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257.pdf/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節大戴附歌詩。大戴又曰。鹿鳴商齊皆可歌。則不但奏狸首而已。投壺古逸禮篇名。故二戴皆記之。劉公是先生集投壺義古者投壺之禮。主人

以賓燕而後投壺也。燕者。禮之輕者也。輕則易。易則褻。褻則慢。酒之禍恒由此作。是以君子惡其褻以慢也。為壺矢以節其禮全其歡也。君子之於

人苟有以歡之。必有以禮之。苟有以禮之。必有以樂之。苟有以樂之。必有以言之。賓者所法也。非法人也。所養也。非養人也主人奉矢以親之。言卑

其身以事賢也。主人三請不怠。賓三辭不煩。尊禮重樂之義也。尊禮則敬矣。重樂則和矣。敬以和。故上下能相親也君子之所以異乎人者。其惟易

事而難恱乎。不褻其接所以致難恱也。主人拜送賓辟賓拜受主人辟。授受之禮也。授受者。人道之大也不可以不敬也。拜以敬之也。勝飲不勝者。

罰也。辭不曰罰曰養。不尚人以勝也。不耻人以不能也。飲曰賜灌。不耻過也不忌人以勝已也。故尚人以勝則矜耻人以不能則怨。自耻其過則忿。

忌人以勝也則懟。矜以怨。忿以懟此辨訟之所由作也。勝者有爵。貴也。有馬。冨也内不失其樂。外不失其功。然後冨貴可保也。投順為入。不順雖入

不釋。明順而後有功也樂以狸首。以順為節也。侍於先生長者。不角不擢馬。以順為禮也順為功。故弗非也順為節。故節可守也。順為禮。故禮不悖

也。故曰。古之君子乎。不必相與言也。以禮與行示之而已矣。詩云。示我顯德行。此之謂也。啓札青錢請人投壺。執矢奉壺。古人以此為樂賓之舉。少

刻欲屈足下。同為笑談之欵。答赴。切聞雅歌投壺。乃佳適也。伏承召及。足見交情。敬當趍陪舉矢執筭之藝。不赴。昔聞壺矢樂賓。聖門盛集。及召下

賤。荷愛非輕。日困塵勞。不敢拜命。元王惲秋澗集投壺引古之人心正意誠之學。無或不在也。予於投壺見之矣壺之義三代之遺制也。自諸侯

至於卿大夫靡不行焉。或堂或庭。野外。軍中必設兩階以明賓主之禮。置壺楹間。取其中也。北面受矢。尊其賓也兩黨相嚮。比其誠也。弦以狸首。殺

其等也。鼓以魯薛。節其事也勝飲不勝。養弗能也。司射申誡。儆其慢也。若夫左右盍簪。臨壺荷矢。身跛倚。則壺不相直也。氣渙散。則志不能碇也。手

不端。則矢弗能順也。必也心正意誠。神凝於内。坐與壺相當。扶與矢相應。故的然而甲。無過不及之差。豈非誠心正已之道歟。且古之為學。怠墮之

氣不設於身。其或少焉。必有休息之具。曾不以奇技淫巧。令人心蕩而狂也。故壺之義。有足尚焉。然壺亦兵象也。與射禮略同。蓋兵凶戰危。人情之

所惡。燕飲娱賓。人心之所欲也先王因其所欲而寓其所惡於其中。俾樂為之不厭。則平日之所尚。乃異時之所用也。且漢唐以來。博戲之事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