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0908.pdf/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集三卷晁氏曰。宋朝韓駒。字子蒼。仙井人。政和初。詣闕上書。特命以官。累擢中書舎人。權直學士院。王甫甞命子蒼詠其家藏太乙眞人圖詩。盛

傳一世。宣和間。獨以能詩稱云。後村劉氏曰。子蒼。蜀人。學出蘇氏。與豫章不相接。吕公强之入派。子蒼殊不樂。磨淬剪截之功。終身改竄不已。寫寄

人。數年而追取。更易一兩字者。故所作雖少而善。宋周益公大全集䟦韓子蒼詩草陵陽先生詩草。友人陸務觀既刻石。臨川又為䟦語。不容復

措辭矣。先生諸孫籍携以相示。為之一唱三歎。最後贈張景方一篇。由今觀之。殆夫子自道也。尚半存僅免燔六字。印本互易之。比槀為勝。務觀謂

未必皆定本。諒哉。籍其善守之。紹熙辛亥八月一日。又䟦韓子蒼。與曾公衮。錢遜叔。諸人唱和詩。崇寧大觀而後。有司取士。專用王氏學。甚至欲

禁讀史作詩。然執牛耳者。未嘗無人。凡紹興初以詩名家。皆當日人才也今讀韓子蒼。與錢遜叔。曾公衮等臨川唱酬。畧可覩矣或疑所以然予曰。

舉子在場屋為學不專。為文不力。既仕則棄其舊習。難乎新功彼有志之士。其操心也專。其學古也力。譬之追風籋雲之驥要非繩墨所能馭故子

蒼諸賢。徃徃不由科舉而進。一時如程致道。吕居仁。曾吉甫。朱希眞皆是也。其又奚疑。慶元戊午正月戊午。又䟦韓子蒼詩送劉童子歸廬陵虞

童子七𡻕能誦書。部使者聞諸朝。既至京師。會更制不果試。其歸也。以二小詩送之。七𡻕瀾翻數萬言。飢鷹引子望騰騫。時平不用甘羅軰。寂寞提

書歸故園。不作西京童子郎。時人已自識黄薌。還家更誦五千卷。十八重來詣太常。廬陵劉童子。眉宇秀發。音吐琅然。試六經語孟左氏傳於太學。

覆試於中書。其誦如流。此外猶記他文數萬言。縁更制不復盡試。纔免文解而歸。乃又求詩送行。屬經堯喪言不能文。姑録韓子蒼二絶句以示之。

尚有味於卒章。淳熙丁未十二月旦某書。許表民詩文獻通考許表民詩十卷晁氏曰。許彦國字表民。青社人周邦彦稱其寬平優游中極物

情。惜乎流落不偶。故世人知之者或寡也。還還詩集文獻通考還還集二卷陳氏曰。直龍圖閣江陵高荷子勉撰。山谷䟦高子勉作詩。以杜子

羙為標凖。用一事如軍中之令。置一字如關門之鍵而充之以愽學。行之以温恭。天下士也。又䟦歐陽元老詩。此詩入陶淵明格律頗雍容。如高子

勉。追之或未能。然子勉作唐律五言數十韻。用事穩貼。置字有力。元老亦未能也。後村劉氏曰。子勉親見山谷經指授記覧多如麥城詩押險韻畧

無窘態。集中徤語層出。紫㣲公詩派乃以殿諸人。何耶。可升東湖詩集文獻通考東湖集二卷陳氏曰。樞宻豫章徐俯師川撰。禧之子魯直諸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