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1200.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

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

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无咎。此之

謂易之道也。朱子本義危懼故得平安。慢易則必傾覆。易之道也。此第十一章。董楷集說朱氏附録其辭危。是有危懼

之意故危懼者能使之安平。慢易者能使之傾覆。易之書於萬物之理無所不具。故曰百物不廢其要無咎。要。作去聲。則是要約之義。若作平聲。

則是要其歸之意又曰要。去聲。是要恁地要平聲。是這裏取那裏意思。又曰其要。只欲無咎。卜子夏傳易之興也。當末殷周之盛德也。殷紂反正。文

王受幽。憂於危亡故積其行事極其象類窮其變化作為易之書。以違其凶悔。而明其道也。使憂者謹慎而得其平民所助也易之六戒者。自致直

傾衆所棄也所以推其亡而固其存也其道甚大而百事得舉也。懼其凶害。閑其進退則始終會其无咎此易之道也韓康伯注易之興也止文王

與紂之事耶文王以盛德蒙難而能亨其道故稱文王之德。以明易之道也。其當如字下當文王同紂。且又及。難乃旦及亨。詳庚及。是故其辭

文王與紂之事危其辭也。危者使平易者使傾易慢易也易以豉及注同其道甚大止此之謂易之道也。夫文不當而吉凶生則保其存者亡

不忘亡者存。有其治者亂。不忘危者安。懼以終始歸於無咎安危之所由爻象之大體也。治。直吏及。陸德明音義見前韓康伯注孔穎達正義易之

興也止故其辭危此一節明易之興起在紂之末世。故其辭者憂其傾危也。以當紂世憂畏滅亡。故作易辭多述憂危之事亦以重法於後。使保身

危懼避其患難也。周氏云謂當紂時。不敢指斥紂惡。故其辭微危而不正也。今案康伯之注云文王與紂之事。危其辭也。則似周釋為得也。案下落

云危者使平。則似危謂憂危是非既未可明。所以兩存其釋也。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危者使平者。既有傾危以蒙大難文王有天下。是危者使平

也。易者使傾者。若其慢易不循易道者。則使之傾覆。若紂凶惡以至誅滅也。其道甚大止此之謂易之道也。其道甚大。百物不廢者言易道功用

甚大。百種之物頼之不有休廢也。懼以終始者言恒能憂懼於終始。能於始思終。於終思始也其要无咎者若能始終皆懼要會歸於無咎也。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