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記言/卷十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一 記言
卷十二
作者:許穆
1689年
卷十三

族氏[编辑]

陽川許氏族譜序[编辑]

族氏之書。古太史所職。周官小史。奠係世。辨昭穆。春秋祭酺。族師書孝友睦姻有學者。其有不孝不友不睦不姻者。大司徒以鄕刑糾之而主孝。嗚呼。聖人之敎遠矣。祖而父。父而子。子而孫。諸父分於祖。兄弟分於父。由再從三從以降。至於族子族孫。係屬愈遠。親愛愈疏。然推其本。則出於一祖。實一氣而分。故人之性。莫不知愛類而相仁。蓋聖人之治。因其性而帥之以仁。此周官之敎也。族譜之書。周官奠係世。辨昭穆之遺也。吾族氏出自駕洛。譜牒所記。自我孔巖村主以後。著於譜牒。號爲甲族。自得姓來二十六世七世。凡七百餘年。說部曰。許氏終麗五百年。作相者十一人。莞樞者六人。學士九人。尙主者五人。仕於元者二人。封君者十四人。至本朝。相三人。贊成二人。六卿四人。功臣三人。學士十二人。又自我仁孝以來。名臣貴人。又不止一人二人而已。可謂祖先積仁累善之報也。我八世祖典理判書。始修赤內族圖。其後忠貞公,金文敬公,草堂。相繼增修之。又其後窳翁傳其事。使後生苗裔。皆知某祖出於某祖。某祖分於某世。某爲昭。某爲穆。共守世訓。以篤仁愛。亦族譜之敎也。辛亥臘月五日。穆。謹序。

聞韶族契序[编辑]

周典小宗伯。掌三族辨親疏之政令。禮。子姓兄弟。雖出於再從三從。死而無服。弔死則袒免。娶妻則同姓不相娶。皆不忘厥初。本乎親親者也。雖昭穆疏遠。推其所自出。則一祖而分。不可以疏遠。而視之如路人。後來族契之作。其義出於此。今者聞韶族契。其契式辨昭穆。敍親愛。喜有慶。憂有恤。行有餞。時有會。以講信修睦。敦孝悌。厚風俗。殆古之遺敎。嗟乎。世道旣下。善俗日敗。古事古禮。今不可復見。僕於此。重爲之歎息而識之。上之十年孟春下浣。孔巖許穆。記。

韓氏八祖族圖序[编辑]

人有族類。雖所重。在一祖。然推其先本。血氣之分。仁愛之理。外親亦然。九族之內。雖疏遠。亦不可如路人。推父而有祖有外祖。推母而有祖有外祖。推祖而有祖有外祖。推祖母有祖有外祖。推外祖有祖有外祖。推外祖母有祖有外祖。至其身。毋論子姓異姓。爲四世九族八祖。壽考之家。及事四世者有之。其高曾之先人。固不知者寡矣。至於外親。知者或寡矣。其祖其祖母。常言若祖若外祖云。三世四世。子孫不知。不知則疏。疏則如路人無怪也。今韓氏八世族圖。古人親愛不忘本之遺意也。人之道。莫善於親親。周官司徒之職。敎萬民。有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睦親於九族。姻親於外親。聖人之治。重親親如此。三代之敎民善俗。今於韓氏族圖見之矣。不亦善乎。韓本高麗大姓。完山之世。著於國牒。慶州之鄭。全義,漢州二族。海平,豐壤,興驪三族。亦皆名家舊姓。上之九年十月上浣。眉叟。序。

壽考[编辑]

慶壽宴圖記[编辑]

萬曆三十年我昭敬大王三十五年秋。承政院啓曰。前參議李蘧有老母。今年九十九。聖人之治。當有老老之典。上感其言。厚賜之。至明年正月。上曰。李蘧之母今年百歲。自今歲首。賜餼廩有常。加爵其子以賞之。於是李公進嘉善大夫。由同中樞爲右尹。推恩三世爲大夫。尋改少秋官。遂拜京圻觀察使。其九月。置酒上壽。諸公卿百官之長畢集。觀其慶。京城爲之謠曰。母以子貴。子以母貴。煕煕壽母。公伯其子。時之卿大夫。有太夫人承養者十家。晉興君,錦溪君,尹判書,韓參判,洪中樞,南參判,李中樞,晉昌君,驪興君,尹參知,權少正,姜翊衛,李中部爲十三人。以明年四月。大合宴上壽。名曰慶壽宴。因白上。上加賜之。令諸道供給其物。及日。賜舞樂以樂之。其位次。百歲夫人。以上壽最尊。姜相國貞敬夫人某氏。以命婦最貴。皆中堂南向。其下八太夫人。各以命數爲序。東西相向。諸夫人侍宴。各從後列。旣序禮畢。晉興君以下諸公。皆陞堂再拜。子孫衣冠而侍列者十九人。折衝將軍文荃,國子典籍弘立,獻納讓最顯。其在執事之列者。又十六人。以次各擧觴上壽。其樂方響。節鼓管絃。登歌下舞。當時事。太史氏旣書諸冊。以張大之。閭巷之父老相傳爲美談。今已六十餘年矣。韓參判及仁祖世。以王后父。貴至領敦寧。尹參知爲大司憲。權少正爲掌令。李中部爲嘉平太守。尹獻納爲代言。李折衝爲節度使。諸執事子孫。又入相者一人。繡衣升朝者七人。爲臺省者一人。出宰百里者六人。今諸公皆已歿。惟李中樞,南錦山在世。李中樞。百歲夫人之親孫。今年八十二。嘗守數郡。頃年以壽增秩。爲中大夫。南錦山。南參判之長男。當年年最少。今亦白首。由考工少卿。嘗出爲錦山太守。百歲夫人。前古名人蔡公壽之從女。生於弘治甲子。歿於萬曆丙午。歷三萬六千甲子。爲一百二歲云。觀察公七十歿。有二姊。皆九十。樞府公又八十餘。可謂壽考之世也。樞府公之子灌。以其尊大夫之命。圖畫其事。幷記諸公官爵姓名年次。屬陽川許穆記之。上之八年孟冬下澣奉正大夫前任司憲府持平許穆。記。

貞敬夫人宋氏挽詩幷序[编辑]

原任判中樞趙公。前年以大年進階崇祿大夫。冬。大夫人宋氏卒。色養七十年。昔老萊子行年七十。事親不怠。自古傳之。今公行年八十。衰麻慼容卽位哭。弔者大悅。今以月日葬。亦其禮可觀。穆作挽詩五章。其詞曰。

棘兮欒兮。邦之壽考。柏槨輇車。大葬壽母。母以子貴。禮儀孔式。黼荒畫帷。鼈甲三尺。黻翣畫翣。御用白茅。鸞車五乘。太牢五苞。乘人專道。三百勸防。蒙魌揚楯。毆却方良。葬而卽遠。贈以纁玄。交以神明。神明之器。槃匜南流。木衡芻靈。厚德之報。無災無眚。神道妥寧。

己酉司馬試回年榜會序[编辑]

萬曆己酉。國子試士。當宣祖世。歷仁祖孝宗之世。至上之八年。二百九十六甲子周矣。同榜諸公李參判八十一。尹敦寧九十一。洪中樞八十五。稽之三代之禮。皆在國老乞言惇史之年者也。當年李參判才弱冠。擢爲壯元。其文章膾炙一時稱傑作。至今傳誦未已。況其人在世乎。三老以其年月日行同榜會。循次宴集。李參判孟夏節後十日庚辰。尹敦寧仲夏節前七日甲午。洪中樞月半匽之伏五日丙午也。皆以壽考。重修前甲子古事。可謂勝跡而亦世之所罕有也。未知太史氏書其事。以侈治世美事乎。或落莫否。嗟乎。今已數年月日。李參判,尹敦寧已作古人。洪中樞好德康寧八十七年。余竊觀中樞公宴集述懷二作。雅健文彩不衰。異哉。上壽之老。知有不衰者存焉。幷識之。上之十有二年小暑節。孔巖許穆眉叟。序。

壽族[编辑]

洪裕孫。南陽人。佔畢弟子。文章甚奇。自號曰篠叢子。燕山時。有史禍。禍及士林。善類皆死。篠叢子潔身奇偉。以壽終。其子至性。博於百家。旣無所不通。敎授千人。亦以壽考聞。又其子贊天。雖不及其先人。亦八十古人。自我莊憲時。至我純孝之世。二百七十餘年。洪氏三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