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經
此內容只供參考,並不能視作醫療意見。維基文庫可以收錄廣為人知之醫學著作。此等著作可能有錯,亦可能已過時。欲求醫藥之指導,請找合格之專業人員。 |
金匱玉函經 作者:張機 東漢 |
清康熙年間刻本 |
重刻張仲景《金匱玉函經》序
[编辑]《金匱玉函經》八卷,漢張仲景論著,晉王叔和所撰次也,其標題蓋亦後人所加,取珍秘之意。仲景當漢季年,篤好方術以拯夭橫,其用心仁矣,故自《素》、《難》、《本草》、《湯液》諸書,咸抉根得髓,其為《傷寒雜病論》,實為萬世群方之祖。自叔和尊尚以後,年歲久遠,錯亂放失者屢矣。宋治平初,命諸臣校定,其目有三:曰《傷寒論》、《金匱方論》〈(一名《金匱玉函要略》)〉,以及此經是也。雖未必盡復仲景本書之舊,然一家之學粗完。余幼讀二論,精微簡要,務令上口,以通思索,遍求是經,獨不可得。後檢鄱陽馬氏《經籍考》,雖列其目,而所引晁序,則實《金匱玉函要略》也。則此經蓋自元時,而不行於世矣。歲壬辰,義門何內翰以予粗習張書句讀,手抄宋本見授,拜受卒業,喜忘寢食。惜其訛脫者多,甚或不能以句。既無他本可校,乃博考眾籍,以相證佐,補亡滅誤,十得八九。稿凡數易而始可讀,則掩卷而嘆曰:「是可報命於內翰矣。」內翰嘗以古明醫多以醫案示人,見愛過實,囑刻其平生醫藥病狀之驗者。予瞿然不敢當,語云:「三折肱為良醫。」予雖老是,然處方設劑,吾斯未信。因念是經,世久未見,而內翰既得禁方,不自秘匿,雖古人尤難之。開以傳後,其弘濟豈但一師之說哉!夫岐黃之書,經也。仲景之經,律也。臨證療疾,引經案律,十不失一二,論所述略具矣。是書則兼綜兩者,而整齊形證,附類方藥,各有門部,次第不可淆亂,則知經又論之自出,尤醫門之金科玉條也。八卷之中,上順天和,以療人患,非通三才之道,而得往聖之心者不能。觀者苟能潛心玩索,而知其所以,則因病發藥,應如桴鼓。順之則能起死,畔之則立殺人。先儒以孫思邈尚為粗曉其旨,得其書者,未可謂不過與《傷寒論》及《要略》相出入,而鹵莽治之也。不揆淺陋,願與同志者熟讀而精思之。
康熙丙申陽月上海陳世杰書
重刻《金匱玉函經》序
[编辑]吾宗懷三先生,自幼學儒,以多病廢,遂篤嗜方書,壯年由上海流寓吳門,坐臥一閣,近十年所。手不釋卷帙,精通諸禁方。然未嘗以醫自誇,所治輒效,益務實,不近名,名久大震。性高亮疏豁,無軟熟態。兩遊京師,貴人爭迎之,皆翩然謝歸。出入里中,乘壞肩輿,有謁必往,切脈診病,其可藥與否,常直言以對,不為挾要欺倖。富貴人或為藥所誤,垂死乃相招,或投藥有起勢,遽以庸醫間之,先生益厭苦,常謾語來者,曰:吾不能醫富貴人也。儒門單戶,有急相告,即毒熱嚴凍,隨早晚必赴,愈,不計其所酬薄厚。其學長於仲景,嘗謂綱要精微,實軒岐之繼別,而自晉唐以還,名家撰論,悉衍其緒,故讀《傷寒論》及《要略》,不但誦數,悉能心知其意。惟恨未見《金匱玉函經》,市中見杜光庭所撰書,標題恰同,喜極購歸,既啟乃知非是,於是求之益亟。義門何先生知先生最深,得宋抄本授之,窮日夜校閱,即有脫誤,以他書是正,歷三四寒溫,而後可句。尋考本序,為宋館閣秘本,元明以來,相沿以《要略》為此經,雖丹溪之精通,安道之淹貫,蓋皆未見,先生於是刻而傳之,間嘗語余,黃岐之經義深以遠,仲景之書理切而要,不深其書,而求以通經,如討源而未有楫也。然年久散失,晦蝕於諸家之說多矣。故吾讀是書,自成無己外,注凡七十有二家,皆庋而不觀,懼文多而益昧其經爾。今吾刻是,幸其久未見,不為注所厖,學者潛心刻意庶幾得之,雖然,其間條緒同於《傷寒論》者幾什之七,懼或者之,又略而弗觀,不知發凡起例,仲景別有精義存焉,讀《論》與《略》者不可闕也。余曰:經籍之顯晦存乎其人,仲景憫宗人之彫喪,拯後世之夭橫,其利溥矣。是經不絕如線,而今章之,其用心既與古密契,來者難誣其寶,而傳之決也,則仲景一家之書,自此大昭矣。
丙申長至後長洲弟汝楫書
序
[编辑]《漢書·藝文志》載,成帝之世,詔李柱國校方技,劉氏《七略》,有醫經七家,二百一十六卷,經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其存於今,獨《黃帝內經》而已,《素問》、《難經》、《本草》之屬,皆見於鄭荀《經薄》、王阮《志錄》要之最為古,書比於六經,繼出者,東漢張仲景《傷寒論》,西晉王叔和撰次《玉函經》,二書實相表裡,評病處方,具有條理,各詣其極,乃方技中之《論語》、《孟子》書,不得其門者,末由語於生生也。《隋書·經籍志》與唐宋《藝文志》卷目時有不同,然行於世者,猶出宋治平間,三館校定,可以據信。吾友陳先生懷三,研精覃思,於張、王二書有年所矣。遇疾危急,群疑共卻,必予全濟,於是同術驚詫,目為神奇。不知惟能熟復古賢方劑,視證所宜,不肯妄行胸臆,以人之寄命為戲劇爾。以書考之,一一可覆也。先生深閔其道之闇昧,務思援古正今,謂《傷寒論》世多有,而《金匱玉函經》幾無傳,乃從藏書家訪求善本,與篋中本再三勘校,重開以通流之。蓋仁人之用心也搏與愛,其禁而戒勿泄者殊絕矣。昔東垣李明之著《傷寒會要》書,遺山元裕之為之作序。余無遺山之文辭,而此書為醫學之《論語》、《孟子》,其已試之效,亦不假予言而始張,特重先生之用心,可與進於孔孟之道也。輒書其後,蓋先生本儒者云。
康熙丁酉正月義門何焯
校正《金匱玉函經》疏
[编辑]《金匱玉函經》與《傷寒論》同體而別名,欲人互相檢閱而為表裡,以防後世之亡逸,其濟入之心,不已深乎。細考前後,乃王叔和撰次之書。緣仲景有《金匱錄》,故以《金匱玉函》名,取寶而藏之之義也。王叔和西晉人,為太醫令,雖博好經方,其學專於仲景,是以獨出於諸家之右。仲景之書,及今八百餘年,不墜於地者,皆其力也。但此經自晉以來,傳之既久,方證訛謬,辨論不倫,歷代名醫雖學之,皆不得彷彿。惟孫思邈粗曉其旨,亦不能修正之,況其下者乎。
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臣等先校定《傷寒論》,次校成此《經》,其文理或有與《傷寒論》不同者,然其意義皆通。聖賢之法,不敢臆斷,故並兩存之。凡八卷,依次舊目,總二十九篇,一百一十五方。
恭惟。
主上,大明撫運,視民如傷,廣頒其書,為天下生生之具,直欲躋斯民於壽域者矣。治平三年正月十八日。
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
尚書員外郎〈(臣)〉孫奇
尚書司封郎中秘閣校理〈(臣)〉林億
等謹上
《金匱玉函經》卷第一
[编辑]證治總例
夫二儀之內,惟人最靈,稟天地精英之氣,故與天地相參。天一生水,剛柔漸形,是以人之始生,先成其精,腦髓既足,筋骨斯成,皮堅毛長,神舍於心。頭圓法天,足方象地,兩目應日月,九竅應九州,四肢應四時,十二節應十二月。五藏應五音,六府應六律。手十指應十干,足十指莖垂應十二支。三百六十節以應一歲。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陰陽,人有男女,月有大小,人有虛實,萬物皆備,乃名為人。服食五味,以養其生。味有所偏,藏有所勝,氣增而久,疾病乃成。諸經藏中,金木水火土,自相剋賊。地水火風,復加相乘,水行滅火,土救其母,迭為勝負,藏氣不精,此為害道。不知經脈,妄治諸經,使氣血錯亂,正氣受刑,陰陽不和,十死一生。《經》云:地水火風,合和成人。凡人火氣不調,舉身蒸熱,風氣不調,全身強直,諸毛孔閉塞,水氣不調,身體浮腫,脹滿喘粗。土氣不調,四肢不舉,言無音聲,火去則身冷,風止則氣絕,水竭則無血,土敗則身裂。愚醫不思脈道,反治其病,使藏中金木水火土,互相攻克,如火熾然,重加以油,不可不慎,又使經脈者如流水迅急,能斷其源者,此為上也。
凡四氣合德,四神安和,人一氣不調,百一病生,四神動作,四百四病,同時俱起。其有一百一病,不治自愈;一百一病,須治而愈;一百一病,難治難愈;一百一病,真死不治。
問曰:人隨土地,得合陰陽,稟食五穀,隨時相將,冬得溫室,夏遂清涼,消沴調寒暑,四季不遭傷,恐懼畏無時,忽然致不祥,肺魄不能靜,肝魂欲飛揚,心神失所養,脾腎亦乖方。六府彷徨亂,何以致安康。非針藥不定,盍自究精詳,答曰:肝虛則目暗,其魂自飛揚;肺衰則氣上,其魄自掩藏;心虛則不定,諸藏受迍殃,脾腎虛衰至,內結作癰瘡;六府病蝟集,諸脈失經常。及時加針藥,勿使及淪亡。
古者上醫相色,中醫聽聲,下醫診脈。診候之法,固是不易。又云:問而知之,別病深淺,命曰巧焉。上醫相色知病者,色脈與身形不得相失,黑乘赤者死,赤乘青者生之類。中醫聽聲知病者,聲合五音,火聞水聲,煩悶驚悸,木得金聲,恐畏相刑,脾者土也,生育萬物,回助四傍,善者不見,惡則歸之,太過則四肢不舉,不及則九竅不通,六識閉塞,猶如醉人,四季運轉,終而復始。下醫診脈知病者,源流移轉,四時逆順,相害相生,審知藏府之微,此為妙也。
夫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精取其脈,知其逆順,必察四難而明告之,然愚醫不能如斯。逆四難而生亂階者,此為誤也。
肝病治肺,心病折腎,其次取俞募,不令流轉藏府。見肝之病,當瀉肺金補肝木,木子火為父報仇,故火剋金,子病以母補之,母病以子瀉之。蓋云:王者不受其邪,而為邪傳,以得奸賊之侵病,及於一藏之中,五賊相害,於彼前路,當先斷之一藏,不可再傷,精神不中數勞,次取俞募,其令五邪氣當散去之。
凡婦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難治。考諸經言,病本一體,所以難治者,婦人眾陰所集,常與濕居,十五以上,陰氣浮溢,百想經心,內傷五藏,外損姿容,月水去留,前後交互,瘀血停凝,中路斷絕,其中傷隳,不可具論,生熟二藏,虛實交錯,惡血內漏,氣脈損竭,或飲食無度,損傷非一,或胎瘡未愈,而合陰陽,或出行風來便利穴厠之上,風從下入,便成十二痼疾。男子病者,眾陽所歸,常居於燥,陽氣遊動,強力施泄,便成勞損,損傷之病,亦眾多矣。食草者力,食谷者智,食肉者勇,以金治金,真得其真,以人治人,真得入神。
凡欲和湯合藥灸刺之法,宜應精思,必通十二經脈,三百六十孔穴。營衛氣行,知病所在,宜治之法,不可不通,湯散丸藥,針灸膏摩,一如其法。然愚醫不通十二經脈,不知四時之經,或用湯藥倒錯,針灸失度,順方治病,更增他疾,惟致滅亡。故張仲景曰:哀哉烝民,枉死者半,可謂世無良醫,為其解釋。
吾常見愚人疾病,有三不治:重財輕命一不治,服食不節二不治,信邪賊藥三不治。若主候常存,形色未病,未入腠理,針藥及時,服將調節,委以良醫,病無不愈,咸共思之。又自非究明醫術,素識明堂流注者,則身中滎俞,尚不能知其所在,安能用針藥以治疾哉。今列次第,以示後賢,使得傳之萬世。
張仲景曰:若欲治疾,當先以湯洗滌五藏六府,開通經脈,理導陰陽,破散邪氣,潤澤枯槁,悅人皮膚,益人氣血,水能淨萬物,故用湯也。若四肢病久風冷發動,次當用散,散能逐邪風濕痹,表裡移走,居無常處者,散當平之。次當用丸,丸能逐沉冷,破積聚,消諸堅症,進飲食,調營衛,能參合而行之者,可謂上工。醫者意也,聖道非不妙,愚醫不能尋聖意之要妙,怨嗟藥石不治者,此為謬也,非聖人之過也。又能尋膏煎摩之者,亦古之例也。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則散之,熱則去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虛者十補,勿一瀉之,實者瀉之,虛實等者,瀉勿太泄,膏煎摩之,勿使復也。若虛者重瀉真氣絕,實者補之重其疾,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盛熱之氣,以寒發之,又不須汗下而與汗下之者,此為逆也。仲景曰:不須汗而強與汗之者,奪其津液,令人枯竭而死。又須汗而不與汗之者,使諸毛孔閉塞,令人悶絕而死。又不須下而強與下之者,令人開腸洞泄,便溺不禁而死。又須下而不與下之者,令人心內懊憹,脹滿煩亂,浮腫而死。又不須灸而強與灸之者,令人火邪入腹,干錯五藏,重加其煩而死。又須灸而不與灸之者,使冷結重冰,久而彌固,氣上衝心,無地消散,病篤而死,又須珍貴之藥,非貧家野居所能立辦,由是怨嗟以為藥石無驗者,此弗之思也。
問曰:凡和合湯藥,治諸草石蟲獸,用水升合,消減之法則云何?答曰:凡草木有根莖枝葉皮毛花實,諸石有軟鞕消走,諸蟲有毛羽甲角頭尾骨足之屬,有須燒煉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後法。順方是福,逆之者殃。又或須皮去肉,或去皮須肉,或鬚根去莖,又須花須實,依方揀採,治削極令淨潔,然後升合秤兩,勿令參差。藥有相生相殺,相惡相反,相畏相得,氣力有強有弱,有君臣相理,佐使相持。若不廣通諸經,焉知草木好惡,或醫自以意加減,更不依方分配,使諸草石,強弱相欺,勝負不順,入人腹內,不能治病,自相鬥爭,使人逆亂,力勝刀劍,若調和得宜,雖未去病,猶得利安五藏。令病無至增劇。若合治湯藥,當取井花水,極令潔淨,升斗勿令多少,煮之調和,一如其法。若合蜜丸,當須看第七卷,令童子杵之,極令細熟,杵數千百下,可至千萬,過多益佳,依經文和合調勻。當以四時王相日造合。則所求皆得,穰災滅惡,病者得瘥,死者更生,表針內藥,與之令服,可調千金之藥,內消無價之病。
夫用針刺者,先明其孔穴,補虛瀉實,送堅付濡,以急隨緩,營衛常行,勿失其理,行其針者,不亂乎心,口如銜索,目欲內視,消息氣血,不得妄行。針入一分,知天地之氣;針入二分,知呼吸之氣;針入三分,知逆順之氣。針皮毛者,勿傷血脈;針血脈者,勿傷肌肉;針肌肉者,勿傷筋膜;針筋膜者,勿傷骨髓。經曰:東方甲乙木,主人筋膜魂;南方丙丁火,主人血脈神;西方庚辛金,主人皮毛魄;北方壬癸水,主人骨髓志;中央戊己土,主人肌肉智。針傷筋膜者,令人愕視失魂;針傷血脈者,令人煩亂失神;針傷皮毛者,令人上氣失魄;針傷骨髓者,令人呻吟失志;針傷肌肉者,令人四肢不舉失智。針能殺生人,亦能起死人。
凡用針之法,補瀉為先,呼吸應江漢,補瀉應星斗,經緯有法則,陰陽不相干,震為陽氣始,兌為陰氣終,坎為太玄華,坤為太陰精。欲補從卯南,欲瀉從酉北,針入因日明,針出隨月光。夫治陰陽風邪,身熱脈大者,以烽針刺之。治諸邪風鬼疰痛處少氣,以毛針去之。凡用鋒針者,除疾速也,先補五呼,刺入五分,留入十呼,刺入一寸,留二十呼,隨師而將息之。刺急者,深內而久留之;刺緩者,淺內而疾髮針。刺大者,微出其血,刺滑者,淺內而久留之,刺澀者,必得其脈,隨其逆順,久留之,疾出之,壓穴勿出其血,刺諸小弱者,勿用大針。然氣不足,宜調以甘藥,餘三針者,止中破癰堅痛結息肉也。非治人疾也。
夫用灸之法,頭身腹背肩臂手足偃仰側其上中諸部,皆是陰陽營衛經絡俞募孔穴,各有所主。相病正形,隨五藏之脈,當取四時相害之脈,如浮沉滑澀,與灸之人,身有大小長短,骨節豐狹,不可以情取之。宜各以其部分尺寸量之,乃必得其正,諸度孔穴,取病人手大拇指第一節,橫度為一寸,四指為一部,亦言一夫,又以文理縫縱會言者,亦宜審詳。
凡點灸法,皆取平正身體,不得傾側寬縱縮狹也。若坐點則坐灸之,臥點則臥灸之,立點則立灸之。反此者,不得其穴。
凡諸言壯數者,皆以中平論也。若其人丁壯,病重者可復一倍,其人老弱,病微者可復減半。然灸數可至二三百也,可復倍加火治之,不然則氣不下沉,雖焦而病不愈,又新生小兒,滿一朞以還者,不過一七止,其壯數多少,隨病大小也。凡灸須合陰陽九部諸府,各有孔穴,而有多少。故頭背為陽部,參陰而少,臂腳為陽部,亦參陰而少,胸為陰部,參陽而少,腹為陰部,亦參陽而少,此為陰陽營衛經脈事也。行壯多少在數,人病隨陰陽而灼灸之。若不知孔穴,勿妄灸之,使病增重。又人體腰以上為上部,腰以下為下部,外為陽部,內為陰部,營衛藏府周流,名曰經絡,是故丈夫四十以上氣在腰,婦人四十以上氣在乳,以丈夫先衰於下,婦人先衰於上。灸之生熟,亦宜撙節之,法當隨病遷轉,大法外氣務生,內氣務熟,其餘隨宜耳。頭者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注,氣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絡,皆歸於頭。頭者諸陽之會也,故頭病必宜審之灸其穴,不得亂灸,過多傷神,或陽精玄精陰魄再卒,是以灸頭止得滿百,背者是體之橫梁,五藏之繫著,太陽之會合,陰陽動發,冷熱成病,灸大過熟,大害人也。臂腳手足者,人之枝幹,其神繫於五藏六府,隨血脈出,能遠近採物,臨深履薄,養於諸經,其地狹淺,故灸宜少,過多則內神不得入,精神閉塞,否滯不仁,即手臂不舉,故四肢之灸,不宜太熟也。然腹藏之內,性貪五味,無厭成疾,風寒固結,水穀不消,灸當宜熟,若大杼、脊中、腎俞、膀胱、八窌,可至二百壯,心主手足太陰,可至六七十壯,三里、太谿、太衝、陰陽二泉、上下二廉,可至百壯,腹上、上管、下管、太倉、關元,可至一百壯,若病重者,三複之乃愈耳。若治諸沉結寒冷,必灸之宜熟,量病輕重而攻治之,表針內藥,隨宜用之,消息將之,與天同心,百年永安,終無橫夭。此要略說之,非賢勿傳,請秘而用之,今以察色診脈,辨病救疾,可行合宜之法,並方藥共成八卷,號為《金匱玉函經》,其篇目次第,列於卷首。
《金匱玉函經》卷第二
[编辑]辨痙濕暍第一
[编辑]太陽病,痙濕暍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太陽病,發熱無汗,而反惡寒,是為剛痙。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是為柔痙。
太陽病,發熱,其脈沉細,是為痙。
太陽病,發其汗,因致痙。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為痙。
脊強者,五痙之總名,其證卒口噤,背反張而瘛瘲,諸藥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剛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其人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
痙病,發其汗已。其脈浛浛如蛇,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脈如故,反復弦者,必痙。
痙脈來按之築築而弦,直上下行。
痙家其脈伏堅,直上下。
夫風病,下之則痙,復發其汗,必拘急。
太陽病,其症備,身體強,𠘧𠘧然,脈沉遲,此為痙,栝樓桂枝湯主之。
痙病有灸瘡,難療。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其汗,汗出則痙。
太陽病,而關節疼煩,其脈沉緩,為中濕。
病者一身盡疼煩,日晡即劇,此為風濕,汗出當風所致也。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而身色似熏黃也。
濕家之為病,其人但頭汗出而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蚤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此為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問曰:病風濕相搏,身體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溜不止。師云:此可發汗,汗之而其病不愈者,何故?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仍在,是故不愈。若治風濕者,發其汗,微微似欲出汗者,則風濕俱去也。
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即愈。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湯加朮四兩,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風濕脈浮,身汗出,惡風者,防己湯主之。
太陽中熱,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白虎湯主之。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膚中所致也,瓜蒂湯主之。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惡寒則甚。加溫針,發熱益甚。數下之,則淋甚。
辨脈第二
[编辑]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脈大為陽,浮為陽,數為陽,動為陽,滑為陽;沉為陰,澀為陰,弱為陰,弦為陰,微為陰。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問曰: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自浮而數,能食不大便,名曰陽結,期十七日當劇。其脈自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堅,名曰陰結,期十四日當劇。
問曰: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也?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脈微,為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何謂陰不足?答曰:尺脈弱為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
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
其脈沉者,營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營氣微,加燒針,血留不行,更發熱而燥煩也。
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
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
脈聶聶如吹榆莢者,名曰散也。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脫也。
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
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名曰促。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與陽同等者,名曰緩也。
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
脈弦而大,弦即為減,大即為芤。減即為寒,芤即為虛。寒虛相搏,脈即為革。婦人即半產漏下,男子即亡血失精。
問曰:病有戰而汗出自得解者,何也?答曰:其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發戰。以脈浮,故當汗出而解。若脈浮而數,按之不芤,此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即不發戰也。
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其脈大而浮數,故知不戰汗出而解也。
問曰:病有不戰,復不汗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內無津液,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而解也。
問曰:傷寒三日,其脈浮數而微,病人身自涼和者,何也?答曰:此為欲解也,解以夜半。脈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脈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問曰:脈病欲知愈未愈,何以別之?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
師曰: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苦疼重者,鬚髮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濈濈然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脈洪大,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仿此。
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夫寸口脈,浮在表,沉在裡,數在府,遲在藏。假令脈遲,此為在藏。
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脈浮而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浮,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而反滑數者,故知當溺膿也。
寸口脈浮而緊,浮即為風,緊即為寒。風即傷衛,寒即傷營。營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
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為也。營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堅,氣噫而除。何以言之?脾脈本緩,今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堅氣噫而除。今脈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穀,潮熱發渴,數脈當遲緩,脈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飢。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
師曰:病人脈微而澀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而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而欲著復衣,冬月盛寒,而欲裸其體,所以然者,陽微即惡寒,陰弱即發熱。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內以陽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裡,胃中煩熱,內以陰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體。又陰脈遲澀,故知亡血也。
脈浮而大,心下反堅,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屬府者,不令溲數,溲數則便堅。汗多則熱愈,汗少即便難,脈遲尚未可攻。
趺陽脈數微澀,少陰反堅,微即下逆,澀即躁煩,少陰堅者,便即為難。汗出在頭,穀氣為下。便難者令微溏,不令汗出,甚者遂不得便,煩逆鼻鳴,上竭下虛,不得復還。
脈浮而洪,軀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未知何藏先受其災?若汗出發潤,喘而不休,此為肺絕。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燻,直視搖頭,此為心絕。唇吻反青,四肢漐習,此為肝絕。環口黧黑,柔汗發黃,此為脾絕。溲便遺失、狂語、目反直視,此為腎絕。又未知何藏陰陽先絕?若陽氣先絕,陰氣後竭,其人死,身色必青,肉必冷。陰氣先絕,陽氣後竭,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寸口脈浮大,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即無血,大即為寒,寒氣相搏,即為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之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噎。趺陽脈浮,浮即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噎,言胃氣虛竭也。脈滑則為噦。此為醫咎,責虛取實,守空迫血。脈浮、鼻口燥者,必衄。
諸脈浮數,當發熱,而灑淅惡寒。若有痛處,食飲如常者,畜積有膿也。
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
脈虛者,不可吐下發汗,其面反有熱色為欲解。不能汗出,其身必癢。
寸口脈,陰陽俱緊,法當清邪中上,濁邪中下。清邪中上,名曰潔;濁邪中下,各曰渾。陰中於邪,必內慄,表氣微虛,裡氣失守,故使邪中於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所謂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為慄,足膝逆冷,溲便妄出,表氣微虛,裡氣微急。三焦相溷,內外不通。若上焦怫鬱,藏氣相熏,口爛食齘。若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為濁,營衛不通,血凝不流。衛氣前通,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遊於經絡,出入藏府,熱氣所過,即為癰膿。陰氣前通,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嗢咽塞。寒厥相追,為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弧弱,五液注下,若下焦不闔,清便下重,令便數難,臍築湫痛,命將難全。
脈陰陽俱緊,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踡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已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此為欲解,或到八日已上,反大發熱,此為難治。設惡寒者,必欲嘔。腹痛者,必欲利也。
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人安,此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為末解。食自可者,為欲解。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此為欲解。若脈和,其人大煩,目重,瞼內際黃,亦為欲解。
解浮而數,浮即為風,數即為虛,風即發熱,虛即惡寒,風虛相搏,則灑淅惡寒而發熱也。
趺陽脈浮而微,浮即為虛,微即汗出。
脈浮而滑,浮即為陽,滑即為實,陽實相搏,其脈數疾,衛氣失度。浮滑之脈數疾,發熱汗出者,此為不治。
脈散,其人形損,傷寒而咳上氣者,死。
脈微而弱,微即為寒,弱即發熱,當骨節疼痛,煩而極出汗。
寸口脈濡而弱,濡即惡寒,弱即發熱,濡弱相搏,藏氣衰微,胸中苦煩,此非結熱,而反劫之,居水漬布冷銚貼之,陽氣遂微。諸府無所依,陰脈凝聚,結在心下,而不肯移。胃中虛冷,水穀不化,小便縱通,復不能多。微則可救,聚寒在心下,當奈何。
辨太陽病形證治第三
[编辑]夫病有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不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太陽之為病,頭項強痛而惡寒。
太陽病,其脈浮。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惡風,其脈緩,為中風。
太陽中風,發熱而惡寒。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其脈陰陽俱緊,為傷寒。
傷寒一日,太陽脈弱,至四日,太陰脈大。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躁煩脈數急者,乃為傳。
傷寒,其二陽證不見,此為不傳。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者,為欲傳。
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為欲已。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為溫病,若發汗已,身體灼熱者,為風溫,風溫之為病,脈陰陽俱浮,汗出體重,多眠,鼻息必鼾,語聲難出。若下之,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微發黃,劇則如驚癇,時掣縱發作,復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太陽病,三四日不吐下,見芤乃汗之。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有當愈者,其經竟故也,若欲作再經者,當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盡未。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夫病身大熱,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熱在皮膚,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熱在骨髓,寒在皮膚也。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濡弱,陽浮者熱自發,濡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發熱汗出,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解邪風,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而反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論》云: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太陽病,下之,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不沖者,不可與之。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而不解,此為壞病,桂枝不復中與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而治之。
桂枝湯,本為解肌,其人脈浮緊,發熱無汗,不可與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酒客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仁佳。
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
太陽病,發其汗,遂漏而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胸滿,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而惡寒,熱多而寒少,其人不嘔,清便自調,日二三發,脈微緩者為欲愈。脈微而惡寒,此陰陽俱虛,不可復吐下發汗也,面反有熱色者,為末欲解,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當癢,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當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即愈。
服桂枝湯大汗出,若脈但洪大,與桂枝湯,若其形如瘧,一日再發,汗出便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若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太陽病,發熱而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復發其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而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傷寒脈浮,自汗,小便數,頗微惡寒。論曰:心煩微惡寒,兩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得之便厥,咽乾煩躁吐逆,當作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厥愈足溫,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之?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即為風,大即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其形象桂枝,因加附子於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干,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與承氣湯微溏,止其譫語,故知其病可愈。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
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利,葛根湯主之。不下利但嘔者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遂利不止,其脈促,表未解,喘而汗出,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體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麻黃湯主之。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主之。
病十日已去,其脈浮細,嗜臥,此為外解,設胸滿脅痛,與小柴胡湯,脈浮者,與麻黃湯。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體疼痛,不汗出,而煩躁頭痛,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不可服,服則厥,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傷寒脈浮緩,其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可與大青龍湯發之。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咳而發熱,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微喘,小青龍湯主之。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而渴者,此為寒去欲解,小青龍湯主之。
太陽病,外證未解,其脈浮弱,當以汗解,宜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主之。
太陽病,外證未解者,不可下,下之為逆,解外者,宜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下之,其脈浮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解其外則愈,宜桂枝湯。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而發熱,其身疼痛,八九日不解,其表候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其身無汗,自衄者愈。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者可小發其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不得越,當解之熏之,當汗而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其汗即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之。
脈浮數,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體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即自汗出愈。
脈浮而緊,法當身疼頭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脈遲者,不可發其汗,何以故,此為營氣不足,血氣微少故也。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一云:桂枝湯。
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衛氣不和故也。營行脈中,為陰主內,衛行脈外,為陽主外,復發其汗,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此衛氣不和也,先時發汗即愈,宜桂枝湯。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宜麻黃湯。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未可與承氣湯,其小便反清,此為不在裡而在表也,當發其汗。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其脈浮數,可與復發汗,宜桂枝湯。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無津液,而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大下後,發汗,其人小便不利,此亡津液,勿治之,其小便利,必自愈。
下之後,發其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內外俱虛故也。
下之後,復發其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而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發汗後,身體疼痛,其脈沉遲,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主之。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賁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發汗後,腹脹滿,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
傷寒,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即頭眩,其脈沉緊,發汗即動經,身為振振搖,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發其汗不解,而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宜小承氣湯。
發汗,若下,病仍不解,煩躁,茯苓四逆湯主之。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其人慾引水,當稍飲之,令胃中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
發汗後,脈浮而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此為水逆,五苓散主之。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即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其汗,虛故也。
發汗後,飲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劇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發汗,若下之,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此為末解,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下後,煩而腹滿,臥起不安,梔子厚朴湯主之。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梔子乾薑湯主之。
凡用梔子湯證,其人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太陽病,發其汗而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而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其汗。
淋家不可發汗,發其汗必便血。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攻其表,汗出則痙。
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必額上促急而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則寒慄而振。
汗家重發其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
病人有寒,復發其汗,胃中冷,必吐蛔。
本發汗,而復下之,為逆,先發汗者,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先下之者,治不為逆。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更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
太陽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復發其汗,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後復下之。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汗而解,但陽微者先汗之而解,陰微者先下之而解,汗之宜桂枝湯,下之宜承氣湯。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食飲,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
服柴胡湯已,渴者,此為屬陽明,以法治之。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其人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柴胡湯不復中與也,食谷者噦。
中風,五六日,傷寒,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堅,或心中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外有微熱,或咳,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即與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中風,有小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湯證,而下之,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小建中湯主之。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及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先與小柴胡湯,嘔止小安,其人鬱郁微煩者,為末解,與大柴胡湯下之,愈。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發潮熱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再服小柴胡湯解其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傷寒十三日,過經而譫語,內有熱也,當以湯下之,小便利者,大便當堅,而反下利,其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自利者,其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即愈,其外不解,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傷寒,腹滿而譫語,寸口脈浮而緊者,此為肝乘脾,名曰縱,當刺期門。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其人大渴,欲飲酢漿者其腹必滿而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為肝乘肺,名曰橫,當刺期門。
太陽病二日,而反燒瓦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當譫語,十餘日,振而反汗出者,此為欲解也。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堅者,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太陽中風,以火劫發其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即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尋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驚狂臥起不安,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者,其人必燥,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火邪。
脈浮熱盛,而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咽燥必吐血。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脈浮,當以汗解,而反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此為火逆。
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隨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而解。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賁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太陽傷寒,加溫針必驚。
太陽病,當惡寒而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而發熱,關上脈細而數,此醫吐之故也。一日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日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夕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以醫發其汗,陽氣微,膈氣虛,脈則為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吐也。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嗢嗢欲吐,而又胸中痛,大便反溏,其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不爾者,不可與,反欲嘔,胸中痛,微溏,此非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太陽病,七八日,表證仍在,其脈微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此熱在下焦,少腹當堅而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
太陽病,身黃,其脈沉結,少腹堅,小便不利,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
傷寒有熱,而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丸。
太陽病,小便利者,為多飲水,心下必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
《金匱玉函經》卷第三
[编辑]辨太陽病形證治下第四
[编辑]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其脈寸口浮,關上自沉,為結胸。〈(128)〉
問曰:何為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小便不利,陽脈浮,關上細,沉而緊,為藏結。舌上白胎滑者,為難治。〈(129)〉
藏結者無陽證,不往來寒熱,一云:寒而不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130)〉
夫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結胸者,下之早,故令結胸。〈(131)〉
結胸者,其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即和,宜大陷胸丸。〈(131)〉
結胸證,其脈浮大,不可下,下之即死。〈(132)〉
結胸證悉具,而躁者死。〈(133)〉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其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頭痛則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煩躁,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堅,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其餘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134)〉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其脈浮緊,心下痛,按之如石堅,大陷胸湯主之。〈(135)〉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當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此為水結在胸脅。頭微汗出,大陷胸湯主之。〈(136)〉
太陽病,重發其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堅滿而痛,不可近,大陷胸湯主之。〈(137)〉
小結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即痛,其脈浮滑,小陷胸湯主之。〈(138)〉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者,心下必結,其脈微弱者,此本寒也。而反下之,利止者必結胸。未止者,四日復重下之,此挾熱利也。〈(139)〉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其脈浮者,必結胸。其脈緊者,必咽痛。其脈弦者,必兩脅拘急。其脈細而數者,頭痛未止。其脈沉而緊者,必欲嘔。其脈沉而滑者,挾熱利。其脈浮而滑者,必下血。〈(140)〉
病在陽,當以汗解,而反以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益煩,皮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服文蛤散。若不差,與五苓散。若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白散。〈(141)〉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時如結胸,心下痞而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即譫語。譫語則脈弦,譫語五六日不止,當刺期門。〈(142)〉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其人譫語,此為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虛實而取之。〈(143)〉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144)〉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當自愈。〈(145)〉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146)〉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此為末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147)〉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堅,其脈細,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沉亦為病在裡,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有外證,悉入在於里,此為半在外半在裡。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148)〉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以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堅痛者,此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復中與也,半夏瀉心湯主之。〈(149)〉
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結胸心下堅,利復不止,水漿不肯下,其人必心煩。〈(150)〉
脈浮而緊,而反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151)〉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堅,滿引脅下痛,嘔即短氣,此為表解里未和,十棗湯主之。〈(152)〉
太陽病,醫發其汗,遂發熱惡寒,復下之,則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如此者為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153)〉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自浮,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154)〉
若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155)〉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156)〉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堅,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而利,生薑瀉心湯主之。〈(157)〉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堅而滿,乾嘔而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之堅,甘草瀉心湯主之。〈(158)〉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堅。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若不止者,當利其小便。〈(159)〉
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堅,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160)〉
傷寒汗出,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堅,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湯主之。〈(161)〉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挾熱而利不止,心下痞堅,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163)〉
大下以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162)〉
傷寒大下後,復發其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解乃可攻其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164)〉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堅,嘔吐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165)〉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堅,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166)〉
病者若脅下素有痞,連在臍傍,痛引少腹,入陰俠陰筋者,此為藏結,死。〈(167)〉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68)〉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湯主之。〈(170)〉
凡用白虎湯,立夏後至立秋前得用之,立秋後不可服也。
春三月病常苦裡冷,白虎湯亦不可與,與之則嘔利而腹痛。
諸亡血虛家,亦不可與白虎湯,得之腹痛而利者,急當溫之。
太陽與少陽並病,心下痞堅,頭項強而眩,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勿下之。〈(171)〉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而煩,其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69)〉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172)〉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黃連湯主之。〈(173)〉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堅,小便自利,朮附子湯主之。〈(174)〉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175)〉
傷寒脈浮滑,而表熱裡寒者,白通湯主之。舊云白通湯;一云白虎者,恐非。〈(176)〉(舊云以下,出叔和。)
傷寒脈結代,心中驚悸,炙甘草湯主之。〈(177)〉
辨陽明病形證治第五
[编辑]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180)〉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微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一作脾結)〉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微陽陽明者,發其汗,若利其小便,胃中燥,大便難是也。〈(179)〉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發其汗,若下之亡其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為陽明病也。〈(181)〉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出,而不惡寒,但反惡熱也。〈(182)〉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惡熱而惡寒者云何?答曰:然雖一日惡寒自罷,即汗出惡熱也。〈(183)〉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184)〉
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185)〉
病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是為轉屬陽明。〈(185)〉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便堅,為屬陽明。〈(187)〉
傷寒轉系陽明者,其人濈濈然微汗出也。〈(188)〉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189)〉
陽明病,能食為中風,不能食為中寒。〈(190)〉
陽明病,中寒不能食,而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堅瘕,必大便初堅後溏,所以然者,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191)〉
陽明病,初欲食,食之小便反不數,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此為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並,脈緊即愈。〈(192)〉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盡戌。〈(193)〉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噦。〈(194)〉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即發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195)〉
陽明病久久而堅者,陽明當多汗,而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之狀,此以久虛故也。〈(196)〉
各陽明病,反無汗而但小便,二三日嘔而咳,手足若厥者,其人頭必痛,若不嘔不咳,手足不厥者,其頭不痛。〈(197)〉
各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其咽不痛。〈(198)〉
陽明病,脈浮而緊,其熱必潮,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201)〉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必發黃。〈(199)〉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200)〉
陽明病,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者,必衄。〈(202)〉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復重發汗,病已瘥,其人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堅也,以亡精液胃中燥,故令其堅,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日三四行,今日再行者,知必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必當大便也。〈(203)〉
夫病陽多者熱,下之則堅,汗出多,極,發其汗亦堅。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204)〉
陽明病,心下堅滿,不可攻之,攻之遂利不止者死,止者愈。〈(205)〉
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攻之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206)〉
陽明病,不吐下而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207)〉
陽明病,其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如此者其外為欲解,可攻其里也,手足濈然汗出,此為已堅,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出多,微發熱惡寒者,外為末解,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其胃氣,勿令至大下。〈(208)〉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堅者,可與大承氣湯,不堅者勿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可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為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頭堅後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即噦,其後發潮熱,必復堅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若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209)〉
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是也。〈(210)〉
直視譫語,喘滿者死,若下利者亦死。〈(210)〉
發汗多,重發其汗,若已下,復發其汗,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211)〉
傷寒,吐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時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撮空,怵惕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服利,止後服。〈(212)〉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堅,堅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一服譫語止,莫復服。〈(213)〉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其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矢氣者,復與一升。若不轉矢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214)〉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而反不能食者,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堅耳,大承氣湯主之。〈(215)〉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216)〉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217)〉
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久則譫語。〈(218)〉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溺,發汗則譫語甚,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厥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219)〉
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即愈,宜大承氣湯。〈(220)〉
陽明病,其脈浮緊,咽乾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發其汗即躁,心憒憒反譫語,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下之,即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鼓湯主之。〈(221)〉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湯主之。〈(222)〉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223)〉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224)〉
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225)〉
若胃中虛冷,其人不能食,飲水即噦。〈(226)〉
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即衄。〈(227)〉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梔子豉湯主之。〈(228)〉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而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229)〉
陽明病,脅下堅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其人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其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231)〉 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不溺腹滿,加喘者,不治。〈(232)〉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其汗,小便自利,此為津液內竭,雖堅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豬膽汁皆可為導。〈(233)〉
陽明病,其脈遲,汗出多而微惡寒者,表為末解,可發其汗,宜桂枝湯。〈(234)〉
陽明病,脈浮,無汗,其人必喘,發其汗即愈,宜麻黃湯主之。〈(235)〉
陽明病,發熱而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齊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湯主之。〈(236)〉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堅,大便反易,其色必黑,抵當湯主之。〈(237)〉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其人腹微滿,頭堅後溏者,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238)〉
病者五六日不大便,繞臍痛,躁煩,發作有時,此為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239)〉
病人煩熱,汗出即解,復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當下之,脈浮虛者,當發汗,下之宜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240)〉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大承氣湯主之。〈(241)〉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故也,大承氣湯主之。〈(242)〉
食谷欲嘔者,屬陽明,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243)〉
太陽病,寸緩,關小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若不下,其人復不惡寒而渴者,為轉屬陽明,小便數者,大便即堅,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244)〉
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者,陽絕於內,亡津液,大便因堅。〈(245)〉
脈浮而芤,浮則為陽,芤則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246)〉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247)〉
太陽病,三日,發其汗,不解,蒸蒸然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248)〉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249)〉
太陽病,吐下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堅,可與小承氣湯和之,愈。〈(250)〉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堅,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頭堅後溏,未定成堅,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堅,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251)〉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2)〉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3)〉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4)〉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255)〉
傷寒腹滿,按之不痛者為虛,痛者為實,當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宜大承氣湯。
陽明與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為順,負者為失,互相剋賊,名為負。若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256)〉
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脈雖浮數者,可下之,假令下已,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257)〉。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挾熱便膿血。〈(258)〉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少腹微滿,茵陳蒿湯主之。〈(260)〉
傷寒,身黃,發熱,梔子檗皮湯主之。〈(261)〉
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宜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262)〉
傷寒,發其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相搏在裡,不解故也,以為非瘀熱而不可下,當於寒濕中求之。〈(259)〉
辨少陽病形證治第六
[编辑]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263)〉
少陽中風,兩耳無聞,目赤,胸中滿而煩,不可吐下,吐下即悸而驚。〈(264)〉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即愈,胃不和則煩而悸。〈(265)〉
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堅滿,乾嘔,不能食飲,往來寒熱,尚未吐下,其脈沉緊,與小柴胡湯〈(266)〉。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267)〉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寐,目合則汗。〈(268)〉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此為陽去入陰也。〈(269)〉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270)〉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盡辰。〈(272)〉
《金匱玉函經》卷第四
[编辑]辨太陰病形證治第七
[编辑]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痞堅。〈(273)〉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其汗,宜桂枝湯。〈(276)〉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274)〉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盡醜。〈(275)〉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277)〉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所以然者,此脾家實,腐穢當去也。〈(278)〉
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279)〉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下利,先煎芍藥三沸。)〉(280)
辨少陰病形證治第八
[编辑]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281)〉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其人小便色白者,為少陰病形悉具,所以然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溲,故白也。〈(282)〉
病人脈陰陽俱緊,而反汗出,為亡陽,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283)〉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為強責少陰汗也。〈(284)〉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裡,不可發其汗。〈(285)〉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中弱澀者,復不可下之。〈(286)〉
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其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去,此為欲解,雖煩下利,必自愈。〈(287)〉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踡,手足溫者,可治。〈(288)〉
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289)〉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為欲愈。〈(290)〉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盡寅。〈(291)〉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293)〉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292)〉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294)〉
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295)〉
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297)〉
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296)〉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298)〉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299)〉
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300)〉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301)〉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里證,故微發汗。〈(302)〉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已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303)〉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304)〉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一作微)〉者,附子湯主之。〈(305)〉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桃花湯主之。〈(306)〉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而便膿血,桃花湯主之。〈(307)〉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308)〉
少陰病,吐利,而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309)〉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310)〉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311)〉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312)〉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313)〉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314)〉
少陰病,下利,脈微,服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315)〉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而利,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自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316)〉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而脈不出,通脈四逆湯主之。〈(317)〉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319)〉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320)〉
少陰病,下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321)〉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322)〉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323)〉
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心下嗢嗢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急溫之,宜四逆湯。〈(324)〉
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脈經云:灸厥陰五十壯。)〉(325)
辨厥陰病形證治第九
[编辑]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不欲食,甚者食則吐蛔,下之不肯止。〈(326)〉
厥陰中風,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末愈。〈(327)〉
厥陰病欲解時,從醜盡卯。〈(328)〉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即愈。〈(329)〉
辨厥利嘔噦病形證治第十
[编辑]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330)〉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331)〉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數,其熱不罷,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332)〉
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而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為除中,必死。〈(353)〉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不止者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334)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其汗,必口傷爛赤。〈(335)〉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337)〉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336)〉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藏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338)〉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339)〉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340)〉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必清膿血。〈(341)〉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342)〉
傷寒六七日,其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343)〉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344)〉
傷寒六七日,不便利,忽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346)〉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347)〉
傷寒,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348)〉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349)〉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350)〉
手足厥寒,脈為之細絕,當歸四逆湯主之〈(351)〉。若其人內有久寒,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352)〉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353)〉
大汗出,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354)〉
表熱裡寒者,脈雖沉而遲,手足微厥,下利清穀,此裡寒也,所以陰證亦有發熱者,此表熱也。
表寒裡熱者,脈必滑,身厥舌乾也,所以少陰惡寒而倦,此表寒也,時時自煩,不欲厚衣,此裡熱也。
病者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宜瓜蒂散。〈(355)〉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與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356)〉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357)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為欲自利也。〈(358)〉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之,寒格更逆吐下,食入即出者,乾薑黃芩黃連湯主之。〈(359)〉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自愈。〈(360)〉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者自愈,設復緊,為末解。〈(361)〉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而脈不還,反微喘者死。〈(362)〉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362)〉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363)〉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364)〉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末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365)〉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366)〉
下利,脈反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367)〉
下利後,其脈絕,手足厥,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不還不溫者死。〈(368)〉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369)〉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通脈四逆湯主之。〈(370)〉
熱利下重,白頭翁湯主之。〈(371)〉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372)〉
下利慾飲水,為有熱也,白頭翁湯主之。〈(373)〉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374)〉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375)〉
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儘自愈。〈(376)〉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379)〉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377)〉
乾嘔吐涎沫,而復頭痛,吳茱萸湯主之。〈(378)〉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出者,以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380)〉
傷寒噦而腹滿,問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381)〉
辨霍亂病形證治第十一
[编辑]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名曰霍亂。〈(382)〉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不復吐利,當屬何病?答曰:當為霍亂。吐下利止,復更發熱也。〈(383)〉
傷寒,其脈微澀,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當利,本素嘔下利者,不治,若其人,似欲大便,但反失氣,而仍不利,是為屬陽明,便必堅,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384)〉
下利後,便當堅,堅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復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若不愈,不屬陽明也。〈(384)〉
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385)〉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湯主之。〈(386)〉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387)〉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388)〉
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裡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389)〉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390)〉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形證治第十二
[编辑]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眼胞赤,膝脛拘急,燒裩散主之。〈(392)〉
大病差後勞復者,枳實梔子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393)〉
傷寒差已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394)〉
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牡蠣澤瀉散主之。〈(395)〉
大病差後,其人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當溫之,宜理中丸。〈(396)〉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397)〉
傷寒脈已解,而日暮微煩者,以病新差,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谷即愈。吐下發汗後,其人脈平而小煩者,此新虛不勝穀氣故也。〈(398)〉
病後勞復發熱者,麥門冬湯主之。
《金匱玉函經》卷第五
[编辑]辨不可發汗病形證治第十三
[编辑]夫以為疾病至急,倉猝尋按,要者難得,故重集諸可與不可方治。比之三陰三陽篇中,此易見也,又時有不止是三陰三陽,出在諸可與不可中也。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裡,不可發其汗。
脈浮而緊,法當身體疼痛,當以汗解,假令尺中脈遲者,不可發其汗,何以故?此為榮氣不足,血氣微少故也。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其汗,亡陽故也。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發汗,躁不得眠。
動氣在右,不可發汗,發汗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即吐水。
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
動氣在上,不可發汗,發汗則氣上衝心。
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無汗,心中大煩,骨節苦疼,目運惡寒,食則反吐,谷不得前。〈(一云:谷不消化。)〉
咽中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血,氣微絕,手足逆冷,雖欲踡臥,不能自溫。
諸脈數動微弱,並不可發汗,發汗則小便反難,胞中反干,胃燥而煩,其形相象,根本異源。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不能自還。
咳者則劇,數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飢煩,晬時而發,其形似瘧,有寒無熱,虛而寒慄,咳而發汗,踡而苦滿,腹中復堅。
厥而脈緊,不可發汗,發汗則聲亂,咽嘶,舌萎,其聲不能出。
諸逆發汗,微者難愈,劇者言亂,睛眩者死,命將難治。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而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續自可,一日再三發,其脈微而惡寒者。此為陰陽俱虛,不可復發其汗。
太陽病,發熱惡寒,寒多熱少,脈微弱,則無陽也,不可復發其汗。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其汗。
亡血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則寒慄而振。
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則額陷脈上促急而緊,直視而不能眴,不得眠。
汗家重發其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可與禹餘糧丸。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攻其表,汗出則痙。
冬溫,發其汗,必吐利,口中爛,生瘡。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則厥逆冷。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厥者後必熱,厥深熱亦深,厥微熱亦微,熱應下之,而發其汗者,必口傷爛赤。
傷寒頭痛,翕翕發熱,形象中風,常微汗出,又自嘔者,下之益煩,懊憹如飢,發汗即致痙,身強難以屈伸,熏之即發黃,不得小便,灸即發咳唾。
傷寒其脈弦細,頭痛發熱,此為屬少陽,少陽不可發其汗。
中風,往來寒熱,傷寒五六日已後,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食飲,煩心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堅,或心中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外有微熱,或咳,屬小柴胡湯證。
傷寒四五日,身體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屬小柴胡湯。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風,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屬柴胡桂枝湯證。
太陽病,發其汗,因致痙。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時如結胸,心下痞而堅,不可發其汗。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是為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耳目出,是為下厥上竭,為難治。
傷寒有五,皆熱病之類也,同病異名,同脈異經,病雖俱傷於風,其人自有固疾,則不得同法,其人素傷風,因復傷於熱,風熱相薄,則發風溫,四肢不收,頭痛身熱,常汗出不解,治在少陰、厥陰,不可發汗,汗出譫語獨語,內煩燥擾不得臥,善驚,目亂,無精,治之復發其汗,如此者,醫殺之也。
傷寒濕溫,其人常傷於濕,因而中暍,濕熱相薄,則發濕溫病,若兩脛逆冷,腹滿叉胸,頭目痛苦,妄言,治在足太陰,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暍,如此者,醫殺之也。
辨可發汗病形證治第十四
[编辑]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漐漐然一時間許,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當重發汗,汗多必亡陽,陽虛不得重發汗也。
凡服湯藥發汗,中病便止,不必盡劑也。
凡云可發汗,無湯者,丸散亦可,要以汗出為解,然不如湯,隨證良驗。
大法,春夏宜發汗。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太陽病,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桂枝湯。〈(一云麻黃湯。)〉
陽明病,其脈遲,汗出多而微惡寒,表為末解,可發其汗,宜桂枝湯。
夫病脈浮大,問病者言但堅耳,設利者為虛,大逆,堅為實,汗出而解,何以故,脈浮當以汗解。
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病者煩熱,汗出則解,復如瘧狀,日晡發熱者,屬陽明,脈浮虛者,當發其汗,宜桂枝湯。
病常自汗出,此為營氣與衛氣不和也,營行脈中,為陰主內,衛行脈外,為陽主外,復發其汗,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不愈,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營,營衛俱病,骨節煩疼,可發其汗,宜麻黃湯。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必自下,下者即愈,其外未解,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宜桂枝湯。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宜麻黃湯。又云: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傷寒脈浮緊,不發其汗,因衄,宜麻黃湯。
陽明病,脈浮,無汗,其人必喘,發其汗即愈,宜麻黃湯。
太陽病脈浮者,可發其汗,宜桂枝湯。
太陽脈浮緊,無汗而發熱,其身疼痛,八九日不解,其表候續在,此當發其汗,服湯藥微除,發煩目眩,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宜麻黃湯。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不可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此為不在裡,仍在表也,當發其汗,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里,乃攻其表,宜桂枝湯。
下利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急當救表,宜桂枝湯。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屬桂枝湯證。
太陽中風,脈陽浮而陰濡弱,浮者熱自發,濡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屬桂枝湯。
太陽病,發熱汗出,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屬桂枝湯證。
太陽病,下之其氣上撞,屬桂枝湯證。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而反煩不解者,當先刺風池、風府,乃與桂枝湯則愈。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賁豚,氣從小腹上撞心者,灸者核上各一壯,卻與桂枝加桂湯。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屬桂枝加葛根湯。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屬葛根湯。
太陽與陽明合病而自利,屬葛根湯證,不利但嘔者,屬葛根加半夏湯證。
太陽病,桂枝證,而反下之,遂利不止,其脈促,表未解,喘而汗出,屬葛根黃芩黃連湯證。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體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屬麻黃湯證。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也,屬麻黃湯證。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體疼痛,不汗出而煩躁,頭痛,屬大青龍湯證,脈微弱,汗出惡風,不可服之,服之則厥,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其人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其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與柴胡湯,但浮,無餘證,與麻黃湯。不溺,腹滿,加噦者,不治。
太陽病,十日已去,其脈浮細,嗜臥,此為外解,設胸滿脅痛,與小柴胡湯;脈浮,麻黃湯。
傷寒,脈浮緩,其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可與大青龍湯發之。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而渴者,此為寒去,為欲解,屬小青湯證。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可與五苓散,利小便發汗。
辨不可吐病形證治第十五
[编辑]太陽病,當惡寒而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而數者,此醫吐之故也。若得病一日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日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此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少陰病,其人飲食入口即吐,心中嗢嗢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當溫之。諸四逆厥者,不可吐之,虛家亦然。
辨可吐病形證治第十六
[编辑]凡服湯吐,中病便止,不必盡劑也。
大法,春宜吐。
病如桂枝證,其頭不痛,項不強,寸口脈微浮,胸中痞堅,氣上撞咽喉,不得息,此為胸有寒,當吐之。
病胸上諸實,胸中鬱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沫唾,下利日十餘行,其脈反遲,寸口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則止。
少陰病,其人飲食入則吐,心中嗢嗢欲吐,復不能吐,當遂吐之。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
病者手足逆冷,脈乍緊,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病在胸中,當吐之。
辨不可下病形證治第十七
[编辑]脈濡而弱,濡反在關,弱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堅。
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頭眩心悸。
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裡拘急,食不下,動氣反劇,身雖有熱,臥反欲踡。
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水自灌。
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堅。
咽中閉塞,不可下,下之則上輕下重,水漿不下,臥則欲踡,身體急痛,復下利日數十行。
諸外實者,不可下,下之則發微熱,亡脈則厥,當臍握熱。
諸虛者,不可下,下之則渴,引水者易愈;惡水者劇。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微則為咳,咳則吐涎沫,下之咳則止而利不休,胸中如蟲齧,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息為難,脛背相牽,臂則不仁,極寒反汗出,軀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穀氣多入則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得前。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則為陽虛,數則為無血,浮則為虛,數則生熱,浮則為虛,自汗而惡寒,數則為痛,振而寒慄,微弱在關,心下為急,喘汗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於脅,振寒相搏,其形如瘧,醫反下之,令脈急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小便淋漓,小腹甚堅,小便血也。
脈濡而緊,濡則陽氣微,緊則營中寒,陽微衛中風,發熱而惡寒,營緊胃氣冷,微嘔心內煩,醫以為大熱,解肌發其汗,亡陽虛煩躁,心下苦痞堅,表裡俱虛竭,卒起而頭眩,客熱在皮膚,悵怏不得眠,不知胃氣冷,緊寒在關元,技巧無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熱應時罷,慄慄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巔,體惕而又振,小便為微難,寒氣因水發,清穀不容間,嘔吐反腸出,顛倒不得安,手足為微逆,身冷而內煩,遲欲從後救,安可復追還。
脈浮而大,浮為氣實,大為血虛,血虛為無陰,孤陽獨下陰部,小便難,胞中虛,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應衛家當微,今反更實,津液四射,營竭血盡,干煩不得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醫復以毒藥攻其胃,此為重虛,客陽去有期,必下如汙泥而死。
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為也。營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堅,氣噫而除,何以言之?脾脈本緩,今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堅,氣噫而除。今脈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穀,潮熱發渴,數脈當遲緩,脈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飢,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
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邪結,血氣不能復,正氣卻結於藏,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者不可下,下之必煩,利不止。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其汗,無陽故也。陽已虛,尺中弱澀者,復不可下之。
脈浮大,宜發汗,醫反下之,此為大逆。
脈浮而大,心下反堅,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屬府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堅,汗多即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復不徹,因轉屬陽明,欲自汗,不惡寒,若太陽證不罷,不可下,下之為逆。
結胸證,其脈浮大,不可下,下之即死。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不可下,下之即死。
太陽與少陽合病,心下痞堅,頭項強而眩,勿下之。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病欲吐者,不可下之。
太陽病,有外證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
夫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
脈浮緊,而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
夫病陽多者熱,下之則堅。
本虛攻其熱,必噦。
無陽陰強而堅,下之必清穀而腹滿。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下之益甚,腹時自痛,胸下痞堅。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痛熱,飢而不欲食,甚者則欲吐,下之不肯止。
少陰病,其人飲食入則吐,心中嗢嗢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遲,此胸中實,不可下之。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下之亡血死。
傷寒發熱,但頭痛,微汗出,發其汗則不識人,熏之則喘,不得小便,心腹滿,下之短氣而腹脹,小便難,頭痛背強,加溫針則必衄。
傷寒,其脈陰陽俱緊,惡寒發熱,則脈欲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大,是其候也。惡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熱多者,目赤睛不慧,醫復發之,咽中則傷,若復下之,則兩目閉,寒多清穀,熱多便膿血,熏之則發黃,熨之則咽燥。小便利者可救,難者危殆。
傷寒發熱,口中勃勃氣出,頭痛目黃,衄不可制,貪水者必嘔,惡水者厥,下之咽中生瘡。假令手足溫者,下重便膿血,頭痛目黃者,下之目閉。貪水者,下之其脈必厥,其聲嚶,咽喉塞,發其汗則戰慄,陰陽俱虛。惡水者,下之裡冷,不嗜食,大便完穀出,發其汗,口中傷,舌上胎滑,煩躁,脈數實,不大便,六七日後必便血,發其汗,小便即自利。得病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大便,但頭堅後溏,未必其成堅,攻之必溏,當須小便利,定堅乃可攻之。
藏結者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陽明病,潮熱微堅,可與承氣湯,不堅勿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可與小承氣湯。若腹中轉矢氣者,為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為但頭堅後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腹滿不能食,欲飲水者,必噦,其後發熱者,必復堅,以小承氣湯和之。若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之。
陽明病,面合赤色者,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者,小便不利也。
陽明病,當心下堅滿,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止者生。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其汗,小便自利,此為津液內竭,雖堅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豬膽汁皆可以導。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堅而滿,乾嘔而煩,不能得安。醫見心下痞,為病不盡,復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之堅,屬甘草瀉心湯證。
下利,其脈浮大,此為虛,以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因爾腸鳴,屬當歸四逆湯證。
辨可下病形證治第十八
[编辑]凡服下藥,用湯勝丸,中病即止,不必盡劑。
大法,秋宜下。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承氣湯。〈(一云:大柴胡湯。)〉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急下之,宜承氣湯。
少陰病,六七日,腹滿不大便者,急下之,宜承氣湯。
少陰病,下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下之,宜大柴胡湯、承氣湯。
下利,三部脈皆平。〈(一云:浮。)〉按其心下堅者,可下之,宜承氣湯。
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承氣湯。
陽明與少陽合病而利,不負者為順,負者失也,互相剋賊為負。
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承氣湯。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承氣湯。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承氣湯。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此為病不盡故也,復當下之,宜承氣湯。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之乃愈,宜承氣湯。
病腹中滿痛者為實,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柴胡湯、承氣湯。
傷寒後,脈沉實,沉實者下之解,宜大柴胡湯。
傷寒六七日,目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微熱者,此為實,急下之,宜大柴胡湯、承氣湯。
太陽病未解,其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之而解,陰脈微者,先下之而解,宜承氣湯。〈(一云:大柴胡湯。)〉
脈雙弦而遲,心下堅,脈大而堅者,陽中有陰也。可下之,宜承氣湯。
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即和,宜陷胸丸。
病者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脈雖浮數,可下之,宜大柴胡湯。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續在,其脈微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此熱在下焦,小腹當堅而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屬抵當湯證。
太陽病身黃,其脈沉結,小腹堅,小便不利,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屬抵當湯。
傷寒有熱,而小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宜抵當丸。
陽明病,發熱而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其身無有,齊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屬茵陳蒿湯證。
陽明證,其人喜忘,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堅,大便必黑,屬抵當證。
汗出而譫語者,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譫語而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柴胡湯、承氣湯。
病者煩熱,得汗出即解,復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脈實者當下之,宜大柴胡湯、承氣湯。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而反不能食者,必有燥屎五六枚,若能食者,但堅耳,屬承氣湯。
下利而譫語者,為有燥屎也,屬承氣湯。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而煩,心下堅。至四日雖能食,以承氣湯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頭堅後溏,未定其成堅,攻之必溏,當須小便利,定堅,乃可攻之,宜大柴胡湯、承氣湯。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堅,滿引脅下痛,嘔即短氣,不惡寒,此為表解里未和,屬十棗湯證。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即愈,其外不解,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小腹微滿,屬茵陳湯證。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後心中痞堅,嘔而利者,屬大柴胡湯證。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屬大柴胡湯證。但結胸無大熱,此為水結在胸脅,頭微汗出,屬大陷胸湯證。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其脈沉緊,心下痛,按之如石堅,屬大陷胸湯證。
陽明病,其人汗多,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堅,堅者則譫語,屬承氣湯證。
陽明病,不吐下而心煩者,屬承氣湯證。
陽明病,其脈遲,雖汗出而不惡寒,其體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如此者,其外為解,可攻其里。若手足濈然汗出,此大便已堅,承氣湯主之。其熱不潮,腹大滿而不大便者,屬小承氣湯,微和其胃氣,勿令至大下。
陽明病,潮熱微堅,可與承氣湯,不堅勿與之,言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可與小承氣湯,若腹中轉矢氣者,為有燥屎,乃可攻之。
陽明病,譫語妄言,發潮熱,其脈滑疾,如此者,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矢氣者,復與一升,如不轉矢氣者,勿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此為裡虛,為難治,不可復與承氣湯。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此有燥屎,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屬承氣湯證。
病者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怫鬱,不能臥,有燥屎故也,屬承氣湯證。
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即愈,宜承氣湯。
《金匱玉函經》卷第六
[编辑]辨發汗吐下後病形證治第十九
[编辑]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
發汗後,飲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即咳者,此必兩耳無所聞也。所以然者,重發汗虛故也。
發汗後身熱,又重發其汗,胸中虛冷,必反吐也。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復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證不罷者,不可下之,下之為逆,如此者,可小發其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大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而不汗,其人燥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汗出而不徹故也,更發其汗即愈。何以知其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之。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復重發其汗,病已瘥,其人微煩,不了了,此大便堅也,以亡津液,胃中燥,故令其堅,當問小便日幾行?若本日三兩行,今日再行者,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必當大便也。
大下後發汗,其人小便不利,此亡津液,勿治之,其小便利必自愈。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以醫發其汗,陽氣微,膈氣虛,脈則為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吐也。
病者有寒,復發其汗,胃中冷,必吐蛔。
傷寒發其汗,身目為黃,所以然者,寒濕相搏,在裡不解故也。
發汗後,重發其汗,亡陽譫語,其脈反和者不死。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其脈浮數,可復發其汗,宜桂枝湯。
傷寒大下後,復發其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其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其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瀉心湯。
發其汗,反躁,無表證者,宜大柴胡湯。
服桂枝湯大汗出,若脈但洪大者,與桂枝湯。若其形如瘧狀,一日再發,汗出便解,與桂枝二麻黃一湯。
服桂枝湯,大汗出,大煩渴不解,若脈洪大,屬白虎湯證。
太陽病,發其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屬桂枝加附子湯證。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承氣湯。〈(一云:大柴胡湯。)〉
發汗後,身體疼痛,其脈沉遲,屬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證。
太陽病,發其汗而不解,其人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而動,振振欲僻地者,屬真武湯證。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欲作賁豚,屬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證。
發汗過多,以後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而欲得按之,屬桂枝甘草湯證。
發汗後,腹脹滿,屬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發其汗不解,而反惡寒者,虛故也,屬甘草附子湯證。
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其胃氣,屬小承氣湯。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燥,煩不得眠,其人慾飲水,當稍飲之,令胃中和即愈。
太陽病,三日,發其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調胃承氣湯。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頗覆微惡寒,而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得之便厥,咽燥干,煩吐逆,作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厥愈足溫,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而胃氣不和,譫語,可與承氣湯。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屬四逆湯。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堅,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而利,屬生薑瀉心湯。
傷寒五六日,其人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而煩,此為末解,柴胡桂枝幹薑湯證。
陽明病汗出,若復發其汗,小便自利,此為津液內竭,雖堅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豬膽汁皆可以導。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無津液而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傷寒大吐、下之極虛,復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傷寒,吐下、發汗後,心下逆滿,氣上撞胸,起則頭眩,其脈沉緊,發汗即動經,身為振搖,屬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證。
發汗、吐下以後,不解煩躁,屬茯苓四逆湯證。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劇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屬梔子湯。若少氣,梔子甘草湯。若嘔者,梔子生薑湯證。
傷寒下後,煩而腹滿,臥起不安,屬梔子厚朴湯。
傷寒吐下、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堅,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傷寒發汗,吐下解後,心下痞堅,噫氣不除者,屬旋覆代赭湯證。
太陽病,吐下發汗後,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堅,可與小承氣湯和之,則愈。
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脅下堅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其脈沉緊,可與小柴胡湯,若已吐下、發汗、溫針,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吐利發汗,其人脈平而小煩,此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下已,後發其汗,必振寒,又其脈微細,所以然者,內外俱虛故也。
發汗,若下之,煩熱胸中塞者,屬梔子湯證。
下以後,復發其汗者,則晝日煩躁不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而無表證,其脈沉微,身無大熱,屬附子乾薑湯證。
大汗出,若大下利,厥者,屬四逆湯證。
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發其汗,表裡俱虛,其人因冒,冒家當汗出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表和故下之。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下之,其脈浮,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解其外則愈,宜桂枝湯。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屬柴胡桂枝湯證。
發汗多,亡陽狂語者,不可下,可與柴胡桂枝湯,和其營衛,以通津液,後自愈。
太陽病,醫發其汗,遂發熱惡寒,復下之,則心下痞堅,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火針,因而煩,面色青黃,膚瞤,如此者為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夫病陽多熱,下之則堅,汗出多,極發其汗,亦堅。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小腹堅滿而痛,不可近,屬大陷胸湯證。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溺,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厥冷,自汗,屬白虎湯證。
傷寒服湯藥,而下利不止,心下痞,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與赤石脂禹餘糧湯,若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傷寒,醫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微煩,屬梔子乾薑湯證。
傷寒中風,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若柴胡湯證不罷,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汗出而解,此雖已下,不為逆也,若心下滿而堅痛者,此為結胸,屬大陷胸湯證。若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復中與也,屬半夏瀉心湯證。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再三下之,不能食,其人脅下滿,面目及身黃,頭項強,小便難,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渴飲水而嘔,柴胡不復中與也,食谷則噦。
病者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脈雖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而合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屬抵當湯證。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挾熱便膿血。
脈浮數,法當汗出而愈,而下之則體重心悸者,不可發其汗,當自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和,自汗出愈。
陽明病,其脈浮緊,咽乾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反偏惡熱,其身體重,發其汗即燥,心憒憒而反譫語,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下之即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屬梔子湯證。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與白虎湯。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與豬苓湯。
發汗已後,不可更與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屬麻黃杏子石膏甘草湯證。
病人脈微而澀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而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而欲著復衣,冬月盛寒,而欲裸其體,所以然者,陽微即惡寒,陰弱即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裡,胃中煩熱,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體。又陰脈遲澀,故知亡血也。
傷寒吐後,腹滿者,屬承氣湯證。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食入即出,屬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證。
傷寒吐下,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屬白虎湯證。
傷寒吐下後,未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餘日,其人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神之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屬承氣湯證,若下者勿復服。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嗢嗢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其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時自極吐下者,可與承氣湯,不爾者不可與,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屬桂枝湯證。〈(一云:麻黃湯證。)〉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其表未解,醫反下之,動數則遲,頭痛則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堅,則為結胸,屬大陷胸湯證。若不結胸,但頭汗出,其餘無有,齊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太陽病,下之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其脈浮者,必結胸,其脈緊者,必咽痛,其脈弦者,必兩脅拘急,其脈細而數者,頭痛未止,其脈沉而緊者,必欲嘔,脈沉而滑者,挾熱利,其脈浮而滑者,必下血。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胸滿者,屬桂枝去芍藥湯。若微惡寒,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證。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遂利不止,其脈促,表未解,喘而汗出,屬葛根黃芩黃連湯證。
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腹滿時痛,為屬太陰,屬桂枝加芍藥湯證,其大實痛,屬桂枝加大黃湯證。
太陽病,下之,其氣上衝,可與桂枝湯,不上衝者,不可與之也。
太陽病,二三日,終不能臥,但欲起者,心下必結,其脈微弱者,此本寒也,而反下之,利止者,必結胸,未止者,四五日復重下之,此挾熱利也。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挾熱利而不止,心下痞堅,表裡不解,屬桂枝人參湯證。
大下以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屬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證。
太陽病,五日,下之,六七日不大便而堅者,屬柴胡湯證。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再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湯證續在,先與柴胡湯,嘔止小安,其人鬱郁微煩者,為末解,屬大柴胡湯證。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不可轉側,屬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而微利,此證當柴胡湯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再服小柴胡湯以解其外,後屬柴胡加芒硝湯。
傷寒十三日,過經而譫語,內有熱也,當以湯下之,小便利者,大便當堅,而反利,其脈調和者,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自利者,其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屬承氣湯證。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心下滿而堅痛者,此為結胸,屬大陷胸湯。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者,飢不能食,但頭汗出,屬梔子湯證。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其人腹微滿,頭堅後溏者,不可下之,有燥屎者,宜承氣湯。
陽明病,不能食,下之不解,其人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即發煩,頭眩者,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其腹滿即如故耳,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趺陽脈微弦,而如此,為強下之。
下利,其脈浮大,此為虛,以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故爾腸鳴,屬當歸四逆湯證。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急當救里,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大下後,五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痛而滿,有燥屎者,本有宿食故也。
大下後,口燥者,裡虛故也。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屬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辨可溫病形證治第二十
[编辑]大法,冬宜服溫熱藥及灸。
師曰: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更疼痛,當救其里,宜溫藥四逆湯。
下利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里,宜四逆湯。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少陰病,其人飲食入則吐,心中嗢嗢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當溫之,宜四逆湯。
少陰病,其脈沉者,急當溫之,宜四逆湯。
下利慾食者,就當溫之。
下利,脈遲緊,為痛未欲止者,當溫之,得冷者滿而便腸垢。
下利,其脈浮大,此為虛,以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因爾腸鳴,當溫之,與水者噦,宜當歸四逆湯。
少陰病下利,脈微澀者,即嘔,汗出必數更衣反少,當溫之。
傷寒,醫下之,而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急當救里,宜溫之,以四逆湯。
諸溫之屬,可與理中、四逆、附子湯,熱藥治之。
辨不可火病形證治第二十一
[编辑]太陽中風,以火劫發其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即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即枯燥,但頭汗出,齊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循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太陽病,醫發其汗,遂發熱惡寒,復下之,則心下痞,此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火針,因而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愈。
傷寒,加溫針必驚。
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惕,其脈沉者,營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營氣微者,加燒針,血留不行,更發熱而煩躁也。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之,亡陽,驚狂,臥起不安,屬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問曰:得病十五六日,身體黃,下利,狂欲走,師脈之,言當清血,如豚肝乃愈,後如師言,何以知之?師曰:寸口脈,陽浮,陰濡而弱,陽浮則為風,陰濡弱為少血,浮虛受風,少血發熱,風則微寒灑淅,項強,頭眩,醫加火熏郁令汗出,惡寒遂甚,客熱因火而發,怫鬱蒸肌膚,身目為黃,小便微難,短氣,從鼻出血,而復下之,胃無津液,泄利遂不止,熱瘀在膀胱,畜結成積聚,狀如豚肝,當下未下,心亂迷憒,狂走赴水,不能自制,畜血若去,目明心了。此皆醫為,無他禍患,微難得愈,劇者不治。
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必發黃。
陽明病,其脈浮緊,咽乾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反惡熱,其身體重,發其汗即躁,心憒憒而反譫語,加溫針者必怵惕,又煩躁不得眠。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是為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為強責少陰汗也。
太陽病二日,而反燒瓦熨其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水竭燥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而反汗出者,此為欲解,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其人慾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堅者,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多便已,其頭必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從下流故也。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傷寒頭痛,翕翕發熱,形象中風,常微汗出,自嘔者,熏之則發黃,不得小便。
傷寒,發熱頭痛,微汗出,熏之則喘,加溫針則必衄。
傷寒,脈陰陽俱緊,惡寒發熱,則脈欲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是其候也,若熏之則發黃,熨之則咽燥,小便利者可救,難者危殆。
辨可火病形證治第二十二
[编辑]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可小發其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不得越,當解之熏之,當汗而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其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之。
下利,穀道中痛,當溫之,以為宜火熬末鹽熨之。〈(一方:炙枳實熨之。)〉
辨不可灸病形證治第二十三
[编辑]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脈浮,當以汗解,而反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此為火逆。若欲自解,當須汗出。
脈浮,熱甚,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盛,必咽燥唾血。
辨可灸病形證治第二十四
[编辑]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賁豚,氣從小腹上衝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
少陰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其少陰七壯。
少陰病,下利脈微澀者即嘔,汗出必數更衣反少,當溫其上灸之。
諸下利,皆可灸足大都五壯,(一云:七壯。)商丘、陰陵泉皆三壯。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灸之,主足厥陰是也。灸不溫,反微喘者死。
傷寒五六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灸少陰、厥陰。
辨不可刺病形證治第二十五
[编辑]大怒無刺(「大」一作。「新」,後同。——已刺無怒。〈(「已」一作「新」,下同。)〉
新內無刺 已刺無內。
大勞無刺 已刺無勞。
大醉無刺 已刺無醉。
大飽無刺 已刺無飽。
大飢無刺 已刺無飢。
大渴無刺 已刺無渴。
大驚無刺。
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漉漉之汗,無刺渾渾之脈。身熱甚,陰陽皆爭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則泄,所謂勿刺者,有死徵也。
無刺病與脈相逆者,上工刺未生,其次刺未盛,其次刺已衰,粗工逆此,謂之伐形。
辨可刺病形證治第二十六
[编辑]太陽病,頭痛,至七日自當愈,其經竟故也。若欲作再經者,當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而反煩不解者,當先刺風池、風府,卻再與桂枝湯則愈。
傷寒,腹滿而譫語,寸口脈浮而緊者,此為肝乘脾,名曰縱,當刺期門。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其人大渴,欲飲酢漿者,其腹必滿而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為肝乘肺,名曰橫,當刺期門。
陽明病,下血而譫語,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其人譫語,此為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平病云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與此相反,豈謂藥不謂針。
太陽與少陽並病,心下痞堅,頸項強而眩,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勿下之。
婦人傷寒,懷娠,腹滿不得大便,從腰以下重,如有水氣狀,懷娠七月,太陰當養不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利則愈。
傷寒喉痹,刺手少陰,少陰在腕當小指後動脈是也,針入三分補之。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辨不可水病形證治第二十七
[编辑]發汗後,飲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傷寒吐下之,極虛復極汗出者,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者,胃中寒冷故也。
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胃中虛冷,其人不能食,飲水即噦。
下利,其脈浮大,此為虛,以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因爾腸鳴,當溫之,與水者噦。
陽明病,潮熱微堅,可與承氣湯,不堅勿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可與小承氣湯,若腹中轉矢氣者,此為但頭堅後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腹滿不能食,欲飲水者即噦。
病在陽,當以汗解,而反以水潠之,若灌之,其熱卻不得去,須臾益煩,皮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服文蛤散。不差,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白散。
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灌之洗之,其熱被劫,益不得去,當汗而不汗,即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寸口脈浮大,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即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必噎。
寸口脈濡而弱,濡即惡寒,弱則發熱,濡弱相搏,藏氣衰微,胸中苦煩,此非結熱,而反搏之,居水漬布,冷銚貼之,陽氣遂微,諸府無依,陰脈凝閉,結在心下,而不肯移,胃中虛冷,水穀不化,小便縱通,復不能多,微則可救,劇則寒在心下,當奈何。
辨可水病形證治第二十八
[编辑]太陽病,發汗後,若大汗出,胃中乾燥,煩不能眠,其人慾飲水,當稍飲之,令胃中和則愈。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與水飲之即愈。
太陽病,寸口緩,關上小浮,尺中弱,其人發熱而汗出,復惡寒,欲嘔,但苦心下痞者,此為下之故也。若不下,其人復不惡寒而渴者,為轉屬陽明病,小便數者,大便必堅,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欲飲水者,與之,但當如法救之,宜五苓散。
寸口脈洪而大,數而滑,洪大則營氣長,滑數則胃氣實,營長則陽盛怫鬱不得出,胃實則堅難,大便則乾燥。三焦閉塞,津液不通,醫發其汗,陽盛不周,復重下之,胃燥熱蓄,大便遂擯,小便不利,營衛相搏,心煩發熱,兩眼如火,鼻乾面赤,舌燥齒黃焦,故大渴,過經成壞病,針藥所不能制,與水灌枯槁,陽氣微散,身寒,溫衣覆汗出,表裡通利,其病即除,形脈多不同,此愈非法治,但醫所當慎,妄犯傷營衛。
霍亂而頭痛,發熱,身體疼痛,熱多,欲飲水,屬五苓散證。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必思水者,急與豬苓湯飲之,水亦得也。
論熱病陰陽交併生死證二十九
問曰:溫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對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人所以汗出者,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之間,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汗出而熱留者,壽可立而傾也。夫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能勝其病也,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此有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
熱病脈尚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躁盛得汗者生。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喘,且復熱,勿膚刺,喘甚者死。熱病陰陽交者死。
熱病陽進陰退,頭獨汗出死,陰進陽退,腰以下至足汗出,亦死。陽陰俱進,汗出已,熱如故,亦死。陰陽俱退,汗出已,寒慄不止,鼻口氣冷,亦死。
熱病,所謂並陰者,熱病已得汗,因得泄,是謂並陰,故治。〈(一作,「活」。)〉
熱病,所謂並陽者,熱病已得汗,脈尚躁盛,大熱汗出,雖不汗出,若衄,是謂並陽,故治。
《金匱玉函經》卷第七
[编辑]方藥炮製
[编辑]凡野葛不入湯,入湯則殺人,不謂今葛根也。凡半夏不㕮咀,以湯洗十數度,令水清滑盡,洗不熟有毒也。茱萸、椒之類,不㕮咀。生薑一斤,出汁三合半,生薑皆薄切之,乃搗絞取汁,湯成乃熟煮,如升數,無生者,用乾者一兩當二兩。附子、大黃之類,皆破解,不㕮咀,或炮或生,皆去黑皮,刀刮取里白者,故曰中白。用木芍藥刮去皮。大棗擘去核。厚朴即斜削如脯法。桂削去皮,用里黑潤有味者為佳。細辛斬折之,麻黃亦折之,皆先煮數沸,生則令人煩,汗出不可止,折節益佳。用桃核、杏核,皆須泡去皮乃熬,勿取兩人者,作湯不熬。巴豆去皮心,復熬變色。瞿麥、小草,斬折不㕮咀。石葦手撲,速吹去毛盡,曝令燥,復撲之,不盡令人淋。藜蘆去頭毛。葶藶皆熬黃黑色,巴豆、桃仁、杏仁,皆不可從藥,別搗令如膏,乃稍納藥末中,更下粗羅。凡㕮咀藥,欲如大豆,粗則藥力不盡。凡煎藥皆去沫,沫濁難飲,令人煩。膠,乃成下,去滓,乃納之,飴亦然。凡丸藥,膠炙之乃可搗。用膠,炙令盡沸,凡搗丸藥,欲各異搗,藥有難易搗耳。凡煮藥用遲火,火駛藥力不出盡,當以布絞之,綿不盡汁也。凡篩藥欲細篩,篩訖更合治之。和調蜜丸者,益杵數為佳。凡散石藥,以藥計分之,下絹篩佳。散藥粗篩佳,凡作膏欲生,熟則力少。
桂枝湯方〈(第一)〉
[编辑]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三物,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飲熱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汗出,一時許益佳,若不汗,再服如前,又不汗,後服當小促其間,令半日許,三服盡。病重者,一日一夜服,晬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當復作服。若汗不出者,服之二三劑,乃解。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第二)〉
[编辑]桂枝〈(一兩十戒嚴銖)〉 芍藥 生薑 甘草〈(炙)〉 麻黃〈(各一兩)〉 大棗〈(四枚)〉 杏仁〈(二十四枚)〉
上七味,㕮咀,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方二湯各三合,併為六合,頓服,今裁為一方。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第三)〉
[编辑]桂枝〈(一兩十六銖)〉 芍藥〈(一兩六銖)〉 麻黃〈(十六銖)〉 生薑〈(一兩六銖)〉 杏仁〈(十六枚)〉 甘草〈(一兩二銖)〉 大棗〈(五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方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第四)〉
[编辑]桂枝 芍藥 甘草 麻黃〈(各十八銖)〉 生薑〈(一兩三銖)〉 大棗〈(四枚)〉 石膏〈(二十四銖)〉
上七味,㕮咀,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本方當裁為越脾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湯二分,越脾湯一分。
桂枝加桂湯方〈(第五)〉
[编辑]桂枝〈(五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方桂枝湯,今加桂
桂枝加附子湯方〈(第六)〉
[编辑]桂枝 芍藥〈(各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㕮咀三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方桂枝湯,今加附子。
桂枝去芍藥湯方〈(第七)〉
[编辑]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本方桂枝湯,今去芍藥。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第八)〉
[编辑]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方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第九)〉
[编辑]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茯苓 白朮〈(各三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即愈。本方桂枝湯,今去桂加茯苓、術。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第十)〉
[编辑]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蜀漆〈(三兩,洗,去腥)〉 大棗〈(十二枚)〉 牡蠣〈(五兩,熬)〉 龍骨〈(四兩)〉
上七味,㕮咀,以水八升,先煮蜀漆,減二升,納諸藥,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本方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一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方〈(第十一)〉
[编辑]桂枝〈(三兩)〉 芍藥 生薑〈(各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㕮咀四味,以水一斗一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方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參。
桂枝倍加芍藥湯方〈(第十二)〉
[编辑]桂枝〈(三兩)〉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方桂枝湯,今加用芍藥。
桂枝加大黃湯方〈(第十三)〉
[编辑]桂枝〈(三兩)〉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大黃〈(三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桂枝人參湯方〈(第十四)〉
[编辑]桂枝 甘草〈(炙,各四兩)〉 人參 白朮 乾薑〈(各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煮四味,取五升,去滓,內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第十五)〉
[编辑]桂枝〈(一兩)〉 甘草 龍骨 牡蠣〈(熬,各三兩)〉
上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桂枝甘草湯方〈(第十六)〉
[编辑]桂枝〈(四兩)〉 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桂枝加葛根湯方〈(第十七)〉
[编辑]桂枝〈(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葛根〈(四兩)〉
上六味,以水九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
葛根湯方〈(第十八)〉
[编辑]葛根〈(四兩)〉 麻黃 生薑〈(各三兩)〉 桂枝 芍藥 甘草〈(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去滓,溫服一升,取汗,不須啜粥。
葛根加半夏湯方〈(第十九)〉
[编辑]葛根〈(四兩)〉 麻黃 生薑 桂枝 芍藥 甘草〈(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汗。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第二十)〉
[编辑]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 黃芩 黃連〈(各三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分服。
麻黃湯方〈(第二十一)〉
[编辑]麻黃〈(三兩)〉 桂枝〈(二兩)〉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枚)〉
上四味,㕮咀,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溫覆出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方〈(第二十二)〉
[编辑]麻黃〈(四兩)〉 杏子〈(五十枚)〉 石膏〈(半斤,碎,綿裹)〉 甘草〈(一兩,炙)〉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第二十三)〉
[编辑]麻黃〈(二兩)〉 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
麻黃附子細辛湯方〈(第二十四)〉
[编辑]麻黃〈(二兩)〉 附子〈(一枚,去皮,破作八片,炮)〉 細辛〈(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第二十五)〉
[编辑]麻黃 連軺 生薑〈(各二兩)〉 赤小豆〈(一升)〉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甘草〈(一兩,炙)〉 大棗〈(十二枚)〉 生梓白皮〈(一升)〉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麻黃升麻湯方〈(第二十六)〉
[编辑]麻黃〈(二兩半)〉 升麻 當歸〈(各一兩六銖)〉 黃芩 萎蕤 知母〈(各十八銖)〉 石膏〈(碎,綿裹)〉 甘草〈(炙)〉 桂枝 芍藥 乾薑 白朮 茯苓 麥門冬〈(去心,各六銖)〉
上十四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一飯間,當出汗愈。
大青龍湯方〈(第二十七)〉
[编辑]麻黃〈(六兩)〉 桂枝〈(二兩)〉 甘草〈(二兩,炙)〉 石膏〈(雞子大,碎,綿裹)〉 杏仁〈(四十枚)〉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令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
小青龍湯方〈(第二十八)〉
[编辑]麻黃 芍藥 細辛 桂枝 乾薑 甘草 五味子〈(碎)〉 半夏〈(各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渴者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熬令赤色。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蕘花不治利,麻黃定喘,今反之者,疑非仲景意。)〉
小建中湯方〈(第二十九)〉
[编辑]桂枝 甘草〈(炙)〉 生薑〈(各三兩)〉 芍藥〈(六兩)〉 大棗〈(十二枚)〉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火消解,溫服一升。嘔家不可服,以甘故也。
小柴胡湯方〈(第三十)〉
[编辑]柴胡〈(半斤)〉 黃芩 人參 甘草 生薑〈(各三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若胸中煩,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堅者,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覆微發其汗。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柴胡桂枝幹薑湯方〈(第三十一)〉
[编辑]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 乾薑〈(二兩)〉 甘草〈(二兩,炙)〉 牡蠣〈(二兩,熬)〉 栝蔞根〈(四兩)〉 黃芩〈(三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初服微煩,復服汗出愈。
柴胡桂枝湯方〈(第三十二)〉
[编辑]柴胡〈(四兩)〉 黃芩 人參〈(各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 甘草〈(一兩,炙)〉 桂枝 芍藥 生薑〈(各一兩半)〉 大棗〈(六枚)〉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法滓,溫服一升。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第三十三)〉
[编辑]柴胡〈(四兩)〉 黃芩 生薑 龍骨 人參 桂枝 牡蠣〈(熬)〉 黃丹 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 大棗〈(六枚)〉 大黃〈(二兩)〉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方柴胡湯內加龍骨、牡蠣、黃丹、桂、茯苓、大黃也,今分作半劑。
大柴胡湯方〈(第三十四)〉
[编辑]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 枳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 大黃〈(二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一方無大黃,然不加不得名大柴胡湯也。
柴胡加芒硝湯方〈(第三十五)〉
[编辑]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 半夏〈(五枚)〉 大棗〈(四枚)〉 芒硝〈(二兩)〉
上七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二服,以解為差,不解更作服。
柴胡加大黃芒硝桑螵蛸湯方〈(第三十六)〉
[编辑]柴胡〈(二兩)〉 黃芩 人參 甘草〈(炙)〉 生薑〈(各十八銖)〉 半夏〈(五枚)〉 大棗〈(四枚)〉 芒硝〈(三合)〉 大黃〈(四兩)〉 桑螵蛸〈(五枚)〉
上前七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芒硝、大黃、桑螵蛸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五合,微下即愈。本方柴胡湯,再服以解其外,餘一服加芒硝、大黃、桑螵蛸。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第三十七)〉
[编辑]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
茯苓桂枝白木甘草湯方〈(第三十八)〉
[编辑]茯苓〈(四兩)〉 桂枝 白朮〈(各三兩)〉 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即利。
茯苓甘草湯方〈(第三十九)〉
[编辑]茯苓〈(三兩)〉 甘草〈(一兩,炙)〉 桂枝〈(二兩)〉 生薑〈(三兩)〉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五苓散方〈(第四十)〉
[编辑]豬苓〈(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茯苓〈(十八銖)〉 桂〈(半兩)〉 白朮〈(十八銖)〉
上五味,為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甘草乾薑湯方〈(第四十一)〉
[编辑]甘草〈(二兩,炙)〉 乾薑〈(二兩)〉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第四十二)〉
[编辑]芍藥〈(四兩)〉 甘草〈(四兩,炙)〉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炙甘草湯方〈(第四十三)〉
[编辑]甘草〈(四兩,炙)〉 生薑〈(三兩)〉 人參〈(二兩)〉 生地黃〈(一斤)〉 桂枝〈(三兩)〉 阿膠 麥門冬〈(半升,去心)〉 麻子仁〈(半升)〉 大棗〈(三十枚)〉
上九味,酒七升,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烊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湯方〈(第四十四)〉
[编辑]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第四十五)〉
[编辑]厚朴 生薑 半夏〈(各半斤)〉 甘草〈(二兩)〉 人參〈(一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梔子豉湯方〈(第四十六)〉
[编辑]梔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快吐,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第四十七)〉
[编辑]梔子〈(十四枚,擘)〉 甘草〈(二兩)〉 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快吐,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第四十八)〉
[编辑]梔子〈(十四枚,擘)〉 生薑〈(五兩)〉 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快吐,止後服。
梔子厚朴湯方〈(第四十九)〉
[编辑]梔子〈(十四枚,擘)〉 厚朴〈(四兩)〉 枳實〈(四枚,去穰,炒)〉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梔子乾薑湯方〈(第五十)〉
[编辑]梔子〈(十四枚,擘)〉 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為三服,溫進一服,得快吐,止後服。
梔子黃檗湯方〈(第五十一)〉
[编辑]梔子〈(十四枚,擘)〉 黃檗〈(二兩十六銖)〉 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㕮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金匱玉函經》卷第八
[编辑]小陷胸湯方〈(第五十二)〉
[编辑]栝樓實〈(一枚)〉 黃連〈(二兩)〉 半夏〈(半升)〉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樓,取三升,去渣,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大陷胸湯方〈(第五十三)〉
[编辑]大黃〈(六兩,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二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大陷胸丸方〈(第五十四)〉
[编辑]大黃〈(半斤)〉 葶藶 芒硝 杏仁〈(各半升)〉
上四味,搗和取如彈丸一枚,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一兩,水二升煮,取一升,頓服,一宿乃下。
又大陷胸湯方〈(第五十五)〉
[编辑]桂枝〈(四兩)〉 甘遂〈(四兩)〉 大棗〈(十二枚)〉 栝樓實〈(一枚,去皮)〉 人參〈(四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胸中無堅,勿服之。
文蛤散方〈(第五十六)〉
[编辑]文蛤〈(五兩)〉
上一味為散,沸湯和服,一方寸匕。
白散方〈(第五十七)〉
[编辑]桔梗 貝母〈(各十八銖)〉 芭豆〈(六銖,去皮心,熬黑)〉
上三味為散,白飲和服,強人半錢,羸人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大黃瀉心湯方〈(第五十八)〉
[编辑]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㕮咀,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附子瀉心湯方〈(第五十九)〉
[编辑]大黃〈(二兩)〉 黃連 黃芩〈(各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上四味,㕮咀,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半夏瀉心湯方〈(第六十)〉
[编辑]半夏〈(半升)〉 黃芩 乾薑 甘草〈(炙)〉 人參〈(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六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瀉心湯方〈(第六十一)〉
[编辑]甘草〈(四兩)〉 黃芩〈(三兩)〉 乾薑〈(三兩)〉 半夏〈(半升)〉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生薑瀉心湯方〈(第六十二)〉
[编辑]生薑〈(四兩)〉 人參 甘草 黃芩〈(各三兩)〉 半夏〈(半升)〉 乾薑 黃連〈(各一兩)〉 大棗〈(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禹餘糧丸方
[编辑]闕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第六十三)〉
[编辑]赤石脂〈(一斤,碎)〉 禹餘糧〈(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旋覆代赭石湯方〈(第六十四)〉
[编辑]旋覆花〈(三兩)〉 代赭石〈(一兩)〉 人參〈(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生薑〈(五兩)〉 半夏〈(半升)〉 甘草〈(二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瓜蒂散方〈(第六十五)〉
[编辑]瓜蒂〈(熬黃)〉 赤小豆〈(各六銖)〉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白虎湯方〈(第六十六)〉
[编辑]石膏〈(一斤,碎)〉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加人參湯方〈(第六十七)〉
[编辑]人參〈(三兩)〉 石膏〈(一斤)〉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附子湯方〈(第六十八)〉
[编辑]桂枝〈(四兩)〉 附子〈(三枚,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 生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朮附湯方〈(第六十九)〉
[编辑]白朮〈(四兩)〉 附子〈(三枚,炮)〉 甘草〈(三兩,炙)〉 生薑〈(二兩)〉 大棗〈(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如冒狀,勿怪也,即是附子與術,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其人大便堅,小便自利,故不加桂也。
甘草附子湯方〈(第七十)〉
[编辑]甘草〈(三兩,炙)〉 附子〈(二枚,炮)〉 白朮〈(三兩)〉 桂枝〈(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汗出即解,能食,汗止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第七十一)〉
[编辑]芍藥 甘草〈(各一兩)〉 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去滓,分溫三服。
乾薑附子湯方〈(第七十二)〉
[编辑]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頓服之。
十棗湯方〈(第七十三)〉
[编辑]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棗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一錢,羸人半錢。若下少病不除,明日加半錢。
附子湯方〈(第七十四)〉
[编辑]附子〈(二枚,炮)〉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芍藥〈(三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承氣湯方〈(第七十五)〉
[编辑]大黃〈(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小承氣湯方〈(第七十六)〉
[编辑]大黃〈(四兩)〉 厚朴〈(二兩,炙,去皮)〉 枳實〈(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三服,初服當更衣,不爾盡飲之,若更衣,勿復服。
調胃承氣湯方〈(第七十七)〉
[编辑]大黃〈(四兩、清酒浸)〉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
桃仁承氣湯方〈(第七十八)〉
[编辑]桃仁〈(五十枚,去皮尖)〉 大黃〈(四兩)〉 桂枝〈(二兩)〉 甘草〈(二兩,炙)〉 芒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半,去滓,內硝更煮微沸,溫服五合,日三服,微利。
豬苓湯方〈(第七十九)〉
[编辑]豬苓 茯苓 阿膠 澤瀉 滑石〈(碎,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膠消盡,溫服七合,日三服。
蜜煎〈(導方第八十)〉
蜜〈(七合)〉
上一味內銅器中,微火煎如飴,勿令焦,俟可丸,捻作挺如指許長二寸,當熱作,令頭銳,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又大豬膽一枚,瀉汁,和醋少許,以灌穀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
麻子仁丸方〈(第八十一)〉
[编辑]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大黃〈(一斤)〉 厚朴〈(一斤,炙)〉 枳實〈(半斤,炙)〉 杏仁〈(一斤)〉
上六味為末,煉蜜為丸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和為度。
抵當丸方〈(第八十二)〉
[编辑]水蛭〈(二十個,熬)〉 虻蟲〈(二十五個)〉 桃仁〈(三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
上四味,杵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更服。
抵當湯方〈(第八十三)〉
[编辑]水蛭〈(三十個,熬)〉 虻蟲〈(三十個,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浸)〉
上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服。
茵陳蒿湯方〈(第八十四)〉
[编辑]茵陳蒿〈(六兩)〉 梔子〈(十四枚,擘)〉 大黃〈(二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黃連阿膠湯方〈(第八十五)〉
[编辑]黃連〈(四兩)〉 黃芩〈(一兩)〉 芍藥〈(二兩)〉 雞子黃〈(二枚)〉 阿膠〈(三兩)〉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黃連湯方〈(第八十六)〉
[编辑]黃連〈(二兩)〉 甘草〈(炙,一兩)〉 乾薑〈(一兩)〉 桂枝〈(二兩)〉 人參〈(二兩)〉 半夏〈(五合)〉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分五服,日三服,夜二服。
桃花湯方〈(第八十七)〉
[编辑]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吳茱萸湯方〈(第八十八)〉
[编辑]吳茱萸〈(一升,洗)〉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豬膚湯方〈(第八十九)〉
[编辑]豬膚〈(一斤)〉
上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溫分六服。
桔梗湯方〈(第九十)〉
[编辑]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苦酒湯方〈(第九十一)〉
[编辑]雞子〈(一枚,去黃,內苦酒於殼中)〉 半夏〈(洗,破如棗核大,十四枚,內苦酒中)〉
上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三沸,去滓,細含咽之,不差更作。
半夏散方〈(第九十二)〉
[编辑]半夏 桂枝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三味,各別搗,篩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一二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白通湯方〈(第九十三)〉
[编辑]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第九十四)〉
[编辑]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 人尿〈(五合)〉 豬膽汁〈(一合)〉
上以水三升,煮一升,去滓,內入尿膽汁,和相得,分溫再服,無膽亦可。
真武湯方〈(第九十五)〉
[编辑]茯苓 芍藥 生薑〈(各三兩)〉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
烏梅丸方〈(第九十六)〉
[编辑]烏梅〈(三百個)〉 細辛〈(六兩)〉 乾薑〈(十兩)〉 黃連〈(一斤)〉 當歸〈(四兩)〉 附子〈(六兩,炮)〉 蜀椒〈(四兩,去子)〉 桂枝〈(六兩)〉 人參〈(六兩)〉 黃檗〈(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取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食臭等。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第九十七)〉
[编辑]乾薑 黃芩 黃連 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白頭翁湯方〈(第九十八)〉
[编辑]白頭翁 黃連 黃檗 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黃芩人參湯方〈(第九十九)〉
[编辑]黃芩 人參 桂枝 乾薑〈(各二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黃芩湯方〈(第一百)〉
[编辑]芍藥〈(二兩)〉 黃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第一百一)〉
[编辑]黃芩〈(三兩)〉 芍藥 甘草〈(炙,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 半夏〈(半升)〉 生薑〈(一兩半)〉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理中丸及湯方〈(第一百二)〉
[编辑]人參 甘草〈(炙)〉 白朮 乾薑〈(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為末,蜜和丸,如雞黃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加減法
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
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
四逆散方〈(第一百三)〉
[编辑]甘草〈(炙)〉 柴胡 芍藥 枳實〈(炙,各十分)〉
上四味為散,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久痢。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痛者加附子一枚炮。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內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四逆湯方〈(第一百四)〉
[编辑]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通脈四逆湯方〈(第一百五)〉
[编辑]乾薑〈(三兩,強人四兩)〉 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破)〉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加桔梗二兩。利止脈不出者加人參二兩。
人參四逆湯方〈(第一百六)〉
[编辑]人參〈(一兩)〉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茯苓四逆湯方〈(第一百七)〉
[编辑]茯苓〈(四兩)〉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 人參〈(一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方〈(第一百八)〉
[编辑]乾薑〈(三兩)〉 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 豬膽汁〈(四合)〉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內豬膽汁,分溫再服。
當歸四逆湯方〈(第一百九)〉
[编辑]當歸 桂枝 芍藥〈(各二兩)〉 細辛〈(一兩)〉 大棗〈(二十五枚)〉 甘草〈(炙)〉 通草〈(各二兩)〉
上七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第一百十)〉
[编辑]當歸 桂枝 芍藥 細辛 甘草〈(炙)〉 通草〈(各三兩)〉 大棗〈(二十五枚)〉 吳茱萸〈(二兩)〉 生薑〈(半斤)〉
上九味,㕮咀,以水四升,清酒四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
燒裩散方〈(第一百十一)〉
[编辑]上取婦人中裩近隱處,剪燒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婦人病,取男子裩當燒灰。
枳實梔子豉湯方〈(第一百十二)〉
[编辑]枳實〈(三枚,炙)〉 梔子〈(十四枚,擘)〉 豉〈(一升,綿裹)〉
上以清漿水七升,空煎,減三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內豉更煮五六沸,去滓,分溫再服,取汗出,若有宿食,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牡蠣澤瀉散方〈(第一百十三)〉
[编辑]牡蠣〈(熬)〉 澤瀉 栝萎根 蜀漆〈(洗,去腥)〉 葶藶〈(熬)〉 商陸根〈(熬)〉 海藻〈(洗去咸,各等分)〉
上七味為散,白飲和服方寸匕,小便利即止。
竹葉石膏湯方〈(第一百十四)〉
[编辑]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 人參〈(三兩)〉 甘草〈(二兩,炙)〉 粳米〈(半升)〉 麥門冬〈(一升,去心)〉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麥門冬湯方〈(第一百十五)〉
[编辑]麥門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參〈(二兩)〉 甘草〈(二兩,炙)〉 粳米〈(三合)〉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六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附遺
[编辑]調氣飲 治赤白痢,小腹痛不可忍,下重,或面青手足俱變者,用黃蠟三錢,阿膠三錢,同溶化,入黃連末五錢,攪勻,分三次熱服,神妙。
豬肚黃連丸 治消渴飲水,用雄豬肚一枚,入黃連末五兩,栝蔞根、白粱米各四兩,知母三兩,麥門冬三兩,縫定蒸熟,搗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青木香丸 主陽衰諸不足,用崑崙青木香,六路訶子皮,各二十兩,搗篩,糖和丸,梧子大,每空腹酒下三十丸,日再,其效尤速。
治五噎吐逆,心膈氣滯,煩悶不下,用蘆根五兩,銼,以水三大盞,煮取二盞,去渣,溫服。
治小兒羸瘦,用甘草三兩,炙焦為末,蜜丸綠豆大,每溫水下五丸,日二服。
治小兒撮口發噤,用生甘草二錢半,水一盞,煎六分,溫服,令吐痰涎,後以乳汁點兒口中。
治小兒中蠱欲死者,用甘草五錢,水二盞,煎五分服,當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