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記言/卷十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二 記言
卷十三
作者:許穆
1689年
卷十四

棟宇[编辑]

竹西樓記[编辑]

東界多名區。其絶勝八。如通川叢石亭,高城三日浦海山亭,䢘城永郞湖,襄陽洛山寺,溟州鏡浦臺,陟州竹西樓,平海越松浦。遊觀者獨稱西樓爲第一。何也。蓋濱海州郡關嶺以外。東盡大海。其外無窮。日月迭出。怪氣萬變。海岸皆沙。或匯爲大澤。或矗爲奇巖。或鬱爲深松。自習溪以北。至箕城南境。七百里。大體皆然。獨西樓之勝。隔海有高峯峭壁。西有頭陀,太白。巍峨巃嵸。浮嵐積翠。巖岫杳冥。大川東流。屈折爲五十瀨。間有茂林墟煙。至樓下。層巖蒼壁千尋。淸潭脩瀨。灣洄其下。西日。綠波潾潾。澹灎巖壁。別區勝槩。與大海之觀絶殊。遊觀者其樂此而云云者耶。考官府故事。樓不知作於何代。而至皇明永樂元年。府使金孝宗。修廢墟起此樓。洪煕元年。府使趙貫。施丹雘。其後四十六年成化七年。府使梁瓚。重修之。嘉靖九年。府使許確。增作南檐。又其後六十一年萬曆十九年。府使鄭惟淸。復重修之。自太宗永樂元年癸未。至淸主康煕元年壬寅。爲二百六十年。樓下。古有竹藏古寺。樓有竹西之名。蓋以此云。仍誌之。以爲竹西樓記。

西別堂重作記[编辑]

上之二年。余出守陟州。州稱西樓之勝。爲東界絶景。然樓最高。登臨。覺風氣絶殊。悽然有去國之感。傍有荒園廢觀。號曰西別堂。草木蕪沒。堂頹毀。不可遊處。園林多怪石。前對峭壁。高崖蒼然。佳趣可愛。柳子厚所謂奧之宜者也。公事閑暇。日遊其間。忻然樂之。迺改椽易棟。正其面勢。指日就役。堂成而軒檻楹桷。無侈於舊。而庭院旣闢。刳翦蓊薉。佳樹離立。層巖蒼壁。奇狀畢出。林影扶疏。尤宜於月夕煙朝。每衙罷無事。常讀書。惓則鼓琴而嬉。其鼓琴之銘曰。絲聲切廉而不誇也。一盈一反。天地之和也。噫琴者禁也。禁其邪也。

凝碧軒題額記[编辑]

凝碧軒。眞珠館之上西軒也。在西樓北巖壁上。臨潭水。樑棟極壯麗。其西檐下。開巖逕。有石梯。正德中。有府使金順宗。作此軒。觀察使尹豐亨命名曰凝碧軒。軒當頭陀。列岫茂林。蒼崖潭瀨皆碧。軒無揭額。但有嘉靖間府使申光漢。作凝碧軒四時詞。題壁。余用墨葛。作軒名三大字。掛之壁上。字三板。畫如藤葛。仍書曰陽川許穆書。時壬寅孟秋。

遊羽化亭序[编辑]

羽化亭者。安朔邑治之東江上亭也。自臨湍上流數郡之界。安朔獨稱江山之勝此也。絶岸巖壁上。江上人指言臺。且百年稱絶景。今太守李侯以無事。訪山水古事。得斯丘樂之。作臺上亭。以臨寥廓。高明遊息之具。蓋亦有時而成者也。前後有茂林岡巒。江岸皆白礫。其上平蕪。江流灣洄。上下渺茫。東有大川。南流過峭壁。合於亭下。有古渡。有長橋。峽俗人事絶稀。道無人。沙上有被蓑持網者數人。相呼語。余老於漣上。與湍朔二郡太守。湄江李君遊。相樂於此。正月大寒雪。古木多枯死。三月無花。然時已孟夏。江上多樹林深陰。適雨新晴。佳趣自多。於是李君作羽化亭記。屬余爲序。上之八年四月甲戌。孔巖許穆眉叟。序。

侯爲郡之明年。改作鄕校。五架兩楹一門。旣成禮事畢修。贏其餘力。作臨江閑館。其勝槩泠然倍之。吾聞高明之感。治道之所出。故古人有不謀於邑而謀於野者。信矣。亦豈徒爲遊樂之觀而已。不可以不識之也。侯諱山賚。字重而。延陵人穆。識。

四樂堂記[编辑]

公子朗善君。於其堂寢南。新作特室。本先公子次舍。而歲久頹圮。黝暗不可居處。因舊制易以新之。公子閑暇蕭散。無他玩好。室中圖書滿架。樂觀書。以時遊戲翰墨以自娛。庭中有古松殆百年。枝幹蟠屈多奇。狀如蛟螭蚪虯攫挐。蒼葉赤幹。宜於風。宜於雨。宜於雪。宜於月。可蔭數百人。養雙白鶴。夜無人。萬籟俱靜。松下聞鳴鶴。使人忽忘城市之塵喧。超然遺物。足以養壽命而窮年者也。堂名曰四樂。四樂者。何。書一圖二松三鶴四。皆公子之所樂者也。上之十一年仲春吉日。眉叟。書。

樂悟亭記[编辑]

三江之勝。西湖最大。漢水至露梁龍山。中分爲二水。過西江龍首。復合流。渾渾泱泱。西注海門。高岸長洲。崛𡾊磧歷。別島沙渚瀰漫。其鳥。鴻雁鴐鵝鷗䳱燭玉。其草。蒹葭菰蘆靑蘋。牧人之犁牛羝羊。妾子之桑。醫師蒔藥。漁子設網。臨江絶景。宜於春渚。宜於月出。宜於浦雨。宜於暮雪。樂浪耽毛羅。漕舶萬里。魚鹽百貨。舸艦迷津。閭閻且千。列肆互市。謠俗富樂。登岸疏木巨樹。臺榭相望。又有閑人逸士。漁樵問答。自古記之。今有太學上舍李錫亨泰仲。少讀書。選博士弟子。五十不成名。歎之曰。士得志則富貴光顯。有命焉。不得則閑暇適志。亦在我。棄擧子業。捐其貨。易龍山江上丘壑幽者。治園林。築水亭。日漁釣自娛。忻然曰樂矣。吾乃今知悟之晩也。名其亭曰。樂悟之亭。老人聞其事。心竊喜識之。具著西湖記勝。凡二百七十餘言。

伴鷗亭記在臨津下[编辑]

伴鷗亭者。前古昇平相黃翼成公亭也。相國歿近二百年。亭毀。爲耕犁棄壤。且百年。今黃生。相國之子孫。結廬江上居之。仍名曰伴鷗亭。以不沒其名。亦賢也。相國之事業功烈。至今愚夫愚婦。皆誦之。相國進而立於朝廷之上。則能佐先王。立治體正百僚。使賢能在職。四方無虞。黎民樂業。退而老於江湖之間。則煕煕與鷗鷺相忘。視軒冕如浮雲。大丈夫事。其卓犖當如此。野史傳名人古事。相國平生寡言笑。人莫知其喜怒。當事務大體。不問細故。此所謂賢相國而名不沒於百代者也。亭在坡州治西十五里臨津下。每潮落浦生。白鷗翔集江上。平蕪廣野。沙渚瀰滿。九月陽鳥來賓。其西距海門二十里。上之六年仲夏旣望。眉叟。記。

後凋堂記[编辑]

後凋堂者。世祖名臣權翼平公舊宅。堂在木覓北麓祕書監東巖石之崖。世祖幸其第。後世迄于今稱云。其西崖。有石泉。命曰御井。其上。有素閑堂遺址在焉。堂三間。南有溫室。冬就溫。夏就涼。不尙奢華。蒼崖夕照。戶牖蕭灑。制作古遠。自相國之世。歷數百年。六傳而至司徒公。迺始重創之。不改棟易楹。亦不加增飾。其傾圮者完。黝暗者新。堂宇如舊。堂廡南。泉出石下。極淸冽。階礎下。皆山石盤陁。庭畔層壁尤奇。三月山花盛開。滿園多松。冬寒至。柯葉不改。太史公稱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此所謂後凋堂。警戒之義也。地勢高。觀望北麗。華山,白岳,仁王列岫。禁苑穹林。層宮高闕。建官立市。治道之所出。百貨之所殖。四方輻輳。經緯九軌。紫陌萬井。與叉溪,鶴洞。竝稱南山勝區。司徒公二世。有師傅蹟。穿堂前石池。苔深水淸。巖影畢照。師傅有男歆。好方正能博文善行。吾以爲權氏有人。歷擧前代古事古跡。請余後凋堂記。文成三百志之。我大行十五年冬十月辛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