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錦南先生集/事實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錦南先生集
事實
作者:柳希春
1676年
卷一

錦南先生崔公諱溥。字淵淵。羅州人。進士諱澤之子也。生有異質。剛毅精敏。旣長。治經屬文。卓冠時輩。年二十四。中進士第三。二十九。成化壬寅春。

成廟謁聖取人。公以對正統策。登第第三。自爲上舍居泮宮。才名大振。與申公從濩等爲友。及筮仕立朝。累官爲典籍。參修東國通鑑。著論一百數十首。明白的確。大爲時論所推許。丙午。中重試亞元。自司憲府監察。爲弘文館副修撰。尋陞修撰。丁未。陞副校理。九月。以推刷敬差官。往濟州。弘治戊申閏正月。聞父喪。荒忙渡海。遭風漂至中國之台。六月。回到漢陽靑坡驛。承上命。撰進漂海錄。厥後連丁內艱。壬子正月。免喪。除持平。諫官以前日初喪。應命撰錄。爲過而駁之。上以其議爲太深。御宣政殿引見。問漂流首末。公細陳榻前。上嗟嘆曰。爾跋涉死地。亦能華國。乃賜衣一襲。是年。以書狀官赴京。癸丑春。爲世子侍講院文學。四月。拜弘文校理。臺官。又循前論。玉堂諸學士啓曰。崔某連喪四年。一不到家。孝行卓異。願與同僚。

成宗議于公卿。卒授之。五月。病遞。爲承文校理。甲寅正月。復爲弘文校理。八月。陞副應敎兼藝文應敎。藝文。極選也。非將執文衡。莫得預焉。乙卯春。爲生員會試參考官。以得人名。丙辰五月。以湖西大旱。燕山命公往敎水車之制。至九月乃還。十一月。自相禮爲司諫。丁巳二月。祔大廟後。公草疏。極諫燕山之失。又痛詆公卿大臣。是月。左遷爲相禮。差質正官。赴京。旣還。秋。爲禮賓正。皆坐忤權貴。戊午七月。史禍起。以公及申從濩等八人。嘗以所著文。科次於佔畢齊。燕山命搜其家。公獨以家藏佔畢集。受拷訊。尋杖流端川。公旣至謫所。處之坦蕩蕩。至甲子十月。燕山命拿致詔獄。將行刑。前夕。金公詮,洪公彥弼等。以輕繫同處。以酒餞。先生一一受飮。訣別丁寧。神色不亂。陽陽如平時。公生于景泰甲戌。至是年五十一。正德丙寅。

中廟靖國。追贈通政大夫承政院都承旨。先生博覽載籍。該冾過人。尤邃於易。敎導後生。亹亹不倦。海南爲縣。僻在海隅。舊無文學。禮儀亦荒陋。先生受室是邑。累年遊處。以正論變陋俗。又得尹孝貞,林遇利二秀才。及我先人。倒廩傾囷而誨之。三人以所學授徒。一鄕翕然。遂爲文獻之邦。宦遊京洛時。亦有英材朴誾等。從之遊。謫端。又有權遇鸞等。質疑請益。先生嚴厲廉介。居家。未嘗爲甔石謀。出入臺諫侍從。急於報國。奮不顧身。屢進危言。力扶大義。自少抱經濟之才。百不一施。遭値否運。卒死非辜。士林痛惜。先生旣酷沒。又無嗣子。其平生著述。散亡零落。十無二三。希春收拾於六十年之後。僅得疏,記,碑銘七首。幷東論一百二十首。爲二卷。鋟諸梓。以傳將來。其氣節之勁特。經綸之規模。議論之精切。觀於此者。尙可以識其一端云。隆慶辛未十月癸巳。外孫通政大夫守全羅道觀察使柳希春。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