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記言/卷二十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九 記言
卷二十
作者:許穆
1689年
卷二十一

丘墓四[编辑]

洪靜而碣[编辑]

公諱宇定。字靜而。姓洪氏。本南陽人。大王父昷。有隱德高行。仕爲掌苑署掌苑。追爵領議政。王父可臣。以儒學顯用。致重名。宣祖世。守洪州。討平湖西之亂。封寧原君。致仕卒。追爵左議政。洪州有淸難碑。牙山,溫陽。皆立祠以祀之。父榮。漢城府庶尹。母陽川許氏。吏曹判書筬之女也。公兄弟三人。公最長。二弟宇遠。嘗以言事斥諫官。宇亮連守邊邑。以政淸聞。公卓犖好奇偉。不局束。以爲名。修身潔行。其文章亦然。崔海州沂。愛其奇才。以女妻之。二十二。擧進士。其年。海州獄起。崔氏之禍殆無遺類。而公亦逮繫。經夏。每對獄。詞明義直。雖當時獄事鍛鍊文致。無所不至。而亦無詞而傅死議。李爾瞻素重其才名。欲令從己。而動以福禍。公歎之曰。人固有一死。無罪枉陷。亦何愧於心。終不動。今右相元公斗杓,判中樞李公澥素善。以布衣陰結當路者。日夜以計解之。卒付處天安。八年。仁祖克大難。大釋諸囚。公旣得釋。韜晦自隱。弊衣放跡。傲玩而自戲也。前後除拜皆不就。事親色養。雖疏節細行。皆人之所不及者。人皆曰。孝子之行也。丙子。避亂大嶺之南。卜居奉化縣文殊山下。從泉石之樂。因自號曰杜谷。從地名云。仁祖召用遺逸。以公特拜工曹佐郞。後改泰仁縣監。又爲司宰監主簿。終不起。或謝恩而去。及拜黃澗縣監。公已歿矣。疾病必衣服冠而朝禰。且曰。禮。男子死。不絶於婦人之手。出外舍。令衮爲書。與二弟訣。遺敎其諸子。一以爲惡爲戒。因與客言消息聚散之常。無慼慼於死生之變。公有瓌才奇氣。潔身遁世。肆志於名利之外樂而終身。豈不魁然大丈夫也哉。公生於萬曆乙未十一月二十二日。歿於還甲之明年七月二十八日。葬於安東治北三十里憂無洞。有男四人。克,允,凭,衮。女二人。其二壻。林震喬,兪命世。銘曰。

嫫母之喜。子奢之詈。罷牛之駕。驥騏之恥。高蹈尙志。與物傲戲。淸士之介。可以廉頑夫。可以礪濁世。

李楊溝銘[编辑]

李光源述初。其先韓山郡人。高麗侍中穡之後。其世多達官聞人。九世至贊成諱德泂。於述初爲皇考。母高靈申氏。參判湛之女也。述初生未成童。申夫人卒。其顏色慼容。客有不忍見者。而里中兄亦以嬉戲相戒。長則方正堅嚴。寡言笑無戲押。居常。不衣冠不處。人亦不以惰慢居其側。平生樂與人爲善。非誠信不爲。好讀書。不干祿求名。仁祖功臣元斗杓,李澥微時。與之相善。當光海政亂。兩人者私相語試之曰。或不幸有變。爲上乎。爲西宮乎。時太后閉之西宮。述初不答。亦不復言。沈器遠者。初從此兩人者。亦與之交相好。述初語兩人曰。吾聞此人無行。當絶。兩人亦與之交絶。後復交驩如舊曰。人之言或不然。述初曰。然。此人非吉人。絶而復驩。莫有謀乎。兩人者縱不言。癸亥之謀已成矣。後器遠旣暴貴謀叛。事發覺。夷其族。甲子。李适叛入京城。贊成公從上南狩。至天安。衛士夜驚擾亂。及行宮百官奔竄。述初白贊成公曰。事變不可知。不可離上前。立行宮門外。驚定乃已。賊平賞群臣從上者。有親戚從者。皆賞之。述初曰。跋涉道路。爲親故也。以從上受賞。無義也。卽避去。後天官薦其賢。除陵署郞。累轉楊溝縣監。贊成公已老。事繼母李氏。父母喜則亦喜。憂則亦憂。顏色不怠。出於至行。嘗無病。暴遘疾。積醫不效。二年而述初死於官。其所與友者。許博汝約。聞述初病且死。急馳出楊麓三百里與訣。述初客死。其正終命訃歸喪皆汝約。述初萬曆十九年辛卯生。崇禎八年乙亥死。年四十五。葬高陽之蕨山。初娶完山李氏。儒生梓之女。亦有至性善行。早殀。子男女二人。男鼎慶。頗有先人風。慕義有氣槩。父客多之。壻柳愼吾。後娶亦李氏。係出咸平。長興都護府使輝陽之女。無子。述初又有庶出子一人。益慶。其銘曰。

已乎述初。行出乎古人。卒使短折而無命。天道不能勝人耶。

許佐郞銘[编辑]

公諱博。字汝約。姓許氏。孔巖之世也。成廟相忠貞公琮六世孫。而承旨昕之孫。僉知中樞坪之子也。母光州盧氏。公博覽強識。不喜擧子業。當光海政亂。廢擧且十年。仁祖克大亂之明年。選國子兩試。十年。初授司饔參奉。掌燔瓷。湖西產土。其所掘地。多百姓塚墓。公歎曰。壘壘皆塚。不發人之塚。無土。寧不擧職得罪。遂決去。因事得已。人皆嘆息曰。善乎。仁及泉壤。其明年。登大科。選入槐院。遷承政院注書。丙子之亂。從上於南漢。旣下城。因落南。夏。拜秋官郞。尋改儀曹。上疏言事。爲被擄人贖還事也。所言切直。上採之。下廟堂議。事竟不行。明年春。爲養出爲任實縣監。一年。以治理聞。當褒賞。其十一月某日。客死官所。年四十四。百姓如悲親戚。邑里皆有追思碑。公儀狀俊偉。確然能立不撓。好潔廉。不以苟祿爲心。家貧爲養。遊宦遠途。卒。無命而殀。人皆惜之。公平生善事父母。李光源述初稱之曰。敬事其親。忠養不怠。不敢須臾忘父母。吾見許汝約一人云。宜人全義李氏。贈議政重基之女也。治家敎子。有賢婦人之德。公歿七年十月某日。四十九歿。有二男四女。男𣜦,棠。壻金塾,李尙彬,柳得輔,崔光斗。皆士人。公及宜人之葬。初在廣津上許氏族葬。至上之十年。改葬永平之白雲山下。同塋而窆。銘曰。

頑鈍者受福。良善者無祿。天道泬洄。禍福之報其壞。

龍門孝子碣銘二十一字[编辑]

孝子。梁姓。諱應源。字彥長。世祖宰相梁誠之六世孫也。曾大父谷山郡守允精。大父司憲監察思訥。父誾。早世。母宗室李氏。太宗別子孝寧大君𥙷之六世孫。敦勇校尉思安之女也。孝子早孤。母老能色養。萬曆中有倭寇。國大亂。奔竄經年。能販業以供給。亂後仍卜居龍門。耕田力作。兄弟二人。皆貴至連帥。家無畜積。歸則兄弟共財。好任恤。善與人。忠愛恪愼。及有母之喪。爲之六年不去衰。雖禮之過於禮者。而君子稱其至行。仁祖世。特旌表龍門孝子之閭。見世亂。挈妻子。入洪川山谷中。從巖泉之樂二十餘年。七十九歿。其入山中後年。淸人攻我。國大亂。卒有南漢之敗。今谷口。有哲隱亭。前有一邑宰。慕其賢名之云。有墳墓。在坡州城山梁氏族葬。妻李氏。本與國同姓。我太祖弟義安大君和之後。而國子進逢之女也。先二十六年歿。今其葬同原而異塋者也。男修亦有子弟之善行。無子。以其從兄弟之子益景爲後。銘曰。

行出於至誠。有以成百代之譽。請觀於龍門孝子之閭。

秋潭處士銘[编辑]

君諱頠。字子儀。姓鄭氏。本迎日縣人。高麗忠義伯夢周之九世孫也。忠義伯六世。有光韶。光韶生祥龜。祥龜生繕元。以壽考。秩從二品。拜副護軍。於君爲皇考。妣晉陽河氏。我太祖名臣文孝公演之後也。君天資英發敏學。多通其術。以明體適用爲要。不喜崖異。篤信善行。士聞君之風者。爭慕與之交。其居家事親。必安其體樂其心。恭敬忠養。至老不怠。兄弟四人。共財而居。敎行於家。精於本草。善岐,黃之術。好施與。勸遷徙無田者。耕於海上。秋大熟。得穀百數。悉散與貧交疏昆弟。不有之曰非爲利也。欲立義莊。不果棄之。旣志大而行潔。不肯從人自售。樂居岩泉。自號秋潭居士。崇禎末。吾落南與君入海。登臨九井。欲觀於靈祠。君不從。吾心敬之。以爲不如。朝廷下州縣選才學士。州家擧君者非一。而卒無推挽者。沒而不見。嗟呼。天之降才若有待。而或湮滅而不稱者。命耶。天道福善禍淫。自古善人者多如此。何也。君生於萬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歿於上之八年八月二十一日。年五十九。葬於牙先兆之次。在晉州治南二十里。妻昌山曺氏同原。有二男。挻,欐。欐進士。又有庶出子檀。銘曰。

嗚呼孝且惠。質而翼。揭揭良善之特。

師尙父曰。五宗安之曰孝。愛人好施曰惠。名實不爽曰質。思慮深遠曰翼。

[编辑]

金夏圭玄瑞殯表[编辑]

金夏圭。字玄瑞。慕齋金文敬公五世孫也。家貧好讀書。常誦易。通聖人畫卦之旨。先天後天之法。樂山澤之遊。慕奇古拔俗。別號奇广。其文亦然。讀之多警人者。不幸無命。四十七死。君少喪母父老。無他兄弟而死。其一女已嫁。餘二子女皆幼。又一子。生才三日。君死亦客死。其妻之兄鄭道泂子中。飯用嘉疏。解衣而殮。置銘于肂。埋之臨江南其族葬之地。文敬公墓下。其坎見衽。蓋殯也。君生於仁祖克大亂之五年某月某甲。死於寧陵崩改葬之年十月戊午。君將死。嘆息言曰。親老而不能養。妻子凍餓而不能恤。吁嗟乎。命之卒矣。君死之夕。忽晦冥。大電疾雷暴雨。此何也。君同與萬物遊於世。不健羨於厚大。不苟笑而趨俗。喜鼓琴。有高蹈特立之氣。長辭歸化之感然耶。抑異氣之變化耶。

遺事[编辑]

禹侍中遺事[编辑]

禹侍中諱玄寶。字原功。丹陽郡人。稽之麗世家麗史本傳。恭愍時以文學進。爲春秋檢閱。轉至左司諫大夫。禑二年。以密直提學。進政堂文學。爲門下贊成事。十二年十月。與判門下府事曺敏修,贊成事張子溫,簽書密直司事河崙。如元。謝命諡襲封事也。十四年春。王出行西海。令留守王城。發五部丁壯。聲言從王所大獵。實攻遼也。其五月。太祖回軍。禑特拜右侍中。禑廢。罷侍中。昌二年。金佇獄起。以迎禑於驪興。陰與益陽謀作亂。郞舍伏閤請罪。昌不聽。免官而已。尋判三司事。恭讓立。有尹彝,李初事。逮繫。赦出。許外方從便。臺省以爲不可旁。付處鐵原。尋召復其官。及益陽死。安置鷄林。其明年。高麗亡。太祖賜功臣爵號。辭不受。上特厚賜之。待以故舊之禮。請歸田里。特進丹陽伯。時公歿矣。年六十八。追爵領議政。諡忠靖。後子孫每以十月上日。修祀事。其告享之文曰。孝後孫某。敢用粢盛醴齊。祇薦歲事于先祖考高麗門下侍中府君。流離去國。興滅之際。苦心之操。危身之忠。以遺我子孫後世。先祖妣竹山朴夫人配食。尙饗。墳墓。在古長湍東二十里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