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記言/卷五十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五十七 記言
卷五十八
作者:許穆
1689年
卷五十九

妖孼鬼神之災[编辑]

祈禳牛疫文庚申二月初吉日𦑘爲安峽時。[编辑]

妖孼成災。人多疾疫。牛畜多死。十翼曰坤爲牛。洪範曰土爰稼穡。牛能耕。稼穡付於土。牛禍稼穡之災。無牛則耕不作。耕不作則稼穡不成。稼穡不成則無食。無食則人之類絶矣。土德。主子母之仁。衆生龥號。相感在鬼神。守土者。爲神人之主。至誠祝禱。無感則無神。爲鬼神之羞。消牛禍以成稼穡。成稼穡以利生民。鬼神之責也。民悅則神悅。亦永有馨香之報。

熊淵謫鬼祟二百二十九字論鬼神之正變。以及妖孼。[编辑]

鬼神者。造化之靈。體物而不遺。精氣交感。禱焉則應。致之則格。能冬寒夏暑春發秋收。風雨時若。百穀禳熟。無災無殃。民無疾疫殀札。此鬼神之正。殷人嚴祀事。以明鬼神之德。若鬼神亂而興妖作孼。妖旺招殃。災害竝臻。或人死而靈識不散。以禍福食於人。尤非鬼神之常。周官以時大儺。男巫招弭。女巫祓除。以却凶惡。人皆忌惡妖孼。以禳以磔。待以不祥。亦爾鬼神之羞。今爲爾神。齊戒虔誠。用盎齊潔牲。禱爾有神。責以鬼神之正。鬼神至靈。感通無間。惟爾有神。亦以鬼神之正。報我有人。毋相侵瀆。神人和豫。邦有常典。永有馨香之享。毋以妖惡亂德。毋以災害亂人。毋自作爾神之羞。急急如律令。辛酉四月二十五日。

節行忠臣[编辑]

高麗徐掌令墓石記[编辑]

高麗掌令徐公甄。利川人。當麗之末世。見危不去。恭讓四年。爲掌令。與省憲。金震陽,李擴諸諫官。罪狀趙浚,鄭道傳,南誾。及益陽被誅。指爲儻與。諸論法者皆放流之。其年。恭讓遷原州。高麗亡。居衿陽。坐不北向。終身不對漢陽城郭。托物吟哦以自傷。執法論以謳歌思亂。當抵法。

太宗曰。甄。高麗臣。不忘古國。甄。夷齊之倫。何可罪之。不問也。嗟乎。國亡矣。王氏絶矣。沒身不易其心。忠亦慼矣。麗史忠節傳。贊曰。麗亡。鄭夢周,李穡,金震陽,李種學,吉再,徐甄數君子者。或死或不死。而其自靖一也。衿川燔塘。有徐掌令塚。至宣祖世。有宰相尹根壽白上。封忠臣塚。仁祖九年。爲之立祠。竝祀姜太師,李相國。命曰三賢祠。有三賢祠記。

上之八年孟夏上浣庚辰。

立碣墓前者。外裔子孫監察金衡重也。

朱溪君碣陰記[编辑]

朱溪君諱深源。字伯淵。別號醒狂。我恭定王第二王子孝寧大君𥙷之曾孫。而宗室諸公子也。性方正好讀書。以文學著聞。一時士爭師之。先公子枰城君偉賢。我惠莊王稱直而文者也。我康靖王薨。燕山君嗣立。狂悖無道。賊殺忠良。好淫虐。國人叛之。公子數諫不用。極言嬖婞臣。士弘讒賊用事。以大逆誅族其家。二子幼寧,幼槃。皆死。幼寧以才學顯用。禍時爲天官正郞。少子幼靖。幼寧子敦復。以童稚。沒入爲奴。事在史氏。公子家旣滅死。而有遺文七卷。傳於鳴陽正賢孫。其受業弟子也。及燕山君廢。而恭僖王立。大釋諸囚。公子追爵興祿正一品。旌其閭。置守塚十家。給復田五結。令祭祀不絶也。敦復召除官。至谷山郡守。昔當殷之亡。微子去之。箕子佯狂爲奴。比于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三仁之行不同。而其心出於至誠。孔子稱其仁。若公子。可謂比干之仁也。亦至矣。公子被殺死至今二百三十四年。有外子孫延安都護府使權德徽。刻石其墓曰。朝鮮公子朱溪君之墓。今上卽位之七年秋八月朔日辛巳。

文章[编辑]

自評[编辑]

老人才智下。平生讀書。非好書。勉其所不及者然也。又不樂世俗之文。嗜讀三代古文。卒無所得。嗜好如初。下則左氏,國語,戰國,長短書。先秦西漢。太史公,相如,揚雄。又旁及百家。又下則韓,柳氏最逼古。行年六十。讀至萬有餘千。如虞夏之皥皥不可當。商詩之古奧。周誥之聱牙。先秦之雄健。西漢之博大。以爲皆爲吾有。而顧魯鈍未能耳。諸家百氏。瑰詭閎博。皆莫如經傳之雅馴。反而求之。亦已過七十八十。於文。可謂勤且深矣。於心。亦以爲幾入於無窮。而視古人則卓乎其不可及矣。古人何可爲也。槩論之。文者。天地之文也。非人智巧所及。上世包羲氏則河圖作易八卦。制作文字。通天下之亹亹。其文在天爲日月星辰。在人爲禮樂文章。文章之盛衰。在世道之汚隆。人文歷夏商至周甚盛。自東周以降。孔子歿。周道衰。諸侯更霸。百家起。至秦專用法術。焚滅詩書。天下遂大亂。聖人之文。貳於老氏。散於百家。然去古未遠。天地純厚之氣猶在。屈原作離騷。馬遷紬史記。自黃帝始。至于麟止。揚雄作太玄法言。揚雄死。古文亡矣。魏晉氏來。蕭索無餘。唐時韓,柳繼西漢之末。韓淳而柳刻。宋興。修明三代之治。文學歸於訓詁。明驅除戎狄。掃淸區宇。自以功德。傲蔑秦漢。而治道譎詭。發於心者。非六經之治。其文章亦然。老人修文學九十年。縱不逮古人。老說讀古人。爲古人之徒。年老所著述。於今之世。固爲無用之空文。猶不捐。各分類成一書。自性命天人之本。推之人事。善惡,邪正,死生,終始,古今之變。治亂,興壞,郊廟,禘嘗,海岳,川瀆,鬼神,百祀,儀則,禮節,忠臣,烈士,孝子,貞婦,善行。四方風土。謠俗百產。域外雜種珍異。昆蟲草木災異妖孼物怪。俱著畢擧。老悖昏耗甚矣。此記言之作也。述自評五百七十三言。重光作咢白露節下弦後日。期頤老人眉叟。書。

記言。有原集,續集。旣序記言。老而讀書。又作自評。

騷學三體序[编辑]

先生以詞賦著名。羅州居平人。少博讀書。爲文章。其文贍而奧。肆而博。瑰奇抑揚。長於諷。本之屈原。參之子雲,相如,韓,柳氏。而成一家。萬曆中應國子試。獻玉貌篇。擢爲壯元。號爲鄭玉貌云。於是聲名滿一世。高抗不肯屈己下人。與世多抹摋。丁酉之亂。南方陷爲賊窟。募湖中子弟。同諸義兵伐賊。與用事者不相能。陷之累絏。欲必置之死。而有解之者得脫。然猶排擯之。坎壈不得意。客遊京師。弟子日集。戶外屨常滿。講學皆不出孔子之敎。號爲蔥山先生。屈原怨而思。子雲相如。姱而媚。班固艱。退之平。子厚苦。蓋楚苦漢麗唐變古而爲排者也。先生集諸家。爲騷學三體凡三十二篇。平生諸作。每寓意千古以自宣。著述之體。深思永嘆。奇奧爲絶調。梁松川嘗稱千載曠音。先生姓鄭氏。諱彥𧦱。字宇容父。其先百濟之湯井人。七十四歿。無子孫。墳墓在西湖。重光作咢夷則之月哉生魄三日。九十弟子石戶老人。序。

古文[编辑]

汗簡文[编辑]

上篇五章五十四言[编辑]

天爲萬物之祖。聖人萬國之宗。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聖人無私仁。

惟至誠無私。無私則道自生。

惟無欲。惟無私。聖人無欲。

故聖人。無可無不可。

中篇四章四十八言[编辑]

天道不息不已。一往一來。循環不窮。以行化育。

天地以生物爲心。聖人以利物爲心。

品物咸亨。各正性命。

非至德至道。不凝焉。

下篇六章八十五言[编辑]

天道變化。四時錯行。日月代明。鬼神著矣。

變易無常其生物不測

惟聖人。能盡之矣。聖人能與天地參者也。

能盡性盡物。通神知化。經綸天下之大經。至誠之道也。

誠者。天道也。不誠。無物。

誠無爲。無爲之極。論說不能及至矣。

哀悼文[编辑]

金顯卿哀詞幷序[编辑]

我以耄老後死。親知皆盡。於世無懽。君亦衰老在世。知君莫如我。知我莫如君。我年至九十。老於君十二年。道里脩遠。每見書。期以未死願一相見爲言。豈意垂死者存。而強康者亡也。慟哭長言。以敍永訣。

孝友之積。忠愛之仁。一出於古人。直道在我。不枉己而循物。確而寬。直而安。古人所難。不求不爭。不諂不傲。康寧壽考。實是天道好德之報。已而已而。先逝者已而。後死者長悲。踽踽凄凄欷歔。泣涕沾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