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五
目錄 | 讀史方輿紀要 | |
◀上一卷 | 卷二十五 南直七 常州府 鎭江府 | 下一卷▶ |
南直七
[编辑]常州府
[编辑]常州府,東南至蘇州府百九十里,西南至廣德州二百八十里,西北至鎭江府百八十里,西北渡江至揚州府二百三十七里,東北至揚州府通州三百九十里,自府治至應天府三百六十里,至京師二千七百二十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吳地,後屬越,戰國屬楚,秦爲會稽郡地,漢因之。後漢永建四年,分屬吳郡。三國吳分無錫以西爲屯田,置典農校尉。晉太康初省校尉,分吳郡置毘陵郡。永嘉五年改曰晉陵郡,沈約《志》:晉初立毘陵郡,治丹徒,後遷毘陵。東海王越世子名毘,而東海國故食毘陵。永嘉五年因改爲晉陵郡,仍徙治丹徙。義熙九年復還治晉陵縣。宋、齊、梁、陳因之。隋開皇九年,廢郡置常州,大業初復曰毘陵郡,隋末爲沈法興、李子通等所據。唐武德三年復曰常州,天寶初亦曰晉陵郡,乾元初復故。五代屬於楊吳,後又爲南唐所有。宋仍曰常州。亦曰晉陵郡。元爲常州路。明初爲長春府,尋復爲常州府,直隸京師,領縣五。今因之。
府北控長江,東連海道,川澤沃衍,物產阜繁,周處所云「三江之雄潤,五湖之腴表」也。且地居數郡之中,翼帶金陵,爲轉輸重地,脫有不虞,則京口之肘腋疏,而吳郡之咽喉絶。若其北守江靖,則內可以固沿海之鎖鑰,明初吳良守江陰,而寇不敢犯,是其證也。外足以摧淮南之藩蔽;五代周顯德五年,南唐將陸孟俊自常州將兵渡江趨泰州,周師退,遂復取之,亦一驗也。南扼宜興,則近足以消濱湖之窺伺,明初亦遣重兵駐宜興。遠可以清浙右之烽煙。宜興與浙江湖州俱控太湖之險,又有陸道可以徑達長興。明初自宜興遣舟師越太湖攻張士誠湖州,克之,亦其證也。昔者南唐守此以禦吳越,明初得此以制姑蘇,郡豈非東南之襟要歟?
武進縣
[编辑]武進縣,附郭。本吳之延陵邑,季札所居。漢曰毘陵縣,屬會稽郡。後漢屬吳郡。晉初因之,屬毘陵郡,永嘉末,改曰晉陵縣,屬晉陵郡。尋爲郡治,自是州郡皆治此。唐垂拱中,與武進並爲附郭縣,宋、元因之。明洪武初并入武進縣。今編戸四百八里。
武進故城,府西北七十里。本漢之丹徙、句曲二縣地。孫吳改丹徒曰武進。晉太康初別置武進縣,屬毘陵郡。咸和六年石勒將劉徵等浮海而南掠武進,郗鑒擊却之。宋大明末改屬南東海郡。齊因之。梁省入蘭陵縣,屬蘭陵郡。唐武德三年復置武進縣,屬常州。八年省入晉陵縣。垂拱二年復分晉陵縣置,並治郭內。宋因之,明初省晉陵入焉。《城邑攷》:「今郡城即楊吳時舊址也。舊有內子城,周二里有奇,唐景福初淮南節度楊行密築;又有外子城,周七里有奇,則楊吳順義中所築,一名金斗城;其羅城週二十七里有奇,則楊吳天祚二年所築也。後俱燬。元末嘗復營治。洪武初重建新城於羅城內,周十里有奇,爲陸門七,水關四。成化、正德以來屢經修治。」今府治即故內子城也。
蘭陵城
[编辑]蘭陵城,府西北六十里。晉大興初始置南蘭陵郡及蘭陵縣於武進界內。宋因之,亦曰東城,以在武進東也。蕭道成高曾以下皆居武進之東城里,因爲南蘭陵人。梁省武進入蘭陵。大同十年幸蘭陵,謁建陵寧諸陵,蓋帝母張后陵也。又有修陵則后郗氏陵也。陳亦曰蘭陵縣。隋并入曲阿。《志》云:府城西北六十里爲千秋鄉之萬歳鎭,今名阜通鎭,有古青城,城南爲圓壇,西爲方壇,蓋蕭齊篡位後以蘭陵爲其湯沐邑,因置此爲郊祀之所。稍西南即蘭陵城也。唐大順初蔡州賊將孫儒遣其黨劉建鋒據常州,楊行密遣將李友屯青城,將攻之,既又遣安仁義等敗劉建鋒於武進。宋《九域志》武進縣有青城鎭。胡氏曰:「今奔牛、青城、萬歳諸鎭,皆故武進縣地。」
姑幕城
[编辑]姑幕城,府西南六十里。東晉僑置南東莞郡於晉陵南境,僑置莒縣爲治,又僑置姑幕等縣屬焉,此其舊址也。今有大姑、小姑二城。《祥符圖經》「晉陵縣西有傳落城。」或曰即姑幕城,音訛也。又胥城,在縣東南二十里。《四蕃志》云:「子胥所築。」或曰即東晉東莞郡所治莒縣,《四蕃志》誤也。舊《志》:府西有廢南彭城郡,東晉明帝時僑置於晉陵郡界內,無實土,宋、齊因之,隋時與南東莞郡俱廢。
淹城
[编辑]淹城,在府東南二十里。其城二重,濠塹深闊,周廣十五里。《越絶書》:「毘陵縣南城古淹君地。」或曰即漢毘陵縣舊治。又有留城,在淹城東五里,周廣准淹之內城云。
鼓城
[编辑]鼓城,在府城東北,有方圓二城,東西相對。或作「虎城」。又縣北有韓城,相傳五代時里民韓氏築此以保鄉里。府北三十里又有醻城,又北十五里爲祿城,蓋皆五代時戍守處矣。
三山
[编辑]三山,府東北三十五里。三峰相連,中一峰尤峭拔。明初張士誠遣兵寇常州,吳良自江陰取間道,殲其援兵於無錫之三山,即此。又橫山,亦在府東北三十五里。《志》云:橫山岡阜相屬,延袤二十餘里。本名芳茂,晉右將軍曹橫葬此,因改今名。
黃公山
[编辑]黃公山,在府南七十里。一名百瀆山,去太湖十五里。《志》云:黃歇所封故墟也。又夾山,在府東南七十里。山南北五里,中包秦、陽二小山,因名。又東南十里曰津里山,《志》云:本名秦履山,相傳始皇嘗自夾山登此,後訛爲津里。山在太湖中。
馬跡山
[编辑]馬跡山,府東南六十里太湖中。山麓周百二十里,與津里山相接。其西麓地名西青,石壁屹立,下有馬跡,因名。上有避暑宮,相傳吳王闔閭故址也。宋置馬跡山寨。建炎中赤心隊將劉晏保馬跡山以捍寇。元時亦置巡司。明初下常州,俞通海以舟師略太湖,入馬跡山,破張士誠水砦,即此。
黃山
[编辑]黃山,府西北七十里。俯瞰大江。山東北有小山入江,謂之吳尾,以羣山皆自西來,至此而盡也。《志》云:江北六里亦有黃山,俱因春申君而名。上有石室,楊吳時置烽火之所。今曰黃山門,爲江防津要。《江防攷》:「黃山門在包港江心,水流湍捍,盜賊出沒之地。又當鎭、常二郡之交,上下瞭望,幾及百里,實京口之門戸也。」包港,見丹陽縣。
孟城山
[编辑]孟城山,在府北八十里,俯瞰大江,相傳晉孟嘉嘗寓此。今孟瀆經其下入江。《志》云:孟城相近又有嘉山。又府西北九十里有固山,在孟瀆閘西。
大江
[编辑]大江,府北五十里。西接丹陽包港,東抵常熟黃泗浦,西北與泰州中流分界。東北抵三沙與通州分界。江岸繞郡境百八十八里,控扼海口,形援金陵,而江陰、靖江尤鎖鑰重地也。詳見大川大江及《川瀆異同》。
運河
[编辑]運河,在府城南。浙西漕舟自蘇州滸墅關經無錫而西過府城,西接丹陽縣之呂城,凡二百餘里。《郡志》:自無錫望亭驛西至奔牛壩,凡百七十里有奇。奔牛壩東二十里曰洞子河,又東十五里至府城,自府城而東三十五里爲橫林鎭,又東十里爲五牧橋,則無錫縣境也。宋嘉泰初守臣李玨言:「州境瀕江並湖,其通江達湖諸汊港,回繞參錯,不可數計,水源多於他郡,而常苦易旱者,何哉?蓋漕渠東起望亭,西上呂城,百八十里中,形勢西高東下,歳久淺淤,倘雨澤愆期,則淺涸壅滯,間或得雨,水無所受,旋即奔洩,南入大湖,北入大江,東徑注吳江,晴暵未幾,又復乾涸;加以傍近溪湖亦爲沙土所淤漲,遇潮高水泛時舟楫尚可通行,否則輒患淺阻,此所以有江湖之浸,而不見其利也。一遇冬月,綱運使客,往往填咽,作壩車水,科役煩擾,其爲民病,不特灌溉缺乏而已。望委有司相治,其通徹江湖之處,仍舊濬治爲便。」從之。明正統初,巡撫周忱於奔牛、呂城俱設壩閘,以便轉輸。景泰間廢,天順中,巡撫崔恭復奏置五閘。今故址猶存。
烈塘河
[编辑]烈塘河,府西十八里。南枕運河,北流四十三里入大江。宋紹興中,郡守李嘉言開濬,臨江置閘。淳熙九年,郡守章沖言:「西有灶子港、孟瀆、烈塘,皆古人開導以爲灌溉之利,今多湮塞,宜以時修濬。」元時烈塘閘廢。明洪武三年重建魏村閘。二十年,復濬烈港河,自是魏村閘屢經修治。今名得勝新河。
西蠡河
[编辑]西蠡河,在城南。一名浦陽溪。北枕運河,南接滆湖,相傳范蠡所鑿。宜興縣有東蠡河,故此曰西也。歳久淤塞,正德間疏濬,亦曰西運河。又有網頭河,在城北,延袤六十五里,入無錫、江陰界,其支流俱入於大江。
丁堰河
[编辑]丁堰河,在府東十五里。南枕運河,北流二十里接網頭河。又黃汀河,在府東北十五里,西接網頭河,東入江陰縣界。宋單鍔云:「常州運河北偏,古有洩水入江一十四瀆,即孟瀆、黃汀瀆之類也。今所存蓋無幾云。」
西蠡河
[编辑]陳墅河,府東二十五里。南枕運河,北接三山港。《志》云:三山港,在府東三十里戚墅堰,南枕運河,北入申、利二港,至揚子江與江陰縣分界。
白龍河
[编辑]白龍河,在府西北五十里,西接得勝新河,東通澡港入大江。又剩銀河,在府西北六十里,南通得勝新河,北流十八里入大江。明洪武二十五年疏鑿,臨江置閘。永樂九年湮廢。
太湖
[编辑]太湖,府東南八十里。南自宜興接浙江湖州府界,東自無錫接蘇州府界,郡境湖堤,環繞凡百四十八里有奇。自昔有事,太湖常爲攻取之徑,蓋三吳形勝所關也。詳見大川。
芙蓉湖
[编辑]芙蓉湖,府東五十五里。昔時湖岸南北相距凡八十里,南入無錫,北入江陰,又北注於大江。一名上湖,一名射貴湖,東南流者曰五瀉水。《南徐記》:「橫山之北曰上湖,南曰芙蓉湖。虞翻、酈道元皆以射、貴二湖列於五湖,即此湖也。」昔時菰蒲荷茭,煙水蒼茫,一望百里。宋元祐中,往往堰湖爲田,於是湖流漸塞。今運道經武進、無錫間,兩岸類皆平衍,一遇淫潦,輒成氾濫,蓋皆舊時湖浸之區也。
陽湖
[编辑]陽湖,在府東五十里。與無錫縣分界,以近陽山而名。湖東西八里,南北三十二里,其北通茭饒、臨津二湖,共爲三湖。劉宋元嘉中修湖堰,得良疇數百頃。今湖亦湮塞。《志》云:茭饒湖本名蛟濤,或作「茭沼」,舊與臨津湖並屬無錫縣界。又宋建湖,在府東南三十里,昔時東西五里,南北三里,亦謂之北陽湖。《志》云:湖南有青城,宋高宗南渡時嘗駐此,命有司浚治此湖,因名。今塞。
滆湖
[编辑]滆湖,府西南三十五里。南北百里,東西三十餘里。一名西滆,亦曰沙子湖。郭璞《江賦》云:「具區、洮、滆」,此滆湖也。虞翻、酈道元皆以滆湖爲五湖之一。《輿地志》:太湖、射貴與滆湖爲三湖。今北通漕河,導流東注於太湖。
孟瀆
[编辑]孟瀆,府西三十里奔牛鎭東。南枕運河,北流六十里入揚子江。《唐會要》:「元和八年,常州刺史孟簡因故渠開此瀆,袤四十一里,引江水南注通漕,溉田四千頃,因名。」南唐保大中復修水門,爲灌溉之利。宋慶曆三年又嘗修治。明洪武二十七年命有司開濬。二十九年置閘於孤陳山,西北臨大江。永樂四年,復詔有司發民浚導,比舊倍加深廣,爲轉輸商販之利。正統以後,孟河閘屢經修治。《志》云:小河巡司,在府西北九十里孟瀆閘西。本宋之小河寨,置於小河村,元改巡司。又有鄭港寨,在小河西鄭港口。亦宋置,元省。明初移司治於鄭港。鄭港、小河,俱在府北七十里,臨大江,與黃山門相近也。成化四年又移置於孟瀆閘西。嘉靖三十二年倭亂,孟瀆口益爲濱江津要,因增置孟河營,設官兵戍守。
直瀆
[编辑]直瀆,亦在奔牛鎭東,北枕運河,南通白鶴溪。一名鳴鳳河。又有伯牙瀆,在府西北二十五里,南通運河,北入大江。
澡港
[编辑]澡港,府北五十里。一名竈子港。稍西即魏村鎭,與烈塘河口相接。港南接網頭河,北入楊子江,袤四十里,歳久澱淤。明初洪武七年開浚,臨江置閘,以于塘巡司兼領,既而以于塘村在江北沙新河上,改隸揚州府泰興縣。二十八年,改置澡港巡司於江口。今因之。又桃花港,在府東北三十里,導大江南流,下流合於網頭河。洪武二十八年開濬,弘治六年復濬。《江防攷》:「港東接江陰界,陸走府城北門,倭寇易於登犯,爲防守要地。嘉靖中嘗議挑濬。一名五斗港。又府北舊有廟堂港,宋紹聖中轉運毛漸奏導武進廟堂港入江是也。」今湮。
戚墅港
[编辑]戚墅港,府東三十里。北枕運河,有戚墅堰,其下流東南入太湖。《宋志》:「州界有南戚氏、北戚氏、五湖諸灣港,皆通運河是也。」又蠡瀆港,在府南二十里。北通白鶴溪,南入滆湖,洪武三十年開浚。後湖沙淤塞,復築堰瀦水以資灌溉。
白鶴溪
[编辑]白鶴溪,府西南十里。北通運河,南入滆湖,接金壇縣界。宋淳熙九年郡守章沖言:「州境港瀆,類多堙塞,今欲講求漕河悠久之計。州西南有白鶴溪,自金壇縣洮湖而下,今淺狹特七十餘里,若用工濬治,則漕渠一帶,可無乾涸之患。其南有西蠡河,自宜興太湖而下,開濬二十餘里,若更令深遠,分引湖水,則漕渠一百七十餘里可免濬治之擾矣。」又三過溪,在府南三十里。亦北通運河,南入滆湖。
東洲
[编辑]東洲,在府東南百里,太湖濱拒守處也。《五代史》:「梁開平二年,淮南將周本圍蘇州,吳越將張仁保攻常州之東洲,拔之。淮南將陳璋等馳救,大破仁保於魚蕩,復取東洲。」又乾化三年淮南攻吳越衣錦軍,錢鏐遣子傳璙將水軍攻東洲,以分其兵勢。又貞明五年吳越錢傳瓘率舟師自東洲攻淮南。蓋吳越與淮南夾湖爲守,往往繇此相攻擊也。
毘陵宮
[编辑]毘陵宮,在府東南十五里,地名夏城鎭。隋大業十二年,勅郡通守路道德集十郡兵匠於郡東南起宮苑,周十二里,內爲十六離宮,環以清流,蔭以嘉木,擬於東都西苑,而奇麗過之。未及臨幸,尋以盜起,遂爲丘墟。今自府城而東南,岡阜環列,地形高,即隋離宮故址也。
奔牛鎭
[编辑]奔牛鎭,府西三十里。有奔牛堰,亦曰奔牛塘。宋元凶劭之亂,會稽太守隨王誕遣將劉季之等向建康討劭,劭遣燕欽等拒之,相遇於曲阿奔牛塘,欽等大敗。明帝初,會稽諸郡兵應子勛於尋陽,軍於晉陵九里,宋主遣沈懷明拒之,至奔牛,以所領寡弱,乃築壘自固。《漕渠攷》:「奔牛堰北出孟河口六十里,西抵丹陽亦六十里,爲運道通渠。宋元符二年,修造奔牛澳、牐。淳熙五年以漕臣陳峴言開奔牛、呂城高淺處以通漕。舊有上下二閘。明初改閘爲壩,設官守之。天順、成化中,復置上下閘,自是屢經修治。有奔牛巡司戍守。鎭西五里又有奔牛臺,亦曰金牛臺,相傳茅山嘗出金牛,奔至此,因名。齊高帝與蕭順之嘗登焉。」自臺而西十五里,即丹陽縣境之呂城鎭,今往來孔道也。
橫林鎭
[编辑]橫林鎭,府東南三十五里。又東南五十里至無錫縣。宋淳熙五年,以漕臣陳峴言:開濬無錫以西橫林、小井諸淺,以通漕舟。今爲運道通渠。
游塘營
[编辑]游塘營,府西南二十里。明初徐達攻常州,敗張士誠兵於此。亦作「牛塘」。又舊館,在府西南,蓋館驛故址也。明初攻常州,華雲龍敗張士誠兵於舊館。
庱亭
[编辑]庱亭,府西五十里,與丹陽縣分界。相傳孫權射虎傷馬處也。晉咸和三年蘇峻作亂,郗鑒守京口,築大業、曲阿、庱亭三壘,以分峻兵勢,此即庱亭壘。既而峻將管商等來攻,庱亭督護李閎等擊敗之。《晉書》:「是時前義興太守顧衆等討蘇峻,進至呂城,賊將張健退保曲阿,衆遣督護朱祈等守庱亭,健遣兵來攻,祈等破走之。」又隋開皇十年江南亂,楊素討之,素將濟江,使麥鐵杖潛渡覘賊,至庱亭。唐武德三年李子通敗沈法興將蔣元超於庱亭,法興棄毘陵東走吳郡。蓋自昔爲控扼處。
九里村
[编辑]九里村,在府西北。宋泰始二年孔覬等以會稽諸郡之兵西應子勳,前軍孫曇瓘軍於晉陵九里,列五城互相連帶,宋主遣沈懷明等軍於九里西,與東軍相持。既而爲臺軍王道隆所敗,遂克晉陵。胡氏曰:「其地去城九里,因名。」
河莊
[编辑]河莊,府西北八十里,當孟河之口。《江防攷》:「自京口而下,惟河莊賊可深入,繇大江入孟河,抵奔牛趣府城,至便且易。」今孟河營置於此。
茶山路
[编辑]茶山路,在府西南十里,其地有大墩小墩,連綿簇擁,相傳唐時湖、常二州守會陽羨造茶修貢,繇此往返,因名。」
五牧橋
[编辑]五牧橋,府東南四十五里,與無錫縣接界。唐末吳越錢鏐遣兵自江陰入,與楊行密戰於此。宋末文天祥知平江時,元兵犯常州甚亟。天祥使其將尹玉、麻士龍等赴援,士龍戰虞橋,玉戰五牧,俱敗死。今虞橋在府西南四十里。
黃土岸橋
[编辑]黃土岸橋,在府西南八十里,西蠡河支流入西出處。其地南通溧陽,西接金壇。元置黃土巡司,尋又建橋於此,亦控守處也。
無錫縣
[编辑]無錫縣,府東九十里。東南至蘇州府九十里,北至江陰縣九十里,西南至宜興縣百四十里,東北至蘇州府常熟縣百十里。漢置無錫縣,屬會稽郡。武帝封東粵降將多軍爲侯邑。後漢屬吳郡。三國吳分無錫以西爲典農校尉,省縣屬焉。晉復置縣,屬毘陵郡。東晉以後,俱屬晉陵郡。隋屬常州。唐、宋因之。元升爲無錫州。明復爲縣。城周十四里。今編戸四百十四里。
泰伯城
[编辑]泰伯城,縣東南三十里。泰伯始國於此,謂之句吳,亦曰吳城,自泰伯至王僚二十三世皆都此。敬王六年闔閭始築姑蘇城而徙都焉。孔穎達曰:「太伯居梅里,傳至十九世孫壽夢,壽夢卒,諸樊南徙吳,至二十一世孫光,使子齊築闔閭城都之,即今蘇州也。」《吳地記》:「泰伯築城於梅李平墟,週三里二百步,外郭週三百餘里。今曰梅李鄉,亦曰梅里村,泰伯廟在焉。城東五里曰皇山,一名鴻山,有泰伯墓。」
闔閭城
[编辑]闔閭城,縣西四十五里。《吳地記》:伍員伐楚,軍還築大小二城,此蓋闔閭小城也。《志》云:小城在縣西北,近太湖,故址猶存。又有范蠡城,在縣西十里。《輿地志》:「歷山西北有范蠡城,蠡伐吳時築,亦謂之斗城,故址猶存。」今歷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其西即故斗城云。又有黃城,在縣西十二里,俗謂之黃斗城,相傳春申君所築。
鴨城
[编辑]鴨城,在縣東二十里,相傳吳王牧鴨處。今曰鴨城橋,跨鴨城河,其源自運河引而東,下流匯於宛湖,爲縣東之通道。又有麋城,在縣東十七里,蓋吳王豢麋處也。
新安城
[编辑]新安城,縣東南三十里。元初置新安巡司於此。至正中張氏築城,爲屯兵之所。有新安溪,南通太湖,東入運河。路出吳門,此爲必經之地。
慧山
[编辑]慧山,縣西五里。一名九龍山。陸羽云:「山陽有九隴,若龍偃臥然,南北延袤數十里。亦名冠龍山。《吳地記》:古名華山,一名西神山,又名鬬龍山。」朱梁貞明五年,吳越錢傳瓘攻淮南之常州,淮南拒之,敗吳越軍於無錫,又追敗之於山南。,即慧山之南也。山之東麓出泉,曰慧山泉,陸羽品爲天下第二泉。其東一峰,謂之錫山。
錫山
[编辑]錫山亦在縣西五里,與慧山連麓,而別爲一峰,相傳縣之主山也。周、秦間山產鉛錫。古語云:「有錫爭,無錫寧。」漢因以無錫名縣。
獨山
[编辑]獨山,縣西南十八里。錫山之脈南來,至是中斷。梁溪經其間,入太湖曰獨山門,一名晉陵門。《志》云:獨山之北,與管社山相望,謂之浦嶺門;南與充山對峙,謂之獨山門。梁溪經五里湖而西,繇二門入太湖,爲扼束之地。舊有官軍戍守。又石塘山,一名廟塘山,在縣南二十五里。枕長廣溪。其相連者曰漆塘山。
閭江山
[编辑]閭江山,在縣西五十里,下有閭江,亦太湖之別浦也。《志》云:閭江山下有闔閭城。又吳塘山,在縣南四十五里,濱太湖,水從中出曰吳塘門。
軍將山
[编辑]軍將山,縣西南四十里。南唐時屯兵於此,以備吳越,因名。山側有甲仗塢,下有龍潭,迫近太湖,爲設險處。又夫椒山,在縣西北四十里。一名湫山,瀕太湖,與武進馬跡山相近。《九域志》:「縣西太湖濱有夫椒山,吳王夫差敗越於夫椒,即此山矣。」或以爲今太湖中之包山也。又胥山,在縣西南五十里,近太湖,即《史記》所云:「吳人爲子胥立廟於江,因命曰胥山」者。
青山
[编辑]青山,在縣西三十五里,一名章山,面太湖。亦曰青山灣,元置華藏巡司於此。
安陽山
[编辑]安陽山,縣西北五十里。山周十八里,高百二十仞。《風土記》:「周武王封周章少子贇於安陽,卒葬山下,山因以名。峰巒奇峭,頂有龍湫。俗呼西陽山,昔時陽湖在其西麓」云。元末張士誠將莫天祐屯兵於此,以拒塞宜興東出之道。今有營壘遺址。
顧山
[编辑]顧山,在縣東六十五里。一名香山,與常熟、江陰縣接境。今詳常熟縣。
太湖
[编辑]太湖,縣西南十八里。東指蘇州,南趨湖州,風帆便利,半日可達縣境。有獨山,閭江,吳塘諸門,皆渡湖捷徑也。
五里湖
[编辑]五里湖,在縣南十八里。一名小五湖,南接太湖。又五部湖,舊在縣東北七里,東西二十里,南北十里。其源濁而流清,溉田百餘頃。今湮。
芙蓉湖
[编辑]芙蓉湖,縣西北十五里,即故上湖也。湖流浩衍,北接江陰,南連武進,其後堙廢。今自城以北運道所經,亦曰芙蓉河。《宋會要》:「元祐中堰芙蓉湖爲田。紹聖中轉運毛漸復奏導芙蓉湖入江。」今縣西北十里運河北出者曰高橋堰,舊名五瀉堰,亦曰五瀉河,即芙蓉湖下流也。自高橋而北四十里,接武進、江陰界曰雉尾口,又北四十七里至申浦上口入江,潮汐所至,勝數百斛舟。宋熙寧末郟僑議決五瀉堰,使水入揚子江。乾道六年常州守臣請填築五瀉閘及修牐裏堤岸,仍於牐內郭瀆港口舜郎廟側水聚處築捺硬壩,以防走泄。委無錫令主掌,非水盛時不許開牐通放客舟。蓋是時以運河淺淤,切於隄防也。今高橋爲武進、江陰之要道,有巡司戍守。
蠡湖
[编辑]蠡湖,縣東南五十里,與長洲縣分界。相傳范蠡所開。一名蠡瀆,一名漕湖。東西長十三里,南北六里。《唐志》:「刺史孟簡開泰伯瀆,東連蠡湖,亦謂之孟湖。」又濠湖,在縣東南六十五里,東西四里,南北三里,流通漕湖。其北爲常熟界,東爲長洲界,俗呼爲鵝肫蕩。
宛湖
[编辑]宛湖,在縣東北五十里,湖濱東岸即常熟縣界,有山曰宛山,俗曰宛山蕩;北出爲蠡河,道通江陰,南接陸家、謝埭等蕩入常熟縣境。《志》云:謝蕩周十餘里,與蘇州分界。舊名西謝渰,在縣東六十里。
運河
[编辑]運河,在城東。自蘇州府而北至望亭堰入縣界,又北二十里曰新安,又北三十里至城南,引而北十餘里至高橋,又北二十里爲洛社,又北二十里達武進之橫林鎭。
雙河
[编辑]雙河,在縣北五里。亦曰雙溪。自運河分流曰雙河口,分爲二派,一東南流合於梁溪,一西北經河滸錢橋,達直湖港,入武進界。《志》云:直湖港在縣西北四十里,北枕運河,南入太湖。又有花渡港,在縣西北三十里,東連運河,西接直湖港。《里道記》:「自花渡西經沙塘營與白芍山相近,自縣陸走宜興之道也。」
咸塘河
[编辑]咸塘河,在縣北五十里,南通五瀉河,北入江陰界。又縣北三十五里有新河,相傳南宋所開,北通大江。明洪武二十五年重浚,今堙。
梁溪
[编辑]梁溪,在縣城西。源出慧山,北合運河,南入太湖。《志》云:溪自慧泉導源,引而東至城北三里之黃埠墩接運河,自黃埠墩而南分爲二支,其西南一支繇五里湖、石塘山、長廣溪,凡五十里出吳塘山門入太湖,其西一支經縣西南十六里大、小渲,凡十餘里,繇獨山門而入太湖。梁大同中嘗浚治之,故曰梁溪。
長廣溪
[编辑]長廣溪,在縣南十八里。《志》云:溪源出歷山,南流分爲二派,俱合於梁溪,一出吳塘門,一出獨山門,皆入太湖。
泰伯瀆
[编辑]泰伯瀆,縣東南五里。西枕運河,東連蠡湖,入長洲縣界。瀆長八十一里,相傳泰伯所開。唐元和八年,常州刺史孟簡嘗浚導之。亦稱孟瀆,溉田千餘頃。
青祈渰
[编辑]青祈渰,縣西南二十里。《志》云:梁溪迤邐而南,至城西南二里孤瀆口,分二派,西爲大渲,東爲小渲,中隔平壤,又南二十里至青祈渰合流。昔時渰廣二十里,袤十八里,與五里湖相通,出浦嶺、獨山門,入太湖。
望亭鎭
[编辑]望亭鎭,縣南四十五里,與蘇州府吳縣接界。孫吳時置亭於此,曰御亭。晉咸和三年顧颺監晉陵軍,討蘇峻將張健,築壘於御亭以拒之。隋置御亭驛,唐改曰望亭。光啟中置屯於此。大順初孫儒作亂據廣陵,遣其黨劉建鋒據常州,破無錫望亭諸屯,圍蘇州。又光化初錢鏐將顧全武拔蘇州,追敗淮南將周本於望亭是也。今爲運道所經,有望亭堰。《宋史》:「熙寧元年,提舉兩浙河渠胡淮請治常州望亭堰以通漕。政和六年發運副使應安道,請望亭仍舊置牐。」淳熙九年知常州章沖言:「望亭堰牐,置於唐之至德,而廢於本朝之嘉祐,至元祐七年復置,未幾又廢。臣謂設此堰牐有三利:陽羨諸瀆水奔趨而下,有以節之,則當潦歳,平江三邑必無下流淫溢之患,一也;自常州至望亭百三十五里,運河有所節,則沿河之田可資以灌溉,二也;每歳冬春之交,重輞及使命往來多苦淺涸,今啟閉以時,足通舟楫,復免車畝灌注之勞,三也。」嘉泰三年常州守臣李玨,復請修建望亭上下二牐,固護水源,從之。議者嘗言望亭堰所以遏常、潤之水,不使東下,宜嚴其啟閉,以管轄屬之蘇州,庶可免盜決之患。或又言望亭堰設於蘇州,未見其利,而常郡先被漲溢之患。蓋節宣所係,不止望亭也。今有巡司戍守。
潘葑鎭
[编辑]潘葑鎭,縣西北十八里。朱梁乾化三年,吳越錢傳瓘攻常州,營於潘葑,淮南將徐溫擊却之。今爲往來通道。又北十二里曰洛社市。
竹塘市
[编辑]竹塘市,在縣東北六十里,與江陰縣接界。又縣北三十里爲高陸堰市,商旅所聚,道出江陰。
宜興縣
[编辑]宜興縣,府南百二十里。南至浙江長興縣百四十里,西南至廣德州百八十里,西至應天府溧陽縣九十里,西北至鎭江府金壇縣百二十里。秦置陽羨縣,漢五年封功臣靈常爲侯邑,屬會稽郡。後漢屬吳郡。三國吳屬吳興郡。晉初因之,永嘉中析置義興郡。宋、齊因之。隋郡廢,改縣曰義興,屬常州。唐武德七年置南興州。八年州廢,仍隸常州。宋太平興國初避諱改曰宜興,宋末改置南興軍。元至元十五年升爲宜興府。二十年仍降爲縣。明年又升爲府,兼置宜興縣隸焉。元貞初府縣俱廢,改爲宜興州。至正十六年爲張士誠所據,明年歸於明。洪武初復曰宜興縣。今城周九里有奇,編戸三百四十里。
陽羨城
[编辑]陽羨城,在縣南五里。《志》云:孫吳赤烏二年城陽羨。晉永嘉四年陽羨人周圯三興義兵討賊有功,因置義興郡以寵之。沈約曰:「永興元年所置也。郡治陽羨縣。」隋廢郡,因以義興名縣。唐武德三年歸附,六年陷於輔公祐。明年公祐平,置南興州治焉。又析置陽羨縣爲屬邑,八年復廢入義興。光啟三年杭州刺史錢鏐遣將杜稜等討薛朗逐鎭海節度使周寶之罪,敗朗將李君暀於陽羨,即故城矣。《寰宇記》:「陽羨故城一名蝦虎城。」《紀勝》云:「城前臨荊溪,後阻河,左右俱塹,有濠週一里九十步。」今縣治即其故址。
國山城
[编辑]國山城,縣西南五十里。晉永興初分陽羨地置縣,屬義興郡。宋因之。泰始二年晉安王子勛舉兵尋陽,義興太守劉延熙舉郡應之,宋主遣吳喜擊東軍,喜自永世至國山,擊敗東軍,進屯吳城,斬延熙將楊玄,遂進逼義興。吳城蓋在國山北也。齊亦爲國山縣。梁、陳因之。隋廢。《九域志》:「吳城一名太伯城,在縣西南二十里。」
臨津城
[编辑]臨津城,在縣西五十里,亦晉置,屬義興郡,宋、齊因之,隋廢。唐武德七年復置臨津縣,屬南興州。八年廢。《志》云:城南臨荊溪,故址猶存。
綏安城
[编辑]綏安城,縣西南八十里。劉宋永初三年分廣德、長城、陽羨等縣地置縣,屬義興郡。齊因之。梁末,嘗置大樑郡治焉。陳廢郡。或云縣亦陳所廢也。又義鄉城,在縣東南八十里。晉所置縣,今入長興縣界。
君山
[编辑]君山,縣西南三十里。舊名荊南山,以在荊溪南也。高二百三十仞,周八十五里。山嶺有池,巌洞絶勝,一名銅官山。《志》云:山之西峰曰敷金嶺,一名小心山,又西南曰橫山,亦名大蘆山,即君山西麓也。其東麓爲靜樂山。南麓曰芙蓉山,北麓則曰南嶽,吳孫皓封國山禪於此,取漢武移衡山於灊霍之義,謂之南嶽山,在今縣西南二十里。
國山
[编辑]國山,縣西南五十里。高百二十五仞,延袤三十六里。一名離墨山,相傳鐘離墨得仙於此。山西麓即國山故城也。又名九斗山,山有九岑相連,形如覆斗。亦曰陞山。孫吳五鳳二年山大石自立,天璽初有石裂十餘丈成室,孫皓侈爲天瑞,遣司徒董朝等行封禪禮。梁天監八年,或請封會稽,禪國山,不果。其東南曰善卷洞,一名龍巌。洞有三:一曰乾洞,其二曰大、小水洞。相傳周幽王二年洞忽自裂,門廣二十尺,初入若險仄,中極平曠,可坐千人。
煙山
[编辑]煙山,在縣西南三十里,山有數峰,四面環峙。又有甑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以雲氣騰湧而名。
香蘭山
[编辑]香蘭山,縣東南五十里。斗入太湖五里,有石麓如岸者二,南曰大蘭山,北曰小蘭山,相連二里,產蘭。《志》云:蘭山周二十五里,一名石蘭山,屹峙湖濱,與湖州安吉、長興接境。宋置香蘭司及香蘭砦以控扼之。今有湖汊巡司,在山西五里。
唐貢山
[编辑]唐貢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臨罨畫溪,產茶,唐時入貢,因名。又蒿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亦產茶。
章山
[编辑]章山,縣西南六十里。一名黃山,亦曰芳巌,周廣六十八里。相接者曰沸泉山、武花山,連亘入寧國縣界。《志》云:縣西南七十里有龍池山,峰巒峻聳,登覽無際。又分界山,在縣西南百里,入廣德州界,宋置分界寨於此。
義山
[编辑]義山,在縣東八十里,東臨太湖,西抵縣南六十里之垂脚嶺,入長興縣界,又有啄木嶺,亦在縣南。
計山
[编辑]計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山之西峰曰金鵞山。《勝覽》:唐初嘗置鵝州於義興,蓋以山名。今正史不載。
[C048]山
[编辑][C048]山,縣西北七十里,周三十里有奇,與溧陽縣接界。後漢建武中,封蔣澄爲[C048]鄉亭侯。今縣西六十五里有故[C048]鄉亭,蓋以山名。餘詳見溧陽縣。
柚山
[编辑]柚山,在縣西北九十里洮湖上,與湖中大坏山對峙,巨石瞰湖,延袤三四里。《志》云:湖中有大小坏山,又有漸山,以山石漸漸而名也。湖西又有烈山。皆與溧陽縣接界。
張公洞
[编辑]張公洞,在縣東南五十三里,亦曰張公山,高千仞,周五里,三面皆飛崖絶壁,惟北向一竇可入,最爲奇勝,《道書》以爲第五十八福地。
太湖
[编辑]太湖,縣東北四十五里。道通吳郡、吳興,最爲捷徑。明初張士誠遣兵據宜興,太祖命徐達等攻之,曰:「宜興城小而堅,未易猝拔,城東通太湖,張士誠餉道所繇,若斷其餉道,破之必矣。」達奉命,宜興果下。既而命將東伐,亦自宜興取道太湖,攻其湖州。《志》云:湖自縣南越蘭山抵董塘嶺,入長興界,北越竹山抵百瀆口分水墩入武進縣界。今自縣東入湖之道曰馬汎,北趨黃土渰,東北趨竹山港,皆通太湖也。竹山,在縣東北六十五里,湖濱小阜也,與夫椒山相對。黃土渰,在縣北五十里,亦名白魚蕩。
洮湖
[编辑]洮湖,縣西北百里,與溧陽金壇分界。一名長蕩湖。今詳見大川。又滆湖,在縣西北三十五里,與武進縣中流分界,東接太湖,北通漕河。
運河
[编辑]運河,在城北。西接荊溪,北抵滆湖,又北達郡南之運河。宋淳熙間重浚。明洪武二十七年亦嘗浚治。又東蠡河,在縣東十五里,東南流入太湖,宋咸平中重浚。
便民河
[编辑]便民河,在縣城西。自縣西二十里洴浰渰東抵城下,長三十里。成化中開。一名後袁河。
荊溪
[编辑]荊溪,在城南。其在城西者亦曰西溪,在城東者亦曰東溪,凡廣德、溧陽、金壇并縣西諸山澗水,俱流匯於西溪,乃貫城繞郭爲東溪,以下太湖。舊《志》:荊溪上承百瀆,兼受數郡之水是也。宋泰始二年,吳喜逼義興,渡水攻其城克之。今謂之東九里河,西九里河,河流甚長,土人以九計里,因名。《水利攷》:「宜興爲溪者九,而荊溪爲諸水之會。」今自縣東分二流,其一北達常州爲漕河,溧陽運船俱繇此出。其一東達太湖,謂之東瀉溪。本名東舍,訛曰瀉。一名蒙溪。春時兩岸多藤花,照映水中,因名罨畫溪,又名五雲溪。《志》云:東舍溪在縣東南三十六里,荊溪下流也。祝氏云:「《漢志注》『中江出蕪湖西南,東至陽羨入海』,即荊溪矣。」蓋溪上承諸川委流,下注震澤達松江以入海,江以南大川也。又有荊溪,自縣南入長興縣,下流合於苕溪。或以爲發源荊南山,合衆流而南出云。
洑溪
[编辑]洑溪,在縣東南五里。源出君山,北入荊溪。又竹溪,在縣東南三十六里。源出垂腳嶺,東北入太湖。
章溪
[编辑]章溪,縣西南七十里。源出章山,流經國山故城西,又北入於荊溪。又塞溪,在縣西北七十里,源出洮湖,經縣西三十五里之洋渰,又東入於荊溪。
白徑
[编辑]白徑,在縣西三十六里。《爾雅》:「直波爲徑。」東經縣西二十六里之洴浰渰合於荊溪。《志》云:白雲徑南北長三十餘里。又有孟徑在縣西北四十五里。刺史孟簡所浚,以殺滆湖波濤之勢,南入塞溪,因名。又有章浦,在縣西二十五里,舊有亭,晉周札封章浦亭侯,即此處云。
百瀆
[编辑]百瀆,《志》云:在縣西南七十五里者爲上瀆,縣北六十里爲下瀆。昔以荊溪居數郡下流,於太湖口疏百派以分其勢,又開橫塘袤四十里以貫之,導荊溪下太湖,瀕湖畎澮皆通焉,後漸廢。宋治平中樓閌知宜興,所濬者四十二瀆而已。《勝覽》云:「橫塘直南北以經之,百瀆列東西以緯之。」單鍔嘗言:「自蕪湖、溧陽五堰達吳江,猶人一身,五堰爲首,荊溪爲咽,百瀆爲心,震澤爲腹。」是也。隆興二年常州守臣劉唐稽言:「宜興之水,藉百瀆以疏洩,近歳阻於吳江石塘,流行不快,而百瀆亦至堙塞,存者無幾。宜仍舊開通,爲公私之便。」不果。今自縣北至縣東南以瀆名者凡數十處,皆源流斷續。弘治中嘗開濬三十餘瀆。正德中亦嘗開濬,尋復湮塞。說者謂東壩築而荊溪之流殺,荊溪殺而百瀆中絶矣。
夾苧干瀆
[编辑]夾苧干瀆,在縣西北。昔時洩長蕩湖之水東入滆湖,繇滆湖入大吳瀆、塘口瀆、白魚灣、高梅瀆及白鶴溪而北入常州運河,又繇運河分流入一十四瀆,注於大江,今名存實湮。弘治中水利僉事伍性議開夾苧干通流以殺荊溪上流諸水,則震澤必無漲溢之患,而三州民田必甚利,議不果行。
張渚鎭
[编辑]張渚鎭,縣西南九十里。元設茶園提領所二處以掌茶稅。明初改設批驗茶引所於此,尋廢。洪武三十五年復設,今商旅駢集於此,有張渚巡司戍守。
湖㳇鎭
[编辑]湖㳇鎭,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有巡司,洪武三年建。又有下邾巡司,在縣東北四十里,亦洪武三年建,湖濱津要處也。
趙莊
[编辑]趙莊,縣南三十里,與縣東南三十里蜀山相對。又邊莊,在縣南四十五里,又五里有省莊。《志》云:南唐時封疆止此,營屯戍守,與吳越爲交境之備。
計亭
[编辑]計亭,在縣北二十里。《輿程記》作「岊亭」,悞也。今有計亭橋,自亭而北三十里,地名浪打川,又北爲新瀆橋,自縣趨府城之通道也。
長橋
[编辑]長橋,在縣治南,跨荊溪上。《志》云:橋延袤五十步,高二丈七尺,廣過之。陸澄《地抄》:「橋創自東漢袁府君圯,即晉周處斬蛟處。」宋泰始二年吳喜自國山進逼義興,太守劉延熙柵斷長橋,保郡自守,即此。宋景德以後屢經修建。元豐中改名荊溪橋。自元至今凡再葺治云。
江陰縣
[编辑]江陰縣,府東北九十里。東至蘇州府常熟縣百二十里,東南至蘇州府百八十里,北至靖江縣三十里,西北至揚州府泰興縣百十里。漢毘陵縣地,晉太康二年析置暨陽縣,屬毘陵郡,宋、齊屬晉陵郡。梁敬帝時始置江陰縣,兼置江陰郡治焉。隋初郡廢,縣屬常州。唐武德三年置暨州。九年州廢,縣仍屬常州。南唐昇元中置江陰軍,領江陰縣。宋熙寧初軍廢。紹興初復建爲軍,尋廢。三十一年復置江陰軍。元爲江陰路,尋降爲州,屬常州路,尋直隸行省。至正中陷於張士誠。既而明師克之,改曰連洋州,既復爲江陰州。洪武初改州爲縣。今城周九里,編戸四百里。
暨陽廢縣
[编辑]暨陽廢縣,縣東四十里。晉太康初所置縣也。《寰宇記》云:「本名莫城,漢莫寵所築,以捍海寇,晉置暨陽縣於此。隋省。唐武德三年復置暨陽縣,屬暨州。九年仍省入江陰縣。」又江陰故城,在今縣治東北。《祥符圖經》:「城周十三里,北瀕大江,楊吳天祐十年所築。」內爲子城,宋慶元五年重修,元初毀。至正十二年盜起,城邑殘破。十四年爲張士誠將黃傳所據。又三年明師克之。初築土城。龍鳳十二年甃以磚石,周九里有奇。嘉靖中復增築。今城墉屹然,爲江干鎖鑰。
利城廢縣
[编辑]利城廢縣,縣西五十里。《宋志》:「晉元帝初,割海虞北境置利城縣,永和中移出京口。」梁末又析暨陽置利城、梁豐二縣,屬江陰郡。陳因之,隋廢。唐復置,屬暨州,尋與州俱廢。《志》云:晉即海虞北境置利城縣。宋元嘉中遷於武進之利浦。今有利城鎭。又梁豐廢縣,在縣西南。亦梁置,隋廢。
艦浦城
[编辑]艦浦城,縣西十八里。《志》云:陳至德初,江陰郡守倪啟徙江陰縣治夏浦,築此城,亦曰夏城。又縣東三十里有陶城,其相近者又有閭城、郭城,相傳皆南唐屯戍處。又有東西二舜城,在縣東七十里,今曰東順鄉、西順鄉。
君山
[编辑]君山,城北一里,縣之主山也,突起平野,俯臨大江,一名瞰江山。宋南渡後置營寨於山麓,有事時此爲戰守要地。又北四里曰黃山,與君山皆以春申君名也。峰如席帽,上有石室,爲楊吳時烽火之所。山之西曰馬鞍山,北曰鵝鼻山,其形尖斜如鵝鼻,俗名鵝眉嘴,凸出大江,稱爲險要。又浮山,在縣東北大江中,西臨石矴,一名巫山,爲江海門戸,所謂「巫門之隘」也。《志》云:縣北七里有大石山,山絶頂有石高數十丈,俯瞰江水,其相接者曰小石山,俗呼爲大石灣、小石灣;又東北五里曰蕭山,亦曰小山,皆濱江形勝云。
彭公山
[编辑]彭公山,在縣東北六十里。俗傳漢彭越收江南,嘗營於此山之東,因名。
香山
[编辑]香山,縣東二十里。相傳春秋時吳王嘗遣美人採香於此,上有採香徑,近大江。《十國紀年》:「梁貞明五年吳越攻常州,徐溫率兵拒之,陳璋以舟師下海門出其後,張可琮以江陰兵從陳璋,敗吳越兵於香灣,即此地也。」又砂山,在縣東四十五里,相傳初本平地。晉、宋間江水泛漲,湧沙石成山。梁貞明五年吳越侵淮南,戰於沙山,爲淮南所敗,即此。
秦望山
[编辑]秦望山,縣西南二十七里。本名峨耳山,秦始皇常登此四望,因名。明初遣兵取江陰,張士誠據守於此,以拒王師,諸將乘風雨奪其山,進薄城西,遂克之。今自縣之郡,此爲通道。又青山,在縣西南十里,秀銳孤立,上有干將冶爐九所。宋齊丘撰《徐溫祠堂碑》云:「江陰之役,遇賊兵於覆釜之上」,蓋即青山云。
顧山
[编辑]顧山,在縣東南七十里,與常熟無錫分界處也。亦曰香山。
大江
[编辑]大江,城北一里。縣境倚江爲險,自昔爲控守重地。劉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燾南犯至瓜步,建康震懼,陳艦列營,連亙江濱,自采石至暨陽六七百里。五代時,吳越、淮南,往往角逐於此。宋南渡後,江陰之防尤重。建炎三年劉光世、韓世忠,皆軍江陰以備金人海道之師。紹興四年命濱江諸州軍,皆增設橫江水軍。隆興二年又以江陰、通、泰海道,江面闊遠,命范榮專一捍禦江陰至通州料角一帶。乾道八年知江陰軍向子豐言:「江陰軍臨大江下流,北與通、泰相對,東連海道,西接鎭江,最爲控扼。今軍備廢弛,望仍舊分兵屯駐。」元延祐中兩淮運使宋文瓚言:「江陰、通泰、江海門戸,而鎭江、真州次之。」是也。明初以江陰爲江津要衝,命將克江陰,使吳良守之,張士誠遂不能越江而有江北,亦不能溯江以窺金陵。《江防攷》:「縣境大江上自武進界桃花港,下至常熟縣之界涇,凡百里。中間港浦二十有四,皆可登涉。其哨守之處爲青草沙,自是而西北,有蒲沙,又西爲唐沙。青草沙東南通福山港,蒲沙東北通狼山,乃天設之險,江陰之外戸也,三沙之中,巫山門在焉,亦曰巫子門。明初張士誠以舟師出馬馱沙,溯流侵江陰,太祖親帥兵自鎭江東討,追敗之於巫子門是也。」
運河
[编辑]運河,在城南。北引大江繇黃田港貫城而南,至縣南十里經蔡涇閘,亦曰南閘,又曰下閘,又南十七里歷月城橋,又十里至青暘鎭,又南三十五里達五瀉河,出高橋合無錫運河。宋皇祐中疏濬,明永樂十一年復濬。
橫河
[编辑]橫河,在城東。亦引黃田港貫城而東,達縣東六十四里之谷瀆港。宋天禧中知軍崔立濬治。明洪武二十八年重濬。《志》云:谷瀆港東一里曰令節港,西一里曰范港,俱北引江水,南合谷瀆港,又南爲三河口,分二流,一接無錫新河,一入於長河。今有范港巡司,在縣東六十里。又東即常熟縣界,至縣治凡三十六里。
長河
[编辑]長河,在縣東南十里,自運河分流,經縣東南十五里繇里山曰繇里涇,又東南亦注於無錫縣之新河。
申浦
[编辑]申浦,縣西三十里。一名申港,相傳春申君所開。導江南流,置田爲上下屯,又南經武進縣界分爲二,東入無錫五瀉河,西入武進三山港,俱達於運河。唐興元初韓滉鎭潤州,造樓船,繇海門大閱,至申浦而還。宋隆興二年議開申、利二港,上通運河。乾道二年漕臣姜詵等請造蔡涇閘及開申港上流橫石,次濬利港,以洩水勢。《志》云:宋設申港寨,又設巡司於此。元因之。明初廢。洪武二十四年亦嘗濬治。弘治六年復浚。又利港,在縣西五十里。導江水南行入武進界,下流亦達於運河。洪武二十一年開濬。弘治六年,工部侍郎徐貫治三吳水利,發民濬申、利二港及桃花港以疏積水,三港中利港爲役最巨。正德六年又嘗濬治。自利港而西十五里,即武進縣之桃花港也。《志》云:桃花港,自大江分流而南,合縣西六十里之立埭河,而入武進縣界。
黃田港
[编辑]黃田港,縣北二里。相傳春申君所開,導江水溉田,因名。邑人於江口置牐號上閘,於縣西南十里蔡涇口置牐曰下閘。舊有支港數十處,今多爲潮沙所湮。其南接於運河。《江防攷》:「黃田港切近縣治,最爲要害,宋置營軍戍守。縣西南十里曰蔡涇,西接夏港,東通黃田,有蔡涇閘。又東絶運河而接於橫河。」明天順間武進奔牛、呂城壩閘頹壞,運道淺淤,議改從孟瀆、蔡涇出江,漕舟多遭覆溺,乃復治故道。
夏港
[编辑]夏港,縣西十里。北通大江,東南行出蔡涇閘,與黃田閘合流入運河。其支流爲崇溝河,在縣西南十五里,一名北山塘,南合武進縣之三山港。《江防攷》:「縣境通潮諸港、黃田、夏港,最爲津要。宋置夏港寨。自港口而西九十里,即武進之孟河口也。明初置利港巡司於利港東。天順初移於夏港口,仍曰利港巡司。」《志》云:司在今縣西二十里。
新溝港
[编辑]新溝港,在縣西二十里,亦自大江而南,合武進之三山港。正德七年重浚。
石頭港
[编辑]石頭港,縣東三十里。北通大江,南入橫河。有石頭港巡司。宋淳熙中,知常州章沖言:「州東北澡港、利港、黃田港、夏港、五斗港,江陰東之趙港、白沙港、石頭港、陳港、蔡港、范港、令節港,皆古人開導,以爲灌溉之利,今所在湮塞,宜隨宜濬導。」《志》云:白沙港在縣東十里,雷溝港在縣東三十五里,又東二里曰陳港,又東十一里曰蔡港,俱北達大江,南達橫河,宋濱江置戍處也。
石牌港
[编辑]石牌港,在縣東二十里,亦自大江通橫河。《志》云:縣東十八里有真山,一名甑山,有大石橫亘江流中,因名石筏山,又曰筏梁山,亦名石牌山,港因以名也。宋置石牌巡司。元因之。明初,張士誠遣兵襲江陰,明師敗之於石牌港,即此。
楊舍鎭
[编辑]楊舍鎭,縣東五十五里,舊有楊家港。宋乾道六年命兩浙運副劉敏士等於楊家港東開河置牐,通行鹽船,仍撥官兵守衞,並不時挑濬。自是商旅聚集,謂之楊舍鎭,爲沿江衝要。嘉靖中以倭亂置堡設營,以參將領之,與常熟之福山、通州之狼山,相爲應援,江中有褚家沙,北與狼山密邇,亦分兵戍守。自是而東,江流浩瀚,直接大海,捍禦爲難,西上則至孟河一帶,江面頗狹,又多陰沙,大舟宗難於轉舒,故防衞以楊舍爲切。
青暘鎭
[编辑]青暘鎭,縣南四十里,運河所經。又南四里曰四河口,自運河分枝,東通常熟,西達武進,其南北即運河經流。舊《志》:縣濱江爲險,而青暘實腹里之衝要。
長涇鎭
[编辑]長涇鎭,在縣東七十里,居民稠密,與無錫縣分界。繇此出常熟亦爲通道。
六射垛寨
[编辑]六射垛寨,縣北四里。相傳爲秦始皇射垛。宋置寨於此,以控扼江濱。縣西十八里有弩臺,蓋亦昔時守禦處。又有小石山寨,在小石山下,亦宋置。
石橋寨
[编辑]石橋寨,在縣東四十里。《十國紀年》:「宋伐南唐,吳越亦取其江陰寧遠軍、石橋寨。」其地有石橋,今爲石橋市。《志》云:「石橋東有故寧遠寨,又縣東南四十里有安邊寨,俱南唐所置。今廢。明教寺即故安邊寨也。」
靖江縣
[编辑]靖江縣,府東北百十里。東至海口六十里,北至揚州府泰興縣界二十五里,東北至泰州如皋縣界三十里。本江陰縣之馬馱沙。元末張士誠將朱定、徐泰常據此築土城,周七里有奇,尋爲明師所克。明初仍屬江陰縣。成化七年置今縣。十三年因故城修築。正德初復增修完固。今编戸五十七里。
孤山
[编辑]孤山,縣東北二十五里。舊在大江中,去岸五六里。距山百步有石矴,亦在水中,與江陰浮山相對。成化八年潮沙壅積,轉而成田,今山在平陸矣。
大江
[编辑]大江,在縣東南。《志》云:縣本江中一洲,曰馬馱沙,中分爲二,曰馬馱東沙、馬馱西沙、江環四面。自縣西至孟瀆百餘里,又西至金陵四百里,大江滔滔而下,至此分爲二以入海,縣居江海之交,中流屹立,實京口、金陵之鎖鑰也。天啟以來,潮沙壅積,縣北大江竟爲平陸,因開界河,與泰興緣河爲境。《江防攷》:縣橫亘江津,東枕孤山,西引黃山,地方二百餘里,汊港浩繁,若結水砦屯重兵,與江陰、泰興相犄角,使窺伺者不敢軼出其間,亦綢繆未雨之策。
展蘇港
[编辑]展蘇港,縣西二里。又縣西十五里有南新港,有新港巡司。《志》云:元初設馬馱沙巡司。明初改建於馬馱西沙,後爲潮汐沖坍。永樂四年移於新港云。又有大新港,在縣西南十五里。
瀾港
[编辑]瀾港,在縣西通城河。又縣西北十里有楊鐵港,又西北三四里有范家、徐家等港,縣西北五里曰蔡家港。明初張士誠遣兵援泰州,舟師次范、蔡港,疑即此二港云。今堙。
孤山港
[编辑]孤山港,縣東北十二里。以近孤山而名。又縣西南十二里有焦山港,其西里許曰楊機港,又西南二里曰西楊機港。舊《志》:縣濱江諸港凡六十有四,今西北一帶多爲潮沙所湮,而東南一帶亦決塞不時云。
蟛蜞港
[编辑]蟛蜞港,在縣東十五里。正德二年議建東沙巡司於此。
開沙村
[编辑]開沙村,在縣東南十五里,有開沙港。又縣東有麵條沙,縣西有西官沙,西南有新沙,稍西曰小沙。其在境內者,又有青草、朱家、段頭等沙,皆以漸壅積,民田其間,聚爲村落。
于塘村
[编辑]于塘村,在縣西北三十里。舊爲晉陵縣地。元置于塘巡司。明初以司在江北新河口,因改屬泰興縣。今爲兩縣接境處。
鎭江府
[编辑]鎭江府,東南至常州府百八十里,西南至寧國府四百五十里,西至江寧府二百里,北渡江至揚州府五十里。自府治至應天府見上,至京師二千三百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吳地,後屬越。戰國屬楚。秦爲會稽郡地,漢因之。後漢屬吳郡,三國吳曰京口鎭。漢建安十三年,孫權自吳徙治丹徒,號曰京城。十六年遷建業,復於此置京督,爲重鎭。《南齊志》:「吳置幽州牧,屯兵於此。」《爾雅》曰:「丘絶高曰京」,蓋丹徒城憑山臨江,故有京口之名。晉初屬毘陵郡。永嘉五年爲晉陵郡治 ,詳見常州府。繼又僑置徐、兖二州,謂之北府按《晉志》:郗鑒爲徐、兖二州刺史,成帝時蘇峻平後,自廣陵還鎭京口。又穆帝永和中自海虞移東海郡,出居京口。」蓋是時二州移鎭無常,而徐州留局恒置於京口也。又六朝都建康,每謂姑孰爲南州,歷陽爲西府,而京口則謂之北府。宋爲南徐州治。宋永初二年加徐州曰南徐州。元嘉八年分江北爲南兖州,而南徐州獨治京口,並置南東海郡。齊、梁因之,《隋志》:「南東海郡,梁改爲蘭陵郡。陳復曰東海。」以至於陳,京口常爲重鎭。隋平陳,州郡俱廢,爲延陵縣。開皇十五年置潤州,以州東潤浦爲名。大業初州廢,屬江都郡。唐武德三年復曰潤州。天寶初曰丹陽郡。乾元初復故,《志》云:時置丹陽軍於此。建中初置鎭海節度於此。南唐亦爲重鎭。唐乾寧中錢鏐鎭海節度於杭州,而潤州爲淮南所有。既而淮南復置鎭海軍於此,領潤、升、常、宣、歙、池六州。南唐亦爲鎭海軍治。宋仍曰潤州。開寶八年改軍名曰鎭江。政和三年升鎭江府。以徽宗潛邸也。元曰鎭江路。明初曰江淮府,尋曰鎭江府,直隸京師,領縣三。今仍曰鎭江府。
府內控江、湖,北拒淮、泗,山川形勝,自昔用武處也。杜佑曰:「京口因山爲壘,緣江爲境。建業之有京口,猶洛陽之有孟津。」自孫吳以來,東南有事,必以京口爲襟要。京口之防或疏,建業之危立至。六朝時以京口爲臺城門戸,孔坦以郗鑒自京口援京城,曰:「本不須召郗公,使東門無限。」王僧辨謂陳霸先曰:「委公北門。」是也。鎖鑰不可不重也。晉咸和初,郗鑒鎭徐州,蘇峻之亂,鑒據要害立營壘,以遏賊東下之鋒,賊勢遂阻。元興末,桓玄作亂,劉裕舉兵京口,晉室復定。及裕代晉,以京口要地,去建康密邇,非宗室近親,不使居之。蓋肘腋攸關。隋之亡陳,京口實爲兵鋒也。唐之中葉,以鎭海爲重鎭,浙西安危,係於潤州。宋南渡以後,常駐重軍於此,以控江口。樂史宋人,撰《坐知天下記》及《太平寰宇記》曰:「京口西距漢沔,東連海嶠,爲三吳襟帶之邦,百越舟車之會。」劉寧止曰:「京口控扼大江,是爲浙西門戸。」陳亮曰:「京口連岡三面,大江橫陳於前,江旁極目千里,勢如虎之出穴,昔人謂京口酒可飲,兵可用,而北府之兵,爲天下雄。蓋地勢然也。采石之與京口,股肱建業,實有據險臨前之勢,而非止於靳靳自守者。」說者曰:京口憑江爲險,然而陵谷之變,今昔不同,曹丕見江流洶湧,以爲天限南北。陳孔範亦曰:「長江天塹,寇豈能飛渡?」蓋以江流爲可恃也。然攷晉建興末,祖逖自京口渡江,中流擊楫矣。義熙六年,劉裕滅南燕,會盧循襲建康,裕卷甲南還,自廣陵濟江出京口。梁承聖二年,陳霸先自丹徒濟江,圍齊廣陵。隋開皇九年,賀若弼自廣陵濟江,拔京口。唐武德三年,李子通亦自廣陵濟江,取京口,以蹙沈法興。自是以後,南北渡者皆以京口爲通津。昔人謂采石渡江,江面比瓜洲爲狹,故繇採石濟者常居十之七。夫自唐以來,沙洲日積,江面南北相距僅七八里,唐初江面闊四十里。其後沙壅爲瓜洲,開元中江面闊二十五里。宋時洲渚益廣,紹興中江面猶闊十八里。明嘉靖以來,江面僅闊七八里,又有談家洲橫列其中,南北渡口晴明時一葦可杭也。故昔日之採石比京口爲重,而今日之京口比採石爲切,消息之理也。《江防考》:「京口西接石頭,東至大海,北距廣陵,而金、焦、障其中流,實天設之險,繇京口抵石頭凡二百里,高岡逼岸,宛如長城,未易登犯。繇京口而東至孟瀆七十餘里,或高峰橫亘,或江泥沙淖,或洲渚錯列。所謂二十八港者皆淺澀短狹,難以通行。故江岸之防惟在京口,而江中置防則山爲最要」云。
丹徒縣
[编辑]丹徒縣,附郭。本吳之朱方邑。漢置丹徒縣,屬會稽郡。後漢屬吳郡。三國吳嘉禾三年改曰武進縣。晉太康二年復曰丹徒,爲毘陵郡治,尋還治毘陵縣。永嘉末,又爲晉陵郡治。義熙中,復還晉陵縣,以丹徒屬南東海郡,亦爲南徐州治。宋、齊、梁、陳皆因之。隋廢州及郡,并廢縣入延陵縣。尋又移延陵縣於此,爲潤州治。大業初州復廢。唐武德三年,移延陵縣還故治,仍置丹徒縣,潤州治焉。今編戸二百七十里。
京城
[编辑]京城,今府治。春秋之朱方也。《左傳》襄二十八年:「齊慶封奔吳,吳句餘與之朱方。」昭四年:「楚靈王使屈申圍朱方,克之。」後名谷陽。秦曰丹徒,相傳望氣者云,其地有天子氣,始皇使赭衣徒三千鑿京峴以敗其勢,因名也。漢爲丹徒縣治。景帝三年吳王濞棄其軍,而與壯士數千亡走,保於江南丹徒。後漢建安十三年,孫權徙鎭於此,築京城,週三百六十步,於南面、西面,各開一門,因京峴山爲名,號曰京鎭。尋移秣陵,使孫何鎭焉。晉太興初,以晉陵郡及丹徒縣並治京口是也。《志》云:城因山爲壘,俯臨江津,故曰京口。梁大同十年幸京口城。隋開皇九年分道伐陳,賀若弼自廣陵出京口,尋置延陵鎭。唐復曰丹徒。《城邑攷》:「郡有子城,周六百三十步,即三國吳所築,內外皆以甓,號鐵甕城。晉郗鑒、王恭鎭此,皆更爲營繕。南唐末刺史林仁肇復修之。又有東、西夾城,共長十二里有奇,相傳唐太和中觀察使王播所築,又鑿隍環其外。乾符中周寶爲潤帥,更築羅城,週二十餘里。其東門曰青陽門。光啟三年鎭海軍亂,寶自青陽門出走常州是也。其西門曰登雲,南門曰通吳,又東南曰朱方,而南水門曰利涉。宋、元因之。明初耿再成因故址修築,有門四:東朝陽、南虎踞、西金銀、北定波,又爲南北二水關,城週二十六里有奇。」
北固山
[编辑]北固山,在城北一里府治後。下臨長江。自晉以來,郡治皆據其上,三面臨水,迴嶺斗絶,勢最險固,因名。蓋郡之主山也。蔡謨起樓其上以貯軍實。謝安復營葺之。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燾軍瓜步,聲言渡江,詔分軍備禦於北固、蒜山、西津、諫壁、焦山,皆置軍以防突犯。《梁書•蕭正義傳》:「京城西有別嶺入江,高數十丈,號曰北固,蔡謨起樓其上。」大同十年武帝登望久之,曰:「此嶺下足須固守,然於京口實乃壯觀。」于是改樓曰北顧樓。太清初朱异曰:「陛下昔登北顧亭以望,謂江右有反氣,骨肉爲戎首,即此時也。」及侯景之亂,其言果驗。唐上元初劉展作亂據廣陵,江淮都統李峘屯京口,闢北固爲兵場,插木以塞江口,尋爲展所敗。今有甘露寺據山上,三國吳甘露中所建也。
京峴山
[编辑]京峴山,城東五里。一名丹徒峴,相傳即秦時所鑿以泄王氣處,京口、京鎭皆因以名。《梁典》:「武帝望京峴盤紆似龍,因掘二湖於山下,曰龍目湖。」今湮。唐建中末,鎭海節度韓以汴、洛多故,修塢壁,起建業抵京峴,樓堞相屬是也。或謂之荊峴,又云此爲京山,今府西南五里爲峴山云。
黃鶴山
[编辑]黃鶴山,在府西南三里,一名黃鵠山,俗名鴻鶴山,宋戴顒嘗隱此,一名戴公山。
銀山
[编辑]銀山,在城西二里江口。舊名土山。以山形壁立,俗名豎土山。宋避英宗諱曰植土山。唐劉禹錫詩:「土山京口峻」,謂此。元皇慶二年勅鎭江路建銀山寺,以與金山對峙而名。其別阜曰玉山,臨江聳立,上有龍王廟。宋建炎四年,韓世忠屯焦山,以邀兀术歸路。兀术遣人約日會戰,世忠謂諸將曰:「是間形勢無如金山,對岸龍王廟者,寇必登此觀我虛實。」乃遣兵伏廟中及岸側,遣人乘舟望之,戒曰:「聞江中鼓聲而發。」賊果至,擒其兩騎。俗本作「金山龍王廟」,悞也。
蒜山
[编辑]蒜山,府西三里江岸上。山多澤蒜,因名。或云吳周瑜與諸葛武侯謀拒曹操於此,因曰算山。晉隆安五年,孫恩浮海,奄至丹徒,樓船千艘,鼓噪登蒜山,劉裕率衆奔擊,大破之,恩狼狽還船。唐上元二年,田神功擊劉展於京口,遣別將先自白沙濟江趨下蜀,神功自將軍瓜洲,將濟江,展將步騎萬餘陳蒜山以拒之,爲下蜀之師所敗。南唐徐知誥嘗游蒜山,除地爲廣場,大會僚屬,其下爲漕渠所經。宋慶曆中疏蒜山漕渠達江。舊《志》云:山寬廣可容萬人,宋、元間淪入於江,今西津渡口水中孤峰是也。白沙見儀真縣,下蜀見句容縣。
金山
[编辑]金山,府西北七里大江中。風濤環繞,勢欲飛動,一名浮玉山,一名氐父山,又名獲苻山,相傳晉破苻堅,獻俘山下,因名也。亦名伏牛山,《唐志》:「貢伏牛山銅器」,謂此。亦名頭陀巖,《志》云:唐裴頭陀掛錫於此,於水際獲金數鎰,故又名金山。或曰:梁天監四年,於金山修水陸會,則金山蓋古名也。唐上元中,田神功自瓜洲渡江擊劉展,舟至金山,大風不得渡,還軍瓜洲。建中四年,時朱泚作亂,南方藩鎭皆據境自強,揚州帥陳少游以甲士臨江大閱,鎭海帥韓亦發舟師,耀武於京江以應之,又臨金山與少游會。宋建炎中,韓世忠邀兀术於鎭江,相持於黃天蕩,世忠以海艦進泊金山下,命工鍛鐵相連爲長綆,貫以大鉤,以授士之驍捷者,敵舟至,則分爲兩道出其背,每縋一綆,則曳一敵舟沉之,寇大窘。紹興中,金亮入寇至瓜洲,虞允文馳詣京口,會諸將楊存中等,臨江按試水軍,命戰士踏車船中流上下,三周金山,回轉如飛,敵相顧駭愕。《郡志》:金山,宋大中祥符五年改曰龍游山,天禧中復故。其頂曰金鼇峰、妙高峰,有浮圖冠其上,汪藻所雲“攬數州之秀於俯仰之間”者也。其岩洞泉石,類多名勝。《里道記》:「金山北岸爲瓜洲渡,南岸直西津渡口,俗所謂西馬頭也。其西去儀真縣高資港不過四十餘里,實爲中流之險。」
焦山
[编辑]焦山,府東北九里江中。與金山並峙,相去十五里,以後漢處士焦光隱此而名。或名譙山,亦曰浮玉山。劉宋元嘉中,以魏人臨江,嘗分兵戍此。唐時有譙山戍,蓋焦與譙通稱也。宋建炎中韓世忠以八千人屯焦山,以邀兀术渡江北歸之道。德祐初張世傑與劉師勇等帥舟師次焦山,碇江中流,元阿术登石公山望之,曰:「可燒而走也。」遂前戰,世傑敗走圌山。今山巔盤礴處曰焦僊嶺,其旁巖洞參差,奇勝不一,山之餘峰東出,有二島對峙江流中,曰海門山,亦名海門關,又謂之雙峰山也。《里道記》:「焦山南岸曰東馬頭,以山爲扞蔽。金、焦、北固,世稱爲京口三山」云。
石公山
[编辑]石公山,在府東北八里,瀕江與焦山對峙,元阿术登此以望宋軍處也。
長山
[编辑]長山,府南二十五里。上有靈泉,其流與練湖通,溉田甚多。又五州山,在府西三十里,相傳登山絶頂,望見五州。又西二十里曰曹山,建文末燕王渡江,嘗駐於此。
高驪山
[编辑]高驪山,在府西南七十里,《隋志》以爲境內之名山也,亦曰句驪山。
圌山
[编辑]圌山,府東北六十里,濱大江。宋置圌山寨於此。建炎三年金人治舟師,欲繇海道窺浙,遣韓世忠控守圌山、福山一帶。德祐初張世傑敗績於焦山,退泊圌山。明嘉靖三年,圌山賊袁效等作亂,官軍討平之。《江防攷》:「圌山屹立江濱,江中有順江,匾簷諸沙,動亘數里,爲之外護,舟行其間,僅通一路,矢石可及,況當江流,自東而西而北,轉屈之間,層峰峭壁,俯瞰湍波,若屯設重兵水陸協守,賊必不敢越此而西也。江北岸適與周家橋相對,實京口之咽喉,留都之門戸。嘉靖三十二年,以倭寇充斥,議設圌山營把總一員。上自府西高資鎭,下至安港,百五十里,皆其汛地。山西里許曰大港口。萬曆四年建把總公署於此,爲控扼要地。」
大江
[编辑]大江,府西北二里。即揚子江也,亦曰京江。自楊州府儀真縣高資港,至常州府孟瀆口,凡二百五十餘里,北岸與揚州府對境。魏曹丕出廣陵,臨大江,歎爲天限南北。晉祖逖中流擊楫,誓清中原,皆此處也。《雜說》云:「晉末盧循之亂,劉裕自廣陵濟江至京口,時風濤大作,裕舟移而風止。」梁侯景之亂,邵陵王綸自鐘離還軍,濟江趨京口,中流風起,人馬溺者什一二,識者以爲成敗之徵也。今城西北三里曰西津渡,爲南北對渡口,古謂之西渚。劉宋元徽四年,建平王景素舉兵京口,朝命分遣張保將水軍討之,保泊西渚,爲景素左右所敗。唐時亦曰蒜山渡。宋置西津寨於此,俗謂之西馬頭,即江口也。亦曰京口港。《類集》云:「江至金山分爲三爧。爧一作『零』,又作『泠』。」陸游曰:「金山西南面水中有三石山,奇峭險拔,曰石排山,亦曰石牌,山之北曰北爧江,爲中流最深處。」元段廷云:「江行到金山急流處謂之攛,或云金山盤渦旋激,號爲大簰,其險最甚。」簰與排通,蓋皆以石排山名也。沿江一帶汊港支分,沙洲錯列,而金、焦以至圌山,皆戰守所資矣。今詳大川大江及《川瀆異同》。
漕河
[编辑]漕河,在城西二里。自江口至城南水門凡九里,又南經丹陽縣至呂城堰百二十四里。相傳秦鑿京峴東南以洩王氣,即漕渠之始。或曰司馬遷言「禹之治水,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則漕渠之來久矣。六朝都建康,凡三吳船避京江之險,自雲陽西城鑿運瀆徑至都下,而故渠如故。《齊書•志》:「丹徒水道內通吳會。」是也。隋平陳,廢雲陽二渠。大業六年勅穿江南河,自京口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擬通龍舟以備東游,即丹徒漕渠矣。唐永泰二年轉運使劉晏,奏引練湖水灌漕河。宋天聖以後屢經疏濬。元符二年,修造京口澳、牐,以利運。政和六年勅:「鎭江府旁臨大江,舟楫往來無港澳容泊,故覆溺甚衆,其西有舊河堙廢,可及時濬治。」自乾道至嘉定,復屢濬江口至城南一帶。元至元、大德及泰定間亦數經濬治。明天順中復疏而廣之,每遇淺涸,輒以時開淘。《南徐志》:「京口舊名須口,舊有五閘,曰京口,曰腰閘,曰下、中、上三閘,皆通接潮汛,樽節啟閉,以通漕舟。」其後渠漸淺狹,閘亦廢壞,宋、元以來,數議修復。今爲京口閘,當漕渠之口,距江一里。唐時改閘爲堰。宋復易堰爲閘。其後屢廢屢置,每潮長則開以通舟,潮落則閉以蓄水,閘外江灘,橫直各二十丈,可以藏舟,東南百萬粟,每歳取途於此。《漕渠攷》:「漕河自丹陽新豐塘而西,入丹徒界,又西北五十里爲京口閘。」
夾岡河
[编辑]夾岡河,即漕渠之別名也。在丹徒南者曰小夾岡河,在丹陽北者曰大夾岡河,蓋以道出山脊間而名。宋治平中修夾岡河道。乾道六年復自丹陽浚至夾岡。又海鮮河,在城西北。北通京江,東南接漕渠。宋嘉定八年郡守史彌堅所開。今廢。
安港
[编辑]安港,府東北八十里。通大江,有巡司戍守。《江防攷》:「自安港而東北百里爲丹陽之包港,皆防守處也。」又甘露港,在北固山下。宋嘉定中,郡守史彌堅導流而西南入歸水澳以濟漕渠,於港口置上下二閘,又於上閘之西因陂澤故址爲秋月潭,下閘之東則浚爲北固浦,以便舟航艤泊。明初敗張士誠將戴院判,擒之,還駐於秋月潭是也。《宋會要》:「漕渠東有積水澳,北有歸水澳。元符中漕使曾孝蘊築以濟漕。乾道中廢。彌堅爲守,復濬歸水澳東北接甘露港,又西入於漕渠。」《志》云:甘露港北通大江,南通上河是也。又有新港,在京口、甘露二港間。永樂十年浚京口新港及甘露港。弘治中復濬新港及甘露港,尋廢。
丁卯港
[编辑]丁卯港,在府南三里。晉元帝子裒鎭廣陵,運船出京口,水涸,奏請立埭,以丁卯日制可,因名。上有丁卯橋,運道所經也。
新豐湖
[编辑]新豐湖,府東南三十五里。亦曰新豐塘。《元和志》:「晉大興四年晉陵內史張闓所立,爲灌溉之利。」《晉書》:「立曲阿新豐塘,溉田八百餘頃,每歳豐稔。」是也。
潤浦
[编辑]潤浦,城東一里。亦曰東浦。北通大江,隋以此名州。又茅浦,在府東,隋大業中郡盜劉元進攻潤州,詔吐萬緒擊之。緒至楊子津,元進自茅浦將渡江,爲緒所敗,遂濟江擊元進,元進解圍東走。
下鼻浦
[编辑]下鼻浦,在府西十八里,北入江。《輿地志》:「吳置刺姦屯。晉郗鑒嘗築兩壘於浦西。又南七里曰樂亭浦,《吳志》以爲簿落也。王濬《緣江圖》謂之瀆浦亭。北江中有貴洲,魏主丕臨江試舟師,曾漂至此。」隋開皇十年江南亂,郭衍屯京口,敗賊於貴洲南是也。
談家洲
[编辑]談家洲,府西北六里江中。近時新積沙洲也,橫列大江,爲京口扼束之地。《江行記》:「大江東下,金山扼其中流,江水兩分,自山而東,中流稍緩,沙土漸積,遂成此洲。」
徐陵亭
[编辑]徐陵亭,在府西。《南徐記》:「京口先爲徐陵鎭,其地蓋丹徒縣西鄉京口里也。」《通釋》:「徐陵、丹徒、京城,其實一也。」吳黃武元年,呂範敗於洞浦,魏臧霸以輕船襲徐陵,全琮、徐盛擊卻之。劉氏曰:「徐陵本亭名,華封徐陵亭侯是也。吳以其臨江津,因置徐陵督守之。蕭齊建元初,以魏人入寇,沿江置戍,分置一軍於徐浦,即徐陵矣。」洞浦,今見和州。
回賓亭
[编辑]回賓亭,在府治東。梁大同十年幸京口,宴鄉里故老於此。
甘露鎭
[编辑]甘露鎭,在城東北。以近北固山甘露寺而名。胡三省曰:「潤州城東角土山上有甘露寺,前對北固山,後枕大江。唐寶曆中李德裕建寺,適有甘露降,因名。」大順中孫儒寇陷潤州,置甘露鎭將,蓋因此寺而名。《丹徒志》:「北固山之支麓,稍轉而南,嶪然隆起,謂之土山。三國吳本置寺於此。李德裕觀察浙西,施州宅後地增拓之。乾符中寺毀,未幾復建。宋祥符中始移於北固山上,胡氏攷之未詳也。」
丹徒鎭
[编辑]丹徒鎭,府東十五里。運道所經,商旅輻輳。有東西二港,皆通大江達運河,亦曰丹徒港。舊有閘,蓄洩江水以濟運。自港口至焦山十五里。其東北有藤料沙。明初置丹徒巡司於鎭東港口,又置姜家嘴巡司於藤料沙。自鎭而西至高資港巡司七十里,東至安港巡司亦七十餘里,爲江防要地。或曰鎭即故丹徒縣。《括地志》:「故丹徒在今縣東南十八里。」《南徐記》:「秦鑿丹徒峴之東南,在故縣西北六里。」似漢、晉時丹徒縣蓋治此也。今土人猶謂之丹徒舊縣。
大港鎭
[编辑]大港鎭,在府東五十里,以通大港口而名,與圌山鄰近。《志》云:鎭西有大港渡,渡江而北,爲揚州之苑林村。
新豐鎭
[编辑]新豐鎭,府東南四十五里,與新豐塘相近。胡氏曰:「晉陵地界有新豐陵,南朝山陵也。」唐至德二載,淮南諸將討永王璘於丹陽,軍於瓜步,揚子別將趙侃等濟江至新豐,大敗璘軍。《輿程記》:「自丹陽縣西五里馬林塘至新豐三十里,又西北三十里至丹徒鎭,爲運道所經。」
諫壁鎭
[编辑]諫壁鎭,在府東四十里,近大江。其地有雩山,劉宋武帝裕之父興寧陵在焉。鎭北爲諫壁港,通大江。諫亦曰「澗」。宋開寶中,南唐臣盧肇言:「京口至澗壁俱係衝要,宜立屯柵,廣備禦。」是也。
高資鎭
[编辑]高資鎭,府西五十里。有高資港,濱大江,與儀真縣相接,又西爲句容縣界,置巡司戍守。
丁角鎭
[编辑]丁角鎭,在府西南七十里。其相近者曰炭渚港,通大江,亦戍守處也,向設炭渚驛。一云炭渚在府西四十里,濱江。
萬歳樓
[编辑]萬歳樓,《志》云:在府城上西南隅。晉隆安中王恭鎭南徐時所建。宋元徽四年,建平王景素舉兵京口,臺軍擊之,既薄城下,衆軍相率奔退,惟景素參軍左暄力戰於萬歳樓下,勢不能敵而散。宋時呼爲月臺,又謂之月觀,紹興中嘗更新之。今故址尚存。
丹陽縣
[编辑]丹陽縣,府東南六十里。東南至常州府百里,西至江寧府句容縣九十里。本楚之雲陽邑。秦曰曲阿縣。漢因之,屬會稽郡。後漢屬吳郡。三國吳復曰雲陽縣。晉又改爲曲阿縣,屬毘陵郡。宋、齊屬晉陵郡,梁屬蘭陵郡,隋屬江都郡。唐武德三年置雲州。五年改簡州。八年州廢,縣屬潤州。天寶初改曰丹陽縣。今城周十里,编戸一百六十里。
曲阿城
[编辑]曲阿城,即今縣治。古曰雲陽,秦始皇以其地有天子氣,鑿北岡以敗其勢,截直道使阿曲,改曰曲阿縣。後漢興平元年,劉繇爲揚州刺史,治曲阿,爲孫策所敗,走丹徒。今縣治西南有故城址曰劉繇城,相傳繇所築也。吳嘉禾三年復改曰雲陽。赤烏八年吳主使校尉陳勳鑿句容中道山直至雲陽西城,通會市,作邸閣,蓋鑿茅山之麓以通道也。晉咸和三年,郗鑒築曲阿壘於城西,以拒蘇峻之兵。齊建武中會稽太守王敬則舉兵犯建康,前鋒奄至曲阿,詔左興盛等拒之,築壘於曲阿長岡,敬則急攻不能拔,衆潰。隋開皇九年伐陳,賀若弼拔京口,長驅趨建康,分兵斷曲阿之衝而入,蓋其地在武進、丹徒、句容三縣間,分兵斷之,則三吳之兵,不能入救,建康且犄其後也。大業九年,羣盜劉元進等攻丹徒,吐萬緒擊破之,進屯曲阿。唐天寶以後始謂之丹陽。《城邑攷》:「縣城舊週三里,自元以來頹廢。嘉靖三十四年始築內城,周三里有奇。明年,以倭寇焚掠城外,復築外城,接內城,跨漕河,延袤十餘里,於是合內外城爲一。四十一年復移運道於城外」云。
延陵城
[编辑]延陵城,縣南三十里,本曲阿縣之延陵鄉。晉太康二年,分置延陵縣,屬毘陵郡。咸和四年蘇峻平,其故將張健帥舟師自延陵出間道,將入吳興,王允之等討敗之。宋仍爲延陵縣,屬晉陵郡。泰始二年,會稽諸郡兵應晉安王子勛於尋陽將至延陵,宋主遣巴陵王休若禦之。休若軍於延陵,築壘固守,東軍敗散。隋廢丹徒縣,移延陵治焉。唐武德三年,復還故治,以縣屬茅州。七年州廢,縣屬蔣州。九年改屬潤州。宋熙寧五年省縣爲延陵鎭,仍置延陵寨於此,屬丹陽縣。《志》云:鎭南有雲陽東西二城,相距七里,在運瀆南岸,蓋孫吳時所置,或以爲春秋時吳楚分疆處。今丹陽、句容分界於此。
吕城
[编辑]吕城,縣東南五十四里,與武進縣接界。相傳吳將呂蒙所築,城址尚存。宋開寶七年,吳越助宋攻江南圍常州,拔其呂城。及江南平,以運道所經,置堰閘於此。淳化中廢。元祐四年知潤州林希奏復呂城堰,置上下牐,以時啟閉。元符初知潤州王愈請復申啟閉之禁。又紹興二年呂頤浩受命都統諸軍,開府鎭江,行至常州,前軍將趙延壽叛於呂城鎭,犯金壇,頤浩懼,移疾不敢進。慶元五年命鎭江府守臣重修呂城兩牐畢,再造一新牐以固堤防。德祐初爲元兵所陷。既而劉師勇復常州,使別將張彥守呂城,尋又爲元兵所破,師勇復攻拔之。明初仍置呂城閘,設官守之,以時啟閉。弘治中閘廢,嘉靖初復置。然舊制漸弛,運河每患淺阻,尋奏復之,未久輒廢。《志》云:呂城鎭東出奔牛十八里,其地不特爲運途津要,亦常、潤間之屏蔽也。今有呂城驛,又置吕城巡司戍守於此。
經山
[编辑]經山,縣東北三十五里。一名金牛山。有金牛洞,洞皆石壁,洞口僅容一人,其中甚廣。山北迫近江岸,賊繇此登犯,可以直薄縣城。宋置經山寨於此,爲防遏之所。又繡球山,在縣東北三十六里。三山相連如繡球,上有白鶴泉。《志》云:經山東北五里曰陳山,經山之東七里曰沈山,皆岡巒相接。自此益引而東北,數十里間,陵阜綿延,錯列江濱,宛如屏障。
九靈山
[编辑]九靈山,縣東北四十里。九峰相連,下有桃花澗。又東五里曰嘉山,中有龍湫。
隨駕山
[编辑]隨駕山,在縣東北五十里,相傳秦始皇嘗過此。今縣北十五里有秦馳道,亦以始皇名也。又獨山,在縣東五十五里,其相近有固山,又東即武進縣界。
夾岡
[编辑]夾岡,縣北二十五里。亦曰大夾岡。下臨運河,故運河亦曰夾岡河也。又北岡,在縣北十八里練湖上。相傳秦鑿雲陽北岡,即此。《志》云:縣自西而北而東,其以岡名者凡數十計。昔人謂天設長堤,擁衞江流者也。
陵口
[编辑]陵口,在縣東三十二里。齊、梁諸陵多在金牛山旁。齊高帝葬泰安陵,在今縣北二十五里;武帝葬景安陵,在縣東三十一里;明帝葬興安陵,在縣東十四里;又明帝父道生葬修安陵,正在金牛山下。梁武帝父蕭順之葬建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武帝葬修陵,在縣東二十一里;簡文帝葬莊陵,在縣東二十七里。陸游曰:「今自常州西北至呂城,又西北過陵口,見大石獸偃僕道旁,已殘缺,蓋南朝陵墓也。」齊明帝末王敬則反,自會稽西上至武進陵口,慟哭而過,蓋過齊武帝陵也。亦謂之武進陵口,蓋蕭氏武進東城里人也。
吳陵
[编辑]吳陵,在縣西十五里。《志》云:孫堅葬此,亦曰高陵。又縣西十里有白鶴山,《志》以爲孫鐘葬於此。鐘,堅父也。山前有岡,曰支子岡。
大江
[编辑]大江,縣北五十里。自丹徒縣流入界,又東入武進縣界。《志》云:濱江諸港凡數處。而最名者曰包港,北通大江,南達嘉山。宋置包港寨於港口,今爲包港巡司。又東十里即孟瀆河口也。
馬嘶港
[编辑]馬嘶港,在縣東北六十里,通大江。《志》云:洪武二十七年信國公湯和敗羣賊於此。歳久淤塞。隆慶二年開濬,引江水溉田,大爲民利。
練湖
[编辑]練湖,在縣城北。一名練塘。《輿地志》:「晉陳敏據有江東,遏馬林溪以溉雲陽,號曲阿後湖。」《南徐記》:「湖周百二十里,納丹徒長山、高驪、諸山之水,凡七十一流,匯而爲湖。」唐時近湖民築堤,橫截十四里,開瀆口洩水,取湖下地作田,遂分上下二湖。永泰二年州刺史韋損,狀請重開下湖,謂:「練湖未被隔斷以前,每春夏雨水漲滿,側近百姓得引溉田苗;官河乾淺,又得湖水灌注,官私往來,至爲便利;若霖雨泛溢,即開瀆洩水入江。自堤築以來,湖中地窄,無處貯水,橫堤壅礙,不得北流;秋夏雨多即向南奔注,丹陽、延陵、金壇、等縣良田八九千頃,常被渰沒;稍遇亢陽,近湖田苗無水灌溉,所利一百一十五頃田,損三縣百姓之地。望依舊漲水爲湖,官河既得通流,邑人免憂旱潦。」報可。李華曰:「練湖幅員四十里,韋損增理故塘,繚而合之,廣湖爲八十里。」亦名丹陽湖。大曆初劉晏爲轉運使,分官吏主丹陽湖,禁民引溉,河漕不涸。南唐升元中亦浚治之,復作斗門以通灌溉。宋紹聖中重濬,又易置斗門,以便瀦泄。大觀四年臣僚言:「有司以練湖賜茅山道觀,緣潤州田多高卬,及運渠夾岡水淺,賴湖以濟,請別用天荒、江漲沙田賜之,仍令有司照舊修築。」宣和五年臣僚復言:「練湖與晉陵新豐塘地相接,廣八百餘頃,溉四縣民田,以一寸益漕渠一尺,今堤岸損缺,乞以時修築。」從之。紹興七年轉運向子諲言:「練湖堤岸廢壞,不能瀦蓄,舟楫不通,公私甚病,一遇霖潦,則渰及丹陽、金壇、延陵一帶良田。今增置二斗門石闥及修補堤防,盡復舊迹,庶爲永利。」乾道七年臣僚又言:「練湖向來修築甚嚴,瀦水濟運,爲利甚溥,兵變以後,堤岸圮缺,奸民侵佔,遂致淤澱。望及時濬治,修固堤防,使民田,漕渠均被其利。」因命漕臣沈度修築南北斗門,且嚴盜決侵耕之禁。淳熙中增置斗門闥函,以便蓄洩。淳祐二年郡守何元壽復修湖閘,闢淤而深。其後上湖又爲民所侵。景定中修築岸埂以限之。元初豪民於湖面高處復圍裹爲田。至元三十一年復濬爲湖。大德九年又嘗開治。至治三年鎭江路總管毛莊言:「本路漕渠,每遇淺澀,全藉練湖之水隨宜通放,以資灌溉,所謂湖水放一寸,河水增一尺也。近年以來,練湖、漕渠俱成淤塞,每有轉輸,必勞民力。相視漕渠自江口至呂城百三十一里切宜修濬,而練湖淤塞處亦切須開挑,湖水不致乾淺,運河得以接濟矣。」泰定初濬漕渠繇江口程公壩抵浦河口百二十里,又濬湖、築堤、治斗門及石達、石函以蓄洩啟閉,練湖復治。明建文末重修埂閘。正統中又修堤植柳及修東埂斗門。景泰中復修築。成化中又築湖堤及修斗門、函管,弘治中復修築。萬曆十三年知府吳謙建議,「練湖上受長山八十四汊之水,下通運河,周四十餘里,分上下二湖,界以中埂,見有石閘三座,蓋引上湖之水以漸達之下湖;更有石閘三座,石達一座,則引下湖之水以漸達之運河;又有函洞一十二處,則引上、下湖之水以達之田間。函洞以時啟閉,則民間之旱澇無虞,閘座以時啟閉,則運河之蓄洩有備,宜立爲令式。委有司於春初修築湖堤,以防衝決。嚴禁勢豪侵占,并經理啟閉事宜,當事爲之,奏請允行。」其後亦屢經修濬。俗謂之曰開家湖。潘季馴曰:「練湖本無泉源,夏秋霪雨注匯成湖,一遇亢旱,漕乾湖亦幹矣,且湖水入漕,勢皆東趨,於漕渠似無益也。」《贅論》曰:自唐以來,皆議引練湖濟運,宋元時言治水者,又皆云練湖自長山合八十四流而爲辰溪,自辰溪瀦而爲湖,又別爲重湖,環湖爲堤四十里,此亦巨浸也。而潘氏乃云湖無泉源,又謂無益於漕,夫漕乾湖亦乾,豈非淤塞之故歟?湖入漕而東趨,此呂城、奔牛所以置閘之意歟?潘氏之說過矣。
萬頃洋
[编辑]萬頃洋,在縣南四十五里。舊《志》云:溉田甚溥。
運河
[编辑]運河,在城南。自常州府西至呂城鎭,入縣界,又西經城東。嘉靖中作內城於漕河西岸,尋作外城跨漕河接內城,漕河遂夾城中而西北出。嘉靖末始鑿城西北引流達西門城濠,經南門合簡瀆出東門橋復入運河,蓋引江湖襟帶城郭,且徙運道於城外,公私往返,無城門之阻,而城中可免意外之虞。謂之新開運河。萬曆十八年益浚外濠,自南迄西亘八里,使漕舟更不必經繇城內,且移雲陽驛於城西,爲牽輓之便,時以爲利。又西北經練湖閘、大夾岡達新豐鎭,而入丹徒縣界。《志》云:漕渠在丹徒界者四十五里,而在縣界者九十里。自京口閘至呂城勢若建瓴,宋人謂「運河經呂城、夾岡,形勢高卬」是也。昔時遇冬則閉閘蓄水以濟漕,不足則以湖水助之,凡啟閉後先皆有程限,嘉靖以後其制漸弛,今漕舟經縣界,每虞淺澀云。
九曲河
[编辑]九曲河,在縣北。南接漕渠,北達大江,委蛇七十餘里。亦謂之新河。河口有博望堰閘,昔時繇此通潮,利漕且利灌溉。後河日淺淤,堰閘亦廢。
珥瀆河
[编辑]珥瀆河,在縣東南七里。與漕渠相接,河口有七里橋,南流入金壇縣界。
破岡瀆
[编辑]破岡瀆,在縣西南。《輿地志》:「延陵縣西有東雲陽、西雲陽二瀆,相去七里,與句容縣接境。吳赤烏中所鑿。自延陵以至江寧上下各七埭。梁乙太子綱諱忌之,廢破岡瀆,別開上容瀆,在句容縣東南五里。爲二流:一東南流三十里,分十六埭,俱在延陵界內;一西南流二十六里,分五埭,經句容縣皆會流入江寧之秦淮。陳復堙上容,修破岡瀆,至隋平陳並廢。」蓋六朝都建康,吳會轉輸,皆自雲陽徑至都下也。詳見句容縣。
簡瀆
[编辑]簡瀆,縣南五里。《志》云:唐置簡州,以瀆名也。俗亦呼瀆河。明景泰六年嘗浚治,東北接漕河,南通延陵鎭。一名香草河。
丁義瀆
[编辑]丁義瀆,在縣南三十里。自金壇白鶴溪分派,導流而北,凡三十五里,溉田數千頃。後廢。宋紹熙中復濬治之,歳則大熟,至今賴之。又相瀆,在今縣南六十里。亦名直瀆。自白鶴溪北通武進奔牛閘。相傳宋相王存自臨安歸丹陽每繇徑道出此,因名。又縣東南五十四里有呂瀆港,萬曆間重濬,北引運河,南通白鶴溪,凡二十里。沿河民田資以灌溉,舟航徑達,貨物流通,爲一方利。
吳塘
[编辑]吳塘,縣東七十里,週四十里,半入金壇縣界。《志》云:梁吳游所造。縣南五里又有浦里塘,相傳即三國吳永安中吳郡都尉嚴密所作浦里塘也,似悞。
白鶴溪
[编辑]白鶴溪,在縣東南五十五里。《志》云:出縣南古荊城,貫金壇縣北入毘陵境。一名荊溪。又辰溪,在縣西北。《志》云:丹徒境內高驪、長山諸水引流爲蜃溪,宋避孝宗嫌名改曰辰溪,匯八十四汊之水而爲練湖,其餘流南入金壇境。又馬林溪,亦在縣西北。《志》云:在丹徒縣南三十里,即辰溪支流也。今有馬林橋跨辰溪上,長山八十四派之水皆繇此入於練湖。
長岡埭
[编辑]長岡埭,在縣西南,即破岡瀆中七埭之一也。齊明帝末王敬則自會稽舉兵西上,過武進陵口,曲阿令丘仲孚謂吏民曰:「賊乘勝雖銳,而烏合易離,今若收船艦,鑿長岡埭瀉瀆水以阻其路,得留數日,臺軍必至,如此則大事濟矣。」敬則至,瀆水涸,果頓兵不得進,齊主遣左興盛等築壘於曲阿長岡以拒之,敬則旋敗死。胡氏曰:「曲阿縣界有上下夾岡埭,亦謂之上金斗門。」《漕渠志》:「自縣而西北有大、小夾岡,皆鑿山通道,雨過則泥沙壅塞,蓋即古之長岡埭。」夫敬則將自曲阿徑走建康,豈自曲阿走丹徒乎?《邑志》:曲阿、長岡二壘,在今縣北二十里石潭村。蓋皆悞以夾岡爲長岡也。
白土鎭
[编辑]白土鎭,縣西南五十里。又四十里至句容縣,陸道走金陵,此爲中頓。昔時兩縣分界於此,今屬句容境內。
珥村鎭
[编辑]珥村鎭,在縣南四十里珥瀆河西岸,南接金壇縣界。又有丁橋鎭,在縣南六十里。埤城鎭在縣東北五十里,接武進縣界。
庱亭
[编辑]庱亭。縣東四十七里,即晉郗鑒築壘處。《寰宇記》:「鑒築大業、曲阿、庱亭三壘於此。」悞也。元時嘗置庱亭埭,尋廢。今其地與武進縣接界,詳見武進縣。
神亭
[编辑]神亭,《志》云:在延陵舊縣西三十里。後漢建安中孫策進擊劉繇於曲阿,繇使太史慈獨與一騎覘視輕重,卒遇策於神亭,直前搏戰,即此處云。
金壇縣
[编辑]金壇縣,府南百三十里。東至常州府百里,東北至丹陽縣九十里,西北至江寧府句容縣百二十里。本曲阿縣之金山鄉,隋末鄉人保聚於此,置金山縣,隋亡沈法興改爲琅邪縣。唐武德二年李子通破走沈法興,於縣置茅州。八年平輔公祐,縣并入延陵。垂拱四年復析置金壇縣,屬潤州。今城周十里。编戸一百三十六里。
茅山
[编辑]茅山,縣西六十五里,與句容縣接界。山東及南屬縣境,北屬句容,有龍尾山自大茅峰蜿蜒而下,勢如龍尾。今詳見句容縣。
顧龍山
[编辑]顧龍山,在縣南五里。前望白龍蕩,因名。一名烏龍山,俗呼土山。明初太祖東征,嘗駐驆於此。又大岯山,在縣南三十里長蕩湖中。其並峙者曰小岯山。山北屬縣境,其西南屬溧陽,東北屬宜興也。
長蕩湖
[编辑]長蕩湖,縣南三十里,與宜興、溧陽接界,即洮湖也。王康云:「洮湖舊有八十一浦口,受荊城、延陵、丁角、薛步四源之水。今所存惟二十有七,餘皆淤塞。」荊城近白鶴溪口,丁角近茅山東北麓,薛步在縣西五十里,當茅山東麓,蓋茅山諸溪澗多匯於長蕩湖矣。今詳大川洮湖。
高湖
[编辑]高湖,在縣北十里,周百餘頃。北受五十瀆,南流十二里入大溪。
白龍蕩
[编辑]白龍蕩,縣南六里。舊名思湖。寬衍蓄水,以紓下田之澇。今爲居民築埂,擅菱藕之利。稍東曰錢資蕩,其西南二里曰南洲瀆,南十四里曰古速瀆,引流入長蕩湖。
天荒蕩
[编辑]天荒蕩,在縣西北。其上流受長山以南、茅山以東諸水,匯流爲蕩,俗有「十萬天荒九萬田」之語。居民築堤捍水,引流入於運河,謂之建昌圩。圩田近十萬畝,置閘以蓄洩之,爲民利甚溥。又滕湘蕩,在縣西。其旁有紫陽、西陽二渠,蕩介其間,廣五百餘頃,民引爲灌溉。
大溪
[编辑]大溪,縣西二里。東南流入於長蕩湖。王氏樵云:「今縣西有青蒲河,通崑崙河入長蕩湖,即故大溪矣。」又唐王溪,在縣西南三十里,受茅山諸水;縣西三十五里又有直溪,受茅山、丁角諸水,俱東南流入大溪,注於長蕩湖。
白鹤溪
[编辑]白鹤溪,在縣北。上承金陵句曲之水,東流入常州界。《漕渠考》:「縣北有金壇河,溧陽、高淳之水由此河出,至丹陽城東七里橋,其水可以濟運。」王氏曰:「運河在縣北十里,自白鶴溪引流而東,縣北八里有高湖、下口瀆、天荒蕩諸水,亦東流至此,會於運河,益引而東,接武進縣之滆湖,而東北達於漕河。此縣境運河正流也。」
莞塘
[编辑]莞塘,縣東南三十里。《志》云:梁大同五年,南臺侍御史謝賀之壅水爲塘,種莞其中,因名。或曰即南、北謝塘也。《唐會要》:「縣有南北二塘,武德中潤州刺史謝元超因故塘復置,溉田千頃。」《寰宇記》:「南北二塘,梁普通中謝德威造,隋廢,唐謝元超重築。」又單塘,在縣東北二十里,《志》云:蕭齊時單所築。
萬束陂
[编辑]萬束陂,在縣東三十里。《祥符圖經》:「陂宜稻,頃收萬束,因名。」又有蓮陂,在縣西八里。宋嘉定中廢。
珥村
[编辑]珥村,縣北四十里,即丹陽縣之珥村鎭也。北通丹陽縣東南之七里橋,東達武進縣奔牛鎭,爲往來間道。
湖溪村
[编辑]湖溪村,在縣南三十里,當長蕩湖口。明初置長蕩湖河泊所,又湖溪巡司亦置於此。
鎭江衞
[编辑]附見
鎭江衞。在府城内,洪武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