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1188.pdf/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天。下之大。亦不必尚。思慮而未其。諸大道。其歸入也本同。而塗徑之殊耳。其理致也則一。而致慮之百耳。則天下亦何必勞思役慮也哉徐相

直說聖人引咸之九四。以明人之不能致一也。初雖已之應爲三所隔。不能上通四憧憧往來乎二三之間以求之。則所感者狹矣故曰朋從爾

思。聖人舉致一之理以明之。曰天下何思何慮。塗雖殊而歸則同慮雖百而致則一復斷之曰。天下何思何慮。深明天下之理。未甞不致一也陳普

解以咸九四而言。理本一原。而殊塗百慮莫非自然。在天地間明如日星。不待思慮。再言天下何思何慮。見義理甚明。无難見也張應珎解易曰。憧

憧往來朋從爾思。此咸卦九四爻辭下文演義子曰。天下何思何慮。止天下何思何慮。此則无思无慮。知天下之理。莫不同歸而一致焉。夫憧憧

往來朋從爾思又何足云哉俞琰集說易曰。憧憧往來止天下何思何慮此以下釋咸九四爻義。思者索其所欲。慮者防其所惡。何思何慮謂天下

萬事萬物之往來甚衆若以思慮爲感。則是自取其憧憧也。如日月寒暑未甞不往來。而其往來。也。任氣之自運。何思何慮。又如尺蠖龍蛇。未甞不

屈伸而其屈伸也。委形之自然。何思何慮。天下之理本同歸。而殊其塗者自不同。天下之理本一其不一。蓋徃來者人事之常。安能

使之紛然。豈咸感言成之道

受人無所事乎也。龜山氏易所謂無思者。以謂無所事云爾故其於天下之故。感而通之而已。今而曰不可以有思。又曰不

思。此何理哉。李恕易訓聖人於咸九四。極言感通之道。曰貞正則言亡若係應於初往來憧憧。然用其𥝠心以感物。則所感者狹。惟朋

所思矣。夫子甲之曰。天下何思何慮。理本无二。途雖殊而其歸則百而其致則一。雖物有萬殊。事有萬變。所以應之。各有定理。何假

知也。張清子集註横渠曰。憧憧往來。心之往來也。不能虛以接物。係着。非行其所无事也。咸之九四。有應在初。思其朋是感其心也

心。而言心之事。不能虛以受人。乃憧憧而致其思。咸道失矣。南軒地之道日月寒暑。任氣之自運。初无思慮。萬事之理。尺蠖龍蛇。委形之。

然。初无思慮也。朋從爾思者。爾所感也。不從爾思者非爾所感。其自相感也。咸九四一爻。由一身觀之。則心是也。獨不言心。蓋有心

物。則其應必狹矣。惟无心以待物之能無所不感。進齋曰。。。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