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記言/卷四十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四十 記言
卷四十一
作者:許穆
1689年
卷四十二

許氏先墓碑文石誌[编辑]

駕洛國君首露王納陵碑陰記[编辑]

王姓金氏。或曰。先古應祥化生。始爲生民之祖。或曰。少昊金天氏之後也。東漢光武皇帝建武十八年。王始建國。號爲君。或曰。以其神明之後。有九干。共尊之爲王。都駕洛。首露。史記以爲王名。而因以爲爲君之號曰首露王。王御國百五十八年薨。葬納陵。或曰首陵。當孝獻皇帝建安四年。傳居登,麻品,居叱彌,伊尸品,坐知,吹希,銍知,鉗知,仇衡凡十世。四百九十一年。仇衡生武力。武力生舒玄。舒玄生庾信。庾信碑。言其祖所出。古時載籍不詳。惟王之世。黎民大化。四方來則之。號爲淳厖之治。舊俗邦人追祀王以報德。至今以冬至日大祀。皇明萬曆八年。嶺南觀察使許曄。大修王墓。其後十三年。國有倭寇。其年。掘王之墓。邦人共對築之。歷泰昌,天啓,崇禎。至今五十五年。巡察使許積增修之。建墓碑曰駕洛國君首露王墓。

駕洛國普州許太后墓碑陰記[编辑]

太后姓許氏。譜牒記阿隃陀國君之女。金官古事。或曰南天竺國君之女。又曰。自言西域許國君之女。許或曰許黃之國。方外別國。其有一國而互稱。或如中國之殷商梁魏耶。古遠後世。傳說不同。誌記其先君之命曰。東土當有駕洛元君。得汝爲配。浮海而至云。首露王立爲后。號曰普州太后。或曰皇玉夫人。當東漢光武皇帝建武二十四年。首露王七年。及靈帝中平六年三月。太后薨。壽百五十七。太后有子十人。得后姓者二人。後世各以其所受封之地。別爲族。爲孔巖,河陽之許。又其餘各以其鄕著姓者非一。而其初皆本於太后。太后墓在王陵後一里。舊俗邦人。以冬至日大祀先王。以太后配食。至今不絶也。我昭敬大王二十五年。有倭寇掘先王墓。幷及太后葬。邦人臾封築之。上之二十四年。嶺南觀察使許積大修墓。仍立石記其事。有父老傳。萬曆八年。古有觀察使許公曄嘗修二陵云。至今追計六十七年。

文正公墓碣陰記[编辑]

我十世祖許文正公諱伯。本孔巖人。皇祖考文敬公諱珙。皇考版圖佐郞諱冠。事在麗史本傳。我文正公高麗肅王四年及第。旣以文學顯。惠王後五年春。以陽川君。判田民都監事。夏。王初寘書筵。公以同知密直。爲書筵侍讀。冬。拜密直司使。定王元年冬。拜贊成事。至恭愍王二年。復爲書筵侍讀。後十六年。改官制。公復以贊成事。拜中書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其冬。王作馬山之役。放逐三公大臣。時公與尹桓,柳濯。同竄。明年七月己亥卒。諡文正。子孫遠者今十二世三世。具在系牒。系牒曰。墳墓在開城西熊谷錢浦。與大匡閔抃墓同原。辰韓國大夫人鄭氏墓。在右岡。或曰。森樹里云。大匡。文正公之壻。而我恭定王妃元敬王后之祖也。錢浦甘露寺東數里。有三墓。而後二墓一階。前一墓又一階。父老傳說。許相國葬而已。皆無標石可識者。上之三年壬寅春。十一世孫白川郡守崙。於後墓前階下掘得斷碑。有大匡驪興君閔抃七字。其左傍。又有陽川縣夫人許六字。而折其三之一。階上石趺尙在。又得其折者。字雖缺。合之階上趺無差。然後乃知大匡墓後。而文正公墓前。縣夫人墓最後也。文正公墓至今二百八十六年。郡守崙治石碣未建而去。十三世孫平山都護府使珽。樹之墓前。時淸主康煕四年乙巳云。

判奉常寺事墓碣陰記[编辑]

公諱愭。字原德。姓許氏。本陽川人。曾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諡文正公諱伯。祖密直司知申事諱絅。父典理判書諱錦。母原州元氏。外祖政堂文學諱松壽。元至正十四年乙巳公生。大明洪武十三年庚申進士。後三年癸亥。陞補生員。我太祖世爲廣州牧使。以判奉常寺事。謝去豐壤。吟哦自娛。別號梅軒。或曰梅叟。有梅軒詩集。宣德六年辛亥二月十日。公六十七歿。夫人安東權氏。曾祖都僉議司事諡文正公諱溥。祖都僉議右政丞諡正獻公諱煦。父同知密直諱重貴。母德陽奇氏。德城大君諱轍之女。元至正皇后之兄也。夫人與公同年生。公旣歿之後月十八日。夫人歿。其年十月。合葬長湍鳳川上西向之山。以曾孫琮,琛。皆顯於我世祖,睿宗,成宗間。追爵三世。公爲吏曹判書。夫人爲貞夫人。二男襄陽都護府使扉,護軍樞。今子孫九世十世。三公列卿二十餘。

贊成公墓碑[编辑]

公諱磁。字南仲。姓許氏。本孔巖人。曾祖襄陽都護府使諱扉。祖陜川郡守諱薰。考義盈庫令諱瑗。母善山金氏。明孝宗弘治九年燕山二年閏三月乙亥公生。少與尹公漑。同學慕齋先生。人稱之曰。佳哉。兩家父母有此子也。十六。先大夫歿。先生銘其葬。其序言。賢不食報。男某聰穎夙成。天將大其來。以報其德云。武宗正德十一年。我恭僖十一年。選成均進士金萬鈞榜下。己卯。設賢良之科。公以才行選。不應。托遊蹤。不束以避名。其年儻禍起。世宗嘉靖二年。我恭僖十八年春。登謁聖丙科及第申瑛榜下。旣登第。選玉堂。賜暇書堂。有戊子東湖詩卷。奉使再出嶺南。一廉問郡邑。一按覈田災也。當金安老用事。以吏曹正郞。出楊根郡守。後陞通政。復出爲黃州。龔太史之來也。望見公立於列。問之曰。彼秀而頎者爲誰。莫是蹈瑕隙而拓落者耶。爲之嗟嘆良久。其年安老敗。入爲兵曹參知。後四五六年之間。常侍近密。朝京師一。任方面者一。湖西觀察使時。太小尹之隙已成。朝廷有隱憂矣。於是上甚倚任。公以禮曹參判。特拜判書。時文定王后家號爲小尹。而大尹者。尹任者也。章敬王后之兄也。自謂扶護東宮。恭僖時。倚安老欲廢文定。安老敗。任將得罪。上以世子故加厚之。任不疑。日與柳灌,柳仁淑,李霖,鄭源,郭珣,李若海等深相結。丙丁錄曰。任判書權。心憂之。私謂其客曰。近觀國事日非。愼莫交昭格洞人。禍且及矣。若海聞之。以爲誹謗劾之。乙巳。仁宗大漸。任與大臣。陰爲擇賢之謀矣。及明宗嗣位。而文定臨朝。有密旨下李芑,鄭順朋,林百齡及公數臣者。謀去任。初兩司論之。而兩司多柳客。不肯從。芑乃白上。刑曹判書任竄。吏曹判書仁淑罷。左相灌遞。尋皆賜藥死。而獄事起。旣得任陰事。前言任罪狀未著者。皆恐懼請罪。而事連良善。芑專誅殺。公深恨之。每議獄。與芑常相反。及定功行賞。上重其功。命元功。子弟有勞者。令皆得功賞。公自言無功疏七上。上乃許。芑怒謂曰。上待功臣。欲與共休戚。今不受者。何也。公常歎之曰。任久存形跡固有罪。至於論功賞。吾甚慙。罪人妻孥沒爲奴婢。分賜諸功臣者。公皆謝遣之。一不以功臣自居。每以數直諫。上頗不快。判中樞四年。不復任用。公居西湖之二憂亭。亦不預時事。芑以功爵自滿。其所爲益無忌憚矣。庚戌。由左贊成爲吏曹判書。公嘗上疏。言陳復昌之姦邪小人。至是。復昌恃恩益恣。北伯闕。試求之。欲觀公之待己也。公曰。初。具壽聃嘗誤薦復昌。乃竝擬之。復昌實不意有此擬也。大恨之。閔二相齊仁嘗力伸冤枉。目爲黨逆。謫居公州。而其弟齊英得唐津。芑已深怒於公。以爲與罪人陰相厚。時陳復昌,李無疆爲兩司。令論之以護逆。與閔齊仁,宋純等。締結邪論。且引唐津事。文其罪案。付處北道之洪原。芑爲首相十五日。竄逐宰相。公及李浚慶,閔齊仁,宋純,李潤慶,具壽聃。皆重於時。人人仄目。具公賜死死。公亦將不免。一日。芑早朝。暴死朝堂。果有讒書在衣袖中。人謂之天殃云。明年三月十四日。公卒於洪原。當嘉靖三十年我恭憲六年。春秋五十六。歸葬漣上。其冬。玉堂上箚言無罪。上感悟。命復官爵。加贈領議政。問平日所與深者金憲胤。撰賜祭文。我昭敬七年。副提學李珥力伸乙巳人。上問領議政李浚慶。對曰。乙巳善人。或有坐死者及削勳。朴民獻,奇大升,金貴榮等皆曰。不可。於是有新舊儻人之議起。追削李芑等官爵。公亦在削中。白仁傑,許曄,尹根壽僉曰。某可宥不可罪也。上從之。東閣雜記曰。權贊成橃。初以任,灌,仁淑之竄。謂暗昧受罪。上心不快。尹思翼曰。當大行大漸。臣謂橃曰。急迎大君。橃不答。及有命。且啓曰。有大臣在。臣不敢擅此事。及出。許公某瞠視思翼曰。當危疑之日。權公以大義。力贊大計。無他意也。欲陷之者。何也。思翼大慙。丙丁錄曰。東崖南仲。俊邁有風度。爲儕輩所重。嘗爲吏曹判書。不受關節。區別賢否。小人多怨之。卒以讒謫死洪原。平生好義。計俸祿常費。別蓄其餘。恤有喪。賙有急。聞其死。莫不憐之。公居東郭下。自號東崖。男橿以善居喪聞。除典艦司別提。不出。又有側室男二人檐,欄。

贊成公墓碑後語[编辑]

贊成公常恨之乙巳治獄多冤。卒以此竄歿於窮域。良爲痛恨。封功賜奴婢。多得罪者妻孥沒入者。公謝遣之。一不以功臣自居。當時被罪之家。涕泣感歎。以爲厚德。頃年。吾家子弟將受學於懷義君。懷義君者。桂林君之曾孫。爲之稱道古事不已。珍原君亦爲我言此事如此。昔者。閔振衣汝任嘗爲史局。見吾先子曰。子之先相公。當乙巳敢諫直言。具在實錄。使人見之。不覺竦然。嘖嘖言之。伸乙巳人事在三十年後。當時耆耇皆死。論事者多新進後生。不過傳聞而已。況知公終始者乎。白四宰仁傑,許觀察曄,尹海平根壽數人而已。如削功告廟文。休庵,俛仰二行狀。所言多失實。蓋不足怪恨。實錄不可見。海東野言,東閣雜記,丙丁錄略可見也。

贊成公夫人墓碣陰記[编辑]

夫人。禮曹判書許公諱磁夫人也。姓李氏。國族波澄副守諱終巖之女。咸陽君諱𧦞之孫。讓寧大君諱禔之曾孫。母坡平尹氏。丹城縣監孜善之外孫也。公事中宗,仁宗,明宗。貴至列卿。夫人封貞敬夫人。夫人至性慈仁恬靜。壽至八十五。公卒二十四年卒。夫人生於明敬皇帝弘治三年庚戌五月二十六日。至卒之年。顯皇帝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葬軍營判書公墓北隴義盈庫令府君墓下。男橿。典艦司別提。孫男女四人。長孫喜。生冕。皆早世。次亮。宣祖二十一年戊子。春榜進士。亦早世。生厚。安東大都護府使。次喬。抱川縣監。有三男。曰穆。司憲府掌令。曰懿。松禾縣監。曰舒。寧越郡守。孫女壻。曰春城副正偉。我成宗之曾孫也。無子。有養子德林守禧胤。

別提府君墓誌[编辑]

公諱橿。字士牙。姓許氏。昔駕洛國絶。許氏分散爲三族。今孔巖之許。其一也。孔巖十七世。有陜川郡守贈左贊成諱薰。於公爲曾祖考。祖考諱瑗。義盈庫令贈領議政。考諱磁。事中宗,仁宗,明宗三世。爲宰相。妣貞敬夫人李氏。我恭定大王之曾孫也。公博覽強記。好高潔。恥以利達爲心。文定時。李芑用事。朝野仄目。贊成公常恨乙巳之獄。獄刑濫而無罪者多連死。斥言芑之專恣。以故芑深怒之。讒言曰。某以功臣。造言誹謗。卒爲窮北之竄。芑猶欲必寘之死。而芑死故得免。然卒於洪原。公居廬啜粥。哭幾滅性。旣二年。以行誼。除典艦司別提。不出。獨守四十年。放跡江湖。謂之西湖處士。而陶山李先生追和詩。亦言之。昭敬中。東方大亂。避兵峽北。沒於兔山之壽仁。歸葬漣西。公毅皇帝正德十五年二月廿六日生。顯皇帝萬曆二十年十一月二日歿。爲七十三。公旣謝絶交遊。惟日讀古人書以老終。贊成公嘗纂歷代史鑑。未成而卒。公繼之書成。凡三十卷。宜人晉州姜氏。中古相肅獻公諱龜孫之曾孫。金文敬公諱安國之外孫也。公歿後十一年。夫人八十一歿。長子喜。生冕。冕生翼。翼生戬。四世早歿。而戬無子。次女適宗室春城正偉。無子。次子亮。進士。亦早世。生厚。司憲府掌令。生翅。其二女壻。申㬊,宋孺徵。少子喬。抱川縣監。生穆,懿,舒穆。司憲府掌令。懿松禾縣監。舒寧越郡守。穆生翧,𦑘,翿。二女壻。尹昇离,鄭岐胤。舒生羾,翀,䎁,䎘。女二人。一人嫁沈根。一人未嫁。子孫至三世四世。四十餘人。後世庶賤不錄。

祖母宜人晉州姜氏墓碣陰記改撰見下[编辑]

先妣羅州林夫人墓誌[编辑]

先妣羅州林氏。東都大尹諱鵬之曾孫。關西節度使諱晉之孫。禮曹正郞諱悌之女。大司憲贈領議政月城府院君金公諱萬鈞之外孫也。萬曆乙亥二月三日。先妣生。十五。歸于先考。先考諱喬。字壽翁。萬曆末。累官。大江之西。有遺愛。卒無顯者推挽。終抱川縣監。當崇禎五年十二月二日。其後十六年七月十日。先妣歿。子男三人。前三陟府使穆,前松禾縣監懿,寧越郡守舒。穆生翧,𦑘,翿。女二人。壻尹昇离,鄭岐胤。懿無嫡子。有枝庶子三人。幼。舒生羾,翀,䎁,䎘。女二人。一人適沈根。一人幼。先妣慈仁好施。雖親子孫。未嘗加姁姁之愛。疏親遠屬。待之如一。至於妾媵婢僕。亦未嘗察察爲苛。故無怨於人。而恩亦不衰。初喪之日。隣里莫不出涕。僕隷嘗老而歸。聞訃來哭。有千里而至者。先府君嘗稱之曰。有德者。必受其報。先妣耆艾之年。凹頂童髮。恬靜少爲。起居不衰。至臨歿之年。每晨則盥櫛洒掃。居處必莊。衣服必整。器用必潔淨。令侍側者。不許間出。死生大變。必有前兆。自知者然耶。嗚呼慟矣。墳墓。在漣西先考墓右壟。南向爲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