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003.pdf/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舉無逆。則天下化成矣。理之所以會者心。心位乎正位。則所通者皆正。心適乎偏位。則所通者皆偏。正位惟一。而偏位不可。既聖人以偏位為變。

餘人以偏位為常。故正常不足。邪常有餘。於偏能反。斯復正位。於偏而向。常偏而已。為人上者柰何不宅心正位。以止邪消釁邪。成位乎其中。而天

下之理。豈曰小補之哉。圭峯蘭若沙門宗宻原人論并序萬靈蠢蠢。皆有其本。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未有無根本。而有枝末者也。况三才中之最靈

而無本源乎。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今我禀得人身。而不自知所從來。曷能知他。世所趣者皆能知天下古今之人事乎。故數十年中。學無常師。慱

考内外。以原自身。原之不已。果得其本。然今習儒道者。衹知近則乃祖乃父。傳體相績。受得此身。逺則混沌一氣。剖為陰陽之二。二生天地人三。三

生萬物。萬物與人。皆氣為中。習佛法者。但云近則前生造業隨業受報。得此人身。逺則業又從惑。展轉乃至阿賴耶識為身根本。皆謂已窮。而實未

也。然孔老釋迦皆是至聖。隨時應物。設教殊塗。内外相資。共利群庶。策勤萬行。明因果始終。推究萬法。彰生起本末。雖皆聖意。而有實有權。二教唯

權佛兼權實策萬行懲惡勸善。同歸于治。則三教皆可遵行。推萬法窮理盡至于本源。則佛教方為决了。然當今學士。各執一宗就師佛者仍迷實

義故於天地人物不能原之至源。余今還依内外教理。推窮萬法。初從淺至深。於習權教者。斥滯令通。而極其本。後依了教顯示展轉生死之義。會

偏令圖而至於末冬。即天地人物。文有四篇。名原人也。斥迷執第一。習儒道者。斥偏第二。習佛不了義教者。直顯真源第三。佛了義教者。會通本末

第四。會前所斥。同一眞源。皆為正義。斥迷執第一懦道二教說人畜等類。皆是虛無大道生成養育。謂道法自然。生於元氣。元氣生天地天地生

萬物。故智愚貴賤。貧富苦樂皆禀於天。由於時命。故死後却歸天地。復其虛無。然外教宗㫖。但在乎依身立行。不在究竟身之元由。所說萬物。不論

象外。雖指大道為本。而不備明順逆。起滅染净因缘。故習者不知是權。執之為了。今略舉而誥之。所言萬物皆從虛無大道而生者。大道即生死賢

愚之本。吉凶禍福之基。基本既其常存。則禍亂凶愚不可除也。福慶賢善。不可益也。何用老莊之教耶。又道育虎狼。胎桀紂夭顔冉。禍夷齊。何名尊乎。

又言萬物。皆是自然生化。非因緣者。則一切無因緣處。悉應生化。謂石應生草。草或生人。人生畜等又應生無前後。起無早晚。神仙不籍丹藥。太平

不籍賢良。仁義不籍教習。老莊周孔。何用立教為軌則乎。又言。皆從元氣而生成者則欻公之神。未曾。習憲。豈得嬰孩。更能愛。惡驕恣焉。若言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