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0555.pdf/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強有力者。乃能不假依倚。自然中立。凃溍生擬疑問中庸言中而不倚孟子言中天下而立。以及言中道而立。中立之義。有同異歟。答中立不倚

 以君子之強而言。中天下而立以人君之位而言。中道而立。以聖人教人之法而言鄒霆炎衍義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好勇故問強於夫子

 夫子答之曰汝之所問南方之所謂強與北方之所謂強與。抑而之所以強與夫寬容柔巽以教誨人所不及不報横逆無道之來而順受之此南

 方風氣柔弱。以容忍之力勝人爲強者也。而君子則居之。衽席乎。金。如戈兵之屬。革。如甲冑之屬雖死而不厭悔。此北方風氣剛勁以果敢之力勝

 人爲強者也。而強者則居之。故汝之所強者。當如君子。雖和而不至於流則強哉而矯矯也。中立而不偏倚則強哉而矯矯也。國家有道之時不變

 易其塞而未達之所守。焉則強哉而矯矯也。國家無道之時。患難至死亦不變易其平生之所守。則強哉而矯矯也。此四者。則所謂中庸之不可能

 者夫子以告子路。所以抑其血氣之剛。而進以德義之勇也 右第十章馬豫緝義亦承上章之意。以明擇中庸而

 守之。非強不能。陳華祖提綱此十章通爲一節。皆論中庸。以釋首章之義也。中庸之中。兼體用言。不偏不倚者。中之體也。即首章大本之中。無過不

 及者。中之用也。即首章達道之和。變和言庸。先儒所謂以性情言之則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則曰中庸是也盖性情天所賦也故初無聖凡之間。德

 行學所至也。故人有能與不能者焉然欲務德行而實有是中庸於身者無他。在知仁勇三者而已。故下引舜之知。顔淵之仁子路之勇以明之。知

 者。所以知此中庸也。仁者。所以體此中庸也勇者。所以强此中庸也。故舍此。則無以造道而成德矣





永樂大典卷之五百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