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003.pdf/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自然便能隨念愛。惡等者。則五德六藝。悉能隨念而解。何待因緣學習而成。又若生是禀氣而欻有。死是氣散而欲無。則誰為鬼神乎。且世有鑒達

前生。追憶徃事。則知生前相績非禀氣而欻有。又驗鬼神靈知不斷。則知死後非氣散而欻無。故祭祀求禱典籍有文。况死而蘇者。說幽塗事。或死

後感動妻子讎報怨恩。今古皆有耶。外難曰若人死為鬼。則古來之鬼填塞巷路。合有見者。如何不爾。答曰。人死六道不必皆為鬼。鬼死復為人等。豈

古來積鬼常存耶。且天地之氣。本無知也。人禀無知之氣。安得欻起而有知乎。草木亦皆禀氣。何不知乎。又言貧富貴賤。賢愚善惡。吉凶禍福。皆由

天命者。則天之賦命。奚有貧多富少。賤多貴少。乃至禍多福少。苟多少之分天。天何不平乎。况有無行而貴。守行而賤。無德而富。有德而貧。逆吉義

凶。仁夭暴壽。乃至有道者。喪無道者興。既皆由天。天乃興不道而喪道。何有福善益謙之賞。禍淫害盈之罰焉。又既禍亂反逆。皆由天命。則聖人設

教。責人不責天。罪物不罪命。是不當也。然則詩刺亂政。書賛王道。禮稱安上。樂號移風。豈是奉上天之意。順造化之心乎。是知專此教者未能原人。

斥偏淺第二習佛不了義教者佛教自淺之深略有五等。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上四在此篇中五一乘顯性教。在

第三篇中一佛為初心。人且說三世業報善惡因果謂造上品。十惡死墮地獄。中品餓鬼。下品畜生。故佛旦類世五常之教。天竺世教。儀式雖殊。懲

惡勸善無别。亦不離仁義。等五。而有德。行可修例。如此國欽手而舉。吐番散手而垂。皆為禮也。令持五戒。不殺是仁。不盗是義。不邪媱是禮。不妄語

是信。不欽啖酒肉。神氣清潔。益於智也。得免三塗。生人道中。修上品十善。及施戒等。生六欲天。修四禪八定生色界。無色界天。題中不標天鬼地獄

者。界地不同。見聞不及。凡俗尚不知末。况青窮本。故對俗教。且標原人今叙佛經。理冝具列。故名人天教也。然業有三輕。一惡。二善。三不動。報有三

時。謂現報。生報。後報。據此教中。業為身本。今誥之曰。既由造業。受五道身。未讅誰人造業。誰人受報。若此眼耳手足能造業者。初死之人。眼耳手足

宛然。何不見聞造作。若言心作。何者是心。若言肉心。肉有質繫於身内。如何速入眼耳。辨外是非。是非不知。因何取捨。且心與眼耳手足。俱為窒闓。

豈得内外相通。運動應接。同造業緣。若言但是喜怒愛。惡發動身口。令造業者。喜怒等債乍起乍滅。自無其體將何為主而作業耶。設言不應如此。

别别推尋。都是我此身心。能造業者此身已死。誰受苦樂之報。若言死後更有身者。豈有今日身心。造罪修福。令他後世身心。受苦受樂。據此則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