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0556.pdf/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乎有以終首章之義也哉。黎立武指歸仲尼曰。君子中庸。至唯聖者能之是章集夫子平日論中庸者。推原作中庸之意。凡六節。第一節。謂中庸之

道。不以君子而有。不以小人而無。君子之有此中庸也。循性而行。須臾不離於道。故曰時中。小人之有此中庸也。違性而行。無所不至。故曰無忌憚。

大哉時中之義乎。易曰。蒙亨。以亨行時中也。蒙昧而求通。純一而無僞赤子之心也。惟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方其未發。渾然在中。是謂大本之

中迨其將發。動必由中。是謂時中之中。所謂。戒懼謹獨。所謂執端用中。所謂擇乎中庸。莫不致察乎危微之幾權與乎已發未發之際。是謂不失赤

子之心。是謂允執其中也。聖賢心法惟在乎此。故此章首揭時中之義二節嘆至道至德。人皆可能。世衰道微乆矣。斯民之鮮也。又嘆知者愚者。不

知擇中庸。知不眞。則行不䔍。故道不行。賢不肖者。不能守中庸。守不固。則行不著。故道不明。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謂中人之性。何莫由斯。而不知

其道者衆也。雖或甘食甘飲。未得其正者。飢渴害之然飢食渴飲。人之至性存焉。不可一日廢者。中庸之道。固原於性也。其終不行矣夫。蓋三嘆焉。

第三節。求之古人。宜莫如舜。所以受之堯。授之禹。即此中也。虞書備之矣端者。發端之始。孟子以惻隱羞惡辭遜是非之心爲四端。此所謂兩端者

即人心道心之發。危微之幾也。幾動之初。知所持守。則發皆中節。以之建用皇極於天下。此舜所以爲大知歟。好問察言。即聽言詢謀之㫖也。第四

節。以乾之象推之。乾之九二。體爲中。用爲庸惟明則知所擇。惟誠則知所守。二爻之變。爲離坎。得之則爲離之明坎之誠。失之則爲離之罟。坎之䧟

存乎知與不知而已。知莫大於舜執兩端而用中。其次莫如顔淵。擇乎中庸而能守。舜達而在上。乾九五事也。顔子窮而在下。乾初九事也。故中庸

兼舉以明之。第五節。子路甞因夫子以蹈白刄爲能事。安於中庸不可能而自負其勇。遂以强問夫子之誨之也。卒歸之中和之教。外和而内不流

内有所立則外無所倚。處平世。不以安榮易其充實之美。居亂邦。不以患難易其死生之節。此四强者不動心之勇也。第六節。素隱行恠。是違性而

行。不能擇中庸。聖人弗爲也半塗而廢。是中道而畫。不能守中庸。聖人弗已也。遯世不見知而不悔依乎九二之中庸初九潜龍勿用之事也。故曰

聖者能之。通六節而觀則中庸之至德中庸之難能。與夫聖賢之所以執中用中者。淺深次第。歷歷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