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五十六 陝西五 漢中府 下一卷▶

陝西五

[编辑]

漢中府,東至湖廣鄖陽府一千一百六十里,南至四川巴州四百六十里,西南至四川廣元縣朝天嶺四百九十五里,北至鳳翔府六百三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三千五百三十里,至南京三千五百四十里,至布政司九百六十里。

《禹貢》梁州之地。春秋時爲蜀地。戰國初屬秦,後爲楚地。楚衰,又屬於秦。秦置漢中郡。漢因之漢高祖初爲漢王,都南鄭。即此。後漢初,入於公孫述更始二年封宗室嘉爲漢中王。既而公孫述有其地。尋討平之,仍爲漢中郡。後漢末,張魯據其地,改漢中曰漢寧。魏武徵漢中,走張魯,復爲漢中郡。旋入於蜀漢,分置梁州治焉。魏末平蜀,亦曰漢中郡,仍置梁州。晉因之。後沒於李蜀。桓溫平蜀,復置梁州。旋陷於苻秦,其後復得之晉義熙初,氐王楊盛據漢中,梁州寄治。魏興九年乃治苞中,亦謂之南城。宋元嘉十一年復治南鄭。歷宋、齊至梁,皆爲重鎮。梁天監三年沒於後魏。大同初,復得其地梁置南梁州於普安,今四川劍州也。亦謂南鄭曰北梁州。及元帝末,又陷於西魏,亦置梁州及漢中郡。後周改曰漢川郡。隋初郡廢,而州如故。煬帝廢州,復爲漢川郡。唐初亦曰梁州武德初,置梁州總管府。七年改爲都督府。自是督府恒置於此。開元十三年改爲褒州。二十年復故開元二十一年分置山南西道治梁州。上元以後,山南西道節度亦治於此。天寶初,亦曰漢中郡。乾元初,復爲梁州。興元初,德宗以朱Г之亂,狩於梁、洋,升爲興元府。唐末,沒於王建。建改山南西道曰天義軍。尋復故。後唐同光中收復。清泰初,沒於孟知祥。宋平蜀,升爲興元府亦曰漢中郡及山南西道節度。元爲興元路。元末爲明玉珍所據。明朝洪武三年定梁、益,爲漢中府,領州二,縣十四。今仍曰漢中府,升興安州直隸,領縣六。
府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襄、鄧,西控秦、隴,形勢最重。春秋以來屬楚《秦紀》:「孝公元年楚自漢中,南有巴黔中,故楚爲最強,秦不能難也。秦惠文君十三年攻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而楚始見陵於秦矣。蘇代曰:「漢中之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下漢。此言秦之能爲楚禍也。齊Г王遺楚懷王書曰:「王欺於張儀,亡地漢中。李斯曰:「惠王用張儀之計,南取漢中。漢中誠重地矣蘇秦亦言:「秦西有巴蜀、漢中之利。沛公自武關入秦,酈商別將攻郇關見陽縣,西定漢中。及項羽分王諸侯,以沛公王巴蜀,都南鄭,分關中地王秦三降將,以距塞漢。漢王怒。蕭何曰:「漢中,語曰天漢。其稱甚美。願王漢中,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及韓信勸王東出陳倉,定三秦,而帝業遂基於此。公孫述之據蜀也,亦北有漢中,窺伺秦隴。其下荊邯說述曰:「宜令延岑出漢中,定三輔,天水、隴西拱手自服。其後張魯據此,憑險自雄閻圃曰:「漢川財富土沃,四面險固。是也。曹操之取漢中也,司馬懿曰:「今克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操不聽。師還。法正言於劉備曰:「操定漢中,不因此時以圖巴蜀,乃留軍屯守。今舉衆往討,必可克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爲持久之計,不可失也。備即引兵爭漢中,斬其守將夏侯淵。操聞之,從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遮要,胡氏曰:「操以斜谷道險,恐爲備所要截,先以軍遮要害處也。或以爲地名。備斂衆拒險以待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爲也。我必有漢川矣。於是,以漢中爲重鎮。終漢之世,魏延、蔣琬及姜維相繼屯守又漢建興五年丞相亮率諸軍,北駐漢中。孔璋曰:「漢中地形險固,四岳三途,皆不及也。黃權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楊洪曰:「漢中,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是故,巴蜀有難,漢中輒沒。《三國志》:「初,昭烈留魏延鎮漢中,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後皆承此制。姜維以爲諸圍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聽敵入平,重關頭鎮守以捍之。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運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搏之。此殄敵之術也。後主從之。及鐘會來侵,遂平行至漢中,繇維自棄其險也。李雄據蜀,亦兼漢中。苻堅之強也,亦南取漢中,入成都。自宋、齊及梁,皆以漢中鄰接氐戎,常爲重鎮。及西魏乘梁之弊,宇文泰使達奚武入南鄭,盡收劍北地,而劍南亦旋入於魏。隋李延壽曰:「南鄭要險,爲成都之喉嗌。唐定長安,遂遣兵入散關,取漢中,而巴蜀風靡矣。及興元初,以朱Г、李懷光相繼煽亂,駕幸梁州。時山南地薄民貧,糧用頗窘,議西幸成都。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言於上曰:「山南地接京畿,李晟方圖收復,籍大軍以爲聲援。若幸西川,則晟未有收復之期也。李晟亦表言:「陛下駐蹕漢中,所以系億兆之心,成滅賊之勢。若規小舍大,遷都岷峨,則士庶失望,雖有猛將謀臣,無所施矣。上乃止。歐陽詹曰:「漢中居秦之坤,爲蜀之艮,連高夾深,九州之險也。李吉甫曰:「漢中者,巴蜀之捍蔽。自開元以後,山南西道嘗治此,用以北援關中,南通蜀口。蓋自天寶南巡,以迄廣明西狩,漢中皆爲中頓。王建竊據益州,盡並山南之地,與關隴爲敵。五代梁乾化元年李茂貞遣劉知俊等侵蜀,敗蜀兵,圍蜀將王宗侃於安遠見沔縣。唐道襲保興元,衆欲棄城遁。道襲曰:「無興元則無安遠,利州遂爲敵境矣。吾必以死守之。既而岐兵敗退。及郭崇韜自漢中南下,席捲兩川。孟知祥乘李從珂之亂,並有山南,後又浸及於秦鳳。五代周顯德二年取其秦、鳳、階、成四州,宋遂因爲平蜀之本。乾德二年王全斌自鳳州而進,先平漢中,蜀不可保矣。宋之南也,張浚請治兵於興元,以圖中原。上疏言漢中形勝之地,前控六路之師,後據兩川之粟,左通荊襄之財,右出秦隴之馬,號令中原,必基於此。謹積粟理財,以待巡幸。趙開曰:「漢中之地,後可據而安,前可恃而進。牟子才曰:「漢中前瞰米倉,後蔽石穴,左接華陽黑水之壤,右通陰平秦隴之墟。黃權以爲蜀之根本、楊洪以爲蜀之咽喉者,此也。紹定三年蒙古攻金,取鳳翔。降人李昌國言於蒙古曰:「金人遷汴,所恃者潼關、黃河耳。若出寶雞,侵漢中,不一月,可達唐、鄧。如此則大事集矣。蒙古從之。遂入大散,破鳳州,陷梁洋,出饒風見西鄉縣,浮漢而東,金因以亡。繼又略沔、利諸州,以重兵屯戍,宋遂亡川蜀之半。明初,大軍定關中,徐達下秦州,遂南出略陽,入沔州,而分遣將繇鳳翔入連雲棧,合攻興元,克之,蓋所以製蜀之肩背也。最後山南羣盜,縱橫其間,而雍、豫、荊、梁,交受其病。《志》曰:「漢中入關之道有三,而入蜀中之道有二。所謂入關中之道三者,一曰褒斜道,二曰儻駱道,三曰子午道也。所謂入蜀中之道二者,一曰金牛道,二曰米倉關道也。今繇關中以趣漢中,繇漢中以趣蜀中者,謂之棧道。其北道即古之褒斜,南道即古之金牛。而子午、儻駱以及米倉之道,用之者或鮮矣。
褒斜道,南口曰褒,在褒城縣北十里;北口曰斜,在鳳翔府郿縣西南三十里。舊《志》:「大散關南至梁州五百里而近,由梁州出褒斜至長安九百三十三里,驛路千二百二十三里。谷長四百七十里,昔秦惠王取蜀之道也。《十三州志》:「昔蜀王從車數千餘,獵於褒谷。秦惠王怪而問之,遺蜀王金一筐。蜀實筐以土,以報秦王。秦王怒,因以滅蜀。漢王就封南鄭,張良送至褒中。後漢初平二年劉焉牧益州,以張魯爲督義司馬,使掩殺漢中太守,斷絕斜谷閣道。建安二十二年先主爭漢中。曹操出斜谷以臨漢中,不克。既還,數言南鄭爲天獄,中斜谷道爲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險也。蜀漢建興五年武侯將伐魏,使諸軍運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閣。魏延曰:「願假延奇兵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谷而北,不出十日可到長安。魏人聞延奄至,必棄城走。比東方合聚,尚二十餘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武侯不用,乃揚聲繇斜谷道取郿。魏使曹真屯郿谷以拒之。八年魏曹真欲繇斜谷侵漢。陳羣曰:「斜谷阻險,轉運有鈔襲之虞。是也。十二年武侯作木牛流馬,復運米集斜谷口,治邸閣,率大衆出斜谷,至郿,軍於渭水南。既而武侯卒,楊儀等整軍而還,入谷然後發喪。魏延不受命,引兵先據南谷口,逆擊儀等,兵敗走死。景曜六年魏鐘會分從斜谷、駱谷、子午谷趣漢中。魏景元五年司馬昭以檻車徵鄧艾,命鐘會進軍成都,又遣賈充將兵入斜谷。時鐘會謀以蜀叛,欲使姜維將五萬人,出斜谷爲前驅,不果。晉太元七年桓沖遣楊亮等攻蜀。亮乘勝進攻涪城。苻堅遣張蠔等馳救,蠔出斜谷,亮遂引還。齊建武二年魏元英攻梁州,還入斜谷,會天大雨,士卒截竹貯米,執炬火於馬上炊之。是時,齊梁州刺史蕭懿遣人誘說仇池諸氐,使起兵斷英運道及歸路。英轉戰而前,乃還仇池。後魏正始四年開斜谷舊道,以達梁州。胡氏曰:「漢高祖爲漢王,從杜南入斜谷,杜南,見長安縣張良送至褒中。意此即斜谷舊道。諸葛亮聲言繇斜谷取郿,非杜南舊道也。以事勢言之,承平時,自長安入蜀,其取道就平易;南北分爭,塞故道而開新路,以依險阻。今魏欲就平易以通梁、益,故復開舊道也。據北魏太原王遠《石門銘序》,謂此門漢永平中所穿,湮塞久之。至此復開,則所開者即今褒谷中道也。石門,見褒城縣。西魏末,宇文泰使崔猷開梁漢舊路。猷因開通車路,鑿山湮谷五百餘里,至於梁州,亦即褒斜道矣。唐興元初,以朱泚、李懷光之亂,車駕幸梁州。時李楚琳帥鳳翔,帝頗疑之。楚琳先是賊殺主帥,叛附朱泚。陸贄曰:「今勤王之師,悉在畿內,急宣速告,晷刻是爭。商嶺則道迂且遙,駱谷復爲盜所扼,僅通王命,惟在褒斜。若又阻艱南北,遂將夐絕,願厚加撫循。從之。既而渾瑊率諸軍自斜谷出,拔武功,屯奉天。時李楚琳遣軍從瑊拔武功。元和初,劉辟據西川叛,詔高崇文等討之。崇文出斜谷,李元奕出駱谷,共趣梓州。五代梁乾化初,岐王李茂貞遣將劉知俊等侵蜀,圍安遠軍。蜀將王宗弼救安遠,及知俊戰於斜谷,敗之此斜谷,當即褒谷。斜谷去安遠甚遠,史以褒斜相通,互言之耳。或曰:「蓋在斜谷道中也。既而蜀敗岐兵於安遠,引兵還。蜀將唐道襲先伏兵於斜谷邀擊,又敗之。自此以後,斜谷道廢,多以散關爲南北之衝。又《禹貢》梁州貢道曰:「逾於沔,入於渭。釋之者曰:「沔渭之間,有褒、斜二水。褒南通沔,斜北通渭。其間絕水百餘里,故言逾言入也。《地志》:「褒、斜二水,並出衙嶺山見鳳翔府縣。斜水北至入渭,褒水南至南鄭入沔。祝氏云:「褒水出太白山,大約褒之流長而斜之流短。《河渠書》:「武帝時,人有上書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張湯,湯問之,言抵蜀從故道顏師古曰:「故道即今鳳縣。故道多阪,回遠。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從南陽上沔入褒,褒絕水至斜間百餘里,以車轉從斜下渭。如此,漢中谷可致。而山東從沔無限,便於底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饒,擬於巴蜀。天子以爲然。拜湯子爲漢中守,發數万人作褒斜道五百餘里。道果近便,而水湍石不可漕。然則褒斜之道,《禹貢》發之,而漢始成之,大約宜於陸,不宜於水。今南褒、北斜,兩谷高峻,中間褒水所經,曹操所言五百里石穴也。《水經注》:「褒水歷故棧道下谷,俗謂之千梁無柱。張良送高祖至褒中,說之以燒絕棧道備盜兵,且示項羽無東意。蓋棧道秦時已有之。所謂范雎相秦,棧道千里,通於蜀漢者也。漢高燒絕棧道,因別開西路,從故道北出以襲陳倉,而棧道遂廢。武帝時復治之。後漢順帝延光四年即位按延光,安帝年號。順帝蓋即位於延光之四年也,詔益州刺史罷子午道,通褒斜路。蓋修棧道也。諸葛武侯與兄瑾書:「前趙子龍退軍,燒壞赤崖以北閣道,緣谷一百餘里。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於水中即褒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窮極不可強也。武侯出師,屢修斜谷邸閣。及卒於五丈原,魏延先退而焚之。其後按舊修路,悉無復水中柱。徑涉之人,浮梁震動,無不搖心而眩目矣。季文子曰:「自褒城縣北褒谷至鳳州界,一百五十里,始通斜谷。谷中褒水所經,皆穴山架木而行。《漢中志》:「褒斜谷中,宋時有棧閣二千九百八十九間,元時有板閣二千八百九十二間。歷代製作,增損不定。前朝因故址修造,約爲棧閣二千二百七十五間,統名之曰連雲棧。陸贄所云“緣側徑於嶺岩,綴危棧於絕壁”者也《褒中志》:「洪武二十五年命普定侯監督軍夫,增損歷代舊路,開通修建,起自褒城縣。計雞頭棧八十五間,有巡司戍守。一名雞頭關。關旁有大小石洞,北橋棧三間,石嘴七盤棧九十二間,今亦曰七盤棧閣。河底七盤下橋棧一十五間。獨架橋棧一百四十二間。倚雲棧五十一間,今亦曰響林灘棧閣。石佛灣棧八十五間,今亦曰盤雲塢棧閣。堡子舖棧六十間。飛石崖棧二百八十間,今曰老君崖橋閣。關王碥棧二百二十間。東雲棧九十二間。石碑口棧十間。十二眼棧八十間,今亦曰白石崖棧閣。青橋鋪棧三間,今亦曰古碑橋。曲檻橋六十間,今亦曰黃草山棧閣。馬橋鋪棧十間,今亦曰青橋棧。順平棧三十四間,今亦曰馬道關棧閣。逍遙棧五間,今曰青橋。登空棧八十六間,今曰老君崖閣。三岔鋪橋三間,今曰馬道南橋。河底棧二十六間,今曰浴馬澤棧閣。長亭鋪棧三十八間,今曰甜竹碥棧閣。半坡棧五十八間,今曰上天橋。燕子碥棧六十一間,今曰燕子棧。滴水橋百二十一間,今曰火燒碥棧閣。武曲鋪棧二間,今曰南橋。馬玉棧二十六間,今曰簸箕碥棧閣。虎頭關棧三十八間。盤虎棧一百一十五間。青雲棧三十六間,今曰葛魚棧。碧霄棧四十五間。焦崖鋪橋四間。黑龍灣棧七十一間,今曰武曲灣棧閣。飛仙關二十三間,今曰武曲關北棧閣。黑龍棧十間,今曰石溝橋。小灣棧二十三間,今曰八里關棧閣。雲門棧十二間,今曰武關北橋。登坡棧五十間,今曰新開嶺棧。轉灣邊山崖子棧八十五間,今曰安山灣棧閣。青陽棧十五間,今曰青水棧。共二千二百七十五間也。又《輿程記》:「陝西棧道長四百二十里。自鳳縣北草涼樓驛,爲入棧道之始。六十里至鳳縣,有梁山驛。又六十里至三岔驛。又七十里至松林驛。又南六十里至褒城縣之安山驛。又六十里爲馬道驛。又五十二里至雞頭關。關南八里即褒城縣,有開山驛。自縣而東五十里爲漢中府,自縣而南五十里爲黃沙驛。至此路始平,又爲出棧道之始矣。又四十里而至沔縣,有順政驛。自縣而西,又金牛道之始也。自鳳縣至褒城,皆大山。緣坡嶺行,有缺處,以木續之成道,如橋然,所謂棧道也。其間喬木夾道,行者遇夜或宿於巖穴間。出褒城,地始平。
儻駱道,南口曰儻,在洋縣北三十里;北口曰駱,在西安府縣西南百二十里有駱谷關。《九域志》:「駱谷關至洋州五百餘里。《通典》:「漢中至長安,取駱谷路,凡六百五十二里。谷長四百二十里,其中路屈曲八十里,凡八十四盤。漢延熙七年魏曹爽來侵,諸軍入駱谷三百餘里,不得前,牛馬轉運死略盡,引還。費進據三嶺以截爽三嶺:「一曰沉嶺,在縣;一曰衙嶺,見縣;一曰分水嶺,見武功縣。胡氏曰:「自駱谷出扶風,間以中南山,其間有三嶺也。一云駱谷有三嶺關,爽失亡甚衆。二十年姜維引兵出駱谷,至沉嶺,魏鄧艾拒卻之。景曜六年魏鐘會分兵從駱谷趣漢中。晉永和五年梁洲刺史司馬勳出駱谷,破趙長城戍,壁於懸鉤俱見縣。義熙六年桓玄餘黨桓石綏等,自盧循入寇,起兵洛口亦作駱口,襲據西城見興安州。唐武德七年開駱谷道,通梁州。興元初,德宗繇駱谷幸興元,李懷光遣將孟保等據南山,邀車駕。保等不欲行,至,復帥衆而東,縱兵散掠。繇是百官從行者,皆得入駱谷。自是關中多故,朝廷每由駱谷而南,以其道近且便也。元和初,高崇文討劉辟於西川,分遣李元奕出駱谷。廣明初,黃巢入關,僖宗亦趣駱谷,幸興元。宋白曰:「自興元東北至長安,取駱谷路,不過六百五十二里。是往來之道,莫便於駱谷也。而五季以來,駱谷漸成荒塞,何歟?《水經注》:「漢水經倘城南,與洛谷水合,水北出洛谷,谷北通長安,其水南流注於漢水。
子午道,南口曰午,在洋縣東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有子午關,見長安縣。《通典》:「漢中入長安,取子午谷路,凡八百四十一里。谷長六百六十里。或曰即古蝕中也蝕,音力。項羽封沛公爲漢王,都南鄭。漢王之國,從杜南入蝕中,去輒燒絕棧道。蓋即此。漢元始五年王莽通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後漢順帝初,詔罷子午道,通褒斜路。蜀漢建興六年魏延願假奇兵五千,當子午而北。八年魏曹真請繇斜谷伐漢。諸將或繇子午谷,或繇武都入,皆不能達。景曜六年魏鐘會分兵由子午谷入漢中。晉永和十年桓溫伐秦,遣梁州刺史司馬勳出子午谷,向長安。齊永明十一年後魏主宏南寇,遣其將拓跋分道出子午谷。顏師古曰:「舊子午道在金州安康縣界子,北方也。午,南方也。道通南北,因名子午。安康與長安地界,南北相對,故顏氏謂舊道出於此。蕭樑時,將軍王神念以緣山避水橋樑百數,多有毀壞,乃別開乾路,即今道也。西魏大統末,宇文泰遣達奚武將兵取漢中,別將王雄出子午谷攻上津上津,今湖廣屬縣。或以爲據此則仍是舊道。蓋從洋縣分道而東,安康今之漢陰,與洋縣本相近也。唐天寶中,涪州貢生荔枝,取西鄉驛入子午谷,不三日至長安。五代漢初,晉昌帥晉昌,即今西安府趙匡贊附於蜀。蜀遣將李廷出子午谷應援。匡贊旋變計歸朝。廷將至長安,欲歸,漢將王景崇邀敗之於子午谷。宋嘉定十三年四川宣撫司安丙遣諸將分道出師,興元將陳立出大散關,統制田冒出子午谷,尋引卻。《志》云:「子午水出子午谷中,亦南流,注於漢。《華陽記》:「子午、駱谷、褒谷並爲漢中北道之險,而駱谷尤近。故唐世長安有事,每從此幸興元。至於從來用兵,其三道並出者,鐘會而外,不多見也。《洋州志》:「州之要地有三,置關有八。要地者,褒谷、駱谷、子午谷也;八關者,白椒、水桐、碓水、嶺、三嶺、重陽、華陽並青銼寨爲八也。三嶺關在駱谷中,即蜀費邀擊曹爽處。宋又於谷口置石佛堡,子午谷口置陽嶺寨,西城縣置渭門、分水等寨,皆稱備禦要地。而近時所重,惟在褒斜。
金牛道,自沔縣而西南至四川劍州屬保寧府之大劍關口,皆謂之金牛道,即秦惠王入蜀之路也《華陽國志》:「秦惠王欲伐蜀,患山道險阨,乃作五石牛,言能糞金以紿蜀。蜀王負力而貪,令五丁開道引之。秦因使張儀、司馬錯隨而滅之,因謂之金牛道,亦曰石牛道。考《十三州志》《水經注》《輿地廣記》,皆祖是說。夫金牛之名,傳訛已久。薛有云:「梁州舊禹迹,謬以五丁傳。諒矣。自秦以後,繇漢中至蜀者,必取途於此,所謂蜀之喉嗌也。鐘會下關城,趣劍閣,即是道也。歷南北戰爭,以迄金、元角逐,蜀中有難,則金牛數百里間皆爲戰場。明初,太祖命傅友德伐明昇,諭之曰:「蜀人聞我西伐,必北阻金牛。宜出其意外,直搗階、文。蓋金牛入蜀之正道,陰平入蜀之間道,間道必自階、文,而正道則在漢中也今自褒城縣至朝天嶺,共四百四十里。《輿程記》:「自褒城西南九十里而至沔縣。又六十里爲青陽驛。又四十里爲金牛驛。其相近者有五丁峽,亦曰金牛峽。又七十里爲寧羌州。州北十里有柏林驛,州南四十里爲黃霸驛。驛南有七盤關,爲川陝分界處。又六十里爲神宣驛。又七十里至朝天嶺,嶺有朝天驛,計程共四百四十里也。又南至廣元縣六十里。繇金牛而南至朝天嶺,嶺地最高。繇嶺而西,則自劍閣趣綿漢以達於成都。繇嶺而南,則自保寧趣潼川以達於成都記云,自朝天嶺西南至劍門一百六十五里,自劍閣至成都六百三十里,自朝天嶺至保寧三百六十里,自保寧至成都六百九十里。保寧迂而劍閣捷,故劍閣最爲衝要。
米倉道,自南鄭而南,循山領達於四川保寧府之巴州,爲米倉道。後漢建安二十年曹操擊張魯。魯聞陽平已陷,乃奔南山,入巴中。賈耽曰:「興元之南,有道通於巴州,路皆險峻,中間有米倉山在南鄭西南百四十里。又有孤雲山,行者必三日始達於嶺,所謂“孤雲兩角,去天一握”也孤雲兩角,或謂二山名,或云孤雲山有兩峰對峙耳。米倉南臨中巴巴州在三巴之中,謂之中巴,北瞰興元,實爲孔道。是時張守漢中,亦繇此入巴中,進軍宕渠之蒙盪石見四川渠縣之八山,爲張飛所敗而還。自是繇漢中入三巴者,恒取道於此。五代梁乾化元年岐王李茂貞遣劉知俊侵蜀,圍王宗侃於安遠。遣使求救於蜀主,自中巴間行至泥溪泥溪,見四川昭化縣。宋開禧二年吳曦叛,引金人入鳳州。興元帥程松亟趣米倉山,繇中巴遁入閬州,復順流趣重慶。紹定四年蒙古入洋州,分遣其將莫哥自洋州趣米倉。蓋自興元達巴州,不過五百里。達巴州,則墊江以北墊江,見四川合州,盡皆震動,而閬中危難,在肘腋間矣《通典》:「自洋州東南至通州七百三十九里。通州,今四川夔州府之達州。蓋入蜀非一路也。夫漢中,關川陝之安危,立國於南北者所必爭也,而地利可不知哉!
南鄭縣,附郭。周時爲褒國地。及周衰,鄭桓公歿於犬戎,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秦厲共公二十六年城南鄭。躁公二年南鄭反。惠公二年伐蜀,取南鄭,秦厲公城之。沛公封漢中,初都此,後爲南鄭縣。東漢始爲郡治,後州郡皆治焉。今編户五里。
漢中城,在府城東北二里。相傳即秦厲公所築。《秦紀》:「厲共公二年蜀人來賂。躁公二年南鄭反。蓋本蜀地,厲公時屬秦,後復叛入於蜀也。《水經注》:「南鄭故褒之附庸。周顯王世,蜀有褒漢之地。至六國,楚人兼之。懷王衰弱,秦略取焉。周赧王二年秦惠王置漢中郡,因水而名。漢王都南鄭,其大城周四十里。城內有小城,南憑、北結、環雉、金墉、漆井,皆漢所修築,地沃川險。晉咸康中,梁州刺史司馬勳斷小城東面三分之一,以爲南鄭縣治。自宋、齊、魏,咸相仍焉。又南有漢陰城,相傳呂后所居。《勝覽》:「隋大業中,徙郡於故城西南,臨漢水。即今郡治也。一云,今城宋嘉定十二年所置。明正德五年以磚石,萬歷以後增修。天啓元年拓城東北角百餘丈。今城周九里有奇,門四。
白雲城,在府東北。西魏時置縣,隋大業初廢。唐武德三年復置白雲縣。九年廢入成固縣。《寰宇記》云:「南鄭城,西魏改爲光義縣,隋復舊。未知所據。○曹操城,在府北十七里。《志》云:「蜀先主取漢中,操馳救,軍遮要以臨漢中。即此城也。
下桃城,在府東。南北朝時戍守處。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楊難當據漢中。梁州刺史蕭思話遣將蕭承之等拔黃金戍。難當將趙溫棄梁州城,退保小城。其黨薛健等亦退保下桃城。繼而復攻圍黃金戍,不能拔,因燒營走,據大桃。承之等追擊之,至南城。《志》云:「南鄭有下桃城。又有大桃城,近褒中。黃金戍,見洋縣。
漢山,在府南二十里。四峰八面,北距漢水,南接巴山。山頂有池,冬夏不竭,名曰天池。池水流入於沔。又龍岡山,在府西十里。《華陽國志》:「龍岡北臨漢水,南帶廉津。是也。
立石山,府西南三十里。其山東連青銼,西接金華。《志》云:「青銼山,在府西南五十里。山多杉檜,頂有一石如銼。金華山,在府南七十里,巍峰環繞,旁有數泉,合爲一池。○黃牛山,在府西南五十里。山下爲黃牛川。《十道記》:「此川有再熟之稻,土人重之。又旱山,在府西南六十五里。山高聳,雲起即雨,旱歲人以爲望,因名。一名山。其南又有一峰特出,爲玉京山。
七峰山,府北五十里。峰巒峭拔,其數有七,因名。又天臺山,在府西北七十里,頂平如臺,郡治坐其岡脈。有飛泉數百尺,彙爲深洲,號佛子潭。
巴嶺山,在府西南一百九里,亦曰大巴山。其山延綿深廣,中包孤雲、兩角、米倉諸山,南接四川巴州之小巴山。亦見四川巴州。○籠蓋山,在府西南八十里。《志》云:「山之南麓與巴山相接,老渚河源出於此。
米倉山,在府西南百四十里。牟子才云:「漢中前瞰米倉。是也。又孤雲山,在米倉西。《志》云:「山在褒城縣南百二十里,亦曰兩角山,皆南達巴中之道也。見前米倉道。
梁州山,府東南百八十里。其西與孤雲、兩角山相接。大山四圍,中三十里甚平曠。相傳爲古梁州治。○仙臺山,在府南百九十里。上有古城三面。其山高聳不可登。一名玉女山。
赤崖,在府城西北。亦曰赤岸。武侯屯漢中,置赤岸庫以儲軍資。又與兄瑾書曰:「前趙子龍退軍,燒壞赤崖以北閣道。又云:「頃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橋閣悉壞。時趙子龍與鄧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緣崖與伯苗相聞而已。即此也。建興十二年武侯卒於五丈原。楊儀等整軍入谷。司馬懿追至赤岸,不及而還。○武鄉谷,在城北門內。《志》云:「蜀漢封丞相亮爲武卿侯,蓋邑於此。《梁州記》:「武卿谷,在南鄭縣東北三十里。《十道志》云在縣南。
漢江,在府城南三里。《志》云:「漢水出沔縣れ塚山。亦曰漾水,東南流,合沔水。其沔水出略陽縣東狼谷中,即れ塚之別源也。亦曰沮水,以初出沮洳然,故名。南流經褒城縣南,又東南至南鄭而合漾水。詳大川漢水及川瀆異同。
廉水,在府城西南四里。《梁州記》:「水出大巴山北密谷中,流經南鄭縣西龍岡山下,又北至褒城縣境,入於漢。今府南十五里,有楊村堰,又南五里爲鹿頭堰,又南五里爲石梯堰,俱引廉水以溉田。○老渚河,在府城南,源出籠蓋山,東北流,注於漢。
褒水,在府西北三十七里。自鳳縣歷褒城縣流入界,入於漢水。今府西十里有沙堰,西北十五里有羊頭堰,又西北十里有廣通堰,皆引褒水以溉田。
涔水,在府南。《水經注》:「源出旱山,東北流,至城固縣境,入於漢水。亦謂之黃水。今城南二十里,有老溪堰,又南十里有紅花堰,俱引涔水而成。
青石關,在府南九十里。宋置。今有巡司戍守。
厄水戍,在府境。晉建興初,梁州賊楊虎擊刺史張光,屯於厄水。蓋其地臨水爲險云。

褒城縣,府西北四十五里。北至鳳縣三百十里。古褒國,周幽王得褒姒於此。秦爲褒縣。漢曰褒中,以地在褒谷中也。魏、晉因之。晉義熙中,改爲苞中縣。宋省。後魏永平初,於此置褒中郡及縣。梁大同初,郡廢。隋初,曰褒內縣。開皇九年改爲褒城。義寧三年復曰褒中。唐貞觀三年又改爲褒城縣。今縣城周三里,編户二里。

苞中城,在今縣南。漢曰褒中。後漢永昌四年滇零羌寇褒中,漢中太守鄭勤移屯於褒中,是也。晉義熙中,改曰苞中。沈約曰:「譙縱滅梁州,還治漢中之苞中縣。縣在南鄭西南,亦謂之南城。宋初因之。元嘉十年仇池氐楊難當南寇,刺史甄法護爲所攻,南城失守。明年,刺史蕭思話遣蕭承之追擊難當將趙溫,至南城。尋又遣行參軍王靈濟出洋川,攻難當將趙英於南城,拔之。以南城焚毀,不可復固,乃移治南鄭,是也。後魏永平初,復置褒中縣於此。隋、唐爲褒城縣治。《志》云:「舊褒城治縣南十里打鐘村。宋嘉泰中,徙治於山河堰東南五里,後又移今治。又有古褒國城,在今縣東三里駱駝坪,中有褒姒井。
萬石城,在縣東南。《水經注》:「漢水東徑萬石城下。城在高原上。原高十餘丈,四面臨卑,形若覆甕。水南遏水爲阻,西北並帶漢水。其城宿是流雜聚居,故世亦謂之流雜城,蓋晉宋間築。又三交城,在縣東北。《水經注》:「褒水東南徑三交城。城在三水之會,一水北出長安,一水西北出仇池,一水東北出太白山,是城取名焉。
武鄉城,在縣西十七里。後魏延昌初,置武鄉縣,屬褒中郡。後周廢。又縣西南有廉水城,亦後魏延昌中置,縣屬褒中郡。梁大同中,廢。宋紹興四年亦置廉水縣,屬興元府。嘉定中,廢。《一統志》:「宋置廉水縣,在今府南五十里。
連城山,縣北六里。山有十二堡相連屬,因名。中有池,廣二畝。相傳漢王所鑿,亦名漢王山。又東北五里爲同鼎山,以漢王、雞翁與此山鼎峙而名。○雞翁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志》云:「山有石峰臨黑龍江,突起如雞冠狀。
箕山,縣北十五里。山有秦王獵池及丙穴。道人谷,或云箕山之谷,亦謂之箕谷。谷口有石如門,曰石門,廣二步,深八步,高一丈,相傳蜀五丁所鑿。漢高通之,以避子午之阨,爲漢中入蜀之險蔽。左思《蜀都賦》云“阻以石門”者也。《水經注》:「褒水又東南得丙水,水上承丙穴,出嘉魚。左思稱“嘉魚出於丙穴,良木攢於褒谷”者也。褒水又東歷小石門,門穿山通道,六丈有餘。漢永平中,司隸校尉犍爲楊厥所開也。○牛頭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以形似名。其上雲覆如笠,即雨。亦名戴笠山。下有靈液泉。
中梁山,在縣南三十里。以其鎮梁州之中,故名。山有泉,注鶴騰崖下,曰鶴騰泉。《南鄭志》:「鶴騰山,在南鄭縣西南四十里。蓋與此山相接也。鶴騰崖之水,北注於沔水。
黃草山,縣北四十里,有黃草坪,即連雲棧諸山也。青橋驛設焉。又馬道山,在縣北九十里。馬道水出焉,注於褒水。又有馬道驛。舊有橋曰樊橋,相傳樊噲所創雲。詳見前褒斜道。○四州山,在縣北百三十里。山高聳,登其頂,望見古褒、沔、洋、鳳四州,因名。
褒谷,縣東北十里。出連雲棧,直抵斜谷之道也。亦謂之南谷,所謂南口曰褒也。蜀漢建興十二年魏延先據南谷口,楊儀等奉武侯之喪還。延逆擊儀,延軍皆散,遂走死。○七盤嶺,在縣北十三里。自北南上,盤回七轉,繇此入連雲棧。詳見前褒斜道。
沔水,在縣南四里。自寧羌州流入境,又東南入南鄭縣界。○華陽水,在縣西二十五里。源出牛頭山,南流入沔水。今縣西南七十里有鐵爐堰,引華陽水溉田處也。又有章溪水,出南鄭縣境仙臺山,亦北流入漢水。今縣西南九十里有龍河堰,即章溪引流處。
褒水,在縣城東。自鳳縣流入境,一名黑龍江,又名紫金水。《水經注》:「褒水西北出衙嶺山,東南徑大石門,歷故棧道下谷,又東南徑三交城,又東南得丙穴水,又東南歷小石門,又南經褒縣故城,東南流入漢。《勝覽》云:「褒水出太白山,流經鳳縣南,出褒谷,入漢江。按《水經注》所云,大石門者當即斜谷之口,而小石門在箕山,近褒谷口,所謂褒水歷大小石門者也。又馬道河,在縣北九十里。南入褒水,源出馬道山,因名。
廉水,在縣南三十里。自南鄭縣流入境,經中梁山下,入於漢水。《志》云:「縣南八十里有流珠堰,引水六十四里,分水門七,導餘波入之,以溉境內之田。又縣西南百二十里有龍潭堰,引流而東,分爲馬湖堰、野雞堰、馬嶺堰,以溉田。皆廉水所注也。
讓水,在縣西南三十里。一名遜水。《志》云:「遜水承廉水下流,溉田之餘,東南流至古廉水城側。范柏年謂宋明帝:「臣鄉有廉泉、讓水。是也。朱梁乾化元年李茂貞圍蜀安遠軍,蜀將王宗钅歲等馳救,壁於廉、讓之間。即此。安遠軍,見沔縣。
沙水,在縣北。源出縣西北七十里之雲霧山,東北流,入於褒水。又青橋水,在青橋驛北,亦西南流,入於褒水。○石溝水,在縣北百五十里,歷武曲棧閣旁,至武岡驛棧而東注於褒水。又葛魚潭,在縣北百十里。今有葛魚棧閣,下流亦入褒水。
山河堰,在今縣南二里。橫截黑龍江,起自漢相國蕭何,而曹參成之。宋紹興二十二年利州東路帥臣楊庚奏稱,褒斜谷口,舊有六堰,灌溉民田。靖康之亂,民力不能修葺。夏月,暴水沖壞堰身,請設法修治。乾道四年宣撫使王炎言,山河堰,世傳漢蕭曹所作。嘉中,提舉史照上堰法,獲降勅書,刻石堰上。中興以來,堰事荒廢。今委知興元府吳拱修復,盡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有五,凡溉南鄭、褒城田二十三萬三千畝有奇,賜詔獎諭,是也。今城東南六里曰金華堰,金華上游曰高堰,下流曰舞珠堰、大小斜堰,縣南五里爲第三堰,皆引褒水之流。即六堰舊址矣。
雞頭關,縣北八里。關口有大石,狀如雞頭。自此入連雲棧,最爲險峻。近代賊犯漢中,官軍斷棧道,守雞頭關,賊不得前。《志》云:「縣北十里有雞頭關巡司。○漢陽關,在縣西北二十里。劉昭曰:「褒谷西北有陽平關,諸家因之。杜佑曰:「漢置陽平關於此。又縣西有甘泉關,杜佑雲在牛頭山北,隋置。
虎頭關,縣北二百里。今爲虎頭關棧。其北爲飛仙關。今爲武曲關棧。皆自褒谷達鳳縣之路,詳見前。
黃沙戍,縣南五十里。《水經注》:「漢水南有五丈溪,溪水側有黃沙屯。蜀漢建興九年丞相亮圍祁山。十年勸農於黃沙,作木牛流馬,即此地也。今爲黃沙驛。棧道至此,始出險就平。
馬盤寨,在縣西北。唐天復二年王建將王宗播攻興元,取金牛、黑水、西縣、褒城四寨。又攻馬盤寨,克之。即此。○青橋驛,在縣北五十里。又北四十里爲馬道驛。《志》云:「縣南二十五里小柏鄉有褒城驛故址。

城固縣,府東七十里。東南至洋縣六十里。漢縣,屬漢中郡。後皆因之。唐初曰唐固。貞觀二年復曰城固。寶應初,奴剌党項寇城固,即此。今縣城周七里,編户十里。

城固舊城,《志》云:「在縣東八里。舊有南北二城:「北城,漢縣治也;南城,蜀漢將劉封所築。又建興七年武侯築樂城於城固。景曜二年姜維議令諸圍皆斂兵退就漢、樂二城。從之。命監軍王含守樂城。六年魏鐘會來伐,分兵圍二城。會徑過,西趣陽安關。魏景元二年司馬昭西至長安,遣賈充將兵徑入斜谷,屯樂城,慮鐘會爲變也。《志》云:「樂城在今縣西十八里。或曰,即故南城。《華陽國記》:「蜀以城固爲樂城縣。是也。晉時縣治北城。永嘉初,秦州流民鄧定等據城固,寇掠漢中。蜀李雄遣軍應之,梁州將吏皆棄城走。後魏移縣於婿鄉,始爲今治。
漢陽城,在縣西北三十里。後魏延昌初,析南鄭、城固二縣地置,屬漢中郡。後周廢。魏收《志》:「漢陽有胡城。漢張騫使西域還,與胡妻居此,因名。今城在縣西四十里。○扁鵲城,縣西南四十里。相傳扁鵲曾居此。又《城塚記》:「縣東十里有漢王城,高十餘丈,南北二百步,東西三百步。其東五里有韓信臺。
斗山,縣西北二十里。《道書》:「山有五穴,通崑崙、長安、武當、青城、隴山雲。明初下漢中,明昇遣將來攻。徐達馳援,屯益門鎮。遣傅友德徑趣黑龍江,夜襲木槽關,攻斗山寨,燃炬山上。蜀兵夜遁。益門鎮,見鳳翔府寶雞縣。○天池山,在縣南三十里。上有大池,四時不涸。
山,在縣西北四十里。有三峰高聳,如覆鼎足。又縣北五十里有九真山,道家以爲太白山。長六百里,與三山相接。王日休云:「黑水出興元城固縣西北太白山,南流入漢。是也。○馬盤山,在縣北百二十里。有上清、中清、下清三溪,俱流入於婿水。
通關山,縣北百三十里。《水經注》謂之通關勢山。山高百餘丈,舊有城,方五里,浚塹三重。高祖北定三秦,蕭何守漢中,欲修北道以通關中,故名爲通關勢。《志》云:「今縣北三十里有赤土坂。或以此爲赤崖。
漢水,在縣南。自南鄭而東,經胡城南,又東注南北二城之間,入洋縣界。
胥水,縣東北六里。《水經注》:「城固城,北臨胥水。是也。一名左谷水,一名智水。胥,古作{鞏耳},訛爲智也。源出府西北二十八里之聽山,東流入洋縣界,下流入於漢水。今縣西北二十五里有五門堰,又西北五里有百丈堰、高堰,皆引胥水溉田。
黑水,在縣西北百里。《水經注》:「黑水出北山,南流入漢。北山,王日休以爲即縣北太白山也。或云,褒水一名黑龍江,縣西北接褒城界,此即黑龍江矣。武侯箋云:「朝發南鄭,暮宿黑水。北魏元英曰:「據襄陽之城,斷黑水之路。皆謂此也。唐置黑水寨。光啓二年田令孜劫上幸興元,遣神策使王建帥兵戍三泉,晉暉等屯黑水,修棧道以通往來。天復二年西川將王宗播攻興元,破黑水褒城等寨。是黑水即褒水矣。
南沙河,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今縣西南四十里有盤龍堰,引南沙河之水。又縣西北四十里有北沙河,引流爲鄒公堰。又縣西三十五里有橫渠堰,亦引北沙河以溉田。其下流皆入於漢水。又小沙河,在縣南十里,引流爲承河堰,流合於南沙河。
樊噲臺,在縣北五里。《水經注》:「胥水徑樊噲臺南。臺高五六丈,上容百許人。又東南徑城固城北。水北有韓信臺,高十餘丈,上亦容百許人,即高祖置壇拜信處。《志》悞以樊噲臺爲樊噲城。又縣西北二十五里有木槽關,建置未詳。

洋縣,府東南百二十里。北至西安府縣五百七十里,南至四川達州四百三十里。漢城固縣地。後魏延昌三年分置興勢縣,屬晉昌郡。西魏又置儻城郡。隋初郡廢,以縣屬洋州。大業初,州廢,縣屬漢川郡。唐初屬洋州。貞觀二十三年改爲興道縣。其後移洋州治此。光啓三年升爲武定軍節度。宋亦曰洋州。景四年改軍名曰武康。元仍爲洋州,以附郭興道縣省入。明初改爲洋縣。今城周七里,編户十里。

興道廢縣,在縣治東。晉置縣,屬漢中郡,後廢。後魏改置興勢縣,在今縣東北八里,後移今治。唐復曰興道。天寶十五載,移洋州治此。孟蜀改洋州曰源州。宋仍曰洋州。胡氏曰:「源州,蜀所置,旋廢。《五代史》:「後蜀潘仁嗣爲武定節度使、源、壁等州觀察、營田處置等使。又周顯德二年攻秦鳳。後蜀將孟貽業駐軍平利,爲褒、源之援。褒謂興元也。褒、源蓋相近矣。舊《洋州記》:「州東連襄漢,南蔽巴蜀,要地有三,置關有八。三要、八關,見前子午道。
真符廢縣,縣東六十里。唐開元十八年析興道縣置華陽縣,屬洋州。天寶七載,改屬京兆。八載,以鑿山得玉冊,改曰真符。十一載,改屬洋川郡。其治舊爲桑平店,北去四百四十里。宋末兵廢。元復置,尋併入洋州。○龍亭廢縣,在縣東十八里,本漢亭名。後漢元光二年蔡倫封龍亭侯,是也。後魏時,置龍亭縣,又置晉昌郡治焉。後周郡縣俱廢。以近龍亭山而名。
黃金廢縣,在縣東南百六十里。西魏時置。隋屬漢川郡。唐屬洋州。宋乾德四年併入真符縣。《一統志》在縣東八十五里黃金谷,悞。○白公城,在縣境。相傳白起守漢中,築此以控制蠻獠雲。
興勢山,縣北二十里。亦曰興勢阪。山形如盆,外甚險,中有大谷。漢建安二十四年先主於興勢作營。其後,武侯嘗屯戍於此,爲蜀漢之重鎮。延熙五年魏曹爽侵漢中。王平使劉敏多張旗幟,彌亘百餘里。爽不得進。司馬懿貽書曰:「興勢至險,蜀已先據。若進不得戰,退見邀絕,覆軍必矣。爽懼,引還。後魏置興勢縣,以此山爲名。杜佑曰:「後魏置儻城郡於此,因自然隴勢,爲盤道以上,數里始及門,最爲險固。○雞子山,縣南五里,下瞰漢江。
龍亭山,在縣東二十里。《志》云:「龍亭山,乃入子午谷之口。其山阪色,亦名赤阪。蜀漢建興八年魏曹真繇子午谷,司馬懿繇西城漢水侵漢。武侯次於城固赤阪以待之。蓋兩道並進,此爲總會之地也。
石銼山,縣北六十里。山最高,頂石如銼。或云青銼寨蓋設於此。又百畝山,在故黃金縣西。《志》云:「山有黃金谷。黃金水出焉,南流,入漢水。
太白山,縣東北五百里。太白即終南之別名也。蓋漢中與鳳翔西安,皆倚山爲險,關中謂之南山,漢中謂之北山。《通志》云:「太白在縣北四十五里。悞。又酆都山,《志》云:「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爲秦嶺之脈。
黃金谷,在縣東八十五里。古諺云:「山川險阻,黃金、子午。亦謂之黃金山,有黃金峭。漢置戍於此。張魯築城守之。南接漢川,北枕右道,險固之極,曰張魯城,亦曰關城。蜀漢延熙五年曹爽侵漢,自駱谷入漢中,諸將以兵少不敵。時蔣琬屯涪,欲待涪兵至,共擊之。王平曰:「漢中去涪垂千里,賊若得關,便爲深禍。今先遣軍據興勢,平爲後拒。若賊分向黃金,平帥千人下自臨之,比爾間,涪軍亦至,此計之得也。即率兵據之,爽果敗卻。後姜維議撤黃金、興勢諸圍屯戍,鐘會因得長驅入漢中也。又有鐵城戍,在黃金戍東。城在山上,極險峻。劉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楊難當寇漢川,令其黨薛健據黃金山,姜寶據鐵城戍。宋梁州刺史蕭思話遣蕭承之攻拔鐵城戍。承之等進拔黃金戍而據之。難當遣其子和等悉力攻圍,敗走。《水經注》:「黃金戍,傍山依峭,折七里與鐵城相對。鐵城在山上,黃金在山下,山皆險峻,故以金鐵爲名。杜佑曰:「黃金戍,在黃金縣西北八十里。
子午谷,胡氏云:「在縣東百六十里。《寰宇記》:「縣東龍亭山,繇此入子午道。是也。又儻谷在縣北三十里,即駱谷之南口也。俱詳見前子午、儻駱道。
青谷,在縣東北。晉寧康初,秦苻堅使將王統等出漢川。梁州刺史楊亮拒戰於青谷,敗績,漢中陷於秦。亦謂之清水穀。唐開元中,置華陽縣。天寶中,開青水穀路,得玉冊,即故青谷矣。又谷在縣西北五里。谷多竹,因名。
漢水,在縣南一里。自城固縣流入,又東經西鄉縣境。唐至德初,帝軍於彭原。第五琦請以江淮租庸市輕貨,溯江漢而上,至洋川。令漢中王陸運至撫風以助軍。蓋漢水自洋川而西,灘磧多阻也。《志》云:「縣東里許漢江中有飲馬灘,每子午時,潮響如雷。又十里爲上濤、下濤,俱作雷聲。又五里爲鴛鴦灘,以江濱亂石錯起相對而名。又三里爲石門灘。
酉水,在縣東五十里。《水經注》:「漢水東徑石門灘,東會酉水。水北出秦嶺酉谷,南歷重山。有寒泉水,出縣東北寒泉山,西流合焉,又南注於漢水。或悞爲西水。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楊難當將趙溫等,攻宋將蕭坦於鐵城戍。坦擊破之,溫退保西水,即酉水也。今縣東三十里有高原堰,引酉水溉田。○金水河,《一統志》云:「在縣東百里。源出秦嶺,流經黃金谷,又南流入於漢水。
胥水,在縣西北。自城固縣流經此,東回南轉而入於漢。今縣西六十里有楊壩堰,縣西北七里有苧溪堰,縣西十五里有五郎堰,又西五里曰三郎堰,皆引胥水溉田。又有益水,亦在縣西。《志》云:「水源出北山益谷,南流入漢。
氵黨水,在縣西。亦曰駱谷水。《水經注》:「駱谷水出駱谷中,南流合於氵黨水,西南注於漢江。洛與駱通。《一統志》:「氵黨水出縣北之石銼山。今縣北五里有斜堰,又西北五里有土門堰,又北五里有黨濱堰,皆引氵黨水而成。
明月池,在縣西北,接城固縣界。《水經注》:「胥水東經七女塚。塚夾水羅佈如七星然。水北有七女池,池東有明月池,狀如偃月,皆相通注,謂之張良渠,蓋良所開。又百順池,在縣西二十二里,溉田五百餘頃。
罄險戍,在縣西境。東晉寧康元年梁州刺史楊亮遣其子廣襲仇池,爲苻秦梁州刺史楊安所敗。亮懼,退守罄險。即此。○洛口戍,在縣東。晉義熙六年桓玄餘黨桓石綏因盧循入寇,起兵洛口,自稱荊州刺史。胡氏曰:「洛谷水南流注漢,所謂洛口也。
胥水驛,在縣西北。唐廣明元年僖宗避黃巢之亂,自駱谷幸興元,至胥水。《九域志》:「洋州興道縣有胥水鎮。
西鄉,縣府東南二百二十里。東至石泉縣二百十里。漢城固縣地,屬漢置南鄉縣。晉改西鄉縣,屬漢中郡。宋、齊因之。西魏改豐寧縣,尋又置洋州及洋川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縣復曰西鄉,屬漢川郡。唐初復置洋州。天寶初,亦曰洋川郡。乾元初,復故,尋移治興道縣,而以西鄉爲屬邑。宋因之。端平中,縣廢。元復置,仍屬興元路。今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户五里。
洋源城,在縣南二十里。唐武德七年析西鄉縣置,屬洋州。寶歷初廢。又定遠城,《志》云在縣治南,後漢班超封邑也。亦曰平西城。《晉志》:「西鄉縣治平西城。宋元嘉十年仇池楊難當寇漢中,梁州刺史甄法護棄城奔洋川之西城,蓋即西鄉城也。
木馬城,在縣南。宋白曰:「梁大同間,於巴嶺側立東巴州,治木馬縣。蓋在此。又縣西有懷昌城。《隋志》:「西魏置懷昌郡,後周廢爲懷昌縣。大業初省。
皂軍山,縣南十五里。相傳張飛曾屯軍於此。又縣北十里爲清涼山,山南五里有清涼川。唐德宗興元初,以朱Г之亂,幸梁洋。山南節度使嚴震,具軍容迎謁於清涼川,是也。
巴山,縣南六十里。西接四川巴州界,即南鄭之大巴嶺也。今有大巴山巡司在縣東南三百里。○金竹山,縣南三百五十里。山多金竹,因名。
饒風嶺,在縣東北百六十里漢江北。饒風關在焉。宋紹興三年金撒離喝欲窺蜀,以吳扼和尚原,不得逞,乃自商於搗上津,陷金州,長驅趣洋漢。劉子羽時鎮興元,亟命將田晟守饒風關,又召吳入援。自河池日夜馳三百里至饒風,以黃柑遺敵。敵大驚,遂攻關,不能克。乃更募死士,繇間道自祖溪關入,繞出後,乘高以瞰饒風。諸軍不支,遂潰。敵入洋州,陷興元。紹定四年蒙古拖雷入大散,破鳳州,陷梁洋,出饒風,浮漢而東,攻金人於汴。饒風者,梁州東面之險也。
陽都坂,在縣西北。《水經注》:「水南經陽都坂東。坂自上及下,盤折一十九曲,西連寒泉嶺。《漢中記》:「自西城涉黃金峭、寒泉嶺、陽都坂,皆峻百重、絕壁萬尋者也。
漢水,在縣北。自洋縣流經縣界,又東入石泉縣界。《水經注》:「漢水又東會洋水。川流漫闊,廣幾里許。
洋水,在縣東二十里。出縣東南三百五十里之星子山,西北流,合木馬河。木馬河在縣南,一名馬源水,源出巴山,東北流,合於洋水,注於漢江。《志》云:「縣西南三十里有金廂堰,分渠二十五。又有空渠堰,分渠二。又五渠堰,在縣南三里,分渠五。官莊堰,在縣南二里,分渠二。皆洋水之支流也。縣南十五里,又有西龍溪堰。又南十里爲東龍溪堰。縣西又有平地堰,地名西峽。又西南有驚軍壩、洋溪河、高川河、高頭壩、長嶺岡、黃池塘、羅家坪、阿羅關塘等堰,凡八處。皆陸續開修,引水溉田處也。
七十二渡河,在縣南五十里。源出金竹山。其流縈迴,可渡者凡七十二處,亦流入於洋水。
水,在縣西北。《水經注》:「漢水過黃金谷南,又東得蘧溪口,溪出長安西南之就谷,南流經巴溪戍西,又南徑陽都坂東而南注於漢,謂之水口。胡氏謂即後魏除口戍。悞也。
子午水,縣東百二十里。出子午谷南,流入漢水。今有子午鎮巡司,在縣東北百八十里。
饒風關,見前饒風嶺。關北四十里又有祖溪關,即金人攻饒風之間道也。○鹽場關,在縣東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

鳳縣,府西北三百八十里。北至鳳翔府二百六十里,西至鞏昌府成縣二百七十里。漢武都郡之故道縣。東晉時,爲仇池氐所據。後魏置梁泉縣及固道郡於此,又置南岐州。西魏改郡曰歸真。後周廢郡,改州爲鳳州。隋大業初,改爲河池郡。唐復爲鳳州。天寶初,亦曰河池郡。乾元初,復爲鳳州。唐末,置感義軍,尋廢。朱梁貞明初,王建置武興軍。後唐長興三年軍廢。五代周顯德二年後蜀置威武軍。宋復曰鳳州。元以附郭梁泉縣省入。明初,改州爲縣。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户六里。

故道城,即今縣治。《志》云:「邑有蠻夷曰道。漢王從故道出陳倉,定三秦。又曹參攻故道,是也。後漢亦屬武都郡。魏晉因之。後爲仇池氐所據。後魏初,置涼泉縣,尋改曰梁泉。歷代皆爲州郡治。後唐同光三年郭崇韜等伐蜀,入散關,議先取鳳州,因其糧以圖蜀。乃倍道而進,會鳳州來降,喜曰:「平蜀必矣。宋仍曰梁泉縣。元省。《志》云:「鳳州北連大散,南出褒斜,秦、楚之要膂也。
黃花城,在縣北六十里。漢故道縣地。唐武德四年分梁泉縣置,以黃花川爲名。寶歷中廢。有黃花谷,五代周顯德二年王景敗蜀兵於此。
威武城,在縣東北六十里。五代梁貞明初,蜀王建置城於此,爲戍守之地。五年蜀將王宗播伐岐,入大散關而還,分兵戍威武城。六年蜀將王宗儔等分道出散關故關伐岐,尋還,王宗晏等分屯威武城。後唐同光三年伐蜀,前鋒李紹琛攻威武城,城降。周顯德二年遣王景等伐蜀,入散關,攻秦鳳諸州鎮,戰於威武城,不利。即此。○龍安城,在縣西。《隋志》:「西魏有龍安、商樂二縣。後周廢。又漢王城,《志》云在縣南四十里。漢高嘗屯兵於此,城因以名。
九峰山,縣東北五里。有九峰攢聚。又禦愛山,在縣東北三十里。韋莊《入蜀記》:「僖宗西幸,嘗愛其雄秀,因名。○鳳凰山,在縣東五里。縣以此名。又縣南十里有南岐山,洞壑頗勝。
武都山,在縣南六十里。山有谷產雄黃。又紫柏山,在縣東南七十里。山有七十二洞,稱爲幽勝。○板閘谷,在縣北百里。宋開禧二年金人窺大散關,繇板閘谷繞出關後,是也。
嘉陵江,在縣北一里。自鳳翔府寶雞縣界流入境,又西流入徽州兩當縣界。有羊乳灘,湍激可畏。詳見四川大川嘉陵。○褒水,在縣東南。出城固縣之北山,曲折流,入縣境,經褒谷中,入褒城縣界,亦謂之紫金水。
紅崖河,縣西四十五里。出縣西北山谷中,歷兩當縣界,流入嘉陵江。又野羊河在縣南七十里,出紫柏山,亦流入於嘉陵江。
大散水,在縣東五里。出大散關,流經縣西南,入於嘉陵江,亦謂之故道水。又有黃花川,亦在縣東。《水經注》:「大散關水流入黃華川,是爲黃華水也。《志》云:「縣東之水,爲斜谷河、紫金水;縣西之水,爲小峪河、紅崖河;縣南之水,爲東溝河、野羊河。其流俱注於嘉陵。
利民堤,在縣西。又有子堰,《志》云:「宋祥符二年置。○涼泉,在縣西二十里,西流與嘉陵江合。後魏以此名縣,尋改梁泉。涼與梁古通用也。
大散關,在縣東北百二十五里,與鳳翔府寶雞縣分界。關傍舊有鬆陵堡,屬縣境。置戍於此,與關城爲唇齒。今松陵堡已廢,惟縣南百二十里有鬆林驛,爲往來通道。詳見前重險散關。○清風關,在縣東百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縣南百二十里有留壩巡司。
仙人關,在縣南百二十里,近略陽縣界。宋紹興三年金人入興元。吳守仙人關,自西縣間道會劉子羽於三泉,子羽留共守。曰:「關外蜀之門户,不可輕棄。復往守仙人關。紹興四年與弟破金人於此。端平二年曹友聞卻蒙古將汪世顯於大安,遂引兵扼仙人關。《一統志》:「仙人關,路分左右。自成州經天水出皂郊堡,直抵秦州,此左出之路;自兩當趣鳳縣,直出鳳翔大散關,至和尚原,此右出之路也。
武休關,在縣西南百餘里。宋紹興三年金將撒離喝自金、洋入興元,劉子羽拒之於三泉,乃繇斜谷北去。子羽謀邀之於武休,不及。嘉定十二年金人敗宋將吳政於黃牛堡,乘勝攻武休關。守將遁去,金人遂破興元。又破大安軍,連破洋州。紹定四年蒙古拖雷入大散關,破鳳州。一軍徑趣華陽,屠洋州。一軍攻武休,開生山,截焦崖,出武休東南,遂圍興元。軍民散走,死於沙窩者,數十萬。焦崖,今棧道名。
馬嶺關,縣西三十五里。亦曰馬嶺寨。五代周顯德二年遣將王景等入散關,攻蜀秦州。蜀將李廷遣別將據馬嶺寨,即此。又縣西有畫眉關。《志》云:「縣境大散、仙人、武休、馬嶺、畫眉等關,皆當秦蜀之交,爲褒斜要路。○橫山寨,在縣西北。吳敗金人於仙人關。賊宵遁。遣將張彥劫橫山寨,王俊伏河池,扼其歸路,又敗之。
黃牛堡,縣西北百五十里,近鞏昌徽州及鳳翔隴州界。五代周顯德二年王景攻蜀,入散關,拔黃牛等寨。宋紹興三十年金人大舉入寇,徒單合喜扼大散關,遊騎攻黃牛堡。守將李彥告急。吳馳至殺金坪,駐青野原,援黃牛。又遣別將彭青至寶雞渭河,夜劫橋頭寨,破之。金人引卻。嘉定十一年金人入西和階成州,復犯大散關。守將劉雄遁去。又犯黃牛堡,興元都統吳政拒卻之,進軍大散關。十二年吳政及金人戰於黃牛堡,死之。金人乘勝攻武休關,是也。橋頭寨,見鳳翔寶雞縣。
回車戍,縣南百六十里。梁太清中,西魏將楊寬繇陳倉取回車戍,入斜谷關。即此。置口戍,在縣西南。宋開禧二年興州將母思以重兵守大散關。時吳曦叛降金,聞金兵至,因撒驀關之戍。金人繇板閘谷繞出關後,思孤軍不能支,遂陷。曦退屯置口,旋還興州。或曰:「置口在略陽北。亦作沮口。
唐倉,鎮在縣北三十里。周顯德二年王景等伐蜀,進至威武城。蜀將李廷遣別將據馬嶺寨。又遣兵出斜谷,屯白澗。又分兵出鳳州北唐倉鎮及黃華谷,絕周糧道。景遣兵抵黃花,又分兵趣唐倉,扼蜀歸路,旋敗蜀兵於黃花。蜀兵奔唐倉,周兵又敗之,於是馬嶺、白澗兵皆潰。廷等退保青泥嶺,蜀人以秦州降。其斜谷援兵亦潰,成階二州皆降。《志》云:「白澗鎮在縣東北,即是時蜀將李廷分兵屯戍處。
固鎮,縣西百二十里。當略陽青泥嶺之東北,亦近鞏昌府徽州東界。《九域志》:「河池縣有固鎮。是也。五代梁乾化四年蜀興州將王宗鐸攻李茂貞階州及固鎮,破細沙等十一寨,又破長城關等四寨。貞明元年王宗翰侵岐,出青泥嶺,克固鎮,與李茂貞秦州兵戰於宜陽川。石晉開運末,時契丹入汴。蜀將李繼勳等乘間攻固鎮,拔之。進攻鳳州,不克,退保固鎮。李昊曰:「賊若復據固鎮,則興州道絕,不復能救秦州矣。請遣兵急攻鳳州。既而蜀將漢韶復攻鳳州,軍固鎮,分兵拒散關以絕北軍援路。鳳州尋降於蜀。周顯德二年王景圍鳳州,別將韓通分兵城固鎮,以絕蜀之援兵,遂克之。薛居正《五代史》:「鳳州固鎮之地,周顯德六年升爲雄遠軍。蓋是時初定,秦、鳳、階、成四州,置軍以扼蜀人之衝也。泥陽川,見鞏昌府成縣。
土門隘,在縣西南。《一統志》:「自青岡平過武休山寨,甚險峻。元汪世顯取蜀,道經此。又《漢中野錄》云:「斜谷、榆林、竇家、石樓、西谷、梁州山、土地埡、羊城,凡八隘,皆稱險阨。○桑平鋪,《輿程記》曰:「在縣南百里。此爲古陳倉道。
長橋,在縣東北。宋開禧三年楊巨源引兵復大散關,與金人戰於鳳州之長橋,是也。○草涼樓驛,在縣東北六十里。唐玄宗西幸,嘗駐蹕於此。又東北六十里爲東河橋驛,入寶雞縣界。三岔驛,在縣南七十里。又南六十里,即松林驛也。餘見前褒斜道。
附見
漢中衛,在府城內,洪武四年建,領千户所五。

寧羌州

[编辑]

寧羌州,府西三百里。西至鞏昌府成縣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四川廣元縣二百里,東北至鳳縣六百里。

古白馬氐羌之地。漢爲武都郡沮縣地。晉亦爲武都郡地。後爲楊茂搜所據,劉宋討平之。後魏時屬東益州盤頭郡,尋廢。後周爲長舉縣地,屬華陽郡劉宋時,郡寄理州下,未有實土。今見下沔縣及略陽縣。隋大業初,屬順政郡。唐亦爲興州長舉縣地。宋因之。明初爲沔縣地,置寧羌衛於此。成化二十二年改置寧羌州編户四里,領縣二。今仍曰寧羌州。
州北控褒斜,南衛蜀口。自秦楚相爭,州境已爲孔道。歷漢、魏至今,未有梁、益有事,而金牛得免於驛騷者也。蘇氏曰:「大散以南,劍門以北,中間幾及千里。山谷紛糾,險阨相錯,自古惟漢高出陳倉,鄧艾走陰平,深得用兵之意。若角材衡力,爭勝於尺寸間,未爲良策矣。
金牛廢縣,州東北七十里。漢葭萌縣地,屬廣漢郡。唐初爲綿谷縣地。武德二年析置金牛縣,屬褒州。八年州廢,屬梁州。寶歷初,廢爲金牛鎮。天復二年西川將王宗播攻興元,破金牛、黑水、西縣、褒城四寨。又朱梁乾化初,岐兵圍安遠。蜀將王宗弼等赴救,敗岐兵於金牛。宋亦爲金牛鎮。紹興三年撒離喝入洋州,陷興元,至金牛鎮,四川大震。薛居正曰:「三泉縣東六十里有金牛鎮。《一統志》:「金牛廢縣在褒城縣西百八十里。今爲金牛驛。州城,明洪武十三年所築衛城也。成化中,改爲州治。嘉靖二十五年增修。萬歷二十三年重葺。城周四里有奇,有門四。
白水城,在州西南。漢縣,屬廣漢郡。後漢因之。蜀漢炎興初,魏鐘會入陽平關。姜維自陰平退趣白水,遇廖化、張翼等,合兵守劍閣,是也。晉仍曰白水縣,屬梓潼郡。安帝時立白水郡。劉宋因之。元嘉十二年爲仇池楊難當所據。十九年裴方明討之,克其白水城,遂平仇池。泰始中,以白水郡授仇池楊元和。其後楊氏嘗爲郡守。西魏郡廢,又以白水縣併入平興縣。平興,今見四川昭化縣。
れ塚山,在州東北四十里。即《禹貢》之れ塚也。漢水出焉。見前名山れ塚。○冠山,在州城南。舊《志》:「州西有白馬山。山下爲羊鹿坪,州治憑焉。今州城亦曰白馬城也。又有月山,在州東一里。
魚鰲山,在州東南。宋紹定四年蒙古拖雷入漢中,分兩軍。東軍屯於興元、洋州之間,以趣饒風關。西軍繇別路入沔州,取大安軍路,開魚鰲山,撤屋爲筏,度嘉陵江,入關堡,並江趣葭萌,略地至西水縣,破城寨百四十而還。西水城,今見四川閬中縣。《志》云:「州東南二十五里有龍首山,本名馬面山。弘治十一年以山巔崔Σ如龍首,勅改今名。州東南七十里有天池山,上有池,或以爲即魚鰲山也。又有龍洞山,在州西南四十里。
五丁山,州北三十里。其峽曰五丁峽,亦曰金牛峽。相傳即秦作五石牛紿蜀,蜀令開道引之處也。《一統志》:「金牛峽,在沔縣西百七十里。
天臺嶺,《志》云:「在州東五十里。其山高而頂平,因名。嶺下有鐵鎖橋。
漾水,即漢水也。出れ塚山下,東流入褒城縣境。先主斬夏侯淵,欲度漢水攻陽平關。魏人議依水爲陳,郭淮曰:「不如遠水爲陳,引而致之,渡而後擊之。備疑不敢渡,即此處也。又沮水,亦在州東,自略陽縣流入境,合於漾水。
西漢水,在州東。源出秦州れ塚山,歷西和成縣至略陽縣西南,又南經州東,而合於嘉陵江。詳附見大川漢水。○嘉陵江,亦在州東。自略陽縣南流經州界,合西漢水,又南入四川廣元縣境。
白水,在州西。自略陽縣流入,又西南入鞏昌府階州境。《志》云:「白水源出洮州衛西傾山,下流至四川昭化縣北,合於嘉陵江。其在州境者,亦曰葭萌水。水有津關,即所謂白水關也。宋元嘉十一年梁州刺史蕭思話擊敗氐王楊難當之衆,悉收漢中故城,置戍於葭萌水。即白水矣。今州西三十里,有泗水縈繞城下。或以爲即白水之支流云。
莏水,在州東北七十里。《水經注》:「源發武都氐中,南流繞張魯城東,又南過陽平關西而南入沔,謂之莏口雲。
陽平關,州東北九十里。亦曰陽安關,或謂之關城。西北隔莏水,對張魯城。《水經注》:「張魯城因即崤嶺。周回五里,東臨浚水穀,杳然百尋。西北二面,連峰接崖,莫究其極。從南爲盤道,登陟二里有餘。庾仲雍以山爲白馬塞,東對白馬城,名陽平關,是也。關城西帶莏水,南面沔川。城側二水之交,亦曰莏口城。建安二十年曹操徵張魯。魯使弟衛拒關堅守,橫山築城十里餘。操初聞陽平城下,南北山相遠,不可守。及至陽平,不如所聞。攻山上諸屯,皆峻絕難登。既不時拔,士卒傷損者多,軍食又盡,意欲拔軍截山而還。會前軍夜迷,悞入張衛別營。衛軍驚潰,乃拔之。晉孫資所云,魏武陽平之役,危而後濟者也。二十二年先主取漢中,屯陽平,與夏侯淵相拒。法正曰:「魚腹與關頭實爲益州禍福之門。建興五年武侯討魏,至漢中,屯於沔北陽平石馬。後主時,謂之陽安關。景曜五年鐘會謀蜀。姜維表請護陽安關口。後主不聽。既而聞魏兵且至,乃遣張翼等詣陽安關口,爲諸圍外助。未及至關,會徑自駱口入,分兵圍漢、樂二城,徑趣陽安關口,下其城,是也。自晉以後,謂之莏口城。義熙二年仇池氐王楊盛,遣其將苻宣等入漢中。秦梁州別駕呂瑩起兵應宣。刺史王敏攻瑩,瑩求援於盛。盛遣軍臨莏口,敏退屯武興。宋白曰:「劉宋時,嘗僑立華陽郡於莏口城,其後皆謂之白馬城。齊建元元年李烏奴叛入白水氐,依氐王楊文弘,引氐兵寇梁州,陷白馬戍。梁州刺史王玄邈擊卻之。二年李烏奴復寇梁州。梁、南秦二州刺史崔慧景發梁州兵屯白馬,與益州兵覆背擊之。烏奴敗保武興。永明十年武興氐王楊集始寇漢中,至白馬。梁州刺史陰智伯,遣軍主桓盧奴等擊破之。梁天監四年梁州長史夏侯道遷以漢中叛降魏。白馬戍主尹天寶引兵擊之,圍南鄭,敗死。五年武興氐楊集義圍魏關城。魏將傅豎眼擊破之,進克武興。杜佑曰:「關城在西縣西四十里。《一統志》:「關在褒城縣西百八十里。今爲陽平驛。驛後又有雞鳴山,相傳昔人屯兵於此。敵兵潛至,雞鳴乃覺。又傍有擊鼓山,亦因敵至、擊鼓拒敵而名。近代賊營寧羌,官軍討之,至沔縣。賊繇陽平關過河趣鞏昌,陷兩當鳳縣。即此。
白水關,在州西南九十里,接四川昭化縣界。章懷太子賢曰:「關在金牛縣西。杜佑以爲在縣南也。東北去關城一百八十里。胡氏曰:「漢陽西縣有白水關。廣漢郡白水縣,亦有白水關。自源徂流,同一白水也,故皆以白水爲名。後漢建武六年詔隗囂從天水伐蜀。囂上言:「白水險阻,棧閣敗絕。即此。建安十六年劉璋使楊懷高沛戍白水關。先主屯葭萌,令督白水軍。既而先主紿斬懷沛,勒兵至關頭,併其兵,遂進據涪城。魏景元四年諸葛緒追姜維於陰平橋頭,不及,還向白水,與鍾會合。晉大寧初,成李雄遣其將李含等出白水,李壽等出陰平,擊仇池楊難敵,含等敗歿。梁天監十四年任大洪破魏東洛、除口二戍,進圍白水關城。魏益州刺史傅豎眼,遣將薑喜擊走之。十五年魏傅豎眼去益州,晉壽降於梁。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張齊敗魏兵於葭萌,進圍武興。魏復使傅豎眼還益州,入武興。張齊退還白水,數侵魏之葭萌。傅豎眼復遣將擊取之。既而齊襲攻白水。魏梓潼太守苟金龍時領關城戍主,會疾,其妻劉氏帥民拒守。井在城外,爲梁兵所據。會天大雨,救亦至,梁兵引卻。王氏曰:「白水,蜀口要地也。吳賀邵嘗言,劉氏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張萱《漢南紀》:「蜀有陽平關、白水關、江關,是爲三關。《宋史》:「理宗寶慶元年蒙古破關外諸隘,至武階。四川制置使鄭損棄沔州,遁。於是三關不守。宋將曹友聞救卻之。此三關,謂仙人、陽平、白水也。漢中西面之險,以三關爲最。近代賊渡利州河,犯陽平、白水關,土人拒之。賊東走奉節。白水之固,於今爲烈矣。涪城,見四川綿州。江關、奉節,見四川夔州府。
百牢關,在州西南。隋開皇中置,以蜀路險,號曰百牢也。或曰其地有百牢谷,因名。又州東有豬屋關,州西有牢固關、七盤關,州北有略陽關。《志》云:「皆秦蜀要沖之地。
除口戍,在州東。梁天監十四年任大洪破魏東洛、除口二戍,進圍關城。魏將傅豎眼遣兵敗之,乃還。《水經注》:「漢水西南徑關城北有除水,出西北除溪,東南流,入於漢。除口戍,當置於此。漢水,西漢水也。東洛,見四川昭化縣。黃壩驛,在州西五十里。《通志》:「陽平驛,在州西北八十里。似悞。
沔縣,州東北百九十里。東南至府城百二十里。漢爲漢中府之沔陽縣。後漢因之。曹魏末,嘗爲梁州治。晉仍爲沔陽縣,屬漢中郡。後沒於楊茂搜。劉宋取其地,復爲沔陽縣。齊因之。後魏時縣屬華陽郡。西魏屬興州。隋廢沔陽入西縣,屬梁州。唐、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置鐸水縣遷沔州治焉,尋省縣入州。明初,又改州爲縣,屬漢中府。成化中,改今屬。城周一里有奇,編户五里。
沔陽城,縣西南三十里。舊《志》云:「在西縣東南十六里。漢縣治此。隋省。《水經注》:「沔水東經沔陽故城,相傳蕭何所築。後漢建安二十四年先主北定漢中,始立壇即漢王位於此。其城南臨漢水,北帶通逵,南面崩水三分之一。是漢時故城又在今縣南漢水濱矣。是城蓋宋齊間所置也。《郡國縣道記》:「先主置武興督於沔陽城。○華陽城,在縣東南四十里。後魏析沔陽縣地置,華陽郡亦治焉。《隋志》:「梁嘗置華州於此。西魏俱廢入沔陽縣。
西縣城,在縣西四十里。本沔陽縣地。亦曰白馬城,以旁有白馬山,山石如馬,望之逼真也。《郡國縣道記》:「西縣本名白馬城,亦謂之莏口城。蓋悞爲白馬關城矣。晉永和二年桓溫平蜀,以蜀漢流人立晉昌郡。說者謂治於白馬城。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楊難當襲梁州,破白馬,獲晉昌太守張範,是也。後魏置れ塚縣,屬華陽郡,俗仍名白馬城。西魏廢帝欽元年達奚武攻漢中。梁武陵王紀遣將楊乾運援之,至劍北。奚武大破之於白馬。隋大業三年改爲西縣,屬漢川郡。唐武德二年於縣置褒州。八年州廢,縣屬梁州。天復二年王建攻興元,其將王宗播克西縣寨,尋取興元。使王宗綰城西縣,號曰安遠軍。朱梁乾化初,岐兵圍蜀將王宗侃於安遠,不克而還。貞明六年蜀主衍北巡,次安遠城。遣軍伐岐,尋自安遠引還。後唐平蜀,仍曰西縣。宋因之,仍屬興元府。紹興三年金人入洋州,吳保西縣,是也。元初,改屬沔州,尋省。《九域志》:「西縣東至興元府百里,西南至利州三百九里。
西樂城,在今縣西南。《水經注》:「沔水東徑沔陽故城南,又東徑西樂城北。城在沔陽東山上,周三十里,甚險固。城側有谷,謂之容裘谷。道通益州,山多羣獠。武侯築此以爲防遏,即漢、樂二城之一也。《三國志》:「建興七年丞相亮徙府營於南山下原上,築漢城於沔陽,樂城於城固。此即漢城也。對樂城而言,故曰西樂。景曜二年護軍蔣斌守漢城。六年魏鐘會來伐,分兵圍之,引兵徑進,遂入陽安關。又晉寧康初,梁州刺史楊亮守西樂城,爲苻堅所敗。杜佑曰:「西樂城,在西縣西南。《水經注》以爲在沔陽東山上,似悞。又蜀漢延熙中,姜維請建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諸圍戍。其城皆在今階成鳳沔間雲。○石馬城,在縣東二十里。蜀漢建興五年武侯伐魏至漢中,屯於沔北陽平、石馬。此即石馬城。或以爲諸葛壘,亦曰諸葛城。隋置白馬鎮於此。
三泉城,在縣西南七十里。唐置。《舊唐書》:「武德四年分利州綿谷縣置南安州,領三泉、嘉平二縣。八年廢南安州及嘉平縣,以三泉屬利州。天寶元年改屬梁州,移治沙溪之東,即今城也。《續通典》:「三泉縣,在興元府西南二百十里。本後魏正始中分葭萌縣置,以界內三泉山爲名。唐光啓二年幸興元,寧、鳳翔等軍逼車駕。遣神策軍使王建帥步兵戍三泉。天復二年昭宗幸鳳翔,王建引兵趣鳳翔。山南西道節度使李繼密遣兵戍三泉以拒之,爲西川將王宗播所敗。後唐同光三年伐蜀。前鋒李紹琛大敗蜀兵於三泉,遂兼行趣利州。宋乾德三年王全斌伐蜀。別將史進德敗蜀兵於三泉寨。蜀既平,以三泉爲蜀道之口,命直隸京師。至道二年建爲大安軍,旋廢。紹興三年復置大安軍。是年,金人入洋州。劉子羽焚興元,退保三泉。嘉定十二年金人破大安軍及洋州。都統張威遣石宣邀擊金人於大安軍,大破之。端平二年蒙古將汪世顯搗大安。曹友聞擊卻之。三年蒙古陷興元。曹友聞方扼仙人關,四川制置使趙彥吶檄友聞控制大安以保蜀口。及戰敗,蒙古遂長驅入蜀。一月之間,利州、潼川、成都三路悉見傾陷。元初爲大安州。至元二十年降爲縣,屬沔州。明初廢。今爲大安關。宋《九域志》:「興州東南至三泉縣一百四十五里,自三泉西至利州一百八十九里,又三泉西至陽平關二十里。《寰宇記》:「城東門外瀕江石上有三泉品列,縣因以名。
れ塚山,縣西百二十里,與寧羌州接界。又縣西九十里有普明山,東接金堆,西連れ塚,大安水出焉。
烽燧山,在縣治西。昔嘗置烽燧於山上。又縣治北一里有臥龍山。○鐵山,在縣北五里。山出鐵。《志》云:「宋姚仲置寨於此,以拒金人。又劉子羽曰:「川口有鐵山棧道之險。謂此也。按兀術攻仙人關,自鐵山鑿崖開道。又吳曦以階、成、和、鳳四州降金,表鐵山爲界。似山當在略陽境內,非此鐵山也。
定軍山,縣東南十里。有兩峰對峙。漢建安二十三年先主取漢中,與夏侯淵相拒於陽平關。久之,先主自陽平南度沔水,緣山稍前,營於定軍山。淵引軍來爭,先主使黃忠乘高下擊,遂斬淵。諸葛武侯葬於此山下,有武侯督軍壇。又有八陣圖在山之東麓,所謂高平舊壘也,遺址僅存。宋紹興三年金人陷洋州,逼興元。劉子羽邀吳同守定軍山,即此。《華陽國志》云:「定軍山,北臨沔水。○武興山,在縣東北十五里。蜀漢置武興督,蓋以山名。《一統志》:「山南臨漢江,古武興郡蓋治此。恐悞。《名勝志》:「武興山,在略陽城西一里。峰巒秀出,竹柏蔚然。
龍門山,在縣西南六十里。舊《志》:「山南去廢大安軍城十里。懸崖環合,溪壑交流,有雞冠隘、龍尾坡諸險。宋端平三年蒙古陷興元,四川制置使趙彥吶檄曹友聞守大安軍。友聞遣弟萬等上雞冠隘,多張旗幟,示敵堅守。友聞選精騎夜渡江,往流溪設伏,約內外夾擊。蒙古兵至,萬出戰。友聞帥所部兵馳至隘下,入龍尾頭。萬亦出隘口,與友聞會。會大風雨,敵以鐵騎衝突,兩軍悉沒,敵遂長驅入蜀矣。江,即漢江,在大安城東。流溪,漢江東之小溪也。○潭毒山,在縣西八十五里。或以爲即宋紹興二年劉子羽所守之潭毒山也。今見四川昭化縣。
白崖,在縣西北。舊《志》云:「在大安軍東北八十里。宋元嘉十九年魏取仇池。既而仇池楊文德復叛,據白崖。即此處。又石頂原,在縣南三十里。宋時置關於此,最爲險要。○百丈坡,在縣東北二十里。《輿程記》:「繇鳳縣南百里桑平鋪而入,至此而出,路長二百里,爲古陳倉道。漢高祖出故道襲陳倉,蓋繇此。今荒塞。
漢水,在縣南十里。自寧羌州境流入縣界,又東流入褒城縣境,亦曰漾水。其別源曰沮水,自略陽縣流經縣西三十里,又東南流,合於漢水。
大安水,在縣西九十里。源出普明山,又東南流,經廢大安城西而入於漢江。又容裘水,在縣西南。《水經注》:「源自巴嶺西北流,徑西樂城東而注於漢水。
黃沙水,在縣東四十里。有天分堰引水溉田。《志》云:「黃沙水源出縣東北四十里之雲山,下流入於漢。又有養家河,在縣南二十里,或曰漾水之支流也。今縣南三十里爲白崖堰。又南五里爲馬家堰。縣東南三十里又有石燕子堰。俱引以溉田。又舊州河,在縣北二十五里,引爲石剌塔堰。又羅村河,在縣西南百九十里,引爲羅村堰。俱有灌溉之利。
黃牛川,在縣西。朱梁乾化初,岐兵圍安遠。蜀將王宗弼等赴救,敗岐兵於金牛,又敗之於黃牛川,進至城下,與城中兵夾擊之。岐兵解圍遁去。又龍尾灘,在縣西南。《志》云:「大安軍龍尾灘,繇鳳州入閬州之道也。宋開禧中,四川帥安丙殺楊巨源於此。蓋即龍尾坡矣。
明珠曲,在縣西。或曰,西縣城旁有白馬河。其上流爲龍門溝,南流入於漢水。水所折旋處,有明支曲、鳧口之名。朱梁乾化元年岐兵圍蜀安遠軍。蜀將王宗等救之,壁於廉、讓之間,與興元軍合擊岐兵,大破之於明珠曲,又破之於鳧口,是也。廉、讓二水,見褒城縣。
大安關,即故三泉縣也,以宋兼置大安軍而名。又石頂關,置於石頂原。二關皆爲控扼要地。《志》云:「縣西百里爲金牛驛。蓋即州境之金牛廢縣矣。又順政驛,在今縣治西。
廣石戍,在縣西。先主謀取漢中,屯陽平關。魏將張屯廣石。先主攻之,不克。既而夏侯淵敗沒,自廣石引兵還陽平。廣石蓋與陽平關相近也。又石團寨,在縣西北。孟蜀時,置寨以守劍北。宋乾德二年王全斌伐蜀,下興州,乘勝拔石、魚關、白水等二十餘寨,別將敗蜀兵於三泉,是也。○魚關寨,或曰近興州。宋紹興中,貯錢帛於此,以給軍。
魚孔隘,在縣西。宋淳三年蒙古破大安軍。宋將楊世安守魚孔隘,孤壘不降。詔即以世安知大安軍,是也。又德勝堡,亦在故大安城西南。宋嘉熙元年廣西恩州土酋田興龍敗蒙古兵於此。

略陽縣,州東北三百十里。東南至府城二百十里,西至鞏昌府成縣二百十五里。漢武都郡沮縣地。三國漢置武興督於此。晉仍爲沮縣地。晉惠帝時,嘗爲楊茂搜所據。後魏太和中,置南梁州於此。尋改爲東益州,治武興郡,又僑置略陽縣。梁大同十二年得其地,置武興蕃王國。西魏改爲興州,兼置順政郡,而改縣爲漢曲縣。隋初,郡廢。開皇十八年改爲順政縣。大業初,又改興州爲順政郡。唐復曰興州。天寶初,亦曰順政郡。乾元初,又爲興州。宋因之。紹興十四年爲利州西路治所。紹熙五年罷。開禧三年吳曦叛,偽改興德府。曦誅,改曰沔州。慶元二年復爲利州西路治。嘉定三年又罷。十一年復置。端平三年兵亂,廢。元移州治鐸水縣,而改州治順政縣爲略陽縣,仍屬沔州。明初,改屬府。成化二十二年改今屬。縣城周四里,編户四里。

武興城,即今縣。《元和志》云:「先主以地當衝要,置武興督守此。築城甚固,周圍五百許步,惟開西北一門,外有倉壘,三面周匝。自晉以後,皆謂之武興城。義熙二年仇池楊盛略漢中。後秦梁州刺史王敏退屯武興。宋元嘉三年仇池氐楊興平內附,梁、南秦二州刺史吉翰遣始平太守龐諮據武興。氐王楊玄遣弟難當來爭,諮擊走之。昇明元年以楊文弘爲北秦州刺史,退治武興。齊建元二年晉壽民李烏奴叛,數寇梁州,爲州兵所敗,走保武興。既而梁、南秦二州刺史崔慧景遣長史裴叔保攻烏奴於武興,爲氐王楊文弘所拔。是年,以楊難當之孫後起爲北秦州刺史武都王,鎮武興。永明十年氐王楊集始以武興降魏。建武四年復來降。永元二年又叛降魏。魏仍使歸守武興。梁天監二年氐王楊紹先等始貳於魏,尋稱帝。五年魏克武興,執紹先,置武興鎮。尋改爲東益州,領武興等郡。十四年叛氐圍武興,魏南秦州刺史崔暹擊破之。大同初,紹先因魏亂,自洛陽逃還,復據武興。時梁克漢中,紹先子智慧表求歸國。詔即以爲東州刺史。十二年仍附梁,梁因置武興蕃王國授之。大寶二年西魏將達奚武取武興,滅楊氏,因改置興州及順政郡。隋唐以來,因之。柳宗元《興州江運記》所謂“崖谷峻絕,十里百折”者也。宋建炎四年張浚以富平之敗,退保興州。或請移治夔州。劉子羽曰:「四川全盛,敵欲入寇久矣,直以川口有鐵山棧道之險,未敢遽窺耳。今不堅守,縱使深入,而吾假處夔峽,遂與關中聲援不相聞,進退失計,悔將何及?今留駐興州,外系關中之望,內安全蜀之心,呼召諸將,收集散亡,分佈險隘,堅壁固壘,庶幾有濟。浚從之。於是蜀始可守。及開禧三年吳曦引金人入鳳州,以階、成、和、鳳四州畀之,表鐵山爲界。曦即興州爲行宮,改州爲興德府,稱蜀王。安丙等討平之。於是始改爲沔州。端平二年蒙古入犯,自鳳州至西縣,搗西池谷,距沔九十里。既而自白水關入六股渠,距沔六十里。沔無城郭,依山爲阻,知州高稼力戰不能支,遂陷。蒙古將汪德臣因築城屯守,既又取利州城之。而蜀口之險,盡入於敵矣。
長舉城,縣西百里。本漢沮縣地。後魏爲梁州華陽郡地,尋析置長舉縣及盤頭郡於此。正光五年秦州賊莫折念生遣其黨竇雙攻盤頭郡。東益州刺史魏子建遣將竇念祖擊破之。後周郡廢,縣屬順政郡。隋屬興州。唐因之。後唐同光二年伐蜀,前鋒將李紹琛等至長舉,其興州將以所部兵降,是也。宋仍屬興州。元廢。
鳴水城,縣西南百十里。漢沮縣地。後魏置落叢郡。魏收《志》:「落從郡領武都、明水二縣。明水,即鳴水矣。西魏改置落叢縣。隋開皇初,郡廢。六年改縣曰廚谷,屬興州。八年又改曰鳴水。唐因之。寶歷初,縣廢。
仇池城,在縣西北百六十里。《隋志》:「西魏置仇池縣,後改曰靈道。隋屬興州。大業初,省入順政縣。又有修城廢縣,在縣西境。後魏太和中置郡,治平洛縣。西魏改縣曰廣長。後周郡廢,又以所屬下阪縣省入。隋仁壽初,改爲修城縣。隋末廢。又柏樹廢縣,亦後魏置,屬修城郡。後周廢入廣長縣。
玉女山,在縣治東南。山高千仞,多雲霞覆之,不見其巔。山多白石,修潔如人形,因名。縣西二里有堡子山,或以爲武興山也。又有八渡山,在縣北十五里。山下水流環繞,可渡凡八處,因名。
盤龍山,縣西五里。下有泉水,灣環如盤龍,上有磚浮圖。或以此爲龍門山。後魏太和中,以氐帥楊靈珍爲南梁州刺史。靈珍舉郡降齊,魏主詔李崇討之。崇自武階槎山分道而東,表里襲之。靈珍遣從弟建屯龍門,自帥精勇萬人屯鷲峽,龍門之北數十里中,伐樹塞路,鷲峽口聚石,臨崖下之,以拒魏兵。崇命統軍慕容炬帥衆從他路入,夜襲龍門,破之。崇自攻鷲峽,靈珍敗走,遂克武興。胡氏曰:「鷲峽在龍門之西南。今亦見鞏昌府成縣。
大丙山,縣南三十里。山有丙穴。其相連者曰小丙山。《志》云:「山在沔縣西北八十里。蓋與縣接界也。亦名大景。小景山,唐諱丙,改曰景。又寒山,在縣南百里。山高聳,嘗有積雪覆其巔。○廚谷山,在縣南三百里。崖穴間嘗興雲霞,如廚爨之狀。
飛仙嶺,在縣東南四十里。上有閣道百餘間,即入蜀大路也。又分水嶺,在縣東南八十里。嶺下水流分東西,因名。或曰,即《水經注》所云狼谷也,沮水出焉。
殺金嶺,縣西北百二十里。其旁地曰殺金坪,與鳳縣仙人關相近。宋紹興四年金兀術攻和尚原。時吳守仙人關,以其弟守和尚原。饋餉不繼,慮金人必復深入,且其地去蜀遠,命別營壘於仙人關右之地,名殺金坪,移兵守之。繼而兀術以步騎十萬破和尚原,進攻仙人關,自鐵山鑿崖開道,循嶺東下。以萬人守殺金坪,以當其衝。自武階路入援,先以書抵,謂殺金坪之地闊遠,前陣散漫,後陣阻隘,宜益修第二隘,示必死戰,然後可以必勝。從之,急修第二隘。轉戰七晝夜,始與會於仙人關。敵敗卻。
青泥嶺,在縣西北百五十里。懸崖萬仞,上多雲雨,行者每逢泥淖。五代梁乾化初,岐王李茂貞遣劉知俊等侵蜀。蜀將王宗侃等與戰於青泥嶺。蜀兵大敗,退保安遠。又貞明初,蜀將王宗播攻岐,引兵出青泥嶺,克固鎮。周顯德二年王景伐蜀。蜀將李廷戰敗,自唐倉退保青泥嶺。宋乾德二年王全斌等伐蜀,會師於鳳州,取青泥嶺關路入蜀界。蓋五代時蜀人置關於此,以爲控扼也。固鎮、唐倉,俱見前鳳縣。
大唐峰,在縣東南。唐光啓二年寧叛帥朱玫遣將王行瑜逼車駕於興元,攻大散關。興鳳帥楊昇敗走。行瑜進屯鳳州,攻興州。升復棄城遁。詔都將李等屯大唐峰以拒之,軍敗,復取興州,進屯萬仞寨。○角弩谷,在縣東北。蕭齊建武二年魏將拓跋英等攻梁州。梁州刺史蕭懿遣將據角弩谷及白馬沮水,立五柵以拒之,爲英所敗。今階州亦有角弩谷。
青野原,在縣北百四十里。宋紹興三年金人扼大散關,遊騎攻黃牛堡。吳自河池馳至殺金坪,駐青野原,分兵援黃牛堡,卻之。紹定四年蒙古遣使速不罕來假道淮東,以趣河南,至沔州青野原,爲統制張宣所殺。端平二年蒙古陷沔州。四川制置使趙彥吶自蜀口進屯青野原,蒙古圍之。利州帥曹友聞曰:「青野爲蜀咽喉,不可失也。因馳救,敵引卻。黃牛堡,見鳳縣。
沮水,在縣東。《水經注》:「沮水出沮縣東狼谷中,又東南流,經沮水戍西,而東南流注漢。亦曰沮口。晉寧康初,梁州刺史楊亮遣其子廣襲仇池,爲秦將楊安所敗。沮水諸戍,皆委城奔潰。蓋是時阻沮水列戍,以備秦也。後魏延昌末,梁州刺史薛懷吉破叛氐於沮水,亦在縣境。今沮水流經縣南,入沔縣境而合於漢水。
嘉陵江,在縣南一里。自徽州流入,又南入寧羌州境,合於西漢水。唐元和中,山南節度使嚴勵,自長舉縣西,疏嘉陵江二百里,焚巨石、沃醯以灌之,通漕,饋成州戍卒,是也。○犀牛江,在縣西北百二十里。即西漢水也。自鞏昌府成縣流入,下流合於嘉陵江。《志》云:「縣東有黃坂水,又有南街水,其下流俱流注於嘉陵江。
白水江,在縣西百二十里。其上源自洮岷衛境東流,經西和成縣之境而入縣界。又南經寧羌州西,折而西南,入階州界,歷文縣及四川龍安府之境,復折而東,至昭化縣,入於嘉陵江。亦謂之葭萌水。蓋白水盤束山谷間,源流最爲紆遠雲。今有白水巡司置於縣西北百十里。
一百八渡河,在縣城東。自鞏昌府徽州界流入境,下流合嘉陵江。明初,徐達下秦州,遂南出一百八渡河,繇略陽入沔州,是也。
乾渠,在縣北。《舊五代史》:「後唐長興中,馮暉爲興州刺史,以乾渠爲理所。清泰初,雄武帥張延朗圍蜀文州。蜀將李延厚將兵屯興州,遣別將救文州。延朗引還秦州,馮暉亦自乾渠歸鳳翔,是也。宋乾德二年王全斌伐蜀,前鋒收復乾渠渡,進克萬仞、燕子二寨。乾渠,蓋往來要地也。
白馬關,在縣北八十里。一名九股樹。今有九股樹巡司置於此。又興城關在縣西。《唐志》:「興州有興城關。是也。
萬仞寨,在縣北。唐光啓二年寧帥朱玫遣將王行瑜攻興州,陷之。都將李擊敗行瑜軍,復興州,進屯萬仞寨。宋乾德二年王全斌伐蜀,自鳳州從乾渠渡,克萬仞、燕子二寨,遂下興州。
桑林戍,在縣南。《志》云:「五代唐末,興州所領有三泉、西縣、金牛、桑林等戍。清泰初,興州刺史劉遂請悉集戍兵還洛。於是,散關以南城鎮,無復守禦,悉爲蜀人所有。○合江倉,在縣治東。宋開禧中,楊巨源監合江倉,起兵討叛帥吳曦,殺之。
附見
寧昌衛,在州城內。《通志》:「洪武二十九年置,轄千户所五。又沔縣守禦右千户所,在縣治東,洪武中置,舊屬漢中衛,今屬寧昌衛。

興安州

[编辑]

興安州,府東南六百四十里。東至湖廣均州七百里,東南至湖廣鄖陽府五百二十里,南至四川夔州府九百五十四里,西南至夔州府達州一千一百里,北至西安府六百八十里,東北至商州六百二十里。

春秋時庸國地《帝王世紀》云:「昔虞帝嘗居此,謂之姚墟,亦曰媯。《通典》謂之媯墟,在州治西北。戰國時屬楚。秦屬漢中郡。漢因之。東漢末,置西城郡。曹魏改爲魏興郡。晉、宋、齊因之宋、齊時,有南上洛郡,皆寄治魏興。蕭子顯曰:「晉永嘉初,蜀賊沒漢中,刺史張光治魏興。自是每失漢中,刺史輒鎮魏興也。梁天監四年僑置梁州於此,亦謂之北梁州時漢中沒於後魏也。尋復沒於後魏,曰東梁州。大同初,復得漢中,改爲南梁州。西魏又爲東梁州,兼置金城郡永熙二年東梁州民夷作亂,討平之。尋改爲金州以其地出金也。隋郡廢州存。大業初,又改爲西城郡。唐復爲金州。天寶初,曰安康郡。至德初,曰漢南郡。乾元初,復曰金州。大順二年置昭信軍。五代時,入於蜀,改爲雄武軍天二年王建得其地,旋失之。既而復取其地,置雄武軍。孟蜀亦嘗置威勝軍於此。宋仍曰金州亦曰安康郡昭化軍。元因之,屬興元路,以州治西城縣省入。明仍爲金州,屬漢中府。萬歷十一年改曰興安州編户四里,領縣六。今爲直隸興安州。
州東接襄、沔,南通巴、達,西連梁、洋,北控商、虢。戰國時,蘇代言漢中之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下漢。今州北漢水,東下鄖襄是也。漢高入關,使酈商分軍出此,先定漢中。魏曹真欲繇斜谷侵漢,魏主詔司馬懿溯漢水繇西城與真會漢中。漢蔣琬屯漢中,多作舟船,欲乘漢沔東下,襲魏興、上庸,以規中原。議者謂事若不捷,還路甚難,遂不果。唐李吉甫曰:「金州,秦頭楚尾,爲一都會。宋初伐蜀,劉光進遣將繇此襲夔州。建炎四年襄陽盜桑仲陷均房,乘勢直搗金州。鎮撫使王彥曰:「張公方有事關、陝,若仲越金州而至梁、洋,則腹背受敵,大事去矣,急勒兵擊卻之。紹興三年金人謀窺蜀,以吳駐兵和尚原。不得逞,乃以降將李彥駐秦州,睨仙人關,以綴吳河池之師。復遣遊騎出熙河,以綴關師。古撒離喝遂自商於直搗上津見湖廣鄖陽府,拔金州而西。蒙古之攻汴梁也,陷梁、洋,出饒風見西鄉縣,繇金州浮漢而東,戰於唐、鄧間。夫金州襟帶漢江南北,其所繫顧不重歟?
西城廢縣,在州西南三里。漢置縣,爲漢中郡治。東漢移郡治南鄭。建安中,置西城郡於此。魏爲魏興郡治。晉以後因之。宇文周省西城縣。隋初復置。開皇十八年改爲吉安縣。大業三年又改爲金川縣。十二年廢。義寧二年復置西城縣,爲金州治。唐宋因之。元初廢。《志》云:「州初治漢水北,去水不過百步,後移水南。明萬歷十一年大水,城壞。參議劉致中疏請移治於故城之南原三里許。因易州名曰興安。今城周四里有奇,門四。
廣城廢縣,在州西。東晉時置,屬魏興郡。宋、齊因之。後周時廢。○晉興廢縣,在州東。沈約曰:「魏置平陽縣,屬魏興郡。晉太康中,改曰晉興,爲郡治。宋仍屬魏興郡。齊因之。後周廢。
魏山,州西南六里。東西南三面皆險絕,一面略通人行。晉太元三年吉挹爲魏興太守,苻堅將韋鐘攻之。挹控山爲壘,二年不下。其壘因名吉挹城,是也。今州西五里爲西城山,漢江經其下。○趙臺山,在州南二里。梁時漢水溢,人避於此。山嵯峨高聳,若樓臺然,因名。州北五里又有牛山,高聳爲羣山之冠。
天柱山,州西五十里。懸崖壁立,秀出羣嶺,下有碧鈿、青碌諸洞二十餘處。唐宋俱採取入貢,明始停閉。又有香溪洞,香溪水出焉,流至州南二十里,下流入於漢水。○鳳凰山,在州西七十里。跨石泉、漢陰、紫陽三縣之境,綿亘三百餘里。《志》云:「州北四十里有將軍山,亦以山勢雄桀而名。
漢水,在州北四里。自紫陽縣東北流入州境。又東流經陽、白河兩縣,而入湖廣鄖陽府界。今城東一里有長春堰,築以御漢水之泛溢。又有石梯渡,在州東三十里江濱。石崖連亘,過渡處鑿爲磴,如梯,因名。
衡河,州西七十里。流合漢陰縣東之月川水,入於漢江,亦謂之恒河。今有千工堰,在州西北七十里。引恒河灌田三十里。又有傅家河,在州北五十里。引流爲大積堰,居民資以灌溉。其下流亦南入漢江。
任河,在州西。《志》云:「舊時有關戍守,曰任河關。又越河在州西北十里。又州東八里有黃羊河。州西二十里有吉河,又有嵐河、洞河,與越河、任河俱流注於漢水。
歸安鎮,在州北。五代周顯德五年李玉自長安襲蜀歸安鎮。蜀兵據險邀之,敗沒。胡氏曰:「在金州界。○水寨,舊在州城南。《志》云:「漢水去州城百步。五代唐置水寨於此,以備蜀。清泰初,蜀將全師鬱寇金州,拔水寨。防禦使馬全節拒卻之。

平利縣,州東南九十里。南至四川大寧縣六百里。本漢長利縣地,屬漢中郡。晉分立上廉縣,屬上庸郡。宋置吉陽縣,屬新興郡。齊、梁因之。西魏改爲吉安縣,兼置吉安郡。隋郡縣俱廢入西城。唐置平利縣,屬金州。宋初廢爲鎮,尋復置縣。元省。明初復置。縣城舊周六里,今四里有奇。編户八里。

上廉城,在縣治東。晉太康初置。劉宋析置吉陽縣。齊復分置上廉縣,仍屬上庸郡。梁因之。西魏併入吉安。劉昫云:「縣本治於平利川,唐因以名縣。五代周顯德二年伐蜀,攻秦、鳳二州。蜀將孟貽業駐軍平利,爲褒源之援,即此。
豐利城,在縣東北百七十里。本漢長利縣地。晉爲錫縣地。劉宋析置豐陽縣,屬南上洛郡。齊因之,增置北上洛郡及北豐陽等縣。後魏時爲豐利縣。梁大同中,置南上洛郡於此。西魏改爲豐利郡。後周廢郡,以縣屬上津郡。隋屬金州。唐初屬上州。貞觀十年改屬均州。宋省。○熊川廢縣,在縣東。又有陽川廢縣,俱西魏時置。後周省入豐利縣。
女媧山明珠曲,在縣西縣東三十里。崇巒羅列,形勢逶迤。舊有女媧祠,因名。下有灌溪河,西流入於漢水。○錫義山,在縣西六十里。又縣南三百里有化龍山,南接四川大寧縣界。
界溪河,在縣東。自湖廣竹山縣流入境。今縣東百二十里有石嘴、黃沙二堰,俱引界溪水以溉田。又秋河,在縣東南百五十里。有利河堰,源自四川大寧縣流入縣西南。又有嵐河,自四川達州界流入,引流爲線口堰,在縣南九十里,其下流俱注於漢江。
鎮坪,《志》云:「在縣東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通志》:「縣東百三十里有九龍寨。寨後三里有九龍洞,因名。又東三十里有連線寨,途盤十五里至頂,三面壁立,下有連線洞。又東五十里有金雞寨。平地突起一山,周環有水。正德中,官兵討賊,嘗屯於此。

石泉縣,州西二百八十里。西至西鄉縣二百十里。本漢西城縣地。蕭齊置安樂縣,又置晉昌郡於此。梁改曰永樂縣。西魏改郡曰魏昌,又改縣爲石泉縣。後周廢郡,以縣屬西城郡。隋屬金州。唐因之。聖歷初,改爲武安縣。神龍初,復故。大歷初,省入漢陰。永貞二年復置。宋仍屬金州。元廢。明初復置。今縣城周三里,編户八里。

魏寧廢縣,在縣西南。西魏析石泉縣置,屬魏昌郡。後周仍省入石泉縣。
十八盤山,在縣南五里。高出雲表,曲盤十八始達於巔,因名。又太平山,在縣東九十里。漢江南岸,山高峻,絕頂平廣。○池山,在縣北五十里。山頂有池,不溢不涸,謂之天池。
堰頭嶺,在縣東五里。漢江南岸,下有灘,曰堰灘。又東三十五里有馬嶺,亦高,亘二十餘里。
漢江,在縣城南五十步。自西鄉縣流入,經城南,稍折而東北,復折而東南,流入漢陰縣界。縣城褄臨漢濱,境內諸水悉流入焉。今縣東五里有長安堰,引漢江溉田處也。又東二里有熨斗壩。舊於此堰漢水溉田,以形似名。今廢。
紅河,在縣北一里。源出縣北二十里之五攢嶺。兩岸沙石皆紅,因名。又有珍珠河,在縣西二里,亦出五攢嶺,流合紅水,南入漢江。今縣西七里有七里堰,引珍珠水以溉田。○大壩河,在縣西北十里。源出秦嶺。繇大壩峰南流,因名。今縣西十里有興仁堰,相近者又有高田堰,俱引大壩河以溉田。又縣西有饒風河,自洋縣饒風嶺流入境,至縣西八里,合於大壩河,並流注漢江。《通志》:「縣有饒峰嶺巡司。似悞。
遲河,縣東五十里。《志》云:「河名遲者,以此河易漲而難消也。其流入漢水之處,有巨石如蓬花,名蓬花石。舊設遲河巡司於此。○石泉,在縣治南。其水清洌,四時不竭,流入漢水,縣因以名。

洵陽縣,州東北百二十里。北至商州鎮安縣三百二十里。漢置旬陽縣,屬漢中郡。後漢省。晉太康四年復置,屬魏興郡。宋、齊因之。西魏始置陽郡,改旬爲。隋初,郡廢,屬金州。唐武德初,置州。七年州廢,仍屬金州。宋因之。元廢。明初復置。今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户十七里。

淯陽城,在縣東三十里。本陽縣地。晉於此置淯口戍。西魏大統中,置淯陽郡兼置淯陽縣。後周改爲長岡縣,既又改置黃土縣。隋初,郡廢,縣屬金州。唐初,仍爲黃土縣。天寶初,復爲淯陽縣。寶歷中,廢。○赤石廢縣,在縣北。西魏置。《隋志》:「開皇初,並赤石、甲、臨江三縣入黃土縣。又城廢縣,在縣西北。唐武德初,分陽置城、驢川二縣。貞觀二年省驢川縣。八年省城縣。
伎陵城,縣西五十里。庾仲雍《漢水記》謂即木蘭塞,蜀軍救孟達之所也。曹魏太和元年孟達謀以新城歸蜀。司馬懿潛軍擊之,八日到其城下。吳漢各遣將向西城安橋木蘭塞以救達。《水經注》:「漢水東徑西城縣故城南,又東徑木蘭塞。南右岸有城,名陵城,周圍數里。左岸壘石數十行,重疊數十里。中爲木蘭塞。蓋吳軍向安橋,而蜀軍向木蘭也。安橋,應在縣東南。胡氏引《水經注》云:「安陽西北有高橋溪口,旬水入漢之口也,安橋當在其下。恐悞。
留停山,在縣治西。峭拔殊甚,行者登之輒爲留停,因名。《志》云:「縣治憑高據阜,四面俱下,不便築鑿。惟縣治倉庫則繚以石牆,建六門,以孔道所經也。又《梁州記》:「陽縣治有南山。其北山爲懸書崖,高五十丈。其東爲臨崖山,峰巒隱隱,環於縣治,東瞰漢江,北連鶻嶺。
紫荊山,縣東南五十里。其南有深洞及石池,池旁有石蓮。又青山,在縣西南五十里,亦有洞,產碧鈿石。○羊山,《志》云:「在縣北四十里。其山連絡千里,與終南、商顏岡脈相接。
當門山,縣東百五十里。有兩峰如門,因名。亦謂之穿崖,高可千仞。又東十里爲浮雲山。山高聳,遠望若浮雲。○水銀山,在縣東北二百四十里。山有洞,產水銀、硃砂。
漢江,在縣城南。自州境流入,又東入白河縣界。境內冷水、乾溪、乾諸水,悉流入焉。
旬水,在縣治東。出商州鎮安縣南之山,有直水枝流會焉。東流至縣東南入於漢水,謂之旬口。魏西城太守申儀以孟達之叛,引軍屯旬口是也。又縣西二十五里爲閭水,一名閭谷水,自平利縣北流入境,平頂水流注焉,北入漢水。又有緒水,源出縣東淯陽廢縣城西,下流亦入於漢水。
河,縣北百里,即鎮安縣之豐陽川也。下流合旬水,達於漢江。《志》云:「縣北百三十里有水田堰,縣北七十里有麻餅河堰,皆乾河之支渠也。又金河,在縣南百七十里,合山谷諸水,北流入漢江。今縣南五十里有神河堰,又南二十里有金河堰,縣南百五十里爲七里關堰,皆引此水以溉田。○西岔河,在縣西北百五十里,今有西岔河堰,去縣百里。又有蜀河,在縣東北百十三里有堰,下流俱入漢水。
旬關,在縣東。或曰,即楚郇陽也。蘇秦謂楚北有郇陽,謂旬關矣。顏師古云:「旬關,漢中旬水上之關也。沛公入關,酈商別將攻旬關,西定漢中,即此。○清風關,在縣北乾河之上,南宋時爲戍守之所。又有鶻嶺關,在縣東北,亦宋金分界處也。《志》云:「今縣東百四十里有閭關,置巡司戍守。又縣北百二十里有三岔巡司。
申口鎮,在縣界。舊爲戍守處。宋《九域志》:「陽縣東有申口鎮。唐寶應初,襄鄧防禦使裴戎與山南節度來相攻,爲所敗,追擒之於申口,即此。

漢陰縣,州西百五十里。漢置安陽縣,屬漢中郡。後漢因之。建安六年分漢中之安陽置漢寧郡,以張魯爲漢寧太守。郡尋廢。晉改縣曰安康縣,屬魏興郡。宋末,置安康郡於此。蕭齊因之。梁天監二年入於後魏,置東梁州治焉。後復入梁。大寶末,沒於西魏,置直州,又改安康爲寧都縣。隋初,廢安康郡。大業初,廢直州,復改寧都曰安康,屬西城郡。唐武德初,置西安州,尋亦改爲直州。貞觀中,州廢,以縣屬金州。至德初,改今名。宋因之。紹興初,徙治新店。元省。明初,復置。縣城周四里,編户七里。

安康廢縣,舊治在今縣北二十里。《志》云:「縣西二十里有安陽故城,漢縣治也。晉移治於此。後魏爲東梁州治。西魏主欽初,宇文泰遣軍入南鄭,命王雄分軍取上津、魏興。東梁州刺史李遷哲以州降。未幾,安康人黃衆寶叛魏,攻魏興,執太守柳檜,進圍東梁州。王雄擊平之。東梁州治安康也。南宋始移縣於今治。又直城廢縣,在故縣城東。本東晉初戍守處。後魏置直城縣,爲金城郡治。梁普通六年北梁州刺史錫休儒等,自魏興侵魏梁州,攻直城,不克而退。魏收《志》:「東梁州金城郡,領直城縣。蓋郡縣寄治於安康郭下也。蕭置直州,蓋因直城而名。
寧都廢縣,在縣東七十里。晉元帝以蜀漢流民置寧都縣,屬晉昌郡。宋末,改屬安康郡。齊因之。後魏亦曰寧都縣,屬魏明郡。西魏廢,尋改安康曰寧都。唐武德初,復分安康置寧都、廣德二縣,屬西安州,尋屬直州。貞觀中,省。○漢陽城,在縣東三十五里。後魏置魏明郡,治漢陽城,是也。後周廢。俗訛爲漢王城。
鳳凰山,縣南二十五里。俗稱龍子山。疊嶂十有二層。又雙乳山在縣東五里,以兩峰並峙而名。○橫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又箭山,在縣東北百八十里。山產箭竹。
漢水,在縣西。自石泉縣南流經縣境,又南流入紫陽縣境。《志》云:「漢水在縣南八十里。蓋自紫陽縣東北流,復經縣境,又東流入州界也。
直水,在故縣治西。《志》云:「自商州鎮安縣西南境流入縣界。《水經注》:「直水北出子午谷岩下。其支流東注旬水,其正流東南徑直城西注於漢。舊直城、直州以此水名。
恒河,在縣東北二里,即州西北境之衡水也。西南流入縣界。縣東又有青泥水,自北流合焉,並合於月河。○月河,在縣城西。源出縣東六十里之月嶺山,流經此,南注於漢水。今城西有月河堰,即引月河溉田處也。又縣境以堰名者,凡數十計,皆分引漢水及直河、恒河之流以溉田。
方山關,縣西三十二里。唐貞觀二年置關於此。北阻方山,南臨漢水,當東西驛路之衝。
滶頭戍,在舊縣治西。《水經注》:「漢水徑黃金南,東歷敖頭,舊立倉儲之所也。傍山通道,水陸險湊,置戍於此,統領流雜。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楊難當陷漢中。宋將蕭承之自襄陽緣道收兵,進據滶頭。難當焚掠漢中,引衆西還,是也。

白河縣,州東三百七十里。東南至湖廣鄖陽府百二十里。本陽縣地。成化十二年析置,隸鄖陽府,尋改今屬。縣城周不及一里,編户八里。

鳳嶺,在縣城北。環繞西南,如鳳翥然,因名。
長沙平,在縣東。宋建炎四年襄陽盜桑仲陷均房,直搗金州白土關。王彥遣將擊之,爲仲所敗。或勸彥避其鋒。彥不可,勒兵趣長沙平,阻水據山,設伏以待。仲敗走,追奔至白磧,逐復房州。白磧,在湖廣房縣界。
漢江,在縣北二里。自陽縣流入境,又東入湖廣鄖縣境。今城北有漢江渡,又有臨江橋跨江上。又縣東一里有白石河渡,又東十里有大黃灘渡,縣西六十里有月潭渡,又三十里有吳家渡,俱漢江津濟處也。
白石河,在縣南。有二源:「一出縣東南九十里之漫營嶺,西北流;一出縣西南百二十里之棕溪嶺,流爲馬床河。與大小冷水河俱東北合於白石河,共注於漢江。
白土關,在縣東。舊爲州境之要隘。《輿程記》:「縣西四十里有夾河關。

紫陽縣,州西南二百十五里。本漢陰縣地。正德七年置紫陽堡,明年升爲縣。城周四里,編户五里。

天馬山,在縣治南。以形似名。《志》云:「縣治北有神峰嶺,木石岩,狀若屏風。又天城山,在縣西。團螺山,在縣西北。亦皆以形似名。○目連山,在縣東十里。又東十里曰三臺山。又有雞鳴坡,在縣西六十里,高出雲霄。
漢江,在縣西五里。自漢陰縣南流入境,又東北流入漢陰縣界。《志》云:「縣西一里有雙水渡,縣東十五里有中沙渡,皆漢江津濟處也。
五郎水,縣南五十里。北流入於漢水。又縣南一里,有任河。《志》云:「源出四川大寧縣,亦北流入漢。又縣東南有汝河,縣西北有灌河、松河、小石河,俱流入於漢江。
附見
興安守禦千户所,在州城內。本金州守禦千户所。洪武中建。萬歷中改今名。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