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pdf/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本页已校对

第二节 营造良好承接环境,推动新时代和谐宜居城区建设

第14条 以一带、一轴为统领,组织城市功能布局

打造凸显公共空间魅力的生态文明带。划定长约23公里、面积约41平方公里的大运河沿岸空间管控区。以大运河为骨架,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加强生态建设,统筹两岸公共空间、城市功能、交通组织和滨水景观。沿大运河重点培育运河商务区、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和城市绿心3个重点功能区。大运河两岸组织完整连续的自行车道、跑步道和漫步道,开通以水上旅游观光为主的通航线路,营造充满现代活力、再现历史记忆的滨水公共空间,形成韵味深厚、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带。

打造缝合城市功能的创新发展轴。划定长约14公里、面积约27平方公里的六环路沿线空间管控区。结合现状六环路入地改造建设六环公园,有效织补城市空间,消除现状六环路的割裂影响,引导两侧城市功能互动发展和创新功能集聚,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与重点功能区及相关组团建设充分融合,重点建设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4个重点功能区。依托原六环路面构建以自行车高速路为主的复合慢行体系,建设无人驾驶示范区。形成贯通历史现状未来、功能汇聚、集约高效的创新发展轴。

依托城市绿心建设最具亮点的市民活力中心。在一带一轴交汇处,规划建设面积约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对原东方化工厂地区进行生态治理,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建成大尺度的城市森林公园,实现森林入城,全面提升生态效应和碳汇能力,在绿树掩映中高水平建设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亲民性、便利性和实用性,形成森林郁郁葱葱、小径鸟语花香、景观四季分明、空间充满活力、游人流连忘返、群众幸福乐享的市民活力中心。

第15条 以组团、家园为单元,提供均衡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

加强组团差异化引导,实现家园系统化管控。统筹考虑现状条件及发展目标,将12个组团划分为更新改造、城乡统筹、创新示范3种类型,细化分解功能定位、人口规模和建筑规模,制定差异化的公共服务保障策略,统筹调配各组团的职住关系和公共服务。以36个家园为基本单元,传导落实组团的各项刚性管控内容。

完善多层级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宜居便利、均衡发展,建立市民中心-组团中心-家园中心-便民服务点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5-15-30分钟生活圈。强化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建设,鼓励配套服务功能集中设置、混合利用、统筹核算,实现均衡布局,就近满足居民的工作、居住、休闲、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需求,实现居民从家步行5分钟可达各种便民生活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可达家园中心,享有一站式社区生活服务,30分钟可达组团中心及市民中心,享有丰富多元的城市生活服务。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