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276.pdf/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皇朝。置安吉。奕緫管府。緫管張俊德始築土爲城。明年定逺大將軍費愚重砌以石。周圍六里。高二丈二尺。闊五丈。改闢四門。重鑿濠塹。今計旱四門。

東曰迎春 西曰承恩。即舊齊雲。 南曰朝陽 北曰拱辰。即舊迎恩。吳興志古來甃路。屋址猶存。今縣在故鄣城之南。號鄣南。面大溪望天目

浮玉群峯。直云五十餘里。左苕溪右玉磬巖。縣無城郭。有六門。惟西北二門有名。餘皆無名。 西曰齊雲門 北曰迎恩門 邸閣池。在縣北三十

里。周廽二頃二十畆。吳興記云。邸閣池。水灌田五頃餘。鱗羽涵泳。芰荷交蔚。唐聖歷元年。縣令甘鉗耳知命修邸閣路。

坊巷湖州府。吳興續志里門有表。維古之制。考其名號。棊分櫛比。叙坊巷。舊志

所載在城坊名五十有五。兵興以來。表識多廢。皇朝洪武十一年。同知府事魏德源考諸志書。悉復其舊。惟觀文。擁旌。餘慶。三

坊。俱築於城外已廢。吳興志舊圖經。統記坊有十六多名存。而無表識。嘉定癸未。太守宋濟。既新銷暑葺清風。二樓名。於是邦人。相帥各於其居。請

表坊名。務稱守意。鄉有名存。而識不立者。亦復置焉。合爲五十有一坊。而首尾具見者八。通爲六十四處。非惟征人客子過是邦者。得以知巷陌之

名。闤闠通衢。新题華表。璀璨相望。亦足爲吳興壯觀。故復編次之。和樂。坊 平康坊 仁政坊 烏氏坊 程氏坊。以二姓善醲居此在烏程縣

南街。苕陽坊。水北日陽。在浮王亭對西。桃李坊。在德政西。以上四坊。屬烏程界。車騎坊。舊圖經云。城東北二里有晉車騎將軍謝玄宅。在街東門。投

北大街。章后坊。舊經云。天寧寺在章后坊。天寧今日光孝。木章后宅。捨爲寺。坊在寺前。德本坊。舊有德本寺在前。後石橋之間有碑。坊近寺。以上七

坊。屬歸妄。白華坊。以潘綜絶孝居此。吳歙坊。文選。有美歈越吟。以上二坊。未詳所在。 右舊圖經。有其名。而無其識。 清通坊。在子城西。投北遷善

坊相。對元古名。德政坊。在烏程縣前街東。古名。茗陰坊。在紹興橋南投西。中書坊。在子城後。投西直至獵場橋。元古名。前溪坊。在城南大街。投東入

前溪匱元古名。棌蘋坊。在倉橋。直至白蘋奉尚。古名。吳興坊。在歸安縣前。古名仁依坊。在城東仁依橋。古名。 右苕陰以賈安宅更名狀元。有其識。

他皆亡焉。今復立。 宣化坊。在。栖西。宣詔亭側。至都醋庫前街東今立二處。保寧坊。在都醋庫侧。入跨街樓。永安坊。在州冶前大街。永安樓北。投

乘入魚行。至子城壕兩平橋西堍。照圖經。武康亦有是坊。昇平坊。在駱駝橋西街。投西至子城壕兩平橋東境。熈春坊。在州治大街。役西入黄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