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0541.pdf/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庸者。保安也。庸。功也。有功者。上下俱賞之以祿。使心安也。民功曰庸周禮夏官司勲。民功曰庸。注法施於民若后稷。

䟽曰知法施於民者。以其言民。繼民言之。先王之業以農馬本。以后稷比之者。周之先。棄焉堯之稷官。農人植嘉榖天下馬烈。豈一手一足哉。庸亦

功也。以法施於民。故以后稷擬之。太甲思庸東漢書孔融傳。太甲之思庸。穆公之霸秦。尚書太甲既立不明。伊尹

放諸桐三年。復歸于亳。思庸。孔注曰。念常道也。秦穆使孟明白乙等伐鄭。蹇叔諫不從。晉襄公敗諸崤。囚孟明等後歸之。穆公曰。孤之罪也。夫子何

罪。復使為政。遂霸西戎。事見左傳。過庸漢書佞幸傳。二人之寵。取過庸不篤。師古曰。纔過於常人耳。不能大厚也。

嚚自庸子華子隨武子之嗣。則嚚嚚自庸。而巧持其非心。毁本塞源。甚於虺目。懋昭勲庸

子華子今主君懋昭其勲庸。而光賁於趙宗。韜畧勲庸宋沈與求龜溪集郭仲荀。辭武泰軍節度使。恩命不允口

宣。𡖖家傳韜畧。世載勲庸。忠謹自將。簡注惟舊。復朌節鉞。仍侍殿巖。往服異恩。益圖休烈。必濟謨庸馬明叟實實録

唐司空圖爲三賢贊曰。隋大業間。房公。魏公。李公。同師文中子。嘗謂其徒曰。玄齡也志而宻。靖也患而斷。徵也直而遂。俾其遭時致力。必濟謨庸。厥

後果然。宜有贊云。三賢志同。列尚儒風。嚇愚欺庸唐書傳弈曰佛西域之法以三塗六道。嚇愚欺庸。

美執庸采真集楊墨失中子美執庸。六子奮庸温公潜虛六子奮庸。萬物以豐。天地之功。

元老奮庸宋李曾伯可齋集賀太傳鄭右相啓 明庭播告。元老奮庸。立傳惟其人。用聿昭於舊德。作相置諸右。俾

兼總於中樞。紫闥奮庸宋胡寅斐然集代人賀劉監啓 指青雲之布武。登紫闥以奮庸。克瑞聖時。用繩祖烈。

就庸管子山至數曰某月某日茍從責者。鄉决州决。故曰就庸取庸管子治國耕搙者。有時6而澤不必足。則民倍貸

以取庸矣。注澤不足。則歲凶。富者倍貸於貧。不能還其倍。則計所倍而取庸矣。流庸西漢書昭帝紀始元四年秋七月。詔曰。比歲不

登。民匱於食。流庸未盡還。注師古曰流庸。謂去其本鄉而行。爲人庸作。庸保西漢書司馬相如傳與庸保雜作。注庸即謂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