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魯西先生遺稿/續卷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十 魯西先生遺稿
續卷之一
作者:尹宣擧
1712年
續卷二

[编辑]

感懷[编辑]

亂離靡所定。秋日意無憑。怛化心猶刺。傷時病欲增。逃空知有味。保拙忌多能。試撿平生事。方知去箇矜。

悼亡[编辑]

嗚咽當時事。相看語未明。但令君不死。何異我還生。默念言猶在。疑顏夢或驚。百年長已矣。垂淚對諸嬰。

次武仲麻霞新居韻[编辑]

羈旅當年愧逐萍。病殘今日惜羸形。神丹未試調榮衛。苦節猶嫌出戶庭。萬事浮雲天外白。一般春草眼中靑。吾廬莫道無光景。自足優遊養性靈。

次仲氏韻[编辑]

雨則乘橇晴則鞋。行裝朝暮僕夫偕。燒畬事了開荒野。障土成來護斷崖。用力見功元有分。漑根求實定無乖。爲田可是寬閑界。窹寐羲農入我懷。

贈龍西從兄[编辑]

百尺之高萬里源。平生爽氣激淸論。雖知楚繳宜加雁。爭奈周章不稱猿。歌聽鳳凰須覽德。賦成鸚鵡忌能言。若將羲易談時義。囊括何如地勢坤。

和龍西韻[编辑]

覓句非關春草塘。閉門還笑太玄楊。要爲男子奇天下。肯學原人媚一鄕。好是風流邀載酒。那聞禮數去懸床。藏修不害拘儒事。莫把身名任彼蒼。

次武仲贈秀夫韻[编辑]

望道空嘆海渺茫。守窮還愧坐歌商。形骸已是看如木。出處誰煩問採桑。不學原人行汚俗。早知君子業修藏。從今欲免周羅漢。扶醉能無笑大方。

追次武仲重陽日見寄韻[编辑]

九日羈懷病未開。朝來直上望鄕臺。偏憐嘉樹秋光早。正喜前山爽氣廻。遣悶穩堪詩作料。澆腸還有酒盈杯。相携此日登臨興。却笑當年宋玉哀。

示武仲[编辑]

床書盡日閱還拋。時出衡門望遠郊。湖外有期留一債。上都無象定何爻。行藏未卜斟夷惠。生事猶然計沃磽。倚伏從來須信命。不妨狂我獨嘐嘐。

次仲氏題白江亭韻[编辑]

遠遊亭上古今情。流水非淸隱是淸。穩對秋風掛帆影。愛聽孺子和歌聲。來牛去馬曛朝見。乘雁雙鳧物色呈。若遣江湖人便處。吾君孰與濟蒼生。

次武兄韻[编辑]

十年田野任囂囂。世事如今不患拋。春雨蕨薇餘舊食。乍夭花柳可前郊。已知絃上多淸韻。那許腦中澆濁醪。長笑退之還俗態。故將榮悴強分交。

惠雄辭歸。方待霞兄書齋有感。[编辑]

正爾須吾友。居然告汝歸。虛堂秋寂寞。寒雨暮霏微。世路重關遠。雲蹤一錫飛。行裝唯所適。是道有心機。

詠楓葉[编辑]

愛此楓林晩。迎霜紅欲生。嬋娟九秋色。照耀一時榮。好取華人眼。爭如瘁爾莖。看他老松樹。貫四獨靑靑。

朝日獨坐遣興[编辑]

朝起衣冠正。烏巾與縕袍。回頭錦屛合。擧眼白雲高。邵子羹餘藿。陶公菊有醪。乾坤百年內。幾箇是人豪。

次武兄在洛韻[编辑]

樂則行之憂則違。磨何得玉涅何衣。卑官不是展禽去。避世非關沮溺歸。翳日陰雲秋欲暮。搖風哀壑葉初飛。空山閉戶觀消息。床下鳴蟲識道機。

挽崔珍山尙謙[编辑]

愛尒阮遙集。得吾陳豫章。衰遲悲下邑。留滯惜南鄕。蘇橘終無賴。羊花秪自傷。春風薤露曲。沾洒白雲長。

過李泰之新居戲成[编辑]

欲作他生計。經營所不知。何如一室靜。自敎保家兒。

四樂亭[编辑]

四樂不徒樂。主人眞好人。亭名全長老。詩道李文純。後輩追前躅。新秋似早春。盤桓月潭夕。獨想舊精神。

踰六十峙。秣望德坪。[编辑]

曉發梧桐嶺。朝過六十巓。玉山村洞壑。靈覺寺雲煙。桂樹深招隱。霞標迥挹仙。望中蒼翠合。回首若從天。

送兪胤甫。次其大府韻。[编辑]

會友平生在錦村。學顏功業戒文園。初心自恃聰明日。皓首空慙醉夢魂。行己不嫌爲察察。使人寧可以昏昏。經書旣作傳家物。勤謹無他贈子言。少日工夫。到老差池。不可說也。故敍自悔之意。以勉賢者之行。

挽趙參奉相禹[编辑]

龍門之下早追陪。七十嘐然臥草萊。好古平生知者鮮。抗章當日俗人猜。艮齋疇昔蒙耑問。荀里經過遇一哀。鷄黍從容違宿計。風煙寂寞舊池臺。前秋。趙丈書來。慰我師門之喪。今自溫井歷問之。則已作故矣。只弔諸孫而還故云云。

挽李士悟[编辑]

忠顯家兒有病翁。十年終隱武夷中。吾人自得前修義。士友爭知長德風。平父可能傳舊業。拱辰無愧祔先公。餘生尙抱陳容恨。今日那堪五里空。

信如上人爲誦市南邊山韻。次而贈之。[编辑]

當夏邊山縱意觀。逢師剩說使君閑。松壇不減天臺勝。安得吾人着此間。

挽趙懷仁廷鸞[编辑]

奕世通家君子風。伯仁之弟有阿嵩。湖陰種秫一年計。漢上躬耕八十翁。已歎德門天不弔。更憐孱令孝無窮。周南迹滯江西遠。淚洒秋山寂寞中。

石湖道中憂旱[编辑]

時當六月望雲虹。忽見靑山雨氣通。好是農夫爭喜色。其如杲日又凄風。五徵自省恒暘候。三用誰能大旱中。行過石湖談百畝。不堪憂思二人同。

挽權司圃[编辑]

去歲溫泉寓下經。牧丹階畔季方迎。甘爲畎畝德公隱。展我邯鄲夫子甥。亭伯亂來思故土。辟彊園後卽新塋。二難一樂嗟何及。不忍欒欒導輤行。

次韻贈林士駕南歸[编辑]

士駕尋我於魯西。爲修舊好。留滯挾日而歸。余無以爲報。爲書牛溪先生少時贈松江相國扇面詩及亂後贈鄭郞中書二篇。以贐其行。仍成拙句以見意云。

臨汀交契默庵深。衛寶偏知樂令心。風氣秪今猶奕奕。送君重和扇中吟。

重世情歡特地深。一通書寄古人心。今吾與子無他語。寫出遺編作此吟。

挽閔參議光勳[编辑]

古風揚起有餘淸。長德陳弓一代名。科第郊邤爲世業。孝恭曾閔是家聲。偏驚柳疾因居瘠。共惜蘧年未至卿。孺子可堪哀弁泣。行人不忍過西城。

挽李潭陽梣大夫人[编辑]

昔聞老萊子。七十嬰兒戲。又有崔山南。子孫盛無比。今世復見之。皆稱德水李。恭惟大碩人。九旬餘兒齒。往來光有煒。雕軒與文駟。忽見壽星晦。慈顏棄養志。衰麻慘在身。孝子逾不毀。割股匪中行。聖訓知有以。至情諒非勉。爾類嗟不匱。有子幸如此。古人今無愧。風飛靜樹秋。劍化延津水。通家晩後生。再拜題挽紙。

挽張生應祉[编辑]

尊公徒步入龍灣。爭識重峯得士難。吾祖當年深賞許。後生今日尙嘉嘆。偏憐遺胤窮而老。莫道醫和術可觀。七十光陰流水逝。忍看螟子獨欒欒。

挽鄭生普衍[编辑]

忠淸剛介節。栗谷稱松江。傳之我晏翁。正氣聞海邦。晏翁有一兒。璧人眞無雙。美質能任重。九鼎力可扛。立志且不苟。進步百尺杠。賢父自有風。元亮倚南窓。嚴師勉其學。旨訣要在腔。內外交玉琢。小大如鍾撞。深藏欲不市。擇地逃音跫。一疾命矣夫。殀者吾何𢥠。生乎乃祖家。得氣旣非尨。又歸尤老門。不聞異言哤。夕死亦無憾。何必壽眉厖。有驥尾附顏。有鳳雛似龐。晏翁莫須悲。礧磈澆酒缸。三號嬴博間。古人吾所降。

挽姜睡隱改葬。次其怨歌行韻。[编辑]

睡隱先生靜湖湄。死孝五十居屛楣。祥琴切切就窀穸。士林非慟而誰爲。後庚子歲緬禮擧。虞歌相彿求親知。是時看羊錄新出。爭識大節奇乎奇。天然異質蔚然學。幼服詩禮窮羲姬。通亭之義淑齋業。一種風氣醇儒姿。艱危射策少海傍。遂得載筆趨鳳閶。朝廷方錮黨人禁。一時火色如貂璫。女無美惡皆見妬。入宮肯自誇新粧。奇才獨被華衮褒。美人好我芙蓉裳。牛溪大老吾師乎。晦木深山猶耿光。摳衣一登龍門上。許以斐然成文章。執戟下位亦何傷。嚴君無恙在高堂。獨恨辛卯年間事。獄中上書悲鄒陽。楚氛東南風再扇。分曹幕檄蒼黃見。運糧點兵巡海甸。賊勢奔突如驚電。擧族相失咫尺間。係累魚肉頃刻變。弟兄妻孥載一舸。帆指絶域飛如箭。淪亡奈此君臣義。生死難堪父子戀。擔心天地不顧計。按劍中宵血被面。將身可蹈白刃前。渡海實難爲鐵舡。如何一日苟偸生。寄命虎口濡腥涎。入水不溺餓不死。此豈天耶無非天。君子平生素行夷。忠臣萬折長輸涓。不見歲寒後松柏。誰分鑑空中媸姸。古來死易立孤難。從容慷慨元相懸。況將三封瀝血疏。滄溟萬里遙能傳。畢竟身名得兩全。盡室同舟歸日邊。萬死重對老父顏。孤忠獨爲君王憐。若非至誠動彼天。縱有神算焉能然。噫我箕封號禮義。猶在海隅爲邦偏。適値千古大變亂。東征幸賴皇靈宣。竟使三韓不作羞。亦見中國完金甌。莫非吾王感帝力。以言臣節其誰優。東槎使者自日本。歸奏一錄蠻中脩。醜類猶知尙節義。泉谷,秋浦稱爲尤。忠深北海一節持。志堅燕獄三年幽。姜中郞最不可尙。皜皜江漢如淸秋。貞心可以服犬羊。大義未易言俗流。上林空留白雁扎。南鄕好作黃冠游。沈冥江海送日月。棄置空山行布襪。在我先生何憾焉。獨抱巾車三擊節。非徒忠義貫日星。至計後圖何其密。我謂文烈趙重峯。逆覩未然如神出。又有忠武李統制。手遏賊艘來如櫛。二公今古第一功。昭若靑天上白日。曲江賜祭可張壽。睢陽記美宜柳厚。看茲終始賊中事。亦自重譯傳黃耇。壯節曾不減二公。奇勳又可徵悠久。已令狡虜在吾目。終使妖狐失所守。征囂指畫蓋不翅。沼吳籌謀在這裏。復讎應在九世後。始信仁功由不死。乾坤此日可痛哭。我身亦嘗兵塵落。強圉重回四十載。沁州事慘南浦側。家國同亡萬世恥。願一洒之嗟無力。吾先子友淸陰翁。賴此綱常存一脈。淸陰風是先生風。小子服膺于心中。千載風雲聖人作。周文赫業期吾東。虛名不敢禮三接。榮祿初非輕萬鍾。柰何天意不祚宋。一夕龍馭昇雲空。堂堂興復此一擧。已矣如今萬事去。常情反欲學維翰。義氣誰肯爲朱序。諸葛空瞻永安宮。鮑焦恨不投河渚。短技無用黔州驢。婾食還同太倉鼠。生平莫報聖主恩。秪今孤負吾當宁。先生心事感余懷。怨歌行行垂淚處。心香一瓣空自炷。欲和遺篇如墮霧。佛甲山下四尺封。永世風聲從此樹。

次林石川韻。詠松醪。辛丑[编辑]

松枝嫩着松花黃。十日蘸來酸且香。一斗水和升麴米。延年方又救饑方。

四月松花葉葉黃。山風吹散滿庭香。傍人莫怪和新釀。此是仙翁却老方。原韻

挽金旌善[编辑]

宗師當日得沙溪。花甲平生並愼齋。蘭室不容聞鮑臭。鮐齡終進賜緋階。休嗟遙子傳家重。已喜舒孫宅相諧。萬事喬門兩壻在。百年無憾故山埋。

挽宋氏姊[编辑]

噫我從姊氏。至性仁且厚。令德配景行。君子稱嘉耦。相待敬如賓。無非宜是酒。天不報善人。伯鸞嗟無壽。惸惸欲何依。所後若父母。四男稱其家。多孫慰我舅。庶幾敎誨爾。不忝賢者後。莫非乃翁德。餘慶徵悠久。那知厲虐疾。一朝四喪有。母先長子後。冢婦偕介婦。慘酷人間世。誰如此凶咎。哀哀復哀哀。素輤西南走。行路見不忍。骨肉心似剖。禍自戊戌延。于己亥辛丑。西門痛哭淚。秪今盈兩手。一篇鶺鴒詩。重和龍西叟。

挽尹內姊[编辑]

坡溪世德門。家法稱女貞。滄浪有齊季。和順婦敎成。周南以爲箴。敬姜以自程。不妬聖女範。喩義君子行。外治服其禮。尊章許其誠。如何天不報。杞哭崩齊城。幸哉有此子。滿眼多孫嬰。含飴近七耋。菽水餘歡情。一疾柰無醫。死孝哀煢煢。三春未報心。割股何常聲。顧余外少弟。壼範欽平生。昔拜北堂上。舊家猶濯纓。今承千里訃。服麻心魂驚。誰將彤史筆。永垂女士名。一章詞以誄。沾洒白雲橫。

挽抑姪壬寅[编辑]

痛矣吾敬中。尒死今過旬。死者竟何爲。柰此八十親。敬中乎敬中。安得不酸辛。若翁有三子。美中最天眞。旣娶不幸夭。秪今傷我神。敬中能篤實。不減乃兄淳。行年近三十。大疾忽纏身。無之命矣夫。天道豈不仁。才高乎當世。行出乎古人。昌黎千載痛。不獨李元賓。

挽地主李使君尙淵母夫人[编辑]

安輿爭賀八旬高。敍族猶勤數問勞。筽郡昔年重世好。魯城今日二天遭。蓼莪已廢詩人學。風樹還傷孝子號。鳲飼旣均烏哺斷。感公終慕自沾袍。

時維季夏歲維庚。我是靜州城裏生。攀紼倍增孤露感。不堪南望白雲橫。

挽宋大而時倓[编辑]

善人不必報。廉吏安可爲。天道是耶非。此理吾不知。噫我習靜公。乃有四男奇。一皆不得年。惟子最堪悲。無業可守者。無嗣可傳之。學書名不成。象賢錄者誰。空將半百齡。埋却他山枝。吾知長逝恨。不忍寫哀辭。人生貴修身。殀壽亦何疑。幸有賢孝胤。莫謂螟蛉兒。

次崔雲卿[编辑]

故人千里外。別後十年逢。蕭寺通宵語。平生豁我腦。壯心無賊虜。奇節起衰慵。安得尤翁者。稱君達九重。

挽金子彬益炯[编辑]

愼獨齋承嗣。文成公外孫。誰如君世德。不忝乃家文。窮達天何怨。溫恭行有惇。應知餘慶遠。千載表孤雲。

次北汀洪處亮楡岾韻[编辑]

我到于今夏。君歸已去秋。風光留古寺。綺句賁前樓。達士休官早。閑人履道幽。名山人幾箇。同氣自相求。

挽兪橫城文叔[编辑]

去歲兒從越峽歸。君書寄我數堇芝。方知淸福宜仙尉。忽報靈輀返故畿。投杖向來朋友哭。亡琴此日弟兄悲。吾儕運氣相關痛。拭淚還歌薤露晞。

挽朴林川[编辑]

舊德崇司諫。華宗大錦城。本支寧不顯。果藝獨斯名。迹自門闌著。功仍際會成。諸曹應列宿。六郡化殘氓。盤錯恢恢刃。廉能奕奕聲。官休上士品。老事伯康兄。楊秉三難惑。胡威繼以淸。何嗟離日昃。忽慘見星行。魯左稱鄕酒。周南滯後生。感歎流水賦。沾洒向秦京。

挽宋珍山有銓[编辑]

道脈坡山舊。交情奕世親。上章雌甲並。賢院勝遊頻。筮仕中年晩。巍科寶樹新。聯芳榮一代。文駟耀三春。乍喜治功擢。俄驚末疾臻。星行憐惡貌。晝哭痛終身。松菊猶殘徑。風煙也古津。黃江他日會。誰與共舟人。

挽金韓山光烒[编辑]

石室庭生寶。靈川玉潤光。採運名旣早。分竹仕還彊。桐邑俄成病。蓍齡柰不長。繼思歸阮集。治命付韓康。義有通家舊。驩無一日嘗。楊原正迢遞。薤露自悲傷。

挽李公著[编辑]

延平大家世。勳業光宗社。階庭盡豪俊。仲房多儒雅。乃翁有令弟。達士還窮野。頵頵玉山操。遠大期賢者。賢者坡山甥。不在魏舒下。桓門得乘龍。妙歲名司馬。三十遽短折。嗟嗟乎回也。朗陵老荀相。西河呼子夏。元賓竟何爲。潘賦哀新寡。通家奕世親。涕淚空盈把。

挽兪監役[编辑]

往歲哭仲氏。市南同傷氣。今春哭市南。與子書相慰。七山葬纔畢。子病又不諱。嗟嗟三弟兄。並喪周年未。天胡不報善。鬼神終無謂。平生酒德頌。浩浩餘風味。五十不爲夭。卑官又何愾。堂有所後母。弱子偏憂畏。長逝恨只此。親朋歎不旣。洒涕林江上。西風吹百卉。

挽宋基恒[编辑]

昨得朴哀紙。請余誄其慈。今見泰仲書。兩喪同窆期。如何爾弟兄。使我涕雙垂。乃家禍不悔。天道終無知。往者並四喪。秪今有餘悲。那知未數年。三殀又同時。爾死猶在殯。爾姊病不醫。男女六昆季。存者唯三枝。夫與婦俱亡。伯也人嗟咨。爾今又如此。可愕還可疑。況爾後季父。弱齡慈母離。不幸又偕喪。齊斬同纍纍。滅性諒非孝。重憂難自支。嗟哉我甥兮。克稱其家兒。苗而不及秀。命矣斯人斯。雙孩失父母。婉婉誰抱持。寡母晝夜哭。長逝恨無涯。骨肉雖異土。魂氣奚不之。偏憐爾同氣。奔走西南岐。吾門內外孫。美質多早萎。噫噫天喪余。門祚殆將衰。彭殤死生一。莊氏徒虛辭。

挽朴進士乃昌[编辑]

我姑嚴婦敎。常說女孫賢。嘉耦良如玉。英才早摘蓮。瑟琴和在御。冠笄禮無愆。正歎宜家詠。還驚悼內篇。門闌天不弔。兄弟禍偏延。存沒平生感。題詞涕泗漣。

挽尹承旨沖擧內子[编辑]

牧老名賢後。坡平我大宗。蘋蘩常肅肅。閨閫有雍雍。錫類宜釐爾。尊朝賀貴封。忽驚風樹痛。俄報蒺藜凶。女行疑曹孝。天災慘宋共。徽音彤史烈。褒賜聖恩濃。切切三喪哭。哀哀孺子容。通家兄弟義。感涕自無從。

挽金子精益煉[编辑]

莫如世德德無酬。所貴人才才不求。竊歎我邦偏一法。長令君輩惱窮愁。丙申年後重憂者。天護山中舊樂丘。兄弟六旬還匪憾。定知諸子保前休。

挽朴進士鴻遇[编辑]

六臣之大節。千載不能忘。成氏存其後。吾鄕與有光。常嗟朴門替。獨愛白眉良。貧則稱南阮。文惟表上庠。年齡纔半百。綸緖幸雙璋。寂寞仁堂會。秋風倍自傷。

賀田僉知錫圭蒙優老之典[编辑]

八十九年無事人。古書看盡眼猶新。聖恩特許緋銀錫。長作江湖擊壤民。

挽都同知[编辑]

義獻荒年穀。恩承二品尊。自亡才子後。仍許券書焚。能散人難得。追榮世共芬。秪今鄕黨會。杖者更誰存。

挽揩姪女[编辑]

不幸爾元禮。之死命矣夫。豈料未三年。汝女又殤乎。死者今已矣。老親日夜呼。元禮乎元禮。汝知此痛無。汝之初生也。祖母實抱扶。日望汝之成。有若掌中珠。汝旣長而學。能於詩禮趨。委禽氷淸翁。門闌喜氣紆。先生此英兒。繼育四子呱。璧人與玉貌。大得慈顏愉。汝捷司馬科。將致靑雲衢。宗黨亦相賀。況復親心娛。汝女及笄年。才貌皆稱殊。汝欲擇佳壻。必得君子儒。嗟嗟事乃謬。汝亡不須臾。父母柰汝何。重哀此諸孤。孤女失所怙。永傷生我劬。遂至病膏肓。無賴醫扁兪。汝喪旣痛骨。何忍此喪俱。北堂莫我慰。西河無爾辜。往冬有姊喪。奔走入上都。汝殯哭不盡。汝葬獨無吾。此心長如結。哀情無處輸。唯憐尒有後。餘慶在衆雛。天道柰無知。殀女誠不圖。昨逢汝聘君。相對眼爲枯。若翁痛莫憑。衰落嗟吾徒。惜也汝仁孝。所慕天下模。並與閨中秀。先後埋黃壚。相携乃父手。痛哭靑山隅。

再簡李一卿步前韻[编辑]

借問廣陵渡。何如月出山。靜觀精舍裏。北望古亭間。武記遺音在。能詩和者艱。滄津亦一勝。定作主人閑。市南記靜觀堂。一卿務安鄕墅也。鄭守夢名其亭曰北望。在廣津上。

挽李尙書咸卿一相[编辑]

自是靖康論事臣。同爲寧考末年人。平生出處雖殊路。奕世交期素許親。丹鳳羽毛何采采。玉山風味更頵頵。存亡每切林宗感。輒和虞歌報穎濱。

挽金君自粹[编辑]

與君兄弟好。函丈昔同遊。豈知乘款馬。終作臥漳劉。六十年如夢。三春病獨愁。空題蕭挽字。沾洒向黃丘。

挽李大興惟澤大夫人[编辑]

大碩人先系。淸風望世家。相攸如李樂。宜室見桃華。蘇子頻謀婦。山公幾枉車。元賓壽匪慕。潘岳賦還嗟。俎豆居知擇。鳲鳩養不差。龍門陪杖屨。玉樹挺蒹葭。賢母師攸歎。名儒上所嘉。弓旌招已顯。錢帛賜偏加。榮極累朝寵。光增三縣衙。龜齡九除工。螽羽百斯些。唐乳終難粒。萊衣遽變麻。四方觀有禮。數郡至無遐。伯仲交曾忝。生朝頌可誇。戍君唉不幸。昆弟痛何涯。寸草餘春日。驚波失莫鎁。朱幡故山路。東望白雲斜。

挽安孔明好亮[编辑]

祖乃安僉正。師吾趙有諸。舊存牛栗契。學得浦潛書。挾策平生業。單衣半百餘。非關窮鬼戲。不耐世人疏。命矣夫斯疾。蘧然也此廬。孝兒憐割指。行路爲沾裾。素幙浮滄海。新原近故墟。親朋誰識子。虞殯獨傷余。

挽李參判子和時楳[编辑]

義寧風懿士林聞。體素文章一代尊。奕世淵源聃孔契。二難昆弟紀諶論。生平游好還如夢。喪亂情懷自不諼。欲向諸孤抒此臆。淚傾咽塞却無言。

挽宋扶餘伯興奎禎[编辑]

先契知吾忝。師門得子賢。三爲山水宰。再荷簡書傳。有哭俄驚夜。無辜奈怨天。偏傷五馬路。獨賦脊鴒篇。

送兪胤甫奉板輿之任洪川[编辑]

出宰山水日。正値秋風淸。雕軒與文駟。實諧便養誠。子今兩得之。深慰親知情。臨分欲有贈。奈乏能詩聲。石湖贈以治。寬猛要和平。尤齋贈以訓。泉漳餘矩明。顧余無他聞。尊公先有程。勤明敬而簡。儒化在綿城。歲旱不爲災。至今稱遺氓。及登廊廟上。所憂惟民生。荒政數十條。一一皆可行。江居所問答。實取李文成。此爲大規模。參前可倚衡。本末盡在斯。餘事復何營。邑小人大戒。重爲吾君呈。繼述在一行。志物宜三牲。豈惜吏部出。猶不換公卿。行矣子可勉。幸哉人知榮。階間狎魚鳥。望裡瞻蓬瀛。花源記可續。願着劉驥名。昔在錦峽時。龍潭李使君子芳來問治縣之方。先先生答謂聞君爲政。有邑小人大之語云。可戒也。蓋芳之奉慈顏極歡養。宜其備物治禮。而至於居處之外華。盤餖之末節。未免有京洛豪擧之習。故先生爲言之矣。今送君行。先生之訓。實可爲書紳之至言。故敬以爲贈。

挽金同知光燦[编辑]

大老淸風百歲名。忠宣餘報在吾卿。爭知壽祿孫符祖。更見詞科弟及兄。韋杜天邊王謝種。延平津上拱辰塋。通家舊契周南客。虞殯歌成獨愴情。

挽鄭君公弼[编辑]

一鄕稱士者。千里比肩如。幸我居相近。欽公德有餘。實存名不要。善積福應除。生死知無憾。誰人過式閭。

狀○疏[编辑]

受食物辭職名狀[编辑]

右宣擧頃日陳疏乞削職名。仍乞還收食物輸送之命。而自監營傳諭聖批。不惟不準所請。辭旨之勤。更出於尋常萬萬。感激之極。益增掉慄。食物一事。再蒙安意領受之敎。此蓋聖上畜幸草莽之臣者。則雖極惶悶。不容不仰承德意。故謹已拜稽而受言矣。至於幡然上來之敎。則不覺隕越于下。區區私心。非有他腸。只是不敢當匪分之職名。職名未遞。不得冒進而已。卽當具陳此意。復上疏章。而哀遑罔極之日。不宜再三煩瀆。故略申狀辭。冀遠微情。且於前月晦間。爲省外家墓山。自交河移來于州治之下。觸冒炎潦。重致傷損。宿患腹病。迄今未已。旬月之內。差復難期。扶曳入京。亦末由也。憂遑懇迫。只竢譴罷。如右情實。轉報上聞。不勝幸甚。

辭執義疏庚子八月[编辑]

伏以臣於前歲。過蒙異恩。終始徊徨。不敢承膺。命留而不敢滯。徑歸而不敢辭。待罪田里。日夜憂懼。雖蒙聖慈天覆。不加誅譴。而臣之不可復容於名敎之中。則國人其知之矣。臣之釁戾積累如許。而不意新命遽降此際。宥罪紆寵。駭瞻聳聽。不知聖明何取於賤臣。而愈往愈勤。一至於此哉。臣誠感激兢灼。罔知所出。仍伏惟念臣之辭謝朝命。不比他人克讓之禮。心旣暴矣。迹旣露矣。不但臣之自分如此。竊想聖明亦已察臣之爲無用之棄物矣。況當今日大荒洊臻。生靈將盡。國步斯頻。聖上憂勤。群臣奔走。四方延頸佇見非常之政。而乃擧此草間貿貿之窶夫。置之於執憲風裁之重任。無益於實用。有乖於事體。豈但爲朝家之累。抑恐失小民之望矣。伏乞聖明更加鑑諒。思名實之難罔。念擧措之非宜。收臣召旨。放臣溝壑。俾臣得守丘墓之下。以畢螻蟻之命。則公私幸甚。臣無任瞻天跼地。感隕祈懇之至。

辭執義疏辛丑六月[编辑]

伏以臣於前月末。伏蒙誤恩。授以憲官。臣不覺驚恐。重有疾病。末由上京自陳。冒昧呈狀。冀幸譴罷。逋慢之誅。所不敢辭。而聖德天涵。不加之罪。卽許遞免。俾安微分。臣仰沐鴻私。感泣罔喩。不意昨者恩旨又降。旋授前職。促令赴朝。旬日之間。洊蒙申錫。此固在朝常仕者之所罕有也。臣震慄惶惑。不知所喩。如使臣身尙可以進應朝命也。則當此國家祥禫憂遑之日。雖僵死於道路。安敢以疾爲辭。偃然不動乎。原其心迹。本自狼狽。旣不可以辱朝班。又不可以矯蔽性。故眛然憫然。一向廢伏。非臣敢爲誣飾以圖私便之計。實擧世之人所共察識者。聖明亦豈不俯燭而矜恕也哉。臣以先朝辜恩負罪之人。又叨聖上優禮眷待之重。跼蹐天地。憂懼日夜。每因哀籲乞賜揀汰。而輒隨他例。徒歸文具。徹誠無路。增戾日極。臣誠危怖悶瞀。復此陳列。不得避其辭之煩瀆。伏願聖慈更加憐察。亟命刊削。以重名器。以全疵賤。公私幸甚。臣無任戰懼懇祈之至。

辭執義狀壬寅八月[编辑]

右宣擧本月十九日。祗受有旨。除授司憲府執義。使之乘馹上來。聞命震恐。措躬無地。宣擧情實。前後畢陳。聖上之所洞燭。通國之所已知。今亦不敢一二瀆煩。只願朝廷曲諒而憐許之而已。宣擧老姊在京。三年不見。先祖丘墓。寄在西圻。方將治任首北。以爲省掃之計。而不意恩命遽降於此際。情勢切迫。行止狼狽。冞增惶惑。罔知所出。宣擧之不敢當職。上下之所共察識。故至於辭謝之節。亦不敢備例循塗。在鄕則呈名縣官。入京則拜疏闕下。違悖格式。大駭瞻聽。無益於公私。有傷於事體。心迹乖舛。罪戾加重。惟當刊削仕籍。棄捐草澤。使之出入都圻。瞻仰京闕。游泳於德澤之中。優閑於市里之間。不至爲遁迹狂走之人。此誠聖朝畜幸微物之意。而宣擧獲免嚴誅之日也。如右情狀。具報道主。卽以上聞。亟賜遞罷。千萬幸甚。

溫泉召命待罪狀乙巳五月[编辑]

右宣擧祗承監營傳諭聖批。奉讀以來。不勝惶蹙。宣擧之進詣行宮之下者。只是感悚特召之命。不敢退伏。奔走待罪而已。初非爲敢干非常格外之恩澤也。疏批未下。食物先頒。私竊伏念罪戾微蹤。猥疏陳悃。已極僭踰。而復辱寵賜。益不敢當。且竊聞筵臣有請以賤物滓穢於殿陛者云。麋鹿之性。倍加怵惕。若使遲回一日。安受恩數。則希榮覬幸。有靦顏面。茲不得已卽尋來路。有召而進。陳情而退。微臣職分。亦只在此。而逋慢不恭之罪。則又有萬倍於前者矣。歸伏蓬廬。席藁俟命。不意聖德含容。追賜溫旨。至以從容上來爲敎。尤增驚恐。罔知所措。卽今聖候和豫。宗社無彊之福。中外交賀。百靈鼓舞。昆蟲草木。莫不與有慶焉。則草澤之臣。自與群黎百姓。共獻吾王庶無疾病之祝。乃其幸耳。衰疾憊敗。伏枕呻吟。強載登道。決無可望。如右情狀。具報道主。俾卽上聞。不勝幸甚。

溫泉召命中路待罪疏丙午四月[编辑]

伏以溫泉效靈。兩宮並臨。遠近臣民。歡欣誦禱。莫不奔走於道路。而顧臣淹廢之物。不得瞻望羽旄之儀。以申區區犬馬之誠。有負洪造。無以自解。不意收召之命。特出淵衷。眷寵之意。愈往愈勤。臣驚惶感激。益無所措。不計他慮。卽日束裝。而臣之昔疾。迄今爲苦。經年伏枕。憊敗已甚。少有動作。喘息莫定。強自扶策。出伏路傍。遷延數日。廑廑登程。則纔過二舍。便復添㞃。廢頓旅次。末由自運。必欲待此病少可。躬進行闕之外。則命下之後。稽慢旬數。罪又甚焉。故不得已敢因縣道。冒達微情。臣之罪戾。至此而又無所逃矣。臣伏讀聖旨。以臣前夏之旣進還退爲責。而且有相見求助之敎。臣尤增隕越。不知所以爲對也。臣之情實。聖上固已無所不燭矣。授以職名。召使進對。則臣終不敢冒眜承當。而至於別諭之降。如今日者。則臣亦不敢偃息在家。輒卽趨進陳情而退。間或有病未遂計之時。而蓋臣本心。不過如是而已。乃若其他則非臣力分之所能及也。今臣旣到此地。所願者只是致身黃道之側。手額群黎之後。共獻如山如川之祝。雖未足以仰答隆命。庶可自盡其螻蟻之私。而疾病爲祟。中路狼狽。未免替上猥越文字。臣誠維谷。不知所出。伏願聖慈曲諒微臣前後所控之懇。仍察病身顚沛徊徨之狀。加之以不能恭命之罪。使之歸俟於司敗。則臣實甘心伏法。無所辭矣。臣無任兢惶俟罪之至。

[编辑]

答宋英甫,李泰之[编辑]

諸賢出處。莫非爲世道計者。何敢議爲。犯座衣白。固已驚漢唐人矣。諫議一退。則扶九鼎。奚必紫袍而後可哉。伏想處義。又異於此等人。素履獨行。實存陽復二字。則去就大端。似無許多事矣。第惟勸戒數條。若提萬言綱領者然。未知語默之義。終如何出也。辭狀旣上。則應有特召之命。此時尙占。似無遇遯之理矣。前席特對之擧。有動瞻聽。然所啓長短之病云者。或過於委蛇若屈耶。水部之命。旣不果赴。則因山之會。復有其便乎。權員外來往之義。莫測其所執矣。第惟大道坦坦。君子所履。今日都憲則進。掌令則退。惟在執事視履考旋。擇於斯二者耳。宋進善力疾之行。令人憂念。初元聖化。擧國想望。而兪諫獻替。不求諸道。識者之歎。非獨爲一夏侯而已。

與宋明甫丁酉秋[编辑]

弟之再狀。不代僕名。不得已也。再狀之規。則嘗攷坡譜。亦已行之。不代僕名之規。則私心以爲再狀頗詳。有非僕舌能盡者。則自名呈訴。亦非不可也。蓋如諸賢之已出世路。進退有裕者。陳疏呈狀。唯所欲爲。而獨如弟者。不敢拜命。不敢書銜。而猥將私情。輒慁妄疏。終始有不安於心者矣。人謂陳疏不異於呈狀云。而愚意以爲雖以當官者。職秩卑下。則不敢直啓例也。直啓之與因人啓達。固自有高下尊卑之不等矣。況如弟之在草野者。因緣縣官。轉聞于上。分之所當也。至於陳疏。則必待萬不得已而後可發也。從前陳疏。已至四次。而辭窮意竭。更無可達。一辭累辭。極似僭濫。故自今以往。或更有意外除召之命。則皆將自呈辭狀於縣道。俾令傳達於朝廷。今日之擧。蓋欲爲之始也。炭兄之作俑。未知其如何。而在弟之道。則固不得不尒也。若以違格爲疑。則弟之違格。有大於此者。而世不復以爲怪事。不識高明以爲如何。

答權思誠[编辑]

頒賜曆書事。謹聞命矣。諄誨至此。敢不服膺。第凡賜送之規。有題名特賜。而命除謝恩者。有頒降于本司。依官次而例分之者。特賜者則不計在職遞職而必歸諸其人。例分者則留諸本司。待其人肅謝而後歸之。如或遞改。則又待其代者之出而歸之。不必汲汲卽頒。又不必覆啓還入。此乃諸司之舊例也。若其在外之人。則除耆德退休者外。未聞有不當官而受官頒者也。大則祿俸。小則賜送。莫不皆然。昔我先君曾經侍從。故是乃宣擧之所自見聞者也。大槩舊例亦不須云云。只以事理論之。方且辭官不受。而反以其官受頒賜之物。以爲可乎。不可乎。辭官之道。又有二焉。曾入朝著。旣蒙恩數。而適於此官。有所辭讓而已。則頒賜例恩。是我之分內當得者也。大不容受。而小猶可受也。至若身在草間。遽蒙誤恩。匪分官職。死不敢當。而猶於官頒。混然承受。則其於道理。果何如也。愼齋先生耆德長者之矩。固自別矣。若左右之所經歷者。只依近例而行之耶。近例旣有當遵者。則不宜苟異以違常行。而獨念某之身。旣不得比諸平人。有命而不敢承。有除而不敢拜。一未嘗束帶赴闕以肅君恩。至於疏狀等文。亦不敢偃然書銜。而自量終身。不敢以疵賤之蹤。汚諸朝班。則其所徑情妄作已與左右之義。大相逕庭矣。今於此受頒一事。獨自妄希成規。敢安於分外之得。決知其不敢出也。百尒思惟。終始難悟。敢茲還呈。以俟裁察。須卽命付該吏。以待代者之出如何。此紙亦望布諸仲初兄。俾知守株之見迷眛而不通如此。幸甚幸甚。

答權思誠戊戌二月[编辑]

前後幸敎。非不佩服。而私心迷眛。終不知變。畢竟爲逋播之臣。分義之誅。名敎之斥。固知不可逭也。獨我高明加之以高字。是重我不恭之罪也。蓋弟本心矣。不敢出世路者。只爲江都之事也。此則高明恐不可以言語解之也。亦不可因一時寵幸之旨而卽可洗滌之也。居常以爲聖上說及江都。則極陳微情。冀幸感徹者。實是本心也。自前冬以來。聖敎詳說。不翅丁寧。故乃敢赴闕自陳。而只將下懷反復言之。以明自廢之實而已。聖上若察愚衷。俾作今日之杜擧。則亦未必無補於世敎也。僭妄之論。雖極狂率。亦可見其本心矣。和靖赴召至國門。至有廿狀之多。其所赴召。豈必爲當職而來也。和靖之終受官者。亦以其無可廢之累。如弟今日者故也。弟之終不敢受官。高明豈不已諒之乎。若以赴召。爲可以受官也。責之曰。不欲謝恩。何必來也云。則弟何能更言。三進闕門。弟則以爲此亦謝恩。何必束冠帶然後爲眞謝恩也耶。至於登對一節。疏遠之臣。一賜延對。此何等異數也。古人有以布衣登對者。不無其證。而揆以私分。尤有所不敢當者。從他謝恩。亦且不敢。則越例求見。敢自安乎。高明平日之說。常謂匹夫之志不可奪也。如某某者。寧不除職。從其所願云云。故向者疏辭。妄謂高明爲陳如許議論。而乃請以士服召見。責其輔導之任。高明於此亦未免錯了。此擧雖出於特敎。私分猶不勝踧踖。況出於左右之疏。左右之疏。何異於弟自陳之乎。左右雖以古道自處。弟是今人。自不免嫌避之意。束帶入謝。弟旣不敢。士服登對。物議不許。只依高明之疏而冒入尊嚴之地。則非畏駭俗。實懼僭分。其勢終歸於逃遁一計。走出國門。留疏渡江。不得已也。而高明反加以高之一字。呈身闕門者。是可謂高乎。極言傷痛者。是可謂高乎。高之一字。終始着不得也。高明亦不諒弟之本心如此。則何敢望聖上之俯燭乎。區區本心。不過曰不敢當三字。不識高明終以爲如何也。

與李泰之[编辑]

小學重編。尤齋有意刊行。蓋老先生旣爲序文。則此是已勘之書也。與朱門旨訣。並爲入梓如何。抑有更加校勘之端耶。幸左右參以舊日得於函丈之意。示以可否。幸甚。原本之送于春,尤者。倂呈于案右。須考閱之如何。丙復之七。

答鄭晏叔[编辑]

畸庵遺文。謹受而讀之。至答李參判昌期書。不覺廢書而歎。己丑治獄一事。昭在尊家書籍。曾與老兄商量之者。不翅明審。而老兄猶不之省悟耶。何不以此書一稟於函丈而旁及於諸益之間也。夫所謂伸救二字。實爲士論之讒賊。請爲老兄申之。甲申汝立反噬兩賢之後。士論則目之曰賊。潑等則推以爲賢。乙酉徐,李之疏。乃暴汝立反覆之狀。宣廟斷之以郉恕。潑等猶推奬之不已。反詆兩賢爲奸黨。此丙戌重峯之疏。所以發也。重峯斥潑,汝立。至比淮南,莽,操。數年之間。白黑相攻。重峯竄北。士類擯外。己丑十月。汝立果叛。士論安得不發。潑等安得晏然。是時奸黨顓國。恣行無忌。遂以海西上變。爲栗谷門人之誣。鞫廳之欲訊告者。豈非大可駭憤乎。汝立逃斃。逆狀昭著之後。猶且掩覆而不治。則當時士論之激發。不可謂之過重也。李峒隱十二日抵牛溪書中所謂大逆已定。朝臣無一人獻策捕賊。不勝骨寒等語。老兄不曾見之乎。奸黨情狀。痛莫甚焉。士論寧有一毫愛惜之理乎。及夫至月初。梁,白兩疏出。而聖敎加褒。公論始起。兩鄭兩李俱被臺評。先相公入閣。牛溪承亞銓之召。奸黨則指梁,白爲搆陷之第一手。而梁,白兩疏。至今披讀。字字正論。實是小往大來之一大機也。安得謂之搆陷乎。以正攻邪。謂之搆陷。則聖人之扶陽抑陰。亦可謂之搆陷乎。至若先相公受命治獄以後。則彼出賊招之諸囚。或放或竄。或訊或死。莫非廷尉之當耳。此不可爲德。彼不當爲怨。設有未盡。不過爲張釋之所笑而已。辛卯之禍。出於建儲者。又何必多費辭說乎。畸庵主意。不勝讒謗。專以伸救爲主。伸救爲主。則其冤可知。故遂以己卯乙巳鄭,安,權,李之事。比之卯巳士禍。擬諸己丑逆獄。已極可愕。況先相公之受命治獄。與夫鄭安權李之事。略相近似乎。奸黨之論。則指斥先相公。直是衮,芑手段。而畸庵又以己丑擬之卯巳。則得無爲奸黨之證左乎。此書始以卯巳擬之。終以胡獄斷之。始終相悖。首尾不同。終不成說話。終不成倫理者。莫非以伸救爲之主故也。伸救二字。實爲潑等伸冤張本。可勝慨然。大抵此則曰奸黨中逆獄。彼則曰士類中誣獄。奸逆士誣。自有公論。老兄於此曾不自信也耶。但據實狀。明吾直道。以俟後之子雲而已。唯彼罪家之怨言。安得以口舌解之乎。愚意以爲畸庵此書。非但不當示人。亦不可準以爲的也。茲敢稟諸函丈。復于執事。幸須十分加意。就諸板刻。削此一篇。毋復貽譏於後來。幸甚。且其所謂世家子弟怵於利害一款。語長難竟。而第有一說。兩家子弟門生。互相攻擊。不可使聞於他人。老兄已自言之矣。今使此書載諸此稿。播諸遠近之耳目。則抑恐同室之鬪。轉成姬周之後屬。不幸孰甚焉。唯老兄默而識之如何。

與李方伯慶億○戊戌十月[编辑]

秋浦黃先生滄江祠事。曾蒙執事俯採愚言。特施復田之惠。其有補於風敎大矣。豈勝幸甚。第又有欲爲執事申稟者。不敢終閟。幸加意焉。蓋黃先生早登坡門。夙著英譽。先輩中論議。實推爲第一流。楸灘諸公。不翅心服而已。至於日本奉使一節。則尤奇偉較著。沙溪先生實嘗與宋泉谷。並數其節義而稱美之矣。在我後生輩。曷敢有輕重之論哉。昔朱子守南康。旣修濂溪兩程之廟。又取陶靖節以下五人者。別祠以享之。道學固可尊也。節義亦安可少之也。以此論之。此祠雖未擧之。尙可創之。旣已創之。其可廢之乎。祠在公州境內。按使節者。所當躬詣瞻禮。以明表章之意。不可已也。況我執事於此。固不待講而知之矣。而莅此朞歲。未遑及此者。豈緣王事日埤。攝候多愆而然耶。今則交節在邇。庶務就斷。正宜乘此暇日。一肅祠下。以新瞻聽。以終大惠。未知執事以爲如何。且諸生悶講堂之壞圮。懼其遂成荒廢。方謀所以修補之者。適値此大侵。欲姑停以待時。而財力綿薄。難望集事。執事若能許尋祠宇。又進諸生。賙以若干錢物。以助大役。則闡明節義。培植士氣。有益於世道。夫豈淺鮮哉。其視軫恤一二親舊。捐公以急窮者。其輕重大小。不翅相萬也。所惠減糴二帖。茲敢還呈。倘蒙移以施彼。以慰多士之望。則某等受賜也多矣。

答李天得尙眞[编辑]

新命之下。又出於意外。震恐慙恧。無地自容。仍拜令札。曲垂開誨。三復以還。不勝感愧。第念高明之所以處我者。實非私分之所敢安者。何則。宋中丞之去就。本有難進易退之義。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若僕則異於是。向來竊名。只是廢科一事。況其廢科。亦不過不幸遭亂。無面可顯而已。前此陳疏。不書官銜者。亦出於辱人賤名。不宜玷累王爵。而本情未白。疑謗太甚。區區此心。不可不一暴於君父之前矣。進身國門之外。拜疏陳情然後。永作田野之閑氓。雖有經變大節。更無出頭之勢。蓋我世臣之道。不同於草澤之寒蹤故也。此僕平素之蓄積也。而春間召命。適因喪蹙。未能趨進。今當此際。不得不強疾自載。待罪於轂下。豈敢與中丞去就。妄相擬議也哉。想令兄有以諒之也。乙未

上仲兄[编辑]

成大之名以成字。嫌名請改。欲將仰質。而遠未及復。乃列數條。以備僉擇。或可或否。而樂道自擇之。名以敬敎。字曰養一。未知如何。蓋理命性道。俱有人名。而獨此敎字。古今罕聞。可異焉。人實在敎。故弟意以敎字爲最。龍西之意以多畫爲欠。畫多何欠。長曰敬敎。次曰誠明仁義。則雖廣而不竭。以爲何如。丁亥四月十九日。

與子拯,推[编辑]

送汝行不能忘。汝行時所受之事無忘否。汝之離魯時。不復歷辭于庶尹宅云。人事之疏迂類如是。可欠。汝須十分審思。無復如是。茲記于左。一一點閱而行之。往來時見諸各宅。而奴馬糧與馬草。必辦載而入京可也。景回趙同等汝。須持糧相隨。毋或獨留於他家。爲人所厭也。我事我當自辦。不可恃人而行。毋忽毋忽。戊子

汝今日往連山。請寫銘旌而來。今日必不及還。留宿。明日直來于茲可也。到連所對言語及他稟目。別紙書送。汝須詳察體行。勿爲騷騷失措。戊子

朴甥之疾。竟以去月二十九日不起。痛哭痛哭。父之來後。觀其病勢極重。日漸危劇。而只恃其爲人必不虛死。故欲救一分之命。奔走醫藥殆一月。藥成而不試。醫來而莫救。喉瘡不食。奄奄而絶。到此地頭。不如不來見也。痛傷之懷。不能自定。汝姊時不死。而人生若此。祗益憐慘。辛卯正月

見汝書。知汝得男子。喜而不寐。乃家十年禍餘。始得此兒。否極泰來。天道之常也。豈非乃翁之慶耶。兒生以正月。正月乃易之泰卦也。三陽通泰。時節之方亨。亦是陽長之慶也。名之曰泰慶可也。癸巳正月與推。

鄭普衍書送之。氣象可觀。昨日申焵又自聲谷來過。言比安與嶺伯共刊語類。春前畢役云。可幸。丁酉

答尤書草。汝意儘好矣。吾所草者送去。標送可也。草書中意。莫非吾意也。尤之可草而咈吾可怪。

上京之日。不能預搆疏辭。臨行草草。到京遇許多節拍。未免有悔。皆由汝失却原草。且不能熟講義理。臨事草率之致也。故今後似不必更疏。而講究義理。則不可不預矣。愼勿無心放過也。自廢之實。許成吾志。則此亦欹器之義也。與嚴周之引何異哉。和靖之事。亦不敢必倫。則程朱之道。敢妄自擬乎。戊戌

明日黲獻。齊會坐齋。而以子羽內喪。子姪輩皆以未成服不參。兄弟行元無服。雖以國制服緦。猶可行祀。故獨行之耳。汝等在興聞訃。則於旅次。設位哭臨爲可。未卽歸來。則旅次成服。亦可矣。

尤,春去就。各其志也。柰何。雖留。似無和劑之望。寧可退歸則無後災耳。

禮訟之長。難保其無。市南之憂。似不但已也。今此之禮。雖或差失。不害爲從周之義也。有何大關於禮防乎。而炭翁如是大拍頭。誠可惜也。希仲則主斬衰之論云。此尤可駭。誠希於此。實難免郞當之譏。可歎。

抵懷別紙。已書送否。更思之則或不無市書春洩之弊。不可不深思也。論義理則不可已。而談當世則非急務也。只就三段古語。就正其孰得孰失何取何舍而已。則長者自當有折衷之見矣。炭,希已不可。柰何。如草論亦與不出惡聲之義異矣。仰屋而已。謂之何哉。

得汝書。知旅資安貞。慰不可言。第其周羅於坡湍之間。得無勞攘之苦乎。爲念。薄寒易中人。莫如靜處於法興。以待事畢而歸也。聞靑坡李文叔喪內云。宋奴來傳。可愕。汝或因此入京。留滯數日而還于交耶。若果留滯。則趙初令兄。不可不候也。如難呈身於衆趨處。則往與市南議。候其靜時以會。亦一道也。權豐德丈喪。李參議丈喪。李文叔內喪。此三家不可不賻也。當賻處多。而汝無出處。則無柰何。故姑不使必行。容汝爲之。則賻狀而致之可也。

陪奉越行。穩居龍門三日而引行。至往迎于葛山。仍達于土峴。無事矣。阿峴李參議令丈。以臘月廿一日捐世。陪晤未挾日。而遽傳凶訃。驚慟驚慟。初意直返于南。而此喪情欲一哭。鴻山行次。欲過都下。則陪行偕南計也。寧越兄主欲於歸路。拜掃驪州陽和慶同知外曾祖考墓所。今日以後。身過此地未易。故欲將陪同參拜而南。亦一計也。甲辰元月

春寒敓序。凍雪猶凝。那裏亦如此耶。父陪行無恙。昨達越中。悲遑之餘。旅懷亦苦。而境靜人少。塵事自絶。眞一仙區也。茲欲久留于此。而唯以汝等諸孫爲念耳。推之棲寺。能耐久不病否。積巖新居。雖不及春。書齋則吾將老焉。不可但已。須毋以子精之言爲疑而決罷也。

此行入城之後。默觀氣象。極可憂也。此時爲士者。深恐閉戶不能免也。況以虛名自顯於世耶。亂後卅年無事。此正避地深藏之時也。汝等亦勿與於人事。唯以服藥課兒爲業。毋貽我憂可也。市南家所蓄於此中者多矣。此實福地。去京城不過數日程。吾則老矣。汝等早晩歸于圻。則此地不可不營也。而無力暇此。柰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