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二十四 南直六 蘇州府 松江府 下一卷▶


南直六[编辑]

◆蘇州府,東至海岸百五十里,東南至松江府百八十里,南至浙江嘉興府百三十里,西南至浙江湖州府二百十里,西北至常州府百九十里,北過江至揚州府通州二百七十里。自府治至江寧府五百六十里,至京師二千九百五十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吳國都也。自闔閭以後都於此。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置會稽郡治吳。漢初為荊國按,吳郡似秦漢間置。《灌嬰傳》:「攻吳郡長吳下,得吳守。」又高六年,以故東陽、鄣郡、吳郡五十三縣,立劉賈為荊王,是也,尋又為吳國荊治吳,吳治廣陵。景帝三年,復為會稽郡。後漢順帝永建四年,分置吳郡,自浙江以西皆曰吳郡。晉、宋因之。杜佑曰:「吳郡與吳興、丹陽為三吳。」或曰:吳郡、吳興、會稽,本一吳郡而分為三,故曰三吳。梁亦曰吳郡,太清三年,侯景置吳州,明年省。陳置吳州,貞明初置。隋平陳,廢吳郡,改州曰蘇州,因姑蘇山為名。大業初復曰吳州,尋又為吳郡。唐武德四年,復曰蘇州,開元二十一年分置江南東道,治於此。天寶初曰吳郡。乾元初復曰蘇州。五代時吳越表建中吳軍。後唐同光二年以蘇州為中吳節度。《志》云:梁貞明二年,吳越以蘇州為中吳府,悞也。宋仍曰蘇州。太平興國三年改軍名曰平江,政和三年升為平江府。元為平江路,至正十六年,張士誠據之,改為隆平府,明年復曰平江路。明初改為蘇州府,直隸京師,領州一、縣七。今仍曰蘇州府。

府枕江而倚湖,食海王之饒,擁土膏之利,民殷物繁。田賦所出吳郡常書上上。說者曰:吳郡之於天下,如家之有府庫,人之有胸腹也。門戶多虞,而府庫無恙,不可謂之窮;四肢多病,而胸腹猶充,未可謂之困。蓋三代以後,東南之財力,西北之甲兵,並能爭雄於天下,謂江淮以南,必無與於天下之形勝者,非通論也。春秋之末,吳始都於此,以齊、楚、晉三國之強,而吳足以入楚、禍齊、脅晉。越既并吳,山東諸侯亦且惕惕焉。及秦之衰,項羽起於會稽,鉅鹿之戰,士無不一當十,呼聲動天地。諸侯從壁上觀,皆惴恐。猶謂吳人脆弱,不足以當秦晉之甲騎乎?吳王濞率江湖子弟起而叛漢,事雖不成,君臣皆為震動。孫氏立國,吳亦其發迹之所也。孫策并江東,自曲阿徙屯吳。及東晉以後,吳郡尤為京畿重地。蘇峻入建康,郗鑒謂溫嶠:「宜先防東道,斷賊糧運。」梁末齊兵入石頭,常載謂陳霸先:「齊若分兵先據三吳之路,略地東境,則時事去矣,宜急通東道轉輸,分兵截彼之糧道。」蓋建康立國,實以東南供億為之咽喉也。隋之取陳,分遣諸道兵東西並進,而特命一軍出東海,指三吳,以斷陳之糧援,於是陳亡不旋踵矣。大業之季,劉元進、沈法興、李子通相繼有其地,而不能固者,根本未立,草竊茍安,不知并兼大計耳。唐末,吳越與淮南爭蘇州,累戰而後定。按唐光啟三年,六合鎮將徐約陷蘇州。龍紀初錢鏐遣弟銶破走之。大順初,楊行密將李友取蘇州。旋為賊將孫儒所陷。二年,錢鏐復取蘇州。乾寧三年,又為淮南將臺溕所克。五年,鏐復攻克之。朱梁開平二年,淮南復圍蘇州,不能下,自是為吳越重地。蓋得蘇州,則三江五湖可以為限。不然,錢塘其能一日安乎?宋建炎中,金人入平江,而兩浙皆為推陷。及濱江置守,許浦一軍,藉為防衛。見常熟縣。元并江南,海道挽輸,平江最為繁富。及張士誠竊之,而運路中絕,大都嘗有匱乏之虞。士誠富強一時,為羣雄冠。然則元之覆亡,未始非士誠先據平江,竭彼資儲之力也。《防險說》:明唐順之、王士騏等,輯《防海》、《防倭》、《防江》等說凡數十家,合為《防險說》。「吳郡越江而北,可以并有淮南,常熟與江北接壤。涉海而南可以兼取明、越,崇明去明、越密邇。泝江而上,可以包舉昇、潤,渡湖而前,可以捷出苕、浙。繇太湖過湖州,徑向杭州也。夫浙西為賦財淵藪,而吳郡又為浙西都會。天下大計,安可不以吳郡為先務哉?」《海防攷》:「蘇、松喉吭,皆在吳松江。見大川三江,又詳見嘉定縣。吳松江沿袤而南,則自老鸛渚在嘉定縣東南六十里海濱。以至寶山、見嘉定縣、南匯、見松江府上海縣、金山,金山衛,見松江府。出江口迤邐而北則自采淘在吳松北十二里。以至黃姚、在嘉定縣東四十里。劉家河,見太倉州。繇江口而深入,則南迤五十里即為黃浦見松江府。直至上海,繇黃姚而登岸,則嘉定、太倉、崑山、蘇、常,連數百里。是吳松江者,南為上海門戶,西為蘇、常藩籬,備吳松即所以備上海,備上海即所以備蘇、常也。而崇明一縣,孤懸海中,諸沙環之,幾三百里,為諸郡外護。此亦天設之險矣。」

吳縣,附郭,府治西。故吳都。秦置吳縣,為會稽郡治。東漢永建中,為吳郡治。自是州郡皆治此。隋開皇九年,嘗徙治於橫山東。唐武德七年,復舊。編戶五百十一里。

長洲縣附郭,府治東。本吳之長洲苑,漢為吳縣地。唐萬歲通天初析置長洲縣。乾元初改置長洲軍。大曆五年,復為縣。今編戶七百四十一里。

吳郡城《城邑攷》:「今府城即闔閭故城,周敬王六年闔閭所築。大城周四十二里三十步,小城八里二百六十步,開陸門八以象天之八風;水門八以法地之八卦,其名皆子胥所制。東曰婁、曰匠;西曰閭、曰胥;南曰盤、曰蛇;北曰齊、曰平。《吳都賦》『通門二八,水道六衢』是也。」《史記》:「春申君城故吳墟以自為都邑。」孔氏曰:「今蘇州也。」又於城內小城西北別築城以居云。隋楊素曾徙城於橫山東,今呼為新城。唐武德末,復還舊城。乾符三年王郢之亂,刺史張摶重築。朱梁龍德二年,吳越始以甎甃之。宋政和、宣和中皆修築。建炎中毀於兵。淳熙中又繕完之。開憘以後隤圮逾半,嘉定十六年,丞相史彌遠奏請修治,為江南一路城池之最。寶祐二年,又增置女墻及門樓,開慶、咸淳間皆嘗修繕。元定江南,凡城池悉命平燬。至正十一年兵起,詔天下繕完城郭,乃復築壘開濠。及張士誠入據,增置月城。明平吳更加修築,東西九里,南北十二里,周三十四里五十三步,城內大河凡三橫四直,內外皆夾以長濠。唐時水陸凡十六門。或曰:舊有十門。十門者,曰閭門,在今城西北,闔閭時門名也,亦謂之破楚門,後春申君諱之,名為閭門。後漢建安三年孫策居吳,遣太史慈之豫章,餞送於昌門,或曰即閭門之訛也。曰胥門,在城西南,舊名也。一名姑胥門,以路出姑胥臺而名。曰盤門,亦舊名也,在城南。一名蟠門,相傳以水陸縈迴而名。曰赤門,亦在城南,後人所增門。《志》云:古赤門,水道也。今盤、葑二門之間,有赤門灣。曰蛇門,在城東南,古門名,以門在巳位也。曰葑門,在城東。子胥曰:「抉吾眼懸吳東門之上。」孔氏曰:「魚普門也,亦曰魚孚門。魚普,普姑反。魚孚,覆浮反。或作「封門」,後改為葑門,以門外多葑田也。《志》云:原名示浦門,近水塘,越伐吳時所開。一名魴魚孚門。魴,今《志》作「鱄」。俗呼為富門。曰匠門,在城東,古門名也。本名干將門,闔閭使干將鑄劍處。或名將門,後訛為「匠」。今婁、葑二門之間,有匠門塘。曰婁門,亦在城東,以道出婁江而名。《志》云:本名疁門,後為婁門。曰齊門,在城北,古名也,相傳以齊女女吳而名。曰平門,亦在城北,古名也。今有平門塘,一作「巫門」,謂商巫咸所葬。宋時惟有閭、胥、盤、葑、婁、齊六門,水陸共十二門。淳熙以後,胥門水陸俱塞。元僅存五門之名,而蕩無防蔽。至正中復建城郭,仍辟胥門。今因舊址,亦為六門也。又子城,在大城內東偏,相傳亦子胥所築,周十二里。漢、唐、宋,皆以子城為郡治。元末,張士誠據吳,建太尉府,後稱王,曰王府。士誠敗,城毀,惟南門僅存頹垣,郡人呼為鼓樓。城四面舊有水道,所謂錦帆涇也。今亦多淤,惟東偏有僅存者,俗謂之濠股云。

越城《志》云:在胥門外。越伐吳,於胥門外築城,以逼之。今城址髣髴猶存。又有吳城,在府西南二十里橫山下。《圖經》云:「吳王築此以控越。」今訛為魚城,旁有山岡隱如城,即故址云。又相城,在府東北五十里,相傳子胥為闔閭築城,嘗相度其地,以下濕去之,今因以名鄉。

虎丘山,府西北七里。一名海湧山,相傳闔閭葬處。唐時諱「虎」,亦曰武丘。遠望之,平田中一大阜耳。中有泉石之勝,四面皆水流環繞,上為浮屠。登眺則城邑川原如指掌,亦形勝處也。明初常遇春攻蘇州軍於此。張士誠引兵出盤門,欲奔遇春,遇春與戰於北濠,又戰於山塘。山塘路狹,士誠兵前後填塞,遇春奮擊,敗之,敵兵壅入沙盆潭,溺死無算。今皆在閭門外。

橫山,府西南二十里。據湖山之中。有五塢,亦名五塢山,一名踞湖山,以山臨太湖若箕踞也。《十道志》:「山四面皆橫,因名橫山。」《圖經》:「山臨湖控越,實為要地。隋開皇九年平陳,時江南未服,聚為盜賊,詔以楊素為行軍總管,討之,追擊至蘇州,移郡邑於橫山下,欲空其舊城。」今山東麓有新郭鎮,東北去府城十五里,亦曰新城是也。吳越錢氏葬忠獻王元,建薦福寺於山趾,因稱薦福山。又西北為姑蘇山,其西為岷山、花園、堯峰諸山,其南為寶華諸山,其東為吳山。吳山之南又有卑猶山及桃花塢,漫衍六七里,臨太湖白洋灣,與吳江縣分界。吳山之東北曰楞伽山,俗所稱上方山也,頂有浮圖。又東北為茶磨嶼,以三面臨水而名,俗謂之磨盤山。○黃山,在府西南十五里。《志》云:在胥塘之北。羣峰高下相連。俗稱筆格山,舊有黃亭澗,長數里,深闊數丈。隋大業九年,劉元進等作亂,為吐萬緒所敗,自毘陵退保黃山,既而王世充敗元進於吳,坑降衆於黃亭澗,死者三萬餘人。今山之西有二石洞,深可三四丈,俗名虎洞。

天平山,府西二十里。視諸山最為莤崒,羣峰環峙,林巒泉石,競秀爭奇。山頂正平曰望湖臺,志以為郡之鎮山也。其旁羣山連接,支隴曰金山,西去天平里許,初名茶塢山。晉、宋間鑿石得金,因易今名,頂亦有石池。又東曰岝崿山,俗名獅子山,一名鶴阜山,又名岝雄山,相傳吳王僚葬此。《水經》所謂岝嶺山也。天平之西又有秦臺、赤山諸山,天平之南為靈巖山。○靈巖山,在府西南二十五里,一名硯石山,有石可琢硯。又山椒有石鼓,一名石鼓山,相傳山即吳王館娃宮故地,下瞰湖濱,稱為絕勝。自靈巖而西南,羣山錯立,互相掩映者,所謂太湖七十二峰也。

陽山,府西北三十里。一名秦餘杭山,一名萬安山。又名四飛山,以山勢四面若飛動也。高八百五十餘丈,逶迤二十里。峰之大者凡十五,而箭缺為最。相傳秦始皇校射於此,故下有射瀆。《戰國策》:「越王以散卒三千,擒夫差於干隧。」今山之別阜曰遂山,或以為即干隧。又東北有白鶴山,產白埡,亦名白墡嶺,龍湫在其南。自山而北,羣山盤迴相接,又西北際於太湖。《志》云:陽山西北十里曰徐侯山。一名卑猶。《吳越春秋》:「越王葬吳王於秦餘杭山」,卑猶即此山云。一名徐枕山。○天池山,在府西北二十五里,去陽山東南五里,山石峭拔,巖壑深秀。相傳山頂有池,生千葉蓮花,舊因謂之華山,亦曰花山。今山半有池在絕,橫浸山腹,逾數千丈,所謂天池也。上有石鼓、石屋及泉石洞壑諸勝。宋紹興中張漢卿隱此,號為就隱山,其旁羣山相接。東南曰龍池山,今曰隆池,隆池而東北曰支硎山。《志》云:晉支遁居此,而山多平石也。一名南峰山,亦多峰巖泉石之勝。俗名觀音山,南距天平山五里而近也。

姑蘇山,府西三十里。一名姑胥山,一名姑餘山。姑蘇臺在其上,闔閭所作也。《國語》:「越伐吳,吳師潰,吳王帥其賢良與其重祿以上姑蘇。」一名胥臺固。《越絕書》:「闔閭起姑蘇臺,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見三百里。」《史記》:「闔閭十九年越伐吳,敗之姑蘇。」又夫差於臺上為長夜之飲,子胥諫,不聽,曰:「吾見麋鹿遊於姑蘇之臺也。」後越伐吳,吳太子友戰敗,遂焚其臺。漢司馬遷嘗登姑蘇臺以望五湖。隋因山以名州。《志》云:山在橫山西北,今人稱為胥臺山。

穹窿山,府西南四十里。山高峻,旁濱太湖。其頂方平,廣可百畝。山半有泉曰法雨,分流下注,近采香涇復合為一,瀦聚成潭,築堰置牐,藉以灌田。成化中嘗因故蹟修治。又有香山,與穹窿相接,南址近太湖,曰胥口。其下即採香涇也,相傳吳王種香處。又有胥山,《寰宇記》:「山在太湖口。」吳王殺子胥,投之於江,吳人立祠於此,胥口蓋因以名。胥口之外曰胥湖,南有高峰,穹窿之脈盡於此。○白石山,在府西北三十二里。《志》云:山在滸墅北,本名胥女山,春申君更今名。又南有小蜀山。

光福山,府西南五十五里。近太湖,為旁達嘉、湖之徑道。唐乾寧二年,董昌據越州畔,錢鏐討之,楊行密救昌,取蘇州,進攻嘉興,鏐遣顧全武破行密之兵於烏墩、光福,因置寨於此。《吳地記》:「山本名鄧尉山,屬光福里,因名。與銅坑、玄墓諸山相連。」銅坑者,一名銅井,晉、宋間,鑿坑取沙土煎之,皆成銅。有泉,亦以銅名。其玄墓山亦名萬峰山,南面太湖。二山皆在光福之西南。

包山,府西南八十五里太湖中。《志》云:以湖包四面而名,周四十餘里,地占三鄉,至宜橘柚,有居人數千家。左思《吳都賦》:「指包山而為期,集洞庭而淹留。」《通典》:「包山一名夫椒山。」《左傳》襄元年:「吳伐越,敗之於夫椒。」《史記》:「夫差二年,選精兵伐越,敗之夫椒,報姑蘇也。」杜預曰:「太湖中有椒山。」賀循云:「包山西北曰夫椒。」是也。隋滅陳,吳州刺史蕭瓛據州不下,兵敗保包山,隋兵擊擒之。宋置角頭寨於此。明初,張士誠結砦寨於包山,謀拒我師,不克。今謂之西洞庭山。嘉靖三十四年,倭賊自常熟突犯郡城婁門,擁入接待寺,奪火器,官兵追之,賊繇閭門奪舟入太湖,泊洞庭山下,尋復犯楓橋,走常熟。《志》云:山亦名林屋山,周迴百三十五里,遙望一島,而重岡複嶺,茂林平野,閭巷井舍,不異市邑。諸峰皆秀異,而縹緲峰最高,登其巔,則吳、越諸山隱隱在目。其支峰別隴,皆以山名,逶迤起伏,爭奇競勝,而尤名者曰林屋洞。郭璞曰:「太湖中有包山,山下有洞庭穴,潛行水底,無所不通」,即林屋洞矣。今山有甪頭巡司,本宋置,相沿為戍守處。

莫釐山,亦在太湖中,與包山並峙,相去二十里。一名胥母山,謂子胥嘗迎母居此,母亦讀無。或云隋時有莫釐將軍屯此。今峰之最高者曰莫釐峰,山周八十里,視西洞庭差小,而岡巒起伏,廬聚物產,大略相同,俗謂之東洞庭。明初張士誠結砦於東西兩山,明師自常州入太湖,經洞庭山口趨湖州,士誠兵不敢出。今有東山巡司戍守。《志》云:太湖中羣山錯列,而洞庭最大,山皆險固可守云。○禹期山,在太湖中。《志》云:洞庭之支嶺也。禹導吳江,以洩具區,會諸侯於此。期,一作「祈」。一云山在府西南七十里。

太湖,府西南三十里。亦曰五湖,界蘇、常、湖三郡之中,為往來徑道,有事時必備之險也。詳見前大川太湖。

石湖,在府西南二十里。西南通太湖,北通橫塘,東入胥門運河,相傳為范蠡入五湖之口。《志》云:太湖自三江導流而外,其支流東出香山、胥山間曰胥口,又東至吳山南曰白洋灣,稍折而北匯於楞伽山下,曰石湖,界吳縣、吳江間,稱為湖山絕勝處。有行春橋跨湖上。嘉靖三十四年,倭賊突至,轉入木瀆東跨塘橋,即此。又西南曰越來溪,曰木瀆,皆自太湖分流來會。又東出橫塘橋,去府城十里。又東入胥門運瀆,俗所謂胥塘是也。

澹臺湖,府西南十八里,在太湖之東。相傳以澹臺滅明南遊至此而名。東過寶帶橋入運河,分流入黃天蕩及陳湖、金涇渰。○龐山湖,在府南二十里,當澹臺湖之東,太湖之水,自吳江縣之鮎魚口及長橋下東北出者皆匯於此,導流為吳淞江,又東南為黎湖、菱湖、葉澤湖、新湖,即龐山湖之旁注者也,皆與吳江縣接境。

陳湖,府東南三十五里。湖廣十八里,接崑山縣界。嘉靖三十二年,倭寇自崑山逸入境,將趣吳江,官兵敗之於此。《宋志》:「陳湖,自大姚港、界浦、渡頭浦、朱里浦入吳淞江。」今渡湖而東南三十五里即澱山湖,路出松江三泖。《防險說》:「陳湖曠野之區,湖西八里有鑊底潭,可以控扼。」亦謂之車坊漾。○尹山湖,在府東南二十五里。其西北接瀆墅諸湖及車坊漾之水,委流亦入於三泖。《志》云:瀆墅湖亦曰獨樹湖。

陽城湖,府東北二十里。上接吳淞江,東流入崑山縣界,瀦浸廣闊,溉田之利甚溥。又沙湖,在府東二十里,一名金沙湖,北對陽城湖。湖中有至和塘岸,道出崑山,其南通吳淞江。弘治九年,嘗修治湖堤,今廢。○蠡河,在府西北四十里,接無錫縣界。《志》云:唐元和中,孟簡開泰伯瀆通蠡湖,因名為孟湖,亦曰漕湖,以舊嘗通漕也。樂史云:「湖以范蠡嘗開瀆通道而名。」今府北十二里有蠡口,無錫縣東南四十里有蠡尖口,俱以蠡湖而名。

吳淞江,在府南。從吳江縣流入境,合於龐山湖,轉而東入崑山縣界。又婁江,在今城東婁門外,亦自吳江縣流入至城南,復東北流至婁門外,東流入崑山縣境。今詳大川三江。

運河,在府城西。《漕渠考》:「自吳江縣南平望鎮接嘉興府界,引而北,四十里抵吳江縣。又北五十里經府城西,又西北三十里而達滸墅,又十五里至望亭,接無錫縣界。」今詳見大川運河。

黃天蕩,在府東葑門外六里。上接澹臺諸湖之流,東匯為瀆墅諸湖,又東接於尹山湖。亦曰皇天蕩。唐乾寧三年,楊行密救董昌,遣兵與錢鏐兵戰於皇天蕩,敗之,進圍蘇州。又朱梁開平三年,淮南兵圍蘇州,為吳越將孫琰等所敗,又追敗之於皇天蕩。淮南將鐘泰章多樹旗幟於菰蔣中,追兵不敢進而還。《水利攷》:「黃天蕩,東連瀆墅、王墓、朝天三湖,實一水而微分界域」云。

長蕩,在府西十里,周二十里。府西諸流多匯於此,瀦為巨浸。今多為豪民所據,遏水畜魚,湖流漸狹,又西北達於運河。《水利攷》:「運河自胥門而北,經南濠、支濠,繞閭門城外,與北濠、山塘水會,曰沙盆潭;復折而西會楓橋諸水,又北出合虎丘山塘水者,曰石瀆,亦曰射瀆,相傳吳王嘗習射於此,其自虎丘山塘繞出虎丘北者即長蕩湖也。自城以西北之水參差,悉灌注於運河。」○大姚浦,在府東南三十八里。近《志》:吳松江繇龐山湖出大姚浦,東北流折為三江,俗名上清、中清、下清江,又東入崑山縣界。姚,一作「搖」。《吳志》:「其地本名搖城,漢初越君搖嘗居此」。

越來溪,在府西南橫山下,與石湖接。相傳越伐吳,道出於此。上有越城橋,與行春橋相近。又香水溪,在府西二十七里,源自光福塘來,東過木瀆入於橫塘。《吳志》:「太湖中包山旁有練瀆,相傳吳王練兵處。」○章練塘,在府東南四十八里。《志》云:陳湖之東為闔閭浦,為章練塘,又北即甪直浦,其相近者曰金涇渰,渰南為麋瀆,北為龍漊,與諸湖瀆互相灌注,以達於吳淞江。

滸墅,府西北三十里。亦曰許市。商民稠密,為運道要衝。《唐史》:「上元初劉展自廣陵陷潤州,淮南副使李藏用收散卒保蘇州,與展兵戰於郁墅,敗奔杭州。」郁墅即滸墅之訛也。嘉靖三十四年,倭賊繇無錫突犯,官兵敗之,賊轉犯楓橋。亦謂之關。舊有巡司,景泰間改置榷關主事於此。○蠡口鎮,在府北十二里。《志》云:蠡口之西為長蕩、黃埭蕩,接於漕湖,通無錫界,北逾冶長涇口及永倉敵樓抵常熟界,而東北則有彭堰、陽城湖、施澤湖,通崑山縣界,故有事時,以蠡口為府之北門。今有吳塔巡司,自府北四十五里常熟縣界吳塔村移置於此。

唐浦鎮,府東二十五里。自葑門東十二里為金雞堰,又六里為斜塘營,又東六里至唐浦,乃吳淞江折而南處,土壩在焉。自此而東十五里為甪直浦,亦曰甫里,與崑山縣接界。唐浦設險,所以遏寇從吳淞江突至之患也。又周莊,在府東五十里,自葑門東十八里高店東南行,出陳湖及澱湖之南,接松江三泖。嘉靖中倭賊恒突犯至此,亦防禦之所也。○夷亭鎮,在府東三十里。《吳地記》:「闔閭十年,有東夷侵逼吳境,吳王禦之於此,因名。」又西三里曰小夷亭,亦曰小維亭。嘉靖中以倭亂置營,曰小維亭營。其地南有沙湖,北有陽城湖,賊從劉家河西來,可繞出小維亭後,府東有陸涇壩,實為門戶。《志》云:陸涇壩在府東六里。嘉靖三十四年官兵破倭於此。

木瀆鎮,府西南三十里,近太湖口。居民稠密,問渡太湖者皆取道於此。有木瀆巡司,又西有橫金巡司。嘉靖三十四年,官軍自跨塘橋追倭賊殲之於此。跨塘橋,在木瀆東十里。○陳墓鎮,在縣東南五十里,東連崑山,南近澱山諸湖,有陳墓巡司。《志》云:今木瀆、橫金、甪頭、東山四巡司屬吳縣,吳塔、陳墓二巡司屬長洲縣。

金昌亭,在閭門內。裴松之曰:「閭門,吳西郭門,夫差所作,以天門通閭闔也。春申君改為昌門。」金昌亭以位在西而與昌門近,故名。劉宋景平二年,徐羨之等廢帝義符為營陽王,遷之於吳,止金昌亭,旋弒之,即此。○柴里,在府西。晉咸安二年,徙海西公於吳縣西,令所在防衛監察之。海西公,廢帝奕也。

楓橋,在府西七里。《吳地記》:「吳門三百九十橋,楓橋其最著者。」今為水陸孔道,商民錯聚於此。嘉靖三十四年,倭賊自滸墅犯楓橋,直抵滅渡橋,屯陳家莊,官軍迫之,賊夜遁。《志》云:府西南有憩橋,相傳吳王行軍時憩息處云。○滅渡橋,在府南十里,自昔浮渡處。元大德中,有僧建橋於此,曰滅渡。明初,俞通海攻姑蘇,敗張士誠兵於滅渡橋,提兵入桃花塢蕩其營。桃花塢,見上橫山注。

寶帶橋。府南十五里。當澹臺湖、龐山湖諸湖之口,凡五十三洞。唐建。宋紹定中、明正統中重修,今運道所經。又南十里為尹山橋,明初,康茂才敗張士誠兵於此,進焚其官瀆戰艦。官瀆,今婁門外官瀆橋是也。

◆吳江縣府東南四十五里,東北至松江府青浦縣九十里,南至浙江嘉興府九十里,西至浙江湖州府百八十里。本吳縣地。唐曰松陵鎮。乾寧二年,楊行密與錢鏐相攻,設砦於此,曰松江寨,鏐將顧全武攻拔之。朱梁開平三年,吳越始置吳江縣,屬蘇州。時築城於江南北兩岸,有南津、北津之名。宋并為一城。元元貞二年,升為吳江州。明洪武二年,復為縣。今城周五里,編戶五百六十六里。

太湖,縣西二里。湖浸淫數州間,縣最當其衝。東門外有長橋,即太湖東出之口也。《邑志》云:湖中有一十八港,皆樞紐湖心,朝夕吞吐,利害最大。其西之田日蝕於湖者謂之「坍湖」。其東之沙日漲為田者,謂之「新漲」。又有七十二漊,俱在湖南,自西而東,聯比相屬,以授於太湖。漊皆源於湖州、嘉興境內,而經縣之西南。舊皆深通。今可容舟楫者,僅三四處,餘淺狹不過尋丈。或曰瀆,或曰浦,或曰涇,或曰洪,或曰港,或曰溪,或曰口,治田者各為壩堰,隨宜開塞,以備旱潦。蓋後人沿襲舊名,其故道湮塞久矣。

汾湖,縣東南六十里。與浙江嘉善縣分界,亦曰分湖。東合諸湖蕩,又東通三泖,入華亭界。其北連諸湖港,入鶯脰湖。嘉靖中,倭賊往往出沒於此。今有汾湖巡司,置於縣東四十里蘆墟村。○鶯脰湖,在縣南四十里,湖之上流納爛溪、荻塘諸水,出平望安德橋匯流成湖,形如鶯脰,故名。亦曰鶯鬬湖,南達汾湖,北接太湖。

唐家湖,縣南三十四里。西連盛墩湖及夾馬路,為太湖委流,東注於運河。嘉靖三十四年,倭賊從嘉興轉寇縣境,至唐家湖,時官兵斷塘路,截運河而壩之以營水寨,賊不得渡,官兵進戰,賊走平望奪舟欲渡,官兵復截盛墩,斷其堤,與賊戰,賊大敗,因改盛墩曰勝墩。《志》云:唐家湖注於運河,復溢而東出,播為諸蕩漾,凡數十計。又北瀦為三白蕩,西北去縣二十五里。又北接白蜆江,其東出則為急水港,接松江之澱山湖。○掘城湖,在縣西南七十里,周三十里,分流為諸涇港以入荻塘。

吳江,在縣東門外。即長橋下分太湖之流而東出者,古名笠澤江,亦曰松陵江,亦曰松江。齊明帝末,王敬則舉兵會稽,至浙江,吳郡太守張瑰遣兵拒之於松江,聞敬則軍鼓聲,一時散走。梁承聖初,王僧辨破侯景於建康,景東走,僧辨遣別將侯追之,及景於松江,景敗遁。唐乾寧二年,楊行密置寨於此,亦以松江為名,即三江之一也,東行凡二百六十里入於海。

白蜆江,在縣東南四十里。其西北與龐山諸湖相通,又東為小龍港,引流入於松江。其西與諸湖蕩相連,汾湖之水,亦流匯焉。孔穎達曰:「三江口一江東南上七十里至白蜆湖者曰東江。」是也。又有姚成江,在縣東北三十里,亦與白蜆江相接。《志》云:縣境吐納太湖之水為溪港者,凡數十處,而白蜆江其最著者。

運河,在縣城東。自嘉興府王江涇而北,凡三十三里歷縣境之平望鎮者曰南塘河,亦曰土塘河。自湖州府南潯鎮而東,凡五十三里至平望,經鶯脰湖與南塘河合者,曰西塘河,亦曰荻塘河。二河既合,曰官塘河;西北行四十里至城東,又引而西北曰北塘河,亦曰古塘河。凡二十里至夾浦入長洲縣界。

爛溪,在縣西南四十四里。北接鶯脰湖,南受嘉興、崇德、桐鄉諸境之水,經湖州府之烏鎮分為東西二溪,流數里復合,引而東北,匯諸湖蕩之水,俱注於鶯脰湖。嘉靖中,倭寇往往出沒爛溪、烏鎮間,為嘉、湖患,向設爛溪巡司於縣西南九十里之嚴墓村,今革。○麻溪,在縣南六十里,其南匯諸漾蕩之水,東流合於爛溪,復東南行至王江涇聞店橋而入運河。《志》云:縣西南八十里為南麻漾,東注為麻溪,又北出十餘里為北麻漾,復北流,播為諸港蕩,分入荻塘、爛溪及太湖。縣境為衆流之壑,羣川大抵環迴相通。嘉靖三十三年,按臣呂光詢濬麻溪等河,凡五十九處,即南麻、北麻匯流諸川是也。

章練塘,縣東南八十里。接諸湖蕩之水南為長浜河,入嘉善縣界北為葫蘆兜,入華亭縣界東通三泖,西接南陽港,達於汾湖。○瓜涇港,在縣北九里,東接古塘運河,入長洲縣界。嘉靖三十二年,倭賊屯石湖,縣令楊芷引兵逆戰於瓜涇港,頗有斬獲。《志》云:瓜涇港分太湖支流,東北出夾浦而會於吳淞江。

鮎魚口,縣北十八里。自太湖分流出此,又北匯為{上獻下齒}塘,北過五龍橋,入吳縣界盤門運河。其東北出者,曰夾浦,在縣北二十里,入長洲縣界。嘉靖三十二年,倭賊自夾浦轉至三里橋,登岸焚掠,進逼縣城,復轉掠八斥、平望而去。《志》云:夾浦當鮎魚口下流,有南北二柳胥港,分太湖支流,並匯於此,故夾浦亦兼柳胥之名。接吳淞江并諸湖蕩之水,勢甚迅疾。宋紹興初,建石橋。宣德中,風雨傾圮,自是以鐵絙駕船十六艘為浮橋。弘治以後,屢屢增置,其後復廢,乃設官渡以便往來。繇夾浦而東,會流於澹臺、龐山諸湖,仍注於吳淞江。說者謂縣當吳、浙之咽喉,而夾浦又縣之衝要云。

平望鎮,縣南四十五里,為控接嘉、湖之要道。宋德祐初,以元兵漸迫臨安,遣將劉涇於此置砦。明初攻湖州,張士誠以水師屯平望,欲援舊館,常遇春出間道襲敗之。其北三里曰勝墩,前對鶯脰湖。嘉靖中官軍嘗據此以扼倭寇。《海防攷》:「蘇、湖之間,鶯脰湖為四戰處。嘉靖三十三年,倭賊屢犯平望。明年督臣胡宗憲調兵自嘉興入勝墩,陳而待之,大捷於此。」今有平望巡司,亦設平望驛。《志》云:鎮北有楊家橋,明初常遇春敗張士誠兵於此,嘉靖三十四年,官兵亦敗倭於此。又八尺市,在縣東南二十里,運河所經,為南北衝要。嘉靖中倭寇嘗犯此。○同里鎮,在縣東十五里。唐初,名銅里。宋改今名。有同里市河,東連諸湖港之水,東北接姚成江,又東北接陳湖,入崑山界。《志》云:明初,同里商民輳集,置稅務局於此,尋廢。今有巡司,為縣東之藩蔽。

黎里鎮,縣東南二十里。其市河曰黎川,西通楊家諸湖,東連木瓜諸漾,又東北會諸湖蕩,亦注於龐山湖。嘉靖三十二年,倭賊犯境,由黎里走泖湖。三十四年倭自爛溪犯平望,官兵禦之,復繇黎里出汾湖,遂遁去。又簡村,在縣東南十五里地,名充浦。宋建炎五年金人犯境,官軍嘗頓於此。今有簡村巡司。又縣東南百里吳村有因瀆巡司,今革。

震澤鎮,縣西南八十五里。西去湖州南潯鎮十二里。有震澤河,北出太湖,東北通鶯脰湖,南連諸漾,凡嘉興西北、湖州以東之水,多匯於此,有震澤巡司,與爛溪巡司相為聲援。《志》云:鎮有底定橋,取《禹貢》「震澤底定」之義,跨荻塘河上,塘自湖州東入境,即運河經流也。又盛澤市,在縣西南六十里,市出綿綾,商旅走集焉。○梅堰市,亦在縣西南六十里。嘉靖三十四年,倭賊繇浙江崇德縣及南潯鎮轉掠梅堰,趣平望,為官軍所敗。又有雙楊市,在震澤東十里。

長橋,在縣東二里。一名利往橋,又名垂虹橋。宋慶曆八年,縣尉王庭堅建,以木為之,長百三十丈,竇六十有四,中為垂虹亭。治平三年,縣令孫覺重修。紹興三年,金人犯淮南,或議焚橋為備,郡守洪遵持不可,乃止。元泰定二年,判官張顯祖始甃以石,開七十二洞。順帝至元二年,元帥甯玉再建,開八十五洞。明洪武初及永樂二年、正統五年、成化七年、十六年,屢經修治。弘治四年,工部侍郎徐貫等復濬長橋水竇,凡江口叢生荻葦,蔓延數十畝者,悉墾之,蓋以利太湖噤喉也。自是亦數有修舉,而橋竇或開或塞,橋南十字港一帶,時有壅閼之虞,議者以為病。《水利攷》:「吳江長堤,一名挽路石堤,始於宋慶曆二年,因風濤多,敗漕舟,遂接續築為長堤,橫截五六十里,且建長橋以通水道。」郟云:「長橋正太湖東岸,洩水下吳淞江入海,第一要害處,築堤建橋,雖為挽路之利,而下流淺狹,潮沙壅積,病實基於此。」元天聖初發運使趙賀葺吳江太湖石塘路以捍風濤,其後時加修治,而長橋水洞往往任意築塞,哽咽湖流,議者恒欲鑿坑添橋,寬展水道,此亦救敝之一策也。又元置鎮守長橋鎮江水軍於此。明亦置長橋巡司,尋革。

白龍橋,縣南十二里。跨白龍港,西洩太湖之水,東經運河,又東瀦為湖蕩,東北入白蜆江。又徹浦橋,在縣南九里,北抵城東南南津口,所謂石塘運河也。《志》云:吳江古無陸地。唐元和五年蘇州刺史王仲舒始擁土為塘。宋祥符、慶曆中屢加修治。治平五年知縣事孫覺始易以石。蓋吳淞壅遏,繇長堤之築始也。自南渡至元亦數修治。至正六年,知州那海增修高廣,長千八十丈,為竇百三十有六。明亦以時修築。近城東南一里曰三江橋,其下亦曰三江口,又南七里為十字港,亦曰三汊口,皆西洩太湖之水,東過運河,又東為諸港,瀦為葉澤湖及龐山湖,入長洲縣界。

◆崑山縣,府東七十里,東至太倉州三十五里,東南至松江府青浦縣七十里。秦婁縣地。漢因之。梁天監中,置信義縣。大同初又分置崑山縣,以山為名。隋平陳縣廢。開皇十八年復置崑山縣,屬蘇州。唐因之。光化初錢鏐將顧全武攻蘇州,淮南將秦裴拔崑山而戍之,尋復為全武所克。宋亦曰崑山縣。元元貞初,升為州。延祐初,徙州治於太倉。至正十七年張士誠據蘇州復還舊治。明洪武二年仍降為縣。今城周十二里,編戶三百三十八里。

婁城,在縣治東。秦置縣,屬會稽郡。漢因之。孫權初封張昭於此,尋又封陸遜為婁侯。晉亦為婁縣,屬吳郡。咸和六年,石勒將劉徵浮海而南寇婁縣,即此。宋、齊亦為婁縣治,後廢。舊《志》:梁置崑山縣,在今松江府西北二十里崑山之陰。隋因之。唐天寶十載析置華亭縣,始移縣治於馬鞍山之陽,即故婁縣治也。范成大曰:「今崑山縣東北三里有村舍名婁縣,古縣疑置於此。」又有東城,在縣治東三百步,相傳吳子壽夢所築。今橋巷猶以東城為名,蓋闔閭所起以候越者。

信義廢縣,縣西二十里。梁天監六年,以婁縣地置信義縣,屬信義郡,隋省。今為信義村,俗曰真義鎮,今又訛曰進義。又有真義浦。《志》云:自城西十里為尤涇,又西十里曰真義浦,皆流合運河。

崑山,在縣治西北隅。廣袤三里,高七十丈。山之右曰馬鞍峰,孤峰特秀,稱一邑之勝。《志》云:山本名馬鞍山。唐天寶中移縣治於山之陽,因改曰崑山,上有浮圖。

千墩,縣東南四十里。《志》云:墩北三十里,地名木瓜,有墩九百九十九,與此合為千數,因名。下為千墩浦。明永樂十年,太常少卿袁復奉命浚浦,因名少卿墩。墩西有土山曰秦柱山,亦曰秦望山,上有烽火樓基。北去縣三十里。《輿程記》:「千墩又東南十里為陶橋,又東南三十里即青浦縣。」

運河,在城南。舊名崑山塘。北納陽城湖,南吐松江,風濤馳突,為舟楫田廬之患。宋至和二年,縣主簿丘與權修築堤防,橫絕巨浸,積土為塘,因以紀元為名,自是相繼修濬,明亦屢經修治。萬曆三十九年,復甃石為堤。四十三年,長洲縣亦築石堤四十里接縣界。今自府城婁門而東北二十里,經沙湖又東經彝亭及真義浦,交貫縣城,而東入太倉州界,皆曰至和塘,為運道所經。近《志》以為婁江,悞也。

婁江,縣南九里。其上流,自長洲縣界接陳湖及陽城湖諸流,又東益匯諸浦港之水,勢盛流闊,入太倉州界,為劉河口以入海。近《志》以此為吳淞江,《一統志》以為三江口,皆誤也。《辨訛》云:「自唐宋以來,三江之名益亂,東江既湮,而婁江上流亦不可問,土人習聞吳淞江之名。凡水勢深闊者,即謂之吳淞江,而至和塘自婁門而東,因意以為婁江,所謂差之毫厘,繆以千里也。」○新洋江,在縣東南六里,自城東四里運河分流,南接婁江。宋隆興三年,開新洋江。乾道初,又復開濬。元泰定二年,都水監任仁發開松江,自黃浦口直至新洋江,江面闊十五丈。永樂初,復開濬,後漸堙塞。天順以後,屢經修濬。毛節卿云:「松江中絕龐山、澱湖諸水,每繇新洋、夏駕而入婁江。」是也。又新江,在縣西南十五里。俗謂之剿娘江。宋嘉祐四年所開,以分引上流諸川,西接長洲縣大姚浦,析為三江,東流五里許而後合,俗所謂三江口也,經縣東南石浦至嘉定縣界之安亭、江灣下流入海。

澱山湖,縣東南八十里,接松江府界。亦曰薛澱湖。東西三十六里,南北十八里,周迴幾二百里,下流注於吳松江。今詳見松江府。○趙田湖,在縣東南七十里,一名范青漾,亦曰范家田,南連澱山湖,一望巨浸。其北即千墩浦口也。俗曰新開湖。

陽城湖,縣西北三十五里。與長洲縣接界,常熟縣南境之水亦流匯焉,吞吐羣川,波流浩瀚。湖之東為包湖、傀儡諸湖,皆餘流所浸溢也。又東北即巴城湖。○巴城湖,在縣西北二十里。《志》云:其地有古巴城,又有巴王冢,湖因以名。西接包湖,東連雉城湖。今包湖、雉城大抵為平陸。其西為施澤涇,出陽城湖南曰尤涇,出至和塘東曰溫焦涇,繇此竟達縣城。又陳湖,在縣西南五十里,接長、吳二縣界。○白蕩,在縣南三十六里。一名白家田。西連雙洋蕩,又西接陳湖,南連朱沙港,匯為巨浸,下流注澱山湖。又鰻鯉瀼,在縣西北十八里,西接陽城湖,南通巴城湖,東南出小虞浦,亦曰鰻鯉湖。今湮為田者逾半矣。

夏駕浦,縣東南二十里。《志》云:新洋江南口即夏駕浦。永樂二年夏原吉以松江自夏駕而東沙漲,猝不可去,江北岸有劉家河入海,乃鑿夏駕浦掣江接浦,匯於劉家河。天順三年撫臣崔恭濬吳淞江,自夏駕浦至上海縣界白鶴港。成化八年,撫臣畢亨亦浚吳松江,自夏駕口至嘉定縣西北徐公浦,凡百三十里。十年又濬夏駕浦至嘉定縣西莊家港。嘉靖初,撫臣李充嗣復濬吳淞江,亦自夏駕口起達於吳淞舊江口。崇禎十六年,復開夏駕浦,南接吳淞江,北至小瓦浦,東至太倉州界青魚涇,蓋宣洩要口也。大石浦,在縣東南三十里。《志》云:上承吳淞江,南接三林港,出澱山湖。元至治初嘗濬石浦以東諸塘浦。明弘治中及崇禎末屢嘗開濬。其相近者曰小石浦,又西為道褐浦,亦分洩要口也。嘉靖中嘗濬治以導吳淞下流。《志》所稱吳淞江,即故婁江矣。

千墩浦,縣南四十里。向設石浦巡司戍守。新洋諸江之水,往往匯流於此,接吳淞江入海。永樂初夏原吉嘗濬治之,今南流注於澱山湖。○瓦浦,在縣東南三十六里,與太倉、嘉定接界。《志》云:浦東出雞鳴塘,西通奣子浦,為灌溉之利。嘉靖、隆慶中屢經濬治。崇禎初復修濬,有大小二浦。奣,讀若晃,在縣東十八里。

七浦,縣西北三十里。一名七浦塘,亦曰七鴉浦。接常熟、太倉界,東南出石橋圩,又東經太倉之直塘、沙頭一帶入海,謂之七鴉口。自宋以來為常熟、崑山間五大浦之一。《志》云:浦東北通巴城湖,西通陽城湖,東南出為太倉境內之楊林塘,西抵斜堰。弘治四年工部侍郎徐貫開治斜堰、七浦。九年工部主事姚文灝疏七浦亘五十里。浦旁舊有支渠四十六,溉田可萬餘頃。而斜堰東南去縣三十四里,與常熟分境,舊設此以防常熟通江海潮及昆承諸湖衝決之水。嘉靖二十五年撫臣歐陽必進易置石閘於此。自白茅塞而西北之潮不至,堰址僅存,無復初制矣。

大虞浦,在縣西南九里。又有小虞浦,在縣西南三里。《志》云:唐天祐初,吳越濬新洋江及橫塘,兼通大、小虞二浦,並北出新塘,南通吳淞江。新塘,即崑山塘矣。宋范成大曰:「小虞浦北受鰻鯉諸灢之水出之江。」是也。隆興三年,小虞與諸塘浦俱經濬治。明弘治十一年復修治大虞等浦。嘉靖二年又浚大虞浦,洩陽城湖水,以入婁江。又縣南有帆歸、下張、諸天、同丘諸浦及漊涇浜一帶,俱松江宣洩處也。《水利考》:「宋初導三十六浦,分引太湖、松江積水,其在縣境者十有四,在常熟者二十六,其後大抵堙塞。」今自七鴉、下張、楊林浦而外,十四浦之可考者鮮矣。○戴墟浦,在縣西三十里。宋淳熙中,發運使魏浚疏至和塘,東自夾潮塘,西至戴墟浦,亘四十餘里。又縣西北二十里有黃茜涇。正統六年,撫臣周忱修至和塘、黃茜涇、鰻鯉涇,同時開濬是也。嘉靖四年復濬黃茜涇以及東西諸塘浦。蓋縣境水患最多,而疏濬之迹不可殫紀矣。

石浦鎮,縣東四十里。南通澱山湖,北枕吳淞江。元置巡司於此。明因之,景泰二年移置於千墩浦口。今縣南三十六里為千墩鎮,又南六里為吳家橋,俱與青浦縣接界。又安亭鎮,在縣東南四十五里,與嘉定縣接界,舊有稅課局。○泗橋鎮,亦在縣東南四十里。又兵墟鎮,在縣東四十八里,東接太倉境,南接吳淞江。《志》云:夏駕浦所經也。舊與泗橋鎮俱置稅課局,今廢。又陸家墅,在縣東南三十里,亦曰陸家浜,路出青浦,商民輻輳於此。

甪直鎮,縣西南三十六里。又縣西南四十餘里有陳墓鎮,俱接長洲縣界。○巴城鎮,在縣西北十八里。西枕巴城湖及七鴉浦,又西南通傀儡、陽城諸湖,鹽徒往往出沒於此。舊置巡司,今徙於真義鎮,仍曰巴城巡司。《志》云:縣舊有寧海驛,今革。

◆常熟縣,府北九十里,東南至太倉州九十里,西北至常州府江陰縣百二十里,西南至常州府無錫縣百十里。本吳縣地。晉太康四年,分置海虞縣,屬吳郡。東晉又分置南沙縣,屬晉陵郡。宋、齊因之。梁天監六年增置信義郡,南沙屬焉。大同六年又分置常熟縣,亦屬信義郡。隋平陳,徙常熟縣治南沙,以海虞、南沙二縣并入,屬蘇州。唐武德七年又移治於故海虞城,仍屬蘇州府。宋因之。元元貞二年升縣為州。明洪武三年復改為縣。今縣城周九里有奇。編戶五百十四里。

常熟故城,在今縣南。劉昫曰:「崑山縣西百三十里有常熟故城。」《九域志》:「蘇州北七十里有常熟故城,梁置縣於此。」今縣即故海虞城。《城邑攷》:「海虞城,初時編木為柵,甚堅緻,周二千二百四十丈。元時改築土城,周四千八百四十丈。至正十六年,張士誠始甃以磚,周九里有奇,明永樂以後日就傾圮。嘉靖三十四年以倭亂始營坂築,西北據山,東南憑濠,屹然完固。」

南沙廢縣,縣西北五十里。沈約曰:「本吳縣司鹽都尉署,吳時名沙中。晉平吳立暨陽縣,司鹽都尉屬焉。東晉時,亦曰南沙都尉。咸和五年石勒將劉徵率衆數千掠東南諸縣,殺南沙都尉許儒,進入海虞。咸康七年始罷鹽署,立為南沙縣,屬晉陵郡。」宋、齊因之。梁置信義郡。隋平陳廢郡,又徙常熟縣治焉。唐移縣於今治,故城遂墟。今奚浦、三丈浦、黃泗浦,西接江陰一帶,其地猶名南沙鄉。又興國廢縣,在縣東四十五里。梁置,屬信義郡,隋廢。元末張士誠開浚白茅,因故址築城,周五里,曰支塘城。今為支塘市,城址猶存,自昔為戍守處。

海陽廢縣,在縣北。東晉初割海虞北境置東海郡,領郯、朐、利城三縣,永和初郡縣並移出京口。蕭齊於其地置海陽縣,屬晉陵郡。梁改屬信義郡。隋平陳廢郡,以所領海陽、前京、信義、海虞、興國、南沙六縣,俱併入常熟縣。○莫城,在縣南七里。相傳莫邪鑄劍處,一名劍城。今曰莫門塘。《寰宇記》云:「漢時莫寵所築,以捍海寇。」又尚墅城,在縣北十八里。《志》云:張士誠入福山港,築此城以屯兵。又有鵧城,在縣東十五里。隋、唐之末以盜亂,詔村塢聚皆築城防禦,此其故址。

虞山,在縣治西北。城之西北隅環其上。一名海隅山,一名烏目山。相傳以虞仲葬此,因曰虞山。《名山記》:「山長十八里,周四十里,高百六十丈,為縣主山。登其巔,江外諸山隱隱可見。」

福山,縣北四十里。下臨大江,形如覆釜,本名覆釜山。唐天寶六載改曰金鳳山。天祐初吳越於此築城戍守,控扼江道,亦謂之金鳳城。朱梁乾化三年,吳越復改為福山,與大江北岸通州之狼山相值。周顯德五年,克通州,吳越遣將邵可遷等帥水軍屯江南岸,與周師相應,即此處也。時謂之福山鎮。宋南渡後,置水軍砦。建炎三年韓世忠控守福山,以備金人海道之師。明初敗張士誠兵於福山港,進逼州城,亦置福山寨并巡司於此。嘉靖中以倭亂,築堡屯兵,為控禦要地。蓋縣境之北門,亦吳郡之重險也。《志》云:山周五里,東通大海,北枕大江,土人亦謂之福山岡。 顧山,在縣西五十里。又西北至江陰縣七十里,西南至無錫縣六十里。山當三縣之交,俗名三界山。一名靈龜山,又名香山。陸抵江陰,此其徑道。又宛山,在縣西南五十里。亦曰苑山,與無錫接界,下有宛山蕩。水路出無錫,此其徑道也。

大江,縣北四十里。西自范港,與江陰縣接界,東至陶港,與太倉州接界,其對境則揚州府之通州也。濱江一帶,港浦錯列。宋時言水利者,每議開常熟沿江二十四浦,導太湖下流洩之江。隆興中平江守臣沈度等議開常熟、崑山十浦,分導太湖,達江注海。十浦,常熟之許浦、白茅、崔浦、黃泗浦及崑山之茜涇、下張、七鴉、川沙、楊林、掘浦是也。蓋是時,濱江諸浦已通塞不時。今水流變遷,舊迹之可據者甚少,而大江經流則滔滔如故矣。

運河,在縣城南。又南十五里歷華蕩,又南二十五里為吳塔,與長洲縣接界,又南為永倉敵樓,歷蠡口鎮,抵郡城北,折而西合於楓橋運河。舊名元和塘,唐元和四年郡守李素所治。後訛為雲和塘,今呼為常熟塘。《宋會要》:「自平江齊門至常熟百里,皆曰雲和塘。」是也。塘之東港浦錯出,皆引流達昆承諸湖,繇白泖等浦分注大江。

白泖港,在縣東七十里。泖亦作「茅」。吳中諸水北出者,自縣南境而匯流東注,昔皆繇此入海。今自縣東南二十里至鮎魚口,又東二十五里歷支塘市,又東北二十六里而達港口。舊《志》云:金陵句曲之水注為金壇白鶴溪,合丹陽練湖水、常郡滆湖水,震澤不能容者溢而東南,從無錫蠡、濠諸湖入常熟之華蕩,繞城南東北流為白泖港,注於江以入海。宋人言水利者,每導太湖分流,東北繇諸浦注之江,而諸浦中白泖最大,屢議疏濬,以防太湖之泛溢。《宋史》:「政和十四年,詔導白茆、許浦、福山三浦。紹興二十四年大理丞周環議開白茅;二十八年,轉運副使趙子潚議開黃泗浦、崔浦、許浦及白茅浦,不果,尋復濬治;乾道初守臣沈度等又請開白茅等浦。」元季漸塞,大為民病。張氏時發民鑿白茅新渠,長九十里,與劉家港並導,以分殺水勢。明永樂初夏原吉請疏吳淞江南北兩岸浦港,分引太湖諸水,入劉家河、白茅港,於是白茅導水入江。尋復淤塞,景泰五年大水為患,侍郎李敏等復議濬白茅等塘,因挑青墩浦。橫瀝塘共三四里,以通白茅之流,鑿開三堰約三四里,引水通鮎魚口,復挑去浦口淤塞千餘畝,於是積水得洩。弘治初故道復塞。四年侍郎徐貫等復濬白茅,且導長、吳、崑山、嘉定諸涇港,貫於白茅以入江,然上流既淺隘,而浦口復有漲沙,橫亘海中,力不能去。僅二歲復廢不治。正德八年,都御史李充嗣復奉命開濬,從邑主簿俞琅議,於故河旁更鑿新河,以避漲沙海口,於是白茆復治。說者曰:吳民屢病水旱,而邑田常半稔者,白茆之力也。往時水流深闊,故邑稱江海之交。郡之海道,起於嘉定寶山洋,迄於白茅港。天順五年置白茆寨於海口。成化十八年,復增立營寨以備倭寇。嘉靖初以倭舶乘風而上,徑抵城下,於是設朱家營以當其衝,其後日益淤塞。萬曆以來,半為平陸矣。《志》云:縣有白茅巡司,在縣西北九十里。

許浦,縣東北七十里。自縣城東北三十五里經梅李塘,又三十五里為許浦,入大江。宋時以茜涇、下張、七鴉、白茆、許浦為崑、常間五大浦,又以梅李塘、白茆浦、崔浦、福山浦、黃泗浦為常熟五浦。隆興初屢議濬,乾道八年,復議開許浦及白茆、崔浦。淳熙初復詔開許浦,命守臣及許浦駐劄水軍都統戚世明同措置。時郡守陳峴奉詔開決,東西共五十六里,并築堤為固,自是水流順達,海舶時至邑城。梅李鎮橋之下水常壞舟,至鑿月河以殺水勢,後漸堙塞,僅存一線。明弘治十二年邑令楊子器復議濬之,自城東達江口,長七十里有奇,尋廢。《宋史》:「許浦為濱江要地,舊置水軍寨,南渡以後,汛守益重。」韓世忠提兵討苗、劉,駐軍於此。李寶駐劄許浦,涉海破金兵於膠西是也。《會要》:「建炎初,水軍戍江陰、許浦、福山,無定所。又分江陰水軍屯明州定海。紹興二年仇愈為福建、兩浙、淮東沿海制置使,置司許浦,許浦水軍隸焉。乾道二年,詔調泉州左翼軍屯平江許浦鎮。三年改隸殿前司。五年冬,改為御前水軍。六年,分立前後中三軍,於許浦建寨萬間。四月水軍統制請以平江府許浦駐劄為稱。八年春併歸許浦,置副都統制統之。淳熙四年冬,以七千人為額。」《玉海》:「宋建炎以後增置澉浦、淮陰、靖安、唐灣、采石諸水軍,而尤大者為許浦、江陰二軍。」元亦為許浦鎮,置許浦通事,漢軍萬戶府。明置巡司於此。今許浦淤塞,不復為要口。浦東有徐六涇,西南出梅李塘,為往來通道。

福山港,縣北四十里。自城北水門,二十里經斜橋,又二十里經福山入大江。亦曰福山塘,亦曰福山浦。宋紹興中,屢經濬治,與白茅、許浦並為要害。明宣德及弘治中屢經修濬。嘉靖三十四年倭賊自福山港突犯郡城婁門,尋自太湖突犯楓橋,又經婁門還福山。是時江潮深闊,今日就淺澀矣。又港東北曰崔浦,曰丁涇,亦舊時通江之口。宋紹興二十九年,議濬崔浦、丁涇,轉運使趙子潚言:「福山塘與丁涇地勢等,若不濬福山塘,則水必倒注於丁涇。」乃并濬之。今丁涇亦堙廢。舊《志》:縣北五十里有崔浦橋,即崔浦入江處也。○耿涇,在縣東北五十里。南通梅李塘,又北接崔浦,復分流北出,與崔浦並注大江。縣境三十六浦,崔浦、耿涇皆要口也。永樂初,夏原吉疏濬。成化、弘治中,亦相繼開治,未幾復塞。蓋耿涇口當福山港潮沙之衝,堤隘僅能容舟,內外皆為潮沙所淤故也。

黃泗浦,縣西北八十里。西南通江陰縣境,北入揚子江。宋時為濱江大浦。紹興末屢議修濬。明設黃泗浦巡司於此,北對通州境,為控禦之所。今淤。浦東三里曰三丈浦,亦北通大江。嘉靖三十四年倭從三丈浦出沒,官軍扼而殲之。後築土壩於浦口,寇警雖少,而農田甚病。又奚浦,在三丈浦東,去縣七十里,北通大江,饒魚鹽之利,有奚浦市。今浦亦堙廢。○金涇,在縣東北九十里,南通李墓塘,又東接白茆港。李墓塘而西接於梅李塘,匯流北出,自金涇注於大江。宋慶曆中,知縣事范琪浚金涇、鶴瀆二浦,溉田千頃。今濱江港浦大抵堙廢,三十六浦可紀者鮮矣。

尚湖,縣西南四里。長十五里,廣九里。虞山峙其北,東通運河,西出江陰縣界。○昆承湖,在縣東南五里。舊《志》:湖長三十六里,廣十八里。《水經》云:廣長各十八里,蓋無錫以東、長洲以北之水,泛濫而出,匯流於此。昔時分流入白茅、許浦以達於江,其後諸浦漸湮,湖流亦日狹,土人於茭葦灘淺處占據為田,謂之「湖田」,而分為涇港,散入於崑山、太倉之界,從七鴉浦、劉河諸口以入海云。

華蕩,縣南十二里。周三十五里,蘆葦叢生。運河經其東。其西播為諸汊港,西南入長洲縣界,西北入江陰縣界,西入無錫縣界,俱為通道。又佳菱蕩,在縣西南三十里,東通華蕩,南接長洲縣界。自佳菱蕩而西五、六里為謝埭蕩,稍折而北為陸家蕩、宛山蕩,俱與無錫縣接界。

七浦塘,縣東南七十里。舊《志》云:塘北通白茅港,西通陽城湖,南入崑山縣境。今東南接崑山、太倉界,遇白茅浦塞,縣境諸水皆繇此以入海。正統及弘治初皆嘗濬治。○鹽鐵塘,在縣東北五十里。舊《志》云:在白茆之南,亦名內河,西接江陰,東越崑山。唐太和中疏此,繚繞數百里。元泰定初郡人周文英言水利,請濬崑山、嘉定之鹽鐵塘,以通各邑塘浦達太湖之水,不果。至正中,張氏因舊議濬之,民以為便。明宣德、景泰、弘治間,皆再濬之,橫亘猶七十餘里,今湮沒過半矣。又舊有新安塘,在縣東南,西入運河,東通崑山縣界。

梅李鎮,縣東北三十六里,臨梅李塘。其地為許浦之上遊。五代錢氏有蘇州,遣其將梅世忠、李開山屯兵於此,以防江,鎮因以名。宋紹聖中,轉運毛漸奏導梅李塘通江。其地有道通橋,許浦未塞,通泰、蘇、湖,商舶皆集於此。明弘治、正德中,皆疏此塘。嘉靖中,倭賊自許浦登陸,徑犯梅李,後又竊據於此,與福山、白茅賊相聲援。《志》云:鎮東北達許浦,東南達白茅,西北達福山,為適中之地,有事時戍守處也。

唐墅,縣東南三十里。舊名尤涇,以居民唐氏所創聚,因名。道出崑山,此為中頓。又東六里曰斜堰,即崑山接境處也。又直塘市,在縣東南七十里。舊《志》:縣東南六十里曰任陽莊,又十里曰直塘市,與太倉州接境。○楊尖市,在縣西南四十里,西接無錫,北通江陰縣界。又縣西北八十里為慶安鎮,接江陰界,舊有慶安浦,通江。宋政和中濬福山、慶安二浦,置閘。今故址尚存。

◆嘉定縣府東百四十里,東逾海口至崇明縣百七十里,南至松江府青浦縣七十里,北至太倉州三十六里。唐為崑山縣之嵺城鄉,宋為練祈市,嘉定十年析置縣,以紀年為名,屬平江府。元元貞二年曰嘉定州。明洪武二年復為縣。今城周九里。編戶九百五十里。

寶山,縣東南八十里。明永樂十年命海運將士築此以建烽堠,周六百丈,高三十丈,為海運表識。晝則舉煙,夜則明火,海洋空闊,一望千里。先是,居民嘗見其地有山影,至是山成,因名曰寶山。御制詩文,刻石其上。海運廢,山仍為濱海戍守之所。嘉靖中倭寇入犯,每以寶山為望,故邑之被害最劇,而寶山常為賊藪。三十四年,大敗倭賊於寶山洋,患稍息。《志》云:寶山之外沿海一帶有楊家路,倭自崇明而來必取道於此。山之南有寶鎮堡,亦設險處也。

東岡,在城南。亦曰東岡身。又縣西五里有青岡,亦曰中岡身,又西七里曰外岡,有溪環其下。縣西南十五里又有沙岡,西南十八里曰西岡,或謂之淺岡。蓋海濱岡脊,天然障衛。《志》云:縣境北至太倉。南至南翔,俱曰岡身路。

海,縣東四十五里。北自黃姚港,南抵上海界,環縣境凡八十餘里。海水鹽鹵,而此地不異江、湖,兼有灌溉之利。蓋南則黃浦、吳淞江,北則劉家河,又北則大江注焉,皆迴洑蕩激于數百里間,故與南北海獨異也。然濱江一帶,夏秋間颶風霪雨挾潮而上,往往漂沒田廬。晉湖州刺史虞潭嘗築壘海濱以禦沖潮。明洪武末以海患遣官修築,北抵太倉衛,南跨劉家河,長千八百餘丈。永樂二年復增築高廣。成化八年於寶山北舊壘外又築新壘。嘉靖二十三年復於寶山南增築外岸,直抵上海草蕩,惟吳淞所迤北舊壘坍沒未修。邇來營葺益疏,故址多廢。《志》云:縣境之海俗謂之海氵甲,稍北與崇明相望。

吳淞江,縣南三十六里。《志》云:吳淞江過澱山湖經崑山夏駕浦東抵縣界,至顧浦又東過黃渡,又東過江灣,又東北抵吳淞所入海。自昔三江之中,松江最大。上承太湖,直流注海,湍悍清駛,海潮不得停滯,故三吳少水患。自吳江築長堤,上流既緩,下流漸塞。宋、元以來,屢議修濬。明永樂二年,夏原吉奉命治水,謂吳淞江自夏駕浦以下,皆為潮沙所障塞。因鑿夏駕浦掣吳淞江水北達婁江;復挑顧浦,南引江水,北貫吳塘,亦繇婁江入海;復濬上海縣范家浜,掣江水南達黃浦入海。而故道直流,百里之江遂棄而不治。正統五年撫臣周忱復濬故道通流。天順二年撫臣崔恭復濬吳淞江,於縣境浚卞家渡至莊家涇,凡五千五百六十餘丈。成化十年撫臣畢亨復自夏駕浦開至莊家涇。嘉靖二年撫臣李充嗣復開濬。既而倭亂,吳淞江為最衝。三十二年倭入吳淞江,明年復屢自吳淞江登岸焚掠,久之始息。隆慶三年,撫臣海瑞又疏黃浦至上海南蹌。萬曆六年御史林應訓復疏黃渡以西至崑山千浦。大抵隨濬隨淤,而吳中水災疊告矣。《禹貢》云「三江既入,震澤底定。」三江僅存吳淞一江,而復不能順流達海,震澤何繇而底定哉?○婁江,在縣北二十四里。俗曰劉家河,與太倉州接界,吳淞堙塞,諸塘浦每繇此入海,水勢最為深闊。今亦非復舊流矣。

白鶴江,縣西南四十三里。自松江府青浦縣流入境,北出吳淞江。宋嘉祐六年,崑山令韓正彥開松江白鶴匯,如盤龍匯之法,為民利。崇慶四年提舉水利郟亶重濬白鶴匯。宣和中提舉趙霖復開濬是也。又有青龍江,亦在縣西南,自松江府東北流入境,合於白鶴江。宋建炎四年金兀术自廣德寇臨安,制置使韓世忠以前軍駐青龍,中軍駐江灣,後軍駐海口,欲俟兀術師還擊之。及兀術自秀州趣平江,世忠遂移師扼鎮江。今水勢頗微,雖以江名,僅同溝澮矣。○蟠龍江,在縣西南四十里,自松江府流入境,亦曰蟠龍匯。《志》云:盤龍江南邇蒲匯塘,北入吳淞江。又縣東南三十里有虬江,南接中槎、下槎二浦。縣境東南諸浦港多匯於此,南入吳淞江。《志》云:虬江自上海縣流入境。縣東南又有上槎浦。

大盈浦,在縣西南五十里。自松江府流入境,注於吳淞江,又大盧浦,亦在縣西南。南通青龍江,其北徑馮浦入吳淞江,亦曰渡頭。○黃渡浦,在縣西南四十里。南通吳淞江,對岸即大盈浦也。黃渡之北曰吳塘,北出練祁塘,達於劉家河。

顧浦,在縣西南。通吳淞江,北貫練祁塘,又北會於吳塘,入太倉州境注於劉河。宋嘉祐三年轉運使沈立開崑山顧浦。熙寧末郟僑議開新安浦、顧浦,使水南入淞江。紹興末轉運使趙子潚復議濬顧浦及諸涇港,以引吳淞江壅水是也。明永樂二年夏原吉又濬顧浦,引吳淞江水北貫吳塘,繇婁江入海。正統五年,撫臣周忱復濬顧浦以洩吳淞之水。弘治十一年又嘗疏濬。○徐公浦,在縣西北。南通雞鳴塘達顧浦,北通郭澤塘,又北達劉河。宋紹興末,趙子潚議通郭澤浦及徐公浦。明弘治十一年,郎中傅潮亦濬徐公等浦。隆慶五年御史林應訓浚吳淞江,自崑山界漫水鄉至徐公浦,長四十五里是也。又安亭涇,亦在縣西東,南通顧浦,北接雞鳴塘。宋元祐中單諤議開安亭涇,自吳江東至青龍江入海。今亦堙塞。

練祁塘,在縣治南。東西長七十二里,自縣治中分,曰東、西練祁。相傳昔時水澄如練,亦名練川。今自顧浦納淞江之流,東折貫於吳塘,又東過鹽鐵塘貫縣城而東抵羅店鎮,稍東北入于海。其東一支南折而東合馬路塘,又東合月鋪,又東合采綯港入海。又西一支從西門外岡北折合北鹽鐵塘入婁江。土人以合流甚大,而正脉反微,謂之東、西小練祁。

橫瀝塘,在縣治東。南北袤六十里,亦自縣治中分,有南、北橫瀝之名。自縣西南二十七里孫基港口,受吳淞江水,折而東,合上槎等浦,經南翔鎮,又北二十里貫城而北出,抵縣北十二里之婁塘,又東北折而為雙塘,復少折而西北曰公塘,俱入劉河。今南路漸塞,北路亦日微矣。

鹽鐵塘,在縣西十五里。從外岡中分,亦有南、北鹽鐵塘之名。南接陸皎浦抵吳淞江,北貫練祁塘,經葛隆鎮達於劉河。又謂之西橫瀝。宋元以來屢經修治。元季海運從鹽鐵塘東北出婁江達海。明永樂十三年,罷海運,以北鹽鐵、西練祁為運河。《志》云:從鹽鐵而西為吳塘,又西為顧浦,又西為徐公浦,三河形如川字,而練祁直貫其中,最西為安亭涇,與崑山縣分界,亦東南通顧浦,北出雞鳴塘。○走馬塘,在縣東南二十里,西通橫瀝,東南繇江灣浦入吳淞江。

顧徑港,在縣東四十里。上流接黃白徑通練祁塘,東入於海。宋寶曆初置顧徑水軍寨於縣東北四十里。其北為川沙港,南接顧徑港,東北入海。亦曰川沙浦。宋時與茜涇、下張、七鴉、楊林、掘浦,共為崑山六大浦,隆興二年開濬。《宋志》:「顧徑西去許浦百里,與海上黃魚垛相望。淳熙十二年,殿前司奏請分許浦水軍駐此,從之。」寶慶初始置寨。明設顧涇巡司。又施家港,在縣東,西通川沙港,又西北接新港。嘉靖三十三年賊從南沙襲渡至施家港,進犯縣城,轉掠南翔諸鎮,尋敗卻。萬曆中浚吳淞江,自黃渡浦口東繇新涇口至施家港是也。

黃姚港,縣東北四十里,西接新涇,東北合五岳塘入海。嘉靖三十二年,倭賊自黃姚入劉家河,進掠婁塘,遂北犯太倉,轉犯吳淞所,尋進薄縣城,不能陷,會救至,賊引卻。明年,賊復自黃姚登岸,轉掠而南,越南翔,繇封家浜犯松江境內。三十四年倭舟復泊黃姚,舍舟登陸,西至婁塘,轉略鄰境,蓋其地迫近海濱,與太倉州接界,北去劉河咫尺,南接吳淞江,向有陸兵戍守。姚,一作「窑」。○綵綯港,在縣東南吳淞所北,其西四里為周浦,又西十八里曰羅店鎮。嘉靖中賊避吳淞守兵,往往出沒於此。三十五年,賊突犯綵綯港,掠東境,尋引卻。縣南境又有師家洪、老鸛觜、四馬洪諸處,皆在吳淞江南岸,接上海縣境,官軍敗倭處也。

趙涇,在縣西南二十里。北通練祁,南出為封家浜,亦曰封家渡,又南為月河出吳淞江。宋崇寧二年提舉徐確請疏松江下流,自封家渡至大通浦直出海口是也。《志》云:封家浜市在縣西南三十里。

南翔鎮,縣南二十四里。為商賈湊集之所,橫瀝所經也。南去吳淞江十里,至上海縣五十里。嘉靖三十三年倭賊犯南翔、廣福鎮。未幾復犯南翔,繇封家浜直抵松江,邑西境皆為騷動。《志》云:廣福鎮,在縣東南四十里。○月浦鎮,在縣東三十六里,因水而名。顧徑巡司置於此。又羅店鎮,在縣東十八里,元置鎮,自此至吳淞所,水陸皆二十六里,為縣東之藩籬。嘉靖三十六年倭賊陷吳淞所,西掠月浦及羅店,遂薄城下。今商民會聚於此。又縣東南四十里曰大場鎮,宋嘗置鹽場於此,因名。又東南十里曰真如鎮,以佛寺名。

江灣鎮,縣東南六十里。其水自吳淞江屈曲入虬江,因曰江灣。宋有巡簡寨,建炎中增置江灣鄉兵砦,亦曰義兵砦。韓世忠謀邀兀术之兵,以中軍駐江灣,是也。淳祐九年又置江灣忠節水軍寨。明設巡司於此。賊入黃浦犯上海,江灣其必經之地也。

黃渡鎮,縣西南三十六里,與青浦縣接界。元置鎮,因水而名,尋又置吳塘巡司於此。明因之。洪武中,市舶提舉司亦置於此。太祖以去京畿密邇,曰「險要不可以示遠人」,乃移寧波。又縣西南四十里為紀王廟鎮,亦市易之所也。○安亭鎮,在縣西南二十四里,與崑山縣接界,以安亭涇而名。又縣西十五里曰外岡鎮,水陸衝要處也。縣西北二十四里又有葛隆廟鎮,與太倉州接界,一名吳公市,北至太倉州二十里。

婁塘鎮,縣北十二里,因水而名。西北去太倉州十二里,舊有婁塘南館,為往來中頓處。嘉靖中,倭賊每從劉河突犯婁塘,縣境及太倉皆被其患。○劉家行,在縣東南二十四里,嘉靖中,官軍嘗迫倭賊於此。又中槎巡司,在縣南十二里,明置,洪武十八年革。

滬瀆壘《志》云:在縣西四十里,傍吳淞江。晉隆安四年,袁山松築壘於此,以備禦孫恩。今廢。《志》云:今青浦縣青龍鎮西有滬瀆村。○廠頭,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相傳韓世忠屯兵處。

  附見:

蘇州衛。在府城內,洪武初建。

吳淞江守禦千戶所,在嘉定縣東南四十里吳淞江北岸。洪武十九年建,屬太倉衛,統百戶所十。有土城,周一千一百六十餘丈。自是相繼增築,開四門,環壕為固。城當吳淞入海之口,初去海三里許,最為衝要,尋以海潮侵噬,東北隅漸傾入海。嘉靖十六年,備兵使者黃儀議更築土城於舊城西南一里,不果。三十二年,倭寇突犯,舊城潰。明年改築新城,周七百二十丈,內外皆為濠,辟水關一,旱門四,增兵戍守。三十八年又命總兵官專駐吳淞,居中調度。翁大立曰:「吳淞所為水陸要沖,蘇、松喉吭,北可以扼長江之險,南可以援金山之急,故汛守特重。」自是而北曰劉家河,曰七鴉港,又東為崇明縣;七鴉港而西曰白茆港,曰福山,又西則江陰之揚舍,皆控扼之所,而要以吳淞為根本。

寶山守禦千戶所。在嘉定縣東南八十里。本名青浦鎮,一名高橋鎮。其地東北距海,西濱吳淞江,多魚鹽蘆葦之利。洪武十九年建青浦旱寨於此,與吳淞所相犄角。三十年增立城堡,其後累加修葺,設官軍鎮守。嘉靖三十二年,官軍與倭戰於高橋,不利。三十四年倭賊入吳淞江,官軍焚其舟,賊登岸據青浦法昌寺,官軍與戰不利,賊遂南據浙江海鹽縣之乍浦。三十六年,更名協守吳淞中千戶所。萬曆五年增築新城,周二里有奇,更名寶山千戶所。

太倉州,府東一百五里。東至海七十里,南至松江府百三十五里,北至大江口一十六里。

春秋時吳地,後為越地。戰國屬楚。秦屬會稽郡。漢因之。後漢順帝以後屬吳郡。自晉及陳皆因之。隋屬蘇州。大業初屬吳郡。唐仍屬蘇州,亦屬吳郡。五代時吳越有其地。宋屬平江府。元屬崑山州。元貞二年徙州治此,至正中復舊。明吳元年立太倉衛。弘治十年改建為州,屬蘇州府。編戶二百三十一里,領縣一。今仍曰太倉州。

州枕大海之濱,控三江之口,東翼吳郡,南蔽雲間。元人繇海道轉輸則劉河為津要,明嘉靖中,倭寇出沒,州每當其衝。就東南言之,州亦襟要之所矣。

太倉城,今州治。相傳孫權都吳,嘗置倉於此。或曰:權求好於公孫淵,欲遣兵北出,故於此置倉也。亦謂之東倉。晉咸和三年,蘇峻反,遣其黨張健據吳,顧衆自海虞繇婁縣東倉與賊戰,敗之。自宋、齊以後,皆為婁縣地,隋、唐屬崑山縣。宋為節制司酒庫。元至元十七年宣慰朱瑄等議海漕置倉於此,謂之太倉,因徙居之。是時海外諸番,亦俱集此貿易,謂之六國馬頭,尋為崑山州治,時州無城,僅有木柵。至正十三年臺州賊方國珍率海舟自劉河突犯,州境殘破,乃立水軍萬戶府,兼定海、靖海、寧海、三千戶所於城內。明年國珍復來犯,副萬戶董搏霄敗之。十六年,張士誠據吳,太倉亦附焉。尋復為國珍所襲,兵退乃築城守禦。十七年國珍復來寇,士誠敗卻之。既而徙崑山還故治,惟置軍營於此。明吳元年,師圍蘇州,太倉來附,因立太倉衛,分設十千戶所,後省為五。弘治十年,始割崑山、常熟、嘉定,三縣地置州,即故酒庫司為州治。城周十四里有奇,門七,水門三。

穿山,在州東北五十里。山腹前後洞穿,通人行。《臨海記》:穿山洞穴高十餘丈,昔有舉帆過其下者,蓋海中小島也。今山在平陸,去海二十餘里。

岡身,在城東南。元潘應武云:「自常熟福山而下,有沙岡身二百八十餘里,以限滄溟,岡身間有港浦百五十餘處,以洩太湖之水。」今州據岡為城,有上岡身、下岡身、歸吳等岡身,其岡門亦多堙塞,州境得名者,猶二十有六,皆環於城西及南北間。《吳郡續圖經》:「濱海之地,岡阜相屬,謂之岡身,天所以限滄溟而全吳人也。說者謂山脊曰岡,州無山而有岡身。蓋海沙壅積,日久凝結,或開濬河道堆土為阜,兀然隆起,土人名為岡身。近橫瀝則其壤堅而黃,濱海則其壤潤而黑,地氣不同也。雖皆沙磧,而頗宜菽麥,有種植之利。」

劉河,在城南。自崑山縣流入境,又東南七十里為劉河口,即古婁江入海之口。自此抵崇明百二十四里,為海濱要害。元人海運繇此入海。泰定初周文英言水利,首請濬劉家河以達吳淞江下流。至正十四年方國珍以海舟來犯,入劉家港,董搏霄敗卻之。明初亦嘗繇此漕粟泛海,抵北平、遼東。永樂初,夏原吉議濬劉河以分引太湖壅水。既又遣中使鄭和出劉河使海外諸國。弘治四年侍郎徐貫開濬婁江,自州城南至嘉定外岡,長十八里。其後屢經濬治。嘉靖中,倭寇屢繇劉家河突犯,南略嘉定,北擾太倉,所至塗炭,劉河益為汛守重地。河口有天妃宮,初為鎮海衛兵戍守。今設把守官軍營。《海防考》:「宋南渡後置水砦於劉河港口,元人置分鎮萬戶府於江北岸,又於南北岸各立萬戶府凡三區。洪武七年罷萬戶府,置巡司三。正統初金山倭警,撫臣周忱等以港口為吳地噤喉,乃設劉家港營,增置砦柵,撥兵戍守。舊時水勢深通,海舟商艘,揚帆直上,萬曆以後港為潮沙壅積,僅存一線矣。」

運河,在州西。亦曰太倉塘,即崑山縣之至和塘也。自州西十八里奣子鋪與崑山接界,引而東為黃泥涇、黃淺涇,與吳塘相接,而合於婁江。《志》云:婁江支分入城,其出城北入鹽鐵塘,又西北出者曰古塘,其出城東而仍入婁江者曰半涇,州南曰張涇。元至正中,張士誠以方國珍屢自劉河突犯,乃塞至和塘尾以障海潮,開九曲河,僅通太倉東門,於是半涇、張涇、古塘諸港,皆湮為平陸。永樂以後復濬故道,而九曲河廢。○半涇,在州東三里。舊橫帶城東,南入婁江,北通七鴉浦。元至正十四年,方國珍自劉河突犯至半涇,董搏霄與戰,敗卻之。十七年國珍復來侵,士誠將呂珍大破之於半涇。潮水為咽處也,今淺涸漸為平陸。有半涇市,在州北十五里。又城南三里為張涇,亦接劉河。元至正十二年,方國珍來寇,浙省參政寶哥等禦之於張涇,敗績。明吳元年,太倉來附,士誠將張讓自嘉定來爭,千戶劉百潮遣兵越張涇破之是也。今亦湮廢。

七鴉浦,州北三十六里。又東三十餘里曰七鴉口,注於海。《志》云:婁江別一支,自崑山西至和塘而北,合常熟、昆承及陽城、巴城諸川澤,匯流為七浦塘,經州西三十里直塘市,又東北十里為沙頭市,又東北十里經塗松鎮一帶而入海。宋紹聖中,浚七鴉浦。隆興二年,復浚之。淳熙初,又嘗濬治。明弘治九年,工部主事姚文灝建議開浚,嘉靖二十五年復濬。尋以倭亂築七鴉壩於浦口,毛節卿謂「七鴉壩截潮水而直塘數里中微」是也。港口有把守官軍營寨,撥軍戍守。《水利考》:「白茅、劉河塞,而七鴉之流盛,三吳積水,大都從此宣洩,其備禦視昔為綦重矣。」○茜涇浦,在州東北五十里,宋時與七鴉浦俱為諸大浦之一。嘉祐中范仲淹議濬茜涇,熙寧末郟僑謂開茜涇浦,使水東入海,政和六年發運使應安道亦請開茜涇等六塘以通積水。宣和三年自太倉斂口開茜涇浦。淳熙初復濬茜涇及七鴉浦是也。《志》云:茜涇東去海僅二十里,有茜涇鎮,宋曰楊林寨。元改為鎮。明初置巡司及稅務局於此,今局廢而巡司如故。《海防考》:「劉河以北,有新塘、茜涇,又北抵浪港,東出七鴉口,並為設險處。」

顧浦,州西南五里。自嘉定縣引吳淞江水北入吉涇,又東折而北為戚盧涇,東曰南鹽鐵塘,西曰張涇、橫瀝,並北注於婁江。○吳塘,在城西三里。南貫婁江,徑吉涇入嘉定界,又南會於顧浦;其北徑湖川塘達七鴉浦。

楊林塘,州西北二十里。其上流,承七浦塘及巴城湖之流,東經新塘,而東至州東北八十里花浦口入海。延袤幾與七鴉浦相埒,州田待其灌溉者甚廣,亦宋時諸大浦之一也。隆興二年與七鴉浦同時濬治,又置楊林寨於浦口。元置楊林巡司。明嘉靖初撫臣李充嗣議濬治之,績未及竟。又掘浦,亦在州北。與楊林塘相近,宋以楊林浦、掘浦並為崑山六大浦之一。隆興中開濬,今湮。又湖川塘,在州西北十里。源亦自巴城湖、新塘而來。東接小塘,貫石婆港達於劉河。明天順中浚治。弘治中復濬之,西入崑山界。《志》云:湖川塘多支流,與七浦、楊林並橫貫州北鹽鐵塘。而湖川塘逼近城北,城西之吳塘,城北三里之古塘俱流會焉。

鹽鐵塘,在州城北。舊經城中,南越婁江,流十二里入嘉定縣界,又南注吳淞江。北流四十里入常熟縣界,又北注白茅塘。昔時每浚此以通婁江澱淤,南北羣川亦多匯流於此。今南北二水門塞,水不復貫城而出,舊道堙沒者逾半矣。又橫塘,在州城東。北徑楊林七浦入常熟縣界,其南亦通于吳塘,今堙。○橫瀝,在州南。郟亶曰:「橫瀝,南徹松江,北過常熟。又有小塘貫橫瀝而東西流,或二里,或三里,多謂之門,若錢門、張堽門、沙堰門、斗門之類。大抵南北其塘則為橫瀝;東西其塘則為堽門、堰門、斗門。昔人置此以蓄洩旱潦,溉高之田之遺制也。」《志》云:州境又有東西橫瀝,谿徑頗煩,互相融注,以達於海。今堽門大抵廢壞,而名迹僅存。

海,州東七十餘里。《志》云:州北去海百里,東北至崇明縣二百餘里,其間沙洲錯雜,居民皆畋治之。而劉河、七鴉二口,則州境之要防也。

塗松鎮,州東北三十五里。鎮有塗松岡,因名。《志》云:鎮西達沙頭,東連龍市,東北為橫涇及甘草涇,東南為七鴉浦及茜涇,蓋水陸交會處也。自唐以來皆置鎮於此。宋元豐中改鎮為市。偽吳張士誠嘗築城置營於此,以備海寇。今日就荒落,商旅不至矣。又唐茜涇港口巡司,在州東北五十四里,元為崑山鎮,置巡司。洪武七年改置唐茜涇巡司。其地有唐茜涇,東注於海,因設兵戍守。成化中又遷置巡司於東花浦口,萬曆中革。○甘草鎮,在州東七十里,亦曰甘草市,舊名甘樹,一名甘林,東連大洋。洪武七年置甘草涇巡司於此,與唐茜涇相應援。

雙鳳鎮,州北二十四里。一名雙林;又北六里曰直唐市,民居繁密之所也。自是而西北十里曰任陽莊,入常熟縣界;又沙頭鎮,在州東北三十六里,明初為商旅萃聚之所。又州東北六十里曰璜涇鎮。皆七鴉浦所經也。吳公市,在州南十五里,一名小婁塘。又南五里曰葛隆鎮,與嘉定縣分界。

奣子橋,在州西十八里,崑山接境處也。元至正十六年方國珍犯太倉,張士誠將呂珍守奣子橋,築營浚濠,有叛者自古塘率寇西下,出珍不意,珍力戰得免。今亦曰奣子鋪。

◆崇明縣,州東百五十里,西至府城二百五十里,北至通州二百里。本海中沙洲,楊吳時謂之顧俊沙。《五代史》:「楊溥改顧俊沙為崇明鎮。」是也。宋嘉定十五年改為天賜場,屬海門縣。元至元十四年置崇明州,屬揚州府。至正十三年為張士誠所據。十九年歸於明。洪武二年降州為縣,八年改屬蘇州府,弘治十年復改屬太倉州。今城周九里,編戶二百二十里。

崇明舊城,在縣東北,故崇明鎮也。《志》云:唐武德間吳郡城東三百餘里忽湧二洲,謂之東西二沙,漸積高廣,漁樵者依之,遂成田廬,楊吳因置崇明鎮於西沙。宋天聖三年,續漲一沙,與東沙接,民多徙居之。而姚、劉二姓為盛,因名姚劉沙。建中靖國初又湧一沙於西北,相距五十餘里。以三次疊漲,因名三沙,亦謂之崇明沙。紹興初,盜邵青聚黨於崇明沙,將犯江陰,劉光世遣王德討平之。嘉定中始置天賜鹽場於姚劉沙。《宋會要》:「海中大洲曰天賜場,舟人揚帆,遇順風,東南可以徑至明州定海,西南可以徑至許浦達蘇州。」元至元中以民居繁庶,因置州治之。至正七年風濤蕩激,將侵州治南。十二年徙州治於故城北十五里之東沙。明初因之,改州為縣。永樂十八年,又遷縣治於故城北十里秦家村。正德初縣治圮於海,嘉靖八年乃遷築土城於馬家浜西南。二十九年,海水嚙城東北隅,復營度城址於平洋沙。三十三年營立磚城。萬曆十一年城東隅復圮於水。十四年,又改建城於長沙,去三沙舊城蓋六十餘里。邑之奠居於茲五遷矣。

蛇山,在縣東海中,相距約二百餘里。一名長山,上有泉石之勝。又洋山,亦在縣東,與蛇山相近,南北官兵往往會哨於此,海口要道也。

蘇州洋,在縣東南。《志》云:東沙之外曰蘇州洋,即大海也,北接大江口,南入嘉興府境內,江、浙間有事,此為戍守要衝。又淡水洋,在東沙東北,海水皆鹹,此水獨淡,可以烹茶。又有鹹水洋,在東洲東南,至夜水沸若星,光映如火。其水至鹹,即滷水矣。

北新河,在舊縣北六十二里,海水西流而入。又南新河,在舊縣北五十二里。海水北流而入,與北新河通。今三沙日圮,河道亦湮。○青龍河,在今縣東,亦曰青龍港。近縣港口約十餘處,賊舟皆可入,而青龍港直通縣城,尤為切要。《志》云:縣之南境有斜洪,直抵劉河。東南有新開河,近吳淞江云。

清潭港,在舊縣東南。其相近有張家等港。又界溝港,在舊縣東北,其相近有道堂等港。又曾姚港,在舊縣西南,其相近有富民、永安等港。又有蝦港,俗傳宋高宗南渡至此,有大蝦二,湧水挾船出海,因名。又有水竇等港,在舊縣西北。嘉靖三十二年倭寇從水竇港登,劫攻東南水門及東北柵,城陷。三十八年復繇水竇港登岸,盤據三沙,官軍就圍之,賊尋遁去。《志》云:縣環海為境,沙港沖塞不時,其可紀者凡數十處。今縣移而西,舊港不可問者益多矣。

施翹港,在今縣北。經享沙、吳家沙而西至港口,渡海面至劉河口,不過三十餘里。繇渡口東抵平洋沙海面約六十里。舊無此港,隆慶中設法開浚,變斥鹵為良田,而行旅復以為便。又符洪,在縣西八里。有渡口,七十里至太倉劉河口,為往來通道,曰符洪渡。又有黃家港渡,自縣西至渡口海面約六十里,又西至太倉璜涇海面約四十里。○渡船港,在縣東南,有渡口,去縣三十里。至舊城平陽沙界溝渡,海面不過十里。縣東又有舊城河渡及爛沙渡,皆為往來津口。

楊家港,在縣東南。沙田多高,舊有港,久淤。萬曆二十八年縣令李官疏浚,民得灌溉之利。又有桃皮等港,亦在縣東南,皆壅沙通海處也。

長沙,今縣治建於此。旁連十餘沙,最為雄壯。又東北曰享沙,其相連者曰吳家沙,皆水鹹不可耕,居民煎鹽以給,而吳家沙復多柴蘆之利。

營前沙,在縣北。為大江入海之砥柱。嘉靖三十六年倭寇登營前沙,官軍敗卻之。其相接者曰山前沙。《海防考》:「倭寇至營前而西,則江北淮揚,江南常、鎮,皆有衝突之慮。」蓋營前沙與海門縣蓼角嘴相對,海面約闊百五十里,倭寇入江此為第一重門戶,與狼、福互為聲援。○蒲沙,亦在縣北,相近者曰小陰沙,與海門縣接界。蒲沙之東曰匾檐沙。

平洋沙,在縣東南。舊名半洋沙,其相近者曰馬腰沙。弘治十五年,土豪施天泰,鈕東山作亂,據二沙為梗。事平,改半洋為平洋,馬腰為馬安。嘉靖三十二年移建縣城於此。明年倭登平洋沙焚劫,攻新城東門,不能陷,乃却。萬曆中復移縣於今治。又西曰登舟沙,與常熟縣對境。嘉靖三十四年,倭自常熟三丈浦遁出海,太倉知州熊桴邀擊之於登舟沙,賊走吳淞江。《海防考》:「登舟沙為福山、白茅之門戶。又西北曰伏龍沙。萬曆中新漲此沙,與江北狼山相近。」

南沙,在縣南七十里,與竹簿沙相接。舊《志》:沙長八十里,廣十餘里,多稻菽萑葦之利。明初置南沙巡司於此。嘉靖十九年南沙土豪王艮等構黨作亂據南沙,上海境內為之惶懼,尋討平之,因建南沙守禦官軍營。三十二年,倭登南沙,盤據經年,官軍擊之不能克,久之遁去。旁有蔣六洪口,為舟行要道。其西北盡處,曰宋信嘴。○竹簿沙,在縣東南七十餘里,即南沙盡處,外為大洋,內為內海。其西南與松江高家嘴相對,為內海之南門。賊自洋山而來,欲入吳淞江,此河正當轉屈間,至此然後從楊家路沿海而北,吳淞江首受其衝,以次及劉河等處,蓋海道東南之險也。《海防考》:「竹簿沙為吳淞之屏蔽,外為羊山,為陳錢,皆倭寇所從入。竹簿沙之內,高家嘴之外,沿海而西北者謂之楊家路。海舶得此,方能轉舒。蓋縣多陰沙暗途,纏綿錯雜故也。」說者以竹簿沙、高家嘴為蘇、松四郡之咽喉,海防第一關鍵,有以夫?又爛沙,在竹簿沙之北。其南接南沙之宋信嘴,即長沙下腳也,有爛沙洪與七鴉、白茅相對。《志》云:爛沙、小團、孫家、白蜆、縣前等沙,與南沙、竹簿舊皆錯列海中,波濤洶湧,今漲合為一,南北長百四十餘里,東西闊四十餘里,居民藝植,悉成沃壤。

三沙,在縣東北。即舊縣治,所云「控諸沙上遊,為一邑中土」者。波濤沖激,日漸迫狹。縣治既遷,乃領於三沙巡司。《志》云:三沙北通狼福,南通宋信嘴,西接營前沙,為江南北數郡關鍵。又二沙,在三沙之東北,舊為縣城外護。又東北曰三爿沙,向為三沙門戶。《志》云:三爿沙孤立海中,倭賊從東北大洋而來,必經此沙,南行則蘇、松及寧、紹、臺、溫之界也。從三爿沙而西南則為縣後沙及三沙、平洋、吳家等沙,近常熟福山、許浦界,西北則繇匾檐沙、營前沙,近大江海門界。議者謂三爿沙為浙、直咽喉,而二沙為舊縣第二重關鍵云。○縣後沙,亦在舊縣東。嘉靖四十四年倭寇據縣後沙,總兵郭成擊擒之。《海防攷》:「三爿之北,匾檐沙為重,三爿之南縣後沙為重。」又新竈沙,亦在舊縣東南。東連大洋,為各沙門戶。舊《志》云:自新竈而西達宋信嘴可不繇竹簿徑達劉河。雖中有沙途暗伏,而風利潮便,倭賊易於跳越,若賊寇境,不收新竈沙,則必收爛沙矣。蓋爛沙、新竈、三爿俱為海口東面之險也。又《防險說》曰:「新竈沙、劉河要路也;竹簿沙,吳淞要路也,而三爿沙為繇海入江之門戶,又為諸沙關鍵。縣境所屬諸沙,皆坍漲不時,而可紀者,大小約三十有餘,形勢所關,以三者為最。凡倭寇之來,東南必由竹簿,東北必由匾檐,正東必繇三沙下腳。三者在諸沙之外,乃縣之外戶。於此巡哨,則賊之蹤跡可知,而備禦不難。縣之安危,恒視此為準。」

長沙營。即今縣。《志》云:在舊縣東北四十五里。悞也。有土堡。明初置,設軍戍守。又明威營,在舊縣治西明威坊。正統八年置。又三沙巡司,亦置於舊縣北五十里。嘉靖中移置於舊縣治。

 附見:

鎮海衛。在太倉州城內,吳元年立太倉衛,即元水軍都萬戶府為衛治。洪武十二年又分太倉衛立鎮海衛,統千戶所五,即元市舶提舉司為衛治,與太倉衛俱隸前軍都督府。

崇明沙守禦千戶所。在舊縣治東。洪武二十年置,隸鎮海衛。永樂十四年倭入寇,發鎮江、鎮海二衛百戶各十員,率軍協守,遂隸焉,統百戶所二十。嘉靖中亦移治新城內。

◆松江府,東至海岸百里,西南至浙江嘉興府百二十里,西北至蘇州府百八十里,北至蘇州府太倉州百三十五里。自府治至應天府七百七十里,至京師三千四百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吳地,後入越,戰國屬楚。秦屬會稽郡,漢因之。後漢永建四年,分屬吳郡。晉以後因之。隋屬蘇州。大業初,屬吳郡。唐仍屬蘇州。五代時吳越有其地,改屬秀州石晉天福三年置秀州於嘉興縣,割華亭隸焉。宋因之,慶元初屬嘉興府。元至元十四年置華亭府。明年改松江府,屬嘉興路。二十九年直隸江浙行省,泰定三年罷府立都水庸田使司,仍屬嘉興府,天曆初罷司復府。元末為張士誠所據。明仍曰松江府,直隸京師,領縣三。今亦曰松江府,增置縣一。

府雄襟大海,險扼三江,引閩、越之梯航,控江、淮之關鍵。蓋風帆出入,瞬息千里,而錢塘灌輸於南,長淮、揚子灌輸於北,與松江之口皆輻列海濱,互為形援,津途不越數百里間,而利害所關且半天下,然則郡豈可忽之地哉?且居嘉、湖之肘腋,為吳郡之指臂,往者倭寇出沒境內,而浙西數郡皆燎原是虞,謂郡僻處東南,惟以賦財淵藪稱雄郡者,非篤論也。

◆華亭縣,附郭。漢婁縣地。後漢末,孫吳封陸遜為華亭侯,邑於此。蕭梁以後為崑山縣地。唐天寶十載,始割崑山、嘉興、海鹽三縣地,置華亭縣,屬吳郡,吳越屬秀州。宋屬嘉興府。元為松江府治。今因之,編戶八百四十里。

◆婁縣,附郭。本華亭縣地,今析置於府治東偏。編戶。

華亭城,今府城。相傳唐末所築,元至元中毀。至正末張士誠復築之,開陸門四,水門亦四,環城為壕,廣皆十丈。明因而修葺。縣南有吳王獵場,場有五茸,俗亦謂之五茸城。今城周九里有奇。城西又有倉城,周二里。

前京城,府東南八十五里。蕭梁析婁縣地置前京縣,屬信義郡,陳因之,隋省。《志》云:城近浙江海鹽縣東北境。○闔閭城,在府東六十五里。夾江又有二城,相傳闔閭所築以備越。《漢志》:「婁縣有南武城,闔閭所起以候越。」當即此城矣。又袁崧城,在府東三十五里。東晉末袁山松築此以備孫恩,俗訛「山松」為「崧」也。一名築耶城。又府南四十里有胥浦城,相傳梁大通六年築,以地接胥浦而名。又南十里有白苧城,俗名白苧匯,亦海濱備禦處云。

金山故城,府南八十里,濱大海。五代時吳越錢氏築此為戍守處,以南接金山而名。《志》云:城東十里許,當潮勢猛烈處有周公墩,俗傳金山城周康王所築,故墩亦附會周公之名,蓋昔時堠望處耳。明嘉靖三十四年倭攻青山、南匯、金山衛,登周公墩者千餘賊,即此。

崑山,府西北二十三里。其西為長谷,亦曰華亭谷,有水縈繞百餘里,為泖湖之上源,故泖湖亦兼谷泖之名。杜佑曰:「華亭縣以華亭谷而名。」陸機臨命嘆曰:「華亭鶴唳,可復聞乎?」蓋其地嘗出鶴也。山之得名,亦以陸機兄弟生於此,取崑山出玉之義。山形圓秀而潤,旁無附麗,望之如覆盎。其南四里有秦馳道,即今古浦塘也。山北又有秦皇走馬塘,相傳始皇曾遊此。又蕭梁置崑山縣於山北,唐天寶中置華亭縣,始移治馬鞍山下,為今之崑山縣。土人以此為小崑山,悞也。

橫雲山,府西北二十五里。在崑山之東北。本名橫山。唐天寶六載易今名。巔有白雲洞,潛通澱湖,深不可測。居民多采石於此山。又東為小橫山,與橫雲接隴,而中限一水,泉石甚勝。○機山,在府西北四十里。其南與橫雲相望。下有平原村。陸機嘗為平原內史,皆因機以名也。其東曰干山,有水紆迴從橫雲山來流經山下。相傳山為干將鑄劍處,今山後居人亦多干姓者。一名天馬山,以形勢特高,聳出諸山之上云。

佘山,府北二十五里。相傳有佘姓者隱此,故名。山高秀與干山相埒,有東西二峰,延亘數里,泉石頗勝。其東曰薛山,與佘山並峙,中限一水,相傳以薛道約居此而名。一名玉屏山。稍東南曰陸寶山,本曰陸家山,多土少石,今為平陸矣。○浚細林山,在佘山西南。《志》云:山在府西北二十里,本名神山,天寶中改今名。

鳳凰山,府北二十三里。《志》云:山東枕通波塘,西連薛山,據九峰之首,延頸舒翼,宛若鳳翥,因名。郡境以九峰為名勝,九峰者,一鳳凰,二陸寶,三佘山,四細林,五薛山,六機山,七橫雲,八干山,九崑山也。皆在長谷以東,通波以西,而干山、佘山為最高云。

澱山,府西北六十里。舊在薛澱湖中。山形四出如鰲,上建浮圖,下有龍洞,俗傳與太湖通。旁有小山,初為小洲,後漸高大,並湖而北,中為一澳,曰山門溜。其後潮沙淤澱,山在平田,去湖日遠。又柘山,在府南六十里。舊在柘湖中,山多柘樹,因名。○秦望山,在府東南六十里,當張堰鎮之西。相傳始皇登此望海,亦曰秦駐山。山南有洞甚深邃。又有坑,產白堊。其東南十餘里曰查山,在張堰南,下臨大海。

金山,府東南九十里海中。《志》云:周康王築城處,後淪入海。上有平坡,官軍嘗會哨於此。又有小金山,亦在府東南海中。

羊山,在府境金山衛東海中。山高大,周七八十里,四圍環抱,有十八嶴,中如大湖,可容數百艘。湖口面北,上有娘娘廟。山有淡泉,海舶往往取汲於此。山口又有一山名張家市,多黃楊樹。其東有巡簡嶴。《海防攷》:「自吳淞江而出,一潮可至羊山,倭寇來犯,自羊山過淡水門而西則蘇、松之患切矣。」今南自定海,北自吳淞,皆以羊山為會哨之所,蓋道裏適均,且禦賊於海洋,為得上策也。○許山,亦在金山衛東,離柘林三十餘里。唐順之云:「山去乍浦、金山、吳淞所三處皆僅隔一潮。」亦為會哨之所。又竹嶼山,在金山衛東南七十八里。達岸山,在衛東南八十里。又有浮山及蘇山,皆在衛東南海中。

海,府東百里。府南去海七十里。今自金山衛以東亦曰蘇州洋,以府境本屬蘇州也。宋紹定三年,李全以淮安軍叛,習舟師於射陽湖及海洋,遣海舟自蘇州洋入平江、嘉興,欲習海道以窺臨安,即今衛境矣。《志》云:府南境與紹興、寧波相望,天日晴明,南岸諸山,皆歷歷可指。舊有捍海塘,相傳唐開元初創築,其後相繼修治。東北自嘉定縣寶山而南,西南至浙江海鹽縣澉浦西北,亘三百三十里,以禦鹽潮害稼。高如城垣,內外皆有塘溝相夾。在內者曰運鹽河,又曰橫港;在外者曰塹濠,又曰護塘溝。明初藉以備倭,設衛所墩堡於濠塹外,倭至則捍之於海岸灘塗,皆不容登泊,萬一不支,則逾塹而守。進不得攻,退無所略,故府境備倭較易。其後大半湮廢。弘治七年,撫臣畢亨等復興築,尋復圮壞。護塘、海岸,合而為一,寇至則聚於護塘,而運鹽河之內,水田塍狹,難於屯禦。若一復舊迹,復治塹塘,亦備禦之良策也。《海防論》:「今松江之海,起於獨山,而迄於小湯窪,亘二百四十八里,皆恃護塘為限隔」云。又有捍海堰。宋乾道中知秀州丘崈言:「華亭東為大海,古有堰十八所以禦鹹潮,請修之。」乃築堰並東西兩岸塘,通計八十四里。其後修築海塘,諸堰俱廢。

吳淞江,府北七十四里。亦曰松江。自崑山、青浦二縣經澱山北合趙屯等浦,又東北入上海界合黃浦而注於海。舊《志》:松江自湖至海凡五匯四十二灣。五匯者,安亭、白鶴、盤龍、河沙、顧浦也,乃江潮與湖水相會合之地。古云:九里為一灣,一灣低一尺。蓋三百六十餘里而入於海。今詳見前大川三江。

澱山湖,府西北七十二里,與青浦、崑山縣接界。昔時山在湖中,亦曰薛澱湖,吳淞江水匯流處也。唐、宋以來,澱湖深闊,境內無水灾。宋南渡以後漸至堙廢。淳熙十三年,提舉浙西羅點言:「澱山湖東西三十六里,南北十八里,旁通太湖,匯蘇、湖、秀三州之水,上承下洩,不容壅遏。湖水自西南趨東北,其瀉水之道,東有大盈、趙屯、大石三浦。西有千墩、陸虞、道褐三浦。又並湖以北中為一澳,係吞吐湖水之地,名山門溜,東西約五六里,南北約七八里,正當湖流之衝。北出曰斜路港,又北折而西曰小石浦,上達山門溜,下入大石浦。其斜路港與大、小石浦分為三道,殺洩湖水,並從上而下,通徹吳淞江。自湖北至江雖相去尚三十六里,而江湖二水曉夕往來,疏灌不息,是以浦港通利。今頑民輒於山門溜南,東取大石浦,西取道褐浦,並於澱山湖北築成大岸,延跨數里,遏絕湖水,不使北流,盡將山門溜中圍占成田,所謂斜路及大、小石浦洩放湖水去處,並皆築塞。自是潮沙日以壅積,湖水不復下流,下流既壅,一遇淫潦,勢不得不潰裂四出,散入民田,大為民害矣。」詔及時修築。於是決開山門溜以通澱湖噤喉,濱湖巨浸,復為良田。紹熙中,復被奸豪竊據為田,雖議者數以為言,而弊未盡革。迄元至元二十八年湖水漲漫損壞田禾。三十年淫潦益甚,都水潘應武言:「太湖之水一路徑下吳淞江二百六十餘里抵海,一路繇吳江縣東南白蜆江,東北抵急水港,又東五十里下澱山湖,周二百五十里,繇港浦入海。湖中有山有寺。宋時山在水中心。東有出水港曰斜瀝口,曰汊港口,曰小漕港口,曰大瀝口,曰小瀝口,各闊十餘丈,深六七尺,通潮往來,潮退則引湖水下大漕港、大盈等浦,入青龍、盤龍等江出海,古謂之尾閭門。宋禁人占湖為田,為泄水路故也。今山寺在田中心,雖有港漊,闊不及二丈,潮泥淤塞,深不及二三丈,潮水湖水不相往來,闌住去水。東南風起,水回太湖,則長興、宜興、歸安、烏程、德清等處水漲泛溢,西北風起,水下澱山湖泖,則崑山、常熟、吳江、松江等處泛溢。皆因下流不決,積水往來為害。今縱卒難復舊湖,北有道褐浦、千墩港、大小瀝港四處,去江頗近,水勢甚便,可以開復,此亦先通下流之一助也。」尋又言:「澱山湖北一帶,自廟兒頭港至趙屯浦百餘里,共有港浦一十三條,今既淤淺,惟道褐浦最低下,去江頗近,水勢甚便,堙塞未久,急宜修濬。」從之。大德中,都水使麻合馬嘉言:「太湖迤東而北,諸湖陂澤,皆能接洩太湖之水注江入海,而澱山湖關系吳淞江注泄,尤為切要。若不以時開濬,使湖之瀦水益狹,與大盈、趙屯二浦相去漸遠,則松江故道益難復矣。」議卒不行。至治三年,濬吳淞江及澱山湖。泰定初復濬澱山湖。明初,澱湖堙塞益甚,景泰中知府葉冕嘗修澱山湖堤以防橫溢。初,澱山在平陸,去湖猶五、六里,今且十餘里,而澱湖之浸初猶數十里,今亦不過一二十里。舊《志》:澱湖受太湖下流,北繇趙屯浦,東繇大盈浦,瀉於松江,東南繇爛路港以入三泖,今趙屯、大盈去湖益遠,繇何家港及南北曹港,受湖水以泄於松江,非復澱湖之舊也。《輿程記》:「自蘇州陳湖三十里至雙塔,渡澱山湖,湖面廣十八里,又東十八里至謝寨關,又十二里接於泖湖。」

泖湖,府西三十五里。亦曰三泖。《廣韻》注:「泖,華亭水也,其源出華亭谷。」晉陸機對武帝:「三泖之水,冬溫夏涼。」亦曰華亭泖。宋宣和初,提舉趙霖濬白鶴匯,又議圍華亭泖為田,不果。《吳地志》:「泖有上、中、下三名。」《圖經》:西北抵山涇,水形圓者曰圓泖,亦曰上泖,南近泖橋,水勢闊者曰大泖,亦曰下泖;自泖橋而上縈繞百餘里曰長泖,一名谷泖,亦曰中泖。泖湖之水,上承澱湖,凡嘉、湖以東、太湖以南諸水,多匯入焉,下流合黃浦入海。《舊經》:華亭縣西三十五里曰谷泖,在縣西四十里者曰古泖。又泖湖上流在浙江平湖縣境者曰東泖,在上海西北境者曰橫泖。而府東南三十五里有胥顧泖、謝家泖,則自為陂澤,亦以泖名耳。泖湖舊流浩衍,今亦湮塞。《輿程記》:「泖湖闊十八里,自東岸至府城二十五里,西岸達澱湖二十里。」

柘湖,府南六十里。中有柘山。《吳地記》:「湖周一千一百十九頃,相傳秦海鹽縣治此,王莽時淪為柘湖。湖水深廣,後漸淺狹,吳越時濬柘湖及新涇塘繇小官浦入海。」宋紹聖中浚柘湖、新涇下金山小官浦入海。乾道三年,知秀州孫大雅言:「州有柘湖、澱山等湖,支港相貫,西北可入江,東南可達海,傍海農家作壩以卻鹹潮,雖利及一方,而水患實移於鄰郡。請於諸港浦置閘啟閉,既可洩水,又可衛田。」十三年,轉運張叔獻言:「華亭地形,東南最高而北稍下,柘湖十有八港,正在其南,自來築堰以禦鹹潮。元祐中於新涇塘置閘,後因沙淤廢毀。今除十五處築堰及置石闥外,猶有新涇塘、招賢塘、徐浦塘三處,見有鹽潮奔衝,渰塞民田。今依新涇塘置牐一所,又於兩旁貼築鹹塘,以防海潮透入。其相近徐浦塘元係小派,自合築堰。又欲於招賢港更置石闥,且柘湖歲久淤澱,亦當開濬。」從之。自元以來,堙塞益甚,僅餘積水,若陂澤然。《志》云:今查山西南,張堰東南,黃茅白葦之場,即故柘湖矣。

黃浦,府東南十八里。一名春申浦,蓋以春申君得名。其上流自嘉興府流入境者曰秀州塘,灌注於三泖;自蘇州府流入者曰澱山湖,亦匯流於三泖,導流而東,南北兩涯之水悉入焉。又折而北入上海縣界,又東北會吳淞江以入海。《志》云:黃浦自松江分派而來,至入海處,約二百五十餘里。其闊大與吳淞江、婁江相埒,或以為即古東江云。又范家浜,在今府東二十五里,東北通上海之南蹌浦口,達於吳淞江。明洪武中吳淞江淤塞,郡人葉宗行上言「疏濬范家浜,可接黃浦入海。」從之。永樂二年,夏原吉言:「大黃浦為通吳淞要道,今下流壅塞,傍有范家浜至南蹌浦口可徑達海,宜濬令深闊,上接大黃浦以達泖湖之水。」即此。今亦名范家浦。

趙屯浦,府西北七十里。舊當澱山湖北,直受湖水,瀉於吳淞江,闊五十餘丈,通江五大浦之一也。宋元以來,屢經濬治。元大德中,開濬趙屯、大盈等浦,議者又言趙屯東下,有新華、分莊、嚴家等嘴,俱逼江,暴漲為害,宜以時疏鑿。嘴即匯之異名也。明弘治中水利僉事伍性濬吳淞中段及顧會、趙屯二浦。後水利不修,浦去澱湖益遠,湖水自北曹港分支北流,愈北愈隘,浦口束以石梁,僅通舟楫。其接曹港處又名新河浦,分二支,一支東南流入曹港者曰南小趙屯浦;一支東北流入吳淞江者曰北小趙屯浦。又分為諸涇浦,東入大盈浦,西接崑山縣之石浦而北出,諸小浦則俱注於吳淞江。

大盈浦,府西北六十里。舊在澱山湖東,亦直受湖水,自白鶴匯達吳淞江。闊三十丈,潮沙侵入,易致澱淤。宋紹聖中,轉運毛漸濬大盈、顧會二浦。元大德初復濬。泰定初開大盈浦以洩澱湖水,長二十五里有奇。明天順中,撫臣崔恭亦濬大盈浦入吳淞江。嘉靖初,復濬大盈、趙屯二浦,以宣洩吳淞下流。今自澱湖東北、南曹港口而北,歷青浦縣、西絕橫泖,與北曹港合,又經青龍江,白鶴匯而北入於松江。《元史》:「大盈港支流有李墟涇」,即今南小趙屯浦也。又有孔宅涇,亦曰孔涇,在李墟涇北。又北曰蘇溝。其間又有顧坊涇、沈麻瀝、井亭瀝,今或通或塞,蓋大盈、趙屯皆浦港相通,而並注於吳淞江。○白鶴匯,在大盈浦西。昔時自此至蟠龍,皆環回為匯,水行迂滯,則泛溢為灾,宋嘉祐間開為直江徑,瀉積水東注於海。崇寧、宣和中屢經濬治。今澱湖之水繇趙屯浦流入白鶴江,歷青浦縣、嘉定縣境,與青龍江合,至吳淞入海。又青龍江,在府北七十里。《勝覽》云:「孫權造青龍戰艦於此,因名。」其上流西接大盈,東接顧會,北流曰浦家江,又西北曰趙浦、達青浦、嘉定縣界合白鶴匯而入吳淞江。宋熙寧中單諤議開白蜆、安亭,使太湖之水,繇華亭青龍江入海者也。元祐三年,有詔修濬。崇寧二年,復議濬治,尋罷。今雖與白鶴同以江名,而僅同溝澮矣。

顧會浦,府西北二十二里。其上源為通波塘,出府城北流為五里塘,又北為祥澤塘,別流為崧子浦,北出鳳凰橋,又北經簳山,入青浦縣界,又北通新江塘,西接青龍江,東為艾祈等浦入吳淞江。宋慶曆初,縣令錢貽範以顧會浦南通漕渠,下達松江,為往來衝要,自簳山之南地形中阜,積淤不決,漸與岸等,因建議疏濬,自今縣城西北至青浦縣青龍鎮,凡六十里。紹興十五年,復因故跡修濬。乾道二年,轉運姜詵復開浚,自簳山達青龍江口凡二十七里。元時亦嘗濬治。明弘治中伍性復濬顧會、趙屯諸塘浦。嘉靖以後,顧會、盤龍二浦俱從府城西絕黃浦,入三泖,非復昔流矣。○崧子浦,在府北十五里。自顧會浦分流,至縣東北五十里入吳淞江。《志》云:今入江處為嘉定縣之高家浜。

盤龍浦,在崧子浦東,其上流曰盤龍塘,自府東三里北流,絕俞塘及上海、青浦境內之六磊、泗涇、橫塘、蒲匯諸塘而北入於吳淞江,長八十里。其入江處曰盤龍匯,介華亭、崑山間,徑十餘里,而洄泬紆緩逾四十里,如龍之蟠,阻塞江流,雨潦則為田廬患。相傳盤龍為松江一曲,濬之,則出水尤利。宋景祐初,范仲淹守平江嘗經度之。寶元初葉清臣疏為新渠,道直流速,水用無滯。元大德十年開濬盤龍舊江,又於廟涇以西盤龍以東開挑出水口子五處,水患益弭。今亦廢。趙屯、大盈、顧會、崧子、盤龍,所謂松江五大浦也。

河沙匯,在府西北。《元志》:「匯者,江潮湖水相會之名。」上源閉塞,湖流紆緩,則潮沙積而為匯。匯在岸旁,猶可濬治,惟河沙匯漲塞江心,阻水尤甚。至正初,議開鑿河沙匯,西至道褐浦幾六七十里,不果。自是松江之流日益艱澀,漸成平陸矣。胡恪云:「三江、五匯、三十六浦、四十二灣,皆太湖利病也,而五匯尤為三江關要。」五匯者,安亭、白鶴、顧浦、盤龍、河沙也。安亭在嘉定縣界,餘皆在華亭境內。

秀州塘,在府西南。俗呼官塘。自浙江嘉善縣而東,經府西南六十里之風涇鎮,又東十里過白牛塘,絕長泖而北流,又東合黃橋門及斜塘以東諸水,至沈涇塘入西水門,貫城而東出,與俞塘諸水合,其下流皆入於黃浦。府境運河蓋繇此入嘉興府境。

新涇塘,府東八十里,華亭瀕海塘浦之一也。亦曰新涇浦。北通吳淞江,南絕黃浦至捍海塘。宋乾道六年,命浙西轉運劉敏士等於新涇塘置閘堰以捍海潮,是時新涇塘直達海也。七年,秀州守丘崇,移堰於運港。《會要》云:「華亭東南並海,自柘湖湮塞,置堰一十八所以禦鹹潮。政和中,言水利者,欲涸林亭湖為田,盡決堤堰以洩湖水,而華亭地勢,東南高於西北,湖水不可洩,而鹹水溢入為民田患,於是東南四鄉盡為斥鹵。有司乃復故堤堰,獨留新涇塘以通鹽運,海潮晨夕衝突,塘口闊至三十餘丈,鹹水延入蘇、湖境上。是歲,命秀州守丘崈等規畫,崈言:『新涇舊堰迫近大海,海潮勢湍急,今港面益闊,難以施工,其運港在新涇向裏二十里,水勢稍緩,就此築堰,則管內民田可免鹹潮之患。運港堰外,別有港汊大小十六,亦合興修。』從之,於是斥鹵復為良田。」元大德十年開濬上海境內之樊浦,下接新涇。尋又於新涇安置木閘為宣洩之利。顧清曰:「前《志》所載,境內塘堰凡二十餘所,自捍海塘築,諸堰悉廢。今所存者惟張涇一堰、一閘,故時港名亦多改易不可攷矣。」

沈涇塘,府西五里。南接秀州塘,北合諸涇港之水,北流為神山塘,經佘山西,又分流會諸涇港之水,西北入大盈浦,東入顧會浦。○斜塘,在府西二十里。大泖東出為黃橋門水,又東為斜塘水,波流湍悍,東匯為潢潦涇,即黃浦上流也。《志》云:黃橋門水接秀州塘,舊時植木為水竇七十餘以洩泖湖之水。今黃橋門塞,泖水并入斜塘,勢益湍急矣。又古浦塘,在縣西北。自圓泖行二十七里,下流合於秀州塘。

胥浦塘,府南四十里。相傳子胥所鑿。其源自長泖而東,會諸涇港之水,北流會於潢潦涇。又蕭塘,在府東北四十里,東匯諸涇港之水入金匯塘,又東為百曲港,合諸水入運鹽河。嘉靖三十三年,倭賊自漕涇趨蕭塘,官軍拒之,敗績,遂渡黃浦犯府城,既而敗走大門墩是也。又有瓜涇塘在府東南,為往來要衝,東西諸涇港多匯流於此。

鹽鐵塘,在府東南。又南入於黃浦,過蕭塘港,又南絕諸涇港至捍海塘為漕涇。相傳五代時吳越運鹽鐵於此。《志》云:郡有運鹽河三:一在府東南九十八里青村西,曰運鹽河。一在府南五十四里,曰新運鹽河,自金山衛北流至張堰鎮西為張涇,初在查山東,後以風濤之險改濬於此,人呼其東為舊河,《志》亦作西運鹽河。又東運鹽河,在府南三十六里亭林鎮,南通鹽鐵塘。皆商販所經也。○魚祈塘,在府西。宋淳熙十年,命秀州濬治華亭鄉魚祈塘,使接松江、太湖之水,旱則開西牐堰放水入泖湖,為一縣之利。

朱涇,府西南三十里。自秀州塘分流,而東合於三泖,為松江西出之要路。嘉靖三十五年,徐海納款,有吳淞倭流至嘉善界,督臣胡宗憲使徐海擊之,敗之於朱涇。《三吳水利》:「朱涇西通三泖,南達嘉興,為往來衝要。」嘉靖中倭巢府西南之呂港,此為切膚之患。○曹涇,在府東南七十里,介柘林、金山間,賊犯柘林,必由此趨金山。嘉靖中嘗破倭寇於此。又金山衛東舊有翁家港,亦戍守要地也。《志》又云:曹涇港與翁家港、胡家港,並為通海支渠,戍守最切。

張涇,在府南。舊《志》云:自城南至張涇堰長六十三里。今自張堰鎮而西接於新運鹽河,北行合諸涇港之水出瓜涇塘,又北行直達城河。元至正初濬張涇及通波、南俞、北俞、鹽鐵、官紹、盤龍、蒲匯、六磊、石浦等塘。今南俞、北俞、官紹諸塘皆在府東南境。

高家嘴在府東百餘里翁家港口,此港險要。嘉靖三十四年,青、南二所各募兵守此,三十九年始罷。今屬青村所。《海防攷》:「高家嘴,突出海中,與江北料角嘴相對。崇明諸沙南起竹箔,北盡三爿,或斷或續,皆在其胸腹間,誠天設之險也。」嘉靖中官軍敗倭於此。

獨樹堡,在府南。明初置營於此,兼設堡戍守。正統八年,撫臣周忱修濬金山衛獨樹營至劉家港口近海諸河,是也。《海防攷》:「金山衛西南有獨樹營,又有江門營,皆置兵戍守,屬金山衛。其相近者為呂港,亦往來要口,西南出海鹽縣之道也。」

柘林鎮,府東南七十二里。地連柘山,與青村所、金山衛相應援。嘉靖三十四年倭賊盤據於此,四出焚掠,久之患息,因建堡置戍,城周四里,為防禦要沖。南起漴缺墩,北至翁家港,皆其信地。稍西有戚睦涇巡司,洪武初設於府東南九十里南橋鎮。十九年徙戚睦涇在府東南七十里。萬曆三年,仍改南橋鎮巡司。○胡家港堡,在府東南六十里,明初置,有兵戍守,屬金山衛。《志》云:洪武初設金山巡司於張涇堰。十九年徙建於胡家港口。相近又有蔡廟港堡,亦明初設。俱屬金山衛。

亭林鎮,府東南三十六里。亦曰顧亭林。宋乾道九年,修瀕海諸堰,因置監堰官於亭林,以防鹽運私發諸堰之弊。今為商旅輳集之所。又葉謝鎮,在縣東南五十里。又南為蕭塘鎮。《志》云:鎮在曹涇之東,又東即柘林也。嘉靖中,倭巢柘林,嘗繇此渡黃浦至瓜涇而西突犯府城,因置戍守於此,與曹涇相應援,以斷賊窺黃浦之道。○陶宅鎮,在青村所城東。舊設稅課局,又置巡司於此。嘉靖中,官軍敗倭處也。其相近又有得勝港,亦官軍禦倭處。

朱涇鎮,府西南三十六里。宋、元時,置大盈務於此。洪武三年改置泖橋巡司。《志》云:泖橋,在府西南四十二里,泖水經其下,亦名通濟橋。橋南即秀州塘,橋西十八里即風涇鎮,一名白牛市。又西十八里即浙江嘉善縣也。又謝寨關,《輿程記》云:「在府西四十三里,西至澱湖十八里。」

張堰鎮,府南六十里。亦曰張涇堰,舊置堰以堰柘湖入海之流。宋乾道二年轉運副使姜詵等,又於堰旁開月河,置閘其上,復為閘於縣東南四十八里。今為自府趣金山之孔道。嘉靖三十二年倭自金山、張堰犯嘉興府及平湖縣,蓋控禦要地也。又南十二里即金山衛,亦曰小官鎮,舊時分置鹽課司於此,因名。

沙岡鎮,在府東北四十里。與竹岡、紫岡,為三岡之一,相去不過四五里。自府至上海必繇之道也。○三店,在府東南。嘉靖三十四年官軍擊倭於吳江之平望,倭敗走三店,官軍復邀擊敗之。既而倭自乍浦趨還柘林,官軍復敗之。三店,亦曰三店塘。

鳳凰橋,府西北二十七里。跨顧會浦,西接鳳凰山,因名。又磚橋,在府北三十里。嘉靖中倭進據縣東北之陶家港,官軍禦之於磚橋,敗績。《輿程記》:「繇磚橋而北,四十里為陸家閣,又四十里即嘉定縣之南翔鎮。」

◆上海縣,府東北九十里。西至青浦縣九十里,西北至蘇州府嘉定縣七十二里。本華亭縣地,居海之上,洋曰華亭海。宋時海舶輻輳,乃立市舶提舉司及榷貨場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始割華亭五鄉置縣,屬松江府,未有城郭。嘉靖三十二年因海寇突犯不時,始築城為備,周九里,環以大濠,外通潮汐,頗為險固。今城周八里有奇,編戶六百二十一里。

滬瀆城,在縣東北。《志》云:滬瀆壘在縣北十里。《吳都記》:「松江東瀉海曰滬海,亦曰滬瀆。」《廣韻》:「滬,水名。」《白虎通》:「水發源而注海曰瀆。」陸龜蒙曰:「列竹於海澨曰滬,蓋取魚具也。」晉永和中虞潭為吳國內史,修滬瀆壘以防海寇。又隆安四年吳國內史袁山松築滬瀆壘以備孫恩。五年恩自海鹽進陷滬瀆,殺山松。既而劉裕敗孫恩於郁州,追至滬瀆、海鹽,又破之。《寰宇記》:「袁崧城在滬瀆江上。」舊有東西二城,其傍為蘆子渡,俗呼蘆子城。其東城廣萬餘步,有四門,後圯於江中,僅餘西南一角,西城極小,在東城西北,兩旁有東西蘆浦,瀉於滬瀆江。范成大《吳郡志》:「吳有滬瀆,自瀆至松江溯吳郡將門。」將門訛曰匠門,蓋吳東門也。皮日休詩:「全吳臨巨溟,百里到滬瀆。」謂此矣。宋寶元初,兩浙運使葉清臣開盤龍匯繇滬瀆江入海。明《永樂大典》亦云:「淞江側有滬瀆壘。」今淞江水直趨而東,又七十里入海,無復有瀆;兩岸皆平疇茂林,故壘寂然。其東、西蘆浦亦止通潮汐而已。元貢師泰有詩云:「避難吳淞江,出遊滬瀆壘;世道苦變更,形勢總隳圮」,蓋壘在元時已不可攷。

茶山,在縣東南大海中。《海防攷》:「陳錢山、茶山,上海縣南蹌巡司之界也。」嘉靖中,官軍擊補陀山倭賊,賊走茶山絕頂,官軍一道繇東北淺步沙進,一道繇嬰哥巖進,一道繇中路進,而大兵皆繼其後,遂殲之。今山與浙江之海鹽、定海海中諸山相聯絡。

海,縣東七十里。北起嘉定,南抵華亭,為縣所轄,松江與黃浦合流入焉。混茫無際,東接諸番,惟日本最近。宋、元間入貢,皆繇青龍市舶司。後漸徙於四明,貢者不復取道。沿海皆灘淺,物產鮮少,俗號「窮海」,獨鹽利為饒。自清水灣以南,較川沙以北水鹹宜鹽,故舊置鹽場。近有沙堤壅隔,水味寢淡,滷薄難就,而煮海之利亦微。元時潮汐繇吳淞口入,朔望以子午為信。萬曆八年潮決李家洪,去故道南二十里,潮汐遂早數刻,帆舶出沒甚便,不可無備云。

吳淞江,在縣北。自青浦、華亭縣流入境,又東北接嘉定縣境入海。自宋以來屢經濬治。元大德八年濬上海界吳淞舊江,東抵嘉定石橋洪,迤邐入海。長三十八里有奇,闊二十五丈。十年復濬上海界趙屯、大盈、白鶴江、分莊嘴、樊浦、西洪、盤龍舊江,開挑計長三十七里有奇。數內樊浦為頭一河,下接新涇,舊江面闊二十丈餘,既又於廟涇、盤龍以東,挑出水口子凡五處。明弘治中,命工部侍郎徐貫復治吳淞江,自上海西界帆歸浦至分莊七十餘里。隆慶四年,撫臣海瑞按行上海,開濬吳淞江,自黃渡起至宋家口凡七十餘里。蓋縣當吳淞委流也。今有吳淞江巡司,在縣西北三十里。

黃浦,在縣東,大海喉吭也。自華亭縣界迤而東,受南北兩涯之水,乃折而北,受東西兩涯之水,經城東二里許,又折而東北,合於吳淞江以入海。明初吳淞江淤塞,自上海關橋以西之水,悉壅入三泖,而黃浦當其下流,盤旋汛溢,不達江海。永樂初夏原吉乃導黃浦繇范家浜以達吳淞江,其入江處曰南蹌浦口,自是匯流以入海。毛節卿曰:「三江既塞,三泖南源由黃浦北折而入松江之下流。」是也。《海防考》:「黃浦入江,東北去吳淞口不五十里。吳淞為海寇突犯之衝,而黃浦逼近縣城,僅一二里循浦而南,繇江而西,皆直達郡城。此誠肘腋之虞,防禦所當加意者也。」《志》云:浦口舊闊三十餘丈,今橫闊幾二里。蓋三江之綰轂僅恃黃浦云。有黃浦巡司,在縣南三十里。

下沙浦,縣東南六十里。舊名鹽鐵塘,相傳五代時吳越運鹽鐵於此。宋紹興十五年秀州判曹泳開顧匯浦,又濬鹽鐵塘,舟楫通利,因改名下沙浦,自浦北流為鹽塘、絕沈莊、周浦、三林諸塘而北,出匯諸河港,下流亦入於黃浦。《志》云:縣境又有運鹽河二,一自東南青村鹽倉而北,會東西諸涇港;一自下沙場而東,循海塘北行,析為支渠,通諸團鹽運,並達青浦縣境。今通塞不一矣。○沈莊塘,在下沙浦北。嘉靖三十三年官軍敗倭賊於此。又北為周浦塘,又北為三林塘,俱會諸支港之水,西入於黃浦。

蒲匯塘,在縣西南四十里。自青浦縣受盤龍、泗涇諸水,絕沙岡、竹岡、橫瀝諸水而東為龍華港,又東經縣南入於黃浦。《志》云:吳淞南境之水,自盤龍以東俱繇蒲匯、龍華二港達黃浦入海,最為通利。

六磊塘,在縣西南。自盤龍匯分支,東合諸流,接烏泥涇,下流入於黃浦。舊《志》:縣南五十五里有鶯竇湖,亦曰邢竇。相傳以二姓居此而名。天順四年,撫臣崔恭濬六磊塘、鶯竇湖、烏泥涇、沙竹岡通流入黃浦是也。今湖已湮塞。

南蹌浦,舊《志》云:在縣東北三十六里,即永樂中導黃浦繇此入江處也。今故址已堙,而縣東北有蹌港、大蹌浜,南近都臺浦,相傳即南蹌舊流。有南蹌巡司,向置於川沙堡城內。○都臺浦,在縣東南,舊名曹家溝。天順四年,撫臣崔恭濬蒲匯塘及新涇諸處,又濬曹家溝,深廣以備旱潦,因名曰都臺浦。弘治初,水利僉事伍性復濬顧會、趙屯及都臺諸浦是也。又北匯諸塘港,下流注於黃浦。

烏泥涇,縣南三十里,其西南與華亭縣分界。元泰定初都水監任仁發濬烏泥、大盈二河。二年,復濬縣之潘浜、烏泥涇,各置石閘,以遏渾潮。閘廢,今東流注於黃浦。○新涇,在縣西南,南達華亭,北接吳淞江,有新涇巡司。自新涇而西有橫瀝塘,北絕吳淞入嘉定縣界。《志》云:新涇浦東之支渠,有石橋、周家等浜,西有陶涇、師家等浜,又東有東西上澳浦,皆南通烏泥涇,北接松江。又閘港,在縣東南新場鎮西,又西流入黃浦。

川沙堡,縣東南五十四里。產鹽,商賈輻輳,地名八團鎮,有三場鹽課司。嘉靖三十六年撫臣趙忻等奏置川沙堡,築城周四里,屯設官兵,以備倭寇,自是商民輻集,屹為巨鎮。《海防攷》:「堡南五十里為川沙匯,北五十里為寶鎮堡,又東北去吳淞所亦五十里。嘉靖三十四年倭賊據為巢穴,與老鸛嘴、柘林、新場,相犄角,於是築堡戍守。自川沙至寶鎮中,有錢家、爛泥、清水等,其南又有七團、五團等洪,亦曰新洪、舊洪,倭舟皆可登泊也。」寶鎮堡,蓋即嘉定之寶山所矣。

下沙鎮,縣東南六十里。一名鶴沙鎮,峙邑南而近海,因名。宋置下沙鹽場,舊有鹽課司,後遷新場鎮,而鹽倉則自周浦徙於此。今亦廢。○新場鎮,在下沙南九里,一名南下沙。元初置鹽場於此,場賦為兩浙最,賈販甚盛。嘉靖三十二年倭賊據新場,大為東南患。又東南二十里曰一團鎮,商販多聚於此。《志》云:下沙捍海塘外,有石筍灘,距海三十餘里。沙中有石如筍,因名。一名分水港,以潮汐遇石筍而分流也。

周浦鎮,縣東南三十六里。一名杜浦,元置下沙鹽場及杜浦巡司於此。後鹽場既遷,巡司亦廢,民物則繁阜有加。明嘉靖三十四年倭賊自柘林移據周浦,官軍敗卻之。又三林塘鎮,在縣東南十八里,有三林巡司,今置於川沙堡城內。又縣東南十八里有吳會鎮,本名吳匯,後易今名。舊置鄒城巡司於此,今廢。

烏泥涇鎮,縣西南二十六里。舊置太平倉稅課局及蘆子務巡司於此。《海防考》:「烏泥涇與黃浦東之三林塘、周浦鎮相望,倭賊繇三林、周浦,渡黃浦而西,即犯縣治,若犯府境,必繇烏泥涇而西,為控扼之要地。」○閔行市,在縣西南五十里橫瀝東。《志》云:南匯陶宅入府之通衢也,又南與葉謝相為應援,有事時兵屯於此,足為府城之捍衛。《海防攷》:「南蹌渡、沈莊塘、周浦、閘港、閔行鎮,與華亭之葉謝、曹涇、張堰,皆賊渡黃浦入犯府城之道。」

◆青浦縣,府西北五十五里。東北至蘇州府嘉定縣七十里,西南至吳江縣九十里,南至浙江嘉善縣八十里。本上海、華亭二縣地。明嘉靖二十一年按臣施汀奏割華亭二鄉、上海三鄉置青浦縣,治青龍鎮。三十二年廢。萬曆元年復置於今治。城周六里,編戶二百二十四里。

青浦舊縣,在今縣東北三十五里,故青龍鎮也。其地下瞰吳淞江,據滬瀆之口,自昔為海舶輳集之所。唐置鎮於此,為防禦要地。以在青龍江上,亦曰龍江鎮。宋政和中改名通惠,尋復舊。建炎中,韓世忠欲邀擊兀术,以前軍駐青龍,即此鎮也。《志》云:宋時坊市繁盛,置巡司、稅務及倉庫於此,俗號「小杭州」。及再經變亂,市舶之設又復遷徙,而鎮遂荒落。嘉靖中復設縣治此,數年而罷。今縣治即唐行鎮,亦曰橫溪,以臨橫泖上也。元初為大姓唐氏所居,商販竹木,因名唐行。明初置新涇稅課局。又上海之水次西倉亦置於此,曰唐行倉。萬曆初建青浦縣,因改鎮為縣治,創立城池。

簳山,縣東二十七里。昔時土宜美箭,因名。亦曰竹簳山,俗名北簳山。又山在干山之北,故亦名北干山,本屬上海境內。《志》云:山在鳳凰山北,顧匯浦東。是也。又福泉山,在簳山北,舊名覆船山,以水泉甘美易今名。亦名薛道山。《志》云:山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嚴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志》云:縣南二十五里,即鳳凰陸寶諸山,又東南五里為佘山、細林山,又東南為薛山,即九峰諸山也。今俱入縣境,與華亭分界。又澱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亦與華亭接界。有澱山巡司。

吳淞江,縣北三十里。自崑山縣流入境,與嘉定縣分界,經白鶴匯,歷青龍鎮而東,入華亭、上海縣界而注於海,縣境諸水多匯入焉。《志》云:縣東北五十里曰滬瀆江,青龍江合松江而東至海,皆曰滬瀆也。○青龍江,在縣東北三十五里青龍鎮之北,自華亭縣流入境,又北入嘉定縣界,合於白鶴江。又白鶴江,在縣西五里,亦自華亭縣流入境,又北至嘉定縣界,與青龍江並注吳淞江,今淤塞過半矣。

顧會浦,縣東二十七里。亦曰通波塘。自華亭縣流經縣界,又東里許為崧子浦,引而北並入吳淞江。又盤龍浦,在縣東北三十里,自華亭縣流入,北接於吳淞江,今多堙塞。《志》云:縣東三十七里有泗涇,納顧會浦及諸涇港下流,東合盤龍塘,又北絕橫塘,折而東,為蒲匯塘,又東入上海縣界。《志》云:蒲匯塘在縣東北四十五里,橫塘在縣東二十八里,西通橫泖,東通蒲匯塘。○大盈浦,在縣西北五里,西接澱山湖,東通通波塘,北接白鶴匯以達於淞江。又趙屯浦,在縣北二十五里,南接澱山湖,北達吳淞江口,有龍華、分莊、嚴家等嘴,為湍險處。

澱湖,在縣西南三十里,與華亭、崑山接界。舊時湖周二百里,今日就淺狹。其相接者曰白蕩,南通平湖,北通吳江,西通嘉善,東通松江,為往來要道。又有蓮湖,在縣西南三十二里,東通澱山湖。錡湖,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昔時周二十里,以陸錡居此而名。今為蘆葦之場。

橫泖,在城北。《志》云:澱湖東北行為北漕港,支流為橫泖,絕大盈浦而東,又北通崧澤塘,絕顧會、崧子二浦,東接橫涇為東橫泖,又東接諸塘澳入盤龍浦,下流亦注於吳淞江。

艾祁浦,縣東北二十八里。南接顧會浦,東北流達於吳淞江。又崧澤塘,在縣東北三十五里,亦南通顧會浦,東達青龍江。

金澤塘,在縣西南三十六里。《志》云:塘東北接澱山湖,西南流入泖,其南通白蕩,入浙江嘉善縣境。又章練塘,在縣西南四十五里,自吳江縣流入境。《志》云:源出長洲縣境之陳湖,東流入泖,又南為小蒸、大蒸諸塘,俱西通白牛塘,東入于泖。白牛塘與秀州塘相接也。又有諸家塘、柘澤塘,俱在澱湖下流,與華亭接界。○沙岡塘,在縣東四十里,南絕黃浦至捍海塘,北入淞江,西達盤龍匯。沙岡之東曰竹岡塘,又東即橫瀝塘、竹岡、橫瀝之間,七寶鎮在焉,接上海縣界。

金澤鎮,在縣西南三十三里。東南通長泖,向當浙、直之交,設巡司汛守,防鹽盜出沒。又縣西三十六里曰雙塔市,商旅往來蘇、松之中道也。○沈巷鎮,在縣西南二十里,南通長泖,北通朱家角。《志》云:朱家角在縣西十里,商旅輻集,稱為巨鎮。

小蒸鎮,在縣西南四十五里。三面傍泖,稍北曰大蒸。《志》云:鎮西四里有古濮陽王大小二墓,蒸土築之,因名。有大蒸、小蒸塘,西通白牛塘,接浙江嘉善、當湖二縣界,東通泖湖,鎮挹三泖九峰之勝,舊置稅局於此,尋廢。今有小蒸巡司。○北七寶鎮,在縣東北四十五里,舊有南北二七寶寺,鎮在其北,因名。南臨蒲匯塘,自塘以南即華亭縣界,商旅駢集,為邑巨鎮。舊有稅課局,今廢。又楊林市,在縣東北五十里吳淞江北,舊為商旅輳聚處。弘治初,僉事伍性濬蒲匯、楊林及新涇諸塘,是也。《志》云:縣有新涇巡司,向設于上海縣高昌鄉,割入今縣。

黃渡鎮,縣東北五十里吳淞江南。俗呼為新街,商旅多聚於此。又白鶴江市,在縣北三十二里,北接嘉定縣界。又廣富林市,在縣東南三十二里細林山南,亦華亭分界處也。○趙屯鎮,在縣西北二十七里趙屯浦上。《志》云:舊名漢城裏,以宋高南渡屯兵於此,因名。

 附見:

金山衛。府東南七十二里。明洪武二十年建,以山而名。衛南瀕海,與金山對峙,西連乍浦,東接青村,南匯嘴,東北抵吳淞江,控引幾三百里。衛城周十二里,為府境東南之險,當浙、直要衝,且與寧波定海關同為錢塘江鎖鑰,北之沙塗至此而盡,南之山嶼至此而終。置兵於此,不惟固蘇、松之藩籬,亦堅嘉、湖、杭三郡之門戶。衛城內設左右前後四千戶所。又守禦松江中千戶所則置於府城內,仍屬金山衛。

青村守禦中前千戶所,府東八十里。本青村鎮。明洪武二十年建所,築城周六里,屬金山衛。《志》云:金山而東為柘林,柘林而東為青村,青村而東為南匯,相去各五六十里。《海防攷》:「府境三面環海,金山當其南,南匯當其北,而青村為東南二面轉屈之會,與海中羊山東西相值,倭舶易於登犯。嘉靖三十三年倭寇據為巢穴,大為府境之患,官軍進討,久之乃平。」《輿程記》:「繇府東門水路至青村百十三里,又北至上海新場八十九里。」

南匯觜守禦中後千戶所。在上海縣東南八十里。明洪武二十年建所,築城周九里有奇,屬金山衛。《志》云:南匯而東為川沙,川沙而東為吳淞,相去亦五六十里。《海防攷》:「所北去吳淞所百五十里,南去青村五十里,下沙、新場、周浦、八團皆其汛地也。嘉靖三十二年倭入南匯,寇嘉定,據吳淞所,今縣南有五里橋、習家墳,皆官軍攻賊時,賊拒戰處也。」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