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276.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城門 西曰冝興門 東南曰迎恩門 西南曰廣德門 東北曰姑茹門。以上并見舊編。

故鄣郡城。郡縣志在長興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唐太宗賢妃徐惠。長城人。八歲能屬文。父嘗試使擬離騷爲小山篇曰。仰幽岩而流盻。撫桂枝以凝

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爲兮獨徃。父大驚。太宗聞之。召爲才人。太平寰宇記。即秦時鄣郡城。今俗號府頭是也。在縣西南八十里。 太平寰宇記大

騎小騎城。在長興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吳地記云。吳王濞築此二城爲馬厩。 吳興志飲馬池。在長興縣東南三十一里。山墟名云。卞山有項王走

馬垺。飲馬池。 上池。在長興縣西二十五里。相傳昔陳武帝别墅。今上池村是也。

武康縣城。吳興續志舊志在餘英溪北。隋徙於西南。唐廢於兵。廣德二年。重築於溪北舊基。宋紹興中尚存。其後復廢。自元至

皇朝不復興築。吳興志隋仁壽二年。中使蘇倫徙於溪南唐廣德元年。𡊮眺作亂浙右。縣人朱泚沈皓舉亡命之衆以應之。分守兩洞。攻䧟城壘。縣郭室

廬。變爲灰燼。二年刺史獨孤問俗使將軍辛敬順於金鵝山。築城守其寇路。沈皓殺洞中賊黨以降。左衛兵曹叅軍慶澄。兼武康德清二縣令轝瓦

礫伐榛莽復於溪北。古城築之。銅峴之水。三面環繞。濬爲濠塹。今之縣城是也。見統記舊編。在州西南一百七里。有四門。 東曰撫耘門 南曰朝

恩門 西曰懷安門 北曰平逺門右四門。 並紹興中。尉趙公廪剏建。爲屋六楹。挾以兩厢。 放生池。在武康縣永安潭證道寺之南。

德清縣城吳興續志唐置武源縣。後改臨溪縣治。皆在下蘭山南面。迎餘不溪後以勢衝激。天寳中。改德清始置於百寮山南。舊無城郭。元至正十

六年。爲張士誠所據。至正十八年。守禦元帥戴興祖始築城。周廽四里六十步。開鑿濠壍。西南二面。上連山崗。不通舟楫。所設水關三。旱門五。後因

兵興。水關二爲火所燬。丙午年。歸附皇朝城垣間有圮毀。 南旱門一。水門一。 東旱門一。水門一。 西旱門一。水

門一。 北旱門一 西南旱門一 女獄城。太平寰宇記在德清縣東三十五里入東。記云。後漢清州刺史姚恢。與海昏侯沈戎過江。陰爭柯日山

居之。恢女宻報戎。戎先居之。姚氏三代不養女。有女則囚于此山。安吉縣城吳興續志舊志。在安𠮷縣天目鄉。今縣治四十五里。唐開元二

十六年。始徙今處。縣無城郭。而有六門。西曰齊雲。北曰迎恩。餘皆無名。至正丁酉歲。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