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3007.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三千七 九眞

君人慎子君人篇。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則誅賞奪與從君心出矣。然則受賞者雖。當。望多無窮。受罰者雖。當。望輕無已。民之所信

者法也。今在賞者欲多。在罰者欲少。無法以限之。則不知所論矣。雖極聦明以窮輕重。盡心以班奪與。夫何解於志望矣哉。君舍法而以心裁輕重。

則是同功殊罰也。怨之所由生也。是以分馬者之用策。分田者之用鈎也。非以鈎策爲遇人智也。所以去私實。欲也。故曰大君任法而弗躬爲。則事

斷於法矣。法之所加各以其分。處其賞罰                而無望於君也。是以怨不生。而上下和矣

天辨在人春秋繁露天辨在人篇。難者曰。陰陽之會。一歲再遇於南方者以。中夏。遇於北方者以。中冬。冬喪物之氣也。則

其會於是何如。金木水火各奉其所主以從陰陽。相與臺力而并功。其實非獨陰陽也。然而陰陽因之以起。助其所主。故少陽因木而起助春之生

也。太陽因火而起助夏之養也。少陰因金而起助秋之成也。太陰因水而起助冬之藏也。陰雖與水并氣而合冬其實不同。故水獨有喪。而陰不與

焉。是以陰陽會於中冬者。非其。喪也。春愛志也。夏樂。志也。秋嚴志也。冬哀志也。故愛而有嚴。樂而有哀。四時之則也。喜怒之禍。哀樂之義。不獨在人。

亦在於天。而春夏之陽。秋冬之陰。不獨在天。亦在於人。人無春氣何以傳愛而容衆。人無秋氣何以立嚴而成功。人無夏氣何以盛養而樂生。人無

冬氣何以哀犯而恤喪。天無喜氣亦何以暖而春生育。天無怒氣亦何以清而秋殺就。天無樂氣亦何以竦陽而夏養。長。天無哀氣亦何以激陰而

冬閉藏。故曰天乃有喜怒哀樂之行。人亦有春秋冬夏之氣者。合類之謂也。匹夫雖賤而可以見德刑之用矣。是故陰陽之行終各六月。逺近同度

而所在異處。陰之行春居東方。秋居西方。夏居空右。冬居空左。夏居空下。冬居空上。此陰之常處也。陽之行春居上。冬居下。此陽之常處也。陰終歲

四移而陽常居實。非親陽而竦疏當作踈陰。任德而。逺刑。與天之志常直陰空處稍取之以爲助。故刑者德之奉。陰者陽之助也。陽者歲之主也。天

下之昆蟲隨陰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隨陽而生落。天下之三王隨陽而改正。天下之尊卑隨陽而序位。幼者居陽之所。少。老者居陽之所老。貴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