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五十五 陝西四 鳳翔府 下一卷▶

==陜西四==

鳳翔府,東至西安府乾州二百里,南至漢中府六百三十里,西至鞏昌府秦州五百里,西北至平涼府二百六十里,東北至慶陽府三百五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三千二百里,至南京四千八百里,至布政司三百四十里。

《禹貢》雍州地。周曰岐周。春秋時爲秦地秦德公年,初居雍。雍蓋秦都也,至獻公始移居櫟陽。始皇並天下,爲內史地。漢初爲雍國。年,更名中地郡。年,復爲內史。景帝年,分爲主爵中尉。年,更名都尉。武帝太初年,改爲右扶風。後漢因之《獻帝起居注》:「中平年,省扶風都尉,置漢安郡,領雍、隃糜、杜陽、陳倉、五縣。三國魏爲扶風郡。晉因之《志》云:「漢右扶風治槐里,在今西安府興平縣界。晉郡治池陽,在今西安府三原縣界。惠帝初,改曰秦國晉太康年,封子柬爲秦王,因置國於此。後魏置平秦郡,尋又置岐州魏收《志》:「太延年,置平秦郡。太和十年,置岐州,治雍城鎮。鎮蓋在郡城東。西魏改郡曰岐陽,而州如故。隋開皇年,郡廢。大業初,改州爲扶風郡。唐仍曰岐州。天寶初,亦曰扶風郡。至德初,改爲鳳翔郡。明年,又升爲府時改置西京於此,爲五都之一,尋復爲鳳翔節度使。五代因之唐末,爲李茂貞所據。五代唐同光初,始內附,仍爲鳳翔軍。漢乾祐初,鎮帥王景崇附蜀,蜀改爲岐陽軍。既而漢復取之。宋仍曰鳳翔府亦曰扶風郡鳳翔軍節度。金皇統年,改軍名曰天興,尋復故《金志》:「大定十年,改天興軍曰鳳翔。二十年,兼置鳳翔路總管府於此。元曰鳳翔路。明初,復爲鳳翔府,領州一,縣七。今仍曰鳳翔府。
府居四山之中《志》云:「府境四圍皆有高山,而中實坦平。春秋時謂之故雍。四面積高爲雍也,五水之會五水,、渭、漆、岐、雍也。《志》云:「府境自大散關以北,達於岐、雍,夾渭川南北岸,沃野千里,所謂秦川也,隴關西阻,益門南扼,當關中之心膂,爲長安之右輔。周太王遷岐而肇基王迹。秦德公居雍而寢以盛強。漢高自漢中出陳倉,定三秦,而帝業以成。光武略定扶風,遂以削平隴、蜀也。在曹魏時,扶風尤爲重鎮,往往繕兵儲粟以阻巴蜀之口。雖諸葛武侯之用兵,不能越陳倉及而與魏爭。自晉以後,梁、雍多事,得失輕重,恒在扶風。迄南北朝之季,要未有岐州被禍而關隴諸鎮得以晏然者。唐天寶之禍,鳳翔克全,卒爲收復兩京之本。肅宗因建西都,與太原、江陵,並爲陪輔。又其時吐蕃恣橫,薦食河隴,保固西陲,亦惟恃鳳翔。歷朱Г、黃巢之亂,鳳翔皆能首攖賊鋒,東收京邑,南固蜀口。唐之末也,李茂貞實擅有岐州,糾合叛帥,肆其披猖。朱溫乘之,遂易唐祚。然計關中諸鎮,其後亡者,亦惟茂貞耳。王建以全蜀之力,屢爭鳳翔而不能得也。後唐莊宗既並鳳翔,命將南下,蜀遂以亡。終五代之世,凡兩川有事,必先鳳翔,豈非制馭梁益、鳳翔爲綰轂之口歟?南宋富平之敗,鳳翔不保。女真列屯置戍於此,宋雖數戰,卒不能越散關而北。及蒙古入鳳翔,東取京兆,而女真危迫,又南窺漢中,而宋亦岌岌矣。元末,李思齊守鳳翔以拒蜀。明師入關,即西向鳳翔,思齊北走。於是南收漢沔,蜀人遂不能固其藩籬也。說者曰:「繇隴坂而東至鳳翔,則控京兆之咽喉;繇大散而北出鳳翔,則絕秦川之要膂。若其西上秦、隴,守險阻以攻瑕搗虛,南下梁、洋,席富饒以出奇制勝,可耕可屯,宜戰宜守。規關中者,此其先資也宋祁曰:「岐州地形險阻,原田肥美,物產富饒,自昔興王之地,而可置得失於度外歟?

鳳翔縣,附郭。本召穆公采邑,春秋時之故雍也。秦置雍縣。漢初,曹參攻雍。即此。後漢亦曰雍縣,屬右扶風。魏晉時,屬扶風郡。後魏太延年,爲平秦郡治。隋爲扶風郡治。唐至德二載,改今名,仍析置天興縣。寶應年,省鳳翔入天興。宋因之。金大定十年,復爲鳳翔縣。今編户四十里。

雍城,在府城南。《括地志》:「雍縣南七里,有故雍城。秦德公年,初居雍城大鄭宮,是也。漢改置雍縣於今治。唐曰鳳翔縣,又析置天興縣,而省鳳翔入焉。金又改天興爲鳳翔。舊鳳翔縣治在府治東偏,今在府治西。《志》云:「郡城,舊有東西二關城。後唐應順初,潞王從珂舉兵鳳翔。陝西諸道兵討之,大集城下,克其東西關城。既而軍亂,相率歸從珂。後漢乾祐初,王景崇以鳳翔附蜀。趙暉擊之,敗景崇兵,取其西關城,是也。今郡城周十二里有奇,門四,非復唐宋故城矣。
杜陽城,府北九十里。漢縣,屬右扶風。師古曰:「《綿》之詩:「自土沮、漆。《齊詩》作自杜。言公劉避狄而來,居杜與漆沮之地。漢因置杜陽縣。後漢初省。永和年,復置。晉廢。《詩譜》云:「周原在岐山陽,屬杜陽界,地形險阻,而原田肥美。是也。《勝覽》:「今隴州吳山縣東四十五里,有文王故城,蓋即漢之杜陽城。又岐山縣東二十里,亦有杜陽城云。
虢城,《九域志》:「在府南三十五里。亦曰虢國城。周文王弟虢仲初封此,是爲西虢。平王東遷,始徙於上陽,爲北虢。或曰:「非也。蓋虢仲之采邑,支子所封。漢置虢縣,屬右扶風。後漢初,併入雍縣。後魏太延中,置武都郡治此。西魏又置洛邑縣於武都城西。後周復置朔州,尋廢州。隋初,又廢郡。大業年,改洛邑爲虢縣。貞觀年,省入岐山縣。天授二年復置。天復年,李茂貞劫車駕幸鳳翔。朱全忠討之,軍於虢縣。茂貞出擊,大敗。全忠遂進軍鳳翔城下。是也。宋亦爲虢縣。金因之。元省入寶雞。《一統志》云:「虢縣城,在寶雞東六十里。
召城,杜預曰:「在雍縣東南。亦曰召亭。《水經注》:「雍水又東經召亭南。孔穎達曰:「西周時,召公采邑也。春秋時,周、召二公,別於東都受采。京相云:「召亭在周城南五十里。魏收《志》雍縣有故周城。蓋召城亦在境內也。又《括地志》:「周公城在岐山縣北九里,邵公城在岐山縣西南十里。《一統志》:「召亭在岐山縣西八里,今名邵公村。蓋昔爲雍縣境內云。○乾歸城,在府西四十二里。《志》以爲乞伏乾歸所築也。又有橫水城,在府東南三十里。後魏太平真君年,置橫水縣,屬平秦郡。西魏時廢。
杜陽山,府東北二十五里。山北有杜陽谷。唐武德年,岐州刺史柴紹,破突厥於杜陽谷,即此。又有老君坡,杜水所出。○雍山,在府西北三十里,雍水所出。秦因以名縣。又西北五里有靈山。又有雞寇山,在府北三十里。
五里坡,在府西。宋建炎年,熙河將張嚴追擊金兵,及鳳翔境上,至五里坡。金將婁室伏兵坡下。嚴遇伏,敗死。
石鼓原,府南二十里。舊有石鼓十,紀周宣王田獵之事。唐鳳翔守鄭徐慶遷置孔廟中。宋大觀中致之辟雍,後入保和殿。元移置燕之太學。今原旁亦名石鼓鎮。《一統志》:「寶雞縣南二十里有石鼓山。
五畤原,《括地志》:「在雍縣南。《漢·郊祀志》:「秦襄公自以爲主少昊之神,初作西畤,祠白帝。後十年,當秦文公十年,又作畦畤,郊祭白帝。自未作畦畤,而雍旁故有吳陽武畤,雍東有好畤,皆廢,無祀。秦宣公年,作密畤於渭南,祭青帝。後二百五年,當秦靈公年,於吳陽作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秦獻公作畦畤於櫟陽,而祀白帝。漢高年,又立黑帝祠,名曰北畤。所謂五畤者,畦、密、吳陽上、下、北也。一云五畤原,在吳山之陽。又《志》云:「縣南二十里有西畤,五十里有五文原。
雍水,在府北。源出雍山,東流經扶風縣界。又東合漆水,入渭水。
橫水,府東南三十里,亦謂之橫渠。東南流,至縣界,入於渭。俗呼爲夜義河。唐天復年,朱全忠引兵赴鳳翔。其前軍自縣趣寶雞,至石鼻。又前至橫渠,軍於鳳翔城南十里,是也。又有鄧水,出府北二十里之黃花谷,下流合於橫水。
東湖,在府城東。雍、渭二水所溢,稱城東之勝。
高泉渠,在廢虢縣東北十里。《唐志》:「如意年,開引渭水入縣城。又西北爲升原渠,入寶雞縣界。
玉泉,在府治西北五里,引以溉田。又有靈泉,在府東北十里。《志》云:「府東二里有塔寺泉,府東北二十里有虎跑泉,俱南流入渭,有灌溉之利。
橐泉宮,在府城內東南隅。本名蘄年宮,秦惠公所居。孝公更名橐泉。《漢志》注:「橐泉,孝公所起;祈年,惠公所起。是有二宮也。又始皇時,亦曰祈年宮。年,ぢ將攻祈年宮爲亂。劉向曰:「秦穆公葬雍橐泉宮祈年觀下。酈道元曰:「祈年宮即橐泉宮,亦名胡城也。《郡志》:「秦繆公葬其地,後人因於此建祁年觀雲。○岐陽宮,在府城內。或曰後周時置,周主邕屢如岐陽,是也。《志》云:「隋開皇六年建。今縣治東北有岐陽驛。
太和關,在府東五十里。唐至德二載,肅宗駐鳳翔,遣諸將屯武功,敗績。賊遊兵至太和關,鳳翔大震。今廢。
東安鎮,在府西。五代唐清泰初,蜀人出大散關,收階成之地。詔鳳翔益兵守東安鎮以備之。或曰,鎮在寶雞縣西南。○野人塢,在府東南十餘里。相傳即秦穆公失馬岐下,野人得而食之處。

岐山縣,府東五十里。東北至西安府州百二十里。古岐周地。漢爲雍縣地。後周置三龍縣,屬岐州。隋移縣治岐山南,改爲岐山縣。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户二十九里。

岐山舊縣,在今縣東北。後周割涇州鶉觚原地,置三龍縣。其地近州長武縣界。隋開皇十年,移縣於岐山南,因改今名。大業年,又移治於今治東北八里岐山麓。唐武德初,復移岐陽縣界之張堡壘。年,又移於龍尾驛城。貞觀年,移治於石豬驛南。即今治也。今縣治東北有岐周驛。
岐陽廢縣,在縣東北五十里。唐貞觀年,析扶風、岐山二縣置,以其地在岐山南。周太王居岐之陽,即此處也。二十年,縣廢。永徽年,復置。元和年,又廢。宋爲岐陽鎮。
岐山,在縣東北十里。山有兩岐,故名。《禹貢》:「導岍及岐。又周太王去遷岐。《詩》所謂「率西水滸,至於岐下」。又云「彼阻矣岐,有夷之行」者也。《傳》云:「周之興也,鳴於岐山。又成王有岐陽之蒐。宣王亦大獵岐陽。幽王年,三川竭,岐山崩。《呂氏春秋》:「岐山,九山之一也。後漢建初年,幸岐山。西魏大統十年,宇文泰從魏主狩於岐陽。魏主廓年,以岐陽之地封宇文覺爲周公,周主邕數如岐陽。蓋皆主岐山而言也。唐貞觀十年,校獵於岐陽,後亦數臨幸焉。《河圖》云:「岐山在崑崙東南,爲地乳。《地志》:「岐山亦曰天柱山。其峰高峻,狀若柱然。《六典》:「關內道名山曰岐山,俗名鳳凰堆。山之南,周原在焉,即太王所居,《詩》所云「周原」者也。《志》云:「原東西橫亘,肥美寬平。在今縣東北四十里。
五將山,在縣北三十里,亘扶風、醴泉縣界。晉太元年,慕容衝圍逼長安,城中飢困。苻堅以讖文有云:「帝出五將久長得。乃曰:「吾出隴收兵,運糧以給長安。遂奔五將山。姚萇遣將吳忠執之以歸,幽於新平,是也。一名武將山。
石橋山,縣南五十里,渭水所徑。其東連五丈原,與縣接界。又南二十里,即南山也。東亘藍田,西抵大散。蘇軾云:「南山連大散。是矣。
梁山,縣東北五十里。又東連西安府乾州界。其最高處爲箭括嶺。嶺巔有缺,因名。《志》云:「箭嶺在縣東北六十里。是也。年,蜀將陳彥威出箭嶺,即此。又三龍山,在梁山西。宇文周置三龍縣,蓋以山名。
龍尾坡,縣東二十里。舊有龍尾堡。晉義熙十年,夏赫連建入後秦之新平。姚弼與戰於龍尾堡,擒之。唐武德年,移岐山縣治於龍尾驛城。中和年,鳳翔節度使鄭畋敗黃巢兵於龍尾坡。又寧將朱玫屯興平,黃巢遣將王播圍之。玫退屯奉天及龍尾坡,是也。
渭水,在縣南三十五里。自寶雞縣東流入縣界,又東南入扶風縣境。○岐水,在縣西北四十五里。自麟游縣西南流,經縣界,一名巒水。東南至扶風縣界,入於漆水。
水,在縣東北六里。《志》云:「其地有谷,水出焉。一名白水,南流入扶風縣界。縣東北三十里又有鰲川水,亦流合於水。
城南河,縣南三里。自寶雞縣流入,亦謂之璜河。《志》以爲溪下流也,即太公垂釣處。東南流十里,有濉河匯流,名曰河交。又東南流入渭。○斜谷水,在縣南。《志》云:「縣南百五十里有桃川,出大山中。東西四十里,南北三里,流爲斜谷水,經太白山斜谷關而北注於渭。一名石頭河。
金牙關,《通志》云:「在縣西南百里,亦南山隘道也。又云:「縣南七十里有斜谷關。今見縣。

寶雞縣,府西南九十里。東至縣百里,西北至隴州百七十里。秦置陳倉縣。漢因之,屬右扶風。三國魏亦曰陳倉縣,以爲重鎮。晉屬扶風郡,後縣廢。苻秦置苑川縣。後魏移置苑川縣於故陳倉城中。西魏復曰陳倉縣。後周置顯州,尋州縣俱廢。隋開皇十年,復置陳倉縣,屬岐州。唐初因之。至德二載,改爲鳳翔縣,旋改曰寶雞。今縣城周二里有奇,編户四十四里。

陳倉城,在縣東北二十里。有二城相連。上城,秦文公築,城內有羽陽宮,《志》以爲秦武王所起。漢初,韓信勸王東出陳倉,還定三秦。王從之,遂敗雍王章邯兵於陳倉,引軍北出。後漢中平年,皇甫嵩敗涼州羣賊王國等於陳倉。又興平年,樊稠敗韓遂,追至陳倉。此上城也。下城,曹魏將郝昭所築。《三國志》:「魏太和年,曹真以諸葛亮懲於祁山,後必出陳倉。乃使將軍郝昭守陳倉,治其城。既而亮果引兵出散關,圍陳倉。昭拒守。亮攻圍二十餘日,不能克。又正元年,漢將薑維出隴西。陳泰軍陳倉,進敗維於狄道。此下城也。晉大興年,晉王保使其將楊蔓等據陳倉。劉曜攻拔之。永和年,桓溫伐苻秦,至藍田。涼將王擢自上わ攻陳倉以應溫。義熙十年,仇池楊盛遣兵擊秦至陳倉。秦將斂曼嵬擊卻之。此兼上下兩城言之也。隋移縣於今治。雍、梁有事,縣輒當其衝要。
宛川城,在縣東十五里。其城本在今靖遠衛界。晉咸和初,隴西鮮卑乞伏述延據苑川,是也。苻堅常僑置宛川縣於此。後魏移置於陳倉故城。正光末,蕭寶寅擊秦州賊莫折天生,破苑川。即故陳倉城也。或以此爲西秦所都之苑川。悞。
桃虢城,在縣東五十里。古虢君之支屬也。《史記》:「秦昭公十年,滅小虢。即此地矣。今有桃、虢二城,相拒十餘里,俗亦謂之桃虢川。唐廣德年,李抱玉討南山羣盜,遣別將李崇客自洋州入,大破賊帥高玉於桃虢川,賊走城固,是也。城固,今漢中屬縣。○三交城,在縣西三十里。《志》云:「魏司馬懿與武侯相持於此,因築是城。晉建元年,涼州將張瓘攻後趙將王擢於三交城。或以爲即此城也。苻秦嘗置武都郡於此。
石鼻城,在縣東北三十里。諸葛武侯所築。《水經注》:「水對城,諸葛武侯與郝昭相禦處也。唐光啓年,李克用等入長安,上幸鳳翔。宦官田令孜劫上幸寶雞。又劫上發寶雞,留禁兵守石鼻爲後拒。寧叛將朱玫引兵追乘輿,圍寶雞。石鼻軍潰,玫遂長驅攻散關。天復年,李茂貞劫駕駐鳳翔。朱全忠引兵赴援。其前軍自縣趣寶雞,至石鼻,又前至橫渠,軍於鳳翔城南十里。蘇氏曰:「寶雞縣水北有武城鎮,即武侯所築石鼻城。俗謂之石鼻寨,亦曰靈壁,又爲石壁。宋紹興年,金人犯石壁寨。吳遣將姚仲破走之。時金人於扶風築城。仲又攻拔之,復敗撒離喝於百通坊。繇是金人不敢度隴。祝穆曰:「石鼻寨,行人自北入蜀者,至此漸入山;自蜀趣洛者,至此漸出山。故蘇軾詩云:「「北客初來試新險,蜀人從此送殘山」也。
益門城,縣西南十五里。元末,李思齊築,以備川蜀。城西據益門山,因名。明初,徐達收漢中,自長安引兵屯益門,遣傅友德南出褒斜,是也。今爲益門鎮,向設巡司戍守。○薑水城,在縣南七里。城南有薑水,相傳神農氏妃有喬氏所居。
益門山,在益門城西。山岩險阻。有事梁益者,必取道於此,故曰益門。元末,設城屯軍,爲據守要地。
陳倉山,縣東南四十里。一名雞峰山。上有石,類山雞。《漢·郊祀志》:「秦文公獲若石於陳坂,祀之。其神來,聲殷殷如野雞夜ず,因命曰陳寶祠。唐易縣名爲寶雞,以此。○青峰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峰巒蒼翠,因名。又石樓山,在縣東南百二十里,以崗巒層峙名也。
大散嶺,縣西南五十二里。唐光啓年,上自寶雞幸興元,使王建負傳國璽,從登大散嶺,是也。大散關置於此。胡氏曰:「嶺在梁泉縣松陵堡南,蓋舊爲漢中府鳳縣地。○大蟲嶺,在縣東。宋紹興年,吳、楊政與金將撒離喝夾渭而軍。置軍大蟲嶺。撒離喝覘之曰:「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此難與爭。遂引去。《志》云:「縣東北十里有西平原。原旁即大蟲嶺。
和尚原,縣西南三十五里,當大散關之東。宋紹興年,吳自富平之敗,收散卒,保和尚原,積粟、繕兵、列柵爲死守計。或勸退屯漢中,以扼蜀口。曰:「吾保此,敵決不敢越我而進,是乃所以保蜀也。既而金將沒立自鳳翔,烏魯折合自階、成出散關,約曰:「會和尚原。階、成兵先至,陳北山。山路狹多石,敵舍馬步鬥,遂敗去。鳳翔兵方攻箭關。復遣將擊敗之,兩軍終不得合。兀术會諸帥兵造浮梁跨渭,自寶雞結連珠營,壘石爲城,夾澗相拒,進薄和尚原。與弟復出奇擊之,度其困且走,設伏於神坌以待之。兀术僅以身免。神坌,在縣南三十餘里,亦險隘處也。又八角原,在縣西二十里。其形八角,因名。又城東南三十里有八魚原。
箕谷,在縣東南四十里。蜀漢建興年,諸葛武侯以大兵出祁山。揚聲由斜谷道取,使趙雲、鄧芝爲疑兵,據箕谷,是也。有箕谷水出焉。又溫水穀,亦在縣東南四十里。溫水出焉,北流入渭。
渭河,在縣南一里。渭河橋跨其上。自隴州流入境。又東北入岐山縣界。舊有橋頭寨。宋紹興中,吳遣將彭青敗金人於此。
河,縣東三十里。自陽縣流入境,經城北至此,合於渭。《志》曰:「縣居渭之間。是也。後魏永安年,爾朱天光擊万俟醜奴至岐州,停軍牧馬於渭間,宣言俟秋涼進師。即此處。
箕谷水,在縣東南。出箕谷中,北流入渭。又有洛谷水,在縣東南二十里。出南山,亦北入於渭。又有清澗水,出縣西南六十里煎茶平山。東北流,入於渭。
綏陽溪,在縣東南五十里。《通釋》云:「溪上承斜水、北界東倉入渭。諸葛武侯與兄瑾書曰:「有綏陽小谷,雖山崖絕重、溪水縱橫、難用行軍者,邏侯往來,要道通人。今使前軍斫治此道以向陳倉,足以扳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是也。
溪,在縣東南八十里。有溪谷,巖谷深邃。溪石及石室在焉。太公垂釣處也。北流入岐山縣南,爲璜河,入於渭水。《呂氏春秋》:「太公釣於茲泉。酈道元曰:「溪中有石泉,曰滋泉,積水爲潭,即太公釣處。今謂之凡谷云。
升原渠,在縣東。《唐志》:「縣有升原渠,引水注之,東至咸陽。垂拱初開,運岐隴木入京城。又咸通年,復開升原渠,引渭水注焉,通長安故城,是也。
玉女潭,縣西南二十五里。五代漢乾祐初,蜀將安思謙敗漢兵於此,進屯模壁潭。蓋當往來之道。
大散關,在縣西南大散嶺上。自古南北之險要也。向設巡司戍守。詳重險散關。○二里關,在縣西南四十里高嶺上。Β卒盤折,長亘二里,因名。亦有巡司戍守。又金牙關,在縣東南百二十里。路入大散關。
模壁寨,在縣西南七里。漢乾祐初,鳳翔帥王景崇以鳳翔附蜀。蜀遣山南西道節度使安思謙救之。思謙屯右界,漢兵屯寶雞。思謙遣別將趣模壁,設伏於竹林,乃壓寶雞而陳,誘漢兵敗之,遂破寶雞。既而蜀兵退,漢兵復入寶雞。思謙進屯渭水。漢益兵戍寶雞。思謙畏之,退屯鳳州,復屯散關,破漢兵於玉女潭。漢兵尋食盡引還。思謙因進屯模壁,是也。右界,胡氏曰:「即寶雞西界,爲蜀漢分疆之處。
潘氏堡,在縣東北四十餘里。唐光啓年,田令孜劫上自鳳翔幸寶雞。寧帥朱玫、鳳翔帥李昌符叛附於河中帥王重榮等,共引兵追乘輿,敗神策將楊晟於潘氏,鉦鼓聞於行宮,即此。
遵塗驛舊,置於石鼻城中,亦名石鼻驛。唐光啓年,嗣襄王カ從上南幸,有疾,留遵塗驛,爲寧叛帥朱玫所得,與俱還鳳翔。尋奉カ權監軍國事,盟百官於石鼻驛。
東河橋驛,在今縣南六十里。又六十里爲漢中府鳳縣之草涼樓驛,南去鳳縣六十里。○虢川鎮,在縣東南百二十里,向有巡司戍守。《志》云:「今縣治東有陳倉驛。

扶風縣,府東百十里。東至乾州武功縣五十里,北至涇州靈臺縣二百里。周之岐陽也。漢爲美陽縣地。晉及後魏因之。後周縣廢。唐武德年,分岐山縣置圍川縣,取川爲名,俗訛爲圍也。年,縣隸稷州。貞觀初,改曰扶風,屬岐州。今縣城周四里,編户三十三里。

飛鳳山,在縣南一里。以形勢騫翥而名。又茂陵山,在縣東北三十里,林壑秀美。《志》云:「漢末,馬超嘗居於此。
三畤原,在縣南二十里。原高五十丈,東連武功縣界。《志》云:「秦文公作畦畤,宣公作密畤,靈公作吳陽上畤,皆近此原,因名。
渭河縣,西南二十里。自寶雞、岐山縣境東流經此,又東南入縣境。○漆河,在城東一里。自普潤廢縣東南之漆溪,流入縣界,雍水自鳳翔縣境東流合焉。又東流經此,有漆水橋跨其上。下流入武功縣界,南合水以入於渭。郭璞云:「漆水源出岐山。此蓋太王遷岐所渡之漆也。
河,在城南。亦曰圍川。自岐山縣谷流經此。又東入武功縣界。一名白水。《漢·溝洫志》:「渠引諸川溉田萬餘頃。是也。
或陽宮,在縣東北三十里。《漢志》注:「秦始皇所起。或曰秦穆公時建。漢文帝后年,幸或陽宮,即此。或,音域。
百通坊,在縣西南。宋紹興年,姚仲與金將撒離喝戰於百通坊,敗之。敵還走鳳翔。○杏林鎮,在縣西二十里。其地多杏,亦曰杏林。古驛旁有萬楊池,以池旁有楊柳萬株而名。《志》云:「萬楊池,亦在縣西二十里。又鳳泉驛,在今縣治東。

縣,府東南百四十里。東北至乾州武功縣七十里。本秦縣。漢屬右扶風,右輔都尉治此。後漢因之。晉仍屬扶風郡。後魏改置平陽縣,屬武都郡。西魏改曰城。後周廢入周城縣。隋開皇十年,改周城爲渭濱縣,屬岐州。大業年,改爲縣。義寧年,置城郡。唐初,改爲郇州。武德年,州廢,以縣屬稷州。年,改屬岐州。宋屬鳳翔府。金初因之。貞祐年,改屬恒州。元升縣爲州,至元初復爲縣,屬京兆府。明初,改今屬。縣城周二里有奇,編户十八里。

城,在縣東北十五里渭水之北。《通典》曰:「秦文公所營邑也。漢縣治此。後漢初平中,董卓封侯,因據城之北阜築塢,高厚皆七丈,積穀徙金寶於其中,謂之萬歲塢。卓敗,塢尋毀。蜀漢建興年,諸葛武侯伐魏,楊聲繇斜谷道取。魏主遣曹真軍以拒之。晉義熙十年,夏王勃勃據雍,進掠城。秦姚紹擊卻之。後魏廢,以其地爲平陽縣。《志》云:「塢在今縣東北十六里,故址猶存。
平陽城,在縣西四十六里。《括地志》:「岐山縣有平陽鄉,鄉內有平陽聚。秦武公居平陽封宮,是也。《通典》:「秦寧公年,徙居平陽。又《帝王世紀》曰:「秦出公徙平陽。漢爲縣地。後魏太平真君年,改置平陽縣,屬武都郡,以縣併入焉。西魏復改曰城縣。《金志》虢縣有平陽鎮,即此。又周城廢縣,即今縣治也。後魏太平真君年,置周城縣,屬平秦郡,本在今岐山縣境。後周省,尋復改置於今冶,而以城縣省入。隋因置縣於此。
鳳泉城,在縣東南三十里。隋義寧年,析縣地置,屬城郡。唐武德年,屬郇州。年,改屬稷州。貞觀年,縣廢。舊有鳳泉宮在城內,亦隋開皇中置。又有溫泉,在太白山下,所謂鳳泉湯也。唐永徽年,幸鳳泉湯。開元中,亦數臨幸焉。○斜城,在縣西渭水南,以南當斜谷而名。城北去渭水里許,宇文周保定中築,置雲州於此。建德中,廢。
武功故城,在縣東四十里。《水經注》:「渭水東經武功故城北,南對太白山。是也。漢縣治此。武侯與吳步騭書云:「五丈原在武功西十里。又云:「馬塚,在武功東十餘里。指此武功也。
衙嶺山,縣西南三十里。褒水出其南,斜水出其北,雍、梁之間,稱爲阻隘。俗謂之馬鞍山。《志》云:「縣東十里有秦王嶺,縣西十里有響坡,左右映帶,爲縣之勝。
太白山,縣東南四十里。東連武功縣界,有金星洞。天寶年,改爲嘉祥洞。距洞五里有溫泉,即鳳泉湯也。太白山,詳見乾州武功縣。
五丈原,在縣西三十里渭水南。原西接岐山界,東連武功界。諸葛武侯與步騭書:「原在武功西十里。是也。蜀漢建興十年,武侯伐魏,繇斜谷至,軍於渭水南。司馬懿曰:「亮若出武功,依山而東,誠爲可憂;若西上五丈原,諸將無事矣。亮果屯於五丈原。晉永和年,司馬勳自南鄭引兵出五丈原,苻健拒卻之。呂氏曰:「原高平曠遠,實行軍者必爭之地也。
積石原,在縣西渭水北。亦曰北原。南距五丈原二十五里。武侯伐魏,至,屯於五丈原。魏將郭淮曰:「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議者不以爲然。淮曰:「亮若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非國之利也。司馬懿遂使淮屯北原。武侯爭之,不得上。《一統志》:「積石原在縣西南五里。又縣有東原。《唐志》:「縣東原,先有興平軍。至德二載,因置爲節鎮。或云即武功之東原。
斜谷,在縣西南三十里。南入漢中之道。後周建德初,周主如斜谷,集長安以西,都督以上,頒賜有差,是也。今有斜谷關,詳見漢中府。
渭水,在縣北三里。自扶風縣東南流,入縣境。又東入武功縣界。蜀漢建興中,武侯至,軍渭南。司馬懿引軍渡渭,背水爲壘以拒之。《漢志》注:「斜水出衙嶺山,至入渭。渭水又東徑馬塚北。武侯與步騭書:「馬塚在武功東十餘里,有高勢,攻之不便,是以留耳。又後魏永安年,高平賊万俟醜奴將尉遲菩薩自武功南渡渭,拔圍趣柵,復還渭北。賀拔岳以輕騎挑戰,自渭南隔水與賊語。稍引而東,至水淺可涉處,即馳馬東出。賊以爲走,渡渭追之。岳倚橫岡設伏。賊半度岡東,岳還兵邀擊,悉破降之。所謂橫岡,疑即馬塚云。
斜水,在縣西南三十里。出衙嶺山,經斜谷北,過五丈原,東北流入渭。其入渭處,近武功故城,亦曰武功水。武侯《表》云:「臣遣虎步監孟琰據武功水東。司馬懿因水長,攻琰營。臣作竹橋越水射之。橋成,馳去,是也。又有褒水,亦出衙嶺山,東流入沔。○清湫水,在縣東二十五里,出太白山,北流入渭。又有清水,出斜谷中,北入渭。
成國渠,在縣東。《三國志》:「魏青龍年,司馬懿開成國渠,自陳倉至槐里,築臨晉陂,引水溉舄鹵之地三千餘頃。《元和志》:「在縣東北九里,首受渭水溉田,經武功縣東北至上林,入蒙籠渠雲。《通志》:「縣西南三十里有孔公渠。金明昌年,令孔天監導斜谷口水,經縣城東,以資一邑汲溉。年久渠淤,典史高復開,至今通利。
橫渠,在縣西北。即橫水下流也。自鳳翔縣流入縣界,東南流,合於渭水。○青遠泉,在縣東北十里。又有柿林、紅崖諸泉,俱爲灌溉之利。
安仁宮,在縣治東。隋開皇十年,置行宮十二所,自京師以達於仁壽宮。此其一也。唐貞觀十年,自九成宮還,至安仁宮,即此。後廢。
斜谷關,在縣西南斜谷口。詳見漢中褒斜道。○圍趣柵,在縣東南。南北朝時置柵於此。後魏永安中,高平賊万俟醜奴圍岐州,分遣將尉遲菩薩等,自武功南渡渭,攻圍趣柵,拔之。即此。
新羅堡,在縣東南。晉太元十年,姚萇攻秦扶風太守齊益男於新羅堡,克之。時扶風郡蓋寄治於此。○清湫鎮,在縣東二十里。元置鎮於此。以近清湫水而名。又橫渠鎮,在縣東北五十里。以橫水所經而名。宋時儒張子所居。

陽縣,府西七十里。西至隴州九十里。漢隃麋縣地。晉省。後周置陽郡及縣,以在水之陽而名。郡尋廢,縣屬隴州。隋因之。大業屬扶風郡。唐仍屬隴州。宋元因之。明嘉靖四年,改屬府。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户一十三里。

陽故城,在縣西十八里。本西魏馬牢城。後周置縣於此。唐因之。五代梁貞明年,蜀將王宗儔等攻隴州。李茂貞自將屯陽以拒之。漢乾祐初,王景崇以鳳翔降蜀。漢遣趙暉等救之。蜀遣秦州帥韓保貞出陽以分漢兵勢。即此。宋徙縣於今縣西五里。明嘉靖二十年,以水患又移今治。又臨城,在故城西北隅,唐太和元年築。《志》云:「鳳翔右袤涇原,地平少岩險。吐蕃數入爲患。王承元帥鳳翔,據勝地爲障,置兵戍守。詔號臨城,是也。旋廢。
隃麋城,縣東三十里。漢縣,屬右扶風。後漢初,封耿況爲侯邑。晉廢。永嘉年,南安赤亭羌姚弋仲東徙隃麋,即故城也。太和年,秦苻雙、苻武以上わ、安定叛,引兵進至隃麋。元魏時,縣廢。
臥虎山,縣治東二里。以山岩蹲峙而名。又東十三里有龍泉山,泉出其下。又馬鞍山,在縣東北三十里。
箭括嶺,在縣南十里。舊有箭括關。括,亦作。五代梁貞明年,蜀大舉攻岐,分遣王宗儔等攻隴州,別將陳彥威出散關,敗岐兵於箭嶺。漢乾祐初,王景崇以鳳翔叛附蜀,蜀將安思謙自散關應援,遣軍擊漢箭等寨,破之。宋紹興初,金將沒立郎君自鳳翔攻箭關,吳遣將擊退之。蓋其地輿散關互相形援,亦隴蜀襟要處也。
水,在縣南一里。自隴州流入,又東南入寶雞縣界。○暉川,在縣西。流經縣城南,又東南注於水。
隃麋澤,在縣東八里。漢以此名縣。又天池溝,在縣東五十里,水流不涸,因名。其下流俱入於水。
安化鎮,在縣西。《九域志》:「陽有安化鎮。唐廣德以後置,以御吐蕃。又安都寨,在縣南,近箭嶺。五代漢乾祐初,蜀將安思謙出散關,應援鳳翔,遣軍擊破漢之箭、安都寨,是也。

麟游縣,府東北百二十里。南至扶風縣百里,東南至乾州武功縣百二十里。漢杜陽縣地。隋義寧年,於仁壽宮置鳳棲郡及麟游縣。年,更曰麟游郡。唐武德初,改爲麟州。貞觀初,州廢,以縣屬岐州。今縣城周九里,編户十七里。

普潤城,縣西百二十里。漢漆縣地,有鐵官。今城西有小城,蓋置鐵官處。隋大業初置縣,屬扶風郡。唐初,屬麟州。貞觀初,改屬岐州。乾元以後,嘗置隴右軍於此。貞元中,又以神策軍屯守,謂之普潤鎮。元和初,改軍名曰保義。宋仍爲普潤縣,屬鳳翔府。金因之。元省。宋白曰:「隋於細川谷置普潤縣。蓋以杜、漆、岐三水灌溉民田,爲利甚普,因爲縣名也。唐因之。上元初,鳳翔節度崔光遠破党項於普潤。大歷年,吐蕃寇隴州普潤,鳳翔節度李抱玉禦卻之。貞元年,秦州刺史嘗寄治於此。
天臺山,在縣西五里,唐九成宮之西。其西相連者,曰鳴鳳山。又有谷曰泠泉谷。貞觀年,白鹿見於此。又石臼山,在縣南十五里,上有清泉,氵亭泓不竭。○吳雙山,在縣南十里。有四峰雙峙,俗呼爲吳重山。《志》云:「山南去扶風縣五十里。
麟游水,在縣治南。源出縣西,爲招賢川,東南流,入於渭。○漆溪,在縣南。流出廢普潤縣東,下流爲漆水。
杜水,在縣西南。源出鳳翔縣杜陽山,東北流入縣境,亦曰杜陽川。又東流會於漆水。《志》云:「杜水出普潤廢縣東南。蓋杜水流經縣境,川流始盛也。又岐水,《志》云:「亦出普潤縣東南,一名巒水。東南流入岐山縣境,下流亦今於漆水。
仁壽宮,在縣西五里。隋開皇十三年作,十五年成,最爲弘麗,屢臨幸焉。義寧年,宮廢,置鳳棲郡於此。年,於宮中獲白麟,因曰麟游郡。唐貞觀年,修仁壽宮,更名九成。自是屢臨幸。永徽年,改名萬年宮。年,幸萬年宮。時山水沖溢入宮,至寢殿,衛士有溺死者。自後亦數幸焉。乾封年,復曰九成,有醴泉在宮中。唐太宗避暑時,是泉湧出,味如醴雲。《唐志》:「開成年,暴雨水,毀九成宮。是也。○永安宮,在縣西三十里。唐貞觀年,置宮於此。乾封以後,廢。
甘露坊,唐馬坊也。先置於九成苑外。又有保樂坊,本隋石臼馬坊。唐麟德間,改爲保樂。尋又徙保樂於甘露坊。○石窯鎮,縣西一百五十里。今有石窯巡司,爲戍守處。
附見
鳳翔守禦千户所。在府城內。洪武二年建衛,四年改爲所。

隴州,府西一百八十里。南至漢中府鳳縣二百五十里,西至鞏昌府秦州二百五十里,北至平涼府二百八十里。

周岐隴地。秦爲內史地。漢屬右扶風。魏晉屬扶風郡。後魏屬武都郡太延中所增置郡也。孝昌初,置東秦州時秦州陷於莫折天生。西魏因之,兼置隴東郡,尋改東秦州曰隴州廢帝三年改,因山爲名。後周省入岐州,尋復置。隋開皇年,郡廢。煬帝初,州廢,屬扶風郡。義寧年,仍置隴東郡。唐復改爲隴州。天寶初,曰陽郡。乾元初,復故。宋亦曰隴州。金元因之。明初仍爲隴州,以州治源縣省入編户十八里,領縣一。今仍曰隴州。
州扼隴底之險,控秦鳳之衝,爲關中重鎮。隗囂憑此以窺三輔。曹魏據此以保秦隴。劉曜竊長安,引兵爭隴上。石虎規氐羌,分兵屯隴。唐至德以後,藉以扼吐蕃。宋建炎以後,西南諸將與女真角逐之道也。
源廢縣,在州治東南。秦置縣。漢因之,屬右扶風。《括地志》:「故城,在今州南三里。《世紀》:「秦襄公年,徙居於。漢因置縣。後漢建武年,伐隗囂,使祭遵軍。遵破囂將王元於此。年,囂復令別將下隴,攻祭遵於。遵拒卻之。年,復討隗囂,幸,是也。晉仍屬扶風郡。永昌初,陳安復據上わ,拒劉曜,遣兵襲,拔之。太元十年,苻秦故將竇衝復叛姚秦,敗奔川,即縣也。後魏曰城縣。孝昌年,東秦州刺史潘義淵以城降賊。西魏曰陰縣,爲隴東郡治。後又改曰杜陽。後周復曰陰。隋開皇年,郡廢。五年改縣曰源,屬隴州。大業年,州廢,仍屬扶風郡。唐爲隴州治。貞元年,李晟帥鳳翔遣將王亻必伏兵於城,以敗吐蕃,是也。宋仍爲隴州治。明初省。今州城周五里有奇、門四。
鬱夷城,在州西五十里。漢縣,屬右扶風。顏師古曰:「《詩》周道倭遲。《韓詩》以爲鬱夷,即此城也。後漢建武年,赤眉自隴底大掠而東。時鄧禹屯長安,遣兵擊之於鬱夷,爲所敗,縣尋廢。《志》云:「鬱夷當水之源,大寧關之口。晉嘗於此置隴關縣。
南由城,州東南百二十里。本漢縣地。後魏置縣,屬武都郡。西魏廢爲南由鎮。後周復置縣。隋因之,屬隴州。唐武德初,於此置含州。年,州廢,縣復屬隴州。大中年,隴州防禦使薛逵請改築安戎關,鈴轄往來。又云,當界有南由路,亦是要衝。舊有水關,請準前把捉。從之。唐末,縣併入吳山縣。
吳山城,州東南百三十里。漢隃麋縣地。有長蛇水,北魏主和平年,命長安鎮將陸真城長蛇鎮,是也。西魏改爲長蛇縣。隋開皇末,廢。唐貞觀初,復置爲吳山縣,治槐衙堡。上元初,移治龍盤城,屬隴州。宋因之。金省爲吳山鎮。又州有龍黎城。晉永和年,涼張重華遣兵伐秦,苻雄大敗之於龍黎。胡氏曰:「《新唐書·志》:「吳山縣有龍盤府、龍盤城。龍黎,疑即龍盤也。又秦城,在州東南二十五里。或以爲即非子始封之邑。
隴安城,州南百二十里,本唐陽縣地。宋開寶年,析陽縣地置隴安縣。金初,廢爲隴安寨。泰和年,復爲縣。元省入源縣。今爲隴安巡司。又永信城,在州西。《唐志》:「貞元十年,鳳翔節度使邢君牙築永信城於隴州源縣之平戎川。即此。回城,在州西北四十里。《後漢志》注:「縣有回城,亦名回中,即來歙開道處雲。
隴山,州西北六十里,即隴坂也。又小隴山,在州西八十里。一名關山,以近隴關而名也。山長八十里,路通臨鞏,爲秦鳳要害。其頂,即分水嶺。今詳見名山隴底。
岍山,在州西四十里。《漢志》注:「吳山,古文以爲岍山。孔穎達曰:「岍山東連岐岫,西接隴岡,水出焉。《禹貢》導岍及岐,謂此山也。亦謂之吳嶽山。蓋山有三名矣。《唐六典》:「隴右名山曰秦嶺。晁氏以爲秦嶺即岍山。宋《九域志》:「隴安縣西南有秦嶺。今隴安廢縣北二十里有西秦山,或亦以爲秦嶺。
嶽山,州南八十里。《周禮·職方》:「雍州,山曰岳。《史記·封禪書》:「華西名山有嶽山、吳岳。《水經注》:「吳山三峰霞舉,疊秀雲天,崩巒傾倒,危巔相捍。俗語謂之虞山。《唐六典》:「關內道名山曰吳山,亦謂之西鎮山。有五峰,曰鎮西、曰大賢、曰靈應、曰會仙、曰望輦,於諸山中最爲秀異,頂有龍湫。蓋吳山與嶽山岡隴相接,或謂之一山矣。其實吳山在州西,而嶽山在州南也。又天井山,在州南百里。山巔有井,雖旱不涸,因名。
龍盤山,在吳山廢縣東南七里。山蜿蜒曲折,爲一州之勝。又金門山,在州南百四十里。其山如門,渭水經焉。○景福山,在州西北百五十里。一名龍門山,有鳳爪、朝元、定心三峰。又有龍門洞,稱爲奇勝。
白環谷,在州西南,白環水出焉。宋紹興中,置白環堡於此。嘉定年,金將完顏ど規川蜀,破白環堡,進迫黃牛堡。宋將劉雄遂棄大散關遁。黃牛堡,見漢中府鳳縣。
方山原,在州西南二百里。東西長四十里。晉隆安初,武都氐屠飛、啖鐵等叛。殺隴東太守姚回,屯據方山。姚興遣姚紹討斬之。即此原也。宋紹興中,吳與金人戰於此。又楊政嘗知方山原軍,儲粟於其中。《宋會要》:「紹興十年,割地畀金。金人求商州及和尚、方山二原。許之。於是遂以大散關爲界。
渭水,在州南百四十里。自秦州清水縣東南流,繞隴坂南麓而經州境。又東入寶雞縣界。○水,在州治西南。源出岍山。東流經陽縣界,又東南入寶雞縣境,注於渭水。
水,在城西北。源出弦蒲藪,東北流,入平涼府華亭縣界。《周禮·職方》:「其川涇、。《詩》:「芮鞠之即。《韓詩》以爲。顏師古曰:「、鞠同,即水也。○弦蒲藪,在州西四十里。《周禮·職方》:「雍州,其澤藪曰弦蒲。《漢志》注:「縣有蒲谷鄉弦申谷,即古之弦蒲藪。今有蒲谷鎮,是其地也。
魚龍川,在州西。源出小隴山,下流合於水。唐貞觀年,大獵於魚龍川,是也。宋紹興中,金人柵魚龍川口,楊政率精兵卻破之。
長蛇川,在吳山廢縣。川流委曲,如長蛇然。後魏因以名縣。《水經注》:「渭水東與楚水合,世謂之長蛇水。○五節堰,在州境。《唐志》:「隴州源縣有五節堰,引隴州水通漕。武德年,水部郎中姜行本開。後廢。又金泉,在州西四十一里,一名白龍泉。其水東北注於
回中宮,州西北百二十里,秦建。始皇二十年,巡隴西,過回中。漢文帝十年,匈奴入蕭關,使奇兵燒回中宮。武帝元封年,幸雍,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自是數幸焉。天漢年,行幸東海,還幸回中。後漢建武年,來歙將二千餘人伐山開道,從番須、回中徑襲略陽,是也。又三良宮與回中宮相近。《志》云:「亦秦時所建。
大震關,在州西七十里。亦曰隴關,亦曰故關。故關大寨巡司置於此。又有安戎關,在州西四十里。亦曰安夷關,亦曰新關。詳附見名山隴底。
石嘴關,在州西八十里。成化中,馬文升言:「隴州至秦州清水縣二百五十里,別無驛站可宿次。石嘴關地多盜,請移西安府興平縣西四十里之長寧驛及咸義巡司於此,以便行旅。從之。又西四十里爲清水縣之盤龍鋪,乃逾隴之通道也。《通志》:「長寧驛在州西二百二十里。
番須口,在州西北。舊爲隴山之口。東漢初,赤眉上隴,爲隗囂所敗。至陽城,入番須中,逢大雪,多凍死。既而漢將來歙伐隗囂,從番須、回中徑襲略陽,是也。陽城,見平涼府華亭縣。
咸宜鎮,在州西北八十里。朱梁貞明年,蜀主衍遣將王宗儔等伐岐,出故關,壁於咸宜,遂入良原。胡氏曰:「咸宜,在氵氵源縣界。良原,今見涇州靈臺縣。○金兜堡,在州西北四十里。《志》云:「宋置。
馬頰社,在廢隴安縣之孝感鄉。社內有鑄錢監舊址。又香泉巡司,在州南百五十里。《通志》作隴安巡司。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