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0556.pdf/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明索隱行恠之爲小人也。言君子於依乎中庸。所以别成德之君子。於知而不能行之君子也。言君子而復曰聖者。見君子之成德即聖人之能事。

而學者有不可忽也。饒氏曰。謂君子之依乎中庸。未見其爲難。遯世不見知而不悔。方是難處。故曰惟聖者能之。是蓋分依乎中庸者爲君子。而不

見知而不悔方爲聖人。殊不知依乎中庸。與不見知不悔。皆聖者之所能而爲中庸之成德。初未甞分君子聖人而異屬也。許白雲又以聖人之不

爲索隱行恠爲知。依乎中庸爲知之盡。不能半塗而廢爲仁。遯世不見知而不悔爲仁之至。而不知不爲索隱爲知。不爲行怪爲仁。而依乎中庸爲

知。而遵道而行爲知。不能半塗而廢爲仁。而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兼知仁。何可以索隱行恠與依乎中庸皆言知。而弗能半塗而廢。與不見知而不

悔。皆言仁哉。陳華租提綱第十一章。亦承上章索隱者知之過而不擇乎善。即知者過之。行恠者。行之過而不用其中。即賢者過之。此不當强而强

者也。故在聖人則有所弗爲。君子遵道而行。此知雖足以。及之。半塗而廢。則行有不逮。此當强而不强者也。故在聖人。則有所弗能已。惟不爲索隱

行恠。此所以依乎中庸。惟不能半塗而廢。此所以遯世不見知而不悔也。蓋依乎中庸。知仁兼盡不見知而不悔。不賴勇而裕如也。非吾夫子不能

猶謙不自居。而曰惟聖者能之。所謂中庸之成德是也。故以是而終前十章之義。項安世臆說上章既分智仁勇之三等。此章復極言知行之難欲

人之盡其心也。然又恐人謂其難。故下章以所知所行之近反復言之。錢時融堂管見子曰。素隱行下孟切恠。至唯聖者能之。素。猶白也。素隱。言無

可卷懷而漫隱也。述。稱述也。依。不離也。素隱行恠。不能擇乎中庸者也。夫子所弗爲。半塗而廢。擇乎中庸而不能守者也。夫子所弗能。直是依乎中

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方是無須臾離。然夫子於此。則又不敢自居也故曰唯聖者能之。𡊮蒙齋集死生出處人之大節也非特處死生難。處出處

亦難。上章既言至死不變。此章言隱遯之事。素。猶素其位之素。言素於隱也。素隱不顯。則君臣之義發矣。是天下之恠行也。仕止乆速。各當其可奚

以恠爲。雖使見述於後世。直盗虛聲耳。夫子深貶之。故曰吾弗爲之矣。君子其遵道乎。既曰道矣。而又半塗而廢。則何以。造此道之極。夫子許其遵。

而咎其廢也。故曰。若我則弗能已也。我惟依乎中庸而已。依。猶依於仁之依。言未甞離中庸也。既非違道而行恠。又非半塗而廢道。非中庸而何。遯

世與素隱。若同實異。素隱有好名之心。遯世無求知之念。世不知中庸。故不知我。我以其不知而遂萌悔心。是悔中庸也。中庸而可悔乎自知自遯。寧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