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訥齋先生集/卷首別編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首 訥齋先生集
卷首別編
作者:朴祥
1694年

備忘記肅宗戊寅命祀愼氏別廟時[编辑]

先正之疏。可謂復位之善機會。而伊時下政院之敎。未有開納之意。抑未知別有不可復之事勢耶。何以則能不悖於禮。而合於稍加尊奉之道。小慰抑鬱之人心耶。

傳敎英宗己未端敬王后復位時[编辑]

今日復位之議。先倡者兩人朴祥金淨也。一脈正義。予所嘉尙。分付該曹。求得嗣孫。別爲調用。

傳敎英宗戊寅溫陵誌狀纂輯時[编辑]

朴祥以一府使。金淨以一郡守。其能聯名抗章。辭嚴義正。百代之下。令人凜然。

傳敎正宗庚戌金淨不祧時[编辑]

故名臣朴祥。同功一體之名賢。其後孫在於朝廷乎。名節後裔收用之道。太不如古。其家藏舊蹟。子孫姓名。年歲何年。旌閭與否。一一登聞。

傳敎正宗己未[编辑]

朴文簡公祥,金文簡公淨。宣諡賜祭於年前。而今年則旣致祭於信度公。況兩文簡公乎。令該曹卜日致祭。奉祀孫則金文簡公家收用。而朴文簡公家。鄕薦外。尙不收用。都政窠初仕一窠。權付軍職。今日政。訪問擬入。先生十代孫孝德。曾以鄕薦授繕工監役。

傳敎正宗己未溫陵幸行時[编辑]

今年何年。卽溫陵聖后復位之年也。今欲於謁陵時提諭。而姑未能焉。兩臣朴祥金淨樹立果何如。文簡公朴祥後孫。近雖調用。文簡公金淨後孫。尙未收用。齋郞適有窠。口傳擬入。

賜祭文。英宗己未七月二十日。遣禮曹佐郞韓濟致祭。○撰進人未詳。[编辑]

昔我中廟。作興群哲。卿於時也。士類中一。孝友出天。聲名動人。早歲登第。爲國鳳麟。爲親求外。養以專城。諫省秉直。玉署蜚英。氷玉之操。簡抗其性。倂世同朝。有若臣淨。壼極失位。共切悲鬱。齊聲抗章。言甚直截。扶綱正倫。忠義凜然。群壬煽毒。禍色彌天。羅織孔慘。縲絏非罪。群情咸懼。文正獨啓。聖恩寬容。暫被薄譴。言雖見斥。忠則愈顯。喉院留章。厥有聖意。逮我先朝。追感往事。未及復位。久作欠典。吾至今日。承敎慈殿。爰遵先志。追復壼儀。翟茀增光。寶冊重輝。追念卿疏。寔倡斯議。克修廢章。肇擧大義。卿之一言。今始得行。惜不令見。倍憶忠貞。有待于今。慶關宗祊。禮祔纔訖。褒答詎忘。顧瞻溫陵。感慕冞切。想卿故邱。愴懷尤激。茲遣禮官。酹以椒漿。神其有知。庶歆我觴。

賜祭文。正宗乙卯十二月初十日。遣禮曹佐郞金裕己致祭。○撰進人未詳。[编辑]

節起頑懦。詞叶咸濩。我懷若人。如可朝暮。聖祖龍飛。黃裳中正。誰秉國成。德音不竟。卿一墨綬。叫閽瀝血。樹紀將頹。誅奸旣骨。直辭正氣。摩切穹玄。壁立千仞。遺風凜然。歸讀其詩。一何溫厚。二南性情。正始音族。惠風一扇。穆如淸微。薰腴徹肺。凱康以煕。言不期工。節不期苦。善養而發。餘事文藻。藐爾六尺。撑柱民常。手決雲漢。翩然大荒。瞻彼溫陵。象設將將。天樞崇崇。無詘不伸。三印之臺。松老石皴。英靈不泯。酒與詞敶。

英宗己未。賜祭金文簡公淨文節錄。[编辑]

曰有臣祥。乃與卿同。扶倫斥奸。懇懇誠忠。大義昭森。日烈霜肅。言卒不行。乃有扞格。留章喉省。是聖祖心。寧考追恨。我承慈音。列聖於昭。精誠上通。天若默相。啓予之衷。述我兩聖。光復亟擧。云誰是倡。有感卿疏。壼儀重昭。寶冊肇揚。百年曠典。宗祏之光。

正宗己未。御製賜祭金文簡公淨文節錄。[编辑]

乙亥聯章。尤卿大節。淳潭接壤。傾蓋有蕝。百年父老。咨嗟磬折。人雖月古。義傳秋烈。寧考曠感。敉典咸秩。崇報於卿。則予繼述。廟不世祧。恩乃孤恤。獨有未遑。大享庭祫。禮在必嚴。事恐或跲。溫寢象設。今周一甲。慨念雙忠。親綴伻攝。

正宗己未。金文簡公後孫參奉臣聖泰三勳臣黜享疏批節錄。[编辑]

昔我靖陵之世。金朴二文簡公。共登小邱。議上長秋之封事。及琅函之徹也。義聲動庭中。而南國之上懷其節。名其邱曰學士之臺。至今有指點咨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