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試驗主義與新教育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正在建立試驗主義與新教育
作者:陶行知
1919年2月
本作品收錄於《新教育
原载: 1919年2月《新教育》第1卷第1期

《說文》:「新,取木也。」木有取去復萌之力,故新有層出不已之義。新教育與舊教育之分,其在茲乎?夫教育之真理無窮,能發明之則常新,不能發明之則常舊。有發明之力者雖舊必新;無發明之力者雖新必舊。故新教育之所以新,舊教育之所以舊,亦視其發明能力之如何耳。發明之道奈何?曰,凡天下之物,莫不有賴於其所處之境況。境況不同,則徵象有異。胡欲致知窮理,必先約束其境況,而號召其象徵,然後效用乃見。此試驗之精神,近世一切發明所由來也。彼善試驗者立假設,擇方法,舉凡欲格之物,盡納之於規範之中:遠者近之,微者大之,繁者簡之,雜者純之,合者析之,分者通之,多方以試之,屢試以驗之,更較其異同,審其消長,觀其動靜,察其變化,然後因果可明而理可窮也。例如試驗甲乙二教授法之優劣,則必將試驗時之一切情形,歸為一致。蓋必先一其教師,一其教材,一其設備,一其時間,一其地方,而所教之學生又須年齡等,男女等,家境等,程度等,然後施以各異之教法,乃可知結果之攸歸;屢試而驗,然後二法之優劣,乃可得而發明焉。故欲求常新之道,必先有去舊之方。試驗者,去舊之方也。蓋嘗論之,教育之所以舊者五,革而新之,其惟試驗。所謂五舊者何?

一曰依赖天工

[编辑]

彼依赖天工者,待天垂象,俟物示征,成败利钝,皆委于气数。究其流弊,则以有限之时间,逐不可必得之因果,是役于物而制于天也,安得不为所困哉?困即无自新之力矣。苟其有之,或出于偶然。即有常矣,或所示者吝,吾又安能穷其极而启其新耶?荀子曰:“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此数语可谓中试验精神之窾要矣。盖善试验者役物而不为物所役;制天而不为天所制。惟其以人力胜天工,故能探其奥蕴,常保其新焉。

二曰沿袭陈法

[编辑]

彼泥古之人,以仍旧贯为能事。行一事,措一词,必求先例。有例可援,虽害不问;无例可援,虽善不行。然今昔时势不同,问题亦异。问题既异,方法当殊。故适于昔者未必适于今。徒执古人之成规,以解决今之问题,则圆枘方凿,不能相容,何能求其进步也?故欲求教育刷新进步,必先有试验,以养成其自得之能力。能自得,始能发明;能发明,则陈法自去,教育自新矣。

三曰率任已意

[编辑]

教育为一种专门事业,必学焉而后成。然从事教育之人,偏欲凭一已一时之意,以定进行之趋向。故思而不学,凭空构想者有之;一知半解,武断从事者有之;甚至昧于解决,以不了了之者亦有之。空想则无新可见;武断则绝自新之路;不了了之,则直无新之希望矣。欲救斯弊,必使所思者皆有所凭,所断者皆有所据;困难之来,必设法求所以解决之,约束之,利用之:凡此皆试验之道也。

四曰仪型他国

[编辑]

今之号称新人物者,辄以仪型外国制度为能事;而一般人士,见有能仪型外人者,亦辄谓为新人物。虽然,彼岂真能新哉?夫一物之发明,先多守秘密。自秘密以迄于公布,须历几时何?自公布以迄于外传,又须历几何时?况吾所仪型者,或出于误会。以误传误,为害非浅。即得其真相,而辗转传述,多需时日。恐吾人之所谓新者,他人已以为旧矣。不特此也。中外情形有同者,有不同者。同者借镜,他山之石,固可攻玉。不同者而效焉,则适于外者未必适于中。试一观今日国中之教育,应有而无,应无而有者,在在皆是。此非仪型外国之过欤?若能实心试验,则特别发明,足以自用。公共原理,足以教人。教育之进步,可操左券矣。

五曰偶尔尝试

[编辑]

当一主义发生之时,必有人焉慕其美名而失其真意。其弊也,弥近似而大乱真。乃时人不察,误认试验为尝试。计划不确,方法无定,新猷未出,已中途而废矣。彼真试验者则不然。必也有计划,有方法,视阻力为当然,失败为难免,具百折不回之气概,再接再厉之精神。成败虽未可必,然世界实由此而进步,教育亦由此而进步。此岂特尝试之见者所可能哉!

既能塞陳舊之道,復能開常新之源,試驗之用,豈不大哉!推類至盡,發古人所未發,明今人所未明,皆試驗之力量也。吾國數千年來相傳不絕之方法,惟有致知在格物一語。然格物之法何在,晦庵[1]與陽明[2]各持一說。晦翁以「即物窮理」釋之,近矣。然而即物窮理,又當用何法乎?無法以即物窮理,則物仍不可格,知仍不可致。陽明固嘗使用即物窮理者也,其言曰,「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錢子[3]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當初說他這時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窮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類此者,皆坐格物不得其法之弊也。假使陽明更進一步,不責物之無可格,只責格之不得法,競競然以改良方法自任,則近世發明史中,吾國人何至迄今無所貢獻?然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全國學者,苟能盡刷其依賴天工、沿襲舊法、儀型外國、率任已意舊習,一致以試驗為主,則施之教育而教育新,施之萬事而萬事新,未始非新國新民大計也。不然,若以應時為盡新之能事,則彼所謂舊教育者,當時亦嘗為新教育也;而今之新教育,又安知他日之不或舊耶?

註釋

[编辑]
  1. 即朱熹
  2. 即王守仁
  3. 即錢友同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46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75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