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四經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黃帝四經

經法[编辑]

道法第一[编辑]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故〕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廢〔也〕。〔故〕能自引以繩,然後見知天下而不惑矣。

虛无形,其裻(寂)冥冥,萬物之所從生。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生必動,動有害,曰不時,曰時而〔動〕。動有事,事有害,曰逆,曰不稱,不知所為用。事必有言,言有害,曰不信,曰不知畏人,曰自誣,曰虛誇,以不足為有餘。

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敗,或以成。禍福同道,莫知其所從生。見知之道,唯虛无有;虛无有,秋稿(毫)成之,必有刑(形)名;刑(形)名立,則黑白之分已。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无埶也,无處也,无為也,无私也。是故天下有事,无不自為形聲號矣。形名已立,聲號已建,則无所逃跡匿正矣。

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靜,至靜者聖。无私者知(智),至知(智)者為天下稽。稱以權衡,參以天當,天下有事,必有巧(考)驗。事如直(植)木,多如倉粟。斗石已具,尺寸已陳,則无所逃其神。故曰:度量已具,則治而制之矣。絕而復屬,亡而復存,孰知其神。死而復生,以禍為福,孰知其極。反索之无形,故知禍福之所從生。應化之道,平衡而止(已)。輕重不稱,是謂失道。

天地有恒常,萬民有恒事,貴賤有恒位,畜臣有恒道,使民有恒度。天地之恒常,四時、晦明、生殺、輮(柔)剛。萬民之恒事,男農、女工。貴之恒位,賢不肖不相放。畜臣之恒道,任能毋過其所長。使民之恒度,去私而立公。變恒過度,以奇相禦。正奇有立,而名〔形〕弗去。凡事无小大,物自為舍。逆順死生,物自為名。名形已定,物自為正。

故唯執〔道〕者能上明於天之反,而中達君臣之半,密察於萬物之所終始,而弗為主。故能至素至精,悎(浩)彌无形,然後可以為天下正。

校詁版

道法第一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故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廢也。故能自引以繩。然後見知天下而不惑矣。

虛無形。其寂冥冥。萬物之所從生。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生必動。動有害。曰不時。曰時而倍。動有事。事有害。曰逆。曰不稱。不知所為用。事必有言。言有害。曰不信。曰不知畏人。曰自誣。曰虛誇。以不足為有餘。

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敗。或以成。禍福同道。莫知其所從生。見知之道。唯虛無有。虛無有。秋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則黑白之分已。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無執也。無處也。無為也。無私也。是故天下有事。無不自為形名聲號矣。形名已立。聲號已建。則無所逃跡匿正矣。

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靜。至靜者聖。無私者智。至智者為天下稽。稱以權衡。參以天當。天下有事。必有考驗。事如植木。多如倉粟。斗石已具。尺寸已陳。則無所逃其神。故曰:度量已具。則治而制之矣。絕而復屬。亡而復存。孰知其神。死而復生。以禍為福。孰知其極。反索之無形。故知禍福之所從生。應化之道。平衡而已。輕重不稱。是謂失道。

天地有恒常。萬民有恒事。貴賤有恒位。畜臣有恒道。使民有恒度。天地之恒常。四時。晦明。生殺。柔剛。萬民之恒事。男農。女工。貴賤之恒位。賢不肖不相方。畜臣之恒道。任能毋過其所長。使民之恒度。去私而立公。變恒過度。以奇相禦。正奇有位。而名形弗去。凡事無小大。物自為舍。逆順死生。物自為名。名形已定。物自為正。

故唯執道者能上明於天之反。而中達君臣之半。密察於萬物之所終始。而弗為主。故能至素至精。浩彌無形。然後可以為天下正。

國次第二[编辑]

國失其次,則社稷大匡。奪而无予,國不遂亡。不盡天極,衰者復昌。誅禁不當,反受其殃。禁伐當罪當亡,必虛(墟)其國,兼之而勿擅,是胃(謂)天功。天地无私,四時不息。天地立(位),聖人故載。過極失〔當〕,天將降央(殃)。人強朕(勝)天,慎辟(避)勿當。天反朕(勝)人,因與俱行。先屈後信(伸),必盡天極,而毋擅天功。

兼人之國,修其國郭,處其郎(廊)廟,聽其鐘鼓,利其齏(資)財,妻其子女,是胃(謂)〔重〕逆以芒(荒),國危破亡。

故唯聖人能盡天極,能用天當。天地之道,不過三功。功成而不止,身危又(有)殃。

故聖人之伐殹(也),兼人之國,隋(墮)其城郭,棼(焚)其鐘鼓,布其齏(資)財,散其子女,列(裂)其地土,以封賢者。是胃(謂)天功。功成不廢,後不奉(逢)央(殃)。

毋陽竊(察),毋陰竊(察),毋土敝,毋故埶,毋黨別。陽竊(察)者天奪〔其光,陰竊〕者土地芒(荒),土敝者天加之以兵,人埶者流之四方,黨別〔者外〕內相攻。陽竊(察)者疾,陰竊(察)者几;土敝者亡地,人埶者失民,黨別者亂,此胃(謂)五逆。五逆皆成,〔亂天之經,逆〕地之剛(綱),變故亂常,擅制更爽,心欲是行,身危有〔殃。是〕胃(謂)過極失當。

校詁版

國次第二

國失其次。則社稷大匡。奪而無予。國不遂亡。不盡天極。衰者復昌。誅禁不當。反受其殃。禁伐當罪當亡。必墟其國。兼之而勿擅。是謂天功。天地無私。四時不息。天地位。聖人故載。過極佚當。天將降殃。人強勝天。慎避勿當。天反勝人。因與俱行。先屈後伸。必盡天極。而毋擅天功。

兼人之國。修其國郭。處其廊廟。聽其鐘鼓。利其資財。妻其子女。是謂重逆以荒。國危破亡。

故唯聖人能盡天極。能用天當。天地之道。不過三功。功成而不止。身危有殃。

故聖人之伐也。兼人之國。隳其城郭。焚其鐘鼓。布其資財。散其子女。裂其地土。以封賢者。是謂天功。功成不廢。後不逢殃。

毋陽察。毋陰察。毋土敝。毋故執。毋黨別。陽察者天奪其光。陰察者土地荒。土敝者天加之以兵。人執者流之四方。黨別者外內相攻。陽察者疾。陰察者飢。土敝者亡地。人執者失民。黨別者亂。此謂五逆。五逆皆成。亂天之經。逆地之綱。變故亂常。擅制更爽。心欲是行。身危有殃。是謂過極佚當。

君正第三[编辑]

一年從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四年而發號令,〔五年而以刑正,六年而〕民畏敬,七年而可以正(征)。一年從其俗,則知民則。二年用〔其德〕,則民力。三年无賦斂,則民不幸。六年〔民畏敬,則知刑罰〕。〔七〕年而可以正,則朕(勝)強適(敵)。

俗者,順民心殹(也)。德者,愛勉之〔也〕。〔有〕得者,發禁拕(弛)關市之正(征)殹(也)。號令者,連為什伍,巽練賢不肖有別殹(也)。以刑正者,罪殺不赦殹(也)。〔畏敬者,民不犯刑罰〕也。可以正(征)者,民死節殹(也)。

若號令發,必廄(究)而上九(仇),壹道同心,〔上〕下不(斥),民无它志,然後可以守單(戰)矣。號令發必行,俗也。男女勸勉,愛也。動之靜之,民无不聽,時也。受賞无德,受罪无怨,當也。貴賤有別,賢不肖衰殹(也)。衣備(服)不相緰(逾),貴賤等也。國无盜賊,詐偽不生,民无邪心,衣食足而刑伐(罰)必殹(也)。以有餘守,不可拔也;以不足功(攻),反自伐殹(也)。

天有死生之時,國有死生之正(政)。因天之生也以養生,胃(謂)之文;因天之殺也以伐死,胃(謂)之武:〔文〕武并行,則天下從矣。

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時,時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節。知地宜,須時而樹,節民力以使,則財生,賦斂有度則民富,民富則有佴(恥),有佴(恥)則號令成俗而刑伐(罰)不犯,號令成俗而刑伐(罰)不犯則守固單(戰)朕(勝)之道也。

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亂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亂也。精公无私而賞罰信,所以治也。

〔毋〕苛事,節賦斂,毋奪民時,治之安。无父之行,不得子之用;无母之德,不能盡民之力。父母之行備,則天地之德也。三者備則事得矣。能收天下豪桀(傑)票(驃)雄,則守御(禦)之備具矣。審於行文武之道,則天下賓矣。號令闔(合)於民心,則民聽令;兼愛无私,則民親上。

校詁版

君正第三

一年從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四年而發號令。五年而以刑正。六年而民畏敬。七年而可以征。一年從其俗。則知民則。二年用其德。則民力。三年無賦斂。則民不倖。六年民畏敬。則知刑罰。七年而可以征。則勝強敵。

俗者。順民心也。德者。愛勉之也。有得者。發禁弛關市之征也。號令者。連為什伍。選揀賢不肖有別也。以刑正者。罪誅不赦也。畏敬者。民不犯刑罰也。可以征者。民死節也。

若號令發。必廄而九。壹道同心。上下不䞣。民無它志。然後可以守戰矣。號令發必行。俗也。男女勸勉。愛也。動之靜之。民無不聽。時也。受賞無德。受罪無怨。當也。貴賤有別。賢不肖衰也。衣服不相逾。貴賤等也。國無盜賊。詐偽不生。民無邪心。衣食足而刑罰必也。以有餘守。不可拔也。以不足攻。反自伐也。

天有死生之時。國有死生之政。因天之生也以養生。謂之文。因天之殺也以伐死。謂之武。文武並行。則天下從矣。

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時。時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節。知地宜。須時而樹。節民力以使。則財生。賦斂有度則民富。民富則有恥。有恥則號令成俗而刑罰不犯。號令成俗而刑罰不犯則守固戰勝之道也。

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亂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亂也。精公無私而賞罰信。所以治也。

省苛事。節賦斂。毋奪民時。治之安。無父之行。不得子之用。無母之德。不能盡民之力。父母之行備。則天地之德也。三者備。則事得矣。能收天下豪傑驃雄。則守禦之備具矣。審於行文武之道。則天下賓矣。號令合於民心。則民聽令。兼愛無私。則民親上。

六分第四[编辑]

觀國者觀主,觀家〔者〕觀父。能為國則能為主,能為家則能為父。凡觀國,有六逆:其子父,其臣主,雖強大不王。其謀臣在外立(位)者,其國不安,其主不(悟),則社稷殘。其主失立(位)則國无本,臣不失處則下有根,〔國〕憂而存;主失立(位)則國荒,臣失處則令不行,此之胃(謂)(頹)國。〔主暴則生殺不當,臣亂則賢不肖并立,此謂危國〕。主兩則失其明,男女掙(爭)威,國有亂兵,此胃(謂)亡國。

適(嫡)子父,命曰上曊(怫),羣臣离(離)志;大臣主,命曰雍(壅)塞:在強國削,在中國破,在小國亡。主失位,臣不失處,命曰外根,將與禍閵(鄰):在強國憂,在中國危,在小國削;主失立(位),臣失處,命曰无本,上下无根,國將大損:在強國破,在中國亡,在小國烕(滅)。主暴臣亂,命曰大芒(荒),外戎內戎,天將降央(殃):國无大小,又(有)者烕(滅)亡。主兩,男女分威,命曰大麋(迷),國中有師:在強國破,在中國亡,在小國烕(滅)。

凡觀國,有大順:主不失其立(位)則國〔有本,臣〕失其處則下无根,國憂而存。主惠臣忠者,其國安。主主臣臣,上下不(斥)者,其國強。主執度,臣循理者,其國(霸)昌。主得〔位〕臣楅(輻)屬者,王。

六順六逆乃存亡〔興壞〕之分也。主上執六分以生殺,以賞〔罰〕,以必伐。天下大(太)平,正以明德,參之於天地,而兼復(覆)載而无私也,故王天〔下〕。

王天下者之道,有天焉,有人焉,又(有)地焉,參(三)者參用之,〔然後〕而有天下矣。為人主,南面而立。臣肅敬,不敢敝(蔽)其主。下比順,不敢敝(蔽)其上。萬民和輯而樂為其主上用,地廣人眾兵強,天下无適(敵)。

文德廄(究)於輕細,武刃於〔當罪〕,王之本也。然而不知王述(術),不王天下。知王〔術〕者,驅騁馳獵而不禽芒(荒),飲食喜樂而不面(湎)康,玩好睘(嬛)好而不惑心,俱與天下用兵,費少而有功,〔戰勝而令行。故福生於內,則〕國富而民〔昌。聖人其留,天下〕其〔與〕。〔不〕知王述(術)者,驅騁馳獵則禽芒(荒),飲食喜樂而面(湎)康,玩好睘(嬛)好則或(惑)心,俱與天下用兵,費多而无功,單(戰)朕(勝)而令不〔行。故福〕失〔於內,財去而倉廩〕空〔虛〕,與天〔相逆〕,則國貧而民芒(荒)。〔至〕聖之人弗留,天下弗與。如此而有(又)不能重士而師有道,則國人之國已(矣)。

王天下者有玄德,有〔玄德〕獨知〔王術〕,〔故而〕王天下而天下莫知其所以。王天下者,輕縣國而重士,故國重而身安;賤財而貴有知(智),故功德而財生;賤身而貴有道,故身貴而令行。故王天下者,天下則之。(霸)主積甲士而正(征)不備(服),誅禁當罪而不私其利,故令天下而莫敢不聽。自此以下,兵單(戰)力掙(爭),危亡无日,而莫知其所從來。夫言(霸)王,其〔無私也〕,唯王者能兼復(覆)載天下,物曲成焉。

校詁版

六分第四

觀國者觀主。觀家者觀父。能為國則能為主。能為家則能為父。凡觀國。有六逆。其子父。其臣主。雖強大不王。其謀臣在外位者。其國不安。其主不悟。則社稷殘。其主失位則國無本。臣不失處則下有根。國憂而存。主失位則國荒。臣失處則令不行。此之謂頹國。主暴則生殺不當。臣亂則賢不肖並立。此謂危國。主兩則失其明。男女爭威。國有亂兵。此謂亡國。

嫡子父。命曰上怫。羣臣離志。大臣主。命曰壅塞。在強國削。在中國破。在小國亡。謀臣在外位者。命曰逆成。國將不寧。在強國危。在中國削。在小國破。主失位。臣不失處。命曰外根。將與禍鄰。在強國憂。在中國危。在小國削。主失位。臣失處。命曰無本。上下無根。國將大損。在強國破。在中國亡。在小國滅。主暴臣亂。命曰大荒。外戎內戎。天將降殃。國無大小。有者滅亡。主兩。男女分威。命曰大迷。國中有師。在強國破。在中國亡。在小國滅。

凡觀國。有六順。主不失其位則國有本。臣失其處則下無根。國憂而存。主惠臣忠者。其國安。主主臣臣。上下不䞣者。其國強。主執度。臣循理者。其國霸昌。主得位臣輻屬者王。

六順六逆乃存亡興壞之分也。主上執六分以生殺。以賞罰。以必伐。天下太平。正以明德。參之於天地。而兼覆載而無私也。故王天下。

王天下者之道。有天焉。有地焉。有人焉。三者參用之。然後而有天下矣。為人主。南面而蒞。臣肅敬。不敢蔽其主。下比順。不敢蔽其上。萬民和輯而樂為其主上用。地廣人眾兵強。天下無敵。

文德究於輕細。武刃於當罪。王之本也。然而不知王術。不王天下。知王術者。驅騁馳獵而不禽荒。飲食喜樂而不湎康。玩好嬛好而不惑心。俱與天下用兵。費少而有功。戰勝而令行。故福生於內。則國富而民昌。聖人其留。天下其與。不知王術者。驅騁馳獵則禽荒。飲食喜樂則湎康。玩好嬛好則惑心。俱與天下用兵。費多而無功。戰勝而令不行。故福失於內。財去而倉廩空虛。與天相逆。則國貧而民荒。至聖之人弗留。天下弗與。如此而又不能重士而師有道。則國人之國矣。

王天下者有玄德。有玄德獨知王術。故而王天下而天下莫知其所以。王天下者。輕縣國而重士。故國重而身安。賤財而貴有知。故功得而財生。賤身而貴有道。故身貴而令行。故王天下者天下則之。霸主積甲士而征不服。誅禁當罪而不私其利。故令行天下而莫敢不聽。自此以下。兵戰力爭。危亡無日。而莫知其所從來。夫言霸王。其無私也。唯王者能兼覆載天下。物曲成焉。

四度第五[编辑]

君臣易立(位)胃(謂)之逆,賢不宵(肖)并立胃(謂)之亂,動靜不時胃(謂)之逆,生殺不當胃(謂)之暴。逆則失本,亂則失職,逆則失天,〔暴〕則失人。失本則〔損〕,失職則侵,失天則几(飢),失人則疾。周(遷)動作,天為之稽。天道不遠,入與處,出與反。

君臣當立(位)胃(謂)之靜,賢不宵(肖)當立(位)胃(謂)之正,動靜參於天地胃(謂)之文,誅〔禁〕時當胃(謂)之武。靜則安,正〔則〕治,文則〔明〕,武則強。安〔則〕得本,治則得人,明則得天,強則威行。參於天地,闔(合)於民心。文武并立,命之曰上同。

審知四度,可以定天下,可安一國。順治其內,逆用於外,功成而傷。逆治其內,順用於外,功成而亡。內外皆逆,是胃(謂)重殃,身危為僇(戮),國危破亡。內外皆順,功成而不廢,後不奉(逢)央(殃)。

聲華〔實寡〕者,用(庸)也。順者,動也。正者,事之根也。執道循理,必從本始,順為經紀。禁伐當罪,必中天理。(倍)約則宭(窘),達刑則傷。伓(倍)逆合當,為若又(有)事,雖无成功,亦无天央(殃)。

毋〔止生以死〕,毋禦死以生,毋為虛聲。聲洫(溢)於實,是胃(謂)滅名。極陽以殺,極陰以生,是胃(謂)逆陰陽之命。極陽殺於外,極陰生於內。已逆陰陽,有(又)逆其立(位),大則國亡,小則身受其央(殃)。〔故因陽伐死,因陰〕建生。當者有〔數〕,極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逆順同道而異理,審知逆順,是胃(謂)道紀。以強下弱,何國不克;以貴下賤,何人不得;以賢下不宵(肖),〔何事〕不〔治〕。

規之內曰員(圓),柜(矩)之內曰〔方〕,〔懸〕之下曰正,水之〔上〕曰平;尺寸之度曰大小短長,權衡之稱曰輕重不爽,斗石之量曰小(少)多有數,繩墨之立曰曲直有度。八度者,用之稽也。日月星辰之期,四時之度,〔動靜〕之立(位),外內之處,天之稽也。高〔下〕不敝(蔽)其刑(形),美亞(惡)不匿其請(情),地之稽也。君臣不失其立(位),士不失其處,任能毋過其所長,去私而立公,人之稽也。美亞(惡)有名,逆順有刑(形),請(情)偽有實,王公執〔之〕以為天下正。

因天時,伐天毀,胃(謂)之武。武刃而以文隨其後,則有成功矣,用二文一武者王。其主道離人理,處狂惑之立(位)處而不吾(悟),身必有瘳(戮)。柔弱者无罪而幾,不及而翟,是胃(謂)柔弱。剛正而〔強〕者〔臨罪〕而不廄(究)。名功相抱(孚),是故長久。名功不相抱(孚),名進實退,是胃(謂)失道,其卒必〔有〕身咎。黃金珠玉臧(藏)積,怨之本也。女樂玩好燔材,亂之基也。守怨之本,養亂之基,雖有聖人,不能為謀。

校詁版

四度第五

君臣易位謂之逆。賢不肖並立謂之亂。動靜不時謂之逆。生殺不當謂之暴。逆則失本。亂則失職。逆則失天。暴則失人。失本則損。失職則侵。失天則飢。失人則疾。周遷動作。天為之稽。天道不遠。入與處。出與反。

君臣當位謂之靜。賢不肖當位謂之正。動靜參於天地謂之文。誅禁時當謂之武。靜則安。正則治。文則明。武則強。安則得本。治則得人。明則得天。強則威行。參於天地。合於民心。文武並蒞。命之曰上同。

審知四度。可以定天下。可安一國。順治其內。逆用於外。功成而傷。逆治其內。順用於外。功成而亡。內外皆逆。是謂重殃。身危有戮。國危破亡。內外皆順。功成而不廢。後不逢殃。

聲華實寡者。庸也。順者。動也。正者。事之根也。執道循理。必從本始。順為經紀。禁伐當罪。必中天理。倍約則窘。達刑則傷。倍逆合當。為若有事。雖無成功。亦無天殃。

毋止生以死。毋禦死以生。毋為虛聲。聲溢於實。是謂滅名。極陽以殺。極陰以生。是謂逆陰陽之命。極陽殺於外。極陰生於內。已逆陰陽。又逆其位。大則國亡。小則身受其殃。故因陽伐死。因陰建生。當者有數。極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逆順同道而異理。審知逆順。是謂道紀。以強下弱。何國不克。以貴下賤。何人不得。以賢下不肖。何事不治。

規之內曰圓。矩之內曰方。懸之下曰正。水之上曰平。尺寸之度曰大小短長。權衡之稱曰輕重不爽。斗石之量曰少多有數。繩準之立曰曲直有度。八度者。用之稽也。日月星辰之期。四時之度。動靜之位。外內之處。天之稽也。高下不蔽其形。美惡不匿其情。地之稽也。君臣不失其位。士不失其處。任能毋過其所長。去私而立公。人之稽也。美惡有名。逆順有形。情偽有實。王公執之以為天下正。

因天時。伐天毀。謂之武。武刃而以文隨其後。則有成功矣。用二文一武者王。失天道。離人理。處狂惑之位處而不悟。身必有戮。柔弱者無罪而幾。不及而趯。是謂柔弱。剛正而強者臨罪而不究。名功相孚。是故長久。名功不相孚。名進實退。是謂失道。其卒必有身咎。黃金珠玉藏積。怨之本也。女樂玩好蕃載。亂之基也。守怨之本。養亂之基。雖有聖人。不能為謀。

論第六[编辑]

人主者,天地之〔稽〕也,號令之所出也,〔為民〕之命也。不天天則失其神,不重地則失其根,不順〔四時之度〕而民疾。不處外內之立(位),不應動靜之化,則事宭(窘)於內而舉宭(窘)於〔外。八〕正皆失,〔與天地離〕。〔天天則得其神,重地〕則得其根。順四〔時之度〕□□□而民不〔有〕疾。〔處〕外〔內之位,應動靜之化,則事〕得於內而舉得於外。八正不失,則與天地總矣。

天執一,明〔三,定〕二,建八正,行七法,然後〔施於四極,而四極〕之中无不〔聽命〕矣。歧(蚑)行喙息,扇蜚(飛)耎(蠕)動,无〔不寧其心,而安其性,故而〕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天執一以明三,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極,〔度之稽也。月信生信〕死,進退有長,數之稽也。列星有數,而不失其行,信之稽也。天明三以定二,則壹晦壹明,〔壹陰壹陽,壹短壹長〕。〔天〕定二以建八正,則四時有度,動靜有立(位),而外內有處。

天建〔八正以行七法〕:明以正者,天之道也;適者,天度也;信者,天之期也;極而〔反〕者,天之性也;必者,天之命也;〔順正者,天之稽也;有常〕者,天之所以為物命也:此之胃(謂)七法。七法各當其名,胃(謂)之物。物各〔合於道者〕,胃(謂)之理。理之所在,胃(謂)之〔順〕。物有不合於道者,胃(謂)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胃(謂)之逆。逆順各有命也,則存亡興壞可知〔也〕。

〔強生威,威〕生惠,惠生正,〔正〕生靜。靜則平,平則寧,寧則素,素則精,精則神。至神之極,〔見〕知不惑。帝王者,執此道也。是以守天地之極,與天俱見,盡〔施〕於四極之中,執六枋(柄)以令天下,審三名以為萬事〔稽〕,察逆順以觀於(霸)王危亡之理,知虛實動靜之所為,達於名實〔相〕應,盡知請(情)偽而不惑,然後帝王之道成。

六枋(柄):一曰觀,二曰論,三曰僮(動),四曰轉,五曰變,六曰化。觀則知死生之國,論則知存亡興壞之所在,動則能破強興弱,槫(轉)則不失諱(韙)非之〔分〕,變則伐死養生,化則能明德徐(除)害。六枋(柄)備則王矣。三名:一曰正名立(位)而偃,二曰倚名法而亂,三曰強主烕(滅)而无名。三名察則事有應矣。

動靜不時,種樹失地之宜,〔則天〕地之道逆矣。臣不親其主,下不親其上,百族不親其事,則內理逆矣。逆之所在,胃(謂)之死國,死國伐之。反此之胃(謂)〔順〕,順之所在,胃(謂)之生國,生國養之。逆順有理,則請(情)偽密矣。實者視(示)〔人〕虛,不足者視(示)人有餘。以其有事起之則天下聽;以其无事安之則天下靜。名實相應則定,名實不相應則靜(爭)。勿(物)自正也,名自命也,事自定也。三名察則盡知請(情)偽而〔不〕惑矣。有國將昌,當罪先亡。

校詁版

論第六

人主者。天地之稽也。號令之所出也。為民之命也。不天天則失其神。不重地則失其根。不順四時之度而民疾。不處外內之位。不應動靜之化。則事窘於內而舉窘於外。八正皆失。與天地離。天天則得其神。重地則得其根。順四時之度而民不有疾。處外內之位。應動靜之化。則事得於內而舉得於外。八正不失。則與天地總矣。

天執一。明三。定二。建八正。行七法。然後施於四極。而四極之中無不聽命矣。蚑行喙息。扇飛蠕動。無不寧其心。而安其性。故而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天執一以明三。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極。度之稽也。月信生信死。進退有常。數之稽也。列星有數。而不失其行。信之稽也。天明三以定二。則壹晦壹明。壹陰壹陽。壹短壹長。天定二以建八正。則四時有度。動靜有位。而外內有處。

天建八正以行七法。明以正者。天之道也。適者。天度也。信者。天之期也。極而反者。天之性也。必者。天之命也。順正者。天之稽也。有常者。天之所以為物命也。此之謂七法。七法各當其名。謂之物。物各合於道者。謂之理。理之所在。謂之順。物有不合於道者。謂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謂之逆。逆順各自命也。則存亡興壞可知也。

強生威。威生惠。惠生正。正生靜。靜則平。平則寧。寧則素。素則精。精則神。至神之極。見知不惑。帝王者。執此道也。是以守天地之極。與天俱見。盡施於四極之中。執六柄以令天下。審三名以為萬事稽。察逆順以觀於霸王存亡之理。知虛實動靜之所為。達於名實相應。盡知情偽而不惑。然後帝王之道成。

六柄。一曰觀。二曰論。三曰動。四曰專。五曰變。六曰化。觀則知死生之國。論則知存亡興壞之所在。動則能破強興弱。專則不失韙非之分。變則伐死養生。化則能明德除害。六柄備則王矣。三名。一曰正名立而偃。二曰倚名廢而亂。三曰無名而強主滅。三名察則事有應矣。

動靜不時。種樹失地之宜。則天地之道逆矣。臣不親其主。下不親其上。百族不親其事。則內理逆矣。逆之所在。謂之死國。死國伐之。反此之謂順。順之所在。謂之生國。生國養之。逆順有理。則情偽密矣。實者示人虛。不足者示人有餘。以其有事。起之則天下聽。以其無事。安之則天下靜。名實相應則定。名實不相應則爭。名自命也。物自正也。事自定也。三名察則盡知情偽而不惑矣。有國將昌。當罪先亡。

亡論第七[编辑]

凡犯禁絕理,天誅必至。一國而服(備)六危者烕(滅),一國而服(備)三不辜者,死;廢令者,亡;一國而服(備)三壅者,亡地更君;一國之君而服(備)三凶者,禍反〔自〕及也。上洫(溢)者死,下洫(溢)者刑。德溥(薄)而功厚者隋(隳),名禁而不匡者死。抹(昧)利,襦傳,達刑,為亂首,為怨媒:此五者,禍皆反自及也。

守國而侍(恃)其地險者削,用國而侍(恃)其強者弱。興兵失理,所伐不當,天降二央(殃)。逆節不成,是胃(謂)得天;逆節果成,天將不盈其命而重其刑。贏極必靜,動舉必正。贏極而不靜,是胃(謂)失天;動舉而不正,〔是〕胃(謂)後命。大殺服民,僇(戮)降人,刑无罪,過(禍)皆反自及也。所伐當罪,其禍(福)五之;所伐不當,其禍什之。

國受兵而不知固守,下邪恒以地界為私者〔保〕。救人而弗能存,反為禍門,是胃(謂)危根。聲華實寡,危國亡土。夏起大土功,命曰絕理。犯禁絕理,天誅必至。

六危:一曰適(嫡)子父,二曰大臣主,三曰謀臣〔外〕其志,四曰聽諸侯之廢置,五曰左右比周以雍(壅)塞,六曰父兄黨以(拂)。〔六〕危不朕(勝),禍及於身。〔三〕不辜:一曰妄殺賢,二曰殺服民,三曰刑无罪:此三不辜。

三壅:內立(位)朕(勝)胃(謂)之塞,外立(位)朕(勝)胃(謂)之(拂);外內皆朕(勝)則君孤直(特)。以此有國,守不固,單(戰)不克。此胃(謂)一雍(壅)。從中令外〔謂之〕惑,從外令中胃(謂)之〔賊〕。外內遂靜(爭),則危都國:此胃(謂)二雍(壅)。一人擅主,命曰蔽光。從中外周,此胃(謂)重雍(壅)。外內為一,國乃更。此胃(謂)三雍(壅)。三凶:一曰好凶器,二曰行逆德,三曰縱心欲:此胃(謂)〔三凶〕。

〔昧〕天下〔之利〕,受天下之患;抹(昧)一國之利者,受一國之禍。約而倍之,胃(謂)之襦傳。伐當罪,見利而反,胃(謂)之達刑。上殺父兄,下走子弟,胃(謂)之亂首。外約不信,胃(謂)之怨媒。有國將亡,當〔罪復〕昌。

校詁版

亡論第七

凡犯禁絕理。天誅必至。一國而備六危者滅。一國而備三不辜者死。廢令者亡。一國而備三壅者。亡地更君。一國之君而備三凶者。禍反自及也。上溢者死。下溢者刑。德薄而功厚者隳。名禁而不匡者死。昧利。渝轉。達刑。為亂首。為怨媒。此五者。禍皆反自及也。

守國而恃其地險者削。用國而恃其強者弱。興兵失理。所伐不當。天降二殃。逆節不成。是謂得天。逆節果成。天將不盈其命而重其刑。贏極必靜。動舉必正。贏極而不靜。是謂失天。動舉而不正。是謂後命。大殺服民。戮賢人。刑無罪。禍皆反自及也。所伐當罪。其福五之。所伐不當。其禍什之。

國受兵而不知固守。下斜橫以地界為私者保。救人而弗能存。反為禍門。是謂犯禁。聲華實寡。危國亡土。夏起大土功。命曰絕理。犯禁絕理。天誅必至。六危。一曰嫡子父。二曰大臣主。三曰謀臣外其志。四曰聽諸侯之廢置。五曰左右比周以壅塞。六曰父兄黨以拂。六危不勝。禍及於身。三不辜。一曰妄殺賢。二曰殺服民。三曰刑無罪。此三不辜。

三壅。內位勝謂之塞。外位勝謂之拂。外內皆勝則君孤特。以此有國。守不固。戰不克。此謂一壅。從中令外謂之惑。從外令中謂之賊。外內遂爭。則危都國。此謂二壅。一人擅主。命曰蔽光。從中外周。此謂重壅。外內為一。國乃更。此謂三壅。三凶。一曰好凶器。二曰行逆德。三曰縱心欲。此謂三凶。

昧天下之利。受天下之患。昧一國之利者。受一國之禍。約而背之。謂之渝轉。伐當罪。見利而返。謂之達刑。上殺父兄。下走子弟。謂之亂首。外約不信。謂之怨媒。有國將亡。當罪復昌。

論約第八[编辑]

始於文而卒於武,天地之道也;四時有度,天地之李(理)也;日月星晨(辰)有數,天地之紀也。三時成功,一時刑殺,天地之道也;四時而定,不爽不代(忒),常有法式,〔天地之理也〕;一立一廢,一生一殺,四時代正,冬(終)而復始,〔人〕事之理也。

逆順是守,功洫(溢)於天,故有死刑。功不及天,退而无名;功合於天,名乃大成。人事之理也。順則生,理則成,逆則死,失〔則無〕名。伓(倍)天之道,國乃无主。无主之國,逆順相功(攻)。伐本隋(隳)功,亂生國亡。為若得天、亡地、更君;不循天常,不節民力,周遷而无功。養死伐生,命曰逆成。不有人僇(戮),必有天刑。逆節始生,慎毋〔先〕正,皮(彼)且自氐(抵)其刑。

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必審觀事之所始起,審其刑(形)名。刑(形)名已定,逆順有立(位),死生有分,存亡興壞有處,然後參之於天地之恒道,乃定禍福死生存亡興壞之所在。是故萬舉不失理,論天下无遺策。故能立天子,置三公,而天下化之:之胃(謂)有道。

校詁版

論約第八

始於文而卒於武。天地之道也。四時有度。天地之理也。日月星辰有數。天地之紀也。三時成功。一時刑殺。天地之道也。四時而定。不爽不忒。常有法式。天地之理也。一立一廢。一生一殺。四時代正。終而復始。人事之理也。

逆順是守。功溢於天。故有死刑。功不及天。退而無名。功合於天。名乃大成。人事之理也。順則生。理則成。逆則死。失則無名。倍天之道。國乃無主。無主之國。逆順相攻。伐本隳功。亂生國亡。為若失天。亡地更君。不循天常。不節民力。周遷而無功。養死伐生。命曰逆成。不有人戮。必有天刑。逆節始生。慎毋戡正。彼且自抵其刑。

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必審觀事之所始起。審其形名。形名已定。逆順有位。死生有分。存亡興壞有處。然後參之於天地之恒道。乃定禍福死生存亡興壞之所在。是故萬舉不失理。論天下無遺策。故能立天子。置三公。而天下化之。之謂有道。

名理第九[编辑]

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處於度之內而見於度之外者也。處於度之〔內〕者,不言而信;見於度之外者,言而不可易也。處於度之內者,靜而不可移也;見於度之外者,動而不可化也。靜而不移,動而不化,故曰神。神明者,見知之稽也。

有物始〔生〕,建於地而洫(溢)於天,莫見其刑(形),大盈冬(終)天地之間而莫知其名。莫能見知,故有逆成;物乃下生,故有逆刑,禍及其身。養其所以死,伐其所以生。伐其本而離其親,伐其與而〔敗其根〕。後必亂而卒於无名。

如燔如卒(淬),事之反也;如繇(由)如驕(矯),生之反也。凡物羣材(財),超長非恒者,其死必應之。三者皆動於度之外,而欲成功者也,功必不成,禍必反〔自及也〕。以剛為柔者栝(活),以柔為剛者伐。重柔者吉,重剛者烕(滅)。若(諾)者言之符也,已者言之絕也。已若(諾)不信,則知大惑矣。已若(諾)必信,則處於度之內也。

天下有事,必審其名。名〔理者〕循名廄(究)理之所之,是必為福,非必為(災)。是非有分,以法斷之;虛靜謹聽,以法為符。審察名理冬(終)始,是胃(謂)廄(究)理。唯公无私,見知不惑,乃知奮起。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見正道循理,能與曲直,能與冬(終)始。故能循名廄(究)理。刑(形)名出聲,聲實調和。禍災廢立,如景(影)之隋(隨)形,如向(響)之隋(隨)聲,如衡之不臧(藏)重與輕。故唯執道者能虛靜公正,乃見〔正道〕,乃得名理之誠。

亂積於內而稱失於外者伐,亡刑(形)成於內而舉失於外者烕(滅),逆則上洫(溢)而不知止者亡。國舉襲虛,其事若不成,是胃(謂)得天;其若果成,身必无名。重逆〔以荒〕,守道是行,國危有央(殃)。兩逆相功(攻),交相為央(殃),國皆危亡。

校詁版

名理第九

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處於度之內而見於度之外者也。處於度之內者。不言而信。見於度之外者。言而不可易也。處於度之內者。靜而不可移也。見於度之外者。動而不可化也。靜而不移。動而不化。故曰神。神明者。見知之稽也。

有物始生。建於地而溢於天。莫見其形。大盈終天地之間而莫知其名。莫能見知。故有逆成。物乃下生。故有逆刑。禍及其身。養其所以死。伐其所以生。伐其本而離其親。伐其與而敗其根。後必亂而卒於無名。

如蕃如倅。事之反也。如遙如驕。生之反也。凡萬物羣材。超長非恒者。其死必應之。三者皆動於度之外。而欲成功者也。功必不成。禍必反自及也。以剛為柔者活。以柔為剛者伐。重柔者吉。重剛者滅。諾者言之許也。已者言之絕也。已諾不信。則知大惑矣。已諾必信。則處於度之內也。

天下有事。必審其名。名理者。循名究理之所之。是必為福。非必為災。是非有分。以法斷之。虛靜謹聽。以法為符。審察名理終始。是謂究理。唯公無私。見知不惑。乃知奮起。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見正道循理。能舉曲直。能舉終始。故能循名究理。形名出聲。聲實調和。福災廢立。如影之隨形。如響之隨聲。如衡之不藏重與輕。故唯執道者能虛靜公正。乃見正道。乃得名理之誠。

亂積於內而稱失於外者伐。亡形成於內而舉失於外者滅。逆則上溢而不知止者亡。國舉襲虛。其事若不成。是謂得天。其若果成。身必無名。重逆以荒。守道是行。國危有殃。兩逆相攻。交相為殃。國皆危亡。

十大經[编辑]

立命第一[编辑]

昔者黃宗,質始好信,作自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達自中,前參後參,左參右參,踐立(位)履參,是以能為天下宗。「吾受命於天,定立(位)於地,成名於人。唯余一人〔德〕乃肥(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國置君、三卿。數日、磿(曆)月、計歲,以當日月之行。允地廣裕,吾類天大明。」

「吾畏天愛地親〔民〕,〔立〕无命,執虛信。吾畏天愛〔地〕親民,立有命,執虛信。吾愛民而民不亡,吾愛地而地不兄(荒),吾受民〔而民不〕死。吾位不〔失〕。吾句(苟)能親親而興賢,吾不遺亦至矣。」

校詁版

立命第一

昔者黃宗。質始好信。作自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達自中。前參後參。左參右參。踐位履參。是以能為天下宗。吾受命於天。定位於地。成名於人。唯余一人德乃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國置君。三卿。數日。曆月。計歲。以當日月之行。吾允地廣裕。類天大明。

吾畏天愛地親民。立有命。執虛信。吾愛民而民不亡。吾愛地而地不荒。吾受民而民不死。吾位不失。吾苟能親親而興賢。吾不遺亦至矣。

觀第二[编辑]

〔黃帝〕令力黑浸行伏匿,周留(流)四國,以觀无恒,善之法則,力黑視象,見黑則黑,見白則白。地〔之所德則善,天之所刑〕則亞(惡)。人則視(鏡):人靜則靜,人作則作。力黑已布制建極,〔而正之。力黑〕曰:天地已成而民生,逆順无紀,德瘧(虐)无刑,靜作无時,先後無名。今吾欲得逆順之〔紀,德虐之刑,靜作之時〕,以為天下正,靜作之時,因而勒之,為之若何?

黃帝曰:群群(混混)〔沌沌,窈窈冥冥〕為一囷。无晦无明,未有陰陽。陰陽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為兩,分為陰陽,離為四〔時〕,〔柔剛相成,萬物乃生,德虐之行〕,因以為常。其明者以為法,而微道是行。行法循〔道,是為〕牝牡。牝牡相求,會剛與柔。柔剛相成,牝牡若刑(形)。下會於地,上會於天。得天之微,時若〔者時而恒者恒,地因而養之〕;寺(恃)地氣之發也,乃夢(萌)者夢(萌)而茲(孳)者茲(孳),天因而成之。弗因則不成,〔弗〕養則不生。夫民之生也,規規生食與繼。不會不繼,无與守地;不食不人,无與守天。

是〔故有〕贏陰布德,〔重陽長,晝氣開〕民功者,所以食之也;宿陽脩刑,童(重)陰長,夜氣閉地繩(孕)者,〔所〕以繼之也。不靡不黑,而正之以刑與德。春夏為德,秋冬為刑。先德後刑以養生。姓生已定,而適(敵)者生爭,不諶不定。凡諶之極,在刑與德。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當,而盈〔絀〕无匡。

夫是故使民毋人埶(執),舉事毋陽察,力地毋陰敝。陰敝者土芒(荒),陽察者奪光,人埶(執)者摐(縱)兵。是故為人主者,時(適)三樂,毋亂民功,毋逆天時。然則五穀溜孰(熟),民〔乃〕蕃茲(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天因而成之。夫并(秉)時以養民功,先德後刑,順於天。其時贏而事絀,陰節復次,地尤復收。正名脩(修)刑,執(蟄)虫不出,雪霜復清,孟穀乃蕭(肅),此(災)〔乃〕生,如此者舉事將不成。其時絀而事贏,陽節復次,地尤不收。正名施(弛)刑,執(蟄)虫發聲,草苴復榮,已陽而有(又)陽,重時而无光,如此者舉事將不行。

天道已既,地物乃備。散流鄉成,聖人之事。聖人不巧,時反是守。優未(昧)愛民,與天同道。聖人正以侍(待)之,靜以須人。不達天刑,不襦不傳。當天時,與之皆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校詁版

觀第二

黃帝令力黑潛行伏匿。周流四國。以觀無恒。善之法則。力黑視象。見黑則黑。見白則白。地之所德則善。天之所刑則惡。人示則鏡。人靜則靜。人作則作。力黑已布制建極。而正之。力黑曰:天地已成而民生。逆順無紀。德虐無刑。靜作無時。先後無名。今吾欲得逆順之紀。德虐之刑。靜作之時。先後之名。以為天下正。因而勒之。為之若何。

黃帝曰:混混沌沌。窈窈冥冥。為一囷。無晦無明。未有陰陽。陰陽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為兩。分為陰陽。離為四時。剛柔相成。萬物乃生。德虐之行。因以為常。其明者以為法。而微道是行。行法循道。是為牝牡。牝牡相求。會剛與柔。柔剛相成。牝牡若形。下會於地。上會於天。得天之微。若時者時而恒者恒。地因而養之。恃地氣之發也。乃萌者萌而孳者孳。天因而成之。弗因則不成。弗養則不生。夫民之生也。瞡瞡性食與繼。不會不繼。無與守地。不食不人。無與守天。

是故贏陰布德。重陽長。晝氣開民功者。所以食之也。宿陽脩刑。重陰長。夜氣閉地孕者。所以繼之也。不縻不纆。而正之以刑與德。春夏為德。秋冬為刑。先德後刑以養生。姓生已定。而敵者生爭。不戡不定。凡戡之極。在刑與德。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當。而盈絀無枉。

夫是故使民毋人執。舉事毋陽察。力地毋陰敝。陰敝者土荒。陽察者奪光。人執者撞兵。是故為人主者。時適三樂。毋亂民功。毋逆天時。然則五穀秀熟。民乃蕃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天因而成之。夫秉時以養民功。先德後刑。順於天。其時贏而事絀。陰節愎次。地氣復收。正名修刑。蟄蟲不出。雪霜復凊。孟穀乃肅。此災乃生。如此者舉事將不成。其時絀而事贏。陽節愎次。地氣不收。正名弛刑。蟄蟲發聲。草苴復榮。已陽而又陽。重時而無光。如此者舉事將不行。

天道已既。地物乃備。散流相成。聖人之事。聖人不巧。時反是守。優昧愛民。與天同道。聖人正以待之。靜以須人。不達天刑。不渝不轉。當天時。與之皆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五政第三[编辑]

黃帝問閹冉曰:吾欲布施五正(政),焉止焉始?對曰:始在於身,中有正度,后及外人。外內交(接),乃正於事之所成。黃帝曰:吾既正既靜,吾國家(愈)不定。若何?對曰:后中實而外正,何〔患〕不定?左執規,右執柜(矩),何患天下?男女畢迵(同),何患於國?五正(政)既布,以司五明。左右執規,以寺(待)逆兵。

黃帝曰:吾身未自知,若何?對曰:后身未自知,乃深伏於淵,以求內刑。內刑已得,后〔乃〕自知屈其身。黃帝曰:吾欲屈吾身,屈吾身若何?對曰:道同者,其事同;道異者,其事異。今天下大爭,時至矣,后能慎勿爭乎?黃帝曰:勿爭若何?對曰:怒者血氣也,爭者脂膚也。怒若不發,浸廩是為癰疽。后能去四者,枯骨何能爭矣。黃帝於是辤其國大夫,上於博望之山,談臥三年以自求也。單(戰)才(哉),閹冉乃上起黃帝曰:可矣。夫作爭者凶,不爭〔者〕亦无成功。何不可矣?

黃帝於是出其鏘鉞,奮其戎兵,身提鼓鞄(枹),以禺(遇)之(蚩)尤,因而禽(擒)之。帝箸之明(盟),明(盟)曰:反義逆時,其刑視之(蚩)尤。反義伓(倍)宗,其法死亡以窮。

校詁版

五政第三

黃帝問閹冉曰:吾欲布施五政。焉止焉始。對曰:始在於身。中有正度。後及外人。外內交接。乃止於事之所成。黃帝曰:吾既正既靜。吾國家愈不定。若何。對曰:后中實而外正。何患不定。左執規。右執矩。何患天下。男女畢同。何患於國。五政既布。以司五名。左右執規。以待逆兵。

黃帝曰:吾身未自知。若何。對曰:后身未自知。乃深伏於淵。以求內刑。內刑已得。后乃自知屈其身。黃帝曰:吾欲屈吾身。屈吾身若何。對曰:道同者。其事同。道異者。其事異。今天下大爭。時至矣。后能慎勿爭乎。黃帝曰:勿爭若何。對曰:怒者血氣也。爭者脂膚也。怒若不發。浸淫是為癕疽。后能去四者。枯骨何能爭矣。黃帝於是辤其國大夫。上於博望之山。惔臥三年以自求也。戰哉。閹冉乃上起黃帝曰:可矣。夫作爭者凶。不爭者亦無成功。何不可矣。

黃帝於是出其斨鉞。奮其戎兵。身提鼓枹。以遇蚩尤。因而擒之。帝箸之盟。盟曰:反義逆時。其刑視蚩尤。反義倍宗。其法死亡以窮。

果童第四[编辑]

黃帝〔問四〕輔曰: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為之若何?果童對曰:不險則不可平,不諶則不可正。觀天於上,視地於下,而稽之男女。夫天有〔恒〕幹,地有恒常。合〔此幹〕常,是以有晦有明,有陰有陽。夫地有山有澤,有黑有白,有美有亞(惡)。地俗德以靜,而天正名以作。靜作相養,德瘧(虐)相成。兩若有名,相與則成。陰陽備物,化變乃生。

有〔任一則〕重,任百而輕。人有其中,物又(有)其刑(形),因之若成。黃帝曰:夫民卬(仰)天而生,侍(待)地而食,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誰敵(適)繇(由)始?對曰:險若得平,諶〔若得正〕,〔貴〕賤必諶,貧富又(有)等。前世法之,後世既隕,由果童始。果童於是衣褐而穿,負并(缾)而巒,營行氣(乞)食,周流四國,以視(示)貧賤之極。

校詁版

果童第四

黃帝問四輔曰: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為之若何。果童對曰:不嚴則不可平。不戡則不可正。觀天於上。視地於下。而稽之男女。夫天有恒幹。地有恒常。合此幹常。是以有晦有明。有陰有陽。夫地有山有澤。有黑有白。有美有惡。地育德以靜。而天正名以作。靜作相養。德虐相成。兩若有名。相與則成。陰陽備物。化變乃生。

有任一則重。任百則輕。人有其才。物有其形。因之若成。黃帝曰:夫民仰天而生。恃地而食。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誰適由始。對曰:嚴若得平。戡若得正。貴賤必審。貧富有等。前世法之。後世既隕。由果童始。果童於是衣褐而穿。負缾而灓。營行乞食。周流四國。以示貧賤之極。

正亂第五[编辑]

力黑問〔於太山之稽曰:〕蚩尤□□□驕〔溢〕陰謀,陰謀□□□□□□□□□□高陽,〔為〕之若何?太山之稽曰:子勿患也。夫天行正信,日月不處。啟然不台(怠),以臨天下。民生有極,以欲涅(淫)洫(溢)〔即〕失。豐而〔為殺〕,〔加〕而為既,予之為害,致而為費,緩而為〔衰〕。憂桐(恫)而宭(窘)之,收而為之咎;累而高之,部(踣)而弗救也。將令之死而不得悔。子勿患也。

力黑曰:單(戰)數盈六十而高陽未夫。涅(淫)〔溢〕蚤(早)〔服〕,〔名〕曰天佑。天佑而弗戒,天地一也。為之若何?〔太〕山之稽曰:子勿言佑,交為之備。〔吾〕將因其事,盈其寺,軵(拊)其力,而投之殆。子勿言也。上人正一,下人靜之;正以侍(待)天,靜以須人。天地立名,〔萬物〕自生,以隋(隨)天刑。天刑不(僨),逆順有類。勿驚〔勿〕戒,其逆事乃始。吾將遂是其逆而僇(戮)其身,更置六直而合以信。事成勿發,胥備自生。我將觀其往事之卒而朵焉,寺(待)其來〔事〕之遂刑(形)而私(和)焉。壹朵壹禾(和),此天地之奇也。以其民作而自戲也,吾或使之自靡也。

單(戰)盈才(哉),大(太)山之稽曰:可矣。於是出其鏘鉞,奮其戎兵。黃帝身禺(遇)之(蚩)尤,因而(擒)之。(剝)其〔皮〕革以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賞。(剪)其髮而建之天,名曰之(蚩)尤之(旌)。充其胃以為鞫(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腐其骨肉,投之苦酭(醢),使天下(歃)之。

上帝以禁。帝曰:毋乏吾禁,毋留(流)吾酭(醢),毋亂吾民,毋絕吾道。止(乏)禁,留(流)酭(醢),亂民,絕道,反義逆時,非而行之,過極失當,擅制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興兵,視之(蚩)尤共工。屈其脊,使甘其(俞),不死不生,(慤)為地(楹)。帝曰:謹守吾正名,毋失吾恒刑,以視(示)後人。

校詁版

正亂第五

力黑問於太山之稽曰:蚩尤驕溢陰謀。陰謀高陽。為之若何。太山之稽曰:子勿患也。夫天行正信。日月不處。啟然不怠。以臨天下。民生有極。以欲淫溢。淫溢即失。豐而為殺。加而為既。予之為害。致而為費。緩而為衰。優桐而君之。收而為之咎。累而高之。踣而弗救也。將令之死而不得悔。子勿患也。

力黑曰:戰數盈六十而高陽未夫。淫溢早服。名曰天佑。天佑而弗悈。天地一也。為之若何。太山之稽曰:子勿言佑。交為之備。吾將因其事。盈其志。拊其力。而投之慝。子勿言也。上人正之。下人靜之。正以待天。靜以須人。天地立名。萬物自生。以隨天刑。天刑不僨。逆順有類。勿驚勿悈。其逆事乃治。吾將遂是其逆而戮其身。更置六相而合以信。事成勿發。胥斃自生。我將觀其往事之卒而朵焉。待其來事之遂而和焉。壹朵壹和。此天地之奇也。以其民作而自陒也。吾或使之自靡也。

戰贏哉。太山之稽曰:可矣。於是出其斨鉞。奮其戎兵。黃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剝其皮革以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賞。剪其髮而建之天。名曰之蚩尤之旌。充其胃以為鞠。使人蹋之。多中者賞。腐其骨肉。投之苦醢。使天下歃之。

上帝以禁。帝曰:毋乏吾禁。毋流吾醢。毋亂吾民。毋絕吾道。乏禁。流醢。亂民。絕道。反義逆時。非而行之。過極佚當。擅制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興兵。視蚩尤共工。屈其脊。使鉗其俞。慤為地楹。帝曰:謹守吾正名。毋失吾恒刑。以示後人。

姓爭第六[编辑]

高陽問力黑曰:天地〔已〕成,黔首乃生。莫循天德,謀相復(覆)頃(傾)。吾甚患之,為之若何?力黑對曰:勿憂勿患,天制固然。天地已定,規(蚑)僥(蟯)畢掙(爭)。作爭者凶,不爭亦毋(無)以成功。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則不失所守。天地已成,黔首乃生。胜(姓)生已定,敵者生爭,不諶不定。凡諶之極,在刑與德。

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當。望失其當,環視其央(殃)。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繆(穆)繆(穆)天刑,非德必頃(傾)。刑德相養,逆順若成。刑晦而德明,刑陰而德陽,刑微而德章(彰)。其明者以為法,而微道是行。

明明至微,時反(返)以為幾(機)。天道環〔周〕,於人反為之客。爭(靜)作得時,天地與之。爭不衰,時靜不靜,國家不定。可作不作,天稽環周,人反為之〔客〕。靜作得時,天地與之;靜作失時,天地奪之。

夫天地之道,寒涅(熱)燥濕,不能并立。剛柔陰陽,固不兩行。兩相養,時相成。居則有法,動作循名,其事若易成。若夫人事則无常,過極失當,變故易常;德則无有,昔(措)刑不當。居則无法,動作爽名,是以僇(戮)受其刑。

校詁版

姓爭第六

高陽問力黑曰:天地已成。黔首乃生。莫循天德。謀相覆傾。吾甚患之。為之若何。力黑對曰:勿憂勿患。天制固然。天地已定。蚑蟯畢爭。作爭者凶。不爭亦無以成功。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則不失所守。天地已成。黔首乃生。姓生已定。敵者生爭。不戡不定。凡戡之極。在刑與德。

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當。望失其當。環示其殃。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穆穆天刑。非德必傾。刑德相養。逆順若成。刑晦而德明。刑陰而德陽。刑微而德彰。其明者以為法。而微道是行。

明明至微。時返以為機。天道環周。於人反為之客。靜作得時。天地與之。爭不衰。時靜不靜。國家不定。可作不作。天稽環周。人反為之客。靜作得時。天地與之。靜作失時。天地奪之。

夫天地之道。寒熱燥濕。不能並立。剛柔陰陽。固不兩行。兩相養。時相成。居則有法。動則循名。其事若易成。若夫人事則無常。過極佚當。變故易常。德則無有。措刑不當。居則無法。動則爽名。是以戮受其刑。

雌雄節第七[编辑]

皇后屯磿(歷)吉凶之常,以辯(辨)雌雄之節,乃分禍福之鄉(向)。憲敖(傲)驕居(倨),是胃(謂)雄節;□□共(恭)驗(儉),是胃(謂)雌節。夫雄節者,浧之徒也。雌節者,兼之徒也。夫雄節以得,乃不為福;雌節以亡,必得將有賞。夫雄節而數得,是胃(謂)積英(殃);凶憂重至,幾於死亡。雌節而數亡,是胃(謂)積德,慎戒毋法,大祿將極。

凡彼禍難也,先者恒凶,後者恒吉。先而不凶者,是恒備雌節存也。後〔而不吉者,是〕恒備雄節存也。先亦不凶,後亦不凶,是恒備雌節存也。先亦不吉,後亦不吉,是恒備雄節存也。

凡人好用雄節,是胃(謂)方(妨)生。大人則毀,小人則亡。以守不寧,以作事〔不成。以求不得,以戰不〕克。厥身不壽,子孫不殖。是胃(謂)凶節,是胃(謂)散德。凡人好用〔雌節〕,是胃(謂)承祿。富者則昌,貧者則穀。以守則寧,以作事則成。以求則得,以單(戰)則克。厥身〔則壽,子孫則殖。是謂吉〕節,是胃(謂)絝德。故德積者昌,〔殃〕積者亡。觀其所積,乃知〔禍福〕之鄉(向)。

校詁版

雌雄節第七

皇后洞歷吉凶之祥。以辨雌雄之節。乃分禍福之嚮。顯傲驕倨。是謂雄節。委燮恭儉。是謂雌節。夫雄節者。盈之徒也。雌節者。謙之徒也。夫雄節以得。乃不為福。雌節以亡。必將有賞。夫雄節而數得。是謂積殃。凶憂重至。幾於死亡。雌節而數亡。是謂積德。慎戒毋法。大祿將極。

凡彼禍福也。先者恒凶。後者恒吉。先而不凶者。恒備雌節存也。後而不吉者。是恒備雄節存也。先亦不凶。後亦不凶。是恒備雌節存也。先亦不吉。後亦不吉。是恒備雄節存也。

凡人好用雄節。是謂妨生。大人則毀。小人則亡。以守不寧。以作事不成。以求不得。以戰不克。厥身不壽。子孫不殖。是謂凶節。是謂散德。凡人好用雌節。是謂承祿。富者則昌。貧者則穀。以守則寧。以作事則成。以求則得。以戰則克。厥身則壽。子孫則殖。是謂吉節。是謂洿德。故德積者昌。殃積者亡。觀其所積。乃知禍福之嚮。

兵容第八[编辑]

兵不刑天,兵不可動;不法地,兵不可昔(措);刑法不人,兵不可成。參〔於天地,稽之聖人。人自生〕之,天地刑(形)之,聖人因而成之。聖人之功,時為之庸,因時秉〔宜〕,是必有成功。聖人不達刑,不襦傳。因天時,與之皆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天固有奪有予,有祥〔福至者也而〕弗受,反隋(隨)以央(殃)。三遂絕從,兵无成功。三遂絕從,兵有成〔功〕。□不鄉(饗)其功,環(還)受其央(殃)。國家有幸,當者受央(殃);國家无幸,有延其命。茀茀陽陽,因民之力,逆天之極,有(又)重有功,其國家以危,社稷以匡,事无成功,慶且不鄉(饗)其功。此天之道也。

校詁版

兵容第八

兵不刑天。兵不可動。不法地。兵不可措。不法人。兵不可成。參於天地。稽之聖人。人自生之。天地刑之。聖人因而成之。聖人之功。時為之用。因時秉宜。兵必有成功。聖人不達刑。不渝轉。因天時。與之皆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天固有奪有予。有祥福至者也而弗受。反隨以殃。三隧絕從。兵無成功。三隧務從。兵有成功。不饗其功。還受其殃。國家有幸。當者受殃。國家無幸。有延其命。沸沸湯湯。因民之力。逆天之極。又重有功。其國家以危。社稷以匡。事無成功。慶且不饗其功。此天之道也。

成法第九[编辑]

黃帝問力黑:唯余一人兼有天下,滑(猾)民將生,年(佞)辯用知(智),不可法組,吾恐或用之以亂天下。請問天下有成法可以正民者?力黑曰:然。昔天地既成,正若有名,合若有刑(形)。〔乃〕以守一名。上拴之天,下施之四海。吾聞天下成法,故曰不多,一言而止。循名復一,民无亂紀。

黃帝曰:請問天下猷(猶)有一虖(乎)?力黑曰:然。昔者皇天使馮(鳳)下道一言而止。五帝用之,以朳(扒)天地,〔以〕楑(揆)四海,以壞(懷)下民,以正一世之士。夫是故毚(讒)民皆退,賢人減(咸)起,五邪乃逃,年(佞)辯乃止,循名復一,民无亂紀。

黃帝曰:一者,一而已乎?其亦有長乎?力黑曰:一者,道其本也,胡為而无長?〔凡有〕所失,莫能守一。一之解,察於天地;一之理,施於四海。何以知紃之至,遠近之稽?夫唯一不失,一以騶(趨)化,少以知多。夫達望四海,困極上下,四鄉(向)相枹(抱),各以其道。夫百言有本,千言有要,萬〔言〕有蔥(總)。萬物之多,皆閱一空。夫非正人也,孰能治此?罷(彼)必正人也,乃能操正以正奇,握一以知多,除民之所害,而寺(持)民之所宜。(總)凡守一,與天地同極,乃可以知天地之禍福。

校詁版

成法第九

黃帝問力黑:唯余一人。兼有天下。猾民將生。佞辯用智。不可廢沮。吾恐或用之以亂天下。請問天下有成法可以正民者。力黑曰:然。昔天地既成。正若有名。合若有形。乃以守一名。上淦之天。下施之四海。吾聞天下成法。故曰不多。一言而已。循名復一。民無亂紀。

黃帝曰:請問天下猶有一乎。力黑曰:然。昔者皇天使風下道一言而已。五帝用之。以八天地。以揆四海。以懷下民。以正一世之士。夫是故讒民皆退。賢人咸起。五邪乃逃。佞辯乃止。循名復一。民無亂紀。

黃帝曰:一者。一而已乎。其亦有長乎。力黑曰:一者。道其本也。胡為而無長。凡有所失。莫能守一。一之解。察於天地。一之理。施於四海。何以知一之至。遠近之稽。夫唯一不失。一以趨化。少以知多。夫達望四海。困極上下。四向相抱。各以其道。夫百言有本。千言有要。萬言有總。萬物之多。皆閱一孔。夫非正人也。孰能治此。彼必正人也。乃能操正以正奇。握一以知多。除民之所害。而持民之所宜。抱凡守一。與天地同極。乃可以知天地之禍福。

三禁第十[编辑]

行非恒者,天禁之;爽事,地禁之;失令者,君禁之。三者既脩,國家幾矣。地之禁,不〔墮〕高,不增下;毋服川,毋逆土;毋逆土功,毋壅民明。

進不氐,立不讓,俓(徑)遂凌節,是胃(謂)大凶。人道剛柔,剛不足以,柔不足寺(恃)。剛強而虎質者丘,康沉而流面(湎)者亡;憲古章物不實者死,專利及削浴(谷)以大居者虛。

天道壽壽,番(播)於下土,施於九州。是故王公慎令,民知所(由)。天有恒日,民自則之。爽則損命,環(還)自服之。天之道也。

校詁版

三禁第十

行非恒者。天禁之。爽事。地禁之。失令者。君禁之。三者既修。國家幾矣。地之禁。不墮高。不增下。毋服川。毋逆土。毋逆土功。毋壅民明。

進不底。立不讓。徑遂陵節。是謂大凶。人道剛柔。剛不足以。柔不足恃。剛強而虎質者拒。康沈而流湎者亡。憲古章物不實者死。專利及削谷以大居者墟。

天道踧踧。播於下土。施於九州。是故王公慎令。民知所由。天有恒日。民自則之。爽則損命。還自服之。天之道也。

本伐第十一[编辑]

諸(儲)庫臧(藏)兵之國,皆有兵道。世兵道三:有為利者,有為義者,有行忿者。所胃(謂)為利者,見〔生民有〕飢,國家不叚(暇),上下不當,舉兵而(誅)之,唯(雖)无大利,亦无大害焉。

所胃(謂)為義者,伐亂禁暴,起賢廢不宵(肖),所胃(謂)義也。〔義〕者,眾之所死也。是故以國(攻)天下,萬乘〔之〕主□□希不自此始,鮮能冬(終)之;非心之恒也,窮而反(返)矣。

所胃(謂)行忿者,心唯(雖)忿,不能徒怒,怒必有為也。成功而无以求也,即兼始逆矣,非道也。

道之行也,(由)不得已。(由)不得已,則无窮。故〔丐〕者,摭者〔也〕;禁者,使者也:是以方行不留。

校詁版

本伐第十一

諸庫藏兵之國。皆有兵道。世兵道三。有為利者。有為義者。有行忿者。所謂為利者。見生民有饑。國家不暇。上下不當。舉兵而烖之。雖無大利。亦無大害焉。

所謂為義者。伐亂禁暴。起賢廢不肖。所謂義也。義者。眾之所死也。是故以一國攻天下。萬乘之主併兼希不自此始。鮮能終之。非心之恒也。窮而反矣。

所謂行忿者。心雖忿。不能徒怒。怒必有為也。成功而無以求也。即兼始逆矣。非道也。

道之行也。由不得已。由不得已。則無窮。故丐者。摭者也。禁者。使者也。是以方行不留。

前道第十二[编辑]

聖〔人〕舉事也,闔(合)於天地,順於民,羊(祥)於鬼神,使民同利,萬夫賴之,所胃(謂)義也。身載於前,主上用之,長利國家社稷,世利萬夫百生(姓)。天下名軒執〔國〕士於是虛。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國者,國士也。是故君子卑身以從道,知(智)以辯之,強以行之,責道以並世,柔身以寺(待)時。王公若知之,國家之幸也。

國大人眾,強國也。〔若〕身載於後,〔主上不用之,則利國家社稷、萬夫百姓。王公〕而不〔知之,乃國家之不〕幸也。故王者不以幸治國,治國固有前道:上知天時,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善陰陽□□□□□□□□□□□□□□□□□□□□□,〔名〕正者治,名奇者亂。正名不奇,奇名不立。正道不台(殆),可後可始。乃可小夫,乃可國家。小夫得之以成,國家得之以寧。小國得之以守其野,大國〔得之以〕并兼天下。

道有原而无端,用者實,弗用者空。合之而涅於美,循之而有常。古之堅(賢)者,道是之行。知此道,地且天,鬼且人。以居軍〔強〕,以居國其國昌。古之賢者,道是之行。

校詁版

前道第十二

聖人舉事也。合於天地。順於民。祥於鬼神。使民同利。萬夫賴之。所謂義也。身載於前。主上用之。長利國家社稷。世利萬夫百姓。天下名軒執國士於是虛。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國者。國士也。是故君子卑身以從道。智以辨之。強以行之。責道以并世。柔身以待時。王公若知之。國家之幸也。

國大人眾。強國也。若身載於後。主上不用之。則不利國家社稷。萬夫百姓。王公而不知之。乃國家之不幸也。故王者不以幸倖治國。治國固有前道。上知天時。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善陰陽名正者治。名倚者亂。正名不奇。倚名不立。正道不殆。可後可始。乃可小夫。乃可國家。小夫得之以成。國家得之以寧。小國得之以守其野。大國得之以併兼天下。

道有原而無端。用則實。弗用則窾。合之而涅於美。循之而有常。古之賢者。道是之行。知此道。地宜天。鬼宜人。以居軍強。以居國其國昌。古之賢者。道是之行。

行守第十三[编辑]

天有恒榦,地有恒常,與民共事,與神同〔光〕。驕洫(溢)好爭,陰謀不羊(祥),刑於雄節,危於死亡。奪之而无予,其國乃不遂亡。近則將之,遠則行之。逆節夢(萌)生,其誰骨(肯)當之。天亞(惡)高,地亞(惡)廣,人亞(惡)荷(苛)。高而不已,天闕土(之);廣而不已,地將絕之;苛而不已,人將殺之。

有人將來,唯目之瞻。言之壹,行之壹,得而勿失。〔言〕之采,行之巸(熙),得而勿以。是故言者心之符〔也〕,色者心之華也,氣者心之浮也。有一言,无一行,胃(謂)之誣。故言寺首,行志(識)卒。直木伐,直人殺。无刑(形)无名,先天地生,至今未成。

校詁版

行守第十三

天有恒幹。地有恒常。與民共事。與神同光。驕溢好爭。陰謀不祥。刑於雄節。危於死亡。奪之而無予。其國乃不遂亡。近則將之。遠則行之。逆節萌生。其誰肯當之。天惡高。地惡廣。人惡苛。高而不已。天將蹶之。廣而不已。地將絕之。苛而不已。人將殺之。

有人將來。唯目瞻之。言之壹。行之壹。得而勿失。言之采。行之枲。得而勿以。是故言者心之符也。色者心之華也。氣者心之浮也。有一言。無一行。謂之誣。故言持首。行持卒。直木伐。直人殺。無形無名。先天地生。至今未成。

順道第十四[编辑]

黃帝問力黑曰:大(庭)氏之有天下也,不辨陰陽,不數日月,不志(識)四時,而天開以時,地成以財。其為之若何?力黑曰:大(庭)之有天下也,安徐正靜,柔節先定。(宛)濕共(恭)僉(儉),卑約主柔,常後而不失(體)。正信以仁,茲(慈)惠以愛人,端正勇,弗敢以先人。

中請(情)不(絿),執一毋求。刑於女節,所生乃柔。〔故安靜〕正德,好德不爭。立於不敢,行於不能。單(戰)視(示)不敢,明埶不能。守弱節而堅之,胥雄節之窮而因之。若此者其民勞不〔僈〕,飢不飴〔怠〕,死不宛(怨)。

不廣(曠)其眾,不為兵邾,不為亂首,不為宛(怨)謀(媒),不陰謀,不擅斷疑,不謀削人之野,不謀劫人之宇。慎案其眾,以隋(隨)天地之從。不擅作事,以寺(待)逆節所窮。

見地奪力,天逆其時,因而飾(飭)之,事環(還)克之。若此者,單(戰)朕(勝)不報,取地不反,單(戰)朕(勝)於外,福生於內,用力甚少,名聲章名,順之至也。

校詁版

順道第十四

黃帝問力黑曰:大庭氏之有天下也。不辨陰陽。不數日月。不志四時。而天開以時。地成以財。其為之若何。力黑曰:大庭之有天下也。安徐正靜。柔節先定。委燮恭儉。卑約主柔。常後而不先。體正信以仁。慈惠以愛人。端正象。弗敢以先人。

中靜不流。執一毋求。刑於女節。所主乃柔。故安靜正德。好德不爭。立於不敢。行於不能。戰示不敢。明執不能。守弱節而堅之。胥雄節之窮而因之。若此者其民勞不僈。飢不怠。死不怨。

不曠其眾。不為兵主。不為亂首。不為怨媒。不陰謀。不擅斷疑。不謀削人之野。不謀劫人之宇。慎案其眾。以隨天地之從。不擅作事。以待逆節所窮。

俔地奪力。天逆其時。因而飭之。事還克之。若此者。戰勝不報。取地不反。戰勝於外。富生於內。用力甚少。名聲章明。順之至也。

名形第十五[编辑]

欲知得失,請(情)必審名察刑(形)。刑(形)恒自定,是我俞(愈)靜;事恒自(施),是我无為。靜翳不動,來自至,去自往。能一乎?能止乎?能毋有己,能自擇而尊理乎?(緥)也,毛(屯)也,其如莫存。萬物羣至,我无不能應。我不臧(藏)故,不挾陳。鄉(向)者已去,至者乃新。新故不翏,我有所周。

校詁版

名形第十五

欲知得失。請必審名察形。形恒自定。是我愈靜。事恒自施。是我無為。靜壹不動。來自至。去自往。能一乎。能止乎。能毋有己。能自釋而尊理乎。葆也。屯也。其如莫存。萬物羣至。我無不能應。我不藏故。不挾新。嚮者已去。至者乃新。新故不摎。我有所周。

[编辑]

道无始而有應。其未來也,无之;其已來,如之。有物將來,其刑(形)先之。建以其刑(形),名以其名。其言胃(謂)何?環□(刑)傷威,(弛)欲傷法,无隋(隨)傷道。數舉參(三)者,有身弗能葆(保),何國能守?

奇從奇,正從正。奇與正,恒不同廷。凡變之道,非益而損,非進而退:首變者凶。有義(儀)而義(儀)則不過,侍(恃)表而望則不惑,案法而治則不亂。聖人不為始,不剸(專)己;不豫謀,不棄時;不為得,不辭福。因天之則。失其天者死,欺其主者死,翟其上者危。心之所欲則志歸之,志之所欲則力歸之。故巢居者察風,穴處者知雨;憂存故也。憂之則□(存),安之則久;弗能令者弗能有。

帝者臣,名臣,其實師也;王者臣,名臣,其實友也;(霸)者臣,名臣也,其實〔賓也。危者〕臣,名臣也,其實庸也;亡者臣,名臣也,其實虜也。自光(廣)者人絕之,〔驕溢〕人者其生危、其死辱翳(也)。居不犯凶,困不擇時。不受祿者,天子弗臣也;祿泊(薄)者,弗與犯難。故以人之自為〔也,不以人之為我也〕。不士(仕)於盛盈之國,不嫁子於盛盈之家,不友〔驕倨慢〕易之〔人〕。

〔聖人〕不埶(執)偃兵,不埶(執)用兵;兵者不得已而行。知天之所始,察地之理,聖人麋論天地之紀,廣乎蜀(獨)見,〔卓乎〕蜀(獨)〔知〕,□〔乎〕蜀(獨)□,□〔乎〕蜀(獨)在。天子地方千里,諸侯百里,所以朕合之也。故立天子〔者,不〕使諸侯疑焉;立正敵(嫡)者,不使庶孽疑焉;立正妻者,不使婢(嬖)妾疑焉:疑則相傷,雜則相方。

時若可行,亟應勿言;〔時〕若未可,涂其門,毋見其端。天制寒暑,地制高下,人制取予。取予當,立為聖王;取予不當,流之死亡。天有環刑,反受其央(殃)。世恒不可擇(釋)法而用我,用我不可,是以生禍。有國存,天下弗能亡也;有國將亡,天下弗能存也。時極未至,而隱於德;既得其極,遠其德,淺〔致〕以力;既成其功,環(還)復其從,人莫能代。諸侯不報仇,不修佴(恥),唯〔義〕所在。

隱忌妒妹賊妾,如此者,下其等而遠其身;不下其等不遠其身,禍乃將起。內事不和,不得言外;細事不察,不得言〔大〕。利不兼,賞不倍;戴角者无上齒。提正名以伐,得所欲而止。實穀不華,至言不飾,至樂不笑。華之屬,必有實,實中必有覈(核),覈(核)中必有意。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牝有牡。誥誥作事,毋從我冬(終)始。雷〔以〕為車,隆隆以為馬。行而行,處而處。因地以為齎(資),因民以為師;弗因无(神)也。

宮室過度,上帝所亞(惡);為者弗居,唯(雖)居必路。減衣衾,泊(薄)棺椁(槨),禁也。疾役可發澤,禁也。草蓯(叢)可淺林,禁也。聚〔宮室〕隋(墮)高增下,禁也;大水至而可也。毋先天成,毋非時而榮。先天成則毀,非時而榮則不果。日為明,月為晦;昏而休,明而起。毋失天極,廏(究)數而止。強則令,弱則聽,敵者循繩而爭。行曾(憎)而索愛,父弗得子;行母(侮)而索敬,君弗得臣。有宗將興,如伐於〔川〕;有宗將壞,如伐於山。貞良而亡,先人餘央(殃);商(猖)闕(獗)而栝(活),先人之連(烈)。埤(卑)而正者增,高而倚者傰(崩)。

山有木,其實屯屯。虎狼為孟(猛)可揗,昆弟相居,不能相順。同則不肯,離則不能,傷國之神。〔神胡不〕來,胡不來相教順弟兄茲;昆弟之親,尚可易(哉)。天下有參(三)死:忿不量力死;耆(嗜)欲无窮死;寡不辟(避)眾死。毋籍(藉)賊兵,毋〔賚〕盜量(糧)。籍(藉)賊兵,〔賚〕盜量(糧);短者長,弱者強;贏縮變化,後將反(施)。弗同而同,舉而為同;弗異而異,舉而為異;弗為而自成,因而建事。

陽親而陰亞(惡),胃(謂)外其膚而內其勮。不有內亂,必有外客。膚既為膚,勮既為勮;內亂不至,外客乃卻。得焉者不受其賜,亡〔焉〕者不怨其〔非〕。〔夫〕天有明而不憂民之晦也,〔百〕姓辟(闢)其戶牖而各取昭焉;天无事焉。地有〔財〕而不憂民之貧也,百姓斬木(刈)新(薪)而各取富焉;地亦无事焉。諸侯有亂,正亂者失其理,亂國反行焉;其時未能也,至其子孫必行焉。故曰:制人而失其理,反制焉。

生人有居,〔死〕人有墓。令不得與死者從事。惑而極(亟)反(返),〔失〕道不遠。臣有兩位者,其國必危;國若不危,君臾存也。失君必危,失君不危者,臣故(佐)也。子有兩位者,家必亂;家若不亂,親臾存也。〔失親必〕危,失親不亂,子故(佐)也。不用輔佐之助,不聽聖慧之慮,而侍(恃)其城郭之固,古(怙)其勇力之禦,是胃(謂)身薄;身薄則貸(殆),以守不固,以單(戰)不克。兩虎相爭,奴(駑)犬制其餘。

善為國者,大(太)上无刑,其〔次〕正法,〔其〕下鬬果訟果,大(太)上不鬬不訟有(又)不果。〔夫〕大(太)上爭於〔化〕,其次爭於明,其下(救)患禍。寒時而獨暑,暑時而獨寒,其生危,以其逆也。敬朕(勝)怠,敢朕(勝)疑。亡國之禍□□□□□□□□□□□□□□□□□□□□□□□□□□□□□□ □□□□□□□□□不信其〔是〕而信其可也,不可矣;而不信其〔非而不信其可也,可矣。〕□□□□□□□□□□□□□□□□□□□□□□□□□□□□□□□□□□□□□□□□□□□□ 〔故觀治以知亂〕,(觀)前以知反。故〔聖人〕(觀)今之曲直,審其名,以稱斷之。積者積而居,胥時而用〔觀〕。主樹以知與治合積化以知時;〔以明奇〕正貴〔賤〕存亡。

凡論必以陰陽〔明〕大義。天陽地陰,春陽秋陰,夏陽冬陰,晝陽夜陰。大國陽小國陰,重國陽輕國陰。有事陽而无事陰,信(伸)者陽而屈者陰。主陽臣陰,上陽下陰,男陽〔女陰,父〕陽〔子〕陰,兄陽弟陰,長陽少〔陰〕,貴〔陽〕賤陰,達陽窮陰。取(娶)婦姓(生)子陽,有喪陰。制人者陽,制於人者陰。客陽主人陰。師陽役陰。言陽黑(默)陰。予陽受陰。諸陽者法天,天貴正;過正曰詭,〔天之道過〕祭(際)乃反。諸陰者法地,地〔之〕德安徐正靜,柔節先定,善予不爭。此地之度而雌之節也。

校詁版

道無始而有應。其未來也。無之。其已來。如之。有物將來。其形先之。建以其形。名以其名。其言謂何。營刑傷威。弛欲傷法。無隨傷道。數舉三者。有身弗能保。何國能守。

奇從奇。正從正。奇與正。恒不同廷。凡變之道。非益而損。非進而退。首變者凶。有儀而儀則不過。恃表而望則不惑。案法而治則不亂。聖人不為始。不專己。不豫謀。不棄時。不為得。不辤福。因天之則。失其天者死。欺其主者死。佻其上者危。心之所欲則志歸之。志之所欲則力歸之。故巢居者察風。穴處者知雨。憂存故也。憂之則存。安之則久。弗能領者弗能有。

帝者臣。名臣。其實師也。王者臣。名臣。其實友也。霸者臣。名臣也。其實賓也。危者臣。名臣也。其實傭也。亡者臣。名臣也。其實虜也。自廣者人絕之。驕溢人者其生危。其死辱也。居不犯凶。困不釋時。不受祿者。天子弗臣也。祿薄者。弗與犯難。故以人之自為也。不以人之為我也。不仕於盛盈之國。不嫁子於盛盈之家。不友驕倨慢易之人。

聖人不執偃兵。不執用兵。兵者不得已而行。知天之所始。察地之理。聖人靡淪天地之紀。廣乎獨見。卓乎獨知。聽乎獨聞。存乎獨在。天子之地方千里。諸侯百里。所以朕合之也。故立天子者。不使諸侯擬焉。立正嫡者。不使庶孽擬焉。立正妻者。不使嬖妾擬焉。擬則相傷。雜則相方。

時若可行。亟應勿言。時若未可。杜其門。毋見其端。天制寒暑。地制高下。人制取予。取予當。立為聖王。取予不當。流之死亡。天有環刑。反受其殃。世恒不可釋法而用我。用我不可。是以生禍。有國存。天下弗能亡也。有國將亡。天下弗能存也。時極未至。而隱於德。既得其極。遠其德。踐致以力。既成其功。還復其蹤。人莫能殆。諸侯不報仇。不滌恥。唯義所在。

隱忌妒昧賊捷。如此者。下其等而遠其身。不下其等不遠其身。禍乃將起。內事不和。不得言外。細事不察。不得言大。利不兼。賞不倍。戴角者無上齒。提正名以伐。得所欲而止。實穀不華。至言不飾。至樂不笑。華之屬。必有實。實中必有核。核中必有薏。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牝有牡。浩浩作事。毋從我終始。雷以為車。隆隆以為馬。行而行。處而處。因地以為資。因民以為師。弗因無神也。

宮室過度。上帝所惡。為者弗居。雖居必路。減衣衾。薄棺椁。禁也。疾役夥廢澤。禁也。草叢夥殘林。禁也。聚宮室墮高增下。禁也。大水至而可也。毋先天成。毋非時而榮。先天成則毀。非時而榮則不果。日為明。月為晦。昏而休。明而起。毋佚天極。究數而止。強則令。弱則聽。敵則循繩而靜。行憎而索愛。父弗得子。行侮而索敬。君弗得臣。有宗將興。如伐於川。有宗將壞。如伐於山。貞良而亡。先人餘殃。猖獗而活。先人之烈。卑而正者增。高而倚者崩。

山有木。其實屯屯。虎狼雖猛可揗。昆弟相居。不能相順。同則不肯。離則不能。傷國之神。神胡不來。胡不來相教訓弟兄哉。昆弟之親。尚可易哉。天下有三死。忿不量力死。嗜欲無窮死。寡不避眾死。毋藉賊兵。毋賚盜糧。藉賊兵。賚盜糧。短者長。弱者強。贏絀變化。後將反施。弗同而同。與而為同。弗異而異。與而為異。弗為而自成。因而建事。

陽親而陰惡。謂外其膚而內其勮。不有內亂。必有外客。膚既為膚。勮既為勮。內亂不至。外客乃卻。得焉者不受其賜。亡焉者不怨其非。夫天有明而不憂民之晦也。百姓闢其戶牖而各取昭焉。天無事焉。地有財而不憂民之貧也。百姓斬木刈薪而各取富焉。地亦無事焉。諸侯有亂。正亂者失其理。亂國反行焉。其時未能也。至其子孫必行焉。故曰:制人而失其理,反制焉。

生人有居。死人有墓。令不得與死者從事。惑而亟返。失道不遠。臣有兩位者。其國必危。國若不危。君猶存也。失君必危。失君不危者。臣故佐也。子有兩位者。家必亂。家若不亂。親猶存也。失親必亂。失親不亂。子故佐也。不用輔佐之助。不聽聖慧之慮。而恃其城郭之固。怙其勇力之圉。是謂身薄。身薄則殆。以守不固。以戰不克。兩虎相爭。駑犬利其餘。

善為國者。太上無刑。其次正法。其下鬥果訟果。太下不鬥不訟又不果。夫太上爭於化。其次爭於明。其下救患禍。寒時而獨暑。暑時而獨寒。其生危。以其逆也。敬勝怠。敢勝疑。亡國之禍。不信其是而不信其可也。不可矣。而不信其非而不信其不可也。可矣。故觀治以知亂。觀前以知返。故聖人觀今之曲直。審其名。以稱斷之。積者積而居。胥時而用。觀主樹以知與治。合積化以知時。以明奇正貴賤存亡。

凡論必以陰陽之大義。天陽地陰。春陽秋陰。夏陽冬陰。晝陽夜陰。大國陽。小國陰。重國陽。輕國陰。有事陽而無事陰。伸者陽而屈者陰。主陽臣陰。上陽下陰。男陽女陰。父陽子陰。兄陽弟陰。長陽少陰。貴陽賤陰。達陽窮陰。娶婦生子陽。有喪陰。制人者陽。制於人者陰。客陽主人陰。師陽役陰。言陽默陰。予陽受陰。諸陽者法天。天貴正。過正曰詭。天之道過際乃反。諸陰者法地。地之德安徐正靜。柔節先定。善予不爭。此地之度而雌之節也。

道原[编辑]

恒无之初,迵同大(太)虛。虛同為一,恒一而止。濕濕夢夢,未有明悔。神微周盈,精靜不巸(熙)。古(故)未有以,萬物莫以。古(故)无有形,大迵无名。天弗能復(覆),地弗能載。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內,又包其外。在陰不腐,在陽不焦。一度不變,能適規(蚑)僥(蟯)。鳥得而蜚(飛),魚得而流(游),獸得而走;萬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見其刑(形)。

一者,其號也,虛其舍也,无為其素也,和其用也。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則(測)也。顯明弗能為名,廣大弗能為刑(形)。獨立不偶,萬物莫之能令。天地陰陽,〔四〕時日月,星辰雲氣,規(蚑)行僥(蟯)動,戴根之徒,皆取生,道弗為益少;皆反焉,道弗為益多。堅強而不撌,柔弱而不可化。精微之所不能至,稽極之所不能過。

故唯聖人能察无刑(形),能聽无〔聲〕。知虛之實,後能大虛;乃通天地之精,通同而无間,周襲而不盈。服此道者,是胃(謂)能精。明者固能察極,知人之所不能知,服人之所不能得。是胃(謂)察稽知極。聖王用此,天下服。

无好无亞(惡),上用〔而民〕不麋(迷)惑。上虛下靜而道得其正。信能无欲,可為民命;信无事,則萬物周扁(遍):分之以其分,而萬民不爭;授之以其名,而萬物自定。不為治勸,不為亂解(懈)。廣大,弗務及也;深微,弗索得也。夫為一而不化: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得事之要,操正以政(正)畸(奇)。前知大(太)古,后(後)〔能〕精明。抱道執度,天下可一也。觀之大(太)古,周其所以。索之未无,得之所以。

校詁版

道原

恒無之初。洞同太虛。虛同為一。恒一而已。濕濕夢夢。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靜不熙。故未有以。萬物莫以。故無有形。大同無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載。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內。又包其外。在陰不腐。在陽不焦。一度不變。能適蚑蟯。鳥得而飛。魚得而游。獸得而走。萬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見其形。

一者其號也。虛其舍也。無為其素也。和其用也。是故夫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測也。顯明弗能為名。廣大弗能為形。獨立不偶。萬物莫之能離。天地陰陽。四時日月。星辰雲氣。蚑行蟯動。戴根之徒。皆取生。道弗為益少。皆反焉。道弗為益多。堅強而不鞼。柔弱而不可化。精微之所不能至。稽極之所不能過。

故唯聖人能察無形。能聽無聲。知虛之實。後能大虛。乃通天地之精。迵同而無間。周襲而不盈。服此道者。是謂能精。明者固能察極。知人之所不能知。服人之所不能得。是謂察稽知極。聖王用此。天下服。

無好無惡。上用察極而民不迷惑。上虛下靜而道得其正。信能無欲。可為民命。信能無事。則萬物周便。分之以其分。而萬民不爭。授之以其名。而萬物自定。不為治勸。不為亂懈。廣大。弗務及也。深微。弗索得也。夫為一而不化。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得事之要。操正以正奇。前知太古。後能精明。抱道執度。天下可一也。觀之太古。周其所以。索之未無。得其所以。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