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14年淮濱縣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各位代表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3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縣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全面建設美麗淮濱」的宏偉目標,搶抓中原經濟區建設和產業轉移重大機遇,持續推進「六大淮濱」建設,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較好發展態勢。據統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16.2億元,增長9.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2.5億元,增長2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9億元,增長13.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8億元,增長20.6%;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07.1億元,增長25.2%,貸款餘額44.7億元,增長25.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03元,增長11.9%;農民人均純收入6725元,增長14.6%。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促進工業增長,發展載體進一步強化。深入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堅持關注工業、學習工業、研究工業、支持工業,堅定不移地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4.5億元,實現增加值33.3億元,實現利稅12.7億元。承載能力不斷增強。產業聚集區空間發展規劃和控制性詳規全面完成,新建、續建項目25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2.2億元。新建110千伏變電站1座、標準化廠房11萬平方米、綜合服務區16萬平方米,建成區內全部實現「五化六通一平」。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嚴格落實縣處級領導聯繫企業制度、聯合督查制度、聯席會議制度和「零阻礙」服務制度,服務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積極搭建融資平台,成立中小企業助保金貸款管委會,協助企業融資貸款6500萬元。搭建工崗對接平台,緩解企業招工用工困難,為企業輸送工人3000多名。企業效益不斷提升。產業集聚區內已入駐企業71家,輕紡和食品加工等主導產業初具規模,集群集聚態勢正在形成。金豫南粉業、富貴食品、華英淮濱分公司3家企業被評為全市工業30強;其中富貴食品列入全省「百家成長型中型企業」。

(二)推進招商引資和跑項爭資,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堅持把招商引資和跑項爭資作為加快發展的戰略選擇,以項目調結構、以項目補短板、以項目添活力,落實到位省外資金12.6億元,實現外貿出口924萬美元,引進外資3100萬美元。招商引資再創佳績。大力開展駐點招商、叩門招商、親情招商、以商招商,全年成功簽訂合作項目23個,投資總額54億元。加大金融服務招商力度,中國建設銀行淮濱支行重新開業運營。擴大社會事業領域開放,投資興建實驗幼兒園、淮濱二中、外國語學校,有效解決了我縣教育資源緊張問題。吸納外資參與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江蘇客商投資建成的標準化廠房已實現對外招租。跑項爭資成果豐碩。建立跑項爭資聯席會議制度,出台《淮濱縣跑項爭資專項基金管理辦法》和《淮濱縣跑項爭資工作考核獎懲辦法》,開通周報短信平台,較好地促進和保障了全縣跑項爭資工作。縣直31個跑項爭資重點責任單位,累計爭取到土地綜合整治、保障性住房、農技推廣服務、農村飲水安全、農村電網升級、幹線公路改造、高標準糧田建設等各類項目150個,落實項目資金12.9億元,有力地支撐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重點項目有序實施。浙商紡織項目完成投資4.59億元,占年度投資任務的135%。河南麥得隆食品建設項目一期10棟廠房已開工建設,完成投資2億元;森仕服飾集團服飾加工項目一期8條生產線已建成投產;總投資20億元的剛輝紡織項目,從初次接觸到項目落地,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再次創造了「淮濱速度」。6個納入市年度考核的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4.08億元,占年度投資任務的113.5%。

(三)加強農業生產,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時刻繃緊「三農」之弦,全年完成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28億元,發放各類強農惠農補貼資金1.18億元,落實防汛抗旱應急資金2818萬元,全縣糧食總產達57.5萬噸,實現了「十連增」。農業基礎繼續加強。開展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建設,整合發改、水利、國土、農業、農開等強農項目,建成高標準糧田9萬畝。開展堤防、閘站等防汛工程拉網式大檢查,查出並排除安全隱患81處,落實防汛除險專項資金752.1萬元。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淮河杯」競賽活動,新打機井1220眼,新建萬方大塘26口,新增旱澇保收田3萬畝,新增有效灌溉農田5.7萬畝。糧食生產穩定增長。狠抓水稻「秈改粳」技術研究和產業開發,建立高產示範基地5000畝。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富貴糧油、瑞豐油脂被批准進入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家庭農場44家、種糧大戶180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80多家。推進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建立無公害雜糧、無公害蔬菜、良種繁育等基地4500畝。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收購稻穀15萬噸,為農民淨增收5000多萬元。特色農業穩步發展。實施洪河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完成獼猴桃種植園、花卉產業園、休閒農業園、生態林果園、高效農業園等「五園」建設投資4100萬元。大力推進主食產業化和糧油深加工,新建、擴建項目6個,完成投資1.2億元。發展弱筋小麥產業,推廣種植面積30萬畝,為打造「中國弱筋小麥生產第一縣」再立新功。發展規模養殖業,長興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獲得「河南省青年農民專業合作社展評二等獎」,鑫鷗養殖專業合作社被吸收為「中國東盟農資商會會員」。

(四)加快城鄉建設,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秉持「親水、新綠、生態、低碳」理念,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全縣城市框架拉大到4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34.2%。規劃編制科學合理。理順規劃管理體系,成立了縣規劃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完成了城市總體規劃和迎賓大道、曙光街、新城西區、惠民小區經濟適用房、朝陽小區保障性住房等項目規劃,全年完成控制性詳規7.9平方公里。建築市場秩序井然。加強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督管理,全年新註冊單位工程147項,安全整改率達98%以上。紮實推進「三違」整治工作,立案查處158起,集中拆除違法建築6000多平方米,追繳稅款、土地出讓金3000多萬元。功能配套日臻完善。實現城區24小時不間斷供水,解決了縣城居民用水困難。淮河建材大世界正式運營,商戶入駐率達80%以上。實施「十路」配套、主要街景整治、淮河公園升級改造、第二批背街小巷改造等工程,縣城品位持續提升。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爭取建設用地指標4436畝,保障了縣域經濟發展用地需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紮實開展六城聯創和生態創建工作,創建省級衛生鄉鎮2個、省級衛生單位6個、省級生態鎮2個、市級園林單位8個、市級園林小區2個,成功蟬聯省級衛生縣城和省級園林縣城稱號。切實加強污染減排監測體系建設,污染減排綜合排名居全市第一位。着力改善淮南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新發現白肩雕、白天鵝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此棲息繁衍。

(五)突出文化引領,發展特色進一步彰顯。堅持把加強文化建設作為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軟實力」,推陳出新,為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注入了新的幸福元素。文化陣地建設切實加強。着力推進「三館一站」建設,「淮河博物館陳列布展提升工程、新建數字化圖書館工程、文化館擴建升級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17所鄉鎮綜合文化站和289個村級農家書屋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公共文化活動形式多樣。全面激活農村文藝隊伍建設,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成功舉辦「烏龍杯」青年歌手大獎賽、廣場舞蹈大賽等大型文藝演出28場,舉辦城鄉業餘文藝團體交流演出150餘場。特色文化品牌魅力彰顯。積極推進「走讀淮河」項目建設,總體規劃進一步完善,景區主次入口建設全面啟動。成功舉辦第二屆海峽兩岸蔣氏文化論壇暨第六屆中華蔣氏淮濱尋根文化節活動,為加強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蔣國故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現了我縣境內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零的突破。切實加強「泥叫吹」、布雕畫宣傳推介和技術提升,成立了淮濱縣炳鋒泥塑專業合作社和鄭鎮懷布雕畫藝術研究中心;「泥叫吹·百鳳朝陽」中國文聯、河南省政府授予「中國首屆工藝美術銀獎」,淮濱縣布雕畫發明人鄭鎮懷被亞洲珠寶聯合會授予「亞洲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群眾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堅持底線思維,切實把社會和諧穩定作為第一責任,不遺餘力地辦好各項民生實事,省十大重點民生工程和市「雙十」工程涉及我縣的工作全面完成;縣「雙十」工程,除程序性報批延遲外全面順利完成。全縣財政用於改善民生的支出達18.16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73.9%。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堅持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和「以職教促就業計劃」,完成各類技能培訓1萬人,完成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1750人;新增城鎮就業765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283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310人,均超額完成市定目標任務。保障體系日趨完善。開展社會保險擴面工作,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年參保36萬人,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鎮低保、農村低保補助標準穩步提高。着力提高農村五保供養率,新建星級敬老院10所。實施扶貧攻堅計劃,實現貧困人口脫貧1.47萬人。生活條件持續改善。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建成公租房680套、廉租房320套、安置房795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500套。住房公積金歸集擴面排名全市第三位,新增貸款6310萬元。同時,新解決8.4萬農村居民和師生飲水安全問題,新改建農村公路91公里,改造橋梁458延米。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推進各類教育均衡發展,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淮濱高中各批次進線人數均實現歷史性跨越。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捐資100萬元,資助我縣200名寒門學子圓夢大學。着力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基本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疾病不出鄉,較大疾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標,馬集鎮衛生院被評為「全國百佳鄉鎮衛生院」。計生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8‰。電視台改制工作順利完成,《淮濱報》實現創刊發行,廣大新聞工作者紮實工作,輿論導向正確、輿論支持有力。不斷提高社區減災能力,農場田園社區獲得「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稱號。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大力實施科技興縣戰略,連續三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縣」殊榮,標誌着我縣創新驅動發展與科技進步再上新台階。目前,全縣已擁有省級工程研發中心2家、市級工程研發中心3家;全縣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6.1%,高於市定目標0.3個百分點。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開展信訪「四無」創建活動,落實領導幹部接訪制度,妥善化解了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強食品藥品和安全生產監管,完善公共安全應急管理體制,完善治超治限、河砂管理工作長效機制,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深入推進「平安淮濱」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開展政法系統幹部擔任村委會法制主任工作,社會發展形勢持續向好。從嚴打擊刑事犯罪,縣公安局成功偵破 「2013-0046特大製販毒」案件,受到公安部賀電嘉獎。

(七)切實改進作風,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全面提升政府公信力、執行力、凝聚力,有效保障了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深入開展「抓幹部作風建設、促突出問題解決」活動,達到了幹部要學習、工作要提效、部門要幹事、黨員幹部要廉潔、執法執紀部門要查辦案件的「五要」目的。強化大局意識、程序意識、規矩意識和政務督查,做到了安排工作有回音,推進工作有措施,落實工作有結果。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92件、政協委員提案124件,辦結率均達100%。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削減行政許可項目55項。成立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嚴格招投標全程監管,辦理交易事項30項,交易總額達5億元。堅持厲行節儉,「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4%。強化機關效能建設,落實依法行政工作責任制,勤政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紮實推進,全縣無重大違法違紀案件發生。

同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公民道德水平和城鄉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加強軍政軍民團結,駐地武警、消防部隊在支持地方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縣工會、共青團、婦聯和科協、文聯、僑聯、殘聯、工商聯等人民團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工作全面加強,人事、編制、審計、統計、檔案、物價、工商、稅務、供銷、郵政、質監、機關事務、市場發展、人防、氣象、鹽業、史志、教材發行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

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我們科學研判,果斷決策,冷靜應對,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這既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更是全縣人民勠力同心、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武警官兵、公安幹警以及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淮濱建設與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看到成績,平添動力;正視問題,激發鬥志。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依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縣域經濟總量依然偏低,在全市排名靠後,加快發展的任務艱巨。二是產業發展層次較低,新型工業化發展瓶頸尚未完全破解,高新技術產業化不足;農業基礎薄弱,抗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差,特色農業優勢沒有完全轉化為經濟優勢;第三產業發展水平仍需優化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有待加強;城鎮化水平較低,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有待提高。三是項目的土地、資金、環境容量等因素制約依然存在,前期手續辦理難狀況尚未根本解決,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有待完善。四是社會事業發展任務仍然繁重,特別是在教育、衛生等民生事業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五是少數工作人員仍不同程度存在作風不實、服務不優、執行力不強等現象。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4年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義重大。

當前,我縣正面臨着難得的發展機遇。從全國看,中央確定今年為改革年,強調「穩中求進」是今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必將進一步釋放新的動力和活力。從全省看,伴隨着中原經濟區、糧食生產核心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深入實施,加快發展的外部環境和支撐能力不斷增強。省委經濟工作強調「調中求進、變中求勝、轉中求好、改中求活」,根本目的就是通過更高質量的較快發展,打造河南經濟的升級版。從全市看,信陽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時期,面臨着國家支持中原經濟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的重大機遇。着力打基礎、增後勁、管長遠,前沿、生態和民智三大優勢形成的綜合競爭優勢日益彰顯,全市上下幹事創業、務實發展的氛圍更加濃厚。從淮濱看,積極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新型工業化發展平台正釋放張力;穩步推進弱筋小麥發展,區域性現代農業正集聚形成;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城市承載功能正日趨強勁;特別是加快形成的公鐵水一體化格局,在中原經濟區和信陽東北前沿建設中的橋頭堡地位正日益凸顯,發展前景持續看好。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世界經濟持續復甦的基礎不穩固、動力不穩定;全國經濟正值換擋轉型期,區域競爭有所加劇;全省正處於爬坡過坎、攻堅轉型的關鍵時期,新的持續支撐力量尚在形成之中;全市深層次矛盾還沒有根本解決,發展、轉型、富民的任務十分艱巨;我縣發展基礎依然薄弱,歷史欠賬較多,支撐能力不強。我們一定要辯證看待形勢,既要堅定信心、凝心聚力、務實求進;又要保持清醒、抓住機遇、銳意改革,科學應對複雜局面,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省委、市委、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富民強縣總目標,搶抓中原經濟區建設機遇,堅持工業立縣、產業強縣,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基層工作為基礎、以改善民生為目標,持續深入推進「六大淮濱」建設,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質量效益的基礎上,生產總值增長9.5%以上;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5%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外貿出口總額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以下;城鎮新增就業、節能減排完成市下達任務。

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確定為9.5%以上,體現了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雖然省委省政府對縣域經濟考核不再量化經濟總量的增幅,但是縣委縣政府經過反覆權衡、慎重考慮,還是把今年經濟增長速度確定為9.5%以上。確定9.5%以上的預期目標,追求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生產總值增長,而是與民生、就業相結合,與質量、效益相協調,與資源、環境相適應的增長。這樣有利於引導各方面把精力更多地用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提質增效升級上來;有利於增強市場信心、穩定社會預期、激發乾群士氣。

各位代表!

今年是改革年,我們必須以改革為統領,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凝心聚力、積極作為、務實重干,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三、2014年重點工作

今年,着重做好以下九個方面工作:

(一)着力做強工業,深化產業集聚淮濱建設。持續對工業再關注、再學習、再研究、再支持,抓載體、抓統籌,加快構建以新型工業化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提高簽約項目開工率、在建項目投資完成率、運營企業達產率、產銷率、產能利用率,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50億元,實現增加值增長20%以上。抓增量補短板。大力實施產業集聚區「晉級計劃」,加快發展高成長性產業,培育戰略性新型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0億元、實現增加值40億元,建成一星級產業集聚區。加快調整工業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抓大不放小,高度重視小微企業發展。加快推進鄉鎮民營工業園和大學生創業園建設,積極支持楊木加工和糧油深加工產業基地建設,注入科技元素,走高、精、尖發展之路。抓項目強支撐。大力實施產業集聚區「投資促進計劃」,完成年度固定資產投資70億元,完成基礎設施配套投資12億元;新建標準化廠房4棟5萬平方米、新建道路2500米。大力實施「重點項目攻堅計劃」,建立重點項目庫,加強攻堅觀摩督導,促進項目達產達效。加快推進浙商紡織工業園三期項目、剛輝紡織科技產業園一期項目、君子林服飾項目、麥得隆食品項目、華英肉雞養殖項目、怡利達食品項目等重大項目建設,全面完成各項年度投資計劃。抓集群建基地。大力實施「集群培育工程」,集中領導、服務、資金、人才、科技等優勢資源要素,不斷壯大輕紡、食品、釀酒、造船等主導產業集群。着力以紡織、服裝為重點延伸輕紡產業鏈條;以主食產業化為重點提升食品產業產能。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烏龍酒業改制步伐,加強與五糧液集團深度合作,促進產業升級,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完成造船產業集聚區1-5號碼頭拆遷任務和土地平整;完成1-3號碼頭核心區和3-5號碼頭延伸區的標準化船台、生產路、高低壓配套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採取招商引資形式,投資建設船配產品加工區、船用材料貿易區和綜合服務區。抓配套優環境。大力實施產業集聚區「功能提升工程」 和「服務提質工程」,堅持建設服務與生產服務並重、項目配套與生活配套並重、發展保障與社會保障並重,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逐步建立有利於主導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的體制機制。嚴格落實「零阻礙」服務制、全程代辦制、限時辦結制、企業25天寧靜工作日制,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完善桂花服務區服務功能,建成和順服務區並投入使用,開工建設立城服務區。積極搭建投融資平台、土地收儲平台、人才交流平台,實行「企業用工雙抵制」和企業留工監控評比制度,着力破解企業融資、用地、用工等要素瓶頸,激發現有企業潛力,確保項目招得來、留得住、發展好。加大農發行對食品主導產業扶持力度,設立1000萬元助保貸基金池,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抓創新提質量。大力實施產業集聚區「創新驅動工程」,圍繞主導產業積極搭建科技研發平台,做到「廠廠有科技平台、企企有研究中心」。突出抓好科技創新、服務創新、機制創新等關鍵環節,充分發揮省白酒質量檢測中心、弱筋小麥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化紡雨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作用,着力破解制約主導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題。

(二)擴大對外招商,深化活力開放淮濱建設。圍繞輕紡、食品、釀酒、造船等主導產業,緊盯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上市公司,搶抓中國「光彩事業信陽行」活動的重大機遇,力爭全年新簽招商引資項目30個以上,投資總額62億元以上,落實到位省外資金15億元以上,實現外貿出口1200萬美元以上。建好招商平台。根據產業延鏈補鏈需求,整合現有招商資源,濃縮招商引資政策、城市總規詳規、土地使用規劃、產業發展定位、基礎設施配套、交通區位優勢,建成具有淮濱特色的「一點通」招商平台。客商可以通過點擊觸屏,瀏覽大量招商信息,獲知淮濱有什麼、淮濱需什麼,以及與淮濱的結合點在哪裡、雙贏點在哪裡。創新招商方式。科學編制產業圖譜,聘任招商大使,推進圖譜招商、協會招商、大使招商。強化對「駐點招商」、重點單位招商的有效管理和監督問效,提升招商成效。加強與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戰略合作,通過省服裝協會大力宣傳推介淮濱,幫助引進紡織服裝項目。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的食品商會及紡織服裝商會的合作,努力實現沿海沿江地區的食品、輕紡產業整體向淮濱轉移。提升招商質量。堅持重落地、重投產、重實效、重帶動,努力引進一批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補鏈項目、研發項目、出口項目和信息產業項目。爭取城鄉一體化信息產業園、西亞商業綜合體等項目早日入駐淮濱。優化招商環境。嚴格落實縣委、縣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重獎招商引資有功人員。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努力破解簽約企業辦證難、落地企業貸款難、運營企業用工難、中小企業用地難等問題,着力構建招商引資的政策窪地和投資福地。狠抓跑項爭資。認真研究國家投資的傾向和重點,積極順應宏觀調控政策,全力爭取政策性項目資金。完善前期手續,強化項目包裝,積極跟蹤運作,做好280個總投資380億元的項目儲備工作,完成年度項目投資126億元。積極跟進各類申報項目,認真做好可研報告編纂、土地預審和環評等前期工作,爭取諸多項目早日獲批。

(三)堅持做優農業,深化現代農業淮濱建設。按照「穩定政策、改革創新、持續發展」的總要求,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提升農業發展水平。穩定糧食生產。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投資力度,切實激發廣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確保復耕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60萬畝以上。深入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和復墾開發,新增高標準糧田8.5萬畝。着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對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加強農資市場管理,重點抓好種子、化肥、農藥監管,嚴厲打擊售假害農行為。做好農機服務工作,啟動農機大市場建設。提高農業抗災能力。抓住國家加大沿淮投入的機遇,大力爭取水利項目,突出抓好淮乾重點窪地治理、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烏龍河治理以及農村安全飲水等年度工程建設。統籌抓好防汛工作,重點抓好汛前檢查、除險加固、物料儲備和汛前演練等工防人防措施落實,確保度汛安全;着力抓好排澇溝港疏浚,適當整修加固,努力實現小澇不成災、大澇及時排。堅持防汛抗旱並重,重點抓好沿河32座電灌站整修,恢復揚水灌溉功能,切實提高供水抗旱能力;實施農村坑塘改造,着力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加大農業保險投入,最大程度提高農戶抵禦自然災害風險和抗災自救能力。做好氣象預報、農業自然災害預警、農業科技服務、農作物病蟲草害防治等綜合服務工作,大力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繼續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積極開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創建工作,力爭新增省級龍頭企業2家,新進入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2家。優化農產品品質結構,提高水稻、小麥、油菜等大宗農作物的良種覆蓋率。加快發展林果業、畜牧業和特色水產養殖業。繼續扶持以金豫南粉業、富貴糧油、華英肉雞、永鋒木業為代表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大力實施都市生態農業發展工程,提升洪河灣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標準,新增園區建設面積2000畝,初步建成集高效農業示範、休閒觀光、物流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園區。着力推進弱筋小麥產業化,以「弱筋小麥產業協會」為依託,以「金豫南粉業」為龍頭,堅持整村推進模式,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重點抓好10萬畝弱筋小麥連片種植和萬畝弱筋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努力將淮濱打造成名副其實的「中國弱筋小麥第一縣」。抓好「菜籃子」工程,培育特色蔬菜品牌;抓好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控工作,深入開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創建活動。大力開展扶貧攻堅。充分利用大別山片區扶貧政策,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積極爭取項目支持,綜合運用整村推進、對口幫扶等扶貧舉措,確保全年完成1.4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

(四)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深化生態園林淮濱建設。突出「水景生態園林城市」定位,加快跟進中歐城鎮化合作夥伴城市對接工作,持續探索具有淮濱特色的城鎮化之路。完善城鄉規劃。高標準編制新城西區(商務中心區)、東西湖景區、「十路」兩側及火車站廣場等重點區域、重要路段的控制性詳規。完善鄉鎮總體規劃,完成重點集鎮的控制性詳規和重點區域建設性詳規。按照產業、村莊、土地、生態環境和公共設施「五規合一」的要求,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城鄉建設。啟動淮河大道、迎賓大道等道路街景整治提升工作;實施洪河路、欄杆街、曙光街等一批城區「斷頭路」建設工程,完善城區路網;實施5萬噸水廠和第二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做好雨污管網、公廁、垃圾中轉站等公益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教育園區、工業園區、造船園區、文化園區、農業園區基礎設施。按照「政府主導、部門支持,市場運作、群眾參與,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的原則,啟動老城棚戶區改造試點工作,改善老城區居民居住環境。大力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做到建成小區「區區有物業」、入住小區「區區優物業」。穩步推進中心集鎮建設,配套公益設施,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特色小集鎮。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強城鎮管理。鞏固城鄉六城聯創成果,深化城市精細化管理,為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和「國家級園林縣城」奠定基礎。開展鄉鎮街道環境衛生整治提升年活動,努力提高省級衛生鄉鎮覆蓋面。繼續加大「三違」整治力度,加大對房地產行業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建設行為;依法整治「小產權房」,進一步規範城鄉建設市場秩序。加大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力度,規範管理城區公交車、出租車、三輪車運營行為。加速人口轉移。按照自願、分類、有序的原則,加快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重點抓好已進城農民工及其家屬落戶城鎮。強化住房、教育「兩牽動」,深化各類配套改革,確保農村轉移人口「進得來、留得住、過得好、遷得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積極推進城中村、城郊村和產業集聚區內村莊的農業人口成建制轉為城鎮人口。改善交通條件。加快推進新增國道328線改建工程,爭取欄杆至麻里段項目早日開工;儘快啟動淮阜高速公路淮濱段項目建設。積極做好公鐵水一體化項目招商引資前期工作;完成省道336、216等幹線公路改造、60公里農村公路建設和300延米危橋改造。完成第三批背街小巷治理項目,開展前兩批背街小巷整治情況「回頭看」,切實把每條背街小巷打造成群眾滿意工程。

(五)打造文化強縣,深化特色文化淮濱建設。大力實施文化強縣戰略,積極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弘揚淮河文化。加大淮河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歸類,做好淮河博物館文物徵集,推進陳列布展升級,爭創「國家三級博物館」。穩步推進「走讀淮河」項目進程,完成主次入口、污水管網鋪設,啟動環湖景觀大道、淮河水街及景點建設。豐富旅遊文化。整合縣內旅遊資源,分類確定旅遊線路,把淮河文化游、生態游、風光游納入特色文化旅遊整合重點,讓文化豐富旅遊內涵。加快兔子湖生態建設和張莊石板街保護開發;加強淮南濕地保護,啟動東西湖景區升級改造;做好期思蔣國故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及立項工作,發展鄉村旅遊文化產業。繁榮公共文化。加強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依託城鄉民間文藝團體、社區廣場舞蹈隊和各類文藝協會,開展形式多樣的民俗文化活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德意識,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推進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滿足城鄉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做好文化館、圖書館免費開放工作。啟動「特色文化廣場」、「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放大品牌文化。推動「泥叫吹」和布雕畫產業化發展,打造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辦好第三屆海峽兩岸蔣氏文化論壇暨第七屆中華蔣氏淮濱尋根文化節,促進海峽兩岸進一步溝通交流、務實合作。傳承民間文藝,推動袁家班曲劇發揚光大。

(六)強化民生保障,深化幸福和諧淮濱建設。切實把民生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推動就業創業。堅持把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充分發揮創業帶就業的倍增效益,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轉移、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加大就業困難群體幫扶力度,推動實現高質量就業。推進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就業服務平台,建立就業服務網站,創新技能培訓機制,積極開展「送技能下鄉進廠」活動,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萬人,為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人力資源支持。強化社會保障。完善城鄉居民和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城鎮居民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以及工傷、生育、失業保險信息化建設,基本實現「數據向上集中,服務向下延伸」的目標。推行農村五保、低保資金的社會化發放模式,確保救助資金公開、公正、及時發放。大力發展社會救助、慈善、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關愛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積極推進縣流浪乞討救助站建設,穩步推進養老院、兒童福利院項目建設。積極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加強農村敬老院管理,確保「十二五」末五保集中供養率達50%。積極推進廉租房和公租房並軌運行,完成棚戶區改造380套、公租房建設1244套。提高縣財政供養人員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由原來的8%提高到10%,保持與市里持平。發展社會事業。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啟動思源實驗學校項目建設,逐步解決學前教育「入園難」、義務教育「大班額」問題;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推進教育內涵發展和改革創新,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加強校園安全級周邊環境整治,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廣電事業,組建新的文化傳媒實體,啟動城區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鄉村衛生醫療服務體系,管好、建好、用好縣鄉村醫療機構,配套民營醫療機構功能,完善基本藥物制度,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堅持基本國策,創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務能力,持續穩定低生育水平,力爭進入全市計生工作先進行列。創新社會管理。深入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視頻監控系統二期工程建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做好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處置能力。加強信訪穩定工作,集中處理一批信訪積案,排除化解社會矛盾。關注網民意見和訴求,提高網上問政能力。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生產監管,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依法加強河道採砂管理,規範河道採砂行為,加強河道資源保護,維護河道行洪安全。加強價格監管,強化價格執法,切實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抓好民生實事。構建保障和改善民生載體,逐步改善城鄉居民生產條件、生活條件和生存條件,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和生活品位。今年,在完成省定「十項重點民生工程」、市定「十件實事」的同時,繼續抓好縣「十件民生實事」,具體安排意見附後,請予審議。

(七)完善基礎條件,深化發展支撐體系建設。按照省、市有關服務業發展的統一部署,積極構建現代服務業發展新格局。繼續加大投資,不斷提高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強化商務支撐。重點做好商務中心區規劃建設工作,儘快啟動規劃區內道路、市政管網、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增強城區商務服務業功能。強化物流支撐。以培育大型物流企業為重點,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力爭在一些關鍵領域形成以淮濱為重要節點的現代物流網絡。建立健全新型農村現代流通網絡服務體系,活躍農村商品流通市場,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助推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強化科技支撐。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積極促進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開展技術合作,為企業產品升級和持續發展提供服務;加強農業科技示範推廣,10個鄉鎮農技推廣站要全部投入使用,重點推進弱筋小麥、優質水稻、貓爪草等農產品產業化進程。加強人才支撐。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營造各類人才施展才華和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大力引進、集聚、培養、用好各類人才,努力打造一批創新團隊,為我縣更好地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人力資源支持。強化信息支撐。加強與通信集團的戰略合作,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城鄉寬帶網絡升級改造,推動縣城光纖入戶和農村光纖入村,優化3G網絡,推進4G網絡規模商用;着力解決重點區域、熱點區域網絡「弱覆蓋」問題,提升網絡承載能力和質量,確保滿足信息化時代的通信支撐需求。強化項目支撐。深化項目帶動戰略,實施重點項目動態管理,持續掀起項目建設熱潮,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後勁。今年,計劃實施重點項目60個,其中工業類16個、城建類12個、社會事業類32個;第一批實施30個,含工業類10個、城建類8個、社會事業類12個。同時,根據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及時報批實施其它30個重點項目,確保完成年度既定目標。

(八)推動生態提升,深化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着力改善環境質量,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絕不允許以犧牲生態和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力實施林業生態縣提升工程;積極推進「國家綠化模範城市」創建工作,完成2萬畝植樹造林任務;紮實做好高速公路、新修公路廊道綠化工作,狠抓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有效利用率達80%以上。不斷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堅持把節能減排工作擺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實行更加嚴格的環境准入制度和固定資產投資節能評估審查制度,加強污染減排動態管理,推進「統計、考核、監測」減排三大體系建設,推動節能環保和再生產品消費,提高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提升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加快建設美麗鄉村。以推進新農村建設為主要抓手,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實施「藍天工程」,建立聯動機制,形成合力,齊抓共管,加強秸稈禁燒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嚴防造成環境污染。實施「碧水工程」,加強部門間的合作,堅持從生產、生活源頭抓起,轉變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切實加強農業種植和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綜合防治。實施「清潔工程」,認真做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按照「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清運處理模式,開展建制鎮農村垃圾處理試點工作。

(九)全面深化改革,切實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加強經濟運行調控調節,適時開展經濟運行監測與分析,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和支持力度,着力保障生產要素供給,確保經濟平穩運行。把全面深化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認真研究推進各項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紮實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打開政府職能轉變的大門,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核實現有審批事項,實施「流程再造」,完善審批運行機制,把該放的權放掉,把該管的事管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有條件的私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紮實推進財稅改革。穩步推行部門綜合預算管理,完善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健全非稅收入管理制度,清理規範各類事業性收費及政府性基金項目。穩步推進營改增等稅收制度改革,逐步建設統一稅制、公平稅負、促進公平競爭的財稅體制。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從嚴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加強政府採購、財政投資評審、國庫集中收付、基層財政管理,有效防範和化解財政風險。支持金融體制改革。加快資金要素保障機制,完善擔保體系,規範投融資平台建設,提升融資能力。積極探索金融改革創新試點,深化農聯社改制,推進農聯社組建為農商行,加快珠江村鎮銀行鄉鎮網點布局;努力引導中國銀行在淮濱設立支行。全面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優化小微企業融資環境,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發揮先行先試優勢,不斷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努力在農村土地流轉、金融創新、專業合作、社會保障、城鄉統籌、現代農業產業化、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績。加快農村集體用地和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紮實推進「人地掛鉤」政策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土地信託模式,變分散經營為適度規模經營,變粗放低效經營為集約高效經營。同時,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國有林場、農場職能改革,完成農電體制改革。

各位代表!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還要加強基層武裝、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持續鞏固「雙擁」活動成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抓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工作,促進石油、通訊、郵政、保險、供電、工商、質監、統計、保密、檔案、消防、機關事務管理等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四、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全面建設美麗淮濱,爭做中原經濟區建設前鋒和魅力信陽的排頭兵,我們必須不懈追求,銳意改革,提升能力,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一)堅持為民執政,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和期待,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加快推進簡政放權,把該放的權放掉,最大限度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一般投資項目和資質資格」的許可和審批;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把該管的事管好,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加強市場監管,「讓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二)堅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設法治政府。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切實做到依法行政,按程序議事、按制度管事、按規矩辦事。切實貫徹縣委決策部署,認真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監督;支持政協參政議政,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廣泛聽取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意見。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虛心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健全民主決策機制,完善重要決策審查評估機制,不斷提高行政決策水平。深入推進服務型行政執法建設,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三)堅持立說立行,努力建設效能政府。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負其責。大興求真務實之風,不怕難、敢負責,有激情、敢擔當,主動想事、積極謀事、帶頭幹事,推進觀念創新、思路創新、工作創新、管理創新,奮力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以提高政府執行力為突破口,全面加強政府效能建設。不斷完善監察、審計、督查工作機制,做到令出督隨、如影隨形,善做善成,確保政令暢通,執行有力。

(四)堅持從嚴治政,努力建設廉潔政府。結合「為民務實清廉」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突出抓好「四風」治理,樹立「從嚴治政、務實行政、節儉辦政、廉潔從政」良好形象。切實加強政府機關思想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依法履職盡責,規範行政行為。築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線,厲行勤儉節約,力戒奢侈浪費,嚴守公務接待標準,嚴格公務用車制度,嚴控辦公用房面積。堅持「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堅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加大案件查處力度,用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凝聚改革發展的正能量。

各位代表!

回首過去,我們倍感自豪!展望未來,我們激情滿懷!面對歷史的新機遇,發展的新形勢,人民的新期待,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提升戰鬥力、增強向心力、強化執行力,與全縣人民一道,先手謀劃,快手出招,攜手拼搏,務實求進,確保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共譜新篇章,再創新輝煌!

附件:淮濱縣2014年十件民生實事

附 件

淮濱縣2014年十件民生實事

一、做好安置點建設工作

1.完善4個在建安置點配套設施。(責任單位:順河街道辦事處、欄杆街道辦事處、縣住建局、縣規劃辦、縣國土局)

2.開工新建設3個安置點。(責任單位:順河街道辦事處、濱湖街道辦事處、縣農場、縣住建局、縣規劃辦、縣國土局)

3.新規劃不少於3個安置點。(責任單位:縣規劃辦、縣國土局、有關鄉鎮政府及街道辦事處)

二、新建改建縣城垃圾中轉站

1.在城區新建改建垃圾中轉站4座,其中新建2座、改建2座,逐步取消地坑式垃圾中轉站,不斷提升垃圾處理能力。(責任單位:縣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縣規劃辦、縣國土局)

2.新規劃2座垃圾區域填埋場。(責任單位:縣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縣規劃辦、縣國土局)

三、新建改建縣城公廁

在城區新建改建7座,其中新建2座、改建5座。(責任單位:縣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縣規劃辦、縣國土局)

四、做好農村垃圾清運試點工作

各建制鎮按照「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清運處理模式,各選擇2個行政村(含1個街道村),開展農村垃圾處理試點工作,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責任單位:縣六城聯創辦、縣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各建制鎮政府)

五、實施第三批背街小巷改造工程

完成城區第三批共9條背街小巷改造任務。(責任單位:縣六城聯創辦、縣公用事業服務中心、有關街道辦事處)

六、新建鄉鎮星級敬老院

建成王店、谷堆、王家崗、鄧灣、新里、防胡、張里、馬集、蘆集、趙集等10所鄉鎮星級敬老院。(責任單位:縣救災辦、有關鄉鎮政府)

七、實施「平安城市」視頻監控系統二期工程

按照平安淮濱建設要求,再投資1000萬元進行縣「平安城市」視頻監控系統二期工程建設,新增監控攝像探頭800個。(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電業局、有關鄉鎮政府及街道辦事處)

八、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

1.整合教育資源,加大城區學校擴容改造,新增100個中小學教學班,逐步解決學生入學難問題。(責任單位:縣教體局)

2.在縣城規劃區內新建、改建3所公辦幼兒園,在農村新建、改建30所公辦幼兒園,逐步解決幼兒入園難問題。(責任單位:縣教體局、有關鄉鎮政府)

3.完成中等職業學校1.2萬平方米的實訓樓、藝術樓的建設項目。(責任單位:縣教體局、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九、新建縣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整合衛生資源,建設包括縣衛生監督所、縣120急救指揮中心、綜合衛生信息管理平台和農合辦「四位一體」的「縣公共衛生綜合服務中心」,年底前主體工程、配套設施及附屬工程全面完工,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責任單位:縣衛生局)

十、建設標準化社區服務中心

各街道辦事處、縣農場各建設1個面積不低於300平方米的標準化社區服務中心,為社區居民提供多樣化的社區服務。(責任單位:縣民政局、順河街道辦事處、欄杆街道辦事處、桂花街道辦事處、濱湖街道辦事處、縣農場)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