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145.pdf/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陳彦恭宋江藻浮溪集贈左太中大夫致仕陳公墓志銘左太中大夫致仕陳公彦恭。既葬之五年。其子袤。令衢之龍游。

以書抵君之故人江藻而告曰。先大夫之殁。不幸葬于兵間。不暇求能言者。識其墓。今不肖孤老矣。懼一旦先狗馬填溝壑。使先人之平生泯泯然

無以見世。惟夫子哀而賜之銘。以振耀陳氏。使死而不朽。先大夫實寵嘉之。君奉。使九路。時治江南之番陽。藻歸番陽。與公游最乆。熟知君。行治。銘

君固宜。君諱彦恭。字子愿。其上世家閩之莆陽。後徙名數姑蘇。今為姑蘇人。曾大父縫。舉賢良方正。景德間。卒官左司諫。生動之為秘書丞。贈銀青

光祿大夫。銀青生侗。以文行為富韓公所知。出入册府二十餘年。更熙寜。元豐。無所附麗。歷朝奉大夫衛尉少卿以殁。贈金紫光祿大夫。金紫於君

為皇考。君少力學。落筆過人。父友蘇軾。孫諤。皆器而勉之。中元祐某年乙科。調太平州司法叅軍。擢編修勑令。所删定官。改宣教郎。出通判保州。先

是編修敕令官蔡京以事屬君。君不應銜之。及是代還。京當國。除提舉河北東流物料。不拜。復通判鞏州。鞏被邊官吏習用庫錢無所忌。君洗手奉

法。不以一錢假人且條其宿贜十餘萬。其風為變。熙州帥姚雄。請以弓箭手墾田實邊。宣撫。使童貫忌雄。陰沮之。州縣莫敢迕。公推行自如。歲得米。

九萬斛。貫之至鞏也。守率其下屬櫜鞬拜道左。君獨朝服揖貫。貫滋不平。人為君惧。君處之晏如。會罷歸。以免除提轄河東路坑冶鑄錢。蔡京以其

黨。轉運使王桓兼之。桓欲增監鼓鑄其數倍經。公曰。山澤之利不可竭。祖宗之額不可踰。以此病民。吾不忍也。桓怒以聞。罷君歸吏部。乆之。除提點

九路坑冶鑄錢。九路地綿百餘州。異時居官者。憚江湖嶺海之艱率家居可否事。君周行萬里冒風波瘴癘而前。至課嬴十餘倍。入大理為正。拜尚

書刑部郎中。京師水環城浩然。上以為憂。命君出按。使還合㫖。除户部郎中。户部議留炭場。朝廷以為非不樂君者。讒曰陳某實為此君受誣不言。

黜監滑州酒事。白差知眉州。丐閑得提舉江州大平觀。還朝。宰相欲以君爲光祿少卿。君曰吾不用於世乆矣。裏除豈吾事哉。得方數百里為天子

牧民足矣。語聞除知壽春府。移泗州復還壽春。會金人冦京師。王室不告難君詔書泣下。悉禁旅而西。或曰。世亂如此。空一府無兵可乎。君曰。陛下。

安在。而守臣欲留兵自衛耶。以其師皆出東。諸侯聞之。無不愧服。是冬。詔令不出國門。群盗紛然。旁郡光黄等州皆陷。叛將李安提兵及疆。鼓聲聞

於壽。劇賊李全亦并城宵掠。城中凶懼。公以計招安。安許諾。即單騎叩安營。為之陳逆順禍福。安不意君來。矍然下拜。君知二寇不復合也。乃聲言