依法性空無依現故。二依涅盤山無心出故。三大慈云中無住化故。四破諸眾生生死长夜無明暗故。二善男子菩薩是時下。明現生意。故天女云。佛化所生。吾如彼生。舍利弗言。佛化所生。非没生也。天曰眾生猶然無没生也。此段經意與舊全别。今就本意。舊經就迹。明菩薩初生能了幻等。三善男子我当見佛下。結睹周遍廣大微細。横豎無窮。皆睹見故。   [○@△]第二爾時善財童子白妙德下。辨現生意。上是經家出現生意。今是善財問答顯耳。此段舊經無。於中。先問。後林神告言下答。於中三。一總明。二别顯。三總結。   [△@○]初中分二。先標。後征釋。今初示生四姓唯二。時多趋竟。現居剎利。時多憍慢。示生淨行。後何以下征釋。征意云。何以要居二姓。釋云。餘二劣故。此二能有三種因果。可調生故。   [△@○]二云何異熟下别顯。就文分二。先别明異熟因果。後合辨福智因果。   [○@、]前中三。初明異熟。二辨異熟因。三明異熟果。此與瑜伽第三十六。文或小異。大旨全同。言異熟者。異時而熟。異因而熟。異類而熟。故名異熟。行能招此。名異熟因。於異熟上所有成益。名異熟果。就初異熟。文分三别。初列名。次釋相。後結示。今初。梵云荣盛。瑜伽云具足。今云圓满。皆一義耳。勇力圓满。瑜伽梵本皆名大力。餘義皆同。次善男子云何菩薩寿命圓满下釋相中。經自征釋。文甚昭着。有難則解。其信言圓满。初之二句。合回在後具下。諸德所有发言人信受故。後如是八法下。結示。二善男子菩薩云何下。明異熟因。於中二。先正明因體。後辨增长。前中有征釋結。今初可知。次所謂下釋相。經中各先出因。後結属果。亦顯可知。其信言因即離語四過。謂一不妄語。二不離間。三不惡口。四不绮語。其不變異。瑜伽名無不相應語。謂言不應理。皆绮語故。後如是菩薩修習八種下結。謂結因感果。信若影响。二善男子如是八種異熟之因下。辨能增长。文中亦三。謂標列及釋。今初。標有三節。義有兩重。一由三緣。令因增长。二由此因能感異熟。次云何下列名。後若諸菩薩下釋相。然此三緣遍該八因。瑜伽三名。一心清淨。二加行清淨。三田清淨。初一則同。後二少異。彼釋第三田清淨云。当知略說能正发起。如是加行。及正安住。此加行果。名田清淨。是則第二是加行方便。第三造行正行。七作意中第三。即是加行究竟果作意。謂正行爲果。非是趣求究竟佛果。故梵本中。名受者清淨。釋云。謂於彼中。種種作正成就故。及彼種種正作。果中建立。是名受者。清淨文扶。瑜伽但名受者。勝彼名田。正是受行修行者故。三善男子云何菩薩異熟果耶下。明異熟果。有標釋結。今初。即異熟上所有成益。亦如四辯。是說法因。能令物喜。爲說法果。次謂由下釋。一一段中。皆先舉異熟。次故字已下。顯其果相。後是爲下。結名所属。并顯可知。其信言果中。成就實語。其言大局。應言菩薩具信言故。又梵本瑜伽。二皆具舉爱語利行同事三摄。後如是名爲下結。但合結云。異熟之果。今加因字。總結前三重異熟。   [○@、]第二云何福智下。第二合明福智因果。然准瑜伽。亦有三重。謂一明福智。二辨種智因。三明福智果。今文爲二。先辨福智。後合明因果。今初。六度之中。前三爲福。後一爲智。中二通福智。義甚分明。言蕴善巧等者。略有三義。一者了相。二者了性。三者了無㝵。故名善巧。後是故菩薩下。即合辨因果。文似結勸。瑜伽福智。各有三因。一者於福於智。能得能住。能增长欲。二者於福於智。善能隨順無違背緣。三者於福於智。先已串習。今文含有福智果者。論中不標。下結有四。一云謂諸菩薩依止福故。雖復长時流轉生死。不爲極苦之所损恼。二云又隨所欲。引摄眾生。爲作義利。上二属福。智亦有二。一云依止智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二云又能起作種種無量善巧事業。乃至当證無上正等菩提。上二属智。今文饶益眾生。即二作義利一切剎中。而爲師首者。即长時流轉。横豎影略耳。轉正法輪。即令福非邪。自調調他。即能起種種善巧事業。   [△@○]第三菩薩成就如是種種下。總結上來三種因果。(下第二十七經)。   △第三爾時善財童子白林神言下。辨法根原。先問。後答。答中。先长行。後偈頌。长行有六。一古佛興世。二彼世界中下。顯昔父母。三善男子時喜光夫人下。攀樹诞生。四時有乳母下。觀佛得法。五善男子於意云何下。結會古今。六善男子我从下。顯用周遍。後偈頌中。二十三頌分四。初一诫聽许說。次八偈半。明最初修證。次十二偈半。歷事增修。末後一偈。結叹無盡。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从此西南下。指示後友。言瞿波者。昔云守護大地。太子储备。守護國地。既爲其妃。住主得名。表十地既圓無不護故。法喜已满。寄之昔妃。親能得佛。是故住在生佛之城。   第六爾時善財下禮辞。   ●第十釋女瞿波。法云地善友。謂大法智云。含眾德水。蔽如空粗重充满法身故。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依前修證。後漸次下。趣求後友。於中二。先趣求詣處。後其中有一下。先遇伴友。於中三。初伴友迎贊。二善財印述。三申敬增深。初中四。一贊二行究竟。二我觀仁者於甚深下。贊深行得果。三我觀仁者勇猛下。贊精進得法。四何以故下。以理釋成。二時善財童子下。善財印求。於中二。先印所說。後聖者我願下。自求所作。於中二。先明四等摄生。後明萬行益物。前中四。一法說具起慈悲。二聖者譬如下喻明。略喻於悲。三菩薩下。法合兼明。於喜下釋舍。四等具矣。四何以故下征釋。先征。意云。眾生受苦。何涉菩薩。後釋中二。先總明。謂本不自爲。爲物发心。故見生苦。過自身苦。後亦不爲貪下别顯。於中二。先明不自爲。即是舍義。後菩薩但見下。一向爲他。亦令眾生皆具四等。二聖者菩薩如是於諸眾生大悲深厚下。萬行益物。於中亦二。先結前生後。由慈悲故萬行皆成。後猶如父母下。廣以喻顯益物之相。此下兩纸四行。舊經所無。於中三。一標舉章門。二次第牒釋。三結行功能。今初。有十一章。末句云能生種種圓满利益。此句意含下船師等皆自此出。二云何菩薩猶如父母下。次第牒釋。准梵本中。二十九喻。皆征云何。今文分二。先且牒釋前十一喻。後船師等。即釋種種利益之言。今初。即爲十一。初釋父母。二釋乳母。三釋大地。曲有十義。四釋大水。五火。六风。七空。八月。九日。十海。十一同生天。文皆顯着。二又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爲大船師下。釋上圓满利益。以前標中不標列名。是故譯人取舊經勢。别爲起盡。三聖者菩薩如是修諸行時下。結行功能。第三爾時無忧德下。申敬增深。於中三。初申供。二偈贊。三隨逐。今初。兼顯贊供之意。由聞法故。二偈中四。初三贊大悲下化行。次二事友無求行。次四大智無着行。後一總結無餘。三爾時下。隨逐。爱重情深故。   第二爾時善財童子入普現下。見敬谘問。於中三。初見。次敬。後問。今初。初見依。次見在堂内下見正。後八萬下見伴。从廣贊伴德。顯主德難思。此中所贊。意顯同行。於中。一種姓同。後悉於下。修行同。於中。初句總。後布施下别。若悲若智等。無不皆同。二爾時善財下設敬。三作如是言下谘問。於中二。先自陳发心。後而未知下正問。有十四句。皆悲智逆順權實寂用無㝵之行。摄爲七對。一過凡越小對。二離果超因對。三現生示色對。四極相窮說對。五下化上供對。六了幻證空對。七無着無行對。   第三時彼釋女下。示己法界。於中三。初總答所問。二别示所得。三問答根原。   △初中二。先贊問许說。後善男子若諸菩薩下正說。於中。先长行分二。先總明十法。後廣一例餘。今初。依此十行。則照重重無盡法界。故云因陀羅网普智光幢。有標釋結。義見偈文。後善男子若諸菩薩下。廣一例餘。謂但廣第一事善友行。例餘九行。一一皆十。則無盡矣。其標復以合云應以。後偈頌中。有十二偈分二。前十如次頌前十行。各上三句顯其行相。以第四句美德立名。然长行十行。通名帝网普智光幢。今頌初二取其總名。後之八行各别立称。則顯十名皆通十行。重重無盡。方得總名帝网之行。以偈對前。长行自顯。後二偈顯行成益。可知。   △第二爾時瞿波說此偈已下。别示所得。於中二。先示名體。後問答境界。今初。一切菩薩人也。三昧境界海者法也。即普賢三昧分齊境界深廣如海故。下經云。如法界故深也。如眾生名故廣也。今此善友。以殊勝智。念念觀察。後善財白言下。問答境界。先問。後答。答中。上標名云觀。今說廣知。於中二。先顯廣知。後釋知所以。   [△@○]前中二。第一知依報中事。第二知正報因果。   [○@、]前中亦二。先知娑婆。後類知周遍。前中又二。先知過現。後例知未來。   [△@⊙]前中又二。先知世間因果。後知出世因果。前中又二。先標時。後所有眾生下。辨所知。初總。後及其下别。禪定等義。已見上文。無漏之善則能出離。有漏之善則不出離。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二俱不定相等。嗔心持戒爲善與惑俱等。成满爲具足等。方便不善根本善者。爲不善根所摄善根等。如是下結。後又彼劫中下。知出世因果亦二。先知佛因果。後亦知彼佛眾會下。知佛眾會。於中三。初知聲聞。二依独覺下。知緣覺。三亦知彼佛菩薩下。知菩薩眾。於中二。先總。後其諸菩薩下别。於中又二。先四句知地前。一願。二行。三度。四道。然釋通横豎。横該諸位。豎即信住行向。後以自在力下。皆知地上。有三十句。初總。所謂下别。别中一句横通諸地。文云種種故。歷地别配。恐厌繁文。   [△@⊙]二善男子此娑婆世界从過去下。例知未來。二善男子如知此娑婆下。類知周遍。於中四。一例剎海。二辨所知剎相。三結剎所属。四例知十方。今初。總有七重。後後廣於前前。一於一娑婆。出生同類多剎。但云塵數故。二出異類剎。言一切故。上二全剎摄剎。三塵内摄剎。四即十三重绕娑婆及眷属剎。五即娑婆所依剎種。謂最中香海剎種摄十不可說佛剎塵數剎。六總知華藏有十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香水海各持剎種及種所有剎。七知華藏塵中之剎。故華藏品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二又亦知彼一切世界種種安立下。明知剎相。有十六句。初總。餘别。總謂安立剎海因果等相。别中。一形状。謂或圓或方等。二分量。謂大少等。三依住。謂或依莲華。或依香海等。四際畔。謂或以金剛爲際。或以莊嚴具爲際等。此句亦摄體性。五莊嚴。謂或以一切莊嚴具中出上妙云莊嚴。或以說一切菩薩功德莊嚴等。六成就。七滅壞。共是成壞。八眷属。即傍绕。九輪网。即能持金輪及上网覆。十旋轉有二義。一如輪侧轉形故。即属形摄。故世界成就品云。或有世界隨輪轉。二即劫轉變故。十一所依莲華。十二處中須彌。十三莲中之海及绕海之河。十四河間草樹。十五隨緣立名。如娑婆等。三亦知此華藏世界海往昔皆由下。結剎所属。故華藏品初云。世尊往昔於諸有。微塵佛所修淨業。故获種種寶光明華藏莊嚴世界海。四亦知華藏世界海外下。例知十方一切剎海。   [○@、]第二亦知世尊毗卢遮那下。知正報中因果。於中二。先知本師。後例餘佛。前中亦二。先知因。後普摄一切諸佛菩提下知果。於中亦二。先知果體用。後所有一切道場下。知所被眾會。二如是一切皆是毗卢下。例知餘佛。於中。先結前爲能例。後亦知十方下所例。謂横遍十方。豎窮來際。   [△@○]第二何以故下。釋知所以。以得三昧故。(下第二十八經)。   △第三爾時善財白瞿波下。顯法根原。於中二。先問。後答。今初問中。唯問得法久近。即含修行久近。故答中具之。後瞿波告言下答。文分爲二。第一正答修行得法。第二明多劫修莹。   [○@△]前中二。先明王都時處。後彼時有王下。顯事佛得法。於此界中。值六十亿百千那由他佛。於中三。初明遇最初佛发心修行。二於中間多佛修行。三明最後佛所得法。   [△@、]初中二。一正明本事。二結會古今。   [△@⊙]前中四。一明父王勝報。二明太子超伦。三同行因緣。四詣佛得法。   [○@、]今初可知。   [○@、]二所生太子下。太子超伦。謂具三十二相故。於中初總標。所謂下别列。此最委悉。多同瑜伽四十九說。小有異同故。次第數之。一足下平满猶如奁底。二千辐輪。三手足柔软。四其指纖长。五网鞔成就。六足跟齊圓。七足趺丰起。瑜伽。合上二爲一相。云足跟趺长。八一一相称光洁妙好。准梵本云。一一身分相称。即瑜伽身分洪直。九双腨牗圓。十垂臂過膝。十一马王陰藏。十二一一毛孔各生一毛。十三绀发右旋。螺文不亂。瑜伽合上二爲一。云身諸毛孔各生一毛。如绀青色。螺文右旋。或即無此发相。十四身皮金色。十五細薄潤滑。一切塵垢所不能着。取上身皮。向下用之。十六手足肩项七處平满。十七臂膊佣圓。即瑜伽膊間充實。十八脊骨不現。義当瑜伽肩善圓满。十九周圓相称如尼拘陀樹。二十颐颔胸臆猶如師子。准瑜伽。此有兩相。謂第十八其身上半如師子王。即胸臆如師子。二即第二十五颔如師子。上妙見處。亦分爲二。今合爲一。二十一颈如绀蒲三約成就。二十二常光四照。二十三四十牙齿鲜白齊密。准瑜伽。此有三相。謂一第二十二四十牙齿。二第二十四其齿鲜白。三第二十三其齿無隙。即是密義。今合爲一。二十四舌相红赤长廣覆面。二十五梵音清美。二十六目睫青潤。二十七目上下瞬。瑜伽無此。二十八青白分明。二十九面部圓满猶如淨月。瑜伽亦無。三十眉相纖曲如帝釋弓。瑜伽亦無。三十一白毫皎洁文相右旋。三十二顶有肉髻猶如天盖。然以此經。望瑜伽論。阙彼三相。一上味相。二身毛上靡。三身不偻曲。彼阙此四。一目上下瞬。二面部如月。三眉如釋弓。四绀蒲三約。此合彼三。謂四十牙齿。三相合一。颐及上分如師子王復合爲一。合三阙三。故欠彼六。彼合此二。謂合足跟及趺爲一。又合毛发。合二欠四。故亦阙六。各三十二。又此與前妙見比丘。阙彼额廣平正耳相垂朵胸標德相。此相極要。彼中亦有身毛上靡。又與諸經。小有同異。各隨一義耳。如是眾相下。結以嚴身。   [○@、]三善男子太子有時下。同行因緣。於中八。第一太子游觀。第二寶女求歸。第三太子問因。第四女母代答。第五太子邀問。第六女敬順从。第七太子摄持。第八母陳慶遂。   ▲今初可知。   ▲二爾時大樹妙高吉祥下。寶女求歸。於中四。一具德端嚴。二見其太子下。白母求事。三時香牙云峰園下。梦佛興世。四時具足艳下。自陳己心。於中二。先长行叙述。後偈頌陳白。十偈分二。前三自述德堪。後七贊彼求納。   ▲三爾時威德主太子下。太子問因。於中二。先總呵女過。後别問因緣。前中亦二。先长行序意。後偈頌正呵。此一段偈。舊經所無准梵本。在母代答後。理亦合然。五十七偈大分爲二。初有六偈。序世妄情以女爲德。餘偈正呵女過爲障道源。前中二。先一偈總明。餘五偈别顯。於中。初一寶爲紹嗣。次二伪悦人心。後二結過滋甚。第二正呵女過中。大分爲三。初一總標。二有四十二偈說過。三有八偈。結過成觀。今初。前是邪見妄计爲善。今是智人說爲過原。二正說過中。略分爲十。初一偈明性惡隨勢。二有二偈。衰损過深。三有三偈。心伪難知。四有一偈。憍無惭耻。五有五偈。耽欲無厌。六有三偈。口是心非。七有三偈。不得自由。八有六偈。障諸善道。九有一偈。爲諸苦本。十女人喜怒下十七偈。總結過深。更分爲十。初三偈。心险難测。二有一偈。嫉姤尤深。三有二偈。不可暂親。四有三偈。恒無志操。五有一偈。祸及二世。六有一偈。離間六親。七有二偈。背德害深。八有一偈。常羅欲网。九有二偈。务於情色。十有一偈。害及畜生。謂大力象王猶爲其害。無力凡品豈得免傷。第三菩薩爲法下。結過成觀。於中分三。初一令摄而遠離。謂不摄同二乘。不離自傷害。若自有缚。能解彼缚。無有是處。不舍不隨是菩薩道。次二釋離所以。以爲害深故。後五偈正結成觀。成其五觀。初偈令修不淨觀。二修無常觀。三修苦觀。忧惧即苦。故涅盤云。因爱生忧。因爱生畏。若離貪爱。何忧何畏。四修空無我觀。空故無着。無我故自他平等。皆爲親想。五結歸不淨诫勿被傷。故隨好品云。譬如劫火烧須彌山。貪欲缠心亦復如是。二爾時妙威德下。别問因緣。於中二。先长行。後偈頌。有十二偈。文分爲三。初三問其属緣。次三审其内過。後七問其進善。今初可知。次审内過中。初三句問無身三。次四句問口四過。次三句問意三惡。後二句總問諸業。不順理修皆名相違。重字稍繁。今訶女偈。昔含於此。後問其進善中。即翻上十惡。初偈。敬上爱下。慈心不煞。二有一偈。恭敬供養。豈有盗心。三有一偈半。尊事三寶。住正遠非。故無邪行。四贊佛功德淨修語業。故無語四過。五一偈慈悲哀愍故無瞋恚心。六一偈喜他荣樂。住舍無貪。七一偈反化愚痴。豈有邪見。   ▲第四爾時太子如是問已下。女母代答。先长行序意。後偈頌正說。明有德無過。亦不属緣。故應納受。三十三偈。文分爲六。初十偈總彰報勝。二有三偈半。别贊端嚴。三有二偈半。明其絕伦。末後言端嚴者。二本俱無。爲成偈故。四有六偈。技能内满。五有十偈。離非具德。六有一偈。結贊所宜。梵本。此下方呵女過。呵女已後。方便重邀。文理極順。(下第二十九經)。   ▲第五太子邀問。謂女過既深。爲障不淺。若不障道当遂所求。於中。先长行分二。先自叙行深。後当於爾時下。邀其莫障。後偈頌中。十偈分三。初六頌其行深。次三頌邀其莫障。後一頌結成上意。   ▲第六爾時具足艳下。女敬順从。先长行。後偈頌。有十四偈。分三。初三忘苦仰德。次六希同勝行。此即正当发菩提心。後五勸詣如來。   ▲第七爾時太子下。太子摄持。由聞发心。又聞如來心大欢喜知堪同行不障道故。   ▲第八時母善現下。母陳慶遂。十偈分三。初一標其遂志。次二德行悬同。後七總贊身德。   [○@、]第四爾時威德主下。詣佛得法。於中三。初自行得法。二轉化父王。三紹位弘建。今初分四。一詣佛供養。二時彼如來下。佛爲說經。普眼燈門者。普眼之義。已見上文。然普眼則頓照無餘。燈則曲無不盡。令其通悟所以称門。三是時太子下。同得法門。初太子得。後童女得。并由照而常寂。故获三昧。四爾時太子與彼下。辞還所止。   第二詣父王所下。轉化父王。於中十。一太子白父。二時財主王下。王审所聞。三時王聞已下。自慶逢時。四作是念已下。禪位禮觐。五爾時如來普遍下。如來摄受。六爾時如來以不思下。爲說法門。入一切法義離翳燈者。無法不持。云一切法義。無障不寂。称爲離翳。無法不照。名之爲燈。智斷齊證。故名爲入。七時王聞已下。化益当時。於中。先明王證總持陀羅尼。以慧爲主。故云大智光明。即得主教意。後其眾會中下。兼益時會。即通得主属二教之意。八爾時如來又以下。佛重現變。九時財主王下。出家修学。十未久之間下。證法弘通。三爾時太子於十五日下。紹位建立弘宣大化。於中四。一正明紹位。七寶之義廣如别說。二時閻浮提下。建立弘通。三爾時如來咸受其請下。弘通之益。四爾時大威德下。結益周遍。   [△@⊙]二善男子於意云何下。結會古今。   [△@、]第二善男子彼佛滅後下。於中間多佛修行。略列四十九。結有六十百千亿那由他。   [△@、]第三其最後佛下。明最後佛所得法。即最勝行劫中。六十百千亿那由他之最後也所得法門已如前說。上來正答修行得法門竟。   [○@△]第二善男子我時於彼下。明多劫修莹不窮菩薩之境。於中四。一於剎塵數劫修行不知。二善男子若有眾生得見菩薩下。明菩薩難遇見者不空。意顯己遇之益。三善男子我从於彼下。經百剎塵劫。修行不知。四何以故下。征釋不知所以。於中。先征。後釋。釋中二。先總顯深廣。謂所以不知者。以称事理等諸佛境無邊際故。斯則十地不测等覺。故名普賢解脱。後善男子我於爾所佛剎下。别顯深廣難知之相。謂一毛即不可窮。况於多毛。况復多身廣大之用。以是無盡之法門故。於中又二。先舉喻總顯。後我亦如是下。正明所觀。於中五。一毛中見器世間。二見智正覺世間。三見眾生世間。四見菩薩修行。上三各以又於菩薩爲首。五善男子我於爾所下。總結不窮深廣之境。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五爾時釋女瞿波下。指示後友。於中二。先示後位。後頌前法。前中二。先指示。後教問。今初。言此世界中莲華座者。此座不知的在何所。舊經但言此世界中。晋經則去此迦毗羅城。若新梵本云。善男子汝去於此處。吠羅遮那足下種種莊嚴大末尼寶王莲華藏座。於其上坐。生菩薩母。名摩耶夫人。此則似居佛會。毗卢遮那不属莲華。是佛号耳。言摩耶者。有云幻生。具云摩耶泥(上聲)尾此云幻术夫人。昔云天後。然餘教說。生佛七日。即便命終。生忉利天。約應化說。据實體用常遍時處。云迦毗羅。据其本處。猶佛雖滅常在鹫峰。但云此界。約是佛母。若依梵本。不離如來。故諸教中。說於摩耶。或云是實。或云是化。此經大意皆是實德。後汝詣彼問下。教問可知。二爾時釋女瞿波下。重頌前法。廣說已周。臨行再述。顯殷懃故。雖通頌前。文便在此。三十一偈大分爲三。初一偈總顯菩薩益生。超頌前文見者不空。生下女人染心之益。次十五偈。别明遠劫前事。出上不空之相。後十五偈。正頌前文德女因緣。由前遠劫深心供養。成今淨心同修梵行。   第六爾時善財下。禮辞可知(已下第三十經)。   [△@△]大文第二。从摩耶夫人下。有十一善友。古來諸德。皆爲會緣入寶相。雖下三相義当等覺。等覺亦是十地勝進。開合不定。義理又多。故依古德。且爲會緣入實等相。云何會耶。謂會前諸位差别之緣。令歸一實。生於佛果。猶如摩耶夫人。能生佛故。然人雖十一。約法唯九。約會爲十。德生有德同一會故。遍友是會不得法故。初一爲總。餘皆爲别。故摩耶得幻智法門。末後亦得幻住法門。始終相會該於中間。總别圓融。歸實無二。故會緣中。更有十人。又是所會。十表無盡。無盡之緣。皆成摩耶之實德故。又以此下皆当等覺。等覺方能親生佛故。就别會緣。初天主光。且須正念無失。方爲第二遍友可師。三須廣窮眾艺。四解而無依。用而無盡。便得第五無着清淨。清淨則得第六淨智发光。发光則得第七知相無盡。無盡則得第八诚願不違。具上諸門。方得第九還歸幻住。故雖十一不失入實之言。始末皆幻。方智諸緣體虛即實。   ●今初。摩耶夫人。總會緣中。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将詣觀成。後勝緣引导。   △前中二。先序觀成。略標渴仰。二此善知識遠離下。别彰觀念。於中四。一總念勝德。二别念身相。三結叹深勝。四思欲親承。今初。已能暗合願智幻門。二此善知識隨意生身下。别念現身。即冥契摩耶下文所現。於中。有十九身。初隨意生身。舊經則有。梵本則無。不思議身。梵属一相身。無差别身属非身心身故。舊有十七。新唯十六。又初三身。准下釋摩耶現中。乃是三對。具於六身。則通成二十。下文各有標釋。今略解三。一隨意生身。總顯隨類。二無生滅身。下云不生色身。無生起故。不滅色身。常寂滅故。三無來云身。下云無去色身。於一切趣無所滅故。無來色身。於諸世間無所出故。四非虛實身。下云非實色身。得如實故。非虛色身。隨世現故。五不變壞身。法性無壞故。六無起盡身。無相無思故。故不思議。是釋上義。七所有諸相皆一相身。無相爲相故。八遠離二邊住解脱身。不住生死涅盤等邊。無住解脱。常教化故。九無依處身。幻願所成故。十無窮盡身。如虛空故。十一如影普現身。隨願現故。即無分别願。十二如梦所見身。隨心現故。謂隨心欲現。而無尋伺。十三如鏡像身。謂隨物心質所見不同。自無出入故。十四普於十方而化現身。横周遍故。十五住於三世無變異身。豎常住故。十六非身心身。不属色心差别相故。其如鏡像下。梵本云。猶如日月清淨身。謂住法性空。不信等障烟云塵雾。不能染故。三此善知識下。結叹深勝。於中。猶如虛空。結前勝德。普賢眼見。兼上諸身。四如是之人下。思欲親承。   △第二善財童子作是念時下。勝緣引导。略有三位。一城神顯教修心。二身眾神密加授法。三法堂羅剎教其求友。   [○@△]初中二。先以華散。後作如是言下。正以言教。於中二。先别教。後結釋。前中。城神說法。令護心城。是知觸事無非妙法。心名城者。中有本覺正智法王。萬德所聚。性防非故。有三十門。大分爲三。一十度行。二淨地行。三二嚴行。今初。有十二門。初後各二。中八唯一。檀中。一舍生死。是真實舍。二求十力。用爲法施。智中。一證智。二教智。餘可知。二應扶助心城下。十一句。明淨地行。即初地十種淨治地法。文小不次。一信。二慈。三堅固莊嚴。四悲。五舍。六七皆惭愧。謂不容惡故。八無疲厌。九如說行。十知諸經論。十一成就世智。故能普晓一切眾生。三應住持下七句。福智圓满。前二是福。後五是智。福中但合云福德聚。不合云福智。智中初三權智。次一實智。後一無㝵智。二善男子菩薩下結釋。於中二。先結其勝能。後何以下征釋所以。   [○@△]第二爾時有身眾神下。身眾神密加授法。於中三。初贊友令欣。次時諸神眾下。放光加被。後善財童子以得下。善財获益。所謂十眼平等不思議身者。十身無㝵。爲不思議。不思議身。佛佛平等。餘可知。   [○@△]第三時有守護下。法堂羅剎。教其求友。於中四。一華散。二言教。三仰問。四重答。   ▲今初可知。   ▲二作如是言下。言教中二。先教十法以增其智。後示三昧以息其亂。今初。文有標征釋結。釋有十心。一直。二悲。三智。四進。五信。六深。七慈。八淨。九益。十常。後復次善男子下。示其三時。文亦有四。謂標征釋結。初二可知。三所謂下列釋。於中亦十。第一法空無盡清淨輪者。此爲見友之本三義如空。一如空無盡。二如空心淨。謂不取相惑不能染。三如空圓满。無處不有故。二見依報。三觸境皆佛。故云不舍離無缺减。謂凡夫染境。二乘舍離。權教觀境。空有互陳。一多不即。并爲缺减。若圓修者。觸目對境。窮盡法原。不取不舍。双亡正入。故央掘經云。云何摩訶衍。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了了分明見。具足無减修等。又云所謂眼入處。於諸如來常。明見來入門。具足無减修等。前明六根。後十二入皆悉具足。無所缺减。餘文可知。四善男子菩薩成就下結中。初得見人。次当得法。後則處處皆遇善友。處處遇者。略有二意。一真實善友常遍世間。契理云同。故常得遇。故慈氏云。非是法器人。與佛子同住。設經無量劫。不知其境界。反顯是器必常遇矣。二者既定慧双游。無境不契。并爲道器。皆善友矣。故光明覺品云。如來所轉妙法輪。一切皆是菩提分。若能聞已悟法性。如是之人常見佛。能如是行。是爲守護正法堂也。   ▲三說是語時下。善財仰問。向已明教。何得更問。於何方所。求善知識。向者通教。今别問摩耶。   ▲四羅剎答言下重答。求於摩耶。不異前總。既能重問。還復重答。答以四法。一以友無不在故。二友以法爲體故。此二合在初句。三身同友遍故。四智與境合故。如影如梦。其速疾心。即遍游十方。其隨順心。四句皆有。又前三離境相。後一離心緣相。都無所求。真入理矣。無求之求。無㝵求矣。   第二爾時善財下。見敬谘問。於中三。初見。次敬。後谘問。   [○@△]初中二。一明見因。即受行教故。然其受行實通三位。舊經但云受行其教。羅剎在近。又教求友。故偏牒也。二即時下。正明睹見。於中二。先見依。後見正。   [○@、]前中三。初見莲華。次見樓閣。後見寶座。今初。所證法界自性無染。故曰莲華。無明既開。不離心内。如从地踊。亦表性淨萬行之因从法性地而出現故。此即等覺普賢之華。而言大者。十定品說。量周法界故。台上樓閣。名納十方。豈况莲華不周法界。十柱等言。約表法耳。二於其台上下。明見樓閣。謂能證二智。依於所證。而重現故。智包無外。云納十方。總摄五位自分勝進。名爲千柱。其一一事。皆有表法。恐厌繁文。三其樓閣中有如意下。明見寶座。即智體法空。故在樓内。具性功德。廣顯莊嚴。於中二。先明主座。後爾時下。明摄眷属。   [○@、]二摩耶夫人在彼座上下。明見正報。合回爾時善財見如是座。安此段初。於中亦二。先總明現身。後所謂下。别顯身云。於中亦二。先身相。後身業。   [△@、]前中又二。先明萬類難思身。後明一類超勝身。前中又二。先明别相。後顯通體。今初。有四十六身。梵本舊經。但唯四十。謂廣大力身。即梵本中普周遍身。住安樂身。即梵本中滅倒見身。無斷盡身。即梵本中恒示現身。大威德身。又是重出前滅倒見。無依色身。即是無住。離虛妄身。是梵本中。釋無分别。除此六身。還唯四十。於中。或唯約事。如普周遍及普對現等。或唯約理。如十二十三云。不生色身。無生起故。不滅色身。常寂滅故。或事理交彻。如三十二無生色身。幻願所成故。三十五不生色身。隨眾生業而出現故。三十二隨於自願。三十五隨眾生業。皆是以事顯理。餘可思准。亦同十身。恐繁不配。二善財童子見於摩耶下。辨其通體。謂離有取蕴故。名非色等。無真實常住色等。文有八句。前五别明五蕴。而其釋義。影略不同。一色从緣現故。二受滅世間故。言轉滅者。滅無常受。轉成常受故。三想隨物想故。四行依幻業行即非行故。五轉識成智。智亦性空故。第六句總顯離言。第七句已滅無常。第八句已證常寂。二爾時善財童子復見下。明一類超勝身。舊經唯有超勝。而無相如。今經具有。於中二。先總標。即双標相如及與超勝。後所謂下别顯。以總該别。略無超勝及相如義。   [△@、]第二於一切處現如是等下。明身業用。於中二。先結前標後。梵本但云。現如是等無量色身。則該二類身。皆有此業。後行於平等下别顯。於中亦二。先明十度行。後明福智行。今初。一檀那。以是最初。故說大悲。二出生如來下淨戒。戒能增长菩提法故。摄佛善故。三觀察思惟下。諦察法忍。四精勤下精進。五住於平等下禪定。六善能了知下般若。七見諸如來下方便。八成就大願下大願。九游戏如來諸自在力下力度。十得佛智光下智度。二修習圓满一切如來種種功德下。明二嚴行。十一句分三。初二句標。次六句出體。後三句結成。今初。謂前句標福。後句標智。離世間品中。各有十句。以顯無盡。次常樂觀察下六句。别出福智之體。四菩薩行不出福智。一波羅蜜行。依六度說。前三是福。後一是智。中二通福智。若依十度。方便助前三。願助精進。力助靜慮。智助般若。福智可知。二出生一切諸菩薩地。明福智之位。三积集下。通明福智。亦兼神通。四勇猛下。進策福智。五普遍成就下。菩提分法行。六恒勤守護下。教化眾生行。後常樂称扬下三句。結成福智。初句結福。次句結皆。後句由具上二願爲佛母。   [○@△]第二爾時善財童子見摩耶下。設敬證入。自道已深。現身等彼。上來摩耶萬類殊應異體中多。今此善財。一類之身。遍對求法。即同體中多。若摩耶善財。并不分而遍。則二皆是住體遍應。摩耶亦是同體。一即多。以隨所應異無二體故。善財亦是同體。多即一。諸處善財。即一身前之善財故。又二互望并含同體異體。以一摩耶。應多善財故。以多善財對摩耶故。   [○@△]第三白言大聖下。谘問法要。所以叙述文殊及諸友者。若約等覺。因位極故。總收歸此。若約會緣。从初发心。一一善友及所得法并所會。   第三摩耶夫人告善財言下。示己法界。於中三。初名體。二業用。三根原。   [○@△]今初名有六字義故。二智大智體周遍故。二願二義者。一别願唯願爲佛母故。二通願總摄普賢廣大願故。三智二義者。一權智能起大願。能成幻事故。二實智般若能生佛真身故。四幻二義者。一願智體虛。当相名幻故。上經云。幻智即是菩薩。菩薩即是幻智。此二無㝵。能無不爲。二者即智所作。生佛爲幻。謂不壞小身。而能廣容。無生而生故。五莊嚴二義者一以大願智幻莊嚴法界諸佛境界。二以大願智幻爲己莊嚴可成佛故。十義無㝵爲大緣起。故爲一切諸佛之母。   [○@△]二是故常爲諸菩薩母下。明業用。於中二。此句總明。後善男子如我下别顯。於中四。一爲現在遮那佛母。二爲過去佛母。三爲賢劫千佛母。義通三世。四結通横豎無窮佛母。   ▲初中二。先總明爲剎海遮那佛母。言悉達者。具云悉達多。新云嚩悉達阿他。唐言一切事成。或云一切義成。餘文可知。後又善男子我於淨饭王宫下。别顯生佛之相。於中四。一毛光爲生先相。二正明自在入胎。三腹包眾海難思。四舉此類於百亿。初中有四。一光入身。二善男子又彼光中下。光現八相。三又見如來往昔下。現佛因果。四又善男子彼妙光明入我下。令身難思。第二善男子爾時菩薩从兜率下。正明菩薩自在入胎。於中有五。一眷属翼从。二菩薩爾時以神通力下。菩薩現通。三又以神力放大光下。光時息苦。四又爲救護下。現變入胎。五彼諸菩薩於我腹下。入已游步。第三又念念中下。腹包眾海難思。第四善男子如此下。舉於此界以類百亿。於中二。先正類。後然我下。顯難思相。先正明。後征釋。前中。文有四句。一本來無二者称一性故。二亦復非一者。舊經無此一句。梵本云亦非無二。此有二意。一者初句遣二。次句遣一。非一處住。成上遣二。非多處住。成上遣一。段爲亦復非一得斯一分。二者上二句辨體。無二者称一性故。亦非無二者。不存無二故。斯則遣之又遣之。玄之又玄矣。故昔人云。我言無二者。但言無有二。非謂有無二。故須双亡方顯體妙。故上經云。常於諸法不作二。亦復不作於不二。諸法若二若不二。於中毕竟無所着下。二句即體之用。一處多處皆是用故。故上經云。一身爲無量。無量復爲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以是即體之用。一非一。多非多矣。又非一處住。不壞多故。非多處住。不壞一故。又非一處住。體周遍故。非多處住。不如事故。又非一處住。一即多故。非多處住。多即一故。又非一處住。多中無一性故。非多處住。一亦無有多故。則如是二俱舍。普入佛功德。即是釋中智幻之義。   ▲第二善男子如今世尊下。爲過去佛母。   ▲第三善男子如此世界賢劫之中下。爲賢劫千佛母。義通三世。三佛過去遮那現在彌勒等未來故。於中二。一舉過現以爲能例。二善男子如此賢劫未來世中下。例於未來。於中亦二。先别明彌勒。後如是次第有師子下。列餘九百九十五佛。文中略列二百四十三。末結樓至。皆爲其母。   ▲第四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於此華藏下。結通横豎無窮悉爲其母。若爾摩耶一人。已爲一切佛母。餘應絕分。但有具此大願智幻。即爲一切佛母。一同摩耶。摩耶是一即一切。餘同摩耶。是一切即一。是則一女生一切佛。一佛有一切母。一多無㝵。非但約女。男有此願。亦爲其母。是則摩耶成佛。亦是所生。遮那具願。亦能生矣。三世諸佛諸菩薩等皆例然矣。方是華嚴生佛之義。   [○@△]第三爾時善財童子白摩耶下。辨法根原。先問。後答。答中二。一明本事。二結古今。前中六。一輪王久遠。言非後身菩薩所知境者。顯唯佛知。非但久遠。亦顯時無時相。佛智契故。二彼王城北下。有佛将成。三有一惡魔下。魔扰如來。四彼轉輪王已得下。聖帝降伏五時道場神下。場神興願。六作是願已下。歷事增修。二善男子於意下。結會古今。於中二。先結示其人。後我从於彼下。結成果用。於中復二。一爲遮那佛母。二善男子過去下。結母普周。謂時經三際。處盡十方。現未佛母。理則可然。发心有初。何言過去。此有三義。一約发心之後。論過現等。二发心之始。後身不知。亦無定始。三者願則有始。爲母無初。如以始覺同於本覺。始本無二。始亦無初。况念劫圓融。舉一收盡。皆於脐中。放光明者。生长同气。皆自此故。佛佛皆从無二理生。能生所生。同一味故。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此三十三天下。指示後友。   第六時善財下。恋德禮辞。(下第三十一經)。   ●第二爾時善財下。第二别明會緣。有十善友。約會分九。第一天主光。即幻智念力善友。天主光者。悲智勝用光淨自在。故名天主。破暗名光。此由定发故。父名正念。所得法門名爲無㝵清淨念也。文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   第二見彼天女下。見敬谘問。   第三天女告下。授己法界。於中二。先標名體。後問答境界。今初以無㝵智。一念普觀三世十方。無不明了。無去來今。爲無㝵念。不雜異念。故云清淨。以斯正念。念佛功德。有益悲智。故曰莊嚴。後善財白言下。問答境界。於中。先問。後答。問中有二。一問境界。二問修得法。後答亦二。先答修行。後答境界。前中三。第一標章勸修。第二總征别釋。第三結勸修学。   [○@△]今初可知。   [○@△]二云何勤修下。總征别釋。於中二。先總征。後所謂下别釋。此一段經。舊經所無。總有四十二門。表四十二位。大分爲二。前三十七門。勸修行法。後五門勸修位法。   [○@、]前中雜修萬行。略分爲四。初有二十三門。福智莊嚴行。二有十二門。八大人覺行。三有一門。菩提分法行。四有一門。十度圓满行。初中二。先二門總明。餘門别顯。今初。一令如實覺悟。二令護持正法。此之二門。無法不摄。又初法義遍知。後詞辯廣演。即四無㝵。利生之用。法施之本。後二十一門。别明中二。先五門辨福。後十六門辨智。前中亦二。先二門淨戒。後三門忍辱。今初。於中。前門總明遮性。性謂不煞生等。遮謂不壞生等。有罪則遮。無罪則聽。有罪是犯。無罪是持。後門别明性罪。略舉绮語。以細况粗。後三門明忍中。初門安受苦忍。次門耐怨害忍。後門諦察法忍。二汝應勤修善巧法句下明智。其精進與定。摄在應勤修中。通於福智。智中分三。初七門實智。二有六門權智。三有三門双行智。今初。即般若相。於中二。一相即非相。二合即非合。此二即所知法體。故光明覺云。佛法微妙難可量。一切言說莫能及。非是和合非不合。體性寂滅無諸相。次三門約時。以明其過未知相。以第三門。該令平等。法谢名過。未生名未。生已未滅假名現在。名各不同。皆因法立。時無别體。故說平等。若取時中所有法者。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無住。皆不可知。故皆平等。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等故。隨法差别。法尚無體。時安有差。次一門三輪清淨。然瑜伽說。六度等行。各有三輪。大同小異。此中二意。一者成上三世叵得。即三輪淨。二者别明該前諸門。所知爲一。能知心意爲第二輪。合爲第三。遠離覺所覺此二和合相故。三清淨。末後一門明無住門。心之所住不出此三。若在於内。不應因境。若在於外。不合由心。合而可住。便是無性。或應有二。故皆叵得。二汝應勤修守護威儀下六門。權唯約事故。即方便相。三汝應勤修隨順覺智下三門。權實双行智。即中道相。初門性相齊覺。次門了生無生。後門言即言斷。二汝應勤修遠離無益下十二門。明八大人覺行。分之爲七。一有四門。是無戏論。謂遠離惡緣諸戏論故。二不轻一門。即是正定。觀性平等爲上定故。三有三門。即是正意。慈悲摄生爲正意故。四如說行門。即是精進。不如說行是懈怠故。五相應善門。即是正慧。善巧修行是智慧故。六一門寂靜。七一門少欲及與知足。文并可知。三汝應勤修相應行法。即菩提分法行。四汝應勤修菩薩行境。即是度圓满行。   [○@、]第二汝應勤修菩薩地法下五門。勸修位法。初門因位。言入住出者。十地各有入住出心。言相及得果者。亦通十地。相者。即隨諸地中所有諸障。及對治相。是能所觀相。别十地故。得者。即正證出世間智故。果者。因證智力。得於世間出世間智故。相即方便智。得即根本智。果即後得智。後得緣俗。故名世間。無分别故復名出世。言皆證知者。通則三皆名證。别則證唯根本。而知通二智。二一門即果位菩提智者。如諸性相。覺諸法故。通於根本及與後得。及所斷所知。兼斷煩恼。種種體用者。四智菩提相應心品。一真法界。皆菩提體。受用身土。教化眾生。即名爲用。三有一門。遍覺三乘不思議境。法身同故。又諸佛菩薩深不思議二乘之境。秘密難思。四一門不取諸相。即顯般若。總該前三。證無證相。何况於餘。五有一門。即解脱相。澄渟清淨。即真解脱。即金剛三昧。亦金剛智。利無不摧。能壞塵習。堅不可壞故。妄念不動。即是三昧。   [○@△]第三善男子有如是等下。結勸修学。結有剎塵。并須修学。我已修證。决定無疑。   第二善男子汝向所門下。答第一境界問。問中据果推因。答約以因招果故。前後不同。於中二。先牒問總顯。後又善男子我以下。别明廣知。於中分三。一念最初劫。二又忆下。念中間諸剎。略舉九劫。三善男子如是忆念恒河沙下。總結多劫。非唯忆念。亦於彼劫。於多佛所。聞持此門。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此迦毗羅城下。指示後友。   第六時善財童子下。恋德禮辞。下諸善友。六段之文。雖皆具有。而詞句多少。故或不科。   第二爾時善財从天宫下向迦毗羅城下。童子師遍友。幻智師范善知識。遍與眾生爲善友故。居迦毗羅黄色城者。中道軌物故。不得法者。略有四義。一與眾艺法門同故。二法有所付顯流遍故。三表諸法門體無二故。四顯無所得爲真得故。   ●第三爾時善財即至其所下。善知眾艺童子。幻智字母善知識。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往詣。   第二顶禮其足下。設敬谘問。   第三時彼童子下。授己法界。於中二。第一辨法體用。第二問答顯因。   △前中二。先標名體。謂以無㝵智。窮世出世諸技艺故。後我恒唱持此之字母下。辨其業用。字母乃爲眾艺之勝數說之本。故偏明之。文分爲三。謂標釋結。今初可知。二所謂唱婀字時下。别顯四十二字母。大品名四十二字門。涅盤十四音爲名字功德。金剛顶瑜伽毗卢遮那等經。皆具說之。興善三藏新譯三本。一文殊問經字母。二名金剛顶經字母。三别譯出華嚴四十二字母。今參而用之。皆言般若波羅蜜門者。字義爲門。从字入於無字智故。故毗卢遮那經中字皆有不可得言。智無所得即般若故。又文殊五字經云。受持此陀羅尼。即入一切法平等。速得成就摩訶般若。才诵一遍。如持一切八萬四千修多羅藏。然初五字。即文殊真言。今依五字經中釋之。一婀者是無生義。以無生門。入般若也。然有二意。一以無生即般若。般若一法。多門不同。或無生門。或無滅門。如是無住無依等皆般若門。今以無生爲門。若見無生。即見般若。二以無生爲門。不得無生。方真般若。其無滅等諸門例然。言以菩薩威力者。晋本云威德。具云威德力。以菩薩得此無生之門。能達法空。斷諸障故。二啰者。即是清淨無染離塵垢義。今云顯示無邊微細解者。謂無處不解。則無塵沙微細垢矣。三跛者。亦無第一義諦諸法平等。謂上無生無塵違俗顯真。今此真相亦不可得。真俗双亡。是真法界。諸法皆等。即是普照。四者者。諸法無有諸行。謂諸行既空故。遍摧差别。五曩者。諸法無有性相言說文字。字皆不可得。謂性相双亡。故無所依。能所詮亡。故云無說。無能所依。則無所住。無住不住。称無住際。彼經復云。以那字無性相故。者字無有諸行。者字無有諸行故。跛字無第一義。跛字無第一義故。啰字無塵垢義。以啰字無塵垢故。婀字法本不生。以婀字法本不生故。那字無有性相。汝知是要。当觀是心本來清淨無染無着離我我所分别之相。下諸字義。多依遮那及興善所譯。而梵音轻重。字義不殊。六攞字。悟一切法。離世間故。爱支因緣永不現故。今云離名色依處者。名色即是十二有支生死之體。四蕴曰名。羯逻蓝等爲色。識緣名色。名色緣色。如是二法。展轉相依。如二刺芦俱時而轉。故生死體不出名色。名色即是眾生依處。離此名色。入般若矣。七娜字。悟一切法。調伏寂靜。真如平等無分别故。由此方爲不退方便。即加行方便也。八婆字。悟一切法。離缚解故。缚解双絕。方入金剛圓智道場。九拏字。悟一切法。離热矫秽。得清凉故。是普摧義。輪即摧伏。圓满兩字亦即是輪。亦清凉義。十洒字。悟一切法。無挂㝵故。如海含像。像之與海。不相障㝵。十一嚩字。悟一切法。言語道斷故。謂理圓言偏。若隨於言。言一之時。不得其二。由入無言。無所不言。故普遍出生無所不住。十二哆字。悟一切法。真心不動故。真心不動。則無不照。如星月圓满凝空不動流光遍照。十三也字。悟一切法。如實不生故。則差别积集皆不可得。十四瑟咤字。悟一切法。制伏任持相不可得故。今普照光明。即能制伏及任持義。故能伏除一切煩恼。若有所伏。不能息除。了惑性空。能照體寂。方能究竟息滅煩恼。十五迦字。悟一切法。作者不可得故。若定有作者。作業無差。由無作者。作業差别。如云不斷不可揽取。故淨名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十六婆字。悟一切法。時平等性不可得故。謂時若至矣。大雨降雪。百卉齊潤。是爲平等。而雨無心。故不可得。得平等性。即證一切智故。文殊問字母云。婆字是現證一切智聲。十七莽字。悟一切法。我所執性不可得故。慢能长流生死。故云速疾。是以。舊經云。湍流奔激。慢有多端。云種種色。我慢高舉。如眾高峰。十八誐字。悟一切法。行取性不可得。五蕴名行。行即取蕴。能取生死故。积集即是蕴義。普輪有二義。一約所空。即属行取。圓满名輪。二約能空。輪即摧壞。遍摧行取。爲不可得。十九他字。悟一切法。處所性不可得故。真如等理。無差别智。蕴摄名藏。此二并是萬德依處。今智契合亦不可得。無智無得真般若故。二十惹字。悟一切法。能所生起不可得故。能所生起即是世間。悟不可得故。游行清淨。二十一婆嚩字。悟一切法。安隱性不可得故。念佛莊嚴是安隱性。二十二驮字。悟一切法。能持界性不可得故。能持界者。即真法界。法界能持一切法聚。微細觀察。無有一法出法界者故。興善譯云。唱驮字時。入觀察法界道場般若。二十三舍字。悟一切法。寂靜性不可得故。諸佛教輪。是寂靜性。隨順即是悟入之名。故十地經云。而諸佛法。如是寂靜。言光明者。即能順智。二十四佉字。悟一切法。如虛空性不可得故。悟虛空性。能生因地現前智慧。故名爲藏。二十五乞叉字。悟一切法。盡性不可得故。息諸業海即是盡義。出生智慧即盡智也。二十六婆哆字。悟一切法。任持處非處令不動性不可得故。開淨光明爲處。諸惑障爲非處。以淨光明。除諸惑障。即是任持。二十七娘字。悟一切法。能所知性不可得故。世間是所知。智慧爲能知。了世無世。名爲智慧。既無所了。安有能知。故不可得。二十八曷啰他字。悟一切法。執着義性不可得故。謂利益眾生。有我人相。名執着義。了無我人。是智慧燈。二十九婆字。悟一切法。可破壞性不可得故。世之宫殿。是可破壞。圓满莊嚴。故不可破。三十车字。悟一切法。樂欲覆性不可得故。得行方便即是樂欲。藏與普覆。皆是覆義。不覆樂欲一切皆圓故。文殊問字母云。蹉者。是不覆欲聲。然梵云曼荼羅。此翻圓满。亦云道場故。此及前門。興善皆悉翻爲道場。輪是義翻。亦取圓满。若正翻輪。梵云斫羯羅也。三十一婆么字。悟一切法。可忆念性不可得故。十方諸佛是可忆念。旋轉則是無盡之義。三十二訶嚩字。悟一切法。可呼召性不可得故。謂方便摄受一切眾生。出生深廣功德藏故。興善譯云。一切眾生堪任力般若。其堪任力即是可化。故可呼召。三十三哆娑字。悟一切法。勇健性不可得。勇健則能趣入功德。三十四伽字。悟一切法。平等性不可得。平等故能普持平等之理。堅不可壞。深廣如海。蕴摄名藏。三十五姹字。舊爲此咤字。悟一切法。积集性不可得故。願能积集。积集見佛。如虛空量。三十六儜字。悟一切法。離諸喧诤。無往無來。行住坐卧性不可得故。一切威儀。常觀字輪無盡境故。三十七颇字。悟一切法。遍满果報不可得故。化諸眾生。生圓果故。三十八娑迦字。悟一切法。积集蕴性不可得故。無㝵辯才。光照圓满。能积眾德。三十九夷娑字。悟一切法。衰老性相不可得故。唯演說法。能度衰老。四十室者字。悟一切法。聚集足迹不可得故。法雷遍吼是謂聚集。聲不可尋。故無足迹。足迹即教迹也。四十一佗字。合是咤字。悟一切法。相驱迫性不可得故。謂以無我。開示佛境。則無驱迫。四十二茶字。悟一切法。究竟處所不可得故。一切法輪即究竟處。不住法相。故亦叵得。上已别釋。然此中般若立名。總有二意。一从所破立名。如云衰老性等。觀衰老性不可得故。即入般若。二从能破立名。如云婀者無生義。無生即般若故。是以前十三門。多从後意。故并不言不可得也。後二十九門。多是前意。皆言悟不可得。而經文中。或从所破。或从能破。或能所双辨。可以意消息之。三善男子我唱如是下總結。以一爲首。旋轉出生而無有盡。略如彌伽處說。具足演說。等虛空際。無有窮盡。爲一切法所歸趣處。而要四十二者。亦表四十二位故。智論中明。初阿具後茶。即初发心時便成正覺故。阿字即菩提心。茶即妙覺。爲究竟處。一一圓融。是字母深義。略義已周。廣如别說。   △第二善財白言聖者下。問答顯因。先問。後答。答中四。一標章正答。二征釋所以。三問答顯发。四總以結示。   △今初有標征釋結。可知。   △二所以者下。征釋所以。先征意云。所以要此十者。後釋意云。由有智慧展轉至於真實智慧。得此解脱故。十句皆牒。由得前已。便得後句。文相甚顯。唯初二句。義小惑人。今当分之。謂具足智慧是第一句。勤求善友下是第二句。以親近故下。方是蹑第二善友生第三勇猛精進。餘文可知。最後得真實智故下。以義加之。然真實智。即此解脱。   △三善財復言此真實者名爲何等下。問答顯发。即唯問第十真實一門。以最勝故。亦舉一例餘。文中分四。一展轉征釋。二總顯超勝。三略示體相。四結成所住。今初五重問答。以顯深玄。初問意云。向之十重。前前起後後。後轉深。至真實智方得解脱。此真實智願示其體。故言此真實智名爲何等。答意云。即汝所問一切言說。皆即真實。實智體周。言語性離。不應舍言而别求也。今之禪宗。多用此勢。二征意云。言語别施行真實離文字。云何即是。答云。世間所言說。一切是分别。故違真實。称理無虛。故名真實。三問云。不虛诳語。願識其義。答云。契理常故。四復問云。若約理常。世言亦常。答云。心自證悟。方得称常。即同楞伽。自覺聖智故常。不同外道無因常也。五復問云。契理曰常。是義然矣。未知至理。其相云何而可契合。能證所證爲一爲二。二則數法。數法無常。一則無二。何有能所契合之義。答中。先答。後意明。非一非二。由非一故不壞能所。由非二故能所契合。一味平等。如明合空。不可分别。而非雜亂。由非二故說爲内證。由非一故後得示他。故云由此力故。則能平等利益自他。内證則自利。後得則利他。猶如大地。假以喻顯。地無分别。以况内證。能生萬物。以况能所。後然其法性下。却答前問。所問相貌。體實非相。有相堕常。無便属斷。有則生滅。無無所證。猶如虛空。是三無爲。不可言無。但無㝵相。不可爲有。遠離一切故。八地經云。入一切法如虛空性。故結云難知難解。謂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解。唯證相應。二善男子此法微妙下。總顯超勝。上寄言顯理。令即言契真。今正言顯理。令亡言會實。以理圓言偏。理與言絕。言雖即真。隨言生滞。要須得意亡言契之。於中分二。先標微妙。總顯離言。後何以故下。征釋所以。征云。何以離言。釋意云。理深玄故。非但言不能宣實。亦心智不及。是不思議。文有十句。初三句離言境。即不可議。一過文字。二過語具。三過語業。然梵本云。超語言道。道即語所行處。次五句超心境。即不可思。一超戏論。起心動念皆名戏論。謂有真性。以智契合。亦是戏論。便是分别。無分别智方能契故。然無分别智。離於五相。初一即離於真義異计度故。二超過有尋伺地故。三四即離無作意故。無作意者。謂睡眠昏醉不了境等。今三即約愚痴。不了心境。若善若惡。此非無分别智。四煩恼魔事即兼睡等。五離一切心識。兼離滅受想寂靜。以滅受想定亦属心故。更有離於色性義。在後段故。無分别智難以顯詮。遮詮以明。故離諸相。方爲契合。後二句。總顯離妄。明唯聖境。三善男子彼諸聖者下。略示體相。以離一切相爲其相故。初句離色相。次在缠不垢。出障非淨。體不可取。亦不可舍。猶如虛空。終日求空。求終不得。終日避空。空不可避。挠之不浊。本性淨故。澄之不清。非今淨故。於一切法最爲勝故。名勝義諦。湛然常存。既非佛作。出與不出。性常無二。四善男子菩薩爲此下。結成所住。   △第四善男子此是真實下。總以結示。即上真實契證之義。即是我之眾艺解脱。   第四善男子我唯知下。谦己推勝。對眾艺推。不舍世俗。不違實相。皆同般若。   第五善男子此摩竭下。指示後友。婆怛那者。此云增益。謂無盡三昧能出生故。友名賢勝者。無依道場是直善故。   禮辞可知。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八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國大興王寺奉宣雕造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九(从第三十二經盡第三十七經)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澄觀述   (有七善知識半。第一賢勝優婆夷。第二堅固解脱长者。第三妙月长者。第四無勝军长者。第五最寂靜婆羅門。第六德生童子。第七有德童女。(上二同會)第八慈氏一半)。   ●第四爾時善財童子漸次行詣下。賢聖優婆夷。幻智無住善友。文亦具六。初二可知。   第三賢勝告言下。授己法界。於中二。先標名體。後顯相用。今初。無住處無盡輪者。無住處體也。無盡輪用也。輪者圓满義。大同淨名从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即實相之異名。心之體也。眾生迷真。起於妄惑。立一切法。菩薩體真。具恒沙德。有無盡用。故無所住。則無所不住。萬行爰增。若有所住。如人入暗。不見心體。安有用耶。二既自開解復爲人說下辨相用。於中亦二。先略標二利。後我住於此下。廣辨用相。於中又二。先總明。上云解脱。是諸門總名。此云三昧。即此中别称。前後互出。非二法也。後所謂下别顯。皆體用双明。以出生故。用無窮盡。不失智性。故常無住。又無盡二義。一體無盡。如虛空故。即無住摄。二用無盡。如有虛空必能包含出生萬物。體用無㝵。故双辨之。   第四善男子我□下。谦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云沃田者。是南天竺。近水沃潤。顯無念定水能滋长故。友名堅固解脱长者。长者無着清淨。惑不能壞故。   禮辞可知。   ●第五爾時善財童子漸次南行下。幻智無着善友。法門名無着念清淨莊嚴者。無着約境。無念約心。心體離念故。内外無着。障惑不生。是名清淨。顯現法身。是爲莊嚴。又無着是智。智了性空。無所着故。無念是定。曠若虛空。無所起故。定慧二力。爲莊嚴也。後我自得下。顯其業用。既寂障惑。爱見不生。無所求中。求而不息。餘文可知。   ●第六爾時善財童子即詣下。妙月长者。幻智智光善友。廓忘照現。若秋空满月。故云妙月。常照慈悲及空寂舍。故於其宅。常有光明。不離先念在前城内。文中具六。初二可知。   第三妙月答言下。示己法界。於中二。先示名體。後征證因。今初。冥智廓忘名爲無垢。後智照法名曰光明。亦無垢是斷。寂二障故。光明是智。照事理故。權實双照。智斷齊圓。故立斯称。   後善財白言下征。征問證因。於中二。先問。後长者告言下答。於中二。先始修十法。多近善緣。後終修十法。多明造行。   ▲前中亦二。一正明所修。二問答顯发。今初。文有標征釋結。釋有十法。皆言常不舍離。顯無間故。文并可知。二善財復言聖者下。問答顯发。有三重問答。第一問答。顯其親證。第二問答。征般若因。第三問答。難成上義。今初。先問。後答。問意云。向蒙十法廣說勝緣。一切智體必能親證。願示枢要。答意云。般若相應。則能現證。二善財復言聖者爲由聽聞下。第二番問答。征般若因。問意云。所證實相。由於能證觀照而得。能證觀照。豈不因於文字般若。答意云。言說别施行。真實離文字。心冥至理。豈文字之能詮。故龙樹云。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颠倒。念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無量眾罪除。清淨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尚忘觀照。何况語言。三善財白言豈不由於从聞生智下。第三番問答。難成上義。先問後答。今初問意云。聖智所說。聞思修慧。爲現證因。今言不因。豈不違理。後答意云。聞爲勝緣。智須内发。執言求解。真智豈生。文中二。先以法總非。後善男子我於此義下。以喻别顯。文有二喻。一砂碛求水喻。喻證唯行境非說能到。二聞說苏陀喻。喻於且絕行非常能到。前中亦二。先诫聽许說。後如大砂碛下正喻。先喻後合。前中又二。先正舉喻。後問答釋成。前中有三。初砂碛曠絕喻。生死长遠。猶如砂碛。迷於理智。如無井泉。二春忧热時下。热之求水喻。生死增长。如春夏時。一切眾生。如有人也。从迷将悟。如西向東。東爲明故。冥機叩聖。聖必垂應。如遇丈夫。丈夫者諸佛菩薩。依智起應。如从東來。眾惑逼恼。故称爲热。五欲境牵。猶如於渴。機能感法。義如問水。法能斷惑。如除热渴。三彼大丈夫下。諸聖示导喻。内自親證。故名善知。如行而說。故云善說。从此東行。令其向智。有二路者。世出世因。世逆法理。故名爲左。涅盤之因隨順理智。故称爲右。行出世道必获果證。如得泉陰。涅盤真味止生死渴。如彼甘泉。菩提樹立能荫自他。如得陰庇。二善男子於意下。問答釋成。於中三。初妙月問。二善財答。三妙月合釋。今初。聞名喻聞慧。思惟往趣喻思慧。問意可知。二答言不也下。善財答。答意。成上要自親證方除惑热。思趣近因。尚未得水。空聞名字。得非遠乎。是知三慧。但可以因。現證真實。不属三慧。三慧行解猶非是證。空有言說。何涉道因。三善男子菩薩亦爾下。妙月合釋。釋彼三慧非是親證。雖非親證。而爲證因。故云不但唯以。但猶独也。明知非是全棄三慧。遠成善財从聞生智得見真如。非即非離。审之审之。二善男子言砂碛下合喻。向來合釋。總舉大意。今方委合。亦分爲二。先合正喻。後合釋成。今初。略不合於東西左右。餘并合之。後得清淨水下。合前問答。釋成要依示道至泉池等。第二復次善男子下。聞說苏陀喻。喻亦絕行境。前喻意明。由解成行。行起解絕故。非但以多聞能得如來道。此明以行爲行亦不詣真。要無所行。方合真智。即念想觀除。何况言語。以天苏陀不同前水行可到故。在於天上。非見聞境。得通方到。亦如楞伽宗通方入。文中三。一诫聽许說二善男子假使下正說。天苏陀者則是甘露。以况涅盤。一真法界具足眾德。此句總明柔软妙觸。表唯證境。故淨名云。受諸觸如智證。色香美味。即别明四德。謂常樂我淨。味即是常。美者爲樂。香以喻我。色者喻淨。三於意云何下。問答釋成。有二問答。第一問答。顯言非證。文相可知。二善財復言下。第二問答。言爲證因。問有二意。答隨問别。一云言既非證。證又非言。菩薩因何善巧宣說。答意云。菩薩親證。依證发言。不同凡夫不證而說。第二意者。先問意云。言既非證。證亦非言。如何善巧令物悟入。答意云。言雖非證。而是證因。非離言說求解脱也。證雖非言。要尋言到。如前到水。必依正言。若行左道。不可得至。若依此義。應須回文云。菩薩所證般若真性。要由言說。而爲正因。由此義。便能證此解脱。能爲眾生。善巧宣說。則二義皆具。   ▲第二復次菩薩具足十法下。明終修十法。多約造行。有標征釋結。文并可知。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後三段文亦可知。   ●第七爾時善財童子思惟下。無勝军长者。幻智無盡相善友。見佛得法皆無有盡。故無能勝眾德所聚。从喻名军。說称體周。城名大立聲。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   第二詣长者所下。見敬谘問。   第三长者答言下。受己法界。於中二。一辨名用。二辨證因。今初。先名依用立。即以無盡而爲其相。我以證下。以用釋名。略有二義。一外見無盡。二内蕴無盡。謂内蕴諸德。称體無盡。又諸心諸境無非佛法。故佛與法皆無有盡。二善財復言菩薩云何下。辨證所因。先問云何得者。謂修何因而證得故。後答中二。先進修十行。後離十惡緣。前中有四。一標示。二何等爲十征數。三一者下釋相。四若諸菩薩下結益。二復次善男子下。明離十惡緣。文中有五。一總標。二何等爲十征數。三一者下列釋。皆言补持伽羅者。此云數取趣。數數取於諸趣果故。即眾生異名。十相亦顯。四若諸菩薩常能遠離下。示其離意。謂身事須遠。心無轻厌。不厌舍者。終可化故。不生下劣者。皆有佛智。法身等故。但應慈念。偏愍惡故。摄受調伏。究竟化故。菩薩復念下。正彰離意。一切眾生。等有佛智。性無常定。習以緣成。如云从龙。如火就燥。近惡則惡。丧失善因。故自遠之。欲令佗遠。五善男子是爲下。總結。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先谦己知一。後如諸下。推勝知多。於中有二。先對前進行推。謂前進十行。不如菩薩進一切行。乃至悟入佛方便故。後知諸眾生我人寿命下。對前遠惡推。前雖化生。而常遠離。不如勝者知生法空。無惡可遠。化而無化。於中分二。先明知者生空。後明不㝵隨化。今初。先明顯人空。後明法空。人空有七。一眾生者。智論四十云。五蕴和合中生故。二我者。准梵本中。此句在初。少爲總故。是主宰義。即諸蕴假者故。智論云。若五蕴中。我我所心起故。作此總我。立餘别名。三人者。智論云。行人法故。大般若瑜伽。皆名士夫。瑜伽釋云。能住一切士夫用故。人與士夫。本唯是一。今分爲二。三寿命者。謂命根成就故。瑜伽云。寿命和合。現存活故。五士夫者。如前已釋。六養育者。智論云。乳哺衣食因緣长故。七补特伽羅。已如上說。蕴處界者。明其法空。即三科法皆空寂者。約理明空寂。上人法無所執者。約智明空。云何空耶。然迷緣生無有實性。计有即蕴異蕴之我。今了蕴等尚从緣生。無有定性。况於法上而计有我。此是總意。若十定品。一一别釋云。菩薩知一切法皆無我故。是名入無命法無住法者。菩薩於一切世間。勤修行無诤法故。是名住無我法者。菩薩見一切身皆从緣起故。是名住無眾生法者。菩薩知一切生滅法皆因緣生故。是名住無补特伽羅法者。餘可例知。後常能利樂下。不㝵隨化。   第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及第六禮辞。文并可知。   ●第八爾時善財童子思惟下。最寂靜婆羅門。幻智識願語善友。言行無虛。爲最寂靜。寂靜即是真淨行也。言行乃是君子枢機。苟若能诚。斯則可法故。聚落名法。文亦具六。初二可知。   第三時婆羅門下。授已得法。於中三。第一標名。第二業用。第三問答顯发。   今初。識願語者。總謂無妄。别有二義。一称理無失故。謂若乖理。皆名虛妄。二始終無違故。謂从初心。立弘誓言。必如言行。不違誓願。三自行真寶故。如忍辱仙人被害。必不嗔。便立誓言。我實不嗔。令我手足還復如故。如言便復。四利他不虛故。如欲現化。便能起作。非如世人空願不能。具此四義。名诚願語。推下淮勝。復有威德無盡之言。如願能成。即是威德称體之用。故無有盡。   第二一切菩薩下業用。於中二。先明菩薩不退。即前二意。謂由證理。成證不退。况理性中。無退不退。又如誓能作。不違先言。故無妄退。後善男子我以住此下。明隨行不虛。即後二意。隨二利皆成就故。   第三善財白言聖者下。問答顯发。於中二。先理契法身。顯初二意。後說法無失。顯後二意。   △前中。即正顯第一。兼顯第二。有二問答。一問答體相。二問答因果。   [○@△]前中。先問。後答。答中。文舉六義。法身爲總。一如如者。示法身體。然有二意。一即真如爲法身體。重言如者。一如是理如。一如是事如。事理同如。故名如如。二者理智契合。爲法身體。故金光明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名爲法身。則上如是智如。下如是理如。智如於理。故曰如如。下四句即法身之義。一者常義。云不變異。二者體不可分。非唯染淨不殊。實亦自他平等。云無二體。故下廣說諸佛菩薩法身無二。三者出義。非唯於諸法中最爲第一。於佛體中。亦爲尊勝。故云勝義。四顯非虛妄。故云諦義。諦即實義。即勝義諦。故無二體。體無二故便不變異。不變異故名曰如如。如如即是法身之體。身即體義。亦兼依義。萬德依故。   [○@△]二善財復言一切菩薩云何修習得此法身下。問答因果。於中四。一問答修因。二問答修位。三明因果同異。四以因招果。   [○@、]初中二。先問。後答。答中有四。體標征釋結。然此士身。望所修行。此十乃是当地中果。今望佛果。十皆名因。修得十地因中十身。則得果位佛法身矣。   [○@、]二善財復言聖者諸菩薩等住此解脱下。問答修位。於中二。先問。後婆羅門言下答。答中。明一地一身故。十地成十。然其十地。修十勝行。斷十種障。證十真如。成於十身。今文正明十身。兼具餘義。准梵本中。十身皆有體性之言。謂得平等身體性等。十身體性即士真如。身即約果。文中各二。先明得身。後何以下。征釋所以。以釋對身。義甚昭着。初地釋中云。通達法性。此是總句。初證真如。名通達位。下二句别。離諸邪曲者。即所離障。梵云遠離一切不平等體性。即舍異生性障也。見法平等者。即所成行。謂由證見遍行真如。二地釋中離犯戒垢者。即所離障。謂邪行障。即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悞犯三業。今已離故。於一切戒下。即所成行。一切戒者謂三聚戒。既無悞犯。三聚性淨。三地釋中先明離障。約十度說。三地忍增。故離瞋等。住諸勝定即所成行。約三学說。前戒。此定。餘皆慧故。四地已下。唯約别行。略無離障。此約菩提分法相應慧故。修集道品。五地釋中。即諸諦相應慧。以其十重觀察四諦。云證法性。六地緣起相應慧。十重觀緣。般若現前。念想觀除。尋伺境絕。七地即一切菩提分法相應慧。云集諸佛法。方便偏增。功用智满。八地以得無相無功用相應慧故。煩恼不行。以念务皆息。云離世間戏論等事。九地由得最勝無㝵智故。具法師德。身相無邊。一時頓應。十地已得總緣一切法智。斷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故。種智圓满。   [○@、]三善財復言如來法身下。明因果同異。有兩重門答。門答相承。直分爲四。一征問同異。二答言下。明德異體同。故唯識云。雖真如性實無差别。而隨勝德。假立十種。十身即是十如。十如即是一如體上差别之德故。非同非異。亦同亦異。三善財復言是義云何者。重征其相。四答言善男子謂佛菩薩下。廣顯同異。於中二。第一法說。第二喻明。初中二。先標無差。此就體說。後所以下。征釋同異。先征。後釋。釋中。先釋同相。後釋異相。今初。先總明同一體故。後如是乃至下别釋。文有六對。凡聖爲總。餘五爲别。凡迷聖悟。迷時不無。悟非新有。在凡說染。體不可染。在聖名淨。非今始淨。聖有因果。因有十階。體不曾分。果唯一味。亦不曾合。舍生死去。體未曾移。到涅盤來。性未曾動。進至佛果。亦是一如。退入下乘。體未曾劣。遍歷諸異。一相無違。後所言功德下。釋其異相。諸佛總圓。菩薩各一。義則不等。以體就德。說十不同。因果兩異。以德就體。因果十地。不得不同。以體融德。則地地相收。因果交彻。二由此事故下喻明。於中三。初結前生後。二正以譬明。三總結歸法。今初可知。二善男子譬如下正顯。文有二喻。一寶珠垢淨喻。二白月圓缺喻。初中大同十地地影像中珠况證道轉盡堅固功德。先喻。後合。今初。喻意。總将未磨莹珠。以况菩薩。已磨莹珠。以比如來。同是一珠。况因果一體。若准十地。别有十義。以况十地。一从大海出。以况初地发一切智心。二者巧匠治理。况二地持戒头陀正行明淨。三圓满無缺。况諸禪圓满。四清淨離垢。况道行清白。五内外明彻。况方便神通。六善巧钻穿。况緣起智慧。七贯以寶缕。况贯方便智。八置在瑠璃高幢之上。况自在高勝。九普放一切種種光明。况放聞持光。十能隨王意雨眾寶物。如眾生心充满其願。以况十地受佛智职堕在佛數能爲眾生廣作佛事。則總具十義。便同如來。後雖諸菩薩與如來身下合。於中二。先正合體同德異。後所以下。征釋異相。曠劫遍修。二利圓故。不同菩薩。二譬如白月下。白月圓缺喻。况於教道漸圓功德。亦双喻智斷。暗除如斷。明增如智。若取體雖是一满不满異。則與前珠。義理是同。若約珠。乃成後德時。前德猶在。月乃後满。前缺便無。小有不同。三是故善男子若諸菩薩住此下。總結歸法。可知。   [○@、]第四復次菩薩由十種義下。辨因招果。前明修十種身得佛法身。今明修行得法身也。文中分四。一總標。二何等爲十征數。三一者下列釋。四菩薩若能下總結。文并可知。言金剛不可壞身者。法身智身。俱名金剛不可壞身。法性體堅。故不可壞。智符於理。亦不可壞。理智一如故。不同法相智是無常。以體收用。無非法身。皆不可壞。若唯約法性爲法身者。則白月增长。義不相應。是知法身即是十身無㝵身也。餘文可知。   △第二善男子復有十種善巧正道下。明說法無失。即第四意利他不虛。兼顯第三要由自行不虛妄故。凡所說法。皆成善巧。称機不虛。文中亦四。謂標征釋結。并顯可知。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勝。推勝於中二。先谦己知一。後如諸下。推勝知多。於中三。初總明勝行。次别明七淨。後結成不虛及已不能說。今初可知。次安住過去下。别明七淨。小乘但七。一戒淨。二心淨。二心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五道非道淨。六行淨。七行斷淨。今經開爲十淨。謂加三世佛法爲三。即是總義。下之七淨。即三世佛法故。就後七中。而有開合。謂合見疑。俱爲一淨。偏執一理。是名爲見。滞於二途。目之爲疑。義多相涉。又合行淨及與行斷。以彼小乘趣盡滅故。開行斷淨。大乘不爾。故復合之。修進無厌故。加菩提分法增上淨。利生爲本故。加調伏眾生淨。合二加二故别有七。難勝地初有此十淨。與今梵本。有同符契。今開見疑。乃成十一。若約位者。七中初二。在見道前。以創背凡過。宜以戒防。欲生真慧。理須習定。然未合理。判属世間。次三在見道。以見道中斷於身見疑及戒取。戒取即是非道。知無漏慧即是正道。見道時十使俱無。偏語三者。涅盤經說此三重故。又十使中。五見及疑。但障見道。餘四通於見修。故略不言。就其六中。三本三隨。偏語其本。言三隨者。邊見隨身見。邪見隨疑。見取隨戒取。故斷三本。三隨亦斷。但立三淨。上之五淨。大小并同。小乘行淨在於修道。起斷行故。行斷一淨在無学道。依行證斷故。大乘後二皆在修道。斷障成德。故有此二。行實同時。若約位分。七地已還爲行斷淨。修道斷結故。八地已上入法流中。順菩提故。名菩提分法淨。今并横修。一一圓融。是推勝意。後言必以诚下。結成及顯已不能說。   第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妙意即是苏满那華。亦云悦意。其城門侧多有此故。亦在南天。当得求友。勝妙之意。諸勝固故。童子表於淨智。智即萬德。由生童女。表於淨悲。悲爲眾德之本悲智相导。故同一會。會緣之終。将見慈氏。紹佛位故。   第六時善財下。恋德禮辞。   ●第九爾時善財童子於最寂靜下。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幻智歸幻善友。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見德生童子下。見敬谘問。   第三時童子童女下。授已得法。於中二。先標名體。後辨業用。今初。謂能所境智染淨等法。悉皆从緣。無定性故。如幻而住故。論云。真性有爲空如幻緣生故。   後得此解脱下。辨業用。於中三。一總明。二别顯。三結叹。   △今初可知。   △二所謂下。别有十門。皆上句標。下句緣生。釋成幻義。准梵本晋經。皆初即世間如幻。則十句中。初總。餘别。總句通三世間。故釋但云从因緣生。此是總相。名爲因緣。非四緣之因緣也。今依舊經。故云世界。九句别者。謂初五眾生世間如幻。次一器世間如幻。後三智正覺世間如幻。初眾生世間中。一約四諦說。眾生苦果惑業生故。二約十二因緣說。世間如幻。順觀十二即世間故。若准梵本晋經云。三界如幻。則異總句。三界皆依十二緣故。謂有問言。果从緣生。故說如幻。因非緣生。應不如幻。故約有支。五因七果。并皆如幻故。中論云。譬如變化人。復變作化人。如初變化人。是則名爲業。變化人所作。是名爲業果。則業與果。皆如幻化。言無明等者。無明发業。受能潤業。故涅盤云。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爱。此二中間。即有生老死等。言展轉者。略有二意。一从於惑業。招識等五。復依識等。起爱取有。依果起因。已是因緣。并皆無性。二者况於十二。前後相生。爲所起邊。即無自性。三一切如幻。設有問言。上二類外爲如幻不。故此總云一切如幻。若依法相。拣去無爲。五類法中。但取其四。則少分一切。依大品云。設有一法過涅盤者。我亦說言如梦如幻。諸法緣生。涅盤緣顯。又破眾心横计故。而釋云我見等者。謂異熟識等。从無始惡習。内執爲我。四惑相應。及六識中。外執我所。種種妄境。感於心等。故說如幻。謂有問言。現在如幻。過未云何。故此說言。三世皆幻。現在對目尚皆如幻。况過去已滅。未來未生。安不如幻。故例同現在。亦我見等颠倒所起。上二句。皆言我見等者。謂身見爲首。摄餘煩恼。故致等言。五顯心不相應行等如幻。謂有問言。所相法體从緣如幻。能相生等應不如幻。故明生等悉皆如幻。謂依有爲法始起暂用轉變壞滅。立四相等。於色心上。假立生老病死等法。故四相等皆妄分别。妄分别生。安不如幻。准舊經。有眾生生滅生生滅生老病死皆幻住。生滅二字。即是四相。今文阙此。二見一切剎土皆幻住者。即器世間如幻。然通染淨。眾生染土。从三倒所生。以不了唯心。妄取境界故。上經云。一切國土。但想所持。既有妄想故。心見皆倒。無明所現。亦通淨剎。登地已上無明未盡。所見國土種種不同。既云無明。則拣非佛土。後三智正覺世間如幻。从淨分緣所生起故。菩薩了幻。而起大悲。楞伽云。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三善男子幻境自性不可思議者。結叹也。言自性者。通於性相。云何不思議。先略。後廣。略謂約事廣不思議。約理深不思議。双約事理。亦深亦廣爲不思議。幻法非有。體不實故。幻法非無。相不泯故。若以空門。見幻無幻。方了幻故。若以有門。幻化非無。性相不失故幻法非一。性相異故幻法非異。無二體故。空有相即。一異兩立。既離二邊。亦忘中道。由斯交彻故。能一中現多。多中現一。重重無㝵爲不思議。故推勝中云。善善入無邊諸事幻网。言廣說者。復有三門。一總明幻法。二顯有無。三非一異。   [○@△]今初。幻一巾以成一人。略有五義。一有所依之巾。以喻法性。二幻師术法。喻能起因。即業惑等。三所現幻人。况所起生法。四人生即是人死。况依他無性即是圓成。五愚小。謂有况取爲人法。今以第二爲因。令悟第三。成其第四。遣第五病。歸第一理。   [○@△]二顯有無者。上之五義。各有有無。謂巾則性有相無。爲所幻人之所隱故。二术用有體無。以依巾無體故。三人相有實無。以實無人。而現有故。四生即是無。死即是有。以無㝵故。五情有理無。但妄見故。又五中。各有四句。六句如巾上說。一者是有約性說故。二即是無約相說故。三亦有亦無双辨性相故。四非有非無性相互夺故。又具四句是解境故。又絕前五是行境故。餘可例知。若以諸門互相交络。成多四句等。并可思之。   [○@△]三明非一異者。五對之中。皆非一異等。且約第三相有實無。明非一異者。五對之中。皆非一異等。且約第三相有實無。明非一異。謂此二無二故非異。亦無不二故非一。非即非異故非非一非異。即非一故非非異。若以第一巾上二義。對於第三幻人二義。辨非一異。略有十句。然性有即住自位義。相無即隨緣義。相有即差别義。實無即體空義。言十句者。一以巾上成幻義。對幻上差别義。合爲一際。名爲不異。此是以本隨末。就末明不異。故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爲眾生。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等。二以巾上住自位義。與幻上體空義。合爲一際。名爲不異。此是以末歸本。就本明不異。經云。一切眾生即如。不復更滅等。三以摄末所歸之本。與摄本所从之末。此二双融不㝵。明此是本末平等爲不異。由前二經不相離故。四以所摄歸本之末。亦與所摄隨末之本。此二相夺。故名不異。此是本末双泯。明不異。以真妄平等異不可得故。次下四門非一義。謂五以巾上住自位義。興幻上相差别義。此本末相違相背。故名非一。楞伽云。如來藏不在阿赖耶中。是故七識有生滅。如來藏者不生不滅。此之謂也。六巾上成幻義。與幻上體空義。此二本末相反。相反相害。故非一。勝鬘云。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盤因。唯如來藏。受苦樂等。七以初相背與次相害。此二義别。故名非一。謂相背則各相背舍。相去悬達。猶如二人背背東西。相害則親相食害。猶如二兽互搏噬故。近達非一。以前經文不相雜故。八以極相違害。俱泯而不泯。與極相背舍。俱存而不存。不存不泯。義爲非一。此是成壞非一。以七識即空而是有故。真如即隱而是顯故。九上四非一與四非異。而亦非一。以義不雜故。十然亦非以異理遍通。法無二故。若以不異門。取諸門。極相和會。若以非一門。取諸門。極相違。而極順者是無障㝵法也。巾幻相對既爾。术等相對交络成句。准此思之。皆就幻門。有多差别。故難思議。非唯事多。理深而已。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故說諸佛爲大幻師。   第四我等二人下。谦己推勝。此初脱善男子。三經俱有。   第五時德生童子下。指示後友。於中二。先以力冥加。後告善財言下。以言顯示。於中三。初指處。二示人。三教問。   △今初亦三。初舉果。次示因。後所爲。今初。國名沃田者。一生菩薩乃是眾生良福由故。近海門處者。臨入智海。最爲親故。園名大莊嚴者。圓萬行因而嚴果故。又以生死園苑萬行樹林。嚴自果故。其中有一廣大樓閣等者。約事則其中廣博。同虛空故。有多光明。能遍照故。阿僧祇等寶所嚴故。蕴多樓閣。包事理故。約法則二智相依。緣起相由。故云樓閣。智即法界。是爲廣大。名毗卢等。順成上義。二智光明。遍照事理故。智包萬德。即莊嚴藏。華嚴萬行。不離此故。次从菩薩種種善根下出因。善根果報。約其宿因。是彼善根之果報故。念願力等。約其現緣。後善男子住不思識下。現依所爲。   △第二彌勒菩薩下。示人先正。亦後爲欲下。顯住所因。彌勒梵音。具云迷帝隶。此云慈氏。然有三緣。一由本願。過去值大慈如來。因立大願。願得斯号故。二由得慈心三昧故。三由母懷時有慈心故。如满慈子。然此三緣。相成一義。此即是姓。故云慈氏。名阿逸多。此云無勝。以生具相好德無過故。慈依智住。故曰處中。悲智双游。皆爲利物。故云爲欲等。   △第三汝詣彼下教問。於中二。第一二聖教問。第二善財問法。   [○@△]前中二。先正教興問。但十問者。表無盡故。後何以故下。釋廣問所由。   [○@、]先征。後釋。征意云。何須廣問。釋有二意。一所求德廣能具說故。二能求大心法應爾故。前中亦二。先通顯慈氏德圓位满。後善子彼善知識下。别顯能益善財。彰有緣故。設雖德满。非己有緣。亦難求故。   二善男子汝今不應修一善根下。能求大心法應爾故者。即廣诫勸。於中二。先诫勸求法。後诫勸事友。   [△@○]前中亦二。先標不應诫其怯劣。後何以故下。釋所應作。令其廣修。文中二。先征。後釋。釋中亦二。先别明應修後結略顯廣。前中。舊經有九十八門。今有一百五十門。分爲十段。初四門上求菩提行。二應化下六門。下救眾生行。三應斷下十五門。斷障出離行。四應销下十五門。淨自根欲行。五應生無量淨信力下十門。力用自在行。六應分别下九門。摄法治感行。七應辨下九門。供佛摄生行。八應入無量總持門下。三十一門。悲願深廣行。九應入無量差别心下。三十三門。證入圓满行。十應知不思議如來功德下。十八句。上入佛境行。二善男子舉要言之下。結略顯廣。以别陳難具故。(下第三十三經)。   [△@○]第二復次善男子汝因此故下。诫勸事友。於中四。第一略明诫勸。第二廣釋所以。第三教事友方。第四結德無盡。今初。先一句牒前起後。謂因前廣行。故須事友。後求善知識下。正明诫勸。诫其去過。勸其承事。文有十句。九云見隨順煩恼行勿生嫌怪者。善友二種。一實。二權。權行非道。内外生熟。善巧難知。故不應怪。實復有二。一行。二解。今但求解。不應觀行。故智論五十云。有目跛人。猶能示道。如有偈云。若人戒足雖羸劣。而能說法利多人。如佛世尊應供養。爱彼所說故相似。什公常言。譬如淤泥中而生於莲華。智者觀莲華。勿睹於淤泥。解行全具。人中之寶。復何可言。餘九可知。   [○@、]第二何以故下。廣釋所以。於中。先征。後釋。先征意云。但自廣修。足成大道。何要事友廣诫勸耶。   後釋意云。法假人弘。友多成益故。文中二。第一正明友能成益。第二重復征釋。   [△@、]今初有三。一能成勝行故。二護令離惡故。三結益無盡。今初有三十七句。句是一行。并顯可知。二善男子一切菩薩由善知識任持不堕惡趣下。三十八句。護令離惡。然由即因義。欲分二義。故改因爲由。三善男子由依止下。結益無盡。能满大因。可知。   [△@、]第二何以故下。重復征釋。先征意云。善惡由己。善友何能令我成行而離惡耶。後釋意云。成行離惡。由友示故。於中二。先正正明德由友成。後廣顯友德。前中二。先明能止諸惡。釋成護令離惡。謂令離惡因。因立果衰。豈非友力。後能顯示菩提路下。明能進善。釋上能成勝行由示能行。豈非友力。   二善男子善知識者如軌范師下。廣顯友德。謂既摄德無盡故。决能成益。於中二。第一别明。第二結勸。   ▲前中有一百二十門。前一百一十門。舊經所無。然門各一行。法喻間說。且依法喻。通分爲五。初八門喻明。二能斷疑网下十八門。法說。其十四五二門。喻明。亦合就法。三猶如羂索下三十五門。喻明。其間一兩門法。亦合爲喻。四爲能覺悟下。四十九門法說。五復次善男子善知識者猶如慈母下十門。喻明。所以法喻間說者。次明烛類之德不可窮故。   ▲二善男子汝今若能下。結勸令依。第三復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下。教其事友之方於。中四。先教起心行。二令起勝念。三結勸令修。四征釋所以。今初。即务於谦恭。精勤包納。二復次善男子應於自身下。令起勝念。即身友對辨。以彰勝益。文有十喻。喻各四事。然其四事。即是涅盤四近因緣。初即具四之人。二親近善友。三即聽聞正法。四即正念思惟。如說修行。餘并文顯。三善男子汝應发如是心下。結勸令修。四何以故下。征釋所以。先征。後釋。先征意云。何以惡起如是心耶。後釋意有二。先明若起此心淨志願故。後復次下。重顯善友具勝德故。第四善男子我今略說下。結德無盡。以别說難窮故結廣从略。於中二。先寄數結多。皆言十者。以顯無盡。况阿僧祇。意顯無數。復不可說辯說不能及。非独大數最後數也。後善男子我復略說下。總收結多。言一切故。既云一切。何独百千。彌表寄數。顯無盡耳。   [○@△]第二爾時善財童子白言下。善財問法。此下明十二头陀。舊經所無。於中二。先問。後答。今初。先牒前所說。云何能於下正問。可知。後時德生童子下答。上問意云。善及勝行。無量無邊。欲總圓满住持不失。要由阿行。故。今答云。要唯淨戒。戒如平地。萬善依生故。賢首品云。戒能開发菩提本。学是勤修功德地。於戒及学常順行。一切如來所称美故。梵网經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若不持戒。尚不能得疥癞野干之身。况人天身。况菩薩道。故成萬行。先須持戒。文中二。第一總明。第二别顯。   [△@○]前中有三。初明二戒能成友善。菩薩戒者。謂不共小乘。兼防意地。三聚圓满。先人爲功。别解脱戒。大小通修。但制身口。宗明止惡。防斷自身。别别離過。名别解脱。次如佛所說下。反釋無戒。不能調伏。顯是菩薩。後若諸菩薩下。辨於能成二戒之行。即是头陀。   [△@○]第二善財童子下。别釋中二。先問。後答今初。唯問能成二戒之行。後童子童女下答。亦唯答头陀。就文分三。初總標。二征釋。三結酬。   [△@、]今初。言头陀者。亦云杜多。并是梵音。此云抖擞。抖擞煩恼故。瑜伽云。譬如世間或毛或氎。未鞭弹等。爾時相着。不软不轻。不任造。若鞭弹等堪任造作。行者亦爾。由饮食貪。由衣服貪。由敷具貪。障修梵行。故以杜多。便能淨治。進修梵行。   [△@、]二何等十二下征釋。先征可知。後第一納衣下釋。此中應先列名。依下經文。第一納衣。二但三衣。三不隨染衣。四常乞食。五一坐食。六者一食。七住阿兰若。八樹下坐。九露地坐。十依止冢間。十一常坐。十二隨坐。若瑜伽論二十五說。與此大同。此中納衣。即粪扫衣。此不隨染衣。即彼毳衣。謂毳成故。此中一食。彼名先止後食。於乞食中。分成二種。一隨得乞食。二次第乞食。隨得乞食者。謂往還家。隨便获得。而便食故。若依乞食。不分此二。即唯十二。分成十三。隨坐名爲如常處坐。上四名異。餘皆全同。而釋相稍略。然此十二總爲三類。初三約衣。治衣服貪。次三約食。治饮食貪。餘約敷具房舍。治房舍卧具貪。略無有药故。此十二望於四依。名宽體狭。然唯上行。不同四依分於三品。此十二種。名同小乘。有五義故。菩薩行摄。一爲成於菩薩戒故。二爲總成善友行故。三皆有悲心爲物軌故。四以無所得爲方便故。五釋相中多約理故。義如下說。文中十二头陀。即爲十二别。   第一納衣。治上妙衣貪。文分三别。一標名。二善男子云何納衣者征相。三若諸菩薩下釋相。於中四。第一總標十法能成本行。二何等爲十征數。三一者下列釋。四善男子是爲下結示。此之四段。十二皆同。下便牒釋。多不先列。今初二可知。三釋相中。文分爲二。先十名。後善男子此是菩薩住淨信心具足圓满下。解釋其相。中復二。先總指十法皆由淨信。後由此心故下。展轉釋成。謂由前前引起後。後即爲十段。一由淨信引第一勤修堅固。二以心堅固下初第二。三心谦下故下即二引第三。謂若有我。即恃之生慢。慢則疲厌。今皆反此。故無疲厌。厌惡之言。合云疲厌。四亦無貪着。即是第四。此文稍略。合言無疲厌故。則無貪着。五俱取資身下。堅固遠離。六於此納衣下。即堅固功德。七由此因緣下。不顯勝行。八不貢高故下。不起轻慢。九離高嫌下。以第七八引於第九。十戒圓满故下。以九引十。四結示可知。   第二復次下。但三衣治多衣服貪。文中四。初標舉。二何第下征數。三一者下列釋。於中亦二。先列十名。後善男子下。展轉解釋。准列梵本。皆知足在初。今少欲居先。失於次第。已得不貪。名爲知足。未得不求。名爲少欲。應言菩薩心知足故。趣得三衣。無所拣别。成就少欲。無所拣别。即知足行。少欲約心。不多求約事。餘八展轉。文顯可知。善男子下結示。下之四段。更不重舉。   第三復次下。明不隨染衣文。亦具四。初標舉中。具云不隨貪染衣。謂不隨順能令增长貪染之衣故。瑜伽論。名爲毳衣。謂毳毛成故。治软觸衣貪。二征可知。三列釋中亦二。先列十名。後釋總称。今初。上標名中不隨貪染。今列釋内不隨諸惑。十中初三。即離三不善根。八即骄慢。以慢长沦生死苦故。偏復說之。此四并是根本煩恼。餘六皆是小隨煩恼。九不隨名。十不隨利。即是诳摄。由诳一惑爲获利誉。矫現有德。诡诈爲性故。後善男子下。釋成總称。略無展轉。初總牒前不隨貪等。等取餘九。次不爲下。顯其成益。後由此下。結成總名。四結示可知。   第四復次明依常乞食。治美食貪。標征可知。三列釋中亦分爲二。先别十名。含瑜伽論。分成二意。第二即是次第乞故。三四與五。即隨得食意。後善男子云何下。再牒解釋。於中三。初總牒征相。二展轉解釋。三總結成益。今初可知。二善男子若時下。展轉解釋。即爲十段。一明慈心。二菩薩爲順平等慈心下。次第行乞。慈心次第是菩薩心。拣惡律儀。順别解脱。則無分别中而分别故。三若以慈心平等摄取下。明不自生恼。此中文略。准梵本云。次第乞時心無煩恼。心亦不热。身無疲倦。慈爱心生。此上方有不自恼相。四設不得食下。明知足行。不生嗔言。猶是牒前不擇精粗。方是知足。五菩薩如是下。明普共分食。六於所食中下。明不嗜美食。七受饮食時不令太少下。明饮食知量。故有偈云。多食增疾病。少食气力衰。處中而食者。如秤無高下。八因此食故下。明疾得善法。九菩薩爲欲下。願满善根。十又應遠離下。離和合相。故淨名云。爲壞和合相故。而取抟食。三離是相已下。總結成益。四結示可知。   第五復次明一坐食。治多食貪。標征可知。三列釋中亦二。先列十名。後善男子此一坐者下。顯行殊勝。謂上十義。皆就法說。名同小乘。義理全别。結示可知。(下第三十四經)。   第六復次成就一食。亦治多食貪。瑜伽名先止後食。謂先定指如是饮食而自支持。過此之外更不食故。故有處說名節量食。量其分限而食之故。今言一食者。前之一坐。不得重起。此約一日不食粥等。文四可知。   第七復次圓满阿兰若法。此是梵語。或曰阿兰那。正云阿兰攘。此云無谊聲。治谊雜貪。然略有二。一者約事。謂冢間靜處。要去村落一俱卢舍。二者約法。所謂諸法本來湛寂無起作義。觀下列中。多約法說。觀下重釋。多約事說。故應通二。文中亦四。初標。次征。并顯可知。三一者下列釋。於中分二。先别十名。後善男子云何下。次第牒釋。於中又二。先總牒征起。後善男子如是菩薩下。展轉解釋。即分十段。一至三輪戒印清淨。即成就修梵行戒。三輪者。一能持人。二所修行事。三者戒法。三無所阙名爲具足。照三事空。即是清淨。如是持戒。合於實相。名爲戒印。以實相印。印萬法故。二於諸戒中。获得善巧至復生人天。即清淨律儀。於中。初明文義及興出要善巧堅持。次於五犯下。犯已能悔。次隨所行住下。一向不犯。次於諸惡人下。明遠惡緣。次乃至下。轻重等持。無覆藏失。次於諸学處下善决持犯。言学處者略有二種。一即可学處。謂有罪無罪。謂持有罪爲犯。二依瑜伽。有七学處。一自利處。二利他處。三真實義處。四威力處。五成熟有情處。六成熟自佛法處。七無上正等菩提處。即摄善戒。次知如是等業下。明了因果。犯戒之果。堕於三涂。犯突吉羅。如四天王寿堕於獄。犯波逸提。如忉利天寿堕地獄等。故云久近。持戒之果生人天中。又雖破戒堕落三涂。以初持力。毕還復生人天處。具上諸義。爲淨律儀。三如是菩薩善調六根下。諸根不亂。四於所習诵下。明常樂多聞。五若見大臣下。明一切處力。梵本云。一切處具足力。謂由上多聞。上至國王下至黎庶。隨其來者。方便說法。皆令欢喜。爲一切處力。即說法力。六菩薩成就如是多聞一切處力下。明遠離我執。此上二句。牒四五二門。五二門以說法由於多聞無我。由於此二。故双牒耳。下辨所成。謂多聞自利。一切處力即是利他。了知無我。通於自他。若說若說若行皆無我執。七菩薩成就不计着身下。即第七行。梵本。名爲猶如野鹿。今以喻就義云不计着身。然文太略。准梵本云。離我執已。於阿兰若。得無恐怖。無謇讷辯。亦無惊惧。得無所畏。又彼菩薩。住阿兰若。寂靜現前。大眾往來。悉舍離猶如野鹿。成就独行。斯則蹑前而起後行。具法喻相。八菩薩成就常樂遠離下。即第八行。以心寂靜。爲遠離相。准梵本中。名常遠離人。謂如野鹿常遠居人。恐其斷命。菩薩亦爾。遠離一切男子女人。恐其壞我三摩地門。九菩薩成就正法現前下。即第九行。以舍離世間。爲正法相。而梵本云。成就現前種種功德。十菩薩成就樂於独處。即第十行。以如野鹿。爲樂独相。梵本野鹿。唯属七八。第十名樂於独處心無疲厌。四善男子下。結示可知。   第八復次明樹下坐治屋宇貪。標征可知。三列釋中二。先别釋十名。後如是等下。總結成益。四善男子下結示。   第九復次明露地坐亦治屋宇貪。標征可知。三列釋中二。先列十名。後菩薩應当下别釋。第十以開居房舍故。於中四。一思露地德。二設住房舍下。不染房舍。三應作是念下。顯居房德。四而彼菩薩雖居下。不舍本行。四結示可知。   第十復次依止冢間。亦治屋宇及淫泆貪。一標。二征。三一者下列釋。於中亦二。先别十名。後重開顯。今初。初二即同十想五六。餘八即九想。合其壞想及脓烂想。爲其第六。餘并大同。三即当於血涂。故梵本名赤想。一知是苦。二知無我。三除洁淨貪。四除色貪。五除形厌貪。六除華饰貪。七及第九。并除男女相貪。八知無常。十除細滑貪。智論二十四六。廣說觀相。恐繁不引。今經意。皆以無得而爲方便。起大悲心。則異二乘。二善男子若諸菩薩下。重復開顯。爲遮過故。於中亦二。一遮食肉。二示入寺軌儀。前中又二。先正明。後征釋。今初。以西域小乘雖復头陀不斷食肉。今順大乘。故須永斷。略有五意。一住慈心。以食肉之人斷大慈種故。二住利益。薩之意。利益爲先。六道眾生皆是親想。食他身分。豈名利益。三堅淨戒。小乘漸制。且指重貪。许三淨肉。今菩薩戒。永絕根源。一切須斷。四護律儀。食肉之人。禽兽恐動。止讥嫌故。離非律儀。物見欣悦。五洁淨其身。肉是不淨气分所成。故不應食。後何以故下征釋。釋中。略舉二過。就粗相說。離讥毁者。若不斷肉。外道谤言。在於寒林。欲啖死尸。非人便者。同彼所食故。無慈愍故。聞秽气故。二善男子下。示入寺軌儀。可知。然善財問行。而多教僧。儀似小局。例同梵行。事約比丘。觀通道俗。理亦可通。四善男子下結示。   第十一復次明常坐行。除倚卧樂貪。標征可知。三列釋中。前四遮過。故云不爲。後六顯德。故是所爲。所爲中。前三修因。八爲得果。後二通因果。顯二利行。四結示可知。   第十二復次明隨坐行。謂隨得便坐故。除敷具貪。標征可知。三列釋中。前五約事。六七開緣。後三約心。四善男子結示可知。   [△@、]第三善男子此十二種下結酬。謂前問中。云何於善友法而得淨及不退轉。今明依上头陀則二戒淨。萬行皆成。   第六爾時善財童子下。恋德禮辞。可知。   [△@△]自下大文第三。爾時善財童子善知識教潤泽其心下。慈氏一人。明摄德成因相。前既會緣。皆入一實。堪成佛故。故辨补處成因之義。文唯五段。补處菩薩。位極昭彰。故阙谦推。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標念前趣後。後自忆往世下。别生勝念。改往修來。於中三。一觀察昔非。以行對治。二復觀此身下。觀今昔苦。策進当善。此中觀念。諸修行者。願审放之。三作是念時下。明觀念益。於中三。初益勝觀。次又得清淨下。益其證入。後如是一切下。結益所属。   第二善財童子以如是下。見敬谘問。於中二。先見敬。後谘問。   △前中亦二。先見依。後見正。各有申敬。   [○@△]前中亦二。一入定申敬。二出定敬贊。   [○@、]前中亦二。一結前標後。二别顯定用。今初。初十如是。正是結前。義兼指後。以下定用。爲如是故。於毗卢下正明標後。顯入深定。爲用所依。大樓閣前。是入定處。五體投地。先以身敬。暂時𣫍念下正明入定。先辨加行。𣫍念是止。思惟觀察此二是觀。以此二品隨順正觀。发起已下。正明定相。契理甚深。體周廣大。信解即是勝解。於甚理深印持故。廣大願力。却顯定因。   二變化自身下。别顯定用。即双运定慧。於中二。一明即智定之妙用。二明摄法界之深觀。   [△@⊙]前中亦二。先羅身云於法界。後契法性之真原。今初。即深入無障㝵法界也。初句身遍。次句入理。入智慧身者。能證智體周法界故。令所起用亦周法界。住平等門。是所入理。能所平等。無住住故。以此爲門。令身周遍。上一入字。双契智理。上之二句。若在變化身前。即是遍因。今在變化身後。顯所遍之身皆入理智。次普現其身下。明所遍處。次遍一切處皆如上說下。辨其所作。後如是充满下。結横豎普周。後等虛空下。契法性之真原。有十一句。初四法說體周。次四喻明體相。後三法說體妙。   [△@⊙]二又决定知下。明称法界之深觀。又前明入事事無障㝵法界。今入事理無㝵法界。於中三。一了法从緣。二智契無性。三會歸中道。此之三義。說有前後。理唯一統。觀則一心。   [△@、]今初。又决定知。即是舊經。唯此四字。該下諸句。甚深信解。即是新經。解是勝解。於境印持不可引轉。故云决定。如是如是。此是梵文。即是舊經。一切諸言。有十一句。一報酬善惡。故云業起。二果自種生。故云因起。又報唯爲有。果通五果。三善惡之業。皆由習近。是以君子令慎所習。四物有信心。佛力出世。五决定印持。供具云起。六从佛化佛。由物敬心。七佛因佛果。由種善根。八萬類化身。是方便智。九八相等事。皆願爲因。十不向三處。非菩薩行。十一佛智普周。故能無嚴嚴於法界。   [△@、]二甚深信解離於斷見下。智契無性。由了上來皆从緣生。从緣之法。即無定性。無性故空。諸見斯寂。初甚深信解四字。长來有十二句。各有標釋。一定無着斷。今知回向。則不定無。二定有着常。今生即無生。故非定有。三無因者。邪見有二。一者無因。二者倒因。今知正因。双離二見。以有因故。非無因見。樂从善生。非惡生等。故爲正因。則離邪因。四離颠倒者。對上即是倒因。亦通三倒四倒及與八倒。如實有二。一者事實。知世定無常樂我淨。二者理實。則知涅盤常樂我淨。無常计常。常计無常。是颠倒法。今於無常。决知無常。常知於常。故無颠倒。又以常爲常等。亦非如實。双遮永寂。故云如實。五自在者。謂自在天能生萬物。爲自在見。今知自業故不由他。六離自他者。自他有二。一邪見自他。从宜性生。名之爲自。梵天生等。名之爲他。今知因緣。斯二并遣。二者正見自他。自即因種。他即業緣。单執互非。乖因緣理。了因緣合。斯見便立。七諸邪見者。通該九十五種。斯等邪見。不出邪因及與無因。今了因果。一切都滅。八邊執者。堅執生死有邊無邊。今明無邊。略有二意。一理體湛然非邊無邊。二不得對治。浩然無邊。若得對治。則非無邊。故中論云。真法及說者聽者難得故。是故則生死非有邊無邊。謂三事難得。難得則非有邊。得則非無邊矣。九往來者。謂有眾生往來生死。故中論云。諸行往來者。常不應往來。無常亦不應。眾生亦復然。假業因緣。妄說往來。从緣無性。舉體皆空故。如影像故。淨名云。是身如影。从業緣現。十離有無者。从無之有。目之曰生。自有還無。称之爲滅。體不生滅。何得有無。十一離一切法者若有若無。若世出世。法是軌持。皆空無性。情見都滅。略出三因。一空無生故。二何以空無生。取不自在故。謂緣會不得不生。緣離不得不滅。三何以不自在願力緣生故。此展轉釋。又空無生。約理遣法。不自在者。約緣遣法。願力生者。約因遣法。十二相即無相。名無相際。故十地經云。相與無相無差别。入於究竟皆無相。   [△@、]三知一切法如種生芽下。會歸中道。有十一句。前六約喻。後五法說。云何中道。一如種生芽者。从水土等緣所生故。此則非無。是初段意。以从緣故則無自性。斯則非有。第二段意。非有非無。即是中道。既離有無。則非常斷。無因倒因諸見皆滅。一句既爾。餘句例知。二如印印文者。上種芽横說。今印文豎明。故涅盤云。如腊印印泥。印壞文成。此陰亦滅。彼陰續生。故云相續起故。三知質如像。自下諸句。通於横豎。世之鏡像。像虛質有。今以虛像。况其有質。同彼像虛。業緣如質。心如來藏。况之以鏡。所起果報。如鏡中像。故問明品云。譬如淨明鏡隨其所對質現像各不同。業性亦如是。四聲从尋等緣所发故。五梦由思等之所起故。六業亦从緣之所生故。下法說中。結歸深觀。初句歸唯心觀。次三歸因緣觀。果報通染淨。功德唯淨緣。末句真如實觀。法與非法悉皆平等。然法非法。總有三義。一善則可法。惡是非法。二有法爲法。無法爲非法。皆平等一性。三相即爲法。性爲非法。相性交彻。故云平等。故釋句云。增长成就真法界故。性相該融故。不離此處。而周法界。一多無㝵。三業敬養。   [○@、]第二善財童子入如是出定敬贊。於中二。先結前所作。已成益故。後然安徐下。正明敬贊。三業并興。文爲三别。第一以身敬達。第二以心敬念。第三以言敬贊。   [△@○]今初。先明起定。則顯前來正投地時即入深定。餘文可知。   [△@○]第二作是念言下。以心敬念。舉能住者。叹所住閣。意顯能住菩薩難思。於中二。先别明。後總結。前中有八十九門。前四十四門。有大樓閣。餘者略無。然皆等覺菩薩所有功德。難知深奥。且爲一解。下偈言贊。横說勝德。今此心念豎摄諸德。謂下从初地。終至等覺。總分十一段。初五門摄初地德。一以三空。爲方便智。二正證真如。無有分别。三能了達遍满真如。四化生無着。是後得智。五離分别惑。故無生滅。二有二門。摄二地德。不着世間。不住蕴宅。故能不起悞犯之垢。三有二門。摄三地德。修諸禪定故。不着内入六處聚落諸境界故。四有三門。即是四地。初寄出世。得無行無生故。離相思想。智無自性。舊經唯二門。五有二門。摄五地德。真俗互違。心無分别。離心相故。六是於一切不來不去下。有二門。摄六地德。離去來相。般若現前故。七有二門。摄七地德。方便具足。息煩恼故。八有二門。摄八地德。無功用智。名爲勝慧。得無生忍三昧等故。九有二門。摄九地德。觀十地境。近諸如來。受法教化故。十此大樓閣是以一切下。總有十門。摄十地德。即入劫等智神通無上故。十一此大樓閣是雖已出一切世間下。五十七門。摄等覺德。多明權實双行之行。此一段德。亦横通諸位。然句各一義。難爲分别。二此大樓閣是住如是下。總結可知。   [△@○]第三爾時善財童子下。以言敬贊中。五十五偈分二。前三十四偈七言。舉德叹處。後二十一偈五言。指處明德。前中二。初二總叹。一約行位。一約名德。餘偈别約德行。於中四。初有七偈。約自行勝。二有十偈。叹利他利勝。三有八偈。叹功德勝。四有七偈。叹方便勝。後五言指處明德中。雖復語依。意在叹正。於中六。初二下化。次二上觀。三有五偈。明三昧自在。四有七偈。明智慧廣深。五有一偈。顯其平等。六有四偈。結德申敬。求哀請加。(下第三十五經)。   [○@△]第二爾時善財童子以如是等下見正報。於中二。一見。二敬。前中二。先翘心願睹。後乃見下正睹慈言。别處來者。摄化就機。故還歸本。亦顯慈氏應念而至不着處故。   第二善財見已下。明設敬儀。於中五。一身心敬禮。二贊德記别。三重申敬儀。四再贊再記。五慶遇念思。今初可知。第二時彌勒菩薩下。贊德記别。於中二。先长行指示。令眾敬学。後偈文正贊。一百一十七偈。大分爲三。初一偈示眾總叹。二有百一十五偈。别贊勝德。後一偈略示後友。今初可知。二别贊中分三。初二十一偈。直對善財叹。二有二十七偈。示眾令觀叹。三有六十六偈。重對善財叹。初中三。初九偈贊德善來。瑜伽九十四。具四圓满。能生聖處。名曰善來。一增上意樂圓。满二根圓满。三智圓满。四有佛出世得值圓满。下偈并有。次二偈明來因緣。外由善友。内德具故。後十一偈明來所爲。二汝等觀此人下。對眾令觀叹。於中五。初四總贊。二有四偈。贊即智之悲。三有七偈。叹即悲之智。爾焰海者。此云所知。入大乘論云。爾焰地者。是第十地。此約斷盡十種所知障故。四有六偈。總贊諸德。五有六偈。贊妙果当成。三汝行極調柔下。重對善財叹。於中五。初二十六偈。叹其当果德。初二總明。餘皆别顯。二汝於下七偈。双叹当現德。三有八偈。叹其遇友德。四有七偈。叹速成位行德。五有十八偈。總明諸德結叹令欣。後一偈略示後友。可知。第三爾時彌勒菩薩下。重申敬儀。於中三。初辨敬因。聞贊德故。次善財聞下。身心悲敬。後以文殊下。華供展诚。言文殊心念力者。者約事可知。約所表者。由信智力。華因德立。璎珞行成。云盈手者。信智满故。散彌勒者。摄成因故。辨当果故。第四時彌勒菩薩下。再贊再記。第五善財下。慶遇念恩。文并可知。   △第二爾時善財童子合掌下。谘問法要。於中二。先自陳发心。後而我未知下。正問法要。於中四。一標所問。次大聖一切如來下。叹有能答之德。即以此德。亦爲問端。初總。後别。可知。三大聖菩薩云何学菩薩行下。正陳所問。兼顯問意。四如是等下。結請爲說。該前二段。   第三爾時彌勒菩薩下。称贊授法。於中二。第一称贊。第二授法。   △前中亦二。先爲大眾。称贊善財。後爲善財贊菩提心。   [○@△]前中亦二。先指人示眾。後諸仁者今此童子下。正贊勝德。於中四。一明求友精勤。二明所乘廣大。三明見德無缺。四明速證超權。   [○@、]初中二。先總顯精勤。後諸仁当知下。别示精勤之相。謂一時之勤。猶未可叹。自始至末。無疲懈故。百一十知識。古有多說。一云理應具有。但文脱漏。賢首云。前後諸友。總五十四位。分出德生有德爲二。則五十五。各有勝進。故百一十。若依此解。違此已言百一十已方至彌勒。彌勒等三。非一十數。有云。减數十耳。實唯百八。謂此前除遍友。但五十一人。各具主伴。成一百二。遍友指示眾艺。雖非主友而是伴友。爲一百三。更加無厌足王處空天瞿波處無忧德神摩耶處莲華法德身眾神及妙華光明守護法堂善眼羅剎。合前總有百八。以空天等相問答故。在伴友數。非前主友称名指示。故非主友。若爾不動童女覺悟菩薩如來使天。何不說之成百一十。况今又加甘露火王多知多解婆羅門耶。故且依賢首。巳字譯人之意。晋經亦無。然更有一意。約人唯五十四者。自分勝進。唯一百八。則同楞伽百八問故。亦除百八重煩恼故。今百一十者。此經圓數。法應爾故。又此及下。復云百一十城。又云過百一十由旬。皆言百一十者。有所表故。謂除比位。取其證位。十地等覺。一中具十。爲百一十。欲顯位位皆相融故。故前三釋。隨取皆通。且依賢首。若准梵本。云經百一十城。求善知識已。則城定百一十。善友不定。   [○@、]第二諸仁者此善男子甚爲難有下。明所乘廣大。於中二。先總明所乘。顯人難遇。後何以故下。征釋所以。先征意云。何以難遇。後釋意云。悲濟深廣故。即廣前總中救護眾生。於中三。初總護一切。次約類别明。後總結所作。今初可知。次諸仁者此大丈夫下。約類别明。四流者。即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汩者流急之貌。言界城者。梵本晋經。皆云三界。三界即有三。約系缚邊。即爲牢獄。約令住邊。即名爲城。故上經云。三有爲城郭。言害蕴者。五蕴怨贼害法身故。言界蛇者。即四大毒蛇。俱舍云。大種謂四界。即地水火风。六處空聚落者。中無人故。以無我智光。引出無着。不爲六塵大贼所劫。如涅盤說。三諸仁者此大丈夫如是下。總結所作。   [○@、]第三諸仁者此善男最極難得下。明具德無缺。始自发心。終修種智。有十三句。有一在已。已爲希有。况有二三。乃至全具。又復後後難於前前。故云展轉倍更難得。   [○@、]第四諸仁者其餘菩薩經於無量下。明速證起權德。文中二。先指權。後此善男子下顯實。言一生者。或解行。或身一生。一生歷事。見普賢時。便等諸佛。若朝生之凤。越千载之乌。一爝之燈。破积年之暗。得台辅於磻溪之上。授黄钺於草庐之中。况才生王宫。位極臣佐。豈要百战夷项累任升階。故发心毕竟。是二無差。初发心時。便成正覺。普賢生位。皆互相融。故此一生即無量劫。仙人執手。不離須叟。依實修皆悉能爾。胡不勉旃。無執權文不受兹說。夫機差教别。聖旨深玄。并未證真。同居学地。共详聖智。诚曰才難。且以淺爲深。有符理之得。以深爲淺。有谤法之愆。以遠爲近。則有益行人。以近爲遠。法非我分。諸佛說教。貴在俯就物機。後辈学人。若欲高推聖境。傥失大利。豈不傷哉。文有十句。初二總明具諸行位。三入十住。四五入十行。六入十向。次次三入十地。後一入等覺。亦可十句横通諸位。   [○@△]第二爾時彌勒菩薩下。爲於善財叹菩提心。文分二别。先結前生後。後告善財言下正叹。於中四。一標叹发心。二叹器成益。三舉德釋成。四結釋所属。   [○@、]今初。菩提心爲總。初二句下化。次一句上求。即悲智之相。   [○@、]二善男子汝获善利下。叹器成益。文有十句。初句爲總。二得丈夫身。根器成就故。又不成下德非善得故。三久住爲惡非善住故。次二遇善緣。餘具智德。亦即善來。四種圓满。   [○@、]三何以故下。舉德釋成。先征。後釋。征意云。何以叹善利者。後釋意云。以能发菩提心。菩提心中具功德故。文中二。先標发心。後善男子菩提心者下。正叹菩提心德。德既無盡。故能发心爲获大利。又廣難者。上來善財叹慈氏德。便爲問端。今此意云。我無盡德。功由发心。既能发心。此德便就。然所叹发心。通諸发心。所成功德。頓摄諸位殊勝功德。即功成始篑。初後圓融。總有二百三十三門。大分爲三。初一百二十三門。明菩提心心殊勝功德高齊佛果。二得無畏药下一百三門。明菩提心自在功德廣多無量。三有七門。總叹殊勝。謂前二段。舉其同喻。意取相似。後段一向但取勝義。雖有通别。且从别說。   [△@⊙]就初分二。先别明。後總結。前中依賢首說。但爲一段。通相而說。依光統師。分十二住。二俱有理。今且摄於地前功德。就文分三。初二十五門。摄十住德。如種如田及如地等儀多似故。二如大海下二十八門。摄十行德。普生长養諸功行故。毗笈摩者。此云普去。新去遠離。三如意珠下七十門。摄回向德。大願周给。離相等故。婆樓那风。舊云迅猛风。亦云水风。其中文義皆同彼位。恐繁不配。二善男子菩提心者下總結。即一切功德。皆由初心。於中。初正明。次征釋。後結示。并可知(下第三十六經)。   [△@⊙]第二爾時彌勒菩薩復告下一百三門。明菩提心自在功德廣多無量。摄證位德。故多云得。各有喻合。說聽之人所見深遠。故所引喻。多非凡境。亦顯不共菩提心故。雖通横豎。且約豎分爲十一位。初有十門。摄初地功德。離五怖畏。能滅分别見惑毒蛇。諸煩恼怨無勝等故。大應伽者。應伽。昔翻爲身。亦名云分。珊陀那。此云和合。或云相續。二大莲華药下九門。摄二地德。淨如莲華。不犯妄境。世無能見等故。言成就根業者。舊云無生根。即出現品無盡根也。阿蓝婆。舊云药汁。出香雪山。生石臼中。新翻爲爱樂。三日精珠下七門。摄三地德。发諸智光。增善根故。四譬如有寶名淨光明下七門。摄四地德。初寄出世。證智清淨。发慧焰等故。五善調龙下八門。摄五地德。已證出世。入俗化物。不惧業惑諸境界故。波利質多羅者。波利云遍。亦曰周布。質多羅。云間错莊嚴。婆師迦。此云雨時。即当三際雨時生故。瞻博迦。此云黄色。拘鞞陀羅。即波利質多羅樹。梵音具云利耶咀羅拘鞞陀羅。此云香遍樹。六如海岛中生椰子樹下六門。摄六地德。多入無相。無有間息。般若現前。破暗等故。訶摘迦者。此云金色。七他化自在天王下九門。摄七地德。自力超過一切二乘。能摧邪執。入方便等無量事故。迦陵頻伽。此云美音。摩訶那伽。此云大龙。力如龙故。八如人学射下十門。摄八地德。無功发心。能滅一切相惑等故。初云剑术一切武艺者。梵本無此。安足但是学射法故。摩竭。此云大體。安膳那。此云細末。色如青黛。九有人依附於王下十門。摄九地德。居法師位。将依佛智。教化眾生。無畏等故。十王子初始生下十二門。摄十地德。堕在佛數。即爲一切之所恭敬。除惑習等。成佛法故。十一如金剛寶非諸劣惡下十七門。摄等妙覺一切功德。以金剛智。成菩提故。始於種姓。終金剛智。豎摄理明。初心頓摄諸位功德。正順經宗故。上經云。一切功德。皆在最初菩提心中住。所摄之德。歷然不亂。初心頓具。方顯圓融。   [△@⊙]第三如轉輪王下七門。總顯超勝。一向横論。不同前文。取相似義。似於諸位。此一段文。舊經所無。先陀婆者。舊翻爲盐。令意乃是盐之勝者。餘文可知。   [○@、]第四善男子此菩提心成就如是下。結釋所属。謂上來多德。爲釋上文获善利故。(下第三十七經)。   △第二爾時彌勒菩薩告善財童子言下。正授法界。於中六。一牒問勸證。二求證方便。三加令證入。四正明親證。第五見所證境。第六起定問答。   [○@△]今初。樓閣即是法界。若即事契入。何法不就。   [○@△]第二爾時善財下。求證方便。無所求中。吾故求之。法假人弘。必希指示。   [○@△]第三時彌勒下。加令證入。以心传心。令其就法。立言會旨。則佛法門。開即開理智門。示令悟入也。   [○@△]第四善財心喜入已還閉者。正明親證約因自證。悟入智性。智契真原。故云心喜。从迷之悟。加行趣入。不失能所。門理有殊。證已契合。能所兩立。妄爲真。更無入處。故云還閉。   [○@△]第五見其樓閣下。明見所證境。所見依正無邊作用。皆是法界悲智中境。於中二。先略明。後廣顯。   [△@○]前中亦二。先所見境。後總辨見相。前中四。一總明分量。同虛空者。称法界故。即事理無㝵門。亦同時具足相應門。以是總故。二阿僧祇寶下。見諸嚴具。即微細門。三善財又見樓閣之中下。閣中見閣。即依中有依。是主伴門。四善童子於一處中下。總結所見。一處見於一切處事。即一多即入重現無盡門。二爾時善財童子見下。總明見相。於中四。一結前所見。二生大爱敬下。辨其成益。三所見不忘下。辨能見相。四以無㝵意下。勝進觀修。身心遍敬故。   [△@○]第二以彌勒菩薩威神力故下。廣明。於中亦二。第一明所見境。第二總辨見相。   [△@、]前中亦二。先總明。後所謂下别顯。於中五。一見主友。二見伴从。三見諸佛。四見主閣。五見嚴具作用。初中五。一見初发心時。二或見彌勒最初證得下。見修行得法。三或時見作轉輪聖王下。見隨類摄生。四或復見爲获世天王下。見處會說法。於中二。先明所處會殊。後或見贊說菩薩初地下。顯所說法異。五或見彌勒修行精進下。總見行用。第二或見一切諸菩薩下。見伴从菩薩身云說法。即前所領無量眷属。第三或復於中見諸如來下。明見諸佛摄化之德。第四爾時善財童子又復於彼下。明主閣别。明慈氏一生当作。於中。先見。後爾時善財下得益。第五復聞一切諸樓閣内下。見聞嚴具作用。於中十段。一聞网等說法。曲分爲三。初總聞行法。次又聞某處下。遠聞人法。後善財童子下。聞之得益。二又見一切諸寶鏡下。見寶鏡作用。三又見一切下。寶柱放光。四又復見彼閻浮下。寶像威儀。五又見於彼真珠下。璎珞出生。六又復見彼種種華池下。莲華重現。七又復見彼淨瑠璃下。寶地現像。八又於寶樹樹下。現半身。九又見於彼下。半月現光。十又見一切下。壁現本事。於中二。先見慈氏修行隨類摄生。後又見彌勒曾所下。睹所事友。   [△@、]二爾時善財童子下。總辨見相。義該前略。略明見相。文亦略故。先法後喻。今初。謂何力能見。以何眼見。将何智見。依何位見。於何處見。如經属之。及餘已下兼顯前來所不見境皆如是見。後譬如有人下喻顯。有十喻者。以其能因緣不同。所見境相諸門别故。十中初總。餘别。今初。總明能見所見皆如梦事。大小無㝵。一多自在等。有法喻合。文相易了。後譬如有人将欲命終下九喻别明。以况能見及所見境。各有九相。約所明者。一臨終現業喻。喻所見冥應。二非人所持喻。况所見能說。三龙宫淹久喻。况念劫圓融。四梵宫廣現。况一多無㝵。五遍處定境。况所見明了。六乾城依空。况事理無㝵。七同處異見。况隱顯自在。八海現三千。况頓現遠近。九幻現眾多。况所見纯雜。約能見緣。辨有異故。一梦境喻。况自在力隨自業故。凡命将終故。二非人所持。以况緣力自他不同。三爲龙所持。亦說緣力。而自他同體。謂是龙故。四友依報力。五是定力。六性空力。七法界自在力。八定智無二力。大智海印之三昧故。九幻智自在力。良以能所十相各異。故爲十喻。不見此意。乃謂文繁。然十喻中。前七有合。八九雖無。第十幻中一時并合。其中威神及自在力。通合羅剎海印二喻。總此三句。亦通結前所見諸境。上來已明見所證境。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九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國大興王寺奉宣雕造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十(从第三十八經盡第四十經)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澄觀述   (有二善知識餘。第一慈氏一半。第二大聖文殊。第三大聖普賢菩薩)。   [○@△]第六爾時彌勒菩薩入樓閣中下。起定問答。於中四。一警覺令起。二略示體相。三得旨而起。四正明問答。   [○@、]今初。若約事相。但是警覺。若約表法。亦弹指者。前來得旨。所謂亡言。此中得旨。令不滞寂。亦指示義。前指指寂。以定爲門。此指指動。以用爲門。動寂無二。是真法界。   [○@、]第二法性如是下。略示體相。初句總。此是下别。謂所見之相。因法智緣。無有自性。故如幻梦悉不成就。从緣無性。事不成就。無性从緣。理不成就。不守自性。故能从緣成上諸法。雖復从緣。不失真性。即事得云法性如是。亦是本來性自具足。非我業用方始有之。   [○@、]第三爾時善財下。得旨而起。不住定故。貪着禪味。菩薩缚故。   [○@、]第四彌勒告言下。正明問答。於中四。一問答所見。二問答法名。三窮嚴因之源本。四核正報之性相。   [△@○]初中。先慈氏問。後善財答。今初有十三句。前十一句。約能現因。顯所見境。則顯前來一一境上具此諸因。十句明見。一句顯聞。後二句問其見解親證之相。後善財白言下。善財答中。一向推功。歸於善友。   [△@○]第二聖者此解脱門其名何等下。問答法名。先問後答。答中。先舉一。後例餘。今初。三世一切境界者。即此所入所見之境。不忘念知者。即是能入能現之智。良以三世本一如故。念劫圓融。隨一世中。現三際境。智入三世。了法空寂。與如冥契。故一念中無所不見。莊嚴藏者。略有二義。一以法性嚴故。一莊嚴中。包無盡嚴。如一閣中見多閣等。二以無㝵智。契圓融境。嚴如來藏。本具諸法故。上文云。法性如是。非是新成。今智契合。非新非故。後善男子下。例餘三昧。一門尚爾。何况多門。若准舊經。即上一門。具多眷属。   [△@○]第三善財白言聖者下。窮嚴因之本原。有二問答。前番問其終歸。後番問其原本。今初。上睹希奇。摄用之後。寂無所見。故問去處。答中。从本流末。从緣而來。摄末歸本。緣谢而去。去不異本故。引之於來。一時并答。二曰从何處來下。第二番問答。先問。後答。今初。問云。雖蒙向答引歸來處。不究終歸。宁知本起。故復尋之。復曰从諸菩薩下。答中二。先法。後喻。今初。智慧威力。約相約緣。智力緣來。智持即住。無有已下顯其緣性。謂既从緣來。故無所來。緣谢而去。亦無去處。从緣集等。故無集等。不依已下結成無依。一切性離。謂非唯無有來去等相。生滅斷常一異見等。無不寂滅。後善男子譬如下喻况。文有二喻。即分爲二。先龙王喻。喻其因力。故云心念。喻明無來之來合。顯無住之住。欲影略故。不住内者菩薩力故。不住外者自善力故。因緣互夺。内外兩亡。後善男子譬如下。幻師喻。喻其緣力。幻是緣故。總喻前來無集增等。故影顯云無行入等。   [△@○]第四善財童子白言大聖从何處來下。核正報之性相。於中二。一問答來處。二問答生處。   [△@、]前中。先問後答。今初。上見慈氏从餘處來。遽即設敬問法。聞法未遑谘启身所从來。今因前問嚴事之來。故問正報所从來處。後彌勒告下。答中有三來處。一約體法身。即無來之來來即無來。文有十對。可以思准。二復次善男子菩薩从大悲下。約相實報。从萬行中來。亦猶淨名从於萬行道場來矣。三復次善男子如向所問下。約用化現。隨機熟處。應感而來。此三即體相用。亦法報化身。亦理行事。又初唯理。後一唯事。中具事理。此三無㝵。即十身圓融。體相交彻。斯爲补處說法之規。奈何後学。說事遣理。論理亡事。渾漫無当。疑悞後人。沦湑法眼。摩羅提國者。具云摩羅耶提數摩啰者。此云鬘施。即山名也。提數云中。謂山在國中。或國近山故。房舍聚落。即是梵云俱咤聚落。亦名草庵。舊譯云樓閣。长者名瞿波洛迦者。三藏云放牛。舊云瞿波羅。瞿者地也。波羅云守護。即守護土地及心地也。若但云瞿洛迦。此云水瓶。然瞿一聲。目於九事。謂方兽地光言金剛眼天水。致令古今各用其一。   [△@、]二善財言聖者下。問答生處。先問後答。今初。由前云从生處來。故今窮之。後彌勒下答。於中二。一通明一切菩薩生處。二别顯慈氏菩薩生處。   ▲前中三。一答生處。二明生緣眷属。三明校量顯勝。今初。文有標征釋結。釋有十處。一行因。二行緣。三行相。四願扶。五化他。六觀理。七隨事。八益物。九住果。十順古。然十各二句。乃有二意。一者皆以上句辨能生行。下句顯所生家。謂若发菩提心。即是菩薩。名爲生家等。二者皆以下句爲能生行。上句是所生家。謂若上求下化。名爲菩薩。即得生於菩提心家。以下經云菩提心爲家故。前七冥依後解。後三宜依前解。二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般若下。明生緣眷属。有二十句。般若爲母。方便爲父。略有三義。一實智虛凝。與陰俱靜。權智流動。與陽齊波。二親生法身。實由般若。若無方便。多共二乘。成菩薩種。必由涉有。三般若内解。方便外濟。三義皆有父母之理次檀以福資。尸以防護。餘可准思。三善男子菩薩如是超凡夫下。校量顯勝。於中二。先總辨家族勝。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下。别明智慧勝。   ▲二善男子我身普生下。别顯慈氏生處。於中二。先彰實報等同法界。文有十句。初句總。次八别。後一結。此同出現無量三輪。後善男子我爲成就下。顯爲順機常現生殊。於中三。初明現生。次辨当生。後結會三聖。今初可知。次善男子我爲隨順下。辨当生處。先明所爲。後而於下。正辨当生。言令如莲華悉開悟故者。略有三義。一釋迦下種。彼華未開。慈氏令解。如華開故。二昔因含果。如華未開。因亡果現。如莲華開。三聞熏含實。如莲華未開。見實亡言。故云開悟。智度論云。菩薩善根。不遇如來智慧日光医。死無疑。通證前義。後善男子我願满下。結會三聖。亦有三意。一俱助化故。二善財表行。文殊師利。表於信智。成正覺時。俱證此故。三文殊古佛。善財当佛。慈氏現佛。三世圓融。浩然大均。故云俱見。   第四善男子汝当往詣下。指示後友。於中三。初勸往教問。次征釋勸由。後結勸重釋。今初。却往文殊者。因位将極。令其返照見心原故。二何以故下。征釋勸由。先征。意云。文殊已見。何爲勸往。後釋有二意。一彼德深廣。二宿緣重故。即分爲二。先明德廣。後顯緣深。今初。約事可知。約所表者。主信法門。故能长養菩薩功德。主般若門。爲諸佛母。信爲能入。智爲能度。何德不成。後善男子文殊師利善知識能令汝下。顯其緣深。已多成益故。三是故善男子汝当往詣下。結勸重釋。於中三。初結勸。次征釋。後結德究竟。今初。具上二義。故應速往。次何以故下征釋。先征意云。何以的知具前二義。釋意云。汝先成益。皆彼力故。後文殊師利於一切處下。結德究竟。無有一法不到彼岸故。   第五時善財下。恋德禮辞。   [△@△]大文第四。爾時善財童子經游下。智照無二相。顯前因法生於果法。體無分别。絕於境智及始終等諸二相故。謂智與理冥。無智外如爲智所入。無如外智能證於如。障盡惑亡。未始動念。是故反照唯是初心。信智兩冥。初亦不立。無二不二。爲真無二。故上經云。心不称量諸二法。但恒了達法無二。諸法若二若不二。於中毕竟無所着。文中三。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見聞證入。第三轉遇勝緣。   今初。百一十義。已見上文。然此游城。復有二意。一依彌勒贊。前至彌勒。已百一十今復至此。二者取今文意。从始至今。經百一十。此爲最後。於理無違。故順前後。皆百一十。然城望友。昔有二意。一云一友一城。一云或一城中值於多友。或歷多城方見一友。後義稍长。以於同會見多友故。歷諸城邑。然後得至普門城故。然而要具一百一十。以順表故。詣苏摩那者。此云悦意。智照一性。悦本心故。言住立門所者。解心已極。将入般若無二門故。   第二爾時文殊下。見聞證入。信智双絕。故不現身。而智反照。未移初心。故申右手。都無所見。乃爲真見。但了自心空般若故。空尚不見。况身心耶。文中五别。一摩顶摄受。二示诲法門。三善財得益。四廣申問答。五結用歸本。第四段文。舊經未有。餘四段文十五行經。即是喜学脱漏之處。   △今初。過百一十由旬者。過前位故。信該果海。故曰遥申。隨順行成。故曰右手。然上過城。顯超封域。今過由旬。明超數量。又前越斷德。此越智地。摩顶摄受。亦表普法。置心顶故。信至極故。   △二住如是言下。示诲法門。即舉失顯德。謂若離信等。不能了知是法性等。及顯善財不離信等了法性等。於中二分。先列所阙行法。後明不能成益。今初。合有十句。阙七與十。故但八句。一阙行本故。二生疲厌故。三永小乘故。四横不具故。五豎不進故。六滞少善故。故云知足。七合有不廣求故。梵云住一切德更不希餘。上句知足。下句少欲。人謂是同。所以略之。八不起無住行願故。上八阙因。後二阙緣。謂九不近善友故。十合有不爲如來所摄受故。舊經具之。後由如是故下。明不能成益。此句牒前由阙前來信根等故。不能了知下。正釋無益。有十二句。前五所知理事。後七能知分齊。例前諸文。可以思准。   △三是時文殊善財下得益。於中三。初結前所住。次正明得益。後結前生後。今初。示謂顯示法門。教謂教勸令修。利謂覺悟成益。喜謂称根令脱。故梵本云。顯示勸教令普覺悟生欢喜已。次令善財下。正明得益。益有九種。初總。餘别。後称叹下一句。結前生後。是則此中應廣宣說文殊國土。故下善財蹑此爲問。   △第四時善財童子白文殊下。廣申問答。雖不見身。不妨問答。文分爲二。先求善巧國土。後求淨妙國土善巧二種。一事理無㝵。二一多融摄。觀其答文。正是初意。是則前門明法性土。後門明受用土。變化一土。遍在二文。即相即性即染即淨故。   [○@△]初中分二。先問後答。今初。由聞前贊國土善巧。故尋證因。言云何得。後文殊下答。答中意云。修無生理。即得善巧。法性體融。要因得此。方令事事融摄無㝵。故偏明之。又顯智照無二相故。文分爲二。一者正明。二重顯发。前中四。一標數。二善財白下征數。三文殊下列釋。初句具足。後九从简。皆合如初。四若諸菩薩下結酬。二善財童子下。重顯发中。有二問答。今初一番尋國名義。問意云。國土何義。酬以無生。答意云。國名住處。無生法性真可住矣。二善財言下。第二番問國土體性。先問。後文殊下答。即示法性土。於中有五。一標。二征。三釋。四證。五結酬。初標可知。   二何以下征。意云上列十法。何独勝義。   三善男子下爲釋。釋意云。准一勝義。具上諸義。初有三對。即前四義。謂一第一義者。非定有體。如事物有。故曰不生。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三處染不失。涅盤即是生死性故。得淨不壞。非滅煩恼成菩提故。四無所从來。無有一處異此性故。亦無所去。亦無一處無此性故。然不生故非有。不滅故非無。不失不壞辨其體常。不來不去明其體遍。二對義合故三對爲四。五如此語言既非言境者。即前超言辞境界法。以理圓言偏故。而云如此語言者。以旨就詮。向說無生及無滅等。亦不当於無生等。故云言不及。六不能記别者。即無有言詞道法。道者行處。亦即是因。所謂尋伺。因於尋伺。而发語言。故尋伺言不能記别。七非是戏論思度所知者。即無戏論法。起心動念皆名戏論。思度二字。釋戏論義。八本無言說者。即不可說法。前則言不能及。此則本自無言。故非重也。九體性寂靜。即寂靜法。以無性爲性。體寂靜故。言思不到。十唯諸聖者自内所證者。即聖者法。然非全無第一義諦。此第一義能爲聖人無分别智作境界故。如此内證。無證無得。   四善男子因此最勝下引證。諸佛菩薩修證此故。於中分三。初順釋。二反釋。三順結。今初。佛諸菩薩。皆爲此故。然約諸佛。此爲出世。顯成最勝。出與不出。不可失壞。顯其體常。二善男子若無第一義下反釋。三善男子以深信下。順結。   五是故應当下。結酬初問。   [○@△]第二善財童子白言聖者下。求淨妙國。於中四。一總問。二總答。三總征。四别釋。   今總問。意云。法性真土。理契無生。自佗受用。依何成立。   二文殊下總答。答意云。具二利行。二土得成。故唯識云。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謂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纯淨佛土因緣成熟。从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爲纯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所成。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謂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佗無漏纯淨佛土因緣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爲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轉。佗受用身依之而住。此上二類。并得称爲淨妙國土。故云从二利成。依此經宗。二利萬行。總能成就自佗受用及變化土。以身土相一一相融。故其所因亦皆融摄。或以一因。頓成諸土。或以一土。遍从諸因。故此相參便成四句。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一因一果。多因多果。無有障㝵。如此無碍方爲善巧。又自性身土。一切如來同所證故。體無差别。自受用身及所依土。雖一切佛各變不同。而皆無邊不相障碍。餘二身土。隨諸如來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處同時。諸佛各變。爲身爲土。形状相似。不相障㝵。展轉相雜。爲增上緣。令所化生自識變現。謂於一土。有一佛身。爲現神通。說法饶益。於不共者。唯一佛變。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種性法爾。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今經宗意。但取身土不壞異相皆悉相融。餘不異彼。已知大意。次正釋文。文有三行。一無憍慢。即自利行。二心平等。即利佗行。三真供養。通二利行。并通事理。下自廣釋。   三善財童子白言下總征。謂總牒三行。   四文殊師利言下别釋。别釋三行。即分爲三。初釋無憍慢。次釋心平等。後釋修供養。   [○@、]今初文四。初標。二何等下征。三一者下釋。四善男子是爲下結。文顯可知。   [○@、]二復次下。明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文亦有四。初標。二何等下征。三一者下釋。於中二。先列釋十義。後喻釋平等。今初。一所作平等者。即是總句。謂說法教化種種施爲。法界眾生同一子故。餘九爲别。五云亦不依止無二之相者。回向經云。常於諸法不作二。亦復不作於不二。於二不二悉皆離。知其盡是語言道。謂遣二病。說於無二。若依無二。便有能所。即是二故。遣之又遣之。以至於無遣。餘句可知。二善男子譬如下。喻釋平等。文中二。先喻。後合。前中三。初舉喻。二反問。三仰答。初中。應有三喻。一长者育子喻。二起惑焚烧喻。三长者等救喻。其第三喻。影在問中。今初。世間總喻法界。长者以喻如來。年耆德艾。事长於人。故称长者。佛寿长遠眾德圓極。故以喻之。菩薩德高。未居尊位。故况居士。生育五子者。五道眾生皆一子故。故法華云。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此約天性。若約結緣。則五百名人。結三乘種。三十称子。言生育者。乃有二義。一約天性。性由佛顯義曰生育。二約結緣。三乘人天乃至五道。皆沾佛化。即爲生育。并同一子。爲平等念。禪定解脱資具亦同。而彼諸子愚小無知者。若約天性。本迷爲愚。善征爲小。迷第一義。称曰無智。不辨四諦。爲一切處未能分别。即同法華不覺不知不惊不怖。二時彼长者宅舍之中下。起惑焚烧喻。舍宅即是生處。三界生死眾生所居。故云舍宅。佛應統之。属于长者。火謂惑苦。准下合文。但云三毒惑最重故。以因摄果。不說苦火。若法華云。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皆悉烧煮。出於横造。名曰欻然。五道異生。云各居一處。二善男子於意云何下。大聖反問。即是影顯等救之喻。雖舉諸事。意在平等。故牒問之。三答言下。善財仰答。在心必等。事則隨緣。緣发爲近。所以先拔。二文殊師利言下合喻。先双合育子起惑焚烧。後菩薩等心下。合前反問长者等救。安置寂靜即是涅盤。前文所無。含在出字。四善男子是爲下結。   [○@、]三復次下。明修真供養。文中二。先正明。後校量顯勝。前中亦四。初標真供養謂法供養。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故名爲真。若能行者。是真供養三世諸佛。二何等下征。三一者下釋。十句之中初總。餘别。别中九句。皆法供養。若通相說。於佛深經難見妙理。起十法行。皆名供養。以財供養。資養四大。受持读诵解說修行。增於法身。又全其理。供養義也。九句别中。唯顯修行。从勝說故。以法對財。十皆名勝。就十法行。修行最勝故。淨名說。深觀緣起等。名爲最上法之供養。九中初句。復是修行之總。餘皆是别。唯辨利他。菩薩利佗爲自行故。三正利樂。四利佗心。五利他智。以十力智。知而化故。六利他行。七常不舍。義通二利。八兼能說。讷言敏行不能利他。辯口缺行自無分故。又自有缚。能解彼缚。無有是處。有目有足。爲真导師故。智論第六云。多聞廣智美言語。巧說諸法轉人心。行法心正無所畏。如大云雷澍供雨。九长時者。前辨横具。此明堅堅。十不忘行本。忘菩提心。修諸善根。魔摄持故。四若諸菩薩下結。   二非以財寶下。校量顯勝。於中四。一標。二征。三釋。四結。今初。財施益近。多在人天。法施益深。終成佛果故。三千七寶三恒沙身。日日长時布施一切。不及受持一四句偈。何况具足受持修行。二何以故下征。三如來恭敬下釋。於中四。一正解釋。二重征釋。三勸修行。四結成前法。初中。先釋總句。後釋别句。今即初也。有法有喻。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佛从法生。法即父母。孝子重父。敬父子悦。如來重法。敬法佛欣。故書云。敬其父則子悦。敬其君則臣悦。敬一人而千萬人悦。故敬一法。十方諸佛無不皆悦。是爲所敬者寡而悦者眾。二善男子如來从修行中來下。釋别句。唯法無喻。於九句中。一釋修行。佛从修行中來。修行即合佛行。亦即法身。故能修行爲真供養。此句具足。餘八文略。一向利他。二佛爲利樂。若能利樂爲真供養。三爲慈悲。若能慈摄爲真供養。四以隨順利樂。故有十力。以十力利。是真供養。上三句順釋。餘六反釋。五若不勤修不能利樂。若能勤修則能利樂。若能利樂爲真供養。他皆仿此。利樂即是利他總句故。句句牒之。二何以故下。重復征釋。三善男子汝應下。結勸修行。四善男子是爲下。結成前法。并顯可知。   △第五爾時文殊師利顯示下。結用皈本。所作竟故。信窮智境。信相便亡。故云不現。   第三爾時善財童子即見三千下。轉遇勝緣。修行敬事。然此諸友及後普賢。皆無指授。表證法界離此彼故。此三千友乃有多義。一者成前。尚是文殊之勝益故。二者順後。是見普賢之方便故。三者通論自是一分。故見諸友。應分爲三。初明别見。即是纯門。此一時見。即是雜門。後見普賢。具前諸友。即是纯雜無㝵之門。然此諸友所得法門。受行各别。文略不具。申本廣本。必應有之。   [△@△]大文第五。从增长趣求下。顯因廣大相。以前文殊智照無二。顯其甚深方堪成佛廣大之因。隨一一因。称法性故。文殊般若。即摄相皈體。普賢法界。即秘密重重。若以二聖。自相對者。文殊菩薩則爲能證。若以二聖。對於善財。是則文殊亦爲所證。未得般若。今證得故。文中分五。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聞睹前相。第三見聞親證。第四聞佛勝德。第五重示普因。   今初有三十句。增廣行願。義同前來思修證入。於中。初二句總明。後以大悲下。二十八句别顯。摄爲十四對。一悲納慈覆對。二敬果住因對。三淨眼圓德對。四信正增助對。五善能回向下。向因知果對。六入教了法對。七現世入願對。八豎修横照對。九增善得智對。十普照十方下。照理化生對。十一成益知苦對。十二摧障無障對。十三證理住用對。十四内求外加對。唯末後句。明其外緣。前皆内因。上文殊通指。今善財普觀。不同前友各指一友。普觀方得見普賢故。   第二善財童子起如是等下。聞睹前相。於中二。先結前生後。由依上觀普賢境故。方得見聞。此普賢境即前所觀二十句境。即文殊處成益之中。令入普賢諸行願輪。由前令入所以能觀。由前能今觀故聞見。後即聞普賢下。正明聞見。於中二。一聞。二見。今初。此中聞者。非从一人及多人聞。即称法界聞。有十四句。初句聞人。餘聞行位。於中。一行。二願。三助道。四功德。五威儀。第六句及聞普賢菩薩諸地下。皆明聞地。於中。初句爲總。餘七爲别。總云地者。若約行布。即等覺地。若約圓融。總摄諸位。皆普賢地。别中。一地處所者。謂證十如。一真法界。二有爲功德調柔果等。三十勝行及願樂等。四十地親證各有差别。五长時無間無餘修等。六神通作用摧邪摄生。七種種差别同依佛智。二既聞此已下明見。於中二。一仰德修觀。二睹見希奇。前中二。先結前生後。後即於下。正明修觀。菩提場中莲華座上。明修觀處。約事說者。即其地堅固猶若金剛。蕴德深廣。名爲海藏。故上經云。諸色相海。無邊顯現。寶莲華座。即普賢座故。十定下文。皆於此見。若約表者。於本所信自心佛果菩提體中金剛智内。起因陀羅网普賢心觀。然此經體勢。應具十會。以順無盡。今且順文。對前本末二會。即是摄末歸本。是以善財不假别指。便於初會始成之處如來座前。而起觀求。若對本會。應歸誓多。何以會歸菩提場耶。歸本有二。一歸本會。前文已有。謂遍游法界。而亦不離逝多林中如來之所。今約會歸諸會之本。故歸覺場。前既不起菩提樹王。遍一切處。今證窮極。故須會皈。後起等虛空下。正顯觀心。有十六心。前十自分境。後六勝進境。一一皆称普賢境心。故後得見。二善財童子起如是心下。睹見希奇。於中二。先結前生後。謂由起前心及宿善等因緣力故。後欲見普賢下。正睹希奇。於中二。先見十瑞相。有標征釋結。釋有十句五對。各先所依淨土。後住處眾生。後又見十種大光明相下。睹見光明。前瑞直見一重淨剎。此明重見。謂遍法界剎所有極微。皆出法界塵數境故。皆是依中現於依正。上二段文。并是普賢依報殊勝。   第三爾時善財下。見聞親證。於中四。初結前生後。二彰聞見因。三起觀增修。四正明見證。   [○@、]今初。由睹前相生必見心。   [○@、]二於時善財下。彰聞見因。謂外由内因緣力故。   [○@、]三能生諸佛普智光明下。起觀增修。有二十句。初三句總。一智能觀。二三所觀行願。後於一切如來下别。初二觀法身。謂佛菩薩境故。故上經云。法界眾生界。究竟無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菩薩亦以法身爲境。法界體周故。云廣大修習。得見普賢之想下五句。觀智身。此句標。二出觀相。以佛種智爲普賢故。三以定摄。四以進策爲能見因。五身心普周。是能見相。以佛智廣大既同虛空。今心離念等虛空界。則能見故。次即以普眼下一句。總觀十身。無有一境非普賢故。次以智慧眼下一句。觀普賢因。次其心下二句。等普賢心。次威德加持下。起普賢願。初句總。願不舍離下别。有五願。諸觀行人。應放此修。離此觀修。見亦非勝。   [○@、]四善財童子具足圓满下。正明見證。於中二。先結前生後。後即見下。正明見證。於中二。第一得益因圓。第二位满齊佛。   △前中四。一見身得益。二摩顶得益。三顯因深廣。四觀用無涯。   [○@△]初中二。先見勝身。後得深益。前中四。一總見勝德身相。二别見毛孔出生。三重觀體内包含。四結通體用周遍。今初。由前於菩提場師子座前起觀想故。還於此見與諸如來平等無二。即等覺相。餘并可知。二善財童子見普賢身一一毛孔下。見毛孔出生。實則無盡。略顯二十一門。即出三世間。由前起觀等虛空心。故此所見。等於法界盡虛空界。是知隨心各見分齊。(下第三十九經)三爾時善財童子下。重觀體内包含。於中二。先結前生後。後重復觀察下。正顯觀見。於中二。先明見處。略舉三處。一身分者。全對於身。即头等六分。二支節者。乃至一指一節。三毛孔者。遍上二類毛孔。意謂。但觀头時。头中見法界。觀指一節。一節中見法界。觀一毛孔。毛孔中見法界。故三重舉之。此即一毛含容無盡遍也。後悉有三千下。明其所見。於中亦二。先見三千。後如見此世界下。類通横豎。謂十方三際。相續不斷。明念念見。各各差别。約相不壞。互相涉入下。性相無㝵。以性融相。故相涉入。不壞本相。故不雜亂。四如於此毗卢遮那下。結通體用周遍。於中二。先所遍處。文有四重舉類。一舉此會。類勝莲華。二舉莲華。類於東方。三舉東方。類盡十方。四舉十方。類諸塵内。此則如理之遍。後於彼一一下。結處中之身。則如理之此。包即所遍一切剎處。全在能遍毛孔之中。毛中所有。皆遍此處。重重重重。無盡無盡。以爲普賢難思身相。二爾時善財童子下。得益。既得智度。已彰地满。况十無盡。   [○@△]第二善財童子既得是已下。明摩顶得益。於中分三。初摩顶示普法界灌其顶故。次善財即得下得益。前向外觀。故得智度。摩顶内證。故得三昧。十句之中。一得主定。二摄眷属。餘辨定用。後如此娑婆下結通。良以善財等普賢故。處處得益。   [○@△]第三爾時普賢下。明因深廣。顯果勝故。於中三。一問答审見。二正顯因相。三結因成果。今初。謂上之果。属下之因。二普賢菩薩下。正顯因相。於中分三。一總明求菩提行。檀爲行首。故偏明之。二善男子我於下。離過成德行。即餘九度。先及顯五度。初即是戒。不生瞋害是忍。未曾一念離菩提心下是進。無障㝵心是禪。不起迷惑是般若。唯住下順顯後四。三善男子我普嚴淨下。總明悲智行略舉四行。文分爲四。一正舉四行。謂一嚴土行。二摄生行。三事友行。四求法行。二善男子我法海中下。反顯求法殷重。一文尚無不舍况全部耶。以其一文即是一切一故。如海一滴。三善男子我所求法下。順明求法。所謂成上嚴土摄生。上亦廣於方便願智。四我如是等下。總結無盡。三是故善男子我以如是下。結因成果。於中。先結因。有十一句。以有成果之功。故云力也。亦顯力度。後由此等故下明成果。   [○@△]第四善男子汝見我此下。觀用無涯。於中三。一舉益勸觀。二觀見奇特。三校量顯勝。初中有三。一標。二釋。三結。初標可知。二善男子我此妙身下釋。謂因深難見故。於中復三。初順明難見。次善男子若有眾生未種下。及顯難見。後善男子若有眾生得聞我名下。明見聞之益。於中四。一不退轉益。二或有眾生一日一夜下。成熟之益。根有利钝。障有淺深。故迟速不同。三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下。總結多門。四復次善男子下。彰見遠果。謂生身剎。淨剎可生。身云何生。此有二義。一約法性。與剎爲體。名清淨剎。與身爲體。名清淨身。能依有殊。所依體一。欲顯體一。故言生身。二約相用。剎謂身所依剎。身謂身内之剎。欲顯身剎本相融故。三善男子汝應觀下。總結勸觀。   二爾時善財下。觀見奇特。於中三。初見毛内含三世間。次又見普賢菩薩於一一世界下。見普賢身徧剎大用。此剎即是毛中之剎。後時善財下。善財自見等普賢化。   三善財童子所見下。校量顯勝。於中三。初校量善根。次善財童子从初下。校量入剎。後善財童子於普賢下。總顯諸門超勝之相。於中二。一别明横豎深廣。二總彰平等周遍。今初。總有十海。文分爲四。前三别明。後七結例。一明剎海。一步超過。顯其横廣。盡未來劫。明其豎长。猶不能知。顯其甚深。藏約包含。海約深廣。二亦不能知佛海下。明佛海。三亦不能知菩薩下。菩薩海。四亦不能知入眾生界下。結例七海。一眾生界海。二眾生根海。三教化調伏海。四覺悟成就智海。五神通海。六諸地海。七諸道海。如是下。總結不知。称法界德無有障㝵無窮盡故。二善財童子於普賢毛孔下。總結平等周遍。不動者。謂不从此至彼从彼至此。不出者。非此剎没彼剎中出。亦非彼没此剎中出。不動而遍故。即動而靜故。出没相如故。此彼相即故。彼此相在故。彼此炳具故。秘密隱顯俱時成故。帝网重重皆不動故。   △第二当是之時下。明位满成佛齊。文有十句。初句總。次八别。末句結。此即義当等覺。以等覺故。因位既满。更無所修。故但說等。更不趣求。斯則一生頓成因果。行布亦足。非唯理觀。初後圓融。上明見聞親證竟。第四爾時普賢菩薩下。聞佛勝德難思。前长行但顯因圓。此偈方陳果用。非頌前文。然有二意。一對普賢。意云。見我難思。尚是因位。今亦汝果尤更甚深。二對善財。善財等佛。但是因圓。應顯果相。果海離言。故不可說。今既理現佛對因之果。以顯善財究竟果相。故偈长行。因果绮互。文中分三。初以偈標德。诫聽许說。次爾時一切菩薩下长行。舉眾渴仰欲聞。後爾時普賢菩薩下。廣陳德相。令眾求满。於中分二。先长行重诫许說分齊。此有二意。一我所說者。猶如一滴。其不說者。猶如大海。二者可寄言說。猶如一滴。不可說者。猶如大海。   後佛智廣大下。正顯偈辞。九十五偈。大分爲二。先九十三偈。别叹佛德。末後二偈。結德無盡。勸信勿疑。   △前中。前八十偈法說。後十三偈喻明。然通贊毗卢遮那十身圓满二十一種殊勝功德。離世間品但有其名。大部之中數處有義。諸摄論中廣釋其相。今皆先依離世標名。後依無着。立功德称。就文分二。初一偈明總句。餘明别句。   [○@△]今初。即妙悟皆满。謂諸佛智。善普於一切有爲無爲所應覺境。淨妙圓满。正開覺故。文中佛智總相。廣大者體周。同空者同喻。空有多義。下略有四。普遍一切眾生心者釋廣大相。眾生心體。離念等空。與諸如來無二體故。即空遍義。故出現云。譬如大海潜流四天下地。有穿凿者。無不得水。佛智亦爾。普入一切眾生心中。有修行者。無不得證。了世妄想者。即覺有爲。皆非有者。即是無爲。即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如空無㝵不㝵了故。其第四句是能覺相。不起分别。離覺所覺。故称妙覺。覺即是悟。此句即顯如空無心及無依義。故上經云。佛智無依處。如空無所依。   [○@△]餘九十二偈。别顯二十一德。爲十九段。後三合故。   第一一偈。明二行永絕。即於所知。一向無障㝵轉功德。佛無㝵智。於一切事品類差别。無着無㝵。非如聲聞極遠時處即有障㝵名一向無㝵。離所知障智德满故。文中前半法說。一念能知。顯知之妙。後半喻顯。二有一偈。明達無相法。即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清淨。能入功德。謂證入真如本無二相。亦令他證。即是斷德無住涅盤。文中。前三句不住涅盤。第四句不住生死。   三有三偈。明住於佛住即無功用佛事不休息功德。謂住大悲及性空等。故能無功而成佛事。是故。文云。或有見等。斯即恩德。   四或見清淨下十五偈。明得佛平等。即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事。無差别功德。謂如上佛事爲共不共故。次明此一切諸佛展轉和雜而同住故。是故。經文廣列諸佛。皆互相遍。所以互遍者。諸佛三事無差别故。云何爲三。一所依智同。二益生意樂同。三報化作事同。故令互遍。亦同摄論平等意趣。依此釋經。以爲契当。更依文理。證此諸佛皆遮那身。謂此文言。此三千世界。阿閦在中。阿閦如來本在東方。今云在此。明不異此。又無量寿月覺如來。皆遍十方豈容隔此。又皆言或見。則知一佛隨見不同。若言此中别贊餘佛。直言阿閦在此界中。何名贊德。正贊釋迦。便言何閦。文豈爲次。况華藏剎海皆遮那境。無量寿佛去十萬等。并未出於剎種之中。一重之内。豈非本師隨名異化。法華央堀。并說十方本師分身故知所說法藏本緣十六王子。皆方便說。法華迹門說十六王子。寿量本門并已拂之。故以理推皆是遮那海印炳現。何緣不說自所現佛。而說他耶。故知賢首阿閦佛等。皆本師矣。斯爲華嚴不共深意。慎勿轻爾。文中三。初八主伴嚴土摄生同。次四微細含容轉法同。後三總顯多門。結前生後。此之三段。皆是作事無差。皆爲眾生。即是意樂。并依佛智。即所依無差。若从多說。初是作事。次是意樂。後是所依。此上一段。兼顯第十七隨其勝解示現差别佛土功德。   五或見釋迦下三偈。明到無障處。即修一切障對治功德。依無性摄論。前四是自利功德。此下皆利他功德。利佗之中。先明化治。故次辨之。謂已惯習定自在性及一切智。對治煩恼及所知障。由此永斷一切習气所依趣處。文中。初半偈或見久成。則已永斷一切習气。次半偈即顯利他。次一偈修能治道。後一偈。别以十度。治於蔽障。既上云或見久成正覺。則定非始成。始成久成皆隨物化。真佛不可言久始也。   六有三偈。明不可轉法。即降伏一切外道功德。謂教證二道。不爲外轉。故能伏外。文中前二。即教證二道。後一即現所摧同類之身。   七或現兜率下十六偈。明所行無㝵。即生在世間。不爲世法所㝵功德。以心無高下。故世八风。無能爲㝵。文分爲六。初三偈八相現世無㝵。王宫嫔御亦不㝵故。二有一偈。自他無㝵。彌陀授記即能仁故。三有一偈。滅成無㝵。四有三偈。天宫無㝵。五有六偈。隨順世間巧化無㝵。六有二偈。總結無㝵之智能遍隨機。初句智體無二㝵故。次句頓了。次二句所了法相。略示四觀。一唯心觀。二因緣觀。三無常觀。四性空觀。四觀连环。既了世法。唯心性空。何有高下而能㝵耶。後偈略舉遍隨之妙。一多即入無㝵化故。   八如來安住下十八偈。明立不思議。即安立正法功德。諸十二分教。名所安立。由深廣故。不可思議。文中。初十四偈。釋所安立。後有四偈。顯不思議。前中三。初三偈。總立諸法。二有二偈。示安立德。三有九偈。别立四菩薩行。今初。前一偈半。立共二乘法。後一偈半。立不共法。前半偈。能立德。謂四辯才。後一偈所立法。即是性相無㝵之法。無我者人空。無相者法空。業性不起是二空法。从緣生故。無性不起。亦無失者。不壞業相。故淨名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中論云。雖空亦不斷。雖有而不常。果報亦不失。是名佛所說。言一切遠離者。亦泯空有。中道迹絕。故如虛空。此寂滅相。不可言宣。下句以方便力。假以言說。二有二偈。示安立德。即佛三輪。前偈神通輪。後二語意。以廣大音不動念故。言廣大者。遍周法界。是故目连不究其邊。三有九偈。别立四菩薩行。即分爲四。初一偈波羅蜜行。次半偈菩提分法行。三半偈明神通行。四七偈成就眾生行。於中分二。初一偈總顯一音隨類。後六别明所聞不同。今初。前半所隨後半能隨。言一音者。亦云圓音。廣如出現品。今当略釋。謂以一梵音。遍一切處。能令聞者各聞不同。名爲一音。於一梵音。具足一切諸類之音。故名圓音。如善口天女。故上經云。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盡無餘。又隨類一音。隨說一法。遍一切處。亦隨根器。各聞大小。名爲一音。隨一類音。具說一切。故名圓音。故上經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又一切即一。名爲一音。一即一切名爲圓音。上經云。佛以一妙音。周聞十方國。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一切言詞海。一切隨類音。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又種種類音。遍周法界。遍同一切色非色法。故名一音。不失音韵種種法門。故名圓音。此二相成。若遍而失韵。是圓非音。韵而不遍。是音非圓。遍而不失。方曰圓音。亦曰一音隨其品順皆令解者。品謂優劣。三乘五乘無量乘等。各異聞故。順謂萬類。即龙神等隨類解故。二或有貪欲下六偈。所聞不同。於中有三。初偈。聞對治門。次偈。聞学處門。十学處者。即謂十善五重。十善摄一切善。是以舊經名十戒行。瑜伽有七学處。非当今意。後四偈結皈諸乘。謂佛說法。共不共等。不離乘故。於中二。先三偈。别說三乘。五一結皈無量。一乘者唯一佛乘。無二亦無三故。言上乘者。謂大小故。即半满教。或三者聲聞緣覺菩薩乘故。或四有二。一融前三爲第四乘。二加不共。異權三故。故第九地初云。若有慈悲樂饶益。爲說菩薩所行事。若有最勝智慧心。則示如來無上法。賢首品云。信大乘者猶爲易。能信此法倍復難明有四矣。或五亦二。一如人天爲一。不出生死故。三開人天爲二。善勝劣故。合於一乘。同於大乘。權實雖異。究竟同故。或無量者。一一法門。悉能运载一切眾生。至彼岸故。二涅盤寂靜下四偈。明不思議。以。深廣故。依寂滅體。建立大用。故名深廣。無心而說。尤更難思。八萬法門。義如别義。   九圓满下二偈。明普見三世。即授記功德。記三世事。如現在故。今云順三世間。是三世中之世間耳。非但能知。兼能示現。   十有五偈。明其身充满一切世間。即示現受用變化身功德。故云隨其形相各不等同。於中二。初一偈示受用身。餘四示變化身。萬類化故。   十一或持彼戒下五偈。明智恒明達一切諸法。即斷一切疑功德。謂於諸境善决定故。能斷佗疑。文中示於同事。爲斷疑故。智慧方便。故能斷疑。斷獄辅佐。皆斷世疑。   十二有六偈。明了一切行。即令入種種行功德。由所化生性差别故。入種種行。令成大覺。初一偈成人行。次三欲天行。次二色天無量等行。   十三有一偈。明除一切疑。即当來生妙智功德。謂聖聲聞說言。此人無有少分功德善根。如來能知種子所隨。是故文云無㝵智見。   十四有五偈。明無能测身。即如其勝解。示現功德。謂隨物勝解。而爲現身。如摩尼珠。心無分别故。令眾生無能测知。文中三喻。初偈幻喻。總顯應緣。次二偈月喻。寄對顯勝。喻合有四。一智月出現見無向背。二湛然常身。示能延促。三由器益缺。所見有無。菩薩淨心。偏言現影。四身智圓满。映夺二乘。此同出現身第六相。後二偈。海印頓現喻。喻無心頓現。前偈喻。後偈合。初句合海。佛德深廣。故如大海。亦德合寶。金光明云。佛德無邊。如大海無限。妙寶积其中故。賢首品云。眾生寶物及川流。普悉包容無所拒故。無垢令清淨。無於心垢所知障故。無浊。顯無惑障。周量法界。故曰無邊。非唯普現眾生之前。其所應生。全在心内。海印之喻。廣如别說。   十五有三偈。明一切菩薩等所求智。即無量所依。調伏有情。加行功德。謂如來智爲無量。菩薩調伏眾生所有加行之所依。故言等所求者。無不求故。即一切智。文中。初偈即所求智。無㝵智日即是光明。以光明者名智慧故。無去無來。合不動而遍。智體周遍。更何去來。云除世暗者。合放千光。後二偈即調伏眾生所有加行。依無分别故。不从身心。   十六如來清淨下二偈。明到佛無二究竟彼岸。即如來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满功德。言平等者。即是無二。言法身者。即是究竟。波羅蜜多。即是彼岸。謂於平等法身之中满諸度故。又果位諸度。無增减故。亦名平等。文中。正顯法身。全同摄論法身五相。初句即白法爲相。以是極果圓满自在。故云清淨。次二句。不思議相。謂真如清淨自内證故。無有世間喻能喻故。名無伦匹。非諸尋思所行處故。超言語道。道即是尋伺。言思斯絕。爲不思議。次一句。無二爲相。謂有無無二。爲其相故。由一切相無所有故。名爲非有。空所顯相。是實有故。名非無等。次一句。即轉依相。謂轉滅一切諸雜染分。依他起性。似能所取。云無所依。轉得解脱。於法身自在。無性所顯。圓成實性。爲所依故。云無不依。次句即常住相。謂真如清淨相故。本願所引故。所應作事無竟期故。云無來去。則顯三身皆常住義。况真法身。次同三喻。喻上五相。如空一喻。喻於無依及常住相。如日一喻。喻白法相。故梵本中。名如白日。如梦一喻。喻無二相。欲言其有。覺竟無實。欲言其無。梦境歷然。故非有無。爲無二相。其不思議。後偈顯之。末句結勸。如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耶觀。   十七一偈。明具足如來平等解脱。即隨其勝解。示現差别佛土功德。謂以佛解脱。隨眾生解。而於佛土。與諸如來。互相間雜。故難爲喻。謂如山等。必不依空。有無等法。無能喻佛。此喻亦是成前段中不思議義。以前第四廣顯作事兼顯佛土故。此略無佛土之相。当次第故。略陳大意。   十八一偈。明證無中邊佛平等地。即三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謂非一非異非常無常中邊等相。文中。先喻後合。如來合上大海摩尼。摩尼體上無有異色。名爲非色。即是法身。海珠非空。名非非色。即是報身。隨異映色。成多差别。故云隨應。即是應身。無所住者。總結三身。又色即非色。故名非色。非色即色。故非非色。双非上二即是中道。斯迹亦絕。故無中邊。由此故能融遍法界無有分限。與諸如來。不相雜亂。猶如冥室百千燈明。   十九一偈。摄二功德。一同於真如及法性等。明盡於法界。即窮生死際常現利樂一切有情功德。二等虛空界。即無盡功德。謂如虛空經成壞劫性常無盡佛寶功德。亦窮未來。無有盡期。此無盡德。合則唯一。開則成二。謂等虛空界横說無盡。窮未來際即豎說無盡。名究竟功德。究竟無盡故。在總結中。   △第二二偈。結德無盡。於中二。先一偈。正結無盡德。顯上諸德究竟無盡。十無盡界不可盡故。文舉五事。反顯無盡。後偈勸信令欣。一念信樂。必获佛德。一念疑心。永失大利。损益相對。理數然矣。古師亦有将後二偈爲大部流通。非唯文局佛功德偈。况今此後。更有新文。(已下第四十經)。   第五爾時普賢菩薩下。重示普因。此一卷經。前經數譯皆所未有。古德判云。經來未盡。故無流通。斯言验矣。晋代譯主。先朝辨正。是二三藏。皆譯出偈云。是跋陀室利菩薩所造。虛言賢吉祥。而阙长行。良以西天頻遭毁滅。致令大部或斷或连。今梵本昭彰文勢连續。普賢賢首。名雖少異。同居佛會。經無惑矣。文中三。第一結前所說。第二正示普因。第三結說欣慶。   △今初。称叹如來勝功德已。指前廣偈。告諸已下。結說不盡。即是前文末後偈意。前云無人能盡說佛功德者。猶謂通因。今明果人勝。而且多歷時长久。相續無間。說尚不盡。况於凡小。以是究竟無盡法故。   △第二若欲成就此功德下。正示普因即廣說能證普賢行願。令入法界。則成如來勝。功德故若不依此普賢行修。設經多劫亦不成故。文分二别。先长行。後偈頌。   [△@○]前中。文有三分。第一正顯普因分。第二顯經勝德分第。三結勸受持分。   [○@△]初分有四。第一標示所應。第二征列名數。第三牒名别解。第四結益令知。   [○@、]今初此功德門。指上佛功德。應修已下。正示普因。希欲爲願。造修爲行寄圓說十。   [○@、]第二何等爲十下。征列名數。然此即是常行禮忏。諸經論中開合不同。若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總有八重。一供養。二贊德。三禮佛。四忏悔。五勸請。六隨喜。七回向。八发願。或但爲七。合禮贊故。或但有六。略供養故。或但爲五。以发願回向但總别異故。如十住毗婆沙第五回向。亦同有五。或但有四。除禮拜故。或但爲三。故智論云。菩薩昼夜三時。各行三事。謂忏悔。勸請。隨喜。行此三事。功德無盡。轉得近佛。若善戒經。但有二事。謂忏悔。回向。皆隨時廣略。今文具十。以表無盡。六七二事。俱是勸請。八九二事。回向開出。餘至文顯。   [○@、]第三善財白言下。牒名解釋。於中二。先總征。後普賢菩薩下别釋。即爲十段。段各有三一牒名。二釋相。三總結無盡。   且初第一禮敬諸佛。文三段者。第一牒名。由心恭敬。运於身口。而遍禮故。除我慢障。起敬信善。勒那三藏。說七種禮。今加爲十。謂我慢禮。如碓上下。無恭敬心。二唱和禮。高聲喧雜。辞句渾亂。此二非儀。三恭敬禮。五輪着地。捧足殷重。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五起用禮。雖無能所。普运身心如影。普遍禮不可禮。六内觀禮。但禮身内法身真佛。不向外求。七實相禮。若内若外。同一實相。八大悲禮。隨一一禮。普代眾生。九總摄禮。摄前六門。以爲一觀。十無盡禮。入帝网境。若佛若禮重重無盡。文中正辨第五九十。實通後八。對文可知。二所有無盡法界下釋相。於中三。初所禮境。謂横豎普周。盡帝网境。二我以普賢下。明能禮因。略有二因。一以普賢願力。此即法力。不依行願不能遍故。二深信解力。此即自力。謂印持諸佛。遍於時處。如對目前。三悉以下。辨能禮相。於中二。先總明。謂三業皆遍常無間故。後一一佛所下别顯。謂一佛之前。頓現多佛身。一身之禮。等剎塵數。是周遍相。三虛空界盡下。總結無盡。於中二。先顯無盡。後彰無間。前中。准十地經。有十無盡界。今此有二。證虛空眾生。於眾生中。開出業惑。故成其四。眾生無邊。一一眾生有多業惑。彌顯無盡。文中二。先别明虛空。後總例餘三。今初。先反顯。後以虛空界不可盡故下。順釋。後如是乃至眾生界下。總例餘三。二念念相續下。彰無間斷。疲謂疲倦。厌謂厌足。下之九門無盡例此。   第二復次称贊如來。初標可知。二所有下釋相。於中三。初所贊境。次我当悉以下。辨能贊因。後各以出過下。辨能贊相。三如是虛空界盡下。結其無盡。文少略前。若具說者。皆如初段。   第三復次廣說修供養。初標名。二所有盡法界下釋相。於中二。先正明供行。後校量顯勝。前中四。一所供境。二我以普賢下。能供因。三悉以下列所供具。四以如是等下。正明供養。二善男子諸供養中下。校重顯勝。文中二。先正校量。後征釋所以。今初。先舉所校量。後正校量。前中先總。後所謂下别。别明七行皆法供養。後善男子下。正明校量。准今經文。以前本行供養。校量法供養。然法供養。勝財供養。諸經論中。無不此說。文殊章中。已廣解釋法供養勝。但今文意。将前本行觀想供養。爲財供養。校量於法。則抑其本行。何者如淨名等。先明法供養。後以財供養。校量顯勝。理則照然。今先明本行。後以法供。抑前供養。本說劣行。爲何所益。下偈之中更無校量。但舉本行爲勝供養。明知校量欲顯本行供養爲勝故。梵本云。復次善男子彼彼一切最勝供養。及法供養。修行供養。乃至不離菩提心供養。一念中。以彼彼供養如來。已得最勝善根。增长积集過去供養善根。百分不及一等。此中意云。上來觀行名最勝供養及法供養。此上二類。一念善根。是所校量。過去供養爲能校量。以未修普賢行願供養。不及今修普賢觀行供故。又法供養。通十法行修行。最勝修行。通於萬行。依觀供養。正是修行。故法華中。喜見烧身名法供養。淨名。教於善德行施。無前無後一時等施。名法供養。是則財施若能称法皆法供養。况於深觀。非法供養。智者應思。言迦羅者。此云賢折。人身一毛。以爲百分。言優婆尼沙陀者。此云近少。亦云近對。謂少分相近。比對之分。後何以故下征釋。征意云。何以過去財供。不及今供。釋意云。佛尊重法。行法供養故。校量不及。前文殊章。已有此意。三此廣大最勝供養下。總結無盡。此最勝供養。即前觀行。若此最勝。不及法者。何以無盡。   第四復次忏除業障。初標名者。忏者梵音具云忏摩。此云悔過。若别說者。忏名陳露先罪。悔名改往修來。除惡業障。成淨戒善。是故。文中。偏名忏業。實則三障四障無不皆忏。二菩薩自念下釋相。然忏有二種。若犯遮罪。先当依教作法悔之。若犯性罪。復須起行。起行二種。一事。二理。事如方等佛名經等。通於萬行。理如淨名。觀罪性空。不在内外等。普賢觀經及隨好品。具二種忏。觀經中。明昼夜精勤禮十方佛。即是事忏。觀心無心从颠倒想起。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斯則理忏。隨好品中。等眾生界善身語意悔除諸障。即是事忏。觀諸業性。非十方來。止住於心。从颠例生。無有住處等。即是理忏。事忏除末。理忏拔根。若具足忏。應須善達逆順十心。謂先識十種順生死心。以爲所治。一妄计人我。起於身見。二内具煩恼。外過惡緣。我心增盛。三内外既具。滅善心事。不喜他善。四纵恣三業。無惡不爲。五事雖不廣。惡心遍布。六惡心相續。昼夜不斷。七覆讳過失。不欲人知。八虏扈抵突。不畏惡道。九無惭無愧。不具凡聖。十拨無因果。作一阐提。从無始來。若自及他。無不皆爾。次起十種逆生死心。从後翻破。一明信因果。二自愧克责。三怖畏惡道。四不覆瑕玼。五斷相續心。六发菩提心。七修功德過。八守護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若具此者。無罪不滅。隨好品中具有能治。今文之中含有不具。文分爲二。先舉所忏。後辨忏相。今初。由貪瞋痴者。是惡業因。发身口意。是造業具。三業十支。皆由三毒作諸惡業者。即是業體。有二三種。一善惡不動。今唯取惡。二現生後。今通此三。三三合九種。从三煩恼起。即其義也。無量已下。辨其廣多。以無形故。不見相貌。有則溢空。此則通說順流十心。後我今悉以下。正辨忏相。清淨三業者。明忏業具。昔因三業。無惡不爲。今此三業。一時齊忏。謂處恭胡跪。口陳辞句。遍於法界下明所對境。遍法界者。略有二意。一昔所造罪心事徧布。故今忏悔亦須周遍。二称法性故。何罪不除。諸佛菩薩下正辨所對。即念十方佛。翻昔惡友。诚心忏悔者。简不至心。缓纵情慮罪不滅故。忏悔即含自愧克责怖畏惡道不覆瑕玼。後不復造者。即斷相續心。安住淨戒。一切功德者。即修功补過。匪移山岳。豈填沟壑。總此忏者。以明識因果善惡影响故。亦即守護正法。三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五復次明隨喜行。初標名者。由昔不喜他善。故今隨喜爲慶悦彼。除嫉妬障。起平等善。然餘處隨喜在勸請後。謂先涤身器。次欣法雨。後摄他同己。回向三處。故爲此次。今明隨喜是忏中别義。事勢相違。故先明之。平等平等曠大方堪聞法。二所有盡法界下釋相。謂隨喜四類。以摄諸善。一喜如來善。二及彼十方下。喜六趣四生善。三十方三世下。喜二乘善。四一切菩薩下。喜菩薩善。佛爲最勝。所以先明。餘之三類。从劣向勝。大品經中隨喜品。明大千海水一毛破爲百分。滴取海水。可知其數。隨喜之福。不可知數。故結無盡。等虛空界。法華隨喜展轉至於第五十人。尚難校量。何况最初。此隨喜如來權實功德故。佛爲最勝。三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六復次明請轉法輪行。初標名者。即是勸請。除谤法障。起慈善根。聲聞自度。但忏而已。菩薩愍眾。故須勸請。請佛普雨。自必沾洽。二所有下釋相。中二。先舉所請境。後而我下。正明請法。三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七復次請佛住世行。初標名者。即是勸請别義。二所有下。釋相中。標从勝說。但請如來。釋从通意。三乘皆請。三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八復次常隨佛学。此下三段。皆是回向。前二即回向中别義。故下偈中第七行竟。便標回向。欲收此二属回向故。若别說者。即是所修二利行體。亦是别說所回善根。今此標名。義同等一切佛回向。亦自利行。二如此娑婆下釋相。於中二。一学本師。二例一切。前中亦二。先明所学。後辨能学。前中又二。先明因行。後乃至下。辨果行用。後如是一切下。辨能学。二如今世尊下。例一切佛。三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九復次恒順眾生。初標名。謂隨順眾生種類根性。饶益成就。即利他行。二謂盡法界下釋相。於中二。一正明。二征釋。前中亦二。先所順眾生。四生九類。義見普救夜神。後如是等類我皆於彼下。正明隨順。二何以故下征釋。文分爲二。一令佛喜故。二增大悲故。今初。先征。意云。但佛應順何要順生。釋意云。若順眾生。則爲順佛。若不順生。佛不欢喜。二何以故下征。增大悲故。於中二。先征。後釋。今初。征意云。生佛悬隔。何以順生諸佛欢喜。後釋意云。佛以大悲。而爲體性。若不順生。不合佛體。文中三。初法說。二喻明。三法合。今初。大悲爲體者。標示同體大悲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盤。皆同一性。以了眾生皆無性故。大悲相續。救護一切。二譬如曠野下喻明。生死悬絕。逈無所依。名爲曠野。不生善法。喻以砂碛。佛菩提法如大樹王。智慧禪定猶如枝葉。菩薩依学。况之以華。諸佛證此。目之爲果。一切眾生以爲其根。以大慈悲而爲其水。水滋樹根。華果繁茂。悲念萬類。成佛果因。合文备矣。次生死曠野下合。於中四。一正合。略不合枝葉。二何以下重征釋。三是故下結成。四善男子汝於下。結示令知。三菩薩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十復次明回向行。初標名。回謂回轉。向謂趣向。回己修善。向於三處。謂實際菩提及與眾生。除狭劣障。生廣大善。二从初禮拜下釋相。於中二。先明所回善根。即前九門。後皆悉下。正明回向。此中。正明回向眾生令成菩提。即向菩提。盡於法界。義同實際。所以要此三者。凡是菩薩。必大悲下化。大智上求。而離眾生及菩提相。又此三者。其必相資。一即具三。方成其一。謂爲證實際。須向眾生。以化眾生。成其自利。斷障證真故。亦向菩提。速證菩提。具一切智。斷於二障。方窮實故。餘二准思。更以類取。略有十意。謂依三法故。滅三道故。淨三聚故。顯三佛性。成三寶。會三身。具三德。得三菩提。證三涅盤。安住三種秘密藏故。言三法者。即體相用。亦三般若。謂向實際。依於體法。向菩提者。依於相法。向眾生者。依於用法。餘九三法次第准知。文中二。先願離苦成善乃至涅盤。後若諸眾生下。发心代苦。苦由業生。何能代之。略有七意。一起悲意樂。自超凡境。事未必能。二修諸苦行。後能與物爲增上緣。即名代苦。三留惑潤生。受有苦身。爲物說法。令不造惡。因亡果丧。即名爲代。四若見眾生造無間業。当受大苦。無異方便。要須斷命。自堕地獄。令彼脱苦。即名爲代。五由初发心。常處惡趣。乃至饥世。身爲大鱼。即名爲代。六大願與苦。皆同真性。今以即真大願。潜至即真之苦。七法界爲身。自他無異。眾生受苦。即是菩薩。上七義中。初唯意樂。次二爲緣。次二實代。後二理觀。然約有緣方能代耳。三菩薩如是所修下。總結無盡。   [○@、]第四善男子是爲下。結益令知。   [○@△]大文第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下。顯經勝德分。於中分二。一校量聞德。二或復有人以深信心下。顯餘行德。於中亦二。一總明法行。略說功德。後唯明一行。廣說功德。今初。言法行者。總有十種。一書写。二供養。三轉施。四聽聞。五披读。六受持。七開示。八讽诵。九思惟。十修習。今但有四。謂一受持。二读。三诵。四書写。兼前聽聞。唯舉五行。乃至二字。義摄所餘。言略說功德者。唯說離惡亦即現報。二是故若人诵此願下。偏舉一行。廣顯眾德。舉一例餘。於中分二。先一句舉一行。後行於世間下。辨德。具多勝德。不出五果。文分爲三。第一通明五果。第二别明淨土果。第三究竟成佛果。前中分五。一明增上果。有增上用故。二此善男子善得人身下。等流果。亦满普賢功德行故。三若生人天下。異熟果。乘因感果故。四悉能破壞下。士用果。有菩薩用故。五悉能解脱下。離系果。八支聖道滅煩恼故。二又復是人臨命終時下。别明淨土果。於中二。先顯法功能。後别明勝果。今初。謂報盡舍命。一切不堕。唯此願王。引生淨土。同無常經。眷属皆舍去。財货任佗将。但持自善根。险道充粮食。後到已即見下。别明勝果。於中亦二。先正化生。亦異熟果。乘此善因。淨土生故。後得授記已下。利生大用。亦士用果。三不久当坐下。究竟成佛果。亦離系果。究竟離故。然前段中。初一現果。今此成佛。即後報果。中間諸果。皆是生報。唯一論行。五果具足。三報昭彰。終至菩提。于何不習。   [○@△]大文第三。善男子彼諸眾生下。結勸受持分。於中三。初結前勝德。上猶略叹。今說無盡。次是故汝等下。正明勸持。通十法行。後是諸人等下。重舉勝德。殷懃顯德。意在勸持。然此一卷。文少義丰。寔修行之玄枢。乃華嚴之幽键。功高德遠。何不修持。西天道流。未有不習也。   [△@○]第二爾時普賢下。偈頌總有六十二偈。亦分三段。第一五十二偈。頌前正示普因。第二七偈。頌顯經勝德。第三三偈。頌結勸受持。   [○@、]初中有二。先别頌十門。後一偈總頌無盡。前中文但有八。後三合故。初有二偈。頌禮敬諸佛。於中。初二句頌所禮。次一句能禮。次句明周遍。次句辨遍因。後三句。别顯禮相。謂一一佛所。各有多身。一一己身。能起多禮。故晋經云。一一如來所。一切剎塵禮。二有二偈。頌称贊諸佛。三有三偈。頌供養如來。此中唯說本行供養。不頌校量法供養勝。豈得唯舉劣供養耶。明知长行校量本行。四有一偈。頌忏悔惡業。五有一偈。頌隨喜功德。六有一偈。頌請轉法輪。七有一偈。頌請佛住世。八所有禮贊供養福下四十偈。合頌後三。以後三行皆回向故。八九但是回向别義。八隨佛学。是向菩提。通於二例。九順眾生。是向眾生。一向利他。故此三門不相舍離。文中二。先三十六偈。合頌三門。後四偈願生淨土。   [△@●]前中三。初一偈總標回向。二三十四偈。别頌三門。三有一偈。結皈回向。彌顯三門皆回向也。   [△@⊙]今初。以該八九。故不依前。次三句。牒前所回善根。八九二門属回向故。但牒前七。第四一句。正明回向。略舉二處。實際離相。遍該於二。在無盡中。   [△@⊙]二三十四偈。别頌三門。即分爲三。雖同回向。长行既開。故略標别義。初二偈。頌隨如來学。二有二偈。頌恒順眾生。以順眾生即順諸佛故。先舉諸佛。又佛坐樹下爲化生故。故晋譯云。如來坐道場。菩薩眾充满。令十方眾生除滅諸煩恼。明知相连。三我爲菩提修行時下三十偈。頌前回向。前略。今廣。此下大願。亦是伽陀。然回向與願。大同小異。異謂回向要有所回。发願無善亦可要誓。言大同者。十回向位大願爲體。總願别願皆回向故。今此即是回向大願。文有十願。全同初地。但次不同。彼中次者。一供養願。二受持願。三轉法輪。四修行二利。五成熟眾生。六承事。七淨土。八不離。九利益。十成正覺。今次如經。文分爲二。初二十二偈。别发大願。後有八偈。總結大願。   [△@、]前中十願。即爲十别。   第一二偈。明受持願。亦名護法願。故十地經云。願受一切佛法輪。願摄一切佛菩提。願護一切諸佛教。願持一切諸佛法。今文初句摄菩提。次句持佛法。次二句護佛教。修行戒行。爲護行故。破穿之義。已見上文妙住章中。後偈願受一切佛法輪。即是如來以一切音而說諸法。今能遍受故。上經云。能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   二有二偈。修行二利願。於中。一切妙行皆成就者。此是總句。謂廣大無量世出世間種種行故。亦行方便。餘句爲别。初句行體。即十波羅蜜。除蔽清淨。第三句是行業。以十度行。淨十種蔽。助真如觀。淨十障故。[利-禾+垂]後偈行相。於諸惑業。得解脱者。即出世間行。及魔境界世間道中。得解脱者。即世間行。猶如莲華及日月喻。双喻二行。處於世界。猶如虛空。亦如莲華不着水故。身心清淨。超彼岸故。上之七句。皆是能增长行。第二句是所增长心。由依此義。此行亦名心增长行。故十地云。令其受行心得增长。   三悉除一切惡道苦下。有二偈。成熟眾生行願。第五句總。餘句爲别。初句離苦。因果皆離。次句得樂乃至涅盤。第三豎长。第四横遍。後三句總結长時所成因果。即十地經。令安住一切智智道。   四有二偈。明不離願。謂願於一切眾生恒不離佛及諸菩薩。得同意行故。亦名心行願。願不離一乘故。初句爲總。同志一乘故。餘句爲别。於中。先三句自分行同意業。同者平等一緣故。身業同者。同得如意神通故。語業同者。同說一味法故。上即三輪同。一切行願同者。若福若智。萬行皆同。後一偈勝進同。以更成益復顯示故。   五願常面見下二偈。供養願。願供勝田故。第三句爲總。興廣大供故。大有六種。一心大。無疲厌故。二供具大。財法正行皆具足故。財供摄在總句。法正行。即第五六句。三福田大。即初二句。四摄功德大。即第七句中。究竟普賢道。是勝功德故。五因大。即第七句中清淨二字。如空清淨。爲無常果及常因故。六時大。即第八句。   六有二偈。明利益願。願於一切時。恒作利益眾生事業。無空過故。亦名三業不空願。前偈修福智等。爲不空因。获無盡藏。是不空果。謂暂見身。則必定佛法。暂聞音聲。則得實智慧。才生淨信。則永斷煩恼。得如大药王樹身。得如如意寶身。名功德藏。後偈利益時處。謂遍於時處。求能益法。利眾生故。故地經云。乘不退輪。修菩薩行。今見諸佛演菩薩行。即乘教輪修菩薩行。   七普盡十方下。有三偈。明轉法輪願亦名摄法上首。謂佛轉法輪。願皆摄取而轉受故。文中。初偈轉法輪處。苦据有修行言。合属前段。爲修行處。前已有處。此中晋譯及興善本。皆無修行。故属此段。次一偈能轉圓音。次二句轉法輪時。第十一句所轉法輪。末後一句。即能摄方便。   八有二偈。明淨土願。願清淨自土。安立正法。及能修行諸眾生故。略無淨土之言。以影在後段故。而具淨土七種淨義。初偈即同體淨。以同法性故。令一多互相即入。今文雖辨念劫圓融。意取持中圓融之剎。二有半偈。明自在淨。如摩尼珠。美惡斯現。自在圓通。是故。文云於一念見。舉其佛者。顯是佛土。三亦常入佛境界中者。即是因淨。因有二種。一者生因。謂六度等。如淨名說。二者依因。此復有二。一鏡智淨秽。爲土所依。二後智通慧。爲土所依。此二皆是諸佛境界。又境界者即是相淨。謂七珍等。第八一句。摄於三淨。謂四以如幻二字即是果淨。果亦有二。一所生果。即是相淨。略在境界。廣則影在後承事中。二示現果。臨機示現。故云如幻。五解脱威力。即受用淨。謂受用淨土。離過成德。如用香饭得三昧等。今解脱煩恼。即是離過。道力之能。即是成德。故地經云。成就清淨道。六梵本此句。無及成字。有眷属字。即是住處眾生淨。人寶爲嚴故。七者相淨。已如前說。   九於一毛端下有二偈。明承事願。願往諸佛土。常見諸佛。恒時敬事。聽受法故。第八句爲總。餘皆是别。初之一偈。即承事處。初二句通是真實義相。互相涉入。如帝网故。就中。三世莊嚴剎。即一切相淨土體相。有差别故。第三句即無量相。謂前二相遍十方故。其第四句。辨能知見故。地經云。智皆明了。現前知見。明唯智知。非識境故。故梵本云。我甚深入莊嚴剎。深入有二。一智深入。二身深入。入彼莊嚴剎中。承事如來。非嚴淨彼。若去而字下加剎字。理無違矣。第五一句所承事佛所有佛故。六七二句。即承事時。八相時故。地經之中。但列土相。殊阙此經。   十有三偈成正覺願。願與一切眾生。同時皆得無上菩提。恒作佛事故。文有十二力。前九明業用。後三結因成果。前中九句。有其七業。前之六句。力字居中。一初句即自在業。以神通力普周遍故。二一句示正覺業。不離一毛端處。而於一切處八相成道。故名普門。合云以大乘力遍普門。謂大乘称理。互相即入。而普遍故。三次三句。即說實諦業。謂說實諦。令物悟故。文中通舉說德及益。謂一以智行力内满功德。二以大慈力。普覆而說故。梵本云。以智行力功德满。以大慈力覆一切。後句以福德力遍清淨。即是自他離障。亦說之益。四次第六句即證教化業。說自所證。以化物故。謂以菩提智。契涅盤理。故無所依。梵本云。以智慧力無所依。五一句種種說法業。具足定慧方便等故。六一句不斷佛種業。积集菩提。佛種豈斷。七一句法輪復住業。依大智慧。能淨一切諸善根故。後三句結因成果。由内伏煩恼外降諸魔。普賢行圓。故成菩提。亦可後三復爲三業。以成圓十八。摧滅煩恼業。九降伏魔怨業。十普圓勝圓業。上已别說。十願竟。   [△@、]第二有八偈。總結大願。於中二。先有三偈。總結十願。後有五偈。結歸二聖。今初。前之八海結前九願。後之一偈。結正覺願。前中謂一淨土願。二成熟眾生願。三轉法輪願。四受持願。五修行二利願。六利益願。由願圓故。七有二願。親近二字即承事願。供養二字即供養願。諸佛海言通上二願。八即不離願。不離同志。故长時無倦。後偈結正覺者。以三世因圓正覺果满故。二一切如來下五偈。結歸二聖。及摄所餘。歸二聖者。謂普賢文殊。彰行所属。亦即釋成普賢行願。名法門主故。言摄所餘者。謂餘不說一切大願。是故文云一切願海。即同地經如是無量百千萬亿阿僧祇大願。文中二。初二偈。偏同普賢。後三偈。双齊二聖。今初。所以同者。普賢行故。称法界故。言长子者。最尊勝故。出現亦云。谁是如來法长子故。若表法者。即表法界。先萬物生。無過此故。如有偈言。普賢真身遍法界。能爲世間自在主。無始無終無生滅。性相常住等虛空。既無有始。則是长義。不舍因行。故爲佛子。但云同等。非但無量阿僧祇願。如法界量無盡行願皆悉願同。後三偈。双同二聖者。文殊表解。解发願故。普賢表行。依解起行故。故願與行。分属二聖。理實皆通。又表理智。一相契合。行願相扶。所以双同。   [△@⊙]第三一偈。結皈回向者。上來諸願。皆属回向。彌顯三段。皆属回向。   [△@●]第二願我臨欲下四偈。願生淨土。全同长行。顯經勝德轉生之益。此令起願。彼約說益。爲意不同。然准興善三藏所譯。从文殊師利勇猛智下。兼此四偈。并在顯經勝德之末。末後二偈之前。即頌长行。則此下十二偈。并頌顯經勝德。應分爲四。初五偈頌生淨土。次二偈頌校量聞經功德。次四偈頌通顯五果。後一偈頌究竟果。即應改於願我二字。爲是人字。則無惑矣。今且依文。文則可知。不生華藏而生極樂。略有四意。一有緣故。二欲使眾生歸凭情一故。三不離華藏故。四即本師故。   [○@、]第二一偈。總頌十門。總結無盡。亦别属十願十無盡句。第二十方所有下七偈。頌顯經勝德。文亦分二。先有二偈。頌前校量聞益。後五偈頌通顯諸行益。长行有三。一通明五果。二别明淨土果。三究竟菩提果。其生淨土。在前願中。但頌初後。即分爲二。前四偈。頌通顯五果。後一偈。頌究竟果。今初。文具五果。初偈增上果。次偈等流果。次偈離系果。次半偈異熟果。後半偈士用果。後一偈。頌究竟果。可知。   [○@、]第三三偈。頌結勸受持。初半偈結前諸行。次一偈半。重顯勝益。後一偈結成回向普及眾生。   △第三爾時普賢菩薩下。結說贊善。乃是義生。此會入定。未有佛說。古德共立佛令頓證。   ◎大文第三。爾時世尊下。流通分。於中二。先指所說法。後時眾受持。今初。向普賢說已是義結。今云佛說。亦是義生。意欲總該。亦有二意。一此之一會。佛爲會主。雖諸善友。以總該别。亦属佛說。二遍該九會。以皆不起菩提樹王。遍一切處。一時頓說。向見普賢。在菩提場。摄末皈本。以本該末。并爲佛說。   二文殊師利菩薩下。時眾受持。於中亦二。先列能持眾。後總顯受持。前中三。一列菩薩。次列聲聞。後列雜類。今初。文有四類。前之二類。多在此會。第三普賢。義通常隨。則遍該九會。第四種種世界普來集會。迹通二義。一是前來遠集新眾。二通九會。集有遠近。而梵本無文。二大智舍利弗下。列聲聞眾。唯局此會。三并諸人天下。列雜類眾。二聞佛所說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彰其信受。通前諸眾。然此流通。偏通第九。若通九會。於理無違。何必将斯。要該九會。又准前例。說法之後。尚阙現端及證成等。但案梵文。足有終始。   

我佛昔於大劫海,修行苦行爲眾生。

證此難思解脱門,何幸得聞能贊演。

願此勝因皆上薦,寶祚长安帝道昌。

四恩百辟及含生,同證玄門齊智海。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十

  此疏十卷之内始五卷不慮自梅尾奉感得之爲具一部末五卷借諸人之笔功奉終全部爲如意輪院常住所安置也今年御堂新造之刻并造佛之务励書写之志冀佛教传持而学林枝茂佛閣不朽而香華不怠爰(光經)苟依所望難点止書外題雖恐惡翰只仰結緣而已。   應永年九月十六日金剛佛子澄賢(夏蔼十生年十六)   一本奥記云。   右正元華嚴疏二十卷大藏阙亡有年所矣紹興己巳圓證大師義和得之於梁公御药鼎來吴江例囊并勸緣镂板才辨十二卷先公知府良中因過師谈華嚴得疏读之不能去手欣然嘱師足其八卷又得纲要且欲手書未几倾背俱不及成溥等痛心泣血追述先志亟命刊印式遇外除饭僧徧施阐扬佛旨普益後人福利所皈毕助超往。   紹興二十五年十月十一日孤哀子溥浚溉濯泣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