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1056.pdf/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伐石大書。以傳示無極者乎。仲雋義不當辭謹書其實。侯名士戌。廷對為天下第一。知樞宻之孫。淳熈庚子。為給事中之季子。其

君體國。固自有家法云。嘉定十二年。十一月記。濠池建安志濠池。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城池言之也。建安為郡。南北帶谿。東

地勢延袤。故濠有東西之分。今二濠廣度。五丈。周圍約四里。紺碧漣漪。。易窺測。或云下有泉源。遇旱不竭。唯府治之北。豐樂門之東。地多頑石。

鑿不入。以故不能循環流注。或云。此馬鞍山来。為府覆山之石骨也。或云府山。即童大王廟記中所謂西粤山也。其傍地潤而沃。冝於菱芡蔬果。徃

徃為居民所佃。湮塞浸多。頼有諸溝泄其泛溢耳。園池東漢書王翦傳。始皇欲攻取荆王。翦將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

翦行。請美田宅園池甚衆。始皇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嚮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耳。始

皇大笑。晉史揮麈張天錫為凉州刺史。數宴園池。政事頗廢盪難將軍素商上䟽極諫。天錫答曰。吾非好行有得也。觀敖榮。則敬才秀之士。玩芝蘭

則愛德行之臣。覩松竹。則思貞操之賢。臨清流則貴廉潔之行。覧蔓草。則賤貪暴之吏。逢飄風。則惡凶狡之徒若引而卓之。觸類而。長之。庶無遺

矣。北史夏侯道遷傳。道遷譙國人也。魏宣武時。封濮陽縣侯。好遊宴。務口實。京師珍羞。莫不畢至。於京城西水次市地。大起園池。植列蔬果。延致秀

彦。時徃遊適。妓妾十餘。常自娱樂。國秩歲入三千餘疋。專供酒饌。不營家産。每誦孔融語曰。坐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餘非吾事也。識者多之。舊唐

書楊恭仁傳。恭仁。少弟師道代魏徵為侍中。性周慎謹宻。未嘗漏泄内事。退朝後必引當時英俊宴集園池。而文會之盛。當時莫比。平陽府絳州志

園池。在州治北。引鼓堆渠為大池。中為洄漣亭。竹木花桞旁植。洒然清致唐樊宗師刺史于是州。刻石以記之。蘇州府志張氏園池。亦無園故地也。

紹興間。侍郎張幾仲得之。今山亭猶扁惹雲。池塘猶扁清漣。存故實也。堂側有凌霞閣奉其父循王塐像。四時飾以真服。又有水竹道院等處。滄浪

亭。在府學之南。積水彌數十畆。傍有小山。高下曲折與水相縈帶。葉少藴詩話。以為廣陵王錢元璙池館。或云其近戚中。吳軍節度使孫承佑所作。

既積土為山。因以潴水。慶曆間。蘇子美得之傍水。作滄浪亭。歐陽永叔詩云。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由此亭名始著。子美死。屢易主。

為章申公家所有。廣其故地為大閣。又為堂山上。亭北跨水。有名洞併得之。既除地發其下嵌空天為廣陵王時所藏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