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記言/卷三十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十二 記言
卷三十三
作者:許穆
1689年
卷三十四

東事二[编辑]

新羅世家上[编辑]

新羅本辰韓之地。宜五穀。饒蠶桑之利。其俗儉嗇。男女有別。新羅出於赫居世。原史曰。赫居世化生。爲生民之祖。其生也。六部長以爲神。立爲君。號居西干。國號徐羅伐。以朴爲姓。當西漢孝宣五鳳元年。立閼英氏爲妃。有二龍見而閼英生。號曰二聖。樂浪來侵伐。見國人門不夜扄。以爲有道之國。乃引歸。赫居世遣瓠公。聘于馬韓。其國君留欲劫之。瓠公曰。寡君修德以治。天道順而五穀穰熟。人民敬讓。傍國炙歸之。寡君修禮與國。遣下臣來聘。禮甚厚而欲劫之者。何也。其國老慙。言於其君。乃還瓠公。其明年。馬韓國君死。或曰。西韓前辱我使。甚無道。不如因其喪伐之。赫居世曰。幸人之喪。不仁。不聽。東沃沮獻良馬曰。聞南韓有聖人來獻云。弁韓降。

赫居世卒。子南解立。號次次雄。立始祖廟。昔脫解。本婆那國人。力學。家貧漁釣。南解聞其賢。妻以女。以爲大輔。任國政。南解卒。遺命立脫解。太子儒理讓於脫解。脫解不肯立。而立儒理。號尼師今。婆那。在日本東一千里。

儒理立。六部大人。皆賜姓。爲貴臣。曰李。曰崔。曰孫。曰鄭。曰裵。曰薛。初置官十七等。曰伊伐飡。曰伊尺飡。曰匝飡。曰波珍飡。曰大阿飡。曰阿飡。阿飡。自重阿飡。至四重阿飡。曰一吉飡。曰沙飡。曰級伐飡。曰大奈麻。大奈麻。自重大奈麻。至九重大奈麻。曰奈麻。奈麻。自重奈麻。至七重奈麻。曰大舍。曰舍知。曰吉士。曰大烏。曰小烏。曰造位。問鰥寡孤獨廢疾者。四方歸之。百姓富樂。有兜率之歌。

駕洛始祖金首露。立爲附庸之國。於是有五伽倻。曰阿羅伽倻。曰古寧伽倻。曰大伽倻。曰伽倻。曰小伽倻。儒理卒。國人皆曰先君之命也。立昔脫解。

昔脫解立。以瓠公爲大輔。脫解得閼智於始林。閼智之生。有鷄瑞。脫解以爲天祚我以胤嗣。改始林曰鷄林。因以爲有國之號。賜其姓曰金。脫解卒。立儒理子婆娑。

婆娑立。勸農桑。修城池。治器械。黜不勤職者。國大治有年。行者不齎糧。

婆娑卒。祗摩立。祗摩卒。無子。儒理子逸聖立。令郡縣大修堤坊。禁民毋用金銀珠玉。逸聖卒。長子阿達羅立。

三年開鷄立嶺。明年置迎日縣。又明年開竹嶺。阿飡吉宣謀叛。事覺奔百濟。阿達羅遺書蓋婁曰。宣不還。無相好也。蓋婁不聽。阿達羅遣兵伐百濟。阿達羅卒。無子。國人立脫解之孫伐休。

伐休立。巡行郡縣。問謠俗。下令毋作土木。毋奪民時。伐休卒。太子骨正早死。太子之子助賁幼。立次子之子奈解。奈解卒。故太子之子助賁立。遣伊飡昔于老。滅甘文國爲郡。助賁卒。母弟沾解立。自阿達羅之世。與百濟相攻伐五世。新羅自儒理滅伊西之國。脫解滅干尸,居漆。婆娑降悉直,押督,比只多伐,草八音汁伐。沾解連克甘文沙伐。幷國十一。國益強。百濟遣使求和。倭遣兵來侵。燒殺貴臣于老。後倭使者至。于老之妻請享。使者飮醉。而燒殺之曰。所以報之也。

沾解卒。無子。國人立味鄒。閼智之七世孫也。味鄒卒。助賁子儒禮立。築城沙道。徙沙伐州豪富於沙道。賜印觀,署調二人爵。二人者鬻綿。相讓不相取。儒禮聞之。賢而爵之。儒禮卒。助賁孫基臨立。問高年。賑窮乏。望祠太白。樂浪,帶方來朝。基臨卒無子。國人立于老之子訖解。訖解卒。無子。立味鄒之從子奈勿。奈勿母曰休禮。味鄒之女也。奈勿立。問鰥寡孤獨。賜穀人三斛。擧孝弟異等。百濟禿山城主。以其民來附。令分居六部。其國君近肖古遣使責還。奈勿曰。民無常懷。懷則歸之。不懷則去之。不患民之不懷。而責寡人乎。濟使大慙。奈勿卒。子幼。國人立實聖。閼智之後也。奈勿時。實聖質於句麗。深怨之。旣立爲君。欲殺訥祗。釋憾於其子。謀泄。訥祗弑實聖而自立。號摩立干。

訥祗二弟卜好。質於句麗。未斯欣質於倭。訥祗思欲還歸而無計策。問歃良州干堤上。堤上曰。忠臣事不辭難。義不辭死。請行。往說麗君曰。賢王尙信。質子。五霸之所不爲。卜好。寡君之愛弟也。質於大國今十年。寡君思相見。日望大王之推愛也。大王許之。寡君德大王之高義。修好不在於質子也。麗王從之。旣還卜好。堤上曰。倭難諭以義。僞得罪亡者。可紿而歸。語王曰。我旣行。卽囚妻子。使聞於倭。至倭。紿言得罪亡狀。先有百濟亡人。言新羅與句麗謀伐倭。又聞未斯欣堤上妻與子皆已係累。以爲兩人深怨於新羅。乃擧兵伐之。令兩人前導。堤上陰遣未斯欣逃歸。而身不去。以聽倭。倭酋長怒其賣己也。召堤上具五刑以待。堤上終不屈。乃燒殺堤上。堤上妻及其二女。登鴟述之嶺。哭望悲號乃死。國人哀之。立祠以祀之。命曰神母祠。晉太元元年。遣使入貢于晉。行養老禮。執饋以養。賜穀帛。始用牛車。倭圍金城十日。解歸。訥祗親師輕騎。追擊之大敗。倭圍王數重。忽有大霧。倭以爲有神助。乃解而去。

地震。金城城門壞。其年訥祗卒。長子慈悲立。倭攻歃良州。命代智,德智。大破之。慈悲卒。子炤智立。初置郵定列肆。通百貨。百濟饑。流民至者六百戶。

王之妻有外私。謀殺王。適有烏報。事發覺。誅之。立報日。以正歲十五日。祭烏。立愼日。以龍致雨。馬服勞。豕鼠耗百穀。每正歲。各以其辰祈禳。禁百事。炤智卒。無子。智大路立。奈勿四世孫也。是爲智證王。

新羅世家中[编辑]

智證王立。建國號曰新羅。始稱王。立喪服制。除殉葬。

定州郡縣。命有司以時藏氷。敎牛耕。作舟楫。于山國降。獻土物。于山,悉直谷。東海中小國。曰鬱陵。王卒。太子原宗立。是爲法興王。

王立。初置兵部。令頒律令。立官制。定服色七等。角干,大阿飡。紫衣。阿飡,級飡。緋衣牙笏。靑黃衣,錦冠,緋冠,纓組有次。梁普通元年。遣使通于梁。於是佛法始行。群臣皆曰。浮屠。其言詭異。從其法。恐後悔。王不聽。乃下令禁屠殺。駕洛國君仇衡降。駕洛亡。時天下分裂。始稱年號曰建元。王薨。弟立宗之子彡麥宗立。是爲眞興王。方七歲。母太后聽政。改元開國。

選童男良善。學孝弟忠信。以異斯夫爲兵部令。治兵事。遣居漆夫。伐取句麗十郡。作浮屠百座。講會。立八關法。百濟與新羅。謀伐句麗。王不聽。句麗德之。與新羅連和。百濟王明禯親帥衆。攻新羅管山。軍主武力擊殺王。斬佐平四人。卒二萬九千六百。士卒無還者。異斯夫又滅大伽倻。先是。伽倻政亂。樂師于勤。以樂器來奔。館於國原。命知法階,古萬德。傳伽倻十二曲。于勤作十二絃琴。又作玄琴。於是徙貴戚大姓六部豪傑於國原。以爲小京。許度僧。廣興佛寺。作皇龍寺。鑄鐘重三萬五千斤。改元弘濟。異斯夫言於王。命大阿飡居漆夫。招文學。作國史。

王山岳得七絃琴。變其制。命曰玄琴。有玉寶高者。作三十曲。傳之續命得。續命得傳之貴金。貴金傳之安長。安長傳其子克宗。克宗作七曲。克宗之後。傳羽調,平調共百八十七曲。作鄕琵琶宮調,七賢調,鳳凰調共二百一十二曲。王幼而立。尊信浮屠。立三十七年。剃髮爲僧。號法雲。妃爲尼。立其子金輪。是爲眞智王。薨。故太子銅輪之子伯淨立。是爲眞平王。改元建福。

王好獵。伊飡后稷諫。王不聽。后稷死。謂其子曰。葬我於田獵之途。冀王之悟心。後王問其塚泣曰。生而諫。死而不忘君。忠臣義也。終王之世。不復出獵。

置禮部。令掌禮式。調府。令掌貢賦。乘府。令掌車乘。

大水。沒民戶三萬三百六十。發粟賑之。

隋開皇十四年。冊王爲樂浪郡公新羅王。唐武德元年。遣使入貢于唐。帝勞問使者。遣使報聘。賜璽書,彩錦三百純。冊封爲王。百濟攻西鄙。拔二城。大出兵屯熊津。遣使如唐乞救。百濟使者適至。帝以璽書責諭。令毋相侵伐。百濟乃止。然相仇如故矣。

王遣末利舒玄。伐句麗不利。舒玄子庾信。率精兵擊破之。拔狼臂。

貞觀六年。王薨。無子。國人立其長女德曼。是爲善德王。改元仁平。問國內鰥寡孤獨。唐冊命女主。爲柱國樂浪郡公新羅王。王宮西玉門池。有蝦蟆大集。主曰。蝦蟆。兵像也。南邊谷玉門。意有兵。遣兵擊之。果有百濟潛師。欲襲邊邑。急擊盡殺之。七重南大石。自移。遣子弟入學於唐。

百濟王義慈。親率兵。伐取獮猴四十餘城。又與句麗伐取黨項。以絶唐路。主告急於唐。欲伐百濟。遣伊飡春秋。乞師於句麗。初大野之役。品釋死而其妻從而死。春秋女也。春秋將行。誓庾信曰。六十日不還。請於王。伐句麗。至則無出兵意。迺曰。二嶺之地。本我地。地不還。兵不出。春秋曰。百濟無道。寡君仗大國之威。欲伐罪。使下臣。致命於下執事。無意出兵。劫人還地。臣有死而已。王怒而囚之。春秋已六十日不還。庾信請於王。募戰士三千人。將伐句麗。句麗聞之。厚禮春秋以歸。使者至唐。太宗已先有東伐之意。至是。帝親征句麗。主發三萬衆。助攻句麗。百濟以新羅空國助王師。襲取西鄙七城。遣庾信。伐百濟。貴臣毗曇,廉宗擧兵。欲廢女主。庾信還擊斬之。作瞻星臺。主薨。立其母弟國飯之女勝曼。是爲眞德王。長七尺。垂手過膝。

主遣庾信。伐百濟。拔十二城。斬首二萬級。獲九千人。又屠九城。斬首九千級。獲六百人曰。報大野之役也。百濟歸品釋及品釋之妻之骸骨於新羅。主遣伊飡春秋如唐。太宗見春秋狀貌環偉。禮接之甚厚。從容問欲有言乎。對曰。百濟恃強。侵伐小邦數十城。絶朝貢之路。陛下不借天威。小邦無所述職。太宗命將軍蘇定方。出兵二十萬人。征百濟。春秋觀太學。請章服而歸。用永徽年號。定百官冠服。

主作太平頌。織錦獻之。

永徽五年。主薨。群臣迎立春秋。是爲太宗武烈王。眞智孫也。

新羅世家下[编辑]

句麗與百濟,靺鞨兵。伐取新羅三十餘城。百濟又攻陷七城。庾信擊破之。攻百濟之刀比。克之。顯慶五年。蘇定方以水陸兵十三萬。伐百濟。帝勅王爲行軍摠管。王親帥師。次南川。遣太子法敏,上大等庾信。率精兵五萬。與唐兵直趨泗沘。百濟王義慈降。百濟亡。王攻取百濟二十餘城。又連戰連勝之。斬首二千餘級。王論功賞。以庾信拜大角干。位十七等上。任用百濟佐平忠常,常永等七人。

定方以義慈見帝。帝曰。何不因伐新羅。定方對曰。其君仁。其臣忠。不可伐也。句麗與靺鞨。攻新羅述川。不克。攻北漢。城主冬陀川力戰二十日。有大星隕於麗軍。天大雷震。麗人懼而去。王以冬陀川爲大奈麻。時百姓樂業。歲大熟。布匹。粟至五十石。

龍朔元年。王薨。太子法敏立。是爲文武王。帝遣任雅相。合諸胡兵三十五軍。伐句麗。帝諭王出兵。與大軍會。蘇定方破麗兵於浿江。進圍平壤。庾信以精兵數萬。直抵平壤。會有詔班師。句麗追躡之。庾信擊破之。斬首虜萬五千。百濟公子福信起兵。迎義慈子豐。西北部皆應之。圍劉仁願於熊津。帝詔郞將劉仁軌。發羅兵救之。連克支羅,大山,沙井。福信退保眞峴。羅兵又擊破之。豐忌福信。斬之。乞兵於倭。以拒唐。仁願請益兵。得淄靑兵四十萬。又與庾信等二十八將軍。急擊之。遇倭兵於白馬浦口。庾信等四戰四捷。連燒鬪艦四百。倭人悉降。豐兵敗奔句麗。王前倭降者數之曰。我與倭修好。無所失道。與百濟謀我。何也。我不忍殺汝。歸語爾主。縱遣歸國。

獨任存城險糧多。攻之不下。又得黑齒常之別部沙吒。互爲形勢。旬日復二百餘城。帝下詔。乃降百濟悉平。王以百濟旣平。大赦。命有司大酺。令國中男女。被服皆從唐制。

句麗貴臣淵淨土。見國內大亂。以諸從官及十二城戶口三千五百四十來降。

摠章元年。帝遣李世勣。伐句麗。王令諸道摠管。領兵助攻句麗。王次漢城。兵二十萬人。遣諸將與唐兵圍平壤。克之。句麗王臧降。句麗亡。唐將李謹行擊破句麗餘衆於瓠瀘河。諸敗兵皆降新羅。王加庾信太大舒發翰。位角干上。食邑五百戶。上殿不趨。以句麗俘虜七千。告祖廟。遂賚死事者帛。有差。

咸亨元年。倭自言其國近日之所出。更國號曰日本。遣使來聘。

王旣多取百濟城邑。欲請和於熊津。都督不聽。乃分遣諸將。攻百濟八十餘城皆下之。又發兵。踐百濟田禾。遂與唐兵。戰於石城。斬首五千級。置所夫里州。以阿飡眞王爲都督。又戰於平壤。大敗。王遣使還虜獲將士七百人。以謝之。

遣水軍將徹川鎭海西。與唐將及契丹,靺鞨兵九戰。皆克之。諸敗軍溺河死者不可計數。帝怒奪王爵。以劉仁軌爲鷄林道大摠管。伐新羅。以王弟在京師者仁問爲王。遣歸劉仁軌。攻七重城克之。王遣使乞罪。貢方物。乃赦王復王爵。詔李謹行。屯買肖以經略之。

奈麻德福。作新曆。

令僧義相。作浮石寺於太白山。治宮室。聚四方珍禽怪獸。

薛仁貴攻泉城。將軍文訓逆擊大破之。又擊破謹行二十萬衆於買肖。又與唐兵十八戰。斬首六千級。沙飡施得。與薛仁貴連戰數十合。皆勝之。斬首虜甚多。王立二十一年。日無光如夜。天狗隕。王薨。太子政明立。是爲神文王。遺命葬東海石上。

置醫學博士。又置律令典博士。

立國學。遣使如唐。請禮典。薛聰作九經訓義。時東海出萬波息笛。吹律而東海無波。置州,郡,縣百濟舊地。熊川,武珍二州。泗沘,發羅二郡。石山,馬山,孤山,沙平四縣。

彗星出五車。

嗣聖元年。王薨。太子理洪立。是爲孝昭王。薨。無嗣。國人立其母弟隆基。是爲聖德王。王立。赦復諸州,郡,縣一年租稅。

王作官箴。戒百官。令群臣。各言闕失。置典祀署。唐勑王改名興光。避開元諱也。

開元十九年。下詔褒仁義之邦。賜綵綾五百。帛二千五百。又賜紫羅繡袍瑞文錦三百。太大舒發翰金庾信滅句麗六年卒。其妻爲尼。太宗女也。封夫人。歲給金城租一千。

渤海,靺鞨叛。唐召兵。王遣將。與唐兵會。伐渤海。天寒大雪。山深阻阨。士卒多死。無功而還。作漏刻。置漏刻典博士。改詳文司。爲通文博士。掌詞命。

大鑄佛鍾於皇龍寺。重四十九萬七千五百八十斤。賜孝子向德租三百斛。命有司。立石紀之。向德。熊川州板積鄕人。

開元二十三年。帝賜以浿南句麗舊地。明年。王薨。太子承慶立。是爲孝成王。四年薨。太子憲英立。是爲景德王。

置國學。諸業博士助敎。置貞察。糾正百官。又置天文博士。定九州。曰尙州。曰良州。曰康州。曰漢州。曰朔州。曰溟州。曰熊州。曰全州。曰武州。小京五。郡,縣四百五十。

永泰元年。王薨。太子乾運立。是爲惠恭王。才八歲。母太后聽政。

兩日竝出。星隕王宮。相擊如火光。彗星出。大雷電震佛寺一十六所。天狗隕。庾信塚旋風起。至赫居世塚。晦迷有哭聲。王懼責己。祭庾信。黃霧四塞雨土。伊飡志貞作亂弑王。上大等良相。擧兵誅志貞而自立。是爲宣德王。奈勿十世孫也。立社稷。修祀典。貞元元年。薨。遺命燒柩。無嗣。群臣迎立上大等敬信。奈勿十二世孫也。是爲元聖王。

追尊四世爲王。王都大飢。出粟六萬六千二百石。賑之。立科擧法。有上讀,中讀,下讀。通五經,三史,百家者擢用。有金生者。隱居不出。年八十。其書傳天下。發七州丁壯。築碧骨堤。貞元十五年。王薨。遺命燒柩。太子早卒。太子之子俊邕立。是爲昭聖王。

暴風。臨海,仁化二門壞。王立一年薨。太子淸明立。是爲哀莊王。

母太后。金神述之女。惡同姓。以父名神爲申氏。作伽倻山海印寺。禁立佛寺。禁佛寺用金銀錦繡。牛頭州。有石自起立。望海寺二塔相擊。西兄城鹽庫鳴。門戟令彥昇。弑王自立。是爲憲德王。昭聖王之母弟也。

王城大風大霧如夜。唐李師道叛。帝詔徵發。王遣將。以甲兵五萬討之。唐恩縣有石自移。浿江南川二石相擊。西原京雨,蟲大飢。追封太大舒發翰庾信。爲興武王。寶曆二年。王薨。太子景徽立是爲興德王。

開成元年。有星孛于東。太白犯月。王薨。無嗣。從祖弟均貞。從祖弟之子悌隆爭立。中原大尹金陽。立均貞。侍中金明。圍王宮。弑均貞。立悌隆。是爲僖康王。明又弑之而自立。均貞子祐徵。收餘兵。與淸海大使張保皐。謀復讎。陽亦募兵。擊殺明。迎立祐徵。是爲神武王。立四月而薨。太子慶膺立。是爲文聖王。

大中十年。王薨。立其叔父誼靖。是爲憲安王。薨。無嗣。遺命立其壻膺廉。是爲景文王。僖康王之孫也。薨太子晸立。是爲憲康王。王遊鶴城。還至海上。有大霧迷路。禱于海神。大霧乃開。號其浦曰開雲浦。有四人者。異形詭服詣王前。歌舞以諷。從王入京。賜爵號曰處容。崔致遠初事唐。知天下亂。歸國。又新羅政衰。入深山不返。中和四年。遣使如唐。賀破黃巢。光啓二年。王薨。無嗣。立其弟晃。是爲定康王。

王立一年薨。遺命立女弟曼。是爲眞聖王。主淫亂無紀。佞倖用事。政大亂。弓裔叛據北原。裔。憲安王庶出子也。裔生。屋上白氣屬天。日者奏。兒五月五日生。生而有齒。不利於國。王命勿擧也。其姆竊擧之。比長。從浮屠。尋棄去。從竹州賊箕萱。不禮之。又棄去。從北原賊梁吉。吉委任之。裔善鬪。與士同甘苦。得衆心。

甄萱叛。據全州。自稱後百濟。萱父阿慈介者。務耕種起家。至將軍。初。萱父耕田。母饁之。置兒林木下。虎來乳之。年十五。自稱甄萱。從防守爲裨將。見新羅政亂。遂從群盜。劫郡縣。有衆五千。據武珍州。自立爲王。

弓裔攻取漢州十餘郡。遂據松岳郡。自立爲王。乾寧四年。主傳位於太子嶢。憲康王之子也。是爲孝恭王。裔攻取浿西道及漢州三十餘邑。立國號曰摩震。紀元武泰。設百官明年。改元聖冊後改國號曰泰封。改元水德萬歲。徙都鐵原。又攻取尙州等三十餘城。遣王建,黔式。擊破甄萱於沙火。士馬益強。十六年。王薨。無嗣。國人立大阿飡景暉。阿達羅之後也。是爲神德王。薨。太子昇英立。是爲景明王。裔猜忌有功者。皆殺之。諸貴臣人人自危。國中內叛。其諸將立王建爲王。國號高麗。建元天授。國人鼓譟。從之者萬餘人。裔出走。爲斧壤民所殺。

高麗定都松岳郡。以平壤爲西京。

甄萱。陷大良仇史。王求救於高麗。高麗遣兵救之。王立八年。薨。母弟魏膺立。是爲景哀王。

王立三年。甄萱陷王城。執王數之。令自殺。盡取其子女,珍寶,兵仗,百工。強辱妃嬪以亂之。立傅。文聖王之後也。

高麗敗甄萱於甁山。萱敗走。東方州,郡二十餘城皆降高麗。萱子神劍作亂。囚其父於金山佛宇。自立。萱奔高麗降。

王立九年。以國微弱不能立。欲降高麗。國之舊臣或不從。有王子諫曰。興國亡國。天也。君臣死守。力盡則同死社稷。禮也。不可降也。王曰。吾不忍以寡德之故。使百姓父子兄弟。僵仆。暴骸骨於原野。王率群臣百姓。降高麗。新羅亡。新羅自赫居世。三姓相承。至王傅五十六世。凡九百九十二年。王子入深山。倚巖爲屋而居。以終其身。高麗封傅樂浪王。食邑八千戶。歲給一千。除慶州爲食邑。卒諡敬順。

新羅。方外別國。聲敎所不及。不列於冠帶之倫。然赫居世,脫解,閼智上哲相承。三姓揖讓而迭王。此三代之所未有也。有德之治。立國千年。號爲仁義之邦。至亡國之世。猶有遺風餘敎可觀。可謂善始善終者也。

駕洛[编辑]

駕洛者。新羅南境海上別國。初無君長。始祖化生。當東漢建武十八年。有九落九干。神明之。推其始出者立爲君。號曰首露。姓曰金。建國號曰駕洛。亦曰。伽倻此所謂駕洛伽倻者也。其次五人各爲五伽倻主。一曰阿那伽倻。今咸安郡也。二曰古寧伽倻。今咸昌縣也。三曰大伽倻。今高靈縣也。四曰碧珍伽倻。今星州牧也。五曰小伽倻。今固城縣也。首露立七年。得阿隃陀國君之女。立爲妃。是爲皇玉夫人。亦曰普州太后。姓許氏。或曰。南天竺國君之女。或曰。西域許國君之女。亦曰。許黃之國誌。記其先君之命曰。東方有駕洛元君。得女爲配。浮海而至云。首露之世。黎民太康。四方來則之。有音汁伐與悉直谷。爭地相攻伐。兩國爭質於新羅。新羅以爲首露神明之治。召問之。首露至。以所爭地。屬之音汁伐。而兩國之難解。新羅國君婆娑命六部大人。享首露。諸部畏之。皆使伊飡主客。而獨漢祗部主客。不使貴人。首露以爲慢禮不恪。擊殺其大人保齊。駕洛有得罪亡者。依音汁伐。首露遣使索之。音汁伐不與。首露擧兵攻之。音汁伐降。後新羅祗摩立。伐駕洛。敗於黃山河。於是國益強。其地東至黃山河。北至大良州。西南際海。西北至居陁州。百濟之界。

孝靈中平六年。太后許氏卒。壽百五十七。太后有十男。得母姓者二人云。孝獻建安四年。首露卒。壽百五十八。葬納陵。子居登立。召七點山人旵始。作招賢臺。傳麻品,居叱彌,伊尸品。至坐知。得傭女而嬖之。女儻用事。國大亂。其臣元道諫。筮之得解。解之繇曰。解而拇。明至斯孚。坐知謝之。擯女于荷山。國以治強。傳吹希,銍智。銍智祀國母皇玉夫人。銍智卒。鉗知立。鉗知卒。仇衡立。新羅法興王元年。仇衡降新羅。王待以客禮。以其國爲金官郡。封之食邑。至文武王立。置金官小京。駕洛凡十世四百九十一年而國亡。

贊曰。古初。海隅生人物最後。堯時始有檀君。至漢時。有赫居世,金蛙,朱蒙,閼智,毛羅良高夫。皆無人道而化生。建武世有六伽倻主。其生亦然。上古有熊氏婦。感大電生軒轅。契之生。簡狄呑玄鳥墮卵。后稷之生。姜嫄踐巨人迹。自古生民之祖。其生固然。釋利貞傳曰。大伽倻厥初有神女。感夷毗訶。生腦窒朱日。腦窒靑裔。此天地之氣生之也。朱日者。大伽倻主伊珍阿致也。靑裔者。駕洛始祖金首露云。此不可知也。崔致遠作利貞傳。

大伽倻[编辑]

大伽倻。自伊珍阿致九世。有異腦異腦。七世至道設智。滅於新羅。凡十六世五百二十七年。伊珍阿致之世。富強五百年。或傳嘉悉。時有伶人于勤。學秦箏。作十二絃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