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象村稿/卷三十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十四 象村稿
卷之三十五
作者:申欽
1629年
卷三十六

書牘三十首

[编辑]

答仙源後稿

[编辑]

舊臘只餘數蓂矣。五十之年。倏焉以至。送往念來。感懷深矣。忽得手書及詩。其敍離索傷世道。溢於諷詠之外。不徒慰我幽悁而已。旋帖諸座右。曉夕相對。卽兄面目也。仍恨吾輩。平生砥礪名行。戴天履地。無所愧怍。而乃於末路遭此災難。落落分飛。退之所云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者。正爲吾輩今日道也。入冬。稍理書冊。尋繹故業。覺漸有所得。近復被人齮齕。名掛封章。此後行藏。又將落在何處。方席藁待之。可謂來之坎坎者也。

今年未冬而寒矣。罪迹益復閉蟄。回思京洛舊遊。渺然若隔世事。書至兼得淸什。且認欽之拙語尙玷左右壁間。轉見兄高義。所以記存者愈往而彌篤。豈亶等閑吟詠之相贈遺耶。欽之衰謝。漸不可堪。兩鬢鬖髿。已作二毛人。況兄之齒高於欽半紀耶。承敎。爲之悵然。屛廢之後。不敢以詩句溷人。而每因賢昆季。不得不破戒。得無添罪人一咎過乎。覽而覆瓿爲幸。

答鄭時晦

[编辑]

歲除懷想一倍。伏荷專人記存。足見兄相愛之意勤惓有加。感拜何量。仍審居閑有適。不廢進修。尤用瞻慰。欽得譴歸田。雖不免憂畏讒謗。而目前無別事累心。近稍尋理素業。又復被人噬嚙。方杜門竢譴。每接親朋書素。深以玷汚爲懼。而兄書再至。豈兄大膽能不怖世網耶姑覆。

續稿

[编辑]

自兄解襄陽符。音墨益閡矣。時因家兒。聞兄起居狀。居恒瞻想。不翅千里而遙。豈謂兄專一介使。馳書於氷江雪嶺之外耶。至損機貨以副之。足見高義彌篤也。欽年來喪病不去身。髮禿齒豁。非復舊日也。塊然作粥飯老僧。有何進修可爲足下道者。讀易之說。傳者過也。曩在田舍時。取邵氏加倍之數。粗嘗推究。未有得焉。而及入峽。旋復忘之。假使不忘。不過其作用位置爾。茲乃前人套語而已。惟是靜坐喚醒。正先天光景爾。只以桑楡已迫。朝露將晞。未得與兄一討。而悢悢也。

答芝峯後稿

[编辑]

歲暮懸念倍苦。非不欲走一价候問。罪蟄之人。書疏往來非便。秪費耿耿。茲蒙委翰。審日間動定。差慰我渴涸之思也。新曆之惠。尤感尤感。五十之年已至矣。少讀孔文擧書融爲始滿。公又過二之語。未嘗不愴然興懷。豈意吾輩遽及之。同此衰境。復坐離索。其何如也。況如僕之虎食其外者耶。奉晤無階。惟希珍毖。不宣。

別稿

[编辑]

日得惠帖。聞有水原計。尋承行旆已發。雖在長安里中。猶嗣音甚闊。況此遠違。若之何堪。欽衰換盡矣。明春醮季女。向禽之願畢矣。欲作團趺。仍與人事絶。而未知邦家平寧。使野人得所乎。惟自玉萬重。

答吳汝益後稿

[编辑]

未得聞哀起居。已易歲矣。嚮往之私。誠不自已。忽辱專人俯賜覆帖於遐敻之地。始認孝候支勝。蘇慰感戢。怳對隔世面目也。欽苟逭文罔。頑拙如昔。無足爲故人道者。每想兄衰年在疚。服禮必篤。恒願走一价修候於苫廬之下。而得罪來。除死喪答禮兩款外。不敢以書尺向人通問。故相愛如兄。而亦未果破戒。只剌剌尒。今承別紙示諭。以欽之馳情。益知兄見念之勤也。況於遭患之初。至再枉駕。而俱闕迎拜。尤用驚歎也。欽纔免圜狴。卽出江干。不曾一夕留城裏。平昔親朋。雖或有致意者。顧惟此身。有如病癘。唯以染汗人爲懼。來者問者。一切揮去。寧復以人之來不來問不問。寘諸懷耶。獨以兄契托之義。與衆人不同。而淪落之後。音容杳窅。使欽於其時。遽塡溝壑。則遂歸於死生不相問者矣。以是雖不至疑慮。亦不無怪訝。間逢一二友生言及之。豈此言傳至兄耳耶。來書分疏太悉。捧腹捧腹。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問訊過從。一閑事耳。豈容因茲瑕纇於交情也。願兄休更云云也。第見季世禍福。換人心腸。倘於頹波之中。不失初服。則雖千里猶一席也。頃逢秋浦人回。用此寄聲矣。聊以告秋浦者。奉告哀兄也。身爲大僇。未卜稅駕之所。而輒此陳露。秪恃兄誼分之不偶然也。無由面談。向風傾泝。惟哀兄諒之。

續稿

[编辑]

初聞兄有海外行。卽附一札歸便。使豚家人遞傳。則兄駕在村莊矣。厥後竟不見復帖。豈所附書。作殷洪喬耶。近審啓旆伊邇。益用惘然。不佞自思叔去世。生意頓盡。大化茫茫。俛仰百變。生不必喜。死不必悲。直念淸裁直氣。枉罹文罔。而遽淪黃壤。如不佞獨踽踽偸喘。又奚爲也。長痛之餘。行自病也。幸庇聖慈。官復葬禮。此爲幽明之感。返窆定於何日。想兄及執紼一哭耶。兄亦迨六十矣。萬里鯨波之役。若何堪也。時吳方使日本唯願節宣以時。專對以度。不失朋舊嚮往之素也。

答尹可晦名昉○後稿

[编辑]

得罪來。唯兄書屢及。足知兄眷愛厚。第罪迹承人來問亦可懼。茲不敢報謝。孰謂兄翰又從豚兒所傳至耶。感荷。欽息食尙全。惠薑山村所貴。佩意何量。恭謝不宣。

雖聞兄燕旆已回。而罪人書札不合入城。茲不敢仰候起居。茲蒙俯問勤惓有加。慰豁慰豁。欽危喘尙延。而衰換頓極。閉門息相。有同粥飯老僧。此外無足道者。希諒。不宣。

與朴子龍

[编辑]

雪後江居。想何様。數日前得接京信。聞驪興人疏斥吾輩。措語極不測。禍之重不重。罪之加不加不暇論。吾輩平生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迺於白首。又爲此等怪鬼所搆捏。被之以不韙之辜耶。使古之烈士當之。自決久矣。吾輩之碌碌偸生。亦誠陋矣。但未知疏入之後。作如何處置爾。

新春又盈十五良辰。感懷尤多。錦陽來示一通書。條列明剴。更無可贅。但此事。爲兄思之爛熟久矣。恐不若置之度外。任他齒舌也。吾輩倘或賴天之靈。須臾無死。豈有終不暴白之理。今遽以文書。飛送嶺表。事未必卽白。而郵傳往來。致疑致信之間。說話滋大。凡人在厄會中。靜吉作凶。易之於困。戒其尙口迺窮者。此也。李君必不久上來。竢其還。可令錦陽持此書面談。欽亦可折簡邀之。俾得開說於岡老也。千萬愼處。專此白。

瞻戀悠悠。拜書欣慰。日下消息。益紛紛矣。仰天吁噫而已。完老獨得大臣風。叔世亦有此人。爲之聳歎。

答趙怡叔

[编辑]

廢放來。不敢輒寄聲於親舊。誠如病癘者。唯以染汚人爲懼也。獨念賢同病。不至相諱惡。故憑便附區區矣。乃蒙左右不唯不相諱。旋卽眷問於累十里外。荷意良厚。益見高義不淺淺也。每想左右大夫人在堂。而遭此患難。有時不暇自虞。而馳情靡釋也。今審奉引有慶。尤用忻慰。欽頑拙如昔。第未卜披拜之期。此爲悵然。幸州之計。果有之。然罪跡行藏。何可取必。倘遂渡江。一覿可謀。所希珍衛。

遠損巍牘。就認奉引有相。進修益勝。企慕之懷。稍自慰豁。況玄珠在櫝。華彩燁如。輝光所燭。奚啻十二乘哉。載之誦詠。觀興斯存。第愧稱喩非類。使老夫泚䫙爾。席藁三年。神思都喪。加以衰疾侵尋。不敢向人提觚墨。而爲是高義。亦不宜虛辱。聊附和以去。諒之。

答朴子粹名東善

[编辑]

蒙敎碑文。欽於先大夫德美。飫聞而飽服。其鋪揚稱列。實乃欽與有榮耀。豈不欲竭才力所有。以副孝思。而顧欽墮在文罔中。錄在丹書。爲凡文猶不敢。況金石之文耶。俗例碑刻。必寫曰撰人某。蓋求其人名足傳言足信。今書曰及第申某撰。則不唯罪迹益悸。恐左右之爲先大夫最迹。亦寂寂於人聞覩。如何如何。行狀謹封還。惟諒之。

答辛用錫

[编辑]

一被文罔。便作世間剩物。累人是懼。雖平生知舊。不敢先自寄聲。唯區區寸赤。未或小弛於左右。豈意專使遠馳。俯問於三飧之地耶。又蒙示以先大夫行錄。至令欽撰出行狀若碑文。欽於先大夫遺風。固素㬌慕而興起者。其附驥聲光之末。實欽所願欲也。顧此罪累。名徧丹籍。聖朝雖貸以不死。欽安可自列於无辜。而爲人金石顯刻耶。不然。欽與左右有兄弟之義。其何蔓辭以讓。下諒。

答白善鳴

[编辑]

示及先君子詩集序文。非不欲繕寫以上。而自遭罪戾。平生著述。太半亡失。雖有僅存者。皆在京裏。不知序文遺草。果得不失否也。假使果不失。鋪揚文苑。垂耀簡冊。是何等盛事。而以罪人文字。付諸剞劂耶。不唯添罪人一咎過。於先君子立言。亦豈不玷累耶。伏願諒此衷款。求之別人幸甚。

答李昌期

[编辑]

前書中苦語滿幅。雖欽在遠外聞之。猶胸肚悶懑。數日作惡。況賢躬自備嘗耶。但當大患難。非有理義以裁之。則其不失性喪情者幾希。惟昔賢哲。遘罹坎險。狼狽淪落者何限。而考其所自處。則蓋不失其常。願賢勿以窮厄困頓。挫其志氣。隨事理遣。毋至於損性也。欽去年到此。只有數間屋。無伸脚地。夏間。豚兒爲我構小廬。棲息始定。書籍亦稍稍運至。若蒙天恩。得久於桑梓。則欲及精力未全衰。紬尋舊學。庶不枉負餘年。而不知日後行藏。果如此定計否爾。今年秋穫大無。不能無口腹之營。此又窮途一重厄運也。

續稿

[编辑]

欽常怪此行之晩。今果得之。物議盈車。聖恩曲貸。竟止於中途。此則幸也。第以徐老獨遠去爲歉也。白首編氓。有何定力可以安之。而四五年來。習於患難。有似善於水者視舟之覆。却不至大動於中也。冬間。久淹江上。適有南華一秩在案上。時時閱覽。此老恢詭之論。頗有所會。及到配所。讀邵易。益知人生定分。不可移易。只以面前家累。不能不關情。亦隨事任遣爾。此地雖號僻靜。而近者逐客甚多。比邑皆是。且四塞無通賈有無之路。溪山不無可觀。纍以閉戶爲業。不過屠門之嚼。反不如蘇老徘徊於合江,嘉祐之間。日啖荔子之樂也。

答柳川

[编辑]

一度席嶺而東。倏作隔世人。萬事如夢。而惟懸情不釋於同病。顧倦書疏。未果以尺紙相候也。惠帖先之。慙負慙負。仍審寓況粗適。浣慰曷量焉。欽亦僅保坏蟄。此來初無可托地。姑依府民居。嫌於沿路。欲移僻村。時未決去留矣。但吾輩之患。恒由外蝕。不在於藏身之不深柰何。深衣兩說。荷左右銘記投示。尤感尤感。欽與伯氏嚮往不淺。而半生營役。不得一造門質疑。而已作古人矣。今見此說。益悢然也。寒岡說璧完。一件留之。以爲閑寂中消詳之資也。吾輩倘賴天之靈。不死須臾。得以此服。相迎於田野間。豈非大幸。而何敢望也。呵呵。

答沙溪續稿

[编辑]

欽罪戾之極。天譴隨酷。又遭長姊之喪。日月不居。奄及初朞。摧痛酸苦。不自堪忍。夏間遠蒙慰問。愴感交倂。卽者向寒。伏惟鼎席益勝。欽茹慘之餘。衰換頓甚。口齒全豁。形容異昔。遙想謦欬。悵惘倍品。姜正字所傳問及禹貢地名疑義。謹錄別紙。送于正字處。仍附此。不宣。

別紙

[编辑]

黑水禹貢註。地志則以爲出犍爲郡。水經則以爲出張掖郡鷄山。過三危山。南流入于海。程氏以西珥河與葉楡澤相貫處。卽漢滇池。古有黑水祠。此乃黑水也云。蔡氏亦未知的在何地。引三說幷載之。今考大明一統志。則凡天下黑水有三。成都府黑水。在安縣南七十里。南入于羅江。敍州府黑水。則在府城東十五里。敍州卽漢之犍爲縣。地志所引是其地也。然此兩黑水則自西南夷界。流入于江。皆非禹貢所云黑水也。肅州衛城西十五里有黑水。肅州卽古之張掖縣。而其地又有三危山。其流南入海。一統志註曰。此正禹貢入海之黑水云。水經所引爲正矣。滇池在雲南。程氏之說最不近矣。大抵肅州及雍州之域。黑水雖出於雍梁之界。而雍尤相近矣。

龍門山。一統志在韓城東北八十里。韓城在秦漢爲夏陽縣。屬馮翊郡。此正是禹貢所謂龍門。非有兩馮翊也。今隷於西安府矣。

別稿

[编辑]

諭及贖宥苟且之論。欽亦聞之。命下之初。韓益之至馳書商確。欲上章丐免。而罪人陳疏無例。氷炭於胸中矣。卽外論之云云固也。但此事骤觀之。則果似苟且。而詳究其義。則有終不得不爾者。臣之於君。有當辭而不居者。其道非一。尊官厚爵。踰於分量則辭之。異數殊禮。越於常典則辭之。至於挈法著令。或罪或贖則雖至冤極恥。未聞有可辭之道也。豈不以身在罪籍。則有不敢自伸其去就者乎。今也自上特擧姓名而問其當贖。是君父以爲有罪而當贖者也。大臣會議。亦曰當贖。則是國家之一令甲也。其不可任情直行明矣。況欽輩曾爲重臣。分義不如庶僚微官草野疏蹤。曰贖曰罪。唯君父所爲。君令臣恭。毋或小違。乃臣子職也。何可引以自高。悻悻相謂曰。國家不以禮待我。我何遵國家之命。爲此恥辱之擧乎。安於方命。甘於罪籍。非徒事理未妥。亦歸近名。使古人當之。恐不過如此。若夫以禮待士大夫。士大夫縱有罪。何可以令銀貨自贖云者。當出自朝廷。不當出於罪人之口。今令帶罪之人。爲朝廷所當出之事。談則美矣。義似不精。不過傍觀歇後。倒思而錯言之也。此非爲已陳說。鄙見實如是。惟諒之。

贖金一節。又蒙回諭甚悉。辭意正大。敢不拜受勤誨。以爲補過之地乎。第欽之所陳。乃罪人服法者之常式。來敎所論。乃宰相居位者之當務。宜乎諄複而不相喩也。欽之前書。謂倒思而錯言之者蓋指此也。善則從不善則不從者。乃大臣居位者陳善閉邪引君當道之事也。罪人之處己。固與此殊。曰罪則受罪而不敢辭。曰贖則就贖而亦不敢辭。此所謂君令臣恭也。致辟與致宥。事雖不同。王法則一也。宥而可以辭而不宥。則辟亦可以辭而不辟乎。知辟之不可以辭而不辟。則足知宥之亦不可以辟而不宥矣。今見桁楊接摺之不以其道者論之曰。彼胡不以其道而不辭桁楊接摺爲也。其不達甚矣。特以辟者僇辱。宥者恩澤。致人異觀爾。殊不知其僇其恩。均是法律中勒定。而非罪人所可容喙者也。去就伸縮。罪人何敢自主張而有所辭於其間乎。若子弟陳疏。尤所未解。子之於父。欲其宥免。乃至情也。陳疏而止其恩典。不幾於拂天理耶。康節先生論散宜生曰。臣道也。子道也。散宜生之以文馬美女進者。乃私之也。非以法也。而先儒不以爲非。朝家設法贖宥。而其子弟拒之耶。重臣分義云者。前書不詳。故致來敎云云也。始罹罟穽。罪名不測。何知得保今日。幸而聖明覆燾。欲加欽卹。使之自贖。而在下者乃反辭拒。則其於分義何如也。如草野疏蹤。株守介節者。則或有磽磽缺缺甘爲溝瀆之行。乃若欽輩迹嫌地近。不敢悻悻於君父之命也。必且指以方命。指以偃蹇。指以逋慢。指以不敬。媒孼醞釀。譸張詈罵。添以文罔矣。不白其心而誅其迹。則雖有由夷之志。其何以自解於上下之怒乎。此不可泥於小嫌。而自投於機辟也。易之所謂四多懼者。豈不以位言耶。憂危之端。怵惕之情。有他人所不及知者。鄙書所謂與庶官異者此也。近於自明。不合縷陳。而來示不可虛。敢及之。惟諒察。

初秋得四月二十日手書。今月又得七月十五日手書。具悉道體萬安。忻慰曷量。欽亦僅保田廬。寄惠鄭相公行錄小草。謹受卒業。皆據當時所聞見。摭實而書之。有何是非可質。亦無偏重不公處。但鄭生所求於兄。必欲伸其誣枉。以立定論。而今來狀草。摘其疵病頗多。鄭生以爲如何。狀草欲附還。而恐浮沈不果。後日覓信便璧完也。金而中丈旅櫬北還。欽往哭於其廬所。死生之別。令人酸骨。爲之於悒。親舊淪亡。說之又作古人。此友質實無外飾。朋輩中不數人。而今而此。奈何。汝益旣爲日本行。復泛漢槎。未幾李公顯英氏繼之。兩公皆不辭難而行。朝野快之。而獨慮歸期甚闊可嘆時晦相去之遠消息不得源源然聞侍親無恙云。下示別錄。皆訂考以上。經書辨疑。未可投示耶。欽欲於明年往掃外家先壟。而世故難期。雖未得豫定。而茲計若諧。可於宋公家作穩矣。秋序向晩。伏惟鼎席益重。

別錄答問

[编辑]

瞽瞍書經蔡氏註曰。瞍。長老之稱。考韻會。瞍無目也。目有朕無珠子。註說與無目之說不同。蔡說可疑。

瞍字韻會及說文。皆曰無目。則瞍之爲無目。無疑矣。考史記則瞽瞍之瞍。以叟載之。豈蔡氏之註因史記之所載。訓之曰長老耶。蓋瞽瞍之無目與否。見於傳記者不同。史記則曰瞽瞍盲。孔安國則曰舜父有目而不能分別好惡。故時人謂之瞽。左氏記史趙之言曰。自幕至瞽瞍無違命。先儒仁山金氏解之曰。虞氏自幕有國。而至瞽瞍無違命。則瞽亦粗能守其國者也。以此觀之。瞽瞍乃當時有國之人。安有兩目全瞽。而能爲諸侯之事耶。世所謂無目者。必因史記瞽瞍盲之說而遂謂之瞽瞍耶。蔡氏不擧無目之說。而只以瞍訓曰長老。無乃用安國,史趙之說爲據。不稱瞍而稱叟。後之傳者。不知蔡氏之意。以瞍易叟耶。大抵事遠難徵。似合傳疑。欽於孟子答萬章之問。未嘗無疑焉。四嶽之薦舜於堯。其辭曰。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姦。舜之在側陋。已能使瞽允若。旣已允若。則不告而娶。完廩浚井。無是理也。瞽未允若。則傳天下。大事也。堯必不肯以莫大之位。傳之於不能順其親之子。唯其能使瞽允若者。爲舜之盛德。堯之傳授。亶在於是。孟子不辨之。何也。如史記之反覆雜載。不足道也。欽之所嘗聽熒。故幷及焉。

禹貢豫州厥貢漆枲註曰。漆林之征二十五。二十五。何謂也。

周禮載師。漆林之征。二十而五。二十而五者。二十分而稅其五也。他稅則或二十而一。或二十而三。而漆林之稅獨重者。以其土地所生。非人力所作。無害於稅之重也。

仲虺之誥。德懋懋官。功懋懋賞。註云懋。茂也。繁多之意。而又曰。與時乃功。懋哉之懋同義云。懋哉之懋。以勉訓之矣。兩說不同。可疑。

懋之爲訓。茂與勉懸殊。而乃曰同義。誠如來示之可疑。

伊訓不繫以朔。非朔日也。武成非朔日。亦言朔日。蔡氏不參考上下文作註乎。

或朔或不朔者。史官之編錄。有竝書朔與日者。有只書其日者。如召誥,多方。只書其日。武成之壬辰。亦但曰旁死魄而已。非正書朔日也。而行事之日在厥明癸巳。故推而訓之爾。

其刑墨。墨疑是墨刑。而註引叔向所謂昏墨賊殺。此可疑。

墨。蔡氏註固曰墨。墨刑也。昏墨賊殺。乃劉侍講之說。非蔡氏意也。故後之釋之者曰。其刑墨者。指五刑之墨也。刑之名也。劉氏說非也云。

予不狎于不順。書註與孟子註不同。蔡氏必從朱子末年所見。當以書註爲主。

來示然矣。以孟子註觀之。辭意迫切。宜以書註爲正。

惟德罔小。蔡氏云勿以小善而不爲。朱子曰。惟德罔小。言其不可小也。朱子之言與經意不同。當別爲一說乎。

蔡註甚襯切。以下文不德罔大觀之尤通。來示曰。朱子之言別爲一說者甚當。

湯之言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武王之言曰。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書註曰過。責也。百姓責我不伐商也。與論語註不同。何也。

湯與武王之言。論語所載。皆斷章取義。以書經本辭見之。則湯之言純乎責躬。武王之言則決之曰。今朕必往。一章之意。其重在此。書之註不得不如此。

于湯有光。孟子註不合。似當以書註爲主。此亦蔡氏從朱子末年之意。

來示甚當。以孟子註觀之。殺伐之功。因以張大云者未妥安有王者應天順人。而以張大殺伐爲功乎。經之本文曰。我伐用張。哿矣。其伐殺則厲矣。恐非聖人之本意也。孟子大文以殺伐書。而經曰我伐。殺字以是紀者之誤。

太師敎以六詩。內史掌八柄。太史掌八法。其義何也。

六詩。周禮太師敎以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八法八則八柄。周禮太宰所掌建。而太史內史受之者也。八法。一曰官屬。以擧邦治。二曰官職。以辨邦治。三曰官聯。以會官治。四曰官常。以聽官治。五曰官成。以經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糾邦治。八曰官計。以弊邦治。八則。一曰祭祀。以馭其神。二曰法則。以馭其官。三曰廢置。以馭其吏。四曰祿位。以馭其事。五曰賦貢。以馭其用。六曰禮俗。以馭其民。七曰刑賞。以馭其威。八曰田役。以馭其衆。八柄。一曰爵。以馭其貴。二曰祿。以馭其富。三曰予。以馭其幸。四曰置。以馭其行。五曰生。以馭其福。六曰奪。以馭其貧。七曰廢。以馭其罪。八曰誅。以馭其過。八柄之目。與內史次第。有一二小異。其實一爾。

三極天地人乎

三極。繫辭註以三才釋之。來示然矣。

酒淸。人渴而不食。肉乾。人飢而不食。其意未詳。至敬之事。雖飢渴不得食飮乎。

酒淸人渴等語。乃禮記聘義本文。質明行事。日中禮成。節文繁縟。而不敢懈惰云者也。非曰雖飢渴而使不得食飮也。成王事周公。如事神明。以大享之禮禮之。故其註引此以明之耳。

大司馬九伐之法。眚之壇之杜之等語。未詳何謂。

眚之云者。瘦其地。使不得強大。削地之謂也。壇之云者。讀如墠。謂諸侯有罪則置之空墠。以出其君。更立其次賢者。杜之者。杜塞之。使不得與隣國交通也。

夏尙忠商尙質。忠與質有異乎。

忠與質。泛觀則雖似不異。諦詳之則忠者。誠之屬也。質者。純乎本質而不加云爲者也。鄙意似不同。

答洪輝世續稿

[编辑]

衰朽餘生。洊遭朞功之慘。雖名姓尙在世間。形骸精魄。已異物矣。茲與人事益闊疏。不克聞問於左右者三改火矣。唯耿耿在中。遠勤巍翰。驪珠入目。亹亹乎言之也。泱泱乎風矣。人之相知。貴相知心。齷齪細故。那足云云。恒人猶然。矧吾輩耶。淪謫來。不復作句語向人道。爲左右破戒。得無爲遠公魔耶。

答崔有海

[编辑]

先君子之風槩。欽固已附驥於當年。而不幸早世。欽之踽踽獨存於世。復何心也。先君子卽遠之日。作哀辭以抒此情。而本稿因亂失之。欽每以爲恨。倘得閑便。敢不構拙。以爲揚厲先君子之一助耶。顧念欽屛棄筆硏久矣。無能爲不朽地爾。此可嘆已。

峽中孤纍。久與人絶。不料故人情帖。墮此寂寥。得認邇年動定神相。浣慰何可量也。況蒙海錯之惠。益拜歲寒高義也。生淪謫來。連遭喪患。齒髮盡換。只待就木爾。在朝時。所索先大人傳。曾有小草。而爲癸丑禍。家人遷次時遺棄。只有遺稿隨身到此。時復流覽。爲之泫然耳。弁文豈不欲構出。而老病。筆硏疏廢。恐無以游揚先懿。以副大孝深望也。只希行旆萬安。

答鄭正字弘溟別稿

[编辑]

在纍所聞左右有書。而去年始見之。擬欲卽修復。遷徙棲遑。且無信便。迄茲闕然。深媿左右託屬之勤。伏惟行旆入洛。鼎茵萬重。憶遊先相公幕府。今三十年。世故萬變。齒脫頭童。尙作不死人。豈意得把左右手帖。重覩先相公遺稿耶。亟欲構拙。以副盛意。幽憂之中。筆路已塞。且念爲世大僇。不合以文字玷人卷上。揄揚暴白。尤非罪人所敢當。以此次且。奄過歲年。悚息。遺稿篇什。略已抄出。早晩當以一語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