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2279.pdf/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一百二十里。一名郭山。一名章山。張玄之山墟名云。九龍山。其山有九隴悉作龍形。山頂有古石城。城西北角有石窴。因名石郭。吳興記云。石郭山

在故鄣南五里。産楊梅貢御。輿地志云。石郭山。昔吳採鄣山銅以鑄錢即此山。 西顧山一名吳望山。在縣北四十九里。高一千尺。張玄之山墟名

云。西顧山昔吳王闔廬。登姑蘇望五湖。望見此山因名之。括地志所載。西顧。乃作牢固之固。未詳也。郡縣志白鴨山在縣東南三十一里。姚紾得仙

於此。化爲白鶴而去。因以名之。方輿勝覧山在縣西。出紫笋茶。杜牧茶山詩。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剖符雖俗吏。脩貢亦仙才溪盡停蘭棹。

旗張卓翠苔。重遊難自剋。俛首入塵埃。元一統志烏瞻山。在縣北五十里。高四百尺。山墟名云。昔有烏子瞻。望此山上曰。可以避難養道。爲隱者所

居。故名烏瞻。武康縣山吳興續志境内群山環繞。其名已詳。舊志今特舉其顯著。及郡

志所遺者附焉。 封山在縣東南一十八里。古防風氏。封守之地。故名吳興志家語載防風氏之守。曰守封禺之山。餘英志云。汪芒氏守封嵎雨山之

間。則封山之名舊矣。一名風公山。一名風渚山。繞記云。風公者。以其山有風公祠。風諸者以其有風渚水。封山者。以其古圖禁樵採也。餘英志云。風

公祠今廢。唐天寳六年。勑改防風山。元一統志史記註云。汪岡之君。守封禺之山。則封山之名舊矣。隋志。武康縣下亦有封禺山。按舊記。一曰風公

山。亦名封山。又謂風渚山。王象之紀勝云。防風山在武康縣東一十八里。本名封禺山。 禺山在縣東南三十里。禹十二代孫帝禺。所居之地故名。

吳興志餘英志云。按史記。十二世帝廛立。而舊圖經志。帝禺居此山。當是帝廛之兄弟。分封此邦。統記。防風山東南二里曰禺山。及舊編云。東南

二十里。統記嵎山。又云在縣東南三十里。餘英志。亦云三十里。 石城山在縣西南三里。漢末赤眉之亂。人因山壘石鳥城以禦𡨥。邑賴以全故名。

吳興志舊編云。山四旁出面如一。餘英志云。夜有神光。其大如轂。徃來山腰。倏隱倏見。山巓平坦有洗馬池。統紀云。齊沈道虔隱居于此。上有漢青

州刺史姚恢墓。 雲岫山在縣東南一十里。上有雲岫寺。山出雲氣幽邃。故名。 楊家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銅山在縣西二十五里。 豸山在

縣東南二十四里封湖中。狀如𧴛豸故名。 金牛山在縣南三十里。中山在縣南三十里。 前村山在縣南一十八里上栢步。 龍口山在縣西

南二十里。 石頥山在縣西四十里。 銅井山在縣西二十里。 永安山在縣西北二十三里。 小山在縣東北三十里。 石井山在縣東七里。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