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14年淮滨县政府工作报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美丽淮滨”的宏伟目标,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产业转移重大机遇,持续推进“六大淮滨”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据统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6.2亿元,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5亿元,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9亿元,增长13.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亿元,增长20.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7.1亿元,增长25.2%,贷款余额44.7亿元,增长2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03元,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6725元,增长14.6%。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促进工业增长,发展载体进一步强化。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坚持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坚定不移地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5亿元,实现增加值33.3亿元,实现利税12.7亿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聚集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全面完成,新建、续建项目2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2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标准化厂房11万平方米、综合服务区16万平方米,建成区内全部实现“五化六通一平”。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严格落实县处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联合督查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和“零阻碍”服务制度,服务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成立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管委会,协助企业融资贷款6500万元。搭建工岗对接平台,缓解企业招工用工困难,为企业输送工人3000多名。企业效益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区内已入驻企业71家,轻纺和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集群集聚态势正在形成。金豫南粉业、富贵食品、华英淮滨分公司3家企业被评为全市工业30强;其中富贵食品列入全省“百家成长型中型企业”。

(二)推进招商引资和跑项争资,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坚持把招商引资和跑项争资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以项目调结构、以项目补短板、以项目添活力,落实到位省外资金12.6亿元,实现外贸出口924万美元,引进外资3100万美元。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大力开展驻点招商、叩门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全年成功签订合作项目23个,投资总额54亿元。加大金融服务招商力度,中国建设银行淮滨支行重新开业运营。扩大社会事业领域开放,投资兴建实验幼儿园、淮滨二中、外国语学校,有效解决了我县教育资源紧张问题。吸纳外资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江苏客商投资建成的标准化厂房已实现对外招租。跑项争资成果丰硕。建立跑项争资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淮滨县跑项争资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和《淮滨县跑项争资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开通周报短信平台,较好地促进和保障了全县跑项争资工作。县直31个跑项争资重点责任单位,累计争取到土地综合整治、保障性住房、农技推广服务、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升级、干线公路改造、高标准粮田建设等各类项目150个,落实项目资金12.9亿元,有力地支撑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项目有序实施。浙商纺织项目完成投资4.59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135%。河南麦得隆食品建设项目一期10栋厂房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亿元;森仕服饰集团服饰加工项目一期8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总投资20亿元的刚辉纺织项目,从初次接触到项目落地,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再次创造了“淮滨速度”。6个纳入市年度考核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08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113.5%。

(三)加强农业生产,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时刻绷紧“三农”之弦,全年完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8亿元,发放各类强农惠农补贴资金1.18亿元,落实防汛抗旱应急资金2818万元,全县粮食总产达57.5万吨,实现了“十连增”。农业基础继续加强。开展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整合发改、水利、国土、农业、农开等强农项目,建成高标准粮田9万亩。开展堤防、闸站等防汛工程拉网式大检查,查出并排除安全隐患81处,落实防汛除险专项资金752.1万元。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淮河杯”竞赛活动,新打机井1220眼,新建万方大塘26口,新增旱涝保收田3万亩,新增有效灌溉农田5.7万亩。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狠抓水稻“籼改粳”技术研究和产业开发,建立高产示范基地5000亩。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富贵粮油、瑞丰油脂被批准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44家、种粮大户18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80多家。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立无公害杂粮、无公害蔬菜、良种繁育等基地4500亩。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收购稻谷15万吨,为农民净增收5000多万元。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实施洪河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猕猴桃种植园、花卉产业园、休闲农业园、生态林果园、高效农业园等“五园”建设投资4100万元。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新建、扩建项目6个,完成投资1.2亿元。发展弱筋小麦产业,推广种植面积30万亩,为打造“中国弱筋小麦生产第一县”再立新功。发展规模养殖业,长兴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获得“河南省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展评二等奖”,鑫鸥养殖专业合作社被吸收为“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会员”。

(四)加快城乡建设,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秉持“亲水、新绿、生态、低碳”理念,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县城市框架拉大到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4.2%。规划编制科学合理。理顺规划管理体系,成立了县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迎宾大道、曙光街、新城西区、惠民小区经济适用房、朝阳小区保障性住房等项目规划,全年完成控制性详规7.9平方公里。建筑市场秩序井然。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全年新注册单位工程147项,安全整改率达98%以上。扎实推进“三违”整治工作,立案查处158起,集中拆除违法建筑6000多平方米,追缴税款、土地出让金3000多万元。功能配套日臻完善。实现城区24小时不间断供水,解决了县城居民用水困难。淮河建材大世界正式运营,商户入驻率达80%以上。实施“十路”配套、主要街景整治、淮河公园升级改造、第二批背街小巷改造等工程,县城品位持续提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争取建设用地指标4436亩,保障了县域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扎实开展六城联创和生态创建工作,创建省级卫生乡镇2个、省级卫生单位6个、省级生态镇2个、市级园林单位8个、市级园林小区2个,成功蝉联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称号。切实加强污染减排监测体系建设,污染减排综合排名居全市第一位。着力改善淮南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新发现白肩雕、白天鹅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繁衍。

(五)突出文化引领,发展特色进一步彰显。坚持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推陈出新,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注入了新的幸福元素。文化阵地建设切实加强。着力推进“三馆一站”建设,“淮河博物馆陈列布展提升工程、新建数字化图书馆工程、文化馆扩建升级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17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和289个村级农家书屋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共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全面激活农村文艺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乌龙杯”青年歌手大奖赛、广场舞蹈大赛等大型文艺演出28场,举办城乡业余文艺团体交流演出150余场。特色文化品牌魅力彰显。积极推进“走读淮河”项目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景区主次入口建设全面启动。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暨第六届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活动,为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蒋国故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我县境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零的突破。切实加强“泥叫吹”、布雕画宣传推介和技术提升,成立了淮滨县炳锋泥塑专业合作社和郑镇怀布雕画艺术研究中心;“泥叫吹·百凤朝阳”中国文联、河南省政府授予“中国首届工艺美术银奖”,淮滨县布雕画发明人郑镇怀被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亚洲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坚持底线思维,切实把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不遗余力地办好各项民生实事,省十大重点民生工程和市“双十”工程涉及我县的工作全面完成;县“双十”工程,除程序性报批延迟外全面顺利完成。全县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达18.1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3.9%。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坚持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以职教促就业计划”,完成各类技能培训1万人,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750人;新增城镇就业765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8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310人,均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年参保36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镇低保、农村低保补助标准稳步提高。着力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率,新建星级敬老院10所。实施扶贫攻坚计划,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47万人。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成公租房680套、廉租房320套、安置房795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00套。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排名全市第三位,新增贷款6310万元。同时,新解决8.4万农村居民和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91公里,改造桥梁458延米。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淮滨高中各批次进线人数均实现历史性跨越。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捐资100万元,资助我县200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疾病不出乡,较大疾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马集镇卫生院被评为“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计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8‰。电视台改制工作顺利完成,《淮滨报》实现创刊发行,广大新闻工作者扎实工作,舆论导向正确、舆论支持有力。不断提高社区减灾能力,农场田园社区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连续三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县”殊荣,标志着我县创新驱动发展与科技进步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县已拥有省级工程研发中心2家、市级工程研发中心3家;全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1%,高于市定目标0.3个百分点。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开展信访“四无”创建活动,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妥善化解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制,完善治超治限、河砂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深入推进“平安淮滨”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政法系统干部担任村委会法制主任工作,社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从严打击刑事犯罪,县公安局成功侦破 “2013-0046特大制贩毒”案件,受到公安部贺电嘉奖。

(七)切实改进作风,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凝聚力,有效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抓干部作风建设、促突出问题解决”活动,达到了干部要学习、工作要提效、部门要干事、党员干部要廉洁、执法执纪部门要查办案件的“五要”目的。强化大局意识、程序意识、规矩意识和政务督查,做到了安排工作有回音,推进工作有措施,落实工作有结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2件、政协委员提案124件,办结率均达100%。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行政许可项目55项。成立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严格招投标全程监管,办理交易事项30项,交易总额达5亿元。坚持厉行节俭,“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4%。强化机关效能建设,落实依法行政工作责任制,勤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全县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加强军政军民团结,驻地武警、消防部队在支持地方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县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科协、文联、侨联、残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全面加强,人事、编制、审计、统计、档案、物价、工商、税务、供销、邮政、质监、机关事务、市场发展、人防、气象、盐业、史志、教材发行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

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科学研判,果断决策,冷静应对,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这既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勠力同心、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以及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淮滨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看到成绩,平添动力;正视问题,激发斗志。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总量依然偏低,在全市排名靠后,加快发展的任务艰巨。二是产业发展层次较低,新型工业化发展瓶颈尚未完全破解,高新技术产业化不足;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特色农业优势没有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需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待加强;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有待提高。三是项目的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因素制约依然存在,前期手续办理难状况尚未根本解决,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四是社会事业发展任务仍然繁重,特别是在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五是少数工作人员仍不同程度存在作风不实、服务不优、执行力不强等现象。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

当前,我县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全国看,中央确定今年为改革年,强调“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将进一步释放新的动力和活力。从全省看,伴随着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深入实施,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省委经济工作强调“调中求进、变中求胜、转中求好、改中求活”,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更高质量的较快发展,打造河南经济的升级版。从全市看,信阳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面临着国家支持中原经济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着力打基础、增后劲、管长远,前沿、生态和民智三大优势形成的综合竞争优势日益彰显,全市上下干事创业、务实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从淮滨看,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正释放张力;稳步推进弱筋小麦发展,区域性现代农业正集聚形成;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市承载功能正日趋强劲;特别是加快形成的公铁水一体化格局,在中原经济区和信阳东北前沿建设中的桥头堡地位正日益凸显,发展前景持续看好。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基础不稳固、动力不稳定;全国经济正值换挡转型期,区域竞争有所加剧;全省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新的持续支撑力量尚在形成之中;全市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发展、转型、富民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县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历史欠账较多,支撑能力不强。我们一定要辩证看待形势,既要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务实求进;又要保持清醒、抓住机遇、锐意改革,科学应对复杂局面,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富民强县总目标,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基层工作为基础、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持续深入推进“六大淮滨”建设,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9.5%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下;城镇新增就业、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9.5%以上,体现了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虽然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考核不再量化经济总量的增幅,但是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权衡、慎重考虑,还是把今年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为9.5%以上。确定9.5%以上的预期目标,追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总值增长,而是与民生、就业相结合,与质量、效益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增长。这样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精力更多地用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提质增效升级上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激发干群士气。

各位代表!

今年是改革年,我们必须以改革为统领,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务实重干,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三、2014年重点工作

今年,着重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做强工业,深化产业集聚淮滨建设。持续对工业再关注、再学习、再研究、再支持,抓载体、抓统筹,加快构建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高签约项目开工率、在建项目投资完成率、运营企业达产率、产销率、产能利用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长20%以上。抓增量补短板。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晋级计划”,加快发展高成长性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实现增加值40亿元,建成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加快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抓大不放小,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加快推进乡镇民营工业园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积极支持杨木加工和粮油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注入科技元素,走高、精、尖发展之路。抓项目强支撑。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投资促进计划”,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完成基础设施配套投资12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4栋5万平方米、新建道路2500米。大力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计划”,建立重点项目库,加强攻坚观摩督导,促进项目达产达效。加快推进浙商纺织工业园三期项目、刚辉纺织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君子林服饰项目、麦得隆食品项目、华英肉鸡养殖项目、怡利达食品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各项年度投资计划。抓集群建基地。大力实施“集群培育工程”,集中领导、服务、资金、人才、科技等优势资源要素,不断壮大轻纺、食品、酿酒、造船等主导产业集群。着力以纺织、服装为重点延伸轻纺产业链条;以主食产业化为重点提升食品产业产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乌龙酒业改制步伐,加强与五粮液集团深度合作,促进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成造船产业集聚区1-5号码头拆迁任务和土地平整;完成1-3号码头核心区和3-5号码头延伸区的标准化船台、生产路、高低压配套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招商引资形式,投资建设船配产品加工区、船用材料贸易区和综合服务区。抓配套优环境。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功能提升工程” 和“服务提质工程”,坚持建设服务与生产服务并重、项目配套与生活配套并重、发展保障与社会保障并重,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逐步建立有利于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体制机制。严格落实“零阻碍”服务制、全程代办制、限时办结制、企业25天宁静工作日制,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完善桂花服务区服务功能,建成和顺服务区并投入使用,开工建设立城服务区。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土地收储平台、人才交流平台,实行“企业用工双抵制”和企业留工监控评比制度,着力破解企业融资、用地、用工等要素瓶颈,激发现有企业潜力,确保项目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加大农发行对食品主导产业扶持力度,设立1000万元助保贷基金池,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抓创新提质量。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工程”,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搭建科技研发平台,做到“厂厂有科技平台、企企有研究中心”。突出抓好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省白酒质量检测中心、弱筋小麦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纺雨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作用,着力破解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二)扩大对外招商,深化活力开放淮滨建设。围绕轻纺、食品、酿酒、造船等主导产业,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上市公司,抢抓中国“光彩事业信阳行”活动的重大机遇,力争全年新签招商引资项目30个以上,投资总额62亿元以上,落实到位省外资金15亿元以上,实现外贸出口1200万美元以上。建好招商平台。根据产业延链补链需求,整合现有招商资源,浓缩招商引资政策、城市总规详规、土地使用规划、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配套、交通区位优势,建成具有淮滨特色的“一点通”招商平台。客商可以通过点击触屏,浏览大量招商信息,获知淮滨有什么、淮滨需什么,以及与淮滨的结合点在哪里、双赢点在哪里。创新招商方式。科学编制产业图谱,聘任招商大使,推进图谱招商、协会招商、大使招商。强化对“驻点招商”、重点单位招商的有效管理和监督问效,提升招商成效。加强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战略合作,通过省服装协会大力宣传推介淮滨,帮助引进纺织服装项目。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食品商会及纺织服装商会的合作,努力实现沿海沿江地区的食品、轻纺产业整体向淮滨转移。提升招商质量。坚持重落地、重投产、重实效、重带动,努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补链项目、研发项目、出口项目和信息产业项目。争取城乡一体化信息产业园、西亚商业综合体等项目早日入驻淮滨。优化招商环境。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人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努力破解签约企业办证难、落地企业贷款难、运营企业用工难、中小企业用地难等问题,着力构建招商引资的政策洼地和投资福地。狠抓跑项争资。认真研究国家投资的倾向和重点,积极顺应宏观调控政策,全力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完善前期手续,强化项目包装,积极跟踪运作,做好280个总投资380亿元的项目储备工作,完成年度项目投资126亿元。积极跟进各类申报项目,认真做好可研报告编纂、土地预审和环评等前期工作,争取诸多项目早日获批。

(三)坚持做优农业,深化现代农业淮滨建设。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稳定粮食生产。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切实激发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复耕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深入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新增高标准粮田8.5万亩。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加强农资市场管理,重点抓好种子、化肥、农药监管,严厉打击售假害农行为。做好农机服务工作,启动农机大市场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抓住国家加大沿淮投入的机遇,大力争取水利项目,突出抓好淮干重点洼地治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乌龙河治理以及农村安全饮水等年度工程建设。统筹抓好防汛工作,重点抓好汛前检查、除险加固、物料储备和汛前演练等工防人防措施落实,确保度汛安全;着力抓好排涝沟港疏浚,适当整修加固,努力实现小涝不成灾、大涝及时排。坚持防汛抗旱并重,重点抓好沿河32座电灌站整修,恢复扬水灌溉功能,切实提高供水抗旱能力;实施农村坑塘改造,着力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加大农业保险投入,最大程度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和抗灾自救能力。做好气象预报、农业自然灾害预警、农业科技服务、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等综合服务工作,大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继续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工作,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新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家。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提高水稻、小麦、油菜等大宗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加快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和特色水产养殖业。继续扶持以金豫南粉业、富贵粮油、华英肉鸡、永锋木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大力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提升洪河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标准,新增园区建设面积2000亩,初步建成集高效农业示范、休闲观光、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着力推进弱筋小麦产业化,以“弱筋小麦产业协会”为依托,以“金豫南粉业”为龙头,坚持整村推进模式,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重点抓好10万亩弱筋小麦连片种植和万亩弱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努力将淮滨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抓好“菜篮子”工程,培育特色蔬菜品牌;抓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工作,深入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扶贫攻坚。充分利用大别山片区扶贫政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综合运用整村推进、对口帮扶等扶贫举措,确保全年完成1.4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四)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生态园林淮滨建设。突出“水景生态园林城市”定位,加快跟进中欧城镇化合作伙伴城市对接工作,持续探索具有淮滨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完善城乡规划。高标准编制新城西区(商务中心区)、东西湖景区、“十路”两侧及火车站广场等重点区域、重要路段的控制性详规。完善乡镇总体规划,完成重点集镇的控制性详规和重点区域建设性详规。按照产业、村庄、土地、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五规合一”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建设。启动淮河大道、迎宾大道等道路街景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洪河路、栏杆街、曙光街等一批城区“断头路”建设工程,完善城区路网;实施5万吨水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做好雨污管网、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公益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教育园区、工业园区、造船园区、文化园区、农业园区基础设施。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的原则,启动老城棚户区改造试点工作,改善老城区居民居住环境。大力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做到建成小区“区区有物业”、入住小区“区区优物业”。稳步推进中心集镇建设,配套公益设施,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集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城镇管理。巩固城乡六城联创成果,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和“国家级园林县城”奠定基础。开展乡镇街道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年活动,努力提高省级卫生乡镇覆盖面。继续加大“三违”整治力度,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建设行为;依法整治“小产权房”,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市场秩序。加大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力度,规范管理城区公交车、出租车、三轮车运营行为。加速人口转移。按照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重点抓好已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落户城镇。强化住房、教育“两牵动”,深化各类配套改革,确保农村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迁得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村庄的农业人口成建制转为城镇人口。改善交通条件。加快推进新增国道328线改建工程,争取栏杆至麻里段项目早日开工;尽快启动淮阜高速公路淮滨段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公铁水一体化项目招商引资前期工作;完成省道336、216等干线公路改造、6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和300延米危桥改造。完成第三批背街小巷治理项目,开展前两批背街小巷整治情况“回头看”,切实把每条背街小巷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五)打造文化强县,深化特色文化淮滨建设。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积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弘扬淮河文化。加大淮河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归类,做好淮河博物馆文物征集,推进陈列布展升级,争创“国家三级博物馆”。稳步推进“走读淮河”项目进程,完成主次入口、污水管网铺设,启动环湖景观大道、淮河水街及景点建设。丰富旅游文化。整合县内旅游资源,分类确定旅游线路,把淮河文化游、生态游、风光游纳入特色文化旅游整合重点,让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加快兔子湖生态建设和张庄石板街保护开发;加强淮南湿地保护,启动东西湖景区升级改造;做好期思蒋国故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及立项工作,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繁荣公共文化。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依托城乡民间文艺团体、社区广场舞蹈队和各类文艺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德意识,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满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做好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启动“特色文化广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放大品牌文化。推动“泥叫吹”和布雕画产业化发展,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办好第三届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暨第七届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促进海峡两岸进一步沟通交流、务实合作。传承民间文艺,推动袁家班曲剧发扬光大。

(六)强化民生保障,深化幸福和谐淮滨建设。切实把民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推动就业创业。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创业带就业的倍增效益,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就业服务网站,创新技能培训机制,积极开展“送技能下乡进厂”活动,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强化社会保障。完善城乡居民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及工伤、生育、失业保险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目标。推行农村五保、低保资金的社会化发放模式,确保救助资金公开、公正、及时发放。大力发展社会救助、慈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积极推进县流浪乞讨救助站建设,稳步推进养老院、儿童福利院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加强农村敬老院管理,确保“十二五”末五保集中供养率达50%。积极推进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运行,完成棚户区改造380套、公租房建设1244套。提高县财政供养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由原来的8%提高到10%,保持与市里持平。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思源实验学校项目建设,逐步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强校园安全级周边环境整治,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广电事业,组建新的文化传媒实体,启动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乡村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管好、建好、用好县乡村医疗机构,配套民营医疗机构功能,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坚持基本国策,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能力,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力争进入全市计生工作先进行列。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加强信访稳定工作,集中处理一批信访积案,排除化解社会矛盾。关注网民意见和诉求,提高网上问政能力。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依法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加强河道资源保护,维护河道行洪安全。加强价格监管,强化价格执法,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抓好民生实事。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载体,逐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存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今年,在完成省定“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市定“十件实事”的同时,继续抓好县“十件民生实事”,具体安排意见附后,请予审议。

(七)完善基础条件,深化发展支撑体系建设。按照省、市有关服务业发展的统一部署,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继续加大投资,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强化商务支撑。重点做好商务中心区规划建设工作,尽快启动规划区内道路、市政管网、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增强城区商务服务业功能。强化物流支撑。以培育大型物流企业为重点,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形成以淮滨为重要节点的现代物流网络。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体系,活跃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助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为企业产品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10个乡镇农技推广站要全部投入使用,重点推进弱筋小麦、优质水稻、猫爪草等农产品产业化进程。加强人才支撑。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大力引进、集聚、培养、用好各类人才,努力打造一批创新团队,为我县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强化信息支撑。加强与通信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推动县城光纤入户和农村光纤入村,优化3G网络,推进4G网络规模商用;着力解决重点区域、热点区域网络“弱覆盖”问题,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和质量,确保满足信息化时代的通信支撑需求。强化项目支撑。深化项目带动战略,实施重点项目动态管理,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今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60个,其中工业类16个、城建类12个、社会事业类32个;第一批实施30个,含工业类10个、城建类8个、社会事业类12个。同时,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及时报批实施其它30个重点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既定目标。

(八)推动生态提升,深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县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完成2万亩植树造林任务;扎实做好高速公路、新修公路廊道绿化工作,狠抓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效利用率达80%以上。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坚持把节能减排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和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加强污染减排动态管理,推进“统计、考核、监测”减排三大体系建设,推动节能环保和再生产品消费,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要抓手,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蓝天工程”,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加强秸秆禁烧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严防造成环境污染。实施“碧水工程”,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坚持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转变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切实加强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清洁工程”,认真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处理模式,开展建制镇农村垃圾处理试点工作。

(九)全面深化改革,切实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强经济运行调控调节,适时开展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和支持力度,着力保障生产要素供给,确保经济平稳运行。把全面深化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认真研究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打开政府职能转变的大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核实现有审批事项,实施“流程再造”,完善审批运行机制,把该放的权放掉,把该管的事管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扎实推进财税改革。稳步推行部门综合预算管理,完善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健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清理规范各类事业性收费及政府性基金项目。稳步推进营改增等税收制度改革,逐步建设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财税体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强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国库集中收付、基层财政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支持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资金要素保障机制,完善担保体系,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提升融资能力。积极探索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深化农联社改制,推进农联社组建为农商行,加快珠江村镇银行乡镇网点布局;努力引导中国银行在淮滨设立支行。全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先行先试优势,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努力在农村土地流转、金融创新、专业合作、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加快农村集体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推进“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土地信托模式,变分散经营为适度规模经营,变粗放低效经营为集约高效经营。同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林场、农场职能改革,完成农电体制改革。

各位代表!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还要加强基层武装、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持续巩固“双拥”活动成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抓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促进石油、通讯、邮政、保险、供电、工商、质监、统计、保密、档案、消防、机关事务管理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建设美丽淮滨,争做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和魅力信阳的排头兵,我们必须不懈追求,锐意改革,提升能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坚持为民执政,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放掉,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的许可和审批;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该管的事管好,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市场监管,“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按程序议事、按制度管事、按规矩办事。切实贯彻县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意见。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要决策审查评估机制,不断提高行政决策水平。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坚持立说立行,努力建设效能政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负其责。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怕难、敢负责,有激情、敢担当,主动想事、积极谋事、带头干事,推进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工作创新、管理创新,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以提高政府执行力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政府效能建设。不断完善监察、审计、督查工作机制,做到令出督随、如影随形,善做善成,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

(四)坚持从严治政,努力建设廉洁政府。结合“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抓好“四风”治理,树立“从严治政、务实行政、节俭办政、廉洁从政”良好形象。切实加强政府机关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依法履职尽责,规范行政行为。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厉行勤俭节约,力戒奢侈浪费,严守公务接待标准,严格公务用车制度,严控办公用房面积。坚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用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凝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各位代表!

回首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激情满怀!面对历史的新机遇,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的新期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战斗力、增强向心力、强化执行力,与全县人民一道,先手谋划,快手出招,携手拼搏,务实求进,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共谱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附件:淮滨县2014年十件民生实事

附 件

淮滨县2014年十件民生实事

一、做好安置点建设工作

1.完善4个在建安置点配套设施。(责任单位:顺河街道办事处、栏杆街道办事处、县住建局、县规划办、县国土局)

2.开工新建设3个安置点。(责任单位:顺河街道办事处、滨湖街道办事处、县农场、县住建局、县规划办、县国土局)

3.新规划不少于3个安置点。(责任单位:县规划办、县国土局、有关乡镇政府及街道办事处)

二、新建改建县城垃圾中转站

1.在城区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4座,其中新建2座、改建2座,逐步取消地坑式垃圾中转站,不断提升垃圾处理能力。(责任单位: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县规划办、县国土局)

2.新规划2座垃圾区域填埋场。(责任单位: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县规划办、县国土局)

三、新建改建县城公厕

在城区新建改建7座,其中新建2座、改建5座。(责任单位: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县规划办、县国土局)

四、做好农村垃圾清运试点工作

各建制镇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处理模式,各选择2个行政村(含1个街道村),开展农村垃圾处理试点工作,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责任单位:县六城联创办、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各建制镇政府)

五、实施第三批背街小巷改造工程

完成城区第三批共9条背街小巷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县六城联创办、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有关街道办事处)

六、新建乡镇星级敬老院

建成王店、谷堆、王家岗、邓湾、新里、防胡、张里、马集、芦集、赵集等10所乡镇星级敬老院。(责任单位:县救灾办、有关乡镇政府)

七、实施“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

按照平安淮滨建设要求,再投资1000万元进行县“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建设,新增监控摄像探头800个。(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电业局、有关乡镇政府及街道办事处)

八、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城区学校扩容改造,新增100个中小学教学班,逐步解决学生入学难问题。(责任单位:县教体局)

2.在县城规划区内新建、改建3所公办幼儿园,在农村新建、改建30所公办幼儿园,逐步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责任单位:县教体局、有关乡镇政府)

3.完成中等职业学校1.2万平方米的实训楼、艺术楼的建设项目。(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九、新建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整合卫生资源,建设包括县卫生监督所、县120急救指挥中心、综合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和农合办“四位一体”的“县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年底前主体工程、配套设施及附属工程全面完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十、建设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

各街道办事处、县农场各建设1个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服务。(责任单位:县民政局、顺河街道办事处、栏杆街道办事处、桂花街道办事处、滨湖街道办事处、县农场)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