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鹿門先生文集/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鹿門先生文集

作者:李敏輔
1794年
凡例

洛閩以後。義理大明。若無餘蘊。而仁智異見。執言而迷旨者𨓏𨓏皆是也。於是乎務高妙者。外於形器而其歸也蕩。循塗轍者。墮於方所而其弊也固。其不固不蕩。深造獨得。折衷衆淆之言。而默契程朱之旨者。惟近故鹿門先生任公乎。公以不世明睿。成童志學。老益慥慥。沉潛玩繹。不得不措。積六十年如一日。盖其蓄之也厚。而見之也透。故發之爲言語文字者。類皆橫竪周匝。超詣融脫。以言乎天人造化之奧。理氣無間之妙則洞極乎本末。以言乎人物五常之論。聖凡虗靈之辨則剖判於毫忽。以至象數之賾。經曲之變。凡前人之未盡言。衆見之未定一者。至公而參互劈劃。瞭如指掌。大抵其學。於性命源頭。先立其大者而默會於言意之外。故於經傳之旨。聖賢之訓。鮮有不犂然沕合者。此豈區區口耳者所可與哉。曠世以還。如有子雲堯夫者作而讀公之書。必將渙然不逆於心。而甲乙貳歧之論。亦可以究竟於此乎。嗚呼。知崇禮卑。原非二事。公於上達處。眞知如此。則踐履之實。不待言也。予固鹵莽不足以知公之爲公。然從遊五十餘年之間。默察公語默動靜。渾是繩尺。及其晩年。充養之完。精粹之氣。達乎面貌。一見可知爲純明篤厚之君子也。而惜乎卒不免昭代之遺逸。使其堯舜君民之志。不少槩見於世也。千載之下。尙論之士。必有致恨於斯者矣。公有弟敬周。自號靑川。有文章逸才。而不幸苗而不秀。女弟申氏婦。天授經識。性理仁義之論。又古今閨閤中一人也。一時淸淑之氣。鍾於一門如此。何其盛且異也。余讀公先考老隱公遺集。其文章才學。罕見其比。始知芝蘭之根。不生凡卉。宜其有公之兄弟也。公沒之七年。其季靖周。得湖中小邑。乃能辦活字。幷印四稿。亦一奇事也。托余爲弁卷之文。余感其誠意。且幸其斯文有賴。遂不辭而俱擧以爲序。

崇禎三甲寅重九日。崇政大夫判敦寧府事延安李敏輔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