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pdf/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本页已校对

积极拓展大运河遗产保护内容。按照遗产类、挖掘类、环境类、水系类、文创类等5种类别,区分轻重缓急,分类推进。深入挖掘与大运河相关的沉船、古建筑、古遗址、历史村镇以及相关联的环境景观等各类遗产,健全大运河遗产管理与展示体系,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积极推动历史水系恢复。加强历史河道与码头的考古勘探工作,通过景观营造、意向展示、地面标识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科学再现明清通惠河、玉带河、北运河故道、石坝码头、上码头、下码头、土坝码头、中码头、里二泗码头等,全面展示完整的大运河历史水网和古码头群。

2.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三座古城保护

整体提升通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结合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积极推动通州古城保护。完整保护通州古城历史空间格局,继续深入发掘历史遗存,结合历史景观的恢复性修建、历史遗存的合理利用及公共空间的精心营造,全面展示古城整体价值。恢复历史水系、营造主题景观、塑造文化节点,着重勾勒由通州古城墙、古城门和护城河等构成的船形历史城廓。整体保护十八个半截胡同空间肌理与历史风貌,同步改善人居环境品质。完整保护三庙一塔历史景观,重点强化燃灯塔景观的标志性,加强周边地区空间管控,严格保护天际线,对现状影响观塔视廊的建筑予以拆除或降层,营造良好的观塔视廊,再现“一支塔影认通州”的历史画卷。

建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加强考古发掘、历史研究与保护展示,采用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呈现考古发掘现场,提高公众历史认知,提供高品质文化交流场所,丰富公众文化体验,提升城市副中心文化活力与内涵,创建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加强张家湾古镇的保护与利用,丰富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复兴。镇区内通过空间织补恢复历史风貌,结合张家湾镇城墙遗迹、通运桥保护及下码头恢复,建设遗址公园。镇区外加强张家湾镇村(史称长店村)整体保护,保护村庄肌理及历史文化遗存,挖掘历史信息,留住历史印记,精心设计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建筑细节、公共空间和街道家具。结合琉球国墓的保护,展现明清外交盛景的历史场所。积极引入设计大师和优秀团队,高标准规划设计,再现运河古镇的特色风貌。

第24条 实现一道多点全面保护

1.深入挖掘古道文化,构建串连古今的区域文化廊道

传承燕山南麓大道文化内涵,延展长安街空间格局,形成串连主副、古今交融的京津冀文化廊道。开展对秦驰道、清御道的考古调查,挖掘历史价值,提取文化要素,强化沿线景观设计,充分展现两条古道的历史文化内涵,全面阐释通州之通。

2.加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以更开阔的视角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拓展和丰富保护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加强文物保护,全面开展文物保护区划划定工作。加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活化利用工业遗产,确定保护名录,划定保护范围。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完整保护平津战役指挥部旧址、通州兵营旧址、通州起义指挥部等红色纪念地。逐步完善地下文物埋藏区划定工作,全面保护地下文物。突出运河沿岸村落特色,保持好传统风貌,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