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錦溪先生文集 (黃俊良)/內集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四 錦溪先生文集
內集跋
作者:黃應奎
1584年
卷一外集

世之人以文名者,多矣,或漁獵前人製作,抽黃儷白,繡繪組織,以求悅於人。或務爲險絶奇詭之語,以誇世而驚俗。

錦溪黃公之文,則異於是焉。觀其爲詩,本諸性情,而諧於音律,華實兼備,意味深遠。尤長於文,操紙筆立書,初似略不經意,讀之則如春雲行空,天葩映日,圓熟渾厚,無涯涘可窺。豈尋常文人才子之所可企及乎?

況公晩年,深惡浮華之習,篤好爲己之學,其志日益勵;其功日益深,則詩文之作,特其緖餘耳。世之觀公者,皆知以文名世,而不知脕年志學之愈篤。皆知困於人謗,而不知淸修高行之可貴。此則於吾公,固無損益,而豈非吾輩之一大憾乎?

公嘗守于之人曁隣邑士子,多被成就之力,感公之賜,久而不置。屬孫郡守汝誠,誠於好善,與鄕邑同志者,思所以酬其遺惠而不得。則收拾遺稿,因請于退溪先生,纂成編帙,繕寫而壽諸榟,以求永其傳。

一日,公之季秀良氏,持此集來示余,且致退溪先生之命曰:「予旣敍行狀,且撰是集。知錦溪者,莫如某,盍索某一語,錄諸卷尾乎?」。余於錦溪公,非燕游一朝之好。悼亡感舊,情不自己,且有先生之命,烏敢以不文辭乎?韓山李山海。謹跋。

集中詩文,多誤字,盖鋟者之效也。應奎思先生遺風;讀先生遺集,間或有未解處,凡十三字。逮攷守成,果非出於先生之誦口者。深惜之,遂證正,別附如右。萬曆甲申秋。昌原黃應奎識。攷異凡十三字,今本盡依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