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锦南先生集/事实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锦南先生集
事实
作者:柳希春
1676年
卷一

锦南先生崔公讳溥。字渊渊。罗州人。进士讳泽之子也。生有异质。刚毅精敏。既长。治经属文。卓冠时辈。年二十四。中进士第三。二十九。成化壬寅春。

成庙谒圣取人。公以对正统策。登第第三。自为上舍居泮宫。才名大振。与申公从濩等为友。及筮仕立朝。累官为典籍。参修东国通鉴。著论一百数十首。明白的确。大为时论所推许。丙午。中重试亚元。自司宪府监察。为弘文馆副修撰。寻升修撰。丁未。升副校理。九月。以推刷敬差官。往济州。弘治戊申闰正月。闻父丧。荒忙渡海。遭风漂至中国之台。六月。回到汉阳青坡驿。承上命。撰进漂海录。厥后连丁内艰。壬子正月。免丧。除持平。谏官以前日初丧。应命撰录。为过而驳之。上以其议为太深。御宣政殿引见。问漂流首末。公细陈榻前。上嗟叹曰。尔跋涉死地。亦能华国。乃赐衣一袭。是年。以书状官赴京。癸丑春。为世子侍讲院文学。四月。拜弘文校理。台官。又循前论。玉堂诸学士启曰。崔某连丧四年。一不到家。孝行卓异。愿与同僚。

成宗议于公卿。卒授之。五月。病递。为承文校理。甲寅正月。复为弘文校理。八月。升副应教兼艺文应教。艺文。极选也。非将执文衡。莫得预焉。乙卯春。为生员会试参考官。以得人名。丙辰五月。以湖西大旱。燕山命公往教水车之制。至九月乃还。十一月。自相礼为司谏。丁巳二月。祔大庙后。公草疏。极谏燕山之失。又痛诋公卿大臣。是月。左迁为相礼。差质正官。赴京。既还。秋。为礼宾正。皆坐忤权贵。戊午七月。史祸起。以公及申从濩等八人。尝以所著文。科次于占毕齐。燕山命搜其家。公独以家藏占毕集。受拷讯。寻杖流端川。公既至谪所。处之坦荡荡。至甲子十月。燕山命拿致诏狱。将行刑。前夕。金公诠,洪公彦弼等。以轻系同处。以酒饯。先生一一受飮。诀别丁宁。神色不乱。阳阳如平时。公生于景泰甲戌。至是年五十一。正德丙寅。

中庙靖国。追赠通政大夫承政院都承旨。先生博览载籍。该冾过人。尤邃于易。教导后生。亹亹不倦。海南为县。僻在海隅。旧无文学。礼仪亦荒陋。先生受室是邑。累年游处。以正论变陋俗。又得尹孝贞,林遇利二秀才。及我先人。倒廪倾囷而诲之。三人以所学授徒。一乡翕然。遂为文献之邦。宦游京洛时。亦有英材朴訚等。从之游。谪端。又有权遇鸾等。质疑请益。先生严厉廉介。居家。未尝为甔石谋。出入台谏侍从。急于报国。奋不顾身。屡进危言。力扶大义。自少抱经济之才。百不一施。遭值否运。卒死非辜。士林痛惜。先生既酷没。又无嗣子。其平生著述。散亡零落。十无二三。希春收拾于六十年之后。仅得疏,记,碑铭七首。幷东论一百二十首。为二卷。锓诸梓。以传将来。其气节之劲特。经纶之规模。议论之精切。观于此者。尚可以识其一端云。隆庆辛未十月癸巳。外孙通政大夫守全罗道观察使柳希春。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