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邊例集要/卷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邊例集要
卷一
1841年
卷二

別差倭[编辑]

壬辰萬曆二十年後六年戊戌冬。關白平秀吉身死。乃撤兵入歸。我國與倭絶和。己亥正月。島主平義智。送人請和。而天將不許。辛丑六月。頭倭橘智正。刷被擄男女二百五十人。持書契來請和。賞橘倭米一百石。其後智正等。往來不絶。皆以請和爲名。丁未二月。回答使呂祐吉副使慶暹書狀官丁好寬。與橘智正。往日本以通和好。此條。在於天啓壬戌宣慰使謄錄初頭

戊申三月宣慰使李志完時。客使以謝使爲名。正官玄蘓副官平景直及島主差倭橘智正等。所卛幷三百二十四名。持書契出來。請上京。而因禮曹關。國有大喪。且天朝但許開市。不許入內地事。防塞上京。後仍行宣醞宴禮。約條講定接待緣由馳啓。約條。見己酉約條。此後年例出來。◯謝使。卽信使回謝。

庚戌十月。府使趙存性時。島主差倭橘智正伴從三名頭倭三人格倭三十九名等。以朝京事。持島主書契四度。平景直書契三度。玄蘓書契一度出來。臣與釜山僉使。設茶禮。捧書契。而天朝未許之前。本國經許上京。必無是理事防塞。而智正等散料分給。頭倭及格倭。則別備酒饌。等第分給事啓。狀錄。無回下。

辛亥二月。頭倭傳右衛門忠右衛有右衛門等三倭。專管買賣事出來事啓。初則給料。事係䂓外。後乃撤料。只給柴炭。

自甲寅八月。至辛酉五月。狀錄見失。

壬戌天啓二年正月。府使尹𥥈時。殿使倭上官玄方副官平智順都船主源工部智正船主平智次三船主橘智信留船主源永正進上押物橘成時侍奉僧崇邵卜駄押物藤智房侍奉平成昌伴從二十五名格倭一百二十名。稱以朝京。持書契出來事啓。殿倭則馬島倭。奉關白命來者也。

二月。殿倭處。以本道觀察使。到東萊。當設茶禮於釜山舘。傳納書契云。則上官倭曰。己酉年。國有大恤。天使疊到。馹路凋弊。不許上京。而今番則不可傳納國命於此處云。故以西賊侵侮天朝。天朝將官。方駐札京中。决難依從云。則同倭等。修書信。送飛船於馬島。緣由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殿倭都船主倭。密招訓噵言。貴國不許俺等上京。勿以西賊侵侮爲言。以上軆未寧措辭。添入於宣慰使答書中。則庶有復命之道云云啓。狀錄。無回下。

自壬戌二月初六日以後至七月。狀錄破落無形。自壬戌八月至丙寅三月。狀錄見失。

己巳崇禎二年四月日。宣慰使鄭弘溟時。差倭正官玄方副官平智廣等。持書契出來。决欲上京。親達所事。而據理防塞。使譯官探其出來主意。則玄方等以爲。關白視貴國如兄弟。聞貴國被衂於山戎。欲發兵相援。姑先使島主親往以禀。而島主不曉文字。以俺代行。故書契中無他說話。只憑俺等口舌。親達國王大意如此。而慶州漂人七名。漂到馬島亦云云。大槩不許上京。則以不傳命。而有難回報關白爲言。令廟堂急速指揮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玄方等。盡撤行李。將爲還歸。譯官開諭。終難接話。東萊府使釜山僉使。一齊入舘。要見玄方。亦不許接曰。宣慰使若來見。則或可周旋云。故臣弘溟卽往舘中。與之相揖後。平坐相對。則玄方密語曰。關白發兵相援事已言之。而且本島於貴國。舊爲藩蔽。而書契往復之間。或多凌駕之語。所遣使臣亦待於海上。踈外已甚。今欲上京者。無他意云云。臣以婉辭姑使留舘。而未宣醞前私覿。雖出挽留之計。惶恐俟譴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客使上京時。一路宴享處所。依禮典所載。裁數磨鍊等事有旨。臣在釜山祗受事啓。無回下。

同月。玄方等宣醞宴。定於本月二十六日。再次宴。定於同月三十日。而上京準許與否。姑未明白說道。待宴次接話時。當極口開諭。冀其萬一回感事啓。無回下。

同月。玄方等。跳踉忿恚。無所不至。不得已言其許令上京之由。定其發行之期。而所卛數多。今方爭减。且玄方等。行路願爲乘轎。故責諭不許。則玄方段終始不聽。智廣則言內。曾在戰陣。一足被斫。行步短澁。願乘扶擔事啓。狀錄。無回下。

閏四月。玄方等。當日發程。而玄方乘轎。終不禁止是白乎所。凡事忽遽。不待朝廷回下。經自裁處。惶恐待罪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客行。當自淸道郡離發。而玄方。送密陽凌波堂所作詩。懇乞懸板。臣令本府。姑從所請。待渠回還後拔去。似無不可亦。分付。而元韻及臣次韻。幷以謄書上送事啓。無回下。

六月。客使玄方等。朝京下來到舘後。臣畧送禮單。則渠輩亦爲回禮。故物件輸送東萊府事啓。無回下。

同月。客使玄方平智廣等。發船入歸事啓。已上宣慰使狀啓。無回下。

自丁卯九月至辛未九月。狀錄見失。

壬申二月。府使洪時。上年秋渡海譯官之行。以島主在江戶未還。接待難便。還收不送。故致謝書契賫持差倭久衛門格倭六名等出來。而係是䂓外。以待朝廷分付事啓。禮曹關內。令本道依例接待云。而狀錄中。但有同倭入歸之語。元無設宴接待之事。亦無粮饌題給之語。

五月。差倭橘成供伴從三名格倭三十名。舊關白源秀忠身死。新關白源家光襲位是如。持書契。兼島主還島報知次出來。接待與否。以待朝廷分付事啓。吿訃吿還差倭始此。

六月。差倭橘成供接待與否禀啓矣。同倭催歸甚切。考諸文書。則癸亥年島主陳賀使來時。有相見之䂓。若待朝廷分付下來而相接。則書契上送似爲太晩。往返之際。亦不無久留虗費。故今月初四日。設茶禮以待啓。無回下。

十一月。差倭橘成全。持我國求請藥材而出來。似不當視以䂓外之船。而落漠還送。以塞後日之路。請令該曹。定奪指揮事啓。狀錄。無回下。◯只行茶禮。畧給粮饌。

甲戌十二月。府使李弘望時。島主差倭藤智繩伴從三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欲爲上京。親達使事。情狀叵測。更使責諭。開見書契。則因關白之命。請送善乘馬者數人事。而別無他奇。臣設茶禮。捧書契時。上京事及所請之事。嚴辭斥絶計料事啓。無回下。

同月。差倭藤智繩言內。吾殿下年少好遊。招島主言內。朝鮮騎馬之才。天下第一。尙未一見。良可歎也。願島主爲我求來云。故島主差俺出來。欲聽朝廷分付云云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差倭藤智繩上京之請。雖已斥絶。而請送馬才之人。如是至切。必有爲而然也。書契捧上。定軍官上送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藤智繩處給料。則托以島中申飭而不受。設宴時。又不使伴從出參。而馬上才人許送事言及。則同倭曰。朝廷旣已許之。而若不及期。則反歸虗地云云。答以萬里他國之行。豈無裝束之事乎。日字差遅固其勢也。同倭曰。關白之命。不敢違逆。有此來請。得蒙快許。極幸極幸。但渡海譯官尹大銑。爲人庸劣。不若只送洪喜男一人云云事啓。狀錄。無回下。

乙亥正月。藤智繩處粮米太入給。則初似固辭。終乃受之。渡海譯官洪喜男崔義吉。馬上才人二人馬三匹。差倭幷乘船入歸事啓。無回下。

六月。島主差倭杉原彌右衛門等。持東萊釜山了書契及渡海譯官手本出來。問其事情。則差倭言內。島主與調興。於關白前七度相訟。島主得理。調興竄黜。玄方及以心等。亦以此事竄黜。調興手下倭人八名段斬殺。又曰。馬上才一行。不久當回還。而水營人四名之漂到石見州者。亦當一時出來云云。同書契一度及譯官手本。上送該曹。同倭船接待之事。請令指揮事啓。狀錄。無回下。◯水營人事。見我國漂人條。

同月。差倭以爲。島主以捷訟事。差人來吿。而萊釜兩令。無設茶接見之事。無顔莫甚。回書已下來。不日當歸云云。而不受料米酒饌。何以爲之。請令指揮事啓。

七月。因備邊司關。萊釜兩官。欲見差倭。則稱以病重。只受供饋雜物而歸事啓。無回下。

同月。渡海譯官洪喜男崔義吉。馬上才人及護行差倭藤智繩。我國漂人李山伊等出來。差倭接待與否。請令指揮事啓。狀錄。無回下。◯漂人事。見本條。

八月。差倭藤智繩依例接待事。禮曹關據。宴享設行事開諭。則同倭以爲。因留此處。以待別差倭之出來。歸期未定。姑退數月設宴云云事啓。無回下。

十二月。府使鄭良弼時。差倭平智友伴從三名等。出來以爲。調興等搆陷島主。反屈竄逐。故同調興玄方流芳等。啚書冠服還納次出來云云。故所賫三倭啚書冠服姑爲捧置。以待處分接待等事。令該曹指揮事啓。互見啚書條。

回啓。以本道都事。接待宴享贈給等項。照依舊例施行。解事京譯二人擇送。

丙子崇禎九年二月。差倭橘成供伴從三名等。欲請信使。持書契出來。必欲上京。親呈該曹云。故嚴辭峻斥。接待事令該曹定奪指揮事啓。

回啓。以本道都事。稱以京接慰官。接待事。亦依前例施行宜當。差倭留止。使之速出書契上送。

八月。通信使迎護次。差倭平成春藤智繩伴從八名格倭四十名水木船格倭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

回啓。初次宴一度。回還時設宴一度。令都事稱京官接待。贈物自京下送。

九月。差倭橘成供伴從三名格倭四十名水木船格倭五名等。以信使護行。持禮曹東萊了書契各一度出來。以鄕接慰官接待。鄕接慰官始此。

同月。差倭橘成利格倭六名等。以島主與璘西堂一行。已爲還島緣由吿知次。持東萊了書契出來事啓。隣西堂。卽書契次知長老僧倭。關白差遣馬島。兼爲譏察馬島事情。告還差倭始此。

回啓。尋常差倭。則不必優待。而信使領護差倭。方以接慰官接待。所幹雖異。一軆接待。

同月。差倭平成直格倭六名等。差倭平成春處。島主私書傳致次出來事啓。

回啓。許令容接。

十月。信使迎護差倭接待接慰官病重。故與信行三使臣相議後。同差倭上船宴。府使就舘設行事啓。無回下。

同月。信使催促事出來差倭平成直。信使一時入歸。故不得接待。回答書契亦不傳給。還爲上送事啓。無回下。

丁丑二月。差倭藤智繩平成春等。各卛伴從三名。以信使護行出來。以鄕官接待。

五月。差倭藤智繩伴從三名。以西賊討平致賀事。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十二月。頭倭平成連格倭三十名。稱以伯耆州漂倭入送致賀。持書契及別單出來。上京親呈云。而上京防塞後。書契別單捧上上送事啓。差倭以鄕官接待。狀啓中。只有差倭所呈別單捧上上送之語。而備局回啓中肅拜一欵。决難許行於堂上。若於庭中。別搆數間行廊。築土鋪板。使之行禮其中。似無大妨。肅拜一欵。似是別單中語。互見宴禮條。

庚辰三月。府使姜大遂時。島主差倭平成䂓伴從二名格倭九名等。持書契出來。問情。則一以爲島主還島吿知。一以爲前求藥材貿去次出來事啓。設茶禮捧書契。畧給糧饌。

九月。差倭藤智繩伴從三名格倭三十名等。持書契出來。以問慰回謝事。請見洪喜男。令該曹下送事啓。無回下。◯差倭以鄕官接待。

辛巳正月。府使丁好恕時。差倭平成助。沙器燔造次出來。而無接待之事啓。無回下。

五月。頭倭二人。以舘中商倭。人蔘潛商及焇磺銃釼潛賣禁斷事出來。不許接待事啓。無回下。

壬午二月。差倭平成幸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三名格倭四十名等。以關白生子吿慶及請通信使事出來。以京接慰官接待。京接慰官始此。

三月。府使鄭致和時。差倭藤智繩伴從三名格倭四十名等。以公貿木許給致謝事出來。以鄕官接待。

同月。差倭徐首座侍奉一人伴從三名等。以彦三啚書換受彦滿啚書事出來。以京官接待。

九月。府使鄭維城時。差倭平成倫侍奉一人押物一人伴從三名等。以蒙賜御筆及詩文。傳納關白回報事。持書契出來。接待等事令該曹指揮。因回下。以鄕官接待。

閏十一月。差倭平成倫伴從一名。持東萊釜山了書契。以島主還島吿知事出來。而差倭之名。與前入歸差倭相同。疑其爲前差還來。探問則同名他倭云云。設茶相接。書契答送事啓。狀錄。無回下。

十二月。差倭平成似進上押物一人伴從二名等。持禮曹東萊釜山了書契。以信行定奪事出來。設茶禮。捧書契後。因敀期之甚忙。呈納進上。下船宴上船宴。辭而不受。只受禮單而去。

同月。差倭右衛門。持東萊了書契。以信使明年三月渡海事出來。畧干粮饌題給事啓。無回下。

同月差倭藤智繩伴從三名等。以信使明年五月內入來江戶事及信行時節目三十餘條定奪事。持禮曹東萊了書契各一度出來。依前以鄕官接待。

癸未二月。差倭平成幸侍奉一人伴從三名。以信使護送事。持禮曹東萊了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同月。差倭平成稔伴從二名等。持禮曹了書契。鍾爐等物載去次出來。幷與格倭。粮饌分叱題給。該曹磨鍊下送禮單。係關後弊不給。後啓聞。狀錄。無回下。

七月。信行先來軍官護來差倭高崎七之允伴從三名格倭十五名等。持東萊了島主書契出來。量給粮饌。循例接待事啓。無回下。

十月。信使護涉差倭平成幸伴從三名及藤智繩及伴從三名。持書契出來。依當初出來時例接待。

同月。信行船格軍六名物故屍身載來頭倭一人格倭十五名。畧給粮饌。又有畧干贈物事啓。無回下。

同月。關白回禮禮單押來差倭一人伴從二名格倭三十名等。題給粮饌。畧給贈物事啓。無回下。

甲申順治元年五月。府使沈之溟時。差倭源成長伴從一名格倭十名。持禮曹了書契出來。而以爲耶蘇宗文餘倘有無探知次出來。五日。雜物。依信使時別使例題給事啓。無回下。◯耶蘇宗文事說話見雜條。

七月。差倭平成正伴從三名等。以耶蘇倘事回書措語請改一欵出來。以書契不許改書之故。只受茶禮。不受粮而徑歸事啓。無回下。◯回書措語請改事。見書契條。

九月。差倭平成光伴從三名。以耶蘇倘事回書請改事。又爲出來。而無書契。只有長老倭抵東萊釜山書契。長老之呈書。此乃無前之事。責諭不捧。差倭則設茶許接事啓。無回下。

十月。差倭藤成倫伴從三名。以耶蘇事回書促改事。持路引出來。差倭橘成供平成貫平成達等。各率伴從三名。以荒唐人領去事出來。並給粮饌。設行茶禮事啓。無回下。◯事見雜條。

十二月。差倭平成次伴從五名。以荒唐船捉送回謝事。持書契出來。茶禮設行。題給粮饌事啓。無回下。◯茶禮時。則伴從以三名許待。

同月。差倭藤原成景伴從三名。持我國所求藥材朱砂甘草等九種及路引出來。畧給粮饌事啓。無回下。

乙酉三月。府使李元鎭時。差倭藤智繩伴從三名等。稱以耶蘇宗文宗旨僧人者。乘船北向朝鮮。請捕事。持禮曹釜山東萊了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而以我國地啚不爲摸給。不受上船宴入歸事啓。無回下。見雜條。

四月。差倭藤智繩伴從三名格倭二十一名。持書契出來。以爲謝使之行。今月晦日內當爲出來。而三使之中。俺等參員於其中爲有矣。先爲出來者。俺熟諳貴國事情。故凡間定奪之事。預爲講定次。先爲出來云云事啓。狀錄。無回下。

五月。差倭橘成般侍奉一人所卛二十名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一名格倭四十名副官恕首座侍奉一人所卛十七名格倭四十名等。以廣東船人捉送致謝事。持書契出來。欲爲上京。呈納書契。責諭不許上京。則又請中路觀察使前傳納書契。責諭不許。則又以上來東萊呈書爲言。而終始不許。以釜山舘呈納之意。使洪喜男多般據理責諭事啓。伴從减定爲十五名。格倭定爲八十名後。以京官接待。◯本事見雜條。

同月。舘守倭問於譯官曰。謝使與漂差。以何等禮接待耶。答以謝使。雖無國書。旣曰因關白令而出來。故依己巳年玄方例接待。書契傳納處所。亦呈於釜山大廳。漂差。以謝使接慰官一㨾接待事定奪矣。舘守曰。謝使若與漂差一㨾接待。則少無謝使專待之意。此言亦似有理。使隣邑守令接待事。速令禀處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自前倭使。只有上副官。無三使之名。而藤智繩自參謝使之中。欲備三使之名。此事似有後弊。藤智繩段使之稱爲都船主。伴從亦定十五名。而除却一船格倭數。後兩大船格倭。幷以八十名定數緣由馳啓。無回下。

八月。頭倭一人格倭七名。以荒唐船搜捕事。持路引出來。無粮饌題給之事啓。無回下。

九月。荒唐船期於捕捉之意。申飭各官浦事。禮曹關據。言及於上項頭倭後。畧給粮饌事啓。無回下。

丙戌二月。府使黃㦿時。頭倭藤源成方從倭三名格倭十名等。以北國漂倭入送事。禮曹書契請改一欵出來事啓。無粮饌題給之事。◯北國漂倭事。見漂倭條。

同月。差倭源成寬伴從三名格倭十九名等。持路引。以北國漂倭領去事出來。題給食物畧干。木疋紙束作名禮單。而入給。只行茶禮事啓。無回下。

三月。差倭平成曉伴從三名格倭十名等。以北國漂倭入送。該曹書契更爲改撰事出來事啓。無糧饌題給之事。

四月。頭倭成久格倭十一名等。以漂倭入送書契改撰催促事。持路引出來事啓。無糧饌題給之事。

十月。府使閔應協時。倭舘成造都撿差倭平成寬橘成元格倭十名大木手二十名小木手十名監蕫倭拾左衛門河左衛門小木手四十名格倭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自本府設茶禮以待。丁亥七月入歸時。上船宴固辭不受。乾物入給。食物從優題給。

同月。差倭正官橘成稅所卛十四名。持書契以漂倭入送回謝事出來事啓。所率倭减九名。以京接慰官。特送例接待。

同月。差倭藤智繩伴從三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渡海譯官必以崔義吉入送事出來。以京官接待。

十一月。差倭橘成稅所持書契中。旣無別幅進上之擧。自我接待之道。失於太過。則後弊可慮。姑以特送例接待。以觀其俯仰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差倭橘成次伴從三名格倭二十名等。持書契以島主還島吿知事出來。依例接待事啓。無回下。

十二月。差倭藤原誠元格倭十一名等。持路引。及差譯渡海時。問慰致吊各張書契必成事。舘守倭了私書出來。畧給米石酒物事啓。無回下。

丁亥二月。頭倭藤原成次從倭二名格倭六名等。南北京事情探問回報事。舘守倭了私書賫持出來。粮饌題給事啓。三月。譯官李亨男下來酬酢後。卽爲入歸。◯見雜條。

同月。差倭藤原成友伴從二名格倭六名。持東萊釜山了書契。南北京事情探知次出來事啓。三月。譯官李亨男下來酬酢後。受回答書契。卽爲還歸。只給糧饌。

三月。差倭藤智繩封進押物一人伴從四名格倭三十名等。持書契。以兩譯差遣回謝事出來。臣與釜山僉使。設茶禮捧書契事啓。進上宴則鄕接慰官設行。上船宴則京接慰官並與平恕兩差同爲設行。而藤差所卛封進一人伴從四名等段。初次再次宴時。不許同參。上船宴則以餞宴之故。使之許參。

同月。頭倭平成幸從倭二名格倭六名等。持舘守及藤智繩了奉行等私書出來事啓。無回下。

四月。差倭平成幸所卛五名格倭四十名恕首座所卛五名格倭四十名等。以淸國事情書契催促事。持書契出來。以京官接待。

同月。平恕兩差必欲上京。親呈書契於禮曹。兼陳所懷云。故不禀朝廷之前。决不可妄動之意。嚴辭責諭後啓聞。狀錄。無回下。

同月。頭倭藤成芳格倭八名等。舘守倭處私書傳給次出來事啓。無回下。

同月。差倭平恕兩差必欲上京。親呈書契於禮曹云。故問其曲折。則終不明言。極爲悶慮事。本府及接慰官聯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平恕兩差言。防塞上京。禮官又不許下送。勢當還歸云云。則藤智繩在傍言曰。上京之請如是相持。又不許送禮官。寧使本道巡察使下來相接事。或便當云云。則恕僧勃然大叱曰。爾發此言。有若吾等求見者然。後勿妄發云云。而罷出之際。藤倭笑而挽留譯官而言曰。平恕兩差高聲佯怒之意。公等知之乎。疑俺爲朝鮮宣力。爲此㨾態耳云云。狡倭情態。宲爲難測。令廟堂熟講處置事聯啓。狀錄。無回下。

五月。藤倭言。巡察使下來。則當有善㨾處置之道。須勿他言。速爲禀達云云。接慰官啓。

回啓。道臣之往見差倭。事體亦重。固不可以藤倭私語。輕易相接。而平恕之意。實在於要見監司。則相機前進。依例接待。以慰遠人之心。

六月。頭倭吉加原內格倭十名等。持路引。廵察使到本府相接事探知次出來事啓。無回下。

同月。接慰官監司聯啓。當日差倭等來到釜山客舍。臣等行揖就坐。則差倭曰。島主今將乞退不可不吿知云云。而仍呈一封書。滿紙所書者。皆是島主往來江戶執政。求索費用浩大之意是白去乙。臣等以爲。從前相好之間。一朝辭歸。則豈不缺然。朝廷必無恝視之理。似有相助之擧云云。則智繩曰。島主一年費用之數。不下於十四五萬兩銀子。朝鮮雖欲相救。不過木綿。而必無白給之理。年例公貿易外。加給公貿易二千同木綿。歲以爲常。則島主或有仍留支過之勢云云。故如此無理之言。不當發口是如爲白遣。智繩呈書段捧上上送事啓。

回啓。二千同歲以爲常之說。極可驚駭是在果。島主吿退之計。可見窮蹙。而意在需索。許積旣以似有相助之意。傳說於智繩。則宜有賜物相助之擧。而物件多少。不敢擅便。上裁何如。上曰。賜物之後。彼若嫌少不受。則爲辱非細。只送答書宜當。且監司許積。敢行己見。有傷體面。極爲駭愕。先罷後推。

七月。島主去就。其在我國。所難容辭之意。接慰官東萊府使。別紙書及於平恕兩倭。則同倭言內。上項辭緣。接慰官東萊府使成給書契。然後可以受去是如爲旀。又言今此禮曹書契中。必有分明賜物之語。而不爲擧論。事甚落漠。物名數爻。明白分付。以爲一一歸報島主事。反有哀乞之色。當此渴悶之際。竟使落漠而歸。則未知何如。令廟堂指揮事聯啓。

回啓。木二百同米一千石題給。俾使不得更生希望之心事。嚴辭拒絶。

九月。燔造差倭藤原成親監役倭二人從倭九名頭倭三人左衛門從倭四名。持書契出來事啓。無回下。

戊子二月。差倭藤智繩伴從四名封進押物一人格倭四十名等。持書契出來。問其來由則答云。上年平恕兩差出來。專爲島主吿退之事。而不有結末而還是如。重被讉責。削去奉行之列。又差島主奉行一人。詳問淸國消息次。不久當出來云云。以鄕官接待說話見公貿條。

同月。差倭藤智繩言。年前平恕兩差之來。朝廷特賜米布。而實未補島主之萬一。故方有還納之議。而上年平恕出來時。必不細陳曲折。差俺出送。願貸六千同公木。則不出四五年。當極力還償事。奉行五六人成明文以納云。又曰。淸國事情探知次。第一奉行差倭。匪久出來是如云云。而窃恐我國。不信其還償之說。便思邊利有無。還報之得便。以冀我國之必從無違。令廟堂熟講指揮。別差倭接待接慰官。預爲差出事啓。狀錄。無回下。◯互見公貿條。

同月。藤智繩言。今此請貸之木。如無還償之道。則豈敢望乎。但一年例給公木一千二百同。而今此欲貸之數。則乃五年所給也。定限許貸之後。若不趁時還償。則以年年例給之數計减。亦無所妨云云。事係邊情。隨聞馳啓。以俟廟堂之裁處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藤智繩言。六千同之木。雖未可一時覔副。參商許貸。且歲遣各船別幅付及求請宴享等物。並爲換作米布。而俺逐年應給公木十三同二十疋先給。例給公木一千二百同內。每年除出四百同式限十年爲先引給云云。其情之懇迫據此可知。雜物換作。則在我姑無所損。而公木引用等事。今若全然盡塞。則恐非柔遠便宜之策。令廟堂熟講禀處事啓。

回啓。引用則防塞。換給則今年分叱許之。

同月。差倭平成春封進押物一人私卜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八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以淸國事情探知事出來。以京官接待。

三月。差倭平成春不言所幹之何事出來。初頭必欲上京。親達於禮曹云者。萬萬痛惡。一邊使之開諭防塞。一邊從容探問。追于馳啓計料事啓。無回下。

同月。藤智繩言。朝廷只許換作。防塞十年引用之木。不念島主切迫之事勢。極爲悶慮。俺之本意。則上項引用之木。非爲一時持去之計。自舘中從便相換貴國土産與物貨之計。貴國段同公木。一從物貨貿易之數。不拘遅速。從容計直。以給物主。則實爲兩便。此意更爲啓聞云云。故緣由馳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頭倭平成次從倭三名格倭七名等。持平成春了私書出來事啓。無回下。

同月。差倭平成春言。上年平成行回還時。淸國事情。東萊令監書給一紙。轉送江戶。則大君不以爲信。島主差俺出送。使之上京。面陳此意於禮曹。仍受書契回來。而上年出給之外。必有所聞。此亦並入書契以來事。承島主分付出來。禮曹書契速爲下來。以决去就云云。故南北京混一之意。上年已盡書給。此外更無加詳之事。爾若固請不已。則當依上年所書。自我書給之意。據理峻斥事。接慰官東萊府使聯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因差倭平成春淸國事情之催促。依上年東萊府使書給例。臣自意書給事。接慰官馳啓。無回下。

閏三月。平成春言曰島主因糜費倍他。不能支堪。上年平恕之出送。專以辭退爲言者。而平恕之歸。無一言皁白。島主立削成幸之職。諸奉行合辭救解。先送智繩。一以謝上年別贈之意。一以陳畧干引用之由。終未蒙允許。極爲悶慮。更爲啓聞爲乎旀。良馬豹皮等物。大君懇求是如。從速許貿云云。而島主辭退與否。非鄰國所可知是乎等以。緣由聯啓。求貿事見本條。

回啓。平差縷縷之言。無非要索之意。備陳情勢。一向懇迫。每事防塞。恐非從前鄰好之道。至於豹皮良馬。依例許貿。

同月。差倭平成春路次宴時。同倭所陳說話。無非公木引用之意。而自初至今。少無恐喝。溫言遜語。申申懇乞。以臣等之所見。似出於島主切迫。隨力勉副。非臣等之所敢猥陳。而此啓回下之來。將以何辭答之。令廟堂參商指揮事啓。

回啓。狀啓內辭緣。反覆參商。前後求索。實甚切迫爲白乎矣。鄭閔狀啓。在前則無隨力勉副等語。而今乃有此云云爲白有卧乎所。必目覩其不急實狀。而如是馳啓爲白有在果。此事旣已定奪。依前不許之意。行移何如。

五月。藤平兩差處。久留無益之意。反覆開諭。則平倭曰。事已至此。更無可望。吾兩人固當一時决歸。而俺則曾以接慰官書給之紙。轉送江戶。姑爲留待回報。藤差則只管此事。先去可也。藤差曰。俺當不數日回棹云云。故馳啓。無回下。

六月。上年成幸持去東萊小紙中。有賜字。故不得吿禀大君。賜字改以送字。自禮曹別修書契下送。則俺之入歸時持去。一邊吿于大君。一邊受去前贈之物。以爲萬一補用。急急狀聞定奪事。差倭成春縷縷懇請爲卧乎所。丁丑年間。該曹書契中。賜字改給送字。已有定奪。依前定式施行。似無執言之端。得書契然後歸告大君。領受前贈云者。亦不無所據事啓。

回啓。賜字依其所願。改書以給。修給該曹書契。亦似無妨。令承文院撰出下送。

同月。該曹撰送書契。入給倭人。則差倭成春以爲。今此書契中。有貴差告急。水旱連因。救死不贍。有何餘波。可以相濟。玆割吾民飢吻中之物等語。皆是苟且勉從之意。以俺臆言之。則朝廷之特給則一也。島主子義眞。方在江戶。出入大君前。擔當大小之事。別贈之物。移給義眞事。改給書契。而日本國俗。凡與授之際。必用陽數。今此別幅中之物。只是兩件。此乃國俗之忌也。雖至小之物。若添一種。可免陰數云云。書契改撰當否。令廟堂禀處事啓。

回啓。朝廷特給米布。出於爲島主周急之地。而至於捨島主移給義眞。事理不當。成春。乃以義眞留在江戶。擔當主和。以此特贈等語。欲爲改撰書契。其計叵測。陽數之說。似是加得之計。仍渠所請。又爲加給。亦妨事軆。書契中貴差告急。割民飢吻中等語。則刪改。從便措語似當。

十二月。府使盧時。差倭橘成次伴從三名格倭六名等。持書契。島主入往江戶緣由轉達次出來。畧設茶禮。捧書契事啓。無回下。

己丑二月。差倭藤智繩封進押物一人伴從四名格倭四十名等。持禮曹及東萊釜山了書契及島主奉行平智次等。抵東萊書契出來。以鄕接慰官接待。

問藤倭出來事則以爲。多大僉使前犯手倭人。自島中今方囚置。待朝廷生殺之分付。當爲處置。而俺因此事謝罪次。專爲出來云云。言語遜順是乎所。彼旣畏威服罪。則待彼之道。當盡其恩信。開市復設。似或宜當。在囚倭人。朝廷何以分付爲白乎喩。並令該曹分付事啓。狀錄。無回下。◯此事見開市條及雜犯條。

六月。差倭平成雪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三名格倭三十名等。持書契出來。以耶蘓宗文之徒。潰散諸島。捕捉入送之意。通報次出來事啓。畧設茶禮進上上船宴。以乾物入給。

差倭平成久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三名格倭三十名等。持書契因關白分付。以奇花瑤草可翫禽獸等物求貿次出來。畧設茶禮後。進上上船宴。以乾物入給事啓。無回下。

八月。差倭平成雪處。該曹回答書契及禮單等物入給。則差倭曰。耶蘓宗文黨限九月譏捕事。旣承島主分付。九月回還時書契入給云云。而不受事啓。無回下。

十一月。府使柳時。吊慰差倭平智連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七名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同差倭言。今此致吊之禮。非他年例送使之比。奉香上京致祭。而書契亦爲呈納於上京之後云云爲旀。接慰官催促下來爲卧乎所。上京致吊一欵。今方使之防塞計料。而伴從則十名。格倭四十名。給饋計料事啓。以京官接待。吊慰差倭始此。

同月。吊差上京一欵。使別遣譯官洪喜男責諭防塞是如乎。同譯官手本內。上京一欵才已防塞。書契別幅亦爲謄書上送云云。接慰官催促下送。吊差設位進香日期及進香時節目儀註。急速定奪磨鍊下送事啓。

回啓。進香日。使之推擇。進香節目儀註。今方磨鍊下送。

同月。吊差進香時。釜山大廳設御幕行禮。幕次左右儀物。不可埋沒。凉傘凉扇。東萊府已爲措備事啓。以上。兩差倭接待。京接慰官。謄錄見失。

庚寅三月。賀使平成倫封進押物一人伴從十七名格倭四十名都船主橘成直伴從七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以京官接待。其中。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四名格倭六十名分叱許待。

同月。賀使員役。一依癸亥年賀使時謄錄。開諭講定事啓。無回下。

同月。頭倭一人格倭七名。以虎肝求貿事出來。畧給糧饌事啓。狀錄。無回下。

四月。差倭平成之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等。持書契。以蔚山漂泊人還給致謝事出來事啓。蔚山漂泊人事。見雜條。

同月。譯官洪喜男手本內。今此接慰官。謝使一行。兼察接待之意。依分付開諭。則正官言內。若非他接慰官別㨾接待。則茶禮决不可設行云云是如爲卧乎所。差倭終若不聽。則以本道都事稱以京接慰官。接待何如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差倭藤智繩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三名格倭四十名等。持書契出來。問其曲折。則以爲。俺多蒙貴國德蔭。當此新朝之日。不可無陳賀。故出來云云。以鄕官接待。

同月。謝使賀使兩差倭接待。以一接慰官兼察事。更爲停當事啓。兩差倭接待。京接慰官。謄錄無。

六月。茶碗次知燔造倭四名。持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捧書契後。只許燔造。不許接待事啓。無回下。

閏十一月。差倭洲川次兵衛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三名格倭三十三名等。以求貿催促事。持書契出來。東萊府接待。而兩度宴設行事啓。無回下。

十二月。差倭平成扶。持東萊了書契。不言其所幹之何事。又不言所率之幾名。但稱舘中諸事。與前頓異。商賈交易亦不如前。詳細査覈次出來云云。狡倭所謂。有難測知。此說誠然。則似有難處之事。深以爲慮是白齊。差倭以與臣從速相見事送言。相見與否。接待式例。令該曹指揮事啓。

回啓。平成扶。雖稱以差倭。旣非兩國公幹之事而出來。則不當別爲接待。上船下船再度宴設行。而自本府觀勢。如有優待之勢。則禮單等事。磨鍊題給次狀啓施行。只設上船宴。粮饌量宜題給。

辛卯二月。頭倭一人格倭七名等。持舘守倭了私書出來。問其所由。則同倭言內。今此渡海譯官賫持書契。問慰及吊賀各張書契持來云云事啓。無回下。

七月。差倭橘成正封進押物一人伴從四名格倭四十名等。代藤智繩之任次。持書契出來事啓。依藤智繩例。以鄕官接待。

十一月。府使尹文擧時。差倭藤成諶封進押物一人所卛十五名格倭四十名等。持書契。以新關白承襲告達事出來。接慰官下送與否及接待尊卑差等一欵。朝廷以速爲定奪分付事啓。正官一人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七名格倭四十名等。以京接慰官接待。

廵營關內。差倭接待接慰官。以京接慰官下送事。已爲狀啓定奪。

壬辰正月。差倭平成扶橘成胤所率三名格倭三十名等。以徵債事。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設茶禮。捧書契。兩度宴及禮單。固辭不受。伴從三名茶禮時不參。◯事見開市條。

十月。差倭平成友所率四十名等。持書契。開市交易間有告達之事出來事啓。本府只設茶禮與上船宴。所率中二名减去。◯事見開市條。

同月。差倭橘成道伴從六名格倭六名等。持書契。求貿馬匹許賣。香爐速爲鑄給之意告達次出來。以鄕官接待。香爐事。見求貿條。

同月。差倭橘成正封進押物一人伴從四名格倭四十名等。持書契。以致吊譯官請送事出來。以鄕官接待。致吊事。見渡海條。

同月。差倭平成次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三名格倭二十名。請鑄香爐事出來事啓。伴從一名减。只設茶禮。

十二月。差倭橘成重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三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島主還島告知次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格倭則减去二十名。

癸巳六月。府使任義伯時。差倭橘成正封進押物一人伴從四名格倭四十名。各持書契出來。問其所由。則自朝廷入送祭器等物鑄給一事。回謝次出來事啓。茶禮則東萊釜山設行。下船宴則因差倭病重。不得設行。以乹物入給。進上則使其封進倭代行肅拜。上船宴則因差倭病死。不爲設行。

八月。差倭平成章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四名格倭四十名。以吊慰致謝事出來事啓。伴從减除八名。以鄕官接待。

十月。信使請來差倭藤成方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二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而此不過預報請使聲息而已。明年想必有申請信使之擧。今番以本道都事接待。未知何如事啓。伴從二名侍奉一人减除。以本道都事接待。

回啓。島主書契。每通於參議。循例回答矣。今則稱以執政之意。別送於參判。事異前䂓。而今此差倭。不過預報請使聲息。明年必有申請信使之擧。今番段以本道都事。設三度宴接待。

自甲午正月至十二月。狀錄見失。

乙未四月。府使韓震琦時。差倭平成扶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等。稱以兩國間主幹之任。持書契出來事啓。茶禮則本府設行。而早飯熟供。辭而不受。下船宴以鄕官設行。上船宴則謄錄但稱受宴。未知某官接待。

五月。信使護行差倭平成連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五名格倭四十名等。持參判參議了書契出來。伴從四名减除。因信使乘船迫頭。開諭差倭後。以鄕官接待。

八月。差倭平成長侍奉一人伴從七名格倭四十名。持信使狀啓及島主書契出來。侍奉一人伴從四名减去。自本府只設茶禮以送事啓。無回下。

十一月。差倭藤成重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七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以信行到大坂城緣由告知次出來。侍奉一人伴從四名减去。設兩度宴。以以酊菴例本府接待事啓。無回下。

同月。頭倭吉賀孫兵衛。以島主所用禮單不足貿易次出來。糧饌題給事啓。無回下。◯禮單貿易事。見求貿條。

十二月。信使狀啓賫來頭倭處。糧饌題給事啓。無回下。

丙申正月。通信使還到馬島事狀啓持來頭倭處。糧饌題給事啓。無回下。

二月。信使先來軍官出來時。護行同騎頭倭二人處。糧饌題給事啓。無回下。

同月。信使護行差倭源成幸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二名格倭四十名出來事啓。伴從一名减除。以鄕官接待。

同月。幹事差倭源成扶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護行信使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差倭源成倫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二名格倭四十名等出來。伴從一名减去。本府接待。此倭卽平義眞差倭。義眞將爲島主。故定差倭。護送信行者也。◯以上三差倭。各持書契。

禮單領來差倭平成次伴從三名格倭四十名等出來。本府接待事啓。無回下。

閏五月。頭倭一人格倭七名。問慰譯官催促入去事出來。糧饌題給事啓。無回下。

七月。頭倭一人格倭八名等。渡海譯官所乘船致敗緣由報告次。持書契出來。糧饌題給事啓。無回下。

八月。渡海譯官船同騎頭倭二人。禮單雜物載持船領來頭倭一人等。依例糧饌題給事啓。無回下。

十二月。府使元萬石時。頭倭一人格倭八名。因島主病重請醫事。持書契出來。醫官入送與否。令廟堂禀處事啓。

回啓。島主病勢危劇。請醫甚急。醫官下送。伶俐小譯一人。擇定入送渡海。糧饌亦爲磨鍊題給。入送員役。見渡海條。◯頭倭。粮饌及渡海粮題給。

丁酉二月。無書契差倭平成承。以厥物定差倭領送事告知出來事啓。

回啓。無書契差倭。府使躬親接待。旣無前例。惟當據例防塞而已。末乃更爲啓聞後。設茶禮接見。

同月。醫員護來差倭藤成次伴從三名格倭三十名等。持書契出來。本府設兩度宴接待事啓。無回下。

三月。頭倭一人格倭七名。渡海譯官入送與否探知次出來。糧饌題給事啓。無回下。

四月。別差倭平成友橘成信侍奉二人伴從十二名格倭四十名等。持書契及厥物出來事啓。以書契不爲改納。只設上船宴。題給粮饌。

同月。差倭藤成之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以島主入往江戶告知事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六月。差倭奉行平智連侍奉一人伴從五名格倭三十名。以差倭平成友等持來違式書契。後勿爲例事。持東萊釜山了吉長老謝罪書契出來。糧饌題給。不許接待事啓。無回下。◯謝罪事。見書契條。

九月。府使洪時。差倭平成元侍奉一人伴從三名格倭三十名等。以平智連還持去書契。不得改撰事吿知次。持別書契出來。侍奉一人减去。以酒果本府畧設茶禮。捧書契事啓。無回下。

十二月。頭倭一人格倭六名。島主在江戶病死。傳訃舘中次出來。入歸時渡海糧題給事啓。無回下。

戊戌正月。島主身死吿訃差倭橘成般伴從十六名。持東萊了奉行等書契出來。糧饌及渡海糧。優數題給。入歸時只設一宴事啓。無回下。◯此倭。乃兩國間幹事者。以違式書契。自此改納事出來。而嫌其無名。自稱告訃。持奉行書契。而事之始末。詳在書契條。

三月。島主身死後吿訃差倭平成稔從倭十二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別宴一次後。設上船宴以待。

九月。府使閔鼎重時。新島主平義眞承襲吿慶差倭平成令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三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伴從加許一名。以京官接待。伴從一名加許事。見宴禮條。

己亥正月。凡干頭倭出來時。有糧饌題給之䂓。而其所出來。係是䂓外。不許接待事啓。無回下。

二月。差倭平智友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二十名格倭五十五名。持平義眞及平義成所呈參判參議東萊釜山了書契別幅。出來事啓。伴從七名减除。以京接慰官接待。而以移舘釜城事。累月相持是如可。別宴上船宴未及設行之前。以病潛歸馬島。仍以身故。◯見舘宇條。

閏三月。府使李萬雄時。差倭橘成般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兩國間次知倭平成扶交代次出來。以鄕官接待。裁判名目未出之前。以兩國間事爲名。而交代往來者也。

十一月。吊慰差倭平成勝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以京官接待。國恤吊慰。

庚子正月。頭倭一人格倭八名從倭三名。持書契。以陳賀差倭出來緣由告達次出來事啓。格倭料饌。依丙申例題給。

三月。陳賀差倭平成通都船主倭一人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二十一名格倭八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登極陳賀。◯伴從五名格倭二十名减除後。以京接慰官接待。

八月。差倭橘友勝封進押物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以島主還島吿知事出來事啓。伴從五名减去。以鄕官接待。

九月。差倭平成友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七名格倭四十名。持參判參議東萊釜山了書契別幅。以硫黃回禮入送江戶事報知次出來事啓。伴從四名减去後。以京官接待。硫黃在求貿條。回禮在書契條。

十二月。問慰譯官護行差倭藤成之封進押物一人伴從八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伴從五名减去後。以鄕官接待。

辛丑十月。府使李元禎時。差倭橘成般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以移舘事出來。茶禮別宴。本府設行。下船宴。釜山僉使設行。上船宴。以乹物入給。而以釜城移舘事。相持累年。不得其志。癸卯正月入歸。公私禮單。辭而不受。

同月。差倭準之亟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從倭二十名格倭六十名。持書契。以移舘事出來事啓。從倭七名格倭十名减去後。以京官接待是如乎。接慰官意外捐世。故以本道都事代行接待。而癸卯正月入歸時。三度宴公私禮單。辭而不受。

壬寅康熙元年六月。差倭平成供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七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以島主還島吿知事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癸卯三月。差倭橘成陳封進押物一人從倭十三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問慰譯官護行及橘成般交代次出來事啓。從倭十三名內。一名爲封進。一名爲侍奉。十名爲伴從。一名减去後。以鄕官接待。

五月。橘成陳伴從之數。依藤智繩例定以五名。而特加三名。出於優意。而徒懷料米加得之慾。終不動聽。或稱還歸島中。或稱出來東萊。其爲情狀。萬分可痛事啓。

回啓。其情狀。殊極可痛。或有難處之患。則不如及今快許之爲愈。侍奉一人伴從二名。加定接待。

甲辰閏六月。島主還島吿知差倭源成倫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七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伴從一名减去。以鄕官接待。

九月。府使安時。差倭藤成通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以蔚珍漂倭入送回謝事出來。以京官接待。

乙巳正月。差倭橘成陳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渡海譯官護行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丙午三月。差倭藤成倫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以和泉州漂倭入送回謝事出來。伴從四名减去後。以鄕官設三度宴接待。而私禮單减不給事啓。無回下。

六月。差倭藤重次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七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以島主還島吿知次出來事啓。伴從减二名。以鄕官接待。

八月。差倭橘成陳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以問慰譯官護行次。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同月。長鬐漂倭領去差倭藤成倫格倭三十名。持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而漂倭入送後。則有回謝差倭出來之例。而漂倭領去差倭出來。曾無䂓例。决不可接待。以啓後日之弊事啓。

回啓。全無接待。似爲太薄。依往來頭倭之例。題給粮饌。

丁未二月。府使李之翼時。差倭藤成供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三名格倭五十五名都船主一人伴從二名格倭三十名。持書契。以阿蘭陀餘儻卛去次出來事啓。阿蘭陀事。見雜條。◯格倭十五名减去後。以京官接待。

同月。差倭橘成陳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以問慰譯官護行事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四月。差倭源幸利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以白只州漂倭入送回謝事。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自戊申正月至己酉六月。謄錄見失。故從抄錄謄書。

戊申正月。差倭平成尙都船主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七名格倭一百名。持參判了書契出來。而不言所幹事。只請接慰官及金謹行下送。伴從則减二名云云。以本道都事接待。茶禮時。始言潛商禁斷事出來。

三月。差倭平成睦。以蠻人餘存者率去事出來。而伴從則依平成尙例以十五名接待。接慰官速令下送事啓。都船主封進侍奉各一人伴從十五名格倭七十名。以京官接待。

五月。島主還島吿知差倭平友次所率伴從。依丙午年差倭藤種次例。以五名接待事啓。以鄕官接待。

七月。差倭平成尙。才已還去。旋卽出來。所持書契不爲出示。且云。回答書契中。少有差違處。故出來是如爲旀。今番別無接慰官首譯來待之事云云。書契不爲出示之前。茶禮不可輕先設行。自我據理開諭事啓。十月抄錄中。捧書契。回答差倭入敀時。畧設宴床。慰諭以送。

十二月。差倭平成勝副官一人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二十名格倭八十五名。因江戶分付。以移舘定奮事出來。京官斯速請來云云。而伴從以十五名接待事爭减。格倭十五名减去。以京官接待。

己酉十月。府使鄭時。差倭橘成陳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五名格倭五十五名。持書契。以硫磺潛商彌縫事出來事啓。伴從五名格倭十五名减去後。以京官接待。

庚戌三月。差倭平成尙都船主一人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七名格倭八十五名。持書契。以移舘事出來事啓。伴從二名格倭十五名减去。以京官接待。而別宴上船宴。並與公私禮單。稱以其所幹旣未得請。無面安受。固辭不受。

七月。島主還島吿知差倭平政良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辛亥正月。渡海譯官護行差倭橘成陳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五月。差倭平成太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五名格倭七十名副官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都船主一人伴從五名格倭三十名差倭軍官倭二十五名通事倭一人。持書契。以移舘事出來事啓。伴從减數之意開諭。則終不許聽。茶禮下船宴時。伴從軍官倭等不爲出坐。別宴上船宴及三度宴。公私禮單等段。差倭等怒於不許移舘。不受。回答書契亦不受去。見壬子七月狀錄。

九月。差倭平重正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三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亦載漂人屍身。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十月。差倭平成之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五名格倭七十名。持書契。以移舘事出來事啓。因一事兩差疊到。未免䂓外。故熟供一欵。初不擧論。畧設茶禮及下船宴。捧書契與進上雜物。而怒於不許移舘。回答書契及回賜雜物。終不領受。故入歸時。只以畧干米太題給。米太數在於支給條。◯見壬子七月狀錄。

十一月。以移舘事。前差未歸。後差疊到。决不可捧書契許待之意。後差倭平成之處。多般開諭。則同倭以爲。交隣之道。持書契出來差价。不許接待。是何言耶。書契不可不呈。回答不可不受。自此如前牢塞。則勢當直往京中。呈書契受回答是如。跳踉咆哮。其勢必不還持書契而順歸是白乎所。往在戊申。差价平成尙。以硫黃回謝事出來。竣事入歸爲白有如乎。旋以書契改撰事出來。而無接待之事。只設茶禮捧書契。此則與彼不同。亦不可援以爲例。請令該曹。明白指揮事啓。兩差疊到例。

禮曹回啓。此事當初旣自廟堂定奪分付。請令廟堂禀處。備局前後回啓辭緣。無謄書處。

同月。差倭平成之。言于譯官曰。俺來此已久。十分切悶。歸報島主之期。亦且迫近。接慰官雖不下來。所持書契。切欲呈納于東萊令監。卽受回答而入去亦爲去乙。譯官等曰。未有朝家分付之前。東萊令監不得任意許捧云爾。則更以促歸之意。縷縷不已是如爲白卧乎所。歸報迫近之說。雖未知實狀。而渠之所請。如是縷縷。敢此馳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因備邊司關。差倭平成之賫來書契。設茶禮捧上計料爲白在果。旣捧書契。則別幅亦當捧之。旣受別幅則例於進上肅拜後。仍行下船宴爲白如乎。只行肅拜。不設宴禮。則亦涉埋沒。從畧設行。未知何如是白乎旀。至於五日熟供及別宴等事。不當擧論。而回答書契下來之後。上船宴亦難全然不爲設行。何以爲之爲白乎旀。糧饌段從常時例給之數五分之一分叱。覔給計料事啓。狀錄。無回下。

壬子三月。府使李時。知世浦漂倭入送回謝差倭藤成倫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伴從四名减去後。以鄕官接待。

四月。島主還島吿知差倭源調忠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同月。問慰譯官護行差倭橘成陳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十二月。移舘差倭平成令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七名格倭八十名書記僧倭一人軍官倭二十五人副官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六十名通事倭一人都船主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醫倭一人禁徒倭四人等。持參判了書契出來。書契倭一人軍官倭二十五名副官伴從倭十名通事倭一人都船主伴從五名醫倭一人禁徒倭四人等减去後。以京官接待。而所給米太及雜物减數入給事。詳在支給條。癸丑十一月下。

癸丑正月。問慰譯官護行差倭橘成陳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啓。以鄕官接待。

十一月。蔚山漂倭入送回謝差倭平成友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伴從二名减去後。以鄕官接待。

甲寅十月。府使魚震翼時。移舘事回謝差倭平成近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二十名格倭六十名都船主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正官伴從四名都船主伴從五名等减去後。以京官接待。

差倭橘成陳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以移舘事。持書契出來。差倭身病極重。進上雜物。使封進肅拜傳納事。逢授後差倭。則未行宴入敀。

乙卯二月。吊慰差倭源成倫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以京官接待。

三月。新舘監蕫差倭平成爲都船主一人封進押物一人伴從六名格倭四十名工匠及役夫倭一百五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事見宴禮條。◯伴從三名减去後茶禮。下船宴則釜山僉使設行。上船宴則因倭懇請。本府亦爲往參。

五月。陳賀差倭平成政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七名格倭四十名都船主一人伴從四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伴從五名格倭二十名减去。茶禮。因接慰官未及下來。本府獨行。其餘宴禮。則京官下來後設行。

閏五月。島主還島告知差倭源陳列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同月。頭倭一人從倭三名格倭九名。持禮曹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事啓。留舘粮饌及渡海粮米。從優題給。◯此倭。南北京消息探知次出來。◯見雜條。

丙辰五月。長鬐漂倭二名入歸回謝差倭藤直長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伴從四名减去後。以鄕官接待。

十月。府使李時。都船主一人監役一人封進押物一人等。前出來新舘監蕫差倭都船主封進交代次出來事啓。無回下。

戊午閏三月。新舘未畢之際。漂風人領來差倭。未久當來云。兩處酬接之間。其弊不貲。使舘守倭勿送差倭。只領通事倭領來之意。通書島中爲白有如乎。今此差倭橘政賢及封進等段。自島中已爲差定。賫付書契。將爲發送爲白如可。因舘守倭私書。不送差倭。只送書契。漂人段使禁徒倭領送。而舘守倭言內。差倭應給之物乙良。一依出來例入給云云爲白卧乎所。茶禮宴享他餘料米太日供雜物。當一一計給計料爲白在果。例給禮單及回答書契等物。依例下送事啓。

回啓。上年九送使。雖不出來。例給禮單。則依例磨鍊下送爲白在果。今此領來差倭。雖不出來。各宴禮單等物。則依上年例。一從謄錄磨鍊。別單書入。

七月。還島告知差倭藤忠勝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同月。差倭橘成陳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等。以問慰譯官護行事。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同月。差倭橘成陳言內。新舘大役。旣已告訖。島主無任感激。差遣一等奉行。將致謝意。匪久當出來是如。接待京接慰官。預爲差出事啓。

回啓。令該曹。預爲差出。

同月。移舘致謝差倭平眞顯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二十名格倭六十名都船主平幸信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禮曹參判參議了書契。東萊釜山了書契爲有旀。且持東萊釜山了書契別幅各一度出來。故問其別書契持來之由。則同倭等以爲。舘宇之速成。全賴東萊釜山兩令監指揮宣力之德。故島主不勝感謝。有此別書契致謝之擧事啓。伴從九名减去。以京官接待。而下船宴行過後。接慰官意外喪逝。別宴以下。則新接慰官下來接待。

回啓。東萊釜山䂓外書契別幅。雖是無前之事。此不過島主致謝移舘之擧。則不必還退。

己未正月。問慰譯官護行差倭橘成陳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十月。和泉州漂倭入送回謝差倭橘成滋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八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伴從二名减去後。以鄕官接待。

同月。濟州漂人二十六名沒死緣由報知次。差倭藤德辰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三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庚申七月。府使趙世煥時。島主還島吿知差倭平尙行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同月。舘守倭言內。關白身死吿訃差倭。以奉行中秩高人備員。匪久出來。接待京接慰官。預爲差出。差倭出來。卽爲下來事啓。

回啓。所贈禮單。出來後磨鍊。而京接慰官。令該曹差出。

閏八月。關白吿訃差倭平常重都船主藤度重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二十名格倭六十名。持禮曹參判參議東萊釜山了書契。兼告新關白代立緣由事出來事啓。伴從六名爭减後。以京官接待。

九月。舘守倭言內。今此飛船便。新關白無弊受爵吿慶差倭。匪久當來。接待京接慰官。預爲差出云云爲白乎旀。又云公幹次知差倭橘成陳遆改代。兩差倭差定。使之互相往來。故今番問慰譯官護行差倭段。新差田中善左衛門稱名者。今月旬間當爲上來云云事啓。

回啓。新關白封爵吿慶。雖是無前之事。差倭持書契出來之後。不許接待。亦涉難便。接慰官令該曹差出下送。以此分付。

同月。關白吿慶差倭平眞賢都船主藤正次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禮曹參判參議東萊釜山了書契別幅出來。以京官接待事啓。

回啓。前來差倭平常重。自稱兼幹傳訃吿慶兩事是如。援引陳賀之例是白乎等以。所率伴從之數。亦令依陳賀時例許待爲白有如乎。今者平眞賢。又爲告慶而來。則平常重兼幹之說。果出餙詐。許待伴從。宜遵七名是白去乙。减二名。只以十四名接待。事甚不當是白在果。平眞賢段旣是告慶差倭。依前例定奪。以十六名許待宜當。以此該曹幷以分付。

同月。差倭橘成陳交代次差倭藤成久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以問慰譯官護行次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辛酉六月。府使南益熏時。舘守倭言內。島主入往江戶。則關白爲請貴國通信使。卽令島主還島。而通信使請送差倭不久渡海。接待京接慰官。預爲差定云云。而乙未年信使請來差倭。以本道都事接待。今番段以京官接待亦云云是白乎所。京接慰官與本道都事接待一欵。斯速定奪分付事啓。

回啓。信使請來差倭接待之䂓。或以京官。或以本道都事接待。今此請來信使。旣因新關白之襲位。則正與乙未前例相同。以本道都事接待。

又啓下內。觀此慶尙監司狀啓。則差倭出來之期。正與式年科塲年分覆審相値。將有狼狽之患是如爲白置。旣難兼行。則接慰官自京差送事。分付該曹。

七月。通信使請送差倭藤一政都船主藤盛次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六名格倭六十名。持禮曹參判參議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伴從二名格倭十名减去後。以京官接待。

九月。島主還島吿知差倭橘時以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同月。問慰譯官護行差倭陶山以直封進押物一人伴從六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而問慰譯官護行差倭。與裁判差倭有異。故伴從二名减去後。以鄕官接待。裁判之稱。始在今年七月。互見裁判條。

壬戌三月。頭倭一人格倭十二名。持路引。以通信使護行差倭。持參判了書契出來緣由報知次出來。畧給糧饌事啓。無回下。

同月。信使護行差倭平眞幸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二人伴從二十五名格倭九十名副官平成尙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五十名都船主藤成淸格倭四十名。持參判參議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其中正副官都船主各一人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分叱。以本道都事接待。

九月。頭倭一人格倭九名。持禮曹了書契。以通信使行無弊到泊攝津緣由通報次出來。留舘時糧饌題給事啓。無回下。

十月。舘守倭言內。信使行次護行次。以一等奉行出來云。各別接待之意。預爲告達云云。似當依平眞幸之例。以本道都事接待。而年分覆審相値。令該曹禀處事啓。

回啓。信使護行差倭。當以都事差遣接待。而適値年分覆審之擧。勢難兼行。別擇傍邑守令中秩高文官差送之意分付。信使還朝後。以京官接待。榻前定奪。

十一月。信使護行差倭平眞幸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二人伴從二十五名格倭九十名都船主一人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其中都船主正官各一人封進侍奉各一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分叱。以京官接待。

癸亥五月。府使蘇斗山時。約條講定次。頭倭一人格倭九名買賣次知頭倭一人格倭七名。持路引出來。各米十七石糧饌幷計給。

六月。信使入送馬島時。兩國幹事差倭。定其留舘日限事及一差倭出來之後。則勿爲疊送他差倭之意。與島主講定事。甚便當之由。壬戌正月。府使南益熏在任時。馳啓備局。回啓內。今此狀啓所陳。誠有意見。令使臣到彼後。善爲開諭停當以來之意。分付是如爲有如乎。信使回還之後。此事停當與否。元無擧論之處是在如中。及至今者約條講定次。頭倭出來之後。同倭言內。年前信使時。請减差倭。而俺實周旋勉副也。今若持書契出來。則便是差倭貽弊不貲。故玆闕書契。此亦可見誠欵是如。自伐其功事啓。狀錄。無回下。

九月。關白儲君告訃差倭平茂元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二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緣由馳啓。以鄕官接待。

回啓。別差倭不爲出送事。旣入於新定約條之中。則今此告訃差倭之專送者。未曉其故是白在果。立約之初。先自違負。實非誠信之道。且是意料之外是白去乎。考諸舊例。只當受其書契。計給糧饌。附送回答於問慰官之行是白乎矣。或不無其間別㨾事情是白置。令譯官爲先探問其出送曲折之意。分付何如。新定約條。見壬戊約條。

十月。關白儲君告訃差倭違約出來之由。責問於舘守。則答以儲君告訃。旣是兩國相厚間不可已之事。自江戶專爲告訃而來。非島主循例差送之比云。而辭色不順。了無回聽之望事啓。

回啓。別差倭出送。旣是約條之外。則所當峻斥謝遣是白乎矣。彼旣已告訃爲名。此是不常有之事。出來之後。終始揮却。亦有乖於隣好之義。今姑依前接待。此後則毋得復襲謬例之意。更令譯輩。嚴辭開諭以送。

甲子六月。府使朴致道時。島主還島告知差倭藤成通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而信使時約條中。不許別差倭出來之意。明白載錄。則報知差倭係是䂓外云爾。則同倭曰。今此報知差倭。固非約條時別差倭之比。只爲本國無事。島主還島。而且以貴國問安而來。則在貴國之道不當拒絶云云是白卧乎所。事當援據約條。不許接待。所持書契。似不當謄出上送事啓。丙寅九月始許。以鄕官接待。

乙丑九月。府使柳之發時。舘守倭以爲。信使時約條中。告還差倭之不曾別爲擧論事段。島主之述職於江戶。而翌年還島。則以無事回還之意。告知於貴國。仍謝安寧之信。乃是不易之定䂓是如乎。今此告還差倭。謂之䂓外。不當接待。事當變通是如爲白去乙。臣答曰。約條中別差倭不爲出送事。明白載錄。則告還差倭與別差倭無異。速令還歸事。使之嚴飭事啓。

回啓。告還差倭接待事。旣已嚴塞。今不可因其強請而開許。益增日後無厭生心之弊。

丙寅七月。府使李時。前日出來島主還島告知差倭。以䂓外送使。不許接待矣。裁判以其事作一書呈納。同書幅謄書上送備局事啓。

回啓。告還差倭踰年不歸。事涉難處。姑許接待。

丁卯六月。島主還島告知差倭橘元重封進一人伴從三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同月。告還差倭所率伴從。乃是五名。而以三名問情。訓別等。不察之罪。宜加警責事啓。

回啓。伴從二名禮單。加磨鍊下送。

己巳六月。府使朴時。島主還島告知差倭平成元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又以人蔘許貿事。禮曹東萊釜山了書契順付持來。以鄕官接待。蔘事。見開市條。

七月。吊慰差倭藤泰幸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舘守倭請以京官接待。而據例以鄕官接待停當事啓。

回啓。吊慰儀註。依甲子年例磨鍊繕寫。差備譯官賫送事。國恤吊慰。

辛未六月。府使李衡祥時。島主還島告知差倭藤光忠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壬申九月。府使金洪福時。舘守倭言內。島主之傳位於右京。莫重大事。不可不通達於貴國。故一等奉行。持參判了書契。將爲出來事。頭倭持先文出來云云。別差倭勿送事。壬戌年信使時講定。則今者奉行差倭出來之說無據。責諭於舘守裁判。則同倭等以爲。彼此慶吊之事。則不可不別价差送。且江戶命令。則依前例定送差价之意。壬戌約條時。明白停當。則今此差倭之出來。有何違越乎云云事啓。

回啓。島主致仕。右京承襲。旣曰渠輩一島之慶。則與循例事有異。京官差出。差備譯官擇差下送。

十一月。府使孫萬䧺時。島主退仕通報奉行差倭平眞幸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副船都船主一人等。持禮曹參判參議了書契出來。取考前例。則壬戌信使時差倭帶來員役。旣已並許接待。則今此差倭員役段置。不可不依前許待。書契中都船主之主字落書。改書呈納之意開諭。接慰官乙良催促下送爲白只爲啓。

回啓。出來差倭稱以首奉行。都船主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二名。加率出來。而壬戌信使時。旣不防塞。則差倭之以此爲例。亦有所據。依狀啓一倂接待。京接慰官數日內發送。

癸酉正月。大差倭平眞幸以爲。一等奉行出來之時。例以堂上堂下譯官定送差備。而今番則只送堂下。殊無厚待之意。使首譯安同知兼行參宴。而不然則在京堂上譯官請來云云者。不無所據事啓。

回啓。首譯安愼徽方留本府。使之兼察之意。分付宜當。

三月。新島主仍襲舊島主拾遺之職乙仍于。首奉行平成政告知次。近當出來事。先文頭倭來到事啓。

回啓。舊島主之退休。右京之承襲。定一差而告慶。實無所妨。而彼旣分作二事。援引前例。則不可不依例接待。京接慰官差備譯官。各別擇差。宴禮單亦依例擧行。

四月。新島主承襲告慶差倭平成政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副船都船主一人。持禮曹參判參議了書契別幅。東萊釜山了書契別幅出來。接慰官。令該曹催促下送事啓。狀錄。無回下。

七月。府使成時。新島主啚書改請奉行差倭。乘船待風事。先文頭倭出來云云。每稱一等奉行出來之說。極爲無據。奉行差倭不得出來之意。嚴辭責諭。而某差倭中。以啚書請得事出來。似在不已。接慰官預爲差出何如啓。

回啓。島主之遆代。自是一事。分作三數。差倭鱗次出來。誠極無據。而在我之道。不可不依舊例接待。接慰官及差備譯官。急速差出。

八月。島主還島告知差倭源庸貞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九月。以竹島所捉二人領送事奉行差倭。乘船待風事。先文頭倭出來事啓。

回啓。所謂竹島被捉。似是日者慶尙監司狀啓中。蔚山船人兩名漂入蔚陵島。爲倭所擄云者。而同島我國之地也。或有船人之往來。元非日本之所可禁。奉行差倭。决不當接待之意。嚴辭責諭於舘守倭處。竹島事。見欝陵島條。

十月。啚書改請差倭平眞顯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副船都船主一人等。持禮曹參判參議了書契。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新啚書令該曹精造。接慰官一時下送事啓。

回啓。接慰官發送。啚書令該曹十分精鑄。俾無改請之患。

十一月。竹島被捉漁民領來奉行差倭橘眞重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副船都船主一人。持禮曹參判參議了書契。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我人二名被擄一欵。不可不憑問。故出送之意言及。則稱以接慰官相接時率現。而不爲出給。情狀無據。然卽今事勢。同差倭似不可無接待之道。請令廟堂禀處事啓。

回啓。奉行差倭旣已出來。則交隣之道。不可不接待。接慰官差出下送。漁氓頻頻往來於武陵島及他島。伐取大竹。且捕鰒魚云。雖難一切禁斷。彼旣以嚴立科條禁斷爲言。在我之道。不可不禁。今後則各別申飭。使之不得輕出。接慰官亦以此意。措辭對答可也事傳敎。

同月。大差平眞幸侍奉二人中一人。裁判爲除我國之弊。與差倭相議减除。訓別周旋之功。合有褒典事啓。

回啓。訓別。令本衙門施賞。

甲戌三月。頃日入歸奉行差倭橘眞重。更有定奪事。又爲出來次先文出送云云。所謂定奪者何事。而復欲生梗。情狀痛駭事啓。

回啓。受答入去之後。再度出來。誠是䂓外之䂓外。不可依常例接待。姑待出來。更爲啓禀定奪事分付。

閏五月。府使韓命相時。竹島事回書請改差倭橘眞重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副船都船主一人。持禮曹參判參議了書契。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前日書契中蔚陵二字。渠甚厭聞。縷縷相爭。今又出來。敢請刪去。情狀痛惡。不當接待之意。嚴辭責諭。書契謄本段。依例上送事啓。同月。接慰官及首譯差送。接待事關來到。

乙亥二月。府使李喜龍時。差倭橘眞重之出來。專爲前書契中。蔚陵二字請刪。而及其改受書契。則不唯不刪蔚島文字。並與竹島而同歸我國地方。則欲改書契本意歸虗。而蔚島爭辨。非自今日。已有前事。故同書契無辭順受是白遣。後書契回答。願以慇懃措辭以給亦爲白有矣。後書契回答。今以再度往復。事軆支煩是如。不爲書給叱分不喩。所呈書契別幅。亦且還給。極爲切迫是如。因此久留不歸。旣知其終不順。便不爲陳禀。致誤機事。則宲爲惶恐。令廟堂指揮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島主身死告訃差倭及新島主承襲告慶差倭。不久出來次先文頭倭出來。而新島主次郞事幼冲。其父義眞爲攝政云云事啓。無回下。

同月。又以橘眞重不歸事狀啓。

回啓內。以倭人之固執爲難。我國之難強爲慮。以爲未有不得其請云者可駭。府使推考。橘倭末端事。見欝島條。

三月。島主身死告訃差倭平成親侍奉一人封進押物一人伴從十三名格倭五十名。持禮曹及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島主臨死時。遺書及別幅。亦爲持來。而所率伴從格倭數。比前過多。責諭减除。以伴從七名格倭三十名定額。亦以鄕官接待事停當啓。

回啓。曾前平義成身死時。亦有書契別幅所呈之例。其時回禮之物。視本價。准數磨鍊回禮矣。今亦依此擧行。差倭員役。依其定額。禮單磨鍊。

同月。告訃差倭言內。吊慰譯官趁速差出。夏初入送云云事啓。

回啓。吊慰譯官差送。

六月。舘守言內。島主攝政差倭出來云事。當與告慶差倭一體。京官下送接待事啓。

回啓。攝政差倭雖無前例。奉行差倭出來。則差送京接慰官接待。前後非一。同接慰官及差備官。依狀啓差出。

同月。島主攝政大差倭平眞周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七名格倭七十名都船主一人。持禮曹參判參議了書契。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觀其本府所呈書草本。則舊島主義眞攝政後。欲以兒名彦滿啚書行用云者。事軆不當。義眞官名啚書還下送。使之行用何如啓。

回啓。接慰官差備譯官。斯速發送。啚書一欵。見其謄本後。據理往復得其所答。然後上聞爲宜。而不此之爲。直以下送。義眞啚書。徑請於書契未呈之前。殊無審愼之意。姑待書契呈納後。當有處分。

丙子六月。島主還島告知差倭藤䂓忠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戊寅三月。府使朴時。竣事後留舘倭人等。依關文責諭入送事啓。無回下。

壬午二月。府使朴泰恒時。吊慰差倭平惟政封進一人伴從三名格倭四十名。持禮曹了書契及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而員役段。比諸甲子己巳兩年例。則侍奉一人伴從七名。减數帶來。以漂差倭例。鄕官接待事啓。

回啓。吊慰儀註。依己巳年例繕寫。下送事分付。

同月。島主平義方。今已長成。舊島主退休事大差倭乘船是如。先文頭倭出來云云。京接慰官差出一欵。卽令禀處事啓。

回啓。令該曹依例擧行。

三月。舊島主平義眞退休吿知差倭平眞連都船主一人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禮曹參判參議了書契。東萊釜山了書契等出來。而比壬申年式例。則侍奉二人內。一人减數帶來事啓。

回啓。京接慰官數日內發送。

四月。島主承襲與啚書差倭。勿送兩差。兼送一差事。多般開諭於退休吿知差倭。而終不聽從事啓。

回啓。彼有所執。則勿復防塞之意。分付可也。

六月。島主承襲吿慶差倭。先文頭倭出來事啓。

回啓。京慰官預爲差出。

七月。島主平義方承襲吿慶差倭平眞長都船主一人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禮曹及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接慰官從速下送事啓。

回啓。京接慰官數日內發送。

九月。島主還島吿知差倭平恒忠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十月。新島主啚書改請差倭。不久當爲出來云云。舊島主平義眞身死吿訃差倭平以連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三名格倭五十名。持禮曹了舊島主遺書別幅及新島主禮曹了書契。與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以所率數多。責諭减除。則同倭與舘守等。同坐而言曰。此意通報島中。一依乙亥年例。伴從六名以七名爲定。格倭則减二十名。以三十名爲定。封進有遺物進上是如。不爲减去。以爲德色云云。更爲責諭曰。若不以戊戌年例减數。則决不可禀吿是如。則差倭掉頭不聽。旣以乙亥年例减數停當。則事當依例接待事啓。

回啓。圖書差倭接待。已有前例。京接慰官差備譯官。預爲差出。至於舊島主吿訃。雖有戊戌乙亥已行之䂓。此則時任島主之喪故。循例接待是白在果。今此平義眞旣已退休。其子承襲。不可比之於戊戌乙亥之例是白去乙。不爲防塞。有此馳啓。殊涉未安。嚴辭峻責。期於入送。

同月。新圖書改請差倭平方直都船主一人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禮曹及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新圖書。令該曹精造下送事啓。

回啓。圖書。令該曹精造。京接慰官數日內發送。

同月。舊島主身死吿訃差倭入去之意責諭。未回報之前。卽到備邊司關內。不必入送。措辭回答事判下云云。以鄕官接待。

癸未三月。渡海渰死屍身領來差倭平方命伴從三名封進一人格倭三十名等。持書契無別幅出來。而旣無別幅。减去封進。旣曰領來差倭。則接待與給粮間。令廟堂禀處啓。以鄕官接待。

甲申六月。府使李時。島主還島吿知差倭源幸勝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依例以鄕官接待。

乙酉五月。府使黃一夏時。舘守言內。關白年老無子。將欲退休。以其兄子爲儲君。故吿知次大差倭不久出來云云。京接慰官差備譯官。預爲差出事。令廟堂禀處事啓。

回啓。曾於壬申年對馬島主傳位右京事差倭出來時。送京官接待。今此關白傳位事吿知差倭固當差送京接慰官。而將欲退休云者。語欠分明。更問於舘守倭處後啓禀。

同月。今此差倭出送之計者。專爲定嗣吿慶。而至於將欲二字。倭人等以爲。關白年踰六十。旣得繼後。不久當爲傳位退休。故有所云云事啓。

回啓。關白定嗣之後。若有吿慶之例。則接慰官不可不差送。而旣無此例。亦關後弊。姑爲防塞。以觀其所答而許施。誠如大臣所達。此意更爲詰問於舘守處。

六月。舘守倭以爲。前前關白。始生前關白之時。亦有生男告慶之例云云事啓。

回啓。今此定嗣。與生男無異。則倭人之遣使吿慶。不足爲恠。京接慰官差定下送。依二去壬午生子時例擧行。

七月。關白立儲君吿慶差倭平眞弘封進一人侍奉一人都船主一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禮曹參判參議了書契。東萊釜山了書契賫來。而員役之數比壬午年有所增加。以此責諭。則強引庚申之例。爭詰不聽事啓。

回啓。今此差倭所率。雖加於壬午。當依庚申近例而許待。無使缺望是白乎旀。接慰官催促下送。

丙戌六月。島主還島告知差倭藤盛滿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戊子五月。府使韓配夏時。島主還島告知差倭源諶尙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己丑七月。府使權以鎭時。關白身死告訃差倭平眞致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六名都船主一人格倭七十名。持禮曹參判參議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而依庚申年例。伴從十四名格倭六十名。减數接待事啓。

回啓。京接慰官發送。依庚申年例接待。

八月。舘守倭言內。新關白承襲告慶差倭不久出來。且曰。舊關白吊慰譯官差送云云。承襲告慶。已有前例。庚申年關白身死時吊慰。兼於島主還島告知後有問慰便是白去乙。今番未有還告之前。稱以吊慰渡海。殊極泛然。更令譯輩。査問舘守事啓。

回啓。京接慰官差出。吊慰入送。亦有前例。幷令該曹擧行。

九月。關白承襲告慶差倭平倫久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六名都船主一人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以京接慰官接待。

同月。島主告還差倭源紀次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庚寅六月。通信使請來大差倭平眞連封進一人侍奉一人都船主一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禮曹參判參議了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而取考前例。則以伴從十四名格倭五十名接待。差備譯官段置。堂下二員來待。則今此差倭段。伴從格倭加率。堂上堂下之請送。有違辛酉前例乙仍于。責諭差倭。待停當。追後啓聞計料事啓。

回啓。接慰官催促下送。一從辛酉年例接待宜當。

同月。信使請來差倭伴從十四名格倭五十名。依辛酉年例停當許待事啓。無回下。

辛卯正月。信使護行大差倭。先文出來云云。取考謄錄。則護行差倭出來時。以本道都事接待。依前例擧行事啓。

回啓。壬戌年備局覆啓。不爲差出京接慰官。以鄕官接待。而如無隣邑可合人。則以都事差定事允下爲有如可。仍以都事擧行。今亦依此擧行。

三月。通信使護行大差倭平方直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都船主一人格倭七十名。持禮曹參判參議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接慰官段。待回下請來計料爲乎旀。差倭員役段。比壬戌年副官一人减數出來事啓。以本道都事接待。

壬辰二月。府使李正臣時。信使護還大差倭平倫之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都船主倭一人格倭七十名。持禮曹參判參議及東萊釜山了書契別幅出來。而侍奉二人內一人段。依壬戌例責諭减去。以京接慰官接待。

三月。飛船秩高頭倭一人。持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而同倭言內。島主爲慮信使船敗傷。有此呈書云云。同書契捧上上送。而前例因公幹出來頭倭。雖不接待。若干糧饌。則曾有題給之䂓。故參酌題給事啓。無回下。

十二月。李明浚。舘守倭言內。關白去十月卒逝。儲君承襲。而年幼乙仍于。首執政及尾長州太守等。以族親之故。姑爲攝政。告訃告慶大差倭。明年春夏間鱗次出來云云事啓。無回下。

癸巳二月。關白身死告訃大差倭平眞長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都船主一人格倭七十名。持禮曹參判參議了書契。東萊釜山了書契等出來。而己丑年告訃差倭段。侍奉一人伴從十四名格倭六十名許待是白去乙。今番差倭之加率。殊極可駭。嚴飭譯輩减數後。追啓計料。京接慰官催促下送事啓。

回啓。差倭員役依己丑年例接待。外責諭减去宜當。接慰官分付下送。

同月。大差倭所率中。伴從二名侍奉一人格倭十名。開諭减去事啓。無回下。

五月。新關白承襲告慶大差倭平倫久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六名都船主一人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等。催促下送事啓。無回下。

甲午五月。島主還島告知差倭藤元貞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同月。別送使正官藤親陳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禮曹及東萊釜山了書契別幅出來。而以彦千代啚書還納事出來云云。啚書例爲順付出送。而別送使价。不可是如責諭。則同倭言內。彦千代以島主之子。受啚書。未及送使之前。不幸身死。故還納啚書。而裁判已出貴國。問慰譯官亦旣還來。不得已別定持來云云。其不遵前例。別送差倭之狀可駭。固當不爲接待。而其在綏遠之道。亦涉埋沒。賫來書契段。爲先謄本上送事啓。

回啓。別送差倭。殊涉駭然。而不爲許待。果涉埋沒。今番乙良姑用漂差例接待爲乎矣。後勿爲例之意。嚴加責諭。回書中亦及此意宜當。以此分付云云。以鄕官接待。

丙申六月。府使韓重熙時。島主還島告知差倭平常益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七月。關白身死告訃大差倭先文出來。請京接慰官差備譯官堂上堂下差送云云。問新關白姓名。則姓源名吉宗。而此是在紀伊州太守時姓名也。旣承關白之後。則或不無改名之道。從當更爲書示云云事啓。

回啓。京接慰官及譯官等。預爲差出之意分付。

九月。關白身死告訃大差倭平眞連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六名都船主一人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而告訃差倭伴從十四名格倭六十名。已成䂓例。今此十六名伴從。七十名格倭。大違前例。責諭差倭。依前减數。接待停當事啓。無回下。

同月。新關白承襲告慶差倭。先文出來。京接慰官差備譯官堂上堂下差送事啓。

回啓。分付該曹。依例差送。

十一月。新關白告慶大差倭平方直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都船主一人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而侍奉二人中一人。責諭减除事啓。

回啓。京接慰官催促下送。

同月。舘守言內。新關白承位後。似當改諱。而關白以爲微時稱號。貴不可變改。依前以吉宗仍名云云事啓。無回下。

戊戌正月。府使趙榮福時。島主還島告知差倭藤茂種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同月。通信使請來差倭平倫之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六名都船主一人格倭七十名等。持書契出來。而取考謄錄。則辛酉年請來差倭。只以伴從十四名格倭五十名接待。且以堂下譯官二人來待。而辛卯年請來差倭段。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率來。亦請譯官堂上堂下是白如可。因本府狀聞。依辛酉例許待爲白有置。今此差倭之引用謬例。誠甚不當。所率减數事及皆以堂下譯官接待之意。今方責諭事達。

回達。大差倭接待。旣有兩年前例。今不當有所變改。更令責諭防塞。接慰官段下送。關白新立。則例請通信使矣。姑待接慰官。更報差出。

二月。大差倭所率。依辛卯例。伴從十四名格倭五十名。開諭停當。譯官以堂下接待事。亦爲停當事達。無回下。

三月。大差倭以爲。以堂下譯官許接。有違於乙未之例。請以堂上譯官差送事。相持已過一旬。尙不行茶禮。事甚難處。堂上譯官崔尙㠎。適以公米手標磨勘事來留。同崔尙㠎依癸巳年李亨男例。使之仍留接待事達。無回下。

己亥正月。府使徐命淵時。通信使時未盡節目。上送該曹事達。無回下。

同月。舘守倭言內。新島主承襲告慶大差倭。今方乘船待風是如。先文頭倭出來。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堂上堂下各一員。預爲差出。而信使未盡節目條件議定次。信使行所差出堂上譯官中一人。今此大差倭差備兼差下送云云事。訓別手本據馳達。

回達。京接慰官預差。差備堂上譯官。以渡海譯官兼察。

同月。通信使護行大差倭。先文頭倭出來是如。舘守倭言說。而護行差倭。則以本道都事接待。而無差備譯官。令廟堂禀處。分付本道。以爲差倭出來卽時來待事達。

回達。都事接待。旣有前例。依狀請擧行之意。分付。

同月。新島主平義誠承襲告慶大差倭平眞連出來。京接慰官催促下送。舊島主平義方身死告訃差倭出來。以鄕官接待。

二月。通信使護行大差倭出來。以本道都事接待。

四月。告慶大差倭上船宴。旣已乾物入給。差倭以病先入歸。都船主之乘船。不必留待分叱不喩。上船宴後。例當離發。故方爲離發上京事。接慰官馳達。無回下。

五月。島主還島。則例當送差倭告還。而近來島主使价連續出來。貽弊不貲。不爲出來云云事達。無回下。

七月。備邊司回達關據。告還差倭請寢不可之意。分付舘守倭處。則惶感出送計料云云事達。無回下。

同月。島主還島告知差倭橘延政出來。以鄕官接待。

庚子正月。府使鄭亨益時。信使護還大差倭平倫久。旣已出來。接慰官及差備譯官等。急速差出下送。而侍奉一人。乃是前例也。加率一人段。令任譯責諭减除計料事達。

回達。以本道都事接待。曾有前例。而壬戌年本道都事。以年分看審。傍近守令中秩高文官差送矣。其後信使引見時。京接慰官差出事下敎。辛卯信使回還時。亦以京接慰官差送。事係邊情。自臣曹有難擅便。令廟堂禀處。

回達關內。京接慰官差送。已成近例。今亦依近例差出。

九月。舘守倭言內。吊慰差倭匪久出來。京接慰官預爲差出云云事達。狀錄。無回下。

十月。府使尹錫來時。舘守倭言內。陳賀大差倭匪久出來。京接慰官差備譯官堂上堂下。預爲差出事啓。

回啓。依例差出。

同月。吊慰差倭平信豊出來。接慰官催促下送事啓。

回啓。京接慰官。催促下送。

同月。舘守倭言內。啚書請改大差倭出來是如。先文頭倭出來。接慰官差備譯官堂上堂下各一員。預爲差出云云事啓。

回啓。新島主承襲啚書請改。自是前例。接慰官差出事。分付該曹。

同月。陳賀大差倭平眞周出來。新島主啚書請改大差倭平倫之出來。俱以侍奉二人率來。有違前例。令譯輩責諭差倭等處。侍奉一人减除事啓。

回啓。接慰官旣已定奪。催促下送。

辛丑閏六月。典書官倭出來。舘守倭言內。所謂典書官卽秩高倭也。草木禽獸魚鰲藥材等形色名面學知次。因江戶分付。自島中別定出送云云。只給柴炭事啓。見雜條。無回下。

壬寅五月。島主還島告知差倭藤元昌出來。以鄕官接待。

甲辰雍正二年二月。府使朴乃貞時。島主還島告知差倭橘全久。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六月。府使尹時。對馬島主以倭人等艤船。潛商於我國沿海邊民等處是如。自我國欲爲各別禁斷事。別定差倭桶口匡。持書契出來。而以䂓外。不捧書契事啓。狀錄。無回下。

十一月。府使趙錫命時。吊慰差倭匪久出來。依庚子年例。接慰官差備譯官預爲差出云云。同差倭接待。已有前例。接慰官差備譯官。預爲差出事。令廟堂禀處事馳啓。

回啓。旣有前例。接慰官差備譯官。令該曹該院。差出下送。

十二月。吊慰差倭平方亮。持書契出來。京接慰官催促下送事啓。無回下。

乙巳二月。陳賀大差倭平誠熙。持書契出來。以京官接待。

三月。陳賀差倭侍奉一人。依庚子年例减除事啓。無回下。

六月。舘守倭言。時關白有子。今年正月。立爲儲嗣。以關白之命。通報貴國次。告慶大差倭匪久出來是如。先文頭倭出來。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堂上堂下各一人。預爲差出事啓。

回啓。關白立嗣告慶大差倭出來後。京接慰官接待。已有前例。依此擧行。

同月。關白立儲告慶大差倭平方直。持書契出來事啓。

回啓。接慰官差備譯官。令該曹該院。催促下送。

十一月。府使李重協時。島主還島告知差倭藤朝崇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丙午四月。申禁大差倭平直長都船主封進押物侍奉各一人伴從十五名格倭七十名。卛水木船㯠船脚船。持禮曹參判參議東萊釜山了書契出來。責以䂓外。不許接待事啓。

回啓。倭人之巧作名目。䂓外出來。事極可惡。嚴辭退斥。勿爲接待。

七月。申禁大差倭平眞長處。謹將回啓關責諭。則稱以關白之命。無意順歸。令廟堂禀處事啓。

回啓內。不遵約條。事甚可駭。依前嚴責入送。而如或許久留連。則任譯輩亦爲論罪。

九月。萬松院送使上船宴罷後。舘守要見臣。言大差倭平眞長出來。將近一年。不許接待。故轉聞江戶。則關白大加驚動。而島主今方歸覲。無以仰告。乞許接待。俾島主免責於江戶云云。答以須勿煩聒。斯速還送云云事啓。

回啓。差倭縷縷懇乞。在誠信交隣之道。不宜一向嚴斥。今番則特許接待。此後大小凡事。一依約條。順付裁判。

十二月。府使李倚天時。潛商申禁大差倭接慰官。本道都事。自星州馳到梁山郡。以差備譯官不爲下來。還向監營。致使倭人。縷縷陳請。差備譯官等。旣已差出之後。如是遅延。極爲可駭。罪狀令攸司稟處後。使之罔夜下送事啓。

回啓。譯官段。待竣事。令攸司科罪。都事段。令吏曹催促。使之一兩日內罔夜下送。

丁未正月。禮曹關內。差倭接慰官。本道都事催促下送事。才已覆啓。而科期迫頭。多有掣肘之端。况增廣監試初試都會。定於尙州牧云。距東萊。道里稍遠。誠無往來兼行之路。在前因都事有故。差送京接慰官。多有近例。今亦依例。接慰官令吏曹口傳差出。不兩日內辭朝下去。以爲接待事。入啓。蒙允。

七月。對馬島主還島吿知差倭藤安高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己酉六月。府使閔應洙時。島主還島吿知差倭大江安平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庚戌十二月。府使鄭彦爕時。吊慰差倭藤方紹出來。以鄕官依例接待事。報于道臣。而差倭稱以秩高。依乙巳例以京接慰官接待爲請。使訓別嚴辭防塞事啓。國恤吊慰。無回下。

辛亥四月。新島主承襲後。吿慶大差倭乘船待風是如。舘守倭處先文來到云。接待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依例差出。宴禮所贈公私禮單雜物。令該曹及本道。依前例擧行事啓。無回下。

同月。庚戌十一月初六日身死舊島主吿訃差倭藤英通。兼帶平義誠臨死時書契及遺物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五月。新島主承襲吿慶大差倭平誠一。旣已出來。京接慰官催促下送事啓。

回啓。接慰官。令吏曹預先差出。趁卽下送。

八月。島主還島吿知差倭橘淸直。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九月。新島主圖書改請大差倭。乘船待風是如。舘守倭處先文來到。接待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預爲差出云云事啓。無回下。

十月。啚書改請大差倭平眞峯。持書契出來。接慰官催促下送。新島主啚書。令該曹。精造下送事啓。狀錄。無回下。

壬子十月。舘守倭言。庚戌年島主平義誠身死後。其子以年幼。果未承襲。以弟方熙姑爲權察。方熙及彌一俱在江戶。關白見彌一之容貌。特爲嘉奬。仍賜四品大夫之職。改名義如。以爲他日承襲之地矣。方熙病殘。累度辭免。關白不得已從其言。方熙則特除以民部大輔之職。仍令退休。彌一直爲承襲。此實弊島莫大之慶。故飛船出來。吿慶大差倭匪久出來事啓。無回下。

十二月。舊島主平方熙退休吿知差倭。匪久出來是如。舘守倭處先文來到。接慰官及差備譯官。預爲差出云云事啓。

回啓。舊島主退休後。吿知差倭奉行出來。旣有前例。接慰官差備譯官。預爲整待。

癸丑正月。舊島主平方熙退休吿知差倭平倫之出來。接待京接慰官差備譯官。催促下送事啓。無回下。

新島主承襲吿慶奉行大差倭。匪久出來是如。舘守倭處先文來到。接待京接慰官差備譯官。預爲差出事啓。

回啓。吿慶差倭出來。接慰官差備譯官。預爲差出。

六月。府使鄭來周時。島主平義如還島吿知差倭平正衝。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同月。問慰譯官護行裁判差倭平方敬。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十月。出來飛船頭倭言內。新島主承襲後。圖書改請大差倭。不久出來是如。先文持來。接慰官及差備譯官。預爲差出下送事啓。

回啓。旣有前例。接待接慰官差備譯官。預爲差出。

同月。島主承襲後。圖書改請大差倭平眞長出來。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斯速下送事啓。無回下。

乙卯五月。府使崔命相時。島主還島吿知差倭藤直亮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等。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丁巳乾隆二年六月。府使吳命瑞時。島主平義如還島吿知差倭平盛令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閏九月。舘守倭平方泰言內。關白有生孫之慶。將出送大差。而先文頭倭匪久當出來。貴國宜有入送問慰譯官之擧是如爲白有卧乎所。博考前例。則二去壬午年。有關白生子吿慶。康熙乙酉有立儲吿慶。雍正乙巳又有立儲吿慶。而元無生孫吿慶。壬午以後豈無生子生孫者。而一無吿慶之事。而今忽以生孫吿慶爲言者。始甚恠訝。使訓噵問於舘守倭處。則同倭言內。關白之爲君相承。至於累代。而生子則告慶是遣。或未承襲前生子。而承襲之後。則以立儲告慶。亦不能世世傳子傳孫。而傳位於弟侄是如可。當此關白暮年源氏八代之間。幸得嗣孫。實是罕有之事。莫大之慶。故關白使島主特送大差。以爲告慶於貴國之地云云。八代始生孫之說。似是實狀。旣是長孫。而又是八代始有之事。則欲爲告慶。其勢無恠是白乎乃。約條所無之事。不敢擅議。令廟堂禀處事啓。

回啓。倭國告慶。不過三次。一則關白生子也。二則關白立儲也。至於生孫告慶。曾無前例。府使不能防塞。誠極未安。訓別之不能責諭。尤爲可痛。然相確於在外。諸堂上則皆以爲此事似當許施。不若初頭快許之爲愈云。生孫後告慶。不是異事。待其大差倭出來。依乙巳年例接待。

戊午正月。府使具宅奎時。飛船出來頭倭言內。關白生孫告慶差倭。先文持來。所接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堂上堂下各一員。預爲差定云云。當以壬午生子告慶例引用。似合事宜。令廟堂禀旨分付事啓。

回啓。初擧乙巳之例者。盖以他無可援之例故也。至於壬午之例。乃是生子告慶。則生子生孫。名軆爲異。尤不可援例。只當於接待節目。隨宜倣用而已。不當援據不同之例。必以某年爲准。以此意分付。

回啓內。京接慰官差備譯官等。幷令該曹該院。依例差出以待。

三月。關白生孫告慶大差倭平方直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持書契出來。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等。催促下送爲乎旀。大差倭出來時。只率侍奉一人是白去乙。二人率來者。宲是䂓外。一人减去後。更爲啓聞計料事啓。

回啓內。告慶差倭。侍奉一人率來。旣是前例。一人段更令萊府嚴加責諭。期於减除。接慰官及差備譯官。催促下送。

同月。關白生孫告慶大差倭平方直。侍奉二人率來。故一人减去之意。使訓別嚴飭差倭。則訓別兩人以爲。前後曲折。不可不直告。大差倭侍奉二人率來者。自是前例。曾在康熙癸酉。大差連續出來。而其時訓噵卞廷郁別差宋裕養。與裁判差倭相議。大差倭侍奉一人。姑爲權减。特蒙加資之典。後來大差倭。侍奉二人出來。任譯苦爭不得。恐有生事之患。任其並參宴享。而禮單供饋之費。訓別等自下當之。苟冀無事。遂成謬䂓。仍循至今。自是以後。大差倭出來狀聞時。或以侍奉一人㨾手本。或以二人出來。而一人段責諭减除㨾狀聞。一時權减。出於生色之計云云。任譯則私辦接待。邊臣反與國家所不知之遠人。相對酬酢於宴享者。萬萬可駭。旣知其宲狀。决不當掩置不聞。今去癸酉。冾滿四十六年之久。雖欲苦爭。彼無順從之理。快從侍奉二人之舊例。俾絶爭端。朝廷見瞞之恥。無得播聞於隣國。似爲快活正大。令廟堂禀旨分付事啓。

回啓。欲爲防塞則見侮。欲許則爲䂓外。事甚難處。邊臣道理。自量其力。從便爭執是去乃。不然則無寧仍循謬例之猶爲嚴畏矣。前後邊臣。所當論罪。而朝廷只知有侍奉一人者。今幾五十年。邊臣今何敢以二人爲言。府使從重推考。啓聞還下送。更勿以侍奉事煩聞。前後府使接慰官置之。

同月。舘守言內。大差倭平方直。以嗜酒痰病之人。今日會飮是如可。痰塞膈間。酉時致死云云。大差倭旣已身死。京接慰官差備譯官。姑勿下送之意。分付該曹該院是白齊。取考謄錄。則康熙辛亥年十二月。移舘事出來差倭平成太身死後。其副官輩願得木板三立斂屍之器。且求白方紬一匹白苧布二匹油芚二部塩一石。故木板方紬塩石段。自本府覔給。苧布油芚段。私禮單中取給是如。狀聞。據禮曹啓下關內。平成太身死賻物。白米十石白木綿十五匹白綿紬五匹油芚三部淸蜜五斗眞油五斗胡桃七斗栢子七斗乾柿七貼。自本道措備入給。芙蓉香十柄蠟燭一雙段。自該曹措備下送是如爲白有旀。備邊司啓下關內。接慰官段使之還爲上來。而副官等還敀時。傳給書契設宴等事乙良。別定鄕接慰官接待是如云云。而今此差倭平方直段。出來屬耳。接慰官姑不下來。呈書契設宴禮等事。俱未擧行之前。差倭身死。則卽今擧行諸節。不當援用平成太身死時例。故分付訓別。俾絶煩請之弊事啓。狀錄。無回下。

四月。飛船出來頭倭言。告慶大差倭平方直身故代。改定大差倭。先文持來云云。大差倭身死於書契未納之前。賻物有無更探。則舘守倭等。不敢以賻物一欵發說。今已載送其屍身事啓。無回下。

五月。身故大差倭代平誠一。持改撰書契出來。京接慰官差備譯官。催促下送事啓。狀錄。無回下。

六月。告慶大差倭平誠一茶禮。定於本月初二日設行後。侍奉事。有所責諭往復之事。而臣宅奎當初狀論。雖出於顧惜國軆。不敢掩置之意。而及承問備。惶悚愧恧。臣亦自恨其愚騃固滯。自速罪過是白乎矣。旣已率爾狀聞之後。因令任譯。侍奉供饋。回禮等物。依前使之私辦。身莅筵席。與國家所不許接之遠人。傳盃相飮。重損事軆。依壬午生子告慶時例。以一人出參宴席之意分付。任譯萬端責諭於大差倭處。同倭深以爲然。當有變通之道。侍奉一人稱病不參宴席是如云云。茶禮時果不出參。雖有欠於快减定式無弊過行云云事。接慰官東萊府使聯啓。無回下。

己未六月。府使鄭亨復時。島主還島告知差倭平尙昌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等。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九月。府使朴師昌時。舘守倭以爲。昨年問慰譯官金鼎均朴春瑞等。以破船殞命事。奉命而去。懇諭於馬島奉行。因島主在江戶之故。未及變通而歸。島主還島後。金鼎均以裁判差備下來。更爲極力提及於裁判通報。島中飛船出來便。果有回報矣。以破船殞命事。積年相持。有傷和氣。自今以後。漂人殞命。則出送差价。惟其破船而已。則順付出送事定式是如。舘守倭書出一通手標。着啚書面傳。以爲永久定式遵行之地是白乎所。此莫非兩譯爲國宣力之致。似不可無激勸之道。而自下有不敢仰請事啓。手標。見約條。

回啓。問慰譯官等。爲國効力。有此除弊。誠甚可尙。然此後永久遵行。亦不可必矣。姑難輕議論賞。姑觀前頭。更議處之。手標段留置本府。以憑後考。

辛酉六月。府使金錫一時。島主還島吿知差倭藤信久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癸亥閏四月。府使鄭履儉時。還島告知差倭橘昌軓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等。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乙丑六月。逆䥃。還島告知差倭藤信久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十一月。舘守倭言內。今此飛船便。關白去八月以年老退休。自前有吿達朝廷之例。故大差倭匪久出來。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堂上堂下各一員。預爲差出。先文頭倭。果爲出來云云。取考謄錄。則壬申島主平義眞退休。壬午年平義眞再退。癸丑年平方熙退休。時皆有差倭出來。吿達朝廷之事。而關白退休差倭出來事段。考諸謄錄。初無所載。事係刱出。前例有無。責問舘守倭處。則以爲考諸謄錄。則弊邦寬永元年甲子年。關白秀忠退休後。大差出來。吿達朝廷。秀忠長子家光承襲後。吿慶大差倭鱗次出來爲有旀。今此關白退休。在於去八月。新關白卽退休關白之長子。官職則以右大將稱之。名字段關白承襲後。例爲改名。故姑未的知云云。舘守倭所謂。甲子年關白秀忠退休後。大差倭出來云者。在我國則乃是天啓甲子事也。甲子府使狀啓謄錄。則年久見失。壬申府使洪雴狀錄中。有云倭人言內。舊關白源秀忠。正月晦間身死。新關白源家光傳位。已十年是如爲白卧乎所。以此觀之。秀忠之退休。似無可疑。而其時差倭出來與否。無憑可考。島主退休。旣許其專差來吿。則關白退休之來吿。難於不許。前例無可據。則有非邊臣所敢擅便。接待當否。令廟堂禀處事啓。

備局回啓。禮曹承文院。亦無天啓甲子謄錄。而島主吿休差倭。旣許接待。則關白吿休。難於不爲接待云者。誠如萊伯所陳。依例接待。京接慰官。亦令該曹差出。前頭。又當有承襲吿慶差倭及信使之行。京接慰官兩行。皆以堂上譯官一人差送差備。而卽今倭譯堂上者。只有一人。玄泰翼。有昨年運監罪犯發覺之功。朴尙淳爲人最勝。可堪陞品。此兩譯爲先加資。

禮曹回啓。關白退休。立其子。吿休大差倭匪久出來。京接慰官預爲差出。依例接待。關白吿休差倭。前例無可據之文。惟有關白吿訃吿慶差倭及島主退休吿知差倭接待時。回禮單磨鍊之例。似當以吿訃差倭接待時例磨鍊。而令廟堂禀處。

該曹追到關文內。關白吿休。前例見失。旣無可援者。島主吿休。前例則太輕。似當畧倣關白吿休差例。參酌磨鍊。

丙寅正月。備邊司了本府報狀內。關白吿休差倭接待前例。旣無可據者。島主吿休之前例則太輕。似當畧倣關白吿訃差倭例。參酌磨鍊事。禮曹啓下關文。前已到付。而關白吿訃差倭。則正官都船主封進押物侍奉各一人伴從十四名格倭六十名是遣。島主退休差倭。則正官都船主封進押物侍奉。與吿訃差倭同。而伴從二名格倭十名。加數帶來。以關白吿訃例接待。則比島主退休差倭接待之例。伴從二名格倭十名加數。前頭差倭出來之後。必有惹起是非之端。參商事例。速賜變通事。

回題。今此差倭之行。接待之節。畧倣吿訃差倭例云者。謂其接待之厚薄。而至於員役之多寡。似當隨其前例接待而已。吿訃差倭前例之說。勿令發言。於彼則不可以吿訃例所無。而不爲接待。相考參量施行。

三月。關白退休吿知差倭正官平誠泰都船主一人封進押物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等。持書契出來。侍奉一人責諭减除。以京接慰官接待。

回啓。今此大差倭員役之數。與島主告休差倭。少無加减云。關白吿休事面。較重於島主吿休。則所帶人數之相同。似無執言拒斥之端。依出來數。並爲接待。

同月。新關白承襲吿慶大差倭。匪久出來。先文頭倭出來云云。接待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預爲差出事啓。狀錄。無回下。

閏三月。關白承襲吿慶大差倭正官一人都船主一人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等。持書契出來。䂓外出來侍奉一人。責諭减除。以京官接待。

回啓。吿慶差倭旣已出來。接待京接慰官。催促下送。

十二月。府使洪重一時。舘守倭以爲。信使請來大差倭。不久出來云云。差倭出來。則不可不依例接待是白去乎。京接慰官及堂上堂下譯官。預爲差出事啓。狀錄。無回下。

丁卯二月。島主還島吿知差倭平元春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等。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

同月。信使請來大差倭平如恒都船主倭平久經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三十六名等。持書契出來。侍奉一人責諭减除是白在果。伴從二名及格倭二十名。亦爲加卛。差備譯官中堂上一員段。以時任堂上訓導愼榮來兼行。加卛伴從格倭等减除事。傳令任譯。責諭爲白如乎。加卛伴從格倭减去。堂上訓噵自京下來。則誠爲多幸。而惟在朝廷處分云云是如。訓別等手本是白乎所。在京堂上譯官。亦不強請。則當以訓噵愼榮來依前兼察。同差備譯官。皆以堂下差送敎是白乎旀。伴從十四名格倭五十名。所贈宴禮單雜物磨鍊下送事啓。狀錄。無回下。

九月。府使金尙重時。通信使護行大差倭。匪久出來事。先文頭倭出來事啓。狀錄。無回下。

十月。通信使護行大差倭平方則都船主一人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等。持書契出來。以本道都事依例接待。差備堂上譯官。訓噵兼察事啓。無回下。

戊辰閏七月。府使閔百祥時。信行護還大差倭平方泰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都船主平之誠等。持書契出來事啓。侍奉一名减除後。以京官接待。

辛未閏五月。府使趙載敏時。島主還島吿知差倭淸原貞則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六月。退休吿慶來吿是白在。舊關白源吉宗身死是如。傳訃於舘守處。則事當吿訃。使訓別偵探舘守倭。則以爲馬島衆論。旣爲退休吿慶於貴國。則事當吿訃。一從江戶分付。將爲擧行云云。取考府上崇禎壬申年府使洪雴狀錄。則舊關白源秀忠身死。傳訃書契賫來差倭橘成供出來是白如乎。今番段置。亦宜有依倣此例吿訃之事是白乎旀。其時段。無關白身死後五十日。舘倭等不爲公事。不爲宴享之事是白乎矣。今番則始有之。此則似由於渠國儀文。比前稍勝之致是白在果。待其吿訃差倭出來。卽當申聞計料事啓。無回下。

九月。府使申時。退休舊關白身死吿訃大差倭出來是如。舘守處。先文持來頭倭出來云。故取考謄錄。則崇禎壬申舊關白身死吿訃差倭出來。而無接待之事。只捧書契。上送該曹是白如乎。今忽以京接慰官接待爲請者。事係䂓外是如。使訓別責諭於舘守倭。則以爲其時兩國通和約條草刱。果無以京接慰官接待之例是在果。其後崇德壬午順治辛卯等年。以關白生子關白吿訃等事。請來京接慰官。故仍爲前例云云。故更使責諭曰。此是時關白之謂也。非退休關白之謂也云。則同倭更以爲。旣曰關白。則何論時與舊乎。且弊島太守良置身死吿訃。猶有接待之例是去等。况舊關白三十餘年以誠通和。而身死乎云云是如。手本爲白有等以。泝考府上前後謄錄。則自萬曆己酉約條之後。間有稱以求請求貿。別送頭倭。持書契出來者。而朝廷以䂓外。不許接待。及至崇禎乙亥。以調興玄昉等圖書衣冠呈納事。差倭平智友出來時。同倭秩高是如。接待特請加等。故始爲差定鄕官待之。鄕官之名始此。崇禎壬申順治辛卯。以關白生子。關白吿訃事出來。始遣京接慰官。帶率堂上堂下譯官待之。京官之名始此。至康熙戊戌。關白吿訃吿慶。島主退休吿慶。皆送京接慰官待之。今此舊關白源吉宗退休差倭。亦以京接慰官待之。其所吿訃。有難防塞。何以爲之。令廟堂參量久近事例。指一分付事啓。

回啓。壬申關白身死差倭。雖無接待之事。事在接慰官未刱之前例。則不宜引此爲例。乙丑關白退休差倭。旣許接待。則今此吿訃差倭。難於不爲接待。依乙丑例。差送接慰官爲宜。

壬申三月。退休關白源吉宗身死吿訃大差倭藤如照封進押物一人侍奉倭二人伴從倭十六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侍奉一人段責諭减除。以京接慰官接待。

回啓。吿訃大差倭旣已出來。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等。數日內催促下送。

九月。舘守倭言內。弊州太守承襲吿慶大差倭。匪久當爲出來。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堂上堂下各一員。預爲差出云云。同差倭接待。已有前例。接待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預爲差出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對馬島主平義蕃承襲告慶大差倭正官平如敏都船主一人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侍奉一人責諭减除。撁脚船以䂓外。責諭還送事啓。以京官接待。

癸酉二月。新島主平義蕃圖書請改大差倭。匪久出來事。先文頭倭出來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對馬島主還島告知差倭平榮行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三月。對馬島主平義如身死吿訃差倭藤利經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七名格倭三十名。持禮曹了平義如臨死時書契別幅雜物白銀五百枚。新島主平義蕃禮曹了吿訃書契一度。東萊釜山了吿訃書契一度。出來事啓。以鄕官接待。

同月。對馬新島主平義蕃承襲後。請圖書大差倭平如連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侍奉一人責諭减除。以京官接待。所請圖書。令該曹各別精造下送事啓。

回啓。京接慰官下送。圖書。令該曹精造下送。

甲戌正月。府使林象元時。判掌官倭以買賣事出來。而無自我接待之費。亦無使之還入之例事啓。無回下。

七月。島主還島吿知差倭藤亮久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等。持書契出來。依例以鄕官接待。

丙子六月。府使李裕身時。對馬島主平義蕃還島吿知差倭正官一人封進押物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等。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事達。無回下。

戊寅正月。府使趙時。丁丑二月國恤吊慰差倭正官平太正伴從三名封進一人格倭四十名。丁丑三月國恤吊慰差倭平久亮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等。各持書契出來。依辛巳庚戌前例擧行。而以鄕官接待事達。無回下。

庚辰十二月。府使洪名漢時。關白退休大差倭源如長都船主一人侍奉一人封進一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等。及同大差倭先文頭倭等。倂爲出來事達。

回下。退休差倭旣已出來。接待京接慰官。催促下送事。

同月。新關白承襲吿慶大差倭。匪久出來事。先文頭倭出來。接待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預爲差出事達。

回下。京接慰官差送。接待旣有前例。依此擧行之意。分付該曹。

辛巳二月。新關白承襲吿慶大差倭平蕃祐都船主一人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等。持書契出來。而䂓外出來。侍奉一人。責諭减除。

五月。對馬島主還島吿知差倭陶山守儀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等。持書契出來。以鄕官接待事達。無回下。

九月。府使權時。退休關白源家重。今年六月身死。轉達朝廷次。吿訃大差匪久出來事。先文頭倭出來事。

回下。接慰官及堂上堂下譯官差出。

十一月。退休關白源家重身死吿訃大差倭藤如鄕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倭十二名格倭六十名等。持書契出來。而侍奉一人責諭减除。參議了書契中。升遐之遐字。以假字書來。而旣有康熙己丑前例。故同謄本上送事。

壬午三月。通信使請來大差。匪久出來事。先文頭倭出來事。

回下。接慰官差備譯官差出。

四月。通信使請來大差倭平如房都船主一人伴從格倭等。出來漂右。而取考謄錄。則辛酉年堂下譯官二員接待。庚寅年初以堂下差出。而差倭不以堂上接待。終不行茶禮。故以堂上訓噵。狀請察任。戊戌丁卯。或以因公下來堂上譯官。或以堂上訓噵察任。堂上譯官之差備擧行。已成䂓例。而今則訓噵與在此譯官。皆非堂上。差備譯官差出時。令廟堂禀處事。

同月。通信使請來大差倭船回泊。而正官倭平如房都船主倭平敬一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等出來。而侍奉一人伴從二名格倭二十名。比前加數。責諭减除。

六月。對馬島主平義蕃退休吿知大差。匪久出來事。先文頭倭出來事。

回下。凡諸等事。依所請。分付該曹。

八月。島主退休吿知大差倭平如敏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等。持書契出來。京接慰官差備譯官。從速下送。侍奉一人責諭减除事。無回下。

同月。島主承襲吿慶大差。匪久出來事。先文頭倭出來事。

回下。依例施行云云。

十月。府使鄭晩淳時。島主平義暢承襲吿慶大差倭源如長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加率侍奉一人。責諭减除事。

回下。接慰官差備官。催促下送云云。

十二月。島主還島吿知差倭橘周德封進一人伴從倭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鄕官接待。

癸未二月。通信使護行大差。匪久出來事。先文頭倭出來而。護行大差。則本道都事接待。已有前例事。

回下。依前例擧行云云。

五月。通信使護行大差倭藤如鄕都船主一人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而此大差侍奉二人。依例許接。信使乘船之期。似在八九月間云云事。

回下。差倭賫來書契中。雖以六月書塡。信使乘船退限。差倭書示。則斷然無疑。令萊伯申飭任譯。退限的報。從速探吿云云。

八月。舘守倭言內。關白生子吿慶大差。匪久出來云。而崇德壬午。有關白生子吿慶之例。乾隆戊午。有關白生孫吿慶之例。事當依例接待。接慰官及差備官。預爲差出事。

回下。依狀請施行云云。

十一月。關白生子吿慶大差倭正官平蕃常都船主一人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而書契中有猥濫文字。故謄本退却。侍奉一人减除。接慰官待書契改來下送事。

回下。接慰官前因本府狀請。自廟堂禀定差出。待其書契謄本上來。下送計料云云。

甲申六月。府使宋文載時。通信使護還大差倭平蕃祐都船主一人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侍奉一人責諭减除。

乙酉四月。府使姜必履時。新島主啚書改請大差倭。匪久出來是如。先文頭倭出來。接慰官差備官。預爲差出事啓。

回下。依施。

六月。對馬島主平義暢啚書請改大差倭平蕃長都船主倭一人封進押物倭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侍奉一人責諭减除。接慰官催促下送事啓。

回下。接慰官今已辭朝。啚書令該曹各別精造。急速下送云云。

丙戌十月。渡海渰死人處賻儀祭奠。及生還人處贈給單子物種。差倭松守保封進一人伴從三名格倭三十名。持書契領來是白乎所。今此差倭。旣據癸未之例。而彼以慘惻之厚誼。來修吊慰之舊儀。宜有許接之道。單子九度。並謄一張上送備邊司。差倭許接與賻贈等物捧上分給當否。致祭一節許與不許。並令廟堂禀處事啓。

回下。差倭之委領賻贈物種而來。旣出隣好之意。且有癸未前例。鄕官接待與賻贈分給。自當遵而擧行。致祭一節。事軆有所未安。决不可許行云云。

十一月。府使嚴時。渡海渰死人等處。賻物領來差倭松守保。依癸未前例。不行茶禮。只行下船上船兩度宴。而下船宴。鄕接慰官梁山郡守設行時。以無進上。不行肅拜。直往宴廳。以吊死致賻。一依差倭之言。不爲動樂。所呈書契二度。上送該曹。致賻物種。卽爲捧出。照檢單子。渰死各人屍親及生還各人處。分給計料事啓。無回下。

戊子二月。對馬島主還島吿知差倭藤正之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持書契出來。依例接待。

辛卯十一月。府使朴師訥時。對馬島主還島吿知差倭平親良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鄕官接待。

丙申三月。府使金悌行時。舊島主平義蕃身死吿訃差倭橘暢信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七名。持新舊島主書契出來。依壬午平義眞吿訃例。以鄕官接待事啓。

十一月。府使柳時。國恤吊慰差倭平太年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京接慰官接待。

十二月。陳賀差倭藤如泰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侍奉一人格倭十名撁船脚船。責諭减除。京接慰官接待。

丁酉九月。對馬島主還島告知差倭橘直信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鄕官接待。

戊戌十月。府使李致中時。對馬島主承襲吿慶大差。先文頭倭出來事狀啓後。禮曹啓下關據。先吿訃後吿慶之意。舘守倭處責諭事啓。回下結辭。見吿慶差倭出來條。

己亥二月。對馬島主承襲吿慶大差倭源蕃安都船主一人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京接慰官催促下送事啓。

該曹回啓。頃者先吿訃後吿慶之意。査問責諭。則出送差倭。誠極可駭。有不可循例許施。令廟堂禀處。

備邊司回啓。先吿慶許接。旣有數次已行之例。今已出來之後。勢難一向相持。接慰官差送等節。分付𠃥行。

同月。對馬舊島主平義暢身死告訃差倭橘調直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七名格倭三十名等。持舊島主遺物書契及時島主吿訃書契出來。鄕官接待。

八月。對馬島主平義功啚書請受大差倭源暢恭都船主一人封進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等。持書契出來。侍奉一人責减。京接慰官下送與啚書鑄送等節。令該曹𠃥行事啓。

庚子二月。差倭藤英信封進一人侍奉一人從倭六名格倭三十名等。以關白儲君身死吿訃事。持書契出來。而康熙癸亥吿訃時。毋得復襲之意。嚴辭開諭。則敢援此例。而又稱癸未吿慶之儲君。今已身死。則可以吿訃是如爲白乎乃。臣府不敢擅便。書契謄本退却不捧。許接與否。令廟堂禀處事啓。

回啓。差倭旣已出來。依舊例擧行之意分付。

壬寅二月。府使李秉模時。關白立儲吿慶大差倭。匪久出來是如。先文今已出來事。舘守倭言說是白乎所。差倭接待。已有前例。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等。預爲差出事。令廟堂禀旨分付事啓。

七月。關白立儲吿慶大差倭平暢泰都船主一人侍奉二人封進一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等。持書契出來。侍奉一人責减。撁船脚船還送。而接待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等。令該曹該院催促下送事啓。

丙午十一月。府使洪文泳時。關白身死告訃差倭。匪久出來是如。先文頭倭今已出來。差倭接待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堂上堂下。預爲差出。待出來卽爲下來。接待所贈宴禮單雜物。令該曹照例磨鍊下送事啓。

丁未三月。府使李敬一時。關白源家治身死吿訃大差倭藤蕃卿封進押物倭一人都船主倭一人侍奉倭二人伴從倭十六名格倭六十名。持書契出來。接待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堂上堂下等。令該曹催促下送。差倭䂓外帶來撁脚船及侍奉一人伴從二名。斯速入送之意。責諭事啓。

五月。關白承襲告慶大差倭。匪久出來是如。先文頭倭今已出來。接待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等。預爲差出。所贈宴禮單雜物。依例擧行事。幷令廟堂該院。禀旨分付事啓。

七月。關白承襲告慶差倭平暢常封進押物倭一人都船主倭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等。持書契出來。䂓外侍奉一人及撁脚船。斯速入送之意。更加責諭。接待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等。令該曹下送事啓。

戊申九月。飛船出來後。舘守倭言內。渡海回還後。事當送使請來信使。而江戶失火延燒。且値年㐫。國力蕩盡。無以接待。終難含默。揆以事面。亦非以書契順付者。招致馬島首奉行。別定大差使出送。故先文頭倭。今便出來是如爲白乎所。勿送䂓外別差倭事。載在壬戌約條。則决不敢到今違越。見今使名。係是䂓外。雖在隣好。實難容接。先文頭倭。卽速還送。大差倭亦爲停止之意。各別責諭於舘守倭事啓。

十月。府使金履禧時。通信使退定告知大差倭平暢住封進一人侍奉二人都船主一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等。持書契出來。漂右回舘以爲。信使請來大差。事當出送。而弊邦適因年㐫。又値失火。物力蕩盡。接待無路。姑爲退定。而書契順付。未免踈率。差俺出來云。無例之使名。有違於約條。責以䂓外。不捧書契。則同倭以爲。三去癸巳。信使請退之意。送使告由。則俺之使名。延拖來聘之意。此非可據乎。善達許接云。故答以交隣誠信。謹守約條而已。卽速入去之意。責諭是如爲白乎所。取考謄錄。則三去癸巳別差倭藤成方出來時。備邊司回下關內。今此差倭。不過預報請使聲息。明年必有申請信使之擧。今番段。以本道都事。設三度宴接待亦爲白有如乎。癸巳差倭之䂓外許接。特出於綏遠之盛意。而其後壬戌年。以不送別差順付書契事。新定約條。則今此差倭。謂有前例。違約出來。誠極駭然。賫來書契。退却不捧。嚴飭訓別。據理責諭。期於入送計料事啓。

己酉二月。䂓外大差倭。謂有癸巳前例。而關白之特送。有異於島主之差价是如。希望許接。無意入歸。多般責諭。斯速入送之意。更加嚴飭訓別事啓。

辛亥五月。府使柳時。對馬島主還島告知差倭藤則定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等。持書契出來。依例接待。

十一月。議聘大差倭。先文頭倭出來。舘守倭以爲。自江戶因信使事議聘使。別定出送云。故責以䂓外不當出來云。則同倭以爲。江戶命令。非島主之可以行止者是如爲白乎所。戊申年信使請退差倭。係是䂓外。而朝家以柔遠之意。特爲許接。則早晩間信使請來等節。自當如例擧行。而今又巧作名色。敢送䂓外差倭之計者。揆以事軆。萬萬不當。先文頭倭。卽速還送。大差倭决不出送之意。責諭事啓。

十二月。通信使議定大差倭平暢常封進二人都船主一人伴從十二名格倭七十名等。持書契出來。以爲連値歉歲。猝難經紀。再告緩期。恐欠隣好。務從簡便。信使不入江戶。到本州傳命。則及時行禮。庶可省費。別送大差倭報定制事。自江戶分付。故差俺出來。京接慰官差備譯官。卽速下來接待云云是白乎所。交隣以來。關白承襲致慶。自是不易之䂓。而丁未年關白承襲後。戊申年謂以年㐫失火。別送差倭。請退信行。係是無例之事。朝家特以柔遠之盛意。接其使許其請。而其時初無退年之定限。則請使遅速。惟在其徑紀之如何。今又以議聘巧作名。而䂓外送差。已極駭然。信使之敬奉國書。入往江戶。親爲傳命於關白者。禮制尊重。約條嚴明。稱以歲飢省費。敢請信使之到馬島傳命者。實是交隣後所未聞見之事。其在尊事軆嚴約條之道。今來差倭。决不當一時容接。故嚴飭任譯。據理峻責。期於入送計料。而事關邊情。爲先馳啓。

壬子七月。府使尹弼秉時。關白生子告慶大差。匪久出來是如。先文頭倭。旣已出來。接待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等。宴禮公私禮單等物。依例擧行事。令該曹禀旨分付事啓。

八月。關白生子告慶大差倭橘功久都船主一人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等。持書契。以關白去年七月十五日生子告慶事出來。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等。令該曹催促下送事啓。

九月。關白儲君身死告訃差倭藤昌方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六名格倭三十名等。持書契出來。依康熙癸亥乾隆庚子年例。許接事啓。

爲牒報事。䂓外差倭平暢常。稱以通信使議定。辛亥十二月。肆然出來者。極爲狡黠。嚴辭峻斥。卽速入送之意。前府使在任時。已爲馳啓。而稱以省費。敢請信使之到馬島傳命者。極爲駭然。府使到任以後。嚴辭傳令。多般責諭。而謂以江戶命令。已至四年。無意還歸。到今乞憐。不望許接。惟欲呈書受答而已。取考謄錄。則雍正甲辰。䂓外差倭樋口匡。以潛商禁斷事。持書契出來。逾年相持矣。朝家不爲許接。而書契則回答。糧饌則畧給。今此差倭。不可以尋常䂓外論之。其在尊事軆嚴約條之道。斷當一向退斥。而狡說只祈哀憐。而態同搖尾。責諭便成例談。而徒事弊舌。去年出來告慶差倭。稱以渠與先來差倭。所幹之事雖異。爲主之心則同。然其所撓惱。一如先來差倭之言。竣事已久。終不還歸。兩差倭之並留舘中。前所未有。先來者旣不能逐送。後來者又此淹留。府使溺職之罪。惶悚俟勘事。三月報備局。七月回送內。彼人乞憐之說。不在遣官許接。只願受答歸報。則以本事不可許施之意。栽答以送。則不害爲通彼此之情。示約條之嚴。同書契。上送該曹。以爲答送之地。而書契呈納。當用順付例。別幅則不可捧之。須悉此意。無失約條向事。

節到付備邊司關云云據。議聘差倭平暢常賫來書契別幅中。別幅段退却。原書契三度分叱。依順付例捧上。監封上送爲去乎。卽爲栽答下送爲只爲。八月報禮曹及備局。書契傳書報巡營。

回下曹啓目。東萊府使牒呈云云。同回答書契。及東萊釜山所答草稿。令承政院考據前後報狀與原書契。措辭撰出。別定禁軍下送事。幷以分付何如。啓。依允。

備邊司啓下關內。議聘書契回答。方令撰出。而來价旣不䂓外許接。則別幅有難循例捧納。故取來書契時。別幅則退却。以寓辭受之義。第考前例。則不爲許接之時。或有捧納別幅之例。其在相欵之道。恐不必使之賫來賫還。卽令守臣。一軆捧納。渡海粮亦爲題給。俾知當嚴處當嚴。當念處曲念之意。何如。上曰。依爲之。

乙卯五月。府使尹長烈時。關白立儲告慶大差倭。不久出來是如。先文頭倭出來。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預爲差出。所贈宴禮單雜物。令該曹照例磨鍊事啓。

六月。關白立儲告慶大差倭平暢朝封進押物倭一人侍奉倭二人伴從倭十六名都船主倭一人格倭七十名等。持書契出來。接待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催促下送事啓。

庚申嘉慶五年十一月。府使韓致應時。吊慰差倭。匪久出來。依丙申年例。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預爲差出事。令廟堂禀旨。分付敎是白遣。差倭所贈宴禮單雜物乙良。亦令該曹照例磨鍊事啓。

十二月。吊慰差倭源信廣封進押物倭一人侍奉倭二人伴從倭十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接待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堂上堂下等。令該曹催促下送。陳賀差倭。匪久出來是如。先文頭倭今已出來。接慰官及差備譯官。令廟堂禀旨分付是白遣。差倭所贈宴禮單雜物。令該曹磨鍊事啓。

辛酉二月。陳賀大差倭平功加封進押物一人都船主一人侍奉二人伴從十六名醫倭一人格倭七十名。持書契出來。撁脚船責諭减除。京接慰官差備譯官。催促下送事啓。

六月。對馬島主還島告知差倭藤起封進一人伴從五名格倭四十名。持書契出來。鄕接慰官接待。

乙丑六月。府使鄭晩錫時。吊慰差倭橘尙行。持書契出來。依例鄕官接待事啓。

十一月。通信使請來差倭平功載。持書契出來。而取見謄本。則以己巳春間。邀諸弊州等說。肆然爲請。萬萬痛駭。决不當許接之意。使任譯責諭事啓。

回下內。邊臣之嚴加責諭。不爲許接。固有所執。而第念信使請來。自有名色。與䂓外有異。則許其接責其辭。務盡在我之道而已。何必如是相持。依例許接事。分付何如啓。上曰。依爲之事。傳敎敎是置。京接慰官及譯官差送一欵。不必遅待登聞。故今方草記。依例差出。當從速下送。此意亦知悉事。

丙寅三月。府使吳翰源時。回啓關據。通信使請來差倭許接事。傳令布諭。書契別幅。謄本上送事啓。

五月。信使請來差倭平功載。下船茶禮設行。而追呈講定官及訓別等手本內。都船主倭藤格。要見小的曰。前此已有己巳信行講定之說。何以爲之耶云。故答以爲。此卽兇譯輩事。幾皆伏誅。今非可論。書契啓聞上送。只待朝廷處分之意。嚴辭拒絶。旋卽出來之際。舊舘倭源暢明。出示講定節目二張。乃是兇譯輩僞造者。骨驚心戰。初不取見。據理責諭。則源暢明以爲。如此則馬島將滅亡而後乃已云云。勃然變色。仍爲閉戶。故小的等亦奮起出來事。手本據。更勿煩聒之意。傳令申飭事啓。

六月。同差倭禮單茶禮定於二十五日。而回答書契。大違渠等所料。决不可祗受是如。百般肆毒。故此是朝廷下送者。何敢拒逆不受乎云。則同倭答以爲。此事不成。則渠島必亡。我島旣亡。則俺等亦無獨生是如。終始發惡。小的等奮然還敀任所。則諸色倭四十一名。追到任所。恐喝之說。無所不至。多般責諭。還爲入送事。任譯等手本。而今此差倭。不有書契之重。肆惡不受者。萬萬痛惡。任譯等捉來嚴棍。使之更加責諭。同書契禮單。期於入給計料事啓。

七月。同差倭所供日限已滿。書契終不順受。上船宴因此愆期。大違格例。另飭任譯。反覆責諭。則終以所幹不成。渠島必亡之說。一向肆惡。極爲痛駭。訓別更爲嚴棍。而莫非臣不能禦侮之致。惶恐待罪事啓。

八月。當年條第一二三船送使倭下船宴設行之際。信使請來差使都船主藤格。使通事倭來言。宴罷後請見是如。故送使宴禮。與差倭公幹。事端各異。不當相見之意嚴斥矣。宴禮才畢之後。同都船主倭。已爲出來。立在廳上。再三請見。相對咫尺之地。不得不相面。而在前宴席。亦不無如此接見之例。故使任譯問其來由。則同倭以爲。俺等公幹。旣不順成。貴國書契。無以賫去。奸譯輩所給書契。已在江戶。而今忽以不成之說。又達東武。則馬島之居中變辭。自敀誣妄。罪不知至於何境是如。巽辭哀乞。而信使之必在江戶。自有舊條。今不當以奸譯之僞造書契。援引爲說。以兩國見𧫩之由。轉及江戶。有何不可。而闖出煩聒。極爲無嚴。更勿如是之意。責諭以送。而事關邊情。隨卽狀聞事啓。

九月。對馬島主還島告知差倭。持書契出來。依例接待事啓。

丁卯二月。通信行請來差倭都船主倭。因島主有書。入往馬島。三月。旋又出來事啓。

六月。舘守倭下船宴設行後。都船主率諸色倭人數三百名。又爲闖出請見。以馬島必亡之說。一向煩聒。故斯速還歸之意。嚴辭責諭事啓。

七月。別一代官倭出來。而問其來由。則同倭言內。信使請來差使。已至三年。未蒙處分。必是不善噵達之致。探其動靜而來云者。尤極痛惋。嚴飭責諭事啓。

九月。同差倭禮單茶禮設行。書契及禮單入給。而都船主倭又爲入敀。差倭無意還敀事啓。

癸酉五月。府使趙貞喆時。島主退休告知差倭出來。京接慰官差備譯官。催促下送事啓。

七月。府使洪秀晩時。島主承襲告慶大差倭藤昌規出來。京接慰官差備譯官。催促下送事啓。

甲戌四月。舊島主身死告訃差倭藤定得出來。鄕官接待。同月。新島主啚書請受差倭源暢廉出來。接慰官及差備譯官。催促下送。啚書精造下送事啓。

十月。關白生孫告慶差倭平功敬出來。接慰官及差備譯官。催促下送事啓。

乙亥六月。關白孫身死告訃差倭藤直明出來。而關白孫告訃。係是無例。使任譯責諭。則答以爲。在前幸不夭死。雖無其例。嫡嗣相傳。國之大本。其他子孫。雖十數生死。何必告由云云。許接當否禀處事啓。

回下內。關白孫告訃。旣有庚子已例。姑爲許接事。鄕官接待。

丁丑七月。府使曺鳳振時。還島告知差倭源中矩。渡海請來裁判倭藤功一出來。以爲。關白孫身死。島主承襲。今又還島。三件事。各成書契。譯官堂上二員堂下一員。從近差送。舊島主啚書還納云云。同啚書。舊別差金祖慶處。逢授上送事啓。

辛巳六月。府使李德鉉時。對馬島主承襲初。入往江戶還島事。一番定差告知後。更勿送价。因便付書契事。己巳渡海時約定。而丁丑已送差。故今番告還書契。船便賫來。捧上上送事啓。

十月。吊慰差倭到舘。鄕官接待事。正官一人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名格倭四十名。

甲申四月。府使李奎鉉時。癸未條彦滿送使出來。而同啚書癸未十二月傳給。則始自甲申。出來當然。故責諭退斥事啓。

䂓外違格幷附[编辑]

辛亥萬曆三十九年十一月。府使趙存性時。倭小船一隻。稱以源信安伺候船。無啚書出來。係是䂓外。不許入泊船滄。倭舘前洋留泊事啓。無回下。

壬子二月。府使成晋善時。倭船來。島主呈禮曹書契。無啚書。退却不捧事啓。無回下。

四月。頭倭一人格倭十一名。以日本國王所求極品白苧布及神鷹等物求請次。持平義智書契一度出來。而歲遣船連續出來。則不爲順付。䂓外船出送。事甚不當緣由啓。無回下。

六月。倭船一隻䂓外出來。而稱以要載商物。島主別遣書契捧否指揮事啓。

七月。上項䂓外船。因禮曹關。書契捧上上送。

十月。特送船出來時。稱以副船。二隻船。違約出來。極爲不當。决不可許待之意。多般責諭。則同倭以爲。俺等。輸誠遠來。不待副船。則島主缺望。願轉啓許待云云。許待與否定奪分付事啓。無回下。

癸丑二月。府使李昌庭時。彦三歲遣一船。以爲往來。而泛稱熊滿舊䂓。又送一船。事係䂓外。極爲可駭。接待事何以爲之事啓。

三月。禮曹回啓關內。彦三送使船。壬子條一船已過之後。又送一船。極爲無理。而渠旣一向牢拒。則已出來船還送亦難。以癸丑條施行接待事。關據。若以癸丑條許待。則在我不無後日之慮。在彼似難順聽。令該曹更爲商量定奪。回下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特送二船主。亦是䂓外。若不明白講定於初頭。則日後之弊。不可勝言。作速定奪回下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己酉約條時。特送船三隻歲遣船十七隻。合二十隻。則特送船元無副船。而今此䂓外出來船數。至於三隻之多。若於初頭。不爲定奪。盡數接待。則後弊難防。令該曹定奪。作速回下事啓。狀錄。無回下。

八月。府使尹守謙時。被擄人乘來船接待。係是約條之外。所當嚴辭斥絶。而旣以刷還爲名。則彼亦有辭。臣不敢任意處置。以待朝廷分付事啓。狀錄。無回下。

九月。特送三船。不受茶禮。䂓外副船。又不還送。極爲難處。上項副船事。作速定奪分付事啓。狀錄。無回下。

十月。被擄人載來船頭倭。係是䂓外。而稱以刷還人載來。希冀接待。極爲巧惡。前日刷還人卛來倭差。朝廷雖已許待。而此倭若又許待。後弊無窮。從長處置事啓。狀錄。無回下。

甲寅七月。癸丑條特送第一船茶禮時。䂓外出來副船主。使不得出參呈納書契進上物件。而五日熟供時。則以出參爲言。擧理截責。則同倭以爲。今此茶禮時。則急於書契呈納。雖不得出參。副船主同是島主之差送。五日熟供爲始。以期於出參爲辭。終始固爭。何以處之事啓。狀錄。無回下。

丙寅天啓六年十二月。府使柳大華時。對馬島主差倭橘成次格倭十名。持禮曹東萊釜山了書契別幅出來。而以䂓外。姑不許接事啓。無回下。

丁卯二月。全羅道鉢浦漂人領來差倭平成久。持書契出來。係是䂓外。而我國漂民。島主給粮護送。其心可嘉。照舊例。畧給料饌事啓。無回下。

同月。被擄女人載來船頭倭。我人載送。其心可尙。雖是䂓外。畧給料饌事啓。無回下。

壬申崇禎五年二月。府使洪時。差譯渡海之擧。還收是如。致賀書契。差倭久衛門持納。而同船係是䂓外。斯速入送事。責諭云云啓。無回下。

十二月。府使李弘望時。藥材賫來差倭橘成全。雖是䂓外。專爲藥材出來。似當接待。招見後設茶禮入送事啓。無回下。

甲戌十一月。飛船頭倭持來書契中。奉吾執事議諭。要差遣藤智繩禀啓貴曹。故先送飛船云云。而係是䂓外出來。使之留泊水柵外事啓。狀錄。無回下。

同月。上項書契。因禮曹關。據理修答次。捧上該曹事啓。無回下。

十二月。上項書契回答。入給倭人。仍責諭曰。當初約條時。如有禀達之事。具書契順付歲船云云。而今者出送飛船。有違約條。故所答之書辭如此矣。倭人答曰。約條雖如此。事急則何待歲船而遅緩乎云云事啓。無回下。

乙亥正月。島主差倭成久調興差倭隆永等出來。而無書契路引。只持島主調興私書。而外面着啚書。故責之以䂓外出來。仍問出來事情。則同倭言內。島主與調興有隙。今方爭詰。限結末間。姑停年例送使云云。藤智繩入敀未久。又送差倭。倭情莫測。更令詳探計料事啓。無回下。

同月。上項兩差以爲。俺等之來也。不持朝廷了書契。又不持東萊釜山了路引。而只恐朝廷疑訝其停止歲遣船。故欲傳通舘中。傳達朝廷而來。今旣傳通。則更無留在之事云云。仍爲入歸事啓。無回下。

丙子崇禎九年四月。府使鄭良弼時。飛船一隻出來。而無路引。係是違格。責諭還送事啓。無回下。

五月。倭船一隻。對馬府中閭家三百餘戶。失火燒燼是如。持路引出來而外面書塡文字。有違前例。峻責其違格。入送事啓。無回下。

六月。差倭平成起伴從一名格倭十五名。持東萊了路引別紙各一度。信行乘船日期探知次出來云。而別紙不着啚書。係是違格。何以爲之事啓。

回啓。不必別禮接待。依往來尋常差倭例接待。白文別紙。决難捧上。信使乘船。在於九月十八日。以此意言送。

戊寅八月。差倭橘成拾格倭九名。稱以前日大君所求鷹連盡斃。又無唐貨。故鷹連及野鶴貿易入送之意。留舘代官處通諭次。持路引出來。故路引分叱捧上上送。差倭責以䂓外。不許接待事啓。無回下。

己卯五月。府使李民𥦺時。倭小船一隻格倭四名。無路引出來。令譯官責以䂓外事啓。無回下。

乙未順治十二年二月。府使鄭昌胄時。以酊菴送使還來船所持路引。不着島主啚書。以酊菴啚書着來。有違前例。問其由。則新來長老。不識事體之致云云。似非有心之擧。故切責後。循例捧上事啓。無回下。

丙申正月。府使韓震琦時。二特送一號船。再渡出來。係是䂓外。後勿如是之意峻責事啓。無回下。

三月。平彦三船。一年再渡出來。係是䂓外。不捧路引。斯速還送之意。舘守倭處嚴飭事啓。無回下。

丙午康熙五年八月。府使安時。長鬐漂倭領去事。差倭藤成倫出來。而漂倭領去差倭出來。果是䂓外。故入歸時。畧給糧饌事啓。無回下。

辛亥十月。府使鄭時。差倭平成之。以移舘事。持書契出來。而前差未歸。後差疊到。係是䂓外。故畧設茶禮。捧書契。旣捧書契。不許肅拜。未免埋沒。下船宴從畧設行。入歸時。畧給米太事啓。無回下。◯米數在於支給條。

丙寅閏四月。府使李時。丙寅條一特送使水木船路引前面。書以各道各官防禦所僉足下者。有違前例。退却不捧啓。無回下。

己卯五月。府使趙泰東時。丙子條歲遣第一船送使水木船再渡。係是䂓外。不捧路引。入送之意責諭事啓。無回下。

壬午七月。府使朴泰恒時。島主承襲告慶差倭。所謂脚船撁船段。係是䂓外。還送之意責諭事啓。無回下。

癸巳二月。李明浚。關白身死告訃差倭。水木船路引前面。書以各道各官防禦所者。有違式例。改書呈納事分付。撁船脚船。亦是䂓外。故還送之意。責諭於舘守處事啓。無回下。

丙申九月。府使韓重熙時。告訃大差倭之脚船段。係是䂓外。不捧路引。入送之意責諭事啓。無回下。

庚子十月。府使尹錫來時。陳賀吊慰圖書改請大差倭等。撁脚船皆是䂓外。斯速入送事啓。無回下。

甲辰雍正二年六月。府使尹時。別差倭桶口匡。䂓外出來。探問所幹。則沿海諸處潛商禁斷一事云云是白乎所。勿送別差倭事。旣有壬戌約條。則不爲順付於裁判。而違越約條。䂓外出來。事甚不當。從速還歸之意。使訓別各別嚴辭峻斥。則同倭終不回悟。必欲呈納書契而後已云云爲白卧乎所。彼倭如是牢拒不歸。誠爲可痛事啓。

八月。因備邊司回啓關。使訓別責以䂓外出來。使之督還。則別差倭言內。寧作釼下之驚魂。不願爲島主之罪人。潛商請禁。抑亦兩國之便當。欲防不虞之患。別爲書契。特定差价而出送。則此非比等閑別使。而以䂓外。不許接待。不捧書契。雖死難歸云云爲白卧乎所。差倭抵賴之說。不過請禁一事。而以釼下驚魂等說恐喝。情狀巧惡。書契中幷擧之說。不過無標文者。捉送舘守云云。則亦非別㨾事件。决不可接待。以訓別之責諭。無動念之勢。令廟堂從長指揮事啓。

回啓。以訓別責諭。亦無動念等語。殊失邊臣之軆。訓別等專爲求媚於倭人。至擧狡倭釼下驚魂。以爲恐動之計。極爲痛惋。東萊府使姑先推考。訓別拿問定罪。

乙巳四月。府使趙錫命時。別差倭桶口匡。以潛商禁斷事。䂓外出來。多般責諭。一向蹲坐。終始不歸。來舘一年。日益爭詰。不許接待。則將以大差倭出來爲言。情狀萬萬痛惡。事係邊情。令廟堂禀旨指揮事啓。

回啓。旣稱潛商禁斷。則事係邊禁。不輕而重。書契今姑捧上。題給粮饌。

八月。府使李重協時。差倭桶口匡。賫來書契。旣有進上別幅。必於東萊令監宴享時呈納。而决不可投呈於任官云云是如爲白有卧乎所。原書契不由訓別。必欲直納於臣云者。其意似不無希望接待之計。書契捧上後。似當有回賜裁答之擧。亦不無參酌接待之道。而旣是䂓外。則後弊所關。接待一欵。何以爲之。令廟堂禀旨指揮事啓。

回啓。差倭書契段。府使年例送使接待次詣舘時。使裁判領率呈納。書契旣已捧上。則別幅亦當許納。而畧有回禮。差倭。量給粮饌宜當。十二月入歸時。粮饌題給數。在於支給條。

丙午四月。大差倭平眞長都船主一人封進侍奉各一人伴從十五名格倭七十名。稱以潛商申禁事。持禮曹參判參議東萊釜山了書契別幅出來。而責以䂓外。無意順歸。水木船撁脚船。亦係是䂓外。並只峻斥。而一向肆毒。情狀絶痛事啓。

回啓。不有約條。違越出來。事極可惡。嚴辭退斥。勿爲接待。其他䂓外出來船段置。一倂入送宜當。

十月。因差倭所懇。自朝家。今姑許接。後勿爲例事。備邊司關來到。

丁未閏三月。府使李倚天時。順天居民七名漂到對馬島。船隻破碎是如。差倭藤政勝領來。破船殞命。然後定差倭出送。明白約條。而倭人之破船殞命。分作兩件事。定差領送。事甚無據。故多般開諭。終無還歸之意。狡倭情狀。萬分可惡事啓。

回啓。巧作名目。違約出送。事甚可駭。嚴斥入送。

八月。府使趙榮世時。順天漂人領來差倭。違越約條䂓外出送。累度責諭。一向逗留。尙不還歸。情狀痛惡。而渠旣以空還爲恥。始嚇終懇。抵死務勝。必無失望順歸之理事啓。

回啓。差倭積月逗留。抵死苦爭。如是之際。徒損國軆。我國漂人。旣已領來。則終始退斥。太涉埋沒。依己巳丙申例。特許接待。

己酉閏七月。府使李匡世時。當年條萬松院送使茶禮罷後。順天漂民領來差倭。欲陳情願。終不許接。則又以通事倭。替吿懇乞。擧措恠悖。通事倭往復。亦多前例。故許令來吿。則差倭言內。丙申漂差。終許改撰書契。得以生還。而獨未蒙寬大之恩。三年淹滯。終作異國之鬼。依丙申年例。改撰以給云云。䂓外接待。已是朝家別恩。丙申許改。過從寬典。今番又復出來。事理不當。斯速入歸事。嚴斥爲白在果。差倭抵死不歸。積歲淹留。情狀絶痛。而如或不能終塞。如丙申之爲。則毋寧早賜變通。乞令廟堂禀旨指揮事啓。

回啓。差倭三年淹滯。必將改撰書契。抵死不歸。當初防塞。道理固然。而自前口許之事。一向牢拒。終有難處之境。則寧不如及今許改。特爲改撰以給。

辛亥五月。府使鄭彦燮時。吿慶大差倭撁脚船。係是䂓外。不捧路引。斯速入送之意。舘守倭處責諭事啓。無回下。

癸丑三月。釜山漂民金斗必等七名領來差倭橘茂尙封進一人伴從三名格倭四十名等。持書契領來。而漂民之破船殞命中有一。則順付出來是去乙。只以破船出送差价。有違約條。倭人以破船殞命一句。分爲二事。此路一開。則繼起之弊。不可勝言。牢守約條。則彼當無辭自退。同倭應接之事。令廟堂禀處事啓。

乙卯正月。府使崔命相時。備邊司覆啓關內。釜山破船漂民領來差倭。至今不爲入去。誠爲駭然。倭人之狡惡。專由於譯輩之不畏。各別責諭。期於從速入送。而至今逗留。無意還歸。終不善爲擧行任譯。拿問重究事。關據。各別嚴飭任譯。使之責諭入送。而終不入去。又爲懇乞言。旣受島主命以來者。今已三年。終不得竣事。則有死而已云云。萬無屈服順歸之期。以近年論之。則乙未年知世浦漂民及丁未年順天漂民等。漂着馬島。人物不知渰死。而稱以破船。差倭領來。初則以䂓外斥之。終不能堅守壬戌約條。特許接待。丁未年答書中。以後勿爲例措語。而差倭苦爭不受。改撰入給。在我爲遁辭之歸。在彼爲藉口之資。一向爭執。誓死不歸事啓。

回啓。兩國交際。貴在恪守約條。䂓外送差。實爲不當。邊臣事體。但當依約條嚴辭退斥。而憑藉一時之特恩。費辭論請。殊極駭然。東萊府使從重推考。

三月。癸丑年出來釜山破船漂民領來差倭。斯速入歸之意。連續責諭。終不入歸。抵死苦爭緣由啓。

回啓。約外接待。頃已嚴飭。不可更論。乙卯五月茶禮及進上宴設行。則其許接可知。而謄錄中。無許接一欵。

丁卯乾隆十二年九月。府使金尙重時。幹事官稱名倭。以三件事出來云。而一則信行。今年內下釜山。來年正月內乘船事。二則信使請來大差倭所求鷹連。復舊例事。三則信行堂上譯官三員中。朴尙淳之通話。似不如愼榮來。朴尙淳代愼榮來塡差事也。而所謂幹事官倭出來。係是䂓外。斯速還送事。責諭事啓。無回下。◯十月入歸。

己巳十二月。府使黃景源時。勘定官稱名倭出來。使任譯詰問其名色及出來之由。則舘守倭以爲。勘定爲名者。弊州勘所任事之人。而買賣凋殘。與商賈有所相議之事而出來云云。旣是䂓外。責諭還送事啓。無回下。

庚午十月。府使趙載敏時。公作米申飭。不和水入給。俾蒙朝家大恩澤是如。馬島奉行等。呈書於本府。係是䂓外。退却不捧是白乎矣。考見謄錄。則在前舘宇修理蔘貨申飭等事。奉行直爲呈書。非其一再。初雖退却。畢竟因廟堂回啓。擧皆捧上。直抵島主回書。今此呈書。亦不可一向退却。令廟堂考例禀處事啓。

回啓。馬島奉行之違例呈書。不當許捧。而彼人一有已行之事。則執爲前例。必爭乃已。雖曰有例。終難防塞。今番參酌許捧。前頭則斷不許捧之意。曉諭後。原書契姑爲捧上上送。

丙子九月。府使李裕身時。報情大差倭平如敏封進一人侍奉一人伴從十六名格倭七十名。持禮曹參判參議了書契出來。以爲被執防塞。欲報悶迫之情出來云云。而當初被執防塞。痛其單蔘之点退。希覬復許。情狀絶痛。旣有約條。則敢爲䂓外出來。接待初無可論。斯速入送之意。任譯等處。更加嚴飭事啓。

回下。兩國守信。不過約條。則約條之外。何敢報朝廷。况以被執一欵。處分嚴正。則任譯何敢手本。府使亦何敢登聞。府使當充軍。任譯當梟示。而十分參酌。府使爲先令該府拿處。任譯令左水使張軍威。爲先從重决棍事。分付道臣事傳敎。

庚辰十二月。府使洪名漢時。舊舊島主身死吿訃差倭源尙德封進押物一人侍奉一人伴從七名等。持書契遺物出來。而係是䂓外。故期於責諭入送事達。無回下。

辛巳五月。日前宴享罷後。舘守倭請謁後。以舊舊島主身死吿訃差倭。不許接待吿悶。故以䂓外。峻斥罷出。而若自馬島。改撰書契。不納遺物。只請吿訃。則卽爲許接。必納遺物爲托。則並與吿訃。而一切防塞計料。令廟堂禀旨分付事啓。

回下。接應倭人。一從前例。毋論單吿訃與兼遺物。無前例。則固不可分而二之。無前例之差倭。尙不據理逐送。誠極未安。東萊府使從重推考。不善擧行之任譯。亦令萊伯。並爲决棍懲礪何如。上曰依爲之事傳敎。

丙戌七月。府使姜必履時。舊舊島主平方熙身死吿訃差倭源尙德。庚辰年出來。以呈遺書納遺物爲請。七年留舘。一向強聒。故嚴辭峻斥。多般責諭。今則差倭自屈敀順。改遺書拔遺物。只請單吿訃。則其在柔遠人之道。不可一向退斥。參酌許接事。令廟堂禀處事啓。

回下。無啚書之遺物。非禮大矣。無義甚矣。本府之一向退却。廟堂之俾不煩聞。盖出於尊事軆嚴約束之意也。今則旣改其書契。變爲單吿訃。則在聖朝撫綏之道。許其回禮。實合事宜。依狀請施行。而比特送稍厚之意。分付何如。上曰。依爲之事傳敎。

己酉二月。府使金履禧時。備邊司啓下關內。節啓下敎司。啓辭。䂓外差倭。據理責諭入送。俾無一向逗遛事。分付萊府何如。答曰。此與尋常違越約條有異。信使當送之限。以其事力之巨羸。有此退期之請。則在我交隣之道。豈可以送使之差違。元定。一向防塞。以貽久淹處舘之弊乎。特令許施。仍卽差送接慰官。以爲接待之地可也事。傳敎敎是置。傳敎內辭意。奉審施行向事關是白乎等用良臣謹將關內辭意。傳令布諭於舘守倭大差倭處。則同倭等答。伏惶懔感祝聖恩是白乎所。差倭旣已許接。則比信使請來例。加數帶來。侍奉一人伴從二名格軍二十名。責諭减除。差倭賫來禮曹參議了書契別幅各一度。東萊釜山了書契一度別幅二度謄本一度捧上。監封上送于該曹爲白去乎。差倭所贈宴禮公私禮單乙良。照例磨鍊是白遣。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等。卽速下送事。令該曹禀旨分付事啓。

戊辰嘉慶十三年四月。府使吳翰源時。通信講事差倭平功勝。稱以江戶命令。持書契出來。閏五月再講事。差倭藤久通持書契。又爲疊到。卽速還敀事。連加責諭事啓。

七月。通信講事差倭回答書契中。差遣一价。面譚東武句語。恐似假手於東武。欲滅馬島之意。不可敬受云云事啓。

八月。同差倭書契無意順受。日限已滿。依例撤供事啓。

回下內。差倭罔念事體。書契不卽奉受。日限已滿。接慰官復路事。

九月。同書契改撰下來。差倭敬受還敀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